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比较考试题及答案
中西文化比较
中西文化比较第1章人类文化演进九大律1.1 审美递增递减律(一)1【单选题】从文学和审美的角度来看,更具有内在的高度的是()。
A、白话诗B、古体诗C、现代诗D、格律诗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得分:25.0分2【单选题】在()时期,国人对于国粹和西化的排斥态度同时存在。
A、改革开放时期B、新生活运动时期C、文革时期D、五四时期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得分:25.0分3【单选题】以下错误描述人对事物的好恶的是()。
A、很多人容易先产生好恶情绪再寻找具体理由B、对于某种东西的爱好更多来源于自身的自主选择C、好恶的原始冲动是可以被控制的D、最初的喜好更多地是冲动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得分:25.0分4【判断题】文学作品的创作若想要展示创作的独特性,就更要强调摒弃规律与制约。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得分:25.0分1.2 审美递增递减律(二)1【单选题】辜正坤老师认为,艺术最终应该服务于()。
A、精英B、个人C、特定人群D、大众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得分:25.0分2【单选题】下列选项中错误描述审美改变的是()。
A、个人、集体乃至国家的审美都是可以被强行改变的B、人的喜好是受传统影响的C、审美可以在短时间自行改变D、审美是可以改变的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A 得分:0.0分3【单选题】长期来看,()最容易影响人对于事物的喜好。
A、蕴含的意义B、接触的频率C、他人的喜好D、事物的外表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D 得分:0.0分4【判断题】审美活动中,效用递减律与效用递增律同时存在。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得分:25.0分1.3 阴阳二级对立转化律1【单选题】村山节和浅井降在《东西方文明深思录》中提出,世界文明的周期为()年一转折。
A、600年B、800年C、1200年D、300年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得分:25.0分2【多选题】《周易·序卦》中自然界的始基包括()。
《中西文化与文学专题比较》课后作业
中西文化性格的比较(一)1【单选题】哪一项不是张岱年在《中国思维偏向》中指出的中国传统思维特征:· A、分析· B、整体· C、综合· D、直觉我的答案:A2【单选题】哪一项不是西方文学的性格特点:· A、理据性· B、确定性· C、逻辑性· D、朦胧性我的答案:D3【单选题】“一阴一阳之谓道”出自于哪一部古代经典?· A、《庄子》· B、《易传》· C、《道德经》· D、《中庸》我的答案:B4【判断题】一般来说,中国文化性格偏于阴柔,西方文化性格偏于阳刚。
我的答案:√5【判断题】鲁迅先生一贯捍卫中国传统文化,他曾经对西方文化的阳刚进行过深刻的抨击。
我的答案:×中西文化性格的比较(二)1【单选题】阴历是出于对什么的观察:· A、太阳· B、月亮· C、星星· D、地球我的答案:B2【单选题】以下思维倾向中不属于中国的是?· A、中和· B、协调· C、逻辑· D、忍让我的答案:C3【单选题】以下哪位心理学家认为民族的文化性格可以追溯到早期的神话想象? · A、弗洛姆· B、荣格· C、弗洛伊德· D、华生我的答案:B4【判断题】武则天在上位后排斥道教,推崇佛教。
我的答案:√5【判断题】从四书五经的文化倾向上来看,中国的月亮文化也非常讲究功利和权力。
我的答案:×中西文化性格的比较(三)1【单选题】以下不属于道家思想的是?· A、天人合一· B、克己奉公· C、清心寡欲· D、顺其自然我的答案:B2【单选题】哪一项是中国的性格特征:· A、进取性· B、攻击性· C、安宁性· D、冒险性我的答案:C3【单选题】以下不属于儒家的三不朽的是?· A、立德· B、立功· C、立言· D、立行我的答案:D4【判断题】孔子反对刚勇,反对尚武,这与中国文化的阴柔是一脉相承的。
2017年《中西文化比较》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西文化比较》期末考试(20)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
0 分)1中国古代在进行科学研究时,最可能采用的方法是()。
(1.0分)1。
0 分A、逻辑分析B、亲身体验C、科学实验D、理论推演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答案解析:2社会达尔文主义冲上的原则是()。
(1.0分)1。
0 分A、五秒规则B、丛林法则C、高德温法则D、阳光16法则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答案解析:3西方的帮派主义不提倡()。
(1.0分)1.0 分A、限制王权B、契约精神C、党派分立D、以民为本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答案解析:4关于乔姆斯基的语言习的机制,说法正确的是()。
(1。
0分)1.0 分A、人天生不能创新句子,但是可以判断句子是否合乎语法B、人天生能够不断创新句子,但是无法判断句子是否合乎语法C、人天生不能创新句子,也不能判断句子是否合乎语法D、人天生能够不断创新句子,也能够判断句子是否合乎语法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答案解析:5彭加勒认为基本原理来自()。
(1。
0分)1.0 分A、先验B、经验C、社会约定D、实际实践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答案解析:6中西文化演进的七大律不包括()。
(1.0分)1。
0 分A、互根律B、互抗律C、互助律D、互证律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答案解析:7在年龄较小的人群中适宜采用死记硬背的记忆方法的原因是他们()。
(1。
0分)1.0 分A、机械记忆能力强B、理解记忆能力强C、理性思维能力强D、感性思维能力强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答案解析:8赫胥黎认为,伦理上最好的东西在实际生活中是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宇宙自然过程().(1.0分)1。
0 分A、一致的B、对立的C、互相促进的D、毫不相干的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答案解析:9关于中西方文化核心区域的地理环境说法正确的是().(1.0分)1。
0 分A、中国东方和南方较为开放B、西方的北部开放而南方屏障较大C、中国整体地理环境较为封闭D、西方北部屏障较多而南方较为开放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答案解析:10关于催眠术,说法正确的是()。
中西文化比较-网课答案
中西文化比较-网课答案1. 单选题中医对血液循环的了解比西方人至少早()年。
20002. 单选题西方语言文字本身的挑战是()。
