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住宅结构设计统一技术措施 (上部结构)
高层结构设计统一技术措施
结构设计统一技术措施一、主要设计依据及主要结构设计级别取值:A.主要设计依据a、采用国家及建设部、浙江省规范及规程:1)《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50068-2001)2)《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12)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7)《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8)《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2011)9)《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 3-2010)b、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任务书、初步设计文件及相关批文c、自然条件:1)基本风压:Wo=0.45kN/m2(按50年一遇标准);基本雪压:Wo=0.45kN/m2(按50年一遇标准);地面粗糙度: B 类。
2)本工程所在地属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地震加速度为0.05g3)建筑物场地土类别:III类;B.主要结构设计定级a.结构设计安全等级:二级b.设计使用年限: 50年c.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乙级d.建筑桩基安全等级:乙级二、材料:1.砌体:实线墙体(包括内墙):页岩多孔砖。
虚线墙体:考虑采用加气砼砌块。
2.砼:地下室、水池等防水砼强度为C35,抗渗等级S6,其它为C40~C25.3.钢筋:梁柱墙受力钢筋:小于等于8用Ⅰ级钢,其余用Ⅲ级钢;箍筋:Ⅲ级钢(上部梁箍筋Ⅰ级钢);板钢筋:Ⅲ级钢( )。
三、楼层面荷载统计及取值:(楼板按100厚计算时)A.楼屋面恒载:1)住宅:地面装饰材料: 0.60kN/m230厚找平层 0.03X20=0.60kN/m2100厚混凝土板: 0.10x25=2.50kN/m2板底20厚粉刷: 0.02x20=0.40kN/m2∑ 4.10kN/m2=活荷载(一般) 2.00kN/m2活荷载(设大浴缸卫生间) 4.00kN/m22)坡屋面:(120厚砼板)恒载暂按6.0kN/m2活荷载 0.70kN/m24)楼梯间:(视平台梁间距取)恒载 7.50kN/m2活荷载 3.50kN/m25)阳台、露台,卫生间(无保温):恒载 4.10kN/m2活荷载 2.50kN/m23.墙体荷载:外墙、分户墙,楼梯间按页岩多孔砖,水泥砂浆砌筑。
多层、高层框架结构设计统一技术措施
多层、⾼层框架结构设计统⼀技术措施多层、⾼层框架结构设计统⼀技术措施⼀、板厚(跨度及荷载较⼤的板尚应满⾜设计要求)1、楼⾯板卧室、厨、卫、阳台100开间≥3.9m卧室110开⾓窗卧室1/22板跨且不⼩于150客厅(短向板跨)3.9~4m单向板(或接近单向板)1204.2m单向板(或接近单向板)1304.2m双向板1204.3~4.5m双向板130电梯机房1502、屋⾯板:110(10层或28.000m以下) 150(18层以上) 120(11层或28.00m以上~18层),但跨度较⼤的板,尚应满⾜设计要求,坡屋⾯厚度应加⼤100。
3、楼电梯间屋⾯1104、电梯间及开较⼤洞⼝周边楼板120(板筋双层双向通长)5、楼梯梯板厚度:⼀般楼梯厚度取楼梯跨度的1/28,消防楼梯取楼梯跨度的1/26。
楼梯梯板厚度表(⼀)⼀般楼梯⼀般楼梯配筋表(板厚取楼梯跨度的1/28) (砼C25、HRB335)消防楼梯⼆、计算输⼊荷载恒载表(仅适⽤于住宅做⼀般装修,当装修要求⾼或需吊顶时要相应加⼤)卫⽣间按回填400计算客厅、餐厅、商铺楼⾯:板厚x26+1.7屋⾯板板厚x26+3.5楼梯8.0 (⽤于梯板厚⼩于150和跨度较⼩板,否则应相应增加)需回填的卫⽣间回填厚x20+板厚x26+1.41、活载阳台 2.5连通阳台 3.5上⼈屋⾯ 2.0不上⼈屋⾯0.5消防疏散楼梯间 3.5带浴缸卫⽣间 4.0电梯机房7.0办公室、教室、餐厅、医院门诊部的⾛廊、门庭、楼梯 2.5其余区域 2.0商铺 3.5消防通道16(分项系数1.0,单向板楼盖和⽆梁楼盖)或12(双向板楼盖)2、砌体填充墙线荷载(3m层⾼),采⽤容重不⼤于7KN/m3的加⽓混凝⼟砌块250厚7.3(外)200厚 6.3(外) 6.0(内)150厚 5.0有凸窗处:视同实体墙外墙开⼤窗处:根据开窗⽐例按实体墙折减0.5~0.8阳台栏杆 3.0三、抗震设防烈度和抗震等级(应符合GB50011-2001表6.1.2)四、结构布置建筑、结构标⾼在武汉地区相同,其他地区按要求1、墙厚度为200时,普通剪⼒墙墙长≥1700,短肢剪⼒墙墙长⼀般为1000。
住宅结构设计统一技术措施
