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列高考知识点归纳(非常全!)
数列高考知识点大全汇总
数列高考知识点大全汇总1. 数列的定义和性质数列是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一组数,其中每个数称为该数列的项。
在高考中,我们常常需要了解数列的基本定义和性质。
2. 等差数列和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等差数列是指相邻两项之差相等的数列。
其通项公式为an = a1 + (n-1)d,其中an表示第n项,a1表示首项,d表示公差。
3. 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为Sn = (n/2)(a1 + an),其中Sn表示前n项和。
4. 等比数列和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等比数列是指相邻两项之比相等的数列。
其通项公式为an = a1 * r^(n-1),其中an表示第n项,a1表示首项,r表示公比。
5. 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为Sn = (a1 * (1 - r^n))/(1 - r),其中Sn表示前n项和。
6. Fibonacci数列Fibonacci数列是指从1开始,每一项都等于前两项之和的数列。
其通项公式为Fn = Fn-1 + Fn-2,其中F0 = 0,F1 = 1。
7.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应用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在实际问题中有广泛的应用,如利润的增长、人口的增长等等。
通过应用数列的概念和公式,可以解决各种与数列相关的实际问题。
8. 数列的递推关系和递推公式数列的递推关系是指通过前一项或多项来确定后一项的关系。
递推公式则是表达这种关系的公式。
9. 递归数列递归数列是指通过前一项或多项来确定后一项的关系,并且该关系可以通过数列的前几项来求解后一项。
递归数列常常需要利用递推公式进行求解。
10. 等比数列的极限等比数列的极限即公比的绝对值小于1时,数列趋于无穷时的极限值。
等比数列的极限值可以通过递推公式和求和公式进行求解。
11. 数列的综合题高考中常常出现一些综合题,涉及数列的多个性质和公式,需要综合运用数列的知识来解答问题。
12. 数列与函数的关系数列可以看作是离散的函数,函数可以看作是连续的数列。
高考数列的知识点
高考数列的知识点数列是高中数学中重要的概念之一,也是高考中常考的内容。
掌握数列的相关知识点对于解题和应用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高考数列的基本知识点,包括等差数列、等比数列、通项公式、求和公式以及其应用。
一、等差数列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间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d的数列。
常用的表示方法为{a1,a2,a3,...,an},其中a1为首项,d为公差。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 = a1 + (n - 1)d (n为项数)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为:Sn = n(a1 + an)/2其中,Sn为数列前n项和。
二、等比数列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间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q的数列。
常用的表示方法为{a1,a2,a3,...,an},其中a1为首项,q为公比。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 = a1 * q^(n-1) (n为项数)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为:Sn = a1 (1 - q^n) / (1 - q) (|q| < 1)三、常见数列除了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外,高考数列中还常见其他类型的数列,如等差中项数列、等差递推数列、等比中项数列等。
这些数列的特点和求解方法都有一定的规律性,需要考生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条件进行分析和求解。
四、数列的应用数列在实际问题中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数列的求和公式,可以求解各种求和问题,如阶梯问题、工资问题等。
同时,数列还能用于解决一些递推关系的问题,如复利计算、等比缩放等。
掌握数列的知识,有助于提高解题的速度和准确性。
五、解题技巧在高考中,数列题往往有一定的难度,考生在解题过程中可以运用以下技巧:1. 观察数列的特点,确定数列类型(等差还是等比),并找到数列的首项、公差或公比。
2. 如果是等差数列,可以运用通项公式求解特定项的值;如果是等比数列,可以运用通项公式求解特定项的值。
3. 如果需要求解数列的和,可以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运用求和公式进行计算。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题目的数列只有部分项相加,此时需注意截取部分项进行计算。
高考数列必考知识点
高考数列必考知识点数列作为高中数学中的重要知识点之一,在高考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掌握数列的概念、性质以及常见的数列类型是高考数学取得好成绩的必备知识。
本文将为同学们总结归纳高考数列必考的知识点。
一、数列的概念和性质1. 数列的定义:数列是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由数字组成的序列。
2. 数列的通项公式:数列的通项公式表示数列中第n个数的一般项,常用符号有an或者Un。
3. 数列的首项和公差:对于等差数列,首项表示数列的第一个数,常用符号是a1;公差表示相邻两项之间的差值,常用符号是d。
4. 数列的递推公式:数列的递推公式表示数列中第n+1项与第n项的关系式。
二、等差数列1. 等差数列的定义: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差保持不变的数列。
2.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对于公差为d的等差数列,其通项公式为an = a1 + (n-1)d。
3. 等差数列前n项和: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公式为Sn = (a1 + an) *n / 2。
三、等比数列1. 等比数列的定义: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比保持不变的数列,且首项不能为0。
