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的类型及其教学模式
小学科学课教学模式修订
小学科学课教学模式修订在小学科学课中探究和研讨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为了更好地体现这两方面,以及方便和指导广大科学课教师教学,现把“探究——研讨”教学法与法国科学课“做中学”教学模式相融合,形成一套清晰的教学环节,为打造我市小学科学课的高效课堂提供依据。
本模式具体内容体现如下:一、模式界定我市现如今所使用的小学科学教学模式,是以美国兰本达教授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以发展学生科学素养为核心的“探究——研讨”教学模式。
它的思想是:“通过对自然事物的观察、描述、相互交流感受和解释,在思想上形成解释认识对象的模型,然后在实践中加以检验,从而找出纷繁复杂的现象之间的关系和联系,形成对自然界的有秩序的理解。
”其中“探究”既是认识和实践的统一,又是知、情、意的统一,还是“手脑并用”的过程。
这里的“探究”是指让学生参与整个教学的全过程,包括问题情景的创设、观察与实验的设计、实验材料的准备与搜集、实验的操作与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搜集证据及实验结果的分析、科学结论的归纳与概括、科学现象的解释与科学知识的应用等实践性学习的活动。
“研讨”是给学生提供一个机会,通过这一过程他们可以将大量的事实连接成新的整体。
这种通过集体的努力最后形成的整体的作用,远远超过了对各部分的简单总和的作用,它使学生在研讨中发展思维、培养能力,让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全面提高。
本教学模式大致可分为五个环节,即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动手探究——合作交流(集体研讨)——拓展延伸(巩固应用)。
它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充分的活动、有着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自主表现的机会,相信学生能行。
二、适用原则该模式适用于小学三至六年级的所有探究类科学课。
为保证模式的科学运行,避免出现模式化的弊端,在使用中应该遵循以下原则:1、主体性原则任何一种成功的教学都是充分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的,对“探究——研讨”来说,这一特征尤为突出。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自己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解决问题,进行再创造,研究过程的独立性越强,研究价值就越大,教学效果就越明显。
二年级上学期科学课教学方案
二年级上学期科学课教学方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学期的科学课教学,使学生能够:1. 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和概念;2. 培养观察、实验和探究的能力;3. 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兴趣和探索精神;4. 培养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学期的科学课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季节变化:介绍春夏秋冬的特点和变化,并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了解季节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2. 动物和植物:介绍不同动物和植物的特征和生活习性,培养学生对动植物的观察和分类能力。
3. 声音和光:介绍声音和光的基本性质和传播方式,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自体验声音和光的特点。
4. 生活中的物体:介绍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体的特征和用途,培养学生对物体的认知和理解能力。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观察实验法: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亲自体验科学现象,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2. 故事讲解法:通过讲述有趣的故事,引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并将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3. 小组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他们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四、教学评价为了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我们将采用以下评价方法:1. 日常观察: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评价他们的参与度、观察力和实验能力。
2. 笔试评价:进行知识考查,评价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3. 实验报告评价:要求学生进行简单实验,并撰写实验报告,评价他们的实验设计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安排本学期的科学课安排如下:1. 第一周:介绍季节变化,进行季节变化的观察实验。
2. 第二周:介绍不同动物的特征,进行动物的分类实验。
3. 第三周:介绍声音的特性,进行声音传播实验。
4. 第四周:介绍日常生活中的物体,进行物体特征辨认实验。
5. ...六、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活动,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 实验器材:准备所需的实验器材,以便学生进行观察和实验。
2. 图书资料:提供相关的图书资料,供学生参考和拓展知识。
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的课时安排与组织方式
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的课时安排与组织方式作为小学四年级的科学老师,教授科学知识是我最为热爱的事情。