语法3. 单选题下列哪一项表现了近古音的语音著作?()《中原音韵》4. 单选题中国古代的乡校除了办学以外的另外一个作用是()。
论政5. 单选题 ()是索绪尔的语言符号第一原则。
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6. 单选题中国产生的专制皇权从某种程度上,是为了制约传统中国过于强烈的()。
平等民主心态7. 单选题中国“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其中“道”的意思不包括()。
凌驾于其他人之上8. 单选题柏拉图的唯心主义相较于中国的唯心主义,更加强调()。
原型9. 单选题“全盘西化论”在()前后就已经形成了。
“五四”时期10. 单选题民主社会鼓励成员()。
由克己利人的心态转换为损人利己的心态11. 单选题“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是()的名言。
管仲12. 单选题 ()提出了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的观点。
佛家13. 单选题全盘西化派对诗歌是提倡()。
白话诗14. 单选题认为中国实现了圣君与良臣政治的是()。
黑格尔15. 单选题中西语音比较下,不是中国语音特点的是()。
闭音节16. 单选题中国不受列强欺负的方法不用强调()。
统一性17. 单选题莱布尼茨在要求加入中国国籍的同时在()创立了一所中国学院。
法兰克福18. 单选题人口数量与文化先进程度成()关系。
梭型19. 单选题德国学者()首次将中国“圣人”这个意思诠释清楚。
佩德斯20. 单选题索绪尔的()强调从静态的角度去研究语言的变化。
共时语言学21. 单选题西方的哲学家一般也成为了()。
科学家22. 单选题以下错误描述西方社会的民主的是()。
自觉自发的民主23. 单选题以下正确描述乔姆斯基语言学习的机制的是()。
人天生能够不断创新句子,也能够判断句子是否合乎语法24. 单选题下列关于辜正坤教授对于社会和法律的见解,说法正确的是()。
社会越安定法律的作用越小25. 单选题幼儿可以采用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是因为其()记忆能力强。
中西文化比较期末答案
一、单选题(题数:100,共 50.0 分)1对于审美的改变,说法错误的是()。
(0.5分)A、审美是可以改变的B、个人、集体乃至国家的审美都是可以被强行改变的C、人的喜好是受传统影响的D、审美可以在短时间自行改变我的答案:D2西方人小时候不适宜采用死记硬背方法的原因在于()。
(0.5分)A、经典内容篇幅短,语言拗口难以记忆B、民族文化不同,不提倡类似方法C、文章篇幅长,语法复杂D、缺少适于背诵的经典内容我的答案:B(答案是错的)3日本的历法中,第二个公元纪年是()。
(0.5分)A、明治纪年B、昭和纪年C、平成纪年D、大正纪年我的答案:D4西方文字意义上的“文明”主要强调的是()。
(0.5分)A、道德成就B、物质成就C、思想成就D、技术成就我的答案:D5日本文字的特殊之处在于()。
(0.5分)A、既非象形文字又非符号文字B、象形文字转化为符号文字C、符号文字转化为象形文字D、符号化文字和象形文字并行我的答案:A6西方国家的民主政治其实是()。
(0.5分)A、人民政治B、精英政治C、帮主政治D、阶级政治我的答案:C7()的思想与庄子的思想最为接近。
(0.5分)A、黑格尔B、康德C、叔本华D、法耶尔阿本德我的答案:D8清朝八旗子弟要参与科举考试时,()。
(0.5分)A、可以优先录用B、可以直接录用C、没有参加资格D、与他人权力相同我的答案:B(答案是错的)9西方人研究哲学的三大课题不包括()。
(0.5分)A、认识论问题B、方法论问题C、形而上学问题D、伦理学问题我的答案:B10中国古代的乡校除了办学以外,另外一个作用是()。
(0.5分)A、行医B、论政C、征兵D、行商我的答案:B11关于西方社会的民主,说法错误的是()。
(0.5分)A、恶欲协调的民主B、党派抗衡式的民主C、因势制宜的民主D、自觉自发的民主我的答案:D12一万年来,中国的气温明显上升是在()年前。
(0.5分)A、9000B、8000C、7000D、6000我的答案:B13关于中国人的哲学,说法不正确的是()。
2019年度尔雅中西文化比较规范标准答案
【单选题】从文学和审美的角度来看,更具有内在的高度的是()。
•A、白话诗•B、古体诗•C、现代诗•D、格律诗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2【单选题】在()时期,国人对于国粹和西化的排斥态度同时存在。
•A、改革开放时期•B、新生活运动时期•C、文革时期•D、五四时期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3【判断题】审美递增递减规律的意思是,对于某种东西的爱好或者逐渐递增,或者逐渐递减,不可能在不同阶段产生不同的趋向。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4【判断题】文学作品的创作若想要展示创作的独特性,就更要强调摒弃规律与制约。
()我的答案:×审美递增递减律(二)已完成成绩:100.0分【单选题】辜正坤老师认为,艺术最终应该服务于()。
•A、精英•B、个人•C、特定人群•D、大众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2【单选题】下列选项中错误描述审美改变的是()。
•A、个人、集体乃至国家的审美都是可以被强行改变的•B、人的喜好是受传统影响的•C、审美可以在短时间自行改变•D、审美是可以改变的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3【单选题】长期来看,()最容易影响人对于事物的喜好。
•A、蕴含的意义•B、接触的频率•C、他人的喜好•D、事物的外表我的答案:B得分:25.0分4【判断题】任何文化都有正面和负面的内容,人们若想提高自身的审美水平,可以全盘接受一种负面较少的文化。
()我的答案:×阴阳二级对立转化律已完成成绩:100.0分1【单选题】村山节和浅井降在《东西方文明深思录》中提出,世界文明的周期为()年一转折。
•A、600年•B、800年•C、1200年•D、300年我的答案:B得分:25.0分2【多选题】《周易·序卦》中自然界的始基包括()。
•A、天地•B、阴阳•C、男女•D、日月我的答案:ABC得分:25.0分3【判断题】伏羲六十四卦最早出现在欧洲的时间略晚于莱布尼茨发表关于二进制算术的文章。
中西文化与文学专题比较期末考试题答案
中西文化与文学专题比较期末考试题答案1以下不属于儒家的三不朽的是?(1.0分)A、立德B、立功C、立言D、立行正确答案: D21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1.0分)A、中国写日的诗歌主要是写夕阳。
B、中国与月亮意象有关的诗歌比比皆是。
C、郭沫若《女神之再生》中多次歌颂太阳。
D、自唐代起,中国的民族性格偏于内向、封闭、阴柔。
正确答案: D3下列属于文艺复兴的特征的是?(1.0分)A、强调女性地位B、强调哲学家的地位C、强调世俗文化D、强调基督教禁欲文化正确答案:4中国哲学偏向(),西方哲学偏向()。
