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输电线路基础工程现状与展望
关于输电线路基础工程施工措施的分析
关于输电线路基础工程施工措施的分析摘要:随着国家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对于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力系统施工于近年来在国家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得以不断发展完善,但是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原有的传统电力系统输电线路基础施工技术已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化的发展建设需要。
为更好的确保电力工程建设向科学化、现代化、规范化的方向快速前进,进行电线路基础施工技术的完善和提高工作已势在必行。
关键词:输电线路;基础工程;施工措施引言输电线路基础工程主要指将输电线路中杆塔埋入地下的位置,而基础工程施工的主要内容是防止输电线路杆塔受到外力或者下沉等因素影响,以免输电线路发生形变或者倾斜、甚至倒塌,确保输电线路杆塔的正常运行。
输电线路基础和一般的建筑工程基础相比有很多差异,具有送电线路距离较长、跨越区域比较广、沿途地形与地质条件比较复杂、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差异比较大等特点。
1输电线路基础工程施工现状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个地区的地质条件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区域性地基线路基础型式也比较多,因此所采用的输电线路基础形式也各不相同。
这就导致我国输电线路基础施工的复杂度有所增加,难免在施工中会出现一些问题。
我国的地基型式多种多样,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地基特点。
分布在我国的主要有软土地基、黄土地基、冻土地基、节理裂隙岩体地基、风积沙地基以及盐渍土地基等。
不同的地基型式在输电线路基础施工中会遇到不同的困难。
比如,我国西南地区主要以山区为主,在山区,现有的施工机具进入现场具有一定的难度,并且钢筋和混凝土的运输和基础的开挖也存在一定的困难。
而我国华东地区水网密布,主要是软土地基,因此各种施工机具也不太容易进入现场,各种基础形式的施工具有一定的困难。
总之,根据我国现有的技术规范,对于杆塔的设计相对于国外比较成熟,但是送电线路基础设计还比较保守。
基础的尺寸相比于国外相同等级的基础要大一些,基础的安全系数过于高,基础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的用量也过于多,基础施工的费用比国外要高出很多,并且工期也比国外同等情况下要长。
解析输电线路工程基础设计特点
解析输电线路工程基础设计特点1. 引言1.1 背景介绍输电线路工程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部分,起着输送电能的重要作用。
在现代社会中,电力供应是人们生活和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输电线路工程的基础设计对于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传统的输电线路工程基础设计主要包括路线布置、基础设计、支架设计等内容,这些设计的准确性直接影响着线路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经济性。
在进行输电线路工程基础设计时,需要考虑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线路长度、电力负荷等多种因素,确保设计方案能够满足实际运行需求。
随着我国电力工业的快速发展,输电线路工程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因此对于输电线路工程基础设计的研究和改进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现有设计方案的分析和总结,可以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使得输电线路工程基础设计更加科学、合理、经济。
对于未来输电线路工程基础设计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的探讨,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1.2 研究意义输电线路工程基础设计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质量直接影响到电网的稳定运行和电力供应质量。
对输电线路工程基础设计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电力需求不断增长和电网规模不断扩大,输电线路的建设和更新改造已经成为电力行业的重要任务之一。
通过深入研究输电线路工程基础设计特点,可以提高设计效率,降低建设成本,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稳定性。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输电线路工程基础设计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研究输电线路工程基础设计的特点,可以为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提供指导,推动输电线路工程设计水平的不断提高。
研究输电线路工程基础设计的特点对于推动电力行业的发展、提高电网运行效率具有积极的意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输电线路工程基础设计的特点和规律,为输电线路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合理的指导。
通过对输电线路工程基础设计概述、设计流程、考虑因素、技术要点和实例分析的研究,旨在全面了解输电线路工程基础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揭示其中的关键问题和难点,为工程设计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输电线路工程运行情况的见解与分析
对工区线路运行情况的见解与分析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各种企业蓬勃发展,规模日益壮大的同时也逐渐扩大了电网建设。
由于输电线路长期运行于户外,遭受恶劣自然天气的侵袭、人为因素、外力破坏等引起的线路跳闸的情况存在,进而对电力输送安全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同样制约了电力企业进一步发展。
对于上述输电线路受破坏的情况,很多企业已经开展了输电线路防护工作,并且探索出了相应的防护措施,有效地降低了架空输电线路跳闸率,使得输电线路更加安全。
我工区所运维500kV线路均属于省内的重要线路,省公司考核严格,公司相关部门更是要求我们所运维的线路保持“零跳闸”,我们也意识到一旦线路发生跳闸事故,将会对公司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从统计资料上看,约50%以上的线路故障都是外力破坏引起的,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构成严重威胁。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原先在城市郊区的输电线路区域现已成为城市经济开发区,输电线路及其走廊周围的施工越来越多,由于施工单位及其组成人员比较复杂,在施工过程中,对输电线路不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很容易造成吊车等大型施工机械碰撞导线,使线路跳闸,严重的会长时间中断供电,而且还有可能给施工人员人身安全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
