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庄河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中数学必修五人教B版导学案:3-2均值不等式 精品

合集下载

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5-3.2导学案2-均值不等式

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5-3.2导学案2-均值不等式

3.2 均值不等式(一)一、学习目标:1.掌握均值定理的推导2.培养学生应用均值定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重点难点:重点:均值定理的推导极其应用难点:均值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三、学习过程:(一)自学教材,填空1.正数a 、b 的算术平均数为 ;几何平均数为 .2.均值不等式是 。

其中前者是 ,后者是 .如何给出几何解释?3.在均值不等式中a 、b 既可以表示数,又可以表示代数式,但都必须保证 ;另外等号成立的条件是 .4.试根据均值不等式写出下列变形形式,并注明所需条件(1)a 2+b 2 ( )(2)2b a ( ) (3)a b +ba ( )(4)ab≤ ( ) (5)x +x 1 (x>0)(6)x +x1 (x<0) 5.在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大值和最小值时,必须注意a+b 或ab 是否为 值,并且还需要注意等号是否成立.(二)典型例题例1.已知a 、b 、c ∈(0,+∞),且a+b+c=1,求证a 1 +b 1+c1≥9.例2.(1)一个矩形的面积为100m 2。

问这个矩形的长、宽各为多少时,矩形的周长最短?最短周长是多少?(2)已知矩形的周长为36m 。

问这个矩形的长、宽各为多少时,它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三)课堂训练1.已知a 、b ∈(0,1)且a≠b ,下列各式中最大的是( )A .a 2+b 2B .2abC .2a bD .a +b2.判断下列不等式的证明过程中的正误,并指出错因。

(1)若a 、b ∈R ,则a b +ba ≥2b a a b ∙=2( ) (2)若x 、y ∈R +,则lgx +lgy≥2y x lg lg ∙( )(3)x ∈R -,则x +x4≥-2x x 4∙=-4( ) (4)若x ∈R ,则x 2+x -2≥2x x -∙22=2( )3.x ∈R ,下列不等式恒成立的是( )A .x 2+1≥xB .112+x <1 C .lg(x 2+1)≥lg(2x) D .x 2+4>4x 4.设x>0,则函数y=2-x 4-x 的最大值为 ;此时x 的值是 。

辽宁省庄河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中数学必修五人教B

辽宁省庄河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中数学必修五人教B

课题:§3.5.2 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的习题【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 掌握求目标函数最值的基本原理及各种变换题型;2.过程与方法: 能对经常涉及到的一些线性规划问题进行总结归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总结解题规律和有关注意点;培养合作探究,勇于探索的精神.【教学重点】 线性规划问题中的几种常见题型;【教学难点】数形之间的转化,含参数问题的分析;【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自主复习】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1).二元一次不等式0Ax By C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表示直线l :0Ax By C ++=一侧所有点组成的_____________,直线l 应画成____线,0Ax By c ++<,表示直线l 另一侧所有点组成的______。

画不等式0Ax By C ++≥()0≤所表示的区域时,应把边界直线画成_____线。

(2).二元一次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区域是各个不等式表示的平面点集的_____集即各个不等式所表示的平面区域的_________部分。

(3). 线性规划问题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主预习】已知点A (2,4),B (1,1)C (4,2)(1)写出AB,AC,BC 的一般方程:A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由ABC ∆的三条边围成的平面区域的约束条件(包括三角形的三条边)O x y【学习过程】一.合作探究【问题一:】设2,z x y =+式中的,x y 满足上述约束条件,求z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变式练习:设2,z x y =-式中的,x y 满足上述约束条件,z 的最大值是__________,z 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__。

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二课件辽宁省庄河市高级中学:1.1.5三视图

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二课件辽宁省庄河市高级中学:1.1.5三视图

正投影
Hale Waihona Puke 1.三视图从左面看主视图
从上面看
正面
主视图
左视图
俯视图
如右图:
从正面看
将三个投影面展开在一个平面内,得到一张三视图。
2、三视图的位置规定:
主视图要在左上边 它的下方应是俯视图 左视图坐落在右边
主视图
左视图
俯视图
3.三视图的对应规律
主视图和俯视图 ----一样长
主视图和左视图 ----一样高
精彩点评15分钟
展示题目 展示地点 点评 展示 探究一1 后黑板 2组 1组 探究一2 后黑板 4组 3组 探究二 后黑板 6组 5 能力提升1 后黑板 8组 7
(1)点评方面:对错 、规范(布局、书写) 、思路分析(步骤、 易错点),总结规律 方法(用彩笔)。
(2)其它同学认真倾 听、积极思考,重点内 容记好笔记。有不明 白或有补充的要大胆 提出。
长对正
俯视图和左视图 ----一样宽
主视图 长
俯视图
高平齐
左视图 高
宽 宽
宽相等
圆锥的三视图:
主视图
左视图
点不要漏画哦!
俯视图
被挡住的轮廓线画虚线
俯视图
俯视图
小结反馈
三视图
1、三视图:主视图——从正面看到的图 左视图——从左面看到的图 俯视图——从上面看到的图
2、画物体的三视图时,要符合如下原则:
下课
位置: 主视图左视图
俯视图
大小: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虚实:在画图时,看的见部分的轮廓通常画成实 线,看不见部分的轮廓线通常画成虚线.
自查自纠(1分钟)
要求:1.深入思考,总结归纳;2.规范认真,落到实处; 3.标注疑难,准备讨论。

辽宁省庄河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中数学必修五人教B版导学案:2-2-1等差数列1 精品

辽宁省庄河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中数学必修五人教B版导学案:2-2-1等差数列1 精品

2.2.1等差数列定义及通项公式1一、学习目标:1、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和特点,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2.了解等差数列与一次函数的关系,运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解决相关问题二、教学过程1.等差数列的定义: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_______项起,每一项减去它的_______所得的____都等于________,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_______ ,通常用字母___表示。

(1)为了理解更透彻,你认为该定义中应注意哪些关键词语?(2)公差d 一定是由_____________,而不能用前一项减后一项,且与哪两项做差无关,即_____________(3)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可用数学语言归纳出递推表达式为: ____________ 想一想:如何判定一个数列是等差数列?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___________.3.等差中项的定义:如果三个数x,A,y 组成等差数列,那么A 叫做________.反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合作、探究、展示例1.(等差数列概念):判断下面数列是否为等差数列:(1)1,1, 1,1, 1(2)4,7,10,13,16(3)3, 2, 1, - 1, - 2(4)a-d, a, a+d例2.已知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为5-3n a n =,问这个数列是否一定是等差数列?若是,首项与公差分别是什么?变式拓展:已知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q pn a n +=,其中p 、q 是常数,那么这个数列是否一定是等差数列?若是,首项与公差分别是多少?例2.已知等差数列10,7,4,...:(1)试求此数列的第10项;(2)-40是不是这个数列的项?-56是不是这个数列的项?如果是,是第几项?。

辽宁省庄河市高级中学人教B版高一数学必修三导学案:2

辽宁省庄河市高级中学人教B版高一数学必修三导学案:2

2.1随机抽样学习目标1. 正确理解随机抽样的概念,掌握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的一般步骤;2. 能够从现实生活或其他学科中提出具有一定价值的统计问题;3. 在解决统计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总体中抽取样本请同学自主学习P 49-57内容,思考回答下列问题:新知1:简单随机抽样的概念【说明】简单随机抽样特点:新知2:【说明】抽签法的特点及一般步骤:【说明】随机数表法的特点及一般步骤:新知3:系统抽样的概念1.当总体中的个体数较多时,可将总体分成 的几个部分,然后预先制定的规则,从每一部分 ,得到所需要的样本,这样的抽样叫系统抽样.【说明】系统抽样的步骤:(1)先将总体中的N 个体 .(2)确定分段的间隔k ,对整个的编号进行分段。

当N n 是整数时, ;当N n不是整数时,通过从总体中剔除些个体使剩下的总体中的个体'N 能被n 整除,这时 .(3)在第一段用 确定起始的个体编号l .(4)按照事先确定的规则(将l 加上间隔k )抽取样本:l ,,2,l k l k++ 。

新知4:分层抽样的概念2.分层抽样的步骤:(1)将总体按一定 的进行分层;(2)计算各层中 与 的比;(3)按各层 确定各层应抽取的个体数量; (4)在每层进行抽样,组成样本.二、综合知识应1.对于简单随机抽样,有以下几种说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A.要求总体的个数有限B.从总体中逐个抽取C.这是一种不放回抽样D.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机会与抽取先后有关2.用随机数表法进行抽样有以下几个步骤:①将总体中的个体编号,②获取样本号码,③选定开始的数字。

