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网消防安防综合监控管理平台
国家电网设备综合监测系统
国家电网设备综合监测系统国家电网设备综合监测系统【摘要】电力供应是整个社会生产、人民生活的基本保证之一。
自然环境(如冰雹,飓风)、人为因素(如盗窃,施工)等也是造成电力设备故障的主要原因,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力综合监测系统方案帮助电力维护部门进一步解决变电站高效维护、统一管理方面、远程监控的问题。
【关键词】无线传感器节点系统管理一、系统概述电力设备综合监测系统是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技术平台的一个开放性系统,目前已融合水浸在线监测、环境温湿度在线监测、红外在线监测以及气体在线监测等多个子系统,可实现变电站、环网柜、开关柜、电力线路等设备的水浸、环境温湿度、门开关、有毒可燃气体等信息监测,同时具备实时报警及物联网联动功能。
本系统由现场传感器、基站和综合监测平台组成。
基站(网关)基站负责把接收到的传感器节点数据转发到计算机,进行存储,分析和处理。
基站数据可接入本地计算机,也可通过以太网等其他网络接入远程监控主机。
传感器节点无线传感器节点使用方便,替代了传统测试系统布线带来的麻烦。
无线数字信号传输方式消除了长电缆传输带来的噪声干扰,使整个测量系统具有极高的测量精度和抗干扰能力。
传感器节点体积小巧,重量较轻,由电源模块、采集处理模块、无线收发模块组成,全部模块封装在一个塑料或金属外壳内。
采集的数据既可以实时传输至计算机,也可存储在节点内,保证了数据的可靠性。
自由组合成不同输入量的通道,进行多物理量、多测点、分布式、同步监测。
BEENET 无线传感器网络特点无线的传输方式,使得抗干扰能力增强;传输距离远,功耗低,体积小,防水防尘;自组织、自恢复、多网络拓扑结构;深度1的星形网可支持65535个节点;各道独立采集,同步精度可达1ms;采用AES 128位加密算法,数据安全;内置2,4,8M及1G Flash数据存储器;可组成本地监测系统和远程监测系统;可采用锂电池、太阳能电池板、感应供电及高容量干电池等多种供电方式;传感器网络系统结构简单,功耗低,同步精度高,鲁棒性好,稳定可靠,具备易安装、易使用、易扩展、易升级、易维护等特点。
消防电源监控系统调试方法
消防电源监控系统调试方法一、调试目标和原则1.1 调试目标消防电源监控系统是保障消防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调试工作的目标是确保系统能够稳定可靠地运行,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1.2 调试原则在进行消防电源监控系统的调试工作时,需遵循以下原则: 1. 安全第一,确保调试过程中不会对现场和人员造成危害; 2. 先易后难,分步骤进行调试,逐步解决问题; 3. 实用有效,结合实际情况制定调试方案,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工作; 4. 记录完整,及时记录调试过程中的问题、解决方法和结果,便于后续维护和改进。
二、调试准备2.1 硬件准备1.检查消防电源监控设备的连接和布线,确保接线正确并稳定;2.确保监控系统所需的电源供应稳定可靠;3.确认各设备(如传感器、报警器等)与监控系统的连接完好。
2.2 软件准备1.准备相应的调试工具软件,如监控系统的调试软件、串口调试助手等;2.安装并配置相应的驱动程序和依赖库;3.确保监控系统的软件已经配置完成,并进行必要的初始化设置。
2.3 调试人员准备1.组织专业的调试人员参与,确保具备相关知识和技能;2.召集相关人员共同参与,如系统设计人员、安装人员等;3.检查调试人员所需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静电手套、防护眼镜等。
三、调试步骤和方法3.1 硬件调试1.检查传感器和报警器的接线,并使用万用表等仪器检测线路是否正常;2.逐个连接监控设备,确认连接是否正确并稳定;3.进行设备的功能测试,验证其工作状态是否正常;4.在消防装置正常工作、报警器响起的情况下,检查监控系统是否能够正常接收并显示报警信号。
3.2 软件调试1.运行监控系统调试软件,检查各个模块的初始化状态;2.配置监控系统的相关参数,如报警阈值、报警方式等;3.按照设定的测试用例,逐一测试系统的各项功能;4.模拟报警情况,检查系统是否能够正确识别并进行相应处理。
3.3 整体调试1.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模拟各种报警场景,检验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2.检查系统的容错性,如网络中断或断电时的处理能力;3.测试系统的报警通知功能,包括声光报警、短信报警等。
国家电网数据中心一体化监控系统的部署实施
告 警 管 理 具 有 强 大 的 第 一 时
是 消 防 系 统 火 灾 报 警 联 动 :二 是
安 防 系 统 防 盗 报 警 联 动 。对 于 这 2种 联 动 分 别 以 不 同 的 联 动 方 式 来 处 理 :对 于 消 防 报 警 联 动 采 用 硬 件 联 动 的 方 式 . 而 安 防 系 统 的 防 盗 报 警 联 动 则 采 用 软 件 方 式 的
2 设 备 汇 总 表 汇 总 了 所 有 的 )
水 环 境 等 进 行 实 时 的 监 控 和 数 据
采集 。
3 12 楼 宇 ( A ) 统 集 成 .. B 系
全 面稳定 的告警 管理 体 系 。
3 1 5联 动 管 理 功 能 ..
