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艺美术史玉器篇共95页文档
中国工艺美术史
中国工艺美术史第一章原始社会的工艺美术1.最早具有实用意义的一种装饰——图腾2.石器时代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旧石器是指用打制的方法制成的比较粗糙的石器,新石器是指在打制基础上还经过磨制的石器。
3.磨制石器——陶器(是新石器时代物质文化的主要标志)4.20世纪四五十年代,在我国北部地区发现了一种新石器文化——红山文化。
分布在内蒙古东南,辽宁西部,以及河北北部一带。
红山文化特色代表:大玉龙,呈C型,长42.2cm,系绿玉佩饰品。
5.陶器的出现,是新石器时代的主要特之一。
6.彩陶:彩陶文化也称仰韶文化,出现在新石器晚期,是指一种绘有黑色红色的装饰花纹的红褐色或棕黄色的陶器。
最早发现在河南仰韶村。
7.彩陶的类型:半坡型(鱼形花纹:卷唇圜底盆)庙底沟型(大口鼓腹小平底钵特色:黑白双关)马家窑型(①满②内彩③点和螺旋纹)半山型(短颈广肩鼓腹)马厂型。
8.舞蹈纹彩陶盆在1973年秋发现于青海大通县孙家寨。
9.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工艺最具代表性的是:彩陶和黑陶。
10.黑陶文化最早发现于山东历城龙山镇,所以也称为龙山文化。
11.陶器的制作,以泥条盘筑为主,少数用模制和轮制。
12.黑陶工艺具有黑、薄、光、纽四大特点。
黑指它有乌黑的色彩;薄是指器体很薄,所以黑陶又有“蛋皮陶”之称;光是指它具有光泽的器表;纽是器物多有穿绳或手持的器耳或盖纽。
13.彩陶工艺是指以彩绘装饰见长,黑陶工艺则是以造型取胜。
14.几何印纹陶的装饰因纯系印压几何纹而得名。
第二章商代的工艺美术1.青铜器的铸造方法?答:陶范法(泥模法),蜡模法。
2.青铜器的优点?(简答)答:⑴熔点低更容易掌握铸造过程。
⑵硬度可以增高根据铜锡的比例能得到不同的硬度。
⑶在熔铸时由于铜液的膨胀性加大可以减少气孔,填充性好,能铸出精细的花纹。
3.烹饪器有:鼎(煮肉器物)、甗(烹饪器物)、鬲(煮粥器物)。
4.鼎在古代不只是一种实用品,也是权力的象征。
5.司母戊鼎是我国目前所知最大的一件青铜器。
中国工艺美术史总结
古代中国的设计艺术(一)商--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私有制形成,原始社会逐渐向奴隶社会过渡。
石器时代以后,经历了金石并用期,人类历史进入青铜时代。
在社会发展史上,是奴隶社会时期。
夏代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
在河南郑州一带发现的“二里头”文化遗址与夏代同期。
二里头文化已经进入青铜时代。
商代分为早期和殷商(晚期)两个阶段。
以晚期最为辉煌,河南安阳小屯为其王都。
周--周人是我国西部的一个古老的部落,活动在陕西、甘肃一带。
周武王灭商成立周朝。
定都西安西南的镐京。
周代实行分封制、世袭制和等级制。
礼治是其根本。
周代的等级制充分反映在工艺美术方面。
这一时期,出现了我国最早的关于工艺的专门著作《考工记》,它总结了各种工艺制作的科学经验,提出了“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的论点,至今仍为工艺制作的基本法则。
依据《考工记》所著,那时的工艺制作的分工已经较为趋向专业化状态。
春秋战国---这是一个大动乱、大转变的时期,所谓“礼崩乐坏”的时期。
各诸侯国的兼并和分裂,也造成了地方特点的成熟和文化的交融。
封建制度逐渐形成。
战国时期,冶铁工业的出现,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
学术领域的百家争鸣,带动了中国社会思潮的繁荣和文化艺术的巨大发展。
青铜是红铜加锡、铅的合金。
青铜较之红铜,有熔点低和硬度大等优点。
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我国进入青铜时代。
