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初中(七至九年级)古诗词鉴赏
苏教版六册书古诗理解和鉴赏
苏教版语文古诗理解及鉴赏七年级(上)古诗词目录:【一单元】诵读欣赏·古诗三首:《次北固山下》《赤壁》《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三单元】13课·咏月诗词三首:《十五夜望月》《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四单元】诵读欣赏·古诗词三首:《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秋词》【五单元】诵读欣赏·《论语》八则【六单元】诵读欣赏·古诗二首:《迢迢牵牛星》《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主题:诗人离乡远游,乘船夜渡长江,来到北固山下时,一轮红日已浮出江面,展现在眼前的是山青水绿的江南春景。
又见空中大雁向北飞去,想起鸿雁传书的故事,心中涌起对故乡洛阳的思念。
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描摹长江下游潮涨江阔,波涛滚滚,诗人扬帆东下的壮观,气概豪迈。
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传诵的名句;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时光的流逝,蕴含自然理趣;运用拟人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和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情感。
4、“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以归雁传书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春景和乡思和谐交融。
赤壁唐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写兴感的原因,由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慨叹。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两句是议论,诗人即物感兴,托物咏史,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的命运,以小见大,别出心裁。
浣溪沙北宋苏轼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主题:这首词从山川景物着笔,意旨却是探索人生的哲理,体现出作者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性格。
苏教版初中语文九年上下古诗词鉴赏
九年级上下册古诗词鉴赏九年级(上)1《关雎一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莱,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莱,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毛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思想内容】本诗写了一个男子对女子的思念和追求过程,写求之不得的焦虑和求而得之的喜悦,表现了爱情追求中的苦与乐.【艺术特色】主要表现手法是兴,寄托深远,能产生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另外还采用一些双声叠韵的连绵词,增强了诗歌音调的和谐美,保持了古代诗歌淳朴自然的风格。
2《蒹葭一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1]。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思想内容】是一首情景相生的爱情诗。
诗歌通过对实际情景的描写与想像、幻想的描述,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主人公对伊人的强烈喜爱之情.【艺术特色】在艺术手法上,《蒹葭》比《关雎》“兴”的特点更加突出.“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起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
3《相见欢一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上阕:写景)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下阕:抒怀)【思想内容】这首词是李煜降宋之后写的,写幽囚生活的孤独、寂寞愁苦的心境,借以表达他的亡国哀思。
【名句赏析】“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这三句是说,离愁之萦绕心头,如丝之千头万绪,但丝还可以用快刀斩断,而离愁却无法割断;乱丝还可以理顺,而离愁却愈理愈乱。
离愁是人们]内心的一种抽象的感情,词人把它写的很形象,“丝”与“思”谐音,以丝喻相思,用有形的丝缕比喻无形的愁丝,形象的写出了愁丝的难以排解。
剪不断,理还乱”,现在这一成语,用来形容人内心的烦乱,或形容某些事难以处理解决。
苏教版七上语文诗词赏析
初中语文试卷灿若寒星整理制作诗词赏析七年级上册:1王湾的《次北固山下》: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句对仗工整,运用拟人的手法写了时序交替的景物,暗示时光的流逝,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抒写了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2杜牧的《赤壁》: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以两个美女来象征国家命运以小见大,构思奇特;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隐含着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慨叹之情。
