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笋芽儿教案
《笋芽儿》教学设计15篇
![《笋芽儿》教学设计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7f670cb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53.png)
《笋芽儿》教学设计15篇《笋芽儿》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会认14个生字,会写9个字。
积累句子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笋芽儿对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3.爱读科学童话故事,能从童话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教学重点:识记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笋芽儿对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教学过程:一、创境揭题,诱发情感出示两幅画面:笋芽儿、竹子。
(画外音:小小的笋芽儿不到2个月就能长成健壮的竹子,多么奇妙啊,成长后的竹子浑身都是宝,给人们带来无数的好处。
想知道笋芽儿是怎么一天天长大的吗?)揭示课题:4笋芽儿二、初读感知,学习生字三、读读画画,了解笋芽的成长经历愿意当可爱的笋芽吗?咱们通过读读书、画一画,把你们的成长过程记录下来吧。
1、学生自由读书,勾画有关笋芽生长的词句,反复练读。
2、试着画出笋芽成长为竹子的过程,同位交流“笋芽成长录”。
全班评画,老师版画。
指导朗读有关句子。
四、朗读感悟,体会笋芽的成因1、小笋芽们,现在你们终于长成了一株株健壮的竹子,你们可以自豪地说:我长大啦!再读读课文,你们还有什么想说的话?2、指导朗读春雨、雷公公呼唤的句子以及妈妈关爱、太阳公公温暖的句子。
引导学生找出描写美好春光的句子,指导朗读3、分角色有感情练读课文,补充“笋芽成长录”的画。
展示读书,老师版画。
五、总结全文笋芽儿们,在温柔的春雨姑娘滋润,雷公公的呼唤,妈妈的关爱,太阳公公的温暖下,你们自豪地长大了。
把你们最想说的话写在“笋芽成长录”上。
笋芽儿教学设计(二):【情景说明】《笋芽儿》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的一篇拟人体童话散文,在作者笔下有稚嫩的笋芽儿娃娃,有温柔的春雨姑娘,有大嗓门的雷公公,还有慈爱的竹妈妈。
课文形象生动,采用春雨姑娘对笋芽儿的引发力,竹妈妈对笋芽儿的束缚力以及笋芽儿自身奋发力交错的形式,绘声绘色地叙述了笋芽儿的成长过程。
本课认生字、写字是重点,以“读”的训练为主线,多种形式的朗读读出不同人物不同语气,让学生自主发展,自主探究。
二年级下册《笋芽儿》教学设计(最新)
![二年级下册《笋芽儿》教学设计(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d81e6e0f6f1aff00bed51ee5.png)
二年级下册《笋芽儿》教学设计导语:《笋芽儿》是二年级的课文,主要表达了笋芽儿对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以下是课文教案,欢迎参考!教学目标:1、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和句子,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体会笋芽儿奋发向上的精神。
教学过程:一、“挖竹笋”激发兴趣1、师:小朋友,今天这节课老师带大家继续认识《笋芽儿》。
你看,那么多竹笋就在我们眼前,咱们先来“挖竹笋游戏”。
喜欢哪株,就把它挖出来,当然得认读他后面的词语宝宝。
(呼唤找近义词说这两个字的特点,然后再说出这样的词、撒娇、轰隆隆这样的词还能说吗、爱抚、滋润、漆黑解释意思)然后请你放到相应位置上?按照它的生长规律顺序给排放。
(学生游戏)2、师:看来小朋友们已经了解了笋芽儿的生长过程,这节课我们继续来认识它,请你打开课文,自己读读,想想这是一株怎样的笋芽儿?二、朗读感悟课文1、反馈:(1)娇气的笋芽儿(2节):师:能学学笋芽儿的动作、神情来读读吗?(先自由读)请女同学来读读,老师为什么会请女孩子来读呢?谁能猜到。
(女生读)师:看来老师真的选对了。
请男同学学笋芽儿做动作,女同学读。
师:撒娇是女孩子的特长,她是一种幸福美好的感觉,但不是女孩子的专利,男孩子也会撒娇,咱们把这个机会给男孩子们,让他们也来撒娇。
(男生读)师:你们看,男孩子也能撒娇呢!(2)勇敢的'笋芽儿(4节):师:哪些词语让你感觉到它的勇敢?什么叫“一个劲儿?能换个词吗?师:谁能当这个勇敢的笋芽儿来读读。
师:还有哪句话可以看出它是勇敢的?(出示:笋芽儿终于钻出来地面。
)师:请大家读这句话。
(生读)老师发现,你们把”终于“这词读得特别响,这词里面包含着深刻的意思吗?我能否将它删去?(学生交流)师:看来,大家都认为笋芽儿在出土的过程中是很辛苦的,那我们来发挥想象,来联想一下笋芽儿在出土的过程中会碰到哪些困难呢?(学生想象)师:是啊,在这么多朋友的帮助下,在自己的努力下,笋芽儿终于钻出了地面,这是多么不容易啊!让我们一起来再次读这一句话。
二年级下语文教案2笋芽儿_语文s版
![二年级下语文教案2笋芽儿_语文s版](https://img.taocdn.com/s3/m/0232133ea45177232f60a275.png)
《笋芽儿》教案【教学目标】1.会认“弹、奏、缩、轰、隆、雷、敲、鼓、痒、鸣、斜、挺、挤”13个生字,会写“挡、挤、沉、顶、唤、芽、悄”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笋芽儿对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教学重点】1.了解课文内容,体会笋芽儿对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2.体会课文重点语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了解笋芽儿在春天成长,破土而出的过程,明白只有不怕困难、奋发向上,才能茁壮成长的道理。
【教学方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猜谜语,导入新课1. “头戴尖尖帽,身穿节节衣,碰上一场雨,出来笑嘻嘻。
”同学们,请你们猜一猜,这是什么?(板书:笋)2.(出示笋的图片):我们今天来学习一篇关于笋的童话故事《笋芽儿》。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多读几遍,同桌互读,相互纠正字音。
2.师范读课文,按要求扫除生字、词障碍并指导朗读。
3.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我会读弹奏tán zóu 乐yuè曲缩suō 着轰隆隆hōnglōnglōng敲qiāo响痒痒yǎng 斜xié着挤jǐ到(2)我会写挡挤唤悄沉顶芽(3).多音字(lè)(快乐)(tán)(弹奏)乐弹(yuè)(音乐)(dàn)(弹弓)4.说说“轰隆隆”这个词有什么特点?(是ABB式结构的拟声词。
)你还能说出几个这样的词语吗?例:咕噜噜、哗啦啦、叮铃铃、呼啦啦……文学常识:什么是拟声词?拟声词,又叫象声词。
是摹拟自然界声音的一种词汇。
如摹仿流水声的“潺潺”,摹仿布谷鸟的叫声“布谷”。
准确的使用拟声词,将会使我们说话、习文的生动性、形象性大大增加。
风声:呼呼雷声:隆隆雨声:哗啦水声:滴答5.词语解释:痒痒:口头语,这里形容很想干某事的心情。
灰心:丧失勇气或信心。
叽叽喳喳:形容杂乱细碎的声音。
小学二年级语文《笋芽儿》教案4篇
![小学二年级语文《笋芽儿》教案4篇](https://img.taocdn.com/s3/m/361b7046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1a.png)
小学二年级语文《笋芽儿》教案4篇小学二年级语文《笋芽儿》教案4篇小学二年级语文《笋芽儿》教案1 教学目的: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字。
积累“我会读”中的词语。
有积累词语的兴趣和习惯。
2.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流利、有感情,从理解“白栽”入手,去寻找小鹿的玫瑰没有白栽的原因。
3.体会美化环境的价值,认识到为别人创造幸福,自己从中也能得到快乐。