1、青铜器的型制:武器和工具:戈、矛、斤、刀、钺、镞、铲、凿等乐器:钲、铙、钟、鼓生活用品:(包括炊煮器、食器、酒器、水器)鼎、鬲、豆、爵、角、觚、尊、壶等。
2、青铜器的制造工艺:陶范、分范、铸造、镶嵌、鎏金、失蜡等。
商代青铜器是青铜艺术由成熟到鼎盛的时期,流行饕餮纹、云雷纹、夔纹、龙纹、虎纹、象纹、鹿纹、牛头纹、凤纹、蝉纹、人面纹等纹饰,郑州杜岭出土的饕餮乳丁纹方鼎、安阳殷墟出土的司母戊方鼎、安徽阜南出土的龙虎纹尊、湖南宁乡出土的四羊方尊及人面纹方鼎等为代表。
中国玉器概论课件
一、常见的重要纹饰1整齐、2、乳丁纹:凸起的乳突状圆钉。
是最3、云雷纹:连续回旋形线条构成的图案。
圆形转角的称云纹;方形专角的称雷双线云纹4、蒲纹: 成排密集排列的六角形格子纹饰。
常见于战国秦汉时期的玉璧上。
6神人兽面纹二、剪影状动物纹饰象什么动物就叫什么纹饰。
其内往往有谷纹、云纹等纹饰。
如龙纹虎纹凤三、几何形纹饰由曲线或直线构成的几何形图案。
如皿纹鳞纹圈纹弦纹绹纹波浪纹漩涡纹菱形纹折线纹平行线纹等。
四、人面纹包括人物纹饰或人首纹饰。
如玉舞人、妇人、翁仲、仙女、汉人、胡人等(图略)。
五、工艺与组合纹饰第四章历代古玉器总体风格特征本章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分析、介绍各个历史朝代古玉器的总体特征,包括玉器的品种数量、玉质、形制、纹饰和工艺等特征。
为鉴赏玉器提供基础。
一、玉器孕育阶段--距今5000年前二、成熟阶段的玉器--中国玉器发展的第一个高峰三、二里头文化的玉器四、焕然一新的商代玉器--中国玉器发展的第二个高峰五、不该忽略的西周玉器六、风格各异的春秋玉器七、嬗变时代的战国玉器--中国玉器发展的第三个高峰八、弃旧图新的汉代玉器--中国玉器发展的第四个高峰九、漫长的沉寂期--魏晋南北朝玉器十、开玉雕之新风--隋唐玉器十一、缓慢的复兴进程--宋元明玉器十二、登峰造极的清代玉器--中国玉器发展的第五个高峰鹰鸡骨白色透闪石玉凌家滩出土二、成熟阶段的玉器--中国玉器发展的第一个高峰。
三、二里头文化的玉器四、商代(晚商)玉器——中国玉器发展的第二个高峰五、不该忽略的西周玉器六、风格各异的春秋玉器七、嬗变时代的战国玉器——中国玉器发展的第三个高峰背景:战国时代位公元前475年-前221年,共254年八、弃旧图新的汉代玉器——中国玉器发展的第四个高峰4.8cm 仪仗器老土大红沁色长:5cm 市场参考价:21000元九、漫长的沉寂期——魏晋南北朝玉器。
中国古代玉器资料
中国古代玉器资料玉花斑弧刃斧玉器-----新石器时代玉花斑弧刃斧,新石器时代含山文化,长23.7cm,宽8.7cm。
此玉斧玉料呈青灰色并有较多的自然纹理而形成暗花。
斧为长条形,略扁,刃部呈前凸的弧状,斧顶略窄,近顶部有一圆孔。
此玉斧于1987年在安徽省含山县凌家滩新石器时代墓地的M4号墓葬出土。
墓葬中有大量的随葬玉器,其中包含许多精品,如玉勺、玉龟甲、玉刻图板等,并有大量玉斧。
由此推测,墓主人是地位显赫的人物,所葬玉斧既象征权力,又标志着财产的丰厚。
此件玉斧是随葬玉斧中制作最精致的一件,斧的刃部锋利,有一定的厚度和重量,具有实用性。
其玉材虽因埋葬时间久远而发生了颜色的变化,但仍不失华美的本色。
斧的外表光滑,磨制精细,顶部略糙,可知顶部原嵌于木柄中因而未将其磨光。
此件作品显示出玉斧由实用工具向礼仪用器的转化。
琢:治玉的一种方法。
在玉的外表加沙与水,用工具带动砣头旋转,用砣头琢玉。
玉刻图长方形板玉器-----新石器时代玉立人新石器时代含山文化玉立人,高9.6cm,肩宽2.3cm,厚0.8cm。
新石器时代含山文化。
玉料因受沁呈鸡骨白色。
玉人作立状,方头,以阴线方格纹刻划出冠,大眼,三角形鼻,大嘴,唇上有须,两耳垂处各有一圆形钻孔。
双臂贴胸而抱,十指分开,腕部有阴刻衣纹。
束腰上雕出斜纹带饰。
双腿间有缝隙,雕出脚趾。
此玉人比例匀称,雕刻刀法简练,展示出古人局部服饰的简貌,也反映了江淮地区史前时期匠人们的雕刻技能,为迄今所见新石器时代最完整的直立玉人。
有人称此时期为含山文化时期。