(1.0分)A、科学伦理B、伦理审美C、审美科学D、伦理科学正确答案: C5不能概况中国文学特点的是:(1.0分)A、客观描绘B、和谐宁静C、主观意会D、粉饰太平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D6在《周易》中,中国文化的时间观是?(1.0分)A、螺旋上升的B、螺旋浮沉,没有终点C、收尾相连的圆圈D、末世论式的正确答案: C7在各种艺术形式中,尼采最推崇的是?(1.0分)A、文学B、绘画C、雕塑D、音乐正确答案: D8哪一项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特点:(1.0分)A、局部B、直觉C、推理D、阳性正确答案: B9哪一时期的文学在歌德看来“通体都是美的”?(1.0分)A、当代文学B、17世纪文学C、古希腊D、文艺复兴正确答案: C10既是哲学又是诗的著作是:(1.0分)A、尼采的《查拉图斯特如是说》B、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C、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D、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正确答案: A11在属于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而不属于“四大奇书”的是?(1.0分)A、《三国演义》B、《水浒传》C、《红楼梦》D、《西游记》正确答案: C12以下对中西方戏剧的说法错误的是?(1.0分)A、西方在古希腊时期就产生了伟大的悲剧喜剧著作。
B、西方的悲剧喜剧有着严格的区分。
C、中国的戏剧中往往呈现悲喜因素交织的情况。
D、戏剧是中国出现的最早的文学类型。
中西文化比较考试试题
中西文化比较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以下哪种价值观更倾向于个人主义?()A 中国文化B 西方文化2、中国传统建筑注重(),而西方建筑强调()。
A 对称与和谐个性与创新B 高大与雄伟小巧与精致3、西方的节日如圣诞节强调(),中国的春节则更注重()。
A 宗教意义家庭团聚B 欢乐氛围祭祀祖先4、在教育方面,西方更注重培养学生的(),中国则侧重()。
A 创造力基础知识B 实践能力理论知识5、西方的艺术作品常常展现(),中国的艺术多体现()。
A 写实风格意境之美B 抽象表达具象描绘6、西方饮食文化以()为主,中国饮食文化讲究()。
A 肉类和乳制品荤素搭配B 快餐文化烹饪技巧7、西方的家庭观念中,子女成年后(),而在中国,子女通常()。
A 独立生活与父母同住B 经济独立依赖父母8、在对待时间的观念上,西方更强调(),中国则相对()。
A 精确性灵活性B 计划性随意性9、西方的哲学思考侧重于(),中国哲学更关注()。
A 逻辑推理人生智慧B 自然科学社会伦理10、西方的社交礼仪通常(),中国的社交礼仪则()。
A 直接热情含蓄内敛B 注重形式强调真心二、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40 分)1、请简要阐述中西文学在题材和表现手法上的主要差异。
西方文学题材广泛,涵盖神话、史诗、小说、戏剧等多种形式。
在表现手法上,常运用心理描写、象征、隐喻等手法深入挖掘人物内心世界,注重对个体情感和命运的刻画。
例如,《哈姆雷特》通过复杂的内心独白展现了主人公的挣扎与抉择。
中国文学则以诗歌、散文、小说、戏曲为主。
表现手法上更倾向于借景抒情、托物言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事物的描绘来传达情感和思想。
如古诗中常通过描绘山水来表达诗人的志向和心境。
2、对比中西音乐的特点。
西方音乐体系完备,和声、复调等技法丰富,注重旋律的变化和节奏的多样性。
乐器种类繁多,如钢琴、小提琴等,演奏形式多样,包括交响乐、独奏等。
中国音乐则强调旋律的韵味和线条美,常用五声音阶,注重音乐与诗词、舞蹈的结合,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
中西文化比较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西文化比较》期末考试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1严复确定翻译出版《天演论》的主要原因是()。
1.0分∙A、内容逻辑严密∙∙B、作品流传广泛∙∙C、社会情况需要∙∙D、译者专业所在∙我的答案:C2“朔”指的是农历:1.0分∙A、初一∙∙B、十五∙∙C、十六∙∙D、三十∙我的答案:A3中国古代社会能够产生最好的统治者是因为中国社会的()。
1.0分∙A、官本位思想的极端发展∙∙B、科举制度的合理运用∙∙C、大家族社会结构的影响∙∙D、集权制度发展完善∙我的答案:C4黑格尔提出的唯心主义提倡的是()。
1.0分∙A、思维∙∙B、原型∙∙C、理论∙∙D、精神∙我的答案:D5解释原始印欧语到前日耳曼语三套塞辅音发展规律的是()。
1.0分∙A、格拉斯曼定律∙∙B、维尔纳定律∙∙C、日耳曼语元音变音∙∙D、格里姆定律∙我的答案:D6西方人小时候不适宜采用死记硬背方法的原因在于()。
0.0分∙A、经典内容篇幅短,语言拗口难以记忆∙∙B、民族文化不同,不提倡类似方法∙∙C、文章篇幅长,语法复杂∙缺少适于背诵的经典内容∙我的答案:A7中国汉字的特点决定了中国的文学更倾向于()的风格。
1.0分∙A、叙事性∙∙B、议论性∙∙C、华丽性∙∙D、平实性∙我的答案:C8西方哲学倡导()。
1.0分气一元论∙∙B、精神论∙∙C、原子论∙∙D、客观论∙我的答案:C9中国学者在翻译西方诗作过程中容易把译文变得更加()。
1.0分∙A、平实∙∙B、口语化∙∙C、华丽∙∙D、书面化∙我的答案:C10相较于中国的唯心主义,柏拉图的唯心主义强调的是()。
1.0分∙A、思维∙∙B、原型∙∙C、理论∙∙D、精神∙我的答案:B11最近一次冰期结束后,中国进入()时期。
1.0分∙A、母系氏族∙∙B、父系氏族∙∙C、奴隶制∙∙D、封建制∙我的答案:A12村山节和浅井降的《东西方文明深思录》中提出,世界文明的周期是()年一转折。
1.0分∙A、300.0∙∙B、600.0∙∙C、800.0∙∙D、1200.0∙我的答案:C13影响中国数千年的一整套行为规范是:1.0分∙A、礼∙∙B、和∙∙C、衷∙∙D、孝∙我的答案:A14如果一个汉字没有声母,在反切中声母用()代替。
《中西文化比较》题集
《中西文化比较》题集题集注意事项:•请在90分钟内完成所有题目。
•答题前请仔细阅读题目,确保理解题意。
•答题时请保持卷面整洁,字迹清晰。
第一大题: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中国传统文化中,“仁”的重要倡导者是:A. 孔子B. 老子C. 庄子D. 孟子2.西方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是:A. 古希腊B. 古埃及C. 古巴比伦D. 古印度3.下列哪部作品不属于中国的“四书”?A. 《大学》B. 《中庸》C. 《论语》D. 《春秋》4.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画家达·芬奇的作品是:A. 《蒙娜丽莎》B. 《清明上河图》C. 《富春山居图》D. 《步辇图》5.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始于:A. 隋朝B. 唐朝C. 宋朝D. 元朝6.下列哪位哲学家是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A. 康德B. 黑格尔C. 萨特D. 尼采7.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的主要习俗不包括:A. 贴春联B. 吃月饼C. 放鞭炮D. 拜年8.西方国家的“感恩节”起源于:A. 英国B. 美国C. 法国D. 加拿大9.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不包括:A. 造纸术B. 火药C. 指南针D. 蒸汽机10.下列哪部作品是莎士比亚的代表作?A. 《哈姆雷特》B. 《悲惨世界》C. 《人间喜剧》D. 《唐璜》第二大题: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______和______是儒家思想的核心。
