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数学上册 14.1《平面及其基本性质》教案(4) 沪教版

合集下载

沪教14.1平面及其基本性质(2学时)

沪教14.1平面及其基本性质(2学时)

Ⅱ.平面的表示:
①用顶点字母表示,如平面ABCD.

B
②平行四边形也可用对角顶点的字母表示.如平面AC. ③用一个小写希腊字母表示(通常标在锐角),如平面. Ⅲ. 两个相交平面 被遮住的部分用个平面相交时,你认为下列 哪个图形的立体感强?你能指出其画法 要点吗?
(1)画出交线;(2)被遮挡部分画虚线.
P ,且 P l,且 P l
思考5:你能说一说公理2有哪些理论作 用吗?
①找两平面的交线; ②判定点在线上:P,P,且∩=l Pl. 16 即常用于判定三点共线或三线共点.
例1.
A.已知△ABC在平面外,它的三边所在直线分别交 于P,Q,R. 求证:P,Q,R三点共线.
Al Al A A l1∩l2=A
平面与平面
点A在直线l上 点A不在直线l上 点A在平面内 点A不在平面内 直线l1与直线l2相交 直线l1与直线l2平行 直线l与平面交于P点 直线AB与平面平行 直线AB在平面内 平面与平面相交 平面与平面平行

l1∥l2 l∩=P AB∥ AB
B
14
思考3:根据上述分析可得什么结论?


P
公理2 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 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 点的公共直线.
15
思考4:若两个平面有一条公共直线, 则称这两个平面相交,这条公共直线 叫做这两个平面的交线.平面α 与平面 β 相交于直线l,可记作 l ,那么 公理2用符号语言可怎样表述?
5
空间点、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
(1)点与直线位置关系
自然语言
点A在直线l上 点A不在直线l上 图形语言 A l 符号语言 Al
A

高中高三数学《平面及其基本性质》优秀教学案例

高中高三数学《平面及其基本性质》优秀教学案例
2.引导学生互相评价,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发现他人的不足,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3.教师要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4.定期进行阶段性的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平面图形,如墙面、桌面、操场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些图形的特点和性质。
3.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具备解决问题的信心和毅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培养学生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将所学知识用于造福人类,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平面及其基本性质,我将创设丰富多样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几何知识的魅力。例如,通过引入建筑设计、地图制作等实际案例,让学生体会到平面几何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动态的几何图形变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力。
4.培养学生运用几何图形、符号和逻辑推理表达数学思维的能力,提高解题技巧。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他们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运用生活实例、实际问题等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能够将平面几何知识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
3.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几何直观能力,提高他们对几何图形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2.提醒学生认真完成作业,通过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几何素养。
五、案例亮点
1.生活化的情景导入

“平面的基本性质”教案

“平面的基本性质”教案

平面的基本性质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理解平面的基本性质,掌握平面的定义和特征。

2. 学会使用平面几何图形进行推理和证明。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和操作,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2. 运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平面的定义和特征。

2. 平面几何图形的推理和证明。

难点:1. 理解平面的无限延展性和不可度量性。

2. 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平面的定义和特征的相关教学素材。

2. 平面几何图形的推理和证明的案例。

学生准备:1. 了解一些基本的几何概念。

2. 准备笔记本和文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如桌面、黑板等,引导学生观察和体验平面的存在。

提出问题:“你们认为平面是什么?”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2. 探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平面几何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等,探讨平面的基本性质。

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平面的特征,如无限延展性、不可度量性等。

3. 证明:利用反证法,让学生尝试证明平面的基本性质。

例如,证明平面是无限延展的,可以让学生假设平面有边界,通过推理和逻辑分析,得出矛盾的结论,从而证明平面的无限延展性。

4. 应用:给出一些平面几何图形的推理和证明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平面性质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

如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可以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实际生活中的实例,如马路上的交通标志等。

五、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观察生活中的平面实例,拍摄照片或绘制图片,下节课分享。

教学反思: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观察学生对平面基本性质的理解程度,以及他们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能力。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拓展1. 利用多媒体展示平面几何图形的动态变化,如正方形变为长方形的过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平面的性质。

