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赤壁怀古上课

合集下载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3篇】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3篇】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优秀3篇】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了解苏词的艺术风格。

2,理解词人复杂的心情,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3,掌握比较法,朗读法,讨论法等常用的诗歌鉴赏方法。

二,教学重点:1,情与景的自然结合。

2,了解苏词的艺术风格。

三,教学难点:1,准确把握词人复杂的心情。

(即对"人生如梦"的理解)四,教学设想:按照情境教学理论,利用多媒体,结合朗读法让学生感知,体会,理解《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气势磅礴,恢弘高远的意境;通过比较法,明确宋词两派在用词,选材,意境等方面的不同特点;通过了解写作背景和讨论,比较等方法使学生体会复杂的心情,从而达到教学目标,也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鉴赏诗,词的能力。

五,教学时数: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师:同学们,前几天我们一起了柳永的《雨霖铃》这首词,现在,就请同学们谈谈你的学习成果,好吗生1:老师,我能把这首词完整地背下来了。

生2:通过描写景物,抒写内心的。

情感,也就印证了一句话:"一切景语【牛牛范文】皆情语" 。

生3:这首词语言比较精致,华丽,而且选择的意象为自然界中较小且静态的事物,如杨柳,晓风,残月,寒蝉,长亭等。

生4:这首词格调深沉,通过一系列意象营造了细腻缠绵,低沉含蓄的送别诗意境,它是宋词婉约派的代表作品。

师:很好,刚才同学们从柳永这首词的用词,意象,意境等方面进行了回顾,讲的都非常有水平。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宋词的另一派别——豪放派的代表作品,那就是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教师板书:《念奴娇·赤壁怀古》)(二)感知全文:师:好,现在老师把苏轼的这首《念奴娇·赤壁怀古》朗读一遍,在朗读过程中,请同学们结合我们以前鉴赏词的方法,一起来体味这首词的意境,感受的情感,朗读后,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心得。

(教师范读全文)师:好,刚才我们一起听了老师的朗读,现在大家一起来谈谈你对这首词的初步感受吧。

《念奴娇赤壁怀古》ppt课件25张

《念奴娇赤壁怀古》ppt课件25张

柒 课堂小结
小结
这首词的上阕词人临古地,描绘古战场的雄奇景 色,烘托出了苏轼在下阕中所思之人——周瑜,由 周瑜想到自身,最终抒发了自己的壮志难酬之情。
捌 布置作业
作业
1.背诵这首词。 2.领会咏史怀古诗词的特点,并试着鉴赏《春日 秦国怀古》。
谢谢!
分组讨论
(1)三国时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可称为英雄的有哪 些人呢?
示例:“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曹操;“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的孙权;“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的诸 葛亮……真是“一时多少豪杰”。
分组讨论
①“遥想公瑾当年”,“当年”指何时?
“当年”对周瑜而言,是他指挥赤壁大战之时,此时的周瑜正意气 风发。而苏轼此时却是被贬黄州,快到了知天命的年纪,不免伤感抑郁。
提示:这首词历来被视为豪放词的代表作品,朗读时应
该高亢激昂、铿锵有力。
叁 解释题目,了解文体
解题
念奴娇,词牌名。 赤壁怀古:地点(赤壁) 题材(咏史怀古词)
了解咏史怀古诗词
咏史怀古诗词:一般以古代历史事件或古代人物为题材,或借古讽今,或 寄寓个人怀才不遇的感伤,或表达昔盛今衰的兴替之感。诗人或词人以历史事件、 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 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这类诗词多写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
用美人衬托周瑜雄姿英发,英俊潇洒,更显得周瑜年少有为。正如 西楚霸王项羽,身边若没有美人虞姬,便少了些许柔情。一个细微之处, 一个女子的入场,便使整首词有了无限情思。而苏轼被贬黄州之前,早 已经历了丧妻之痛。两相对比,更抒发了苏轼内心的无限感慨。
分组讨论
(3)词人的形象和周瑜的形象构成什么关系?

《念奴娇赤壁怀古》上课使用课件ppt

《念奴娇赤壁怀古》上课使用课件ppt





哪几句描绘赤壁之景? 哪几句叙写历史人物? 哪几句抒发自己的情怀?
卷 起 千 堆 雪 。
乱 石 穿 空 , 惊 涛 拍 岸 ,
欣赏美景 品味语言
“乱“—— 写出岩石的险怪 “穿”——写出石壁的陡峭;
“惊”——写出水势的汹涌; “拍”——写出江水与岸拍击的 力度; “卷”——写出波涛的巨大力量; “雪”——写出水色的纯白。
谢 谢 指 导
学习目标
1、 背诵全词,感受豪放词风。 2、把握“景、史、情”结合的写法, 学习怀古诗的鉴赏方法,提高诗词鉴 赏能力。
3、学习作者旷达豪放的胸襟, 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 ,惊涛/拍 岸↗ ,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 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 多情 /应笑我,早 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对比
人物
外貌
际遇
基调
周瑜
英俊儒雅 早生华发
幸福美满 功成名就 屡遭不幸慨。
34岁
雄姿英发
东吴都督
功名成就 幸福美满
47岁
怀古
伤己
早生华发 团练副使 功业未就
壮 志 难 酬
屡遭不幸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作业
1 .将本词与杜牧的《赤壁》比 较并赏读,分析两篇作品在写 作上的异同。 2 .推荐阅读林语堂著的《苏东 坡传》一书。
体分 悟析 情人 感物
周 瑜
作者从哪几个角度描写周瑜的?