2.西方文化的两大源头是古希腊文化和______文化。
3.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包括 《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和______。
4.文艺复兴时期的“三杰”指的是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______。
5.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的主要习俗是赏月和吃______。
6.西方国家的“圣诞节”是为了庆祝______的诞生。
7.中国古代的“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______。
8.古希腊哲学家______提出了“认识你自己”的著名命题。
9.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被誉为“闭月羞花”的是______。
中西文化与文学专题比较期末考试满分试卷
中西文化与文学专题比较期末考试满分试卷选择题50道,每题一分判断题50到,每题一分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1达芬奇认为诗是理性哲学,()是自然哲学。
(1.0分)∙A、音乐∙B、绘画∙C、散文∙D、建筑正确答案:B2中国文化注重感性与理性的()。
(1.0分)∙A、合一∙B、对立∙C、相吸∙D、相斥正确答案:A3与基督教相比,儒家最大的特点是()。
(1.0分)∙A、阶级性与整体性∙B、阶级性与独立性∙C、合群性与整体性∙D、合群性与独立性正确答案:C4孟德斯鸠提出,有一个根本理性存在着,()就是这个根本理性和各种存在物之间的关系。
(1.0分)∙A、德∙B、人∙C、法∙D、理正确答案:C5下列流派中,()更注重文本。
(1.0分)∙A、解释学∙B、接受美学∙C、读者反映批评∙D、现象学批评正确答案:D6下列人物中,()不是孟子最为推崇的人物。
(1.0分)∙A、尧∙B、禹∙C、周文王∙D、周武王正确答案:D7西方文化中,关于人、神和自然的地位关系为()。
(1.0分)∙A、人高于神,神高于自然∙B、人高于自然,自然高于神∙C、神高于自然,自然高于人∙D、神高于人,人高于自然正确答案:D8中国传统文化中,()体现了大量的民主的因素。
(1.0分)1.0分∙A、《论语》∙B、《庄子》∙C、《道德经》∙D、《孟子》正确答案:D9()将《赵氏孤儿》改编成了一个成吉思汗入主中原后,孔子道德战胜野蛮的故事。
(1.0分)∙A、雨果∙B、卢梭∙C、孟德斯鸠∙D、伏尔泰正确答案:D10()的形象更能代表中国文化与中国文学。
(1.0分)∙A、太阳∙B、月亮∙C、北斗星∙D、银河正确答案:B11徐光启等人被基督教归化后,认为基督教可以()。
(1.0分)∙A、易道补儒∙B、易佛补儒∙C、易道替儒∙D、易佛替儒正确答案:B12克尔凯戈尔把人类文化性的生存方式分为三种,其中不包括()。
(1.0分)∙A、政治的∙B、审美的∙C、伦理的∙D、宗教的正确答案:A13庄子哲学的伦理趋向是()。
中西文化比较期末考答案(1)
影响印欧语系语言押韵,多音节1解释文化的三把主要钥匙不包括:A、环境B、语言文字C、社会D、人口正确答案: D2关于地理环境与名族心态的关系,说法不正确的是:A、互动互构B、互补互彰C、互起作用D、互相转化正确答案: D3辜正坤认为,万物的发展有一种自我协调、自我组织、自我补充、()的趋势。
A、自我完善B、自我适应C、自我淘汰D、自我进化正确答案: B4下列哪一项不是儒家的民主思想:A、民贵君轻B、民治主义C、仁民爱民D、民为邦本正确答案: B5中国语音:A、为闭音节B、为多音节C、每字有韵调D、音义象构性弱正确答案: C6马克思主义学派属于:A、国粹派B、理想西化派C、现实西化派D、都不属于正确答案: B7属于中国民主内涵的是:1解释文化的三把主要钥匙不包括:A、环境B、语言文字C、社会D、人口正确答案: D2关于地理环境与名族心态的关系,说法不正确的是:A、互动互构B、互补互彰C、互起作用D、互相转化正确答案: D3辜正坤认为,万物的发展有一种自我协调、自我组织、自我补充、()的趋势。
A、自我完善B、自我适应C、自我淘汰D、自我进化正确答案: B4下列哪一项不是儒家的民主思想:A、民贵君轻B、民治主义C、仁民爱民D、民为邦本正确答案: B5中国语音:A、为闭音节B、为多音节C、每字有韵调D、音义象构性弱正确答案: C6马克思主义学派属于:A、国粹派B、理想西化派C、现实西化派D、都不属于正确答案: B不受列强,节制性理想西化,错中原文化强调,错7属于中国民主内涵的是:A、恶欲协调B、迫不得已C、因势制宜D、宗法式正确答案: D印欧语言的特点,多向性语言文字的任意性,对所谓的科学,错8索绪尔的语言理论不包括:A、言语和语言B、能指和所指C、任意性和必然性D、表意体系和表音体系正确答案: C9中国两千多年以来的权力斗争主要集中在权力的:A、天赋和人赋B、瓜分与分享C、集中和分散D、下放和收合正确答案: C10在黑格尔看来,中国的天子在发号施令上:A、比较自由B、可以随心所欲C、不能锁心所欲D、有严格程序正确答案: C11中西方人对世界的看法是(),程度不同的。
《中西文化比较》汇总题库规范标准答案
《中西方文化比较》题库答案1.首先,文化可以看作具有多层次结构的有机系统。
作为一个整体,它可以涵盖人类有史以来所进行的全部社会性活动及成果,既包含人类所有的历史遗产,也包括还在不断演化和创造中的整个文化进程。
从形态入手对文化加以划分,可以将它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技术文化等几大块。
倘若从意义层面对文化进行剖析,又可以将文化分为表层文化现象和深层文化要素。
无论对文化作怎样的阐述和分类,我们仍然需要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加以研究。
其次,民族性和地域性是文化的重要特征。
不同的人类群体由于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的差异以及地缘因素带来的不同的文化共生关系的影响,常常会形成不同的价值系统、思维模式和行为倾向。
第三,文化还具有规则性。
它可以依靠明确外显的规范(如法律、制度、习俗及文化产品等)或隐含的形式(如思维模式、心理惯性、价值系统等)来引导或约束个人行为,促使某种既定的行为准则得到特定社会中大多数成员的自觉遵从。
第四,文化是历史继承的,它能够通过代代相传的不断积累形成特定的文化传统。
第五,尽管我们已承认每一种特定的文化都具有维护其持续性和稳定性的内在力量,但我们还是要指出:一定民族的文化形态是可以变迁的。
2.一种文化背景下的哲学,往往强烈地体现着此种文化群体的思维方式。
而思维方式因人而异,文化背景不同的人之间,其差异更为明显。
中西哲学不同的思维方式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重直觉与崇尚逻辑。
“天人合一”精神是中国哲学精神的体现,它将世界视为独立与人之外的纯粹客体,不重视对客体一般本质的抽象及对普遍真理的认识,而讲究结合理智、情感、意志等多种心理机制来对世界、对生活、对人生进行体验。
此种体验中虽然包含认知的因素,但更多采用的是一种非逻辑思维,无需遵循概念、判断、推理的一般程序和思维规律,即一种直觉思维。
西方哲学既遵循“主客二分”模式,相应地就需要主体运用概念、判断、推理、分析的逻辑思维,借助理性,从感性、现象、个别的材料中抽取本质、一般的东西,从而越过客体之现象,抵达现象背后的本质、本体,也即普遍真理。
