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传统文化看中国古典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精湛的技艺赢得了世人的赞叹。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宜人自然:中国古典园林注重营造一个宜人自然的环境。
园内常常有假山、水池、花木等人工景观,通过人为的方式模拟自然景观,创造出一种亲近自然的感觉。
园内的植被丰富多样,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花卉、树木和草坪,给人们带来视觉的享受和舒适的感觉。
同时,园内常常有水面,或者是人工的小溪、水池等,让人们在漫步园中时能听到潺潺的流水声,这种声音给人带来宁静和放松的感觉。
二、潜心雅致:中国古典园林以潜心雅致为设计理念,注重装饰细节和美学品味。
园内常常有精雕细刻的石雕、花卉瓷器等装饰品,使整个园区更加生动和精致。
同时,古典园林的建筑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观念,如亭、阁、楼、轩等建筑物的形状、纹饰和材质都可以反映出当时的时代风格和文化氛围。
古典园林的建筑采用了复杂而精美的工艺,常用的材料有石头、木材、瓷砖等,给人一种古典、庄重的感觉。
三、寓意深远:四、空间布局有序: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布局一般采用有序的方式,注重对称和整齐。
园内的景观、建筑、植物等都被布置在一个有序的空间中,以体现整体的美感和平衡感。
园林中的亭院、走廊、庭院等建筑物常常排列得很整齐、有序,给人以安静、和谐的感觉。
同时,园内的路径和步行区也经过精心设计,让游客可以按照一定的路线游览,以体验全新的视觉和情感体验。
五、突出变化和欣赏:中国古典园林常常通过场景的变化来吸引人们的注意,为游客提供不同的视觉和感受。
园内的景区常常设置有明暗、高低、圆直、曲直等变化,通过这些变化来制造出不同的景观效果,给人们带来一种丰富多样的体验。
同时,古典园林还注重景观的欣赏性,通过布局和设计让游客可以在园内找到各种不同的角度来欣赏景色,体验不同的美景。
总体来说,中国古典园林凭借其宜人自然、雅致潜心、寓意深远、空间布局有序以及变化欣赏等特点,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在世界范围内影响深远。
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体现
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体现摘要: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它不仅客观而又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历代王朝不同的历史背景、社会经济的兴衰和工程技术的水平,而且特色鲜明的折射出中国人自然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演变哲学以及宗教思想及山水诗画等传统艺术对它的影响,并由此体现在园林的风格、布局以及审美情趣上。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古典园林儒道禅风水引言传统文化是由文化遗产与民族性格纵横交错而成的。
传统文化是一种观念之流,是一种价值取向,是肇始于过去融透于现在直达未来的一种意识趋势和存在。
正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土壤,孕育和培植了根深叶茂的造园学,结出奇葩异果的园林艺术,它深刻地体现着我们民族的智慧和精神。
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儒、道、禅和风水理论各自以不同的文化特征影响着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思想及其意境的表达。
无论从园内的物质内容到精神功能,从园林的立意布局到园内景区的主题分配,从景物本身的表义内涵到景物之间的符号关系都孕育着丰富的中国园林美学思想和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
1 儒家文化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主流。
虽然在先秦时,中国文化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多元形态,儒家只是其中主要的一家,但自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学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正统,深深地影响并主导着中国文化发展的历程。
在儒学创立和发展的过程,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论学说:崇尚“仁义”和“礼乐”等孔子思想,提倡教化、“忠恕’,和“中庸”〔3〕之道,这些理论学说也被中国园林所汲取,并主要在以下几点表现中国园林的造园艺术。
(一)皇家园林中心和轴线的思想与君臣民的礼制观是一致的尊王攘夷、皇权至上的封建礼制思想影响皇家园林的规划、布局。
大多数的皇家园林都有一条明显的主轴线,主轴线上又有一个明显的中心,这个中心的位置、高度、规模、体量统帅着所有的景区和景点,象征着皇权至上。
如颐和园从后山到昆明湖有一条明显的轴线,而在这条轴线上又有一个明显的中心,那就是佛香阁。
中国古典园林总结
中国古典园林总结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以其精致的设计和独特的建筑风格闻名于世。
一直以来,中国古典园林都被视为艺术的结晶和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中国古典园林进行总结,探讨其魅力和特点。
中国古典园林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但真正兴盛起来是在宋朝和明朝。
一般来说,古典园林可以分为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两种。
皇家园林多建在宫殿的后花园内,是皇帝和贵族休闲娱乐的场所,如颐和园、圆明园等。
私家园林则多建在富裕的官宦人家,是他们居住的场所,如苏州的拙政园、留园等。
中国古典园林的魅力在于其富有哲学意味的设计和唯美的景观。
古代中国有着独特的审美理念,追求自然、简朴和平衡。
园林的设计力求人与自然的和谐,通过创造景观、布局建筑来体现自然和人的关系。
园林中的山水景观和水系是其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被认为是天人合一的表现。
许多园林中都建有水池、湖泊、小溪等水景,配上假山、亭台、廊桥等建筑,形成了独特的景观效果。
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强调人与环境的和谐。
园林的空间布局通常是分为前厅、中厅和后厅三个部分,前厅是迎宾的地方,中厅则多为景观的核心区域,后厅则是主人居住的区域。
在园林的设计中还会加入池塘、花坛、假山、亭台等元素,以突出整体景观的美感。
此外,园林中的建筑也是极具特色的,常常采用仿古的建筑风格,给人一种古老而神秘的感觉。
中国古典园林还注重细节的处理和意象的营造。
园林中常常有奇石、小桥、曲径等元素,通过精心设计和安排,营造出独特的景观效果。
另外,园林中的植物也是设计的一部分,不仅注重选择和搭配,还追求变化和丰富性。
许多园林中都栽种了各种不同的树木、花卉和草坪,使园林更加生动和有趣。