一、威胁线路的因素通过工区线路运行5年以来的不断总结、分析,认为目前对线路维护威胁最大的因素是外力破坏和恶劣天气的原因。
如下:1、通道内的违章建筑、违章施工工地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原先在城市郊区的输电线路区域现已成为城市经济开发区,输电线路及其走廊周围的施工越来越多,由于施工单位及其组成人员比较复杂,在施工过程中,对输电线路不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很容易造成吊车等大型施工机械碰撞导线。
如翻斗车、大吊车、挖土机等超高的大型机械在线路下方作业,设备抬起,就伸进了线路放电区造成短路跳闸事故;线路下方堆放有遮盖施工材料的大块篷布或塑料布,遇到大风天气会吹落到导线上引起线路相间跳闸。
2、超高树木通道内超高树木多数为施工时遗留未处理的树木或线路跨越苗圃、树林,树木自然生长高度超过与线路规定的最小安全距离,当输电线路和树木之间的距离超过《电力设施保护条例》规定的安全距离,输电线路就会对树木放电造成跳闸事故,如果雨天或空气湿度较大,在高压作用下,树木就会成为导体,对树木周围的建筑、设备或人员构成危害,并可能造成重大设备、人身伤亡事故,危及电网的安全运行。
我国输电线路基础工程现状与研究新进展
我国输电线路基础工程现状与研究新进展近十余年来,随着特高压工程的快速建设,输电线路遇到的地貌类型多、地质条件复杂,杆塔基础的荷载也越来越大,各种不良地质条件叠加,基础型式呈现多样化,基础设计与施工遇到的挑战也越来越多。
基于全寿命周期下的安全稳定理念,结合规划、基建及运行维护阶段,考虑环保与水保要求,系统总结分析了输电线路基础工程现状,梳理提炼了基建阶段中勘察、设计、施工、检测等方面存在的疑虑,全面分析了输电线路基础的最新研究成果,提出了输电线路基础工程的重点研究思路及方向,为输电线路基础工程的全过程健康提供参考。
标签:输电线路; 杆塔基础; 现状分析1.规划、基建与运行和维护的关系输电线路的全寿命周期涵盖规划、基建、运行和维护等阶段。
规划阶段要考虑设计、施工可行性,设计阶段要充分考虑到运行便利性。
输电线路全寿命周期最优就是要充分考虑各阶段实际状况,找出最优解。
在规划阶段,基础工程应当开展安全风险、地质灾害分析评估,优化工程选线、选址方案。
“避”是前提,要尽量避开崩塌、滑坡、泥石流、塌陷等不良地质灾害区,无法可避时才采取技术措施进行防与治。
采动影响区、高寒冻土区、湿陷性黄土区要合理选择基础型式,水土流失、山洪冲刷地段要采用修筑挡土墙、截水沟等加固措施,分洪区要考虑冲刷及漂流物撞击影响,沙漠地区要采取防风固沙措施。
2..基础工程建设阶段2.1勘察从工程建设预算费用构成角度,理论上勘察费约占设计费的35%[14],实际上各设计单位在分配费用时常常重设计、轻勘察,勘察费用整体不足。
同时由于输电线路点线状分布,勘察工作存在线路长、地形地质复杂多变、工期短、测量点要求高等特点。
另外,尽管各省级设计院都有自己的勘察队伍,但地市级设计单位普遍没有勘察能力,勘察工作常分包给其他行业的勘察队伍,导致勘察质量很难满足设计要求。
经费不足、工期要求紧、勘察队伍参差不齐等很难提供高质量的勘察成果,基础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或事故,或多或少都与勘察有一定关系。
2023年输电线路铁塔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2023年输电线路铁塔行业市场发展现状输电线路铁塔行业是电力工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支撑和固定输电线路。
在中国,电力行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高速发展,促进了输电线路铁塔行业市场的快速发展。
下面将从行业市场规模、现状、竞争情况、发展前景四个方面来分析输电线路铁塔行业市场的发展现状。
一、市场规模据中国电力建设协会数据统计,2019年我国输电铁塔企业组合销售收入达到了1800亿元以上,其中城市电网占比较高。
预计到2024年,行业市场规模将超过2300亿元。
二、现状1、行业发展较为成熟中国输电线路铁塔行业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经过了近40年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并逐步发展成为一个较为成熟的行业。
行业内主要竞争主体为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前者是龙头企业,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后者则以规模较小,灵活性强,创新能力强等优势获得一定的市场份额。
2、技术进步明显随着技术的不断升级,传统的混凝土铁塔已经不能适应大规模、高压、高强度的输电需求,钢制输电线路铁塔逐步替代混凝土铁塔。
例如,500kV和800kV铁塔的高度已经达到了100米以上,而普通电网则需要30-50米不等的中等高度铁塔。
此外,一些制造企业还将3D打印、可重复使用等新技术应用到产品中,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三、竞争情况1、公司规模不一目前,中国输电线路铁塔行业市场参与企业众多,其中规模较大的有沈阳金属结构工程有限公司、宜宾五粮液新能源产业有限公司、浙江交通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铁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等,规模较小的主要为地方性企业,例如南方城建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北成输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等。
2、技术和生产能力均衡目前,国内输电线路铁塔生产企业大部分具备了较高的研发和创新能力,技术和生产能力,特别是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产业化实现。
部分领先企业除了具备普通的铁塔生产能力,还能够按照企业的具体要求制作定制化铁塔产品,例如,高强度工艺、更严格的质量检测标准、更精确的生产设备等。
电力工程中输电线路施工现状及技术要点探究
电力工程中输电线路施工现状及技术要点探究1电力工程中输电线路施工现状第一点是电网的规模越来越多,用电需求不断增大,对输电线路的施工要求越来越高,施工技术也在不断更新。
第二点是在输电线路路径的选择上,要有益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也要根据我国的土地开发模式。
第三点是如果资金不能及时到位,会影响输电线路的施工进度。
第四点是为了确保供电系统平稳运行,保障用户的用电安全,面对日益多样化的供电系统结构,输电线路要与之相适应。
第五点是输电线路对输送和分配电能具有重要作用。
输电线路是电力工程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所以电力企业要不断探究和应用先进的施工技术,把控好输电线路的施工质量,确保供电系统的稳定运行。
2电力工程输电线路的施工技术要点2.1电力工程输电线路勘查设计输电线路勘查设计是输电线路施工的前期工作,决定着输电线路的路径、施工条件和技术选择等等,输电线路勘察设计非常重要。
制定施工方案时要充分考虑经费、技术和施工条件等因素。
