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嘉莹评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合集下载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定风波》全诗翻译赏析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定风波》全诗翻译赏析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定风波》全诗翻译赏析【原文】三月三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译文】莫要听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何妨低吟长啸缓步徐行。

竹杖草鞋轻松胜过骑马,风狂雨骤有何可怕,一件蓑衣迎烟雨度过此生。

料峭春风把醉意吹醒,略略感到有些冷,山头的斜阳却应时相迎。

回头看那刚下过雨的地方,回去吧,风雨虽已停止天还未放晴。

【赏析一】这首词作于无丰五年,此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在黄州已整整两年了。

苏轼在黄州处境十分险恶,生活在也很困,但他仍旧很坦然乐观。

这首词作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在黄州已整整两年了。

苏轼在黄州处境十分险恶,生活在也很困,但他仍旧很坦然乐观。

从这首词里,我们能看到他旷达的胸怀、开朗的性格以及超脱的人生观。

上片一蓑烟雨任平生句,将词人一生的坎坷磨难,以及泰我在自若的生活态度,尽行囊括。

下片也无风雨也无晴丰富了词的主旨,展示出词人处变不惊、不随物悲喜的超脱有人生观。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自然界中风雨阴晴变化莫测,不要管他,如果不在乎风风雨雨,也不必盼什么天晴了。

这就是了无风雨也无晴的深刻含义。

也是本词思想意义的深刻性之所在。

本词构思新巧,以微显巨,从遇雨之吟啸升华为人生之超旷,风雨意象面为人生灾难与厄运的象征。

全词见出词人对人生风雨表现出一种听任自然,不怕挫折,乐观旷达的旷达胸怀。

从这首词里,我们能看到他旷达的胸怀、开朗的性格以及超脱的人生观。

上片一蓑烟雨任平生句,将词人一生的坎坷磨难,以及泰我在自若的生活态度,尽行囊括。

下片也无风雨也无晴丰富了词的主旨,展示出词人处变不惊、不随物悲喜的超脱有人生观。

【赏析二】此词是苏轼被贬黄州时期所作。

这首词写作者途中遇大雨乃吟啸徐行的经历和感受。

穿林打叶形容风雨急骤,吟啸、徐行表态度从容,竹杖芒鞋指条件简陋,莫听、何妨、谁怕体现倔强豁达的风度,宛然在目。

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译文及赏析答案

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译文及赏析答案

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译文及赏析答案《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是由苏轼所创作的,这首记事抒怀之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春,当时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的第三个春天。

词人与朋友春日出游突遇风雨,词人却毫不在乎,泰然处之,吟咏自若,缓步而行。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宋代:苏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译文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拿着雨具的仆人先前离开了,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

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做了这首词。

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何妨放开喉咙吟唱从容而行。

竹杖和草鞋轻捷得胜过骑马,有什么可怕的?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

春风微凉吹醒我的酒意,微微有些冷,山头初晴的斜阳却应时相迎。

回头望一眼走过来的风雨萧瑟的地方,我信步归去,不管它是风雨还是放晴。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注释定风波:词牌名。

沙湖:在今湖北黄冈东南三十里,又名螺丝店。

狼狈:进退皆难的困顿窘迫之状。

已而:过了一会儿。

穿林打叶声:指大雨点透过树林打在树叶上的声音。

吟啸:放声吟咏。

芒鞋:草鞋。

一蓑烟雨任平生: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

一蓑(suō):蓑衣,用棕制成的雨披。

料峭:微寒的样子。

斜照:偏西的阳光。

向来:方才。

萧瑟:风雨吹打树叶声。

也无风雨也无晴:意谓既不怕雨,也不喜晴。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赏析此词为醉归遇雨抒怀之作。

词人借雨中潇洒徐行之举动,表现了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

全词即景生情,语言诙谐。

苏轼 定风波 赏析

苏轼 定风波 赏析

苏轼定风波赏析苏轼的《定风波》是一首非常经典的词作,其通过自然气象的描绘,寄寓了词人的人生哲理和感悟。

下面是我为您准备的赏析。

首先,我们要理解这首词的背景。

这首词是苏轼在被贬官之后所作,他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

在这首词中,苏轼以“莫听穿林打叶声”开篇,暗示着人生的不如意和挫折。

然而,苏轼并没有陷入消极的情绪中,而是以一种积极的态度来面对人生。

接下来,我们要分析这首词的主题。

这首词的主题主要是人生哲理和感悟,苏轼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来表达他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悟。

“何妨吟啸且徐行”表达了苏轼对人生的态度,即从容淡定、豁达乐观。

“一蓑烟雨任平生”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态度,即使面对人生的风雨和坎坷,也要保持平和的心态和淡定的态度。

此外,我们还要探究这首词的艺术手法。

这首词的艺术手法主要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苏轼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同时也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自然景象中,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和感人。

这种手法使得这首词的艺术价值更加突出,也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苏轼的情感和思想。

最后,我们要探讨这首词的影响和价值。

这首词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它不仅表达了苏轼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悟,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和文化背景。

这首词的价值不仅在于它的文学价值,更在于它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和思想意义。

它告诉我们,面对人生的挫折和不如意,我们要保持从容淡定的心态和乐观的态度,才能更好地面对人生的挑战和机遇。

综上所述,苏轼的《定风波》是一首非常经典的词作,它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来表达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悟。