结构专业混凝土结构统一技术措施2012.03.27结构设计统一技术措施一、设计遵循的有关规范及设计依据(根据工程不同增减内容)《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200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地质勘查报告》中间资料二、主要参数取值、工程概况、超长处理措施:1.工程项目所在地:城阳区2.此项目没有安评报告。
3.工程总体信息:设计基准期为50年,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建筑桩基设计等级为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
4.《抗震规范》抗震设防烈度: 6 地震加速度: 0.05g 分组:第三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多遇0.04 罕遇0.28 Tg=0.45 (场地土类别:二类)5.风荷载: 0.6 KN/m2 体型系数:1.4(高层);地面粗糙度: B类,高层:建筑高度不大于57米时风荷载W0按50年考虑;建筑高度大于57米时位移等整体指标计算风荷载按0.6 KN/m2计算,承载力配筋计算按1.1W O计算。
5. 雪荷载:0.20 KN/m2。
基本雪压按n=50年考虑。
6.特殊部位恒荷载和活荷载:注意屋顶水箱间/网点楼梯等荷载取值。
7.建筑场地简单描述:场地土为Ⅱ类建筑场地,特征周期为0.45s8.各单体概况:11.结构超长处理措施:单体建筑超长处理措施:1)加厚屋面保温层厚度,加厚幅度为原建筑设计计算厚度的1.5倍。
2)设置施工后浇带,间隔30米左右。
某住宅小区结构统一技术措施
某地块住宅小区结构设计统一技术措施一、概况1、建筑物使用性质:高层住宅、商铺等新建地点:宁波2、建筑物重要性类别:丙类;安全等级:二级;建筑物重要性系数:1.03、场地类别:暂按IV类设防烈度:6度设防,加速度:0.05g4、结构方案:框剪结构或框架5、抗震等级:框架结构:多层框架-四级框剪结构(高层):框架-三级或四级、剪力墙-三级6、基本风压值:0.5KN/㎡(超过60米取0.55) 地面粗糙度:B类7、基本雪压:0.30KN/㎡8、建筑物设计使用年限:50年二、荷载:1、楼屋面恒载(楼板厚度自重程序自动计算,仅输入装修荷载):(KN/㎡)①客厅、餐厅、走廊: 1.5②房间、卫生间、厨房、阳台: 1.2③住宅露台、平屋面: 2.5④楼梯:7.0(有三跑及以上应根据实际情况增加)2、墙体恒载:(KN/㎡)①外墙:240粉煤灰粘土烧结多孔砖 5.0②分户墙:240粉煤灰粘土烧结多孔砖 4.3③楼梯间:240粉煤灰粘土烧结多孔砖 4.3④卫生间:120粉煤灰粘土烧结多孔砖按6.5 KN/m线荷载⑤虚线内隔墙:120蒸压砂加气砼砌块直接按4.0 KN/m线荷载3、楼屋面活载:(KN/㎡)住宅 2.0 厨房 2.0楼梯 3.5 上人屋面 2.0不上人屋面:0.5 阳台 2.5露台: 2.5 卫生间 4.0裙楼屋顶(紧邻主楼两跨或20米以内):3.0地下室顶板、车库车道:4.0 消防车道25配电房10 配套用房(商铺) 3.5电梯机房、通风机房:10自行车库 2.5三、砼强度等级:(注:柱、剪力墙变截面与变强度避免在同一层)注:本表格混凝土强度仅作参考,以实际计算作调整。
四、结构平面布置:1、客厅、餐厅、走道尽量不露梁、柱。
注意架空层走道部位净空要求。
2、楼板钢筋均采用III级钢3、图面表示采用11G101-1(平法),11G101-2(楼梯平法),11G101-3(基础梁平法)4、板厚:最小取100mm,一般按照1/35短跨选取板跨≤3.5m 取100mm3.5m<板跨<3.9m 取110mm板跨≥3.9m 取120mm其余按实际情况取值相邻板跨不应相差30mm以上,执行〈宁波市住宅现浇板裂缝控制措施〉的有关规定五、基础设计:待地质报告出来确定六、结构模型中计算参数选取。
结构设计统一技术措施(两篇)
引言概述:结构设计是工程项目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设计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可靠性和经济效益。
在实际工程中,为了统一技术标准和提高施工效率,结构设计需要遵循一系列的统一技术措施。
本文将详细阐述结构设计统一技术措施(二),旨在帮助设计师和施工方了解并正确应用这些技术措施,从而达到工程的优化效果。
正文内容:一、基础处理1.地基勘察:在进行结构设计前,进行详细的地基勘察是非常重要的。
包括地质勘察和地下水位勘察,以便合理评估地基承载能力和地下水对结构的影响。
2.基础设计:根据地基勘察结果,合理设计基础的类型和尺寸。
包括选定适当的基础形式、计算合理的承载能力和抗浮力等。
二、结构材料选用1.混凝土与钢筋:在结构设计中,合理选用混凝土和钢筋的性能参数和等级。
确保混凝土强度和密实性的合理控制,以及钢筋的抗拉承载力和抗腐蚀性能的充分考虑。
2.其他材料:如砖石、木材、玻璃等也需要根据具体工程需求进行选用。
考虑材料的可靠性和经济性,以及与混凝土和钢筋的协调使用。
三、结构形式选择1.框架结构:适用于大跨度、多层建筑,具有较好的刚性和抗震性能。
选择合理的框架节点连接形式和材料使用比例。
2.钢结构:适用于大跨度、高层、超高层建筑。