这些步骤的先后顺序应为()A.①②③B.①③② C.③②① D.③①②3. 从编号为1~50的50枚最新研制的某种型号的导弹中随机抽取5枚来进行发射实验,若采用每部分选取的号码间隔一样的系统抽样方法,则所选取5枚导弹的编号可能是( ) A.5,10,15,20,25 B. 3,13,23,33,43C.1,2,3,4,5 D. 2,4,6,16,324.将参加数学竞赛的1 000名学生编号如下0001,0002,0003,…,1000,打算从中抽取一个容量为50的样本,按系统抽样的方法分成50个部分,如果第一部分编号为0001,0002,…,0020,第一部分随机抽取一个号码为0015,则抽取的第40个号码为____________5.某高中共有900人,其中高一年级300人,高二年级200人,高三年级400人,现采用分层抽样抽取容量为45的样本,那么高一、高二、高三各年级抽取的人数分别为()A.15,5,25B.15,15,15C.10,5,30 D15,10,206.某公司在甲、乙、丙、丁四个地区分别有150个、120个、180个、150个销售点,公司为了调查产品销售的情况,需从这600个销售点中抽取一个容量为100的样本,记这项调查为(1);在丙地区中有20个特大型销售点,要从中抽取7个调查其销售收入和售后服务情况,记这项调查为(2).则完成(1)、(2)这两项调查宜采用的抽样方法依次是( )A.分层抽样法,系统抽样法 B.分层抽样法,简单随机抽样法C.系统抽样法,分层抽样法 D.简单随机抽样法,分层抽样法7.用系统抽样的方法从个体数为1003的总体中抽取一个容量为50的样本,在整个抽样过程中每个个体被抽到的可能性为()A.1/1000B.1/1003C.50/1003D.50/10008.某单位200名职工的年龄分布情况如图,现要从中抽取40名职工作样本,用系统抽样法,将全体职工随机按1-200编号,并按编号顺序平均分为40组(1-5号,6-10号…,196-200号).若第5组抽出的号码为22,则第8组抽出的号码应是.若用分层抽样方法,则40岁以下年龄段应抽取人9.某中学高一年级有学生600人,高二年级有学生450人,高三年级有学生750人,每个学生被抽到的可能性均为0.2,若该校取一个容量为n的样本,则n=课后作业1.某商场有四类商品,其中粮食类、植物油类、动物性食品类及果蔬类分别有40种、10种、30种、20种,现从中抽取一个容量为20的样本进行食品安全检测,若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样本,则抽取的植物油与果蔬类食品种数之和是()A.4 B.5 C.6 D.72.某单位有职工750人,其中青年职工350人,中年职工250人,老年职工150人,为了了解该单位职工的健康情况,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中抽取样本.若样本中的青年职工为7人,则样本容量为()A.7 B. 15 C. 25 D.353.一个单位有职工800人,期中具有高级职称的160人,具有中级职称的320人,具有初级职称的200人,其余人员120人.为了解职工收入情况,决定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中抽取容量为40的样本.则从上述各层中依次抽取的人数分别是()A.12,24,15,9 B. 9,12,12,7C.8,15,12,5 D.8,16,10,64.某工厂生产A、B、C三种不同型号的产品,产品数量之比为2:3:5,现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取一个容量为n的样本,样本中A型产品有16种,那么此样本容量n=_____.。

辽宁省庄河市高级中学人教B版高一数学三导学案:2.1.4数据的收集

辽宁省庄河市高级中学人教B版高一数学三导学案:2.1.4数据的收集

课题:2。

1.4数据的收集学习目标:1。

正确理解并掌握收集数据的通常方法2.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掌握收集数据的方法3。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收集数据的方法难点:收集数据的方法:1.当天落实用20分钟左右的时间,阅读探究课本中的内容,熟记基础知识,自主高效预习.2.完成教材助读设置的问题,然后结合课本的基础知识和例题,完成预习自测题。

3. 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出来,并写到“我的疑惑”处.一.相关知识如何收集数据?在收集数据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呢?二.教材助读1.做试验2.查阅资料3.设计调查问卷三.预习自测(自测题体现一定的基础性,又有一定的思维含量,只有“细心才对,思考才会”)1.在实际统计调查时,常用的收集数据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实际调查时往往要设计调查问卷,以下对题目设计的要求正确的有()(1)问题要具体,有针对性,使受调查者能够容易作答(2)语言简单准确,含义清楚,避免出现有歧义或意思含糊的句子(3)题目不能出现引导受调查者答题倾向的语句我的疑惑?(请你将预习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和疑惑的问题写下来,待课堂上与老师同学探究解决)一.学始于疑—-—我思考、我收获学习建议:请同学们用5分钟的时间认真思考这些问题,并结合预习中自己的疑惑开始下面的探究学习。

二.质疑探究---质疑解疑、合作探究例题想一想怎样可以得到你所在班级同学的身高数据?规律方法总结:三.我的知识网络-归纳梳理、整合内化四.当堂检测—有效训练、反馈矫正为了了解中学生如何度过课余时间,请你设计一份关于中学生课余活动的调查问卷,实际调查后写出调查分析报告我的收获(反思静悟、体验成功)。

辽宁省庄河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中数学必修五人教B

辽宁省庄河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中数学必修五人教B

2.3.1《等比数列(2)》导学案1.灵活应用等比数列的定义及通项公式;深刻理解等比中项概念;2. 熟悉等比数列的有关性质,并系统了解判断数列是否成等比数列的方法.【重点难点】重点:等比数列的定义和通项公式;难点: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发现数列的等比关系,并能灵活运用这些公式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知识链接】复习1: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n a = = 公比q 满足的条件是复习2:等差数列有何性质?【学习过程】 ※ 学习探究问题1:如果在a 与b 中间插入一个数G ,使a ,G ,b 成等比数列,则2G bG ab G a G=⇒=⇒=新知1:等比中项定义:如果在a 与b 中间插入一个数G ,使a ,G ,b 成等比数列,那么称这个数G 称为a 与b 的等比中项. 即G = (a ,b 同号).试试:数4和6的等比中项是 .问题2:1.在等比数列{n a }中,2537a a a =是否成立呢?2.211(1)n n n a a a n -+=>是否成立?你据此能得到什么结论?3.2(0)n n k n k a a a n k -+=>>是否成立?你又能得到什么结论?新知2:等比数列的性质在等比数列中,若m +n =p +q ,则m n p k a a a a =.试试:在等比数列{}n a ,已知19105,100a a a ==,那么18a = .※ 典型例题例1. 在{}n a 为等比数列中,1964a a =,3720a a +=,求11a 的值.变式:1.在等比数列{n a }中,已知7125a a =,则891011a a a a = .例2. 已知等差数列{}n a 的公差d ≠0,且1a ,3a ,9a 成等比数列,求1392410a a a a a a ++++练习:1. 在{}n a 为等比数列中,0n a >,224355216a a a a a ++=,那么35a a +=( ). A. ±4 B. 4 C. 2 D. 82. 若-9,a 1,a 2,-1四个实数成等差数列,-9,b 1,b 2,b 3,-1五个实数成等比数列,则b 2(a 2-a 1)=( ).A .8B .-8C .±8D .983. 若正数a ,b ,c 依次成公比大于1的等比数列,则当x >1时,log a x ,log b x ,log c x ( )A.依次成等差数列B.各项的倒数依次成等差数列C.依次成等比数列D.各项的倒数依次成等比数列4. 在两数1,16之间插入三个数,使它们成为等比数列,则中间数等于 .5. 在各项都为正数的等比数列{}n a 中,569a a =,则log 31a + log 32a +…+ log 310a = .※ 知识拓展公比为q 的等比数列{}n a 具有如下基本性质:1. 数列{||}n a ,2{}n a ,{}(0)n ca c ≠,*{}()nm a m N ∈,{}k n a 等,也为等比数列,公比分别为2||,,,,m k q q q q q . 若数列{}n b 为等比数列,则{}n n a b ,{}n n ab 也等比.2. 若*m N ∈,则n m n m a a q -=. 当m =1时,便得到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3. 若m n k l +=+,*,,,m n k l N ∈,则m n k l a a a a =.4. 若{}n a 各项为正,c >0,则{l o g }cn a 是一个以1log c a 为首项,log c q 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若{}n b 是以d 为公差的等差数列,则{}n b c 是以1b c 为首项,d c 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当一个数列既是等差数列又是等比数列时,这个数列是非零的常数列.※ 动手试试练1. 一个直角三角形三边成等比数列,则( ).A. 三边之比为3:4:5B. 三边之比为13C.练2. 在7和56之间插入a、b,使7、a、b、56成等比数列,若插入c、d,使7、c、d、56成等差数列,求a+b+c+d的值.。

辽宁省高级中学高中数学(人教B版)必修五教案:2.3《等比数列》新授课7

辽宁省高级中学高中数学(人教B版)必修五教案:2.3《等比数列》新授课7
4.45和80的等比中项为________.
答案-60或60
解析设45和80的等比中项为G,则G2=45¡Á80,
¡àG=±60.
5.一个等比数列的第3项与第4项分别是12与18,求它的第1项与第2项.
解设这个等比数列的第1项是a1,公比是q,那么
¢Ú÷¢Ù,得q= ,将q= 代入¢Ù,得a1= .
二、能力目标能归纳证明等比数列及求源自比数列通项公式的方法理由:
依据本节课重难点制定
教具
多媒体课件、教材,教辅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时间
1.