四年级科学下册是一本涵盖了多种科学知识的教材,其中包括了自然界与生活中的诸多现象,如自然规律、天气变化、海洋、森林、人体、植物等等。
因此,在教学这本教材时,我制定了一些课时安排和组织方式,以使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其中的科学知识。
一、课程安排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共计11个单元,涵盖了基础科学知识和科学探究等方面的内容,每个单元都包含了多节课的内容。
通过对各个单元的学习和了解,学生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和探究自然界的一些奥秘,培养自己的科学思维能力。
1.第一单元:自规律本单元共有4节课,主要介绍自然界的基本规律。
通过这个单元,学生们可以了解到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规律,从而培养自己的科学思维能力。
2.第二单元:天气变化本单元共有4节课,主要介绍天气变化的原因和规律,学生可以了解到气象知识,掌握天气的预报方法,学会如何在不同的天气条件下保护自己。
3.第三单元:海洋世界本单元共有4节课,主要介绍海洋的基本知识,学生可以了解到海洋生命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而培养自己的生态意识和环保意识。
4.第四单元:森林世界本单元共有4节课,主要介绍森林的基本知识,学生可以了解到森林的生态价值和存在的问题,从而培养自己的生态意识和环保意识。
5.第五单元:植物世界本单元共有4节课,主要介绍植物的基本知识,学生可以了解到植物的生命规律和意义,从而培养自己的观察和探究能力。
6.第六单元:人体本单元共有4节课,主要介绍人体的功能和构成,学生可以了解到人体的基本结构和生理规律,从而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健康。
7.第七单元:科学探究本单元共有4节课,主要通过实验和探究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实验操作技能。
8.第八单元:环境保护本单元共有4节课,主要介绍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学生可以了解到环境污染的种类和危害,从而更好地培养自己的环保意识和责任心。
小学科学四种课型(定稿)
小学《科学》四种课型教学模式利津县教研室张树凤(修订)高效和谐课堂小学科学新授课教学模式一、理论依据: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是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他们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乐于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为后继的科学学习、为其他学科的学习、为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基础。
新授课主要指传授新知识和增长新技能的课。
小学科学新授课有:观察实验课、逻辑推理课、动手制作课、解暗箱课、科学考查课等等。
下面主要探究以下三种新授课型:二、各类课型的操作流程:观察实验课教学模式:模式说明:主要体现“亲历探究——做中学模式”。
大致分为六个板块。
该模式是以发展学生科学素养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模式。
其中“做”既是认识和实践的统一,又是知、情、意的统一,还是“手脑并用”的过程。
(一)模式操作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导入是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活动的开端。
导入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集中注意力和学习新知的兴趣。
如果上课伊始就能够形成良好的学习气氛,就会很好的激起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让他们带着好奇心和求知欲进入观察活动。
导课可以游戏导入、实验导入、讲故事导入、小魔术导入等,但不管采用何种方式创设怎样的情境,都应使这种情境成为充分体现教育目标,充满美感和智慧,这样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2、提出问题、猜想假设教学情境的创设能促进学生探究学习,是开启学生思维之门的金钥匙。
不管采用何种方式创设怎样的情境,都应使这种情境成为充分体现教育目标,从不同的角度广泛提出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当学生对某一事物产生兴趣并为之认真观察时,探究活动就开始了。
学生在猜想假设时,教师应要求学生合理解释,做到解释与观察、问题及证据相一致,避免脱离实际的“胡思乱想”。
在学生假设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对自己提出的假设进行整合、归类,并且,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
小学科学课程中技术课类型及其教学策略
小学科学课程中技术课类型及其教学策略作者:牛春晓齐兰芬来源:《今日教育》2014年第08期一、小学科学课程技术课类型概述不同的技术课,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不同,根据学生的学习方式,可以把科学课程中的技术课分为设计制作类、使用类和认识类。
(一)设计制作类制作类的课,内容一般包括先了解技术产品结构、用途,然后设计、制作作品,最后对成果进行评价。
典型的课例有《交通信号灯》《太阳能》《风能》等。
从技术教育的角度看,包括以下内容:技术应用,技术理解,设计、制作、产品评价。
技术应用是指了解现有产品的应用,技术理解是指理解这种技术与人的关系和制作的目的,技术使用是指使用和操作完成的作品。
这类课的教学可以参考下面的流程:模型示范——确定小组制作主题——确定装置目的——根据目的设计方案——根据方案制作——试验、评价、改进。
1. 模型示范。
对已有的技术产品进行分析讨论,了解这类产品的基本结构、功能用途和使用条件等。
如《太阳能》一课,首先是介绍各种太阳能产品,再探究颜色对吸收太阳能的影响,最后制作太阳能热水器。
2. 明确制作目的。
明确设计、制作目的,即确定要制作什么作品,作品具有何种功能,或其他方面的要求,如创意。
例如“制作机械手”,小组要先明确制作的机械手应该有什么功能。
制作目的是制作的依据,也是评价作品的标准。
3. 提出设计方案。
可以提出多种方案,包括预期效果、产品结构设计、制作流程设计、所需材料、工具等。
小组成员讨论、综合考虑后,确定一种方案。
