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级数学(上)培优辅导之四(直角三角形)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直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知识导引1、直角三角形的性质:(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2)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3)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4)直角三角形中,如果有一条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那么这条直角边所对的角是30°。
2、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方法:(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2)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3)如果一条边上的中线等于这条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注意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之间的互逆关系。
4、等腰直角三角形是特殊的直角三角形,它的两个底角都是45°,且两条直角边相等,等腰直角三角形具有等腰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的所有性质,是很常见的特殊三角形。
典例精析例1:已知等腰△ABC 中,AD ⊥BC 于点D ,且AD=21BC ,则△ABC 底角的度数为( ) A 、45° B 、75° C 、45°或75° D 、60°例2:两个大小不同的等腰直角三角板按如图①所示放置,图②是由它抽象出的几何图形,点B ,C ,E 在同一条直线上,连结CD 。
(1)请找出图②中的全等三角形并给予证明(说明:结论中不得含有未标识的字母);(2)试说明:CD ⊥BE 。
例3: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 由一个∠ACB=30°的Rt △ABC 与等腰Rt △ACD 拼成,E 为斜边AC 的中点,则∠BDE= 。
例3—1:如图,已知AD ⊥BD ,AC ⊥BC ,E 为AB 的中点,试判断DE 与CE 是否相等并说明理由。
例4:已知:在△ABC 中,∠BAC=90°,AD ⊥BC 于点D ,∠ABC 的平分线BE 交AD 于点F ,试说明AE=AF 。
例5:如图,在△ABC 中,∠A=90°,AB=AC ,∠ABC 的平分线BD 交AC 于点D ,CE ⊥BD ,交其延长线于点E ,求证:CE=21BD例:小华将一张矩形纸片(如图1)沿对角线AC剪开,得到两张三角形纸片(如图2),其中∠ACB=α,然后将这两张三角形纸片按如图3所示的位置摆放,△DEF纸片的直角顶点D落在纸片△ABC的斜边AC上,直角边DF落在AC所在的直线上。
初中数学 八年级竞赛培优训练 直角三角形 含解析
直角三角形【思维入门】1.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有一个锐角等于60°,则另一个锐角的度数是() A.120°B.90°C.60°D.30°2.如图1-5-1,△ABC中,AB=AC=10,BC=8,AD平分∠BAC交BC于点D,点E为AC的中点,连结DE,则△CDE的周长为()A.20 B.12 C.14 D.13图1-5-13.如图1-5-2,Rt△ABC中,∠ACB=90°,点D为斜边AB的中点,AB=10 cm,则CD的长为______cm.图1-5-24.将一副三角板拼成如图1-5-3所示的图形,过点C作CF平分∠DCE交DE于点F.(1)求证:CF∥AB;(2)求∠DFC的度数.图1-5-35.如图1-5-4,在△ABC 中,AB =CB ,∠ABC =90°,D 为AB 延长线上一点,点E 在BC 边上,且BE =BD ,连结AE ,DE ,DC . (1)求证:△ABE ≌△CBD ;(2)若∠CAE =30°,求∠BDC 的度数.【思维拓展】6.如图1-5-5,在Rt △ABC 中,D ,E 为斜边AB 上的两个点,且BD =BC ,AE =AC ,则∠DCE 的大小为____°.图1-5-57.如图1-5-6,△ABC 中,AB =AC ,DE 垂直平分AB ,BE ⊥AC ,AF ⊥BC ,则∠EFC =______.图1-5-68.如图1-5-7,∠ABC =90°,D ,E 分别在BC ,AC 上,AD ⊥DE ,且AD =DE ,点F 是AE 的中点,FD 与AB 延长线相交于点M . (1)求证:∠FMC =∠FCM ; (2)AD 与MC 垂直吗?并说明理由.图1-5-79.如图1-5-8,在△ABC中,∠ACB=90°,AC=BC,E为AC边的中点,过点A作AD⊥AB交BE的延长线于点图1-5-8D.CG平分∠ACB交BD于点G,F为AB边上一点,连结CF,且∠ACF=∠CBG.求证:(1)AF=CG;(2)CF=2DE.【思维升华】10.如图1-5-9,有一块直角三角板XYZ放置在△ABC上,恰好三角板XYZ的两条直角边XY,XZ分别经过点B,C,若∠A=40°,则∠ABX+∠ACX=()图1-5-9A.25°B.30°C.45°D.50°11.如图1-5-10,直线l平行于射线AM,要在直线l与射线AM上各找一点B和C,使得以A,B,C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这样的三角形最多能画____个.图1-5-1012.如图1-5-11,点P在△ABC的BC边上,且PC=2PB,若∠ABC=45°,∠APC =60°,则∠ACB的度数是____.图1-5-1113.如图1-5-12,在△ABC中,AC=BC,且∠ACB=90°,点D是AC上一点,AE⊥BD,交BD的延长线于点E,且AE=12BD,则∠ABD=____.图1-5-1214.如图1-5-13,在△ABC中,∠ACB=90°,M是∠CAB的平分线AL的中点,延长CM交AB于K,BK=BC,则∠CAB=____,∠ACK∠KCB=____.图1-5-1315.如图1-5-14,已知△BAD和△BCE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BAD=∠BCE=90°,点M为DE的中点.过点E与AD平行的直线交射线AM于点N.(1)当A,B,C三点在同一直线上时(如图1-5-14①),求证:M为AN的中点;(2)将图1-5-14①中△BCE绕点B旋转,当A,B,E三点在同一直线上时(如图1-5-14②),求证:△CAN为等腰直角三角形;(3)将图1-5-14①中△BCE绕点B旋转到图③的位置时,(2)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试证明之;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图1-5-14第5讲直角三角形【思维入门】1.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有一个锐角等于60°,则另一个锐角的度数是(D) A.120°B.90°C.60°D.30°2.如图1-5-1,△ABC中,AB=AC=10,BC=8,AD平分∠BAC交BC于点D,点E为AC的中点,连结DE,则△CDE的周长为(C) A.20 B.12 C.14 D.13图1-5-1【解析】∵AB=AC,AD平分∠BAC,BC=8,∴AD⊥BC,CD=BD=12BC=4,∵点E为AC的中点,∴DE=CE=12AC=5,∴△CDE的周长=CD+DE+CE=4+5+5=14.3.如图1-5-2,Rt△ABC中,∠ACB=90°,点D为斜边AB的中点,AB=10 cm,则CD的长为__5____cm.图1-5-24.将一副三角板拼成如图1-5-3所示的图形,过点C作CF平分∠DCE交DE于点F.(1)求证:CF∥AB;(2)求∠DFC的度数.图1-5-3解:(1)证明:∵∠DCE=90°,CF平分∠DCE,∴∠DCF =45°,∵△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AC =45°,∴∠BAC =∠DCF ,∴CF ∥AB ; (2)∵∠D =30°,∴∠DFC =180°-30°-45°=105°.5.如图1-5-4,在△ABC 中,AB =CB ,∠ABC =90°,D 为AB 延长线上一点,点E 在BC 边上,且BE =BD ,连结AE ,DE ,DC . (1)求证:△ABE ≌△CBD ;(2)若∠CAE =30°,求∠BDC 的度数. 解:(1)证明:∵∠ABC =90°,∴∠DBE =180°-∠ABC =180°-90°=90°, ∴∠ABE =∠CBD .在△ABE 和△CBD 中,∵⎩⎨⎧AB =CB ,∠ABE =∠CBD ,EB =DB ,∴△ABE ≌△CBD ;(2)∵AB =CB ,∠ABC =90°, ∴△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ECA =45°.∵∠CAE =30°,∠BEA =∠ECA +∠EAC , ∴∠BEA =45°+30°=75°. 由①知∠BDC =∠BEA . ∴∠BDC =75°.【思维拓展】6.如图1-5-5,在Rt △ABC 中,D ,E 为斜边AB 上的两个点,且BD =BC ,AE =AC ,则∠DCE 的大小为__45__°.图1-5-5【解析】设∠DCE=x,∠ACD=y,则∠ACE=x+y,∠BCE=90°-∠ACE=90°-x-y.∵AE=AC,∴∠ACE=∠AEC=x+y,∵BD=BC,∴∠BDC=∠BCD=∠BCE+∠DCE=90°-x-y+x=90°-y.在△DCE中,∵∠DCE+∠CDE+∠DEC=180°,∴x+(90°-y)+(x+y)=180°,解得x=45°,∴∠DCE=45°.7.如图1-5-6,△ABC中,AB=AC,DE垂直平分AB,BE⊥AC,AF⊥BC,则∠EFC =__45°____.图1-5-68.如图1-5-7,∠ABC=90°,D,E分别在BC,AC上,AD⊥DE,且AD=DE,点F是AE的中点,FD与AB延长线相交于点M.(1)求证:∠FMC=∠FCM;(2)AD与MC垂直吗?并说明理由.图1-5-7解:(1)证明:∵△AD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F是AE的中点,∴DF⊥AE,DF=AF=EF.又∵∠ABC=90°,∠DCF,∠AMF都与∠MAC互余,∴∠DCF=∠AMF.又∵∠DFC=∠AFM=90°,∴△DFC≌△AFM.∴CF=MF.∴∠FMC=∠FCM;(2)AD⊥MC.由(1)知∠MFC=90°,FD=FE,FM=FC,∴∠FDE=∠FMC=45°,∴DE∥CM,∴AD⊥MC.9.如图1-5-8,在△ABC中,∠ACB=90°,AC=BC,E为AC边的中点,过点A作AD⊥AB交BE的延长线于点图1-5-8D.CG平分∠ACB交BD于点G,F为AB边上一点,连结CF,且∠ACF=∠CBG.求证:(1)AF=CG;(2)CF=2DE.证明:(1)∵∠ACB=90°,CG平分∠ACB,AC=BC.∴∠BCG=∠CAB=45°,又∵∠ACF=∠CBG,AC=BC,∴△ACF≌△CBG(ASA),∴AF=CG;(2)如答图,延长CG交AB于点H.∵AC=BC,CG平分∠ACB,∴CH⊥AB,H为AB的中点,又∵AD⊥AB,∴CH∥AD,∴G为BD的中点,∠D=∠EGC,∵E为AC的中点,∴AE=EC,又∵∠AED=∠CEG,∴△AED≌△CEG,∴DE=EG,∴DG=2DE,∴BG=DG=2DE,由(1)得CF=BG,∴CF=2DE.