3


一、解读学习目标
二、课前检测
1、等比数列的定义式
2、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评价总结预习情况结果
独立完成课前检测
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准备学习。
因此,a2=a1q= ¡Á =8.
综上,这个数列的第1项与第2项分别是 与8.
3
分钟
5.
目标
检测
1.已知等比数列{an}满足a1+a2=3,a2+a3=6,则a7等于
2.若等比数列的首项为4,末项为128,公比为2,则这个数列的项数为
1、巡视学生作答情况。
2、公布答案。
3、评价学生作答结果
1、小考卷上作答。
2、组间互批。
3、独立订正答案。
检查学生对本课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6
分钟
3、要对学生不同的解题过程和答案给出准确的评价,总结。
1、学生先独立完成例题,然后以小组为单位统一答案。
2、小组讨论并展示自己组所写的结果。
3、其他组给予评价(主要是找错,纠错)

辽宁省庄河市高级中学高一人教B版数学五 3.5 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导学案

辽宁省庄河市高级中学高一人教B版数学五 3.5 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导学案

编写人--—-—-—--校对:高二年级数学组班级姓名【学习目标】(我们想去的地方!)1. 巩固二元一次不等式和二元一次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2. 能根据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条件,找出约束条件,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一些简单的二元线性规划问题,并加以解决;3。

体会线性规划的化归、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增强观察、联想以及作图的能力,提升数学建模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知识清单】(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1。

线性规划的实际应用主要解决两类问题:(1)在人力、物力、资金等资源一定的条件下,如何使用它们来完成的任务;(2)给定一项任务,如何合理安排和规划,能以的人力、物力、资金等资源来完成该项任务.2. 线性规划的有关概念:①约束条件:由变量x、y组成的;线性约束条件:由变量x、y的不等式(或方程)组成的不等式组.②目标函数:欲达到最大值或最小值的关于x、y的;线性目标函数:欲达到最大值或最小值的关于x、y 的。

③线性规划问题:一般地,求线性目标函数在线性约束条件下的或的问题,统称为线性规划问题.④可行解、可行域和最优解:满足线性约束条件的解(x,y)叫;由所有可行解组成的集合叫做;使目标函数取得最大或最小值的可行解叫线性规划问题的 . 3.用图解法解决线性规划问题的一般步骤: (1)审题,分析数据,选取变量;(2)列出线性约束条件,线性目标函数; (3)画出可行域;(4)在可行域内求目标函数的最优解(实际问题需要求整数解时,应适当调整,以确定最优解).【问题探究】(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在如图所示的可行域内,目标函数z x ay=+取得最小值的最优解有无数个,则a 的一个可能值是( )。

A 。

3- B. 3 C 。

1-D 。

1【典例精析】(品出知识,品出题型,品出方法) 一、目标函数的最值转化例1.已知x 、y 满足条件7523,7110,4100.x y x y x y -≤⎧⎪+-≤⎨⎪++≥⎩求:(1) 43z x y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2)85y k x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3)22xy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方法总结:二、线性规划的实际应用问题一:某工厂有A、B两种配件生产甲、乙两种产品,每生产一件甲产品使用4个A配件耗时1h,每生产一件乙产品使用4个B配件耗时2h,该厂每天最多可从配件厂获得16个A配件和12个B配件,按每天8h计算,且甲乙两种产品不能同时生产,该厂所有可能的日生产安排是什么?1、填写数据分析表2、列出不等式组并在坐标纸上画出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二、问题升华问题二:若生产一件甲产品获利2万元,生产一件乙产品获利3万。

辽宁省庄河市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中数学二(人教B版)导学案:2.2.4点到直线距离

辽宁省庄河市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中数学二(人教B版)导学案:2.2.4点到直线距离

点到直线距离公式、平行线间距离公式教学目标:1。

用恰当的方法推导出点到直线距离公式,并熟练掌握该公式;认识到两平行线间距离公式是对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一个应用,会求两平行线间距离2。

通过两公式的推导体会坐标法在思想,提高运算能力教学重点:点到直线距离公式、两平行线间距离公式教学难点:两公式的推导教学过程:一、公式推导右图中,0:=++C By Ax l ,(00≠≠B A ,)、点),(000y x P0P 到直线l 的距离即为0P 到l 的垂线段Q P 0的长度,记=d ||0Q P ,如何求出d ?方法:等面积法过0P 点做x 、y 轴的平行线,分别交l 于 R 、S ,可知0y y R =,0x x S =,代入直线l 的方程求得R 、S 坐标为R( ,0y ) ,S (0x , ),则=||0R P ,=||0S P=||SR对于SPR Rt ∆,根据等面积法可知:||||||||||||0000SR R P S P d R P S P SR d ⋅=⇒⋅=⋅=探究1:当0=A ,或0=B 时,上述结论是否成立?结论:点),(000y x P 到直线0:=++C By Ax l 的距离为: 2200||B A C By Ax d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说明:上述公式适用于任意点与任意直线间;应用上公式必须先将直线转化成一般式。

二、公式的运用例1。

分别求出点)2,1(0-P 到直线732:1=-y x l 、23:2=x l 的距离例2.已知点)3,1(A ,)1,4(B ,)1,1(--C ,求ABC ∆的面积小结:本题考查两点间距离公式与点到直线间距离公式的应用三、两平行线间距离公式探究2:直线0:11=++C By Ax l,0:22=++C By Ax l ,(其中21C C ≠)则知21//l l ,求1l 、2l 间的距离(夹在两平行线间公垂线段的长度)结论:两平行线0:11=++C By Ax l、0:22=++C By Ax l 间的距离公式为:2221||B A C C d +-=说明:运用上公式首先应将两直线转化为一般式,并保证x 、y 的系数一致;例3.两直线0872:1=--y x l、01216:2=--y x l ,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如何?若平平行,求出两者间的距离。

辽宁省庄河市高级中学人教B版高一数学三导学案:2.3.1变量间的相关关系

辽宁省庄河市高级中学人教B版高一数学三导学案:2.3.1变量间的相关关系

2. 3变量间的相关关系一、教材分析本节知识内容不多,但分析本节内容,至少有下列特点:1)知识的联系面广,应用性强,概念的真正理解有难度,教学既要承前启后,完成统计必修基础知识的构建;也要知道知识的来龙去脉,提升学生运用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要抓住本质,正确理解统计推断的结论。

2)通过典型案例进行教学,使知识形成的过程中具有可操作性,易于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参与,而学生借助解决问题,通过自主思维活动,会产生感悟、发现,能提出问题,思考交流,不仅能正确、全面地理解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而且能促进、发展学生的统计意识、统计思想。

二、教学目标1。

通过收集现实问题中两个有关联变量的数据作出散点图,并利用散点图直观认识变量间的相关关系;2. 知道最小二乘法的思想,能根据给出的线性回归方程系数公式建立线性回归方程。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作出散点图和根据给出的线性回归方程系数公式建立线性回归方程。

难点:对最小二乘法的理解.四、学情分析本节是一种对样本数据的处理方法,但侧重的是由样本推断总体,其方法是学生初识的、知识的作用也是学生初见的。

知识量并不大,但涉及的数学方法、数学思想较充分,同时,在教材中留有供发现的点,设有开放性问题,既具有体验数学方法、数学思想的功能,也具有培养学生从具体到抽象能力、锻炼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作用。

五、教学方法1.自主探究,互动学习2.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3.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课本,初步把握必须的定义。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复习回顾〗标准差的公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创设情境〗1、函数是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的依存关系的一种数量形式.对于两个变量,如果当一个变量的取值一定时,另一个变量的取值被惟一确定,则这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就是一个函数关系2、在中学校园里,有这样一种说法:“如果你的数学成绩好,那么你的物理学习就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辽宁省庄河市高级中学人教B版高二数学课件:必修五 3.2 均值不等式