尔雅通识中西文化比较答案
中西文化比较审美递增递减律(一)1.在()时期,国人对于国粹和西化同时持有排斥态度。
D:文革时期 2.关于人对事物的好恶,说法错误的是()。
C:人的好恶是无法被自身控制的 3.从文学和审美的角度来说,()更具有内在的高度。
A:格律诗4.文学作品的创作中,更加强调摒弃规律与制约,这样才能更加展示创作的独特性。
×5.审美递增递减规律指的是,对于某种东西的爱好或者逐渐递增,或者逐渐递减,不可能在不同阶段产生不同的趋向。
×审美递增递减律(二)1.对于审美的改变,说法错误的是()。
D:审美可以在短时间自行改变 2.辜正坤老师认为,艺术最终应该是为()服务的。
A:大众3.长期来看,人对于事物的喜好,最容易被()影响。
C:接触的频率4.任何文化都有正面和负面的内容,人们可以全盘接受一种负面较少的文化来提高自身的审美水平。
×5.审美活动中既存在效用递减律,也存在递增规律。
√阴阳二级对立转化律1.村山节和浅井降的《东西方文明深思录》中提出,世界文明的周期是()年一转折。
C:800.02. 2.《易经》运用的是数与()的结合。
C:象3. 3.《周易·序卦》中自然界的始基不包括()。
D:日月4.从大体上看,中国文化的兴盛往往意味着西方文化的衰落。
√5.伏羲六十四卦最早在欧洲出现的时间要略晚于莱布尼茨发表关于二进制算术的文章。
×万物五象选择律1.事物的发展更倾向于向()个方向发展。
D:52.解释文化的三把主要钥匙是()。
A:环境:语文:社会3.中西文化演进的七大律不包括()。
C:互助律4.从世界文化的角度看,中西文化的发展方向是拼合互补。
√5.莱布尼茨对于中国的文化了解不多,主要集中于太极的相关内容。
×中西地理与文化关系比较概述1.与文化的关系特别密切的地理环境要素不包括()。
B:地质2.导致地球10万年左右的周期性冰期变化的是()的循环。
B:太阳系与银河系本星系团3.最近一次冰期结束后,中国进入()时期。
《中西文化与文学专题比较》期末考试20
《中西文化与文学专题比较》期末考试(20)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0分)1()之后,西方文化分裂为科学哲学与人本的艺术哲学两个部分。A、维特根斯坦B、尼采C、黑格尔D、康德我的答案:C2儒家的仁和基督教的博爱之间的差异在于,儒家的仁强调区分()。A、地域联结B、等级秩序C、信仰对象D、经济阶层我的答案:B3中国古代戏剧是()。A、悲剧B、喜剧C、悲喜和合局D、混合剧我的答案:C4下列人物中,()不是孟子最为推崇的人物。A、尧B、禹C、周文王D、周武王我的答案:D5达芬奇认为诗是理性哲学,()是自然哲学。A、音乐B、绘画C、散文D、建筑我的答案:B6中国传统文化中提到的“精气神”,其中()是构成一切组织器官与营养人体的基本物质。A、精B、气C、神D、以上都不正确我的答案:B7中国文学作品中的平和宁静在()的作品中表现得最为充分。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我的答案:B8先秦诸子的思想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标志。A、萌芽B、进步我的答案:C9()不适合用于形容西方文化。A、逻辑性B、确定性C、含蓄性D、体系性我的答案:C10中国古代诗人用闺怨、春怨等主题中的怨郁的女子反应自身同样的遭遇与情怀的情节自()开始。A、诗经B、淮南子C、屈原D、道德经我的答案:C11弗洛伊德在《文明及其缺憾》中提到,不存在缺憾的文明是()。A、中国文明B、西方文明C、古代文明D、不存在的我的答案:D12斯宾格勒认为西方文化是一种()文化。A、神曲B、哈姆雷特C、浮士德D、荷马史诗我的答案:C13徐光启等人被基督教归化后,认为基督教可以()。A、易道补儒B、易佛补儒C、易道替儒D、易佛替儒我的答案:B14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观认为社会的发展模式更接近于()。A、线段B、螺旋上升C、半环D、圆环我的答案:D15孟德斯鸠提出,有一个根本理性存在着,()就是这个根本理性和各种存在物之间的关系。A、德B、人C、法D、理我的答案:C16在崇尚文学典范、强调服从权威上,中国文学与西方新古典主义是()的。A、相同B、相似C、相反17关于和与同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和可以产生新事物,同不可以B、同可以产生新事物,和不可以C、和与同都可以产生新事物D、和与同都不能产生新事物我的答案:A18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中,中国月亮文学最典型的代表是()。A、《西游记》B、《水浒传》C、《红楼梦》D、《三国演义》我的答案:C19以下人物中,思想更为阴柔的是()。A、墨子B、孔子C、孟子D、老子我的答案:D20关于西方哲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是从形而上学的纯粹理论探讨转向实用哲学、实证哲学和生命哲学B、从本体论、认识论探讨转向人学本题的探讨C、从切中实质、为人处事的道德训条转向关于万物本源的探讨D、从具有浓重虚构性的类似神学的哲学到摆脱虚构的科学哲学和人本哲学我的答案:C21中国文化注重感性与理性的()。A、合一B、对立C、相吸D、相斥我的答案:A22黑格尔的历史观是从()的角度来重视历史的。A、认知B、实用C、理论D、逻辑我的答案:A23关于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中国文化是一种正在发展的文化B、西方文化是一种早熟的文化C、中国文化的发展是跳跃性的D、西方文化的发展是爆破性的我的答案:D24雨果的()序言中已经要求艺术不要避开丑。A、《笑面人》B、《死囚之末日》C、《爱尔那尼》D、《克伦威尔》A、尼采B、黑格尔C、康德D、歌德我的答案:C26()将《赵氏孤儿》改编成了一个成吉思汗入主中原后,孔子道德战胜野蛮的故事。A、雨果B、卢梭C、孟德斯鸠D、伏尔泰我的答案:D27宗教最大的功能是()。A、超越死亡B、慰藉个体的孤独情怀C、寻找希望D、提供帮助我的答案:A28中国文学侧重于在()当中求发展。A、批判与否定B、批判与肯定C、继承与复古D、继承与创新我的答案:C29中国吟咏太阳的诗歌大量出现于()以后。A、宋词兴起B、满清入关C、鸦片战争D、五四运动我的答案:D30鲁迅批评屈原()。A、没有鲜明的语言风格B、没有典型的文学意向C、没有明确的政治理想D、没有独立的人格精神我的答案:D31与基督教相比,儒家最大的特点是()。A、阶级性与整体性B、阶级性与独立性C、合群性与整体性D、合群性与独立性我的答案:C32关于法律和人情,孔子认为()。A、人情高于法律B、法律高于人情C、人情与法律地位相等D、人情与法律毫无关系我的答案:AB、政治教化、礼数、道德C、二元对立、礼数、理性本体D、二元对立、礼数、道德我的答案:B34克尔凯戈尔把人类文化性的生存方式分为三种,其中不包括()。A、政治的B、审美的C、伦理的D、宗教的我的答案:A35尼采认为世界上只有一个基督徒,即为()。A、尼采自己B、教皇C、马丁·路德D、耶稣我的答案:D36孔子认为管仲()。A、不知仁B、不知善C、不知礼D、不知德我的答案:C37从已有的文化成果来看,中国文化偏于()的性格。A、阴柔B、阳刚C、刚柔并济D、刚柔之间我的答案:A38中国的理性是一种具有()的伦理理性。A、理论特征B、实用特征C、分析特征D、逻辑特征我的答案:B39尼采认为自己是酒神艺术家,而酒神艺术家最高的表现形式是()。A、政治B、文学C、音乐D、美术我的答案:C40精神分析批评偏重()与文本的深层心理的分析。A、读者B、作家C、目标受众D、传统价值观我的答案:B41根据《淮南子·外八篇》,()派羿去射日。