2.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对于公比为q的等比数列,其通项公式为an = a1 * q^(n-1)。
3. 等比数列前n项和: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公式为Sn = a1 * (1-q^n) / (1-q)。
四、特殊数列1. 斐波那契数列:斐波那契数列是指数列中的每一项都是前两项之和,首几项为0、1、1、2、3、5、8、13……2. 等差-等比混合数列:等差-等比混合数列是指数列中既存在等差关系又存在等比关系的数列。
五、数列求和问题1. 常用的数列求和方法:对于等差数列或者等比数列,可以通过数列求和公式或者特殊方法进行求和。
2. 数列求和的技巧:对于一些特殊的数列,可以利用数列的性质进行化简,从而简化求和的过程。
六、题目实战演练1. 高考数列选择题:通过对历年高考数学试卷中关于数列的选择题进行分类整理,帮助同学们熟悉数列的考点和解题思路。
高考数列必懂的知识点总结
高考数列必懂的知识点总结数列作为高中数学中重要的一个章节,经常出现在高考试卷中。
掌握数列的相关知识点对考试成绩至关重要。
下面将针对高考数列的必懂知识点进行总结与归纳。
一、等差数列1. 等差数列的定义:数列中任意两个相邻的数之差相等,这个公差为常数,就是等差数列。
2.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a₁,公差为d,第n项为aₙ,则有aₙ = a₁ + (n-1)d。
3.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a₁,公差为d,前n项和为Sₙ,则有Sₙ = n(a₁ + aₙ)/2。
4. 教材上常见的等差数列:斐波那契数列、等差数列的特殊形式等。
二、等比数列1. 等比数列的定义:数列中任意两个相邻的数之比相等,这个比值为常数,就是等比数列。
2.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设等比数列的首项为a₁,公比为q,第n项为aₙ,则有aₙ = a₁q^(n-1)。
3.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设等比数列的首项为a₁,公比为q,前n项和为Sₙ,则有Sₙ = a₁(q^n-1)/(q-1) (当q ≠ 1时)。
4. 教材上常见的等比数列:几何数列、等比数列的特殊形式等。
三、数列的性质与应用1. 数列的有界性:有界数列是指存在上界或下界(甚至同时存在上下界)的数列。
2. 数列的单调性:单调数列是指数列中的数单调递增或单调递减。
3. 数列的极限:数列的极限表示数列随着项数趋向于无穷时的极限值。
4. 数列的应用:数列可以用来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如计算质数、拓展数列的概念、运用数列解决函数极限等。
四、递推数列1. 递推数列的定义:数列的第n+1项与前面的n项有一定的关系。
2. 递推数列的通项公式:通过递推公式可以求得递推数列的任意项。
3. 递推数列的性质:递推数列具有独特的性质,如线性递推数列、非线性递推数列、齐次递推数列等。
5. 教材上常见的递推数列:斐波那契数列、阶乘数列等。
五、其它常见数列1. 二项式系数:二项式系数通常用来展开二项式的幂,是数学上常见的一种数列。
高三数列知识点大全
高三数列知识点大全数列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之一,它在高中数学的学习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在高三阶段,数列的相关知识将更加复杂和深入。
本文将为大家总结高三数列的知识点,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和应用数列。
一、数列的定义与常见类型1. 数列的定义数列是一组按照一定规则排列的数的有序集合。
数列中的每一个数称为该数列的项。
用字母a、b、c……表示数列的各个项。
2. 常见数列的类型(1)等差数列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的每一项与前一项之差保持恒定。
公式表示为:an = a1 + (n - 1)d,其中an表示第n项,a1表示首项,d表示公差。
(2)等比数列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的每一项与前一项之比保持恒定。
公式表示为:an = a1 * q^(n-1),其中an表示第n项,a1表示首项,q表示公比。
(3)递推数列递推数列是一种根据数列的一部分项来确定其余项的数列,常见的递推数列有斐波那契数列、杨辉三角等。
(4)等差-等比混合数列等差-等比混合数列是一种既包含等差又包含等比的数列,其规律较为复杂,需要通过具体的题目进行分析。
二、数列的性质和求解方法1. 数列的通项公式通项公式是指数列中第n项与n的关系式,通过通项公式可以直接计算数列中任意一项的值。
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已在前面介绍,递推数列和混合数列的通项公式则需要结合具体的数列来确定。
2. 数列的前n项和前n项和是指数列中前n项的和。
计算数列的前n项和可利用数列的通项公式,通过求和公式或递推进行计算。
3. 等差数列的性质(1)公差的性质:等差数列的任意两项之差等于公差。
(2)首项和末项的关系:等差数列的首项加上末项等于两倍的公差。
(3)求和公式: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为Sn = (n / 2) * (a1 + an),其中Sn表示前n项和。
4. 等比数列的性质(1)公比的性质:等比数列的任意两项之比等于公比。
(2)首项和末项的关系:等比数列的末项等于首项乘以公比的n次方。
(完整版)高考文科数列知识点总结(全),推荐文档
乘以中间项)
5.等差数列的判定方法
(1) 定义法:若 an an1 d 或 an1 an d (常数 n N ) an 是等差数列. (2) 等差中项:数列 an 是等差数列 2an an-1 an1 (n 2) 2an1 an an2 . (3) 数列 an 是等差数列 an kn b (其中 k, b 是常数)。 (4) 数列 an 是等差数列 Sn An2 Bn ,(其中A、B是常数)。
Sn
na1
n(n 1) 2
d
d 2
n2
(a1
d )n 2
是关于 n
的二次函数且常数项为
0.
(2)若公差 d 0 ,则为递增等差数列,若公差 d p q 时,则有 am an a p aq ,特别地,当 m n 2 p 时,则有 am an 2ap .
6.等差数列的证明方法
定义法:若 an an1 d 或 an1 an d (常数 n N ) an 是等差数列.
7.等差数列的性质:
(1)当公差 d 0 时,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an a1 (n 1)d dn a1 d 是关于 n 的一次函 数,且斜率为公
差d
;前 n
和
(9)求 Sn 的最值
法一:因等差数列前 n 项和是关于 n 的二次函数,故可转化为求二次函数的最值,但要 注意数列的特殊性
n N* 。
法二:(1)“首正”的递减等差数列中,前 n 项和的最大值是所有非负项之和
即当 a1
0,d
0,由
a a
n 0 n1
0
可得
Sn
达到最大值时的 n
上面每一项序号与这一项的对应关系可看成是一个序号集合到另一个数集的映射。从函数观点
数列高考知识点归纳(非常全!)