总的来说,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古代建筑和艺术的瑰宝,以其精致的设计和独特的建筑风格闻名于世。
园林的设计注重自然、简朴和平衡,强调人与环境的和谐。
园林中的山水景观、水系和建筑元素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景观效果。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韵味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韵味【摘要】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传承和历史价值。
园林美学中的造园原理、规划布局、建筑艺术、植物景观以及水景设计等方面展现出独特的韵味和气质。
古典园林的美学追求以自然为基调,以清雅、谦逊的姿态展示出东方文化的精髓。
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布局方式对现代园林设计具有启示作用,引发人们对自然和人文的深刻思考。
古典园林美学的永恒魅力体现在其深深的文化底蕴和内涵中,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探讨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韵味,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悟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发现其中蕴含的智慧和哲理。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美学韵味、文化传承、地位与价值、造园原理、规划布局、建筑艺术、植物景观、水景设计、永恒魅力、现代园林设计、文化价值。
1. 引言1.1 中国古典园林的文化传承中国古典园林的文化传承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中国古代文明。
园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沉淀。
古代皇家园林如颐和园、圆明园等,不仅是皇帝们休憩游玩的场所,更是展示皇家气派和文化品位的象征。
而私家园林如拙政园、留园等,则更多地表现了文人雅士对自然的独特诠释和审美追求。
古典园林的文化传承不仅体现在其建筑风格和景观布局中,更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思想和审美观念。
园林中的假山、亭台、池塘等元素都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符号和象征意义,反映了中国人对自然的崇敬和对生活的追求。
古典园林的文化传承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让后人能够深刻领略中国园林的独特魅力和精髓所在。
1.2 古典园林的地位与价值古典园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拥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与价值。
作为中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古典园林以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受到人们的推崇和喜爱。
古典园林不仅是中国传统园林的代表,更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载体和体现。
通过古典园林的建筑、景观和设计,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古代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感、审美情趣和哲学思想。
建筑历史知识: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与文化意义
建筑历史知识: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与文化意义中国的古典园林源远流长,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从唐代的皇家园林开始,到清代的私家园林,都各具特色。
它们不仅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代表,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
中国的古典园林大多是以自然山水为基础,再通过人工景观的设计,使整个园林呈现出和谐、自然、宁静、美丽的氛围。
这种设计理念称为“山水园林”,也是中国园林艺术的代表。
最早的“山水园林”可以追溯到唐代的汉阳陵园林。
汉阳陵坐落在陕西省咸阳市,是唐高祖李渊和其妃的陵墓。
园林的设计采用了自然山水、人工园林、宫殿建筑等多种元素,形成了一个富有艺术风格的陵墓。
唐朝在建筑和园林方面的成就被后世认为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一个高峰。
宋代的园林大多以私家园林为主,以苏州为代表。
苏州园林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风情,常常融入了民间的诗词、绘画、雕塑等元素,形成了具有江南特色的地方文化。
苏州园林的设计灵感多取自自然山水,然后运用人工手段来修剪造景,使园林呈现出自然美的外观。
元代的园林设计大多是仿照唐宋时期的风格,但同时融合了蒙古族的文化,充满了异国情调。
元代的皇家园林多以盛况华丽而著称,如北京的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
这些园林常常把大自然完美呈现,再加以建筑、雕塑等人工艺术的融入,使得整个园林充满了宏伟、雄浑的气息。
明清时期,园林的发展达到了顶峰。
清代的园林以私家园林为主,包括苏州的留园、拙政园、温州的江南岛,杭州的花港观鱼等等。
这些园林在景观和设计上充分表现了建筑风格时代性、地域性和私家韵味,成为了古典园林中的代表之作。
同时,清代的园林也保持了“山水园林”的特点,追求自然和人文的协调,使园林呈现出极高的艺术价值。
古典园林不仅是建筑艺术的代表,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
古典园林的设计是中国传统哲学的绝佳体现,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在布局上,古典园林体现了人性化设计的思想,如建筑的高低、轻重、虚实等。
从气质上,古典园林传达了宁静、悠然、恬淡、自然的审美观念,使人们在景色中感受到了一种纯粹和自然。
中国古典园林中蕴含的传统文化
中国古典园林中蕴含的传统文化中国古典园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这些园林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精巧的布局和细致的景观而闻名于世。
它们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传统文化的精髓。
中国古典园林中,最重要的一个传统文化是“山水思想”。
山水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被视为一种精神追求和审美理念。
古人认为山水是自然界中最完美的景观,通过园林的布局和景观的选择,将山水元素引入园林中,使其与自然融为一体。