辽宁省庄河市高级中学人教B版高二数学课件:必修五 3.2 均值不等式

(当且仅当a=b=c时取“=”号)
当a1,a2, … ,an是正数时
a1 a2 n
an n a1a2
an
(当且仅当a1=a2 = =an时取" "号)
a2 b2 a b ab 2ab
2
2
ab
第十六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点 五十一分。
课本第 71-73 页
能力培养
欢迎你的提问!
第十七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点 五十一分。
两个正数的积为常数时,它们的和有最小值; 两个正数的和为常数时,它们的积有最大值。
第五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点 五十一分。
利用均值不等式求函数最值的步骤:
练习1)若x>0,f(x)= 12 3x的最小值为___1_2___;此时x=___2____. x
若x<0,f(x)= 12 3x的最大值为___-_1_2__;此时x=___-2____.
x
.
2.若x>0,当x=
时,函数 y 4 9x 有最 值
.
3.若x>4,函数
y
x
1 4x
x
当x=
时,函数有最
值是
.
4.已知 0 x 1,则 3x(1 x) 的最大值为 ,此时x=
.
5.若 0 x 5 ,当x =
时, y = x(5 – 2x)有最大值
.
2x
6.若x>0,则
y x2 2
解法三: 1 1 2 1 ,当且仅当a b时""成立, a b ab
又 a 2b 1,a b 1 , 1 1 2 3 ab
正确解法一 “1”代换法
1 1
6.
9
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点 五十一分。

辽宁省庄河市高级中学高二人教B版数学选修2-1《2.5 直线与圆锥曲线》导学案

辽宁省庄河市高级中学高二人教B版数学选修2-1《2.5 直线与圆锥曲线》导学案

2.5直线与圆锥曲线学案
庄河市高级中学数学组
【学习目标】
1。

会用代数方法即通过公共点个数来判断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
2.体会处理直线与圆锥曲线位置关系转化为韦达定理的优点。

3。

会处理弦长问题、面积问题以及最值问题.
4.提升计算能力;
一、问题导学
1。

直线与圆都存在哪些种位置关系?
2 。

如何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3.直线与圆位置关系的研究方法是否适用于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研究?
二、合作探究
【例】已知椭圆C :13
422=+y x ,1F ,2F 分别是左右焦点。

(1)直线l :m x y +=2,试问当m 取何值时,直线l 与椭圆C :
①有两个不重合的公共点 ②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③没有公共点
(2)过1F 作倾斜角为4π的直线与椭圆交于P ,Q 两点,求PQ F 2
∆的面积.
(3)若直线l :m x y +=,0≠m 与椭圆交于A 、B 两点,求OAB ∆面积的最大值。

.
三、巩固练习
1、已知斜率为2的直线l 与抛物线x y 42=相交于A 、B 两点,
如果线段AB 的长等于5,求直线l 的方程.
2、已知椭圆C :12
422=+y x , (1)
求椭圆上的点到72+=x y 距离的最大值. (2)
点)1,1(M 是直线l 被椭圆所截得的线段PQ 的中点,求直线l 的方程.
3、有一椭圆形溜冰场,长轴长100m ,短轴长60m,现要在这溜冰场上划定一个各顶点都在溜冰场边界上的矩形区域,且使这个区域的面积最大,应把这个矩形的顶点定位在何处?这时矩形的周长是多少?。

辽宁省庄河市高级中学高一数学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扫描版)

辽宁省庄河市高级中学高一数学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扫描版)

辽宁省庄河市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数学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扫描版)庄河高中2016级高一新生开学初考试数学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本题有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二、填空题(本题有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______12x x ≥≠且 _______ 14、_________2_______ 15、______9__________ 16、_____24031_________ 三、解答题 (本题有6个小题, 共70分)17.(1)21;(2)218.过E 作AC 垂线,垂足为M,则BM=EM=FC=12m(1)m CM BM BC 6.136.112=+=+=分6(2)在m EM AM AEM Rt 4.1528.11252tan 0≈⨯=⋅=∆中,,m BM AM AB 4.3=-=分1219. {}52≤≤-=x x A(1)因为A B ⊆,所以①若;,2,121,A B m m m B ⊆<->+=此时满足即则φ②3251221121,≤≤⎪⎩⎪⎨⎧≤--≥+-≤+≠m m m m m B 解得则若φ,由①②得,m 的取值范围是(]3,∞- 分4 (2)若⎩⎨⎧=--=-=51226,m m B A 则必有,解得.B A m m =∈使得,即不存在实数φ,(8分)(3)若⎪⎩⎪⎨⎧≥--≤-->-⊆51226612,m m m m B A 则依题意有,解得43≤≤m 分12CF20. 解:画树状图得:(1)点Q 所有可能的坐标有: (1,2),(1,3),(1,4) (2,1),(2,3),(2,4) (3,1),(3,2),(3,4) (4,1),(4,2),(4,3) 共12种. …………4分(2)∵共有12种等可能的结果,其中在函数y=﹣x+5的图象上的有4种,即:(1,4),(2,3),(3,2),(4,1),……………………………………………6分∴点(x ,y )在函数y=﹣x+5的图象上的概率为:=. …………………8分(3)∵x 、y 满足xy >6有:(2,4),(3,4),(4,2),(4,3)共4种情况,x 、y 满足xy <6有(1,2),(1,3),(1,4),(2,1),(3,1),(4,1)共6种情况.……………………………………………………9分()31124==小明胜P ,()21126==小红胜P……………………………10分 游戏不公平∴≠2131 . …………………………………………………11分 公平的游戏规则为:若x 、y 满足6≥xy 则小明胜,若x 、y 满足xy <6则小红胜. …………………………………………12分21.解:(1)∵点)01(,-A 在抛物线221y 2-+=bx x 上, ∴02)1()1(212=--⨯+-⨯b ,∴23-=b , …………………………………2分∴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23212--=x x y . ………………………………………3分∵825)23(212232122--=--=x x x y ,∴顶点D 的坐标为)825,23(-. …………………………………………………4分(2)△ABC 是直角三角形. 当0=x 时,2-=y ,∴)2,0(-C ,则2=OC . …5分当0=y 时,0223212=--x x ,∴4,121=-=x x ,则)0,4(B . ………6分 ∴1=OA ,4=OB , ∴5=AB .∵252=AB ,5222=+=OC OA AC ,20222=+=OB OC BC , ∴222AB BC AC =+, ……………………………………………………7分∴△ABC 是直角三角形. ……………………………………………………8分 (3)作出点C 关于x 轴的对称点C ′,则)2,0('C .连接C ′D 交x 轴于点M ,根据轴对称性及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CD 一定,当MC+MD 的值最小时,△CDM 的周长最小. ………………9分设直线C ′D 的解析式为b ax y +=,则:则⎪⎩⎪⎨⎧-=+=825232b a b ,解得2,1241=-=b a ,…10分∴21241'+-=x y D C …………………………11分当0=y 时,021241=+-x ,则4124=x ∴)0,4124(M . …………………………………12分22.解:(1)过点D 作AC DM ⊥,垂足为M .由题意,可知APQ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x AQ 2=;……………(1分)易得CMD ∆∽CAB ∆,∴43==AB CA DM CM ; 设x CM 3=,x DM 4=,∴x AM 4=,∴73=x ,712==AM DM ∴2712=AD ……………………………………………………………(2分) ∴27122-=x y .……………………………………………………(3分)定义域是:712≤x ≤4 .………………………………………………(4分)(2)∵ADB CDQ ∠=∠,∴当CDQ ∆和ADB ∆相似时,分以下两种情况:(5分)︒1 当B QCD ∠=∠时,∴CQ ∥AB ,易得四边形CAPQ 是正方形;∴3===AC AP x . …………………………………………………(6分)︒2 当QAB QCD ∠=∠时,∴BDQDAD CD =, 由上述(1)的解法,可得715=CD ,720=BD∴7207152712⨯=y ,∴14225=y ; ∴1422527122=-x ,解得27=x .………………………………(8分)综合︒︒21、,当CDQ ∆和ADB ∆相似时,x 的值为3或27. (3)如图,设⊙C 与⊙B 相交的另一个交点为M ,联结QM 交BC 于点N . ∴QM BC ⊥,MN QN =.易得BMN ∆∽CAB ∆,QPM ∆∽CAB ∆,∴43==AB AC BN MN ,设t MN 3=,t BN 4=,∴t BM 5=; …(9分) ∴t QM 6=,∴t PQ 524=;∵t BM BQ 5==,∴t BP 57=; …(10分)又t PQ AP 524==,∴457524=+t t ,解得3120=t ; ……………(11分) ∴31963120524=⨯=AP .…………………………………………………(12分)CANQ。