含山文化,1987年发现于安徽省含山县凌家滩,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它晚于同一地域的河姆渡文化和马家浜文化,而应早于良渚文化,与同一地区的薛家岗文化相当,是中国早期玉文化开展的重要地区之一。
鸡骨白:玉器常年埋于地下,受外界有害物质沁蚀后仍带少许光泽,色如水煮之鸡骨,故俗称鸡骨白。
又因似石灰之色,也称石灰古。
玉双虎首璜,长11.9cm,厚0.4cm。
第三讲玉器工艺美术讲义
玉配饰
玉佩饰的出现恐怕要追述到上古时候; 我们相信最早出现的玉器应该是各类玉矿石制作的工具;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之中人们发现玉矿石有漂亮的外表及温润
的质地,于是就用其来做装饰物比如玉璜、玉串珠、玉组件等; 这些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就已经出现了,这些也就是最早的玉佩饰
了。
玉项饰: 良渚文化,珠有大小对称排列有吊坠。 良渚文化是一支分布在中国东南地区 太湖流域的新石器文化类型,代表遗 址为良渚遗址,距今5300-4500年左 右。良渚文化分布的中心地区在太湖 流域,而遗址分布最密集的地区则在 太湖流域的东北部、东部和东南部。 该文化遗址最大特色是所出土的玉器。 挖掘自墓葬中的玉器包含有璧、琮、 钺、璜、冠形器、三叉形玉器、玉镯、 玉管、玉珠、玉坠、柱形玉器、锥形 玉器、玉带及环等;另外,陶器也相 当细致。
琥形佩: 春秋早 期 河南光山出土
六器——玉璜 "以玄璜礼北方":用黑色玉璜来祭北方之神--玄武
28
璜:最早出现的佩饰,出土分布遍布全国。周代演变为礼器:"以玄璜礼北方"
璜:半璧形或小于半环的弧形,两端有眼或中间靠上有眼。可 为龙首、虎首,常有纹饰。
素面青玉璜 周
玉璜:半璧形,良渚文化 浙 江余杭反山出土,剔地浅浮雕
25
2019/10/1
璋 : 无 孔 顶 部 平 直 玉 质 不 佳
六器——玉璋
"以赤璋礼南方":用红色玉璋来祭南方之神--朱雀;
26
2019/10/1
六器——玉琥 "以白琥礼西方":用白色玉琥来祭西方之神--白琥; 27
2019/10/1
战国红白玉琥, 长9.5cm
琥:作礼器或佩饰,“以白琥礼西方”。完整虎形玉器或立体圆雕,或扁平板状。 常有纹饰,谷纹、雷云纹
中国工艺美术史课件文字版
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课件:教材编著:尚刚课件制作:尚刚韩倩序言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与其特点一、性质与分类●古代工艺美术定义:含有艺术价值的手工制品。
生产形态,等同手工业,文化形态,属造型艺术●讲授时段:自远古至1911年(原始社会~清亡)●起源:后起词,历史不足百年;涵盖门类广,历史早(8000年前);与原始美术比较,原始工艺美术更成熟分类和主体:●分类(按材质):织物(丝棉毛麻)、陶瓷、玉石、金属(金银铜)、漆木、杂(竹牙角玻璃)●主体:日用品为主,也含欣赏品。
日用和欣赏无断然界线二、适用的原则●造型、装饰体现适用(功能)造型与适用:联系密切●装饰与适用:联系稍弱,仍常表现明确日用器皿装饰:立体→平面●造型装饰评价标准¡ª¡ª美观适用统一一般尺度:不妨于用;更高标准:有助于用三、材料与技术的制约材料的制约ª●材料与造型金属、漆木:可方可圆,大小皆宜陶瓷:圆,尺度适中——粘土特性材料与装饰●主料:青花图案发色氧化钴成分技术的制约●材料借助技术,技术引出差异四、造型、装饰与其主导造型装饰演进的差异●造型较稳定(变化慢):使用联系生活方式●装饰较活跃(变化快):欣赏联系审美观念碗的相似造型和不同装饰材质与造型装饰ª●材质的低贱仿高贵金银器:总为漆木、陶瓷取法丝绸:装饰影响最大●反例高档模仿低档:较少玉器:等级最高,影响不大——材料珍稀且易损坏五、认识功能与审美意义认识功能¡ª¡ª●制作宗旨:官府民间¡ª¡ª迎合主顾●使用对象:特定阶层——共性●认识功能:最能反映审美时尚●不及纯艺术震撼感人●生活中无法回避●造型装饰:不断提供形式语言●审