“平面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及评析

“平面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及评析

平面的基本性质 教学设计及评析∗陶兆龙㊀(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㊀210000)1㊀基本情况分析平面的基本性质 这一节内容是在学生对常见空间几何体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研究空间线面关系,建立立体几何学科,采用公理化的方法系统地给出一些不加定义的初始概念和不加证明的基本事实(公理),并在此基础上得到三条推论.概念不定义㊁结论不证明,似乎很容易实施,但要使学生接受这些概念,承认这些事实,理解这种做法绝非易事.简单化处理,把概念和公理强行灌输给学生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学生会觉得数学不讲道理,更不会认识到公理化方法的科学与文化价值.本节课的教学还要使学生掌握点㊁线㊁面及其位置关系的符号表示,并能运用符号语言进行简单的推理证明.本节内容的教学大约需要两课时,第1课时在学习完公理后做一些作图㊁识图方面的训练,第2节课学习三个推论后再进行简单的推理证明训练.教学目标㊀(1)了解平面的概念,掌握平面的画法及表示;(2)理解平面的基本性质,了解公理化思想;(3)会用图形㊁文字㊁符号描述点㊁直线㊁平面及其相互位置关系;(4)能利用公理和推论进行一些简单的证明.教学重难点㊀平面的基本性质.2㊀教学过程2.1㊀引入平面概念让学生画出棱锥㊁棱柱㊁棱台和其他多面体,每种画一个设计意图㊀由于学生之前已经对简单几何体有了初步了解,因此,这里让学生画图,比直接看模型更有利于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投影展示学生画好的图形(图1G4)后指出:通过棱柱㊁棱锥㊁棱台等几何体的学习,我们看到,面(平面)是构成空间几何体的基本要素,要深入研究几何体的性质,我们应该先研究平面的性质.点和线是构成平面图形的基本元素,在平面几何中,我们就是在研究直线的基础上来研究三角形和四边形的.提出问题:什么叫点㊁直线?可以多让几个学生回答或由他们讨论,最终会发现㊀图1㊀㊀㊀㊀图2㊀㊀㊀㊀图3㊀㊀㊀㊀图4不好解释,教材中也没有下定义.在学生讨论后指出:平面几何中不仅有这些不加定义的概念,还有很多不加证明的结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两条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提出问题:这些结论为什么不证明呢?让学生讨论,他们会发现不好证,结论显然成立.在学生讨论后指出:理论证明是人类认识真理的手段,不是目的,而且不是唯一的手段.有一些结论得到大家的公认,便把它们当做公理来用,无需证明,也不好证明.一般情况下,建立一门学科必须确定一些不加定义的初始概念和不加证明的公理,在此基础上,通过逻辑推演得到一系列结论,这是建立数学理论的一种方法 公理化方法.这种方法在其他学科和社会生活中也经常采用:宪法就是公理,各种法律都是在宪法的指导下制定的;联合国宪章也是公理,联合国授权的各种行动原则上都不能违背联合国宪章.引入平面概念要研究平面的性质,首先要了解平面的意义.湖面㊁桌面㊁墙面都给我们以平面的形象.平面就是从这样一些物体中抽象出来的.与直线无限延伸类似,空间里的平面是无限延展的!结合教室里的桌面㊁墙面所在平面延展后可以和学生家的墙面相交;可以穿过紫金山,越过沪宁高速,与东方明珠电视塔相遇;还可以过长江㊁跨黄河㊁来到长城脚下 以此来说明平面是无边无际㊁无限延展的.平面的画法与表示(略).2.2㊀讨论平面性质问题1㊀(1)要把一根木条紧贴到墙面上,至少922019年第11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中学数学月刊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本文为江苏省教育科学 十三五 规划重点自筹课题 自组织视域下高中数学教与学方式改进的行为研究 (编号:BGb/2018/02/90)的研究成果之一.要钉几根钉子?(2)门和门框之间为何只需两个合页连接?上述事实说明了什么数学道理?(1)把木条看作一条直线,墙面看作一个平面.钉两根钉子,相当于直线上有两点在墙面上;木条不动了,表明整个木条所在直线都在墙面所在平面内(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木条在两颗钉子确定的直线上).(2)两个合页连接门框和门,是保证门框所在直线上有两点始终在门所在平面内,这样门框所在直线始终在门所在平面内,而门框与地面垂直,所以门在开或关的过程中,始终处在与地面垂直的平稳状态.(实践表明学生可以提前接受线面垂直的概念!)上述事实说明:㊀图5公理1㊀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个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的所有点都在这个平面内(图5).问:这个结论大家认同吗?设计意图㊀强调公认!介绍空间里点线面位置关系的符号表示,并给出公理的符号表示:公理1㊀A ɪl ,B ɪl ,A ɪα,B ɪα⇒l⊂α.问题2㊀门和门框之间只需两个合页连接,门锁上后,门就不动了,这说明什么?门锁上后,门上就有三点在墙面所在平面内,门不动表明门上所有点都在墙面所在平面内了.而上锁之前门上只有两点(合页对应的点)在墙面内,门是可以转动的.这表明,经过不共线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就是以这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所在平面.图6公理3㊀经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简称不共线三点确定一个平面(图6).设计意图㊀先讲公理3是因为问题2和问题1中的(2)有较紧密的联系,衔接较自然.问:把这个事实作为公理,大家有没有异议?公理3与平面几何里的公理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类似,我们知道 两条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 ,你能否类比这一事实,提出一个空间里的结论?结合教室里墙面与地面的交线,墙面与天花板的交线,容易得到下列结论:两个平面相交,有且只有一条交线.接着这一结论,提出问题:三角板与讲台所在平面只有一个公共点,又该如何解释?由于平面是可以无限延展的,将三角板所在面延展后,即与讲台所在平面交于一条直线.追问:这条交线与那个公共点是什么关系?这样,就得到公理2:公理2㊀如果两个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交于过这点的一条直线.符号语言:P ɪα,P ɪβ⇒αɘβ=l ,且P ɪl .用电脑动画展示这一结果.得到公理后问:如果两个平面有两个公共点,那么它们的交线怎样?例题讲练:(1)用符号表示下列语句,并画出图形:①点A 在平面α内,点B 在平面α外;②直线l经过平面α外一点A 和平面α内一点B ;③平面α和β相交于直线l ;④直线l 是平面α和β的交线,直线m 在平面α内,且l 和m 相交于点P .设计意图㊀符号语言㊁文字语言与图形语言的互化,训练几何直观素养.