在设计输电线路路径时,要尽量将路径长度设计的最短,这样可以减少工作量,减少经费,加快施工进度,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性也更有保障,在进行输电线路勘查工作时,要挑选专业素养高的、尽职尽责的工作人员,能够认真负责的完成勘查工作。
输电线路施工的精准度十分重要,对转角、杆塔间距以及高度差的测量数据要很精准。
2.2加强基坑开挖施工控制在输电线路施工过程中,需要挖基坑和浇筑杆塔基础结构,也是输电线路施工的重点,这两项工程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输电线路的施工质量。
首先要科学的选择基坑的位置,施工前要详尽地勘察基坑周边的条件,包括地质条件、水文条件、地下管道等等,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破坏。
基坑最主要的开挖方式还是机械,人力辅助,如果遇到坚固的地质条件,还需要进行爆破。
基坑开挖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技术规范,确保施工质量。
2.3加强基础工程施工基础工程建设是后面工程和整个工程的保障,基础工程的作用是支撑输电线路,抑制杆塔因外力发生倾斜,防止杆塔下沉,是输电线路施工的重点工作。
高压输电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高压输电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概述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对电力供应的需求也与日俱增。
而高压输电作为电力供应链中的重要环节,其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对于能源供给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高压输电发展的现状,并分析未来的趋势。
一、高压输电发展现状1. 高压输电技术的发展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压输电技术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目前,交流输电技术广泛应用于高压输电领域,包括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UHVAC)、超高压交流输电技术(UHVDC)、柔性交流输电技术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电力输送效率和稳定性,同时降低了输电损耗。
2. 高压输电线路的建设在高压输电线路建设方面,目前已建设了大量的特高压输电线路和超高压输电线路。
特高压输电线路可以将电能传输距离提高到数千千米,超高压输电线路提高了输电电压,减少了输电损耗。
这些线路的建设不仅改善了电力供应的可靠性,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各地区经济的发展。
3. 高压输电市场的竞争格局高压输电领域存在着一定的市场竞争,国内外企业都在争夺高压输电项目。
一些传统电力企业以及跨国能源企业在高压输电领域的布局非常积极。
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一些新兴科技公司也加入了高压输电领域,推动了市场竞争的加剧。
二、高压输电发展趋势1. 智能化与数字化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智能化和数字化成为高压输电发展的趋势。
未来,高压输电系统将更加自动化和智能化。
通过引入先进的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实时监测和调控高压输电线路,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运行效率。
2. 可再生能源的接入全球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高压输电将扮演重要的角色来接入这些能源。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化发展,高压输电系统需要更高的输电能力和稳定性来适应这些能源的输送。
因此,超高压直流输电和柔性交流输电等技术将会得到更多的应用。
3. 能源互联网的构建未来,高压输电将与电力系统的其他部分更加紧密地相互联系,形成一个以能源为中心的互联网。
输电线路调研报告
输电线路调研报告
《输电线路调研报告》
背景:
输电线路是将电力从发电站传输到用户的重要设施,其运行情况直接关系到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为了及时掌握输电线路的运行情况,并对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和整改,本次报告对输电线路进行了调研。
调研目的:
1. 确认输电线路的现状和运行情况。
2. 发现输电线路存在的问题和隐患。
3. 提出相应的改进和整改建议。
调研方法:
1. 实地走访:检查输电线路的实际情况和设备运行状态。
2. 数据收集:搜集输电线路的运行数据和维护记录。
3. 问题调查: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和分析。
调研结果:
1. 输电线路的运行状态良好,设备完好率较高。
2. 存在少量设备老化和损坏情况,需要及时进行维护和更换。
3. 部分地区输电线路存在过载和电压不稳定的问题。
改进建议:
1. 加强设备维护和保养,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2. 对输电线路进行升级改造,提高其容量和稳定性。
3. 加强监测和管理,及时发现并解决输电线路的问题。
结论:
通过对输电线路的调研,发现了一些问题和隐患,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和整改建议。
希望能够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及时进行改进和维护,确保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
电力工程现状分析报告及未来五至十年发展趋势
电力工程现状分析报告及未来五至十年发展趋势近年来,电力工程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电力的需求量也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
本文将对电力工程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未来五至十年的发展趋势。
一、电力工程的现状分析1. 发电容量逐年增加作为电力工程的核心,发电容量的增长是电力工程发展的基础。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对清洁能源的投入,大力发展水电、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电力工程。
根据数据统计,我国发电容量在过去五年中年均增长超过10%,为国家经济提供了强劲的动力。
2. 输电线路的规模扩大随着发电容量的增加,对输电线路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我国不断加大对输电线路的投资,提升输电能力和电网稳定性。
同时,我国还推进了“西电东送”等大型跨区域输电工程,打通了各地区之间的电力供应网络,为经济发展和区域协同提供了有力支撑。
3. 智能电网的兴起智能电网是电力工程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通过引入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实现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可用性和经济性的提升。
