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电子秤数字电路课程设计说明书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数字电子秤)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数字电子秤)](https://img.taocdn.com/s3/m/0ae47a88312b3169a551a40f.png)
课程名称: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设计题目:数字电子秤院系:专业:年级:姓名:指导教师:XXXX大学XX校区年月日课程设计任务书专业姓名学号开题日期:XX年X月X日完成日期:X年X月X日题目数字电子秤一、设计的目的1、设计简易数字电子秤满足一定的测量X围并通过LED显示出来;2、培养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了解常用电子器件的类型和特性,并掌握合理选用的原则;4、学会电子电路的安装与调试技能,掌握电子电路的测试方法及了解印刷线路板的设计,制作方法;5、学会撰写课程设计总结报告;6、进一步熟悉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7、培养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二、设计的内容及1、测量X围:0~199.9kg;2、用数字显示被测重量,小数点位置对应不同的量程显示;扩展:具有自动切换量程功能。
三、指导教师评语四、成绩指导教师(签章)年月日目录摘要1一、总体方案设计与论证21.1电子称的基本结构21.2总体方案设计与论证3二、单元电路设计及参数计算42.1传感器模块42.1.1称重传感器的基本原理42.1.2称重传感器的测量电路62.2放大电路模块82.2.1放大电路方案的选择82.2.2 INA126放大器基本介绍102.2.3放大电路的设计112.3 A/D转换模块132.3.1 A/D转换芯片的选择132.3.2 A/D转换芯片ICL7107简介142.3.3 ICL7107 A/D转换电路172.4数码管显示模块18 2.4.1数码管简介182.4.2数码管显示电路192.4.3 A/D转换电路与显示电路20三、总原理图及元器件清单203.1总原理图203.2元器件清单22四、安装与调试234.1系统安装234.2系统调试234.2.1调试仪器234.2.2系统调试23五、性能测试与结果分析23六、结论与心得体会246.1结论246.2心得体会24七、参考文献25摘要随着计量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发展传统纯机械结构的杆秤、台秤、磅秤等称量装置逐步被淘汰,电子称量装置电子秤、电子天平等以其准确、快速、方便、显示直观等诸多优点而受到人们的青睐。
电子秤电路课程设计
![电子秤电路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25ac69f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e7.png)
电子秤电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子秤电路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2. 了解电子秤传感器的工作方式及其在电路中的作用;3. 掌握电子秤显示和控制模块的功能及相互关系。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能够正确组装和调试电子秤电路的能力;2. 培养学生运用基本电子元件和电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提高学生分析电路图、进行电路设计和改进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和爱好,激发他们探索科学技术的热情;2.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培养他们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电子技术课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和数学基础,对电子技术有一定了解,喜欢动手实践,但可能对电子秤电路的细节掌握不足。
教学要求:教师应结合学生特点,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注重实践操作,确保学生能够达到课程目标。
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指导,使他们在课程中学有所得。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电子秤电路的设计和制作中,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内容,制定以下教学大纲:1. 电子秤电路概述- 介绍电子秤的基本组成和分类;- 简述电子秤的工作原理。
2. 电子秤传感器- 传感器原理及在电子秤中的应用;- 不同类型传感器的优缺点对比。
3. 电子秤显示和控制模块- 显示模块的原理及种类;- 控制模块的功能及实现方式。
4. 电子秤电路分析与设计- 分析典型电子秤电路图;- 电路元件的选型和参数计算。
5. 电子秤电路制作与调试- 电路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调试方法及常见问题解决。
6. 电路改进与创新- 电子秤电路的优化方案;- 创新设计电子秤电路的思路。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1-2课时:电子秤概述及传感器原理;3-4课时:显示和控制模块;5-6课时:电路分析与设计;7-8课时:电路制作与调试;9-10课时:电路改进与创新。
课程设计电子秤
![课程设计电子秤](https://img.taocdn.com/s3/m/5cba70f17f1922791688e8cc.png)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系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任务书目录1 摘要: (4)关键字2 方案论证及选择: (5)2.1输入模块 (5)2.2显示模块 (5)3 系统硬件及功能: (5)3.1 单片机控制电路功能及介绍 (5)3.2 A\D转换 (6)3.3 3×4键盘 (7)3.4 LCD显示 (7)4 设计思路及程序流程图: (8)5 结果仿真: (9)6 总结与心得体会: (10)7 参考文献 (10)附录1:摘要现代社会的发展,对称重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台式电了秤在商业贸易中的使用已相当普遍,但存在较大的局限性:体积大、成本高、需要工频交流电源供应、携带不便、应用场所受到制约。
现有的便携秤为杆秤或以弹簧压缩、拉伸变形来实现计量的弹簧秤,居民用户使用的是国家已经明令淘汰的丰卜秤。
多年来,人们一直期待测量准确、携带方便、价格低廉的便携式电子秤投放市场。
木文设计了一种便携式电子秤,论述了仪器的工作原理,介绍了仪器的误差来源与误差分配,给出了仪器电路设计与软件流程,探讨了仪器的工程设计技术。
针对电容式称重传感器非线性影响大的问题,提出并建立了电容式称重传感器的非线性影响模型与校正模型,为便携式电子秤的低成本准确称量奠定了理论基础。
便携式电子秤主要由电源、称重传感器、单片机、键盘/开关、LCD显示器等部分构成。
主要技术指标为:称量范围0^- lOkg;分度值O.Olkg; 精度等级m级;电源DC 1.5V。
关键字:电子秤,A T89C51, LCD2:方案论证及选择:2.1: 输入模块方案一:采用独立式按键作为输入模块,其特点:直接用I/O口构成单个按键电路,接口电路配置灵活、软件结构简单,但是当键数较多时,占用I/O口较多;方案二:采用矩阵式键盘作为输入电路,其特点:电路和软件稍复杂,但相比之下,当键数越多时越节约I/O口。
