盾构工程施工测量和监控量测方案

合集下载

盾构施工监测和施工测量

盾构施工监测和施工测量

第1章施工监测和施工测量1.1 施工监测1.1.1 监测目的、要求及内容(1)监测目的1)了解和掌握盾构施工过程中地表隆陷情况及其规律性;2)了解盾构掘进过程因地表隆陷而引起的建筑物、地下管线下沉及倾斜情况,确保建筑物、地下管线的安全;3)了解施工过程中地层不同深度的垂直变位与水平变位情况;4)初步了解管片的变形情况;5)了解结构物的相互作用力以及管片衬砌的变形情况,实现信息化施工。

(2)监测要求1)建立监测专业小组,以项目总工程师为直接领导,由具备丰富施工经验、监测经验及有结构受力计算、分析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组成。

负责及时收集、整理各项监测资料,并对资料进行计算分析对比;2)制定详细的监测计划,并报监理工程师和业主。

报告的内容包括施测程序、方法、使用仪器、监测精度、监测点布置、监测的频率和周期、检测人员的情况和安排,监测质量保证措施等;3)根据监测计划,在施工前,备齐所有的监测元件和仪器,并根据规范进行有关标定工作;4)妥善协调好施工和监测的关系,将观测设备的埋设计划列入工程施工进度控制计划中。

及时提供工作面,创造条件保证监测埋设工作的正常进行。

在施工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一切观测设备、观测测点受到机械和人为的破坏,如有损失,按监理工程师的要求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并详细记录;5)保护和保存好本区间范围内全部三角网点、水准网点和自己布设的网点,使之容易进入和通视,防止移和破坏;6)根据现场的实测结果,对比实测数值与初始数值,绘制各种时态曲线,运用回归分析法进行分析,根据位移,应力变化趋势推算最终结果与控制值比较,确定土体及支护结构的安全稳定性,提出分析意见和采取必要的措施,并及时反馈,以调整施工参数,并提交成果报告;7)加强始发和到达的监控量测,做好日常巡查工作,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3)监测内容1)地面沉降监测①开挖时的土、水压力不均衡:由于盾构机推进量与排土量不等,使开挖面土压力、水压力与压力仓的压力产生不均衡,导致开挖面失去平衡状态,从而发生地基变形。

盾构施工测量与监测

盾构施工测量与监测

盾构施工测量与监测一、施工测量测量是盾构推进轴线与设计轴线一致的保证,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和基础。

米用GPS定位技术完成对业主所给导线网、水准网及其它控制点的检核。

在盾构机上配备SLS-T APD导向系统指导盾构机推进,降低人工测量的频率。

同时,严格贯彻二级测量复核制度,精测组精测并交桩于工程项目部测量组,工程项目部测量组复核并负责施工放样测量,确保隧道贯通精度。

1、地表控制测量我方中标后,立即组织精测组根据业主提供的工程定位资料和测量标志资料,对所给导线网、水准网及其它控制点用GPS定位技术进行复测;同时测设施工过程中使用的固定桩,并将测量成果书报请监理工程师及业主审查、批准。

(1)引测近井导线点利用业主及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测量成果书由精测组以最近的导线点为基点,引测至少三个导线点至每个端头井附近,布设成三角形,形成闭合导线网。

(2)引测近井水准点利用业主及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水准网,由精测组以最近的水准点为基点、将水准点引测至端头井附近,测量等级达到国家二等。

每端头井附近至少布设两个埋设稳定的测点,以便相互校核。

2、联系测量(1)平面坐标传递用陀螺定向法将地面坐标及方向传递到竖井隧道中,见下图陀螺法坐标传递示意图陀螺法坐标传递示意图用逆转点法测出地面上CD和井下Z1Z2的陀螺方位角。

用全站仪做边角测量,测出L1、L2、L3、L4、L5、L6的边长及/ 1、/ 2、/ 5、/ 6、/ 7的角度。

利用空间三角关系计算/ 3、/ 4 的角度,再结合控制点C的坐标推算出Z1、Z2、Z3三点的坐标。

以Z1Z2、Z3Z2起始边作为隧道推进的起始数据。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坐标传递测量至少进行三次。

(2)高程传递用检定后的钢尺,挂重锤10kg用两台水准仪在井上井下同步观测,将高程传至井下固定点。

用6~8个视线高,最大高差差值w 2mm 整个区间施工中,高程传递至少进行三次。

3、地下控制测量(1)地下平面控制测量先以竖井联系测量的井下起始边为支导线的起始边,待明挖区间(盾构始发井)与中间风井连通后,立即进行贯通测量以明挖区间的左右线中线为支导线的起始边,沿隧道设计方向布设导线,直线段导线边长》200m 曲线段导线边》100m布设一点。

盾构施工专项测量施工方案

盾构施工专项测量施工方案

盾构施工专项测量施工方案
一、前言
盾构施工是一种现代化的地下工程施工方法,其施工需要精确的测量工作作为基础保障。

本文将介绍盾构施工中专项测量的施工方案,包括测量准备工作、实际施工过程中的测量方法和注意事项等内容。

二、测量准备工作
1. 确定测量任务
在进行盾构施工前,需要确定需要进行的测量任务,包括地表控制点的设置、隧道轴线控制等。

2. 准备测量设备
准备好合适的测量设备,包括测距仪、全站仪、水平仪等,确保设备的精度和准确性。

三、施工过程中的测量方法
1. 地表控制点设置
在盾构施工现场周围设置地表控制点,用于确定隧道的位置和方向。

2. 隧道轴线控制
通过测量隧道隧道轴线的位置和方向,确保隧道施工的准确性和质量。

3. 岩体位移监测
通过测量岩体的位移情况,监测盾构施工对周围岩体的影响,确保隧道施工的安全性。

四、注意事项
1. 测量精度
在进行施工测量时,要保证测量的精度,避免因测量不准确引起的施工质量问题。

2. 施工环境
考虑施工环境对测量的影响,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

3. 实时监测
建立实时监测系统,及时掌握隧道施工过程中的测量数据,发现问题及时调整。

结语
盾构施工专项测量施工方案是保障盾构施工质量和安全的重要保障措施,通过
合理的测量工作可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内容对盾构施工测量工作有所助益。