㊀图7(2)在正方体A B C D GA 1B 1C 1D 1中,P ,Q 分别是棱A A 1,C C 1中点.(1)画出平面D 1P B 和平面A B C D 的交线;(2)画出平面D 1P Q 和平面A B C D 的交线(图7).设计意图㊀训练空间想象能力.2.3㊀证明三条推论通过讨论,我们已经得到了三条公理,现在我们再来梳理一下:公理1提供了一个判断直线是否在平面内的一个依据;公理2反映的是两个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公理3提供了确定平面的条件.在空间里,点是否共面是我们经常要研究的一个问题.不共线的三点可以确定一个平面,那么,初中学过的平行四边形㊁梯形等的四个顶点可以确定几个平面呢?平行线是 同一平面内 两条不相交的直线,因过平行四边形四个顶点中的三个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就是平行四边形所在的平面;梯形有两条边平行,两条边所在直线相交.从上面的讨论可以看到什么结论?推论3㊀两条平行直线确定一个平面.推论2㊀两条相交直线确定一个平面.这些结论要不要证明?可不可以作为公理?设计意图㊀说明公理的数量应尽可能地少.那怎样证明呢?(证明过程略)我们还可以推证:推论1㊀一条直线和直线外一点确定一个平面.(证明过程略)三条推论的证明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公理的理03 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中学数学月刊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019年第11期解,尤其是对存在性和唯一性的认识,还能训练学生运用符号语言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例题讲练:例1㊀已知:A ɪl ,B ɪl ,C ɪl ,D ∉l .求证:直线A D ,B D ,C D 共面.㊀图8例2㊀已知点A 不在平面B C D 内,E ,F ,G ,H 分别是A B ,B C ,C D ,D A 上的点,若E H ,F G 交于点P ,求证:点P 在直线B D 上(图8).布置作业(略).3㊀评析本节课实际上是立体几何的起始课,照本宣科式的教学不仅会使学生感到索然无味,失去学习立体几何的兴趣,对本节课知识理解不深入,还会对空间线面关系的学习带来不良影响.万事开头难,起始课的教学是有难度的,但难度与机会并存.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在突破难点的同时,还加强了类比推理㊁公理化思想㊁几何直观素养的训练.3.1㊀联系实际深入、贴切联系学生身边的实例,让学生以此为原型来理解公理是教学本节内容时经常采用的方法,但联系实例要深入㊁贴切.讨论 把一根木条紧贴到墙面上,至少要钉两根钉子 这一原型时,如果只是说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㊁ 直线上有两点在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所有点都在平面内 ,那么学生对公理的认识很可能就一知半解,而上述教学设计中,把实例与数学原理中的条件一一对应,学生理解起来就非常透彻.后面的问题(2) 门和门框之间为何只需两个合页连接? 的深入讲解更强化了学生对公理的认识.同样,对原型问题2 门和门框之间只需两个合页连接,门锁上后,门就不动了,这说明什么? 如果只是蜻蜓点水般地说合页与锁就是三个点,不共线三点确定一个平面,学生对此公理的理解也会停留在表面.本节内容中有很多类似的实例,都需要深入细致地与公理的条件和结论进行比对,并需结合实际操作的其他因素,才能将问题解释清楚.如相机的支架为何有三只脚?一般说法就是不共线三点确定一个平面.但如果三只脚的长短不一,这样的支架是不是也可以呢?它也符合不共线三点确定一个平面!这里应指出两支尖脚不稳定,不需要四只支架,三只正好,但应该是正三棱锥形的.除此以外还要考虑重心等因素.由此可见,仅仅是 三点确定一个平面 的解释是很苍白的.以实例为原型解释数学原理不能蜻蜓点水,而应深入比对,综合分析.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教学难点也迎刃而解.3.2㊀衔接过渡自然新知识的引入方式对学习效果的影响是巨大的,课堂教学中由一个知识点的学习转换到另一个知识点同样也存在着衔接过渡的问题,其重要性不亚于新知识的引入.这种衔接过渡要尽可能地自然㊁合理,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心向.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学内容安排并没有按照公理1㊁2㊁3和推论1㊁2㊁3的顺序来进行,主要是为了利用相关的实例或者问题自然合理地引入新知识:如问题2接着问题1十分自然,由问题2引入公理3也顺理成章,然后再用类比的方法导出难以用实例引入的公理2,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几个推论的引入是在对三个公理作出小结的基础上进行的.公理3中 不共线三点确定一个平面 ,即以这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所在平面,由三角形自然地引出四边形,从而导出两个推论.这样做,不仅使新知识的出现水到渠成,还加深了学生对平面图形的认识,具有较好的启发性.3.3㊀充分发挥类比推理的作用类比是伟大的引路人,类比推理是数学发现的有效工具.同样,类比也是学生进行数学再发现的有效工具.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多次类比平面几何中的知识与做法,类比推理的应用使新知识的引入自然而合理,有助于学生实现新知识的同化学习,降低了新知识的学习难度,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难点.在本节内容的设计中,还引导学生通过类比发现数学结论,这样做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类比推理的能力,还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3.4㊀强化公理化思想的教学严谨性一直是数学的重要特征,进入高中后随着年龄的增大㊁思维水平的提升,学生也会对数学的严谨性提出要求,因此在立体几何的教学中,可以㊁也应该向学生揭示公理化的思想方法.通过回顾学生熟悉的平面几何,让学生了解公理化方法,由实际问题的深入剖析提炼出公理,让学生体验到公理化方法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公理化的方法还使学生看到了数学的发展过程中的辩证思维,而不是一味地追求理论证明.如前所述,公理化的方法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这种建立数学理论方法的合理性对学生思维方式与价值观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但在教学中如果不强化公理化思想的教学㊁突出其合理性是难以产生这种影响的.13 2019年第11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中学数学月刊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