通过对这首词的赏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苏轼的思想和情感,也可以更好地认识中国文学和文化的发展历程。

同时,这首词也告诉我们,面对人生的挫折和不如意,我们要保持乐观的态度和淡定的心态,才能更好地迎接人生的挑战和机遇。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的人生启示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的人生启示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的人生启示《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的人生启示一、引言在我国古代文学中,苏轼被誉为文学家中的巨匠,他的词作代表着宋代文学的巅峰。

其中的经典之作《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更是被后人传颂不衰。

在这首词中,苏轼巧妙地运用自然景物,表达了对人生沧桑变化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命运无常的深刻认识。

本文将以《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为主题,探讨其所蕴含的人生启示,以期能对读者有所启发和启示。

二、深度探讨1. 命运无常《莫听穿林打叶声》中的“一声是江南赏春笛,满船归尽已无家”一句,表达了苏轼对命运无常的深刻感受。

在人生道路上,我们也常常会遭遇风雨交加,甚至是命运的无情捉弄。

这时,我们需要保持一颗宁静的心,坦然面对,积极应对,方能化解危机,抵御风险。

2. 忍耐与坚韧“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苏轼通过这句词表达了草木经历了一年四季的生长,风雨的考验,依然能坚韧地生长。

这告诉我们,人生也会充满挫折和困难,只有忍耐与坚韧,才能克服困难,走向成功。

3. 悲欢离合“此时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苏轼的这句词表达了他对逝去的岁月和逝去的亲人的思念之情。

在人生的旅途上,我们也会有悲欢离合、生老病死的体验,唯有坦然接受,亲情朋友能共同悲喜,才能使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三、总结回顾通过《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我们不仅领略了苏轼的词作之美,也更深刻地理解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化。

在命运的波折中,我们需要坚韧不拔,勇敢面对,同时也要懂得享受生活的美好,珍惜眼前人。

四、个人观点对我来说,《莫听穿林打叶声》所蕴涵的人生智慧至关重要。

这首词不仅如歌者所唱,更寄托了一代文豪饱含深情的情感。

在我看来,人生道路上的坎坷和曲折如同穿林打叶的声音一般,只有坚定自己的方向,并在风雨中前行,才能走出人生的定风波。

五、结语《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是我国古代文学珍品,其中所包含的人生哲理值得我们深入品味。

苏轼《定风波》赏析

苏轼《定风波》赏析

苏轼《定风波》赏析苏轼《定风波》赏析《定风波》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

此词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景,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

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苏轼《定风波》赏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赏析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八月,苏轼于湖州知州任上,以作诗指斥乘舆、讥切时政的罪名下御史台,酿成有名的“乌台诗案”。

年底,诏责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翌年二月至黄州(今湖北黄冈市)。

这首《定风波》词就作于到黄州第三年的春天。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词前小序云:“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借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

据《东坡志林》记载:“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

全词紧扣途中遇雨这样一件生活中的小事,来写自己当时的内心感受。

篇中的“风雨”、“竹杖芒鞋”、“斜照”等词语,既是眼前景物的实写,又不乏比兴象征的意味,是词人的人生境遇和情感体验的外化。

全篇即景抒情,语言自然流畅,蕴涵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体现了东坡词独特的审美风格。

词的上片写冒雨徐行时的心境。

首句写雨点打在树叶上,发出声响,这是客观存在;而冠以“莫听”二字,便有了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作者的性格就显现出来了。

“何妨”句是上一句的延伸。

吟啸,吟诗长啸,表示意态安闲,在这里也就是吟诗的意思。

词人不在意风雨,具体的反应又怎样呢?他在雨中吟哦着诗句,甚至脚步比从前还慢了些哩!潇洒镇静之中多少又带些倔强。

“竹杖芒鞋”三句并非实景,而是作者当时的心中事,或者也可看作是他的人生哲学和政治宣言。

芒鞋,即草鞋。

谁怕,有什么可怕的。

平生,指平日、平素。

作者当时是否真的是“竹杖芒鞋”,并不重要;而小序中已言“雨具先去”,则此际必无披蓑衣的可能。

2021年高考语文复习:访谈类实用类文本阅读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2021年高考语文复习:访谈类实用类文本阅读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2021年高考语文复习:访谈类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项练习题【典例分析】【2019年山东滕州市第一中学高三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9月19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颁奖典礼在国家大剧院举行。

茅盾文学奖是中国最高文学笑项之一,代表着中国当代长篇小说创作的最高荣誉。

2011年,共有五位作家获得了这一殊荣,他们分别是张炜、刘现龙、莫言、毕飞字和刘震云。

记者:在你最初得到这样一个消息,得到茅盾文学奖的时候,你当时的反应是什么?刘震云:当时我在菜市场买菜,然后出版人就给我打了一个电话,说评出来了,有你,然后我就买西红柿、鸡蛋,回家中午吃的是鸡蛋西红柿面,当时新浪的主持人还问我,是不是这面吃的跟别的不一样,我说挺一样的,鸡蛋就是鸡蛋,西红柿就是西红柿。

记者:但心情不一样。

刘震云:没有大喜。

如果是惊喜的话,那就证明《一句顶一万句》写得不够好。

记者:你很自信这个结果在意料之中吗?刘震云:那倒没有,那也很可能它评不上,我只是觉得它评不上的话,并不妨碍我对它的看法,我跟它相处那么长时间,我肯定知道它是好的。

