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选修四)寒假作业:(4)盖斯定律含解析
2019学年高二化学(人教版)选修四《盖斯定律的应用》习题专练(含解析)
![2019学年高二化学(人教版)选修四《盖斯定律的应用》习题专练(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00c5df19ec3d5bbfd0a7444.png)
2019学年高二化学(人教版)选修四《盖斯定律的应用》习题专练1.已知:①2CH 3OH (g )+3O 2(g )===2CO 2(g )+4H 2O (l ) ΔH 1②2CO (g )+O 2(g )===2CO 2(g ) ΔH 2③2H 2(g )+O 2(g )===2H 2O (l ) ΔH 3④2H 2(g )+O 2(g )===2H 2O (g ) ΔH 4⑤CO (g )+2H 2(g )===CH 3OH (g ) ΔH 5下列关于上述反应焓变的判断正确的是( )A.ΔH 1>0,ΔH 2<0B.ΔH 3>ΔH 4C.ΔH 1=ΔH 2+2ΔH 3-ΔH 5D .2ΔH 5+ΔH 1<0解析 A 项,甲醇燃烧是放热反应,ΔH 1<0,错误;B 项,H 2O (g )===H 2O (l ),放出热量,反应③放出的热量多,ΔH 小,错误;C 项,根据盖斯定律,ΔH 1=ΔH 2+2ΔH 3-2ΔH 5,错误;D 项,有2CO (g )+4H 2(g )+3O 2(g )===2CO 2(g )+4H 2O (l ) 2ΔH 5+ΔH 1,相当于CO 、H 2的燃烧,均为放热反应,正确。
答案 D2.(2018·福州质检)已知:①CH 3OH (g )+12O 2(g )===CO 2(g )+2H 2(g ) ΔH =-192.9 kJ·mol -1 ②H 2(g )+12O 2(g )===H 2O (l ) ΔH =-285.8 kJ·mol -1 则CH 3OH (g )+32O 2(g )===CO 2(g )+2H 2O (l )的ΔH 为( ) A.+478.7 kJ·mol -1 B.-764.5 kJ·mol -1 C.-478.7 kJ·mol -1 D.+764.5 kJ·mol -1 解析 分析题给热化学方程式可知,要得到目标热化学方程式,应将①和②中的H 2(g )消去,而①和②中的H 2(g )分别在方程式的两边,因此通过②×2+①即可得到目标热化学方程式,则CH 3OH (g )+32O 2(g )===CO 2(g )+2H 2O (l ) ΔH =(-285.8 kJ·mol -1×2)+(-192.9 kJ·mol-1)=-764.5 kJ·mol-1。
2019-2020年高中化学人教版(选考)选修4学业达标训练:1.3.1 盖斯定律(含解析)
![2019-2020年高中化学人教版(选考)选修4学业达标训练:1.3.1 盖斯定律(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f90fe8d1a37f111f0855b34.png)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考)选修4学业达标训练1.3.1 盖斯定律一、选择题1、已知:P 4(g)+6Cl 2(g)===4PCl 3(g) ΔH =a kJ·mol -1P 4(g)+10Cl 2(g)===4PCl 5(g) ΔH =b kJ·mol -1P 4具有正四面体结构,PCl 5中P -Cl 键的键能为 c kJ·mol -1,PCl 3中P -Cl 键的键能为1.2ckJ·mol -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P -P 键的键能大于P -Cl 键的键能B .可求Cl 2(g)+ PCl 3(g)=4PCl 5(s)的反应热ΔHC .Cl -Cl 键的键能为(b -a +5.6c)/4 kJ·mol -1D .P -P 键的键能为(5a -3b +12c)/8 kJ·mol -1 答案:C解析:原子半径P >Cl ,因此P -P 键键长大于P -Cl 键键长,则P -P 键键能小于P -Cl 键键能,故A 项错误;利用“盖斯定律”,结合题中给出两个热化学方程式可求出Cl 2(g)+PCl 3 (g)===PCl 5(g)ΔH =b a4- kJ·mol -1,但不知PCl 5(g)===PCl 5(s)的ΔH ,因此无法求出Cl 2(g)+PCl 3(g)===PCl 5(s)的ΔH ,故B 项错误;利用Cl 2(g)+PCl 3(g)===PCl 5(g)ΔH =b a4- kJ·mol -1可得E(Cl -Cl)+3×1.2c-5c =b a 4-,因此可得E(Cl -Cl)=b a+5.6c 4- kJ·mol -1,故C 项正确;由P 4是正四面体可知,P 4中含有6个P -P 键,由题意得6E(P -P)+10×b a+5.6c 4--4×5c=b ,解得E(P -P)=2.5a 1.5b+6c6- kJ·mol -1,故D项错误。
高二化学 能量守恒定律的先驱--盖斯 选修四
![高二化学 能量守恒定律的先驱--盖斯 选修四](https://img.taocdn.com/s3/m/418f6c79ba0d4a7302763aeb.png)
高二化学选修4 能量守恒定律的先驱--盖斯G.H.Germain Henri Hess (1802~1850)俄国化学家。
俄文名为ГерманИвановичГесс。
1802年8月7日生于瑞士日内瓦,1850年12月12日卒于俄国圣彼得堡(现为列宁格勒)。
3岁随父侨居俄国,并在俄国受教育。
1825年于多尔帕特大学获医学专业证书,同时受到了化学和地质学的基础教育。
1826~1827年,在斯德哥尔摩J.J.贝采利乌斯的实验室工作并从其学习化学。
回俄国后在乌拉尔作地质勘探工作,后在伊尔库茨克做医生并研究矿物。
1830年当选为圣彼得堡科学院院士,专门研究化学,任圣彼得堡工艺学院理论化学教授并在中央师范学院和矿业学院讲授化学。
1838年成为俄国科学院院士。
盖斯早期研究了巴库附近的矿物和天然气;发现了蔗糖氧化生成糖二酸。
他研究了炼铁中的热现象,作了大量的量热工作。
1836年发现,在任何一个化学反应过程中,不论该反应过程是一步完成还是分成几步完成,反应所放出的总热量相同,并于1840年以热的加和性守恒定律公诸于世,后被称为盖斯定律。
此定律为能量守恒定律的先驱。
当一个反应不能直接发生时,应用此定律可间接求得反应热。
因此,盖斯也是热化学的先驱者。
著有《纯粹化学基础》(1834),曾用作俄国教科书达40年。
盖斯定律(赫斯定律)--------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该反应的焓变或反应的热力学能变相同。
盖斯定律是在热力学第一定律之前发现的,实际上是热力学第一定律在化学反应在的具体体现,是状态函数的性质。
盖斯定律奠定了热化学计算的基础,使化学方程式像普通代数方程那样进行运算,从而可以根据已经准确测定的热力学数据计算难以测定的反应热。