美意义:方式——潜移默化功效——培养审美意识左右审美判断六、生产格局与时代主流生产格局:官府、民间时代主流:●官府:时代主导工艺美术体现等级:材质、品种、图案、配色官府设计统一,风貌类同●民间:仿效官府艺术追求趋同,违制僭越例外:民间高(始于宋,盛于明清)生产中心:●多数:城市及周边作坊集中,能工巧匠荟萃商业发达:销售,竞争刺激创新●例外陶瓷:就地取材、破坏环境宫廷窑场:规模小,数量极少七、基本风貌与文明价值基本风貌:●宋以来,含蓄优雅常最受推重●装饰大抵神重于形●体现:文人士子物品若干宫廷器用●独有艺术特色文明价值:●发明丝绸、瓷器,水平高跻世界顶峰2、独有文化、艺术特色●唯一有连续性传统的工艺美术域外:历史更久、也曾辉煌,但传统中断中国:虽经冲击,兼收并蓄,绵延相继,自成体系八、讨论的核心与断代的利弊讨论核心:出土物断代利弊:●缺憾:艺术变化与朝代更迭总不同步●坚持断代缘由:1、王朝更迭总导引政治、经济、文化等变迁2、工艺美术风貌演进受上述因素影响3、变化由微而著,根由是新王朝建立4、工艺美术史理当做出充分的文化解说第一章原始社会远古~公元前21世纪第一节绪言一、工艺美术的起源●艺术起源劳动说、娱乐说、巫术说、图腾说观念、方法不同导致联想、推测不同●工艺美术萌芽旧石器时代晚期(1万8千年前):旧石器:渐趋规整、细小、对称饰品:ª鱼、兽牙、骨饰品,石珠、石坠,染色新石器时代(8000年前始):工艺美术法则萌生:质感、触感、比例、对称品种:陶器、玉器、纺织品、牙骨器、漆器二、时代与工艺美术●时代背景旧石器时代:渔猎采集,生活艰难,环境恶劣,居无定所新石器时代:农业、畜牧业发展,居所稳定中期:社会分工渐明确,手工业渐独立晚期:贫富分化,社会结构变化●工艺美术内涵对美的追求和理解功利目的(更重要):自然崇拜、图腾信仰第二节陶器一、引言●陶器定义粘土制坯,800℃~1000℃以上高温烧成●分布发现七八千处:黄河、长江中下游、东南沿海、东北●分类按坯体呈色:红(彩陶多为泥质红陶)、灰、黑、白重点:彩陶(装饰)、黑陶(造型)二、材料与制作●材料特性:粘土的可塑性、收缩性●制作:制坯:捏塑、泥条盘筑、轮制(陶车、慢轮、快轮)修整:打磨,令坯致密,吸水率低,器表平整光亮装饰:陶衣、彩绘、剔刻、镂空、拍印、堆加焙烧:平地堆烧:窑炉空气供应与呈色:红陶(氧化),新石器时代早中期灰陶(还原),新石器时代晚期、商周三、彩陶●定义:绘画图案于坯体,而后焙烧(区别于彩绘陶)多属泥质红陶●起源与兴盛:公元前6000~5000年出现于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中期最盛●分布各重要江河流域1、仰韶文化彩陶●命名:1921首先于河南渑池的仰韶村,声名赫赫●分布:以陕豫为中心,也发现在与之相邻的冀、晋、蒙、肃、鄂等省区的部分地域●陶器:砂质和泥质的红陶为主●制坯:多捏塑、泥条盘筑法成形,有些采用慢轮修整●主流:彩陶,器物多为泥质钵、盆、盂●色彩:红、黑、白为主,常画在细泥陶衣上●题材:主要为抽象几何形,有少量的写实动物●典型类型2、马家窑文化彩陶●命名:1924年,甘肃临洮马家窑村●分布:甘肃中部、青海东北部及四川北部、宁夏东南部●时代:约从公元前3000年延续到公元前1900年●陶器:砂质、泥质红陶,泥质灰陶。
中国古代玉器青铜器和漆器
中国古代玉器青铜器和漆器导入新课在中国古代早期的工艺美术中,除陶器工艺外,成就最突出、且最富民族特色的就是玉器、青铜器和漆器工艺。
它们各有特色,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工艺。
讲授新课一、玉器玉器在中国光辉的历史文化中,是一颗灿烂的明星,在世界艺术中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我国的玉器自公元前五千年左右河姆渡文化出现始,一直不间断地绵延发展了七千余年。
