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法水处理行业分析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一、膜技术及市场分析 (2)
1.1 中国膜产业和市场 (2)
1.1.1 RO膜市场 (4)
1.1.2 UF/MF膜市场 (5)
1.1.3 MBR市场状况 (6)
1.2 中国膜产业企业情况 (7)
二、膜法水处理行业分析 (9)
2.1 水处理行业概况 (9)
2.2 膜法水处理技术概述 (15)
2.3 膜法水处理产业链 (18)
2.4 主要水务公司运营情况 (21)
三、膜法水处理主要公司 (24)
3.1 碧水源 (24)
3.2 津膜科技 (25)
3.3 万邦达 (26)
3.4 南方汇通 (26)
一、膜技术及市场分析
膜技术是膜分离技术的简称,是仿生物学膜,通过人工材料(膜材料)实现不同介质分离的技术,分离的过程多由压力、浓度差、电势差等因素驱动。按照分离精度的不同,膜又可以分为微滤(MF)膜、超滤(UF)膜、纳滤(NF)膜和反渗透(RO)膜等等。
膜技术广泛用于环境、能源、电子、医药等各个方面,近二十年来,由于膜技术可以去除常规处理工艺难以去除的水污染物,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越发受到各国重视,不同种类的膜技术分别应用于不同的细分领域,主要下游包括市政污水处理及再生、自来水处理、工业水回用、海水淡化、家用净水器等。
膜技术图谱
1.1 中国膜产业和市场
1999年,全球膜及膜组件市场销售额为44亿美元,21世纪初全球膜市场开始强劲增长,2012年全球膜制品的销售额超过120亿美元,CAGR在7-8%。
最近十几年是中国膜产业的高速增长期,我国膜产业总产值从1993年2亿元人民币上升到2012年近400亿元(膜行业总产值是指膜制品、膜组件、膜附属设备及相关工程的总值,其中膜制品与膜组件是整个行业的核心),复合增长
率超过20%,其中水处理领域占到85%以上。
1999年,全球膜行业总产值在200亿美元左右,中国膜行业的总产值约为28亿元人民币,仅占全球总产值的1.7%。到2009年,全球膜行业总产值达到450亿美元左右,其中膜制品市场为80亿美元。同年,我国国内分离膜制品市场约为60亿元人民币,加上相关工程,市场规模达250亿元人民币。根据国家环境保护膜分离工程技术中心进一步的研究和估算,2010年我国膜制品销售额大约71.3亿人民币,其中反渗透/纳滤膜(RO/NF)为26.8亿人民币,超滤/微滤膜(UF/MF)为44.5亿人民币,如果不计特种分离膜,仅中国市场上的通用膜规模就已占全球市场的20%~30%,因此中国市场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膜产品销售市场。
中国膜行业总产值增长状况(1993~2010年)
总体来看,超滤/微滤膜是中国目前膜产业中企业数量、产品种类、型号最多,能与国外产品相抗衡的领域。应用领域涉及生化制药、MBR、电厂水净化、钢厂冷却水净化等。此外还有电渗析、离子交换膜、气体分离膜、渗透汽化膜、蒸汽渗透膜等都已经初步实现产业化,具有一定的市场规模和应用前景。
反渗透膜技术壁垒远高于微滤和超滤膜,国内具备膜生产能力的企业寥寥无几,时代沃顿和蓝星东丽(中日合资)是少数能够与国外企业竞争的厂商。2005 年,我国反渗透膜市场中陶氏和海德能两家企业占据95%以上的份额,时代沃顿
等仅占有2.5-5%的份额。近年来,随着我国技术水平的提高,市场份额逐渐升高,2012 年,我国反渗透膜销售总额近30亿,时代沃顿销售收入约为3 亿,占比接近10%,但仍然具备很大空间。
膜设备的核心组件——膜丝的纺制过程为膜设备制造的关键步骤,而其中又以膜配方最为核心,膜配方直接决定了膜材料开孔的均匀性和稳定性,对膜材料是否能起到高质量的过滤效果有决定性作用。相比国际膜技术企业,目前国内主要膜生产企业如碧水源和津膜科技在微滤、超滤膜领域已可达到与国际品牌相似品质,市场单价格差距大致为30%。
1.1.1 RO膜市场
我国于1967年开始研制反渗透膜,1986年醋酸纤维素非对称RO膜实现产业化,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又相继从国外引进芳香聚酰胺复合膜生产线四条,设计生产能力累计在450万m2/a以上。国内反渗透膜市场在1996~2005年十年内规模扩大了13倍,累计引进的RO膜元件的水处理能力约为10000万m3/d。近年来,RO水处理工程呈现出大型化、集约化的趋势,单项工程合同金额已突破亿元人民币大关。
在中国整个反渗透膜市场中,国外品牌占领了约85%~88%的市场,美国陶氏化学公司和海德能公司分别占26%~30%的市场,剩余的被日本东丽公司、韩国熊津等公司占领。在2005年,国产的反渗透膜仅占2%~3%的市场份额,但截止2010年,反渗透膜国产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已上升至10%以上,局部地区国产反渗透膜的应用率已达到20%~40%。目前我国的反渗透膜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性能有了很大提高,膜的脱盐率也得到增强,并在国际市场受到欢迎。
另外,国产品牌在性价比方面与国外同类型产品相比也具有很大优势。在性能方面,国产品牌北京时代沃顿公司生产的膜产品在抗氧化、抗污染能力等方面都非常优秀,其销售额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长,并且出口销售额已经占到该公司整体销售额的40%,出口主要面向欧美、东南亚等国家。
2003年和2010年中国RO膜市场份额对比
国内企业在RO膜生产的工艺上已经十分成熟和完善,因而已实现了RO膜的全系列生产,低压纯水膜制作技术更为成熟。但是由于国内企业生产设备的控制精度不高,如缺乏灵敏的厚度在线控制、化学药剂浓度控制、温度传感控制和张力传感控制等,加之技术引进时未获得最优最新的生产工艺和生产方法,从而致使海水淡化膜和超低压RO膜至今还很难实现规模化稳定生产。
此外,国产RO膜元件的抗污染性、抗清洗性、抗氧化性稍差,与国外最优秀产品相比尚存2~5年的差距。在RO膜元件制作所使用的50余种原材料和辅料中,聚酯无纺布、浓水隔网等至今尚未实现国产化。
1.1.2 UF/MF膜市场
2010年,中国超滤/微滤膜市场销售总额44.5亿元,数量达到82万支,国内每年产能达4000m2,远超市场总需求。同期国内反渗透市场销售达到23.7亿元,销售总量47.5万支。
超滤膜(UF)作为目前最有效的水预处理方法,在国内开始迅速普及。相对于反渗透膜强大的市场占有率,目前超滤膜还没有形成较大的市场占有率,但是在近两三年超滤膜开始翻倍增长,进入发展关键期。
与反渗透膜市场被陶氏和海德能两大巨头占据所不同,目前国内的超滤膜市场还没有形成垄断局面。目前的市场格局如下:以科氏为代表的几个国外知名品牌占据了国内高端市场,中低端市场被国内众多超滤厂家瓜分,其中的代表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