【例题】:已知25℃和pØ时①CO(g) + 1/2 O2(g) ====CO2(g)ΔrHm.1Ø = -283.0 kJ/mol②H2(g) + 1/2 O2(g) ====H2O(l) ΔrHm.2Ø= -285.8 kJ/mol③C2H5O H(l) + 3 O2(g) ==== 2 CO2(g) + 3 H2O(l) ΔrHm.3Ø=-1370 kJ/mol试计算④2CO(g)+4 H2(g)==== H2O(l)+C2H5OH(l) 的ΔrHm.4Ø【解】:根据盖斯定律,反应④不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效应都是相同的。
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四--第四章章节练习--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四--第四章章节练习--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418e279c850ad02de8041e8.png)
高二化学 第四章1.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 .由Fe 、Cu 、FeCl 3溶液组成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Cu -2e -=Cu 2+B .由Mg 、Al 、NaOH 溶液组成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 Al -3e -+3OH -=Al(OH)3C .由Al 、Cu 、浓硝酸组成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Cu -2e -=Cu 2+D .用原电池和电解池装置都能实现2HCl + Cu CuCl 2 + H 2↑ 反应2.科研人员设想用如图所示装置生产硫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 为正极,b 为负极 B .生产过程中H +向a 电极区域运动C .电子从b 极向a 极移动D .负极反应式为:2224224H O SO e SO H --++-=+3.如图所示装置中,观察到电流计指针偏转;M 棒变粗;N 棒变细,由此判断表中所列M ,N ,P 物质,其中可以成立的是4.下列图示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装置①中负极反应式为H 2+2e 一=2H +B .装置①工作时,外电路电子由a 电极流向b 电极C .若采用装置②精炼铜,则d 为粗铜,c 为纯铜D .若装置②用惰性电极电解稀H 2SO 4溶液,则溶液pH 升高5.人造地球卫星用到的一种高能电池-银锌电池,它在放电时的电极反应为:Zn+2OH --2e -===ZnO+H 2O ,Ag 2O+H 2O+2e -===2Ag+2OH -。
据此判断,氧化银是: A .负极,被氧化 B .负极,被还原 C .正极,被还原D .正极,被氧化7.把锌片和铁片放在盛有稀食盐水和酚酞试液混合溶液的玻璃皿中(如平面图所示),经过一段时间后,首先观察到溶液变红的区域是A .Ⅰ和Ⅲ附近B .Ⅰ和Ⅳ附近C .Ⅱ和Ⅲ附近D .Ⅱ和Ⅳ附近8.甲醇燃料电池(DMFC )可用于笔记本电脑、汽车等,该燃料电池是以甲醇为燃料,氧气为氧化剂,电解质可以是质子交换膜(可传导氢离子),也可以是固体氧化物(可传导氧离子),甲醇和氧气分别在多孔金属电极上发生反应,从而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高中化学 专题1.3.1 盖斯定律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4-新人教版高二选修4化学试题
![高中化学 专题1.3.1 盖斯定律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4-新人教版高二选修4化学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66efe953960590c69fc376b5.png)
1.3.1 盖斯定律1.已知热化学方程式:H2O(g)===H2(g)+12O2(g) ΔH=+241.8 kJ/molH2(g)+12O2(g)===H2O(l) ΔH=-285.8 kJ/mol,当1 g液态水变为水蒸气时,其热量变化是( )A.ΔH=+88 kJ/mol B.ΔH=+2.44 kJ/molC.ΔH=-4.98 kJ/mol D.ΔH=-44 kJ/mol【答案】B【解析】将两式相加得到H2O(g)===H2O(l) ΔH=-44 kJ/mol,所以每1 g液态水变成水蒸气需要吸收的热量为4418kJ=2.44 kJ。
2.下表中列出了25℃、101kPa时一些物质的燃烧热数据已知键能:C—H键:413.4 kJ/mol、H—H键:436.0 kJ/mol。
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物质CH4C2H2H2燃烧热/kJ/mol 890.3 1299.6 285.8A.C≡C键能为796.0 kJ/molB.C—H键键长小于H—H键C.2H2(g)+O2(g)=2H2O(g) △H=﹣571.6 kJ/molD.2CH4(g)=C2H2(g) +3H2(g) △H=﹣376.4 kJ/mol【答案】A【解析】根据键能与反应热的关系,结合热化学方程式2CH4(g)=C2H2(g) +3H2(g)△H="+376.4" kJ/mol可得8×413.4-2×413.4-C≡C-3×436.0=376.4,解得C≡C的键能为796.0,选项A正确。
由于C原子半径比H大,所以C—H键键长大于H—H键,B项错误;H2燃烧热285.8 kJ/mol是指1mol H2完全燃烧产生稳定的化合物时放出的热量,H2O的稳定状态为液态,正确的应该为2H2(g) +O2(g)= 2H2O(l) △H=﹣571.6 kJ/mol,C项错误;假设反应2CH4(g)= C2H2(g) +3H2(g) 的反应热为△H,则根据盖斯定律可得-2×890.3=△H-1299.6-3×285.8。
高二化学寒假作业同步练习题化学反应热的计算含解析
![高二化学寒假作业同步练习题化学反应热的计算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3eaf24f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9d.png)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一、盖斯定律1.盖斯定律的理解(1)大量实验证明,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的.(2)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3)始态和终态相同反应的途径有如下三种:ΔH=ΔH1+ΔH2=ΔH3+ΔH4+ΔH52.盖斯定律的应用根据如下两个反应Ⅰ。