园林中的山水景观不仅具有观赏价值,更有深远的意义。
它们代表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的尊重和崇拜。
另一个重要的传统文化是“四季文化”。
中国古代园林以四季的变化为主题,通过植物的选择和布局,展现了不同季节的美景。
春天的花朵盛开、夏天的绿荫蔽日、秋天的丹枫如火、冬天的白雪皑皑,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景色和氛围。
四季文化不仅反映了自然界的变化,更表达了人们对时间的感知和对生命的理解。
通过四季文化,中国古典园林传达了人与自然、人与时间的和谐共生。
中国古典园林中还融入了诗词文化。
古代园林往往与文人雅士相联系,他们在园林中创作诗词,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园林的布局和景观常常与古诗词相呼应,形成一种诗情画意的境界。
诗词文化赋予了园林以深厚的人文内涵,使其不仅仅是一种景观,更是一种文化的体验和表达。
中国古典园林还体现了中国人的哲学思想。
园林中常常可以看到一些具有哲学意义的景观,如曲径通幽、回廊转折等。
这些景观通过布局和设计,引导人们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人与宇宙的关系。
中国人的哲学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通过园林中的景观和布局,人们可以感受到这种思想的深刻内涵。
中国古典园林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
它们以山水思想、四季文化、诗词文化和哲学思想为核心,通过布局和景观的选择,展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的敬畏和追求。
这些传统文化赋予了园林以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内涵,使其成为中国文化的瑰宝。
试论从中国传统文化观看中国园林景观
中国古典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中国古典园林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其中古典园林建筑的独特风格和底蕴深厚的文化内涵,一直是世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古典园林是中国园林艺术的代表,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
本文将介绍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渊源、特点和精华。
一、历史渊源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当时贵族府邸的园林建设已经非常发达。
而真正意义上的古典园林则在唐朝达到了顶峰,当时的寺庙和皇家园林建筑已经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建筑特点。
宋代是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巅峰时期。
那时,园林建筑的主人并不是贵族,而是士绅和文人。
他们利用园林来表现自己的身份地位和文化素养,这种情况推动了中国古典园林的深入发展。
明清时期与宋代相比,建筑风格更加庄重,特别是在景观造型和布局方面,更加精致和独特。
与欧洲的花园相比,中国古典园林更注重精神层面的表现,不仅关注园林的视觉效果,同时更注重其文化内涵和美学价值。
因此,中国古典园林在建筑和艺术方面更为独特和瑰丽。
二、特点1. 艺术形式多样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形式丰富多彩,由汉白玉、青石板、丹霞石等地方优秀的自然材料构成。
同时,中国古典园林中还穿插着雕刻、绘画等形式。
整个园林建筑是一个氛围包容、柔美宁静、欲望和心灵博弈的空间。
2. 充分发挥艺术手法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对于园林艺术的发展贡献巨大,它不仅强调“以人为本”,也注重对美的诠释和体现,并将音乐、文学、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融合在一起,完成了水、石、树、花的自然创意和人与自然的合一。
3. 丰富文化内涵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其不可替代的特点之一,园林中寓意极多,并不会因文化层级不同而使人无法领会。
三、精华1. 苏州园林苏州被誉为中国园林之都,苏州园林是中国园林的代表之一。
苏州园林的设计非常讲究细腻,这里最出名的就是“拙政园”,它将传统的古典园林和现代的造园技术完美结合,其中的《春晓》、“太极图”、“帝子楼”、“花园盆景”、“楼之洞”及“谦祥斋”等景点都有着非常高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园林的影响
揖关键词铱计量曰检测机构曰核心竞争力
1 目前计量检测机构存在的问题
以新疆自治区计量测试研究院渊以下简称新疆院冤为例袁新疆院作 为新疆区最高唯一的省级法定计量检测技术机构袁已经面临和自治区 内袁区外的袁甚至国外的计量检测机构直接竞争的态势遥 我区检测市场 将会出现竞争检测机构增多尧市场多元化的新格局遥 强制检定计量器 具会逐渐减少袁不会增加太多遥 校准计量器具会增多袁非强制检定计量 器具的检定周期和检定方式交由企业依法自主管理袁 更意味着企业 的绝大多数计量器具将由企业自主确定检定周期袁 自主选择溯源方 式袁自主选择为其服务的检定尧校准机构袁由此必将进一步促进检测市 场的形成遥 其它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进入检测市场参与竞争袁已成为发 展的必然趋势遥 建立的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基本与当地经济发展相适 应袁传统的保量传的检测项目检定校准能力完全能满足本地区客户的 需求遥 但是在应对当前量值传递体制的变革袁应对校准市场的进一步 开放袁应对国内尧国外等计量技术机构的多家竞争中袁我们的计量技术 机构逐渐暴露出以下问题院
宋朝元朝造园也都有一个兴盛时期袁特别是在用石方面袁有较大
. Al发l展遥R宋i徽g宗h在t野s丰亨R豫e大s冶e的r口v号e下d大.兴土木遥他对绘画有些造诣袁尤
其喜欢把石头作为欣赏对象遥 先在苏州尧杭州设置了野造作局冶袁后来又 在苏州添设野应奉局冶袁专司搜集民间奇花异石袁舟船相接地运往京都 开封建造宫苑遥 野寿山艮岳冶的万寿山是一座具有相当规模的御苑遥 此 外袁还有野琼华苑冶尧野宜春苑冶尧野芳林苑冶等一些名园遥
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点
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点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园林艺术中的瑰宝,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中国古典园林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和审美理念,其艺术特点主要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第一,中国古典园林具有强烈的抽象性和象征性。
古典园林中的园林景物透过设计和构造,常常以一种抽象的方法表达出一定的象征和寓意。
比如园林中的大小山石、水池、汉白玉、假山等构造,是通过巧妙的设计和摆放来表达某种内在的意境和人文化意义的。