教学重点:识记生字,积累词语,感情朗读,懂得小鹿的玫瑰花为什么没有白栽?教学难点:懂得小鹿的玫瑰花为什么没有白栽?认识到为别人创造幸福,自己也能从中得到快乐。
课前准备:实物玫瑰花、花骨朵、多媒体课件、词卡教学根本程序一、谈话揭题,认识“笋芽儿”1、出示课文春天的插图〔有条件的也可做成课件〕美丽的春天来了,大地焕发出勃勃的活力。
你们看到了什么呀?〔引导学生用上以前积累过的好词,说说“我看见了什么样的什么?”〕2、师随机引出:躲在竹子妈妈身后,正好奇地张望这美丽的世界的,就是我们今天课文的主人公:笋芽儿3、师在事先准备的田字格中板书课题,请学生观察字形构造。
再亲切地喊一喊它的名字,并在课文中的田字格中写一写这两字“笋芽”。
4、引入文本:得意的笋芽儿是怎么长成一株强健的竹子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笋芽儿》这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圈画生字、新词1、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给课文标上小节号,并圈出新字,画出新词。
2、检查。
读词语:归类出示词语⑴呼唤弹奏扭动滋润爱抚唠叨⑵叽叽喳喳轰隆隆沙沙沙⑶揉了揉眼睛伸了伸懒腰〔拓展这类词语〕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3、再读课文,想一想:笋芽儿是怎样长成一株强健的竹子的?在它的成长过程中,分别得到了谁的帮助?4、交流反应。
三、重点研读第一自然段:①根据学生答复板书:〔〕的春雨姑娘②抓住低声呼唤,练读春雨姑娘的话。
③配上音乐和画面感受春雨姑娘在在叶丛中弹奏乐曲的美。
并借助画面、老师的范读等手段,引导学生读出春雨的温顺与美丽。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笋芽儿教学设计一5篇范文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笋芽儿教学设计一5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625c1908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eb.png)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笋芽儿教学设计一5篇范文第一篇: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笋芽儿教学设计一笋芽儿教学设计一(2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14个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笋芽儿对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3、爱科学童话故事,能从童话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重点难点:1、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2、难点:课文的感情朗读、体会科学童话中蕴含的意义。
“揉、漆、辫、”的识记,“喊、笋、唤”的书写。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识字、小组合作检查、朗读感悟教学准备:投影仪、卡片、笋芽儿、竹子的图片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猜谜语,引出课题1、谜语:小时层层包大时节节高初生当菜吃长大成材料2、课件出示笋,释题。
3、质疑:小笋芽是怎样长成一株健壮的竹子的?二、观看笋生长的录像,初步感知三、自学课文1、按自学方法四步骤自学课文。
自学方法四步骤:标:标出自然段。
划:划出生字并注上拼音,记一记。
记:把美的词句、不懂的地方作好记号。
想:提提问题,想想收获。
2、检查自学情况*课件出示生字: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按偏旁归类读——组词读*用不同的方法识记生字:如:猜谜:两辆车——轰尹戴竹帽——笋动作演示:唤/揉/扭/钻/抚/辫*把生字里偏旁相同的字涂上相同的颜色;唤和唠揉、扭和抚滋和润*同桌互考,给全读对的同桌画上一颗小笋吧。
*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
四、小组合作1、小组合作解决自学中不懂的问题。
2、全班交流,教师引导。
五、指导写字指导书写指导写口字旁的字:“口”字位置要偏上,不宜写得太大。
三个带口字旁的字(喊、呼、唤)中,“唤”是新认识的字,可以重点指导,右边第六笔“撇”,要上下贯通,不能写成竖、撇。
第二课时一、复习生字词二、朗读感悟1、精讲第一、二自然段⑴谁呼唤笋芽儿?是怎样呼唤笋芽儿的?用“-----”划出有关句子,笋芽儿听了是怎样表现的?用“~~~”划出有关句子,并用“△△”圈出表示动作的词。
【二年级语文教案】课文3笋芽儿(2篇)
![【二年级语文教案】课文3笋芽儿(2篇)](https://img.taocdn.com/s3/m/f5792028ff00bed5b9f31dd1.png)
课文3笋芽儿(2篇)3 笋芽儿(2篇)《笋芽儿》教学设计一深圳后海小学欧阳智慧教具准备 1春天的声音春雨声、春雷声、小鸟叫声。
一段春天的音乐。
2带认读字的笋芽儿,字取出后是一张张笑脸(唤唠扭抚揉漆滋润钻辫冈豪笋轰)。
3一段带认读字的短。
教学目标 1 会认“笋、唤”等14个生字,会写“冈、世”等9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感悟内容。
3 了解竹子的生长过程,感受春天的美好及笋芽儿成长过程中勇敢、顽强的品质。
重点难点有感情地朗读、感悟。
教学过程1.(展示春天冈图)小朋友,让我们一起到春天的冈上,听听春天的声音吧!(播放春雨声、雷声及小鸟叫声)沙沙的春雨、隆隆的雷声、可爱的小鸟在呼唤谁呢?⒉(出示带拼音字卡笋芽儿)谁会读?(注意儿化音“芽儿”的读法)⒊请看图找找笋芽儿,看清它是什么样的。
把它的模样说给小伙伴听。
⒋(出示笋芽儿实物)同学们,这就是竹子的芽,冬天长在地底下,外面这一层一层的叫笋壳。
⒈学生看、听⒉个别读,再齐读。
⒊互相交流对笋芽儿的认识。
朗读感悟15′ ⒈下面让我们读读笋芽儿的故事吧!翻开书第8页,自由读,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准。
⒉读完了,小朋友,和我们一起说说是谁把笋芽儿唤醒了?笋芽儿表现怎样? 3你们愿意怎样读这篇?⒋好,我们合作读书,在小组内分角色练读,好吗?老师就做笋芽儿的妈妈,欢迎我这位妈妈加入吗?(指导学生读好三处地方,指导的同时谁愿意读谁跟读)⒌刚才,我们是合作读书,现在,我们给大家展示一下!⒈学生自读。
也可邀请伙伴一起读。
⒉生一是春雨姑娘和雷唤醒了笋芽儿。
生二笋芽儿开始很娇气,后勇敢地往地面上钻,最后终于钻出了地面,长成了一株健壮的竹子。
⒊我们想分角色朗读。
生一我喜欢春雨姑娘,我想把春雨姑娘的美读给大家。
鲁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单元《笋芽儿》教案
![鲁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单元《笋芽儿》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99a8fd1f705cc175527097c.png)
《笋芽儿》教案_鲁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4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笋芽儿对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3、爱读科学童话故事,能从童话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教学准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课文的感情朗读、体会科学童话中蕴含的意义。
“揉、漆、辫、”的识记,“喊、笋、唤”的书写。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1、小朋友,你们喜欢春天吗?春天是个美丽的季节。
万物苏醒、百花齐放、鸟语花香,有一位可爱的小精灵也伸伸懒腰,探出了脑袋也赶来凑热闹了,它就是——笋芽儿。