你比如讲《一句顶一万句》,没评上茅盾文学奖,它会减色很多吗?《一句顶一万句》这部长篇小说分为上下两部,上部“出延津记”讲的是杨百顺从故乡“出走”的过程,下部“回延津记”讲的是牛爱国从异地“还乡”的过程。

通过“出走”与“还乡”,《一句顶一万句》展现了杨百顺和牛爱国的人生历程与命运逻辑,但这部作品的名字却引发了人们的好奇。

记者:为什么叫《一句顶一万句》呢?刘震云:一句有见识的话,胜过一万句废话。

“一句顶一万句”这个说法不是从我开始的,2000多年前有人说过,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就是早晨我得到一句有见识的话,我晚上死都可以。

孔子这个话是很讲究的,他不说朝闻道朝死可矣。

朝闻道夕死可矣,就是明明白白活一天,这就是“一句顶一万句”,一天顶一万天。

其实《一句顶一万句》还可以起另外一个名字。

记者:会是什么?刘震云:《一天顶一万天》。

《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解析及释义

《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解析及释义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解析及释义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是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的词作,创作于沙湖道中遇雨之时。

这首词以作者在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为切入点,通过吟咏自然、描绘景色和表达情感,展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

苏轼经过乌台诗案九死一生被贬到黄州。

在此之前他是被皇帝钦点的宰相之才,可如今却成为一个无权散官。

落差之大背后一定少不了争议、纷扰甚至骂声。

所以穿林打叶声不仅仅是雨声,也是此时他人生中的杂音。

莫听穿林打叶声,你才能从那种混沌迷茫的困境中抽离出来,进而重新定义自己的人生秩序。

下了雨大家都在躲雨,他却觉得不如大声吟啸慢慢走。

芒鞋也许比车马慢,但胜在轻便自由。

这三句看似轻巧实则带着骨气,写的非常叛逆。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的景象,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

接下来的“何妨吟啸且徐行”,则是前一句的延伸,表示在雨中照常舒徐行步,以此反映出苏轼面对困难时的从容不迫和乐观态度。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这两句词人以自然景物为载体,借竹杖、芒鞋、蓑衣等意象,进一步传达出其洒脱超然的人生态度。

而最后一句“也无风雨也无晴”,则暗示了人生中的困难与挫折都是暂时的,只要坚持过去,就会迎来阳光。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是苏轼词作中的佳构,其语言优美流畅,意境深远,既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也体现了他坚韧不拔、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叶嘉莹先生《唐宋词十七讲》28苏轼(一)

叶嘉莹先生《唐宋词十七讲》28苏轼(一)

叶嘉莹先生《唐宋词十七讲》28苏轼(一)柳永是失败了的一生。

而苏东坡平生历尽苦难,是完成了自我的这样一个诗人。

不管他平生在宦海波澜之中经过了多少挫伤,在他自己的品格修养这一方面,苏东坡是完成了自己的。

我现在要说,你把你的平生放在什么地方了,“许身一何愚?”柳永是他用世的志意跟他浪漫的天性,跟他音乐的才能,中间有矛盾。

他少年不得意的时候,他说“幸有意中人,堪寻访。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鹤冲天》)可是到了他老年的时候,怎样了呢?且看他的这阕《少年游》。

长安,一向被认为是首都的代称,也代表追求功名利禄,柳永也曾在首都追求过功名事业,但是他说“马迟迟”,我的马不能够捷足先登。

柳永事实上也到过长安,但我们要提出来,它同时也有某一种象征首都的意味,而且听到高柳上秋蝉悲哀的嘶鸣,夕阳沉没在飞鸟外,秋风吹起在郊原之上,哪里是我柳永的归宿?“目断四天垂”。

过去的年华,过去的往事,像消逝的浮云永远不再回来了,“归云一去无踪迹”。

我以前的期待,我今天得到了什么?“何处是前期?”不用说我的用世的志意落空了,我当年听歌饮酒,现在“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再有少年时在狎邪之间跟这些歌伎酒女们交往的意兴了。

当年的狂朋怪侣都老大了,或者有的人已不在人世,“酒徒萧索”。

“不似去年时”,有的版本作“不似少年时”。

他完全落空了。

因为他所追求的全是向外的,是“有待”,然后才能够完成的。

苏东坡就不同,因为他所追求的是一个可以无待于外的完成。

中国道家的思想,要无待于外,自我完成。

其实不但道家这样说,韩愈讲儒家的道理也说过的:“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

”(《原道》)一生是落空还是不落空?你可以不落空的。

苏东坡虽然在仕宦上失败了,但他不落空。

“足乎已无待于外之谓德”。

道家也讲无待,说列子乘风而行还要有待于风,能够不待乘风而行吗?《庄子·逍遥游》:“夫列子御风而行,冷然善也。

……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央视顶级诗句摘抄赏析

央视顶级诗句摘抄赏析

央视顶级诗句摘抄赏析本月,央视口碑节目《经典咏流传》第四季开播。

在众多明星的倾情演绎之外,北师大教授康震对于经典古诗词的解读,成了节目最大亮点。

是怎样的解读词,引得网友竞相传阅?一起来探究下:《定风波》/ [宋] 苏轼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解读词 / 康震这首词,相信每个中国人都非常熟悉。