人教B版高二数学必修五导学案

人教B版高二数学必修五导学案

人教B版高二数学必修五导学案.2 均值不等式学案【预习达标】⒈正数a、b的算术平均数为;几何平均数为.⒉均值不等式是。

其中前者是,后者是.如何给出几何解释?⒊在均值不等式中a、b既可以表示数,又可以表示代数式,但都必须保证;另外等号成立的条件是.⒋试根据均值不等式写出下列变形形式,并注明所需条件)(1)a2+b2 ( ) (2)()(3)+()(4)x+ (x0)(5)x+ (x0) (6)ab≤ ()⒌在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大值和最小值时,必须注意a+b 或ab是否为值,并且还需要注意等号是否成立.6.⑴函数f(x)=x(2-x)的最大值是;此时x的值为___________________;.⑵函数f(x)=2x(2-x)的最大值是;此时x的值为___________________;⑶函数f(x)=x(2-2x)的最大值是;此时x的值为___________________;⑷函数f(x)=x(2+x)的最小值是;此时x的值为___________________。

【典例解析】例⒈已知a、b、c∈(0,+∞),且a+b+c=1,求证+ + ≥9.例⒉(1)已知x ,求函数y=4x-2+ 的最大值.(2)已知x0,y0,且=1,求x+y的最小值。

(3)已知a、b为常数,求函数y=(x-a)2+(x-b)2的最小值。

【达标练习】一.选择题:⒈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a2+12a B.│x+ │≥2 C.≤2 D.sinx+ 最小值为4.⒉以下各命题(1)x2+ 的最小值是1;(2)最小值是2;(3)若a0,b0,a+b=1则(a+ )(b+ )的最小值是4,其中正确的个数是()A.0 B.1C.2 D.3⒊设a0,b0则不成立的不等式为()A.+≥2B.a2+b2≥2abC.+≥a+b D. 2+⒋设a、b R+,若a+b=2,则的最小值等于()A.1 B.2 C.3 D.4⒌已知a b0,下列不等式错误的是()A.a2+b2≥2abB.C.D.二.填空题:⒍若a、b为正数且a+b=4,则ab的最大值是________.⒎已知x1.5,则函数y=2x+ 的最小值是_________.⒏已知a、b为常数且0x1,则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解答题:⒐(1)设a= ,b= ,c= 且x≠0,试判断a、b、c的大小。

辽宁省庄河市高级中学高中数学 2.2椭圆及其简单几何性质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B版选修2-1

辽宁省庄河市高级中学高中数学 2.2椭圆及其简单几何性质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B版选修2-1

§2.2.2 椭圆及其简单几何性质学习目标1.根据椭圆的方程研究椭圆的几何性质,并正确地画出它的图形;2.根据几何条件求出椭圆方程,并利用椭圆的方程研究它的性质,画图. 学习过程 一、课前准备复习1: 椭圆2211612x y +=上一点P 到左焦点的距离是2,那么它到右焦点的距离是 .复习2:方程2215x y m+=表示焦点在y 轴上的椭圆,则m 的取值范围是 .二、新课导学 学习探究问题1:椭圆的标准方程22221x y a b+=(0)a b >>,它有哪些几何性质呢? 1.图形:2.范围:x : y :3.对称性:椭圆关于 轴、 轴和 都对称;如果曲线具有关于x 轴对称,关于y 轴对称和关于原点对称中的任意两种,则它一定具有第三种对称4.顶点:椭圆和对称轴的交点叫做椭圆的顶点( ),( ),( ),( );长轴--,其长为 ;短轴--,其长为 ;5.离心率:刻画椭圆 程度.椭圆的焦距与长轴长的比ca 称为离心率,记ce a=,且01e <<. 当0,0→→c e ,椭圆变圆,直至成为极限位置圆,此时也可认为圆为椭圆在0=e 时的特例当,,1a c e →→椭圆变扁,直至成为极限位置线段21F F ,此时也可认为圆为椭圆在1=e 时的特例试试:椭圆221169y x +=的几何性质呢?图形:Q B 2B 1A 2A 1PF 2F 1P ′P ″xO yB 2B 1A 2A 1xO y范围:x : y :对称性:椭圆关于 轴、 轴和 都对称;顶点:( ),( ),( ),( );长轴,其长为 ;短轴,其长为 ;离心率: ce a == .反思:b a 或cb的大小能刻画椭圆的扁平程度吗?典型例题例1 求椭圆221625400x y +=的长轴和短轴的长、离心率、焦点和顶点的坐标.变式:若椭圆是22981x y +=呢?小结:①先化为标准方程,找出,a b ,求出c ; ②注意焦点所在坐标轴.例2 点(,)M x y 与定点(4,0)F 的距离和它到直线25:4l x =的距离的比是常数45,求点M 的轨迹.小结:到定点的距离与到定直线的距离的比为常数(小于1)的点的轨迹是椭圆 .练一练练1.求适合下列条件的椭圆的标准方程:⑴焦点在x 轴上,6a =,13e =; ⑵焦点在y 轴上,3c =,35e =;⑶经过点(3,0)P -,(0,2)Q -; ⑷长轴长等到于20,离心率等于35.(5) .若椭圆19822=++y k x 的离心率为21,求k 的值.三、总结提升学习小结1 .椭圆的几何性质:图形、范围、对称性、顶点、长轴、短轴、离心率;2 .理解椭圆的离心率. 当堂检测1.若椭圆2215x y m+=的离心率105e =,则m 的值是( ). A .3 B .3或253C .15D .15或51532.若椭圆经过原点,且焦点分别为1(1,0)F ,2(3,0)F ,则其离心率为( ).A .34B .23C .12D .143.短轴长为5,离心率23e =的椭圆两焦点为12,F F ,过1F 作直线交椭圆于,A B 两点,则2ABF ∆的周长为( ). A .3 B .6 C .12 D .244.已知点P 是椭圆22154x y +=上的一点,且以点P 及焦点12,F F 为顶点的三角形的面积等于1,则点P 的坐标是 .5.某椭圆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 轴上,若长轴长为18,且两个焦点恰好将长轴三等分,则此椭圆的方程是 .6.比较下列每组椭圆的形状,哪一个更圆,哪一个更扁?⑴22936x y +=与2211612x y += ; ⑵22936x y +=与221610x y += .7.求适合下列条件的椭圆的标准方程:⑴经过点(2,0)P -,5)Q ;⑵长轴长是短轴长的3倍,且经过点(3,0)P ;⑶焦距是8,离心率等于0.8.8.已知椭圆的一个焦点将长轴分为3:2两段,求其离心率9.如图,求椭圆12222=+by a x ,(0>>b a )内接正方形ABCD 的面积五、课堂小结我的收获:这节课学习了用方程讨论曲线几何性质的思想方法;学习FE DCB AB 2B 1A 2A 1xOy了椭圆的几何性质:对称性、顶点、范围、离心率;学习了椭圆的描点法画图及徒手画椭圆草图的方法我的困惑。

辽宁省庄河市高级中学高二人教B版数学选修2-1 3.2.1直线的方向向量与直线的向量方程导学案

辽宁省庄河市高级中学高二人教B版数学选修2-1 3.2.1直线的方向向量与直线的向量方程导学案

自主预习(预习≠抄写)1、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向量参数方程:空间任始终线l 的位置可以由l 上一个定点A 以及一个方向确定。

向量a 表示l 上的方向向量,则对直线l 上的任一点P ,有______________,这里t 是实数。

那么该方程通常称作直线l 为以t 为参数的直线向量参数方程。

2、直线的向量参数方程的其他两种形式:(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直线与直线平行的条件:设直线12,l l 的方向向量分别为12,v v ,则由向量的共线条件,可得12//l l 或1l 与2l 重合⇔_______________.4、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条件:(1)已知两个不共线的向量12,v v 与平面α共面,一条直线l 的一个方向向量为v ,则由共面对量的定理,可得//l α或l 在平面α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假如,,A B C 三点不共线,则点M 在平面ABC 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条件:已知两个不共线的向量12,v v 与平面α共面,则由两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得,//αβ或α与β重合⇔_______________.6、两直线垂直的条件:设直线12,l l 的方向向量分别为12,v v ,则有12l 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两条直线所成的角:设直线12,l l 的方向向量分别为12,v v ,则有12cos cos ,v v θ=<>=______________.力量拓展题一、求点的坐标问题(重点):已知点(2,4,0),(1,3,3)A B ,如图所示,以AB 的方向为正方向,在直线AB 上建立一条数轴,,P Q 为轴上的两点,且满足(1):1:2;(2): 2.AP PB AQ QB ==-求点,P Q 的坐标。