选用合理的钢材型号和防腐措施,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3.砖混结构:适用于小跨度、多层住宅建筑。
选用合理的砖与混凝土的配比和墙体厚度,以及合适的砌筑工艺。
四、施工工艺控制1.施工程序:根据结构设计要求,合理安排施工工序。
确保施工过程中各个节点的顺利衔接和质量控制。
2.施工质量控制:对各工序进行严格质量控制,特别是混凝土浇筑和钢筋安装工序。
包括保证混凝土的配合比和施工工艺的合理控制,以及钢筋的尺寸和位置的准确测量和安装等。
五、工程验收与监督1.结构验收:在工程竣工阶段,对结构进行严格的验收,确保结构符合设计要求。
包括强度检测、尺寸检测、设备安装的合格性等。
2.施工监督:由专门的监理机构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并及时指出问题和改进措施。
高层住宅结构统一技术条件(高度100m以下)
结构专业统一技术条件/措施项目名称:九龙仓国宾花园高层住宅设计编号: 201032 设计阶段:施工图编制人/日期:审核人/日期:批准人/日期:1 工程概况1.1 建筑概况:1.1.1 地上:地面以上共8幢高层,地上层数24~33层不等。
1.1.2 地下:均为地下一层,各楼均为单独地下室。
1.3 自然条件:1.3.1 建造地点:恐龙园南侧01地块。
1.3.2 抗震设防烈度:7度。
1.3.3 抗震设防类别:标准设防类。
1.3.4 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
1.3.5 地震动参数(超过80m高层住宅依据安评报告中间结果输入):1.3.6 场地类别:Ⅲ类。
1.3.7 基本风压:0.40kN/m2。
1.3.8 地面粗糙度:B类。
1.3.9 风载体型系数:1.4(高宽比H/B不大于4时可取1.3)。
1.3.10 设计±0.00m高程:5.60m。
1.3.11 设计室外地坪高程:黄海高程5.30m(按室外相对标高-0.30m考虑)。
1.3.12设防洪水位:黄海高程3.90m。
1.3.13 抗浮水位:设计室外地坪以下0.50m,取黄海高程4.80m。
1.3.14常年地下水位:黄海高程3.70m。
2 主要结构材料2.1 混凝土强度等级:1)框架柱:C40、C35、C30;剪力墙:C40、C35、C30;梁、板:C35、C30;地下室外墙及底板:C35;基础垫层:C15。
2)相同楼层梁板与剪力墙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差不超过一级。
3)砼等级按计算需要,沿高度分段。
2.2 钢筋:1)纵筋:板、梁、柱、墙均采用HRB400级钢筋,2)箍筋:采用HRB400级钢筋。
3)其余构件见以下说明。
2.3 填充墙:☆外墙:采用190厚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内墙:采用200厚或100厚加气砼砌块,3 结构计算3.1 计算软件3.1.1 整体计算:SATWE2010版3.1.2 基础计算:JCCAD2010版3.1.3 异形板计算:理正工具箱6.5网络版3.2 整体计算模型3.2.1 模型建立高层住宅各单体单独建模计算,嵌固点取基础顶面。
高层建筑设计统一技术措施
沧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高层建筑设计统一技术措施YB 2013-04一、图层为方便各专业套图,绘图时图层设置,在同一工程中,应使用统一的图层命名格式,图层名称应自始至终保持不变。
二、定位轴线1、定位轴线的编号定位轴线按结构的柱式承盖剪力墙定位,建筑的隔墙不用编轴号。
2、轴号的编法当只有一栋塔楼时,横向编号用阿拉伯数字,从左至右顺序编写;竖向编号用大写拉丁字母,从下至上顺序编号,拉丁字母中的I、O、Z不得用作轴线编号,如字母数字不够使用可增用双字母或单字母加数字作标脚,如AA,BA...YA或A1、B1 (1)3、轴线的定位定位轴线一般居结构柱或承重剪力墙墙中,在外墙时一般定位为距外墙边100。
三、尺寸1、公共建筑——三道尺寸①总长度——围护结构的外围距离②轴线尺寸——轴线间距离③洞口尺寸——建筑物外轮廓洞口或墙体与轴线的关系,不允许连续标注洞口的距离,洞口的标注一定要与轴线发生关系。
2、住宅——四道尺寸。
①总长度——围护结构的外墙距离。
②轴线尺寸——轴线间距离。
③开间尺寸——房间的开间尺寸。
④洞口尺寸——建筑物外轮廓洞口或墙体与轴线的关系。
四、墙体外墙、梯间墙、分户墙、客厅与卧室分隔墙,主卧室隔墙为200厚,其余采用100厚隔墙。
客厅、主卧不露梁五、门1、防火门——疏散楼梯间及走道上的防火门宽度最小为1000,门垛宽度最小为100。
2、户门——防火防盗门(乙级),宽度最小为1000,门垛宽度一般为100,最小不应小于50。
3、卧室门——宽度一般为900,门垛宽度一般为100,最小不应小于50。
4、厨房门——宽度最小为800,门垛宽度一般为100,最小不应小于50。
5、卫生间门——宽度一般为750,门垛宽度一般为100,最小不应小于50。
6、阳台门——宽度一般为800,考虑搬洗衣机的宽度(规范规定为700)。
六、窗1、窗台低于900(800)时,应加防护措施。
2、合用前室排烟窗——开启面积不得少于3平方米。
高层住宅结构设计统一技术措施