(板书课题、用不同语气读题:学写“笋”、“芽”)2、课件欣赏笋芽儿到长成一株健壮的竹子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合作识字1、笋芽儿在生长过程,很不容易,同时也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
我们快去读一读吧!2、自由读课文,想:笋芽儿是怎样生长的?得到了谁的帮助?3、反馈(1)、请学生读一读找到笋芽儿的生长过程的自然段或得到人家帮助的自然段。
并随机说说:你为什么要这样读?(2)、生字学习:a、请小老师带大家读生字。
b、带拼音分男、女生读一读c、齐读一遍。
(3)、完成课堂作业:第2题(选择正确的拼音,打√)三、以读感悟课文1、你知道笋芽儿是怎么生长出来的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找写笋芽儿生长过程的句子或自然段。
2、读一读:喜欢哪个时候的笋芽儿就读那个时候笋芽儿的样子。
四、交流体会课文重点学习写笋芽儿生长过程的自然段1、笋芽儿被叫醒了。
她揉了揉眼睛,伸了伸懒腰,看看四周仍然一片漆黑,撒娇地说:“是谁在叫我呀?”(1)、多形式地读,并找一找写笋芽儿动作的词(揉眼睛、伸懒腰、看看、扭动、一个劲儿)(2)、你能把笋芽儿钻出地面时的动作边读边表演出来吗?(表演时提醒学生注意对“揉眼睛、伸懒腰、看看、扭动、一个劲儿”等表示动作的词的领会和感受。
)2、笋芽儿扭动着身子,一个劲儿地向上钻。
二年级下笋芽儿教案
![二年级下笋芽儿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25edc94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12.png)
二年级下笋芽儿教案第一章:认识笋芽儿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笋芽儿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1.2 教学内容笋芽儿的外观特征笋芽儿的生活习性观察笋芽儿的方法1.3 教学步骤1.3.1 引入话题利用图片或实物展示笋芽儿,引导学生关注。
1.3.2 观察笋芽儿学生分组观察笋芽儿,记录其外观特征。
1.3.3 描述笋芽儿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笋芽儿的外观特征。
1.3.4 分享观察结果学生向全班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描述。
1.4 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中的植物,记录其生长过程。
第二章:笋芽儿的生长过程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笋芽儿的生长过程及其所需条件。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
2.2 教学内容笋芽儿的生长过程影响笋芽儿生长的因素探究方法2.3 教学步骤2.3.1 引入话题回顾上一章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笋芽儿的生长过程。
2.3.2 讲解生长过程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笋芽儿的生长过程。
2.3.3 探究影响因素学生分组讨论影响笋芽儿生长的因素,进行实验探究。
2.3.4 分享探究结果学生向全班分享自己的探究过程和结果。
2.4 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中的植物,记录其生长过程和影响因素。
第三章:笋芽儿的应用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笋芽儿的应用价值。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2 教学内容笋芽儿的食用价值笋芽儿的药用价值笋芽儿的其他应用3.3 教学步骤3.3.1 引入话题引导学生思考笋芽儿的应用价值。
3.3.2 讲解食用价值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笋芽儿的食用价值。
3.3.3 探究药用价值学生分组讨论笋芽儿的药用价值,进行实践操作。
3.3.4 分享应用结果学生向全班分享自己的实践过程和应用结果。
3.4 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调查笋芽儿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药用、装饰等。
第四章:保护笋芽儿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保护笋芽儿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4.2 教学内容笋芽儿保护的重要性保护笋芽儿的方法环保意识的培养4.3 教学步骤4.3.1 引入话题引导学生思考保护笋芽儿的重要性。
二年级语文下册笋芽儿教案
![二年级语文下册笋芽儿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bed58d8c8d376eeaeaa31f8.png)
二年级语文下册《笋芽儿》教案二年级语文下册《笋芽儿》教案一、学习目标1.会人会写“笋、唤、揉、漆”等15个生字和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笋芽与春雨姑娘等人物的对话,感受笋芽儿对美好春光的向精神,体验投身大自然的情趣。
二、教授新课(一)导入新课相信大家以前都有过爬山的经历吧?那么我们现在快到了春天,你们还想不想爬山呢?山里面有哪些好玩的东西呢,我们一起在课文中来一探究竟吧。
(二)初读课文(1)找人逐句读诗。
(2)纠正字音。
(三)教授课文第1段:春雨姑娘呼唤笋芽儿。
1.词语:沙沙沙:拟声词,模拟雨滴落下的声音。
弹奏:弹琴演奏。
呼唤:召唤;分咐派遣(祖国在呼唤我们!)2.句式:叶丛:绿色的叶丛、黄色的叶丛、青色的叶丛。
笋芽:沉睡的笋芽、尖尖的笋芽、可爱的笋芽。
3.问题:(1)“春雨姑娘在绿色的叶丛中弹奏着乐曲”这一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拟人和比喻的手法)(2)这一段的动词有哪些?(弹奏、呼唤。
)(3)后一句是语言描写还是心理描写?(语言描写。
)第2段:笋芽醒了。
1.词语:漆黑:非常黑暗的;非常黑的。
撒娇:仗着受宠而故意作态。
2.应用撒娇:撒娇地说、大声地说、高兴地说3.问题(1)这一段用了哪些动词?(揉、伸、说)第3段:雷公公呼唤笋芽儿。
1.词语:轰隆隆:拟声词,模拟打雷的声音。
大鼓:乐器名。
打击乐器的一种。
2句式:好久的大鼓、笨重的大鼓、圆滚滚的大鼓。
粗重的嗓音、沙哑的嗓音、悦耳的嗓音。
3.问题:(1)“雷公公把藏了好久的大鼓重重地敲了起来”这句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拟人的修辞手法,拟人句。
)第4段:笋芽儿往上钻。
1. 问题:(1)这一段的动词是哪两个?(扭动、钻。
)第5段:妈妈给笋芽儿穿衣。
1.词语:唠叨:指说话写文章��嗦、不简洁多指人说话重复或围绕一个道理说差不多的话。
千万:副词,无论如何,不管怎样。
2.句式一件又一件:一条又一条(一条又一条的鱼儿被他掉了上来。
)一筐又一筐(一筐又一筐的果子被摘下来。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学期《笋芽儿》教学设计【三篇】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学期《笋芽儿》教学设计【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076c76f8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46.png)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学期《笋芽儿》教学设计【三篇】【导语】《笋芽儿》一书是由陈建主编。
本书分上、下两篇。
上篇我眼中的世界由缤纷世界、多彩校园、感受自然、亲情港湾、我与动物几部分构成。
下篇我心中的自己是由心情物语、个性天空、读书乐趣、笋芽尖尖几部分构成。
2011年6月由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
以下是作者整理的相干资料,期望对您有所帮助!【篇一】一教材简析:这是一篇拟人体的童话散文,在作者笔下有稚嫩的笋芽儿娃娃,有温顺的春雨姑娘,有大嗓门的雷公公,还有慈爱的竹妈妈。