楼 宇 自控 系 统 对 大 楼 内 的 设 备 , 冷 水 机组 、 却塔 、 明 、 如 冷 照 新
力 的 保 障 。报 警 方 式 多 样 化 , 个 每
事 件 又 可 设 定 多 个 报 警 组 ,每 个 监 控 分 析 功 能 是 对 监 控 的 数
报 警 组 都 可 设 定 一 种 报 警 方 式 及
一
据 进 行 综 合 的 分 析 ,其 分 析 的 结
果 可 以 为 用 户 提 供 有 建 设 性 的 参
组 管 理 人 员 。当 有 事 件 发 生 时 ,
管理模块根据设定 的报警流程 , 把 报 警 信 息 及 时 反 馈 给 相 关 人
员 . 这 一 系 列 的 功 能 共 同 构 成 了
考 数 据 。 括 事 件 日志 、 备 汇 总 包 设
表 、 史 曲线 、 信 状 态 。 历 通 1 事 件 日志 功 能 提 供 用 户 查 ) 询 。用 户 可 以根 据 需 要 的 条 件 对 事 件 日志 进 行 查 询 。
变电站综合监控系统
变电站(室)综合监控系统项目概况本项目为变电站(室)搭建智能监控环境,替代传统的人工巡检方式,达到快速、高效自动巡视。
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智能电网,但由于输变电使用环境限制和结构的复杂性使得智能化信息化水平较低,也正因环境恶劣结构复杂,输变电的故障率居高不下,随着智能电网工作的进一步深入,输变电智能化信息化已成为下一步的主要工作之一,但是由于存在信息采集种类繁多,缺少传输通道,缺少综合的监控软件等原因,国内尚无很系统的解决方案。
我公司根据国网技术导则要求开发的变电站(室)综合监控系统填补了这一空白,能够完成输变电的电能参数采集和图像、环境参数等非电量采集,利用轨道机器人或轮式机器人搭载各种传感器代替人工巡检,将所有数据收集汇总后经由IED模块将数据转化并上传至后台,使值班人员能够及时了解各设备运行参数以及环境参数,极大的降低设备故障率和供电事故率,替代复杂的人工巡检。
系统概述本系统可对变电站(室)内有害气体、空气含氧量、噪声、温度、湿度等环境参量、以及高频脉冲局放,超声波地电波局放,变压器铁芯接地电流、夹件电流等电力参数进行监测,对变电站(室)进行视频监控、红外成像。
系统可通过巡检机器人以及站点固定采集设备有效监测到变电站(室)内环境参数及电气电力参数的异常,根据设备的运行状态判断事态发展趋势进行预警,由原来只有在事故后告警变为事故前预警,提醒运维人员进行及时检修和维护,并上报和记录原始数据,系统软件处理上,设置多个告警等级,针对不同的现象,提示不同的告警内容,可有效地防止误报、漏报,为状态检修提供可靠的数据依据,大幅度降低事故的发生。
系统特点本变电站(室)综合监控系统具备以下特点:1. 高度集成:系统将环境监测、电力参数采集、视频监控、红外成像等多种功能集于一身,实现对变电站(室)全方位的实时监控。
2. 智能预警:通过先进的数据分析和模式识别技术,系统能够对潜在的故障和异常情况进行智能预警,提前发现并处理问题,避免事故发生。
综合安防管理平台操作手册
iSecure Center综合安防管理平台操作手册前言本部分内容的目的是确保用户通过本手册能够正确使用产品,以避免操作中的危险或财产损失。
在使用此产品之前,请认真阅读产品手册并妥善保存以备日后参考。
适用产品本手册适用于iSecure Center客户端。
本手册描述了iSecure Center客户端,指导您完成相关配置与操作。
符号约定对于文档中出现的符号,说明如下所示。
符号说明说明说明类文字,表示对正文的补充和解释。
注意注意类文字,表示提醒用户一些重要的操作或者防范潜在的伤害和财产损失危险。
如果不加避免,有可能造成伤害事故、设备损坏或业务中断。
危险危险类文字,表示有高度潜在风险,如果不加避免,有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的重大危险。
目录第 1 章法律声明ii第 1 章前言ii1.1 适用产品ii1.2 符号约定ii第 1 章概述61.1 简介61.2 运行环境要求61.3 登录7第 2 章事件联动82.1 实时事件监控82.2 查询事件10第 3 章图上监控113.1 资源点操作113.2 地图操作133.3 图上报警143.3.1 查看实时报警143.3.2 查询历史事件153.4 轨迹回放16第 4 章人脸监控194.1 实时识别194.2 陌生人识别194.3 重点人员识别204.4 高频人员识别204.5 以脸搜脸204.6 查询抓拍历史记录21第 5 章视频监控235.1 实时预览235.1.1 开始预览235.1.2 手动抓图245.1.3 管理视图245.1.4 云台控制255.1.4.1 设置预置点265.1.4.2 设置巡航265.1.4.3 设置轨迹275.1.5 轮巡预览285.1.6 辅屏预览285.1.7 广播285.1.8 自定义预览工具栏295.2 远程回放315.2.1 回放视频文件315.2.1.1 常规回放315.2.1.2 同步回放325.2.2 添加标签335.2.3 下载录像文件335.2.4 自定义回放工具栏345.3 预览和回放设置355.4 全景监控375.4.1 开启全景预览375.4.2 全景视频参数设置38第 6 章电视墙396.1 资源管理396.1.1 添加电视墙396.1.2 添加解码设备406.1.2.1 添加在线解码设备40 6.1.2.2 通过IP地址添加设备41 6.1.3 关联解码通道436.2 电视墙配置436.2.1 