本设计使用键盘输入价格值,若采用独立按键,对数值进行递增递减需频繁按键,为软件设计增加负担,且操作界面不友好。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数字电子秤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数字电子秤](https://img.taocdn.com/s3/m/0815ae1a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83.png)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数字电子秤近年来,随着科技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数字电子秤被广泛应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由此可见,数字电子秤在市场上有着广阔的前景和巨大的开发空间。
而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更是为数字电子秤的开发和生产提供了更好的技术保障。
为此,我们设计了一门电子技术课程——数字电子秤的课程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电子产品开发能力。
一、课程目标数字电子秤课程设计的目标主要涉及三个方面:1.使学生理解数字电子秤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掌握数字电子秤的软硬件设计和实现技能;2.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3.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电子技术的应用领域,以及数字电子秤在现代化生产、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应用。
二、课程设置数字电子秤的课程设计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环节:1.数字电子秤的工作原理学生需要学习和掌握数字电子秤的工作原理有关方面知识,了解数字电子秤内部的电路结构、电路原理等。
2.数字电子秤的硬件设计学生需要对数字电子秤的硬件进行设计。
课程设置硬件开发流程,从电路原型设计、PCB电路板设计、电路仿真调试到电路测试等方面进行讲解、演示并实践,精细到每一个环节。
学生需要根据课程要求进行集体或个人硬件设计开发。
3.数字电子秤的软件设计学生学习如何在数字电子秤内部集成微处理器或控制芯片,并编写软件实现数字电子秤的自动化控制等功能。
4.数字电子秤的应用示范学生将设计的数字电子秤进行应用示范,例如将数字电子秤应用于厨房等场景中,展示数字电子秤的使用场景,强化数字电子秤的实用性和易用性。
三、评估方法为了检测学生对数字电子秤的学习效果,我们将采取以下的评估方法:1.课程作业设计多项课程作业,对学生的电子技术掌握程度、工作实践能力进行评估。
2.考试安排考试,考察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数字电子秤的操作方法和设计思路等知识的掌握情况。
3.评估报告可以要求学生整理课程设计和学习的收获,提交一份用于评估学生终极成果的课程报告。
数字电子秤 课程设计
![数字电子秤 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853821a227916888486d78b.png)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数字电子秤学生姓名:学号:院(系):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指导教师:2010 年 7 月 2日目录第一节绪论 (3)1.1本设计的任务和主要内容 (3)1.2基本工作原理及原理框图…………………………………第二节硬件电路的设计 (4)2.1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选择 (4)2.2 三运放大电路的设计 (6)2.3 集成A/D转换器CC7106 (7)2.4 LED显示电路的设计 (9)2.5 总体工作电路原理图 (10)第三节电路元件列表 (11)第四节设计总结 (12)数字电子秤设计第一节绪论本课程设计的电子秤以单片机为主要部件,利用全桥测量原理,通过对电路输出电压和标准重量的线性关系,建立具体的数学模型,将电压量纲(V)改为重量纲(g)即成为一台原始电子秤。
其中测量电路中最主要的元器件就是电阻应变式传感器。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是传感器中应用最多的一种,本设计采用全桥测量电路,使系统产生的误差更小,输出的数据更精确。
而三运放大电路的作用就是把传感器输出的微弱的模拟信号进行一定倍数的放大,以满足A/D转换器对输入信号电平的要求。
CC7106 A/D转换的作用是把模拟信号转变成数字信号,进行模数转换,然后把数字信号输送到显示电路中去,最后由显示电路显示出测量结果。
1.1本设计的任务和主要内容设计任务:设计一数字电子秤,其技术要求如下:1)测量范围:0-1.999kg; 0-19.99kg; 0-199.9kg; 0-1999kg。
2)用数字显示被测重量,小数点位置对应不同量程显示。
3)具有自动切换量程功能。
1.2设计思路及原理框图1.设计思路1)用电子称称重的过程是把被测物体的重量通过传感器转换成电压信号。
由于这一信号通常都非常小,需要进行放大,放大后的模拟信号经模/数变换转变成数字量,再通过译码显示器显示出重量。
由于被测物体的重量相差很大,根据不同的测量范围要求,可由电路自由切换量程,同时,显示器的小数点数位对应不同量程而变化,即可实现电子称的要求。
数字电子秤课程设计
![数字电子秤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a4d94d8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fb.png)
数字电子秤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数字电子秤的基本原理,掌握电子秤的组成部分及功能。
2. 学生能掌握数字电子秤的测量单位及换算方法,提高数据处理的准确性。
3. 学生了解数字电子秤在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到其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使用数字电子秤进行测量,并进行数据读取和记录。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电子秤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3. 学生能够运用电子秤进行简单的称重实验,培养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增强学习电子技术的积极性。
2. 学生通过学习数字电子秤,认识到科技对生活的改善,提高社会责任感。
3.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合作精神,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结合电子技术学科特点,以实用性和操作性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数字电子秤的基本知识,提高实验操作技能,激发学生对电子科技的兴趣,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同时,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数字电子秤的原理与结构- 电子秤的工作原理- 电子秤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功能2. 数字电子秤的使用方法- 开机与校准- 称重与数据读取- 单位换算与应用3. 电子秤测量误差分析- 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 减少误差的方法和技巧4. 数字电子秤的实际应用- 生活实例:食物称重、体重测量等- 实验教学:简单的称重实验5. 电子秤的维护与保养- 清洁与保养方法- 故障排查与处理本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制定,涵盖数字电子秤的基本原理、使用方法、误差分析、实际应用及维护保养等方面。