假山所设计的形象,往往令人拟相于名胜古迹或山岳,巧妙地激发了人的自然和文化联想,取得了强大的象征和精神意味。
这种抽象的表现形式,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一个显著的艺术特点。
第二,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布局强调“藏”和“显”。
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布局坚持“藏”和“显”的关系,即有所显露、有所隐匿。
也就是说,园林景物不是一股脑地被呈现在游客面前,而是千姿百态、层次分明的自然形态在园林中以各种方式显现。
古典园林中的建筑、假山、亭台、石壁、山水、林树等,均采用了不同的设计手法和摆放技巧,让游客在慢慢领会自然景色的打动之气,同时在自然和人文意境的结合中,体验到宁静深远的美好之境。
第三,中国古典园林的风格特点明显的地方色彩。
中国古典园林所包含的文化精髓和审美情趣,常常体现出地方色彩和地域特征。
例如,扬州瘦西湖园林中的小桥流水和建筑群,以及苏州的拙政园,吴中富春山居图等,都具有浓郁的中原文化和江南地域特征。
园林景观所营造出来的环境,多是以江南水乡、梦幻山水、禅意林园和节俭雅致等为特征。
因此,古典园林往往具有一种恬静如境、奇丽如幻、温馨如画的艺术特点。
第四,中国古典园林的色彩鲜明、匠心独秀,充满文化典故。
古典园林在营造令人陶醉的意境时,巧妙地运用了色彩、花卉、字画等多种艺术手段。
传统的古典园林常常喜欢使用人工制造的假山和灵石。
假山和灵石的形状丰富多样,往往组合成天然的山水景观,以及诗画中经典的山水画。
同时,园林景色贯穿了中国的文化典故和名人故事,如《红楼梦》、《水浒传》中的亭台楼阁、琴韵茶香、假山埋古等等,都被古典园林运用到极致。
传统宗教文化对古典园林艺术的影响
传统宗教文化对古典园林艺术的影响园林艺术是人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这取决于人对自然的认识即人的哲学世界观。
中国传统宗教思想作为中国古典哲学的核心内容,在中国传统民族艺术形式中均有充分体现。
中国古典园林作为一个源远流长的园林体系,充分展现了中国文化的精华,以其丰富多彩的内容和高度的艺术水平在世界艺术之林中独树一帜。
中国园林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的再现,这与中国传统宗教思想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正确认识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宗教思想,对于理解和欣赏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特色具有深刻意义。
1道家思想与中国园林1.1道家思想对中国园林的审美意识的影响中国的园林艺术,以其严谨而巧妙的布局,精湛而高超的技术,山明水秀的风景,鸟语花香的境界,诗情画意的精髓,形成了自然写意主义风景式——具有中华民族艺术特色的园林艺术风格。
中国园林的山水艺术风格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此时期道家思想盛行,所以在儒、道、佛三大思想流派中,以道家思想对中国园林艺术的影响最为深远。
公元3世纪到6世纪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园林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时期。
此时,奴隶制衰败,封建制兴起,正是新旧社会制度更替时期。
社会形势动荡,政治斗争矛盾突出,原来的士大夫阶层政治理想破灭后,寻求新的人生哲学和社会价值观。
他们躲避政治斗争,远离社会,遨游名川大山以寄情于山水,追求的是一种文人所特有的恬静淡雅的趣味,朴质无华的气质和情操,并试图在大自然中寻求在现实社会中不能满足的社会审美情感。
在这种社会情况下,道家哲学思想应运而生。
《老子》是道家思想的杰出代表,“道”的中心含义就是“无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道德经》),也就是指一切都取法自然的意思。
正如明代造园大师计成在《园冶》中提出的“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这即是中国园林的最高境界,也是道家的“师法自然”在造园中的精妙体现。
道家的这种自然观对我国的古典文学的发展,对我国古代艺术民族特色的形成,是极为重要的。
中国古典园林-中国传统文化瑰宝
中国古典园林-中国传统文化瑰宝中国古典园林中国园林最初的形式为囿,只供帝王和贵族们狩猎和享乐之用。
随着历史的发展,园林也不断改善和进步。
春秋战国时期的园林中已经有了成组的风景,既有土山,又有池沼或台。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的传入及老庄哲学的流行,使园林转向了崇尚自然。
中国的古典园林源于自然,以表现大自然的天然山水景色为主旨,布局自由;所造假山池沼,浑然一体,宛如天成,充分反映了“天人合一”的民族文化特色,表现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宇宙观。
园林在唐宋时期达到了成熟阶段,造园家与文人、画家相结合,运用诗画传统表现手法,把诗画作品所描绘的意境情趣,引用到园景创作上,甚至直接用绘画作品为底稿,寓画意于景,寄山水为情,逐渐把我国造园艺术从自然山水园阶段,推进到写意山水园阶段。
唐朝王维是当时倍受推崇的一位,他辞官隐居到蓝田县辋川,相地造园,园内山风溪流、堂前小桥亭台,都依照他所绘的画图布局筑建,如诗如画的园景,正表达出他那诗作与画作的风格。
元朝造园也都有一个兴盛时期,特别是在用石方面,有较大发展。
苏州名园狮子林,是元朝天如和尚与大画家倪瓒合作建造的。
倪瓒在我国绘画史上是有名的山水画大师,出于他手的造园艺术品自然不同凡响,清乾隆南巡到苏州时,看了也称赞不已。
狮子林虽经多次修葺,迄今仍景象奇异。
明、清是中国园林创作的高峰期。
皇家园林创建以清代康熙、乾隆时期最为活跃,私家园林是以明代建造的江南园林为主要成就。
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已被西方国家所推崇和摹彷,在西方国家掀起了一股“中国园林热”。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建筑、山池、园艺、绘画、凋刻以至诗文等多种艺术的综合体;从东方到西方,成了被全世界所共认的园林之母,世界艺术之奇观;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目的,从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目的。
它深浸着中国文化的内蕴,是中国五千年文化史造就的艺术珍品。
古典园林艺术古典园林善于利用各种建筑物,如亭、台、楼、阁、廊、榭、轩、舫、馆、桥等,配合自然的水、石、花、木等组成体现各种情趣的园景。
对中国古典园林的认识分析
对中国古典园林的认识分析中国古典园林综合运用各种元素赋予物质空间以诗情画意,从而把人们凭感官可以感觉到的物质空间升华成为可以对人的情感起作用的意境空间。
接下来就和店铺一起来谈谈关于对中国古典园林的认识,欢迎阅读!对中国古典园林的认识随着景观园林的专业课的陆续开课,我对景观园林的兴趣也日益浓厚,最近一些日子一直在恶补自己在景观园林方面知识的缺乏。
虽然世界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景观设计学科“Landscape Architecture”是在美国哈佛大学由小奥姆斯特德创立,但是在有着上下五千年历史的中国,人们很早就认识到环境美化的重要性了。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这是唐代诗人王维在19岁时候写的诗,诗中提到的桃花源则是源自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可见,古时候人们就表现出对现实的不满意而产生了对于理想的地方——天堂的向往。