沪教版高中数学平面几何的基本性质教案2023

沪教版高中数学平面几何的基本性质教案2023

沪教版高中数学平面几何的基本性质教案2023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三个目标:1.了解平面几何的基本概念;2.掌握平面几何的基本性质;3.能够运用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平面几何的基本性质及其应用。

三、教学准备1.教科书及课堂辅助工具;2.教案、教具;3.学生作业。

四、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例子引入平面几何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向学生讲解平面几何的基本概念,如点、线、面等,确保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些基本概念。

3.示范展示几个典型的平面几何图形,如三角形、四边形等,并就每个图形的基本性质进行讲解和演示。

4.练习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基本性质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

5.拓展引导学生思考平面几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建筑设计、地图制作等,拓宽学生的视野。

6.巩固进行一些巩固练习,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7.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平面几何的基本性质对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五、课堂互动通过提问、讨论和小组活动等形式,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互动,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课堂作业布置一些与所学内容相关的作业,既巩固了课堂知识,又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七、板书设计在黑板或白板上清晰地呈现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方便学生复习和回顾。

八、教学反思及时总结和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以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能够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平面几何的基本性质,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14.1《平面及其基本性质》教案(2)(沪教版高三上)

数学:14.1《平面及其基本性质》教案(2)(沪教版高三上)

14.1 (2)平面及其基本性质——三个公理三个推论上海市南洋中学 金霞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的重点和难点是三个公理三个推论.三个公理和三个推论是立体几何的基础,公理1确定直线在平面上;公理2明确两平面相交于一直线;公理3及三个推论给出了确定平面的条件.这些是后面学习空间直线与平面位置关系的基础.所以让学生透彻理解这些公理和性质,把现实中的具体空间问题抽象出来,初步认识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之间的关系并体会立体几何的基本思想,从而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利于学生更快更好的学习立体几何.二、教学目标设计理解平面的基本性质,能用三个公理三个推论解决简单的空间线面问题;了解一些简单的证明.培养空间想象能力,提高学习数学的自觉性和兴趣.三、教学重点及难点三个公理,三个推论.四、教学过程设计一、讲授新课(一)公理1如果直线l 上有两个点在平面α上,那么直线l 在平面α上.(直线在平面上)用集合语言表述:,,,A l B l A B l ααα⊂∈∈∈∈⇒≠(二)公理2如果不同的两个平面α、β有一个公共点A ,那么α、β的交集是过点A 的直线l .(平面与平面相交)用集合语言表述:l A l A ∈=⋂⇒⋂∈且βαβα(三)公理3和三个推论公理3: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平面.(确定平面)这里“确定”的含义是“有且仅有”用集合语言表述:A ,B ,C 不共线=>A ,B ,C 确定一个平面推论1:一条直线和直线外的一点确定一个平面.证明:设A 是直线l 外的一点,在直线l 上任取两点B 和C ,由公理3可知A ,B 和C 三点能确定平面α.又因为点,B C α∈,所以由公理1可知B ,C 所在直线l α⊂≠,即平面α是由直线l 和点 A 确定的平面.用集合语言表述:,A l A l α∉⇒确定平面推论2:两条相交的直线确定一个平面.用集合语言表述:,a b A a b α⋂=⇒确定平面推论3:两条平行的直线确定一个平面.用集合语言表述://,a b a b α⇒确定平面(四)例题解析例1如图,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E ,F 分别是111,B C BB 的中点,问:直线EF 和BC 是否相交?如果相交,交点在那个平面内?解:111111E B C E B C EF B C F B B F B C ∈⇒∈⎫⇒⊂⎬∈⇒∈⎭≠平面平面平面 又1BC B C ⊂≠平面,则直线EF 和BC 共面; 1111//EF BC BC B C EF BC EF B C E ⎫⎪⇒⎬⎪⋂=⎭与共面与相交设直线EF 和BC 相交于点p ,则p 在直线BC 上,即点P 在平面ABCD 上.[说明]利用公理1确定直线在平面内.例2 如图,若,,,a b c a b P αβαχβχ⋂=⋂=⋂=⋂=,求证:直线C 必过点P.解:a P b P P c P c c αββαχβχχβχβχ⋂=⎫⎫∈⎧⎪⎪⋂=⇒⇒∈⋂⎬⎨⎪⇒∈∈⎬⎩⎪⋂=⎭⎪⎪⋂=⎭[结论]三个平面两两相交得到三条交线,若其中两条交于一点,另一条必过此公共点. 例3 空间三个点能确定几个平面?空间四个点能确定几个平面?解:三点共线有无数多个平面;三点不共线可以确定一个平面.所以三点可以确定一个或无数个平面.四点共线有无数个平面;有三点共线可确定一个平面;任意三点不共线能确定1个或3个平面.所以四点可以确定1个或3个或无数个平面. 1D 1C 1B 1A D CB A F E[说明]公理3的简单应用.例4空间三条直线相交于一点,可以确定几个平面?空间四条直线相交于一点,可以确定几个平面?解:三条直线相交于一点可以确定1个或3个平面;四条直线相交于一点可以确定1个、4个或6个平面.[说明]推论2的简单应用.例5 如图,AB//CD ,,AB E CD F αα⋂=⋂=,求作BC 与平面α的交点.解:连接EF 和BC ,交点即为所求BC 与平面α的交点.(公理3和公理2)[说明]推论3的简单应用.三、课堂小结1.公理1:确定直线在平面内;2.公理2:平面与平面相交于一直线;3.公理3和三个推论确定平面的条件;四、课后作业练习14.1(1)2练习14.1(2)1,2,3五、教学设计说明本章呈现了几何研究的范围从平面扩展到空间时的基本方法.把几何研究的范围从平面扩展到空间后,增加了新的对象——平面.空间几何学是平面几何学的推广,平面几何中研究点与点、点与直线、直线与直线三种位置关系;空间几何中则增加了点与平面、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三中位置关系.本节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三个公理和三个推论,运用这些公理和推论进行一些简单的证明. αFB CDE A公理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的观察和检验中发现的.可以联系生活中的情景来学习三个公理,从而帮助学生学习,加深他们对公理的理解.三个公理和三个推论是空间几何学习的基础,有了这个基础,才能进一步研究空间中点与面、线与面、面与面的位置关系和度量问题.。