数列咼考知识点大扫扌描数列基本概念数列是一种特殊函数,对于数列这种特殊函数,着重讨论它的定义域、值域、增减性和最值等方面的性质,依据这些性质将数列分类:依定义域分为:有穷数列、无穷数列;依值域分为:有界数列和无界数列;依增减性分为递增数列、递减数列和摆动数列。
数列的表示方法:列表法、图象法、解析法(通项公式法及递推关系法) ;数列通项:a n f(n).2、等差数列1、定义当n N,且n 2时,总有a n 1 a n d,(d常),d叫公差。
2、通项公式a n印(n 1)d1) 、从函数角度看a n dn (a1 d)是n的一次函数,其图象是以点(1,a1)为端点,斜率为d斜线上一些孤立点2) 、从变形角度看a n a n (n 1)( d),即可从两个不同方向认识同一数列,公差为相反数。
又a n a1(n 1)d, a m a1 (m 1)d ,相减得a n a m(n m)d,即a n a m (n m)d .若n>m,则以a m为第一项,a n是第n-m+1项,公差为d;若n<m,则a m以为第一项时,a n是第m-n+1项,公差为-d.3 )、从发展的角度看若{a n}是等差数列, 则a p a q 2a1 (p q 2)d ,a m a n 2a1 (m n 2)d , 因此有如下命题:在等差数列中,若2r , 则a m a n a p a q 2a r.由S n a1 a?III a n, S n a n a n 1 HI a1,相加得q还可表示为S n ns 詈d,(d 0),是n的二次函数。
3、前n项和公式v1.0可编辑可修改3、前n 项和公式:关于此公式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认识:4、等差与等比数列概念及性质对照表特别的,由aa 2n 1 2a n可得 S 2n 1 (2n 1)a n 。
3、等比数列1、定义当a2时,总有 —q(q 0) , q 叫公比。
a 12、通项公式:n 1agn m a m q2,在等比数列中,若 m n p q 2r ,则a m a n a p a q a r -由S na i a 2HI a n ,qS na 2 a 3||| a na n 1,两式相减,当q 1时,a i (1= ,(q 1);当 q 1 时,s n n a 1 o①不能忽视Sa1(1 q)a1一也成立的条件:q1 q1。
高考数列知识点归纳
高考数列知识点归纳数列在高考数学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它涉及到高等数学中的重要理论和应用。
掌握数列的相关概念和性质,对于考生来说是非常关键的。
本文将对高考数列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和应对考试。
一、数列的基本概念1. 数列的定义:数列是一列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数的集合,通常用{an}表示,其中an代表数列的第n个项。
2. 等差数列:如果一个数列中任意两个相邻项的差值都相等,那么这个数列就是等差数列。
等差数列可以由首项a1和公差d来确定。
3. 等比数列:如果一个数列中任意两个相邻项的比值都相等,那么这个数列就是等比数列。
等比数列可以由首项a1和公比r来确定。
二、数列的通项公式1.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对于等差数列{an},其通项公式可以表示为an = a1 + (n-1)d,其中a1为首项,d为公差。
2.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对于等比数列{an},其通项公式可以表示为an = a1 * r^(n-1),其中a1为首项,r为公比。
三、数列的基本性质1. 等差数列的性质:a) 前n项和公式:Sn = (n/2)(a1 + an),其中Sn为前n项和。
b) 通项和公式:Sn = (n/2)(a1 + a1 + (n-1)d) = (n/2)(2a1 + (n-1)d)。
c) 项数公式:n = (an - a1)/d + 1。
d) 等差数列的和公式是高考中经常考察的一个知识点,考生应熟练掌握。
2. 等比数列的性质:a) 前n项和公式:Sn = a1 * (1 - r^n)/(1 - r),其中Sn为前n项和。
b) 无穷项和公式:当0 < r < 1时,Sn趋近于a1/(1 - r),即S =a1/(1 - r)。
c) 项数公式:n = loga(an/a1) / loga(r)。
四、数列的应用1. 判断数列的性质:考生在解决应用题时,常常需要判断数列是等差数列还是等比数列,需要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条件来进行判断。
数列知识点总结高考
数列知识点总结高考一、数列的概念数列是指有限或无限个数的有序排列,以逗号分隔,记作{an}。
其中an称为数列的通项。
常见的数列有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等。
二、等差数列1. 等差数列的定义若一个数列中任意两项之间的差都相等,则这个数列称为等差数列。
其中,差值称为公差,记作d。
2.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a1,公差为d,则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 = a1 + (n-1)d3.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为:Sn = (a1 + an) * n / 24. 等差数列中的常见问题等差数列中的常见问题包括求首项、公差、通项、前n项和以及数列的性质等。
三、等比数列1. 等比数列的定义若一个数列中任意两项之间的比值都相等,则这个数列称为等比数列。
其中,比值称为公比,记作q。
2.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设等比数列的首项为a1,公比为q,则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 = a1 * q^(n-1)3.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为:Sn = a1 * (1 - q^n) / (1 - q)4. 等比数列中的常见问题等比数列中的常见问题包括求首项、公比、通项、前n项和以及数列的性质等。
四、数列的性质1. 有限数列的性质有限数列的性质包括首项、末项、公差或公比、前n项和等。
2. 无限数列的性质无限数列的性质包括首项、公差或公比、极限等。
3. 数列的通项公式数列的通项公式是数列的重要性质,通过通项公式可以求得数列的任意项。
五、利用数列解决实际问题数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例如等差数列可以用来描述等距离的运动过程,等比数列可以用来描述成倍增加的现象等。
总结:通过学习数列的知识,我们可以得到多种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通过分析数列的性质和通项公式,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问题的本质。
因此,数列是数学学习中一个重要的基础知识。
以上就是数列的相关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数列高考知识点归纳(非常全!)