设计阶段还要提出制作中关键问题的解决办法。
4. 制作。
根据选定的方案进行制作。
设计图和流程图是制作的依据,小组成员的分工安排也非常重要。
5. 试验、评价、改进。
制作完成后,向其他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进行展示、交流。
按照预设的目的来评价作品。
最后根据试验结果改进和完善作品。
(二)使用类使用类的课侧重学生对技术或产品的使用。
一些产品并不能在课堂上由学生制作出来,如电池,但是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接触到各种电池实物,并练习如何使用。
小学科学课课型及教学模式(仅供参考)
---------------------------------------------------------------最新资料推荐------------------------------------------------------ 小学科学课课型及教学模式(仅供参考)而不能不加选择地照搬和套用已有的教学模式。
根据小学科学课的教学特点,介绍三种常用地教学模式。
其目的是抛砖引玉,引导广大科学课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创造出新的、更多的有效教学模式来。
一、讲授式教学模式讲授式教学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课堂上许多知识内容都以教师讲授的方式传授给学生。
因此,它是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模式。
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讲授教学常结合实验的演示、实物和标本的展示、组织学生课堂讨论等活动进行。
因此,小学科学课的讲授式教学实际上已成为讲授为主,中间穿插实验演示、直观教具展示、向学生提出问题和组织学生讨论等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讲授式教学的各种变式在小学科学课的讲授教学中,教师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新概念和新的原理,常常要借助于具体的实验演示、标本或实物地展示、启发学生回忆生活中有关知识经验等具体教学手段来进行。
因此,小学科学课的讲授教学就出现了以讲授为主的各种变化多样的教学模式。
这些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就称讲授式教学的变式,即讲授式教学的各种变化形式。
1 / 14常见的讲授式教学的各种变化形式有以下几种:1. 讲授实验演示讲授式教学。
这种教学模式是在讲授教学过程中加入必要的实验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基本现象、概念和原理的教学模式。
例如,在讲授固体的热胀冷缩一课时,教师在讲授过程中要向学生演示铁球受热膨胀和受冷缩小的实验,用以帮助学生了解固体的热胀冷缩的自然现象。
2. 标本展示讲解式教学。
这种教学模式是在讲授教学中,借助标本或模型的直观展示,边展示边讲解的一种教学模式。
例如,在讲授人体骨骼一课时,教师就要借助人体骨骼标本或模型,向学生边展示边讲解,让学生借助标本或模型理解和掌握人体骨骼的概念和结构。
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实施方案
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实施方案一、教学目标本学期的科学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2.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推理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思维方式。
4. 培养学生对科学现象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学期的科学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模块:1. 动物和植物的生长与变化。
2.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3. 太阳系和地球的运动。
4. 健康与运动。
5. 人类生活与科技。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 观察实验法: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2. 讨论交流法:通过讨论和交流,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探究式学习法: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探索答案,培养学生的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技术,生动形象地展示科学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四、教学评价为了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我们将采用以下评价方式:1. 观察记录法:观察学生在实验和观察活动中的表现,记录其观察力、实验设计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 课堂表现评价:评价学生在课堂讨论和交流中的表现,包括合作能力、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作业和测验评价:通过作业和测验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五、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活动,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 实验器材和材料:准备适合各个模块的实验器材和材料,用于学生的实验和观察活动。
2. 多媒体教学课件: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科学现象和知识点。
3. 图书和参考资料:为学生提供适合年级的科学图书和参考资料,供他们进一步学习和探索。
六、教学计划我们将按照以下教学计划进行科学教学:1. 第一周:介绍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思维方式,进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2. 第二周至第五周:分别进行动物和植物的生长与变化、物质的性质与变化、太阳系和地球的运动、健康与运动、人类生活与科技的教学。