春雨的声音是春姑娘谈奏的乐曲,春雷的声音是雷公公的大鼓,一层层的笋壳是竹妈妈给笋芽儿穿上的一件件的衣服。
课文形象生动,采取春雨姑娘对笋芽的引发力,竹妈妈对笋芽儿的束缚力以及笋芽儿自身奋发力交错的情势,绘声绘色地叙述了笋芽儿的成上进程。
二学习目标:1.认识14个生字,会写3个字。
2.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体会笋芽儿对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3.爱读科学童话故事,能从童话故事中吸取气力,陶冶情操。
三、教学重难点:1会认14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诵课文,体会笋芽儿对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四、课前准备:生字卡片五、课时安排:2课时六、教学流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识字、积存词语。
2、指导写字。
3、朗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朗诵课文。
课前积存:交换春天的诗句:《春晓》《春日》《春夜喜雨》一、创设情境,趣味揭题1.师问:同学们,我们国家的国宝是什么?(生答)大熊猫最爱吃什么?(生答)竹子长大了叫竹子,可它小时候不叫竹子,你知道它叫什么吗?(生答)出示笋芽儿图:这就是笋芽儿。
出示竹子图:这就是竹子。
小笋芽是怎样长成一株硬朗的竹子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笋芽儿》一课。
2.板书课题,提示学生“笋芽儿”的读法,学生练读课题。
3、检查预习①读课文三遍②制作卡片③划出好的短语④了解有关竹笋的资料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诵课文,把拼音注在生字的上面。
二年级下册笋芽儿教案
![二年级下册笋芽儿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31645c5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19.png)
二年级下册笋芽儿教案教案标题:二年级下册《笋芽儿》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课文《笋芽儿》。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正确运用所学的知识,描述笋芽的生长过程。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笋芽儿》的内容和意义。
2. 能够正确背诵课文。
三、教学准备:1. 教材: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笋芽儿》。
2. 教具:课文录音、图片、PPT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幅描绘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春天的特点和生机勃勃的景象。
然后提问学生:“春天的时候,我们身边有哪些植物会生长呢?”引导学生思考。
2. 学习课文(15分钟):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跟读。
然后师生一起分析课文的内容,讲解生词和理解课文的关键词语。
通过提问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意义和主题。
3. 听说训练(15分钟):教师出示一张描绘竹子生长过程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内容。
鼓励学生使用所学的知识和词汇,描述笋芽的生长过程。
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提示和指导。
4. 朗读训练(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一段一段地进行朗读训练,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和停顿。
可以分角色朗读,或者分组进行朗读比赛,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5. 课文背诵(15分钟):教师提供适当的背诵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记忆课文。
可以采用分段背诵的方式,先背诵第一段,再逐渐添加后面的段落。
鼓励学生多读多背,培养语感和语音准确性。
6. 拓展活动(1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竹子的其他特点和用途。
学生可以自由发挥,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然后请几组学生进行汇报,展示他们的成果。
五、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强调学生在课后的复习和巩固。
六、作业布置:1. 要求学生背诵整篇课文《笋芽儿》。
2. 让学生观察身边的植物,写一篇关于植物生长的小短文。
二年级语文《笋芽儿》教案设计
![二年级语文《笋芽儿》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d7ac4a5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e5.png)
二年级语文《笋芽儿》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笋芽儿的生长过程,培养观察大自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激发学生对笋芽儿的兴趣。
(2)运用多媒体展示笋芽儿的生长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3)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
(2)培养学生勇敢、自信、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教学难点:(1)理解笋芽儿的生长过程。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笋芽儿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事物。
(2)板书课题,引导学生关注课题。
2.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音、节奏。
(2)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纠正发音错误。
3.精讲课文(1)讲解生字词,让学生理解字词的含义。
(2)分析课文内容,讲解笋芽儿的生长过程。
(3)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4.小组讨论(2)每组派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5.课堂小结(2)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四、课后作业1.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观察身边的植物,了解它们的生长过程。
2.拓展作业:(1)搜集关于笋芽儿的资料,进行交流分享。
(2)创作一篇关于笋芽儿的作文。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图片、讲解课文、小组讨论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了笋芽儿的生长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合作意识。
在教学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节奏,确保学生能够掌握重点知识。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