教学内容与教材紧密关联,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进度,确保学生能够掌握课程内容,达到预期学习效果。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 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讲解电子秤的工作原理和结构,使抽象知识具体化。
数字电子秤数字电路课程设计说明书-副本-副本
![数字电子秤数字电路课程设计说明书-副本-副本](https://img.taocdn.com/s3/m/e797ea4f7c1cfad6185fa73c.png)
河南城建学院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报告实用电子称姓名:徐贵超学号: 091412132专业班级: 0914121指导老师:樊晓虹所在院系: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2014年 06月 19日摘要本设计分五个模块:电源模块、数据采集及放大模块、模板(A/D)转换模板、自动换挡模块、显示模块。
本电路应用压敏电阻构成秤重电桥来采集电压的微小变化,经过放大电路放大后送入A/D转换芯片CC7107,对输入电压信号进行转换成数字量输出;显示模块直接连接数码管构成,显示实际测量值。
同时根据输出,自动判断出所加压力的大小来改变量程,实现自动换挡。
外部电路非常简单,方便制作。
本课程设计的电子秤以乘法器为主要部件,利用全桥测量原理,通过对电路输出电压和标准重量的线性关系,建立具体的数学模型,将电压量纲(V)改为重量纲(g)即成为一台原始电子秤。
其中测量电路中最主要的元器件就是电阻应变式传感器。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是传感器中应用最多的一种,本设计采用全桥测量电路,使系统产生的误差更小,输出的数据更精确。
而三运放大电路的作用就是把传感器输出的微弱的模拟信号进行一定倍数的放大,以满足A/D转换器对输入信号电平的要求。
CC7106 A/D转换的作用是把模拟信号转变成数字信号,进行模数转换,然后把数字信号输送到显示电路中去,最后由显示电路显示出测量结果。
本系统是针对是电子称的自动称重、自动计价、数据处理进行研究的。
为了阐明用单片机是如何对采样数据进行处理,对数据的采集和转换、计算问题进行了研究。
讨论了单片机控制系统中关键的中断、计算问题,结果表明通过软件设计实现更完善。
本文在给出智能电子称硬件设计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电子称的软件控制方法。
由于单片机控制的电子称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深受人们的喜爱,本文将对此进行详细讨论。
目录第一节摘要 (2)1.1本设计的任务和主要内容 (4)1.2基本工作原理及原理框图 (4)第二节硬件电路的设计 (5)2.1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选择 (5)2.2 三运放大电路的设计 (7)2.3 集成A/D转换器CC7106 (7)2.4 LED显示电路的设计 (10)2.5 总体工作电路原理图 (11)第三节电路元件列表 (12)第四节设计总结 (13)第五节参考文献 (14)1.1本设计的任务和主要内容设计任务:设计一数字电子秤,其技术要求如下:1)测量范围:0-1.999kg; 0-19.99kg; 0-199.9kg; 0-1999kg。
课程设计数字电子秤设计
![课程设计数字电子秤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a44117c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bf.png)
课程设计数字电子秤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数字电子秤的基本原理,掌握其组成部分及功能。
2. 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数字电子秤的电路图,并理解其中的电子元件作用。
3. 掌握数字电子秤的测量原理,能够进行简单的单位转换。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数字电子秤电路图。
2.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能够对数字电子秤进行组装和调试。
3. 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能够针对数字电子秤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未知、创新实践的欲望。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使他们学会在团队中共同解决问题,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在使用电子设备时注重节能环保,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使他们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数字电子秤基本原理:介绍电子秤的测量原理,包括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信号处理、显示技术等,对应教材第3章第1节。
2. 电子元件功能及电路图分析:学习电子元件如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在数字电子秤中的应用,分析电路图,理解各部分功能,对应教材第3章第2节。
3. 数字电子秤电路设计:根据基本原理,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数字电子秤电路图,包括传感器、信号放大、A/D转换、显示等部分,对应教材第3章第3节。
4. 数字电子秤的组装与调试:学习如何将设计好的电路图转化为实际电路,进行组装、调试和优化,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对应教材第4章第1节。
5. 故障分析与问题解决:针对数字电子秤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故障,教授分析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对应教材第4章第2节。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数字电子秤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数字电子秤](https://img.taocdn.com/s3/m/b5f83948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03.png)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数字电子秤一、课程设计背景和意义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电子技术在工业、农业、医疗、交通、教育等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而数字电子秤作为电子技术的一个重要应用,其在商业和家庭日常生活中都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课程旨在通过数字电子秤的设计和制作,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数字电路、传感器、电子称重原理、操作系统、数据处理等方面的知识,并提高其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电子技术领域的技能人才。