配置取流模式436.2.2 拼接电视墙446.2.3 配置虚拟LED456.3 解码上墙466.3.1 预览上墙476.3.1.1 监控点预览上墙476.3.1.2 场景上墙496.3.1.3 模拟信号源上墙506.3.2 回放上墙526.3.3 桌面上墙536.3.4 开窗和漫游536.4 场景管理556.4.1 添加场景566.4.2 设置监控点轮巡576.4.3 设置场景切换计划576.5 配置电视墙参数58第 7 章门禁管理607.1 控制门状态607.2 收藏夹管理617.2.1 添加收藏夹617.2.2 添加门禁点到收藏夹61 7.3 查看门禁事件62第 8 章停车场638.1 控制道闸638.2 查看过车记录638.3 查看道闸控制记录648.4 查看车位占用情况648.5 查看一户多车车辆在场状态64 第 9 章行车监控669.1 实时定位669.2 行车轨迹回放679.3 事件查询68第 10 章园区卡口69第 11 章入侵报警7111.1 控制子系统7111.2 控制防区7111.3 查看事件日志72第 12 章常规配置73第 1 章概述本客户端是平台配套的控制客户端,适用于监控中心、值班室、指挥调度室等场合。
智慧消防综合管理平台技术规范书(水压检测)
智慧消防综合管理平台技术规范书二零一九年六月目录1.前言 (3)2. 技术服务内容 (3)3.系统架构及部署方案 (3)3.1总体架构设计 (3)3.2 架构规划 (4)3.3平台部署方案 (5)3.3.1 设计原则 (5)3.3.2 云平台架构 (6)3.3.3运维管理模块 (6)4.云平台及配套软件业务介绍 (7)4.1平台登录 (7)4.2地图展示 (7)4.3设备信息展示 (7)4.4设备管理 (8)4.5 系统设置 (8)(1)用户设置 (8)(2)信息设置 (8)4.6监控中心 (8)4.7通知功能 (9)4.8操作日志 (9)4.9保单信息 (9)5. APP业务功能介绍 (9)5.1 APP登录 (9)5.2 查看APP设备异常消息 (9)5.3 地图 (9)5.4 查看设备信息 (10)5.5 智能消防设备详情查看 (10)5.6 APP账户管理 (10)5.7 远程升级 (10)6. 微信公众号业务功能介绍 (10)6.1 安装设备 (10)6.2 个人中心 (11)6.3 报警信息 (11)6.4我的设备 (11)6.5推送通知 (11)1.前言此技术框架为智慧消防综合管理项目技术详解及技术范畴内对应的服务,此框架应视为保证智慧消防综合管理项目所需的最低标准。
2. 技术服务要求技术提供方需要负责智慧消防综合管理系统布署及相关技术服务,确保以下工作可以顺利开展:1、可提供全国范围(除港澳台外)内的智慧消防综合管理系统硬件部署取点,并且做好引导指示技术服务。
2、可提供全国范围内的智慧消防综合管理系统平台部署,协助并解决平台布署、实施过程中涉及到的各类系统障碍服务。
3、负责完成系统所需要的软硬件(如服务器等)的调试工作服务。
4、负责项目整体支撑工作服务,全面规划全国范围内智慧消防综合管理系统解决方案,协调内外部资源,保证本项目实施的顺利进行,负责进度控制、风险管理,质量控制等管理过程。
基于RIA技术的综合网管平台研究
构, 然而 展现 层精 确 控制 、 良好 的用 户 交互 以及 大
观 上 要 求 电 力 通 信 网 综 合 网 管 平 台 系统 能 够 实 现 低 成 本 的 We b部 署 , 便 于 各 级 通 信 管 理 以
部 门 可 以便 捷 地 接 入 与 访 问 然 而 传 统 的 B o e/ev r B S 体 系 架 构 远 远 无 法 满 足 综 合 网 rws r re ( / ) S
合 、 一 管 , 进 各 级 _ 度 一 体 化 运 作 , 善 棚 统 促 i J 吉 i 完 应 的 T 作制 度 、 务流 程 、 准 体 系 和技 术手 段 。 业 标 为 适应 国 家 电网快 速 发 展 , 应 公 司“ 适 t集 五 大 ” 对通 信 的管理 需 求 ,令 面提 升通 信 调度 驾驭 智 能 通 信 网 的 能 力 和 大 范 同 通 信 资 源 优 化 配 置 的 能 力 .提 高通信 网络运 维 和 渊度管 理 的集 约 化和 精
益 化 水 平 .有 必 要 加 快 进 行 电 通 信 网 综 合 网 管
1 Rl 简 介 A
互 联 网技 术 的 迅 猛 发 展 使 得 基 于 J EE 的 B S 2 /
架 构应 大 行其 道 ,浏 览 器成 为 客 _端 的唯一 _ r L I I
具 这 种 不 需 要 部 署 、 够 快 速 适 应 不 断 变 化 的 软 能
中 图分 类 号 : TN91 .5 58 3 文 献标 志码 : B 文 章 编 号 : 0 5— 6 ( 01 0 — 0 5 0 1 0 7 41 2 0) 9 0 5 — 3
山能安保:打造一流消防安保服务商
362024年4月·山东国资省属企业STATE-OWNED ENTERPRISE山能安保:打造一流消防安保服务商文|本刊记者 徐天宝/通讯员 王辉 范兴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人员精干、专业精良、服务高效、保障有力”……走进山东能源集团消防救援支队、山东能源安保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能安保”)总部大院,扑面而来的是英武之气与国企担当精神。
山东能源集团消防救援支队、山东能源集团安保服务有限公司复合设置,作为山东能源发展服务集团权属企业。