钢筋混凝土高层住宅结构设计统一技术措施—— 34~100m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1、概述本措施适用于12~33层,建筑高度34~100m,抗震设防烈度为6、7度,带有地下室,结构体系采用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含短肢剪力墙)的高层住宅结构设计。
不包括高宽比大于6的剪力墙结构、带转换层结构和多塔楼结构。
2、安全等级和设计使用年限2.1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2.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或乙级(层数≥30层或地下室与主楼间未设缝时为甲级);2.3 建筑桩基安全等级为二级;2.4 建筑物耐火等级:地面以上部分为一、二级,地下室为一级;2.5 砌体结构施工质量控制等级:B级。
3、结构抗震设防要求:(根据各工程具体情况进行填写,长沙市的建筑应按《长沙市城市抗震设防区划》要求进行设防)3.1 抗震设防烈度为__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__组,场地类别为__类,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3.2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4、设计依据4.1 工程设计使用的规范、规程和标准:《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50105—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2006年版) GB50009—200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4《高层建筑箱形与筏形基础技术规范》JGJ6—99《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5年版) GB50045-95《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多孔砖砌体结构技术规范》JGJ137—2001《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4.2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试桩报告;4.3 荷载:4.3.1 基本风压——(建筑高度≤60m时按50年重现期取值,建筑高度>60m时按100年重现期取值)地面粗糙度类别——类,风荷载体型系数——;4.3.2 基本雪压——;4.3.3 屋面及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类别活荷载标准值(kN/㎡)组合值系数Ψc频遇值系数Ψf准永久值系数Ψq不上人屋面0.5 0.7 0.5 0上人屋面 2.0 0.7 0.5 0.4商场 3.5 0.7 0.6 0.5走廊、门厅 3.5 0.7 0.5 0.3公寓 2.0 0.7 0.5 0.4住宅 2.0 0.7 0.5 0.4阳台 2.5 0.7 0.6 0.5普通卫生间 2.0 0.7 0.5 0.4带浴缸的卫生间 4.0 0.7 0.5 0.4厨房 2.0 0.7 0.6 0.5设备用房10.0 0.9 0.9 0.8车库 2.5 0.7 0.7 0.6消防疏散楼梯 3.5 0.7 0.5 0.3注:a.重大设备按实际荷载计算。
高层剪力墙住宅设计统一技术要求措施——结构
高层剪力墙住宅设计统一技术措施——结构(第一版)前言为提高结构设计质量,加强图纸统一性,不断提高公司技术水平,同时为校审提供依据,于2016年11月至2016年12月,根据之前各项目的结构统一做法进行总结及多轮讨论,制定结构专业统一技术措施第一版。
本措施含PKPM电算参数、图纸绘图标准、构件计算和构造措施等部分,请大家遵照执行。
实际工作中,各工程项目所制定技术措施将不再包含本措施已含内容。
制定各工程项目统一技术措施时,专业负责人可以依据项目具体情况对本措施个别规定进行调整。
调整内容根据工程不同级别,需报主任工程师、总工程师批准方可执行。
本技术措施使用过程中,欢迎大家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以供本措施不断充实和完善。
二〇一七年二月十五日目次1. 总则2. 结构布置原则及一般规定2.1 结构体系与抗震设计2.2 结构布置的基本原则2.3 剪力墙布置2.4 现浇梁布置2.5 现浇楼(屋)盖板布置3. 荷载与作用3.1 恒荷载3.2 活荷载3.3 墙体荷载3.4 活荷载折减3.5 其它4 材料4.1 梁板钢筋与混凝土强度4.2 剪力墙钢筋与混凝土强度5. 计算分析与参数选择5.1 计算基本要求5.2 计算参数的选取5.3 计算结果的判断6. 地基基础及地下室外墙6.1 地基6.2 基础6.3地下室外墙设计7. 结构构件(剪力墙梁板楼梯节点)7.1 剪力墙设计7.2 梁设计7.3 板设计7.4 楼梯设计7.5 节点设计8. 经济指标的控1总则1.0.1 本措施主要适用于抗震设防6~8度地区,A级适用高度的高层剪力墙住宅结构设计,其他类型结构的设计可根据具体情况参照使用。