部编版高一上册语文第九课《念奴娇·赤壁怀古》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优秀5篇)

部编版高一上册语文第九课《念奴娇·赤壁怀古》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优秀5篇)

部编版高一上册语文第九课《念奴娇·赤壁怀古》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优秀5篇)《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感受苏词的豪放风格。

2、了解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与壮志未酬的苦闷,正确理解“人生如梦”的思想情绪。

3、理解作者通过词体现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通过语言品味词作的豪放。

教学难点:通过理解“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讨论、体会苏轼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进而感受苏轼的人格魅力。

教学方法:诵读法、赏析法教学过程:一、导入宋代的词,明确是分为两个派别,即婉约与豪放。

婉约,内容不外乎是离愁别绪,闺情绮怨。

而豪放派便恰恰与其相反,内容比较宽阔浩荡,气势恢宏,让人读后有种痛快淋漓的感觉。

苏轼是一个用“豪放”作词的,并开始写作打破传统词风的词,《念奴娇·赤壁怀古》便是其豪放词风的代表作。

二、解题:念奴娇赤壁怀古观眼前之景(题目)思历史之事抒一己之情三、研读课文,学生整体把握全词内容,感受苏词的豪放风格。

1、上阙写的景色有什么特点?如何描写?明确:景——雄奇壮丽景物描写的豪放“大”字写出了长江奔腾而来,汹涌澎湃的气势。

“千古”则写出了历史长河的浩瀚渺远。

作者从时间和空间上,把江水、浪花和千古风流人物融为一体,为全词设置了一个极为广阔的空间和甚为悠久的时间背景。

为全词奠定了昂扬的基调。

2、这几句中哪几个字用得好?请大家展开想象,为我们描绘一幅赤壁美景。

明确:“乱”写出山石险怪,“穿”写出高峻陡峭。

“惊”写浪花汹涌,“拍”描绘出水石相搏的情状。

“卷”字写出浪花四溅,狂澜奔腾起伏的异景。

作者从形状、声音、以及颜色三方面,用了比喻、夸张、拟人的手法描绘了赤壁的壮阔景观,并暗写赤壁之战惊心动魄的场面和英雄豪杰们的雄姿,表现了作者的豪迈奋发。

3、面对这如画的江山,作者想到了谁?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下片着力塑造周瑜,为何要插入“小乔初嫁了”这一细节?作者为什么用“初嫁”,而非“出嫁”?明确:人——英雄人物周瑜形象的豪放周瑜苏轼年龄34岁47岁婚姻幸福美满屡遭不幸外貌英俊儒雅早生华发才华文韬武略才华恣肆职务东吴都督团练副使虚职际遇功成名就功业未成情场、官场、战场,场场得意;黄州、惠州、儋州州州失意。

《念奴娇赤壁怀古市级优质课一等奖课件

《念奴娇赤壁怀古市级优质课一等奖课件

目录•课程背景与目标•文本解读与赏析•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过程与环节•教学评价与反馈•课程资源与开发课程背景与目标《念奴娇·赤壁怀古》背景介绍01苏轼生平及时代背景介绍苏轼的文学成就及时代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诗人的其他作品及时代背景对诗歌创作的影响。

02赤壁之战的历史背景详细阐述赤壁之战的历史背景,战役的经过和结果,以及对中国历史的重要意义。

03诗歌的创作背景分析苏轼在何种情境下创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并探讨诗人的创作动机和灵感来源。

教学目标与要求知识与技能01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应掌握《念奴娇·赤壁怀古》的主题、意象、艺术手法等基本知识,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02通过朗读、背诵、讨论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内涵,感受诗人的情感世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03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化的热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市级优质课一等奖荣誉获奖证书及评委评价展示本课获得的市级优质课一等奖荣誉证书,并引用评委对本课的积极评价,彰显课程质量和教学水平。

获奖后的影响与贡献阐述本课获奖后在学校、市区乃至更大范围内产生的影响,以及对推动语文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的贡献。

对未来教学的启示总结本课获奖的经验教训,探讨对未来语文教学的启示和借鉴意义,为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文本解读与赏析赤壁之战的历史背景简述赤壁之战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将诗歌与历史事件相结合,深入理解诗歌内涵。

苏轼生平及时代背景介绍苏轼的生平事迹、文学成就及时代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诗人的其他作品及时代背景对诗歌创作的影响。

文本背景及作者简介文本内容解读诗歌意象解析分析诗歌中出现的意象,如“大江东去”、“千古风流人物”等,探讨这些意象在表达诗人情感方面的作用。

诗歌结构梳理梳理诗歌的结构,包括起承转合、押韵平仄等,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韵律美和整体构思。

文学价值与艺术特色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01分析诗歌中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如何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历史人物来抒发诗人的内心情感。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通用12篇)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通用12篇)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通用12篇)《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通用12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篇1教学目标:1.把握本词“景、史、情”相融合的写作特色。

2.通过对语言的分析,把握内容,感受风格,领会思想。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课型:课内赏析课教时安排: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先来欣赏一首由我国著名男中音歌唱家杨洪基的《滚滚长江东逝水》,同学们可以任自己的思想任意驰骋在古战场。