人教版数学高二B版必修5学案 第三章不等式 3.2 第1课时

人教版数学高二B版必修5学案 第三章不等式 3.2 第1课时

§3.2 均值不等式第1课时 均值不等式学习目标 1.理解均值不等式的内容及证明.2.能熟练运用均值不等式来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3.能初步运用均值不等式证明简单的不等式.知识点一 算术平均值与几何平均值的概念思考 如图,AB 是圆O 的直径,点Q 是AB 上任一点,AQ =a ,BQ =b ,过点Q 作PQ 垂直于AB 且交圆O 于点P ,连接AP ,PB .如何用a ,b 表示PO ,PQ 的长度?答案 PO =AB 2=a +b2.易证Rt △APQ ∽Rt △PBQ ,那么PQ 2=AQ ·QB ,即PQ =ab .梳理 一般地,对于正数a ,b ,a +b2为a ,b 的算术平均值,ab 为a ,b 的几何平均值.两个正数的算术平均值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值,即ab ≤a +b2.其几何意义如上图中的PO ≥PQ .知识点二 均值定理及其常见推论 思考 如何证明不等式ab ≤a +b2(a >0,b >0)? 答案 ∵a +b -2ab =(a )2+(b )2-2a ·b =(a -b )2≥0,当且仅当a =b 时,等号成立,∴a +b ≥2ab , ∴ab ≤a +b2,当且仅当a =b 时,等号成立. 梳理 1.均值定理如果a ,b ∈R +,那么a +b2≥ab .当且仅当a =b 时,等号成立,以上结论通常称为均值定理,又叫均值不等式.均值定理可叙述为:两个正实数的算术平均值大于或等于它的几何平均值. 2.常见推论(1)ab ≤⎝ ⎛⎭⎪⎫a +b 22≤a 2+b 22(a ,b ∈R );(2)b a +ab≥2(a ,b 同号); (3)a 2+b 2+c 2≥ab +bc +ca (a ,b ,c ∈R ).1.对任意a ,b ∈R ,a 2+b 2≥2ab ,a +b ≥2ab 均成立.( × )2.若a ≠0,则a +4a ≥2a ·4a=4.( × ) 3.若a >0,b >0,则ab ≤⎝⎛⎭⎪⎫a +b 22.( √ )类型一 常见推论的证明例1 证明不等式a 2+b 2≥2ab (a ,b ∈R ). 证明 ∵a 2+b 2-2ab =(a -b )2≥0, ∴a 2+b 2≥2ab (当且仅当a =b 时,等号成立). 引申探究证明不等式⎝ ⎛⎭⎪⎫a +b 22≤a 2+b 22(a ,b ∈R ).证明 由例1,得a 2+b 2≥2ab , ∴2(a 2+b 2)≥a 2+b 2+2ab ,两边同除以4,即得⎝ ⎛⎭⎪⎫a +b 22≤a 2+b 22,当且仅当a =b 时,取等号.反思与感悟 使用作差法与不等式性质是证明不等式中常用的方法. 跟踪训练1 已知a ,b ,c 为任意的实数,求证:a 2+b 2+c 2≥ab +bc +ca . 证明 ∵a 2+b 2≥2ab ;b 2+c 2≥2bc ;c 2+a 2≥2ca , ∴2(a 2+b 2+c 2)≥2(ab +bc +ca ), 即a 2+b 2+c 2≥ab +bc +ca , 当且仅当a =b =c 时,等号成立. 类型二 用均值不等式证明不等式 例2 已知x ,y 都是正数. 求证:(1)y x +xy≥2;(2)(x +y )(x 2+y 2)(x 3+y 3)≥8x 3y 3.证明 (1)∵x ,y 都是正数,∴x y >0,yx >0,∴y x +xy≥2y x ·x y =2,即y x +xy≥2, 当且仅当x =y 时,等号成立. (2)∵x ,y 都是正数,∴x +y ≥2xy >0,x 2+y 2≥2x 2y 2>0,x 3+y 3≥2x 3y 3>0. ∴(x +y )(x 2+y 2)(x 3+y 3)≥2xy ·2x 2y 2·2x 3y 3=8x 3y 3, 即(x +y )(x 2+y 2)(x 3+y 3)≥8x 3y 3, 当且仅当x =y 时,等号成立.反思与感悟 在(1)的证明中把y x ,xy 分别看作均值不等式中的a ,b 从而能够应用均值不等式;在(2)中三次利用了均值不等式,由于每次应用不等式时等号成立的条件相同,所以最终能取到等号.跟踪训练2 已知a ,b ,c 都是正实数,求证:(a +b )(b +c )·(c +a )≥8abc . 证明 ∵a ,b ,c 都是正实数,∴a +b ≥2ab >0,b +c ≥2bc >0,c +a ≥2ca >0. ∴(a +b )(b +c )(c +a )≥2ab ·2bc ·2ca =8abc .即(a +b )(b +c )(c +a )≥8abc ,当且仅当a =b =c 时,等号成立.类型三 用均值不等式比较大小例3 已知a ,b ,c ∈(0,+∞)且a +b +c =1,试比较a 2+b 2+c 2,ab +bc +ca ,13的大小.解 因为a 2+b 2≥2ab ,a 2+c 2≥2ac ,b 2+c 2≥2bc , 所以2(a 2+b 2+c 2)≥2ab +2ac +2bc ,① 所以a 2+b 2+c 2≥ab +ac +bc . ①式两边分别加上a 2+b 2+c 2得,3(a 2+b 2+c 2)≥(a +b +c )2=1,所以a 2+b 2+c 2≥13,3(ab +bc +ca )≤a 2+b 2+c 2+2ab +2bc +2ac =(a +b +c )2=1, 所以ab +bc +ca ≤13.综上知,a 2+b 2+c 2≥13≥ab +bc +ca .反思与感悟 均值不等式a +b2≥ab 一端为和,一端为积,使用均值不等式比较大小要擅于利用这个桥梁化和为积或者化积为和.跟踪训练3 设a >b >1,P =lg a ·lg b ,Q =lg a +lg b 2,R =lg a +b2,则P ,Q ,R 的大小关系是( ) A.R <P <Q B.P <Q <R C.Q <P <R D.P <R <Q答案 B解析 ∵a >b >1, ∴lg a >lg b >0, ∴lg a +lg b2>lg a ·lg b ,即Q >P .① 又a +b 2>ab ,∴lg a +b 2>lg ab =12(lg a +lg b ),即R >Q .②综合①②,有P <Q <R .1.已知a >0,b >0,则1a +1b +2ab 的最小值是( )A.2B.2 2C.4D.5答案 C解析 ∵a >0,b >0, ∴1a +1b+2ab ≥21ab+2ab ≥41ab ·ab =4, 当且仅当a =b =1时,等号成立.2.若0<a <b ,则下列不等式一定成立的是( ) A.a >a +b 2>ab >bB.b >ab >a +b2>a C.b >a +b 2>ab >aD.b >a >a +b2>ab答案 C 解析 ∵0<a <b ,∴2b >a +b ,∴b >a +b2>ab .∵b >a >0, ∴ab >a 2,∴ab >a ,a +b2>ab .故b >a +b 2>ab >a .3.设a ,b 是实数,且a +b =3,则2a +2b 的最小值是( ) A.6B.42C.26D.8 答案 B解析 ∵a +b =3, ∴2a +2b ≥22a ·2b =22a +b =28=42,当且仅当a =b =32时,等号成立.4.设a >0,b >0,给出下列不等式:①a 2+1>a ;②⎝⎛⎭⎫a +1a ⎝⎛⎭⎫b +1b ≥4;③(a +b )⎝⎛⎭⎫1a +1b ≥4;④a 2+9>6a . 其中恒成立的是.(填序号) 答案 ①②③解析 由于a 2+1-a =⎝⎛⎭⎫a -122+34>0,故①恒成立; 由于a +1a ≥2,b +1b≥2.∴⎝⎛⎭⎫a +1a ⎝⎛⎭⎫b +1b ≥4,当且仅当a =b =1时,等号成立,故②恒成立; 由于a +b ≥2ab ,1a +1b≥21ab, 故(a +b )⎝⎛⎭⎫1a +1b ≥4,当且仅当a =b 时,等号成立,故③恒成立; 当a =3时,a 2+9=6a ,故④不恒成立. 综上,恒成立的是①②③.1.两个不等式a 2+b 2≥2ab与a +b2≥ab 都是带有等号的不等式,对于“当且仅当…时,取等号”这句话的含义要有正确的理解.一方面,当a =b 时,a +b 2=ab ;另一方面,当a +b2=ab 时,也有a =b .2.在利用均值不等式证明的过程中,常需要把数、式合理地拆成两项或多项或把恒等式变形配凑成适当的数、式,以便于利用均值不等式.一、选择题1.不等式m 2+1≥2m 中等号成立的条件是( ) A.m =1B.m =±1C.m =-1D.m =0 答案 A2.若a ,b ∈R 且ab >0,则下列不等式中恒成立的是( )A.a 2+b 2>2abB.a +b ≥2abC.1a +1b >2abD.b a +a b≥2 答案 D解析 ∵a 2+b 2-2ab =(a -b )2≥0,∴A 错误; 对于B ,C ,当a <0,b <0时,显然错误; 对于D ,∵ab >0, ∴b a +a b≥2b a ·ab=2, 当且仅当a =b 时,等号成立.3.若x >0,y >0且x +y =4,则下列不等式中恒成立的是( ) A.1x +y ≥14B.1x +1y ≥1C.xy ≥2D.1xy ≥1答案 B解析 若x >0,y >0,由x +y =4,得x +y4=1,∴1x +1y =14(x +y )⎝⎛⎭⎫1x +1y =14⎝⎛⎭⎫2+y x +x y ≥14×(2+2)=1, 当且仅当x =y =2时,等号成立.4.若0<a <b 且a +b =1,则下列四个数中最大的是( ) A.12B.a 2+b 2C.2ab D.a 答案 B解析 a 2+b 2=(a +b )2-2ab ≥(a +b )2-2·⎝ ⎛⎭⎪⎫a +b 22=12.a 2+b 2-2ab =(a -b )2≥0,∴a 2+b 2≥2ab . ∵0<a <b 且a +b =1,∴a <12.∴a 2+b 2最大.5.设a >0,b >0,若3是3a 与3b 的等比中项,则1a +1b 的最小值为( )A.8B.4C.1D.14答案 B解析 由题意知3a ·3b =3,即3a +b =3, 所以a +b =1. 因为a >0,b >0,所以1a +1b =⎝⎛⎭⎫1a +1b (a +b )=2+b a +ab ≥2+2b a ·ab=4, 当且仅当a =b =12时,等号成立.6.已知a ,b ∈(0,+∞),则下列不等式中不成立的是( ) A.a +b +1ab≥2 2 B.(a +b )⎝⎛⎭⎫1a +1b ≥4 C.a 2+b 2ab ≥2abD.2ab a +b>ab 答案 D 解析 a +b +1ab ≥2ab +1ab ≥22, 当且仅当a =b =22时,等号成立,A 成立; (a +b )⎝⎛⎭⎫1a +1b ≥2ab ·21ab=4, 当且仅当a =b 时,等号成立,B 成立; ∵a 2+b 2≥2ab >0, ∴a 2+b 2ab≥2ab ,当且仅当a =b 时,等号成立,C 成立; ∵a +b ≥2ab ,且a ,b ∈(0,+∞), ∴2ab a +b ≤1,2ab a +b≤ab . 当且仅当a =b 时,等号成立,D 不成立. 7.设0<a <1<b ,则一定有( ) A.log a b +log b a ≥2 B.log a b +log b a ≥-2 C.log a b +log b a ≤-2 D.log a b +log b a >2答案 C解析 ∵0<a <1<b ,∴log a b <0,log b a <0,-log a b >0,-log b a >0, ∴(-log a b )+(-log b a )=(-log a b )+⎝⎛⎭⎫-1log a b ≥2, 当且仅当ab =1时,等号成立, ∴log a b +log b a ≤-2. 二、填空题8.若a <1,则a +1a -1有最(填“大”或“小”)值,为.答案 大 -1解析 ∵a <1,∴a -1<0,∴-⎝ ⎛⎭⎪⎫a -1+1a -1=(1-a )+11-a≥2(当且仅当a =0时取等号), ∴a -1+1a -1≤-2,∴a +1a -1≤-1.9.已知a >b >c ,则(a -b )(b -c )与a -c2的大小关系是.答案(a -b )(b -c )≤a -c2解析 因为a >b >c ,所以a -b >0,b -c >0, 所以a -c 2=(a -b )+(b -c )2≥(a -b )(b -c ),当且仅当a -b =b -c 时,等号成立.10.设a >1,m =log a (a 2+1),n =log a (a +1),p =log a 2a ,则m ,n ,p 的大小关系是.(用“>”连接)答案 m >p >n 解析 ∵a >1, ∴a 2+1>2a >a +1,∴log a (a 2+1)>log a (2a )>log a (a +1),故m >p >n . 三、解答题11.设a ,b ,c 都是正数,求证:bc a +ca b +abc ≥a +b +c .证明 ∵a ,b ,c 都是正数,∴bc a ,ca b ,abc 也都是正数.∴bc a +ca b ≥2c ,ca b +ab c ≥2a ,bc a +abc ≥2b , 三式相加得2⎝⎛⎭⎫bc a +ca b +ab c ≥2(a +b +c ), 即bc a +ca b +abc ≥a +b +c , 当且仅当a =b =c 时,等号成立.12.已知x >y >0,xy =1,求证:x 2+y 2x -y ≥2 2.证明 ∵xy =1,x >y >0,∴x 2+y 2x -y =(x -y )2+2xy x -y =(x -y )2+2x -y =(x -y )+2x -y≥2(x -y )·2x -y=2 2.当且仅当⎩⎨⎧x -y =2x -y ,xy =1,即⎩⎪⎨⎪⎧x =6+22,y =6-22时取等号.13.已知a ,b ,c 为正实数,且a +b +c =1. 求证:⎝⎛⎭⎫1a -1⎝⎛⎭⎫1b -1⎝⎛⎭⎫1c -1≥8.证明 ∵a ,b ,c 均为正实数,且a +b +c =1, ∴1a -1=1-a a =b +c a ≥2bc a , 同理1b -1≥2ac b ,1c -1≥2ab c.由于上述三个不等式两边均为正,分别相乘得⎝⎛⎭⎫1a -1⎝⎛⎭⎫1b -1⎝⎛⎭⎫1c -1≥2bc a ·2ac b ·2ab c =8.高中数学打印版校对完成版本 当且仅当a =b =c =13时,等号成立. 四、探究与拓展14.若a ,b ,c >0且a (a +b +c )+bc =4-23,则2a +b +c 的最小值是.答案 23-2解析 由a (a +b +c )+bc =4-23,得a (a +b )+(a +b )c =(a +b )(a +c )=4-23,而2a +b +c =(a +b )+(a +c )≥2(a +b )(a +c )=24-23=2(3-1)=23-2. 当且仅当a +b =a +c ,即b =c 时等号成立.15.已知k >16,若对任意正数x ,y ,不等式⎝⎛⎭⎫3k -12x +ky ≥2xy 恒成立,求实数k 的最小值. 解 ∵x >0,y >0,∴不等式⎝⎛⎭⎫3k -12x +ky ≥2xy 恒成立等价于⎝⎛⎭⎫3k -12x y +k y x ≥2恒成立. 又k >16,∴⎝⎛⎭⎫3k -12x y +k y x ≥2k ⎝⎛⎭⎫3k -12, ∴2k ⎝⎛⎭⎫3k -12≥2,解得k ≤-13(舍去)或k ≥12, ∴k min =12.。