数列高考知识点大扫描数列基本概念数列是一种特殊函数,对于数列这种特殊函数,着重讨论它的定义域、值域、增减性和最值等方面的性质,依据这些性质将数列分类:依定义域分为:有穷数列、无穷数列; 依值域分为:有界数列和无界数列;依增减性分为递增数列、递减数列和摆动数列。
数列的表示方法:列表法、图象法、解析法(通项公式法及递推关系法); 数列通项:()na f n =2、等差数列1、定义 当n N ∈,且2n ≥ 时,总有 1,()n n a a d d +-=常,d 叫公差。
2、通项公式1(1)n a a n d =+-1)、从函数角度看1()n a dn a d =+-是n 的一次函数,其图象是以点 1(1,)a 为端点, 斜率为d 斜线上一些孤立点。
2)、从变形角度看 (1)()n n a a n d =+--, 即可从两个不同方向认识同一数列,公差为相反数。
又11(1),(1)nm a a n d a a m d=+-=+-,相减得()n m a a n m d -=-,即()n m a a n m d =+-.若 n>m ,则以 m a 为第一项,n a 是第n-m+1项,公差为d ;若n<m ,则m a 以为第一项时,n a 是第m-n+1项,公差为-d.3)、从发展的角度看 若{}n a 是等差数列,则12(2)p q a a a p q d +=++- ,12(2)m n a a a m n d +=++-, 因此有如下命题:在等差数列中,若2m n p q r +=+= , 则2m n p q r a a a a a +=+=.3、前n 项和公式由1211,n n n n n S a a a S a a a -=+++=+++ ,相加得12n n a a S n +=, 还可表示为1(1),(0)2n n n S na d d -=+≠,是n 的二次函数。
特别的,由1212n n a a a -+= 可得 21(21)n n S n a -=-。
高三数列综合知识点归纳
高三数列综合知识点归纳数列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是由一系列按照特定规律排列的数字组成的序列。
在高三数学中,数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掌握好数列的概念和相关性质对于学习其他数学知识以及解题技巧都有着很大的帮助。
本文将对高三数列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等差数列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差保持恒定的数列。
我们用首项为a₁,公差为d的等差数列表示为:a₁,a₁+d,a₁+2d,a₁+3d,......。
1.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第n项aₙ = a₁ + (n-1)d;2.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前n项和Sₙ = (a₁ + aₙ) * n / 2;3. 等差数列的性质:任意两项之和与中间项的和相等,例如a₁ + aₙ = a₂ + aₙ₋₁ = ...... = a₍ₙ₊₁₎₋₁ + a₍ₙ₊₁₎;4. 等差数列的性质:如果等差数列的首项为a₁,公差为d,那么第n项和第m项的和等于第n+m-1项的两倍,即aₙ + aₙ =2a₁ + (n+m-1)d。
二、等比数列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比保持恒定的数列。
我们用首项为a₁,公比为q的等比数列表示为:a₁,a₁q,a₁q²,a₁q³,......。
1.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第n项aₙ = a₁ * q^(n-1);2.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当q≠1时):前n项和Sₙ = a₁* (1-q^n) / (1-q);3. 等比数列的性质:任意两项之比与中间项的比相等,例如a₁ / aₙ = a₂ / aₙ₋₁ = ...... = a₍ₙ₊₁₎ / a₍ₙ₊₁₎₋₁;4. 等比数列的性质:如果等比数列的首项为a₁,公比为q,那么第n项和第m项的比等于第n+m-1项的幂次,即aₙ / aₙ =q^(n-m+1)。
三、数列的变形根据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性质,我们可以对数列进行一些变形,从而得到其他有用的数列形式。
1. 差数列:对于等差数列,相邻两项之差的数列称为差数列。
数列高考知识点大全总结
数列高考知识点大全总结一、数列的概念1. 数列的定义数列是由一系列有限或无限个数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组成的。
用数学语言描述就是一个由实数构成的序列。
一般用字母或符号表示,如{an}、{bn}等。
2. 数列中的相关概念(1)通项公式:数列中的第n个数的一般表达式,通常用an表示。
(2)前n项和:数列前n项的和,通常用Sn表示。
3. 数列的分类(1)等差数列:若数列中相邻两项的差恒定,称其为等差数列。
其通项公式为an=a1+(n-1)d。
(2)等比数列:若数列中相邻两项的比恒定,称其为等比数列。
其通项公式为an=a1*q^(n-1)。
(3)常数数列:数列中的每一项都相等的数列称为常数数列。
二、数列的性质1. 数列的有界性(1)有界数列:当数列中的数有上界和下界时,称其为有界数列。
(2)无界数列:当数列中的数没有上界和下界时,称其为无界数列。
2. 数列的单调性若数列中的每一项都满足an≤an+1或者an≥an+1时,称其为单调递增数列或者单调递减数列。
3. 数列的性质(1)数列的线性组合:若an和bn是两个数列,k和m是任意常数,那么k*an+m*bn 也是一个数列。
(2)数列的绝对值:若an是一个数列,那么|an|也是一个数列。
三、常见数列1. 等差数列(1)性质: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Sn=a1*n+n(n-1)d/2。
(2)求通项公式:an=a1+(n−1)d。
(3)常用公式:Sn=n/2(a1+an)。
2. 等比数列(1)性质: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Sn=a1*(q^n-1)/(q-1),|q|>1。
(2)求通项公式:an=a1*q^(n-1)。
(3)常用公式:Sn=a1*(q^n-1)/(q-1)。
3. 斐波那契数列(1)定义:斐波那契数列是一个典型的递推数列,前两项都为1,从第三项开始,每一项都等于前两项之和。
(2)通项公式:an=f(n)=f(n-1)+f(n-2)。
(3)性质:斐波那契数列是一个无界数列。
高考理科数列知识点
高考理科数列知识点一、数列的定义和性质数列是由一系列按特定顺序排列的数字构成的序列。
数列中的每一个数字称为该数列的项。