我也一样,不仅熟悉,而且因为这首词也更加地崇拜苏东坡。

但是我们注意到,这首词的起源只不过是一场小雨。

有多少顶级的名作会从一场小雨写起?比如说,杜甫遇到了一场小雨,他就说:“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杜牧呢,也是因为一场小雨,写了“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在这每一场熟悉的小雨背后,都是诗人可能用了一生的积累才领悟出来的千古名篇。

苏轼也是这样,如果他没有经历贬谪,可能也不会写出“莫听穿林打叶声”,也不会写出“一蓑烟雨任平生”,更不可能有那样的自信,说出“也无风雨也无晴”!《使至塞上》/ [唐] 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解读词 / 康震我们一般都认为王维是画山水田园的大师,就像苏东坡形容的,王维这个人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正所谓“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一个山水田园的绘画大师,其实也能为我们描绘大漠边关的风情。

正如我们今天要讲的这首《使至塞上》,横在我们面前的是浩渺无垠的沙漠、绵延不绝的黄河水天,天宇之际是直上云天的狼烟和浑圆苍茫的落日。

一个真正的画家,一生要描绘的东西远远超出自己的想象,他不仅描绘大漠边关、山水田园,还要描绘雄奇壮丽的祖国山河。

所以今天我们共同来传唱《使至塞上》,一同走近王维,走进他笔下的大漠边关。

《出塞二首· 其一》/ [唐] 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两个矛盾我(苏轼词赏析)

两个矛盾我(苏轼词赏析)

希腊圣城德尔斐神殿上的箴言
认识你自己!
纪伯伦的告诫
• 认识自我是一切认识之母,我应该认识自己。 我认识自己,了解自己身体的各个部分——外 貌、分子和原子。我应该除去覆盖在自己心灵 上的帷幔,抹掉心灵深处的装饰;还应该弄清 我物质存在中的精神存在之含义,我精神存在 中的物质存在之隐秘。 • 一个人有两个我,一个在黑暗中醒着,一个在 光明中睡着。
高更的人生三问
19世纪末,南太平洋塔希提岛,金色的落日 下,孤独而苦闷的高更站在悬崖上,面对浩淼大 海和无边苍穹,伸开双手,发出关于人对生命意 义那三个惊世骇俗、回响百年的终极追问: “我是谁?” “我从哪里来?” “我到哪里去?” 这是渺小生命面对浩瀚时空的困惑与迷惘, 是内心世界与客观外在强烈冲撞发出的悲鸣和叹 息,是个体无法融入群体带来的无助与沮丧。人 类,一直生活在这个生命有无意义的巨大问号中, 苦苦寻找着答案。
定风波 苏轼(46岁)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 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 来萧洒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该词中抒情主人公的人生态度是什么?
诗词评论大家叶嘉莹评该词
• 这首词是初到黄州时做的,说得很好,用字很好。穿, 打有力量,不是毛毛细雨,是大雨,声音也大。苏东坡说, 如果你是有修养的人,莫听穿林打叶声,这正是中国古人 所说“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有些人不是被雨打败了, 是自己把自己吓倒了。“何妨吟啸且徐行”,这真是通达 的看法。衣服打湿了,却没有东窜西跑,我唱着歌,吟着 诗,慢慢向前走,没有停下来。有竹杖芒鞋比骑马还轻快, 我不怕外边一切风雨的变化,我是准备着冲冒着风雨过我 这一生。寒冷的春风把酒吹醒,雨后一阵风来,觉得有一 点冷,山头西沉的斜日的光亮迎面照射过来。回头看一下 刚才走过的路,“也无风雨也无晴”,因为风雨没有改变 我苏东坡,我回头看我走过的路,虽然经过一段风雨的萧 瑟的遭遇,但是对我而言,“也无风雨也无晴”,再有打 击我也不怕。风雨阴晴得失对我是一样的,这是他的一种 旷达的态度。诗言志,苏词亦言心志矣!

叶嘉莹讲苏轼

叶嘉莹讲苏轼

唐宋词十七讲: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处,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苏东坡是在苦难之中完成了自己的一个人物。

他把自己的悲慨融合在开阔博大的景色之中,融合在古往今来的历史之中。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是悲哀,是感慨之中有一种通脱,通古今而观之的气度。

所有的古今才志之士,他们的成功和失败,“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苏东坡无论是在顺达之时,无论是在朝廷之中,还是贬谪在外地州县之中,他处处为人民做了很多事情。

可是,他也知道,我苏东坡毕竟是要过去的。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赤壁有四处:一个是周瑜破曹的赤壁,在湖北嘉鱼县;一个是苏东坡所游的“赤壁怀古”的赤壁,在黄冈。

另两个,一在武昌,一在汉阳。

“故垒西边”,有残余的战垒,“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我没有说这一定是破曹的赤壁,是当地这么流传。

再看他的结构:“大江东去。

”,是个大的场景。

“故垒西边。

”,收缩,像拍电影照一个故垒,不但集中到一个小的景物,而且有一个人物在里边出现了。

然后,再放开镜头写景物,“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大江波涛汹涌的样子。

用字非常有力。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么美的江山,当时有多少豪杰!苏东坡把江山与古今历史结合起来,突出了一个“三国周郎”。