小学二年级教学模式
小学二年级教学模式在小学二年级的教学中,教师们需要采用适合孩子们的教学模式,以促进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根据学科、学习目标和学生特点的不同,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模式。
一、直观教学模式直观教学模式是指通过展示、演示和实物等方式,让学生能够直接感受和观察到学习内容,从而深入理解知识。
在小学二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可以使用直观教具如算盘、计数棒等,让学生亲自操作,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观察力。
二、互动教学模式互动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积极的互动和交流。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小组活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例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们进行小组朗读、角色扮演等活动,让他们主动参与到语言运用中。
三、启发式教学模式启发式教学模式是指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思考,从而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小学二年级的科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实验问题,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和观察结果,通过实践来理解科学原理。
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能力。
四、游戏化教学模式游戏化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中运用游戏元素,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通过设置任务、设定规则和竞赛等形式,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
例如,在英语教学中,可以设计口语游戏、单词卡片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在竞争中学习和巩固英语知识。
总结起来,小学二年级的教学模式可以综合运用直观教学、互动教学、启发式教学和游戏化教学等不同方法。
根据不同学科和学习目标,教师可以灵活运用这些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他们全面健康地发展。
小学科学课型的划分及相应的教学模式
小学科学课型的划分及相对应的教学模式
一、课型的分类
1 、以教学任务为基点可分为: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讲评课、实验课等,统称单一课。
2 、以教学内容为基点可分为:自然科学课、人文科学课、思维科学课、艺术科学课。
3、以课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为基点可分为:讲授课、讨论课、自学辅导课、练习课、实践或实习课、参观或见习课等。
二、小学科学课的划分:
以学生获取事实的方法或途径为基点来分,可分为以下五种课型
科学观察课
科学实验课
科学阅读课
科学技术课(制作、种植、饲养等)
科学讨论课
不同的课型有不同的教学模式,下面分别来叙述:
科学观察课教学模式:
活动准备---自主观察---交流研讨---实践使用
准备材料明确目的小组交流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提供方法集中汇报判断属性
形成问题具体指导归纳总结解释现象
设计有结构的观察材料。
提出明确的观察任务。
提供具体的观察方法。
突出观察与思考相结合。
3、观察的方法:
细致法:(用各种感官全面观察)方位法:(时间顺序、方位顺序)提纲法、比较法、推断法、想象法
4、观察的类型: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感官观察和仪器观察)。
定性观察和定量观察。
定量观察又分为观测和测量。
短期观察和长期观察。
小学科学课的类型及其教学模式
小学科学课的类型及其教学模式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小学科学课的类型及其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是依据一定的教学理论,根据课堂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所采用的相对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
教学模式的确立首先要与它的教学目标相适应。
小学科学课程目标从根本上来说,是通过科学学习活动来全面提升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概括而言,科学素养包括基本的科学知识,科学学习的基本方法和技能,科学学习兴趣与基本的科学研究能力等,这些素养的形成依赖于一定的科学学习活动。
根据创造性教育理念和新课程标准中科学的总目标,结合科学学科教学特点,我认为科学课课堂教学的一般模式: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搜集证据解决问题——得出结论应用拓展三大主要环节。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
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
因此,在提出了问题后,用何种方法、途径去探求获取知识,就成为了科学课最核心的环节了。
以学生获取事实的方法或途径为基点来分,我们的科学课可以分为科学观察课、科学实验课、科学阅读课、科学技术课(制作、种植、饲养等)科学讨论课五种课型。
每种课型的教学模式虽大致相同,但也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下面分别介绍一下五种课型的几本教学模式:一、科学观察课在小学科学课中,以“观察为主”组织教学过程的课属于观察课,它是一种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利用感官对自然现象、物体特征及属性、动植物生长及其他习性等进行系统地观察,以获得知识、经验,并培养观察、分析、比较和概括能力的教学活动。
基本的教学模式:活动准备---自主观察---交流研讨---实践运用。