3苏轼的《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抒发感慨,表现作者虽处困境,仍力求振作积极进取精神4《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用比喻的手法写出春雨的珍贵,描写早春的细雨蒙蒙,同时表现了早春的生机勃勃,草色若隐若现的特点。
5辛弃疾的《西江月》诗中,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来写景体现了作者的喜悦心情。
6《迢迢牵牛星》形象地表现了有情人被分隔两地,隔河相望,难以相会的痛苦的句子是: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7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一句:正面写诗人的愁绪,用拟人的手法将无情的月亮赋予人的感情,借以表达对友人的深切同情和怀念。
七年级下册1白居易的《观刈麦》:表现作者对农家的同情和关心、同时也表达作者深深自责的句子有: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从侧面表现农民劳动繁忙的句子: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揭示农民赋税繁重的句子:家田输税尽。
最能表现农民在烈日下在田间艰苦劳作的句子是: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揭示农民变态心理的句子是: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2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抒发词人一生中的事业与抱负,并发尽无尽感叹3王维的《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大漠无边,长天空阔,一缕孤烟直上,黄河如带,映衬西天落日残红,塞外风光雄奇壮观。
苏教版九年级下册古诗词赏析
苏教版,九年级,下册,古诗词,赏析,苏教版,苏教版九年级下册古诗词赏析一、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1、“悠然见南山”:“见”更能显示出诗人采菊时,未留心、不经意间与庐山美景猝然相遇的“悠然”情态,从而表现出诗人悠然、淡泊、超脱于尘世之外的心境,自然真切。
2、“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具体描写南山景象,从“采菊、日夕”来看,此诗是写在秋天的晚上。
3、“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是直接抒情,是全诗的点睛之笔。
同时又蕴涵了丰富的人生哲理。
是对全篇的总结。
“忘言”中透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由衷喜爱。
4、全诗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心远地自偏)(填原文)的道理。
其中表现这首诗思想内容的一个词是心远:5、诗人在与大自然的亲近中获得了怎样的心境?宁静、祥和,不为世俗利欲沾染的平和心境。
6、“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表现了诗人弃官归田后远离尘世,醉心田园的情志,这其中既有不满现实、洁身自好的一面,同时也流露出回避矛盾、与世无争的消极情绪。
7、前人评论这首诗时曾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中的“见”用的非常精妙,换成“望”就没有这种效果。
请你说说为什么。
“见”字用得极妙,表现出诗人看到山是无意的,南山的美景正好与采菊时悠然自得的心境相映衬,合成物我两忘的“无我之境”。
如果用“望”字,便是心中先有南山,才有意去望,成了“有我之境”,就失去了一种忘我的天真意趣。
二、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作者连用停、投、拔、顾四个动词,形象的表现了内心的苦闷,感情的激荡。
2、请用诗中语句具体解说作者“行路”之“难”。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3、“闲来上,忽复边”写到了哪两个人的故事?其作用是什么?姜尚和伊尹。
苏教版九年级古诗文鉴赏及答案
九年级古诗文赏析【考查内容】九年级上1.《塞下曲六首》(李白)P39页2.《凉州词》(王之涣)P40页3.《塞下曲》(卢纶)P41页4.《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苏轼)P42页5.《诗经》二首(《关雎》、《蒹葭》)P99页6.《相见欢》(李煜)P207页7.《浣溪沙》(晏殊)P209页8.《龟虽寿》(曹操)P247页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P244九年级下1.《饮酒》(陶渊明)P59页2.《行路难》(李白)P62页3.《游山西村》(陆游)P64页4.《观沧海》(曹操)P191页5.《江城子·密洲出猎》(苏轼)P192页6.《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P195页【指点迷津】古诗词鉴赏是文学作品欣赏的内容之一,这类题目的一般特点为:考查的内容较多是常识记忆、内容感知,就情感把握、技巧分析、语言品味等作一些理解分析;题型主要是选择题和主观分析题(包括一些鼓励创新、弘扬个性的开放题)。
一、复习指要(一)鉴赏字词1、动词: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注意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
例: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2、修饰语:大部分为形容词,它在诗词鉴赏中也是关注的重点对象。