C(s)+O2(g)=CO2(g)ΔH1=-393.5 kJ·mol-1Ⅱ。
CO(g)+错误!O2(g)=CO2(g)ΔH2=-283。
0 kJ·mol-1选用两种方法,计算出C(s)+错误!O2(g)=CO(g)的反应热ΔH。
(1)虚拟路径法反应C(s)+O2(g)=CO2(g)的途径可设计如下:则ΔH=-110。
5 kJ·mol-1.(2)加合法①写出目标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确定各物质在各反应中的位置,C(s)+错误!O2(g)=CO(g).②将已知热化学方程式Ⅱ变形,得反应Ⅲ:CO2(g)=CO(g)+错误!O2(g)ΔH3=+283.0 kJ·mol-1;③将热化学方程式相加,ΔH也相加:Ⅰ+Ⅲ得,C(s)+错误!O2(g)=CO(g)ΔH=ΔH1+ΔH3,则ΔH=-110。
5 kJ·mol -1。
【温馨提示】(1)热化学方程式同乘以某一个数时,反应热数值也必须乘上该数;(2)热化学方程式相加减时,同种物质之间可相加减,反应热也随之相加减带符号;(3)将一个热化学方程式颠倒时,ΔH的“+”“-”号必须随之改变,但数值不变。
【思维模型】根据盖斯定律书写热化学方程式(1)确定待求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找出待求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出现在已知方程式中的位置(是同侧还是异侧).(3)利用同侧相加、异侧相减进行处理。
(4)根据未知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通过乘除来调整已知反应的化学计量数,并消去中间产物。
(5)实施叠加并确定反应热的变化。
高二化学寒假作业(选修4)
![高二化学寒假作业(选修4)](https://img.taocdn.com/s3/m/724d0fc99ec3d5bbfd0a745d.png)
高中化学选修4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知识点回顾:一、反应热(焓变)1.定义: 条件下,反应的等于。
2.符号: 。
3.单位: 。
4.反应热的表示方法:ΔH为“+”或ΔH>0时为⑥吸热反应;ΔH为“-”或ΔH<0时为⑦放热反应。
反应热(ΔH)的确定通常是通过测定的。
5.ΔH计算的三种表达式(1)ΔH=反应物化学键断裂所吸收的总能量-生成物化学键生成所释放的总能量(2)ΔH=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3)ΔH=反应物的键能之和-生成物的键能之和二、热化学方程式1.定义:表明反应所的化学方程式叫作热化学方程式。
如:H2(g)+I2(g)2HI(g) ΔH=-14.9 kJ·mol-1。
2.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1)需注明反应的和。
因反应的和不同时,其ΔH 也不同。
特别提醒没有注明温度、压强的热化学方程式,一般都是指在25 ℃、101 kPa条件下。
(2)要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
物质的聚集状态与它们所具有的能量有关,固态、液态、气态、溶液 (用符号表示)。
(3)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不表示 ,只表示 ,它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对于反应,当化学计量数不同时,其ΔH也不同。
三、中和热1.中和热(1)概念:在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 1 mol H2O,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____,符号________。
(2)中和热的表示:H+(aq)+OH-(aq)H2O(l) ΔH=-57.3 kJ·mol-1。
①中和热不包括离子化合时的生成热、电解质电离时吸热所伴随的热效应。
②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 H2O(l),若反应过程中有其他物质生成,则这部分反应热不属于中和热。
四、中和热的测量1.仪器:量热计(环形玻璃搅拌棒、温度计、烧杯)2.原理:Q=-C(T2-T1)(C为热容)或Q=-cm(T2-T1)(c为比热容)中和热Q==,与酸、碱的用量无关。
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选修四)寒假作业:(1)焓变 反应热含解析
![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选修四)寒假作业:(1)焓变 反应热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3371d72cc1755270622083a.png)
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选修四)寒假作业(1)焓变 反应热1、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在反应中,破坏1mol H-H 键吸收的能量为1kJ Q ,破坏1mol O=O 键吸收的能量为2kJ Q ,形成1mol H-O 键释放的能量为3kJ Q 。
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12324+>Q Q QB.12324+<Q Q QC.123 +<Q Q QD.123+=Q Q Q2、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中正确的是( )A .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多B .由C (金刚石)→C (石墨)ΔH= -1.9kJ/mol 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 .在101KPa 时,2gH 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 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 2(g )+O 2(g)=2H 2O(l) ΔH=+285.8kJ/molD .稀溶液中:H +(aq )+OH —(aq )=H 2O(l) ΔH= —53.7kJ/mol ,若将含0.5mol H 2SO 4的浓溶液与含1mol NaOH 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3.7kJ3、H 2与O 2发生反应的过程可用模型图表示(“—”表示化学键)。