第9题答图【思维升华】10.如图1-5-9,有一块直角三角板XYZ放置在△ABC上,恰好三角板XYZ的两条直角边XY,XZ分别经过点B,C,若∠A=40°,则∠ABX+∠ACX=(D)图1-5-9A.25°B.30°C.45°D.50°11.如图1-5-10,直线l平行于射线AM,要在直线l与射线AM上各找一点B和C,使得以A,B,C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这样的三角形最多能画__3__个.图1-5-10【解析】如答图.①AC为直角边时,符合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有2个,一个是以∠BAC为直角,一个是以∠ACB为直角;②AC为斜边时,符合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有1个.∴这样的三角形最多能画3个,12.如图1-5-11,点P在△ABC的BC边上,且PC=2PB,若∠ABC=45°,∠APC=60°,则∠ACB的度数是__75°__.图1-5-11【解析】过C作AP的垂线CD,垂足为点D,连结BD.∵△PCD中,∠APC=60°,∴∠DCP=30°,PC=2PD,∵PC=2PB,∴BP=PD,∴△BPD是等腰三角形,∠BDP=∠DBP=30°,∵∠ABP=45°,∴∠ABD=15°,∵∠BAP=∠APC-∠ABC=60°-45°=15°,∴∠ABD=∠BAD=15°,∴BD=AD,∵∠DBP=∠DCP=30°,∴BD=DC,∴△BDC是等腰三角形,∵BD=AD,∴AD=DC,∵∠CDA=90°,∴∠ACD=45°,∴∠ACB=∠DCP+∠ACD=75°.13.如图1-5-12,在△ABC中,AC=BC,且∠ACB=90°,点D是AC上一点,AE⊥BD,交BD的延长线于点E,且AE=12BD,则∠ABD=__22.5°__.第11题答图图1-5-12 第13题答图【解析】 延长AE ,BC 交于点F .∵AE ⊥BE , ∴∠BEF =90°,又∵∠ACF =∠ACB =90°, ∴∠DBC +∠AFC =∠F AC +∠AFC =90°, ∴∠DBC =∠F AC , 在△ACF 和△BCD 中,⎩⎨⎧∠ACF =∠BCD =90°,AC =BC ,∠F AC =∠DBC ,∴△ACF ≌△BCD (ASA ), ∴AF =BD . 又∵AE =12BD ,∴AE =EF ,即点E 是AF 的中点. ∴AB =BF ,∴BD 是∠ABC 的角平分线. ∴∠ABD =22.5°.14.如图1-5-13,在△ABC 中,∠ACB =90°,M 是∠CAB 的平分线AL 的中点,延长CM 交AB 于K ,BK =BC ,则∠CAB =__45°__,∠ACK ∠KCB=__13__.图1-5-13【解析】 设∠CAB =2α.∵AM =ML ,且∠ACB =90°,∴CM =MA , ∴∠ACM =∠MAC =α.∴∠CKB =∠CAK +∠ACM =3α, ∠KCB =90°-∠ACM =90°-α. ∵BK =BC , ∴∠CKB =∠KCB .∴3α=90°-α,即α=22.5°. ∴∠CAB =45°,∠ACK ∠KCB =22.5°67.5°=13.15.如图1-5-14,已知△BAD 和△BCE 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BAD =∠BCE =90°,点M 为DE 的中点.过点E 与AD 平行的直线交射线AM 于点N .(1)当A ,B ,C 三点在同一直线上时(如图1-5-14①),求证:M 为AN 的中点; (2)将图1-5-14①中△BCE 绕点B 旋转,当A ,B ,E 三点在同一直线上时(如图1-5-14②),求证:△CAN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3)将图1-5-14①中△BCE 绕点B 旋转到图③的位置时,(2)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试证明之;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图1-5-14证明:(1)∵点M 为DE 的中点,∴DM =ME . ∵AD ∥EN ,∴∠ADM =∠NEM ,又∵∠DMA=∠EMN,∴△DMA≌△EMN,∴AM=MN,即M为AN的中点;(2)由(1)中△DMA≌△EMN可知DA=EN,又∵DA=AB,∴AB=NE,∵∠ABC=∠NEC=135°,BC=CE,∴△ABC≌△NEC,∴AC=CN,∠ACB=∠NCE,∵∠BCE=∠BCN+∠NCE=90°,∴∠BCN+∠ACB=90°,∴∠ACN=90°,∴△CAN为等腰直角三角形.(3)由(2)可知AB=NE,BC=CE.又∵∠ABC=360°-45°-45°-∠DBE=270°-∠DBE=270°-(180°-∠BDE-∠BED)=90°+∠BDE+∠BED=90°+∠ADM-45°+∠BED=45°+∠MEN+∠BED =∠CEN,∴△ABC≌△NEC,再同(2)可证△CAN为等腰直角三角形,∴(2)中的结论仍然成立.。
初二-第02讲-直角三角形(培优)-教案
学科教师辅导讲义学员编号:年级:八年级(下)课时数:3学员姓名:辅导科目:数学学科教师:授课主题第02讲-直角三角形授课类型T同步课堂P实战演练S归纳总结教学目标①掌握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方法;②进一步掌握推理证明的方法,培养演绎推理能力;授课日期及时段T(Textbook-Based)——同步课堂一、知识梳理1、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定理: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勾股定理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3、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4、逆命题、逆定理互逆命题:在两个命题中,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和条件,那么这两个体系搭建命题称为互逆命题,其中一个命题称为另一个命题的逆命题。
互逆定理:如果一个定理的逆命题经过证明是真命题,那么它也是一个定理,其中一个定理称为另一个定理的逆命题。
5、斜边、直角边定理定理: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简述为“斜边、直角边定理”或“HL”定理。
考点一: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例1、在如图中,AB=AC,BE⊥AC于E,CF⊥AB于F,BE、CF交于点D,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ABE≌△ACF B.点D在∠BAC的平分线上C.△BDF≌△CDE D.点D是BE的中点【解析】选D.例2、如图,AB=12,CA⊥AB于A,DB⊥AB于B,且AC=4m,P点从B向A运动,每分钟走1m,Q点从B向D运动,每分钟走2m,P、Q两点同时出发,运动4分钟后△CAP与△PQB全等.【解析】∵CA⊥AB于A,DB⊥AB于B,∴∠A=∠B=90°,设运动x分钟后△CAP与△PQB全等;则BP=xm,BQ=2xm,则AP=(12﹣x)m,分两种情况:①若BP=AC,则x=4,AP=12﹣4=8,BQ=8,AP=BQ,∴△CAP≌△PBQ;②若BP=AP,则12﹣x=x,解得:x=6,BQ=12≠AC,此时△CAP与△PQB不全等;综上所述:运动4分钟后△CAP与△PQB全等;故答案为:4.例3、如图,∠A=∠B=90°,E是AB上的一点,且AE=BC,∠1=∠2.(1)Rt△ADE与Rt△BEC全等吗?并说明理由;(2)△CDE是不是直角三角形?并说明理由.【解析】(1)全等,理由是:∵∠1=∠2,∴DE=CE,∵∠A=∠B=90°,AE=BC,∴Rt△ADE≌Rt△BEC;P(Practice-Oriented)——实战演练实战演练➢课堂狙击1、下列条件中,能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是()A.一锐角对应相等B.两锐角对应相等C.一条边对应相等D.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解析】选:D.2、如图,若要用“HL”证明Rt△ABC≌Rt△ABD,则还需补充条件()A.∠BAC=∠BAD B.AC=AD或BC=BDC.AC=AD且BC=BD D.以上都不正确【解析】从图中可知AB为Rt△ABC和Rt△ABD的斜边,也是公共边.跟据“HL”定理,证明Rt△ABC≌Rt△ABD,还需补充一对直角边相等,即AC=AD或BC=BD,故选B.3、如图,BD平分∠ABC,CD⊥BD,D为垂足,∠C=55°,则∠ABC的度数是()A.35°B.55°C.60°D.70°【解析】∵CD⊥BD,∠C=55°,∴∠CBD=90°﹣55°=35°,∵BD平分∠ABC,∴∠ABC=2∠CBD=2×35°=70°.故选D.4、如图,△ABC中,CD⊥AB于D,且E是AC的中点.若AD=6,DE=5,则CD的长等于()A.5 B.6C.7 D.8【解析】∵△ABC中,CD⊥AB于D,∴∠ADC=90°.∵E是AC的中点,DE=5,∴AC=2DE=10.∵AD=6,∴CD===8.故选D.5、如图,AC⊥BC,AD⊥DB,要使△ABC≌△BAD,还需添加条件AC=BD或BC=AD或∠DAB=∠CBA或∠CAB=∠DBA.(只需写出符合条件一种情况)【解析】∵AC⊥BC,AD⊥DB,∴∠C=∠D=90°∵AB为公共边,要使△ABC≌△BAD∴添加AC=BD或BC=AD或∠DAB=∠CBA或∠CAB=∠DBA后可分别根据HL、HL、AAS、AAS判定△ABC≌△BAD.6、如图,已知点P是射线ON上一动点(即P可在射线ON上运动),∠AON=30°,当∠A=60°或90°时,△AOP为直角三角形.【解析】若∠APO是直角,则∠A=90°﹣∠AON=90°﹣30°=60°,若∠APO是锐角,∵∠AON=30°是锐角,∴∠A=90°,综上所述,∠A=60°或90°.故答案为:60°或90°.7、如图,在直角三角形ABC中,斜边上的中线CD=AC,则∠B等于30°.【解析】∵CD是斜边AB上的中线,∴CD=AD,又CD=AC,∴△ADC是等边三角形,∴∠A=60°,∴∠B=90°﹣∠A=30°.故答案为:30°.8、底角为30°,腰长为a的等腰三角形的面积是a2.【解析】如图,过点A作AD⊥BC于D,∵△ABC是等腰三角形,∴BC=2BD,∵底角∠B=30°,∴AD=AB=a,由勾股定理得,BD==a,∴BC=2BD=a,∴三角形的面积=×a×a=a2.故答案为a2.9、如图,在△ACB中,∠ACB=90゜,CD⊥AB于D.(1)求证:∠ACD=∠B;(2)若AF平分∠CAB分别交CD、BC于E、F,求证:∠CEF=∠CFE.【解析】证明:(1)∵∠ACB=90゜,CD⊥AB于D,∴∠ACD+∠BCD=90°,∠B+∠BCD=90°,∴∠ACD=∠B;(2)在Rt△AFC中,∠CFA=90°﹣∠CAF,同理在Rt△AED中,∠AED=90°﹣∠DAE.又∵AF平分∠CAB,∴∠CAF=∠DAE,∴∠AED=∠CFE,又∵∠CEF=∠AED,∴∠CEF=∠CFE.10、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2,∠B=15°.过点C作CD⊥BA,交BA的延长线于点D,求△ACD的周长.【解析】如图,在△ABC中,AB=AC=2,∠B=15°,∴∠B=∠ACB=15°,∴∠DAC=2∠B=30°.