例: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
3、特殊词:在诗文中,有一些词本身与众不同,读者能很快找到它们:(1)叠词: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其一》刘禹锡)(2)表颜色的词: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
欣赏时,或抓住能表现色彩组合的字眼,体会诗歌的浓郁的画意与鲜明的节奏:“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限的空间延伸,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体节奏感。
(3)虚词:在古典诗词中,虚词的锤炼恰到好处时,可以获得疏通文气,开合呼应,悠扬委曲,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等美学效果。
苏教版初中古诗词集锦
苏教版初中古诗词集锦七年级古诗词(上)1.《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诗表达了漂泊中的孤独情怀和思乡之情。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时光的流逝,蕴含自然理趣。
) 2.《赤壁》【唐】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怀古咏史之作,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慨叹:当年周瑜抗曹,使用火攻,假如不刮东南风,战争的结局又会怎样呢?也许连二乔都会被曹操掳去关在铜雀台中吧?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的命运,别出心裁。
)3.《浣溪沙》【宋】苏轼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景——幽美宁静;情——热爱生活、旷达乐观(作者在困境中豁达的心胸和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精神)。
4.《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美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环境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境,表现得非常委婉动人。
)5.《水调歌头》【宋】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词反映了作者仕途失意,幻想超然物外,但积极的处世态度终于战胜了消极“遁世”的念头,表现了旷达的胸怀和积极乐观的情致;全词深沉婉曲,流转自如,想象美丽,哲理明睿,创造出幽深高远的境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6.《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诗词赏析
个性化教学设计教案教师姓名上课日期学生姓名年级学科语文课题诗词赏析学习目标理解并能够赏析诗词教学重点1、能够回忆作者所处的朝代和作品风格。
2、能够分析诗题的中人和事。
3、逐字解说诗句,理解诗的大意。
4、诗中一般是运用议论、抒情,理解诗的主旨和意境所在。
教学难点诗词所运用的表现手法教学过程【知识点1】【诗词赏析及理解】塞下曲六首·其一唐代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解析:五月的天山雪花仍在飘洒,看不见雪花开放只有刺骨的严寒。
笛子吹着折杨柳的曲调,又何处寻觅杨柳青青的春天。
白天随金鼓之声作战,晚上靠着马鞍入眠,只愿挥起腰下的宝剑,过关斩将,打败敌人。
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写的是农历五月天山的景象,它说明了物候的高下差异。
在大气中从地面往上升则气温下降,平均每上升200米,温度要降低1℃。
【赏析】《塞下曲》出于汉乐府《出塞》《入塞》等曲(属《横吹曲》),为唐代新乐府题,歌辞多写边塞军旅生活。
李白所作共六首,此为其第一首。
作者天才豪纵,作为律亦逸气凌云,独辟一境。
像这首诗,几乎完全突破律诗通常以联为单位作起承转合的常式,大致讲来,前四句起,五六句为承,末二句作转合,直是别开生面。
起从“天山雪”开始,点明“塞下”,极写边地苦寒。
“五月”在内地属盛暑,而天山尚有“雪”。
但这里的雪不是飞雪,而是积雪。
虽然没有满空飘舞的雪花(“无花”),却只觉寒气逼人。
仲夏五月“无花”尚且如此,其余三时(尤其冬季)寒如之何就可以想见了。
所以,这两句是举轻而见重,举隅而反三,语淡意浑。
同时,“无花”二字双关不见花开之意,这层意思紧启三句“笛中闻折柳”。
“折柳”即《折杨柳》曲的省称。
这句表面看是写边地闻笛,实话外有音,意谓眼前无柳可折,“折柳”之事只能于“笛中闻”。
花明柳暗乃春色的表征,“无花”兼无柳,也就是“春色未曾看”了。
这四句意脉贯通,“一气直下,不就羁缚”(沈德潜《说诗晬语》),措语天然,结意深婉,不拘格律,如古诗之开篇,前人未具此格。
苏教版中考复习专题:古诗词鉴赏(包含34首古诗的完整赏析)
3.观沧海东汉曹操【原文】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分析】从诗的体裁看,这是一首古体诗;从表达方式看,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这两句话点明位置,”观”字起到统领全篇的作用,体现了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
前四行诗句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与”水何澹澹”写的是动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与”山岛竦峙”写的是静景。