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过程Ⅰ是吸热过程B.过程Ⅲ一定是放热过程C.该反应过程中所有旧化学键都断裂,且形成了新化学键D.该反应的能量转化形式只能以热能的形式进行 4、下列各图所表示的反应是吸热反应的是( )A.B.C.D.5、下列图象分别表示有关反应的反应过程与能量变化的关系,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墨转变为金刚石是放热反应B.白磷比红磷稳定C.S(g)+O2(g)=SO2(g),△H1,S(s)+O2(g)=SO2(g),△H2,则△H1>△H2D .CO(g)+H 2O(g)=CO 2(g)+H 2(g), △H<0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对于吸热反应,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B .任何放热反应在常温条件一定能发生反应C .原电池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D .元素由化合态变成游离态时,它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 7、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A .锌片与稀硫酸反应 B .Ba(OH)2·8H 2O 与NH 4Cl 反应 C .灼热的炭与CO 2反应D .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8、反应A →C 分两步进行:①A →B ,②B →C 反应过程能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E 1,E 2,E 3,E 4)表示活化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步反应的ΔH 均大于0B. 加入催化剂能改变反应的焓变C. 三种物质中C 最稳定D. A →C 反应的ΔH =E 4·E 1 9、已知:()()()221C s O g =CO g ΔH + ;()()()22CO g C s =2CO g ΔH + ;()()()2232CO g O g =2CO g ΔH + ;()()()22344Fe s 3O g =2Fe O s ΔH + ;()()()()23253CO g Fe O s =3CO g 2Fe s ΔH ++ ,下列关于上述反应焓变的判断正确的是( )A .13ΔH >0,ΔH <0B .24ΔH >0,ΔH >0C .123ΔH ΔH ΔH =+D .345ΔH ΔH ΔH =+10、一定质量的乙烯,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为Q ,完全吸收燃烧后所生成的CO 2气体需要200mL 2mol/L 的NaOH 溶液,则28g 乙烯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不可能是( ) A.5Q B.5Q ~10Q C.10Q D.大于10Q11、4P(红磷,s) = P 4(白磷,s) ; ΔH = +17kJ/mol 。
高二寒假作业选修四的内容(整理版)
![高二寒假作业选修四的内容(整理版)](https://img.taocdn.com/s3/m/7dae64db28ea81c758f5783c.png)
亲爱的同学们:高二眨眼间一个学期过去了,寒假悄然而至,春节即将来临。
值此寒假来临之际,我们高2013级的全体化学老师衷心希望同学们在愉悦身心之余不忘查漏补缺,过一个充实、愉快、安全、文明的寒假,为自己在新一学期中的起跑做好充分的准备。
预祝每一位同学寒假生活过得丰富多彩、实实在在、有滋有味!恭祝各位同学新春愉快,阖家欢乐,身体安康!顺祝平平安安回家,快快乐乐返校。
芦中高二化学备课组2015.2.1芦溪中学高中2013级高二化学寒假作业(1)——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1.人们把能够发生叫做活化分子,同时把称做活化能。
2.我们用ΔH表示,其单位常用。
放热反应的ΔH为(填正或负)值。
3.能表示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叫做。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热化学方程式的计量数只表示分子的个数 B.热化学方程式中只需标明生成物的状态C.反应热指的是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D.有能量变化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5.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1)6.0 g石墨与适量的水蒸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氢气,吸收56.7kJ 热量。
(2)3 molNO2气体溶于水生成HNO3和NO气体,放出138kJ热量。
6.火箭推进器中盛有强还原剂液态肼(N2H4)和强氧化剂液态双氧水。
当把0.4mol液态肼和0.8mol H2O2混合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256.652kJ的热量(相当于25℃、101 kPa下测得的热量)。
(1)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又已知H2O(l)=H2O(g) ΔH=+44kJ/mol。
则16g液态肼与液态双氧水反应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 kJ。
(3)此反应用于火箭推进,除释放大量热和快速产生大量气体外,还有一个很大的优点是。
7.用5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
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
回答下列问题:(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
2019-2020年人教版选修4第一章 第三节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有答案)