玉器在中国的历史上流传之所以久远,除因玉材丰富、质地优良、品种繁多、制作技术先进、造型美观外,最主要的是由于玉在中国一直被奉若神明,被认为是一种吉祥的象征,象玉如意就是一件典型的工艺品,还有头饰、玉坠、玉手镯等等,深得人们的钟爱,使它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中,充当着特殊的角色,发挥其它工艺美术品所不能取代的作用。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quot;玉,石之美有五德者",代表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文人对玉的特征和内涵的典型概括。
象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其实就是一个玉的传说,贾宝玉的前身就是一块玉石,而林黛玉是玉石下的一棵仙草,而贾宝玉转世为人时口里还含着一块玉。
我国的玉器最早出现在新石器时代初期,当时我国先民们就以石头作为生活、生产工具的材料,在选择、打制、琢磨石器的劳动过程中,逐步认识了比石材美丽的彩石,这些比较美观的被用作装饰品,到后来人们知道了打磨、穿孔、镂雕等加工手段,玉器的使用就更加广泛了。
所以起初的玉,其实就是指美丽、有光泽、有花纹的石头。
新石器时代后期,癫糯邮蟹掷氤隼闯晌ひ掌贰I讨苁贝魑衿鳎杏糜诩漓牒屠褚堑"礼玉",有用于服装佩饰的"佩玉"或称"饰玉"。
周代更以"佩玉为尚",人们将玉当作修身的标准和衡量个人品德的尺度,成为一种具有社会道德含义的特殊物品,这种观念一直流传几千年。
甚至在经济高度发展的现代,玉器还是非常流行,可能许多同学就有。
玉器的设计创作方法,是因材施艺,剜(wan)脏去绺(liu)(是玉器加工过程中常用的一种专业用语,"脏"是指玉器中的杂色,不能背利用的颜色,这些颜色对造型有坏的影响,所以要除掉,所谓美玉无暇,不仅是玉石中没有杂质,而且无脏色,绺原来是指线、头发、胡须等细丝状东西顺聚在一起,这里也是指杂质),要"俏色"、"巧色"。
第四章 中国工艺美术史
清 白玉俏色蓝采和渡海
清代玉器雕琢: 达到历史最高点,用玉来源扩大,琢玉技艺提高, 制作十分发达,并设置造办处管理玉器制作。 主题内容主要有三种形式: 一是仿古思潮; 二是仿生写意类型; 三是仿痕都斯坦玉器类型。
二、玉器造型工艺美术
1、史前时代:
依其功能和造型可分为两种不同的发展序列: 一是礼玉,如琮、壁、圭等,表现为规矩、对称、稳定的 造型; 二为饰玉,主要为动物和鸟兽造型,或是具有装饰趣味的 图案雕饰,一般形体生动,技法多变,更具观赏价值。
宋
玉飞鸟
宋
白玉雕花鸟带板
辽
动物形玉佩 元 白玉雕天禄佩
金
玉“春水”饰
元
玉透雕海冬青捕鹅带饰
元
白玉巧色双螭纹带板 宋 雕螭纹璧
7、明清时期:
形成北京和苏州两大制玉中心。
翡翠双桃子母洗(清) 高3.9厘米,长12.8厘米,宽9.2厘米
明代玉器雕琢三阶段: 早期:自洪武至天顺(1368-1464),注重选料,以器物和装饰玉为主,雕琢细 润精工,纹饰图案与宋元风格变化不大; 中期:自成化至嘉靖中(1456-1544),仿古玉大兴,雕工较粗犷; 晚期:自嘉靖中到满族入关(1545-1644),不注重玉质选择,造型粗放浑厚, 以大、重取胜,只重外观造型,不求内部精工。
商周 夔龙纹璧
3、春秋战国时期:
双龙佩 春秋晚期
造型以片雕为主,圆雕少见,讲究对称。 春秋玉器造型以虎形、龙形、凤形为主要形式。 战国时期玉器造型丰富多样,尤以人形佩最具造型特色, 成组佩玉造型也极富特色,在满足实用需要造型的同时, 富有造型艺术的作品逐渐增多。
4、两汉时期:
总体风格雄浑豪放、气势昂扬,艺术性得以加强。出现了一批精致的 圆雕玉器,造型构思活跃,不流于形式。不仅有充满时代感的独佩(玦形 佩、刚卯、玉环、舞人形佩等),还有富有战国遗风的形神兼备的组佩。
中国工艺美术史全部讲义精品推荐
中国工艺美术史全部讲义精品推荐第一章原始社会的工艺美术第一节概述一、旧石器时代距今约五十万年前,在北京房山周口店,就居住着我们的祖先“北京人”,或者称为“中国猿人”。
他们生活在石灰岩的山洞中,征服自然的两种武器是:石器和火。
他们最初使用的是天然的石块,以后逐渐学会了选拣石块,打制石器,但是还没有固定的型式。
三十万年前的“丁村人”和二十万年前的“河套人”,所用的石器有了第二步加工的痕迹。