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重难点补充:1.教学难点:(1)理解笋芽儿的生长过程:“同学们,你们知道笋芽儿是如何从地下冒出来的吗?是的,它需要阳光、水分和土壤。
《笋芽儿》小学二年级语文原文及教案一等奖2篇
![《笋芽儿》小学二年级语文原文及教案一等奖2篇](https://img.taocdn.com/s3/m/e591e86f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07.png)
4、《笋芽儿》小学二年级语文原文及教案一等奖设计理念:本节课的设计力求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以情为基础,以读的训练为主线,让学生自主发展,主动探究,增强合作意识。
教学目标:1.认识14个生字,会写3个字。
2.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笋芽儿对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3.爱读科学童话故事,能从童话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卡片、头饰教学方法:情境式教学法学习方式:采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趣味揭题1.师问:同学们,我们国家的国宝是什么?(生答)大熊猫最爱吃什么?(生答)竹子长大了叫竹子,可它小时候不叫竹子,你知道它叫什么吗?(生答)出示笋芽儿图:这就是笋芽儿。
出示竹子图:这就是竹子。
小笋芽是怎样长成一株健壮的竹子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笋芽儿》一课。
2.板书课题,提醒学生笋芽儿的读法,学生练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出示生字,再读课文,认读生字,识记字形。
3.把生字读给同桌听,互相帮助识记生字。
4.小组讨论交流识字方法,全班交流。
5.出示课文中出现的生词,小组认读,全班扩词练习。
6.再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读后小组说一说自己读懂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课文中小笋芽儿真幸福的.句子、春天真美的句子,让学生练习有感情朗读,采取个人练习、小组练读、全班朗读等多种形式。
读后自己评一评、小组评一评。
)三、朗读感悟,角色表演1.师范读,想一想笋芽的生长过程是怎样的?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相机板书)2.春天这么美,小笋芽儿在大家的关心、爱护下长成了大竹子,它可真幸福,让我们大家做一株小笋芽儿吧!让小笋芽儿带着对春天的赞美、带着幸福的感觉来分角色朗读课文。
以小组为单位,分成:笋芽儿、春雨、妈妈、旁白几个角色来读。
读后小组同学互换角色再读,读后互评。
《笋芽儿》二年级语文教案(通用10篇)
![《笋芽儿》二年级语文教案(通用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481abec7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ac.png)
《笋芽儿》二年级语文教案(通用10篇)《笋芽儿》二年级语文教案篇1学习目标:①熟悉“笋”等14个生字;会写“冈”等9个字。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笋芽儿对春光的憧憬和奋勉向上的精神。
③爱读科学童话故事,能从童话故事中吸取力气,陶冶情操。
A案:课前预备:①布置学生收集春天一些植物生长的资料。
②教师预备本课生字的课件。
③教学挂图或课文情景、内容的课件。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学习生字①学生听教师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留意自己不熟悉的字的读音。
②学生自读课文,画诞生字,借助拼音把生字多读几遍。
③同桌沟通认记生字的方法。
④教师出示带生字的词语,检查学生认字的状况。
a.让学生当小教师,教读词语中的生字。
在学生认读的过程中,教师留意以下生字的读音:平舌音:笋钻滋翘舌音:揉润鼻香:扭边音:唠b.教师鼓舞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法识记生字。
(准时确定或推举好的识记方法)c.学生自记生字。
d.教师实行开火车的方法,检查学生的识字状况。
e.教师让学生朗读生字集中的段落(第2、7段),了解生字认读的状况。
⑤书写字词a.观看要写的三个汉字:冈、轰、喊。
b.鼓舞学生提示大家写这几个字应留意的地方。
(课件演示)c.学生书写这三个字。
d.教师出示要求会写的三个词语:世界、笋芽、召唤,提示学生一个词一个词地写。
e.学生读词学写。
读通课文①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直到读通顺,读流利。
②教师检查朗读状况。
练习(复习稳固生字)①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笋芽(sǔnshǔn)山冈(gānggǎng)扭动(liǔniǔ)钻出(zuānzhuān)唠叨(lāonaacute;o)滋润(zhīzī)②用生字口头词语。
其次课时默读课文,了解内容:①学生边读边想,在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
②学生提问。
③师生共同解决提出问题。
引导思索,细读领悟:①沉睡在土里的笋芽儿,不知道自己成长的好季节到了。
是谁叫醒她,是谁召唤她钻出地面的?②他们是怎样召唤笋芽儿的?找到这些句子读一读。
二年级下册《笋芽儿》教案设计范文
![二年级下册《笋芽儿》教案设计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6379bb5e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1c.png)
二年级下册《笋芽儿》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了解笋芽儿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激发学生对笋芽儿的兴趣。
(2)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3)开展小组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观念。
(2)培养学生尊敬父母、尊敬长辈的美德。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了解笋芽儿的生长过程。
2.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句和拟人句。
(2)体会课文中所表达的情感。
1.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张笋芽儿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2)学生回答:这是笋芽儿。
2.初读课文(1)教师指导学生正确地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2)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引导学生认读并组内交流。
(2)学生汇报交流成果,教师点评并指导。
4.精讲课文(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比喻句和拟人句,帮助学生理解。
(2)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教师点评并指导。
5.小组合作活动(1)教师提出问题:笋芽儿的生长过程是怎样的?(3)学生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指导。
6.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7.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观察大自然中的植物,了解它们的生长过程。
