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做小小志愿者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争做小小志愿者》(教案)
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争做小小志愿者》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志愿者的含义,理解志愿服务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公益、乐于助人的品质,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志愿者的含义和志愿服务的重要性。
2. 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和实施。
3. 志愿服务活动中的团队合作和创新意识。
4. 志愿服务活动中的问题解决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志愿者的含义,理解志愿服务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际的志愿服务活动中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志愿者的含义和志愿服务的重要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志愿服务活动的成功案例,引导学生学习团队合作和创新意识。
3. 实践法:组织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志愿服务活动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志愿者的含义和志愿服务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和实施,引导学生学习团队合作和创新意识。
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志愿服务活动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5.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表现,为下次活动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志愿者含义和志愿服务重要性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在志愿服务活动中的表现,包括团队合作、创新意识、问题解决等方面。
3. 学生对本次活动的参与度和收获。
七、教学资源1. 志愿服务活动案例素材。
2. 志愿服务活动组织与实施的指导书籍。
小学综合实践《争做小小志愿者》教案
小学综合实践《争做小小志愿者》教案引言:《争做小小志愿者》教案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乐于助人的精神,通过开展志愿者活动,让学生参与社区服务,了解公益事业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本教案将详细介绍如何设计一堂富有活力和趣味性的课堂,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使他们成为小小志愿者。
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他们明白参与公益事业的重要性。
2.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培养他们的交流和合作精神。
3. 增强学生的观察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了解公益事业的重要性。
2. 如何组织学生参与实际的志愿者活动。
3. 如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三、教学活动设计:1. 导入(10分钟):通过展示一段公益广告或播放公益宣传视频,引发学生对志愿者的认识和兴趣。
2. 集体讨论(15分钟):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回答:你知道什么是志愿者?为什么有些人愿意成为志愿者?志愿者能为社会做哪些贡献?帮助学生明白志愿者活动的意义和意义所在。
3. 案例学习(20分钟):通过阅读一个关于儿童福利院的案例,向学生介绍志愿者活动的具体内容和形式。
例如,志愿者可以参与帮助孤儿院的孩子们学习、组织儿童活动等。
让学生了解志愿者可以为社会做出实际的贡献。
4. 分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一起讨论如何组织一次志愿者活动。
每个小组需要提出自己的计划,并向全班呈现。
5. 志愿者活动(30分钟):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决定一项志愿者活动,并带领学生实施。
例如,组织一次义卖活动,所得款项用于支持当地的福利院或动物收容所。
6. 总结(10分钟):活动结束后,引导学生回顾活动过程,分享他们的感受和心得。
商讨志愿者活动对他们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同时,再次强调志愿者活动的重要性和意义。
四、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估他们对志愿者活动的理解和认识。
《争做小小志愿者》(教学设计)-六年级上册劳动苏教版
《争做小小志愿者》(教学设计)六年级上册劳动苏教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了解志愿者的定义和作用,知道志愿者的工作内容和精神内涵。
2.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乐于助人的品质,增强社会责任感。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引导学生亲身体验志愿者工作,提高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自觉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志愿者定义和作用2. 志愿者的工作内容3. 志愿者精神内涵4. 争做小小志愿者实践活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志愿者定义和作用2. 志愿者的工作内容3. 争做小小志愿者实践活动难点:1. 志愿者精神内涵的理解2. 怎样成为一名优秀的志愿者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1. PPT课件2. 志愿者相关视频资料3. 志愿者工作实例图片学具:1. 笔记本2. 彩色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志愿者工作实例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志愿者这一群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志愿者定义和作用:介绍志愿者的定义和作用,让学生明白志愿者的意义和价值。
3. 志愿者的工作内容:讲解志愿者的工作内容,让学生了解志愿者的工作范围和任务。
4. 志愿者精神内涵:通过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志愿者精神内涵。
5. 争做小小志愿者实践活动:布置课后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志愿者工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志愿者定义和作用2. 志愿者工作内容3. 志愿者精神内涵4. 争做小小志愿者实践活动七、作业设计作业内容:1. 搜集有关志愿者的资料,了解志愿者的工作和精神。
2. 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一份志愿者工作计划。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实践活动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志愿者的定义、作用和工作内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志愿者精神内涵。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教学效果。