近年来,山能安保秉承“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企分忧、勇于担当”的企业精神,为山东能源集团100余家权属企业及中国石化、国家管网、国家电网等省内外企业提供优质服务,业务辐射山东、广东、浙江、江苏、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多省。
先后执行青岛上合峰会、中国网球公开赛、杭州亚运会、世界军人运动会等大型安保任务百余场次,成为山东省大型活动保安服务标准化试点单位。
“切实打造一支综合素质全面过硬的安保消防队伍,确保随时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为山东能源集团高质量发展贡献山能安保力量。
”山能消防救援支队支队长、安保公司执行董事周振松对记者说。
创新服务 担当作为“最偏最远最放心。
”这是地处中国最北端的黑龙江漠河山能安保项目部喊出的口号。
始建于1976年的山能安保,前身为兖州矿务局公安处消防队、经济民警支队。
发展至今,公司下设4个区域消防救援大队、2个保障大队、13个安保项目部和8个分公司、2个子公司,业务涵盖消防、安保、技防、培训、物业5大板块。
从最初的单一低端人防安保到人防、犬防、技防、消防、培训综合多元化产业;从几台押运车辆到无人机、消防机器人、互联网+应急安保指挥车、5G智慧安检仪等一大批高端安保消防设备投入使用,实现了综合守护、智慧安保的双轮驱动。
锻造过硬消防安保队伍,为企业守护安全,服务驻地经济发展和平安建设,是山能安保的庄严承诺。
公司先后被评为“平安山东建设先进单位”“山东省先进企业专职消防队”“山东省保安行业突出集体”“山东省抗震救灾先进青年集体”、山东省国资委“省管企业青年文明号”和“省属企业文明单位”,2次被山东省公安厅记“集体二等功”,3次荣获济宁市“119消防奖先进集体”;86人次获评省、市级先进个人。
智能电网监控系统
一、总体目标随着计算机、网络传输、多媒体、大规模数据存储等新技术的发展,需对智能电网监控提出更高的需求:在变电站端视频需要与环境数据监控、开关、报警、门禁、综合自动化及安防等系统的紧密关联。
与遥调、遥控、遥测、遥信相结合,实现电力系统“五遥”可视化调度功能,真正实现无人监守变电站。
二、设计依据及原则本设计以行业标准及最新的《南方电网公司变电站及发电厂视频及环境监控系统技术规范Q/CSG110023-2012》、《智能变电站辅助系统综合监控平台技术规范》、国家电网公司《电网视频监控系统及接口第一部分:技术要求》、《国家标准GBT28181-2011安全防范视频监控作为设计依据》和《ONVIF规范2.0》作为设计依据,结合项目的具体情况,用最佳设计方案体现最高的性能价格比,是本方案设计的指导思想,也是本方案设计的基本出发点和追求的目标。
本设计主要贯彻“高质量”及“低价格”两条主线来进行并按照以下原则进行设计:CAN总线分支器1.先进性:在投资费用许可的情况下,系统采用当今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一方面能反映系统所具有的先进水平,另一方面又使系统具有强大的发展潜力,以便该系统在尽可能的时间内与社会发展相适应。
2.可靠性:系统最重要的就是可靠性,系统一旦瘫痪的后果将是难以想象的,因此系统必须可靠地、能连续地运行,系统设计时在成本接受的条件下,从系统结构、设备选择、产品供应商的技术服务及维修响应能力等各方面均应严格要求,使得故障发生的可能性尽可能少。
即便是出现故障时,影响面也要尽可能小。
3.安全性:对于一个系统来说,其内外部的安全性也非常重要,应具有密码、多级控制级别、撤设防级别;操作人权限可划分为系统设置、2超级用户、值班员等,各种系统控制、报警时间应具有记录及共享功能。
4.可扩充性:系统设计时应充分考虑今后的发展需要,系统应具有预备容量的扩充与升级换代的可能。
5.规范性:由于本系统是一个严格的综合性系统,在系统的设计与施工过程中应参考各方面的标准与规范,严格遵从各项技术规定,做好系统的标准化设计与施工。
国家电网变电站一体化综合监控系统解决方案
3.1 系统结构
按行政区域划分,信通变电站一体化综合监控系统解决方案采用星形拓扑、多级组网结构, 如下图所示:
图 1 信通综合监控三级组网结构图
4
山东信通电器有限公司
变电站一体化综合监控系统解决方案
图 1 是典型的三级组网结构(系统支持多级组网) 。监控现场在变电站及通讯机房,二级监 控中心建设在分控中心,在指挥调度中心建设一级监控中心。 监控现场的视频及动力环境信息传送至分控中心(二级监控中心) ,分控中心负责辖区范围 内变电站及通讯机房的监控和管理;根据指挥调度中心(一级监控中心)的需要,分控中心将视 频及动力环境信息发送给指挥调度中心,指挥中心具有系统的最高权限,能够看到所有的视频及 动力环境信息,实现指挥中心的集中统一管一体化综合监控系统的总体建设目标如下: � � 监视变电站内变压器、断路器等重要运行设备的外观状态。 辅助监视变电站内 CT(电磁式电流互感器 )、PT(电压互感器)、避雷器和瓷绝缘子等 高压设备的外观状态。 � � � � 辅助监视变电站内其他充油设备、易燃设备的外观状态。 辅助监视变电站内隔离开关的分合状态。 监视变电站内主要室内环境(主控室、高压室、电容器室、独立通信室等)的情况。 实现变电站防盗自动监控,可进行周界、室内、门禁的报警及安全布控;在条件成熟和 管理规范允许的前提下,宜和站内消防系统实现报警联动。 � 实时监视通讯机房的供电系统工作状况。
