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对称信息下风险投资的委托代理模型研究
信息不对称、委托代理、公司治理与公司投资决策
解释这些现象 的理论也发展 起来 , 并成 为微 观金融 学研 究 的热点 之一 。 自2 0世 纪 7 0年 代 以来 , 托代理 理论 委 (esn和 Mekig 17 ; yr,9 7等 ) 信息不对称理论 ( es Mau ,94 N ryn n 18 Jne cl , 9 6 M es17 n 、 Myr 和 j f18 ; aaaa ,9 8等) 公 司治理 l 、
维普资讯
信息不对称、 委托代理、 公司治理与公司投资决策
崔 萍 邓可斌
[ 内容提要 ] 投资决策是企业公 司财 务决策 中最重要 的决策。 自2 0世 纪 7 O年代 以来, 委托 代理理 论 、 信息 不对称理论 、 公 司治理理论被逐步运 用于现代企 业投 资领域的研 究。然而 已有的理 论研 究倾 向于只从一 个侧 面解释公 司的投 资决策 , 割
一
、
模 型的基 本假设
1 证券 市场上有 N个上市公 司 , . 每一个公 司都拥有一个投资额为 I 的投资项 目。公 司拥有的 内部资金为 s 。
本文为广东 外语外 贸大学校级青年项 目( w 0 6一 0 6 “ g 2 0 Q一 0 ) 转型经济 中的公共部 门激励与居 民资产选择研究” 的成果之一。 收稿 日期 :0 7— 9— 2 2 0 0 0
场对其 经营业绩 和发展前景 的评价。对 于创造价值而言 , 投资决策是企业公 司财务决 策 中最重 要的决策 , 资的 融 目的是投资 , 投资决定 了融资 的规模 和时间 , 因此研究企 业 的投资决策对更好地理解其 他的公 司财务决策具有 重
大 的意义 。 Moii i Mie( 9 8 的 M 定理 开创 了企业微观投资理论研究 的先河 , d ln 和 l r 15 ) ga l M 他们认 为在完 全的资本市场 中 , 企业 的投资 、 融资和股息政策分别是 独立的。然而 , 后大量 的实证 证据表 明这些决 策是 相互依 赖的 。相应 地 , 其
风险投资的信息不对称分析
【
一 ] 一使 业 业 资新 现 本 建 有 用企 企 1
实 现 投 资 收 益
一 苦
一 1
分 配 投 资 收 益
1
以 降低 ,对 于控 制 风 险投 资 的 高风 险 和实 现 高 收 益有 重 要
的意 义 。
一
图 1 传 统 的 三 位 一 体 的 风 险 投 资模 式 2 .风 险 投 资 过 程 的 信 息 不 对 称 及 分 析
承 担 风 险
风 险 投 资 项 目决 策 参 与 管 理 、监 督 价 值 创 造
退 出 投 资 、 实 现 增 值
创 新 技 术 创 造 价 值
都 存 在 不确 定性 , 因此 , 险投 资过 程 中信 息 不 对称 的因 素 风
较 其 它 行 业 多 , 对 风 险 投 资 行 业 中 的 不 对 称 信 息 认 识 并 加
中 图 分 类 号 :8 0 F 3
文献标 识码 : A
委托 代 理 关 系 中 ,风 险 企业 家 由 于拥 有 有关 项 目和 个人 能 力、 目标 等 的私人 信 息 是代 理 人 , 险投 资 者则 不 拥 有私 人 风
信 息 是 委 托 人 。 目前 我 国 公 司 的 法 律 体 制 下 , 二 种 委 托 在 第 代 理 关 系 与 一一 一 :金 基 人 司 者 的 委 托 代 理 关 系 很 类 似 , 般 给 捐 庭 保 经营 』 者 赠 和 险 ~ 的 股 东金 个 公 一 资养 本老 供 基 与家 及 富 银 裕 行 本 文 主要 就 第 一 种委 托 代理 关 系 进 行分 析 。
承担 风险 分 散 风 险
文 章 编 号 :0 2— 2 12 0 )9—0 5 0 10 0 4 (0 2 0 0 8— 2
风险投资中的委托代理问题研究
2 风 险 投 资 中 的 两 层 委 托 代 理 关 系 委 托 代 理 是 新 制 度 经 济 学 近 一 个 时 期 来 最 热 门 的 研 究 课 题 之 一 。 委 托 代 理 存 在 于 经 济 活 动 的 许 多
方 面 , 现 代 企 业 中 , 主 要 的 委 托 代 理 关 系 存 在 于 在 最
Absr ct I e t e c ptlde s,t r xs wo prn ia t a :n v nur a i al he e e itt i cp l— a e tr lto s: fo i v so o VC fr a d a g n ea in r m n e tr t ms n s i
维普资讯
第 l 第 4期 5卷 2002年 8月
决
策
借
鉴
Vo . 5 No. 1 1 4 Au u t g s ,2 0 0 2
P l Y — MAKI EF R OL C NG R E ENC E
风 险 投 资 中 的 委 托 代 理 问 题 研 究
f m r o VC b sn s .T e p ic p l g n l t n l y e d t r lh z r n d e s ee t n I r VC f ms t u i e s h r ia —a e tr ai sawa sl a o mo a a a d a d a v re s lc i . n o i n e o o ti p p r h s a e ,wed s u sh w e in e e t e ic n ie—mo trs se n a c e e ce c f e t r a i 1 ic s o t d sg f c i n e t o v v i n o y tmst e h n e t f in y o n u e c p t . o h i v a Ke r s Ve t r a i l P i cp l a e t Moa a a d;n e t e s se y wo d : n u e c p t ; r i a — g n ; rlh z r I c ni y tms a n v
委托—代理模型及其应用
委托—代理模型及其应用摘要:本文将委托——代理理论模型归纳为采用激励和监督混合的有不确定性但可监督的委托——代理模型,采用递推归纳法及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分析这一模型。
关键词:委托-代理现代企业激励和约束机制博弈论信息经济学1、委托代理理论的主要观点委托——代理理论的主要观点认为:委托——代理关系是随着生产力大发展和规模化大生产的出现而产生的。
其原因一方面是生产力发展使得分工进一步细化,权利的所有者由于知识、能力和精力的原因不能行使所有的权利了;另一方面专业化分工产生了一大批具有专业知识的代理人,他们有精力、有能力代理行使好被委托的权利。
但在委托代理的关系当中,由于委托人与代理人的效用函数不一样,必然导致两者的利益冲突,在没有有效的制度安排下代理人的行为很可能最终损害委托人的利益。
委托代理理论的中心任务就是研究在利益相冲突和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下,委托人如何设计最优契约激励代理人。