我是小小志愿者教案
我是小小志愿者教案
我是小小志愿者
【教学目标】
1. 能够识别“志愿者”这一概念,了解志愿者的重要性和作用;
2. 能够描述志愿者的常见活动,明白志愿者可以为社会做哪些贡献;
3. 能够通过讨论和积极实践,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心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志愿者这一概念,了解志愿服务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难点】
如何让学生转化为积极的志愿者,增强其对社会的责任感和爱心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向学生讲述志愿者这一概念,让学生了解志愿者的重要性。
2. 展示一些志愿者的形象或活动照片,并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志愿服务的认识。
二、学习(15分钟)
1. 让学生观看视频《我是小小志愿者》,让学生了解志愿者的常见活动和对社会的贡献。
2. 通过故事讲述或图片展示,让学生了解其他国家的志愿者活动。
三、实践(30分钟)
1. 分组讨论:学生将被分为小组,讨论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成为积极志愿者。
2. 挑战活动:学生可以选择参与一项志愿者活动,如捡拾垃圾或参与乐龄人士活动等。
四、总结(10分钟)
1. 让学生介绍他们计划参与的志愿者活动。
2. 总结本次课程,强调志愿服务的重要性和对社会的贡献。
【教学小结】
在本节课程中,我们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等方式了解了志愿者的常见活动和对社会的贡献。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心意识。
在教学中,我们重视学生的参与和互动,并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知识分享和讨论中。
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我是小小志愿者 全国通用
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我是小小志愿者一、教学目标1.了解志愿服务的定义和形式,认识志愿服务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的爱心、乐于助人的精神,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交能力。
3.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二、教学重点1.学生了解志愿服务的重要性和形式。
2.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志愿服务,并且正确认识和理解志愿服务。
四、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第一课时:认识志愿服务1.教学目标:了解志愿服务的定义和形式,认识志愿服务的重要性。
2.教学内容:(1)自我介绍,了解学生的家庭及社区情况。
(2)介绍志愿服务的含义及形式。
(3)向学生宣传志愿服务的好处及重要性,激发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
3.活动安排:(1)介绍志愿服务的形式,鼓励学生讲述志愿服务的相关经验和感受。
(2)观看有关志愿服务的视频,分析志愿服务对于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第二课时:参与志愿服务活动1.教学目标: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2.教学内容:(1)介绍志愿服务的具体形式和方法,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为学生提供志愿服务的机会,让学生了解志愿服务所涉及的具体活动内容。
3.活动安排:(1)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社区和环境状况。
(2)由学生自愿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如走访困难家庭、参加捐衣、捐物品等志愿服务活动。
(3)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志愿服务心得交流。
第三课时:合理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志愿服务活动1.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合理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去。
2.教学内容:(1)培养学生的学术兴趣和丰富课余生活,引导学生通过志愿服务活动来实现自我完善。
(2)让学生了解合理利用课余时间的重要性。
3.活动安排:(1)搜寻社区或城市内正在举办的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学生到场参与。
(2)邀请社会人员或团体进行志愿者体验活动,让学生了解志愿服务的体验感受。
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走进公益争做小小志愿者 全国通用
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走进公益争做小小志愿者一、活动目标通过参加公益活动,让学生了解公益的概念,懂得关爱他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爱心,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和使命感。
二、活动流程1. 筹备阶段本次活动的筹备阶段需要组织一次集体讨论,教师向学生介绍公益的概念,鼓励学生讲述自己对公益的理解和志愿服务的经验。
同时,教师还需与学生商讨公益活动的内容和方案。
2. 分组阶段分组阶段需要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的人数不超过5人,每个小组的人员应该既有文艺青年,又有科技达人。
教师要将每个小组的人员配对,让他们互相了解对方的特长和长处。
3. 实践阶段在实践阶段,小组的成员需要选择一个公益活动,并制定详细的计划,确定活动的时间、地点和参加人员。
小组可以选择参加社区义工活动、为孤寡老人送温暖、为环保事业出一份力等公益活动。
4. 签到阶段在活动当天,小组成员需要在活动现场进行签到,确保所有成员都能够参与到公益活动中来。
5. 实践阶段在公益活动中,每个小组需要负责一项任务,例如负责宣传、负责分配工作、负责清理环境等。
每个小组的成员需要用心完成自己的任务,并协助其他小组的成员完成他们的任务。
6. 总结阶段公益活动结束后,教师要组织学生完成总结任务,并就活动的设计、实施过程及成果展开研讨和分享。
在总结阶段,学生可以纪录活动发生的事件,收集活动照片等资料,进行制作,发表结论和总结。
三、教育评价通过本次公益活动,学生能够充分体验公益活动的快乐和成就感,并且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公民意识,形成积极的文明习惯,为其自身素质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此外,能够加强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和共同进步的观念,加强班级之间的沟通交流、互动协作,提高综合素质。
2024版中班社会小小志愿者教案精选
中班社会小小志愿者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课节选自幼儿园中班社会领域教材,主题为“小小志愿者”。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孩子们了解志愿者的概念,理解志愿者服务他人的精神,并培养孩子们助人为乐的品质。