二、课程设计内容和目标1. 课程设计内容(1) 数字电路基础知识的学习:二极管、场效应管、三极管、集成电路等基础器件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传感器和电子称重原理:光电传感器、压力传感器、重力加速度传感器、电容传感器等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应用,电子秤的原理和结构。
(3) 控制器和操作系统的学习:单片机和外围器件的原理和应用,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实现。
(4) 数据处理和显示:数据采集、处理、存储和显示等技术的学习和应用。
(5) 设计和制作数字电子秤:根据课程设计要求,完成数字电子秤的硬件电路设计、软件程序编写和制作工作。
2. 课程设计目标(1) 深入了解各种数字电路设备的原理、功能和应用。
初步掌握数字电子秤的设计要求和流程。
(2) 熟悉传感器、电子称重原理、控制器、操作系统、数据处理和显示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应用。
(3) 掌握数字电子秤的硬件设计和软件编程的技术知识和实践经验。
(4) 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提高其综合运用各种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让其更好地适应电子技术团队工作中的需求。
三、课程设计具体实施方案1. 课程开设时间:16周,每周4学时。
2. 课程设计分为理论课和实践课两部分。
(1) 理论课程包括数字电路基础、传感器原理、电子称重原理、控制器和操作系统、数据处理和显示技术等。
(2) 实践课程主要包括数字电子秤设计要求和流程、数字电子秤硬件电路设计、数字电子秤软件编程和数字电子秤制作等。
电子称设计(完整版)
![电子称设计(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c6141152e53a580216fcfed8.png)
中北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 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_________ 专业:________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题目:________ 电子综合应用实践: __________ 数字电子秤设计指导教师: __________ 职称:__________________2010中北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09/10 学年第一学期学院: ________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__________ 专业: ________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__________课程设计题目: ________ 电子综合应用实践:数字电子秤设计起迄日期: 2010年1月4日〜2010年1月15日指导教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系 主 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 学 学 学 生 生 生 生 姓 姓 姓姓 号: _____________号: _____________号: _____________ 号: _____________下达任务书日期:2010 年1月4日课程设计任务书1.设计目的:针对电子线路课程要求,对学生进行实用型电子线路设计、安装、调试等各环节的综合性训练,培养学生运用课程中所学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独立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设计内容和要求(包括原始数据、技术参数、条件、设计要求等):设计内容:设计一个数字电子秤,组装及调试各单元电路及系统电路,用数字表显示称重结果。
设计要求及技术指标:①测量范围:0~1.999kg、0~19.99kg、0~199.9kg;②用数字显示被测重量,小数点位置对应不同的量程显示。
3.设计工作任务及工作量的要求〔包括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论文)、图纸、实物样品等〕:1电路原理图.2仿真结果.3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设计任务书4.主要参考文献:要求按国标GB 7714— 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书写,例:1傅承义,陈运泰,祁贵中•地球物理学基础.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5篇以上)5.设计成果形式及要求: T电路原理图… '…… 2课程设计说明书6.工作计划及进度:2010年1月4日~ 1月7 日了解设计题目,查找资料、学习相关软件; 1月8日~ 1月13日确定各题目要求计算相关参数,具体设计;1月14日~ 1月15 日整理设计说明书,答辩。
数字电子称课程设计
![数字电子称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6ecd004c850ad02de804199.png)
(设计题目电子秤的设计)学院:姓名:学号:专业年级:指导教师:设计时间:目录第一章设计任务与要求 (3)第二章设计方案 (3)第三章设计原理与电路 (4)3.1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组成及原理 (4)3.2 芯片TC7107的介绍 (4)3.3 集成运放LM358的介绍 (6)3.4 各分离电路的设计 (7)3.5 电路参数的选取 (9)第四章电路的组装与调试 (12)4-1 完整的PROTENS仿真原理图 (12)4-2 完整的PCB原理图(protel99SE) (13)第五章设计总结 (13)附录 (14)6-1 PCB图 (14)6-2 材料清单 (15)参考文献 (15)第一章设计任务及要求设计说明:1、选择合适的传感器以检测压力:本设计采用应变式压敏电阻组合而成。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具有测量范围广、精度高、误差小和线性特性等优点,且能在恶劣环境下工作,在力、压力和重要测试中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力传感器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使用寿命长等优异的特点。
所以电阻应变式力传感器制作的数显电子称具有准确度高易于制作,简单实用、成本低廉、体积小巧、携带方便等特点。
2、设计合理的电路检测压敏电阻产生信号:数字电子秤是将测量模拟电压值以数字的形式显示出来,其核心差分放大电路, A/D转换电路,显示电路组成。
本设计由检测电桥代替压力传感器。
由差分放大电路将检测的微弱信号放大,放大的模拟信号输入A/D转换芯片,再有数码管显示所测量的数据。
其中A/D转换器将输入的模拟电压信号变换成易于准确测量的数据,采用的A/D芯片将输入的模拟量转换成本 EMBED Equation.3 的十进制数。
要求:设计一个能显示物体重量的电子秤。
第二章设计方案对于电阻应变式力传感器制作的数显电子秤的制作有四个方面:一:电路由测量电桥,二:差动放大电路,三:A/D转换电路,四:显示电路组成。
从总的方面来考虑,传感器的使用应该尽量选用稳定性能高,寿命长,结构简单,但是又必须使称重准确。
数字电子秤课程设计[文档在线提供].
![数字电子秤课程设计[文档在线提供].](https://img.taocdn.com/s3/m/f266d7f20975f46526d3e117.png)