让我们踏着这雄浑的男声独唱,走进三国,走进赤壁,走进《念奴娇·赤壁怀古》。

一首诗词,要读懂,首先仍是字词入手。

语文实为“文字、文章、文学、文化”二、整体感知1.请同学朗读,同学评价,学了这么多年的语文,读得怎么样?应该怎样读?2.检查字词的理解见幻灯23.集体朗读4.师范读或者听多媒体的朗读解释:词与诗歌不一样,押的是入声韵。

入声韵现在已不存在,现在无锡的老言颇有点相像。

举例试用无锡话读。

入声韵的特点是压抑,此词虽然是豪放词,然归根结底是压抑的情感。

5、学生朗读,要求:体会文化三、品味鉴赏:词是有章法的,理解词要一层一层的看。

全词共八句,分别是:1、第一句从眼前江景起兴,由眼前的大江联想到历史长河,引出对往昔英雄的怀念。

讨论:你认为第一句指的是眼前的大江吗?幻灯5哪几个词是最有历史感的?“浪淘尽”是什么意思?(任何英雄人物都会掩埋在历史的长河中,起笔苍凉)2、点明怀古内容,引出古战场幻灯6故垒西边……这是真是赤壁吗?何以见得?3、正面描写赤壁景色,突出江流气势和赤壁的雄奇红灯7“乱石穿空”写什么?“惊涛拍岸”突出什么?“ 卷起千堆雪”写什么?(写山,雄俊,力度。

惊涛,表明水,江流的湍急。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写教案不能一模一样,要发挥每一个老师的聪慧才智和制造力,老师的教案要结合本地区的特点,因材施教。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5篇,期望大家能有所收获!《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1教学目标:1、通过对语言的分析,把握内容,感受风格,领悟思想。

2、理解宾主互衬,虚实相衬的写作特点;3、了解豪放宋词的风格特点,提高古典诗词阅读鉴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本词的语言美,思想美和艺术美的统一。

2、难点:苏轼词的风格特点。

教学时教:一课时。

教学课型:讲读课。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课前发《东破突围》给学生)介绍余秋雨的《东破突围》,正是由于被贬职,苏东坡突破了小人们的包围,使他真正审视人生的真谛,从而写出了流传千古的旷世杰作《前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

《念奴娇赤壁怀古》历来被称为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作,是苏轼被贬到黄州期间所写,表达了词人对古代英雄的赞美和壮志未酬的感慨。

二、解题1、以提问方式复习作者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画家,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一生宦海沉浮,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书法与黄庭坚、米市、蔡襄并称“宋四家”。

与其父苏询、其弟苏辙并称“三苏”。

2、关于豪放派词豪放派对婉约派而言。

词原来是从民间小调进展来的,多以艳情为题材,语言清丽,音律严谨,表现婉曲含蓄,就用“婉约”两字来形容它的风格。

后来渐渐有了变化,到苏轼笔下,词的题材被大大拓宽了,所谓“以诗入词”,形式上也不再严格遵守腔调韵律,词境更壮阔了,确立了豪放派的风格。

豪放派词人中,辛弃疾是集大成者。

3、让学生介绍写作背景苏轼早年颇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屡遭贬斥。

1079年,他突遭逮捕,审讯,这是_“乌台诗案”,他最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总之,苏轼贬黄州,是因为遭人暗害,不知不觉转入政治斗争漩涡,而不是什么因写诗攻击新法。

《念奴娇·赤壁怀古》上课实录

《念奴娇·赤壁怀古》上课实录

念奴娇·赤壁怀古导读本文是一份上课实录,记录了老师在课堂上讲解《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诗的内容。

这首诗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诗歌之一,描绘了三国时期赤壁之战的壮丽场景,以及诗人对那段历史的怀念之情。

通过阅读本文,你将了解到《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背景故事,以及诗中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第一部分:背景故事《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元代文学家杨维桢创作的一首诗。

诗中描绘了公元208年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与吴国孙权联手,在赤壁之战中击败曹操的情景。

这场战役被誉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战役之一,也是元朝著名文人苏轼所咏的《赤壁赋》的主题。

赤壁之战发生在公元208年,当时曹操率领大军进攻东吴,并派遣水军攻打刘备的蜀国。

诸葛亮在火烧连营等计谋的帮助下,成功挫败了曹操的攻势。

这场战役标志着曹操的统治开始走向衰落,也为东吴和蜀国保住了生存的空间。

第二部分:诗歌分析N 赤壁怀古,十里长亭芳草萋萋;翻轻纱,群舸弄水,回顾烟波里。

《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开头一句“赤壁怀古”直接点明了诗歌的主题。

十里长亭和芳草萋萋的描绘使人感受到了赤壁当时的繁华景象。

O 二十四桥仍尚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接下来的两句“二十四桥仍尚在,波心荡,冷月无声”揭示了诗人对于历史的怀念之情。

这里的“二十四桥”指的是赤壁战场周围的桥梁,虽然已经经历了数百年的风雨,但依然屹立不倒。

而冷月无声则让人联想到战争的残酷和无情。

C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风景和年轻的向往,也可以视作杨维桢自己对于世事沧桑和岁月流转的感慨。

I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诗中的这两句表达了大自然的壮丽和恢宏景色。

白日依山尽描绘了太阳的落山景象,而黄河入海流揭示了大自然中巨大的运转力量。

第三部分:思想和情感整首《念奴娇·赤壁怀古》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的怀念之情以及对于景色的赞美。