高中高三数学《平面及其基本性质》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高三数学《平面及其基本性质》教案、教学设计
8.家校合作,共同关注: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在导入新课阶段,我将采用生活实例引发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首先,我会展示一些常见的平面图形,如书本、桌面、窗户等,并提问:“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特点?”引导学生回顾平面几何的基本概念。接着,我会提出更具挑战性的问题:“如何用数学语言描述平面内的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平面及其基本性质。
(五)总结归纳,500字
在总结归纳阶段,我会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以下要点:
1.平面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
2.平面几何的基本性质,如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3.平面几何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同时,我会鼓励学生提出疑问,解答他们的困惑。最后,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后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平面及其基本性质,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平面几何基本性质的理解与应用,包括平面内的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以及相关计算方法。
2.难点: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能将平面几何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引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建筑图纸、地理信息系统等,让学生感受到平面几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a.课本习题第1题、第2题,回顾点、线、面的基本概念。
b.课本习题第4题,巩固空间几何图形的识别和性质。
作业要求:
1.认真完成每一道题目,注重解题过程和思路。
2.遇到问题时,积极思考,可以与同学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高中数学《平面的基本性质》教案

高中数学《平面的基本性质》教案

高中数学《平面的基本性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平面的基本性质,包括平面的定义、平面的表示方法、平面的性质等。

2. 培养学生运用平面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二、教学内容1. 平面的定义:平面是无限延展、无厚度的二维空间。

2. 平面的表示方法:用字母“α”、“β”等表示平面。

3. 平面的性质:(1)平面上的点与直线的关系:任意一点在平面内,都可以用平面内的直线表示。

(2)平面上的直线与直线的关系:平面内的任意两条直线,要么相交于一点,要么平行。

(3)平面上的直线与点的关系:平面内的任意一点,要么在给定直线上,要么不在给定直线上。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平面的定义、表示方法和平面的性质。

2. 教学难点:平面的性质中直线与直线、直线与点的关系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自主探究平面的基本性质。

2. 利用几何画板或实物模型,直观展示平面的性质,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想象。

3. 设计适量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平面地图、桌面等,引出平面的概念。

2. 新课导入:介绍平面的表示方法,讲解平面的性质。

3. 课堂讲解:详细讲解平面的性质,引导学生理解直线与直线、直线与点的关系。

4. 例题讲解:分析并解决典型例题,让学生掌握平面几何的应用。

5. 课堂练习:学生自主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提出更高层次的问题,激发学生兴趣。

7.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平面几何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平面基本性质的理解程度。

2. 练习题解答:检查学生课后练习题的完成情况,评估其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其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案内容,使之更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高中数学《平面的基本性质》教案

高中数学《平面的基本性质》教案

高中数学《平面的基本性质》教案章节一:平面的概念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平面的基本概念,包括平面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让学生掌握平面的性质,如平面的无限延展性和平面的包含关系。

1.2 教学内容平面定义:平面是无限延展的、无厚度的二维空间。

平面表示方法:用希腊字母“π”表示平面。

平面性质:平面的无限延展性,平面内任意两点可以确定一条直线。

1.3 教学步骤引入平面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的平面例子。

讲解平面的定义和表示方法,通过图形和实例进行说明。

引导学生理解平面的性质,通过实际操作和几何证明来加深理解。

章节二:平面的基本性质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平面的基本性质,包括平面的连续性、平行的性质和平面的包含关系。

2.2 教学内容平面连续性:平面上的任意两点都可以用一条直线连接。

平面平行性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称为平行线。

平面包含关系:一条直线可以包含在平面内,也可以不包含在平面内。

2.3 教学步骤回顾平面的概念和表示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平面的性质。

讲解平面的连续性,通过图形和实例进行说明。

讲解平面的平行性质,通过实际操作和几何证明来加深理解。

讲解平面的包含关系,通过实际操作和几何证明来加深理解。

章节三:平面的画法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平面的画法,包括平面在坐标系中的表示和平面的方程。

3.2 教学内容平面在坐标系中的表示:平面可以用方程表示,如Ax + By + C = 0。

平面方程的求法:通过已知的平面上的点和平面的法向量来求解平面方程。

3.3 教学步骤引导学生回顾平面的概念和性质,引出平面的画法。

讲解平面在坐标系中的表示方法,通过图形和实例进行说明。

讲解平面方程的求法,通过实际操作和几何证明来加深理解。

章节四:平面与直线的关系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平面与直线的关系,包括平面与直线的相交和平行。

4.2 教学内容平面与直线的相交:平面与直线相交时,交点称为直线在平面上的投影。

平面与直线的平行:平面与直线平行时,直线上的任意点都不在平面内。

《平面及其基本性质》(沪教版高三上)精品PPT教学课件

《平面及其基本性质》(沪教版高三上)精品PPT教学课件
2020/12/6
1
例1、已知: l
画出过A、B、C三点的平面 与 , 的交线
C
l
B
A
(1)
2020/12/6
2
C
A
B
(2)
2020/12/6
B
C
A
(3)
3
例2:如图,P,Q,R分别是空间四边形ABCD的边 AB,AD,BC上的点,且PQ与BD不平行,试画出平 面PQR与平面BCD的交线.
日期:
演讲者:蒝味的薇笑巨蟹
D1
N
C1
A1
M
B1
P
D C
A
B
2020/12/6
6
2)正方体中,试画出过其中三条棱的中点P,Q,R
的平面截得正方体的截面形状.
2020/12/6
7
感谢你的阅览
Thank you for reading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皆为可修改式文档,下载后,可根据读者的需求 作修改、删除以及打印,感谢各位小主的阅览和下载
A
P Q
D
B
R

2020/12/6
4
例3、在长方体 ABCDA1B1C1D 1中,画出 1)平 面 A1C1D与 平 面 B1D1D的 交 线 2)平 面 A1C1B与 平 面 AB1D1的 交 线
2020/12/6
5
例4:1)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的棱 A1B,BB1,D1C1上分别有三点M,P,N,过三点作截面, 确定其与各个面的交线.