又∵CD⊥BA,∴CD=AC=1,∴根据勾股定理得到AD==,∴△ACD的周长=AD+CD+AC=+1+2=+3.答:△ACD的周长是+3.➢课后反击1、要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有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②有两个锐角对应相等;③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④有一条直角边和一个锐角相等;⑤有斜边和一个锐角对应相等;⑥有两条边相等.A.6个B.5个C.4个D.3个【解析】故选B2、如图,O是∠BAC内一点,且点O到AB,AC的距离OE=OF,则△AEO≌△AFO的依据是()A.HL B.AASC.SSS D.ASA【解析】∵OE⊥AB,OF⊥AC,∴∠AEO=∠AFO=90°,又∵OE=OF,AO为公共边,∴△AEO≌△AFO.故选A.3、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平分线相交所成的钝角的度数为()A.90°B.135°C.120°D.45°或135°【解析】如图:∵AE、BD是直角三角形中两锐角平分线,∴∠OAB+∠OBA=90°÷2=45°,两角平分线组成的角有两个:∠BOE与∠EOD这两个角互补,根据三角形外角和定理,∠BOE=∠OAB+∠OBA=45°,∴∠EOD=180°﹣45°=135°,故选B.4、如图,在Rt△ABC中,∠ACB=90°,∠A=60°,过点C的直线与AB交于点D,且将△ABC的面积分成相等的两部分,则∠CDA=()A.30°B.45°C.60°D.75°【解析】如图,∵在Rt△ABC中,∠ACB=90°,∠A=60°,∴AC=AB,又∵过点C的直线与AB交于点D,且将△ABC的面积分成相等的两部分,∴AD=BD∴AC=AD,∵∠A=60°,∴△ADC是等边三角形,∴∠CDA=60°.5、如图,△ABC中,AB=AC=10,AD平分∠BAC交BC于点D,点E为AC的中点,连接DE,则DE 的长为()A.10 B.6C.8 D.5【解析】∵AB=AC=10,AD平分∠BAC,∴BD=DC,∵E为AC的中点,∴DE=AB=×10=5,故选D.6、如图,已知AB⊥CD,垂足为B,BC=BE,若直接应用“HL”判定△ABC≌△DBE,则需要添加的一个条件是AC=DE.【解析】AC=DE,理由是:∵AB⊥DC,∴∠ABC=∠DBE=90°,在Rt△ABC和Rt△DBE中,,∴Rt△ABC≌Rt△DBE(HL).故答案为:AC=DE.7、如图,在Rt△ABC中,∠ACB=90°,将边BC沿斜边上的中线CD折叠到CB′,若∠B=50°,则∠ACB′= 10°.【解析】∵∠ACB=90°,∠B=50°,∴∠A=40°,∵∠ACB=90°,CD是斜边上的中线,∴CD=BD,CD=AD,∴∠BCD=∠B=50°,∠DCA=∠A=40°,由翻折变换的性质可知,∠B′CD=∠BCD=50°,∴∠ACB′=∠B′CD﹣∠DCA=10°,故答案为:10°.8、如图,在△ABC中,∠C=90°,∠B=30°,AB的垂直平分线ED交AB于点E,交BC于点D,若CD=3,则BD的长为6.【解析】∵DE是AB的垂直平分线,∴AD=BD,∴∠DAE=∠B=30°,∴∠ADC=60°,∴∠CAD=30°,∴AD为∠BAC的角平分线,∵∠C=90°,DE⊥AB,∴DE=CD=3,∵∠B=30°,∴BD=2DE=6,故答案为:6.9、如图所示,AB⊥BC,DC⊥AC,垂足分别为B,C,过D点作BC的垂线交BC于F,交AC于E,AB=EC,试判断AC和ED的长度有什么关系并说明理由.【解析】AC=ED,理由如下:∵AB⊥BC,DC⊥AC,ED⊥BC,∴∠B=∠EFC=∠DCE=90°.∴∠A+∠ACB=90°,∠CEF+∠ACB=90°.∴∠A=∠CEF.在△ABC和△ECD中,∴△ABC≌△ECD(ASA).∴AC=ED(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10、在直角△ABC中,∠ACB=90°,∠B=30°,CD⊥AB于D,CE是△ABC的角平分线.(1)求∠DCE的度数.(2)若∠CEF=135°,求证:EF∥BC.【解析】∵∠B=30°,CD⊥AB于D,∴∠DCB=90°﹣∠B=60°.S(Summary-Embedded)——归纳总结重点回顾1、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专题培优讲义《专题4 直角三角形》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专题培优讲义专题4直角三角形【知识梳理】1.逆命题和逆定理(1)在两个命题中,如果第一个命题的条件是第二个命题的______,而第一个命题的结论是第二个命题的______,那么这两个命题叫做____________.把其中一个叫做原命题,则另一个叫做它的____________.(2)如果一个定理的逆命题能被证明是______,那么就叫它是原定理的______,这两个定理叫做____________.注意:原命题的真假与逆命题的真假没有任何联系.2.直角三角形的概念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3.直角三角形的性质(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______互余.(2)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______等于斜边的______.(3)直角三角形中,______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______.(4)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长为c,那么____________.4.直角三角形的判定(1)__________________是直角三角形.(2)如果三角形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5.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1)SSS,SAS,AAS,ASA.(2)__________________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HL).6.线段垂直平分线、角平分线的逆定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2)角的内部,到角两边距离______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例题探究】【例1】如图,在△ABC中,AB=AC,BC=6,△DEF的周长是7,AF⊥BC于点F,BE ⊥AC于点E,且点D是AB的中点,则AF等于()A.5B.7C.3D.7【思路点拨】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可得DE=DF=12AB,EF=12BC,由△DEF的周长是7,可求得AB的长,然后在Rt△ABF中,用勾股定理可求得AF的长.【例2】说出命题“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点到两腰的距离相等”的逆命题,判断这个逆命题的真假,并说明理由.【思路点拨】首先写出原命题的逆命题,然后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再结合图形写出已知及求证的内容,最后利用已学知识证明结论为真,即逆命题是真命题.【例3】如图,在Rt△ABC中,∠ACB=90°,点D在边AC上(不与点A,C重合),DE ⊥AB于点E,连结BD,F为BD的中点,连结EF,CF,CE.(1)求证:FE=FC.(2)试猜想∠A与∠CEF的关系,并证明.【思路点拨】(1)在Rt△DEB和Rt△DCB中,因为F为BD的中点,所以FE=12BD,FC=12BD,即FE=FC;(2)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计算即可.【例4】如图,BD=DC,ED⊥BC,交∠BAC的平分线于点E,过点E作EM⊥AB,EN⊥AC,垂足分别为点M,N.求证:BM=CN.【思路点拨】连结EC,EB.由题意知,DE是BC的垂直平分线,AE是∠BAC的平分线,所以BE=EC,EM=EN,即可得出Rt△BME≌Rt△CNE(HL),即可得出结论.【例5】如图,在△ABC中,点D在AB上,且CD=CB,点E为BD的中点,点F为AC 的中点,连结EF,交CD于点M,连结AM.(1)求证:EF=1AC.2(2)若∠BAC=45°,求线段AM,DM,BC之间的数量关系.【思路点拨】(1)由CD=CB,点E为BD的中点,根据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性质,可得△AEC是直角三角形,由点F为AC的中点,再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可得结论;(2)当∠BAC=45°时,可得△AE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由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得AM=CM,再由CD=CB,得AM+DM=BC.【例6】若把一组邻边的平方和与一条对角线的平方相等的四边形叫做勾股四边形,如长方形是勾股四边形.如图,将△ABC绕点B顺时针旋转60°得到△DBE,且∠BCD=30°.(1)求证:四边形ABCD是勾股四边形.(2)若BC=6,CD=8,求DE的长.【思路点拨】(1)由题意知,△ABC≌△DBE,可得DE=AC,BC=BE,证明△CBE为等边三角形,可得EC=BC,再证∠DCE=90°,可得DC2+CE2=DE2,即DC2+BC2=AC2,所以四边形ABCD是勾股四边形;(2)由DC2+BC2=AC2,求出AC的长,即可得出DE的长.【例7】如图,在△ABC中,∠ACB=90°,AC=BC,点P在△ABC内,且PA=3,PB =1,PC=2,求∠BPC的度数.【思路点拨】直接求∠BPC的度数不太容易求出,于是把∠BPC进行适当的转化.因为△ABC是一个特殊的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如果把△BPC绕着点C顺时针旋转90°到△AP′C,那么BC和AC会重合,△PCP′也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这时再求∠BPC的度数会比较容易.【例8】著名的赵爽弦图(如图1,其中四个直角三角形较大的直角边长都为a,较小的直角边长都为b,斜边长都为c),大正方形的面积可以表示为c2,也可以表示为4×12ab+(a-b)2,由此推导出重要的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长为a,b,斜边长为c,则a2+b2=c2.图1(1)图2为美国第二十任总统伽菲尔德的“总统证法”,请你利用图2推导勾股定理.图2(2)如图3,在一条东西走向河流的一侧有一村庄C,河边原有两个取水点A,B,其中AB=AC,由于某种原因,由C到A的路现在已经不通,该村为方便村民取水决定在河边新建一个取水点H(A,H,B在同一条直线上),并新修一条路CH,且CH⊥AB.测得CH=1.2千米,HB=0.9千米,求新路CH比原路CA少多少千米.图3(3)在第(2)问中若AB≠AC时,CH⊥AB,AC=4,BC=5,AB=6,设AH=x,求x的值.