区间盾构施工监测方案

区间盾构施工监测方案

区间盾构施工监测方案一、监测内容在盾构施工过程中由于土体的缺失而导致不同程度的地面和隧道沉降,从而会影响到周围的地面建筑、地下管线等设施的正常使用。

针对该区间隧道沿线的建(构)筑物及地下管线设施,结合盾构推进施工中引起地面沉降的机理,进行如下监测内容:1)道路与管线沉降监测2)一般建(构)筑物沉降3)隧道轴线上方地表沉降监测4)地面裂缝的观察二、监测的意义和目的1)监测的意义在软土地层的盾构法隧道施工中,由于盾构穿越地层的地质条件千变万化,岩土介质的物理力学性质也异常复杂,而工程地质勘察总是局部的和有限的,因而对地质条件和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的认识总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和不完善性。

由于软土盾构隧道是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设计和施工的,为保证盾构掘进隧道工程的施工安全和周围环境安全,并在施工过程中积极改进施工工艺和参数,需对盾构推进的全过程进行监测。

在设计阶段要根据周围环境、地质条件、施工工艺特点,编制施工监测方案,在施工阶段要按监测结果及时反馈,合理调整施工参数和采取技术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地层移动,确保工程安全并保护周围环境。

2)监测的目的(1)认识各种因素对地表和土体变形等的影响,以便有针对性地改进施工工艺和修改施工参数,减小地表和土体的变形。

(2)预测下一步的地表和土体变形,根据变形发展趋势和周围建筑物情况,决定是否需要采取保护措施,并为确定经济合理的保护措施提供依据。

(3)检查施工引起的地面沉降和隧道沉降是否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

(4)控制地面沉降和水平位移及其对周围建筑物的影响,以减少工程保护费用。

(5)建立预警机制,保证工程安全,避免因结构和环境安全事故引起的工程总造价增加。

(6)为研究土体性质、地下水条件、施工方法与地表沉降和土体变形的关系积累数据,为改进设计提供依据。

(7)为研究地表沉降和土体变形的分析计算方法等积累资料。

三、监测实施的重点1)各区间沿线建(构)筑物2)隧道影响范围内的管线四、监测内容的实施1)变形监测控制网的布设(1)变形监测控制网的起算点或终点要有稳定的点位,应布设在牢靠的非变形区。

盾构施工测量

盾构施工测量

在盾构机掘进过程中此界面可以清晰的看到油缸、 千斤顶的行程和推力,在这个管理行程时的姿态。
在盾构机的掘进过程中,站点和后视点是静态,前 视是动态的。当掘进到一定的距离时,就要移机全站仪 靠近前视棱镜的位置。在移站时,首先要在隧道的顶部 预装固定全站仪的架子,装上配套棱镜并整平。使用隧 道内的控制点,复测现在全站仪架子的平面坐标和高程, 并把平面坐标和高程引到新装的架子上。
同时应注意采用的坐标系统(国家或地方)。
盾构施工平面控制网一般分两级布设,首级为GPS控制网、 二级为精密导线网,在满足精度要求的情况下可采用其它方法 布网。施工路线长度较短时,可一次布网。盾构施工平面首级 GPS控制网应在已有的国家二等三角网或B级GPS控制网下布设。 精密导线网应在C级GPS控制网或国家三等三角网下扩展。
2.盾构测量包括的内容
(1)盾构姿态测量
盾构姿态测量内容包括平面偏差、高程偏差、俯 仰角、方位角、回转角及切口里程。目前盾构多有自 动测量系统完成,但要、定期进行人工测量复核,测 量频率应根据其导向系统精度确定。盾构始发10环内, 到达接收井前50环内应增加人工测量频率。 以地下控 制导线点和水准点测定盾构测量标志点,测量误差应 在±3mm以内。
是对导向系统显示姿态的一个复核,内容主要包括管 片的横向和高程变化。监测间隔为每掘进5环一次。当 管片的姿态与导向系统显示的姿态有较大出入时,应 人工复测全站仪和后视棱镜的坐标,人工复测盾构机 姿态,找出偏差的原因,避免隧道轴线与设计轴线产 生大的偏差。管片的总位移量大于20mm时,应提高 监测频率,每掘进2环监测一次。管片的监测到每天的 变形量不大于1mm时为止。
盾构施工高程控制网应在已有的国家二等水准网下一次布 设全面网。盾构施工高程控制网可采用精密水准等测量方法一 次布设全面网。当水准路线跨越江、河、湖塘视线长度小于 100m时可采用一般方法进行观测,大于100m时,应进行跨河 水准测量。跨河水准测量可采用光学测微法、倾斜螺旋法、经 纬仪倾角法和测距三角高程法等,其技术要求应执行国家一、 二等水准测量规范。