北京周口店的山顶洞,发现了距今一万七千年前的“山顶洞人”。
他们的形象基本上和现代人差不多。
所以称之为“真人”。
他们制作的石器,仍然是相当粗糙的。
通常把打制石器的时代成为“旧石器时代”二、新石器时代把经过选择的石头打成石斧、石刀、石锛、石铲、石凿等各种工具,并且加以磨光、钻孔,用以装柄或穿绳,以提高实用价值。
这种磨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新石器时代”。
(一)仰韶文化——半坡1.村落。
2.方形或圆形的半地穴式的房屋。
3.烧制陶器(盆、瓶、罐),不同用途的器皿用不同原料制作。
(煮饭的粗沙陶,盛水的细泥陶)4.彩陶的制作是其重要成就,鱼纹和人面纹,具有鲜明的特色(二)河姆渡文化1.饲养猪、狗和水牛等家畜。
种植水稻。
2.木结构建筑(采用榫卯结构,过定居生活)。
3.陶器有釜、灶、钵等。
4.纺织工具。
5.雕塑:牙雕、骨雕、泥塑等6.雕刻装饰题材:鸟、猪、稻禾、几何纹。
(三)母系氏族文化时期的工艺成就1.生产工具改进。
(磨制石器、牙骨工艺提高)2.制陶工艺(改变泥土内在性质);制陶工艺既注重实用,又注重对美的要求。
在陶器上施以化妆土,还进行彩画、刻镂、堆贴等各种装饰。
其中彩陶最为有特色。
3. 纺织工艺。
4.木工工艺(居住的需要)石斧、石锛、石凿等加工木料。
(四)父系氏族文化时期的工艺成就进入父系氏族社会后,黄河中下游产生龙山文化,最早发现于山东历城龙山镇因此而得名。
手工业和农业分离,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
1.制陶技术提高,采用封窑和轮制。
中国美术之古代玉石
中国美术之古代玉石我国玉器源远流长,有着7000年的光辉历史和极发达的玉石工艺, 这是中国美术的独特成就之一。
玉器,用玉雕琢成的工艺制品;玉, 现代矿物学区别为软玉和硬玉。
但古代称之为玉的矿石, 不同于近代矿物学规定的矿石, 所谓`美石',是指色彩美丽有光泽,质地坚硬而不多见的珍稀的石头.所以玉石是个很广的范围,因而玉石工艺也就相应的很博大了。
玉石工艺的起源,要从石器说起:在旧石器时代,石器的材料主要是兽骨,石核,石英,石珠、兽齿、砾石和蚶壳等,也有少数量的赤铁矿的碎块和碎粒,或用赤铁矿染红的椭圆形砾石。
制作石器也往往没有一定的打击方法,打出的石片,没有一定的形状,不加修理,即行使用,因此石器形状,不能分成有意义的类型,也谈不上什么工艺。
到了中石器时代,磨制石器开始应用,古人也掌握了如何给石器钻孔,并且开始制造较薄的和长形的石英石片,这些都是技术精巧的证明。
而石器形式的重要的进步表现在扎赉诺尔等地的中石器时代的石器及其以后的细石器上。
特别是细石器,有完全对称的形式,经过很精细的加工剥制。
这种精细的加工,完整的对称的形式和美丽的色泽等特点,都使细石器有审美的价值。
古代石器制作和形式的发展过程:由不固定的形式进步为固定的,由不整齐的进步为整齐的,由非对称的进步为对称的,由随意拾来的原料进步为特别采择的原料,都是经过悠久的岁月和在不断的劳动生活中发生的。
石器的演进是适应着劳动的需要,反映了人的手的进步,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古代石器在经过长时期的劳动实践之后,终于在新石器时代后期,石器产生了“美”的形式,即玉石工艺。
这个时候玉石器物,不是作为单纯的劳动工具,而是可能同时作为一种在形式上有诱人的力量的美的对象而存在。
这些玉石器物的原料都可能是从相当遥远的地区经过交换而获得的。
古代玉器的形式是由石器而来,制作技术也是由石器而来。
处理玉的原料,因其硬度较高,需要特殊的技术,其主要的如:剖、磨、琢、碾、钻等,都是在制作石器的长时期的劳动过程中所掌握的。
中国工艺美术史论文——玉雕工艺传承与发展
中国工艺美术史论文玉雕工艺传承有发展G1*******作者:**专业:工艺品设计与制作指导:许军展2015.5中国工艺美术史论文玉雕工艺传承与发展玉雕,是中国最古老的雕刻品种之一,在中国古代玉被当作美好品物的标志和君子风范的象征,玉雕的品种很多,主要有人物、器具、鸟兽、花卉等大件作品,也有别针、戒指、印章、饰物等小件作品。