科学观察课教学要点:(1)设计有结构的观察材料。
(2)提出明确的观察任务。
(3)提供具体的观察方法。
(4)突出观察与思考相结合。
典型课例:教科版科学三年级绝大部分是观察课。
二、科学实验课实验是科学课教学的一种主要的方法。
一年级二学期科学实践教学方案
一年级二学期科学实践教学方案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欲望。
2. 培养学生基本的科学素养,提高学生观察、思考、动手实验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增强学生沟通、表达、分享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生物与环境:认识常见的动植物,了解它们的生活性;认识自然环境,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2. 简单机械:杠杆、滑轮等简单机械原理,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3. 科学探索:科学实验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实验教学: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的实践体验。
3. 小组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
四、教学安排1. 生物与环境:10课时2. 简单机械:8课时3. 科学探索:12课时五、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动手操作能力、思考问题能力等,给予及时的指导和鼓励。
2. 终结性评价:通过课堂测试、实验报告、小组讨论等方式,评价学生的效果。
六、教学资源1. 教材:一年级二学期科学实践教材2. 实验器材:动植物标本、显微镜、实验仪器等3. 教学课件:教师自制的教学课件七、教学建议1.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2.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安全,特别是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
3.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
以上为一年级二学期科学实践教学方案,希望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小学科学课的类型及其教学模式
小学科学课的类型及其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是依据一定的教学理论,根据课堂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所采用的相对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
教学模式的确立首先要与它的教学目标相适应。
小学科学课程目标从根本上来说,是通过科学学习活动来全面提升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概括而言,科学素养包括基本的科学知识,科学学习的基本方法和技能,科学学习兴趣与基本的科学研究能力等,这些素养的形成依赖于一定的科学学习活动。
根据创造性教育理念和新课程标准中科学的总目标,结合科学学科教学特点,我认为科学课课堂教学的一般模式: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搜集证据解决问题——得出结论应用拓展三大主要环节。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
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
因此,在提出了问题后,用何种方法、途径去探求获取知识,就成为了科学课最核心的环节了。
以学生获取事实的方法或途径为基点来分,我们的科学课可以分为科学观察课、科学实验课、科学阅读课、科学技术课(制作、种植、饲养等)科学讨论课五种课型。
每种课型的教学模式虽大致相同,但也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下面分别介绍一下五种课型的几本教学模式:一、科学观察课在小学科学课中,以“观察为主”组织教学过程的课属于观察课,它是一种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利用感官对自然现象、物体特征及属性、动植物生长及其他习性等进行系统地观察,以获得知识、经验,并培养观察、分析、比较和概括能力的教学活动。
基本的教学模式:活动准备---自主观察---交流研讨---实践运用。
科学观察课教学要点:(1)设计有结构的观察材料。
(2)提出明确的观察任务。
(3)提供具体的观察方法。
(4)突出观察与思考相结合。
典型课例:教科版科学三年级绝大部分是观察课。
二、科学实验课实验是科学课教学的一种主要的方法。
它是学生根据对问题的猜想,确定的实验方案,利用一定材料组装实验模型,控制实验条件,从而产生某种实验现象,并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的认知过程。
科学课堂教学模式
◆猜想与假设:
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进行预测或作假设性解释,要注意引 导学生展开想象,并在想象的基础上让学生畅所欲言。
◆制定实验方案:
一般采取分组活动方式,让各小组针对本组研究的问题,制定自 己小组的实验方案。
◆交流实验方案: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推理方法。
2、逻辑推理课的教学案例 五年级(上)《做一块卵石》 ① 既得事实,提出问题 课件展示卵石图片,并让学生摸一摸卵石。 教师提出:关于卵石,你想知道什么?今天我们来做一块卵石,了解它是怎样 形成的?
② 逻辑推理,提出假设 卵石一般集中在什么地方?那么它的形成和什么有关?是哪些外部力量使山 上的岩石滚落下来的? ③ 设计实验,模拟验证 ● 小组讨论如何做一块岩石(方案)。 ● 分组实验,探究温度对岩石的破坏作用和水对岩石的搬运、冲刷以及摩 擦、碰撞作用。
2、解暗箱课的教学案例:五年级(上)《火山》 ◆ 创设情境,展示暗箱 呈现火山喷发时的视频,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火山喷发是怎样形成的? ◆ 依据感知,猜测暗箱 依据火山喷发的情境,猜测火山喷发的原因?
◆ 模拟验证,揭示暗箱
小组内依据材料设计火山喷发的模拟实验,并汇报实验方案,在全班交流 后进行分组实验,然后各小组汇报实验现象,结合模拟实验,解释一下地壳内 部火山形成的原因,最后教师课件展示科学家研究火山喷发的正确结论。 ◆ 总结运用,升华暗箱 学生交流:火山对人们的影响?人类如何预防火山喷发?