目录第一节绪论 (31.1本设计的任务和主要内容 (31.2基本工作原理及原理框图…………………………………第二节硬件电路的设计 (42.1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选择 (42.2 三运放大电路的设计 (52.3 ADC0809 A/D转换器 (52.4 LED显示电路的设计 (72.5 总体工作电路原理图......................................................第三节软件的设计 (9第四节设计总结 (15参考书籍 (16程序附图 (17摘要现代社会的发展对其称重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台式电了秤在商业贸易中的使用已相当普遍,但存在较大的局限性:体积大、成本高、需要工频交流电源供应、携带不便、应用场所受到制约。
但是在工业测量中还没有让人们期待的电子秤出现。
多年来,人们一直期待测量准确、价格低廉的在工业发展中起到巨大作用的电子秤投放市场。
本文设计了一种电子秤,论述了仪器的工作原理,介绍了仪器的误差来源与误差分配,给出了仪器电路设计与软件流程,探讨了仪器的工程设计技术。
针对应变式称重传感器非线性影响大的问题,提出并建立了应变式称重传感器的非线性影响模型与校正模型,为电子秤的低成本准确称量奠定了理论基础。
电子秤是主要由电源、称重传感器、单片机、键盘/开关、LED显示器等部分构成。
主要技术指标为:称量范围300kg—500kg;分度值0.01kg;精度等级m级;电源5v。
仪器的技术指标参考了目前国内市场上使用最多、国内外产量最大的电子衡器的技术指标,其合理性无疑加大了产品投放市场后的竞争能力。
仪器主要功能有自检、计价、累计、单价设定、过载报警等。
目前国际化的趋势是电子秤向小型化,模块化,集成化,智能化,其技术性能趋向于速率高,准确度高,稳定性该,可靠性高等,其功能趋向是称重计量的控制信息和非控制信息并重的智能化电子秤。
关键词单片机;应变式电阻器;放大器;滤波器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dern society has put forward higher request on weighing technology. The desk-top electronic scales have been great application in commercial trade, but they have many shortcomings such as large volume, high cost, AC supply power and not cove nince to carry, so they are restricted to use. The usual portable scales are lever scales which are mostly used by residents, and spring balance which measure through compression or drawing of spring. They are being rejected for their big measuring errors. People have been expecting cheap portable electronic scales which can measure accurately and be carried conveniently for many years.This thesis designs new-type portable electronic scales. It discusses the instrumental working principle, and introduces its error sources and how to distribute the error. And, the instrumental circuit, software-flow-chart and engineering designing technology arepresented. Because capacitance weighing sensor is of bad non-linearity, the author put forward and set up a math model to revise non-linearity, which establishes the theory basis for the instrument to measure accurately and be low-cost.The portable electronic scales consist of power, weighing sensor, microchip, keyboard/switch LED and etc. Its technical indictors include10kg maximal measuring range,10g division value, III precision, 1.5V work voltage. Its technical indictors refer to the indictors of the electri conic measuring tools of most popularity in the markets and of large output at home and board, so the instrument is strengthened the competitive power after putting on markets. It possesses many intelligentfunctions, such as shelling, lack-of-power display, overload alarm, unit price enactment, accumulation computation, self-calibrating and etc. It can "sleep" automatically in five minutes if it is not measuring.New-type portable electronic scales can measure mass rapidly and accurately and communicate value. Furthermore, it is small, simply structured, easy to operate and convenient to carry. The instrument is able to meet the needs of commercial trade and residents, so its application has a bright future.Key Words Portable Electronic Scales; Capacitance Weighing Sensor; Non-linearity Revision; Microcontroller; Error distribution; Engineering Design.数字电子秤设计第一节绪论本课程设计的电子秤以单片机为主要部件,利用全桥测量原理,通过对电路输出电压和标准重量的线性关系,建立具体的数学模型,将电压量纲(V改为重量纲(g即成为一台原始电子秤。
电子秤电路设计实验指导书
![电子秤电路设计实验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a5b6c6335727a5e9846a6102.png)
电子秤电路设计与制作实验指导书自动化工程学院电子秤电路设计指导书一、实验目的:本实验要求学生设计并制作一个电子秤电路,要求能测量重量在0~200g 间的物体,输出为电压信号,通过调节电路使电压值为对应的重量值,电压量纲mv改为重量纲g即成为一台原始电子秤。
二、基本原理:基本思路总体设计思路如图1所示,所测重量经过转换元件转换为电阻变化,再经过测量电路转化为电压变化,经过放大电路放大调节后输出显示得到所需信号。
图1 基本设计思路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本设计主要通过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实现。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是利用电阻应变片将应变转换为电阻的变化,实现电测非电量的传感器。