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了解了笋芽儿的生长过程,培养了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小组合作活动的开展,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个别学生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关注和改进。
小学二年级语文《笋芽儿》教案
![小学二年级语文《笋芽儿》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eb4288c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54.png)
小学二年级语文《笋芽儿》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了解笋芽儿的生长过程,培养观察大自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手段,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
(2)运用讨论、分享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生命的情感。
(2)培养学生勇敢、自信、坚持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观察笋芽儿的生长过程,培养观察大自然的能力。
2.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细节,理解笋芽儿的生长过程。
(2)培养学生勇敢、自信、坚持的品质。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笋芽儿的生长过程。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观察到的笋芽儿生长过程。
2.课文朗读(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正确朗读。
(2)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生字词学习(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
(2)学生组内交流,分享生字词的学习心得。
4.课文理解与分析(1)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细节。
(2)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5.观察大自然(1)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观察周围的植物生长。
(2)学生记录观察到的生长过程。
(1)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成果。
7.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观察家里的植物生长,记录下来。
四、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对课文的理解程度,以及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2.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
3.观察记录:观察学生在观察大自然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
五、教学反思1.教学过程中,是否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足够的关注和指导。
2.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年级下笋芽儿教案
![二年级下笋芽儿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e240d4e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04.png)
二年级下笋芽儿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认识笋芽儿,了解笋芽儿的特点和生长过程。
(2)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实践,掌握种植笋芽儿的基本方法。
2. 过程与方法:(1)学生通过观察笋芽儿,培养观察力和细心程度。
(2)学生通过实践种植笋芽儿,培养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生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了解植物生长的过程。
(2)学生培养团队合作的精神,学会分享和交流。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认识笋芽儿,了解笋芽儿的生长过程,掌握种植笋芽儿的基本方法。
难点:观察笋芽儿的细节特点,实践种植笋芽儿的过程。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笋芽儿图片、实物笋芽儿、种植工具、教学PPT等。
2. 环境准备:户外种植基地、教室环境布置。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出示笋芽儿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笋芽儿的特点。
(2)学生分享对笋芽儿的了解和认识。
2. 知识讲解:(1)教师讲解笋芽儿的生长过程,引导学生了解笋芽儿的生长特点。
(2)学生通过PPT学习种植笋芽儿的基本方法。
3. 实践操作:(1)教师带领学生到户外种植基地,指导学生种植笋芽儿。
(2)学生分组合作,实践种植笋芽儿的过程。
4. 观察记录:(1)学生观察笋芽儿生长的变化,记录在观察表上。
(2)学生分享观察到的笋芽儿生长情况。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正确认识笋芽儿,了解笋芽儿的生长过程。
2.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种植笋芽儿的过程。
3. 学生能够观察并记录笋芽儿生长的变化。
六、教学拓展:1. 学生通过阅读笋芽儿相关的书籍,进一步了解笋芽儿的生长过程和植物生长的知识。
2. 学生进行笋芽儿种植比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指导和解答学生的疑问。
2. 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八、教学评估:1. 学生通过课堂表现、种植过程和观察记录,进行自我评估和反思。
二年级下笋芽儿教案
![二年级下笋芽儿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4982e4a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73.png)
二年级下笋芽儿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笋芽儿,了解笋芽儿的特点和生长过程。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提高学生对语言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1. 认识笋芽儿,了解笋芽儿的生长过程。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1. 笋芽儿的生长过程。
2. 学生对自然界的观察力和想象力的培养。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或图片,展示笋芽儿的不同生长阶段。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彩色笔,用于记录和绘画。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笋芽儿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有没有见过?”让学生自由回答,引发对笋芽儿的兴趣。
2. 认识笋芽儿:教师简要介绍笋芽儿的特点和生长过程,如:笋芽儿是竹子的嫩芽,开始是小小的,逐渐长大,长成竹子。