教材中常以“解暗箱”的形式出现。
解暗箱课实质运用的乃是一种逻辑思维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反 复感知那些可感知的事物的外部情况,研究有关事实,抓住推理这
一突破口,间接推断出事物的内部构造和机理,并在头脑中加以再
小学科学三环六步教学模式
注意事项
教师角色
评价与反馈
教师应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引 导者和组织者,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 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及时反馈教学 信息,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学生地位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 性差异和需求,鼓励学生在探究和实 践中发展科学素养。
05 案例分析
案例一:小学科学课《水的循环》
03 六步:教学方法
激趣导入
总结词
引起兴趣,激发动力
详细描述
通过生动的故事、有趣的实验或生活实例,引起学生对即将学习的科学知识的兴趣,激发他们主动学 习的动力。
目标定向
总结词
明确目标,引导方向
详细描述
教师明确指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让学生了解需要掌握的知识点 和技能,为后续的自主探究和合 作交流提供明确的导向。
设计内容
明确教学目标、选择合适 的教学资源和方法、规划 教学流程等。
设计步骤
分析教材和学生需求,制 定教学计划,编写教案, 准备教具和实验器材等。
步骤三:课堂实施
实施要点
遵循三环六步教学模式的 流程,注重师生互动,及 时调整教学策略。
实施过程
导入新课、展开教学、巩 固练习、总结评价等。
实施技巧
运用多媒体和实验手段,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水的循环过程,包括 蒸发、凝结、降水等环节,培养 学生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探究能
力。
教学方法
通过实验、观察、讲解、小组讨 论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
1. 导入新课
通过提问导入,引导学生思考水 的循环过程。
案例一:小学科学课《水的循环》
2. 知识讲解
小学科学2023年新教学法
小学科学2023年新教学法简介本文档旨在介绍小学科学领域在2023年的学法。
学法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教学目标小学科学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2. 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察和实验能力;3. 培养学生的科学问题解决能力;4. 培养学生的科学沟通和合作能力;5. 培养学生的科学伦理和责任意识。
教学内容小学科学的教学内容将根据学生的年级和认知能力进行适当调整。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教学内容:- 自然界的观察和描述;-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生物的特征和分类;- 地球与宇宙的关系;- 科学实验和观察方法;-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
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小学科学的教学将采用以下方法:1. 探究式: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进行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合作:通过小组活动和合作项目,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促进知识的共享和交流。
3. 多媒体技术:利用多媒体技术,如幻灯片、视频等,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4.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科学展览、实地考察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的魅力。
评估与反馈为了评估学生的成果,小学科学的教学将采用以下评估方法:1. 日常观察: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实验和观察活动,评估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2. 作业和测验:教师布置作业和测验,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项目评估:学生通过合作项目的展示和评估,评估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4. 反馈与指导:教师及时给予学生成果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改进和提高。
总结小学科学的学法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通过探究式、合作、多媒体技术和实践活动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建立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评估与反馈将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并进行指导。
希望学法能够有效提升小学科学教育的质量,培养更多对科学充满热情的未来科学家。
小学科学课的教学模式
小学科学课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是依据一定的教学理论,根据课堂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所采用的相对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
就一堂小学科学课而言,教师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要取决于这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和教学对象的特点。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是灵活多样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
这就是所谓的“教学有法,无定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内容、目的和对象的特点,合理地选择、组合和创立教学模式。
而不能不加选择地“照搬”和“套用”已有地教学模式。
根据小学科学课的教学特点,介绍三种常用地教学模式。
其目的是抛砖引玉,引导广大科学课教师根据自己地教学实际,创造出新的、更多地有效教学模式来。
一、“讲授式”教学模式讲授教学式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课堂上许多知识内容都以教师讲授的方式传授给学生。
因此,它是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模式。
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讲授教学常结合实验的演示、实物和标本的展示、组织学生课堂讨论等活动进行。
因此,小学科学课的讲授式教学实际上已成为讲授为主,中间穿插实验演示、直观教具展示、向学生提出问题和组织学生讨论等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讲授式教学的理论基础讲授式教学的理论基础是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的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
根据这个理论,学生的大部分知识是通过有意义的接受学习而获得的,即教师用讲解的方式向学生系统地传授有关的新知识,学生则将教师用语言文字所描述地新知识与自己认知结构中有关的旧知识和旧经验建立实质性的联系,从而同化新知识、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
(二)讲授式教学的各种变式在小学科学课的讲授教学中,教师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新概念和新的原理,常常要借助于具体地实验演示、标本或实物地展示、启发学生回忆生活中有关地知识经验等具体教学手段来进行。