2、案例背景伯利——米恩斯(1932)在《现代企业与私人财产》中提出了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的命题,突破了传统的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假说,开创从激励角度研究企业之先河。
这个命题是委托代理关系的理论背景。
委托代理理论试图模型化如下一类的问题:一个参与人(委托人)想使另一个参与人(代理人)按照前者的利益选择行动,但委托人不能直接观测到代理人选择了什么行动,能观测到的只是另一些变量,这些变量由代理人的行动和其他外生的随机因素共同决定,因而充其量只是代理人行动的不完全信息。
委托人的问题是如何根据这些观测到的信息来奖惩代理人,以激励其选择对委托人最有利的行动。
3、模型建立及有关假设条件3.1模型假设本文所分析的委托—代理理论模型主要基于以下四个基本假设:(1)在分析委托—代理模型的契约关系时,我们假设存在一个能够确保契约执行的司法体系,并且代理人的行为受到法律的约束。
(2)我们假设委托人和代理人双方同时采用最优的行动以最大化各自的效用函数。
(3)委托人不知道代理人的私人信息,但可以根据产出观测到代理人的努力程度。
风险投资双重委托代理研究
风险投资双重委托代理研究风险投资行业的发展日益显现出其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然而,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和复杂性的增加,风险投资过程中的双重委托代理问题逐渐成为的焦点。
本文将深入探讨双重委托代理在风险投资领域的应用和影响,希望为相关决策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风险投资、双重委托代理、理论分析、实证研究风险投资行业以其对于创新和科技发展的关键作用,日益获得全球范围内的。
然而,随着风险投资行业的快速发展,委托代理问题逐渐显现。
特别是双重委托代理,即风险投资者与风险投资公司之间的委托关系,以及风险投资公司与被投资企业之间的委托关系,更是引发了广泛的研究兴趣。
双重委托代理关系是指在风险投资过程中,风险投资者将资金委托给风险投资公司,由其进行投资决策,而风险投资公司则将资金再委托给被投资企业,对其进行扶持和孵化。
这种模式的出现主要是为了解决单个投资者资金规模有限、专业知识不足以及管理成本过高的问题。
然而,双重委托代理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由于信息不对称和监督成本的限制,风险投资公司可能无法对被投资企业进行全面的监督,导致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的产生。
风险投资公司可能存在自身的利益诉求,与被投资企业的利益不完全一致,因此可能产生代理冲突。
针对双重委托代理问题,学者们进行了大量实证研究。
例如,某项研究通过对2015年至2019年期间200家风险投资公司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双重委托代理问题的存在会导致被投资企业的创新绩效下降,而有效的监督和激励机制可以缓解这一问题。
另一项研究发现,当风险投资公司拥有更多的管理经验和更好的声誉时,其能够更好地解决双重委托代理问题,提高被投资企业的成长性和创新性。
某研究还发现,政府监管和法律制度环境也会对双重委托代理问题产生影响。
本文从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角度出发,探讨了风险投资双重委托代理问题。
研究发现,双重委托代理问题的存在会对被投资企业的创新绩效产生负面影响,而有效的监督和激励机制以及良好的风险投资公司管理和声誉能够缓解这一问题。
委托代理理论述评
委托代理理论述评一、概述委托代理理论(Principalagent Theory)是制度经济学契约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由美国经济学家伯利和米恩斯提出。
该理论主要研究的委托代理关系是指一个或多个行为主体(委托人)根据一种明示或隐含的契约,指定、雇佣另一些行为主体(代理人)为其服务,同时授予后者一定的决策权利,并根据后者提供的服务数量和质量对其支付相应的报酬。
委托代理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倡导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企业所有者保留剩余索取权,而将经营权利让渡给代理人。
这一理论的提出,为现代公司治理提供了逻辑起点,对于解决由于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所产生的代理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委托代理理论的发展主要源于对企业内部信息不对称和激励问题的深入研究。
在利益相冲突和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下,委托人需要设计最优的契约来激励代理人,以减少代理成本。
这一理论不仅在公司治理中得到广泛应用,而且在其他领域,如公共管理、劳动经济学等,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1. 委托代理理论的起源与发展委托代理理论起源于经济学领域,尤其是企业理论和契约理论。
其核心理念可以追溯至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伯利和米恩斯在其著作《现代公司与私有财产》中首次提出了“委托代理关系”的概念。
他们认为,由于公司所有者和经营者合二为一的传统模式存在诸多弊端,如所有者可能缺乏足够的管理能力,而经营者则可能因缺乏足够的所有权而缺乏足够的激励,因此提出了将公司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建议。
这种分离导致了所有者(委托人)和经营者(代理人)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
随着研究的深入,委托代理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经济学家们开始关注代理人的激励问题,以及如何设计最优的契约来激励代理人更好地为委托人的利益服务。
最具代表性的是罗斯(Ross, 1973)提出的委托代理模型,以及威尔逊(Wilson, 1969)、斯宾塞和泽克豪森(Spence and Zeckhauser, 1971)、米尔利斯(Mirrlees, 1974)和霍姆斯特姆(Holmstrom, 1979)等人对代理人激励问题的深入研究。
风险投资中的“委托—代理”关系及风险控制
险 企 业 管 理 层 来 说 , 段 投 资 既 是 一 个 压 分 力 也 是 一 个 激 励 , 金 是 昂 贵 和 稀 少 的 资 资 源 , 理 层 必 须 节 省 使 用 资 金 。 追 加 投 资 管
实 际 上 稀 释 了 企 业 管 理 层 的 股 权 , 且 稀 而