具体内容包括:认识志愿者,理解志愿者服务他人的精神,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意识,以及通过实践活动,让孩子们体验到帮助他人的快乐。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志愿者的概念,理解志愿者服务他人的精神。
2. 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助人为乐的品质。
3. 提高孩子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孩子们理解志愿者服务他人的精神,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难点:如何引导孩子们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行动,体验到帮助他人的快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志愿者服装、志愿者徽章、图片、视频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关于志愿者的视频,让孩子们了解志愿者的概念,引导他们关注志愿者服务他人的精神。
2. 理论知识学习:讲解志愿者的定义,介绍志愿者的主要活动,让孩子们理解志愿者服务他人的意义。
3. 实践活动:让孩子们穿上志愿者服装,体验志愿者的日常工作,如帮助他人、打扫卫生等。
4. 团队协作: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志愿者定义、志愿者活动、团队合作、实践体验等。
通过板书,帮助孩子们梳理和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七、作业设计1. 画一画:让孩子们画出自己心中的志愿者,鼓励他们用颜色和线条表达对志愿者的理解和祝福。
2. 写一写:让孩子们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和感受。
3. 答一答:针对本节课的内容,设计一些选择题或填空题,让孩子们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自我反思,看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2. 拓展延伸:鼓励孩子们在课后继续参与志愿者活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我是小小志愿者》教学设计4篇汇编
《我是小小志愿者》教学设计4篇汇编《我是小小志愿者》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体验、图片展示,课堂交流,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学校、家庭、社会中的一员,有责任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2.了解志愿者活动的积极意义,感悟志愿者的服务精神。
鼓励学生加入志愿者的行列,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学会做人,学会合作。
教学重点:感悟志愿者的服务精神,鼓励学生积极加社会公益活动,做一名小小志愿者。
教学难点:通过活动让学生懂得关爱他人,友爱他人,帮助他人并付诸实践。
教师准备:课件志愿者的活动图片志愿者的标志图片学生准备:课前调查,收集一些关于志愿者的活动及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欣赏视频,激情导入1.播放录象,观看2008年北京奥运志愿者服务情景。
提问:看了这些后,你了解志愿者吗?他们是一群怎样的人?2.出示志愿者标志:认识志愿者标志,说说这些志愿者分别表示什么意思?3.同学们看了录像后你们愿不愿意做个志愿者呢?出示课题,齐读。
(我是校园志愿者)二、创设情境,活动体验活动一:感知志愿者无私奉献的品质1.故事导入:大屏幕出示两个志愿者的故事。
(1)小组讨论:没有报酬,又要花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为什么大家要参加志愿者服务队?(2)读了志愿者的故事你愿意成为一名志愿者,伸出援助之手去帮助他人吗?a那么你又参加过哪些志愿活动?(小组交流)b指名交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肯定他们的活动。
2.图片拓展(1)投影出示图片:志愿者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四川汶川、青海玉树、四川雅安大地震中辛勤服务的图片,让学生通进一步走进志愿者,深入了解志愿者的无私奉献的品质。
(2)学生小组交流:志愿者身上有哪些闪光的东西?(3)通过学生交流教师提炼:志愿者的共同品质:无私奉献、不图回报。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是志愿者服务的口号。
活动二:体验志愿者的工作1展示图片,夸夸志愿者:(1)投影出示课本87页的图片,让学生走进志愿者,激发学生对志愿者的崇敬与向往。
小小志愿者教案(5篇可选)
小小志愿者教案(5篇可选)第一篇:小小志愿者教案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通过探索玩小椅子的不同方法,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提高平衡能力。
2.鼓励幼儿不怕困难,争当小小志愿者为灾区送水,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电脑、音响、音乐;小椅子人手一把,预备椅子36把;矿泉水人手一瓶、圈四个。
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热身运动:椅子操,要求听音乐节奏有力地进行练习。
二、基本部分1.幼儿第一次个人探索玩小椅子、交流并练习。
2.幼儿第二次合作探索玩小椅子、交流并练习。
3.讲解并示范在叠加堆高的椅子上行走,幼儿尝试练习,要求能保持身体平衡并注意安全。
4.游戏:我是小小志愿者。
(1)熟悉路线并练习整套动作。
(2)幼儿游戏,鼓励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大胆、勇敢,并能注意安全。
三、结束部分幼儿跟着老师口令做放松运动,搬小椅子回活动室。
第二篇:小小志愿者教案争当小小志愿者-----------201班队一、班会背景:用生命谱写的志愿者之歌是值得每个人传唱的。
其实,在社会大家庭中处处都有志愿者的身影。
正是有了他们的付出,社会才变得和谐、温馨。
作为学生,不应该有关爱他人、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精神品质吗?作为教育者,我们是否也要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世界里将志愿者的品质植根于学生心田,种上美德的种子?基于这些话题以及学雷锋活动日-即青年志愿者活动日,从学生生活实际的认识和思考出发,我确定了这节班会课的主题:走进公益,争当小小志愿者。
二、班会目的:1、通过欣赏志愿者服务的视频,让学生理解志愿服务的意义,体现志愿服务的快乐。
2、搜集社会各行各业的志愿者服务的图片资料,谈谈自己对志愿服务的感受,懂得志愿服务要从身边从小事做起。
(重点)3、通过亲身当小小志愿者活动的体验,让学生感悟志愿者的服务精神“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从而提高学生对公益志愿服务的参与度。
(难点)三、班会课前准备:学生:1、搜集社会各行各业志愿者服务的感人图片或文字资料,谈谈自己对志愿服务的感受。
《小小志愿者》中班社会设计教案
《小小志愿者》中班社会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志愿者的概念,知道志愿者的无私奉献精神。
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提高社交能力。