通过描绘赤壁之战的壮丽场景和自然景观的奇特美丽,诗人展现了自己独特的情感和审美观。

《念奴娇赤壁怀古》优秀教案5篇

《念奴娇赤壁怀古》优秀教案5篇

《念奴娇赤壁怀古》优秀教案5篇《念奴娇赤壁怀古》优秀教案1一、教材分析(一)单元教学目标:必修四第二单元编选的是宋词,在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五个必修模块中,这是唯一的宋词单元。

本单元选取的是四位著名词人的作品。

四人中苏轼和辛弃疾是北宋和南宋的豪放派代表,而柳永和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其中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文人,李清照是宋代最杰出的女词人,四人在词坛上都占有一席之地。

教材编者可谓用心良苦,编选四人各富代表性的词来学习,通过比较,使学生了解完全不同的两种词风,进一步体会四位词人不同的创作风格。

本单元教学课上努力做到学生、教师、编者和文本之间的平等对话与交流,在学生理解词的内容后,教给鉴赏词的方法。

通过鉴赏,体味词中表达的情感,分析作者是如何传情达意的,进一步了解词的特点和写法(情景交融、点染、白描、叠字等),让学生在学习后对词的鉴赏建立一个初步的感性的理解。

因必修五模块已没有古典诗词的学习内容,所以本单元的学习还应引导学生对鉴赏古典诗词的一般方法进行总结,为以后进行诗歌与散文系列模块的选修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文特点及在单元中的地位:《念奴娇·赤壁怀古》既是苏轼的代表作,又是豪放派词的主要代表作之一。

通过对本词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区分两大风格词派的作品以及以后进行诗歌鉴赏的训练。

根据以上教材特点和新课标理念,确立教学目标如下:知识目标:1、了解苏轼的有关知识;2、把握豪放词的意境及特点。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朗诵水平;2、通过比较,认识豪放派与婉约派艺术风格的不同。

情感目标:教育学生正确面对人生道路上的困难与挫折,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保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为:1、体会词人在作品中表达的思想感情;2、比较豪放派与婉约派艺术风格的不同。

教学难点为:如何理解“人生如梦”。

二、学情介绍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学生,学生对苏轼的诗文并不陌生,《题西林壁》《水调歌头》等都耳熟能详,尤其是必修二《赤壁赋》抒写月夜泛舟赤壁的感受,借主客问答阐发人生感悟,旷达中透出老大无成的不遇之愤,为学生进一步感受苏轼的豪放词风、理解词人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奠定了良好基础。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六篇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六篇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六篇《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篇1教学目的1.指导学生熟读成诵2.指导学生理解词的大意3.指导学生领悟词的意境教学重点:理解词的大意教学难点:领悟词的意境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方法:讨论.、讲读教学手段:电脑多媒体技术教学过程:导语:赤壁之战是历史上有名的战役,也正是由于这场战争,三足鼎立的局面才得以形成。

因而后人描写同赤壁有关的诗、词、文很多,仅苏轼就写下了名篇《赤壁赋》与《念奴娇赤壁怀古》,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他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

一、作者简介(内容见课件)二、问题思考(见课件)三、作品朗读(要求:边听朗读边思考上述问题)四、意境分析:1、首先要理解“意境”这个概念。

要清楚什么是“意”,什么是“境”,“意境”又指的是什么。

(内容见课件)2、结合词的内容分析领悟词的意境。

(师生问答、讨论)问:第一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一句的意思是:滚滚的长江水一直向东流去,大浪淘洗尽了千百年来江水中的风流人物。

这样解释对不对?[这样解释不对]问:“浪”在这里指的是浪花吗?[不是指浪花,比喻时光]问:同学们还知道用水比喻时光的句子吗?比如孔子曾经说过的,“子在川上曰——[“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苏轼劈头一句,非常有气势。

江,直接用一个“大”来修饰,有一种横空而来的磅礴气势。

问:如此的磅礴气势,让我又想到了李白的一句,写黄河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问:三国演义的片头曲有这样两句歌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这两句,跟苏轼这两句几乎完全一样。

“滚滚长江东逝水”就是“大江东去”,“浪花淘尽英雄”就是“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那么,我们就用这两句来改写苏轼这两句,把“风流人物”换成“英雄人物”,大家觉得可不可以?为什么可以?道理是什么?[如果可以换用的话,那么苏轼为何不干脆用“英雄人物”呢?虽然“英雄人物”跟“风流人物”都指的是杰出的、有成就的人物,但苏轼心中其实是不等同的。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优秀4篇】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优秀4篇】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优秀4篇】《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篇一(一课时,40分钟)教与学的目标1、了解历史题材在诗词作品中的处理方式;2、明确即景抒情与借古事比今事两种抒情方法的各自长处。

教与学的时间预设一课时(40分钟)教与学的过程预设一、组织教学同学们,我们平时经常说自己的民族历史有多么多么悠久,今天我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历史给我们的最好的东西是什么?”(预设学生的答案:提供经验教训;丰富文化积淀;增强民族自豪感;等等)大家的回答都有各自的合理性。