![2019-2020年人教版选修4第一章 第三节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adbd066aeaad1f346933f95.png)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三节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学习目标1、知道盖斯定律的内容,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2、学会有关反应热计算的方法技巧,进一步提高化学计算的能力。
知识点一 盖斯定律一、盖斯定律的理解(1)大量实验证明,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的。
(2)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3)始态和终态相同反应的途径有如下三种:ΔH =ΔH 1+ΔH 2=ΔH 3+ΔH 4+ΔH 5二、盖斯定律的应用根据如下两个反应Ⅰ.C(s)+O 2(g)===CO 2(g) ΔH 1=-393.5 kJ·mol -1 Ⅱ.CO(g)+12O 2(g)===CO 2(g) ΔH 2=-283.0 kJ·mol -1选用两种方法,计算出C(s)+12O 2(g)===CO(g)的反应热ΔH 。
(1)虚拟路径法反应C(s)+O 2(g)===CO 2(g)的途径可设计如下:则ΔH =-110.5 kJ·mol -1。
(2)加合法利用“加合法”求C(s)+12O 2(g)===CO(g) ΔH 的步骤:①写出目标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确定各物质在各反应中的位置, C(s)+12O 2(g)===CO(g)。
②将已知热化学方程式变形,得反应Ⅲ, CO 2(g)===CO(g)+12O 2(g) ΔH 3=283.0 kJ·mol -1Ⅲ;③将热化学方程式相加,ΔH 也相加:Ⅰ+Ⅲ得,C(s)+12O 2(g)===CO(g) ΔH =ΔH 1+ΔH 3,则ΔH =-110.5 kJ·mol -1。
三、盖斯定律注意事项(1)热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加倍,ΔH 也相应加倍。
(2)热化学方程式相加减,同种物质之间可加减,反应热也相应加减。
(3)将热化学方程式颠倒时,ΔH 的正负必须随之改变。
例题1、下列关于盖斯定律描述不正确的是( A )A.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不仅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也与反应的途径有关B.盖斯定律遵守能量守恒定律C.利用盖斯定律可间接计算通过实验难测定的反应的反应热D.利用盖斯定律可以计算有副反应发生的反应的反应热例题2、物质A 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一系列转化,由图判断下列关系错误的是( B )A.A −−→F ΔH =-ΔH 6 B.ΔH 1+ΔH 2+ΔH 3+ΔH 4+ΔH 5+ΔH 6=1C.C −−→F |ΔH |=|ΔH 1+ΔH 2+ΔH 6| D.|ΔH 1+ΔH 2+ΔH 3|=|ΔH 4+ΔH 5+ΔH 6|例题3、肼(N 2H 4)是火箭发动机的一种燃料,反应时N 2O 4为氧化剂,反应生成N 2和水蒸气。
高中化学选修4知识点总结及对应习题解析20页word
![高中化学选修4知识点总结及对应习题解析20页word](https://img.taocdn.com/s3/m/427cdd0eee06eff9aef807f6.png)
化学选修4全书总复习提纲绪言1、活化分子:具有较高能量,能够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一定是活化分子,但活化分子的碰撞不一定是有效碰撞。
2、活化能:活化分子高出反应物分子平均能量的部分活化能的大小意味着一般分子成为活化分子的难易。
但对反应前后的能量变化并无影响。
第一章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有热量放出的反应叫放热反应,需要吸收热量的反应叫做吸热反应。
2、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②酸碱中和反应③燃烧反应④多数化合反应3、常见的吸热反应:①多数的分解反应②2NH4Cl(s)+Ba(OH)2· 8H2O(s)==BaCl2+2NH3↑+10H2O高温高温③C(s)+H2O(g)===CO+H2④CO2+C==2CO4、反应热:化学反应过程中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就叫做反应热。
在恒压条件下又称焓变,符号为△H ,单位是KJ/mol。
当△H 为“-”或△H <0时,为放热反应;当△H 为“+”或△H >0时,为吸热反应5、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a、需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对于250C、101kPa时进行的反应可以不表明。
b、需要在热化学方程式的右边注明△H的值及其“+”与“-”。
c、需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
d、热化学方程式各物质的系数不表示分子个数,而表示物质的物质的量,故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当系数不同时,△H 也不同。
系数与△H成正比。
6、燃烧热:在250C、101KPa时,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单位是kJ/mol。
注意:①产物必须是稳定的化合物(完全燃烧产物)②书写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时可燃物的系数通常为1,其余物质以此为标准配平。
③燃烧热是反应热的一种,△H<07、中和热: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叫做中和热。
【注意】①强酸与强碱反应的中和热都是57.3KJ/mol;8、盖斯定律:化学反应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仅决定于反应的始态和终态,跟反应是由一步或者分为数步完成无关。
2020-2021学年高二化学人教版选修四课时训练: 1.3 盖斯定律(解析版)
![2020-2021学年高二化学人教版选修四课时训练: 1.3 盖斯定律(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7c0cdbe4bcd126fff6050b4c.png)