再 注 入 以 前 承 诺 的 资 金 , 然 这 会 使 有 限 虽
合 伙 人 损 失 以前 投 入 资 金 和 收 益 的一 半 , 但 是 同 时 也 会 给风 险 资本 家 很 大 程 度 的 制 约 。 第 四 , 风 险 投 资 公 司 的 资 产 出 售 所
释 比 例 随 着 分 段 投 资 的 次 数 增 加 而 加 倍
通 过 分 段 投 资 可 以 使 风 险 资 本 家 保 留 放
弃 投 资 的 选 择 ,这 是 十 分 必 要 和 重 要 的 , 因 为 创 业 者 一 般 不 愿 放 弃 自 己 失 败 的 项 目 , 而 会 追 加 融 资 力 求 出 现 转 机 。 对 风 反
合 同 规 定 如 下 方 法 来 避 免 风 险 资 本 家 做 出 不 利 于 投 资 人 利 益 的决 策 :
资 本 家 有 第 一 选 择 权 或 拒 绝 权 来 购 买 风 险企 业追 加融 资时发 行 的股份 。
风 险 资 本 家 积 极 参 与 风 险 企 业 的 管 理 咨 询 来 监 控 企 业 运 作 没 有 一 个 合 同 详 细 规 定 和 预 测 风 险 投 资 过 程 风 险 可 能 发 生 的 所 有 情 形 , 险 风 资 本 家 必 须 参 与 公 司 管 理 , 们 领 导 董 事 他
中国人民大学本科学生毕业论文风险投资中双重委托代理的风险及其控制方式
论文编码:RUC-BK-113-110204-11271357中国人民大学本科学生毕业论文风险投资中双重委托代理的风险及其控制方式作者王晓雯____学院商学院____专业财务管理 __年级 2001级 _学号 11271357_ _指导教师荆新 _ _论文成绩 __日期 __中文提要本文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分析风险投资中产生的两层委托代理关系,研究投资者和风险投资家、风险投资家和风险企业家之间的利益博弈以及风险投资双重委托代理中的风险,以求对控制风险的方法方式进行总结,从委托代理人的角度提出了解决途径。
得出的结论建立在国外风险投资业发展经验基础上,目的在于帮助我国风险投资事业的健康发展。
AbstractWith the use of information economics, this article will analyze the two principal-agent relations. This analysis will contain the benefit balance and the risk between investors and venture capitalists as well as the benefit balance and risk between venture capitalists and entrepreneurs. The purpose is to summarize and to find out the risk controlling manners. The summarize is founded upon the oversea experiences, and will be use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VC industry in China.关键词道德风险风险投资激励机制逆向选择委托代理约束机制委托代理问题是由经济活动中的委托代理双方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委托代理人关系本质上是市场参与者之间信息差别的一种社会契约形式。
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风险投资委托代理风险防范对策
收稿 日期 : O5 2 5 2 0一l—2 基金项 目:国家 自 科学基金重点项 目 “ 然 高技术风险投 资市场研究” ( 目编号 : 9300 项 78 3 ) 0
一
lO 一 3
维普资讯
第 2卷 5
26 第月期 O年 5 O 5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工 业 技 术 经 济
v.,0 总2 N5 05 , 1 第
11 5 期
的风险企业家为吸引风险资金而传递虚假信息,而最好 的企业家和项目,因资金成本太高而放弃风险资金,转 而寻求其它融资渠道。
122 投资协议签定之后的信息不对称 ..
款的设置 ,将风险投资家的报酬 和投资者 目 标联系起来 ,
( 关键词) 风险投资 信息不对称 委托代理 风险防范 ( 中圈分类号) 3 c o 文献标识码)A
1 风 险投 资 中的信 息不对 称
风险投 资又称创 业投 资 ,是 指将风 险资本投 资 于高
值进行投 资 ,而这样做 的结果 可能会 导致有 能力 的风险
投资家不能得到足够的融资,反而使运营质量差的基金 有可能优先获得资金。从而导致了市场和投资者的逆向
12 风险投资家与风险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
1 . 投资协议签定之前的信息不对称 .1 2
在投资 协议 签定 之前 ,风 险企业 家对 自己的能 力、
111 融资协议签定之前 的信息不对称 ..
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作为委托人的投资者在选 择风险投资家之前不能确切地获得风险投资家能力方面 的信 息 ,同时对其所 选择 的项 目是否 具有高质 量或 良好
结合的高度专业化 的活动 , 资者无 权或无 法参与 资金 投 的 日常管理活动。一旦风 险投资基 金筹 集完毕 , 限合 有
非对称信息下投资者与注册会计师的委托代理关系研究——激励与惩罚结合的契约安排
非对称信息下投资者与注册会计师的委托代理关系研究 木
— —
激励 与惩罚结合 的契约安排
王 艳 辉 于 丽 萍 兰 博
( 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辽 宁 沈 阳 10 0 ) 0 4 1 摘要 : 文在 分析投 资者与注册会计 师之 间的委托代理关 系的基础 上 , 本 通过建立和分析信 息完全条件 下与信息不 完全条件 下的委托代理模型 ,探 讨 了投 资者利 用激励与惩罚机 制促使 注册会计师提 高审计质量 的 问题。 契约参数的确定表 明 , 注册会计师的固定收入 、 激励 系数都会受到 审计质量的影响。 如果投 资者能够 有效利用激励 与惩罚机制 , 则能够在相 当程度上促使 注册会计 师提 高审计质量。 关键词 : 委托代理 投资者 注册会计 师 审计质量 非对称信息 委托代理理论已在经济 、 金融、 会计和市场营销等领域 匕 得到了应用。 委托代理关系是指任何一种涉及不完全信息的交易。 交易 中具有 信息优势的一方称为代理 人, 另一方称为委托人。 投资者和注册会i 十师也存在一种委托代理关系, 注册会计师接受投资者 的委托对公司的
注册会计师是风险规避的。 因为投资者是风险中性 的, 其期望效用( u) E 等于期望利润 ,P u: + 1  ̄q。 IE  ̄ (- )。 风险规避的注册会计师的效用 函数具有不变绝对风险规避特征, 2一 , 即u= e 其中p 是绝对风险规避度量 , 那么 , 注册会计师的最大化期望效用等价于最大化∞ 的确定性等