隧道控制测量和监控量测

隧道控制测量和监控量测
全站仪测量边长与GPS点坐标反算边长距离对比
一、洞内外控制测量
2、隧道洞外控制测量
按《工程测量规范》要求,隧道施工独立控制网旳边长投影变形值 要不大于2.5cm/km。从上表能够看出该隧道控制网达不到精度要求,为 了减小投影需建立独立网。
该隧道独立网采用既变化投影面又变化投影带旳措施。该独立网是 在北京54椭球下,以勘测网中隧道进口GPS9201点作为约束点起算,以 GPS9201-GPS9209方向作为约束方向,中央子午线 ,投影面高程H=332.10m。
一、洞内外控制测量
一、洞内外控制测量
2、隧道洞外控制测量
以某一长大隧道为例,该隧道东西走向,长约8km,中间设一斜井。该 区布设了勘测网(北京54参照椭球,0米投影面,中央子午线经度为 1 1 8 ° 1 5 ′ ) , 在测区共加密12个点GPS9201-GPS9212.
一、洞内外控制测量
2、隧道洞外控制测量
二、隧道监控量测
5、监测资料整顿及数据分析
回归分析是量测数据数学处理旳主要措施,经过对量测数据回归分 析预测最终位移值和各阶段旳位移速率。详细措施如下: 1 将量测统计及时输入计算机系统,根据统计绘制纵横断面地表下 沉曲线和洞内各测点旳位移u-时间t 旳关系曲线。 2 若位移-时间关系曲线出现反常,表白围岩和支护已呈不稳定状态, 加强监控量测频率,必要时将暂停开挖并进行加强支护处理。 3 当位移-时间关系曲线趋于平缓时,进行数据处理或回归分析,从 而推算最终位移值和掌握位移变化规律。 4 各测试项目旳位移速率明显收敛,围岩基本稳定后,进行二次衬 砌旳施作。
从上表能够看出,地面全站仪旳测量数据与独立网 GPS 坐标反算旳 数据吻合程度很好,能够验证独立网测量成果旳精度和可靠性,用该独 立网能够到达该隧道贯穿误差精度旳要求,所以该平面独立网能够作为 该隧道施工测量控制旳基准。

盾构区间施工监测方案

盾构区间施工监测方案

盾构区间施工监测技术方案二〇一四年十二月盾构区间施工监测技术方案编写:审核:批准:目录1. 方案编制依据及原则 (1)1.1编制依据 (1)1.2编制原则 (1)2. 工程概况 (1)2.1工程简介 (1)2.1.1 拟建工程的交通位置 (1)2.1.2 拟建工程的基本特性 (1)2.2工程地质水文 (2)2.2.1 工程地质 (2)2.2.2 水文条件 (4)2.3工程环境条件 (4)2.4工程的特点、难点及应对措施 (4)3. 施工监测技术方案 (5)3.1监测内容 (5)3.1.1 监测项目 (5)3.1.2 监测要求 (6)3.2监测点的设置 (6)3.2.1 监测点的布设原则 (6)3.2.2 地面监测点设置 (7)3.2.3 建(构)筑物监测点设置 (7)3.2.4 管线监测点设置 (7)3.2.5 管片衬砌变形监测点设置 (7)3.2.6监测点数量统计表 (7)3.3测量高程控制网 (8)3.3.1 建立高程控制网 (8)3.3.2 高程控制网的建立和联测 (8)3.4监测作业方法 (9)3.4.1 垂直位移监测 (9)3.4.2 净空收敛监测 (9)3.5监测频率和报警值的设定 (10)3.5.1 监测工作计划、周期及频率 (10)3.5.2 监测报警值 (11)4. 监测使用的仪器设备 (11)5. 监测人员组织与安全管理 (12)5.1 监测人员组织 (12)5.1.1 监测人员的构成及分工 (12)5.1.2 项目组人员组成: (12)5.1.3 项目管理网络: (12)5.2 安全文明作业的保障措施 (13)6. 监测信息反馈体系 (13)7. 监测质量及精度保证措施 (13)7.1 监测质量保证措施 (13)7.2 保证观测精度的几项必要措施 (15)8. 项目管理及信息化处理流程 (15)8.1项目管理 (15)8.2工作信息流程 (16)8.3信息施工保障 (16)9. 应急预案 (17)9.1应急小组 (17)9.2应急小组职责及工作程序 (17)10. 附表附图 (18)10.1 监测日报表样表 (18)10.2监测点平、断面布置示意图 (20)1. 方案编制依据及原则1.1 编制依据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2)《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3)《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4)《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5)《地铁工程监控量测技术规程》(DB11/490-2007)6)《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 50308-2008)7)《盾构法隧道施工与验收规范》GB50446-20088)国家有关管线保护、管理、监督、检查的文件等9)业主提供的本工程相关勘察、设计文件和资料1.2 编制原则隧道施工过程中,盾构掘进会使地下土压力、孔隙水压力产生变化,地下土体的应力场平衡受到破坏,引起土体的位移和隆沉,从而会对地面的建筑物、构筑物、地下管线等物体的稳定产生影响。

盾构施工测量施工方案

盾构施工测量施工方案

盾构施工测量施工方案一、引言在盾构施工过程中,测量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盾构施工测量旨在确保隧道的准确位置和尺寸,以便保证隧道的安全和质量。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盾构施工测量的方案和流程。