1.0.2高层剪力墙住宅结构设计应以安全性为原则,优化结构方案,做到经济合理。
1应从建筑方案阶段入手,进行必要的计算,对建筑方案,提出优化建议,使结构方案更加合理。
力争结构规则、构件传力直接,有条件时积极与建筑和甲方沟通协商,选择合适的立面线脚、节点造型的形式,减少二次结构的含钢量。
上部结构统一技术措施
上部结构统一技术措施第一节基本条件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__________________。
总建筑面积为20182m2。
平面呈形状布置。
地面以下二层,地下一层层高3.6米;地下二层层高5.8米,作人防地下室、地下停车库、设备房。
地面以上十三层,一层层高4.5米,二~十三层层高均为3.6米,一~十三层均为电子厂房。
地面以上总高度57.6米,长宽比L/B=4.89;高宽比H/B=3.6。
二、使用条件1结构型式结构体系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人防抗力等级设计使用年限钢筋混凝土结构框架一剪力墙二级 6 级50年抗震设防类别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地震分组基本地震加速度场地类别丙类7 度第一组0.10g Ⅱ类基本风压地面粗糙度基础设计等级建筑物耐火等级设计特征周期0.7 C 类丙一、二级0.35s2位置构件名称抗震等级标高8.10及以下(底部加强部位)标高8.10以上框架框架柱三级框架梁三级抗震墙二级裙房框架三级三、钢材(国标)1、HRB400热轧钢筋(Φ)fy=360N/mm2 (φ25~φ36)注:地下室顶板梁Φ≤28,裙房梁尽量Φ≤25,框支梁Φ≤36,框支柱Φ≤362、HRB335热轧钢筋(Φ)fy=300N/mm2 (φ10~φ22)3、HPB235光面钢筋(Φ)fy=210N/mm2 (φ6~φ8)4、成捆供应的550级冷轧带肋钢筋(ΦL)fy=360N/mm2(ΦL5~ΦL8,用于楼板配筋)四、混凝土强度等级(剪力墙混凝土强度等级应根据计算进行调整)1、地下地下室外墙、地下室顶板C30 (抗渗等级0.8Mpa)地下室底板C35 (抗渗等级0.8Mpa)2、地上部分见“竖向布置简图”,电子文档“\\hln\各专业条件图\结构措施\技术措施”3、人防墙体混凝土强度采用C354、计算与技术措施“竖向布置简图”不同时,填写“竖向布置简图”五、主要构件截面、材料1.楼板厚度地下一层楼板:人防区250非人防区200一层楼板:200标准层120屋面楼板150裙房范围内主要出入口楼梯150(楼梯宽度为计算长度,1/15~1/20,且不于150)2、竖向构件截面⑴、剪力墙厚度:(a)地下二层至三层:筒体外框墙厚为350(不小于H/16,H为层高),筒体内墙厚为200(b):三层至五层为:筒体外框墙厚为300(不小于H/20,H为层高),筒体内墙厚200(c)五层至六层为:筒体外框墙厚为250(不小于H/20,H为层高),筒体内墙厚200(d)六层以上为:筒体外框墙厚为200(不小于H/20,H为层高),筒体内墙厚200(2).独立裙房柱600×600,塔楼框架柱:900x900,800x8003.人防墙及地下室侧壁(6级人防墙具体厚度可按“人防墙身选用表-6级”)外围护墙(挡土墙)350(地下一层),450(地下二层)临空墙300、250(按计算需大于400时,应加侧向支撑,控制墙厚400以内)防护单元隔墙200(层高较高、跨度较大时可取250)平板防护密闭门框墙300(悬挑较长时,可加强边界条件或适当加厚)密闭门框墙250防密墙2004、梁主控高度⑴、二层至十三层600,(边梁750)。
建筑设计院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技术措施
第一章总则1.0.1本措施是根据国家现行设计规范、规程及规定的条文原则,结合我院多年设计实践经验及住宅结构设计特点编制而成。
在高层住宅结构设计工作中,除遵守国家及地方现行规范与规程外,尚应执行本措施。
1.0.2本措施主要适用于抗震设防6~8度地区,采用剪力墙、框架-剪力墙或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体系的高层住宅结构设计,其他类型及结构体系的建筑可根据具体情况参照使用。
1.0.3结构设计应与建筑、设备等专业密切配合,结合工程具体情况做到精心设计。
结构设计应根据使用要求、工程特点、地质水文环境等条件,以及材料和施工等具体情况,并应结合工程实践经验,做到安全适用、经济合理、技术先进和确保质量,并应阐述对特殊施工条件的要求。
1.0.4结构设计说明应采用本院标准格式的说明文件,施工图设计应采用国家标准图及本院通用图。
当采用统一格式文本、标准图、通用图及重复使用图时,必须先明确其设计意图及计算数据以正确选用,并应结合具体工程的实际情况作必要的复核、修改与补充,以保证结构安全。
1.0.5当重复使用旧图及套用图纸时,应在了解原设计依据和实施中可能作了修改的前提下,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对所选用的图纸进行必要的复核和修改,以确保结构安全和设计质量。