写周瑜当年风流的姿态是“羽扇纶巾”。

就是说,指挥作战的带兵将军,不只是勇武将军而已,而且是读书的儒将。

二三十岁的周公瑾拿着羽扇,戴着纶巾,在谈笑之中,就把强大的号称几十万的曹军,火烧战船,灰飞烟灭了。

可是,你要体会苏词中的复杂情绪。

周公瑾这么大的功业,也成了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了。

再看“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故国”指谁?“多情”指谁?这首词题目是赤壁怀古。

故国,呼应词题,应指赤壁,是三国时的孙吴。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赏析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赏析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赏析1. 起承转合“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是唐代诗人苏轼的一首著名词作,表达了诗人在意气风发、志得意满之时对社会风雨飘摇的感慨与忧虑。

在这首词中,苏轼通过对自然风景的描绘,与社会变革的对比,展现了他对当时政治乱局的深刻认识,以及对国家前途的忧心忡忡。

通过深入赏析这首词的意境和情感,可以更好地理解苏轼对时局的深刻反思,以及他对国家兴衰的深切关怀。

2. 诗意风景“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词中通过对自然风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豁达洒脱的心境。

清风徐来,竹林中的叶子因风而哗哗作响,而诗人却心平气和,高歌自赏,表现出一种乐观豁达的态度。

这样的描写,不仅展示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心境,也折射出对当时政治乱局的忧虑与反思。

3. 社会风云“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这两句描绘了当时政局的风云变幻和社会动荡。

苏轼以自然景色与况且对比,表现了对乱世动荡的深刻敏感。

落寞的树木和滔滔不息的长江,与诗人孤独颠簸的人生遭遇相映成趣,表达了对乱世不安的愤怒和无奈。

4. 个人感悟在“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中,苏轼通过自然物象的对比,表达了他对当时乱局的忧虑与悲凉。

然而,诗人并没有完全堕入消极情绪之中,而是通过超然的心态,坚守“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表达了对未来的期许与对国家兴盛的追求。

这种乐观的心态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正是诗人坚持不懈追求理想的表现,也给我们后人以深刻的启示和勉励。

总结回顾通过对“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的深度赏析,我们不仅可以领略到苏轼优美的词艺,更可以感受到他对社会风雨的深刻关怀和对理想的坚守。

诗人在词中通过超然的自然描摹,对乱世的点滴反思,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气贯长虹、不畏浮云遮望眼的形象。

这种追求理想不屈不挠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当代人学习和借鉴的。

相信通过对这首传世名篇的深入理解和领悟,我们一定会受益匪浅,为人生道路上的追求奋斗更添一份深刻的启示。

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 赏析

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 赏析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赏析《定风波》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作品,其“莫听穿林打叶声”一句尤为著名,表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高洁情操和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悟。

本文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赏析,带您领略其中所蕴含的哲理与韵味。

《定风波》全诗如下: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一、意境赏析苏轼在诗中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

诗人置身于林间,耳边传来阵阵穿林打叶的声音,但他却选择不去聆听,而是专注于自己的内心世界。

这句“莫听穿林打叶声”寓意着诗人超然物外,不受外物干扰的境界。

二、哲理赏析“竹杖芒鞋轻胜马”,诗人以竹杖芒鞋代步,却自信地认为其轻便胜过骑马。

这里表现出诗人淡泊名利、追求自由的心态。

同时,诗人提到“一蓑烟雨任平生”,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态度:即使一生都在烟雨中奔波,也依然可以悠然自得。

三、情感赏析“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春风吹醒了诗人的酒意,带来一丝寒意。

然而,在这寒冷之中,山头的斜阳却给人以温暖。

这里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对比,表达了自己在人生道路上的坚定信念。

四、艺术手法赏析苏轼在这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艺术手法。

如“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里的“回首”寓意着回顾过去,而“归去”则代表着回到现实。

诗人通过对过去的回顾,展现出自己对人生的深刻理解:无论是风雨还是晴朗,都是人生的一部分,无需过于在意。

总结:《定风波》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通过描绘林间景色、表达人生哲理、抒发内心情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魅力。

其中“莫听穿林打叶声”一句,更是寓意深刻,引人深思。

了然人生的况味——读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了然人生的况味——读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了然人生的况味——读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叶嘉莹
【期刊名称】《中学生阅读(高中版·读写)》
【年(卷),期】2015(000)001
【总页数】3页(P10-12)
【作者】叶嘉莹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苏轼词两首(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课后反思
2.从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的抒情逻辑谈起
3.漠然自定任平生--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解读
4.论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的经典化历程及其古今差异
5.升格:将"狼狈"凝结为"诗意"——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赏读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歌行吟诵 微讲解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歌行吟诵 微讲解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歌行吟诵微讲解《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词,题目是《定风波》。

大仲马说人生就是不断遭受挫折与追求希望。

几千年来中国古代文人好像都摆脱不了一句咒语,那就是:从来文章憎命达,自古才命两相妨。

才高过人,但命途不济的文人大家知道有哪些?比如:李白、杜甫、白居易、陶渊明。

他们有的屡试不第、有的家破人亡颠沛流离,有的空有一身抱负却无用武之地。

但有一个人他面对人生磨难却显得与众不同,他泰然处之,他的人格魅力值得我们一再学习。

当他从京城被贬杭州时,他说“我本无家更安住,故乡无此好湖山”;从杭州被贬黄州,他说“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当他从黄州被贬惠州时,他仍然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当他从惠州被贬到儋州时,他依旧说“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这个人就是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的苏轼。