后两行诗歌勾画出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作者开阔博大的胸襟,抒发了作者决心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写法上虚实结合,借景抒情(将眼前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融合在一起)。
【常考名句】P129(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3)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例:在古诗文中,”萧”常表示萧索、萧条之意,如”,“;”箫”则指一种乐器,如”,“。
【常考题目】P3补充:(1)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
(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中的”若”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4.饮酒东晋陶渊明【原文】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分析】《饮酒》描述作者在农村里悠然自得的隐居生活。
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心远地自偏”的哲理,表达了作者从自然景物中寻找到乐趣的恬适心情和丰富的精神生活。
这首诗的意境可分两层,前四句为一层,写诗人摆脱尘俗烦扰后的感受,表现了诗人鄙弃官场,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后六句为一层,写南山的美好晚景和诗人从中获得的无限乐趣。
表现了诗人热爱田园生活的真情和高洁人格。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悠然”二字用得很妙,说明诗人所见所感,非有意寻求,而是不期而遇。
初中语文(苏教版)古诗词及赏析
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作者简介: 王湾(公元693年~751年),是唐代诗人。
字号不详。
洛阳)人。
玄宗先天年间(712年~713年)进士及第,授荥阳县主簿。
开元五年(717年)唐朝政府编次官府所藏图书,9年书成,共200卷,名为《群书四部录》。
王湾由荥阳主簿受荐编书,参与集部的编撰辑集工作,书成之后,因功授任洛阳尉。
约在开元十七年,他曾作诗赠当时宰相萧嵩和裴光庭,后来不幸去世。
诗意:游客路过苍苍的北固山下,船儿泛着湛蓝的江水向前行。
春潮正涨,两岸江面显得更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
红日冲破残夜从海上升起,江上早春,年底就春风拂面。
寄去的家书不知何时才到达,请问归雁什么时候飞到洛阳边。
主旨:诗中诗人借景抒情,细致地描绘了长江下游开阔秀丽的早春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流露出诗人乡愁乡思的真挚情怀,也表达了诗人思念故乡,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这是一首羁旅行役诗。
名句赏析:好的文字都在下字之准确。
如这里的“生”与“入”二字,不仅使得这一联对仗工稳,更妙在这两字一出,才使得“海日”和“残夜”、“江春”与“旧年”两不相干之事物有了联系,而且还因之而生动起来。
太阳从幽暗的大海上一点点升起,如子之脱离母腹而渐现,这一“生”字实在是形象极了。
太阳刚升,大地还基本处于黑暗之中,但黑夜已撕破,这个“残”字写出了不可抗之消失。
夜是被动的,却又是无可奈何的,它生了太阳,却又因太阳而消退!而“入”字更生动,任你江南虽还是旧年的冬天,但是春天却已将江边的柳树涂上了一层春色。
这一“入”字很不客气,它几乎是带有强迫的楔入,写出了新生的锐气。
柳色近作者之舟,故可见,而特于“春”之前要界以“江”字,也点明了“次北固山下”的环境与所见。
这些字都下得简洁而极有分寸。
因为他不止是写出了岁暮腊残的景象,而且也写出了此一时具体的视觉之差距,故而显得生动鲜活。
七年级古诗赏析(苏教版).doc
七年级上古诗词赏析《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失,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对这首诗语句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A题目中的“次”本是“停驻”之意,这里指“停宿”在北固山下的旅馆之内。
B首联中的“客路”指的是诗人要去的路,“青山”指的是题目中的北固山。
C颔联中“两岸阔”的“阔”是表现潮平之后的景象,随着春潮的起涨,放眼望去,江面似与岸平,舟中人的视野也因此而开阔。
D颈联透露出诗人是于岁暮腊残,连夜行舟的。
此联表现了江上行舟即将天亮的情景。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C)A、诗歌以对偶句开头,既显工丽,又觉跳脱,先写“客路”后写“行舟”,那种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
B、第二联的“风正一帆悬”写得尤为精彩。
诗正是通过这一小景,呈现了平野开阔、大江泛舟、波平浪静等大景。
C、第三联写得妙绝。
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显露春意。
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比喜悦之情,令人想像到诗人已被江南的美景所陶醉了。
D、尾联写诗人正放舟于绿水之上,正向着青山之外的绿水进发,看到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想托雁儿捎信给在洛阳的家人,诉说自己内心深处的乡愁。
3、品读全诗,发挥联想和想象,描绘第二联所展现的画面。
江水浩淼,春潮涌涨,放眼望去,江岸齐平。
顺和的江风中,一叶白帆端端直直地高悬在广阔无边的江天上。
4、从这首诗看,诗人处在怎样的境况之中?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要点:远离家乡,漂泊江南水上。