【思路点拨】(1)四边形ABCD的面积可用梯形面积公式来表示,也可以用三个直角三角形面积的和来表示,根据两次表示的面积相等列出关系式,化简即可得证;(2)(3)问都可以设未知数,根据勾股定理列方程求解.【答案解析】【知识梳理】1.逆命题和逆定理(1)在两个命题中,如果第一个命题的条件是第二个命题的结论,而第一个命题的结论是第二个命题的条件,那么这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把其中一个叫做原命题,则另一个叫做它的逆命题.(2)如果一个定理的逆命题能被证明是真命题,那么就叫它是原定理的逆定理,这两个定理叫做互逆定理.注意:原命题的真假与逆命题的真假没有任何联系.2.直角三角形的概念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3.直角三角形的性质(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2)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3)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4)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长为c,那么a2+b2=c2.4.直角三角形的判定(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2)如果三角形中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5.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1)SSS,SAS,AAS,ASA.(2)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HL).6.线段垂直平分线、角平分线的逆定理(1)到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2)角的内部,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例题探究】【例1】如图,在△ABC中,AB=AC,BC=6,△DEF的周长是7,AF⊥BC于点F,BE ⊥AC于点E,且点D是AB的中点,则AF等于()A.5B.7C.3D.7【解题过程】∵AF⊥BC,BE⊥AC,D是AB的中点,∴DE=DF=12 AB.∵AB=AC,AF⊥BC,∴BF=FC=3.∵BE⊥AC,∴EF=12BC=3,∴△DEF的周长=DE+DF+EF=AB+3=7,∴AB=4,∴AF=AB2-BF2=7.故选B.【方法归纳】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的性质、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熟记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例2】说出命题“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点到两腰的距离相等”的逆命题,判断这个逆命题的真假,并说明理由.【解题过程】解:逆命题:一边上的中点到另两边的距离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这个逆命题是真命题.理由如下:已知:如图,在△ABC中,M是BC的中点,MD⊥AB,ME⊥AC,垂足分别为点D,E,MD =ME.求证:AB=AC.证明:∵M是BC的中点,∴BM=CM.∵MD⊥AB,ME⊥AC,∴∠MDB=∠MEC=90°.又∵MD=ME,∴Rt△MDB≌Rt△MEC(HL),∴∠B=∠C,∴AB=AC.【方法归纳】本题主要考查逆命题的概念、证明的步骤、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熟练掌握这些概念和判定是解题的关键.【例3】如图,在Rt △ABC 中,∠ACB =90°,点D 在边AC 上(不与点A ,C 重合),DE ⊥AB 于点E ,连结BD ,F 为BD 的中点,连结EF ,CF ,CE .(1)求证:FE =FC .(2)试猜想∠A 与∠CEF 的关系,并证明.【解题过程】(1)证明:∵DE ⊥AB ,∠ACB =90°,F 为BD 的中点,∴FE =12BD ,FC =12BD ,∴FE =FC .(2)解:∠A =∠CEF .证明如下:∵FE =12BD =FB ,FC =12BD =FB ,∴∠FEB =∠FBE ,∠FCB =∠FBC ,∴∠EFD =2∠EBF ,∠CFD =2∠FBC .∵FE =FC ,∴∠CEF =∠ECF ,∴∠CEF =12×(180°-2∠EBF -2∠FBC )=90°-(∠EBF +∠FBC ).∵∠ACB =90°,∴∠A =90°-(∠EBF +∠FBC ),∴∠A =∠CEF .【方法归纳】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①直角三角形中的两个锐角互余;②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熟练掌握上述性质是解题的关键.【例4】如图,BD=DC,ED⊥BC,交∠BAC的平分线于点E,过点E作EM⊥AB,EN⊥AC,垂足分别为点M,N.求证:BM=CN.【解题过程】解:如图,连结CE,BE.∵BD=DC,ED⊥BC,∴DE是BC的垂直平分线,∴BE=EC(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AE是∠BAC的平分线,EM⊥AB,EN⊥AC,∴EM=EN(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在Rt△MEB和Rt△NEC中,BE=EC,EM=EN,∴Rt△MEB≌Rt△NEC(HL),∴BM=CN.【方法归纳】本题主要考查线段垂直平分线、角平分线的性质以及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通过画辅助线构造Rt△MEB和Rt△NEC全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例5】如图,在△ABC中,点D在AB上,且CD=CB,点E为BD的中点,点F为AC 的中点,连结EF,交CD于点M,连结AM.(1)求证:EF=12AC.(2)若∠BAC=45°,求线段AM,DM,BC之间的数量关系.【解题过程】(1)证明:∵CD=CB,E为BD的中点,∴CE⊥BD,∴∠AEC=90°.又∵F为AC的中点,∴EF=12 AC.(2)解:∵∠BAC=45°,∠AEC=90°,∴∠ACE=∠BAC=45°,∴AE=CE.又∵F为AC的中点,∴EF⊥AC.∴EF为AC的垂直平分线,∴AM=CM,∴AM+DM=CM+DM=CD.又∵CD=CB,∴AM+DM=BC.【方法归纳】本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的性质和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等腰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例6】若把一组邻边的平方和与一条对角线的平方相等的四边形叫做勾股四边形,如长方形是勾股四边形.如图,将△ABC绕点B顺时针旋转60°得到△DBE,且∠BCD=30°.(1)求证:四边形ABCD是勾股四边形.(2)若BC=6,CD=8,求DE的长.【解题过程】(1)证明:如图,连结CE.根据题意,得△ABC≌△DBE,∴AC=DE,BC=BE.∵∠CBE =60°,∴△BCE 是等边三角形,∴∠BCE =60°,BC =CE .∵∠DCB =30°,∴∠DCE =90°,∴DC 2+CE 2=DE 2,∴DC 2+BC 2=AC 2.∴四边形ABCD 是勾股四边形.(2)解:由(1),得DC 2+BC 2=AC 2,∴AC =82+62=10.∵DE =AC ,∴DE =10.【方法归纳】本题考查勾股定理、旋转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把线段DC ,BC ,AC 集中到一个直角三角形中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例7】如图,在△ABC 中,∠ACB =90°,AC =BC ,点P 在△ABC 内,且PA =3,PB =1,PC =2,求∠BPC 的度数.【解题过程】解:如图,把△BPC 绕点C 顺时针旋转90°到△AP ′C ,连结PP ′,则△AP ′C ≌△BPC .∴AP ′=BP =1,P ′C =PC =2,∠AP ′C =∠BPC ,∠ACP ′=∠BCP .∵∠BCP +∠ACP =∠ACB =90°,∴∠PCP ′=∠ACP +∠ACP ′=∠ACP +∠BCP =∠ACB =90°,∴△PCP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PP ′=22,∠PP ′C =45°.在△APP ′中,AP ′2+PP ′2=12+(22)2=9=32=PA 2,∴△APP ′是直角三角形,且∠AP ′P =90°,∴∠BPC =∠AP ′C =∠AP ′P +∠PP ′C =90°+45°=135°.【方法归纳】当某个点在三角形内部的问题难以处理时,不妨先通过旋转变换把点移到三角形外部,再进行求解.【例8】著名的赵爽弦图(如图1,其中四个直角三角形较大的直角边长都为a ,较小的直角边长都为b ,斜边长都为c ),大正方形的面积可以表示为c 2,也可以表示为4×12ab +(a -b )2,由此推导出重要的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长为a ,b ,斜边长为c ,则a 2+b 2=c 2.图1(1)图2为美国第二十任总统伽菲尔德的“总统证法”,请你利用图2推导勾股定理.图2(2)如图3,在一条东西走向河流的一侧有一村庄C ,河边原有两个取水点A ,B ,其中AB =AC ,由于某种原因,由C 到A 的路现在已经不通,该村为方便村民取水决定在河边新建一个取水点H (A ,H ,B 在同一条直线上),并新修一条路CH ,且CH ⊥AB .测得CH =1.2千米,HB =0.9千米,求新路CH 比原路CA 少多少千米.图3(3)在第(2)问中若AB ≠AC 时,CH ⊥AB ,AC =4,BC =5,AB =6,设AH =x ,求x 的值.【解题过程】解:(1)梯形ABCD 的面积为12(a +b )(a +b )=12a 2+ab +12b 2,也可以表示为12ab +12ab +12c 2,∴12a 2+ab +12b 2=12ab +12ab +12c 2,∴a 2+b 2=c 2.(2)设CA =m .∵AB =AC ,∴AH =m -0.9.∵CH ⊥AB ,CH =1.2千米,∴CA 2=CH 2+AH 2,即m 2=1.22+(m -0.9)2,解得m =1.25,即CA =1.25,∴CA-CH=1.25-1.2=0.05(千米).答:新路CH比原路CA少0.05千米.(3)设AH=x,则BH=6-x.在Rt△ACH中,CH2=CA2-AH2.在Rt△BCH中,CH2=CB2-BH2.∴CA2-AH2=CB2-BH2,即42-x2=52-(6-x)2,解得x=9 4 .【方法归纳】几何图形中线段长度的计算,通常可以设出未知数,然后利用勾股定理列方程求解.。
八年级数学上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课件ppt
A
(2)用右图的添线方法,完成性质定理2的证明
已知:在Rt△ABC中,ACB=90°,
CM是斜边AB上的中线.