3. 观察笋芽儿:教师带领学生观察PPT上的笋芽儿图片,引导学生注意笋芽儿的不同阶段的特点,如:刚开始的嫩绿色、渐渐变大的形状等。
4. 想象笋芽儿的生长过程: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想象自己是一颗笋芽儿,从一个小小的嫩芽慢慢长大,感受生长的过程。
5. 表达笋芽儿:学生用笔记本和彩色笔记录下自己对笋芽儿的观察和想象,可以绘画出笋芽儿的生长过程,也可以用文字描述。
6. 分享和交流:教师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让学生表达自己对笋芽儿的看法和感受,鼓励其他学生进行交流和提问。
8. 作业:学生可以回家后观察家中的植物或自然界中的植物,记录下它们的生长过程,下节课与同学分享。
9. 延伸活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植物园或农场,亲身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加深对笋芽儿的理解。
10. 教学反思: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参与度,反思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的作品,了解他们对笋芽儿的观察和想象能力。
2. 听取学生的分享和交流,评估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 综合评价学生的参与度和对笋芽儿的理解程度。
二年级笋芽儿教案
![二年级笋芽儿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9efd77aeff9aef8951e0651.png)
二年级笋芽儿教案李兰时间2-23教学目标:1、认识14个生字;会写9个字。
2二年级笋芽儿教案3、爱读科学童话故事;能从童话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教学重点:1、认识14个生字;会写9个字。
2二年级笋芽儿教案教学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笋芽儿对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谜语导入;指导读题1、猜谜语:“小时层层包;大时节节高;初生当菜吃;长大成材料。
”同学们猜猜这是什么?2、认识笋。
(出示笋的图片)你们认识她吗?你们对她有哪些了解?(指名交流;相机板书词语“笋芽儿”。
)3、读词识字。
(1)指名领读课题;强调儿化音的读法。
(2)识写“笋、芽”;教师范写。
笋:上窄扁;下宽大。
“尹”中横要长;右边出头;撇向左下长伸。
芽:“艹”横长;“牙”横短;竖钩稍长。
4、过渡:小小的笋芽儿不到两个月就能长成健壮的竹子;多么奇妙啊!今天我们就来有感情地读读这篇童话。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出示自读要求:(1)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词;想办法记住它们。
(3)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检查自主学习情况。
(1)我会读。
课件出示词语:笋芽儿呼唤唠叨漆黑沉睡撒娇滋润照射辫子山冈自豪扭动爱抚揉了揉轰隆隆向上钻叽叽喳喳①指名开火车朗读;师生正音。
②齐读。
③说说哪些词语读懂了;哪些词语没有读懂。
结合生活实际来理解词语的意思;如:撒娇、唠叨、漆黑、自豪、滋润、辫子、轰隆隆。
动作演示来理解:呼唤、扭动、爱抚、揉了揉、向上钻。
④去掉拼音朗读。
(2)我会认。
①出示“我会认”中的14个生字;指名朗读、正音。
②说说怎样记住这些生字。
(自由交流)如:利用形声字的规律识记“唤、唠、揉、抚、扭、滋、润”等;利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轰、辫”等。
三、朗读感悟;随文识字1、过渡:笋芽儿在成长过程中都得到了哪些人的关心和爱护呢?请大家再读读课文。
(春雨姑娘、雷公公、竹妈妈、太阳公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笋芽儿》教案李兰时间2-23教学目标:1、认识14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笋芽儿对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3、爱读科学童话故事,能从童话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教学重点:1、认识14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笋芽儿对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谜语导入,指导读题1、猜谜语:“小时层层包,大时节节高,初生当菜吃,长大成材料。
”同学们猜猜这是什么?2、认识笋。
(出示笋的图片)你们认识她吗?你们对她有哪些了解?(指名交流,相机板书词语“笋芽儿”。
)3、读词识字。
(1)指名领读课题,强调儿化音的读法。
(2)识写“笋、芽”,教师范写。
笋:上窄扁;下宽大。
“尹”中横要长,右边出头,撇向左下长伸。
芽:“艹”横长;“牙”横短,竖钩稍长。
4、过渡:小小的笋芽儿不到两个月就能长成健壮的竹子,多么奇妙啊!今天我们就来有感情地读读这篇童话。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出示自读要求:(1)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词,想办法记住它们。
(3)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检查自主学习情况。
(1)我会读。
课件出示词语:笋芽儿呼唤唠叨漆黑沉睡撒娇滋润照射辫子山冈自豪扭动爱抚揉了揉轰隆隆向上钻叽叽喳喳①指名开火车朗读,师生正音。
②齐读。
③说说哪些词语读懂了,哪些词语没有读懂。
结合生活实际来理解词语的意思,如:撒娇、唠叨、漆黑、自豪、滋润、辫子、轰隆隆。
动作演示来理解:呼唤、扭动、爱抚、揉了揉、向上钻。
④去掉拼音朗读。
(2)我会认。
①出示“我会认”中的14个生字,指名朗读、正音。
②说说怎样记住这些生字。
(自由交流)如:利用形声字的规律识记“唤、唠、揉、抚、扭、滋、润”等;利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轰、辫”等。
三、朗读感悟,随文识字1、过渡:笋芽儿在成长过程中都得到了哪些人的关心和爱护呢?请大家再读读课文。
(春雨姑娘、雷公公、竹妈妈、太阳公公。
)2、朗读春雨姑娘的话,识记书写“呼唤”。
(1)听,这是什么声音?(课件播放“沙沙沙的春雨声”)(2)春天来了,春雨姑娘在绿色的叶丛中弹奏着乐曲,她是怎样唤醒笋芽儿的?指名回答。
课件出示描写春雨的句子:沙沙沙,沙沙沙。
春雨姑娘在绿色的叶丛中弹奏着乐曲,低声呼唤着沉睡的笋芽儿:“笋芽儿,醒醒啊,春天来啦!”①“呼唤”一词变色,谁能用其他词来替换“呼唤”?(呼叫、呼喊。
)②谁愿意当春姑娘,低声呼唤沉睡的笋芽儿?(指名读句子)③笋芽儿还没醒呢,谁再来呼唤呼唤笋芽儿。
(相机指导朗读,读出柔和、轻声呼唤的语气,感觉“润物细无声”的呼唤。
)④谁能用“呼唤”说一句话?⑤教师在田字格中指导书写“呼唤”。
(“口”位置要偏上,不宜写得太大。
“呼”字右部首笔为短撇。
“唤”字右部第六笔撇上下贯通,不能写成竖、撇,上面不要出头。
)3、朗读描写雷公公的句子,识记书写“轰”。
(1)听,这又是什么声音?你听到过这个声音吗?(课件播放“雷声”)(2)春雨姑娘很温柔,低声呼唤沉睡的笋芽儿。
那么,雷公公又是怎样呼唤笋芽儿的?课件出示描写雷公公的句子:轰隆隆!轰隆隆!雷公公把藏了好久的大鼓重重地敲了起来。
他用粗重的嗓音呼唤着笋芽儿。
①想象一下,雷公公会用粗重的嗓音呼唤些什么呢?②谁来做雷公公,呼唤这些笋芽儿?(指导朗读,声音稍大、急促、粗重,读出个性。
)③我们也学一学雷公公,一起用粗重的嗓音呼唤笋芽儿吧。
(全班齐读)④除了雷公公的叫喊声,你还听过哪些声音是“轰隆隆”地响的?⑤你还能说出几个像“轰隆隆”这样描写声音的词语吗?⑥教师在田字格中指导书写“轰”。
(“车”要写得扁些,下部左边的“又”捺画变点。
)4、朗读描写竹妈妈的话,识记“唠”。
笋芽儿一个劲儿地向上钻,妈妈见了,做了些什么?课件出示描写竹妈妈的句子:妈妈见了,忙给笋芽儿穿上一件又一件衣服,还不停地唠叨:“千万别着凉。
”(1)理解并识记词语“唠叨”。