德国大文豪歌德的回答是这样的:“历史给我们的最好的东西就是它所激起的热情。

”一旦我们被某个历史人物、某个历史事件深深触动,我们就会激情澎湃、情难自已。

用诗歌的形式把这些激情记录下来,我们就称之为怀古诗词(板书:怀古诗词)。

它们的最大特点就是把历史题材作为题咏的对象。

本堂课我们就来研读这样类型的两首宋词。

二、文本研习1、教师范读:《念奴娇赤壁怀古》,注意正音(如“了”、“纶”等);《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注意正音(如“佛”、“仲”等)。

2、学生齐读两首词。

3、交流初读感受此环节起激发兴趣的作用,为接下去的分组研习作准备。

可以从“你更喜欢其中的哪一首?”“你觉得哪一首比较容易读懂?”这样的浅易问题入手。

确定班内四组同学的大致“倾向”,“暗示”两首词的显著差异。

4、分组自主合作研习把班里同学分成两组:第一组合作研习《念奴娇赤壁怀古》,任务是根据教材77页“文本研习”第1题,主要研习这样4个小问题(刚好对应4个直列):(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歌咏的是历史人物还是历史事件?(指明作者写作的地点,词涉及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各是什么)(2)《念奴娇赤壁怀古》的作者对周瑜有何评价?(说出具体理由)(3)这首词的上片对赤壁的雄奇景色作了具体的描绘,这有什么作用?(4)请从写景的角度变化及所运用的修辞手法两个方面说明“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写景技巧。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15篇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15篇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15篇《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1一、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感受豪放之美,体会豪放词的风格。

2、合作探究,品语言,赏意境,理解写景、咏史、抒情结合的写法。

3、全情投入,体悟词人面对人生风雨的情感、态度。

使用说明学法指导:1、先熟读诗歌,标记勾画重点字词,记录疑难问题,再做学案。

2、规范书写,独立完成,做好重点、难点、疑点标记,准备讨论。

A层同学完成导学案上所有内容,并注意总结规律与方法。

B层同学努力完成所有内容,C层同学完成预习案内容。

3、课堂中,小组要积极讨论,合作探究,学习组长负责拿出讨论结果,准备展示、点评。

4.及时整理展示、点评结果,完善落实好导学案。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艺术境界和炼字用词的妙处,品味作品的语言。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人生如梦”的思想。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一课时预习案只有经过充分的预习,你才能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自主学习】——建立自信,克服畏惧,尝试新知一、教材助读(一)写作背景:北宋元丰三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湖北黄州团练副使,北宋元丰五年游赤鼻矶,作怀古之词《念奴娇·赤壁怀古》抒怀。

这时作者四十七岁。

(二)周瑜简介:建安三年(公元198年),东吴孙策亲自迎请周瑜,授予他“建威中郎将的职衔, 瑜时年二十四,吴中皆呼为周郎。

同年,周瑜迎娶天姿国色的小乔。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周瑜在赤壁大败曹操。

(三)关于“词”1、词的起源:产生于唐,盛行于宋。

词即歌词,指一种和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

又称“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曲词”2、词牌和标题: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标题是词的主要内容的集中体现。

3、词的分类:按字数: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按段:单调、双调、三叠、四叠(段落叫“阙”或“片”)4、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婉约派: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姜夔等。

豪放派:苏轼、辛弃疾等(四)诗歌阅读方法:1、把握特点——高度的概括性,鲜明的形象性,浓厚的抒情性,和谐的音乐性。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5篇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5篇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5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1一、教学理念本课教学设计是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为依据,从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来设计教学目标。

同时本课也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人文功能以及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的思想来指导整个教学设计。

二、教材分析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三第二单元唐诗宋词中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这一单元的教学目标是鉴赏唐诗宋词,在反复诵读中,运用联想和想象,探究它的意境。

本篇是此单元第八课《词七首》中的第三首,它是承接前面两首婉约派词风的词作之后,是第一篇豪放派风格的词作,在本单元中地位十分重要,所以我们必须重视对本词的学习。

本词运用了烘托和映衬的表现技巧,用豪迈的情调抒写胸中块垒,表达词人对古代英雄的赞美和自己壮志未酬的感慨。

三、学情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中二年级的学生。

此阶段的学生的特征是他们的认知内驱动力和自我提高驱动力是他们学习的主要动力,高二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加强了,对新的知识具有更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需要为他们营造相对自由、活跃的课堂气氛;从心理上看,高二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仍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当中,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突出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并需要老师积极引导和启发。

四、教学目标鉴于以上的教学理念、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

我设置了以下的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诵读诗词,感悟本文的豪迈词风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课件(29张ppt)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课件(29张ppt)

一时多少 豪杰为什么只 写周瑜?
34岁 雄姿英发
江山在
东吴都督 功名成就 幸福美满
周郎不在
(怀古)
时 运 不 济
47岁 早生华发 (伤己)
壮 志
团练副使