4. 引导学生了解社会公益活动,培养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志愿者的概念与意义2. 志愿者的无私奉献精神3. 志愿者活动的种类与特点4. 团队合作的重要性5. 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志愿者的概念,培养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了解社会公益活动,提高团队合作意识。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志愿者的无私奉献精神,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方法:1. 故事导入法:通过讲解志愿者故事,引发学生对志愿者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志愿者,亲身体验志愿者工作,培养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4. 案例分析法:分析真实志愿者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志愿者的无私奉献精神,培养社会责任感。
五、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志愿者故事书籍、志愿者案例、团队合作游戏道具等。
2. 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方便学生分组讨论和角色扮演。
3.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
您可以根据这个教案框架,继续编写六到十章的内容,例如志愿者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志愿者、志愿者服务的意义等。
希望这个教案对您有所帮助!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一个有趣的志愿者故事,引发学生对志愿者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2. 新课导入:介绍志愿者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志愿者的工作内容和服务精神。
3. 案例分析:分析真实志愿者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志愿者的无私奉献精神,培养社会责任感。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志愿者的理解和看法,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5.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扮演志愿者,亲身体验志愿者工作,培养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小学心理健康第二十一课《小小志愿者》教案
小学心理健康第二十一课《小小志愿者》教案第一部分:引入引入目标:“小小志愿者”是一堂关于服务他人及社区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积极参与社区活动的意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学会尊重他人、热爱自己的社区,并认识到每个人都可以为社区做出贡献。
引入活动: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帮助他们理解课程内容,可以采用以下引入活动:1. 观看一段关于小义工的视频。
视频中可以展示一些小义工的经历和他们对社区的贡献,以及解释志愿者是如何帮助他人的。
例如,可以选择一个小义工帮助社区清扫垃圾、照顾老人或帮助流浪动物等情节。
2. 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自己对志愿者的理解,以及对社区服务的看法。
每个小组挑选一名代表向全班分享他们的观点。
第二部分:知识讲解知识讲解目标:在学生建立对志愿者和社区服务的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讲解志愿者的作用、义务和责任,以及如何成为一名小小志愿者。
知识讲解内容:1. 志愿者是指自愿参加社区服务和社会公益活动的人,他们无偿地提供帮助。
2. 志愿者的作用包括:改善社区环境、照顾弱势群体、传递爱心和友善、提高社区凝聚力等。
3. 志愿者的义务和责任:尊重他人、关爱环境、积极参与活动、传播正能量等。
4. 如何成为一名小小志愿者:了解并选择感兴趣的志愿服务项目、与家人和老师商量并获得支持、设定目标并制定计划、参与志愿服务并享受其中的乐趣。
第三部分:活动实践活动目标:通过参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和责任感。
活动实践步骤:1. 调查和了解志愿服务项目: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调查附近的志愿服务项目,例如动物收容所、社区清洁活动或老年人院等。
在调查过程中,学生可以询问项目的时间、地点、服务对象以及参与方式等信息。
2. 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分析志愿服务项目的特点、意义和需求,并讨论他们希望参与哪个项目。
鼓励学生就自己的选择给出理由,并尊重他人的选择。
3. 制定计划:让学生制定参与志愿服务项目的计划,包括时间安排、必备物品、服装要求等。
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走进公益争做小小志愿者全国通用
教案设计: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走进公益,争做小小志愿者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公益活动的概念、意义和种类,认识到参与公益活动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意识,激发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的热情。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引导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公益活动常识:介绍公益活动的概念、意义和种类。
2. 公益活动案例:分享一些成功的公益活动案例,让学生了解公益活动的影响。
3. 争做小小志愿者:培养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的热情,引导他们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志愿者。
4.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一次公益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公益活动的意义,培养学生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意识。
2. 教学难点:如何激发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的热情,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公益活动视频素材、PPT等。
2. 学具:笔记本、笔、公益活动计划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公益活动视频,引发学生对公益活动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公益活动常识:介绍公益活动的概念、意义和种类,让学生了解公益活动的重要性。
3. 分享公益活动案例:分享一些成功的公益活动案例,让学生了解公益活动的影响。
4. 讨论争做小小志愿者: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志愿者,培养学生的志愿者意识。
5.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一次公益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公益活动概念:为了公众利益而进行的无偿活动意义:提高社会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培养责任感种类:环保、扶贫、支教、健康等2. 争做小小志愿者志愿者意识:关爱他人、服务社会合格志愿者标准:具备良好品德、热情参与、认真负责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结合本次活动的经历,写一篇关于公益活动的感悟文章。