智能电网可以实现对电力生产、传输和消费的全过程监测和管理,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目前,我国已经启动了智能电网建设的试点项目,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4. 电力系统的清洁化在全球环保意识不断提高的背景下,电力工程也正加快向清洁能源转型。
我国积极推进煤电厂的脱硫、脱硝和除尘等技术改造,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同时,加快推广利用新能源发电,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未来,清洁能源将成为电力工程发展的主要方向。
二、未来五至十年电力工程发展趋势展望1. 提高电网安全性和可靠性未来五至十年,电力工程将注重提高电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通过引入新的监控技术、故障诊断技术和预测分析技术,实现对电力系统的实时监测和管理,提高对电网故障和异常情况的识别和处理能力。
同时,进一步提升电网的抗干扰能力,降低电网运行风险。
2. 加快推进智能电网建设智能电网的发展将成为电力工程的重要方向。
电网建设的技术现状与未来走向
电网建设的技术现状与未来走向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电力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现代生活的必需品。
作为电力传输的基础设施,电网的建设和发展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电网建设的技术现状以及未来走向。
一、技术现状1.1 电网的结构目前,电网主要分为输电网、配电网和用户侧三个部分。
输电网是从发电厂到变电站之间的电力传输通道,通常采用电压等级较高的高压电缆和高压输电线路进行传输,电压等级通常在220kV、330kV、500kV、750kV和1000kV等级。
配电网是从变电站到用户侧的电力传输通道,通常采用电压等级较低的低压电缆和低压配电线路进行传输,电压等级通常在10kV、20kV和35kV 等级。
用户侧是指从配电箱到最终用电设备的部分。
1.2 电网的技术特点当前电网技术的主要特点是智能化、网络化和多元化。
智能化体现在电网系统采用高端计算机控制,自动化程度高,不仅能够减少人工管理成本,降低系统运营风险,更可以提高系统效率和灵活性。
网络化体现在电网设备之间实现了高效联通,线上设备可以实现实时互联,数据可以在网上传输、处理和储存,并可以有效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营。
多元化体现在电网设备结构的多样化,如风能、光伏、生物质等新能源的快速发展,促成电网结构由传统以火电和水电为主要电源向多元化电源和清洁能源电源混合的方向发展。
二、未来走向未来电网发展将主要分为以下两个方向:2.1 智能化与清洁化电网未来发展的重点将是智能化和清洁化,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和工业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电网将走向智能化的方向,从人工控制向自动化控制的方向逐步转变。
以供电节能为目标的节能技术也会得到发展。
同时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尤其是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的利用还将逐渐普及。
2.2 增强可靠性与安全为保证电网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未来电网将加强对系统的智能化和多级保护。
通过建立分布式电源和储能系统,实现对电能的多元化供应,提高电网的容错率和可靠性。
浅析输电线路的建设与发展
浅析输电线路的建设与发展1.引言近些年以来随着我国逐渐加快的城市化进程,较多城市供电系统的负荷也呈现较快增长的应用形式,只有加强城市输电线路的建设才能够完善电力输电系统,以完善并提高电网供电的水平与能力,满足当今社会持续增长的供电系统负荷需求。
下面就综合概述我国输电线路的建设与发展内容,结合当下输电线路建设中所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浅谈未来输电线路建设与发展的模式与方向。
2.我国输电线路在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如今我国城市化建设的规模呈现逐渐增大的局面形势,国家与城市发展会日益增长对土地资源的需求,因而新时期我国已经针对输电线路的发展与建设提出了新的标准与要求。
输电线路在选取路径与建设走廊的过程中会不可避免的与我国土地资源利用开发、城市建设等展开激烈的矛盾与碰撞,在这两方面的发展与建设过程中会相互制约并互相影响。
城市发展以及社会经济建设的关键能源动脉就是电网,电网是社会必须要建设与发展的重点项目内容。
输电线路在建设过程中会覆盖到不同的区域范围,因而输电线路的建设必然会严重影响并制约到城乡规划与建设发展,我国早期的城乡规划建设并没有针对未来的发展而对电网线路通道进行充分的预留,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我国电网区域进一步健全与完善的建设,导致区域内的供电可靠性、安全性以及优质性受到了较大的干扰与影响,这也是我国输电线路在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严峻现状与问题。
最近几年我国输电线路建设与城乡建设发展中突出的问题主要为以下几点:(1)我国城乡发展与建设的速度比较快,极大的延伸了地域面积,因而导致原来的输电线路运行限制距离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电网可靠供电与安全运行的规范要求,另外输电线路的建设还会制约并影响到城乡的发展。
(2)我国城乡在发展与建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就是要输电线路来进行电力的输送,但是由于不完善的建设规划方案,使得较多输电线路无法进行电力通道的架设,也就无法满足电网供电的可靠、优质、稳定、安全性,另外还会制约到城区开发建设与经济发展。
输变电工程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输变电工程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第一章:引言输变电工程是指将发电厂产生的电能通过变电站输送到各个用电场所的一种电力工程。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量不断增加,输变电工程的建设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对输变电工程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第二章:输变电工程的现状2.1 输变电工程建设的现状目前,我国输变电工程建设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从全国来看,全国11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总长已经超过93万公里,变电容量已经达到3.3亿千伏安。
同时,我国电网不断加强智能化水平,实现了全球最大规模的数字化变电站的建设。
2.2 输变电工程存在的问题然而,就目前来看,我国输变电工程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输变电线路的输电距离比较长,会导致输电损失过大。
其次,输变电工程的运行稳定性还不够高,存在着故障率较高的问题。
此外,输变电工程的自动化程度还不够高,需要更多的智能化设备进行支持。