功业未就 东坡在

屡遭不幸 事业不在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整体感知,思考:上、下两阕各写了 什么内容?
明确: 上阕:描绘赤壁的景色。 下阕:写周瑜的丰功伟绩和词人的感慨。
问题思考
哪几句描绘赤壁之景? 哪几句叙写历史人物? 哪几句抒发自己的情怀?
欣赏美景,品味语言
你认为哪几句写得好?哪些字词最富表 现力?为什么?
“穿”——写出石壁的陡峭;
襟。(意象宏伟、磅礴,意境开阔)
”江山如画“这句话的作用
这一句承上启下。“江山如画”是从眼前 景色得出结论,也是对前三句的,体会情感
周瑜
从哪几个角度写了周瑜的形象?找原句。
(外貌)羽扇纶巾——儒雅、风流倜傥的儒 将
(动作)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指挥若 定 泰然自若
“惊”——写出水势的汹涌; “拍”——写出江水与岸拍击的力 度; “卷”——写出波涛的巨大力量; “雪”——写出水色的纯白。
以上几词,从形声色的角度,运用 夸张比拟比喻的修辞,描绘一幅雄 奇壮丽的赤壁江山图。
景物特点:雄奇壮观、气势磅礴。
场景雄奇壮观、气势磅礴有何作用?
描写作用:让人联想到三国时期复杂动 荡的时代特征和赤壁大战时惊险激烈的 战斗场面,为英雄人物的出场提供了一 个环境背景。起笔开阔,大江汹涌奔腾, 使人想起锦绣山河中涌现的千古风流人 物。同时,还表现了作者苏轼博大的胸

9.1《念奴娇赤壁怀古》说课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9.1《念奴娇赤壁怀古》说课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演示完毕,感谢凝听
2.教材重难点
1 本课的重点是:
品味词作豪放雄 浑的气势,体会 词人所抒发的壮 志难来自的感慨。重点2
本课的难点是: 理解理解词中
难点 写景、咏史、
抒情相结合的 写法,理解 “人生如梦” 的思想情绪。
3.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在初中时就已经学过苏轼不少词作,这 为学生进一步理解词人复杂、矛盾的情感世界创 造了良好的条件,但学生仅凭个人经历难以理解 诗人的矛盾情感,鉴赏和分析诗歌还不太熟练。
的探究做铺垫。 • (五)(重点讲)细读品味“古地之景” • 引导学生从上阕中找出意向,组织语言描画景观,明确意境;通
过对画面的描画,感受赤壁的奇景和长江的气势,进而引出下阙 作者思古人之事。
环节二:教学新课
• (六)(重点讲)细读品味“古地之人”“怀古之情”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周瑜与苏轼的形象,知道怀古咏史诗词的 手法——怀古伤今;词人形象与诗人形象的对照,有利于学生接下 来对词人情感的体悟,引导学生从怀古诗词的特点分析词人。
2.板书设计
• 写景:赤壁奇景,雄伟壮阔 • 怀古:周瑜年少有为,风流儒雅 • 伤今:早生华发,壮志难酬 • 态度:旷达洒脱,积极乐观
四、教学效果预测
通过本节课教学设计的散布实施,我还课堂于学生,引起 了学生的极大兴趣,相信预期的目标将会得到很好的落实, 学生将会在和谐的氛围中充分的活动起来,学得积极,学 得主动,学得快乐,从而到达师生互动的效果,但在教学 中可能会有一些想不到的问题生成,我会根据具体情况有 针对性的解决。
二、教学目标分析
教学目标
1.理解词中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2.感受苏轼的旷达洒脱、积极乐观面对人生的态度。
三、教学过程设计

课件57:第9课 念奴娇·赤壁怀古

课件57:第9课 念奴娇·赤壁怀古

3.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词 【简析】我将把那雕弓的弓弦拉得像一轮满月,朝着西北方向,射杀 那凶恶的天狼——骚扰宋边境的西夏政权。表明了作者要为保卫国家 杀敌立功的决心。 4.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卜算子》词 【简析】孤雁飞来飞去,把寒枝都选遍了,也不肯在上面栖息,最后 还是在荒凉寒冷的沙洲上落下。表现了作者宁可处境贫困,也不苟合 于世的优秀品格。 5. 腹有读书气自华。——《和董传留别》诗 【简析】只要有很深的学问,气质自然就会充满光彩。
苏轼是我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文学家。诗、词、散文都有突出的成就。 诗,他是北宋四大诗人之一;散文,他是“唐宋古文八大家”的佼佼 者。而他最富于开创性的艺术贡献是词的创作。苏轼的词意境和风格 都比前人提高一步。不纠缠于男女之间的绮靡之情,一扫晚唐五代以 来文人词的柔靡纤细的气息,创造出高远清新的意境和豪迈奔放的风 格。 作品有《苏东坡集》、词有《东坡乐府》。苏东坡一生给后人留 下了诗二千七百余首,词三百四十余阕,文四千余篇。苏轼如同一块 兀立不动的基石,支撑着中国文学史。 苏轼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 “诗”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 “词”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
人物 年龄 生活 外貌 际遇
周瑜
苏轼
34岁
47岁
幸福美满屡遭不幸Fra bibliotek英俊儒雅
早生华发
功成名就(碰到了孙权这样的 壮志未酬(四十多岁 担任团
明君,二十多岁就被重用) 练副使,虚职,无人赏识)
小结: 作者没写刘备,是因为刘备太严肃,年纪也不小了;没有写曹操是因 为曹操在这次战争中最终以失败告终;没有写诸葛亮是因为诸葛亮太 完美了,“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悲剧性结局,既不符合前面雄壮的景 物描写特征,其伤感与悲凉也会超越后文的“一尊还酹江月”。作者 通过周瑜这一形象,可以很自然地使读者联想到作者本人,壮志未酬、 贬官黄州,两鬓斑白、无所建树,不免悲从中来,发出“人生如梦” 的感慨。诗人赞颂周瑜非凡的胆略,意在抒发自己年将半百而功业无 成的感慨。