2. 设计一个公益活动计划,包括活动主题、目标、时间、地点、内容等。
《我是小小志愿者》(教学设计)-四年级上册劳动苏教版
《我是小小志愿者》(教学设计)四年级上册劳动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志愿者的概念,理解志愿者精神,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自主劳动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
二、教学内容1. 志愿者概念:介绍志愿者的定义、特点和意义。
2. 志愿者精神:传递志愿者精神,引导学生践行志愿者精神。
3. 劳动技能:学习基本的劳动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4. 劳动实践:组织学生参与劳动实践,体验劳动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志愿者概念,理解志愿者精神,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意识和自主劳动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视频、图片等。
2. 学具:笔记本、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志愿者,引入课题。
2. 讲解:介绍志愿者的定义、特点和意义,讲解志愿者精神,引导学生理解并践行志愿者精神。
3. 演示:展示劳动技能,教授学生基本的劳动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4. 实践:组织学生参与劳动实践,如清洁教室、绿化校园等,让学生体验劳动的乐趣。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主题:《我是小小志愿者》2. 板书内容:志愿者概念、志愿者精神、劳动技能、劳动实践七、作业设计1. 作业内容: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志愿者精神,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 作业形式:作文、手抄报等。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演示、实践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志愿者概念,理解志愿者精神,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意识和自主劳动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参与劳动实践,体验劳动的乐趣。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志愿者精神,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在今后的教学中,将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我是小小志愿者》(教学设计)四年级上册劳动苏教版一、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二、对重点细节的补充和说明1. 导入: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志愿者,引入课题。
中班社会教案《小小志愿者》
中班社会教案《小小志愿者》第一章:了解志愿者1.1 教学目标:让幼儿了解志愿者的概念,知道志愿者的基本职责。
培养幼儿乐于助人的品质。
1.2 教学内容:介绍志愿者的定义,举例说明志愿者的活动。
讨论志愿者的工作内容,如帮助他人、服务社区等。
1.3 教学活动:通过图片、故事等形式,向幼儿介绍志愿者的概念。
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对志愿者工作的看法。
第二章:培养乐于助人的品质2.1 教学目标:培养幼儿乐于助人的品质,让他们理解帮助他人的重要性。
2.2 教学内容:通过故事、游戏等方式,让幼儿体验到帮助他人的快乐。
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助人活动,培养他们的同情心。
2.3 教学活动:讲述一个关于乐于助人的故事,引导幼儿学习主人公的品质。
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让他们亲身体验助人过程。
第三章:学习志愿者的基本礼仪3.1 教学目标:让幼儿了解志愿者的工作礼仪,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
3.2 教学内容:介绍志愿者工作中的基本礼仪,如问候、倾听、尊重他人等。
引导幼儿学习礼貌用语和行为,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
3.3 教学活动:通过情景模拟、游戏等形式,让幼儿学习志愿者礼仪。
组织幼儿进行小组互动,让他们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的礼仪知识。
第四章:培养团队合作精神4.1 教学目标: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让他们学会与他人共同完成任务。
4.2 教学内容:讨论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让幼儿理解团队合作的力量。
引导幼儿学会倾听、沟通、协调,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4.3 教学活动:组织幼儿进行团队游戏,让他们在游戏中体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引导幼儿分享团队合作过程中的感受,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
5.1 教学目标:让幼儿回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
培养幼儿的思考能力,让他们学会自我反思。
5.2 教学内容:引导幼儿反思自己在助人过程中的表现,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5.3 教学活动: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邀请幼儿家长参与课堂,共同评价幼儿在课程中的表现。
《小小志愿者》中班社会设计教案
《小小志愿者》中班社会设计教案第一章:活动背景1.1 主题:小小志愿者1.2 目的: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了解志愿者的概念,培养幼儿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1.3 适用年级:中班1.4 教学时间:40分钟第二章:活动目标2.1 认知目标:让幼儿知道志愿者的定义,了解志愿者的工作内容。
2.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乐于助人的精神,提高幼儿的社会责任感。
2.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的情感。
第三章:活动准备3.1 物质准备:志愿者图片、故事课件、爱心贴纸等。
3.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活动室,有利于幼儿专注听讲。
第四章:活动过程4.1 导入:邀请幼儿谈论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志愿者,如社区志愿者、支教志愿者等。
4.2 主体环节:1) 讲解志愿者的定义和作用,让幼儿了解志愿者的工作内容。
2) 通过故事课件,讲述一个志愿者关爱他人的感人事迹,激发幼儿的共鸣。
3) 组织幼儿讨论如何成为一名小小志愿者,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看法。
4) 开展“爱心传递”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快乐。