求证:
CM=
1 2
AB.
E
(3)练习册 19.8(1)
C
M
B F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A +∠2=90 ° ∠A +∠B=90 °
∠1 +∠B=90 °
∠1 +∠2=90 °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练习:(直接写出答案) 1)Rt△ABC中,∠C=90 ° ,∠B=28°, 则∠A=__. 2) 若∠C =∠A+∠B, 则△ABC是______ 三角形. 3)在△ABC中,∠A=90°, ∠B=3∠C,
中点
A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点 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点
E
F
B
C
D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一试 :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如图1,在Rt △ ABC与Rt △ ACE中, ∠ ABC= ∠ AEC=90 °,
∴ MP ⊥ BE (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八年级上册数学直角三角形的判定
八年级上册数学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一、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 定义法。
- 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
- 例如:在△ABC中,如果∠C = 90°,那么△ABC就是直角三角形。
这是最直接判定直角三角形的方法,只要确定三角形中有一个角为90°即可。
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 勾股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即a^2+b^2=c^2(其中a、b为直角边,c为斜边)。
-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 例如: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4、5,因为3^2+4^2=9 +16=25=5^2,所以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其中边长为5的边所对的角为直角。
- 应用步骤:- 确定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a、b、c(c为最长边)。
- 然后,计算a^2+b^2和c^2的值。
- 比较a^2+b^2与c^2是否相等,如果相等则该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
3. 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定理(两个锐角互余)- 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 证明:在△ABC中,∠A+∠B+∠C = 180°(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如果∠A+∠B = 90°,那么∠C=180°-(∠A + ∠B)=90°,所以△ABC是直角三角形。
- 例如:在△ABC中,∠A = 30°,∠B = 60°,因为∠A+∠B=30° + 60° = 90°,所以△ABC是直角三角形。
浙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直角三角形(基础)知识讲解
直角三角形(基础)【学习目标】1.认识直角三角形, 学会用符号和字母表示直角三角形.2.掌握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互余的性质, 会用“两个锐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这个判定方法判定直角三角形.3. 掌握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性质,并能灵活应用.4. 领会直角三角形中常规辅助线的添加方法.【要点梳理】要点一、直角三角形的概念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表示方法:Rt△.如下图,可以记作“Rt△ABC”.要点诠释:三角形有六个元素,分别是:三个角,三个边,在直角三角形中,有一个元素永远是已知的,就是有一个角是90°.直角三角形可分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和含有30°的直角三角形两种特殊的直角三角形,每种三角形都有其特殊的性质.要点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要点诠释:直角三角形的特征是两锐角互余,反过来就是直角三角形的一个判定: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含有30°的直角三角形中,同样有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并且30°的角所对的直角边同样等于斜边的一半.要点三、直角三角形判定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一边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如图:已知:CD为AB的中线,且CD=AD=BD,求证:△ABC是直角三角形.证明:∵AD=CD,∴∠A=∠1.同理∠2=∠B.∵∠2+∠B+∠A+∠1=180°,即2(∠1+∠2)=180°,∴∠1+∠2=90°,即:∠ACB=90°,∴△ABC是直角三角形.【典型例题】类型一、直角三角形性质的应用1、如图,在△ACB中,∠ACB=90゜,CD⊥AB于D.(1)求证:∠ACD=∠B;(2)若AF平分∠CAB分别交CD、BC于E、F,求证:∠CEF=∠CFE.【思路点拨】(1)由于∠ACD与∠B都是∠BCD的余角,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即可得证;(2)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得出∠CFA=90°﹣∠CAF,∠AED=90°﹣∠DAE,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出∠CAF=∠DAE,然后由对顶角相等的性质,等量代换即可证明∠CEF=∠CFE.【答案与解析】证明:(1)∵∠ACB=90゜,CD⊥AB于D,∴∠ACD+∠BCD=90°,∠B+∠BCD=90°,∴∠ACD=∠B;(2)在Rt△AFC中,∠CFA=90°﹣∠CAF,同理在Rt△AED中,∠AED=90°﹣∠DAE.又∵AF平分∠CAB,∴∠CAF=∠DAE,∴∠AED=∠CFE,又∵∠CEF=∠AED,∴∠CEF=∠CFE.【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角平分线的定义,对顶角的性质,余角的性质,难度适中.举一反三:【变式】如图,在△ABC中,∠ACB=90°,CD是AB边上的高线,图中与∠A互余的角有()A.0个B.1个C.2个D.3个【答案】C.类型二、含有30°的直角三角形2、如图,在Rt△ABC中,∠C=90°,∠A=30°,BC=6,求AB的长.【思路点拨】根据直角三角形中,30°角的对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得出AB与BC 的数量关系.【答案与解析】解:∵∠C=90°,∠A=30°,BC=6,∴AB=2BC=12.【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含30°的直角三角形.含30°的直角三角形中,斜边等于30°角的对边的2倍.3、如图,测量旗杆AB的高度时,先在地面上选择一点C,使∠ACB=15°.然后朝着旗杆方向前进到点D,测得∠ADB=30°,量得CD=13m,求旗杆AB的高.【思路点拨】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求出∠CAD,再根据等角对等边的性质可得AD=CD,然后根据直角三角形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解答即可.【答案与解析】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的性质,等角对等边的性质,熟记性质是解题的关键.举一反三:【变式】如图,△ABC中,AB=AC,∠BAC=120°,AD⊥AC交BC于点D,求证:BC=3AD.【答案】证明:在△ABC中,∵AB=AC,∠BAC=120°,∴∠B=∠C=30°,又∵AD⊥AC,∴∠DAC=90°,∵∠C=30°∴CD=2AD,∠BAD=∠B=30°,∴AD=DB,∴BC=CD+BD=AD+DC=AD+2AD=3AD.类型三、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4、(2016•石景山区一模)如图,在Rt△ABC中,∠ACB=90°,CD是AB边上的中线,DE⊥AB于点D,交AC于点E.求证:∠AED=∠DCB.【思路点拨】首先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得出CD=AB=DB,由等边对等角得到∠B=∠DCB.再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得出∠A+∠AED=90°,∠A+∠B=90°,那么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得出∠B=∠AED,等量代换即可得出∠AED=∠DCB.【答案与解析】证明:∵在Rt△ABC中,∠ACB=90°,CD是AB边上的中线,∴CD=AB=DB,∴∠B=∠DCB.∵DE⊥AB于点D,∴∠A+∠AED=90°,∵∠A+∠B=90°,∴∠B=∠AED,∴∠AED=∠DCB.【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的性质: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也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余角的性质.5、如图,直角三角形ABC中,O是BC中点且BD⊥CD,试说明AO与OD 的关系.【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性质的应用,题目比较典型,难度不大.举一反三:【变式】如图,在Rt△ABC中,∠ACB=90°,CD是AB边上的中线,将△ADC沿AC边所在的直线折叠,使点D落在点E处,得四边形ABCE.求证:EC∥AB.【答案】证明:∵CD是AB边上的中线,且∠ACB=90°,∴CD=AD.∴∠CAD=∠ACD.又∵△ACE是由△ADC沿AC边所在的直线折叠而成的,∴∠ECA=∠ACD.∴∠ECA=∠CAD.∴EC∥AB.。
初二数学知识点专题讲解与练习18---直角三角形(培优版)
x2 + 82 = (12 − x)2 ,
得
x
=
10 3
.
例 2 B 提示:过 B 作 BD⊥AC 延长线于 D 点,设 CD=x,BD=y,可求得:x=y,则∠
BCD=45°,故∠BCA=135°.
例 3 ∠ACB=75° 提示:过 C 作 CQ⊥AP 于 Q,连接 BQ,则 AQ=BQ=CQ.