数列可以用递推公式或通项公式来表示。
常见数列:1.等差数列:数列中每一项与其前一项之差都相等。
通项公式:an = a1 + (n-1)d,其中an为第n项,a1为第一项,d为公差。
2.等比数列:数列中每一项与其前一项之比都相等。
通项公式:an = a1 * r^(n-1),其中an为第n项,a1为第一项,r为公比。
3.等差数列的和:Sn = n/2 * (a1 + an),其中Sn为前n项和,a1为第一项,an为第n项。
4.等比数列的和:Sn = a1 * (1 - r^n) / (1 - r),其中Sn为前n项和,a1为第一项,r为公比。
二、数列的数项运算1.数列的加法运算:将两个数列对应位置的项相加,得到一个新的数列。
例如,数列A = {a1, a2, a3, a4, ...},数列B = {b1, b2, b3, b4, ...},则数列A + B = {a1+b1, a2+b2, a3+b3, a4+b4, ...}。
2.数列的减法运算:将两个数列对应位置的项相减,得到一个新的数列。
例如,数列A = {a1, a2, a3, a4, ...},数列B = {b1, b2, b3, b4, ...},则数列A - B = {a1-b1, a2-b2, a3-b3, a4-b4, ...}。
3.数列的数乘运算:将数列中的每一项都乘以一个固定的数。
例如,数列A = {a1, a2, a3, a4, ...},数k为常数,则数列kA = {ka1, ka2, ka3, ka4, ...}。
4.数列的除法运算:将数列中的每一项都除以一个固定的非零数。
例如,数列A = {a1, a2, a3, a4, ...},数k为非零常数,则数列A/k = {a1/k, a2/k, a3/k, a4/k, ...}。
数列高考知识点大全
数列高考知识点大全数列是高中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高考中经常出现的考点之一。
掌握好数列的相关知识点,对于解题和提高数学分数都十分关键。
本文将对数列在高考中的各个知识点进行全面总结和归纳,以帮助考生快速复习和掌握相关内容。
一、等差数列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差都相等的数列。
在高考中,涉及到等差数列的考点有:1.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性质;2.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及性质;3. 等差数列的性质和应用,如等差数列的中项、公差等。
二、等比数列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比都相等的数列。
在高考中,涉及到等比数列的考点有:1.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性质;2.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及性质;3. 等比数列的性质和应用,如等比数列的求和、常用等比数列问题的解题方法等。
三、斐波那契数列斐波那契数列是指数列中从第三项开始,每一项都是前两项之和的数列。
在高考中,涉及到斐波那契数列的考点有:1. 斐波那契数列的定义和性质;2. 斐波那契数列的求解和应用,如斐波那契数列的递推公式、斐波那契数列与黄金分割、应用题等。
四、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联立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联立是指在题目中同时涉及到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解题方法。
在高考中,涉及到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联立的考点有:1. 根据已知条件建立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的方程;2. 利用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性质求解方程组;3. 应用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性质解答应用题。
五、数列的极限数列的极限是指随着项数趋于无穷大,数列的值趋于稳定的一个值。
在高考中,涉及到数列的极限的考点有:1. 数列极限的定义和性质;2. 数列极限的判敛方法,如夹逼定理、单调有界原理等;3. 应用数列极限解答极限计算题。
六、数列的应用数列的应用是指将数列的相关知识点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在高考中,涉及到数列的应用的考点有:1. 利用数列解决经典问题,如数列求和问题、数列递推问题等;2. 利用数列建立模型,解决实际问题;3. 数列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2023高考数学数列基础知识清单
2023高考数学数列基础知识清单一、等差数列1. 定义: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间的差值都相等的数列。
2. 通项公式: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a₁,公差为d,则第n项的表达式为aₙ = a₁ + (n-1)d。
3. 前n项和公式: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a₁,公差为d,前n项和的表达式为Sn = n/2(a₁ + aₙ)。
4. 性质:a) 等差数列的首项、末项和公差确定了整个数列。
b) 等差数列的任意三项成等差数列。
c)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是与项数n有关的多项式函数。
二、等比数列1. 定义: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间的比值都相等的数列。
2. 通项公式:设等比数列的首项为a₁,公比为q,则第n项的表达式为aₙ = a₁ * q^(n-1)。
3. 前n项和公式:设等比数列的首项为a₁,公比为q,前n项和的表达式为Sn = a₁(q^n - 1) / (q - 1), q ≠ 1;Sn = na₁, q = 1。
4. 性质:a) 等比数列的首项、公比确定了整个数列。
b) 等比数列的任意三项成等比数列。
c)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是与项数n有关的多项式函数。
三、数列求和技巧1. 配对求和法:对于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可以将数列中的每一项与对应的倒数项相加,从而得到总和的一半。