5.1 家园共育:鼓励家长带领幼儿参加社区志愿者活动,将活动延伸至家庭。
5.2 区域活动:在幼儿园内设置志愿者角,让幼儿自主参与志愿者工作,如关爱同伴、帮助老师等。
《小小志愿者》中班社会设计教案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过程性评价:观察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参与程度、表现以及与合作者的互动。
6.3 家长反馈:收集家长对幼儿参与志愿者活动后的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
第七章:教学资源7.1 教材:志愿者相关故事书籍、视频资料。
7.2 辅助材料:志愿者工作图片、爱心贴纸、角色扮演道具等。
7.3 技术支持: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等。
第八章:教学注意事项8.1 确保活动环境安全、舒适,以促进幼儿的积极参与。
8.3 活动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关注每个幼儿的表现,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8.4 教学语言应简洁明了,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
小小志愿者,我参与,我快乐 (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上册 全国通用
小小志愿者,我参与,我快乐一、活动背景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自主参与的一种综合实践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小学三年级是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重要节点,此时,学生已经初步形成了自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通过参与综合实践活动也能够加深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和生活技能。
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为“小小志愿者,我参与,我快乐”,旨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同时增强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精神和自我实现感。
二、活动目的1.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2.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生活技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实现感。
3.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促进学生能够与他人合作完成任务。
三、活动内容和组织形式活动内容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为“小小志愿者,我参与,我快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志愿服务活动介绍: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听老师讲解等形式了解志愿服务的概念、意义和方式,了解可以参加的各类志愿服务活动。
2.常见社区问题:学生通过社区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社区的一些常见问题,包括卫生、垃圾分类、道路安全等问题。
3.自选志愿服务活动: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例如垃圾分类、植树造林、参观养老院等活动。
4.志愿服务总结:学生通过写总结、制作海报等形式对自己参加的志愿服务活动进行总结,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感受,表彰优秀志愿者。
组织形式1.整个活动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准备阶段、活动开展阶段和总结评价阶段,每个阶段时间约为两周。
2.整个活动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组织,每个班级选择一位学生担任志愿服务小组组长,协调班级的活动开展,并负责制作总结和分享活动成果。
3.活动主要以课堂教学相结合的形式展开,老师在课堂上向学生介绍论坛、平台等志愿服务活动信息,引导学生主动了解志愿服务活动,并进行实际操作。
四、活动评价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活动前的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志愿服务的认知和态度。
《小小志愿者》教案
《小小志愿者》教案《小小志愿者》教案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小志愿者》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小志愿者》教案1一、指导思想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结合实际,提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水平,为构建和谐社会,推进社区建设发展。
二、活动原则(一)公益性原则。
志愿服务活动是志愿者自愿为群众提供的公益性服务,不收取任何报酬,是出于人文关怀和博大爱心而付出的无私奉献。
(二)实效性原则。
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要从居委会和志愿者的实际出发,根据自身条件,把主观愿者愿望与客观实际结合起来,把群众的需求和服务能力结合起来,注重服务质量和效果,实事求是,量力而行。
(三)规范性原则。
参加活动的志愿者要在居委会志愿服务队的统一领导下,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有目标地进行。
三、方法步骤(一)宣传动员制定志小小志愿者服务队活动方案,利用社区宣传版面、召开动员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要意义,对辖区内未成年人进行发动和引导,提高自觉参与的积极性。
(二)报名登记由社区发放《小小志愿者登记表》,指导申请报名志小小愿者的未成年人,根据自己的意愿、年龄、特长、身体状况提出申请并填写。
(三)组建队伍收集整理《小小志愿者登记表》,集合实际情况与个人意愿,讨论安排服务活动,由社区工作人员领导分配。
并按照便于组织及特长的原则,合理开展活动。
(四)开展服务小小志愿者以集中服务活动与分散服务活动相结合的`形式开展服务。
集体服务活动由社区统一组织,坚持每季度集中开展一次志愿者服务活动;分散服务活动由登记的小小志愿者根据个人特长,主动开展各类便民服务。
四、服务内容(一)不定期到辖区居民楼院、道路,通过多种形式向社区居民宣传。
(二)积极参与社会志愿服务事业,组织走访帮助,义务劳动,爱心慰问。
(三)利用学生寒暑假期间,“雷锋是我好榜样,我是小小志愿者”的大型集中志愿服务,走上街道,楼栋,清理卫生死角,沿街垃圾,在中大几日期间组织小小志愿者对街道上的防护栏进行清洁。
幼儿园中班社会优秀教案《小小志愿者》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社会优秀教案《小小志愿者》含反思1. 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1.了解志愿服务的定义和意义;2.掌握“小小志愿者”的概念;3.了解常见的志愿服务项目;4.学习如何参与志愿服务实践。
1.2 能力目标1.培养幼儿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意识和能力;2.培养幼儿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1.3 情感目标1.培养幼儿关爱他人、积极参与的习惯;2.培养幼儿发扬团队合作精神,共同完成任务的意识。