第三章:输变电工程未来的发展趋势3.1 智能化是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输变电工程必将向着数字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未来,我们将看到更多的智能变电站、智能输电线路的建设,这将带来更高效、更稳定的供电服务。
3.2 输变电工程需要拥抱新技术未来,输变电工程需要拥抱新的技术。
例如,输变电工程需要更多地采用高压直流输电技术,以降低输电损失。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的应用将有助于输变电工程的智能化升级。
3.3 环保问题将成为重要的考虑因素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突出,环保问题也将成为输变电工程未来发展的重要考虑因素。
未来,输变电工程需要更好地支持新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和利用,同时,也需要将环保作为重要考虑因素来优化输变电工程的设计和建设。
第四章:结论输变电工程是电力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能源供应和电力市场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需要深入了解输变电工程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积极探索新的技术和手段,为我国输变电工程的建设和升级提供支持和保障。
浅谈电力工程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浅谈电力工程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电力工程体制随之不断变化,在实施多家办电,积极合理化利用外资和多途径资金,运用多种电价和推举竞争等多种有效措施的鼓励之下,电力工程得以高速发展,在发展规模,发展速度以及科技水平上不断地取得突破,不断地迈上新的阶梯.尤其是最近几年,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特别是工程技术的显著发展,导致了在电力方面的需求量不断地上升,然而,我国用电需求量的上升在地区上存在着差异,在各地区上用电需求量增长的不平衡性现象普遍存在.关键词:电力工程;发展现状;未来趋势引言中国的电力工业从1882年至1949年,经过67年装机容量只达到1.85GW;而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半个世纪中,中国的电力事业取得了迅速的发展,平均每年以10%的速度在增长,到1998年全国装机容量已达到277GW以上,跃居世界第二位。
特别是进入本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电力平均每年新增装机容量17多格外,实现装机容量8年翻一翻,终于缓解了近50年的持续缺电局面,使电力供应有所缓解;同时从1998年开始撤消电力部,成立国家电力公司,以此为标志,在中国结束了国家垄断电力的局面,由此向建立统一、竞争、有序的电力市场迈进,逐步与国际接轨,与国际电力改革潮流一致。
1 电力工程发展现状1.1 电力工程建设1.1.1 电源结构矛盾突出电源结构有待优化,我国电力工程的发展以调整电源结构,推动电网建设为主要侧重点。
就目前而言,我国仍以燃煤发电为主,煤电占比很高,水电开发缓慢,尽管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发电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其装机总容量所占比列仍然较小。
在电力生产主要技术指标上与国际标准仍存在着某些差距。
火电机组参数等级仍处于落后水平,虽然我国的发电技术已经达到了超临界水平,但超临界机组仍大量存在,而且亚临界现役机组严重落后。
清洁煤电技术发展缓慢,大型超临界机组及高压直流输电设备等地方化水平较低,自主设计开发能力不够,无法为电力工程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提供保障。
输电线路基础工程现状与展望
均匀沉 降现 象 。 灌 注 桩基础 模 型 , 该模 型造价 较高 , 开 展施 工 时 , 施工 质 量 比较 难 控 制 。尤 其 出 现 大量 淤 泥 时 , 施 工进 度 比较难 以把 握 , 而 且 容 易 出现 大 量塌 方和 收 缩 现象 。 以上 三 种 方 式在 施 工 中最 常 遇 见 ,除这 些施 工 方式 之 外 , 还 有挤 密 碎 石 桩模 型 以及 螺旋 锚 基 础 等 等 。总 体 上 看 , 软 土 基础 模 型 比较 复 杂 而且 样 式 也 比较 多 , 然 而 这 些 模 型 的处 理 费 用都 比较 高 , 而 且腐 蚀 问题无 法得 到保 障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 输电线路现状
1 . 1 软 土地 基
我 国地 域 辽 阔 , 面积宽广 , 不 同地 区拥 有 不 同 的土 壤 , 像 我 国华 东 以及 沿 海 地 区主 要 是 一 些 软土 为 主 , 这 些地 区建 立 起 的输 电线 路地 基 被称 为 软土 地 基 。该 地基 主要包 含 灌注 桩 基础 、
根 据数 据 得 知 , 冻 土地 基 占我 国 国土 面积 1 / 5 , 这 些 冻 土主
要 分 布在 我 国 东北 地 区 以及新 疆 地 区 , 这 些 地 区冬 季 温 度 都 比
较低 , 冻 土 出现 情 况 比较 普遍 。线 路 基 础工 程在 该地 区 ,其施 工 材 料 、施 工 工艺 以及 地 基判 断方 法 不 尽相 同。这 主 要 是冻 土 在 融合 和 冻 结 两种 情 况 下 , 力 学 性 质 会 发生 改变 , 相 应 的 强度 指 标 、地 形特 点 以及 地 面 构造 也会 发 生 改变 。在 冬 季 时期 最常 出现 安全 隐 患 , 冻 胀 以及 融 沉 是 该 工 程 最大 表现 形 式 之 一 , 工 程 质量 存 在 明显 滞 后 性 。在 该地 区施 工 , 需 要做 好 防治 工 作 , 而 防止 最 佳方 式 是 使 用结 构 措 施 进 行应 对 。根 据 当地 气候 特 殊 性, 结合 施 工 需 求 , 使 用 排 水 隔 水 法 、物 理化 学 法 以及 换 填 法 对冻 土 地 基进 行 处 理 , 根据实践发现 , 这 些应 对 方 式取 得 良好 成效 。另外 , 还 有插 入 式 基 础 措施 , 该 做 法具 有 较 好 的 工程 特 性 以及 外 形结 构 , 但 是无 法 应 对 冻 胀 力 作用 影 响 , 会 导 致 工程 出现 水平 负载 过 大现 象 , 降低 工 程质 量 。
我国输电线路基础工程现状与研究新进展
郑卫锋1,张天光1,陈大斌1,鲁先龙2
(1.中电联电力发展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053; 2.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192)
摘 要:近十余年来,随着特高压工程的快速建设,输电线路遇到的地貌类型多、地质条件复杂,杆塔基
础的荷载也越来越大,各种不良地质条件叠加,基础型式呈现多样化,基础设计与施工遇到的挑战也越
来越多。基于全寿命周期下的安全稳定理念,结合规划、基建及运行维护阶段,考虑环保与水保要求,系
统总结分析了输电线路基础工程现状,梳理提炼了基建阶段中勘察、设计、施工、检测等方面存在的疑
虑,全面分析了输电线路基础的最新研究成果,提出了输电线路基础工程的重点研究思路及方向,为输
电线路基础工程的全过程健康提供参考。
行线路长度从 2006年的 100万 km突破到 2019年 的约 200万 km[1]。线路电压等级提升到了新高度, 线路杆塔荷载成倍增长;运行线路长度增长了一倍, 线 路 走 廊 越 来 越 复 杂,遇 到 的 地 质 条 件 千 变 万 化 [2-4],基础工程 的 基 建 阶 段 与 后 期 运 行 维 护 遇 到 的挑战越来越突出。塔基周围无序堆土形成黄色瀑