1.0.6在执行本措施时,尚应综合考虑住宅建设所在地区施工技术条件、当地常用做法及审图公司意见,存在与本措施不一致情况时,应由专业负责人提出,经审核、审定同意后方可调整。
1.0.7主要设计标准、规范及规程:国家标准部分:《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8年版) 建质[2008]216号《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50068-200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12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50223-2008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3-201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11《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2008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108-2008 《高层建筑筏形与箱形基础技术规范》 JGJ6-2010《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分册》 2012年版地方标准部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DBJ15-31-2003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广东省标准) DBJXX-2012第二章结构设计的基本流程2.1 结构说明及结构技术条件2.1.1工程项目设计开始前,结构工种设计负责人必须根据工程项目所在地的地理环境与自然条件、建筑使用功能等提出设计依据和设计要求,形成结构设计说明(初步设计阶段)和结构设计技术条件(施工图设计阶段)。
北京某高层住宅结构专业统一技术措施
某高层结构专业统一技术措施一、自然条件工程地点:北京市雪荷载: 0.40KN/m2风荷载: 0.45KN/m2标准冻深 1.0m地面粗糙度 B类二、抗震计算参数场地类别:Ⅱ类场地特征周期:0.35S建筑物抗震设防烈度 8°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 0.20g设计地震第一组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丙类;安全等级: 二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甲级三、结构形式及基础形式⑴结构形式剪力墙结构,剪力墙抗震等级二级。
⑵基础形式天然基础,筏板基础。
四、使用条件及使用要求A 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上部结构墙、梁、板、柱一类与土接触的混凝土构件二b类卫生间内构件二a类B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楼面面层按100mm考虑。
楼面和屋面均布活荷载:阳台,卫生间 2.5 kN/㎡住宅 2.0 kN/㎡上人屋面 2.0 kN/㎡不上人屋面 0.5 kN/㎡C填充墙荷载:(加气混凝土砌块、轻质隔墙板)梁上有填充墙时:按实际线荷载输入楼板上有隔墙时:将该板上隔墙总重按楼板面积平均折算为均布荷载,且不小于1.0kN/m2。
五、整体分析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编制的“多层及高层建筑结构空间有限元分析与设计软件-SATWE”进行结构整体计算分析。
分析时考虑结构的扭转耦联效应。
“SATWE软件”的主要计算参数如下:(1)总信息(2)风荷载信息(3(4)活荷载信息(5)调整信息(6)(7(8(9(10)输出结果①结构设计信息:计算参数;质量及质心;构件材料及结构层高;风荷载以及风荷载作用下各楼层的剪力和倾覆力矩;侧移刚度比;结构整体抗倾覆验算结果;结构舒适性验算结果;结构整体稳定验算结果;楼层抗剪承载力、及承载力比值等。
②结构位移:各荷载工况下楼层的位移,包括楼层最大的弹性水平位移和层间位移、楼层弹性水平位移和层间位移的平均值、楼层最大弹性水平位移(或层间位移)与楼层弹性水平位移(或层间位移)平均值的比值等,注意:地震作用规定水平力下的楼层最大位移与层平均位移的比值,地震作用规定水平力下的最大层间位移与平均层间位移的比值也需满足相应限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构构件设计与构造7.1 板设计7.1.1 除工程建设当地有专门规定外,高层住宅标准层楼板板厚一般取100mm。
板的厚度规格一般宜取100、120、140、160、180、200mm,大于200mm时按实际需要取值。
表 7.1.1 住宅最小板厚取值表以考虑采用CRB550钢筋。
7.1.2电梯厅、加强部位及薄弱连接部位板厚一般取140mm,并设置不小于10@200的双层双向拉通钢筋。