第三章、系统解决方案
针对用户需求,山东信通推出了技术先进、功能强大、性能稳定可靠的变电站一体化综合监 控系统解决方案。通过该方案可以实现可视化调度,在下指令时,可以观察设备状况和现场操作 状况,并可以通过语音进行双向交流,有效防止误操作;正常运行时,调度端可以对变电站的设 备和环境进行远程监视,设备存在隐患时,能够做到及时发现;在巡检队建立分中心,保证对设 备的 24 小时全天候监控,对故障或事故进行及时、有效地处理。 山东信通变电站一体化综合监控系统解决方案可以真正实现无人值守和安全保卫,同时可以 将设备现场状况实时传送到电力调度、电力安全保卫部门、操作巡检队等职能管理部门,实现各 取所需的分专业管理,减少了原来电力管理的中间环节,有效地提高了供电管理效率和整体自动 化水平,减少了供电管理成本,最终实现减员增效的目标。 信通变电站一体化综合监控系统解决方案简单描述如下:
智慧油田综合安防管理平台规划设计方案
完成测试和优化后,正式上线运行平 台,并持续监控其运行状态,确保安 防工作的顺利进行。
01
02
平台设计
根据调研结果,设计平台的架构、功 能模块、数据流程等,确保平台的可 扩展性和稳定性。
03
系统集成
将油田现有的安防设备和系统与新平 台进行集成,实现数据的共享和互通 。
05
04
测试与优化
在完成初步集成后,进行全面的测试 ,并根据测试结果进行优化和调整, 确保平台的性能和稳定性。
上线运行与维护阶段
完成测试和优化后,正式上线运 行平台,并持续监控其运行状态 ,确保安防工作的顺利进行。
实施保障措施
组织保障
建立专门的项目组,明确各 成员的职责和分工,确保项 目的顺利进行。
技术保障
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确 保平台的性能和稳定性,同 时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 性。
资源保障
确保项目所需的人力、物力 、财力等资源的充足和及时 供应。
自然灾害风险
油田地处自然灾害多发区,可能面临地震、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 的威胁。
生产安全风险
油田生产过程中涉及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存在火灾、爆炸、 中毒等安全风险。
网络安全风险
智慧油田综合安防管理平台涉及网络安全问题,可能面临黑客攻击、 病毒入侵等网络安全风险。
风险评估
风险等级划分
根据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将风险划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
根据调研结果,明确安防管理平台需要具备 的功能,如视频监控、报警联动、门禁管理 等。
非功能需求分析
分析平台性能、安全性、可扩展性等方面的需求, 确保平台能够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
需求优先级排序
根据油田的实际需求和业务特点,对各项需 求进行优先级排序,为后续的平台设计提供 依据。
上海市消防安全综合监控管理平台技术方案
上海市消防安全综合监控管理平台建设方案上海科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017.4目录1方案概述 (5)1.1建设背景 (5)1.2项目建设范围 (6)1.3项目建设内容 (6)1.3.1城市消防报警联网监管 (6)1.3.2消防用水智能监管 (6)1.3.3消防电气火灾智能化监管 (7)1.3.4消防设施可视化监管 (7)1.3.5消防控制室人员值守监管 (8)1.3.6报警运营中心的建设 (8)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 (8)2.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8)2.1.1城市消防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8)2.1.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9)2.2项目建设的意义 (10)3系统整体方案设计 (11)3.1总体设计理念 (11)3.2业务逻辑设计 (11)3.3组网架构设计 (12)3.4方案集成设计 (14)3.5方案安全设计 (15)4子系统详细设计 (17)4.1视频监控报警系统联网设计 (17)4.1.1消防通道可视化联网设计 (17)4.1.2重点部位视频监控 (20)4.1.3人员值守监测报警 (21)4.2消防报警可视化联网设计 (22)4.2.1前端连接图 (22)4.2.2功能设计 (22)4.3消防用水可视化联网设计 (26)4.3.1前端部署原理 (26)4.3.2功能设计 (27)4.4消防电气火灾可视化联网设计 (30)4.4.1部署原理 (30)4.4.2功能设计 (31)4.5消防基础设施巡查可视化设计 (32)4.5.1流程设计 (33)4.5.2功能设计 (34)4.6消防视可视化综合管理设计 (37)4.6.1视频应用子系统 (37)图标 (39)4.6.2消防业务子系统 (42)4.6.3一卡通应用子系统 (45)4.6.4视频网管子系统 (47)4.6.5电子地图子系统 (50)5网络传输系统设计 (53)5.1网络质量 (53)5.2网络带宽 (53)5.2.1前端系统带宽 (53)5.2.2中心系统带宽 (53)5.2.3客户端带宽的计算 (54)6报警运营中心设计 (55)6.1高清显示系统 (55)6.1.1超高分服务器 (55)6.1.2视频综合平台 (55)6.1.3拼接大屏 (56)6.2运营中心工作机制 (57)7前端设备施工设计 (58)7.1施工设计 (58)7.1.1施工工艺流程 (58)7.1.2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 (58)8系统优势特点 (61)8.1物联网的消防系统 (61)8.2信息化的防火监督 (61)8.3在线化的报警检测 (61)8.4智能化的运维保障 (61)8.5可视化的运营服务 (62)9关键技术 (62)9.1基于GIS与人工智能的数据支撑与分析技术 (62)9.2大数据分析技术 (64)9.3移动互联网的通讯与展现技术 (64)附注 (65)注1: 《建筑物内部空间中应用GIS辅助视频监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65)注2:“面向复杂建筑群的环境监控与应急疏散关键技术研究”中科院微系统研究所科研创新基金资助课题 (65)注3:“城市复杂时空数据集成分析与空间决策模拟”国家863课题 (65)1方案概述1.1建设背景城市消防安全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消防监管力量、灭火救援力量主要分布在城市,近年来上海市党委、政府、各有关单位逐步加大城市消防安全投入,城市的公共消防设施建设不断得到改善,城市抗御火灾的整体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但随着城市的规模在持续拓展,人口密度快速膨胀,城市消防安全风险的不断上升,城市高层、超高层建筑和大型建筑日益增多,建筑消防安全问题也逐渐突出,对城市里的重点单位与企业内部的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工作状况的监测程度需求也越来越高,除了各单位实现自身的消防管理管理,还需要消防管理部门提高对整个城市的消防可视化安全管理预警的能力,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电力监控系统网络安全管理平台设计
电力监控系统网络安全管理平台设计摘要:随着现代化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经济水平以及科学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网络安全威胁的受关注程度不断提升,电力监控系统网络安全管理便属于其中代表。
基于此,本文将简单分析电力监控系统网络安全管理平台应用价值,并以此为依据深入探讨电力监控系统网络安全管理平台设计与实现,希望研究内容能够给相关从业人员以启发。
关键词:电力监控系统;网络安全;管理平台;设计引言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各行业领域中计算机技术、数字化技术等先进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电力系统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以及数字电网的推进,如今电能生产、传输与消费等环节都依赖于电力监控系统。
电力监控系统是电力工业的重要组成,是指用于监视、控制、管理电能生产及供应过程的、基于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信息系统,是电力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有机结合的产物。
它主要包括能量管理系统、配电自动化系统、电力数据网、通信网管系统、电厂及变电站监控系统等。
1电力监控系统网络安全管理平台应用价值分析通过在内网安全监视平台中接入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装置,并增加安全审计、统计分析、集中监控等功能于内网安全监视平台内,网络安全运行情况及部署的安全设备运行状况即可得到实时监视,网络安全事件的综合分析、集中可视化、实时警报也可实现,并满足电力系统安全评估的数据需要,电力系统的安全防控与管理能力随之提升。
内网安全监视平台属于现阶段多数电力监控系统的核心,由此建立的安全防护体系以栅格状网络为基础,但结合实际调研可以发现,现阶段很多内网安全监视平台仅能够监测防护装备的在线及运行情况,安全分区内部系统及设备的运行情况无法探测和感知,安全分区内部的危险源与病毒源在这种情况下无法有效控制,安全事件很容易因被遗漏的潜在危险引发,因此必须设法向网络设备、工作站、服务器扩展网络安全监测和感知范围,动态管控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可由此建成。
为实现电力监控系统网络安全风险的精确定位和监测,必须建设新一代网络安全管理平台,以此实现实时响应、全面安全管理并增加自主可控防护,辅以专用网络安全监测技术,这一网络安全管理平台即可更好保障电力监控系统的网络安全。