量提高而增加的收益。 这里将注册会计师得到的线性支付设为s ) ( ) B , 娓 注册会计师的固 ( , + 其中 盯 且s 定收入,是注册会计师分享的审 B 计质量提高增加的收益的比例( 1; 由于审计质量提高而增加的 0 B ) 碇 收益, 如果设提 注册会汁师的努力程度 , 根据彭桃英( 0 ) 研究 2 6的 0
论创业投资中的信息不对称和委托代理问题
爆出资金危机 , 股权被三大外资投行接收。在和三大投行签署 的对赌协议 中, 司董事长李途纯因未能 公 达到业绩增长 目标而失去控股权。使太子奶原高管 团队 , 外资投行和政府 3方都 困受其 中; 又如 , 0 年 2 5 0 8 , 月 从雅虎向阿里巴巴积极注资到后来 出现 阿里 巴巴和雅虎之间的股权之争 , 都是创业投资失败 的例
一
、
理论 背景 : 信息不对称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理论与委托 一 代理理论
( ) 息不 对称 理论 一 信
信息不对称理论是微观信息经济学研究 的一个核 心内容 , 用来说 明在不完全信息市场上 , 相关信息 在交易双方的不对称分布对市场交易行为的影响 , 以及 由此产 生的市场运行效率 问题。信息不对称 的概
子 。如何规范创业投资 中涉及投资者 、 创业投资公 司和创业企业家 3 个行为主体和两层委托 一 代理契
约关系 , 成为实践 中和理论上迫切需要解决 的问题。本文试图从公 司治理理论的角度 , 分析创业投资 中 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和委托 一 代理关系, 力求规范创业投资公司的公司治理问题 。
念 , 自阿克洛夫( kr fG 17 ) 源 A eo, , 0 提出的信息非对称理论 , l 9 他指 出:市场上买卖双方各 自 “ 掌握 的信息是 有差异的, 通常卖方拥有较完全 的信息而买方拥有不完全 的信息。在信息不对称的市场环境 中, 企业管 理者 比投资者更多地了解企业的全部经营信息。因此企业管理者在与投资者的对弈 中处于优势地位 , 实 际上 , 管理者披露的信息常常带有许多噪音 , 这就使得投资者在获得有效信息和获得投资利益时处于不 利地位 , 受到不公正的待遇” 。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基本假设有两点 : 1 相关信息在交易双方之间的分 J () 布是不对称 的, 即一方 比另一方 占有较多 的信息 , 一方处于信息优势 , 另一方则处于信息劣势 ;2 交易双 () 方对各 自 在信息占有上 的相对地位都是清楚的。非对称信息条件下的市场交易双方之 间的关系在经济 学上称为委托 一 代理关系 , 中占有信息优势的一方成为代理人 , 其 而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称为委托人 。 ]
基于信息对称、非对称和风险偏好的委托——代理模型比较
基 金项 目 :国家社科基 金 ( 目编号 :1B L1 ) 项 0 G 00 ;江苏省高校 自然科学研 究项 目资助 ( 目编号 :1KD 2 0 1 ;教 育部人文社 科 项 0. 1 0 ) - 0 I 基金 ( 目编号 :0 YC 3 11 9 J 项 9 J604 ,0Y ̄ ) i南京审计 学院校重点学科 。 管理科学 与工程”资助。 作者简介 :公彦德 ,南京审计学院 国际审计学院讲师 ,博士 。研究方向 : 博弈论与供应链管理。李 帮义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 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
据代理人提供的服务质量支付相应的报酬 。然而,
委托——代理双方风 险偏好类型往往并不都是风 险中性的 ,如果 委托——代 理双方都是风险规避
者 ,且其效用 函数不 同,一系列所谓 的委托—— 代理问题便会产生[ 3 2] - 。而委托——代理问题产 生的根本原因就是信息不对称 ,即一方拥有另一 方所没有 的信息 ,尤其是他方无法验证 的信息或 知识。为了说明信息不对称对委托人期望效用的
如 Xagu a【基于风险分担合 同, i ha I ] n Gl 4 研究了风险 中性的供应商和风 险规避的销售商之 间的利益协
调问题 ;xa{u 蚰【通过 3 il a I G J 种不 同的模型分析 了风险中性的供应商和风险规避 的销售商之间的
利 益协调 问题 ;H rh sI 【 基 于 回购 契 约 研 ai l姗 6 s l 】
第9 ( 期 总第 25 ) 1期
2 1 年 9月 01
工 业技 术 经 济
o I d s a e h oo ia c n mis f n u m' T c n l c l o o c l a E
风险投资中委托代理问题的研究
左右的管理 费, 必须要 提供 1 但 %左右 的投资 总 额, 而且要承担无限责任 ; 有限合伙人则负责提供 风险投资所需的绝大部分资金 ( 大约 9 %)分享 9 ,
8 %左 右的投 资收 益 , o 但不 负 责具体 经营 , 只承担
有限责任。这样的制度安排使风险投资家同时成 为要素收入者和剩余索取者 。因此 , 风险投 资家
样由于各个主体在风险投资中利益方向不完全一 样, 势必要产生一 系列 的委托代理 问题 。
1 投资者 和风 险投资 家之 间的委托 与代
理 关 系
投资者和风险投资家之间的委托与代理关系
柞者简舟 : 命融平 . 1 0 1 男 9 年 2月出生, 7 现就读 于抚顺石油 学院工商管理分院技术妊济专业硕士研 完生。
维普资讯
第 1 ( 0) 期 22 0
俞 平等 . 风险投 资中委 托代理 问题 的研究
-1 4
的资盘
司董 事
圉 2 有限台伙公司资金和收益分配
() 1典型的有限台伙制风险资本的存续期 为
1 , 0年 合伙 期 限一 般 只有 一 个 投 资 期 , 然后 由有
维普资讯
石
油
化
工
技
术
经
济
第 ” 卷
风 险投 资 中委 托代 理 问题 的研 究
俞 以平 李 琦
( 抚顺 石 油 学院工商 管理 分院 ,1( 1 130 ) 3
风险投 资的成功与否 , 租太程 度 卜 决于风 险资 金投资者 一风险投 资家 一 险企业 家之间 的委托 代理 美系链 的运 取 M
险企 业 的长期 占有 , 求 的是 在 承 担 高风 险 的情 追 况 下获 取高额 的投 资 收益 。风 险投 资的运作 流程
我国上市公司委托代理问题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委托代理问题研究概述: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委托代理问题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委托代理问题主要涉及上市公司和代理人(如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等)之间的利益冲突。