7.1.3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端时,楼板厚度不宜小于18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小于C30,应采用双层双向配筋,且每层每个方向的配筋率不宜小于0.25%。
普通地下室顶板厚度不宜小于160mm。
7.1.4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的转换层楼板厚度不宜小于180mm,除计算要求外,板配筋不应小于双层双向10@150。
当框支转换范围较小时,可仅对框支转换梁相连的板按转换层楼板进行加强,其他部位楼板按实际情况可取120~150mm。
转换层楼板不宜采用冷轧带肋钢筋。
7.1.5 地震设防区跨度L≥1500mm 的楼层悬臂结构,如无特殊要求时,宜采用梁板式结构。
当悬挑跨度L<1500mm且其降板高度未超过相邻板厚或嵌固梁有足够抗扭刚度时,可采用悬臂板式结构,但其根部厚度不应小于L/10 且不小于100mm。
悬臂板计算时截面有效高度h0=h-25~30(考虑施工时面筋可能被踩低,h0稍取小值),并应验算裂缝和挠度。
7.1.6 标准层楼板宜按弹性板计算,板与剪力墙支座按嵌固端计算;板与边梁按简支边计算;支座两侧板面标高相差大于梁宽时按简支边计算;当支座两侧板面标高相差小于梁宽时及确认边梁可作为嵌固时可按嵌固计算配筋。
对于按简支计算的板支座,可不按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率控制,统一取0.18%,钢筋直径不宜小于8或фR7;板面受力钢筋配筋率不宜小于0.2%,悬挑板和较大角板面筋不宜小于0.25%,板底钢筋配筋率不小于0.18%。
7.1.7楼板受力钢筋间距(mm)建议采用100、125、150、175、200,局部附加钢筋后间距不宜小于75mm。
除分布钢筋外楼板钢筋间距不应大于200mm。
7.1.8考虑温度收缩的板配筋(如屋面板),可利用原有板的底、面筋拉通布置,也可另行设置构造分布筋,但必须与原有钢筋按受拉要求搭接或在周边构造中锚固。
当面筋采用拉通筋布置时,其支座实际需要的配筋量不足时可采用另加相同间距的短筋补足。
屋面板拉通钢筋不宜小于双层双向8@200且配筋率不小于0.2%。
7.1.9因建筑使用要求而局部降板的较大跨楼板,当板底不要求平整时,可做成折板的形式(如卫生间沉箱不宜拉直梁的情况),并应绘制折板配筋大样,平面上板配筋可以同普通楼板。
通跨折板按设梁考虑。
当局部降板并要求板底平整时,宜做成楼板局部变厚度的形式,板厚度变化不宜超过20mm,薄板区域应按实际板厚计算配筋。
7.1.10 当建筑使用要求设置转角窗时,转角窗楼板厚度不应小于120mm,采用双层双向拉通筋,配筋率不小于0.25%,不拉暗梁。
建筑平面外转角处的板,当有墙柱约束时应在外角处另加不小于8@200(2000x2000长)面筋。
7.1.11 大跨度异形楼板应按实际形状通过计算确定配筋,转角位置宜加设板角附加钢筋。
7.2 梁设计7.2.1 梁截面设计要求:1)梁截面高度h主要根据梁跨度、所承受的荷载大小及主体结构刚度的要求确定。
在确定梁的截面尺寸时应采用弹性板法按梁板整体分析结果确定,当为了降低建筑楼层层高而取梁高的低值或者采用宽扁梁形式时,除需注意挠度的控制外,还应全面衡量由此而产生的技术经济指标的合理性。
2)支承次梁的框架梁与次梁的梁高高差不宜小于50mm,如支承梁的下部配置双排钢筋,则其与相交梁梁高之高差宜≥100mm。
井字梁及悬臂梁端的封口梁的梁高高差不受此限制,阳台及雨篷封口梁底正常应与悬臂梁端部平齐。
3)高层住宅裙楼及地下室,当楼层采用典型的肋形楼盖布置时,为了方便设备管道的架设及争取尽量大的楼层净高,纵向框架梁截面高度宜与平行方向的次梁同高。
4)梁截面的高宽比一般情况下取h/b=2~3,框架梁截面宽度不宜小于200mm,跨度较悬殊的连续梁(包括框架梁),其截面高度可分别按其跨度大小取不同数值,而其截面宽度一般宜取一致,以方便梁面筋的贯通。
5)单跨或多跨带外悬臂的梁,其第一内跨梁之高度不宜小于悬臂梁根部高度,当第一内跨梁高小于悬臂梁根部高度时,宜设置梁腋加以过度(悬臂梁支座处为沿梁方向的剪力墙及截面很大的柱子时除外)。
7.2.2 抗震等级一、二级的框架梁应有1/4 的负筋拉通,且拉通面筋数量与箍筋肢数相对应,不足时应配置架立筋。
当梁净跨大于5m且梁负筋直径大于18mm 时,在满足拉通钢筋面积不少于1/4面积要求的同时,可用14搭接通长。
对于三级及以下的框架梁,可用12搭接。
当200mm宽梁伸入200宽墙柱时,为避免支座处钢筋过密影响混凝土浇捣质量,面筋单排宜放两根钢筋。
7.2.3高层住宅塔楼标准层较多时,应按楼层分段配筋。
7.2.4 框架梁与剪力墙垂直墙肢方向相连时,结构整体计算时梁端支座可按铰接考虑,但支座面筋应按不小于梁底配筋量的30%设置,梁的水平钢筋应伸入剪力墙应符合钢筋锚固要求。
钢筋锚固段的水平投影长度,非抗震设计时不宜小于0.4l ab,抗震设计时不宜小于0.4l abE;当锚固段的水平投影长度不满足要求时,应采取其他可靠的锚固措施。
7.2.5计算需要抗扭的框架梁,宜设置拉通筋及抗扭腰筋。
7.2.6 梁在集中荷载作用下,宜优先考虑由附加箍筋承受集中力;受力较大时,可采用附加箍筋及吊筋共同受力,但优先考虑配置箍筋。