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一首他的词,去感受他在面对逆境时的那份豁达。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首词是怎么吟唱的吧。

(播放《定风波》吟唱)听了刚才的吟唱,大家眼前是否浮现出一个豁达胸襟和超然心境的苏轼呢?词人与友人在行路途中遇到了大雨,友人为了躲雨而狼狈不堪,只有作者坦然面对,天晴后写下了这首词。

上阕第一句写雨势非常大,风穿过树林、雨打在树叶之上发出响声,词人说“莫听”,就是说不要听风雨的声音,风雨并不吓人,而是自己吓唬自己,“何妨”领起下一句,说尽管雨大,莫不如一边唱歌吟诗,一边在雨中慢慢行走。

这两句表面写诗人道中遇雨置风雨于不顾、吟笑徐行的镇定态度,实际上暗示苏轼在政坛风雨中遭贬后仍泰然处之的心态。

“竹杖芒鞋”是作者现在的装束,写词人脚穿芒鞋手持竹杖雨中前行的情景,隐喻作者闲散江湖;“轻胜马”三字传达出从容之意,这“马”,隐喻作者奔波官场。

两者对比,隐喻闲散江湖胜过奔波官场。

“谁怕”二字诙谐可爱,值得玩味,相对于“众人”的狼狈,苏轼在风雨中是“一蓑烟雨任平生”,这里的“风雨”既是指自然风雨,又是指政治风雨、人生风雨。

对苏轼定风波 的评语

对苏轼定风波 的评语

对苏轼定风波的评语
苏轼的《定风波》是一首富有深意的词作,通过描绘野外途中偶遇风雨的小事,展现出作者旷达超脱的胸襟和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

这首词在简朴中蕴含着深意,寻常之处显现出奇景,篇幅虽短,但意境深邃,内蕴丰富。

上片着眼于雨中,描绘出风雨交加的场景,然而苏轼却以超然的态度面对这一切,不受外界环境所动。

下片则着眼于雨后,表现出雨过天晴,万物复苏的景象,寓意着人生的起伏和变化,以及人在面对困境时的坚韧和豁达。

苏轼在词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如“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烟雨任平生”等,这些句子不仅富有画面感,而且寓意深刻,引人深思。

总的来说,《定风波》是一首充满哲理和人生智慧的词作,它展现了苏轼在坎坷人生中力求解脱之道的坚韧和豁达,也诠释了他的人生信念和精神追求。

这首词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也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苏轼这5首词,能给失意的人以力量,让你满血复活、从头再来

苏轼这5首词,能给失意的人以力量,让你满血复活、从头再来

苏轼这5首词,能给失意的人以力量,让你满血复活、从头再来作为北宋豪放派词人的代表,苏轼的词,境界颇为阔远,诗情,极为激荡。

而且,在他的词中,往往能够激励人,给人以正能量,尤其是能给失意的人以力量,让他满血复活,从头再来!在这些诗情激荡的词中,不光跳跃着苏轼那颗蓬勃向上的心,更能让人体会到诗人苏轼的大胸襟,大气魄,和不向困难低头的勇气与豪迈!第一首,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宋代:苏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眼前有点小风雨,怕什么?我行我素,何惧坎坷!对于一个能屈能伸的人来说,胜败又有什么?悲喜又能如何呢?纵然你失意,但是,只要你什么也不怕,什么也不在乎,那么,自然就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你前进的脚步了!是吧!第二首,江城子·密州出猎宋代: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读这样的诗词,真是能使人豪情满怀!此词中,无不体现了苏轼的胸襟开阔、壮志昂扬,虽然人生当中不如意的事如此之多,可是,一旦被重用了,马上就会挽弓望月,奋勇杀敌。

此时,所有的介怀,都无足轻重了!第三首,念奴娇·赤壁怀古宋代: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樯橹一作:强虏)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处在低谷当中,不如意的时候,多读读这首词吧,肯定能洗涤你心中的不满和牢骚,让你豪情满腹,大江浩荡,淘尽无数的人物,谁能抵挡得住滚滚潮流呢?多年以后,还不是都化作了尘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叶嘉莹评定风波……下面我们再看苏东坡的另一首小词《定风波》,这首小词里面也表现了他的情趣和哲思。

我们先看他的小序: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通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随晴,故作此。

“沙湖”在黄州东南三十里,又叫螺蛳店,“雨具”是下雨时要用的东西。

他们本来带着雨具,但途中觉得不需要就先叫人拿去了。

现在下起雨来,同行的人就显出很狼狈的样子。

为什么狼狈呢?因为首先他们的心就被雨给打乱了。

他们想:“哎呀,我的衣服要湿了,鞋子要脏了。

”于是自己心里先紧张起来。

其实,不管你紧张还是不紧张,雨都是要打到你的身上,你又何必为这件事情而紧张狼狈呢?所以苏东坡说:“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这就是苏东坡之所以为苏东坡了,他表现出一种达观的、豁然的、哲理的思想。