2. 利用等差数列公式:当等差数列的公差为1时,可以利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求和。
3. 利用等比数列公式:当等比数列的公比为1时,可以利用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求和。
四、数列应用问题1. 求某一项的值:已知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的首项和公差(公比),可以通过通项公式直接计算出指定项的值。
2. 求前n项和:已知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的首项、公差(公比)和项数n,可以通过前n项和公式计算出数列的和。
3. 求项数:已知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的首项、公差(公比)和对应的值,可以通过通项公式反推出该值所在的项数。
五、常见数列1. 等差数列:常见的等差数列有自然数数列、偶数数列、奇数数列等。
高中数学《数列》知识点归纳
高中数学《数列》知识点归纳
一、数列的概念
1. 数列的定义与表示
2. 数列的分类: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等差几何数列、斐波那契数列、调和数列等
3. 数列的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及其应用
五、斐波那契数列
1. 斐波那契数列的定义和性质
2. 斐波那契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其应用
3. 斐波那契数列的递推公式及其推导方法
4. 斐波那契数列的特殊应用:黄金分割
六、调和数列
1. 调和数列的定义和特征:调和平均数、算术平均数、宾汉姆不等式
2. 调和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应用
3. 调和数列和几何平均数的关系
4. 调和数列的应用:调和平均数与平均速度等
七、数列极限
1. 数列的极限及其定义
2. 数列极限的性质:唯一性、有界性、保号性、代数运算性等
3. 数列极限的判定法:夹逼定理、单调有界原理等
4. 数列极限的应用:数学归纳法、发散数列的研究等
八、数列的应用领域
1. 数列在经济方面的应用:摆脱“复利”套路等
2. 数列在自然科学中的应用:波动方程、元素周期表等
3. 数列在计算机科学中的应用:搜索算法、排序算法等
4. 数列在生命科学和社会实践中的应用:基因序列分析、大学分配问题等。
高三数列知识点总结
高三数列知识点总结一、数列的概念与表示方法数列是由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一列数构成的数学对象。
通常用小写字母a、s、b等表示数列,数列中的每一个数称为数列的项。
数列可以表示为a_{1}, a_{2}, a_{3}, ...,其中a_{1}是首项,a_{n}是第n 项。
数列的一般形式可以表示为a_{n} = f(n),其中f(n)是项的函数表达式。
二、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1. 等差数列等差数列是指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其前一项的差都相等的数列。
这个相等的差称为公差,通常用字母d表示。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_{n} = a_{1} + (n - 1)d,其中a_{1}是首项,d是公差。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为S_{n} = \frac{n}{2} [2a_{1} + (n - 1)d]。
2. 等比数列等比数列是指每一项与其前一项的比都相等的数列。
这个相等的比称为公比,通常用字母q表示。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_{n} =a_{1}q^{n-1},其中a_{1}是首项,q是公比。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为S_{n} = \frac{a_{1}(1 - q^n)}{1 - q},当q ≠ 1时成立。
三、数列的极限与函数极限数列的极限是指当项数n无限增大时,数列的项趋向于某个确定的值。
如果数列{a_{n}}的项满足a_{n} → L (n → ∞),那么我们称L是数列{a_{n}}的极限。
数列极限的性质包括唯一性、有界性、保号性等。
四、递推数列递推数列是指通过数列的前一项或前几项来定义下一项的数列。
递推数列的一般形式可以表示为a_{n} = g(a_{n-1}, a_{n-2}, ...,a_{n-k}),其中g是定义递推关系的函数。
常见的递推数列有斐波那契数列等。
五、无穷等比数列及其和无穷等比数列是指项数无限的等比数列。
无穷等比数列的和是指所有项的和,只有当公比的绝对值小于1时,无穷等比数列的和才收敛。
无穷等比数列的和公式为S = \frac{a_{1}}{1 - q},其中a_{1}是首项,q是公比。
数列高考知识点总结
数列高考知识点总结一、数列的定义与基本性质1. 数列的定义数列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的一组数,用于表示数学模型中按照某种规律排列的一系列数。
一般用{ }表示,如{an},其中n表示数列的项数,an表示第n个数列的项,称为通项公式。
2. 数列的基本性质(1)有界性:若对于数列{an},存在一个实数M,使得|an| ≤ M对所有n∈N都成立,则称该数列有界;若不存在这样的M,则称该数列无界。
(2)单调性:若对于数列{an},当n增大时,若an递增或递减,则称该数列为单调数列;否则称为非单调数列。
(3)有限性:若数列{an}只有有限项,则称该数列为有限数列;若数列{an}有无限多项,则称该数列为无限数列。
二、常见数列及其求和公式1. 等差数列若数列{an}满足an+1 - an = d(n∈N*),其中d为常数,则称该数列为等差数列。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 = a1 + (n-1)d,其中a1为首项,d为公差。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Sn = (a1 + an)n/2,其中a1为首项,an为末项。
2. 等比数列若数列{an}满足an/an-1 = q(n∈N*),其中q为常数,则称该数列为等比数列。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 = a1 * q^(n-1),其中a1为首项,q为公比。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为Sn = a1(1 - q^n)/(1 - q),其中a1为首项,q为公比,当|q| < 1时,和为Sn = a1/(1 - q)。