对于天堂的向往直接启发了人们创造人间天堂的意愿——造园艺术的萌生。
因此,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艺术反映了人们的理想、情感和憧憬。
如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便是因为苏杭地区有代表着中国园林主要特色的江南私家园林。
故我们可以给园林下一个定义——园林是人们对美好的场所的现实追求。
而中国古典园林表达了中国人的自然观、审美观,更是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深刻内涵的综合性艺术。
陈从周先生在《说园》一书中是这样界定中国古典园林的,“中国古典园林是由建筑、山水、花木等组合而成的一个综合艺术品,富有诗情画意、叠山理水要造成‘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
而“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则是陈从周先生引自于明末著名造园家计成于《园冶》一书,它很好地概况了中国古典园林造园的追求——虽然是人工建造的,但追求的却是自然天成的!如代表着皇家园林的颐和园、公共园林的杭州西湖、私家园林的余荫山房等无不体现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思想!小结:1.中国古典园林表达了人们对美好场所的一种追求。
2.“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可以说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灵魂。
中国古典园林论文
中国古典园林论文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悠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工艺技术,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代表之一。
自古以来,中国人注重园林建设,将园林视为一种文化、一种精神,进行园林设计、营造和管理,不断演变和发展出各具特色的园林风格,如汉代的园林、唐代的园林、宋代的园林、元代的园林等。
其中,以苏州园林和扬州瘦西湖园林为代表,成为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性精品。
本文将从园林的历史文化、建筑风格和景点特色三个方面,对中国古典园林展开探讨。
一、园林的历史文化中国古典园林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它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的具体表现和展示。
自古以来,中国园林建筑始终贯穿着自然、人文、艺术和信仰的完美结合。
中国古代的建筑文化、书画艺术、诗词歌赋、宗教信仰等文化元素均体现在了古典园林中。
在古代,人们对自然的感性认识与理性思考相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园林文化。
古代园林建筑不仅是美的享受,更是智慧与匠心的结晶,是古代文化精髓的代表。
凭借着独到的文化思想与美学理念,古代园林建筑不仅给人视觉上的享受,更是提供了精神与思维上的启迪和冥想,使人们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在古代,园林也是一个重要的社交场所。
贵族们喜欢在园林中举办各种宴会和活动,分享彼此的文化、艺术和智慧。
同时,园林也是信仰和宗教文化的体现,尤其是佛教园林和道教园林,如西湖边的灵隐寺和岳阳楼的道观等,深受人们的崇敬和赞美。
二、建筑风格中国古典园林的建筑风格独具匠心,展现了中国园林建筑的传统美学。
其实现方式非常具象,即在一个有限空间中营造一个自然山水之美的人工园林。
在建筑风格上,中国古典园林往往采用曲径通幽的方式,把人们带入到一个自然风景的场所中。
在建筑材料上,中国古典园林通常使用灰瓦、泥塑、木构、石雕等天然材料,运用传统的园林观念和造园技术,构建出独具特色的建筑群。
这些建筑为中国古典园林增添了更多文化气息和建筑美学的内涵。
在苏州古典园林中,石桥、曲径、廊庑、攀岩、亭台、假山、池塘等设计元素贯穿始终,它们被巧妙地布置在园林中,形成了奇巧玄妙的景观,让人们在细微处体验到园林建筑之美。
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特征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特征中国园林的美学特征,是指历史上中国人所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构建园林美学思想与方法。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遗产中的一部分,也是世界园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美学特征包含了自然观、建筑观、艺术观、文化观、哲学观和宗教观等方面。
本文将着重介绍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特征。
一、自然观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特征之一是自然观。
中国人认为自然是最伟大、最神秘、最美好、最能启迪人智慧的事物之一,因此中国古典园林的建造注重与自然相融合。
中国人认为园林应充分地借助自然地貌、山水、植被等元素,并且不应割裂与自然的联系。
因此,在园林建设中,注重保留自然的本来面貌,避免任意改动。
同时园林景观的设计注重在自然性和人工性之间取得平衡。
如若想构建一座人工的园林,首先应该遵循自然的规律,诉求以自然的美来构建,通过排除粗糙、呆板、僵硬、不合理的人类意志,重视自然因素与自然规律的合理利用。
二、建筑观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特征之二是建筑观。
中国人认为建筑艺术是中国园林的基础,因为它们有美丽的建筑和雕刻,有交通枢纽和观赏景点,使游客可以欣赏到自然和艺术的完美结合。
中国古典园林的建筑艺术通常集中于“园林之外”,它们不是用来遮蔽网络和逃避自然景观,而是以其独特的文化背景,和自然景观的和谐一体,同时兼顾景致与功能的有机结合,形成了许多雅致精美、工艺精湛、雕刻绝妙的园林建筑。
三、艺术观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特征之三是艺术观。
中国人认为所谓艺术,是以自然景观为艺术的基础,这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构成之一。
自然景观,无论生或死,有其固定的本质特征,非人类所能创造。
因此,中国园林建筑通常会利用自然现象来创造景观,同时运用艺术手段,加以点缀和陶冶,包括布置石块池塘、摆放石头、造福鱼石桥和观赏亭子等。
最终将土地和建筑融合起来,形成一种极具个性、富有意义的景观。
四、文化观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特征之四是文化观。
中国人认为传统文化是中国园林的精神灵魂,因此中国古典园林通常会融合当时的社会风尚、文化内容和艺术表现方式来构建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象征文化主要表达内容