例 4 提示:过 E 作 EG⊥AB 于 G,先证明 Rt△EAG≌Rt△ABC,再证明△EFG≌△
C. 锐角三角形 D.不能确定
(山东省竞赛试题)
5 / 39
6.如图,小正方形边长为 1,连结小正方形的三个顶点可得△ABC,则 AC 边上的
高为( ) A. 3 2 2
B. 3 5 10
C. 3 5 5
D. 4 5 5
A C
第B6题
(福州市中考试题)
7.如图,一个长为 25 分米的梯子,斜立在一竖直的墙上,这时梯足距墙底端 7 分 米,如果梯子的顶端沿墙下滑 4 分米,那么梯足将滑( )
DFA.
例 5 连接 AC
∵AD=DC,∠ADC=60°,
A
∴△ADC 是等边三角形,DC=CA=AD,
D
B
C
以 BC 为边向四边形外作等边三角形 BCE,即 BC=BE=CE,
E
则∠BCE=∠EBC=∠CEB=60°,
∴∠ABE=∠ABC+∠EBC=90°,
连接 AE,则 AE2 = AB2 + BE2 = AB2 + BC 2 ,
7. 169 提示:连接 AD,由△ADE≌△CDF,得 ED=DF,AE=CF=5,AF=BE=12,
4
八年级辅优辅差作业直角三角形四边形12节
-5-
长乐中学八年级数学辅潜作业
辅导内容: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 辅 导 目 1.体会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得出过程,掌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标 2.学生练习究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证明方法。 3.理解原命题、逆命题、逆定理的概念及关系。 辅导重点:掌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及证明 辅导难点:掌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一、典型例题 如图,在△ABC 中,∠ABC、∠ACB 的平分线交 于点 F,过 F 作 DE∥BC,分别交 AB、AC 于 D、E, 已知△ADE 的周长为 24cm,且 BC = 8cm,则△ABC 的周长= 。
C
B
D
A
二.学生练习 1.△ABC 中,AB=AC=25cm,高 AD=20cm,则 BC= S△ABC= 。
,
2、如图,在△ABC 中,AB=AC,D 是 BC 边上的一点,DE⊥AB,DF⊥AC,垂足分别 为 E、F,添加一个条件,使 DE= DF,并说明理由. 解: 需添加条件是 理由是: .
1、如图,△ABC 中,∠ACB=90°,BA 的垂直平分线交 CB 边于 D,若 AB=10,AC=5, 则图中等于 60°的角的个数为( A.2 B.3 C.4 D.5 )
2、等腰三角形底边长为 7,一腰上的中线把其周长分成两部分的潜为 3,则腰长 是( A.4 ) B.10 C.4 或 10 D.以上答案都不对
2.如图,△ABC 中,∠C=Rt∠,AD 平分∠BAC 交 BC 于点 D, BD∶DC=2∶1, BC=7.8cm, 则 D 到 AB 的距离为 cm。
3.一辆汽车沿 30°角的山坡从山底开到山顶,共走了 4000 米,那么这座山的高 度为 米.
4.如图,在等腰直角三角形 ABC 中,AD⊥BC,PE⊥AB, PF⊥AC,则△DEF 是 三角形。
八年级数学上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课件
04
直角三角形中特殊角度计算
30°-60°-90°三角形性质
角度关系
在30°-60°-90°三角形中,一个角 为30°,另一个角为60°,还有一
个直角为90°。
边长关系
对于30°-60°-90°三角形,若设较 短的直角边长度为a,则较长的直 角边长度为√3a,斜边长度为2a。
应用场景
在解决与30°-60°-90°三角形相关的 问题时,可以利用这些性质进行角 度和边长的计算。
灵活运用三角函数公式
在解决复杂问题时,可以灵活运用三角函数的和差公式、倍角公式等,将问题转化为与特殊 角度相关的计算问题。
05
直角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测量问题中直角三角形应用
1 2 3
测量高度 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以通过测量角度和距 离来计算高度,如测量建筑物、山峰等的高度。
测量距离 在航海、地理等领域,可以利用直角三角形计算 两点之间的距离,如利用经纬度计算地球上两点 之间的距离。
45°-45°-90°三角形性质
角度关系
在45°-45°-90°三角形中,两个 锐角均为45°,还有一个直角为
90°。
边长关系
对于45°-45°-90°三角形,若设 直角边长度为a,则另一条直角 边长度也为a,斜边长度为√2a。
应用场景
在解决与45°-45°-90°三角形相 关的问题时,可以利用这些性质
测量角度 通过测量直角三角形中的两个锐角,可以计算出 第三个角的大小,从而解决一些测量问题。
建筑设计中直角三角形应用
建筑设计
01
在建筑设计中,直角三角形常被用于计算建筑物的角度、高度
和距离等参数,以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和美观性。
结构工程
浙江省绍兴市马鞍镇中学八年级数学上册《直角三角形》复习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
直角三角形的定义:
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直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用Rt△表示, 如图记作Rt△ABC
直角边
C A
斜边
直角边
B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1、从角看:
A
∠C=90° , ∠A+∠B=90°
D 2、从边看: AC ⊥CB 3、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 于斜边的一半 CD=AD=BD
5. 如图,已知△ABC中,点A在DE上,
CD⊥DE,BE⊥DE,垂足分别是D,
E.且AD=BE,CD=AE, △ABC是等
腰直角三图,一个长为25分米的梯子,斜靠在
一竖直的墙上,这时梯足的距离。底端7分
米,如果梯子的顶端下滑 4分米,那么梯足
将滑(
C )分米。
AD )
A、一条直角边和一个锐角分别相等 斜边 B、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 SAS C、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 HL D、两个锐角对应相等
3、以下各组数为边长的三角形中,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 C )
A 、2 、3 、4 。
C、5、12、13。
B 、3 、 4 、6 。
D、10、16、25。
4、一个直角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为3,4则第三边的长 是( C ) A、 5 B C 、5 或 D无法确定
的长
解: 由题意可知:AF=AB=10
A B
在Rt△ADF中:DF=6
∴ CF=10-6=4(cm) 设CE=x,则EF=BE=8-x, 在RT△ECF中 : EF2=CF2+CE2
D F E C
(8-x)2=42+x2 ∴解这个方程,16x=48 x=3 CE=3(cm)
(家教培优专用)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直角三角形全等判定(提高)知识讲解
直角三角形全等判定(提高)【学习目标】1.理解和掌握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的一种特殊方法——“斜边,直角边”(即“HL”). 2.能熟练地用判定一般三角形全等的方法及判定直角三角形的特殊方法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要点梳理】【高清课堂:379111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知识点讲解】要点一、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由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可知,对于两个直角三角形,满足一边一锐角对应相等,或两直角边对应相等,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就全等了.这里用到的是“AAS”,“ASA”或“SAS”判定定理. 要点二、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的特殊方法——斜边,直角边定理在两个直角三角形中,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斜边、直角边”或“HL”).这个判定方法是直角三角形所独有的,一般三角形不具备.要点诠释:(1)“HL”从顺序上讲是“边边角”对应相等,由于其中含有直角这个特殊条件,所以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就确定了.(2)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方法共有5种:SAS、ASA、AAS、SSS、HL.证明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首先考虑用斜边、直角边定理,再考虑用一般三角形全等的证明方法.(3)应用“斜边、直角边”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过程中要突出直角三角形这个条件,书写时必须在两个三角形前加上“Rt”.【典型例题】类型一、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1、判断满足下列条件的两个直角三角形是否全等,不全等的画“×”,全等的注明理由:(1)一个锐角和这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2)一个锐角和斜边对应相等;()(3)两直角边对应相等;()(4)一条直角边和斜边对应相等.()【答案】(1)全等,“AAS”;(2)全等,“AAS”;(3)全等,“SAS”;(4)全等,“HL”. 【解析】理解题意,画出图形,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来判断.【总结升华】直角三角形全等可用的判定方法有5种:SAS、ASA、AAS、SSS、HL.举一反三:【高清课堂:379111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例2】【变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画“√”;错误的画“×”,并举出反例画出图形.(1)一条直角边和斜边上的高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2)有两边和其中一边上的高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3)有两边和第三边上的高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答案】(1)√;(2)×;在△ABC和△DBC中,AB=DB,AE和DF是其中一边上的高,AE=DF(3)×. 在△ABC 和△ABD 中,AB =AB ,AD =AC ,AE 为第三边上的高,【高清课堂:379111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巩固练习3】2、已知:如图,DE ⊥AC ,BF ⊥AC ,AD =BC ,DE =BF.求证:AB ∥DC.【思路点拨】从已知条件只能先证出Rt △ADE ≌Rt △CBF ,从结论又需证Rt △CDE ≌Rt △ABF.【答案与解析】证明:∵DE ⊥AC ,BF ⊥AC ,∴在Rt △ADE 与Rt △CBF 中.AD BC DE BF ⎧⎨⎩=,= ∴Rt △ADE ≌Rt △CBF (HL )∴AE =CF ,DE =BF∴AE +EF =CF +EF ,即AF =CE在Rt △CDE 与Rt △ABF 中,DE BF DEC BFA EC FA =⎧⎪∠=∠⎨⎪=⎩∴Rt △CDE ≌Rt △ABF (SAS )∴∠DCE =∠BAF∴AB ∥DC.【总结升华】我们分析已知能推证出什么,再看要证到这个结论,我们还需要哪些条件,这样从已知和结论向中间推进,从而证出题目.3、(2014春•东营区校级期末)如图,AD 平分∠BAC ,DE ⊥AB 于E ,DF ⊥AC 于F ,且DB=DC ,求证:EB=FC .【思路点拨】先根据角平分线上的点到两边的距离相等证得DE=DF ,再利用HL 判定,Rt △DBE ≌Rt △DCF ,从而得到EB=FC .【答案与解析】证明:∵AD 平分∠BAC ,DE ⊥AB 于E ,DF ⊥AC 于F ,∴DE=DF ;∵DE ⊥AB 于E ,DF ⊥AC 于F .∴在Rt △DBE 和Rt △DCF 中,∴Rt △DBE ≌Rt △DCF (HL );∴EB=FC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要证EB=FC ,只要将EB 、FC 置于两个直角三角形中,去证明它们全等即可.举一反三:【变式】(2015春•澧县校级期中)如图,在△ABC 和△DCB 中,∠A=∠D=90°,AC=BD ,AC 与BD 相交于点O .(1)求证:△ABC≌△DCB;(2)△OBC 是何种三角形?证明你的结论.【答案】证明:(1)因为∠A=∠D=90°,所以△ABC 和△DCB 都是直角三角形,在Rt △ABC 和Rt △DCB 中,,.AC BD BC BC =⎧⎨=⎩ ∴Rt△ABC≌Rt△DCB(HL );(2)△OBC 是等腰三角形. 理由如下:∵Rt△ABC≌Rt△DCB,∴∠ACB=∠DCB,∴OB=OC∴△OBC 是等腰三角形.4、如图,△ABC中,∠ACB=90°,AC=BC,AE是BC边上的中线,过C作CF⊥AE,垂足为F,过B作BD⊥BC交CF的延长线于D.(1)求证:AE=CD;(2)若AC=12cm,求BD的长.【答案与解析】(1)证明:∵DB⊥BC,CF⊥AE,∴∠DCB+∠D=∠DCB+∠AEC=90°.∴∠D=∠AEC.又∵∠DBC=∠ECA=90°,且BC=CA,∴△DBC≌△ECA(AAS).∴AE=CD.(2)解:由(1)得AE=CD,AC=BC,∴△CDB≌△AEC(HL)∴BD=EC=12BC=12AC,且AC=12.∴BD=6cm.【总结升华】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是中考的热点,一般以考查三角形全等的方法为主,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先根据已知条件或求证的结论确定三角形,然后再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看缺什么条件,再去证什么条件.。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判定这样用辅导素材北师大版(2021年整理)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判定这样用同步辅导素材(新版)北师大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判定这样用同步辅导素材(新版)北师大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判定这样用同步辅导素材(新版)北师大版的全部内容。