表达了漂泊中的孤独情怀和思乡之情。
(可从“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乡书何由达,归雁洛阳边"等句看出)5、献评价“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两句诗是“形容景物,妙绝千古”。
你认为它“妙” 在何处?答案要点:①时序交替,触景伤情;②写景中蕴含哲理(海日生于残夜,旧年未去,江上春色已到)《赤壁》(唐??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赏析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赏析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赏析一、《关雎》(《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笔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关雎》为《诗经国风》第一篇,同时也是《诗经》首篇。
这是一篇爱情诗的佳作。
诗歌开篇以雎鸠鸟和鸣于河之洲上起兴,引发出对“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咏叹,接着抒发追求者对情人的无尽思念,极写“求之不得”的痛苦,感情深挚,真率自然。
诗中“寤寐思服”、“辗转反侧”是写实,“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是设想,由实境及于幻觉,生动真切地展示了主人公的神态、心理,虚实相映,感人至深。
【试题链接】⑴诗歌开头用“关关雎鸠”起兴,有什么作用?诗句运用了比兴的手法引出君子追求淑女的故事,自然贴切,意境感人。
⑵诗歌运用了虚实结合的写法有什么作用?这样把追求者对情人的无尽思念抒发得感情深挚,真率自然。
⑶从哪些诗句看出君子苦苦思慕荇菜之女而又不可得的那种忧伤苦闷的强烈感情?这样的诗句有寤寐思服,辗转反侧等。
二、《蒹葭》(《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唏。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濉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浊。
这是一首凄美的爱情诗。
此诗共有三章,每章的意思大致相同,前两句都是点明时令场景,后六句诉说自己的追求与苦恼。
萧瑟的秋风中摇曳的芦荻、芦荻上的白露透着寒意,流水静静地流向远方,梦中的情人在其中扑朔迷离,情景交融的幻境令人感动,让人遐想。
全诗一唱三叹,韵味悠长。
【试题链接】⑴这首诗歌写了什么内容?答:主人公执着追寻意中人的景况。
⑵这首诗歌景物描写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答:衬托人物的内心的哀怨怅然之情。
苏教版本初中七年级的语文上册的古诗赏析及训练.docx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赏析及训练《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赏析:陈子昂,唐代诗人。
《登幽州台歌》这首短诗,深刻地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情绪。
诗人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他直言敢谏,但没有被武则天所采纳,屡受打击,心情郁郁悲愤。
诗写登上幽州的蓟北楼远望,悲从中来,并以“山河依旧,人物不同”来抒发自己“生不逢辰”的哀叹。
语言奔放,富有感染力。
在艺术表现上,前两句是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的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空间的辽阔无限;第四句写诗人孤单悲苦的心绪。
这样前后相互映照,格外动人。
句式长短参错,音节前紧后舒,这样抑扬变化,互相配合,大大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训练:( 1)这首诗是诗人登幽州台有感于燕昭王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史事而作。
诗中,作者通过抚今追昔的感慨,深刻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同时由于它是在平定契丹叛乱时所写,其中肯定也包含的爱国情感。
( 2)“古人”“来者”指的是。
“独”字表现了作者的心境。
整首诗通过采用的表现手法,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具有的感情基调。
( 3 )本诗中从天地落笔,表现出生不逢时的孤独和伤感的句子是。
( 4)给全诗划分朗读节奏(在原文上划分)。
《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赏析:作者王湾,唐代诗人。
此诗写冬末春初、作者舟泊北固山下时看到的两岸春景。
这首诗就是写乡愁的,全诗层层相因,浑然一体。
开头两句点题。
“青山”指北固山,诗人此刻在船上,“客路”即驿道,既在青山之外,他是看不到的,可见这是诗人的想像,表明船到镇江后,他还要乘驿车到别的地方去,已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客路” 的飘泊羁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与末联的“乡书”、“归雁”,遥相照应。
颔联写船上所见景色,“平”“阔”“正”“悬”四字写得好:“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 ; “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诗词赏析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诗词赏析《次北固山下》唐王湾作者借写长江的风景,表达他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又写出了他放眼山川的宽阔博大胸襟.1、本诗的景物描写达到了一字传神的水平,诗的颔联中的“阔”表现出一幅什么样的情景?“阔”表现出了春潮上涌,江水与岸齐平的浩渺广阔之景。