3. 斐波那契数列斐波那契数列是一个特殊的数列,其定义为:f(1) = 1, f(2) = 1, f(n) = f(n-1) + f(n-2)(n≥3),即每一项都是前两项的和。
斐波那契数列的通项公式为f(n) =(1/√5)*{[(1+√5)/2]^n - [(1-√5)/2]^n}。
4. 调和数列调和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 = 1/n。
5. 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求通项公式若数列{an}的前n项和Sn已知,则可以通过递推关系式推导出其通项公式。
数列知识点归纳总结高考
数列知识点归纳总结高考一、数列的概念与性质1.1 数列的概念数列是指由一组有规律的数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而成的序列。
数列中的每一个数称为这个数列的项,第一个数称为首项,最后一个数称为末项。
1.2 数列的表示方法常用的表示数列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用通项公式表示数列中的每一项,另一种是用递推公式表示数列中的每一项。
例如,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a1+(n-1)d,递推公式为an=an-1+d。
1.3 数列的性质数列的性质包括有限数列和无限数列两种情况。
有限数列是指数列中的项数是有限个,无限数列是指数列中的项数是无限个。
同时,数列中的项有时也会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排列。
二、常见的数列类型2.1 等差数列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间的差是一个常数的数列。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a1+(n-1)d,其中a1为首项,d为公差。
例如,1, 3, 5, 7, 9就是一个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
等差数列的性质包括求和公式、前n项和等。
2.2 等比数列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间的比是一个常数的数列。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a1*q^(n-1),其中a1为首项,q为公比。
例如,2, 6, 18, 54就是一个公比为3的等比数列。
等比数列的性质包括求和公式、前n项和等。
2.3 负数与零的数列负数与零的数列是指数列中的项是负数或者零的数列。
这种数列作为一种特殊类型,在实际问题中也有其应用。
2.4 斐波那契数列斐波那契数列是指数列中的每一项是前两项之和的数列。
其通项公式为an=an-1+an-2,其中a1=1,a2=1。
斐波那契数列在自然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植物的生长规律、金融交易中的波动规律等都可以用斐波那契数列来进行描述。
2.5 等差-等比数列等差-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间的差是一个常数,而相邻两项之间的比也是一个常数的数列。
这种数列既包含了等差数列的性质,也包含了等比数列的性质。
2.6 其他特殊数列还有一些特殊的数列形式,如等差等比混合数列、递推数列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列高考知识点大扫描数列基本概念数列是一种特殊函数,对于数列这种特殊函数,着重讨论它的定义域、值域、增减性和最值等方面的性质,依据这些性质将数列分类:依定义域分为:有穷数列、无穷数列; 依值域分为:有界数列和无界数列;依增减性分为递增数列、递减数列和摆动数列。
数列的表示方法:列表法、图象法、解析法(通项公式法及递推关系法); 数列通项:(na f n =2、等差数列1、定义 当n N ∈,且2n ≥ 时,总有 1,()n n a a d d +-=常,d 叫公差。
2、通项公式1(1)n a a n d =+-1)、从函数角度看1()n a dn a d =+-是n 的一次函数,其图象是以点 1(1,)a 为端点, 斜率为d 斜线上一些孤立点。
2)、从变形角度看 (1)()n n a a n d =+--, 即可从两个不同方向认识同一数列,公差为相反数。
又11(1),(1)nm a a n d a a m d =+-=+-,相减得()n m a a n m d -=-,即()n m a a n m d =+-.若 n>m ,则以 m a 为第一项,n a 是第n-m+1项,公差为d ;若n<m ,则m a 以为第一项时,n a 是第m-n+1项,公差为-d.3)、从发展的角度看 若{}n a 是等差数列,则12(2)p q a a a p q d +=++- ,12(2)m n a a a m n d +=++-, 因此有如下命题:在等差数列中,若2m n p q r +=+= , 则2m n p q r a a a a a +=+=.3、前n 项和公式由1211,n n n n n S a a a S a a a -=+++=+++,相加得12n n a a S n +=, 还可表示为1(1),(0)2n n n S na d d -=+≠,是n 的二次函数。
特别的,由1212n n a a a -+= 可得 21(21)n n S n a -=-。
3、等比数列1、 定义 当n N ∈,且2n ≥ 时,总有1(0)nn a q q a -=≠ , q 叫公比。
2、通项公式:11n n m n m a a q a q --==, 在等比数列中,若2m n p q r +=+= , 则2m n p q r a a a a a ⋅=⋅=.3、前n 项和公式: 由12231,n n n n n S a a a qS a a a a +=+++=++++, 两式相减,当1q ≠时,11(1),(1)11n n a a qa q S q q q--==≠-- ;当1q =时 ,1n s na = 。
关于此公式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认识:①不能忽视11(1)11n n a a qa q S q q--==-- 成立的条件:1q ≠。
特别是公比用字母表示时,要分类讨论。
②公式推导过程中,所使用的“错位相消法”,可以用在相减后所得式子能够求和的情形。