ZHENGWeifeng1,ZHANGTianguang1,CHENDabin1,LUXianlong2
(1.CECElectricPowerDevelopmentResearchInstituteCo.,Ltd.,Beijing100053,China; 2.ChinaElectricPowerResearchInstituteCo.,Ltd.,Beijing100192,China)
关键词:输电线路;杆塔基础;现状分析
中图分类号:TM75 文献标识码:A
电力工程施工相关业绩
电力工程施工是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过去的几年中,我国电力工程施工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为电力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本文将从电力工程施工的业绩、技术进步、管理创新和未来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业绩回顾1. 电源工程方面近年来,我国电源工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根据国家能源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我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2亿千瓦,同比增长5.8%。
其中,火电装机容量12.5亿千瓦,水电装机容量3.7亿千瓦,风电装机容量2.8亿千瓦,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2.5亿千瓦。
此外,我国还积极推进核电建设,核电装机容量达到4967万千瓦,居世界第二位。
2. 输电线路工程方面输电线路工程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我国输电线路工程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根据国家能源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我国高压输电线路长度达到233万公里,同比增长7.2%。
其中,500千伏输电线路长度达到17.9万公里,220千伏输电线路长度达到34.4万公里。
这些输电线路工程的建设和投运,为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了有力保障。
3. 变电站工程方面变电站工程是电力系统的核心环节。
近年来,我国变电站工程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根据国家能源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我国变电设备总容量达到11.4亿千伏安,同比增长6.5%。
其中,500千伏变电站容量达到2.8亿千伏安,220千伏变电站容量达到4.6亿千伏安。
这些变电站工程的建设和投运,为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技术进步在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技术进步起到了关键作用。
近年来,我国电力工程施工领域取得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技术进步:1. 施工工艺方面:采用了一系列先进的施工工艺,如无人机巡检、直升机吊装、电缆隧道机械化施工等,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质量。
2. 工程技术方面:在火电、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领域,我国电力工程施工技术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电网基建年度总结
一、引言2023年,我国电网基建事业取得了显著成果。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电网基建作为国家能源安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肩负着保障电力供应、促进能源结构调整、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使命。
现将2023年电网基建工作总结如下:二、工作回顾1. 电网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1)特高压输电工程:2023年,我国特高压输电工程取得重大突破,金上—湖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陇东—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宁夏—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等四条直流线路和武汉—南昌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张北—胜利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川渝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联网工程等一系列交流项目稳步推进。
(2)50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2023年,全国50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新增投产超过1.5万公里,累计达到约8.5万公里。
(3)配电网建设:2023年,我国配电网建设稳步推进,新增110千伏及以下变电站超过400座,配电网供电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2. 电网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1)智能电网建设:2023年,我国智能电网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累计建成1100座智能变电站、约3.8万座智能配电自动化终端。
(2)电力系统运行监控:2023年,电力系统运行监控水平不断提高,实现了对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和智能预警。
3. 电网安全稳定运行(1)电力安全生产:2023年,全国电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未发生重大电力安全事故。
(2)电力应急保障:2023年,电力应急保障能力显著提升,有效应对了各类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
4. 电网服务能力不断提升(1)电力供应保障:2023年,我国电力供应保障能力持续增强,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2)电力市场化改革:2023年,电力市场化改革深入推进,电力市场体系不断完善。
三、工作亮点1. 特高压输电技术取得突破我国特高压输电技术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特高压输电工程的建设和运行为全球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论我国输电线路的现状与发展