7.2.7 电梯检修吊钩应采用HPB300 钢筋制作,设计可根据下表选择吊钩钢筋。
表 7.2.7 电梯吊钩钢筋选用表注:计算其他重量时,在构件的自重标准值作用下,应满足吊钩按 2 个截面计算的钢筋应力不大于65N/mm2的要求。
7.2.8 除设计特别注明外,楼层梁架立筋宜按表7.2.8 配置,架立筋根数应与箍筋肢数匹配。
一般情况下,次梁在跨中可按下表设置架立筋而不需设置通长面筋。
天面层建议采用通长面筋,次梁可参考表7.2.8中框架梁一栏使用。
表 7.2.8 梁架立筋选取表10 12 1412 14 167.2.9次梁按主梁输入时,两端宜设置为铰接支座。
一般情况下,铰接支座可按表7.2.8规定的架立筋要求配置面筋,但支座面筋不应小于底筋面积的25%。
7.2.10梁的纵向钢筋配筋率宜控制在0.6~1.2%之间。
次梁最小配筋率不应小于0.2%和45ft/fy中的较大值,最大配筋率不应大于2.75%;框架梁最小配筋率按抗震等级不同,而不同详《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表11.3.6-1,最大配筋率不宜大于 2.5%。
7.2.11 当框架梁内力由水平作用控制,支座底筋较大而跨中底筋较小时,可采用另加支座底筋的形式配置钢筋。
7.2.12 当梁下部纵筋根据计算要求不需要全部伸入支座时,不伸入支座的梁下部纵筋截断点距支座边的距离不宜大于0.1l n(l n为本跨梁的净跨值)。
7.2.13 为保证梁计算配筋的合理性、经济性及强柱弱梁,现浇梁板结构应考虑板对梁的有利影响,施工图阶段梁配筋应选用弹性板法计算。
7.2.14 两端与剪力墙在平面内相连的梁为连梁,跨高比小于5的连梁应按《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第7章的要求设计。
跨高比不小于5 的连梁宜按框架梁设计,其抗震等级与所连接的剪力墙抗震等级相同,特一级的连梁要求同一级。
7.2.17 连梁的设计应保证连梁在多遇地震和风荷载作用下处于弹性或基本弹性的工作状态。
当跨高比较小的连梁超筋时,应以“强剪弱弯”为设计原则进行连梁的截面及配筋调整,一般设计规定如下:1)减小连梁截面高度或增大连梁跨度,减小连梁计算内力。
2)连梁的弯矩及剪力可进行塑性调幅,但在结构计算中已对连梁进行了刚度折减时,其调幅范围应限制或不再调幅。
一般情况下,经全部调幅后的弯矩设计值不宜小于调幅前(完全弹性)的80%(6、7度)和50%(8、9度),并不小于风荷载下连梁弯矩。
3)当连梁破坏对承受竖向荷载无明显影响时,可考虑在大震作用下连梁不参加工作,按连梁两端铰接的计算简图进行第二次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内力分析,墙肢截面按两次计算的较大值计算配筋,第二次计算时位移可不限制。
4)连梁采用底、面对称配筋,单侧纵筋配筋率应满足表7.2.17 的要求。
表 7.2.17算。
如连梁抗剪承载力不满足且无法处理时,该连梁可按最大配筋率控制并复核“强剪弱弯”,并按抗剪不超筋的连梁截面进行第二次计算以加强两侧墙肢的抗弯及抗剪承载力。
5)跨高比较小的连梁,可通过水平缝设为双连梁或多连梁,但应进行合理的等效截面计算,并确保双连梁或多连梁的“强剪弱弯”设计原则。
7.2.19 剪力墙连梁箍筋应沿梁全长加密,间距取100,三级及以下的连梁箍筋间距最大可用@150。
7.2.20 门窗洞口处框架梁或连梁,当梁底离洞口顶距离小于200时,应进行兼做过梁的构造措施设计。
7.2.21大小跨连续梁面筋设计,大跨梁右支座面筋贯通短跨梁并伸至第三跨梁内或者仅伸入短跨梁内,如图7.2.21。
采用何种配筋形式应按实际计算包络图而定。
图 7.2.217.2.22 支承于框架柱及剪力墙上的悬臂梁,其纵筋配筋构造可按非抗震要求进行设计。
悬臂梁跨度较大时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一般情况下悬臂梁底筋可根据跨度及梁宽按表7.2.22选用,并且底筋不少于面筋配筋量的1/6。
表 7.2.22悬臂梁底筋选取表2142162123144124144161)悬臂梁根部是剪力墙时,当hw>2La E+200时,钢筋宜断开;当hw≤2La E+200时,钢筋宜拉通,详图7.2.22(1)。
图 7.2.22(1)2)悬臂梁根部是框架柱时,面筋宜部分拉通内跨其余伸入内跨,拉通筋面积按弯矩包络图而定,详图7.2.22(2)。
图 7.2.22(2)3)悬臂梁面低于内跨梁面标高时,当高差为50mm时,悬臂梁面筋可以伸入内跨梁内兼做内跨支座二排面筋,详图7.2.22(3);当高差较大或内跨不需要二排面筋时悬臂梁面筋伸入内跨梁内锚固即可。
详图7.2.22(4)。
图7.2.22(3)。
图7.2.22(4)7.3 墙柱设计7.3.1框架柱宜优先采用矩形截面,若建筑需要可采用圆形截面、“L形、T形、十形”截面等。
当为矩形截面时,截面宽度及高度可取不小于框架计算层高的1/15~1/20,且宽度和高度≥300mm为宜,截面高度与宽度比值不宜大于3,且应取以50mm为整数的倍数递进加宽加高;圆形截面直径不宜小于350mm。
7.3.2柱纵筋宜采用HRB400的钢筋均匀布置。
钢筋直径不宜小于12mm,当抗震设计时纵向钢筋配筋率不应大于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