中国古典园林象征文化主要表达内容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内涵。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文化符号和象征,这些符号和象征传达着中国人对自然、人生、和谐以及道德伦理的理解和追求。
首先,中国古典园林中常见的一些文化符号和象征是对自然的崇敬和追求。
古人认为自然是至高无上的,是天地万物的根源,因此在园林中常常可以看到摹拟自然景物的山水、石桥、流水、草木和鸟兽,园林的规划和建设都是按照自然景物的规律和节奏来进行的。
通过园林景观的设计和营造,人们可以感受到自然的美妙、奇特和生机,从而达到心灵的宁静和放松。
其次,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文化符号和象征还表达了人们对人生和道德的思考和追求。
园林中常常布置有各种各样的寓意深远的景物和建筑,比如亭台楼阁、假山水池、廊榭长廊等。
这些景物和建筑的设计和摆设往往蕴含着中国传统的道德伦理观念,如忠孝孝道、仁义道德、贞节坚忍等,代表了中国人民对理想人生的追求和向往。
另外,中国古典园林中常见的一些文化符号和象征还包括中国传统文学、绘画和艺术等方面的表现。
在园林中,常常可以看到一些描绘山水风景、花鸟虫鱼等题材的绘画作品和诗文碑刻,这些作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它们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学和艺术的精髓和内涵,也传达了中国人对诗情画意和文学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总的来说,中国古典园林象征文化的主要表达内容包括对自然的崇敬和追求、对人生和道德的思考和追求、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学、艺术和绘画的热爱和追求。
通过园林景观的设计和营造,这些文化符号和象征得以充分表达和展现,进而激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追求。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最常见的文化符号和象征之一是园林布局和建筑的表现。
中国古典园林的布局往往是以“山、水、植物、建筑”为主要元素,同时结合道路、池塘和雕塑等元素,形成了独特的园林景观。
在这些元素中,山水是最基本的元素,被誉为“园林之魂”。
在古典园林中,山水的选址和塑造考究着其“气”的美学概念,其山水布局和造景手法自成一体,具有独特的审美意趣,而且表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的崇敬和敬畏。
中国传统文化与古典园林
国封建社会 两千多年的正统官方 主流 文化。
促成 了山水诗 的兴 盛 , 代 表人 物是谢 灵运 。在文 人 画兴起 之前 ,
想 和抱 负。儒家倡导修 身 , 齐家, 治 国, 平 天下 ; 儒 家 的修 身是 为 了人世 , 是为 了考取功名 、 走入仕途 , 从而建功立业 。
如果说 官方的主流文化是儒家文 化的话 , 那么在 文学艺 术领
域 的主流文 化绝对是 道家 文化 。历 经千 古流传 至今 的 艺术作 品
“ 达则兼善天下 , 穷则独善 其身 ” 的豁 达 隐忍 。金榜 题名 、 仕 途得
2 儒 家 文化 与 皇家 园林
志, 则大展宏图 ; 仕 途不 得志 , 就靠 无 为清 静 ; 人 山林 、 归 田 园, 成
以冥想代替现实 。即使金 榜题名但 官运不 畅也会 选择 儒 家提倡学而优则 仕 , 儒 家文化 体 现 的是 积极 的人世 哲学 , 仙或成佛 , 出世修 身 ; 也正是在此背景下 , 道家文化开始盛行 。 主 张积 极进取 、 建 功立 业 , 追求 的是 在政 治 的舞 台上 实现 人生 理
关键词 : 传统, 园林 , 艺术 , 文化
中图分类号 : T U 9 8 6 文献标识码 : A
丹 纳说 : “ 作品 的产 生取决 于时代 精神 和周 围的风俗 。 ’ 若 轴是 主线 , 主线上 的建筑 布局 也有 先后 秩序 , 太 和殿 、 中和殿 、 保
依此 进深 , 主次分 明。同在宫 中, 左右对称 的建筑 在规模和 谈 中国古典园林 , 就不 得不 提 到产生 它 的文化 土壤 , 并且 一定 要 和殿 ,
就园林而言 , 人 世的儒 家文 化对应 着人 世 的享乐 主 义 , 儒家
中国园林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园林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园林艺术之所以有着丰富的主题思想和含蓄的意境,原因在于中国园林美学思想的丰富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本文尝试从中国传统文化各教派的思想--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和禅宗思想及其对中国园林的影响,来窥探中国园林发展之一斑。
景妙何在?曰:妙在知与不知之间。
知者,知其妙,悉其好恶;不知者,不知其所以然也。
这句话一语道破了中国园林艺术的精髓所在。
中国园林区别于世界-上其他园林体系的最大特点,在于它不以创造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具体园林形象为最终目的。
它追求的是象外之象,言外之意,即所谓“意境“。
意境,实质上是造园主内心情感、哲理体验及其形象联想的最大限度的凝聚物,又是欣赏者在联想与想象的中最大限度驰骋的再创造过程,正如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所说:“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相,言有尽而意无穷。
“因此,园林景物,取自然之山、水、石组织成景,寥寥几物便使游人大有“所至得其妙,心知口难言“之感。
中国园林艺术创作中“意境“的产生与中国哲学思想是密不分的。
它对中国园林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对中国文人性格和审美情趣的渗透,折射早园林风恪和景观意境的审美观念中。
因此,无沦从园林内的物质内容到精神功能,从园林的立意布局到园内景区的主题分配,从景物本身的表义内涵到景物之间的符号关系都孕育着丰富的中国园林美学思想和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
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儒、道、佛三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组成部分,各以其不同的文化特征影响着中国文化;同时,三者又相互溶合,共同作用于中国文化的发展,并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多元互补的特色。
本文通过阐述中国传统文化三大教派的思想及其对中国园林的影响,来窥探中国园林发展之一斑。
1儒家思想与中国园林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主流。
虽然在先秦时,中国文化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多元形态。
儒家只是其中主要的一家,但自汉武帝采纳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学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正统,深深地影响并主导着中国文化发展的历程。
中式园林的历史与文化根源