暴雨常常是下上一阵就会过去,他说我不在乎。

果然,过了不久,雨就停了。

下面他说:“——故作此。

”我想,通过这件事情,他是想起了他自己的遭遇,于是就写了这一首词。

我们且看他是怎样写的: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第一句就写的好,很有哲理性。

要知道,天下有很多事情,你的紧张并不能使它有所改变,你只是白白地紧张而已。

所以在你自己的心理之中要有一种——从宗教来说是一种定力,从道德来说是一种持守。

这是很重要的一点。

下雨是一件小事情,这不过是自然界的风雨。

但是,你生活在人世间,人生的遭遇不也是风雨吗?无论是在大自然的风雨之中,还是人生的风雨之中,都需要有一份定力和持守,才能站稳脚步,不改变你自己的品格和修养。

“莫听穿林打叶声”,写得非常潇洒,完全是诗人和词人的口吻。

“穿”和“打”都是力量很强烈的字眼。

雨点穿过树林,打在树叶上,使得你以为他马上就要打到你的身上来了,当然就很狼狈。

可是苏东坡说你不要理会它,这就体现了一个词人的哲思。

中国古代的儒家,讲究“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淫”是放纵的意思。

有些人在贫贱的时候品德很好,可是一旦富贵了,有了权柄,就滥用权柄。

因为权柄这东西可以使一个人昏迷,也可以使一个人疯狂。

也有的人,在贫贱的时候为生活所逼迫,就会做出坏事情来。

还有一些人,当威胁加在他身上的时候就屈服了。

其实,“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表现了一个人的定力和持守,它不仅是儒家的主张,在宗教里也有类似说法。

在这第一句里,“穿”和“打”两个字把打击的力量写得那么强,但是“莫听”两个字把他们全都否定了,这就是一种订立和持守。

陶渊明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这是儒家最起码的修养。

《世说新语》上讲到,管宁和华歆一起读书,听到门外车马喧哗,管宁坐在那里一动不动的继续读书,华歆就把书本放下跑到门外去张望。

还有一次,管宁和华歆一起在院子里种菜,路旁好像有一块黄金管宁看也不看就锄过去了,华歆把它拾起来看了看放在旁边。

你们看,华歆这个人,他的内心经常为外物所动。

那是因为,他自己没有一个立足的场所,所以总是跟着外面的风气而转移。

当然,陶渊明所说的“而无车马喧”还只是喧哗的声音。

而苏东坡所说的则是马上就要加到你身上来的强烈的打击。

这里面有象征含义,象征他一生经过的那么多的迫害。

儒家讲究“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着说起来好像很夸张,但人是应该有这种修养的。

好,既然不听那“穿林打叶声”,那么难道就站在那里挨打?尽管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可是你在你自己所选择的路途上就不再走下去了吗?你说:“我不在乎挨打。

”那算什么?那是鲁迅所说的阿Q精神。

阿Q精神和圣贤所说的修养,这差别在哪里?有许多事情看起来很相似,但只差那么一点点就完全不同。

超脱是好的,麻木就是不好的。

你可以不在乎外界的打击,但是你麻木迟钝的站在那里挨打就不对了。

所以苏东坡接着就说“何妨吟啸且徐行”。

“何妨”写的多么潇洒,他说,我选择的路我仍然要走下去,而且我过去怎么走现在还怎么走。

既然你已经不能避开这一场雨,那么你何必自己先在精神上制造紧张呢?如果你匆匆忙忙乱跑的话,也许反而会在路上滑一跤,跌到泥坑里去。

所谓“莫听穿林打叶声”不是说捂起耳朵不听,因为耳朵捂上心还在紧张,那一点儿都不算数的。

“莫听”,是说在精神心理上首先就不能被挫败。

所以,这两句表面上写的是途中遇雨,实际上是写他面对人生中的打击与摧伤时所表现的一种境界。

等一下我们讲完苏东坡马上就要讲秦少游。

秦少游和苏东坡是很好的朋友,和苏东坡同时被贬出去。

尽管他所受的打击比苏东坡要少得多,可是他一遭到打击,马上就从精神上自己先把自己打败了。

苏东坡就不是,任何打击和摧伤加在他的身上始终没有把他打败。

他晚年被贬到海南,还写出了“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这样的句子。

这就是苏东坡。

所谓“吟啸”就是吟诗唱歌。

为什么吟诗唱歌呢?那代表了一种赏玩的心情。

一个人,要训练自己在心情上留有一个空闲的馀裕。

你不但不被外界的环境打倒,而且你还能够观察,能够欣赏,能够体会。

苏东坡晚年从海南岛渡海回来的时候说,“九死南荒吾不恨”,因为“兹游奇绝冠平生”。

人,不只是在顺利的环境之中才能完成自己;在困难的环境之中,也一样能够完成自己。

这里边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一种赏玩的馀裕。

虽然是在艰苦患难之中,但是你能保持一种赏玩的心情,那么你就能够有所获得。

《圣经·新约》上说过这样一句话:“万事都互相效力,使信主的人得益处。

”意思是,你只要是信主的人,你就可以在无论什么事情之中都得到益处。

如果我们不提宗教,只从哲学修养这一层面来说,那就是说,假如你真的有一种对哲理的了悟,那么万事都会互相效力,使你无论在什么环境中都能得到益处。

苏东坡就差不多达到了这样的境界。

在这首词里,他说的只是下雨这么一件小小的事情,却从中悟出了这么多的哲理。

我们以前讲过柳永的词,柳永就喜欢写下雨。

可是柳永的下雨写的是什么?柳永是:“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他是从大自然的变化之中体会到生命的短暂无常,是一种“秋士的悲慨”,并没有一种哲理的了悟。