①指名读,点评正音。
②妈妈唠叨什么呢?谁愿意当笋芽儿的妈妈?(指名读妈妈的话,随机正音顺句。
)③出示填空,组织交流:妈妈见了,忙给笋芽儿穿上()衣服,还()唠叨:“()”④像这样重复告诉别人不要怎么样,要怎么样,就叫——唠叨。
⑤指导识记。
⑥生活中有谁像笋芽儿妈妈一样唠叨过你?都唠叨了什么?你能用“唠叨”说句话吗?⑦你还见过谁唠叨过谁?唠叨些什么?⑧小结:唠叨里有温暖的关心;唠叨里有不舍的牵挂;唠叨里有浓浓的爱意……(2)齐读笋芽儿妈妈的话。
5、除了以上我们说的,笋芽儿还得到了谁的帮助?(太阳公公。
)是啊,太阳公公照射着她,温暖着她,多么舒服呀。
谁来读一读描写太阳公公的句子?课件出示描写太阳公公的句子:太阳公公照射着她,温暖着她。
四、布置作业用本节课所学的生字新词写几句完整的话或者编字谜、编儿歌。
《中彩那天》教案宋雪娇时间3-1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据”;能正确读写“维持、精湛、闷闷不乐、迷惑”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感情变化,懂得诚实讲信用是人的精神财富,它比物质财富更珍贵的道理。
3、体会叙事条理清楚,首尾照应的表达方式,理解“道德难题”的含义。
教学重点:体会人物的感情变化,懂得诚实讲信用是人的精神财富,它比物质财富更珍贵的道理。
教学难点:体会叙事条理清楚,首尾照应的表达方式,理解“道德难题”的含义。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导入:同学们,在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道路上,总会有一些难忘的日子,会让我们一直记在心里。
今天我们要走进一个不寻常的日子——“中彩那天”。
2、探讨题目:“中彩”指什么?(买彩票中了奖)3、过渡:中奖后的心情是怎样的?(兴奋、激动、开心)可是一位父亲却将中的大奖让给了同事,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故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出示自读要求,学生按照自读要求自学。
(1)自由读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2、检查自学情况。
(1)正音:“财、赠”都是平舌音,“驰、属、驶、捎”是翘舌音。
(2)交流分享识记生字的方法。
比较形近字“弛—驰、像—橡、财—材”。
(3)课件出示词语,指名领读。
生计维持财富精湛器重属于百货情形道德号码存根橡皮馈赠奔驰教诲拨电话缓缓驶过闷闷不乐迷惑不解梦寐以求(4)理解不懂的词语,教师重点指导“拮据、精湛、馈赠、闷闷不乐、梦寐以求”等词语。
(5)学生按自然段轮读课文,正音。
(6)学生小组内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然后选代表汇报。
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1、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每段都写了什么?2、小组讨论,试着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部分(1、2段):交代了“我”的家庭背景和父亲渴望有一辆自己的汽车。
第二部分(3~9段):写父亲无意中抽中了大奖,但是中奖的号码却是父亲帮同事库伯代买的。
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父亲把汽车还给了库伯。
第三部分(10段):写“我”对母亲的教诲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3、全班交流并小结分段概括段意的方法。
4、再读课文,提出感兴趣的问题,讨论后归纳。
(1)父亲遇到的道德难题是什么?为什么父亲中了彩还不高兴?(2)中奖以后,“我”开始很兴奋,后来为什么闷闷不乐?(3)为什么汽车被库伯开走了,“我家”反而特别高兴呢?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1、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2、抄写词语“维持、财富、精湛、器重、属于、百货、情形、道德、号码、橡皮”。
3、用“精湛”“梦寐以求”各写一句话。
4、课外搜集关于诚信的小故事。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案蒋志华时间3-11教学目标:1、认识3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嚼”;能正确读写“咀嚼、幼稚、寂寞、重临”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结合重点词句来理解课文。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作者怀念童年的思想情感,并揣摩这种情感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4、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抄写喜欢的句子。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结合重点词句来理解课文。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作者怀念童年的思想情感,并揣摩这种情感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感悟课题1、导入:今天我们学习台湾著名女作家林海音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是她的小说《城南旧事》的序言。
(板书课题:冬阳·童年·骆驼队)2、解题:文题与我们平时学过的课文题目有何不同?从这三个词语当中,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在温暖的冬阳下,一支骆驼队从远处走来,驼铃声悦耳动听,童年的“我”站在旁边静静地看着。
)师:这个题目把三种事物编织在一起,充满诗情画意,令我们产生了许多遐想。
今天就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回忆她那充满稚气的童年往事吧。
(齐读课题)二、预习交流,初步理解1、默读课文,交流预习情况。
(1)小组代表读生字词。
注意“嚼”“傻”“卸”的读音和写法。
“咀嚼”的“嚼”读jué;“慢慢地嚼”的“嚼”读jiáo。
“卸”共9画,第7画是提;“傻”的右上部分里面不是“夕”。
对于不理解的词语通过全班交流弄懂。
(2)各小组分段读课文。
(3)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
(4)阅读课后“资料袋”中有关林海音和这篇课文的介绍。
师概括总结:“冬阳下的骆驼队”是作者林海音女士童年记忆中最深刻的一个画面。
林海音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
她原籍台湾,1918年出生于日本,童年时随父母回国住在北京城南,1948年举家迁回台湾。
林海音女士根据在北京生活的点点滴滴写成了《城南旧事》一书,深受读者喜爱。
《冬阳·童年·骆驼队》一文正是《城南旧事》这本书的序言。
(5)解释课题:“冬阳”指________;“童年”指________;“骆驼队”指________。
2、再读课文,把你认为最好玩、最有趣、最有意思的部分多读几遍,并且在学习小组中读给同学听。
(同学认真倾听,评价、正音。
)三、再读课文,梳理层次1、自读课文,思考:围绕童年生活,作者回忆了哪几个片段?分别是课文中的哪些自然段?并试着加上小标题。
梳理课文内容:学骆驼咀嚼(第4自然段)、谈驼铃用处(第5~9自然段)、想替骆驼剪毛(第10自然段)、追问骆驼去处(第11~14自然段)。
2、体会文章虽然看起来写的事很多,但都是围绕骆驼队来写的。
3、课文以什么顺序记叙了作者的童年生活?(季节顺序。
)四、布置作业,拓展延伸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有条件的同学可以上网观看《城南旧事》这部电影。
《树和喜鹊》名师教案王元园3-16教学目标:1、会写本课要求书写的6个生字,学习偏旁“子字旁”和“倒八”。
2、会正确认读本课要求认读的12个生字。
3、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