如,公差为d 的等差数列{}n a ,212n n n S a x a x a x =+++ ,则231121n n n n n xS a x a x a x a x +-=+++,相减得211(1)n n n n S x a x dx dx a x +-=+++-,当1x ≠时,111(1)(1)1n n n n dx x S x a x a x x -+--=+--,12112(1)1(1)n n n n a x a x dx x S x x +---=+-- 当1x=时 ,121(1)2n n n n dS a a a na -=+++=+;3)从函数角度看 n S 是n 的函数,此时q 和 1a 是常数。
4、等差与等比数列概念及性质对照表}等差 ,公差{}nka 等比 即连续相同个数的和成12log ,log a aa a 项和求法,利用错位相消法5、递推数列 表示数列中相邻的若干项之间关系的式子叫数列递推公式。
作为特殊的函数,数列可用递推式表示。
求递推数列通项公式常用方法:公式法、归纳法、累加法、累乘法。
特别的,累加法是求形如1()n n a a f n +=+递推数列的基本方法,其中数列{()}f n 可求前n 项和,即1211()()n n n a a a a a a -=+-++-;累乘法是求形如 1()n n a g n a +=⋅ 递推数列通项公式的基本方法,其中数列{()}g n 可求前n 项积,即 321121,(0)nn n a a a a a a a a a -=⋅⋅≠.第一节 等差数列的概念、性质及前n 项和题根一 等差数列{a n }中,69121520a a a a +++= ,求S 20[思路]等差数列前n 项和公式11()(1)22n na a n n n S na d +-==+:1、 由已知直接求a 1 ,公差d.2、 利用性质q p n m a a a a q p n m +=+⇒+=+[解题 ] 由69121520a a a a +++= ,615912120a a a a a a +=+=+ ,得 1202()20a a +=,12010a a ∴+=,120()201002n a a S +⨯∴==。
[收获] 灵活应用通项性质可使运算过程简化。
[请你试试 1——1]1、 等差数列{a n } 满足121010a a a +++= ,则有 ( )A 、11010a a +> B 、 21000a a +< C 、 3990a a += D 、 5151a =2、 等差数列中,a 3+a 7-a 10=8,a 11-a 4=4,求 13S 。
第1变 求和方法——倒序相加法[变题1] 等差数列{a n }共10项,123420a a a a +++= ,12360n n n n a a a a ---+++=,求S n.[思路] 已知数列前四项和与后四项和,结合通项性质,联想S n 公式推导方法。
[解题] 已知123420a a a a +++=,12360n n n n a a a a ---+++=,又14()80n a a +=,得 120n a a +=,1()201010022n n a a n S +⨯∴==⨯=,[收获] 1、重视倒加法的应用,恰当运用通项性质:q p n m a a a a q p n m +=+⇒+=+,快捷准确;3、 求出1n a a +后运用“整体代换”手段巧妙解决问题。
[请你试试 1——2]1、 等差数列{a n }共2k+1项,所有奇数项和为S 奇 ,所有偶数项和为S 偶 ,求 S 奇:S 偶 的值。
2、 等差数列{a n }前n 项和为18 ,若1S =3, 123n n n a a a --++=, 求项数n .3、 求由 1,2,3,4四个数字组成的无重复数字的所有三位数的和。
4、 求和122nn n n n S n C C C =+++。
第2变 已知前n 项和及前m 项和,如何求前n+m 项和[变题2] 在等差数列{a n }中,S n =a,S m =b,(m>n),求S n+m 的值。
[思路],,m m n S S S +n 下标存在关系:m+n=m+n, 这与通项性质 q p n m a a a a q p n m +=+⇒+=+是否有关?[解题] 由S n =a,S m =S n +a n+1+a n+2+……+a m =b 得 a n+1+a n+2+……+a m =b-a,即a b n m a a m n -=-++)(21 , 得 n m a b a a m n --=++21由(n+1)+m=1+(n+m), 得a n+1+a m =a 1+a m+n 故).()(2)(211n m nm ab n m a a n m a a S m n n m n m +--=++=++=+++2、在等差数列{a n }中,1S =3,3S =9,求 S 12 。
第3变 已知已知前n 项和及前2n 项和,如何求前3n 项和[变题3] 在等差数列{a n }中,20S =10,40S =20,求 S 30[思路] 由2030,,S S S 10寻找102030,,S S S S S --1020之间的关系。
[解题] 设数列{a n }公差为d ,101210S a a a =+++,2010111220S S a a a -=+++,3020212230S S a a a -=+++,201010()1010S S S d ∴--=⨯, 30202010()()1010S S S S d ---=⨯,所以102030,,S S S S S --1020成等差数列,公差100d , 于是2010302()()S S S S S -=+-1020,得30203()32060S S S =-=⨯=10。
[收获] 1、在等差数列{a n }中,102030,,S S S S S --1020成等差数列,即1210a a a +++,111220a a a +++,212230a a a +++,……,成等差数列,且30203()S S S =-10。
3、 可推广为535()n n S S S =-2n ,747()n n S S S =-3n ,……,(21)(21)[]k n kn S k S S -=--(k-1)n 。
[请你试试 1——4]1、在等差数列{a n }中,123a a +=,346a a +=,求 78a a +2、在等差数列{a n }中,121010a a a +++=,11122020a a a +++=,求 313240a a a +++3、在等差数列{a n }中,20S =10,30S =20,求 S 50及S 100。
4、数列{a n }中,S a =n,S b =2n ,求 S 3n 。
5、等差数列{a n }共有3k 项,前2k 项和25S =2k,后2k 项和 75S '=2k,求中间k 项和S 中。
第4变 迁移变换 重视Sx=Ax 2+Bx 的应用[变题4] 在等差数列{a n }中,S n =m,,S m =n,(m>n),求S n+m 的值。
[思路] 等差数列前n 项和公式是关于n 的二次函数,若所求问题与1,a d 无关时,常设为S=An 2+Bn 形式。
[解题] 由已知可设 S n =An 2+Bn=m S m =Am 2+Bm=n ,两式相减 ,得 A(n+m)(n-m)+B(n-m)=m-n , 又m>n , 所以()1A n m B ++=-,得2()()()[()]()m n S A m n B m n m n A m n B m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