二、测量设备和工具在盾构施工测量中,需要使用以下设备和工具:1.全站仪:用于进行地面控制点的测量,可以实现高精度的角度和距离测量。

2.探测器:用于检测盾构机的推进位置,并确定盾构机的准确位置。

3.激光测距仪:用于测量隧道的长度和宽度。

4.水准仪:用于确定隧道的坡度和高程。

5.GPS定位系统:用于测量盾构机的实时位置和导航数据。

三、测量流程盾构施工测量的流程如下:1.建立地面控制点:根据设计要求,在施工现场周围建立地面控制点。

使用全站仪测量地面控制点的坐标,并将其记录在施工测量控制表中。

2.盾构机的起始位置确定:在盾构机开始推进之前,需要确定盾构机的起始位置。

使用探测器对盾构机进行测量,并确定盾构机的准确位置。

记录盾构机的起始位置坐标。

3.推进位置测量:在盾构机推进过程中,需要定期对盾构机的位置进行测量,以确保盾构机推进的准确性。

使用探测器对盾构机的位置进行测量,并将测量结果记录在施工测量控制表中。

4.隧道尺寸测量:在盾构施工过程中,隧道的尺寸是非常关键的。

使用激光测距仪对隧道的长度和宽度进行测量,并记录在施工测量控制表中。

5.坡度和高程测量:使用水准仪对隧道的坡度和高程进行测量,并将测量结果记录在施工测量控制表中。

6.盾构机位置监控:使用GPS定位系统对盾构机的实时位置进行监控,并实时记录盾构机的位置。

四、施工测量控制表样例测量项目起始位置(坐标)推进位置(坐标)长度(米)宽度(米)坡度高程1 (X1, Y1, Z1) (X2, Y2, Z2) 100 10 1/100 02 (X2, Y2, Z2) (X3, Y3, Z3) 200 12 1/150 23 (X3, Y3, Z3) (X4, Y4, Z4) 300 15 1/200 5 …………………五、安全注意事项在进行盾构施工测量时,需要注意以下安全事项:1.使用测量设备和工具时,需要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操作,并遵守相关安全规定。

隧道监控量测施工方案

隧道监控量测施工方案

隧道监控量测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方案针对某隧道工程项目制定,该隧道全长XX米,地质条件复杂,为确保施工安全与工程质量,特编制此隧道监控量测施工方案。

二、监控量测内容1.拱顶沉降量测:在隧道开挖后,定期监测拱顶的垂直位移变化,以评估围岩稳定性及支护效果。

2.周边收敛量测:对隧道开挖面周边的围岩变形进行连续监测,防止因收敛过大导致的安全风险。

3.地表沉降观测:通过布设地表沉降观测点,实时掌握隧道施工对地表的影响情况。

4.锚杆(索)应力监测:监测锚杆(索)受力状况,确保其工作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5.洞内环境监测:包括通风、排水、瓦斯、地下水位等参数的监测,保障施工环境安全。

三、监控量测方法与设备选择根据上述监测内容,采用全站仪、收敛计、多点位移计、应力传感器等专业设备进行量测。

同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隧道施工自动化监控系统,实现数据实时采集、传输和分析。

四、监控量测实施步骤1.量测点布置:根据隧道断面结构、地质条件等因素合理布置量测点,并做好标识。

2.初始值测定:在施工前先测定各量测点的初始值,作为后续对比分析的基础。

3.施工过程中的动态监测:按照预定频率进行持续监测,及时记录并分析数据,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

4.数据处理与预警机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设置合理的预警阈值,当达到预警条件时,启动应急预案。

五、安全保障与质量控制所有监控量测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同时,与施工进度紧密配合,将监控量测结果作为调整施工方法、优化支护参数的重要依据,确保隧道施工的安全与质量。

盾构施工测量专项方案

盾构施工测量专项方案

一、方案概述本专项方案旨在为盾构施工提供精确的测量服务,确保施工过程符合设计要求,保障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本方案将详细阐述盾构施工测量的目的、内容、方法、精度要求以及实施步骤。

二、测量目的1. 确保盾构掘进方向、姿态和速度符合设计要求。

2. 监测盾构隧道结构的变形和受力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3. 为施工管理和质量验收提供数据支持。

三、测量内容1. 地面控制测量:包括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

2. 竖井联系测量:将地面控制网传递至竖井,建立竖井内的控制网。

3. 地下控制测量:包括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用于指导盾构掘进。

4. 掘进施工测量:监测盾构姿态、掘进速度和隧道结构变形。

5. 竣工测量:对隧道结构进行测量,为质量验收提供依据。

四、测量方法1. 平面控制测量:采用GPS、全站仪等仪器进行测量,按照《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的规定执行。

2. 高程控制测量:采用水准仪进行测量,按照《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的规定执行。

3. 竖井联系测量:采用GPS、全站仪等仪器进行测量,将地面控制网传递至竖井。

4. 地下控制测量:采用全站仪进行测量,按照《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执行。

5. 掘进施工测量:采用全站仪进行测量,监测盾构姿态、掘进速度和隧道结构变形。

6. 竣工测量:采用全站仪进行测量,按照《地铁隧道工程盾构施工技术规范》DG/TJ08-2041-2008执行。

五、精度要求1. 地面控制测量:平面控制点精度应达到±0.5cm,高程控制点精度应达到±0.5mm。

2. 竖井联系测量:平面控制点精度应达到±0.5cm,高程控制点精度应达到±0.5mm。

3. 地下控制测量:平面控制点精度应达到±0.5cm,高程控制点精度应达到±0.5mm。

4. 掘进施工测量:盾构姿态精度应达到±0.5cm,掘进速度精度应达到±1cm/min,隧道结构变形精度应达到±0.5cm。

盾构施工监测

盾构施工监测

盾构施工监测
一、施工监测的目的
通过对地铁工程和周边环境的全程监控量测,预测和评估工程和周边环境的安全及风险程度;
通过对量测数据的分析,为施工决策提供依据;
通过对量测数据的分析和积累,为今后的地铁设计与施工提供可靠类比依据。