传感器由在不同的弹性敏感元件上粘贴电阻应变片构成,当被测物理量作用在弹性敏感元件上时,弹性敏感元件产生变形,并使附着其上的电阻应变片一起变形,电阻应变片再将变形转换为电阻值的变化。
应变式电阻传感器是目前在测量力、力矩、压力、加速度、重量等参数中应用最广泛的传感器之一。
1、弹性敏感元件物体在外力作用下而改变原来尺寸或形状的现象称为变形,而当外力去掉后物体又能完全恢复其原来的尺寸和形状,这种变形称为弹性变形。
具有弹性变形特性的物体称为弹性元件。
弹性敏感元件是指元件在感受到力、压力、力矩、振动等被测参量时,能将其转换成应变量或位移量,弹性敏感元件可以把被测参数由一种物理状态转换为另一种所需要的物理状态。
2、电阻应变片对于一段长为L,截面积为S,电阻率为ρ的导体,未受力时电阻为R = ρ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在外力的作用下,电阻丝将会被拉伸或压缩,导体的长度L、截面积S以及电阻率ρ等均将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其电阻值发生变化,这种现象称为“电阻应变效应”。
利用金属或半导体材料电阻丝的应变电阻效应,可以制成测量试件表面应变的敏感元件。
为在较小的尺寸范围内感受应变,并产生较大的电阻变化,通常把应变丝制成栅状的应变敏感元件,即电阻应变片,通常由敏感栅、基底、盖片、引线和黏结剂等组成。
数字电子秤课程设计
![数字电子秤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6bf028f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99.png)
数字电子秤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数字电子秤的基本原理,掌握其组成部分及功能。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电子技术知识,分析数字电子秤的工作过程。
3. 学生掌握数字电子秤的使用方法,了解其测量精度和误差。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数字电子秤的简单故障排查和维修。
2. 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提高电子电路的搭建和调试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电子秤进行物品质量的测量,并准确读取数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对电子技术的兴趣和热情,增强科技创新意识。
2. 学生通过团队协作,培养沟通与交流能力,提高合作意识。
3. 学生认识到电子技术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爱环境,珍惜资源。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为电子技术学科,结合学生所在年级的特点,课程设计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学生在掌握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操作,提高技能水平。
教学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课程目标分解:1. 知识目标:通过讲解、演示和实验,使学生掌握数字电子秤的基本原理、组成部分和功能。
2. 技能目标: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具备数字电子秤的使用、维护和调试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反思,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科技创新意识和正确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数字电子秤基本原理:介绍电子秤的工作原理,包括传感器、信号处理、显示等部分。
- 教材章节:第三章 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2. 数字电子秤的组成部分:详细讲解电子秤的主要组件及其功能。
- 教材章节:第三章第三节 电子秤的组成3. 数字电子秤的使用方法:教授如何正确使用电子秤,包括校准、测量、读取数据等。
- 教材章节:第三章第四节 电子秤的使用4. 数字电子秤的测量精度与误差:分析电子秤的测量精度、误差来源及解决办法。
- 教材章节:第三章第五节 电子秤的测量精度与误差5. 数字电子秤的故障排查与维修:介绍常见故障现象、原因及维修方法。
数字电子秤设计说明书(刘文斌)
![数字电子秤设计说明书(刘文斌)](https://img.taocdn.com/s3/m/acb9218626fff705cc170af7.png)
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数字电子秤设计姓名:刘文斌学号:0904705051指导教师:段广云俞学兰专业年级: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方向)09机电2班所在学院和系:机械工程学院完成日期:2012年6月29日课程名称:机电一体化系统课程设计目录1绪论 (1)1.1背景 (1)1.2 设计要求 (2)1.3 设计任务 (2)2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3)2.1 方案设计 (3)2.1.1电子秤的工作原理 (3)2.1.2 设计思路 (3)2.2芯片选择及简单介绍 (4)3 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9)3.1硬件电路设计框图 (9)3.2 AT89C52最小系统电路 (9)3.3传感器检测电路设计 (10)3.3.1桥式电阻传感器及放大电路 (10)3.3.2 ADC0832与A T89C52接口电路 (11)3.4 显示电路设计 (12)3.5键盘电路设计 (13)3.6报警电路设计 (14)4系统软件设计 (16)4.1 系统主程序设计 (16)4.2 A/D转换子程序设计 (17)4.3显示子程序设计 (17)4.4键盘扫描自程序设计 (18)4.5系统仿真 (19)5设计总结 (22)参考文献 (23)附录 (24)1绪论1.1背景目前,台式电子秤在商业贸易中的使用已相当普遍,但存在较大的局限性:体积大、成本高、需要工频交流电源供应、携带不便、应用场所受到制约。
现有的便携秤为杆秤或以弹簧、拉伸变形来实现计量的弹簧秤,居民用户使用的基本是杆秤。
弹簧盘秤制造工艺要求较高,弹簧的疲劳问题无法彻底解决,一旦超过弹簧弹性限度,弹簧秤就会产生很大误差,以至损坏,影响到称重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只是一种暂时的代用品,也被列入逐渐取消的行列。
微控制器技术、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电子产品的更新速度达到了日新月异的地步。
本系统在设计过程中,除了能实现系统的基本功能外,系统的微控制器部分选择了兼容性比较好的AT89系列单片机,在系统更新换代的时候,只需要增加很少的硬件电路,甚至仅仅删改系统控制程序就能够实现。
课程设计数字电子秤的设计
![课程设计数字电子秤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377edd243323968001c9260.png)
1实验目的、意义 (1)2 模块电路设计及比较 (2)2.1电源模块 (2)2.1.1 电源原理 (2)2.1.2 电源电路图 (3)2.2 数据采集、放大及零位调整模块 (3)2.2.1 称重传感器 (3)2.2.2 压敏电阻 (4)2.2.3放大、零位调整电路 (5)2.3 A/D转换模块 (7)2.4 数码管显示模块 (9)2.4.1 LED显示器结构及分类 (9)2.4.2 LED显示器分类 (10)2.4.3 LED显示器的参数 (11)3 电子秤的设计考虑 (11)3.1 比率式测量方式 (11)3.2 PCB布线 (12)4 系统测试 (12)5 本文小结 (12)附录 A (13)附录 B (13)附录C (14)参考文献 (14)致谢 (15)数字电子秤的设计摘要本设计分五个模块:电源模块、数据采集及放大模块、模数(A / D)转换模块、自动换档模块、显示模块。