盖斯定律1.在一定温度时,N2与H2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曲线如图,其中a表示不使用催化剂时的能量变化曲线,b表示使用催化剂时的能量变化曲线。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状态M和N均表示2molN(g)+6mol H(g)B.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 2+3H22NH3△H=-92kJ·mol-lC.使用催化剂,降低了反应进行所需的最低能量,增大了反应放出的能量D.使用催化剂,并不能改变反应的△H【答案】D【解析】A、状态M和N的能量不同,因此它们不可能表示等量的同种物质,故错误;B、写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要标明物质的状态,故错误;C、催化剂降低活化能,焓变与始态和终态有关,始态和终态不变,反应热不变,故错误;D、根据选项C的分析,故正确。
2.(2020·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县景博中学高二月考)已知充分燃烧a g乙炔(C2H2)气体时生成1 mol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并放出热量b kJ(b>0),则乙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2C2H2(g)+5O2(g)===4CO2(g)+2H2O(l) ΔH=-4b kJ·mol-1B.C2H2(g)+5/2O2(g)===2CO2(g)+H2O(l) ΔH=2b kJ·mol-1C.2C2H2(g)+5O2(g)===4CO2(g)+2H2O(l) ΔH=-2b kJ·mol-1D.2C2H2(g)+5O2(g)===4CO2(g)+2H2O(l) ΔH=b kJ·mol-1【答案】A【解析】A.充分燃烧a g乙炔(C2H2)气体时生成1 mol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并放出热量b kJ(b>0),则生成4mol二氧化碳气体放出4bkJ的热量,故A正确;B.该反应为放热反应,焓变应小于0,故B错误;C.反应的焓变与反应物的计量数对应关系不正确,反应的焓变应为ΔH=-4b kJ·mol-1,故C错误;D.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中ΔH的符号与数值均不正确,故D错误;答案选A。
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选修四)寒假作业(4)盖斯定律 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选修四)寒假作业(4)盖斯定律 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29a0717f61fb7360a4c653a.png)
姓名,年级:时间: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选修四)寒假作业(4)盖斯定律1、一定条件下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H 1 > △H 2B .△H 2 〈 △H 3C .△H 1 - △H 2 = △H 3D .△H 1 + △H 3 > △H 22、已知: 22Zn()O ()2ZnO()s g s += 1701.0kJ/mol H ∆=-22Hg()O ()2HgO()l g s += 2181.6kJ/mol H ∆=-则n()HgO()nO()Hg()Z s s Z s l +=+的H ∆为( ) A .519.4kJ/mol + B .181.6kJ/mol -C .259.7kJ/mol -D .519.4kJ/mol -3、下列关于盖斯定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不管反应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相同B 。
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C.有些反应的反应热不能直接测得,可通过盖斯定律间接计算得到 D.根据盖斯定律,热化学方程式中ΔH 直接相加即可得总反应热 4、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①Fe 2O 3(s)+3CO (g)2Fe(s )+3CO 2(g) ΔH 1=-25kJ·mol -1; ②3Fe 2O 3(s)+CO (g)2Fe 3O 4(s )+CO 2(g ) ΔH 2=—47kJ·mol —1; ③Fe 3O 4(s)+CO (g)3FeO (s )+CO 2(g ) ΔH 3=+19kJ·mol —1则FeO(s)被CO (g)还原成Fe(s)和CO 2(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A.FeO+CO Fe+CO 2 ΔH =—11kJ·mol—1B.FeO (s)+CO (g )Fe (s)+CO 2(g) ΔH =-22kJ·mol -1C 。
2020年高二化学人教版选修四第一章:热化学方程式 盖斯定律及其应用(含解析)
![2020年高二化学人教版选修四第一章:热化学方程式 盖斯定律及其应用(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00b862c58fafab069dc0252.png)
热化学方程式 盖斯定律及其应用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101kPa 时,1mol H 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 热量,H 2的燃烧热为-285.8kJ·mol -1B .测定HCl 和NaOH 反应的中和热时,每次实验均应测量3个温度,即盐酸起始温度,NaOH 起始温度和反应后终止温度C .在101kPa 时,1mol C 与适量O 2反应生成1mol CO 时,放出110.5kJ 热量,则C 的燃烧热为110.5kJ·mol -1D .在稀溶液中,H +(aq)+OH -(aq)=H 2O(l) ΔH =-57.31kJ·mol -1。