42关于中国文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特别讲究形式美B、理性和情感内容一般不突破感性形式C、长于直抒胸臆D、将情感积淀在景物上我的答案:C43下列不属于老子关于战争的看法的是()。A、夫唯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B、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C、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D、足食,足兵,民信之矣。我的答案:D44()将中国文化中反对不知餍足的追求极端化了。A、儒家B、墨家C、法家D、道家我的答案:D45儒家的伦理体系构建是由()开始的。A、诗B、书C、礼D、乐我的答案:A46庄子哲学的伦理趋向是()。A、礼B、法C、合D、分我的答案:C47相较于西方传统剧作,西方黑色幽默和荒诞派的大部分作品往往是悲剧因素和喜剧因素在同一个文本中()的。A、激烈对立B、强烈融合C、逐渐弱化D、逐渐强化我的答案:A48萨缪尔·亨廷顿认为20世纪90年代之后国际的主要冲突类型不包括()。A、政治B、民族C、文化D、语言我的答案:A49下列任务中,对基督教进行了更为严厉批判的是()。50亚里士多德认为写()比写历史更富有哲学意味。A、科学著作B、逻辑著作C、诗D、政治著作我的答案:C二、判断题(题数:50,共50.0分)1庄子对儒家的礼教进行了抨击。()我的答案:√2在西方文化中,宗教、哲学与科学三者之间是密切联系的。()我的答案:√3儒家的教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宗教的作用。()我的答案:√4古代希腊人所强调的理性,正是希腊诗学作为人类童年的标志性特征。()我的答案:×5亚里士多德在感性中看到了理性,从而肯定了艺术。()我的答案:√6中国的中和精神更有利于世界的和平。()我的答案:√7中国文学注重文辞之美,很少对心灵或文化进行入木三分的分析。()我的答案:√8老子认为动优于静。()我的答案:×9后世的中国文人往往都是儒道分裂的结构,在儒学和道学的艺术追求上有较为明显的分立。()我的答案:×10古本《山海经》中记载了后羿射日的传说。()我的答案:√11在西方基督教的文化背景之下,西方文学首先关注的是人与上帝之间的关系。()我的答案:√12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对哲学家、战士和艺术家持肯定态度。()我的答案:×13马克思认为中国文化是一种不断动态变化的文化形态。()我的答案:×14鲁迅认为中国社会发展是一个直线型的发展模式。()我的答案:×15西方每个时代的文学批评特色都受到同时代科学取得的成绩或对世界的认知水平的影响。()我的答案:√16西方辩证法更执着于保持整体的灵活性。()我的答案:×17墨家的伦理强调爱人若爱其身。()我的答案:×18在中西文化比较视野中,相似的文学现象在不同文化结构当中尽管位置不同,它的价值和作用是类似的。()我的答案:×20法国哲学家、美学家鮑姆嘉通被誉为“美学之父”。()我的答案:×21夏志清认为,中国的文学理念缺乏一种宗教信仰的阐释,使中国文学缺乏深度。()我的答案:×22严格意义上讲,中国没有西方意义中的史诗。()我的答案:√23萨特认为他人即地狱。()我的答案:√24西方文化中“天”主要指代自然,而中国文化中“天”主要指代主宰。()我的答案:×25道家希望将艺术和合到自然之中。()我的答案:√26恩格斯将生物重演律转化到思维和文化层面上。()我的答案:√27西方传统派小说注重物理性的时空,现代派小说注重主观心灵。()我的答案:√28儒家和道家认为人和神或圣人是没有绝对的区别的,任何人都可以称为神或圣人。()我的答案:√29在中国的戏曲中,悲怆与欢乐的情感混沌在一起,悲和喜没有截然的分化。()我的答案:√30林语堂在《吾国与吾民》中提出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单一而抽象的。()我的答案:×31根据《论语》的记载,孔子认为上士杀人用笔端,中士杀人用舌端,下士杀人怀石盘。() 我的答案:×32相较于中国文化,西方文化更侧重于审美性。()我的答案:×33从世界文化视野着眼,阴柔与阳刚并不代表价值的优劣。()我的答案:√34尼采将希腊人感性与理性的分化称为梦与罪的对立统一。我的答案:×35西方文学是在感性与理性、主观与客观、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对立中发展起来的。()我的答案:√36鲁迅笔下的阿Q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极力维护者。()我的答案:√37西方文化实际上是在由理性转向感性。()我的答案:√38中国传统社会民众的阴柔性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中国古代长期存在专制制度。()我的答案:√39六书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其中象形是所有六书的基础。()我的答案:√40中国文化可以说是充分发展的酒神精神和日神精神的对立统一。()我的答案:×41中国文化综合性的传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医也是综合性的,并没有很具体的分科。() 我的答案:√42孔子认为使千差万别的事物达到中和的方法就是中庸之道。()我的答案:√43与基督教类似,儒家同样认为自我是可以通过个人努力完善的。()我的答案:×45中国传统社会中的上层社会主要受审美和伦理的影响,宗教的因素很少。()我的答案:√46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不承认完全脱离肉体的灵魂的。()我的答案:√47亚里士多德运用大量文学性的词汇对世界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我的答案:×48莱布尼茨将明晰的认识分为明确的感性认识和混乱的理性认识。()我的答案:×49儒家构建了中国的伦理框架,而人的具体的言行与理论实践在很大意义上是老子教育出来的。() 我的答案:√50中国文学发展的阶段性相当模糊。()我的答案:√。
中西文化比较考试答案
一、单选题(题数:40,共40.0 分)1“中国实现了圣君与良臣政治”这句话出自()。
(1.0分)1.0 分A、尼采B、亚里士多德C、黑格尔D、柏拉图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2“嫂溺而不援之以手,是豺狼也”是()之言。
(1.0分)1.0 分A、老子B、孟子C、庄子D、墨子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3索绪尔在其语言学教程中提到“必须承认语言文字的(),这是一切语言学的根本”。
(1.0分)1.0 分A、必然性B、文字性C、任意性D、情境性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4从某种程度上讲,中国受到()思想的影响,所以没有产生大量奴隶。
(1.0分)1.0 分A、安居乐业B、个人主义C、天下太平D、家族主义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5五四时期,中国的全盘西化派提倡()类型的诗歌。
(1.0分)1.0 分A、B、白话诗C、二者都是D、二者都不是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6西方国家的民主政治其实就是()。