本电路应用压敏电阻构成秤重电桥来采集电压的微小变化,经过放大电路放大后送入A/D转换芯片CC7107,对输入电压信号进行转换成数字量输出;显示模块直接连接数码管构成,显示实际测量值。
同时根据输出,自动判断出所加压力的大小来改变量程,实现自动换挡。
外部电路非常简单,方便制作。
关键字:模数(A / D)转换秤重电桥压敏电阻自动换档The design that the numerical electronics callsAbstructThis design divides five mold pieces:The power supply mold piece, data collects and enlarges a mold piece, mold several and shift gear a mold piece, the manifestation mold piece automatically.This electric circuit application presses quick electric resistance composing steelyard heavy electricity bridge to collect the small variety of electric voltage, has been enlarged electric circuit to send into A/D a conversion the chip CC7107 after enlarging, to importation the electric voltage signal carry on a conversion numerical quantity exportation;Show a mold piece a direct conjunction figures tube to constitute, show actual measured value.In the meantime according to exportation, judge the size of pressure that add automatically to change a quantity distance, the realization changes to block automatically.The exterior electric circuit is very simple, convenience creation.Keywords:mold several and shift gear steelyard heavy electricity bridge presses quick electric resistance composing changes to block automatically实验目的、意义在我们生活中经常都需要测量物体的重量,于是就用到秤,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我们对其要求操作方便、易于识别。
电子秤设计说明书.doc
![电子秤设计说明书.doc](https://img.taocdn.com/s3/m/e3c3dcefe009581b6bd9eb8f.png)
电子秤设计(说明)组员: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自动化与信息工程系电气自动化技术对口(一)班目录一:设计要求;二:总体设计框架;三:具体电路设计;四:元件选型;五:故障分析与解决;六:总结;七:参考文献(教材、论坛、文章);一、设计要求电子秤采用现代传感器技术、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一体化的电子秤量装置,才能满足并解决现实生活中提出的"快速、准确、连续、自动"称量要求,同时有效地消除人为误差,使之更符合法制计量管理和工业生产过程控制的应用要求。
二、总体设计框图根据设计要求,首先要实现电子秤的称重基本功能,需要通过重量传感器采集到的重量信号,经处理后由模数转换转换成数字量,因此每一数字量就对应着一个物体的重量(在一定精度范围内),所以只要将转换的数字量与物体重量建立映射的关系即可完成称重的要求。
而其他功能这可通过程序运算来实现。
三、具体电路设计电子秤传感器的测量电路通常使用电桥测量电路,它将应变阻值的变化转换为电压或电流的变化,这就是可用的输出信号。
电桥电路有四个电阻组成,如下图所示电子秤的传感器在不加负荷时,桥路的电阻应平衡,也就是电桥初始平衡状态输出应为零。
但实际上桥路各臂阻值不可能绝对相同,接触电阻及导线电阻也有差异,致使输出不为零。
因此必须设置调零电路使初始状态达到平衡,即输出为零。
2、放大系统电子秤的放大系统是把传感器输出的弱信号放大,放大的信号应能满足模数转换的要求,该系统模数转换的输入量是应是0到1.999V。
为了测量准确,放大系统设计时应保证输入级是高阻,输出级是低阻,系统应具有很高的抑制共模干扰的能力,系统的放大倍数应根据被测物体的重量对应传感器的输出量,然后把传感器的输出量按一定的比例相应放大3、A/D转换器A/D转换器电路电路图如下图所示:传感器的输出信号放大后,通过模数转换器把模拟量转换成数字量。
该数字量由显示器显示。
由于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广泛应用,3又1/2位和4又1/2位A/D转换以运用于各种测量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数字电子秤学生姓名:李思标学号: 8080514215院(系):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指导教师:郭文强2010 年 7 月 2日目录第一节绪论 (3)1.1本设计的任务和主要内容 (3)1.2基本工作原理及原理框图…………………………………第二节硬件电路的设计 (4)2.1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选择 (4)2.2 三运放大电路的设计 (6)2.3 集成A/D转换器CC7106 (7)2.4 LED显示电路的设计 (9)2.5 总体工作电路原理图 (10)第三节电路元件列表 (11)第四节设计总结 (12)数字电子秤设计第一节绪论本课程设计的电子秤以单片机为主要部件,利用全桥测量原理,通过对电路输出电压和标准重量的线性关系,建立具体的数学模型,将电压量纲(V)改为重量纲(g)即成为一台原始电子秤。
其中测量电路中最主要的元器件就是电阻应变式传感器。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是传感器中应用最多的一种,本设计采用全桥测量电路,使系统产生的误差更小,输出的数据更精确。
而三运放大电路的作用就是把传感器输出的微弱的模拟信号进行一定倍数的放大,以满足A/D转换器对输入信号电平的要求。
CC7106 A/D转换的作用是把模拟信号转变成数字信号,进行模数转换,然后把数字信号输送到显示电路中去,最后由显示电路显示出测量结果。
1.1本设计的任务和主要内容设计任务:设计一数字电子秤,其技术要求如下:1)测量范围:0-1.999kg; 0-19.99kg; 0-199.9kg; 0-1999kg。
2)用数字显示被测重量,小数点位置对应不同量程显示。
3)具有自动切换量程功能。
1.2设计思路及原理框图1.设计思路1)用电子称称重的过程是把被测物体的重量通过传感器转换成电压信号。
由于这一信号通常都非常小,需要进行放大,放大后的模拟信号经模/数变换转变成数字量,再通过译码显示器显示出重量。
由于被测物体的重量相差很大,根据不同的测量范围要求,可由电路自由切换量程,同时,显示器的小数点数位对应不同量程而变化,即可实现电子称的要求。
2)称重的准确程度首先取决于传感器输出的信号,电子称的传感器通常使用电桥,它将应变电阻转变成电压信号或电流信号。
基本工作原理框图如下:第二节硬件的设计2.1 传感器的选择2.1.1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组成以及原理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是将被测量的力,通过它产生的金属弹性变形转换成电阻变化的元件。
由电阻应变片和测量线路两部分组成。
常用的电阻应变片有两种:电阻丝应变片和半导体应变片,本设计中采用的是电阻丝应变片,为获得高电阻值,电阻丝排成网状,并贴在绝缘的基片上,电阻丝两端引出导线,线栅上面粘有覆盖层,起保护作用。