2. 教学重点1.了解并掌握“小小志愿者”的概念;2.了解常见的志愿服务项目。
3. 教学准备1.志愿服务资料;2.纸和笔。
4. 教学过程4.1 导入(5分钟)1.班级师傅在班级内刊播放一段有关志愿服务的宣传视频;2.引导幼儿讨论志愿服务的含义和重要性;3.分享班级曾经参与的志愿服务项目经历。
4.2 观察(10分钟)1.班级师傅向幼儿展示“小小志愿者”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2.班级师傅指导幼儿围观拍下的志愿者照片。
4.3 学习(20分钟)1.班级师傅通过图片、小视频等资料,介绍常见的志愿服务项目;2.引导幼儿思考怎样成为“小小志愿者”;3.提示幼儿参与园所组织的小型志愿服务活动。
4.4 实践(30分钟)1.将班级分为若干小组,每组选出一名指挥官,其他成员则成为志愿者;2.幼儿自主选择参加的志愿服务项目,并制出简单的计划;3.相应的指挥官与志愿者分配任务,进行实践;4.鼓励幼儿在实践中发扬合作、自主思考、敢于尝试的精神。
4.5 总结(5分钟)1.讨论并总结志愿服务活动中学到的以及实践中懂得的;2.让学生描绘他们对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历程和感受。
5. 教学反思本次课程主要是让幼儿认识到作为一个公民所应有的责任和义务,引导他们培养爱心、关爱他人的情感意识和改善社区的宣传,在活动的过程中大家的兴趣也得到了调动,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而本次活动的瑕疵主要还是在如何引导幼儿更好地理解志愿者的形象以及社区服务的重要性,引导小朋友们参与社区服务实践;另外,由于表达能力和活动参与度的关系,个别幼儿对于表达有些害羞,这需要在平时共庆保育班级生动有趣的活动中进行关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争做小小志愿者教学设计主题6 争做小小志愿者永安乡黄庄中心小学宗晓晓一、课程目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
以学生的操作性学习为主要特征,它强调学生技术操作过程中技术意识的形成、技术思维的培养、技术能力与态度等方面的发展,强调规范操作与技术创新意识的统一。
学生的操作学习过程是富有生机、充满探究的学习过程,是手脑并用的过程。
二、教学内容分析:《争做小小志愿者》是山东科技版综合实践活动四年级下册“活动与探究”部分的第6个活动主题。
“服务社区,热心公益活动,关心他人与社会,懂得尊重人、与他人友好相处和共同成长”是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领域的目标之一。
本主题目的在于学习、弘扬和践行雷锋精神,推动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让学生在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的公益活动中,丰富生活体验,提高自身能力,促进社会的进步。
三、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孩子大多数是10岁左右,他们对美的事物已有了自己的评价标准,本次实践活动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志愿者的活动,参与体验身边的志愿服务工作,并设计和开展一次志愿服务实践活动。
发展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服务和关心他人的意识。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了解志愿服务活动,激发学生热爱公益事业和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性。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对志愿服务工作的体验,发展学生服务他人和与人交往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设计和组织志愿服务活动,增强学生热爱生活、乐于助人、自觉为社会服务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了解志愿服务活动,激发学生热爱公益事业和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性。
难点:通过学生对志愿服务工作的体验,发展学生服务他人和与人交往的能力。
五、评价方案:评价标准:引导学生通过设计和组织志愿服务活动,以及创新意识和小组合作的默契度等进行评价。
评价方法建议: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参与,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注重评价激励性、多元性、开放性。
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尽可能采取小组讨论交流的形式,鼓励同伴之间充分发表意见和建议。
六、教学策略:教法建议:1.情境教学法:利用多媒体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把学习课本与观察、实践相结合。
2.任务驱动法:为学生提供体验实践的情境和感悟问题的情境,围绕任务展开学习。
学法建议:1.自主探究法:通过对设计和组织志愿服务活动的探究,了解志愿服务活动。
2.观察法:通过学生对志愿服务工作的体验,发展学生服务他人和与人交往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发挥小组合作优势,集体讨论,思维碰撞。
4.交流评价:对活动中与实践中的体会,进行简单的评价交流。
七、教学环境与媒体:教学环境:基于网络环境的多媒体教室。
媒体设计:整合有关小小志愿者的资料、图片、文字、等资源,利用PPT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发挥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
八、教学课时建议:建议:3课时九、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了解志愿活动一、教材分析:想做一名小小的志愿者,首先要对志愿服务活动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围绕感兴趣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搜集、报刊查阅或调查采访等多种形式收集信息,通过资料搜集,了解志愿者应该具备的条件、志愿者精神以及参与志愿活动的意义等有深刻地了解。
在倾听或阅读志愿者感人故事的过程中得到情感的熏陶,受到心灵的洗礼,激发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兴趣。
教材的编写体现了易到难的认知过程。
二、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围绕志愿服务活动提出问题,根据身边可获得的课程资源,分析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
2.通过网络查询、查阅报刊资料或调查采访,制订志愿服务活动调查表,增强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
3.通过小组讨论与合作,培养团体协作的劳动态度和认真负责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网络查询、查阅报刊资料或调查采访,制订志愿服务活动调查表,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调查活动。
难点:引导学生围绕志愿服务活动提出问题,根据身边可获得的课程资源,分析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
三、教学策略:教法:情境教学法激励法学法: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法四、教学准备:教师备:课件、有关志愿者的资料学生准备:搜集信息,通过资料搜集,了解志愿者应该具备的条件、志愿者精神以及参与志愿活动的意义等有深刻地了解。
五、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