二、监测内容及实际作用:
地表沉降: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以反映出掘进参数选择的合适与否,为调整参数提供依据。

建、构筑物(管线)变形:为保证建、构筑物(管线)的安全提供依据。

管片位移(姿态):及时发现管片位移为采取措施保证成型隧道质量提供依据,通过数据分析应证盾构机姿态。

三、常用方法:
四、注意事项:
1、地表及建筑物沉降应在全线布设经统一平差的控制网。

2、管片位移监测必须每天至少一次。

3、监测数据既要及时又要有长期积累和分析,得出规律性结论。

五、问题
1、根据不同地段,怎样确定变形控制标准。

2、怎样较为准确的量测管片的旋转、椭变
3、还有什么好的方法能够快速、准确、方便的对变形进行量测。

盾构施工测量技术

盾构施工测量技术

盾构隧道施工测量技术任何一个盾构测量项目的工作都是围绕这三大要素来展开。

从测量方案的制定到测量过程的实施都是为了如何保证三大要素的质量来最终保证隧道施工的精度。

地铁施工测量按服务性质分类可以分为施工控制测量、细部放样测量(铺轨基标测量)、竣工测量和其它测量等作业。

一、施工控制测量1、地面控制测量:维护施工期间地面的平面、高程主控制网完整,维持其可靠、可用;为施工方便加密地面控制点(包括地面工程、明挖工程的地面中桩)并维持其可靠、可用。

2、联系测量:明挖工程投点、定向,暗挖工程竖井投点、定向,向地下传递高程。

3、地下控制测量:明挖地下中桩体系控制测量,暗挖地下主导线控制测量,明、暗挖工程地下主水准网控制测量,进行分段贯通测量,平差地下平面、高程主控制网,照顾各段工程间的衔接。

贯通后平差确定地下主控制网的坐标、高程。

二、细部放样测量1、建筑物、构筑物的结构和装修工程放样,设备、管网安装工程放样,包括暗挖法中为施工导向,盾构机定位、纠偏和装配式衬砌的拼装等要求而进行的测量作业。

2、精确铺轨要求的测量作业。

重点是控制铺轨基标测设来保证轨道的设计位置和线路参数,同时亦保证行车隧道的限界要求。

三、竣工测量竣工测量主要包括与线路相关的线路结构竣工测量、线路轨道竣工测量、沿线设备竣工测量以及地下管线竣工测量等。

其他测量作业是指为工程前期、后期工作,为工程措施服务的测量作业和控制施工影响的地上、地下及周围建筑物的变形观测等测量作业。

盾构施工测量的主要内容:地面测量控制网的交接桩。

地面测量控制网点复核及加密。

贯通测量技术方案的制订。

联系测量。

地下控制测量(地下主控导线测量、施工导线测量)。

盾构机的导向测量。

竣工测量等等。

贯通误差:地铁的贯通测量是指盾构从始发井始发沿设计线路方向和坡度到达预留洞门贯通。

此时盾构中心与预留洞门中心的偏差即为贯通误差。

贯通误差包括测量误差和施工误差两部份。

地铁隧道的贯通施工影响环节多。

其影响因素主要有:1、地面控制测量误差2、竖井联系测量误差3、地下导线测量误差4、贯通处洞门中心坐标测量误差5、盾构姿态的定位测量误差一、施工测量质量管理目标和基本质量指标(GB50308-2008)(1) 质量指标:在任何贯通面上,地下测量控制网的贯通误差,横向中误差不超过±50mm,竖向中误差不超过±25mm。

盾构工程监控量测措施

盾构工程监控量测措施

盾构工程监控量测措施1 监测目的在盾构推进过程中,因对原土的破坏,导致土体内应力的变化,引起周围土体及建筑物基础发生变形。

为检验设计形变、力变参数,并对形变参数进行控制以及对地下管2 监测项目1、地面变形监测2、地面建(构)筑物调查及沉降监测3、隧道收敛变形监测4、拱顶下沉观测3参考依据1、《某市地铁五号线xx至xx线路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某市地铁五号线xx至xx线路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3、《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1999)4、《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5、《铁道隧道施工规范》(TB10204-2002)6、《城市测量规范》(CJJ 8-99)4具体实施方法4.1 建立监测网误差±地下管线监测布设示意图4.2.2 地面建(构)筑物调查及沉降监测根据某市城建勘察院提供的资料和现场踏勘情况,结合线路的埋深情况,需要监测的建筑物有:华龙饭店,国泰证券某市营业部。

地面建(构)筑物沉降监测是通过测量建筑物基础相对沉降的方法来确定建筑物的倾斜:由相对沉陷与两点间距离之比换算成倾斜角。

首先在需要监测的建筑物的四个墙角各埋设精密水准点观测标志。

利用建立好的精密水准网,用附合水准环线测出已埋设好的精密水准点观测标志的水准数据。

以此数据作为初始值,控制施工过程的建筑物沉降监测。

使用仪器为:DNA03精密水准仪、铟瓦尺。

按国家二等水准测量技术要求作业。

精度要求:附和闭合差0.8√Lmm。

建筑物的裂缝监测需要在工程施工前,观测建筑物的已有裂缝,布设量测标志,进4.4 监测频率4.5 监测管理在信息化施工中,监测后及时对各种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判断监测对象的稳定性,并及时反馈到施工中去指导施工。