若将含0.5mol H 2SO 4的浓硫酸与含1mol NaOH 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等于57.3kJ 2、已知反应:①2C(s)+O 2(g)=2CO(g) ΔH =-221kJ/mol②稀溶液中,H +(aq)+OH -(aq)=H 2O(l) ΔH =-57.3kJ/mol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碳的燃烧热为ΔH =-110.5kJ/molB.1mol C(s)所具有的能量一定高于1mol CO(g)所具有的能量C.稀硫酸与稀NaOH 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ΔH =-57.3kJ/molD.稀醋酸与稀NaOH 溶液反应生成1mol 水,也放出57.3kJ 热量 3、有关能量的判断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A. 反应A (g )+B (g )═2C (s )可以自发进行,则其必为放热反应B. 从C (石墨,s )═C (金刚石,s )△H=+1.9kJ/mol ,可知:金刚石比石墨更稳定C. 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更多D. 若2H 2(g )+O 2(g )=2H 2O (g )△H=﹣483.6kJ•mol ﹣1,则H 2燃烧热为241.8kJ•mol ﹣1 4、已知:(1)Zn (s )+1/2O 2(g )=ZnO(s),ΔH=-348.3kJ/mol 则Zn (s )+ Ag 2O(s)=ZnO(s)+ 2Ag(s)的ΔH 等于( ) A. -317.3kJ/molB. -379.3kJ/molC. -332.8 kJ/molD. 317.3 kJ/mol5、已知热化学方程式222225C H (g)+O (g)=2CO (g)+H O(g)211256kJ mol H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22C H 的燃烧热为11256kJ mol -⋅B.若转移10mol 电子,则生成气态水放出1256kJ 热量C.222222C H (g)+5O (g)=4CO (g)+2H O(l) 12512kJ mol H -∆=-⋅ D.若形成4mol 碳氧共用电子对,则生成气态水放出的热量为2512kJ 6、6SF 是一种优良的绝缘气体,分子结构中只存在S-F 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选修四)寒假作业(4)盖斯定律1、一定条件下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H 1 > △H 2B .△H 2 < △H 3C .△H 1 — △H 2 = △H 3D .△H 1 + △H 3 > △H 22、已知: 22Zn()O ()2ZnO()s g s += 1701.0kJ/mol H ∆=- 22Hg()O ()2HgO()l g s += 2181.6kJ/mol H ∆=-则n()HgO()nO()Hg()Z s s Z s l +=+的H ∆为( ) A .519.4kJ/mol +B .181.6kJ/mol -C .259.7kJ/mol -D .519.4kJ/mol -3、下列关于盖斯定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不管反应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相同 B.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C.有些反应的反应热不能直接测得,可通过盖斯定律间接计算得到 D.根据盖斯定律,热化学方程式中ΔH 直接相加即可得总反应热4、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①Fe 2O 3(s)+3CO(g)2Fe(s)+3CO 2(g) ΔH 1=-25kJ·mol -1; ②3Fe 2O 3(s)+CO(g)2Fe 3O 4(s)+CO 2(g) ΔH 2=-47kJ·mol -1; ③Fe 3O 4(s)+CO(g)3FeO(s)+CO 2(g) ΔH 3=+19kJ·mol -1则FeO(s)被CO(g)还原成Fe(s)和CO 2(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A.FeO+CO Fe+CO 2 ΔH =-11kJ·mol -1B.FeO(s)+CO(g)Fe(s)+CO 2(g) ΔH =-22kJ·mol -1C.FeO(s)+CO(g)Fe(s)+CO 2(g) ΔH =-11kJ·mol -1D.FeO(s)+CO(g)Fe(s)+CO 2(g) ΔH =+11kJ·mol -15、已知:()()()()+2+21Cu s +2H aq =Cu aq +H g H △()()()222222H O aq H O l g H O 2==+△ ()()()22232g g O 2l H H H O +==△则反应()()()()()+2+222Cu +H O aq +2H aq = Cu aq +2H s O l 的H △是( ) A.2311H H 2H 12++△△△B.2311H H 2H 12+-△△△C.231H H 22H ++△△△D.123H H H ++△2△△6、在298 K 、100 kPa 时,已知: ①2H 2O(g)=O 2(g)+2H 2(g) ΔH 1 ②Cl 2(g)+H 2(g)=2HCl(g) ΔH 2③2Cl 2(g)+2H 2O(g)=4HCl(g)+O 2(g) ΔH 3 则ΔH 3与ΔH 1、ΔH 2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ΔH 3=ΔH 1+2ΔH 2 B. ΔH 3=ΔH 1+ΔH 2 C. ΔH 3=ΔH 1-2ΔH 2D. ΔH 3=ΔH 1-ΔH 27、已知: ()()222?H g O g +()22?H O l 1571.6mol H kJ -∆=-⋅()()212CO g O g +()2CO g 1282.8H kJ mol -∆=-⋅现有CO 、2H 和2CO 组成的混合气体112.0L (标准状况)完全燃烧后放出的总热量为851.4kJ ,并生成18g 液态水。
则燃烧前混合气体中CO 的体积分数为( )A.80%B.40%C.60%D.20%8、盖斯定律指出: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各反应物)和终态(各生成物)有关,而与反应进行的具体途径无关,物质A 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一系列转化,由图示可判断下列关系错误的是( )A.A→F,ΔH =-ΔH 6B.ΔH 1+ΔH 2+ΔH 3+ΔH 4+ΔH 5+ΔH 6=1C.C→F,|ΔH |= IΔH 1+ΔH 2+ΔH 6|D.ΔH 1+ΔH 2+ΔH 3=-ΔH 4-ΔH 5-ΔH 69、已知:CO 2(g)+2NaOH(aq)=Na 2CO 3(aq)+H 2O(l) ΔH =Q 1 kJ·mol-1;CO2(g)+NaOH(aq)=NaHCO 3(aq)ΔH =Q 2 kJ·mol -1。