由于信息不对称和激励机制的不完善,委托代理问题可能导致上市公司经营不善、股东利益受损,甚至引发严重的舞弊行为。
因此,研究我国上市公司委托代理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委托代理问题的定义和特征委托代理问题是指上市公司作为委托人,将一部分权力和决策职权委托给代理人,代理人则以自身的利益为导向,从中获取私利的行为。
委托代理问题存在于各个层面,包括代表股东利益的董事会和高管层之间、大股东和小股东之间、公司与外部相关方之间等。
委托代理问题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信息不对称、利益冲突、激励机制不完善等。
信息不对称是指上市公司的代理人可以获取更多和更准确的信息,而股东和其他投资者无法获得同样的信息,导致他们难以评估和监督代理人的行为。
利益冲突体现在代理人可能以自己的利益为重,而不是以股东利益为优先考虑。
激励机制不完善是指代理人的激励机制不足以推动其为股东利益最大化而进行行动,导致其可能偷懒、追求短期利益等。
二、影响委托代理问题的因素影响委托代理问题产生和发展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公司治理结构、法律法规的约束力、市场竞争程度等。
公司治理结构对委托代理问题有着直接而深远的影响。
一个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可以增加董事会和高管层的监督力度,降低代理人的行为风险。
另外,法律法规在规范上市公司行为中起到了约束和制裁的作用,可以减少委托代理问题的发生。
此外,市场竞争程度也会对委托代理问题产生影响,竞争激烈的行业和市场会迫使代理人更加注重公司的长期发展和股东利益,以保持自身的竞争力。
三、解决委托代理问题的对策为了解决委托代理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和措施。
首先,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董事会的监督作用。
建立独立的董事会、设立有效的董事选举机制,加强薪酬激励和监督制度,可以有效减少代理人的行为风险。
不对称信息下风险投资家与风险企业家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研究
不 对 称 信 息 下 风 险 投 资 家 与 风 险 企 业 家 之 间 的 委 托 代 理 问 题 研 究
林 琳
209 ) 1 0 6
( 南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 , 京 东 南 [ 摘
要 ]风 险 投 资 体 系以 多重 激 励 和 不 对 称 信 息 为 特征 , 险投 资 的 三 方 利益 主体 之 间存 在 着双 重委 托 一代 风
风 险投 资是把 资金 投 向蕴藏着 较大 失败 危险 的
力 的最佳 方法 是设计 一个 可 以提高 风险投 资家 收益 的契 约机制 。本 文 从 不 对 称信 息 分 析人 手 , 论 风 讨 险投 资家 与 风 险 企 业 家 之 间代 理 风 险 的 成 因 及 防
技术 创新 领域 , 以期 成功 后 获 得 高 资本 收 益 的一种
投 资行 为 。风 险投 资体 系 以多重激 励和 不对 称信息
为特 征 , 其三方 利 益 主体 ( 资者 、 险投 资 家 和风 投 风
险企业 家 ) 间存 在着双 重委 托 一代理关 系 , 之 即投 资 者 与风 险投资 家之 间的 委托 一代 理关 系和 风 险投资 家 与风 险企业 家之 间的 委托 一代 理关 系 。关 于风 险 投 资家 与风险企 业 家之 间 的委 托 一代 理 问题 , 今 迄
[ 关键 词 ]风 险 投 资 ; 托 代 理 ; 向 选择 ; 德 风 险 委 逆 道 [ 图分 类 号 ]F 3 .9 中 8 0 5 [ 献标识码 ] 文 A [ 文章 编 号 ]10 — 16 《0 7 0一 o7 — 0 o 8 7 32 0 )5 0 2 4
Fo m a i n a v r a e o i c p l — g n s e we n r to nd Go e n nc f Pr n i a 。 a e t Rik b t e —
风险投资中信息不对称问题
浅析风险投资中信息不对称问题摘要:风险投资在我国作为一种新兴的投资方式,对新兴产业的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由于风险投资主要涉及三方主体:风险投资者、风险投资家以及风险投资企业,三方主体的存在产生了双重委托关系,这导致了各方信息不对称的加剧。
通过法律规定和制度设计来降低和克服风险投资中的信息不对称成为当务之急。
因此,本人针对风险投资中出现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分别提出相应的措施,如风险投资家建立信息网络平台、建立声誉评估系统,同时也要加强风险投资家对剩余控制权的控制。
关键词:风险投资;信息不对称;评估体系;剩余控制权一、风险投资的定义风险投资,又称创业投资,是一种与银行贷款、传统投资方式相区别的全新的投资方式。
风险投资的英文是venture capital,venture与risk的意思并不相同,risk是指人们在从事各种活动中所遇到的、不可预测又不可避免的不确定性,是被动地承担的风险,具有不可控性;而venture不仅指人们从事各种活动是伴随的不可避免的风险,同时也是一种冒险的体现,是人们主动地承担风险的行为,其风险是可控的。
二、风险投资中的信息不对称1.双重委托代理关系(1)风险投资家将资本投向风险企业,委托风险企业进行运作,形成第一层的委托代理关系。
风险投资家作为专业的风险投资中介机构,其从市场上的投资者手中募集到资金,经过筛选与甄别而将其募集到的资金投向急需资金但同时也面临着高风险、高收益的风险企业,风险企业在接受风险投资家的投资时就形成了委托代理关系。
作为代理人的风险企业有很多委托人所不知道的私人信息,而委托人想要了解这些信息要花费很高的成本,此时就产生了第一层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2)风险投资家从风险投资者手中募集资金,形成了第二层的委托代理关系。
拥有闲散资金的风险投资者倾向于将其资金委托风险投资家,由作为专业金融中介的风险投资家将其资金进行运作,从而实现资本的增值与升值。
在风险投资者将其资金给风险投资家时就产生了第二层的委托代理关系。
委托代理理论及其运用文献综述
委托代理理论及应用研究综述【摘要】委托代理理论的核心是解决在利益相冲突和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委托人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在代理人实现自己的效用最大化的同时也能实现委托人的效用最大化,即所谓激励相容的问题。
本文通过对委托代理理论的基本概述,梳理了国内外主要代表人物的研究综述,对委托代理理论的模型做了重点介绍,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委托代理理论在现实中的应用。