既写出了江水之势,又写出了春回大地、冰雪消融、春意已浓的景象。
2、赏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残夜将尽,旭日从海中孕育而出;时令虽在旧年,春意已经闯入江南。
诗句在描述时序交替的景物中,暗示着时光的流逝,蕴含着自然的理趣。
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3、“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表达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
4、.以小景传大景之神的诗句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5、将景物拟人化而富有生机的词语是“生”和“入”。
《赤壁》杜牧1、“东风”,指火烧赤壁事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赏析: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将被关进铜雀台中了。
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的命运,讽喻当朝统治者不能抱有侥幸心里。
《浣溪沙》•苏轼1、“黄鸡”的本意是黄鸡报晓,诗中是指:时间,时光流逝。
2、赏析“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这两句诗以溪水西流的个别现象,即景生感,借喻抒怀,自我勉励,表达出词人虽处困境而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
3、展开合理的想象,说说词的上阕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山下溪水潺潺,岸边的兰草刚刚生出嫩绿的芽儿。
松林间的沙路,仿佛刚洗过,一尘不染,异常洁净。
蒙蒙细雨中传来了子规清脆的鸣叫。
描写了一幅清新自然,充满生机的画面。
4、这首词中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怀?表现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胸怀。
也表现了作者老当亦壮,不服老,自强不息的精神。
《十五夜望月》王建1、“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诗人在这里并不直接倾诉自己的思念之切;而是采用委婉的疑问语气:“不知秋思落谁家?”。
七—九年级诗词理解与赏析(七年级上册)
七—九年级诗词理解与赏析注:带﹡的是苏教版的篇目,其他的是苏教版、人教版、语文版的共同篇目。
【七年级上册】1、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次北固山下》中的“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既写出了实景之美,又表现了虚景的壮阔。
(2)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富于生活哲理,说明新事物脱胎于旧事物之中,旧事物中孕育着新事物的句子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在我们所学的诗词中,包含此相同哲理的诗句还有: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3)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表达了浓浓的乡思,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也表达了这种感情的句子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次北固山下》中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鼓舞的句子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5)王湾《次北固山下》交代作者行踪的句子是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6)《次北固山下》中即景抒情又蕴含自然理趣的两句诗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2、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此诗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慨叹,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的命运,真可谓以小见大,别出心裁。
(2)作者用形象思维,用假设语气提出的议论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东风”指火烧赤壁事(或周瑜火攻赤壁大败曹操的事),诗中写到的历史事件是:赤壁之战(4)诗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且隐含着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慨叹之情的诗句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5)借古讽今,告诫统治者不要寄希望于侥幸的句子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6)诗人借物起兴来对前朝人物和事迹慨叹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7)试从“即小见大”的角度进行赏析杜牧的《赤壁》。