辽宁省庄河市高级中学人教B版高一数学必修三导学案:3.3.2随机数的含义与应用

辽宁省庄河市高级中学人教B版高一数学必修三导学案:3.3.2随机数的含义与应用

3. 3.2几何概型及均匀随机数的产生一、教材分析1.几何概型是不同于古典概型的又一个最基本、最常见的概率模型,其概率计算原理通俗、简洁,对应随机大事及试验结果的几何量可以是长度、面积或体积.2.假如一个随机试验可能消灭的结果有无限多个,并且每个结果发生的可能性相等,那么该试验可以看作是几何概型.通过适当设置,将随机大事转化为几何问题,即可利用几何概型的概率公式求大事发生的概率.二、教学目标(1)正确理解几何概型的概念; (2)把握几何概型的概率公式;(3)会依据古典概型与几何概型的区分与联系来判别某种概型是古典概型还是几何概型; (4)了解均匀随机数的概念;(5)把握利用计算器(计算机)产生均匀随机数的方法; (6)会利用均匀随机数解决具体的有关概率的问题. 三、教学重点难点1、几何概型的概念、公式及应用;2、利用计算器或计算机产生均匀随机数并运用到概率的实际应用中. 四、学情分析五、教学方法1.自主探究,互动学习2.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3.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怀疑→情境导入、呈现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六、课前预备1、通过对本节学问的探究与学习,感知用图形解决概率问题的方法,把握数学思想与规律推理的数学方法;2、教学用具:投灯片,计算机及多媒体教学.七、课时支配:1课时 七、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在概率论进展的早期,人们就已经留意到只考虑那种仅有有限个等可能结果的随机试验是不够的,还必需考虑有无限多个试验结果的状况。