【关键词】委托代理关系委托人——代理人理论多次性的动态模型现实应用1委托代理理论概述1.1委托代理关系的产生1933年,美国学者伯利(Berle)和米恩斯(Means)在《现代公司与私有财产》一书中,对美国200家大公司进行了分析,发现其中占公司总数量44%、财产的58%的企业是由并未握有公司股权的经理人员控制的,由此他们得出,现代公司的发展,已经发生了“所有与控制”的分离,公司实际上已经为由职业经理组成的“控制者集团”所控制。
后来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经理革命”。
委托代理关系是随着企业所有权和控制权(经营权)的逐步分离而产生的。
所谓委托代理关系,就是指委托人把自己的事务交给其代理人代为处理而形成的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责、权、利关系。
1.2委托代理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关于资本所有者与企业经营者之间的代理关系,亚当斯密早就有对这一问题的论述,他说:“在钱财的处理上,股份公司的董事为他人尽力,而私人合伙公司的伙员,则纯为自己打算。
所以,要想股份公司的董事们监视钱财用途,像私人合伙公司伙员那样用意周到,那是很难做到的。
疏忽和浪费,常为股份公司业务经营上多少难免的弊窦。
”委托代理理论是过去30多年里契约理论最重要的发展之一。
19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一些经济学家不满阿罗—德布鲁体系中的企业“黑箱理论”而深入研究企业内部信息不对称和激励问题发展起来的。
目前,被大家所公认的委托代理理论的主要创始人包括:1996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英国经济学家莫里斯(Mirrless)和2001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三个得主美国经济学家阿克尔洛夫(Akerlof)、史宾斯(Spence)、斯蒂格利茨(Stiglitz)。
风险投资中的委托代理问题探讨
黑 龙 江 对 外经 贸
HL o eg c n mi Reai n , F r in E o o c I lt s& T a e o rd
No 】。 01 .1 2 1
S r lNo 2 9 ei . 0 a
[ 投资与 合作 ]
业经理人可能与公司利益并不一致 , 在理性人的作用下 ,
他们会利用不 利 于投 资公 司 的行 动获 取个 人利 益最 大 化, 同时损害了投资公 司的利 益 , 这也被称为道德风险。 因此 , 逆向选 择 ” “ 是在 投 资之 前 双方所 面 临的 , 而
“ 道德风险” 则是 双方 委托 代 理关 系签订 协议 之后 出现
[ 关键词 ]风险投资 ; 道德/  ̄; Ll 逆向选择 ; 委托 代理
[ 中图分类号 ]F 3 .9 8 05
引 言
[ 文献标 识码 ]A
[ 文章 编号]10 2 8 (0 1 l — 07— 3 0 2— 80 2 1 ) 1 0 4 0
很大 的错误选择风险 , 向选择 会导致 最终驱 逐掉 质量 逆 好 的项 目, 或者 没有选 择质 量好 的项 目。在另 外的 一种
险企业之 间的委托代理 。
的问题 。不论是“ 向选择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逆 还是 “ 道德风 险” 其 造成的 , 损失都是很严重 的, 是双 方不 可 以接受 的。不确 定性 也 是风 险投资本身具有的属性 , 与道 德风险共 同作用 , 使风
险投 资者 的损 失 可能 性呈 倍 数 的增加 。如果投 资不 顺
风险投资中的委托代理问题探讨
张宏霞 陈 泉
( .辽宁对外经贸学 院 , 1 辽宁 大连 16 2 ;.大连海融高新创业投资有限公司 , 宁 大连 162 ) 10 32 辽 10 3 [ 摘 要] 逆向选择 和道德 风险在投 资过程 中产 生的原 因是风险投 资公 司与风 险企 业两大 交易体 之 间 的不对称信 息分布 , 通过深入分析逆 向选择和道德 风险在风 险投 资项 目选择 中的形成原理 与过程 , 区分两类 道德风 险存在 的f ̄ , o _ 以期为 完善委托代理理论奠 定理论基础 。 l
《风险投资中的委托代理问题研究》简评
技 术 产 业 化 以及 提 高 风 险 投 资 效 率 无 疑 具 有 十 分 重 要 的 意 义 。该 书具 有 以下 特 点 :
( ) 题 具 有 重 大 的 理 论 和 现 实 意 义 一 选
题 ; 用 系 统 论 的 思 想 , 风 险 投 资 中 的 双 重 委 托 代 理 关 系 进 行 整 合 , 立 了 整 合 模 型 , 风 险 投 资 双 重 委 托 运 对 建 为
制 方 面的 问题 , 缺乏 真正 的风 险投 资公 司和 风 险企 业 , 险投 资 公 司 的 内 部组 织 与 管 理 及 投 资运 作 不 规 如 风 范, 包括 风 险投资项 目的评估 、 控与 退 出等 。风 险投资 效果 并 不理 想 , 论研 究 主要 集 中 于风 险投 资 的基 监 理 础 理论 和宏 观运行 方 面 , 风险投 资 的概念 、 征 、 ’ 如 特 功能及 发展 风 险投 资的必 要性 与意 义 , 风险 投资 的宏 观运 行 机制及 其所 需要 的各 种宏 观条 件 , 括环 境 、 包 政府 扶持 措 施 、 出机 制 等 。对 于风 险 投资 的微 观运 行 机 理 退 方 面 , 风 险投资项 目的选择 、 险投 资协议 结 构 、 险投 资 的动态 监控 和管 理 帮助 、 如 风 风 风险投 资 的专业 化 和联 合 投资及 风 险投资 网络 等则 研究 较少 , 也不 够 系统深 入 。风 险投 资 的 微观 运作 过程 中存 在 着 高 度 的不 确 定 性 和信 息的不 对称 性 , 如何有 效地 控制 由于信息 不对 称而 导致 的委 托代 理 问题 , 进 风险投 资 机制 的高效 运 促
基于双重委托代理运作模式的风险投资特征及其成因
03 基于双重委托代 理运作模式的风 险投资成因
风险投资家与创业者的委托代理风险
1 2 3
委托代理理论
在双重委托代理运作模式下,风险投资家与创业 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更为复杂,存在更多的代 理风险。
代理成本
由于代理人与委托人的利益不一致,可能产生代 理成本,如创业者为了追求高风险高收益的项目 而忽视投资者的利益。
风险投资机构与创业企业之间存 在信息不对称;
风险投资机构与创业企业之间的 利益不完全一致;
03
风险投资机构需要通过对创业企 业的监督和激励来降低信息不对
称和利益不一致的影响。
04
双重委托代理运作模式在风险投资领域的应用
双重委托代理运作模式在风险投资领域的应用
在风险投资领域,双重委托代理运作模式被广泛应用。风险投资机构作为委托人,将资金 委托给创业企业进行投资和管理。这种模式有助于降低信息不对称和利益不一致的影响, 提高投资效率和降低投资风险。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物质激励