(1.0分)1.0 分A、精英政治B、帮主政治C、阶级政治D、人民政治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7与庄子的思想最为接近的是()的思想。
(1.0分)1.0 分A、康德B、叔本华C、法耶尔阿本德D、黑格尔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8中国古代社会能够产生最好的统治者的原因是()。
(1.0分)1.0 分A、科举制度的合理运用B、大家族社会结构的影响C、集权制度发展完善D、官本位思想的极端发展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9就中国来说,古代文化主要的边缘地是在()。
(1.0分)1.0 分A、中原B、高原C、D、山地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10印欧语系语言受到语法的影响,具有()的特点。
(1.0分)1.0 分A、直观综合,一语中的B、定位功能,比类条分C、用词严谨,使用灵活D、活用功能,词达理清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11得武力者得天下是()的主流文化逻辑。
(1.0分)1.0 分A、中国B、西方C、以上都不是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12“政府是人类智慧为了满足人类需要而建立的一种聪明的设置”是()的思想。
最新全新《中西文化比较》尔雅网课章节测试答案
2018年全新《中西方文化比较》尔雅网课章节测试答案第一章1.11【单选题】从文学和审美的角度来看,更具有内在的高度的是()。
A、白话诗B、古体诗C、现代诗D、格律诗我的答案:D 得分:25.0分2【单选题】以下错误描述人对事物的好恶的是()。
A、很多人容易先产生好恶情绪再寻找具体理由B、对于某种东西的爱好更多来源于自身的自主选择C、好恶的原始冲动是可以被控制的D、最初的喜好更多地是冲动我的答案:B 得分:25.0分3【判断题】审美递增递减规律的意思是,对于某种东西的爱好或者逐渐递增,或者逐渐递减,不可能在不同阶段产生不同的趋向。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4【判断题】文学作品的创作若想要展示创作的独特性,就更要强调摒弃规律与制约。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1.21【单选题】辜正坤老师认为,艺术最终应该服务于()。
A、精英B、个人C、特定人群D、大众我的答案:D 得分:25.0分2【单选题】长期来看,()最容易影响人对于事物的喜好。
A、蕴含的意义B、接触的频率C、他人的喜好D、事物的外表我的答案:B 得分:25.0分3【判断题】审美活动中,效用递减律与效用递增律同时存在。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4【判断题】任何文化都有正面和负面的内容,人们若想提高自身的审美水平,可以全盘接受一种负面较少的文化。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1.31【单选题】《易经》运用要结合数与()。
A、道B、象C、规D、气我的答案:B 得分:25.0分2【单选题】村山节和浅井降在《东西方文明深思录》中提出,世界文明的周期为()年一转折。
A、600年B、800年C、1200年D、300年我的答案:B 得分:25.0分3【判断题】伏羲六十四卦最早出现在欧洲的时间略晚于莱布尼茨发表关于二进制算术的文章。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4【判断题】从大体上看,中国文化的兴盛通常意味着西方文化的衰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请从中西视域阐述文化的含义,并比较文化与文明的差异。
答:“文化”,是中国语言系统中古已有之的词汇。
“文”的本义,指各色交错的纹理,引申为涵盖、反映社会、自然现象的条理及规律性。
“化”,本义为改易、生成、造化,引申为教行迁善之义。
“文”与“化”方合成一个整词,本义就是“以文教化”,它表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品德的教养,本属精神领域之范畴。
西方的“文化”,英文“culture”和德文的“kuctur”都由拉丁文“cultura”衍化而来,原意指耕作土地(故园艺学在英语为Horticulture),后来逐渐引申出神明崇拜、性情陶冶、品德教化等,这就与古汉语中“文化”所具有的“文治教化”的义项日益接近。
用《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上的话说:“文化一词的中西两个来源,殊途同归,今人都用来指称人类社会的精神现象。
”随着时间的流变和空间的差异,现在“文化”已成为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多维概念,并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称作“大文化”。
“大文化”指的是人类自身的一切精神性创造活动及其结果,包括认识的(语言、哲学、科学、教育)、规范的(道德、法律、信仰)、艺术的(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剧)、器用的(生产工具、日用器皿以及制造它们的技术)。
社会的(制度、组织、风俗习惯)等等。
广义的“文化”从人之所以为人的意义上立论,认为正是文化的出现“将动物的人变为创造的人、组织的人、思想的人、说话的人以及计划的人”,因而将人类社会——历史生活的全部内容统统摄入“文化”的定义域。
与广义“文化”相对的,是狭义的“文化”。
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所以又被称作“小文化”。
1871年英国文化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文化“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是狭义“文化”早期的经典界说。
在汉语言系统中,“文化”的本义是“以文教化”,亦属于“小文化”范畴。
《现代汉语词典》关于“文化”的释义,即“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当属狭义文化。
一般而言,凡涉及精神创造领域的文化现象,均属狭义文化。
由于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文明”随之而来。
“文明”在中国的古典中频频出现,并与“文化”词义相近。
《尚书·舜典》中有“溶哲文明”,《易·乾·文言》中有“见龙在田, 天下文明”之语。
唐朝经学家孔颖达对上述两句的疏解是“经天纬地曰文, 照临四方曰明。
”与“文明”对译civilization, 来源于拉丁文sivis (市民)或civilitas(都市), 表示城市生活的秩序和原则, 是相对未开化、野蛮而言, 也有启蒙、教化、不落后于时潮之意。
近代中国人最早诊释的是清朝第一任驻英公使郭篙熹。
他在1878年所写的日记中, 把civilized、half civilized、barbaian、相对应地称之为“教化、半教化、无教化”, 虽未出现“文明”等译词, 但也相当于“文明、半文明、野蛮”的概念。
到十九世纪末, 黄遵宪、康有为、孙中山、梁启超等人大量采用日本译词, 频繁使用与“野蛮、半开化”相对应意义上的“文明”一词。
“文明”引申后意为一种先进的社会和文化发展状态,以及到达这一状态的过程,其涉及的领域广泛,包括民族意识、技术水准、礼仪规范、宗教思想、风俗习惯以及科学知识的发展等等。