中国的玉雕作品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玉雕是中国最古老的雕刻品种之一。
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华民族就有了玉制工具。
商周时期,制玉成为一种专业,玉器成了礼仪用具和装饰佩件。
玉石历来被人们当做珍宝,在中国古代,玉被当做美好品物的标志和君子风范的象征。
玉,实际是优质的石。
玉石的种类非常多,有白玉、黄玉、碧玉、翡翠及玛瑙、绿松石、芙蓉石等。
玉石经加工雕琢成为精美的工艺品,称为玉雕。
工艺师在制作过程中,根据不同玉料的天然颜色和自然形状,经过精心设计、反复琢磨,才能把玉石雕制成精美的工艺品。
玉雕的品种很多,主要有人物、器具、鸟兽、花卉等大件作品,也有别针、戒指、印章、饰物等小件作品。
北京的故宫博物院中收藏的大型玉雕"大禹治水",就显示了中国玉雕的高超技艺。
中国玉器的主要产地有北京、上海、广州、辽宁、江苏、新疆,还有近代出现的青海等地。
中国的玉雕作品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广受中国人尊重珍爱。
自文明之始,以迄今日,无论中国文化经历过何等巨大的激汤,崇玉与爱玉的民族情怀,仍是根深蒂固,玉雕艺术也绵延不绝。
东方文明的智慧在玉器上闪烁着璀璨的光芒,它是中国传统手工艺中最富魅力的一种,值得我们珍爱。
“玉之美石”发扬我国玉文化!玉器工艺玉器工艺是玉器的生产要经过复杂的工艺过程,拣选好玉料之后还要经过刻、碾、琢、磨、钻等多道工序,有的成器之后还要在上面琢刻纹饰,如玉斧、玉铲、玉琮上面多有兽面纹。
江苏武进寺墩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兽面纹玉琮制作得极为精致,其纹饰刻线宽度仅为零点一至零点二毫米,而且线条劲挺平直,圆内而方外的器形严格对称,这说明四千多年前太湖地区的原始人类琢玉技术已经相当高超,他们创造了一种技艺美。
中国工艺美术史_尚刚_第五章魏晋南北朝
第五章魏晋南北朝一、时代与工艺美术政治——●战争连绵,国家分裂,政权更替频繁西晋以后的南北差异——●十六国北朝:少数民族政权南北民族融合,东西文化交流游牧民族:禽兽装饰、贵金属工艺西方文化涌入:金银、玉石、玻璃器影响:丝绸、陶瓷、金银器●东晋南朝:汉族政权,文化较纯净,延中国传统佛教风靡——●佞佛无分南北,信教不论尊卑●工艺美术:莲花装饰、夹纻造像二、生产格局格局——●官府:畸形发达(恣情欢娱,竭力造作)沿袭旧制,制作系统较完备中央官府垄断高档制作,禁限●民间:沉闷凄凉(民生艰难,制作萎缩)丝绸、陶瓷仍产,精良考究者少南方:陶瓷、漆器、纺织北方:十六国,备受摧残;北魏统一后,逐渐恢复中心——●陶瓷:江浙领先,中原继起(北朝后期)●丝绸:中原,蜀地,江南发展●漆器:蜀地(魏晋)第二节织绣一、引言官府——●机构:各政权往往设立●生产:工匠多、产量高品种——●官府:重纹彩——锦罗绫绮●民间:多无纹——绢缣(细绢)出土——●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民丰尼雅青海都兰热水、甘肃敦煌莫高窟二、著名丝绸产区及人物1、中原●品种:锦、绣、罗、绮、绵、缣2、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心:扬州、荆州(湖北江陵)、豫章郡(江西北部)●锦的发展:不产——灭后秦迁百工——西北民族来求3、蜀地●品种:蜀锦。