六、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学习指导:同学们,你了解什么是志愿者吗?20XX年,我国北京成功举办了第二十九届奥林匹克运动会。
在奥运会筹办和举办的过程中,广大奥运会志愿者,以微笑的形象、周到的服务,向世界展现了我国志愿者的时代风采。
实际上,志愿者活动就在我们身边,让我们也来争做小小志愿者。
学生活动:学生欣赏图片,交流感悟。
学习指导:其实,志愿者也叫义工、义务工作者或志工。
是指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改进社会而提供服务、贡献个人的时间及精神的人。
关于志愿者你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提出想要研究的问题: 1.什么是志愿者?志愿者都可以做什么? 2.人们是怎样做到志愿者服务活动的? 3.志愿者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 4._____________教师小结:志愿精神的核心是服务、团结的理想和共同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的信念。
概括起来为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奉献即不求回报地付出;友爱指欣赏他人、与人为善、有爱无碍、平等尊重;互助指互相帮助、助人自助,志愿者凭借自己的双手、头脑、知识、爱心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帮助那些处于困难和危机中的人们;进步是志愿服务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志愿者通过参与志愿服务,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时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图片,激发学生了解志愿者的兴趣。
让学生在欣赏中激发兴趣,引起探究的欲望,为下文的学习做好铺垫。
】学习与探究学习指导:通过交流汇报课前搜集,阅读有关资料,了解志愿者活动。
学生活动:活动一:现在,志愿服务已越来越普遍,无论是组织救灾,还是大型活动,都有许多志愿者。
请同学们通过搜索网络、查阅报刊资料或采访等方式,了解他们是怎样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分享他们的收获与体会。
交流汇报《志愿服务小调查表》了解志愿者活动。
志愿服务小调查表我了解的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的加入条件与方法志愿服务活动的过程最感人的志愿者故事我获得资料的方法资料卡:雷锋精神与志愿者精神3月5日既是学习雷锋日,也是青年志愿者服务日。
1963年3月,毛主席题词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雷锋精神的核心内容和本质特征。
志愿服务活动所提倡的“风险、友爱、互助、进步”精神,与雷锋精神的实质是相同的。
活动二:了解社区志愿服务团队学习指导:组建社区志愿服务团队是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社区志愿服务经常化、有形化、项目化,保证志愿服务队伍相对稳定的重要方式。
为加强对社区志愿服务团队的管理,规范和促进社区志愿服务工作,共青团中央办公厅曾经印发《中国青年志愿者注册管理办法》的通知,对社区志愿服务团队的定义和职责、成立条件作出了说明。
交流探究所得:资料卡:社区志愿服务团队1、定义:社区志愿服务团队是指拥有3名以上志愿者,履行申请手续,经街道团委备案后,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工作的各类社区志愿服务组织。
2、职责。
3、成立程序。
教师小结:想要成为一名志愿者,就要有无私奉献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既帮助他人,也给自己提供学习的机会。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实践活动尤其重要,它是研究的内驱力。
教师利用网络课件,进一步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发他们的创作欲望,达到创设情境,引入新知的目的。
】(三)总结与交流学习指导:你有哪些收获?或有哪些难题、疑问?现在可以和同学们交流一下。
附板书设计:了解志愿活动志愿者雷锋精神与志愿者精神无私奉献吃苦耐劳教后反思:精美的图片总是吸引人的眼球,课堂上孩子们被精美的图片深深吸引了,个个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为下面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
第二课时体验志愿工作一、教材分析:本活动是在了解志愿活动的基础上,让学生明确帮助他人、奉献社会是志愿者服务的目标。
不仅要加强认识,更要通过实践活动来获得真正的体验,充实自己的生活,锻炼能力,提高认识。
本次活动主要安排了“我是交通协管员”和“我是城市义工”两项体验活动,注意引导学生亲身参与到志愿服务实践活动中去,获得积极体验,收获帮助他人的快乐。
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他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增强服务意识,初步形成与他人友好相处、共同成长的意识与能力,树立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的道德情感,充实学生的学习生活。
二、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亲身参与到志愿服务实践活动中去,获得积极体验,收获帮助他人的快乐。
2. 学习他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增强服务意识,初步形成与他人友好相处、共同成长的意识与能力,树立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的道德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亲身参与到志愿服务实践活动中去,获得积极体验。
难点:学习他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增强服务意识,初步形成与他人友好相处、共同成长的意识与能力。
三、教学策略:教法:情境教学法评价法学法:自主探究法观察法四、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志愿活动标志课件资料学生准备:利用休息日时间,亲身体验交通协管员和城市义工活动;五、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要想更具体地了解志愿服务工作,充实自己的生活,锻炼自己,我们可以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去,体验志愿者是怎样开展活动的。
二、学习与探究学习指导: 1、我是交通协管员在城市的交通路口,我们经常看到交通协管员的身影。
他们协助交通警察管理路口交通秩序,方便了人们的出行。
我们可以向他们了解交通管理方面的知识,然后亲自试一试。
学生活动学生汇报亲身体验交通协管员的活动感受:“我去协管交通,感觉自己的责任心也增强了。
”“我给闯红灯的叔叔敬了一个队礼,叔叔说以后一定遵守交通规则。
”“我发现交通协管员虽然辛苦,但很有成就感。
”………………教师小结:同学们,交通协管员管理了交通秩序,方便了人们出行,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我是城市义工“有困难,找义工;有时间,做义工”已经成为许多地方的风尚。
成为义工,也是一件令人羡慕的事情。
资料简介:小学生可以做哪些义工?义工在传递爱心,传播文明的过程中,使我们的社会更和谐,也为自己提供学习成长的机会,丰富自己的生活体验,小学生可以做的义工活动主要有以下几种:(1)环保小卫士:清洁公共路牌、公用物品、清洁小广告等。
(2)敬老院献爱心:去敬老院慰问,陪老爷爷、老奶奶聊天,为他们表演节目,打扫卫生。
(3)交通协管员:在十字路口帮助交警叔叔指挥交通,帮助行人安全过马路。
(4)图书管理员:到图书馆帮忙整理书籍,整理、装订图书,引导读者查阅图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