[答]这是一首咏史诗,抒发的是对国家兴亡的感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初中(七至九年级)古诗词鉴赏苏教版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复习资料之一七年级诗词赏析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主题内容: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旅途思乡之作,诗人在江南北固山下停宿,清晨为北固山下壮美秀丽的景色所陶醉,不由生起思乡之情。
名句赏析:1.“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以小景与大景互相映衬,写出春潮涨平之后,江面十分开阔,一片白帆顺风而来。
2.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分别以“生”“入”写海日和江春,将景物拟人化而富有生机;在描写自然的时序交替中,暗示着时间的流逝,蕴含自然理趣,新事物脱胎于旧事物之中,旧事物中孕育新事物。
景中含情,景中出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
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主题内容:这首诗歌咏历史上面重大题材――赤壁之战,从一件沉埋江底六百多年,锈迹斑斑的“折戟”写起,触物生情,抒发感慨,表达诗人怀才不遇的慨叹。
这是由小到大的艺术手法。
名句赏析:1.“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议论构思巧妙,别出心裁地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的命运,富有情致,令人回味。
浣溪沙苏轼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主题内容:这首词是苏轼游览清泉寺时,见溪水西流,有感而作。
词的上阕描写眼前生机勃勃、境界清远的自然美景,令人心旷神怡;词的下阕就溪水西流抒发感慨。
内容赏析:1.上阕之景可描绘为:山下碧绿的兰草芽尖,浅浅地浸入潺潺流淌的澄澈小溪中,涛涛松林间蜿蜒着一条黄澄澄的沙石小路,遇雨没有一点烂泥。
暮色苍茫,细雨霏霏,这里传来杜鹃鸟一声声凄厉的哀鸣。
2.下阕引用白居易诗句反用其意,劝阻人们不要徒发自伤衰老之叹。
表现词人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性格和情怀。
十五夜望月王建qī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主题内容:这首诗写中秋望月表达别离思聚的情意。
名句赏析:结尾两句不直接倾诉自己的思念之切,而是用了一种委婉的疑问语气,将情思表达得蕴深沉。
一个“落”字,新颖妥贴,化静为动,仿佛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满人间似的,将无形的“情思”写得有形有声。
水调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què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主题内容:这是一首中秋咏月兼怀亲人的抒情之作。
上阕写月下饮酒。
由幻想超脱尘世,转化为喜爱人间生活;下阕写对月怀人。
由感伤转而为对离人的祝福。
全词表达了词人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
名句赏析:1.“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一句富含哲理,作者由自然现象想到人的悲欢离合,说明人月无常,人的悲欢离合同月的阴晴圆缺一样,是人生无法克服的遗憾。
2.结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千古传唱的名句,表达词人对人类最真挚的美好祝愿。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主题内容:诗的重点是写早春之景,小雨滋润大地,小草萌动生机。
名句赏析:1.后两句“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是议论,以对比手法,突出了早春的可爱。
2.“草色遥看近却无”,这是全诗最为精彩的一句。
草因雨而绿,但初始时并不是惹眼的一片碧绿,而是若隐若现,似有似无,写出了早春特有的景色。
秋词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主题内容:《秋词》是刘禹锡被贬朗州后的作品,他另辟蹊径,一反常调,以最大的热情讴歌了秋天的美好。
诗气势雄浑,意境壮丽,情景理结合,表现出高扬的精神和开阔胸名句赏析:1.“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开篇以议论起笔,断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
2.“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诗人抓住秋天“一鹤凌云”,这一别致的景观的描绘,展现了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景象。
不仅写出了秋天的生机,更表现了诗人高扬的气概和开阔的胸襟。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注释:左迁:贬官降职。
古人以右为尊,左为卑,故称。
主题内容:这是一片以景传情的怀念友人的诗。
意境新颖,感情真挚。
名句赏析:1.诗的一二句以“杨花飘落”和“子规悲啼”融情于景,渲染并烘托了暮春的特定节令和环境,也象征了飘零之感和离別之痛。
2.诗的三、四两句抒情,以拟人化的手法写月,赋予月亮以人的特性。
“我寄愁心与明月”意思是诗人要把满腔悲愁托付给普照寰宇的明月,带给远隔数千里的天涯沦落人。
表达了诗人一片真挚的友情,一颗赤诚的心。
迢迢牵牛星tiáojiǎo迢皎xiān迢牵牛星,zhuózhá皎河汉女。