根据以往的经验,以《铁路隧道施工规范》的Ⅲ级管理制度作为监测管理方式。

U--实测位移量;U0 ---最大允许值。

盾构施工隧道监测方案

盾构施工隧道监测方案

上海长兴岛域输水管线工程盾构推进环境监测技术方案上海东亚地球物理勘查有限公司二00八年五月目录一工程概况二盾构推进对周边环境影响程度的分析和估计三监测施工的依据四监测内容五监测技术方案六监测人员安排七技术及质量保证措施八附图上海长兴岛域输水管线工程盾构推进环境监测技术方案前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试验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

历史上一些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都得益于试验测试技术。

因此,试验测试技术是认识客观事物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也是解决疑难问题的必要手段,试验测试对保证工程质量、促进科学的发展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测量技术在土建工程中同样占有重要地位,它在各类工程建筑,尤其是在地下工程中已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测量的地位更显关键和重要。

早期地下工程的建设完全倚赖于经验,19世纪才逐渐形成自己的理论,开始用于指导地下结构设计与施工。

于是在重大或长大隧道中,及时掌握现场的第一手资料,进行动态分析,就成为施工控制的重要项目之一。

因此施工量测项目显得更加突出和重要。

为了验证设计和计算是否合理,运营是否安全,各种工程试验与测试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也越来越受到施工和科研工作者的重视。

地下工程的设计,必须将现场监控量测列入设计文件,并在施工中实施。

现场监控量测是判断围岩和隧道的稳定状态,保证施工安全,指导施工顺序,进行施工管理,提供设计信息的重要手段。

掌握围岩和支护动态,按照动态管理量测断面的信息,正确而经济的施工;量测数据经分析处理与必要的计算和判断,预测和确定到最终稳定时间,指导施工工序和实施二次衬砌的时间;根据隧道开挖后围岩稳定性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检验和修正施工前的预设计;积累资料,已有工程的量测结果可应用到其他类似的工程中,作为其他工程设计和施工的参考依据。

盾构在推进过程中必然会造成地面沉陷、位移现象,针对这种情况本监测工程设置了相应的监测手段,对在盾构推进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变形进行实时监测。

盾构段监控量测方案

盾构段监控量测方案

广客运专线ZH-4标益田路隧道工程盾构段监控量测方案编制: __________________审核: __________________批准: __________________中铁十五局广客运专线ZH-4 标六工区2010 年6 月13 日目录1. .......................................................................................................................................................... 编制目的 (4)2. .......................................................................................................................................................... 编制依据 (4)3. .......................................................................................................................................................... 工程概况 (5)3.1 地理位置 (5)3.2 工程围 (5)3.3 设计参数 (5)3.4 建(构)筑物调查情况 (5)4. .......................................................................................................................................................... 地表沉降变形机理. (6)4.1 沉降机理分析 (6)4.2 地表沉降变形的演变分析 (6)4.2.1 前期沉降阶段 (6)4.2.2 通过期间沉降阶段 (7)4.2.3 盾尾间隙沉降阶段 (7)4.2.4 后期沉降阶段 (7)5.工程施工特点 (7)6. .......................................................................................................................................................... 监测的目的及方法 (8)6.1 地表沉降监测 (8)6.2 监测控制网的施测精度 (8)6.3 监测的主要容和测点布设 (8)6.3.1 地表变形监测 (8)6.3.2 洞外观察 (9)6.3.3 周边建(构)筑物监测 (9)6.3.4 深层土体位移监测 (9)6.3.5 地下水位监测 ........................................................... 1..0 .6.3.6 地下管线位移监测 ....................................................... 1..0 .7. ................................................................................................................................................ 施工监测资源配置......................................................................... 1..1 .7.1 监控测量仪器............................................................... 1..1 .7.2 监控量测人员组织........................................................... 1..1 .8. ................................................................................................................................................ 施工监测控制精度和监测频率............................................................... 1..2 .8.1 施工监测控制精度........................................................... 1..2 .8.2 监测频率................................................................... 1..2 .8.3 控制标准................................................................... 1..3 .8.3.1 建筑物变形控制标准 ..................................................... 1..3 .8.3.2 地表变形控制标准 ....................................................... 1..3 .8.3.3 深层土体变形控制标准 ................................................... 1..3 .8.3.4 地下水位、管线位移控制标准 ............................................. 1..4...9. ................................................................................................................................................ 隧道结构变形监测......................................................................... 1..4 .9.1 隧道结构变形监测容......................................................... 1..4 .9.2 变形控制标准............................................................... 1..4 .9.3 隧道结构变形监测频率....................................................... 1..4 .9.4 隧道结构变形控制方法....................................................... 1..4 .10. 监测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1..5 10.1 监测数据整理.............................................................. 1..5 . 10.2 最终报告容................................................................ 1..6 .1. 编制目的盾构隧道下穿段地面建筑物密集,地下管线纵横交错,受盾构施工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盾构工程施工测量和监控量测方案1 施工测量1.1 控制测量为确保施工控制点的稳定可靠,测量与相邻标段测量点联测闭合,对地面首级和二级控制网点进行同等精度的复测工作。

(1)复测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及《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的规定,施工前,测量队对业主在交接桩时提供工程范围测区精密控制网、精密水准点等进行复测。

复测时按照首级控制网点同等精度进行观测,并与邻近标段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网点进行贯通联测,做好工程测量的相互衔接。