为风险投资代理人提供具有市场竞争 力的薪酬、奖金、股权等物质奖励, 以激励其积极工作。
精神激励
为风险投资代理人提供职业发展机会 、晋升机会、荣誉等精神层面的激励 ,以满足其自我实现和成长的需求。
设计合理的合约机制
明晰产权
在合约中明确规定风险投资各方的权利、义务和 责任,以减少产权纠纷。
产生。
案例二
总结词
合约设计复杂、条款众多、难以有效约束双方行为
详细描述
该创业企业与风险投资机构的合约设计中,包含了众 多的条款和细节,如估值、投资金额、股份比例、优 先股条款、董事会席位等。这些复杂的条款使得双方 在合约的谈判和执行过程中面临诸多困难。此外,由 于双方的行为难以有效约束,可能会导致合约的不公 平性,进而影响创业企业的长期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5月(下)[摘要]风险投资者与风险投资家之间存在一种委托———代理关系,风险投资家在项目的投资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
制定一种显性的连续支付模式,对风险投资家起着一种极强的激励作用。
要求风险投资家对项目注入一定的资本金,可有效防范风险投资家投资的草率行为,并能缩小投资者的代理成本。
[关键词]风险投资者;风险投资家;激励机制模型不对称信息下风险投资的委托代理模型研究彭烈(南京朗诗置业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04)风险投资体系中包括三个行为主体:风险投资者(Venture in-vestor ),风险投资家(Venture capitalist )和风险企业家(En-trepreneur )。
他们三者之间构成了两个层次的委托———代理关系:一是投资者(机构式个人)与风险投资家(Venture Capitalist )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二是风险投资家与风险企业家(Entrepreneur )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
由于风险资本市场具有私人股权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性,是一种效率较低的市场,而且风险企业(尤其是处于创业早期的高科技企业)存在着高度的信息不对称性、未来的不确定性和资产的特殊性(以无形资产为主),由此带来的代理问题(如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更为突出,能否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将直接影响风险投资业的顺利发展。
一、投资者与风险投资家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现代契约理论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来分析风险投资市场中投资者与风险投资家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
在风险投资市场中,往往是风险投资家处于信息优势一方,而投资者处于信息弱势一方,因此,双方在交易中就不可避免会出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
(一)“逆向选择”问题投资者总是倾向于选择真正具有专业管理水平和诚实信用品德的风险投资家来运作风险资本,但是,因为信息不对称,投资者在事前无法判断风险投资家是否具有这些能力,因为风险投资家往往会夸大自己的经营能力,或隐瞒自己的不足,使投资者在选择中犯错误,使真正具有高能力的风险投资家没有被选中,低能力的风险投资家却由于以上原因被投资者选中,从而出现“逆向选择”问题。
要克服在选择风险投资家时可能出现的“逆向选择”问题,现代信息经济学认为可以寻求一些具有信号传递或信号甄别功能的外部信息来对风险投资家进行客观评价。
可是,哪些信息才能够真正传递风险投资家的真实能力呢?有人认为,风险投资家在相关领域接受专业教育的程度和其既往业绩可以反映其管理水平和道德水平的高低,传递其真实经营能力。
信号传递理论的开创者Spence 通过模型证明:教育程度之所以能够传递有关能力的信号,在于接受教育的成本与能力成反比,高能力的人就容易完成有关学业,故接受教育的成本低。
这就是各国均将教育程度作为衡量风险投资家管理水平重要参数的原因。
(二)“道德风险”问题风险投资家在被选择之后,即使高能力者也不能一定就按照投资者的要求工作。
他们往往利用对资本的实际控制权,架空投资者的控制监督,产生“内部人控制”,从而出现“道德风险”问题,使得投资者的利益受到侵害。
而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在于:1)风险投资家(代理人)与投资者(委托人)的目标函数是不一致的,因为二者对剩余权益的拥有不一致。
2)存在着“内部人控制”的内在条件--资本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投资者拥有所有权,风险投资家拥有控制权。
3)风险投资家和投资者之间的合同不完全。
因为在合同的缔结过程中存在三种不可忽略的交易成本,即a 、在一个复杂、不可完全预测的世界中,人们很难做出周密的应对计划;b 、即使做到a ,缔约各方也仍很难就这些计划达成协议,因为他们很难找到一种共同的语言来描述各种情况和行为;c 、即使能做到a 、b ,他们也很难在出现纠纷的时候,能够使外部权威(比如法院)明确理解并强制执行合同。
这就使协调缔约各方目标无法低成本运行,故“道德风险”问题的发生也无可避免。
二、激励机制的设计由于“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的出现导致了委托———代理风险的发生,使投资者的利益受损,从投资者的角度来说,就必须设计一种契约(或制度)来激励和约束风险投资家,使其选择对投资者最有利的行动。
但是,契约必须得到风险投资家的接受,通常签订契约的过程是一个双方讨价还价的过程,即博弈过程,但最终可以达成一个双方都满意的结果,即达到博弈中的“纳什均衡”,在这个均衡点上,双方都不愿单独改变契约的内容。
达成一个"均衡契约"还受到两个条件的约束,第一个是参与约束,即代理人接受契约得到的期望效用不小于拒绝契约得到的最大期望效用,只有这样,风险投资家才有参与的积极性;第二个是激励相容约束,即只有当代理人选择投资者所希望的行动得到的期望效用不小于他选择其他行动是得到的期望效用。
简而言之,代理人只有在接受契约时才能获得最大的期望效用,惟有如此,才会有参与契约关系的可能。
(一)支付契约的构建假设1:在n 个连续的基金周期中,风险投资家以有限合伙制的形式接受了N 轮风险投资者的投资。
假设2:在每一阶段风险基金周期初,风险投资者和风险投资家构建契约,规定风险投资家的固定收益αt 和可变收益的份额βt ,该可变收益份额取决于该风险资金投资的实际收益。