zhù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主题内容:《迢迢牵牛星》这首诗是秋夜即景之作,借写织女隔着银河遥望牵牛的愁苦心情,比喻思妇与游子相思,抒发人间别离之感。
名句赏析:诗中有六句以叠词起头,使诗具有很强的音乐节奏美感。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主题内容:这首诗描写破山寺禅院清晨的幽静景致,意境幽深,别具神韵。
名句赏析:1.诗的最后两句写在这“万籁俱寂”之中,唯有钟磬之音传出,悠悠扬扬,不绝如缕,以唯此一“音”衬托静境,以动写静,渲染出了破山寺的幽寂氛围。
登岳阳楼杜甫 chè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主题内容:这首诗写出了湖山之胜、登楼的喜悦,也写出了诗人的孤身漂泊之感和家国多难的悲哀境界沉雄悲壮。
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名句赏析:1.颔联二句,运用夸张的手法。
写出了浩渺无垠的洞庭湖的水势。
这一句说,洞庭湖水势浩淼激荡,将吴楚分为东南两域,天地日月都像是在其中漂浮着,不论白天还是夜晚。
2.颈联二句,因湖山之景而触动身世之悲,写满腹的孤身漂泊之感与万里乡关之思。
3.末联仍写登楼时所感,由个人命运想到国家命运,表现了诗人愈在个人不幸之时愈不忘政局国情的高尚品格。
观刈麦(略)白居易主题内容:这是一首讽喻诗。
诗歌一开头四句便交代了写作背景,表明是五月麦收的农忙季节。
接着四句描写了妇女带着小孩赶往田间地头给正在割麦的青壮年送水送饭的情景。
接着,然后作者又描绘了更令人心酸的图景:“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手悬敝筐。
”一个贫穷的妇女怀抱幼小的孩子,手里提个破篮子在一旁拣拾收麦时遗落的麦穗,原来为了缴纳官税,她家买光了田地,如今无田可种,只好靠着别人收割时散落的碎麦来过活!以上描写的两种情景深刻地揭示了在繁重的赋税压迫下的农民们的艰难生活,强烈的讽谕尽在其中。
在诗的结尾处,诗人触景生情,由农民们痛苦的生活联想到自己的舒适与安逸,因此感到无比的愧疚与伤怀,诗歌也从上面的叙事转为抒发内心的同情之意。
名句赏析:1.“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描写青壮年们不辞辛劳地在南冈麦田低头收麦的场景。
2.“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的意思是尽管他们已经筋疲力尽,但为了抢收麦子而顾不得烈日的烘烤了,写出了农民的矛盾心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huīzhì 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注释:八百里炙:指烤牛肉。
作:如。
的卢:骏马名。
主题内容:这首词上片描写在一个秋天的早晨沙场上点兵时的壮阔场面。
“醉里挑灯看剑”一句有三层意思:“看剑”表示雄心,“挑灯”点出时间,醉里还挑灯看剑是写念念不忘报国。
次句“梦回吹角连营”,写拂晓醒来时听见各个军营接连响起雄壮的号角声。
上句是看,此句是闻。
接下三句写兵士们的宴饮、娱乐生活和阅兵场面,“八百里分麾下炙” 意思是:兵士们在军旗下面分吃烤熟的牛肉。
“五十弦翻塞外声”,指各种乐器合奏出雄壮悲凉的军歌。
下片写投入战斗的惊险场面,“弓如霹雳弦惊”,比喻射箭时弓弦的响声如雷震。
“了却君王天下事”两句,描写战斗获胜,大功告成时将军意气昂扬的神情,“天下事”指收复中原。
结句笔锋急转,“可怜白发生”是梦醒后的叹息,理想在现实生活中幻灭,表达了壮志未酬而年纪已老的境况。
名句赏析:1.用自己的语言描写“沙场秋点兵”的场面:在肃杀的秋风中,战场上军队正在检阅,准备出征。
2.词的最后三句:表达了词人希望了却君王统一国家的心愿,同时也使自己名垂青史,但却壮志难酬的悲愤感情。
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注释:征蓬:随风远飞的枯蓬。
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
主题内容:诗人重点写景。
写出使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又写沙漠中的壮丽景色,将孤寂的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
名句赏析: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写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用词精练,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一种劲拔、坚毅之美。
落日,本来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
“圆”字和“直”,不仅描绘了沙漠浩瀚无边的景象,而且深切表现了作者的孤寂情绪,可谓景中含情,情景交融。
2.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辽阔的沙漠上一道烽烟直升云天,遥远的黄河尽头是一轮圆圆的落日。
3、全诗叙述了诗人出使边塞的艰苦行程,描绘了边塞奇美壮丽的景象,表现了边塞将士紧张的战斗生活,歌颂了奖士们为国戍边的战斗精神。
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刻画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请展开想象,先描绘这千古壮观,再对这两句诗略作赏析画面:骑在马上放眼远眺,浩瀚无边的沙漠一片荒凉,惟有那烽火台上燃起的那一股浓烟格外劲直、醒目,那横贯大漠的黄河显得格外悠长,夕阳西下,落日正圆,这塞外风光格外奇特壮观。
赏析:A、大写出沙漠的茫茫无边;孤写出孤烟孤单而又醒目;直写出孤烟的挺拔坚韧、刚直有力;长写出黄河杳无尽头;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写出了西北高原的特色;孤烟直落日圆写出天气晴好、无风无云。
词语运用生动传神。
“夜阑”交待时间;“风吹雨”交待环境,既实写现实生活,又虚写南宁王朝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