论我国输电线路的现状与发展一、引言我国的电力主要是煤电和水电,而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加强及节约能量的需要,对发电、输电产品在大容量、高效率、低功耗,低污染等方面,提出来越来越高的要求。
提高线路单位走廊输送容量, 降低工程造价, 减少运行维护费用, 保护自然环境等已成为电力基础网络建设与社会环境共同和谐发展的方向。
然而我国资源分配极端不合理,用电量负荷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的经济发达地区,而资源储存量却较少;相对经济发展较落后的西部地区却存有大量的煤矿资源和水力资源。
另外一次能源的分布和需求存在着明显的不一致。
因此如何解决能源需求以及高效输送能源成为了主要要解决的问题。
二、我国输电线路的现状1、交流输电线路在我国主要是输电方式仍然以交流输电为主,不仅因为它由来以久,更因为它无可替代的优点:1)在发电方面,在电磁感应原理的基础上交流发电机可以很经济的把机械能、化学能很快的转化成所需的电能。
2)在距离适当的条件下,交流输电具有明显的优势,在500kv输电电压水平下,常规的直流输电系统和交流输电系统相比,具有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3)交流电源以及交流变电站与同功率的直流电源以及直流换流站相比,造价更为低廉,技术上更为可靠。
4)通过变压器的升压以及降压可以方便的实现电力的转换输送,直接接入负荷。
在我国1000千伏的交流输电和800千伏的直流输电示范工程都已建成。
试运行结果看来,其性能可靠,运行平稳,具有电压等级高、输电容量大、送电距离远和和线路能耗低的特点。
有利于大容量水电、大型煤电和大型风电基地的开发。
然而,由于交流输电也存在种种弊端, 交流输电线路中,除了有导线的电阻损耗外还有交流感抗的损耗。
为了解决交流输电电阻的损耗,采用高压和超高压输电来减小电流来减小损耗。
但是交流电感损耗不能减小,因此交流输电不能做太远距离输电。
如果线路过长输送的电能就会全部消耗在输电线路上,交流输电并网还要考虑相位的一致,如果相位不一致两组发电机并网会互相抵消。
当前输电线路存在的问题
当前输电线路存在的问题摘要:在改革开放以来,生活、生产用电量大幅增加,为了满足电力能源不断增长的需要,我国建设了诸多高压输电线路工程。
该项工程不同于其他工程项目,由于输电线路工程具有线路长、跨度大、涉及面广、容易受自然环境及气候的影响等特点,使得输电线路在具体的使用中问题频出。
本文将就我国输电线路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探寻具体的解决策略,一起为我国电力企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输电线路;存在问题;解决策略引言输电线路基础工程有着工作点比较多、涉及面比较广等特点,是项涉及多专业工种的比较复杂的建设工程。
施工建设现场管理水平的高低可以直接影响到最终工程的质量,目前我国许多施工单位在输电线路基础工程施工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再加上输电线路基础工程的施工环境比较恶劣,其安全形势也非常严峻。
随着电网智能化建设的不断加快,电网规模与电网结构在不断扩大,电力工程项目的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加。
输电线路基础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机遇。
目前输电线路基础工程建设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范,受外界的影响因素也非常复杂,因此,输电线路基础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有非常大的难度,这就要求输电线路基础工程项目施工的各方人员,全方位与全过程的切实地参与到基础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中,切实履行各自的安全职责,将输电线路工程施工安全施工管理水平提升到一个较高的水平。
所以,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技术措施,以提高对基础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水平,保证输电线路基础工程的质量,按照施工进度稳定地进行施工建设。
1输电线路中存在的问题分析1.1雷电造成输电线路的问题在输电线路的运行过程中经常会受到来自自然界的各种因素的而影响,其中,雷电就是影响输电线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
在我国幅员辽阔,全国各地的地理位置各不相同,自然环境存在差异,这就造成我国属于雷电的高发国家和地区。
因此,在输电线路的运行中由于雷电的影响造成输电线路出现跳闸的概率已经占到跳闸总数的二分之一以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6卷 第11期2005年11月电 力 建 设E l e ctric Powe r Constr ucti o nV o.l26 N o.11N ov,2005电网技术我国输电线路基础工程现状与展望鲁先龙,程永锋(国电电力建设研究所,北京市,100055)[摘 要] 输电线路基础不同于一般建筑工程基础,送电线路距离长、跨越区域广、沿途地形与地质条件复杂、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差异性大,设计和施工中需要考虑的边界条件较多。
杆塔基础除承受拉、压交变荷载外,还承受着较大的水平荷载。
在通常情况下,杆塔基础抗拔和抗倾覆稳定性是其设计控制条件。
近年来,我国线路基础工程建设出现了许多基础形式:如人工斜掏挖原状土基础,原状土地基承载力高、变形小、开挖量小、节省材料。
软土地基复合式小桩基础,可使桩倾斜度与基础所受拉、压力和水平力的合力方向一致,大大提高基础的承载力。
[关键词] 送电线路 杆塔基础 现状 展望中图分类号:TU473.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0-7229(2005)11-0025-03Current S t at us and Prospect of Trans m ission To wer Foundati on Engi neeri ng i n Chi naLu Xianlong,Chen Yongfeng(SG E l ectric Po w er Constru ction Research In stit u te,B eiji ng C it y,100055)[Abstract] The trans m ission t ow er foundation is d ifferen t fro m nor m al bu il d i ng f oundation s becau s e t he trans m is s i on l ines are of l ong d i s-t an ce,b road cross ed areas,co m p l ex t opography and geological cond itions and great diff eren ce of t h e physicalm echan icalnature of t he foundati on soi.l M any boundary condition s shou l d be con si dered in desi gn and construction.Th e t ow er foundation has t o bear the tensil e and p ress u re a lt er-native l oads,als o t he lar ge horizon t a l load s.Under nor m al situati on t heir desi gn con tr o l cond itions are t he anti-lift and an ti-overt u rn stabilit y of t h e foundati on.[K eyw ords] trans m is s i on li ne;to w er foundati on;curren t s it uation;forecas t1 线路基础工程现状1.1 我国典型区域性地基线路基础我国地域辽阔,岩土类别多、分布广,各地区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差异大,区域性地基线路基础型式多样。