蜀汉量大质低,西晋量大质优4、新疆●中心:龟兹(库车)、疏勒(喀什)、高昌(吐鲁番)、于田(和田)●品种:锦,“丘慈(龟兹)锦”、“疏勒锦”●意义:与汉地区别——粟特风5、马钧及苏蕙马钧——字德衡,曹魏时扶风人●著名机械改革、发明家:指南车、翻车、改进发石车●改革绫机:五十综五十蹑、六十综六十蹑——十二蹑●贡献:提高工效,造福大众苏蕙——字若兰,始平人;嫁前秦显宦窦滔●回文锦:思念远方丈夫,织锦寄赠(长宽各8寸,840字,200余首回文诗)●贡献:文学、艺术价值低,因文人煽惑鼓噪,声名反高三、刺绣孙吴赵夫人——¡°针绝¡±●贡献:小说《拾遗记》,绣孙权军事地图●形象:“列万国于方帛之上” ,“五岳、河海、城邑、行阵”等细部绘出重要绣像:说法图●造作: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年),首都平城(大同)●施主:广阳王元嘉●出土:敦煌莫高窟●形象:供养人衣孝文帝改制前鲜卑贵族女装●意义:现有最早的绣像四、丝绸图案东汉遗韵——●文献:《邺中记》石虎(334~349年)织锦署锦名●实物:吉祥文字、云虡纹时代新风——6世纪以来,联珠纹出现、植物纹增多、题材写实●联珠纹形象:多个小圆珠组成,或排成条带等形状,或围成一个圆圈等,包围主题纹样(联珠圈)地位:6世纪中叶~7世纪80年代中国最重要装饰题材渊源:萨珊波斯更早,初唐圈内主纹多含祆教含义植物纹——●大量出现:南北朝后期●种类:暂未发见的莲花、忍冬(佛教)五、棉麻织物棉——●西南、南部少数民族闽广木本棉五色斑布“文最繁缛”●西北出土:东汉,新疆吐鲁番品种:白叠发展:曹魏已享誉南北朝名产麻——地位:尤其在南方,最多名品:西南筒中黄润,精美在柔细第三节陶瓷一、概说种类——餐饮器、存贮器、盥洗器、文具、明器等装饰——刻划、模印、贴花、堆塑、点染、绘画品种——青瓷(主流)、黑瓷(普遍)、白瓷(创造)中心——●南方:主产地,质量代表●北方:瓷器起步晚,量少质低,文化内涵丰富二、南方的青瓷及黑瓷浙江——●中心:东北部、南部、中西部、北部及江苏南部●发展:三国西晋繁荣后转萧条,生产规模缩小,器形减少,装饰简化其他——●东晋南朝:江西洪州窑,湖南湘阴窑,福建怀安窑、磁灶窑,四川青羊宫窑、邛崃窑,占据当地市场份额●面貌:受越窑等影响,但有地方特色1、代表性瓷窑瓯窑——●窑址:浙江南部温州●时代:创于东汉,终于元●品种:青瓷,釉色淡青婺州窑——●窑址:浙江中西部金华、衢州●时代:始于东汉,盛于唐北宋,终于明●品种:青瓷、酱色釉、黑釉●装饰:化妆土化妆土:含铁低,反复淘洗,细腻的白色瓷土。
玉器 演示文稿
自汉以后,厚葬之风渐渐收敛,此后专门用于敛葬 的玉器也渐为少见,而大多的以死者生前所用的部份 实用器物培葬了。通常专用的玉冥器计有各种玉窍塞, 如口含的玉、蝉、玉耳塞、玉眼盖等。此外还有死者 手中所握之玉猪,背后及胸前所垫盖的玉璧板等 由于玉冥器常年埋藏于泥土里,各种矿物质不 断的对其产生沁渗、腐蚀,因此出土的玉冥器往往 已失去原玉石的质感而呈现出不同的钙化,这就是 行家们所说的“生坑”玉。经过玩家的盘玩,时间 久了“生坑”就会变成“熟坑”,这时古玉器就会 显示出美丽的沁色如“血沁”、“黑漆古”、“水 银沁”、“鸡骨白”等等。有无“沁色”,“沁色” 的位置及形成机理也是我们判断一件古玉真伪的重 要依据之一。
我国出土资料证明,新石器时代早期已有玉器。在浙江河 姆渡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发现有少量玉珠、玉管和玉 玦等。但我国玉器的起源,应当比这更早。玉器脱胎于石 器的母体,远远超越了石器。最初只是小玉块钻一孔用作 垂饰,或象磨制石器一样,磨成玉制武器或工具。到了新 石器时代晚期,玉器才有雕刻花纹或磨得光滑的制品,器 形也比较大,比较复杂,可算做工艺品。以磨制石器为主 要标志的新石器时代,加工玉石器的技术是相同的。制石 技术由打制发展到磨制,经历了数千年,制玉技术大致也 经历了同样的过程。二者在使用技术和工具上可能完全相 同,但玉器除实用外,还有其他的需求,因而在技术要求 上比制造石器复杂。玉器不仅要求光洁度比石器高,有的 还要镌刻各种花纹图案,这是出于人们审美的需要,是非 实用的艺术装饰。这在石器上很少见。
战汉玉器陪葬侍女,做工精美,人物栩栩如生
汉代双火眼绿釉陶灶
玉文化发展史
华夏祖先选择美石磨制玉器,最早见于2000年前的内蒙 古查海兴隆洼文化遗址的一对白色玉块表明距今约一万多 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中国玉业的萌芽与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