中式园林的历史与文化根源中国园林历史悠久,中式园林兴盛于唐宋时期,是中国文化的一种独特表现。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丰富多彩,包括山水园林、庭院园林、寺庙园林、皇家园林等,每一种园林都涵盖了中国文化和哲学的价值观念。
如今,中式园林广泛传播到世界各地,成为了现代城市中的精神禅境。
中式园林的历史中式园林最早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
当时的园林主要是宫廷园林和封建王公的园林。
这些园林以山水为核心,同时也融合了古希腊、罗马及波斯的园林艺术。
唐宋两朝时期,中式园林达到了鼎盛期。
唐朝的皇帝们非常注重庭院设计和建筑,因此在这个时期兴建了多座壮观的园林,比如著名的陶渊明故居和其他地方的宫庭园林。
宋朝时期,尤其在南宋时期,大量的庭院非常擅长使用小而精致的设计手法,发展成了富有特色的文化现象。
随着中国政治的削弱和明清时期的动荡,中式园林逐渐衰落,很多宫廷园林和封建王公的园林逐渐荒废。
直到清朝中期,清朝皇帝渐渐重视园林文化并将其作为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
清朝时期兴建了著名的颐和园、圓明園等皇家园林,同时,也催生了一大批民间园林知名人物,如苏州的拙政园等。
这些传统文化元素被保存下来,并得到了当代重新发现和研究。
中式园林的文化根源中式园林的设计理念深深地融合了中国文化和哲学的价值观念。
这种思想表现为一种对生活的追求和崇尚自然的态度。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设计师们往往将园林设计成能够真实表现自然环境的“人工山水”,这是一种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崇敬和理解。
中式园林的核心是景致,即园中人为的“山水景色”,以其美景吸引人。
从古至今,中式园林就以花、草、树、石四种元素为主,亦有“三足鼎”、“五足炉”、“六盘山”等景观,更有情人眷侣所用的“梅桂芳典韦”、“琵琶仙子”等。
树、石则是传统中式园林内千姿百态的观赏物,人们喜欢赏玩梅花、竹子,它们表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强调的品格和精神特征。
中式园林所表现出的生态环保与艺术之间的完美结合,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人文关怀和哲学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龙江史志2009.11(总第204期)】引言一个国家的园林建筑风格与这个国家的传统文化和审美观念紧密相连,它代表了这个国家的文化情趣,性格特征,园林建筑作为建筑文化的一部分,与这个社会当时的文化心态和社会现实是密不可分的。
而中国的传统文化基本上以儒道两家为主,所以在园林上更体现出这种文化特征。
在当今中国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众多城市的园林建设规划又重新展开,所以梳理中国传统园林建筑与文化的关系,结合传统社会文化背景,深入了解那些园林建筑内在的涵义。
对我们更好的建设现代园林是有一定意义的。
中国传统园林建筑以自然山水园为主要类型,其结构特点在世界古代园林建筑史中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并自成体系,尤其是作为园林建筑重要组成部分的楼,阁,亭台,廊等配套建筑,与园林景观融为一体,不但作为赏玩之用,更是作为艺术供人们欣赏。
这些园林建筑不但历史悠久,文化含量丰富,而且个性特征鲜明,极具艺术魅力,在漫长的时间里,作为东方园林的代表,对东亚各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中国传统园林建筑大体上可分为以讲求多功能,气势宏伟和以严格的等级秩序和对称结构见长的皇家官方园林建筑和以精巧多姿,迂回曲折,以融合大自然为情趣私家园林,但无论是那一种,都深深打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印记,而其中最能代表中国传统文人心态和文化精神的,当属数量众多的私家园林。
传统文化中,儒家学说作为古代社会占主导地位的官方正统学说,其哲学、伦理思想、审美观念,已经渗透到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以儒家道家文化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塑造了中国传统的农耕社会的基本心态,对传统园林建筑也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国传统的园林建筑,一要宜观,二则养性,三则寄托精神追求,这种价值观深刻反映了古代人们的审美情趣和性格操守,给园林建筑增添了不少文化内涵。
在中国古园林建筑方面,最突出的莫过于将园林视为文化的人文观,这也是儒家积极入世心态的一种体现。
传统园林建筑中处处可见文化的痕迹,从园林中前朝后寝的基本布局就决定了园林建筑的基本形态,传统文人士大夫的情趣和审美观念,使得众多的私家园林建筑随处可见脱胎于诗词歌赋的题匾,园名,古代的文人们,将园林视为一种艺术,讲究触景生情,情景交融,在中国古典的园林中行走,有一种古典的意境美,传统园林,就是要营造出这种诗情,画意,乐韵的意境。
一座古典园林的建筑就是凝固了的中国绘画和文学,它以意境为创作核心,使园林建筑空间富有诗情画意。
同时,园林布局的自由和宽容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儒、道两种思想在中国文化领域内的交替互补,也足以说明文人希望通过园林艺术,以曲折隐晦的方式反映出人们企望摆脱封建礼教的束缚,憧憬返朴归真的意愿。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道结合为基础的文化,在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思想对建筑环境的选择了产生重大影响,使得中国古建筑最注重环境的优化,道家哲学作为儒学最重要的补充,占据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中下层社会,其观念已经渗入中国文化的各个领域,包括园林建筑。
在传统上,中国人崇尚自然,追求内向而外封闭的空间心态,使得中国的园林有了一种虚虚实实的模糊化意识,更注重和大自然的协调,通过适应环境,而不是征服环境的方式来实现,使得表现在传统园林在布局上,建筑营构,甚至植物配置上都竭力追求自然,营造与大自然和谐的自然氛围。
中国的园林可以造的很大,但是这种大不是像西方那样通过外表的扩张来实现的,而是通过隐蔽的花草树木,一道道透墙,无数的廊、亭、轩、水的分割来实现的。
隐蔽的围墙,含蓄装点的山水,还有爬满整面墙的垂直绿化植物,不但可以拓展空间,更是创造了令人陶醉的山水画意境,况且中国古典园林绝非简单地摹仿这些构景的要素,而是有意识地加以改造、调整、加工、提炼,从而表现一个精练概括浓缩的自然。
它既有“静观”又有“动观”,从总体到局部包含着浓郁的诗情画意。
这种空间组合形式多使用某些建筑如亭、榭等来配景,使风景与建筑巧妙地融糅到一起。
优秀园林作品虽然处处有建筑,却处处洋溢着大自然的盎然生机,深受成道家思想的传统文人将这种天真活泼的自然生机,视为人与自然间必有的境界,他们在此寻找园林情趣,探索人的生命与生存的和谐之道,这才是最令人神往的中国园林的特色。
传统的儒道思想,使中国园林从开始选择建筑环境时,就注意到园林与环境的统一。
中国人崇尚自然,亲近自然,早就注意到“天时、地利、人和”的缺一不可,比起西方园林,更为关注环境与人的相互关系,注重自己自身的心理感受,并把这种精神融入到建筑中去,这些园林建筑不仅供人们赏景,团聚,约会,更是要把人和天地万物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成为不可分割的共同体,为园林建筑注入主人自己的哲学观和情趣,从而启发着人们热爱自然、讴歌自然的无限激情。