直角三角形的判定这样用1。
求线段的长度例1 如图1,已知△ABC 中,AC =6,AB =8,BC =10,AD 是BC 边上的高,求AD 的长.解:因为AC 2+AB 2=62+82=102=BC 2,所以△ABC 是直角三角形,且∠BAC =90°。
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21AC ·AB =21AD ·BC ,即6×8=10AD ,所以AD =4.8.2。
求角度例2 如图2,四边形ABCD 中,AB =AD =2,BC =3,CD =1,∠A =90°,求∠ADC 的度数.解:连接BD 。
因为∠A =90°,AB =AD =2,所以∠ADB =45°。
由勾股定理,得BD 2=AD 2+AB 2=22+22=8。
因为BD 2+CD 2=8+12=32=BC 2,所以△BCD 为直角三角形,且∠CDB =90°. 所以∠ADC =∠ADB +∠CDB =45°+90°=135°. 3。
求面积例3 如图3,在△ABC 中,AB =5 cm ,BC =26 cm,AD 是BC 边上的中线,AD=12 cm ,求△ABC 的面积.解:因为AD 是BC 边上的中线,BC =26 cm,所以BD =CD =13 cm.因为AB 2+AD 2=52+122=132=BD 2,所以△ABD 是直角三角形,且∠BAD =90°。
浙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直角三角形(提高)知识讲解
浙,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提高)【学习目标】1.认识直角三角形, 学会用符号和字母表示直角三角形.2.掌握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互余的性质, 会用“两个锐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这个判定方法判定直角三角形.4. 领会直角三角形中常规辅助线的添加方法.【要点梳理】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表示方法:Rt△.如下图,可以记作“Rt△ABC”.要点诠释:三角形有六个元素,分别是:三个角,三个边,在直角三角形中,有一个元素永远是已知的,就是有一个角是90°.直角三角形可分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和含有30°的直角三角形两种特殊的直角三角形,每种三角形都有其特殊的性质.【典型例题】类型一、直角三角形性质的应用1、已知:如图,在△ABC中,∠A=30°,∠ACB=90°,M、D分别为AB、MB的中点.求证:CD⊥AB.【思路点拨】由∠ACB=90°,M为AB的中点.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得到CM=AB=BM,再根据在直角三角形中,30°所对的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得到CB=AB=BM,则CM=CB,而D为MB的中点,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答案与解析】证明:∵∠ACB=90°,M为AB中点,∴CM=AB=BM,∵∠ACB=90°,∠A=30°,∴CB=AB=BM,∴CM=CB,∵D为MB的中点,∴CD⊥BM,即CD⊥AB.【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含30°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30°所对的边等于斜边的一半;也考查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举一反三:【变式】在直角三角形中,有一个锐角是另一个锐角的4倍,求这个直角三角形各个角的度数.【答案】解:设设一个锐角为x度,则另一个锐角为4x度,那么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内角之和为180°,所以x+4x+90°=180°,x=18°,4x=72°,答:三角分别为18°,72°,90°.类型二、含有30°的直角三角形【思路点拨】(1)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ACD=∠B=30°,根据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性质求出AB=2AC,AC=2AD即可;(2)取AB的中点O,连接CO,设AD=x,则BD=3x,AB=4x,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求出AO=CO,AD=DO,证△COA是等边三角形即可求出答案.【答案与解析】证明:(1)∵∠C=90°,CD⊥AB,∠A=60°,∴∠ACD=∠B=30°,∵∠C=90°,CD⊥AB,∴AB=2AC,AC=2AD,∴AB=4AD,∴BD=3AD.(2)取AB的中点O,连接CO,∵BD=3AD,∴设AD=x,则BD=3x,AB=4x,∵∠C=90°,O是AB的中点,∴OC=OA=2x,∴OD=x=CO,∵CD⊥AB,∴∠OCD=30°,∴∠COD=60°,∵OA=OC,∴△ACO是等边三角形,∴∠A=60°.【总结升华】本题主要考查对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综合运用这些性质进行推理是解此题的关键.举一反三:【答案】解:如图,连接DB.∵MN是AB的垂直平分线,∴AD=DB,∴∠A=∠ABD,∵BA=BC,∠B=120°,∴∠A=∠C=(180°-120°)=30°,∴∠ABD=30°,又∵∠ABC=120°,∴∠DBC=120°-30°=90°,∴BD=DC,∴AD=DC.3、如图,在△ABC中,已知AB=AC=2a,∠ABC=15°,CD是腰AB上的高,求CD的长.【思路点拨】过点C作CD⊥AB于D,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与外角的关系得到∠DAC=30°.在直角△ACD中,根据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解得CD的长.【答案与解析】解:∵AB=AC,∴∠C=∠ABC=15°,∴∠DAC=30°,∵AB=AC=2a,∴在直角△ACD中CD= AC=a.【总结升华】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边对等角.三角形的内角与外角的关系以及直角三角形中30度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举一反三:【变式】已知:如图,在Rt△ABC中,∠C=90°,∠BAD=∠BAC,过点D作DE⊥AB,DE恰好是∠ADB的平分线,求证:CD=DB.【答案】解:∵DE⊥AB,∴∠AED=∠BED=90°,∵DE是∠ADB的平分线,∴∠3=∠4,又∵DE=DE,∴△BED≌△AED(ASA),∴AD=BD,∠2=∠B,∵∠BAD=∠2=∠BAC,∴∠1=∠2=∠B,∴AD=BD,又∵∠1+∠2+∠B=90°,∴∠B=∠1=∠2=30°,在直角三角形ACD中,∠1=30°,∴CD=AD=BD.类型三、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4、如图,△ABC中,AD是边BC上的高,CF是边AB上的中线,且DC=BF,DE⊥CF于E.(1)E是CF的中点吗?试说明理由;(2)试说明:∠B=2∠BCF.【思路点拨】(1)连接DF,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可得DF=BF=AB,然后求出CD=DF,再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证明即可;(1)解:如图,连接DF,∵AD是边BC上的高,CF是边AB上的中线,∴DF=BF=AB,∵DC=BF,∴CD=DF,∵DE⊥CF,∴E是CF的中点;(2)证明:由(1)的结论DF=BF得∠FDB=∠FBD,∵DC=BF,∴∠DCF=∠DFC,由外角的性质得∠FDB=∠DCF+∠DFC=2∠DCF,∴∠FBD=2∠DCF,即∠B=2∠BCF.【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的性质,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等边对等角的性质,熟记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5、(2016春•广饶县期末)如图,△ABC中,CD、BE分别是AB、AC边上的高,M、N分别是线段BC、DE的中点.(1)求证:MN⊥DE;(2)连结DM,ME,猜想∠A与∠DME之间的关系,并写出推理过程;(3)若将锐角△ABC变为钝角△ABC,如图,上述(1)(2)中的结论是否都成立?若结论成立,直接回答,不需证明;若结论不成立,说明理由.【思路点拨】(1)连接DM、ME,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可得DM=BC,ME=BC,从而得到DM=ME,再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证明;(2)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得∠ABC+∠ACB=180°﹣∠A,再根据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表示出∠BMD+∠CME,然后根据平角等于180°表示出∠DME,整理即可得解;(3)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得∠ABC+∠ACB=180°﹣∠A,再根据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和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表示出∠BME+∠CME,然后根据平角等于180°表示出∠DME,整理即可得解.【答案与解析】解:(1)如图,连接DM,ME,∵CD、BE分别是AB、AC边上的高,M是BC的中点,∴DM=BC,ME=BC,∴DM=ME又∵N为DE中点,∴MN⊥DE;(2)在△ABC中,∠ABC+∠ACB=180°﹣∠A,∵DM=ME=BM=MC,∴∠BMD+∠CME=(180°﹣2∠ABC)+(180°﹣2∠ACB),=360°﹣2(∠ABC+∠ACB),=360°﹣2(180°﹣∠A),=2∠A,∴∠DME=180°﹣2∠A;(3)结论(1)成立,结论(2)不成立,理由如下:在△ABC中,∠ABC+∠ACB=180°﹣∠A,∵DM=ME=BM=MC,∴∠BME+∠CMD=2∠ACB+2∠ABC=2(180°﹣∠A)=360°﹣2∠A,∴∠DME=180°﹣(360°﹣2∠A)=2∠A﹣180°.【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的性质,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整体思想的利用是解题的关键.举一反三:【变式】已知:如图,△ABC中,M为BC中点,DM⊥ME,MD交AB于D,ME交AC于E.求证:BD+CE>DE.【答案】证明:如图,延长DM到F,使MF=DM,连接EF、CF,∵BM=CM,∠BMD=∠CMF,∴△BDM≌△CFM (SAS),∴BD=CF,∵DM⊥ME,DM=FM,ME是公共边,∴△DEM≌△FEM(SAS),∴DE=FE,在△ECF中,EC+FC>EF,∴B D+EC>D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ABC和△DBE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是直角顶点,D在AC边上,如AD=3,
CD=4,求四边形ADBE的面积与周长。
江山二中八年级数学(上)培优辅导之六(专题练习)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
11、如图, 在△ABC中,∠BAC=90°,AB=AC,E、F分别是BC上两点, 若∠EAF=45°,试推断BE、CF、EF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12.如图,在△ABC中,AB=5,AC=13,边BC上的中线AD=6,则BC的长为________.