将15.68L(标准状况)CO 2气体通入1L1.0mol·L -1氢氧化钠溶液中,反应完全时能量变化为Q 3 kJ,则Q 1、Q 2、Q 3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Q 3=0.3Q 1+0.4Q 2B.Q 3=0.7Q 1C.Q 3=0.7Q 2D.Q 3=0.4Q 1+0.3Q 210、下列关于焓变(ΔH)的叙述或判断中错误的是( )A.2NO(g)+2CO(g)=N 2(g)+2CO 2(g)在常温下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0B.据图1知:ΔH 1=ΔH 2+ΔH 3C.500℃、30MPa 下,0.5mol N 2和1.5mol H 2充分反应放出19.3kJ 热量,则反应N 2(g)+3H 2(g)2NH 3(g)的 ΔH=-38.6 kJ·mol-1D.据图2知:E 的大小对该反应的ΔH 无影响 11、已知:H 2(g)+21O 2(g) === H 2O(l) ΔH=—285.8 kJ/mol CH 4(g)+2O 2(g) === CO 2(g)+2H 2O(l) ΔH=—890 kJ/mol .现有H 2与CH 4的混合气体112 L(标准状况),使其完全燃烧生成CO 2和H 2O(l),若实验测得反应放热2 938.75 kJ 。
原混合气体中H 2与CH 4的质量之比大约......是( ) A .1∶1B .1∶8C .1∶4D .1∶1612、根据下列热化学方程式:①C(s)+O 2(g)===CO 2(g) ΔH 1=-393.5 kJ/mol②H2(g)+12O2(g)===H2O(l) ΔH2=-285.8 kJ/mol③CH3COOH(l)+2O2(g)===2CO2(g)+2H2O(l)ΔH3=-870.3 kJ/mol可以计算出2C(s)+2H2(g)+O2(g)===CH3COOH(l)的反应热为( )A.ΔH=+244.1 kJ/mol B.ΔH=-488.3 kJ/molC.ΔH=-996.6 kJ/mol D.ΔH=+996.6 kJ/mol13、煤燃烧的反成热可通过以下两个途径计算得到:a.煤在充足的空气中直接燃烧;b.先使煤与水蒸气反应得到氢气和一氧化碳,然后使得到的氢气和一氧化碳在充足的空气中燃烧。
这两个过程涉及的热化学方程式为a.C(s)+O2(g)=CO2(g) ΔΗ=E1①b.C(s)+H2O(g)=CO(g)+H2(g) ΔΗ=E2②c.H2(g)+12O2(g)=H2O(g) ΔΗ=E3③d.CO(g)+12O2(g)=CO(g) ΔΗ=E4④E1、E2、E3、E4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E2=_________。
14、氨是一种重要化工原料。
合成氨原料气H2,可用天然气为原料制得,有关反应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
则用CH4(g)和H2O(g)反应制得H2(g)和CO(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是由化学反应中旧化学键断裂时吸收的能量与新化学键形成时放出的能量不同所致.如图为N2(g)和O2(g)生成NO(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1.人们通常把拆开1mol某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看成该化学键的键能.键能的大小可以衡量化学键的强弱,则N≡N的键能为 ______ kJ/mol,由如图写出N2(g)和O2(g)生成NO (g)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2.根据下列反应的热化学反应式,计算由C(石墨)和H2(g)反应生成1mol C2H2(g)的△H.C(石墨)+O2(g)=CO2(g);△H1=-393.5kJ/mol2H2(g)+O2(g)=2H2O(l);△H2=-571.6kJ/mol2C2H2(g)+5O2(g)=4CO2(g)+2H2O(l);△H3=-2599.2kJ/mol,则由C(石墨)和H2(g)反应生成1mol C2H2(g)的△H ______ kJ/mol.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2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3答案及解析: 答案:D解析:A 、盖斯定律指若是一个反应可以分步进行,则各步反应的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总和与这个反应一次发生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相同,故A 正确;B 、反应物的总能量与产物的总能量决定反应热效应,所以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故B 正确;C 、有些反应很慢,有的反应有副反应,其反应热通过实验测定有困难,可以用盖斯定律间接计算出来,故C 正确;D 、方程式按一定系数比加和时其反应热也按该系数比加和,故D 错误。
故选:D 。
4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5答案及解析: 答案:A解析:将已知中的三个热化学方程式依次编号为①、②、③,运用盖斯定律,由①+②12⨯+③12⨯可得反应()()()()()+2+2223211Cu s +H O aq +2H aq ==Cu 2H 1H 1O H H H 22aq +=++△△△△,A 正确6答案及解析: 答案:A解析:将题给热化学方程式依次标记为①、②、③,由于① +② 2⨯=③,因此由盖斯定律可得: 3122H H H ∆=∆+∆,选项A 正确。
7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8答案及解析: 答案:B解析:A 项,F→A,ΔH =ΔH 6,则A→F,ΔH =-ΔH 6,A 项正确。
B 项,6个步骤相加即回到原点,则ΔH 1+ΔH 2+ΔH 3+ΔH 4+ΔH 5+ΔH 6=0,B 项错误。
C 项,F→C,ΔH =ΔH 6+ΔH 1+ΔH 2,则C→F,|ΔH |=|ΔH 1+ΔH 2+ΔH 6|,D 项,D→A 与A→D 的过程恰好相反,即ΔH 1+ΔH 2+ΔH 3=-ΔH 4-ΔH 5-ΔH 6,D 项正确;9答案及解析: 答案:A 解析:10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11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12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1213答案及解析: 答案:E 1-E 3-E 4解析:根据盖斯定律,①-③-④可得C(s)+H 2O(g)=CO(g)+H 2(g),故E 2=E 1-E 3-E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