至于李商隐就更不用说了他是“楚天长短潇潇雨,宋玉无愁亦自愁”。

他们从雨中得到的只是一种哀感。

可是你看人家苏东坡,他说:“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又说:“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我的老师晚年写过和陶渊明的《饮酒》诗二十首,其中有这样两句:“知足更励前,知止而不止。

”很多人对物质的欲望像一个无底的深洞,叫做“欲壑难填”。

如果一个人永远处在物欲的笼罩之下,永远被欲望所控制,那么他就永远不会有任何的了悟。

所谓“知足”,不是那种颟顸的、庸碌的、不思进取的知足;而是要你在知足之中,更加努力向前。

我常常听到有人说:“不是我不读书,是我读书的环境不好啊。

”他们往往有很多很多的借口为自己解脱。

可好似,历史上不是也有很多人是在很艰苦的环境中念的书吗?欧阳修小的时候,家里贫穷,没有钱买纸笔,他的母亲就“画荻教子”——拿一只荻当做笔在灰上写字。

辛弃疾有两句词说:“莫避春阴上马迟,春来未有不阴时。

”他说你不要逃避春天的阴雨而不肯出门,否则,整个春天经常是阴雨天气,难道你就把整个的春天都放过去吗?你老是说,我没有马骑,所以就不出去。

那么如果你永远没有马,难道你就永远也不出去了?这是不成的。

苏东坡说:“我虽然没有马,但是我有竹杖,还有芒鞋。

我觉得它们很轻快,比骑着马还舒适。

”这就是所谓“知足”。

而他后边说“谁怕?”就是“励前”,是在知足之中的励前。

就是说,不需要欲望的满足,不必等待条件,你也依然能够向前。

苏东坡现在没有马,也没有雨具,但是他在风吹雨打之中依然吟啸徐行,走自己的路。

“蓑”是渔夫穿的那种蓑衣。

渔夫常常在风雨之中驾着船到江上去捕鱼,身上只穿一件蓑衣。

“一蓑烟雨”是说整个蓑衣都在烟雨之中,实际上也就是说他的全身都在风吹雨打之中了。

他说,我就像那渔夫一样,在风吹雨打之中也要出去,任凭我的一生遇到多少风吹雨打,我都不怕。

——写到这里,他写的已经是人生的风雨了。

我年轻的时候曾经受到我的老师的影响——还不止是他在文学欣赏上对我的影响,我要说的是他在讲诗歌是所联系到的做人的态度对我发生的影响。

我在大学念书的时候写过两句诗:“入世已拼愁似海,逃禅不借隐为名。

”我想,我这样写,与我的老师当时和我们谈到诗人的修养很有关系。

一个人只要入世生活,一生中总会遇到挫折和打击的。

入世,不一定就被世上的物欲所引动,也不必怕世间的艰苦和患难。

我的老师说过,要用出世的心情,去做入世的事业。

我的一个研究生写了一篇论文,论李白的道家思想。

他的论文里谈到,中国古代有一些人常常是先去隐居学道,同时又怀有一种入世求仕的心理,这两者岂不是互相矛盾吗?但是,从六朝一直到唐朝,统治者对那些在山中隐居的高士特别尊重,常常把这些人请出来,要他们入世做官。

为什么要请他们做官呢?这些人高在哪里呢?因为,一般入世的人是为了利禄而做官的,但如果这个人去隐居了,那就说明他本来就不要利禄。

这样的人要是能出来做官,才真的是要干一番事业,真的是要在国家危亡苦难之际献出他的一份力量。

所以,这种入世和出世相反而又可以相成。

怀有不追求世俗利禄的出世的心情,而能够做出入世的事业,这样的人才真正伟大。

“入世”和“逃禅”并不矛盾。

古人说:“不见可欲,则心不乱。

”你关起门来去修行,就以为自己是清心寡欲了,其实,那是由于你没有收到物欲的引诱。

一旦开了门,有了物语的引诱,你会不会变,那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孔子说:“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意思是说,鸟兽和我们不是同类,我不能与它们同群,如果我不和人类在一起,那么我和谁在一起呢?佛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又说:“我不渡众生,誓不成佛!”所以佛教的最高境界也是要入世的,但应该虽入世而不受世间的物欲所笼罩和左右。

我的老师在课堂上给我们讲文学、讲诗歌的时候,也常常讲到做人的态度。

所以你要想了解苏东坡,就先得了解他这种修养的境界。

这首《定风波》表面上写的是下雨,实际上就有一种人生哲理的象征。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料峭”是形容词,这两个字永远是形容春寒的。

冬天的寒冷是“朔风凛冽”,春天那种乍暖还寒的寒冷就是“料峭”。

我以前曾经说过,苏东坡常常喜欢写从梦中醒觉得这样一种境界。

像“古今如梦”啦,“人生如梦”啦,“觉来小园行遍”啦……都是如此。

但现在他写的不是梦而是酒,“酒醒”同样也是一种醒觉。

“料峭春风”有一种寒冷的感觉;《永遇乐》的开头“明月如霜,好风如水”也有一种寒冷的感觉,就是那种寒冷才使你醒来的。

可是,“料峭春风”并不是一件坏事请。

“微冷”,说得很好,人在醒觉之后,会有一点儿冷的感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