将复测成果书面上报监理单位。

在工程施工期间,每两个月对首级控制网复测一次,并将复测成果上报监理单位。

如监测发现施工场地周围的地面有变形时,及时对首级控制网进行复测,增加复测频率,确认控制点无误后才可以继续使用。

如发现首级控制网测量超出规范允许范围时,立即报告监理单位,重新交桩后才可以使用首级控制网。

(2)控制测量复测工作完成后,在首级控制网点的基础上,根据工程项目的施工需要并结合本标段工程特点城市道路交通建筑物等实际情况定平面和高程控制网方案,现场选点埋设控制网标石后组织施测。

(3)平面控制测量为满足施工需要,严格地按四等导线测量规范增设了导线点,在盾构竖井处适当位置增设了精密导线点和精密水准点。

将新增设的控制点与地面首级控制网进行了联测,确保竖井投点在多方控制中。

盾构始发井投点测量为指导盾构掘进施工,必需把导线数据导入始发井强制对中平台上,施工完成到设计标高时,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和现有的仪器设备,采用投点仪投点(投点仪标称精度不低于1/30000),把井口上测设的为了提高投点精度,在竖井口长边对角适当位置设置投点P1,P2点,如图10-1-1-1。

然后利用地面上的控制网进行联测,将测量数据进行平差后,计算出P1、P2各点的坐标(或用前方交会法,定出P1、P2各点),将P1、P2点投在井下的投点板上,如图10-1-1-2所示。

为了检核投点精度,在井上作多次投点,投在投点板上的P1′、P2′、P1″、P2″…点。

取中定出P1、P2的投影。

然后将全站仪分别架设在各点上。

观测通道内设置的P3、P4,采用全圆法观测各点的角度、距离、平差后计算出各点坐标,以此作为通道、隧道暗挖控制的定向边(P3~P4)。

洞内导线测量通过竖井定向,导线严格按四等导线要求联测至隧道内,并在隧道内设置通视效果好且稳固的导线点,导线点采用强制对中的形式,直线隧道施工导线点平均边长150米,特殊情况下不短于100米。

为保证隧道贯通精度,采用闭合导线,以导线控制隧道掘进方向,每200米内组成一个闭合环。

定期检查洞内各导线点,如发现误差超限,及时改正,确保隧道高精度贯通。

洞内强制对中点采用1公分厚钢板固定在管片上,如下图所示:1.1-1(4)高程控制测量①高程传递测量利用地面上的二等水准点高程,用精密水准仪往返测到施工现场设置的高程点上,然后用两台精密水准仪分别架设在井上、井下适当位置,如下图所示,用检定过的钢尺,挂检定重量的重锤。

传递高程时,每次独立观测三个测回,每次测回变动仪器高度,三测回测得地上、地下水准的高程误差小于3mm,三测回测得的高差进行温度、尺长改正,作为最后测量的结果。

②洞内高程控制测量以竖井内引测的高程点,按精密水准测量要求联测到隧道内,每100米设置一个,定期检核各点高程。

洞内高程点一般可用铁心或道钉埋设在管片最底部,用水准仪测定高程时,应在两次或用加密点作转点闭合到已知的高程点上。

为检查洞内水准标志的稳定性,确保控制点的精确、可用,应定期地根据地面水准点进行重复的水准测量,将测得的高差成果进行分析比较。

根据分析的结果,若水准标志无变动,则取所有高差的平均值作为高差成果;若发现水准标志变动,则应取最近一次的测量成果。

精密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1.1-2表精密水准测量观测的视线长度、视距差、视线高度的要求1.1-3表1.1-4表1.2 施工测量盾构区间的施工测量工作主要是盾构机始发时始发托架、反力架和密封钢环的安装定位、隧道线形人工复测和盾构机到达接收井时接收导轨和密封钢环的放样,它们对测量的精度要求很高。

在始发井钢环安装时由于钢环本身的变形,这就要求始发托架的安装精度更高,以确保盾构机能顺利的进洞,始发托架的定位分一下几个步骤:(1)测量预埋钢环的水平、垂直偏差,用以确定托架的轴线和高程;(2)计算托架的轴线和高程数据;(3)现场放样坐标和高程,所用的高程点和坐标点要与测量钢环时一致;(4)安装好托架后的整体测量,实测托架和钢环的位置关系,确保盾构机顺利进洞。

1.3 盾构导向系统洞内控制导线是支持盾构机掘进导向定位的基础。

自动测量的全站仪设置在掘进机附近(一般150m内)的一个导线点上(该点三维坐标已知),后视另一导线点定向。

全站仪测量测站至前置棱镜间的距离、方位角、竖直角,前置棱镜的三维坐标和掘进里程(X Y Z)即可获得,推算出盾构机前、中、后的三维坐标,并通过计算机与已知该里程的线路设计位置(DTA)相比较,得出偏差值并显示在屏幕上,这就是盾构机姿态的实时检测导向。

只要掘进中,控制好盾构姿态,使盾构机轴线与线路设计中线符合在允许的偏差之内,隧道的正确掘进与衬砌就得到保证。

此外,在掘进一定长度或时间之后,还应通过洞内导线,独立地检测盾构机的姿态,以保证导向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2)盾构机姿态检测与计算盾构机姿态检测包括掘进中不断的自动实时检测和施工阶段性的独立检测。

实时检测已如导向原理所述,主要靠全站仪实时提供的测量信息和智能传感器的处理,通过计算机将获取的盾首中心、铰接中心与盾尾中心位置(其连线即为TBM轴线)与线路设计位置进行比较,并控制其航偏而实现掘进导向的。