电力自动化设备综合监控管理系统研究
电力自动化设备综合监控管理系统研究摘要:随着高科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展,电子安全生产逐渐信息化,自动化,尤其是电力自动化设备的管理和发展相当迅速,十分重要。
为了更好响应国家电网公司"三集五大"的新风潮和"大运行"的风潮形成。
自动化的电力机房技术汇聚而成的现代电力行业具有电力设备类型种类多等一系列新的特点。
加强工业自动化生产设备和工作环境的安全综合检测监控以及管理十分重要。
它可以有效缩短电力故障通报处理的时间,提高电力工作效率,确保中国电力行业自动化的工作安全性以及工作可靠性,从而能够更好的为中国电网以及其他电力部门提供服务。
本文简单概述了我国电力电网自动化设备系统的综合运行管理情况,对我国电力自动化系统设备综合监控管理系统整体组成以及结构情况进行案例分析,提出我国电力自动化系统设备综合监控管理系统的实际应用,从而大大提高我国电力自动化设备运维的安全性和运行管理水平。
关键词:电力自动化设备;综合监控管理;电力系统引言:随着我国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国家对于保障电力安全质量生产的高度重视普及程度逐渐升高。
通过不断提高我国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性和安全性,达到降低电力安全事故可能发生率的目的。
所以,电力自动化企业设备综合管理监控系统管理的具体实施中就需要根据电力设备的基本结构、性能,来研究制定合适的监控管理策略,从根本上有效减少设备故障排查处理的花费时间,进而有效促进我国电力企业自动化设备综合管理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一、电力自动化系统的运行概况电力企业自动化管理系统在经过长一段时间的快速发展后,机械设备已经变得逐渐大大增多,网络上的信息处理技术已经得到了有效的发展改善,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信息系统,机械设备逐渐增多,增加了电力供电企业公司的电力业务量,电力企业自动化系统网络逐渐变得趋于完善,促进了电力企业长远的健康发展。
现如今,在我国电力行业自动化管理系统的实际运行管理过程中已经有二十多种类型,主要五种类型分别有:数据采集系统类、交换系统类、电源系统类、安全类和防护系统类和其他多种类型。
国家电网公司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办法
国家电网公司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国家电网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信息系统安全工作,提高公司信息系统整体安全防护水平,实现信息系统安全的可控、能控、在控,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及公司有关制度,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信息系统指公司一体化企业级信息系统,主要包括一体化企业级信息集成平台(以下简称“一体化平台”)和八大业务应用。
“一体化平台”包含信息网络、数据交换、数据中心、应用集成和企业门户;“业务应用”包含财务(资金)管理、营销管理、安全生产管理、协同办公、人力资源管理、物资管理、项目管理、综合管理业务应用。
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遵照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5号令《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规定》及其配套文件《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总体方案》执行。
第三条信息系统安全主要任务是确保信息系统持续、稳定、可靠运行和确保信息内容的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防止因信息系统本身故障导致信息系统不能正常使用和系统崩溃,抵御黑客、病毒、恶意代码等对信息系统发起的各类攻击和破坏,防止信息内容及数据丢失和失密,防止有害信息在网上传播,防止公司对外服务中断和由此造成的电力系统运行事故。
第四条公司信息系统安全坚持“分区、分级、分域”总体防护策略,执行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管理信息网络分为信息内网和信息外网,实现“双机双网",信息内网定位为公司信息化“SG186”工程业务应用承载网络和内部办公网络,信息外网定位为对外业务网络和访问互联网用户终端网络。
信息内、外网之间实施强逻辑隔离的措施.电力二次系统实行“安全分区、网络专用、横向隔离、纵向认证”的安全防护策略。
第五条在规划和建设信息系统时,信息系统安全防护措施应按照“三同步”原则,与信息系统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投入运行。