具有中国特色的山水学说,山水文化和山水园林所形成的美好景色使人们在处理园林建筑时,总是尽量创造一种人与自然共生的境界,把建筑融入环境,把自然和谐引入自己的家中,使中国传统园林更像是绚丽的山水画。
而那些建筑在闹市之中的园林,对环境的协调更加重视,更像是主人为满足了心从中国传统文化看中国古典园林韩伟杰(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四川南充637002)[摘要]中国传统的园林艺术与传统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园林建筑作为中国古代众多建筑形式中的一种,不但具有很高的休闲和景观价值,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义,本文浅析了几点古典园林建筑中所体现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和园林中所包含的哲学精神、,并借此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丰富的文化内涵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
[关键词]传统文化古典园林人文观价值观113灵上的需求而建造的精神家园,在园林中融入了自己的志向,爱好,使得这些园林更有人文气息,中国的私家园林必有石,水中有,山中有,连客厅也有作为装饰的石头,这是因为石头坚硬,孤傲,代表了中国传统文人的高风亮节。
也正是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人们处理园林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总是抱着亲和随意的态度,强调园林建筑的虚实对比,顺势而为,老子所强调的“致虚极,守静笃”,就是顺从自然,最大限度的发挥建造自由,因势利导,这也使中国其他建筑所强调伦理象征或尊卑有序多或少地被冲淡甚至完全消失,把园林造成为步步有景,山水相连的风景画,把自然美与艺术境界,现实生活融合在一起,把个人的情趣,志向都融入在园林之中。
传统意义上的中国文人基本都是内向型的人格特征,“中庸”更适合这些传统的文人,这一点实际是与“恒久意识”相通的,进而演绎为不偏不倚、允当适度之意。
中国人在人格思想上讲究内敛,谦和,并不注重强烈的自我表现,和个人个性的张扬。
而这种思想表现在园林建筑上,就表现为不求外显而求内涵的特点。
可以认为,中国的园林亦是“讷之于言”的。
表现就是中国的园林往往喜欢把把精华和高潮放到最里面,营造出一种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氛围,这种内向层次型的建筑空间模式,不但是形式的,而且更是讲究意境的。
园林之中,四周有廊、亭、轩、厅等建筑或粉墙,院落之内,以树木、假山、池水、墙垣或建筑分割空间,曲径通幽,才见精华。
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影壁墙,就是这种文化心态的突出表现。
中国园林建筑不注重外表直观的形象,而注重人在其中的感受。
随着道路穿过一道道大门,便会有一个个院落,使人一次次豁然开朗。
建筑序列尤如一轴长卷,且走且思,道不尽则思不尽,一直达到高潮有豁然醒悟之感。
这精彩之处全在这移步换景中,一步一步表现出来。
儒家文化内向特征决定了中国园林。
必然要选择这种重感悟、重内涵的建筑布局方式。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合理,有序,适度的原则,这种价值观使园林更加注重空间的利用。
中国古代对于园林的空间利用表述十分丰富,是真正的以人为出发点,传统的古典园林一直坚持着有节制的人本主义建造原则,不大拆大盖,这与传统哲学合理的自然观,允当适度的精神是一致的。
中国园林的庞大,是通过小尺度单位的“院”不断有规律地衍生而产生的。
匠师们给人设定的路径决定了人在其中是以一个个院落为中心对建筑进行审视的。
在建筑设计中,匠师们仅就院中视野所及进行仔细推敲,而对目光不及的侧面则彻底不管,任其质朴平淡,从而形成了立面构图的“场景式”特征。
步移景异,则是以面为单位在变,所以中式园林不论建筑群多么庞大,人在其中活动,所感受到的永远是与人相亲和的尺度。
这种设计取向,正反映出道家传统文化中道法自然的理性思想的特点。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文人又有着治国平天下的强烈的入世心态,中国古代文人大多满怀着理想踏入仕途,期望实现人生的理想,但是他们一旦失败,便只能回到他们自己的精神家园,寄情于文学,把自己的抱负融入山水,谋划园林,所以这园林就又有了另一层价值,闲散怡情,寄托平生志愿,反映自己的性格操守,这是最具中国特色的古代建筑体系与传统社会文化之间关系。
传统价值观中,对于园林的怡情功能就非常强调,宋明理学兴起后,更加强调观物,而这个物又多是园林景物。
“可以观止,可以忘机,可以照物,可以看时,”因为可以从中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从而实现天人淡薄,生机流行的最高境界,而这正是宋明理学的最高境界。
可以说,园林是传统文人在出仕与退隐之间的调节,园林中的点点滴滴,都体现了他们渴望心灵自由与精神回归的意愿。
这点在古典园林建筑中表现十分明显,古典园林在重领悟、重层次、重气氛等方面极下功夫,反倒对单座建筑淡然处之。
可见古人对感受与领悟的追求,远远超过了对于建筑物本身的注视。
中国式的园林作为中国文人自古的心灵家园,他的个性鲜明,使得这些园林更有一种诗意的美,对于那些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文人来说,醉心于这种近似于田园风格的情调之中,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实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寄情于山水的理想。
中国人偏于理想意境的创造,中国的园艺术,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目的,从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目的。
它深浸着中国文化的内蕴,是中国五千年文化史造就的艺术珍品,是一个民族内在精神品格的写照,是我们今天需要继承与发展的瑰丽事业。
中国的园林建筑渗透了中国人的审美观念、生活理想和对生活的祝愿,在审美观念上,西方人的审美行为偏于写实,重在形式的塑造,中国人偏于抒情,重在意境的创造;西方人偏于现实美的享受,中国人偏于理想美的寄托。
渗透到园林建筑艺术中,从园林中亭台水榭等单体建筑的装修、装饰,到风水花草的选择,都可看到。
各地园林建筑上以“淡泊宁静”为主题的匾额、“山高水长”的诗画装饰,甚至是植物和日常用具,都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心理,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也说明中式园林以人为中心,以适宜人们的生活为要的建筑态度。
以上仅仅从中国传统园林建筑的设计意念,文化底蕴、和其中所包含的哲学渊源三方面浅析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园林建筑的巨大影响。
和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园林建筑相比,这只是中国传统建筑特点的一小部分。
其它涉及到中国传统园林的布局、结构、装修、装饰等诸多方面,都无法一一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