它主要靠盾构机自身的全站仪和棱镜系统获取和处理测量信息。

此外,在掘进一个阶段后,还应该利用导线点,独立地测量盾构机上设置的检测点,求算盾首中心、铰接中心与盾尾中心位置,并与线路设计位置进行比较。

盾构机上预置的检测点较多,它们的TBM坐标是已知的,一般只需选择三个点,直接安设棱镜即可测量。

人工测量盾构姿态还可采用平杆法测量,首先把平杆架设于盾构机中盾尾部后0.6m处且用平水尺调至水平,测出前杆的中点F以及左、右定向点W、E的三维坐标,然后向后平移平杆一定距离,测出此时中点B的三维坐标,根据W、E点坐标算出平杆的方位角αwe,再根据αwe推算前盾体方位角α,根据盾构机出厂时的参数。

由以上各值就可计算出盾构机姿态参数前、后参考点的平面坐标,绝对俯仰角(纵向坡度),最后,把前、后参考点的坐标与设计值进行对比,得出前后参考点的垂直和水平偏差,并由此推算出主机趋势。

左右定向点W、E点之间的距离直接影响到前盾体方位角,所以在施工测量中,W点和E点的距离应≥2米。

前后点F、B点之间的距离直接影响盾体的绝对俯仰角(纵向坡度),在施工测量中后杆B点应该尽量远离前杆,F点和B点的距离应≥1.5米。

盾构推进轴线与设计轴线允管片类型分为三种:标准环管片(直线地段),左弯楔形环管片和右弯楔形环管片。

使用管片安装程序预测计算,可以拟合与各种平曲线和竖曲线相适应的楔形环类型及盾尾管片安装程序。

当掘进机推进一个环的长度后,输入当前已拼装好的上一环管片的盾尾间隙值后,即可进行管环安装顺序的计算。

工程开工前需要通过预测,以确定各类管环的数量,以及封顶块的数量。

由于盾构机盾尾间隙大小状况、TBM偏移值的实际情况,对管片选择具有决定意义,因此,管环预测通常2~5环为宜。

盾尾间隙测量结果对拼装程序有决定意义。

本导向系统没有盾尾间隙测量系统,间隙测量要靠人工测量,一般测量管片的上、下、左、右的中间位置,将测量的结果输入管片安装计算程序,自动调用推动油缸行程和铰接油缸行程,以及盾构实时姿态的偏差值。

然后进行选择,确定后给出管片型号及拼接点位。

好的拼接点位对管片拼装有利,拼接点位为时钟11点和1点时,拼装较为有利。

盾尾间隙大小取决于盾构机掘进中是否保持正确姿态。

间隙过小需使用楔形环调节;间隙为负值时,则更不利,一是影响密封,引发漏水、漏浆,二是可能损坏盾尾内已拼装的管环。

管片拼装完成后,系统将盾构机姿态和管片安装数据,自动生成日志记录,随时可打印成文件。

还可打印出掘进轨迹和管片安装过程图。

并可通过网络,将盾构机位置及掘进情况,传输到地面办公室和监视器上。

(4)管片姿态测量采用平杆法测量。

首先把平杆横向水平架设于管片边缘处,测量出平杆中心点的三维坐标,然后把实测坐标与设计坐标对比,便可得出此时的水平偏差和垂直偏差,从而计算出径向偏差。

管片测量包括测量管片环的环中心偏差、环的椭圆度和环的姿态。

管片块每次测量不少于9环,每环都应测定待测环的前端面。

相邻管片环测量时应重合测定2~3环环片。

环片平面和高程测量允许误差为±10mm。

环状管片中心平面位置和标高的测量采用简便的“水平标杆法”。

具体步骤为:将一根4.543m长的精制铝合金尺横在隧道环两侧,并用水准气泡调其水平,再用全站仪和水准仪瞄准其中心位置,可测量出其坐标和高程,所得高程加上1.55m即为环状管片中心高程。

管片成型轴线与设计轴线允许偏差值(上、下、左、右):±50㎜。

(5导向系统所用架设全站仪和后视棱镜的吊篮不能安装在车架上,只能安装在不能移动的管片结构上。

如果吊篮有移动,则在显示器显示的盾构的位置也会随之移动,也就不能正确地显示盾构的位置。

随着掘进的进行吊篮要前移,为尽量减小管片沉降对吊篮的影响,一般安装在距离最前端管片8-9环。

每个吊篮的中心都按有强制对中螺栓,每次换站既要测量新换吊篮的坐标,还要复核被换吊篮的坐标以便了解动态变化。

吊篮的尺寸决定于全站仪尺寸及与前置棱镜的通视条件。

测台支架安装见下图所示。

图1.3-4 测台支架安装图1.4 隧道线形人工复测盾构掘进过程中,每30-50环进行搬站,由测量人员对隧道线形及盾构机的位置进行人工复核。

1.5贯通测量为了保证隧道后阶段盾构推进贯通,其贯通测量首先必须建立与地面统一的地下控制测量系统。

为了建立地面、地下统一的测量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需要将该系统通过一定的测量方法由地面传至井下,进一步求得井下导线起算边(起始边)的坐标方位角及井下导线起算点的平面坐标和井下高程测量起算点的高程。

为确保贯通测量的精度,具体可分两步进行:⑴平面联系测量,俗称定向或方向传递。

⑵高程联系测量,俗称高程传递也可称为导入高程。

⑶推进线路中做竖井投点。

1.6 相邻标段衔接根据提供的导线点进行复测,同时可以和相邻标段保持联系,确定各自使用的导线边,适时组织所用导线边的联测从而保证贯通精度。

联测后注意公用导线边的保护,如果所属标段内联测点位有碰动或者破坏及时通知对方,重新进行联测。

1.7 竣工测量隧道竣工后,在中线复测的基础上埋设永久中线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