电阻应变片也会有误差,产生的因素很多,所以测量时我们一定要注意,其中温度的影响最重要,环境温度影响电阻值变化的原因主要是:A.电阻丝温度系数引起的。
B.电阻丝与被测元件材料的线膨胀系数的不同引起的。
对于因温度变化对桥接零点和输出,灵敏度的影响,即使采用同一批应变片,也会因应变片之间稍有温度特性之差而引起误差,所以对要求精度较高的传感器,必须进行温度补偿,解决的方法是在被粘贴的基片上采用适当温度系数的自动补偿片,并从外部对它加以适当的补偿。
非线性误差是传感器特性中最重要的一点。
产生非线性误差的原因很多,一般来说主要是由结构设计决定,通过线性补偿,也可得到改善。
滞后和蠕变是关于应变片及粘合剂的误差。
由于粘合剂为高分子材料,其特性随温度变化较大,所以称重传感器必须在规定的温度范围内使用。
图1.2-3应变式传感器安装示意图全桥测量电路中,将受力性质相同的两应变片接入电桥对边,当应变片初始阻值:R 1=R 2=R 3=R 4,其变化值ΔR 1=ΔR 2=ΔR 3=ΔR 4时,其桥路输出电压U out =KE ε。
其输出灵敏度比半桥又提高了一倍,非线性误差和温度误差均得到改善。
2.1.2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测量电路常规的电阻应变片K 值很小,约为2,机械应变度约为0.000001—0.001,所以,电阻应变片的电阻变化范围为0.0005—0.1欧姆。
所以测量电路应当能精确测量出很小的电阻变化,在电阻应变传感器中做常用的是桥式测量电路。
桥式测量电路有四个电阻,其中任何一个都可以是电阻应变片电阻,电桥的一个对角线接入工作电压U ,另一个对角线为输出电压Uo 。
其特点是:当四个桥臂电阻达到相应的关系时,电桥输出为零,或则就有电压输出,可利用灵敏检流计来测量,所以电桥能够精确地测量微小的电阻变化。
测量电路是电子秤设计电路中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我们在制作的过程中应尽量选择好元件,调整好测量的范围的精确度,以避免减小测量数据的误差。
图 1.2-4 全桥测量电桥图图 1.2-5 三运放大电路结构图它由电阻应变片电阻R1、R2、R3、R4组成测量电桥,R1=R2=R3=R4=350Ω,加热丝阻值为50Ω左右,测量电桥的电源由稳压电源Uin供给。
将差动放大器调零,合上电源开关,调节电桥平衡电位RW1,使数显表显示0.00V。
将10只标准砝码全部置于传感器的托盘上,调节电位器RW3(增益即满量程调节)使数显表显示为0.200V(2V档测量)或-0.200V。
拿去托盘上的所有砝码,调节电位器R W4(零位调节)使数显表显示为0.0000V。
重复2、3步骤的标定过程,一直到精确为止,把电压量纲V改为重量纲g,就可以称重。
成为一台原始的电子秤。
2.2 三运放大电路本次课程设计中,需要一个放大电路,我们将采用三运放大电路,主要的元件就是三运放大器。
在许多需要用A/D转换和数字采集的单片机系统中,多数情况下,传感器输出的模拟信号都很微弱,必须通过一个模拟放大器对其进行一定倍数的放大,才能满足A/D 转换器对输入信号电平的要求,在此情况下,就必须选择一种符合要求的放大器。
图 1.2-6 三运放大电路结构图2.3 CC7106 A/D转换器CC7106为双积分式A/D转换器,它将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集成在一块芯片上,为大规模集成电路。
具有输入阻抗高、功耗低、抗干扰能力强、转换精度高等优点。
可直接驱动液晶显示器。
2.3.1CC7106的引脚功能下图(a)为CC7106的电路结构同,(b)为其外引脚排列图,各引脚功能说明如下:Vdd、Vee:分别为电源的正、负端。
单电源供电时,常取Vdd=9V。
a 1 ~ g1:个位笔段驱动端。
a 2 ~ g2:十位笔段驱动器。
a 3 ~ g3:百位笔段驱动器。
bc 4:千位b、c笔段驱动器。
PM:负极性显示输出端,接千位的g端,当PM为负值时,显示为负号。
BP:液晶显示器背面公共电极端,输出为50HZ方波。
VREF+、VREF-;基准电压的正负端。
CREF:基准电容端,在两个CREF之间接基准电容。
COM:模拟信号公共端。
使用时,与输入信号负端及基准电压负端相连。
TEST:数字地和测试端,还用来测试显示器的笔段。
IN+、IN-:模拟电压输入端。
AZ:外接校零电容端。
BUF:外接积分电阻端。
INT:外接积分电容端。
OSC1~~OSC3:时钟振动器外接元件端。
用以外接阻容元件或石英晶体组成振动器。
(a)(b)2.3.2CC7106A/D转换器CC7106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模拟电路:主要包括组成积分器的运算放大器和过零比较器等。
(2)分频器:将主震荡频率fosc 进行分频,从而获得技术频率fcp和液晶显示器背面电极的方波频率等。
(3)计数器:个位、十位和百位都输出8421BCD码,千位只有0和1两个数码,所以,最大记数容量为1999。
(4)锁存器:用以存放计数结果。
(5)译码器:将锁存器输出的代码转换成驱动液晶显示器的七段字形码。
(6)驱动器:内有异或门,可提高负载能力,产生合适的电平驱动液晶显示器。
(7)逻辑控制:产生控制信号,协调各部分电路工作。
2.4 显示电路设计如图所示为由A/D转换器CC7106组成的数字电压表,电源电压为9V。
测量范围为:0-1.999kg; 0-19.99kg; 0-199.9kg; 0-1999kg共四档。
输入阻抗实际上为电阻分压器的总组织,即R1=R5+R6+R7+R8+R9=10MΩ。
各挡量程由开关S1控制,衰减后的电压Vx 为电压表输入的基本电压,并送到CC7106的IN +、IN- 端。
如开关S1动端对地电阻为RX 时,则Vx =V1RX /R1。
V1为V 1+ 和V1- 端输入的被测电压。
图中,R1、C1为主振荡器的定时元件。
R2和RP为基准电压VREF 的分压电路,用以调节VREF 的大小。
FU为熔断丝、R3为限流电阻,它和C3组成输入滤波电路,用以提高电路的抗干扰能力和过载能力。
R4、C5为积分电阻和积分电容,它和内部运算放大器构成积分器。
C4为自动调零电容,C2为基准电容。
R10、R11、R12、三个异或门和开关S2用以控制小数点。
2.5 总体工作电路原理图第三节电路元件列表第四节设计总结随着集成电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使电子仪器的整体水平发生巨大变化,传统的仪器逐步的被智能仪器所取代。
智能仪器的核心部件是单片机,因其极高的性价比得到广泛的应用与发展,从而加快了智能仪器的发展。
而传感器作为测控系统中对象信息的入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传感器好比人体“五官”的工程模拟物,它是一种能将特定的被测量信息(物理量、化学量、生物量等)按一定规律转换成某种可用信号输出的器件或装置本次课设中的半桥电子秤就是在以上仪器的基础上设计而成的。
因此,只有充分了解有关智能仪器、单片机、传感器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才能达到要求。
首先是传感器的精密度,它将直接影响电子秤的称重准确度。
课设时由于传感器发出的信号不是很稳定,所以称重时误差很大。
如果使用精密度较高的传感器,效果会好的多。
其次是数据采集处理阶段,此阶段是对传感器发出的信号进行量化、采集,主要分为信号放大、采集,然后进行A/D转换。
该阶段需注意的地方是对传感器输出的信号进行放大时,应选取合适的运算放大电路。
最好是预先计算好应放大的倍数,以便选取。
还有就是进行数据处理时,选取适当的数据转换系数,使输出满足量程要求。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口试内容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号:8080514215 姓名:李思标题目:数字电子称问题1:总体方案的设计思路是什么?答:1)用电子称称重的过程是把被测物体的重量通过传感器转换成电压信号。
由于这一信号通常都非常小,需要进行放大,放大后的模拟信号经模/数变换转变成数字量,再通过译码显示器显示出重量。
由于被测物体的重量相差很大,根据不同的测量范围要求,可由电路自由切换量程,同时,显示器的小数点数位对应不同量程而变化,即可实现电子称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