总而言之,文化是人类创造的所有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而文明则是人类创造的文化成果达到一定发展水平的显现。
2.分别论述传统中国社会结构与传统西方社会结构的主要内容。
答:中国自西周确立宗法制度而进入封建社会,并以此为基础形成社会等级秩序。
秦设郡县废井田,宗法制度逐渐瓦解,相应代之的是族、家组织形式及其派生的纵横交错的社会关系。
总体而言,中国封建社会结构以宗法为中心,整合于群臣与士农工商的等级序列,“宗家合一”、“亲贵合一”,“一体化”观念贯穿于中国社会结构的历史发展。
一、高度发展的宗法制度。
中国人则过着与世隔绝、聚族而居的生活,较多地保留了血缘家族的社会组织形式。
宗法制度是氏族社会的血缘关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演化而成的,产生于商代后期。
主要内容包括嫡长子继承制、封邦建国制和宗庙祭祀制。
宗法制度影响下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征有四:一是家天下的延续,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家族统治史;二是封国制度不断;三是家族制度长盛不衰;四是家国同构。
二、严格的社会分工与等级制度。
整个封建制下的社会分工,最初是在一宗一族内完成的,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延之于宗族之外。
春秋战国时期,管仲以社会管理之需要,提出“四民定业”,将士、农、工、商四大阶层,按业定居,试图建立有形的职业社区和有序的社会结构。
孟子以劳心、劳力来构建社会总体结构,将社会贫富基于其上。
韩愈按社会分工将社会分为君、臣、民基本结构,而将民细分为士、农、工、商,相应规定一定等级。
在另一方面,孔子提出仁义礼智信及忠恕孝悌的思想,董仲舒提出“独尊儒术”,制“三纲五常”,使儒家伦理居于统治地位。
这也从道德伦理方面加深了中国等级制度的烙印。
三、政治权力决定一切,经济依附于政治。
在封建社会中,国与家合一的政治结构制约着等级秩序而影响社会结构。
如《唐律》明确规定了各级官僚、良人(平民地主和自耕农)、部曲诸等级在法律上的不平等地位。
政治制度保证了社会等级的不平等。
“天下之大,莫非王土”,说明对财富的占有是政治的从属物,每一层次对财富支配权的大小取决于全权力和实力的大小。
西欧社会的教会制、封建制及城市自治制的多种社会结构并存。
由于教权集中早于并快于世俗王权集中,教权还为国王们的法制建设、国家政治制度的发展显示了典范作用;从另一个层面来讲,教权和王权形成二元对立结构,互为消长“, 二权分立”构成了近世宪政制度最重要的历史来源。
封建制度“存在严格划分的权力与职责,因而它不仅对经济整体具有稳定效果,对个人财富的分配亦有稳定效果”。
在封建制度下存在着许多由契约保障的特权,由契约化带来的某种程度上的法制化的系统性分权制度。
“多元化”观念贯穿于西方社会结构的历史发展。
一、政教分离的结构。
在中世纪,欧洲存在着国家—教会的二元社会结构,王权与教权共享政治权力。
其主要特征是,王权执掌国家世俗权力,教会控制人的精神世界。
教会势力不仅占据着政治、经济、军事事务的支配权,而且主宰着人的灵魂。
既然如此,人们在心理上必然会更加敬畏教会势力,王权的尊严就会大打折扣。
这种心理自然会孕育出自由的信念。
二、多元政治结构。
封建制下的权力是建立在某种契约基础之上的,而不完全是专断的。
封臣与领主之间关系具有契约特征,在领主随意扩大权限和义务时,封臣可以在任何时候放弃产邑,从而中止其封臣身份。
故而领主不能专断地强加于封臣某种义务。
领主与封臣的特定权限只能基于关于效忠与服从的契约义务,这种义务是由一种对双方均有约束力的荣誉法典所规定的。
因此,封臣的典型义务以及封臣利益的实质保障均与其对某一特定统治者的高度个人化关系相联系。
西欧封建制所包含的契约性因素,一方面它带有传统型的特征,即其权力个人化的,封臣对领主的服从和效忠;另一方面,它带有某种理性化权威的特征,即权力受契约的约束。
三、多元经济结构。
在土地国家所有制方面,欧洲中世纪实行的是等级所有制。
各国君主通过土地的分封,不仅转让了经济支配权,同时也把行政、司法、军事等各种权力转让给了土地所有者。
王权统治的政治基础受到了极大影响。
同时,这种社会组织形式也给社会阶层的分化和融会创造了极好的社会条件。
因为土地的分封是带有契约性质的,这种组织形式很容易促成社会各阶层之间的流动,以及社会角色的转化。
在这种情形下,也促使了独立或自治的城市的出现,进一步推动了经济多元化的发展。
3.从科学与自然、人与社会、史学三个方面叙述、分析古代希腊文明的理性特征。
答:菲利普·李·拉尔夫说:“希腊人的文化是第一个以知识第一、自由探究精神至上为基础的文化。
没有任何主题,他们不敢去研究;没有任何问题,他们认为超出理性范围。
对一个以前从未认识到的范围,理智高于信仰,逻辑和科学高于迷信。
”希腊人总是用理性的思维去探索自然和社会,因而使得理性精神成为希腊文明的主体理念,追求真实和知识则成为希腊文明活动的终极目的。
希腊史学是希腊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希腊史学中同样渗透了理性精神。
这里,就从科学与自然、人与社会、史学三个方面叙述、分析古代希腊文明的理性特征。
公元前六世纪左右,希腊被成为“智者”的人,摆脱古代创世神话和神谱的传统,打破主客不分的混沌思维模式,把自己当作客体,从主客二分的思维角度对自然界进行了非功利性的系统考察和合乎逻辑的描述,对诸如世界的起源、构造、组织、运行等作出新的解释。
泰勒斯曾推算出公元前585 年的一次日蚀,他还发现了“小熊星座”。
著名数学家欧几里德著的《几何原理》,总结了前人在实践中获得的几何知识,建立了平面几何学体系。
物理学家阿基米德发现比重定理,论证发展了杠杆定理。
“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是古希腊最早通过解剖研究人体的人,把医学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
这些都表明,希腊文明的理性特征是求真求实,不再以神为中心,以一种未知的力量解释另一种未知的力量,而是用所掌握的知识对未知事物进行解释。
在人与社会方面,智者们从个人主义出发,要求摆脱原有制度和体制对人的束缚。
其中,普罗塔哥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的思想具有代表性,体现了“主体是能动的,是个体理性精神的规定者”。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把国家看作普遍精神的化身。
他在记述“公正”问题时指出,公正就是国家中每个人各做自己份内的事,而不必干涉别人的事,体现了他对个体与整体关系的理解。
亚里士多德在研究人的发展时进一步发展了柏拉图的思想,他在《政治学》中指出,城邦的发展取决于城邦每个人的发展,城邦的善取决于组成城邦的每个人的善。
希腊人认为,自由思考是每个人理性本身所固有的,每个公民都有权利、并有义务将自己理性的运动和结果公之于世,任何人只能凭借理性去辩论和说服,不能以行政或其它威权使其屈服。
希腊史学是西方史学的源头和开端,它的产生,其源头应该溯及到神话和史诗。
古希腊神话具有永久的魅力,它间接地反映了古希腊的社会生活,但夸张与神化成份太多,离真实相去甚远。
史学的本质特征应该是对历史真实的追求,它来不得任何的夸张与渲染,因此恢复历史真相才是判断史学与非史学的唯一标准。
希腊学者在创作过程中逐渐认识到史学的这一本质,他们有意识地借助哲学家们的研究方法和认知理念,努力地求真求实,力图真实地记载历史和社会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