B
A
A
E
F
P
A
CB
D
CB
C
(第11题)
(第12题)
证明线段平方关系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勾股定理是现阶段线段计算、证明线段平方关系的主要方
法,运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通过计算也是证明两直线垂直位置关系的一种有效手段.等腰三角形
三边之比为1:1:2;30o的直角三角形三边比为1:3:2
30
例题求解
【例1】如图,以等腰直角三角形ABC的斜边AB为边向内作等边△ABD,连结DC,以DC为边
6、平面上依次四点A、B、C、D,且AB=3,BC=12,CD=13,AD=4,∠A=Rt∠,则由A、B、C、D
四点依次连接得到的图形面积为____________________.
7、△ABC的边AB=26,AC=25,BC上高AD=24,则△ABC的面积为___________;
8、 等 腰 三 角 形 一 条腰 上 的 中 线将 它 的 周 长 分 成12和9两 部 分 , 则它 的 底 边 长 为
a
2
b
2
h
2
形是直角三角形.
C
ADB
【例5】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边长都是整数,它的面积和周长的数值相等,这样的直角三角形是否存在?若存在,确定它三边的长,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学历训练
1.如图,AD是△ABC的中线,∠ADC=45°,把△ACD沿AD对折,点C落在点C′的位
置,则BC′与BC之间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______.
则四边形ABCD
的面积是__________cm
2.
A
D
A
C
10
D
8
B
D
C
AB
B
C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7题)
5.如图,一个长为
10米的梯子,斜靠在墙上,梯子的顶端距地面的垂直距离为
8米,如果梯子
的顶端下滑1米,则梯子底端的滑动距离
___________米。
6.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一条边是另一条边的
【专题一】几何中的多值问题(分类讨论)
1、 直角三角形有两条边的长为6、8,那么第三边上的中线长是___________。
2、 直角三角形有两条边的长为5、12,那么斜边边上的中线长是___________。
3、用直角边为3、4的两个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凸四边形,该四边形周长为___________。
10.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30°,∠ADC=60°,AD=CD,求证:BD2=AB2+BC2.
A
DB
C
8.△ABC,∠ACB=90°,分别以三边为边长向外作正△ADC、正△EBC、正△ABF,
11.△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B=AC,D、E在BC边上,取∠DAE=45°。
设它们的面积分别为S1、S2、S3。
4、等腰三角形有两边的长为4和6,那么它的周长为______;面积为___________.
5、等腰三角形ABC,AB=AC,P在射线CB上,PD⊥AB于D,PE⊥AC于E,BF⊥AC于F,则
PD、PE、BF间的等量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E
F
BDC
4.如图,在△ABC中,AB=AC,(1)若P是BC边上的中点,连结AP,
求证:BP×CP=AB2一AP2;(2)若P是BC边上任意一点,上面的结论还成立吗
?
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3)若P是BC边延长线上一点,线段
AB、AP、BP、
CP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请证明你的结论
【例3】 如图,P为△ABC边BC上的一点,且PC=2PB, 已知∠ABC=45°,∠APC=60°,
求∠ACB的度数.
A
BPC
【例4】在Rt△ABC中,∠ACB=90°,CD⊥AB于D,设AC=b,BC=a,AB=c,CD=h.
求证:(1)
1
1
1
;
(2)a b c h;
(3)以a
b、h、c
h为边的三角
6、△ABC的边AB=20,AC=15,BC上高AD=12,则△ABC的面积为___________;
7、如图,△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BC,D是斜边AC的中点,F、F分别AB、AC边上的点, 且DE⊥DF,若CF=3,AE=4,(1)求EF的长。(2)求证:四边形BEDF面积是一个定值,并求出定值。
别按下列要求画三角形:
(1)使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
3,22
,5;(2)使三角形为钝角三角形
且面积为4.
C
M
9.如图,在△ABC中,AB=AC,∠A=120°,MN垂直平分AB,求证:CM=2BM
10、如图,圆柱体的棱AB=10,AE=2,CD上F点,CF=6,圆柱底面周长为16,(1)如一只蚂蚁从E沿着外曲面爬到F,求出最短路线的长。 (2)如F点在里面, 蚂蚁从E爬到F,求出最短路线长。
7.如图△ABC和△DBE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A、E、F、D在一条直线上,BFAD。
(1)求证:△ABE≌△CBD(2)AD、CD、BF之间有何数量关系?写出并证明你的结论。
9.(双正方形问题)以△ABC的边AC、AB向外作正方形ACFG和正方形ABDE,过A作AN BC,交GE于M,求证:M为GE中点。
(1)△ABC是直角三角形(2)△ABC是锐角三角形(3)△ABC是钝角三角形
2.如图,∠ACB=90°,AD是∠CAB的平分线,BC=4,CD=
3,求AC的长.
2
C
D
AB
3.如图,△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AC,D是斜边BC的中点,F、F分别是AB、AC边上的点,且DE⊥DF,若BE=12,CF=5,求△DEF的面积.
2倍,并且有一个角是
30°,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形状
是()
A.直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锐角三角形
D.不能确定
7.在四边形ABCD中,∠A=60°,∠B=∠D=90°,BC=2,CD=3,则AB=_________.
8.如图,正方形网格中的每个小正方形边长都是
1,每个小格的顶点叫做格点,以格点为顶点分
过几秒钟,△PDC和△QEC全等。
【专题二】方程与勾股定理(代数几何相结合)
14、等腰三角形ABC,AB=AC=5,BC=6,则腰上的高=__________.
15、直角△ABC,∠C=90O,AC=6,BC=8,以BC为直角边向外作直角△BCD,使得△DBC
是等腰三角形,则CD=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9、在△ABC中,已知AB=AC,且过△ABC某一顶点的直线可将△ABC分成两个等腰三角
形,则△ABC各内角的度数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等腰三角形腰上的高等于腰的一半,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度数为_________________.
为______________.
16.若△ABC的三边a、b、c满足条件:a2
b2
c2
338 10a 24b 26c,求三角形
的周长与面积。
江山二中八年级数学(上)培优辅导之五(特殊三角形)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
1.已知△ABC两边a=4,b=3,按以下条件分别求第三边c的长度范围。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13.如图,设P是等边△ABC内的一点,PA=3,PB=4,PC=5,求∠APB的度数.
14.如图,一个的三边长均为正整数,已知它的一条直角边的长恰是2015,那么这样的直角
三角形共有几个?说明过程。
15.如图,用3个边长为l的正方形组成一个对称图形,则能将其完全覆盖的圆的最小半径
(1)如BD=3,CE=4,求DE长; (2)当D在E左边时,写出BD、DE、CE之间
(1)直接写出S1、S2、S3的数量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上述结论。
的等量关系,并证明。
(2)将正△ADC、正△EBC、正△ABF都改成半圆,结论成立吗?为什么?
江山二中八年级数学(上)培优辅导自测三(特殊三角形)
的周长为___________;
(第3题)(第4题)(第5题)
4、一只蚂蚁从圆柱体的B点绕着侧面一圈爬到棱AB中点C处,如AB=10,圆柱体的底
面周长为12,那么蚂蚁爬行的最短路程为___________;
5、Rt△ABC的斜边AB=10,AC=8,将BC沿BD对折,C点落在AB边的E点,那么
折痕BD=___________;S△ABD=__________;
C'AAD
P
B
D
C
B
C
(第1
题)
(第2题)
2.如图,△ABC是直角三角形,BC是斜边,将△ABP绕点A逆时针旋转后,能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