例如一个人到单位的时间可能是8:00至9:00之间的任何一个时刻;往一个方格中投一个石子,石子可能落在方格中的任何一点……这些试验可能消灭的结果都是无限多个。

2、基本概念:(1)几何概率模型:假如每个大事发生的概率只与构成该大事区域的长度(面积或体积)成比例,则称这样的概率模型为几何概率模型; (2)几何概型的概率公式: P (A )=积)的区域长度(面积或体试验的全部结果所构成积)的区域长度(面积或体构成事件A ;(3)几何概型的特点:1)试验中全部可能消灭的结果(基本大事)有无限多个;2)每个基本大事消灭的可能性相等.3、例题分析: 课本例题略例1 判下列试验中大事A 发生的概度是古典概型,还是几何概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 均值不等式(一)编号22 编写: 验证: 审核:一、学习目标:1.掌握均值定理的推导2.培养学生应用均值定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重点难点:重点:均值定理的推导极其应用难点:均值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三、学习过程:(一)自学教材,填空⒈正数a 、b 的算术平均数为 ;几何平均数为 .⒉均值不等式是 。

其中前者是 ,后者是 .如何给出几何解释?⒊在均值不等式中a 、b 既可以表示数,又可以表示代数式,但都必须保证 ;另外等号成立的条件是 .⒋试根据均值不等式写出下列变形形式,并注明所需条件(1)a 2+b 2 ( ) (2)2ba ( ) (3)ab +b a ( ) (4)x +x 1( )(5)x +x1( ) (6)ab ≤ ( )⒌在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大值和最小值时,必须注意a+b 或ab 是否为 值,并且还需要注意等号是否成立.(二)典型例题例⒈已知a 、b 、c ∈(0,+∞),且a+b+c=1,求证a 1 +b 1+c1≥9.例⒉(1)一个矩形的面积为100m 2。

问这个矩形的长、宽各为多少时,矩形的周长最短?最短周长是多少?(2)已知矩形的周长为36m 。

问这个矩形的长、宽各为多少时,它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三)课堂训练⒈已知a 、b ∈(0,1)且a ≠b ,下列各式中最大的是( )A.a 2+b 2 B.2ab C.2a b D.a +b ⒉判断下列不等式的证明过程中的正误,并指出错因。

(1)若a 、b ∈R ,则a b +b a ≥2ba ab ∙=2( ) (2)若x 、y ∈R +,则lgx +lgy ≥2y x lg lg ∙( )(3)x ∈R -,则x +x 4≥-2xx 4∙=-4( ) (4)若x ∈R ,则x2+x-2≥2x x -∙22=2( )⒊x ∈R ,下列不等式恒成立的是( )A .x 2+1≥xB .112+x <1 C .lg(x 2+1)≥lg(2x) D .x 2+4>4x ⒋设x>0,则函数y=2-x4-x 的最大值为 ;此时x 的值是 。

5.若x>1,则log x 2+log 2x 的最小值为 ;此时x 的值是 。

6.⑴函数f(x)=x(2-x)的最大值是 ;此时x 的值为___________________;. ⑵函数f(x)=2x(2-x)的最大值是 ;此时x 的值为___________________; ⑶函数f(x)=x(2-2x)的最大值是 ;此时x 的值为___________________; ⑷函数f(x)=x(2+x)的最小值是 ;此时x 的值为__________________;(四)课后练习(题目分为A 、B 、C 三级,A 、B 为必须掌握的,C 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作。

)A1.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a 2+1>2a B.│x+x 1│≥2 C.abba +≤2 D.sinx+x sin 4最小值为4. A2.以下各命题(1)x 2+112+x 的最小值是1;(2)1222++x x 最小值是2;(3)若a>0,b>0,a+b=1则(a+a 1)(b+b1)的最小值是4,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0 B.1 C.2 D.3A3 设a>0,b>0则不成立的不等式为( )A.a b +ba≥2 B.a 2+b 2≥2ab C.ab 2+b a 2≥a +b D.b a 11+≥2+b a +2B4 设a 、b ∈R +,若a+b=2,则ba 11+的最小值等于( ) A.1 B.2 C.3 D.4 B5 已知a ≥b>0,下列不等式错误的是( ) A.a 2+b 2≥2ab B.222b a a +≥C.b a ab ab +≤2 D.112--+≥b a abA6 若a 、b 为正数且a+b=4,则ab 的最大值是________. B7 已知x>1.5,则函数y =2x+324-x 的最小值是_________.C8 已知a 、b 为常数且0<x<1,则xb x a -+122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9 已知x,y ∈(-3,3)且xy =-1,求s=22121233yx -+-的最小值。

B10 在△ABC 中∠C=90°,AC=3,BC=4,一条直线分△ABC 的面积为相等的两个部分,且夹在AB 与BC 之间的线段最短,求此线段长。

(五)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写在下面。

3.2 均值不等式(二)编号 编写: 验证: 审核:一、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进一步加深对均值不等式的理解,能灵活地用均值不等式解决有关问题。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数学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重点难点:重点:均值定理应用 难点:均值定理的理解 三、学习过程:(一)填空1、(1)222b a ab +≤ (2) 22⎪⎭⎫⎝⎛+≤b a(3)≥+b a a b (条件: ) (4)≤⎪⎭⎫⎝⎛+22b a(5)≥+b ba 2(条件: ) (6)推广:如果有n 个正数n a a a a ,,,,321 ,则na a a n+++ 21 n n a a a 212、均值不等式求最值,在利用“两个正数的和为定值,则可求其积的最大值;积为定值,则可求其和的最小值”这个结论时,应注意使这个结论成立的三个前提条件。

即:“一正二定三相等”。

(1)一正:各项或各因式非负; (2)二定:和或积为定值;(3)三相等:各项或各因式都能取得相等的值。

(二)典型例题1、判断()123f x x x=+的最小值是12吗?为什么?如果是,需要什么条件2、是否可以用均值不等式的相关知识求()1f x =+的最值,为什么?跟踪练习:已知0,0x y >> ,且191x y+=,求x y +的最小值4.求函数()271011x x y x x ++=>-+的最小值及此时x 的值。

(三)课堂训练1、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当01x x >≠且时,1lg 2lg x x +≥ B.当0x >2≥ C.当2x ≥时,1x x +的最小值是2 D.当02x <≤时,1x x-无最大值2、已知30x -<<,则y =的最小值为( ) A.92 B.32- C.12 D.92-3、若01,01x y <<<<,则x y ≠,则22,,2,x y x y xy ++中最大的一个是( )A.22x y + B.x y + C.2xy D.4.若正数a,b 满足ab=a+b+3,则ab 的取值范围是( )A.[)+∞,9B. [)+∞,6C.(]9,0D.()6,05、函数241x x y x -+=-在1x >的条件下的最小值为 ;此时x =6、当1x >时,求4311y x x =++-的最小值以及对应的x 的值. 7.若x,y>0,且x+2y=3,求yx 11+的最小值.(四)课后练习A1、若x R ∈,则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A.()()2lg 1lg 2x x +≥B.212x x +> C.2111x <+ D .()2122x x +≤ A2、设,x y 满足220x y +=的正数,则lg lg x y +的最大值是( ) A.50 B.20 C.1lg5+ D.1 A3、已知01x <<,则()33x x -取得最大值时x 的值为( ) A.13 B.12 C.34 D.23B4、已知正数,x y ,满足491x y+=,则xy 有( ) A.最小值12 B.最大值12 C.最小值144 D.最大值144B5、已知52x ≥,则()24524x x f x x -+=-有( )A.最大值54 B.最小值54C.最大值1D.最小值1 C6、点(),P x y 在经过()3,0A ,()1,1B 的两点的直线上,那么24xy+的最小值是( )A.不存在C7、若1a b >>,P =()1lg lg 2Q a b =+,lg 2a b R +⎛⎫= ⎪⎝⎭,则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A.R P Q <<B. P Q R <<C. Q P R <<D. P R Q <<A8、已知221x y +=,对于满足条件的,x y 恒有不等式0x y k +-≥成立,则k 的最大值为 ;A9、判断下列不等式的证明过程中的正误,并指出错因。

(1)若a 、b ∈R ,则a b +b a ≥2ba ab ∙=2( ) (2)若,x y R +∈,则lgx +lgy ≥2y x lg lg ∙( )(3)若0x <,则x +x 4≥-2xx 4∙=-4( ) (4)若x ∈R ,则x2+x-2≥2x x -∙22=2( )A10、求函数()()2301xf x x x x =<++的值域B11、已知0,0x y >>a 应该满足什么范围?四、选做题C ()2,,,2a b aba b R a b++∈+这四个数之间的大小.五、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写在下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