14.1(沪教版高三上)《平面及其基本性质》教案新部编本(2)

14.1(沪教版高三上)《平面及其基本性质》教案新部编本(2)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14.1 (2)平面及其基本性质——三个公理三个推论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的重点和难点是三个公理三个推论.三个公理和三个推论是立体几何的基础,公理1确定直线在平面上;公理2明确两平面相交于一直线;公理3及三个推论给出了确定平面的条件.这些是后面学习空间直线与平面位置关系的基础.所以让学生透彻理解这些公理和性质,把现实中的具体空间问题抽象出来,初步认识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之间的关系并体会立体几何的基本思想,从而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利于学生更快更好的学习立体几何.二、教学目标设计理解平面的基本性质,能用三个公理三个推论解决简单的空间线面问题;了解一些简单的证明.培养空间想象能力,提高学习数学的自觉性和兴趣.三、教学重点及难点三个公理,三个推论.四、教学过程设计一、讲授新课(一)公理1如果直线l 上有两个点在平面α上,那么直线l 在平面α上.(直线在平面上)用集合语言表述:,,,A l B l A B l ααα⊂∈∈∈∈⇒≠(二)公理2如果不同的两个平面α、β有一个公共点A ,那么α、β的交集是过点A 的直线l .(平面与平面相交)用集合语言表述:l A l A ∈=⋂⇒⋂∈且βαβα(三)公理3和三个推论公理3: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平面.(确定平面)这里“确定”的含义是“有且仅有”用集合语言表述:A ,B ,C 不共线=>A ,B ,C 确定一个平面推论1:一条直线和直线外的一点确定一个平面.证明:设A 是直线l 外的一点,在直线l 上任取两点B 和C ,由公理3可知A ,B 和C 三点能确定平面α.又因为点,B C α∈,所以由公理1可知B ,C 所在直线l α⊂≠,即平面α是由直线l 和点 A 确定的平面.用集合语言表述:,A l A l α∉⇒确定平面推论2:两条相交的直线确定一个平面.用集合语言表述:,a b A a b α⋂=⇒确定平面推论3:两条平行的直线确定一个平面.用集合语言表述://,a b a b α⇒确定平面(四)例题解析例1如图,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E ,F 分别是111,B C BB 的中点,问:直线EF 和BC 是否相交?如果相交,交点在那个平面内?解:111111E B C E B C EF B C F B B F B C ∈⇒∈⎫⇒⊂⎬∈⇒∈⎭≠平面平面平面 又1BC B C ⊂≠平面,则直线EF 和BC 共面; 1111//EF BC BC B C EF BC EF B C E ⎫⎪⇒⎬⎪⋂=⎭与共面与相交设直线EF 和BC 相交于点p ,则p 在直线BC 上,即点P 在平面ABCD 上.[说明]利用公理1确定直线在平面内.例2 如图,若,,,a b c a b P αβαχβχ⋂=⋂=⋂=⋂=,求证:直线C 必过点P.解:a P b P P c P c c αββαχβχχβχβχ⋂=⎫⎫∈⎧⎪⎪⋂=⇒⇒∈⋂⎬⎨⎪⇒∈∈⎬⎩⎪⋂=⎭⎪⎪⋂=⎭[结论]三个平面两两相交得到三条交线,若其中两条交于一点,另一条必过此公共点. 例3 空间三个点能确定几个平面?空间四个点能确定几个平面?解:三点共线有无数多个平面;三点不共线可以确定一个平面.所以三点可以确定一个或无数个平面.四点共线有无数个平面;有三点共线可确定一个平面;任意三点不共线能确定1个或3个平面.所以四点可以确定1个或3个或无数个平面. 1D 1C 1B 1A D CB A F E[说明]公理3的简单应用.例4空间三条直线相交于一点,可以确定几个平面?空间四条直线相交于一点,可以确定几个平面?解:三条直线相交于一点可以确定1个或3个平面;四条直线相交于一点可以确定1个、4个或6个平面.[说明]推论2的简单应用.例5 如图,AB//CD ,,AB E CD F αα⋂=⋂=,求作BC 与平面α的交点.解:连接EF 和BC ,交点即为所求BC 与平面α的交点.(公理3和公理2)[说明]推论3的简单应用.三、课堂小结1.公理1:确定直线在平面内;2.公理2:平面与平面相交于一直线;3.公理3和三个推论确定平面的条件;四、课后作业练习14.1(1)2练习14.1(2)1,2,3五、教学设计说明本章呈现了几何研究的范围从平面扩展到空间时的基本方法.把几何研究的范围从平面扩展到空间后,增加了新的对象——平面.空间几何学是平面几何学的推广,平面几何中研究点与点、点与直线、直线与直线三种位置关系;空间几何中则增加了点与平面、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三中位置关系.本节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三个公理和三个推论,运用这些公理和推论进行一些简单的证明.公理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的观察和检验中发现的.可以联系生活中的情景来学习三αFB CDE A个公理,从而帮助学生学习,加深他们对公理的理解.三个公理和三个推论是空间几何学习的基础,有了这个基础,才能进一步研究空间中点与面、线与面、面与面的位置关系和度量问题.。