念奴娇 赤壁怀古(上课用)

念奴娇  赤壁怀古(上课用)

——苏轼以旷达情怀沉淀人生风雨一)解题了解“怀古诗”•形式标志:•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名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名后加“怀古”、“咏怀”等。

之人认世•苏轼(1036—1101)字,号,眉州眉山人。

著名文学家、书画家。

苏轼思想较复杂,虽以为主,但也很浓厚。

苏轼一生仕途坎坷。

因“”(1079年)被贬到黄州做团练副使。

•成就:“诗”与并称为“苏、黄”;“词”与并称为“苏、辛”;“文”为;“书法”与并称“书法四大家”。

乌台诗案二)朗读感知思考思考1】整首诗给大家一种什么样的感觉?豪放、有气势、雄壮思考2】整体感知:概括上下片内容上片,着重写景,写赤壁壮丽景象,借景抒情,表达对历史上英雄人物的怀念。

下片,写赤壁所想,吊古伤今,借对周瑜的仰慕,抒发自己功业无成的感慨。

鉴赏上片1.你认为哪几句写得好?好在何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思考:如果将“大江”改为“江水”、将“千古”改为“无数”好不好?为什么? 这一句在全词中起什么作用?“人道是”、“周郎”“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一句有什么作用?鉴赏下片•怀人,抒情。

写谁?为什么写他?“一时多少豪杰”,为什么只写周瑜?词中周瑜的形象有什么特点?请结合词中语句分析概括。

分析怎么称呼:婚姻状况:长相装扮:作战能力:周郎、公瑾——年轻有为,少年得志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英俊潇洒、儒雅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指挥若定,泰然自若——婚姻美满,生活幸福(美女衬英雄)虽然三国时期是英雄辈出的年代,但只有周瑜符合作者的审美要求:婚姻美满、英俊潇洒、少年得志、功成名就,于是作者选取了周瑜的三个方面:“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便把一个叱咤风云的儒将风采写得形象生动。

在周瑜身上寄托着作者的人生理想,同时也引发自己未能建功立业的感伤。

东坡当年47岁,不但无建树,反而待罪黄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 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 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色的从容,一 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 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 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 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 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 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 —
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 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 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 马上就要产生。

雪 卷
穿
字词
特点
角度
修辞
感情

穿 惊
险怪
高峭 汹涌

夸张

卷 雪
猛烈 奔腾
纯白
声 拟人 (听) 形 比喻 色(视)
向 往 英 雄 豪 迈 奔 放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思考:描绘出怎样的画面?有何作用?
这三句正面描写赤壁。作者抓住悬崖、 陡壁、惊涛、波浪这些可视性极强变化宏 大的形象,大刀阔斧横画纵抹,通过夸张、 拟人、比喻修辞手法,寥寥数笔便描绘了 一幅雄奇壮丽的画面,令人想到当年赤壁 之战的壮阔场面,从而为下片所追怀的赤 壁大战中的英雄人物渲染了环境气氛。同 时也表现了作者博大的胸襟和豪迈的气概。
豪放派
苏轼(1036---1101),字子瞻, 号东坡(任黄州团练副使时,曾于山 之东坡居住,故号东坡)四川眉山人。 他是杰出的散文家,为唐宋八大家之 一;他是伟大的诗人、词人,也是著 名的书画家。他的诗文,尤其是词, 气势雄浑,感情奔放开一代豪放词风, 对当时和后人的影响很大。
“ 唐宋八大家 ” ——散文 “苏 黄” ——诗 “苏 辛” ——词 “宋 四 家” ——书法 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许多古人,每见名山大川,必 有所感怀。如孔子“登泰山而小天 下”,范仲淹临洞庭而忧苍生,欧 阳修游滁州而醉山水。他们心为山 动,情为水发,锦文华章喷薄而出, 留下许多千古绝唱。 宋代词人苏东坡来到传说中的 历经沧桑的赤壁古战场,同样颇有 感触,于是醉书一曲《念奴娇》,让 世人传唱。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如果将“大江”改为“江水”、将“千古”改为“无数” 好不好?为什么? 这一句在全词中起什么作用?
“大江” 给人一种气势磅礴的感觉 ,还指 历史的长江,把空间拓展开了; “千古”让我们想到了悠久的历史,从古到 今,把时间概念扩大了。 这几句一开篇便将我们的视野引向了无限广 阔的空间和无比悠久的时间之中,定下了这首词 的豪放基调,为人物的活动展开波澜壮阔的背景。


批评苏东坡的言论为什么会 不约而同地聚合在一起呢? 我想最简要的回答是他弟弟 苏辙说的那句话:“东坡何 罪?独以名太高。”他太出 色、太响亮,能把四周的笔 墨比得十分寒伧,能把同代 的文人比得有点狼狈,引起 一部分人酸溜溜的嫉恨,然 后你一拳我一脚地糟践,几 乎是不可避免的。在这场可 耻的围攻中,一些品格低劣 的文人充当了急先锋。
人生短暂,江月永恒;
壮志难酬,豪情长存!
反映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是诗人仕途坎坷、 壮志难酬的悲叹和愤慨,在貌似自慰自解的言辞 之中激荡着一腔追慕英雄、渴望建功立业的豪迈 之情,与全词的格调是相符的。
豪放词