第六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总部,各区域电网、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公司和公司直属单位(以下简称各单位)的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工作。
开发平台技术要求
开发平台技术规范1 范围本规范中描述的开发平台,指国家电网公司自主开发的、支撑以B/S 应用方式为主的业务应用系统的基础开发平台。
本规范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应用软件开发的经验积累和最佳实践,规定了开发平台应当具备的各类功能性和非功能性的技术指标,并对各类指标的具体要求做出了规定。
本规范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总部,各区域电网公司、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公司、相关直属单位,承担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化项目的研发单位。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8336-2001 《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信息技术安全性评估准则》——OASIS Reference Model for 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 (SOA) 1.0——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 (XML) 1.1——Business Process Model and Notation (BPMN) Specification 3 体系结构图1 开发平台的体系结构图开发平台是以业务为导向和驱动的,可快速构建应用系统的软件平台,可以为业务应用系统的建设屏蔽大量的底层技术细节,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开发平台是服务于业务应用建设团队的基础软件产品,它提供了丰富的开发功能,提升了开发效率,降低了建设成本,优化了系统质量。
同时,开发平台的存在奠定了业务应用的技术架构,基于此开发出来的业务应用,具备了一致的技术架构,不仅有利于应用自身的建设,而且由于应用接口的统一,使得集成也变得更加简单。
表1 开发平台中提供的功能表功能必备性基础框架是安全权限是工作流是集成开发环境是第三方集成是系统监控是数据报表否消息机制否远程部署否任务调度否数据缓存否矢量图形否平台功能当前以组件接口方式供业务应用系统调用,逐渐演进为以服务方式提供平台功能。
特高压直流换流站设备故障预警系统
特高压直流换流站设备故障预警系统发布时间:2022-11-11T07:03:51.550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2年21期作者:刘沛[导读] 针对目前的特高压换流站辅助设备现状的分析,存在各辅助系统数据源孤立,相互之间缺乏必要信息交互,同时各系统缺乏统一运维入口。
通过研究制定±800kV 特高压换流站辅助设备故障预警功能体系及数据接入规范,改造实现特高压换流站辅助设备一体化智能监测系统,将部分重要辅助设备监测信号上送输变电一体化监测平台作为设备状态评价的补充数据源,提升设备精益化管理水平。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超高压变电分公司山西省太原市 030032摘要:针对目前的特高压换流站辅助设备现状的分析,存在各辅助系统数据源孤立,相互之间缺乏必要信息交互,同时各系统缺乏统一运维入口。
通过研究制定±800kV 特高压换流站辅助设备故障预警功能体系及数据接入规范,改造实现特高压换流站辅助设备一体化智能监测系统,将部分重要辅助设备监测信号上送输变电一体化监测平台作为设备状态评价的补充数据源,提升设备精益化管理水平。
关键词:特高压;换流站;辅助设备;故障预警智能变电站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环节,一体化监控系统是智能电网调度控制和生产管理的基础,是大运行体系建设的基础,是备用调度体系建设的基础。
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及设备精益化管理要求,换流站逐渐形成集控或少人值守的运维模式。
特高压换流站辅助类设备数量非常多,涉及大量日常运维工作,已有各类辅助系统缺乏统一监测分析平台,不能及时发现设备预告警信息,更缺少必要的分析诊断功能。
综合辅助系统管理及业务现状,基于特高压换流站的特点,开展辅助设备一体化监测改造研究,对现场运维及设备管理提升有重要意义,同时可为后续特高压换流站辅助设备一体化监测系统建设提供技术标准和依据。
辅助设备现状目前运行分公司管辖着复龙、奉贤、锦屏、苏州共 4 座±800kV 特高压换流站,站内设计了各类辅助系统,包括:火灾报警、极早期火灾报警、阀厅空调通风、漏水监测、SF6 有害气体泄露监测以及图像监视系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