1.1.1 软土地基软土地基主要分布于我国沿海地区、华东地区和天津部分地区等。
软土地基线路基础主要型式有:扩展式基础、大板式基础、灌注桩基础等。
扩展式基础设计计算简单,但其配筋量和土方开挖量大、占地面积大、施工机具笨重、搬运困难。
大板式基础成本较高、土方量大、施工复杂、特别是在淤泥土质中施工难度较大,不易保证工程质量,易产生不均匀沉降。
灌注桩基础造价高、质量不易控制,尤其是在淤泥土质中成孔施工较难把握,易出现钻孔收缩和塌落。
此外,还有螺旋锚基础、挤密碎石桩和挤密砂桩等其他类型基础。
总体上看,软土地基基础型式多,但处理费用高,在近海地区还存在基础腐蚀问题。
1.1.2 黄土地基黄土地基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黄土高原、黄河中游的甘肃、宁夏、陕西和河南等省,在河北、山东、内蒙、青海、新疆及东北等地也有零星分布。
黄土地区送电线路基础型式主要有:刚性台阶基础和插入式基础,部分软弱黄土地基也采用钻孔灌注桩。
刚性台阶基础因受力不合理,浪费材料,造价高,己逐渐被淘汰。
插入式基础受力合理,采用较多。
但是,黄土地基的湿陷性和地震液化病害往往是造成地基承载力降低、产生大变形和不均匀沉降、危及线路安全的主要原因。
长期以来,因对黄土工程特性认识不足而造成电力工程建设事故屡见不鲜。
目前,工程中常采用2∶8或3∶7比例的石灰和素土对重点塔位进行地基处理。
收稿日期:2005-06-1325电 力 建 设第26卷1.1.3 冻土地基冻土地基约占我国国土面积的五分之一,主要分布于东北地区、新疆地区和青藏高原。
冻土地区线路基础在地基特性判定、工程材料选用、施工工艺选择等方面都和非冻土地基不同。
这主要是因为冻土在冻结和融化两种状态下的力学性质、强度指标、变形特点与构造的热稳定性等方面相差悬殊,冻胀与融沉是冻土工程的主要病害,且冬季施工的质量隐患显现具有滞后性。
冻土地区线路基础防止冻害的最佳方法是结构措施,当地质条件特殊,采用结构措施不能满足要求时,常采用换填法、物理化学法、保温法、排水隔水等方法对地基进行预处理[1]。
冻土地区主要基础型式有插入式基础、掏挖式基础,部分永冻土地区可采用桩基础。
插入式基础虽有良好的结构和工程特性,但受非对称冻胀力作用后,基础的上拔和水平荷载会增加,导致其在冻土地基中使用受到限制。
1.1.4 节理裂隙岩体地基节理裂隙岩体地基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南山区、长江三峡和宜昌地区。
为了保护环境,减小土石方量,节理裂隙岩体地基一般优先采用岩石锚杆基础、嵌固式基础和掏挖式基础等,在缺水及砂石采集较困难的地区,因地制宜地设计和应用装配式基础,则显得比较经济合理。
但目前对节理裂隙岩体在静、动外荷载作用下的强度、变形及稳定特性尚难做出准确可靠的评价,从而严重影响基础型式的设计与施工。
1.1.5 风积砂地基风积砂地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广大地区,其抗剪强度较低。
文献[2]按“土重法”和“剪切法”计算线路基础上拔稳定性。
“土重法”属于经验公式,不能从本质上全面反映土体抗拔强度机理;因砂土颗粒之间不存在粘聚力,而“剪切法”公式中引入了粘聚力,致使该公式在风积砂地基中的使用范围受到限制。
1.1.6 盐渍土地基我国盐渍土主要分布在青海、新疆、内蒙古、甘肃、宁夏等省(区),其对输变电工程的危害是浸水后的溶陷,含硫酸盐地基的盐胀和盐渍土地基对基础的腐蚀等。
1.2 送电线路基础设计现状架空送电线路基础在设计、施工与检测等方面具有明显的行业特点:首先,送电线路距离长、跨越区域广、沿途地形与地质条件复杂、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差异性大,设计和施工中需要考虑的边界条件较多。
其次,杆塔基础所承受的荷载特性复杂,基础在承受拉/压交变荷载作用的同时,还承受着较大的水平荷载作用。
荷载特性,如荷载的大小、分布、偏心程度以及出现频率等都决定着基础的受力特征,而荷载分布、地基土或岩的工程特性、基础材料特性等决定了基础的工作特性,如破坏面与滑移变形等。
通常情况下,杆塔基础抗拔和抗倾覆稳定性是其设计控制条件,而建筑等其他行业基础下压稳定性才是其设计控制条件,与杆塔基础差异较大,因而可供线路杆塔基础直接借鉴与应用的资料较少。
此外,由于科研条件和研究经费的制约,线路基础的研究还比较薄弱,科研成果和技术储备相对不足。
又由于线路基础有其独特的分析和设计方法,这些内容在一般教科书中难以找到,如一般基础工程书籍对基础上拔问题仅附带提一下。
结果导致了我国在输电线路基础方面受过专门训练的人才偏少,专门从事输电线路杆塔基础的高级研究人员则更少[3]。
目前,常规线路设计中都是将地基、基础和上部结构三者作为彼此独立的结构单元进行分析。
分析步骤为:首先,假定基础为绝对刚性(即基础不存在差异沉降),将上部结构分离出来,根据给定荷载采用结构力学或弹性力学方法,对内力进行结构设计。
其次,将上部结构分析得到的支座反力,反作用于基础上,并假定地基反力按某一种规定方式分布,求得基础各截面的内力和变形。
最后,根据地基的反力分布,用土力学方法计算出地基各点的位移。
这种方法虽简化了设计计算过程,但从严格意义上说,它只适用于基础刚度相对较大的特殊工况。
事实上,地基、基础和上部结构是一个相互作用、共同承载的统一整体,应满足变形协调条件。
地基特性、基础刚度和上部结构都会影响地基反力分布,而且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必然会引起上部结构内力的重新分布。
综合考虑三者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工程设计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但却是目前常规设计所难以解决的。
送电线路基础设计中需要考虑许多因素,但其中最富变化和最难于定量分析的是地基问题,地基条件将直接影响着杆塔定位和杆塔结构,并决定着基础选型与设计。
地基特性参数是基础设计的重要依据,但它与取样过程、试验的准确性和随机性有关。
送电线路基础分布“点多面广”,在地质资料勘测方面表现为测点多而分散,造成沿线地基勘测资料比较粗浅,精度和详细程度都难以做到像建筑物地基那样精确可靠。
此外,同一条线路可以使用许多基本相同的杆塔,而这些杆塔基础的工作特性却26第11期我国输电线路基础工程现状与展望因土质条件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因此,在没有深入了解地基土或岩的力学性质的变化规律前,不得不对线路基础设计方法做出一定的简化。
当前,我国现行标准[2]仍采用的是安全系数法,而且其中所规定的设计方法并不能完全满足实际工程需要。
如无专门针对冻土地基、黄土地基、膨胀土地基等输电工程基础的设计方法,也无角钢插入式基础等新型基础型式的计算方法。
这使得设计、施工遇到问题时无章可循、无据可查,不利于输电线路工程地基基础设计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文献[4]虽采用概率极限状态设计原则和分项系数设计方法,但因某些基础工作跟不上,使某些参数确定困难,某些过细的硬性规定在一定程度上起了阻碍作用。
尚缺乏勘察、测试、设计、施工、监测几个阶段的相互衔接的整体性与统一性。
总之,根据我国现行设计方法和技术规范,送电线路基础设计过于保守,基础尺寸比国外同等级的基础大,基础的安全系数过高,基础混凝土及钢筋用量过大,工期较长,在国外投标中,处于不利地位[3]。
1.3 线路基础施工和检测现状众所周知,送电线路基础的施工方法对基础破坏和极限承载能力有直接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