笔力雄健,气势磅礴, 场面宏大,意境开阔。
婉约词

修辞婉转、表现细腻
语言圆润,清新绮丽
答案揭晓:
作者渴望建功立业, 希望自己也能象周 瑜一样能为国家干 一番伟大的事业。 但自己年近半百, 白发早生而贬居边 地,无所建树,壮 志难酬报国无门。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 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探究:有人说,词的最后几句含有消极
成分,与本词的豪壮情调不和,你认为 呢?
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叱 咤 风 云
下阕描写周瑜时为什么要插入“小乔 初嫁了”这一情节?
作用: (1)借小乔初嫁的事实,表 明周瑜在指挥赤壁之战时,年纪 很轻,才华横溢。 (2)以美女衬英雄,更能衬 托周瑜潇洒的风姿。
(3)小乔的姐姐大乔是孙权之嫂,所 以周瑜外托君臣之义,内有姻亲之情,能 够取得孙权的绝对信任,这是他能够建功 立业的一个重要条件。
在取材上,多写儿女之情、离别之情;在 表现手法上,多用含蓄蕴藉的方法表现情 绪。

《临江仙》 ——【明】杨慎
白 发 渔 樵 江 渚 滚 滚 长 江 东 逝 水 ,
都 付 笑 谈 中 。
古 今 多 少 事 ,
一 壶 浊 酒 喜 相 逢
惯 看 秋 月 春 风 上 。


几 度 夕 阳 红 。
青 山 依 旧 在 ,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这三句点明了什么? 地点,时间,人物,事件。
写赤壁借他人之口,绕过疑点,勾 起人们对赤壁之战历史的回顾
赤壁何须问出处,东坡本是借山川。
(清)朱日浚
为了突出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的功绩, 并为下面写周瑜埋下伏笔。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该句哪几个字用得好?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在本词中起什么作用?
过渡句,“江山如画” 承上,“一时多少豪杰”启 下。由写景过渡到写人,这 一声慨叹将江山之胜与怀古 之情融为一体。“一时多少 豪杰”是虚写,既照应开头 “千古风流人物”,又为下 阕写周瑜作了铺垫。
下阕:苏轼刻画的周瑜
小乔初嫁了_______年轻得意 雄姿英发 _______ 英俊潇洒 羽扇纶巾 _______ 从容闲雅 谈 笑 间 _______ 指挥若定 樯橹灰飞烟灭 _______ 足智多谋
感知内容
有人说这首词特点是将写景、咏史、 抒情融为一体,请在本词中分别找出表示 这些内容的词句?
提示:找一找意象! (意象 :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 有什么历史? 抒情的句子!
感知内容
有人说这首词特点是将写景、咏史、 抒情融为一体,请在本词中分别找出表示 这些内容的词句?
上阕 写景:大江、赤壁;乱石、惊涛 。 咏史:赤壁之战(遥想公瑾当年) 下阕 抒情:早生华发,人间如梦。
苏 轼
俞文豹《吹剑录》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东坡 在玉堂(官署名)日,有幕士善歌,因问:“我 词何如柳七?”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 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 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豪放派
苏轼
阳刚
词派
婉约派
柳永 阴柔
宋代词坛的一大流派, 其作品气势豪放,意境雄浑,词中 充满豪情壮志,给人一种积极向上 的力量。代表词人以苏轼、辛弃疾 为主,代表作品为苏轼《念奴 娇· 赤壁怀古》和辛弃疾《永遇 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大江东去”是赤壁之战的衬景,“浪淘 尽,千古风流人物”是“怀古”的点题。 这一句泛写作者凭高远眺,所见所感,是 全词起兴之笔,词一开头就浓缩了浩瀚的 时空,把江水、浪花、千古风流人物融成 一片,创造了一个的旷远、深沉的意境, 为“周郎国周郎赤壁” 这三句点明了什么?
是 非 成 败 转 头 空 ,
浪 花 淘 尽 英 雄 。
余秋雨《东坡突围》

这便是黄州赤壁。赭红色 的陡峭石坡直逼着浩荡东 去的大江,坡上有险道可 以攀登俯瞰,江面有小船 可供荡桨仰望,地方不大, 但一俯一仰之间就有了气 势,有了伟大与渺小的比 照,有了视觉空间的变异 和倒错,因此也就有了游 观和冥思的价值。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 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故垒 西边,人道是:三国 周郎赤壁。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 雪。江山如画,一时 多少豪杰。
遥想公谨当年,小 乔出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故国 神游,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三国时代的人物很多,作者为什么单单要选择周瑜?
年龄 生活 外貌 职位 际遇 基调
24 幸福美满 英俊儒雅 东吴都督 功成名就
昂扬奋进
47 屡遭不幸 早生华发 团练副使 功业未就
神宗时,王安石执政推行新法,意 见相左,刚入仕途的苏轼自请离京先后到 杭州、密州、湖州等地任职,后因诗文中 有讽刺新法的内容,以“诋毁新法”罪入 狱一百多天,这就是宋代第一起文字狱— —“乌台诗案”。后经多方营救出狱,后 以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了事; 哲宗继位后,反对新法的旧派司马光执政,重用苏 轼,官至礼部尚书、兵部尚书,后因与司马光政见 不合,再次离京任杭州、颍州、扬州等地知府,后 变法派又得势,苏轼被一贬再贬,58岁的苏轼被流 放惠州、儋州; 徽宗继位后,被赦免内迁,死于回常州的途中,时 年65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