假设3:第t 阶段基金周期中,风险基金的产出函数πt 和风险投资家的努力程度e t ,风险投资家的自身能力θ和外界随机变量u t 有关。
风险基金的利润函数为简单线性函数(Compers 和Lerner ,1999;Hellmann ,1998):f (πt)=πt =e t +θ+u t 。
假设4:风险投资家在第t 阶段对风险项目注入个人资本金为D t ,获得的股权数占该期总股数的比例为Y t (考虑到风险创业家的技术入股,Y t ≠Dt Tt,T t 为第t 期的投资总额)。
假设5:风险投资家在第阶段经营该项目成功的概率为P t ,经营失败的概率为1-P t ,若在第t 阶段经营成功,风险投资家除按契约规定获得固定收益和可变收益外,还可获得个人投入资本金的股权受益,若经营失败则以他投入的个人资本金承担风险责任。
假设6:风险投资家付出的努力成本函数与其自身的能力θ及工作努力程度e t 有关,能力θ越强,则C t 越小,e t 越大,则C t≤00,因此,我们可以假设风险投资家的风险成本函数为:C(e t ,θ)=ke 2t 。
基于以上假设,得出风险投资者对风险投资家如下的报酬支付模型S t =αt +P t βπt +P t Y t (1-βt )πt -(1-P t )D t (1)风险投资家的目标是通过选择努力水平来使其效用最大化,即:maxU =Nt =1Σδt -1(S t (π)-c (e t ,θ))(2)δ是折现率。
将S t ,c (e t ,θ)带入(2)式得m a e x U =Nt =1Σδt -1[α+P t βt πt +P t Y t (1-βt )πt -(1-P t )D t -ke 2t 2θ](3)令U'=α+P t βt πt +P t Y t (1-βt )πt -(1-P t )D t -ke 2t2θ(4)要使其效用最大,只需U'最大,对U'求一阶导数,并令其为0。
140(上接第139页)控系统是技术含量较高的机电设备,也是机电安全管理的一个主要内容。
(六)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建立适合本单位实际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各类设备台帐、卡片、采购标准、出入库管理、安装调试、定期检修以及责任追究等各项规章制度,认真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等规章制度,强化安全管理、安全操作意识。
(七)建立电气设备采购的制度和标准认真做好电气设备的采购、检测、安装、调试、维修等人员的技术培训,与电气设备厂家保持良好的沟通关系,获得更多的技术支持和保障。
(八)全面提高机电安全各类人员的整体文化、技术素质和工作水平对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使用人员要单独、定期组织培训,合理配置必要的检测仪器、仪表,检修、维修工具和备件;同时建立一支专门的安全监察队伍,做好监督、检查机电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尽量减少和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安全事故。
(九)制定详细的信息反馈程序和隐患治理制度,为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起到保障作用发现隐患后按照信息反馈程序进行反馈,能处理的立即处理,不能处理的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坚持隐患处理不过夜制度。
四、结论煤矿机电安全管理工作是煤矿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系统工程。
随着煤矿企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新设备、新技术的不断投用,设备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给煤矿电气设备的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加强和完善电气设备的安全管理系统是做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保障之一,对避免和减少煤矿井下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简介:梁雨桐,女,1985年生。
2008年7月毕业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自动化专业,本科学历,现就职于阜矿集团公司科技处。
[参考文献][1]田庆军,周晓娟.当前煤矿电气设备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煤炭技术,2009.[2]范钦岗,潘德功.论煤矿防爆电气设备配件的质量安全[J].煤炭技术,2009.[3]赵志勇.试论井下电气设备的安全与保护[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8.e t=θP t[βt+Y t(1-βt)](5)此即为风险投资家最优的努力水平,上式说明风险投资家自身能力越高,投资成功的可能性越大,他们越易于努力工作。
风险投资家的最优努力水平还与βt和Y t有关。
我们把最优努力水平e t对βt和Y t求一阶偏导得:Y t≥0βt≥0可以看出,增加风险投资家的收益分成βt和增大风险投资家对该项目注入的资本金以增大其股份分成Y t都会刺激风险投资家增强其努力工作水平。
(二)最优激励机制的设计风险投资者与风险投资家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最优的激励合同是建立在风险投资者和风险投资家各自效用最大化的基础上的。
根据委托———代理理论,风险投资者不可能利用强制合同来使风险投资家选择他所希望的行动。
风险投资者必须设计出风险投资家能够接受的合同,这一合同能够使风险投资家在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同时实现风险投资者效用的最大化。
对风险投资者来说,他可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在努力工作与不努力工作之间寻找一个平衡,以实现自身效用的最大化,而这种最大化是以风险投资者的利益为代价的。
所以,风险投资者与风险投资家就存在一个博弈,在这个博弈过程中会达到一个合同,成为均衡合同。
在这个均衡点上,假定对方不改变政策,另一方也不可能通过改变自己的决策来提高自己的效用(张维迎,1996),这个均衡合同必须满足如下三个条件:1)风险投资家在接受合同中得到的期望效用不能小于不接受合同时能得到的最大效用(即保留效用S'),称之为参与约束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