高中数学沪教版上海高三第一学期第14章1平面ppt课件

高中数学沪教版上海高三第一学期第14章1平面ppt课件
即: A 1.几何里的平面有以下几个特点
例1:如图,用符号表示下列图形中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AB 14.
B (((222)))先 如 先由果由其一其中个中一平一部面部分被分点另点、一、线个线确平确定面定一遮一个挡个平住平面,面为αα,,了其其增余余强点点它、、的线线立确确体定定感另另,一一把个个被平平遮面面挡ββ部,,分再再用证证平平面面画αα出与与来ββ重重.合合如,,图A即即②用用. ““同同一一B法法””;;
相交平面画法
β β
α α
画两个平面相交 时,当一个平面 的一部分被另一 个平面遮住时, 应把被遮住的部 分画成虚线或不 画.
思考
如图,把三角板的一个角立在课桌 面上,三角形所在的平面与课桌所在 的平面是否只相交与一点B?为什么?
B
公理2:若两个平面有一个公共点, 则它们还有其他公共点,这些公共点 的集合是一条过这个公共点的直线.
举例
例1:如图,用符号表示下列图形中点、 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B
A
β
b
α
a
l
(1)
(2)
解:在(1)中, l, a A, a B
在(2)中, l,a ,b ,a l P,b l P
1.“平面 α 内有一条直线 a,则这条直线上的一点 A
必在这个平面内”用符号语言描述正确的是 ( )
[精解详析] 已知:如图所 示,l1∩l2=A,l2∩l3=B,l1∩l3= C.
求证:直线l1、l2、l3在同一 平面内.
证法1:(纳入平面法) ∵l1∩l2=A,∴l1和l2确定一个平面α. ∵l2∩l3=B,∴B∈l2. 又∵l2⊂ α,∴B∈α. 同理可证C∈α.
又∵B∈l3,C∈l3,∴l3⊂ α. ∴直线l1、l2、l3在同一平面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高三数学上册 14.1《平面及其基本性质》教案(4) 沪教版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的重点是利用三个公理三个推论作图.在上一节证明课的基础上,让学生充分理解三个公理三个推论,能灵活运用三个公理三个推论进行作图,作图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证明的过程.作图重点利用是公理2,公理说明了如果两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就交于一条直线.它的作用是:①确定两个平面的交线,即先找两个平面的两个公共点,再作连线.②判定两个平面相交,即两平面只要有一个公共点即可.③判定点在直线上,即点是某两平面的公共点,线是这两平面的公共直线,则这个点在这条直线上. 二、教学目标设计理解三个公理三个推论,利用三个公理三个推论来解决和画出面与面的交线.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利用三个公理三个推论作图,画面与面的交线或截面. 四、教学流程设计五、教学过程设计(一)讲授新课例1 已知:,画出过A 、B 、解: 分析:AB AB ,AB DA B A B AB l l αγαγαα≠≠∈∈∴=⋂⊂⊂∴、,、,l 与不平行与相交,设交点为CABlD,C CD D l l D D D ββγγβγβγβγ≠≠∴∈⊂∴∈∈⊂∴∈∴∈⋂∈⋂∴=⋂又D AB,AB 又练习: 1) 画出过画出过A 、B 、C 三点的平面的交线 2) 画出过画出过A 、B 、C 三点的平面M 与的交线例2 如图,P 、Q 、R 分别是空间四边形ABCD 的边AB 、AD 、BC 上的点,且PQ 与BD 不平行,画出平面PQR 与平面BCD 的交线.例3 在长方体中,画出 1) 平面的交线 2) 平面的交线BCABCABCD PQROE分析:1)111111111111A C D B D DD A C D B D D A C D B D D=OD O ∈⋂∈⋂∴⋂面面面面面面 OD 即为平面的交线2)111111111111E A C B AB D F A C B AB D A C B AB D EF∈⋂∈⋂∴⋂=面面面面面面 EF 即为平面的交线例4 在正方体ABCD —A ’ B ’C ’D ’中的棱A ’B ’,BB ’,D ’C ’分别有三点. 1) M 、P 、N 过三点作截面,确定其与各平面的交线;2)正方体中,画出过其中三条棱的重点P 、Q 、R 的平面截正方体的截面.AB例5、M 、N 、P 分别为C ’D ,AD ,CC 1) 过MNP 2) 计算截面的周长.1)A'AB截面为MGNFE 即为所求2)111111MD D H EC=CK=21316a HGD HNDGD HD ND HN GD CF a==∆∆∴==∴==GM 6G a EF ∆=∴=1在Rt MD 中,HND KDN GN=NF ∆≅∆∴又1101HN 36263HD HG HN HD HGa GN a a a =∴==∴=∴=-=23622a a a a =⋅⋅+=周长+2 (二)课堂小结作图主要是利用是公理2,①确定两个平面的交线,即先找两个平面的两个公共点,再作连线.②判定两个平面相交,即两平面只要有一个公共点即可.③判定点在直线上,即点是某两平面的公共点,线是这两平面的公共直线,则这个点在这条直线上. (三)布置作业 补充作业1、画出过已知三点M 、N 、P 的截面CB1A2、如图所示过,正方体,E,F 为AD 、AB 上的中点 (1)求作正方体的对角线与截面的交点 (2)能分析这个截面的有关性质、结论吗? 六、教学设计说明本节课从复习三个公理三个推论的概念导入,通过对例题的剖析讲解,作图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证明的过程,是三个公理三个推论的实际应用.2019-2020年高三数学上册 14.2《空间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教案(1)沪教版一、教学内容分析掌握并熟练运用空间几何的公理4.通过对于平面几何中这一理论的复习与大胆推测,在立体几何中能通过寻找到作为中间桥梁的直线,达到证明和作图的目的.教育学生不仅注意对研究结果的掌握和应用,更重视科学方面大胆的猜测和思维的严密论证.对研究方法的思想渗透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以自主探究为主,通过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逻辑推理、理性思维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设计掌握公理4,在常见几何体内(如长方体、正方体等),能快速应用公理,找到问题突破口,寻找作为中间桥梁的直线.学会利用公理4画出几何体的截面.在公理4和定理的推导过程中,着重对初中知识的复习和掌握,引导同学大胆推测,尝试科学的探索精神.在空间四边形的中点、中位线图形中进行推广和证明.C B1A C三、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公理4、等角定理及其应用.难点:寻找平行四边形解决有关平行的证明题,等角定理的应用.四、教学流程设计五、教学过程设计一、引入课题从生活实例中寻找空间中平行的传递性.. 二、讲授新课 (一) 公理4问题1:平面中直线的平行传递性?问题2: 利用教室内实例寻找空间中直线平行的传递性.公理4: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相互平行.公理分析:要证明空间两条直线平行,要找到中间桥梁.(二) 等角定理问题1:初中学习的等角定理?如果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那么这两组相交直线所成角相等或互补.a b a cc b ⎫⇒⎬⎭问题2:在空间中,这个定理仍然成立吗?等角定理(书第9页):如果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那么这两组相交直线所成的锐角(或直角)相等.注意表述上区别:平面几何合立体几何中某些理论上的不一致应引起学生掌握理论时的重视. 证明:书第9页(三)例题分析例1:在长方体中,E 、F 分别为,AD 的中点,求证 : 证明:取BC 中点G ,连结11B C G BC E ⎫⎬⇒⎭为中点为中点1111A B FG A F B G ⇒⇒[例题解析]:学会在空间中借助平行四边形,寻找起到桥梁作用的直线.例2 书例1 (见书第9页)[说明]公理4应用于作图题中. 例3 在长方体中,求证:.ABBD CBE FAB证明:11111111=AC AA CC AA CC AAC C AC ⇒⇒且, 11111BC AB C AB C ABC AD =⇒⇒111D 且D D , 是锐角,.[说明]:掌握在空间中利用直线的平行来证明角相等. (四)、问题拓展 1、空间四边形空间四边形相关知识复习:在空间四边形ABCD 中,E 、H 分别为AB 、AD 中点,F 、G 为CB 、CD 三等分点,且.求证:EF ,HG ,AC 三线共点.[说明]复习公理1、2 ,对于空间四边形——这一立体几何内的新事物,进行回顾和整理,为下一步更好学习做好准备. 例4 已知E 、F 、G 、H 分别是空间四边形ABCD 各边中点.(1) 判断四边形EFGH 形状;(答:平行四边形.通过公理4)(2) 若空间四边形中对角线AC=BD ,判断四边形EFGH 形状;(答:菱形.平行四边形对角线相互垂直)ABBDCBAB(3) 四边形EFGH 什么情况下为矩形?(答:对角线相互垂直,即) (4) 结合(2)、(3),可得正方形EFGH(5) 第(2)、(3)、(4)题的逆命题是否成立?该如何求证?如(2) 若四边形EFGH 中,,则AC=BD(6) 若E 、H 分别为AB 、AD 中点,F 、G 为CB 、CD 三等分点,且,判断四边形EFGH 形状.(梯形EFGH )证明:E 、H 分别为AB 、AD 中点1122EHBC EH BC ⇒=且 1133FGBC FG BC ⇒=且EH FG EH FG ⇒>⇒,梯形EFGH [说明] 这是空间两条直线平行——公理4的典型应用,加以推测、证明的重要应用. 2、对于平面图形的结论:有些可推广到立几图形并有完全相同的结论; 有些在立几图形中有相似的结论,但不完全相同; 有些在立几中则有完全不同的结论.三、巩固练习 练习14.2(1);1、2 四、课堂小结1.空间两条直线平行的判定. 2.空间中等角定理得由来与应用 3.空间四边形各边中点的相关问题 4. 平面几何与立体几何结论间的比较与联系 五、课后作业 练习册相关习题 补充作业:1. 在正方体中,点E 、F 分别是 中点,判断四边形的形状并加以证明. 2.正方体中,E 、F 分别为AB 、BC 中点,试画出过点E 、F 、的截面.DAAAA3.在正方体中,点E 、F 分别在AB 、AD 上,点G ,H 分别在 上,且满足,联结 求证:4.空间四边形ABCD 的各边中点依次为E 、F 、G 、H ,连结EG 、FH. (1)求证:EG 与HF 互相平分 (2)若BD=2,AC=4,求的值.5.如图:在空间四边形ABCD 中,E 、F 、G 、H 分别是AB 、BC 、CD 、DA 的中点,若AC+BD=m ,AC+BD=n ,则=6.如图,A 是ΔBCD 所在平面外一点, M,N 分别是ΔABC 和ΔACD 的重心,若BD=6,求MN 的长.六、教学设计说明1、对教材的研究认识:空间中直线与直线的平行关系,并非本章节内容的难点和重点.但是由于平面几何中也有平行的传递性质和等角定理,因此,对于学生数学类比、推测、论证能力都是一格很好的锻炼机会.因此除去基本知识要点以外,在教学设计上,我还有意识地加强类比、推测、论证能力的培养.此外,在空间几何的常规图形中,除了长方体、正方体等几何体外,空间四边形也ABCDMN EF A BC DAC BEF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立体几何刚刚开始的平面内容中,空间四边形——这一典型图形就频频出现,对于同学在三维空间中掌握知识要点十分有帮助.因此,探究空间四边形相关内容和知识要点,对于同学学习和掌握立体几何相关内容非常有帮助.所以在内容教授上又添加了空间四边形中线段平行理论的研究.2、课堂教学模式的设置:自主探究是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补充,自主探究能够使学生成为研究问题的主人,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是思维的科学,思维能力是数学的核心,教学过程的设计要能够体现教学本质;能够突出所学数学内容的本质;组织教学的过程要能触及学生的灵魂深处.因此,课堂教学中提倡问题教学,抓住学生的认识现实,恰当地创设问题情境,使学习者能够在课堂上进行积极有效的学习.3、课堂练习题的说明:由于通过类比的教学方式,学生对于公理4和等角定理得学习未必能引起足够的重视.由于从平面中推广到空间中仍然成立.所以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讲,一定觉得比较简单.可是对于空间想象能力比较差的同学来讲,在空间中未必能非常好的掌握利用平行证明角度相等.可能仍旧会应用平面几何中的知识来证明,因此空间能力的掌握目标并没有达到.因此老师在教授时也要注意空间想象能力的引导和对于此类题目的重视.空间四边形内容的扩充题也在锻炼同学应用和计算、分析等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