因此,小学科学课的讲授教学就出现了以讲授为主的各种变化多样的教学模式。
这些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就称讲授式教学的“变式”,即讲授式教学的各种变化形式。
小学科学课总结
小学科学课总结本文总结了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以及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一、教学内容小学科学课程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等。
教学内容分为不同的阶段,逐渐增加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水平。
在物理方面,学生研究了力、运动、声音等基本概念和原理。
在化学方面,学生了解了物质的组成、性质变化及化学反应。
在生物方面,学生研究了植物、动物和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二、教学目标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通过科学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实验设计和问题解决能力。
2. 培养学生的科学知识和技能:通过探索和实践,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基本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
3.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开展独立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4. 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好奇心,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批判思维能力。
三、教学方法和策略为了达到上述教学目标,可以采用以下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1. 手脑结合:通过实践和实验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增强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参与度。
2. 启发式教学:利用引导性问题和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小组合作研究:通过小组合作研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4. 情境化教学:将科学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经验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研究和应用科学知识。
总之,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丰富多样,教学目标明确,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希望本文能对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科学课的类型及其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依据一定的教学理论,根据课堂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所采用的相对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
教学模式的确立首先要与它的教学目标相适应。
小学科学课程目标从根本上来说,是通过科学学习活动来全面提升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概括而言,科学素养包括基本的科学知识,科学学习的基本方法和技能,科学学习兴趣与基本的科学研究能力等,这些素养的形成依赖于一定的科学学习活动。
根据创造性教育理念和新课程标准中科学的总目标,结合科学学科教学特点,我认为科学课课堂教学的一般模式: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搜集证据解决问题——得出结论应用拓展三大主要环节。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
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
因此,在提出了问题后,用何种方法、途径去探求获取知识,就成为了科学课最核心的环节了。
以学生获取事实的方法或途径为基点来分,我们的科学课可以分为科学观察课、科学实验课、科学阅读课、科学技术课(制作、种植、饲养等)科学讨论课五种课型。
每种课型的教学模式虽大致相同,但也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下面分别介绍一下五种课型的几本教学模式:
一、科学观察课
在小学科学课中,以“观察为主”组织教学过程的课属于观察课,它是一种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利用感官对自然现象、物体特征及属性、动植物生长及其他习性等进行系统地观察,以获得知识、经验,并培养观察、分析、比较和概括能力的教学活动。
基本的教学模式:活动准备---自主观察---交流研讨---实践运用。
科学观察课教学要点:
(1)设计有结构的观察材料。
(2)提出明确的观察任务。
(3)提供具体的观察方法。
(4)突出观察与思考相结合。
典型课例: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绝大部分是观察课。
二、科学实验课
实验是科学课教学的一种主要的方法。
它是学生根据对问题的猜想,确定的实验方案,利用一定材料组装实验模型,控制实验条件,从而产生某种实验现象,并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的认知过程。
基本教学模式:
提出问题-- -猜想假设-- -设计方案----实验观察- --分析现象--- 归纳结论--- -实践应用
科学观察课教学要点:
(1)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材料、模型组装、变量调控、现象记录等)。
(2)给学生提供设计实验的思路。
(3)提供科学的,实验方法及注意事项。
(4)启发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操作、观察、思考相结合。
(5)指导学生用逻辑思维的方法来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典型课例:
教科版科学四、五年级绝大部分课都是实验课。
典型的有四年级上册溶解单元、四年级下册电学单元、五年级上册力学单元五年级下册沉浮单元中大部分都是典型的科学实验课。
三、科学技术课
科学技术课是一个需要有一定的科学概念引领的技术设计、技术制作,并在教学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科学概念为目标的教学活动。
教学模式:
明确任务====== 技术设计(掌握方法)======形成技能======科学解释======展示评价
科学技术课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 明确任务阶段。
(定目标、定条件、激活概念)
2 构思方案阶段。
(运用科学知识设计、会选择)
3 实践阶段。
(先验证方案的可行性、会调整技术线路)
4 展示与评价(会技术描述、会技术评价、会科学反思)
典型课例: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做个太阳能热水器》、《设计制作小赛车》、五年级下册《造一艘小船》、《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做个指南针》。
四、科学阅读课
科学探究课是让学生围绕着科学探究的问题,通过阅读、分析资料,来获取事实的证据,形成基本的科学认识,从中培养学生鉴别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能力的课型。
科学阅读课教学模式:
提出问题====猜想假设=====阅读资料======整理资料======抽象概括
======实践运用
科学课阅读的价值在于获取什么样的事实,获取哪些事实,(与问题或假设紧密相关的事实)
为了体现科学阅读的价值,学生首先要筛选资料,从众多资料中找出与问题有关的内容;再通过快速的浏览找出与问题有关的事实(词或句);然后用这些事实试着解释问题的假设,判断事实的科学性与严密性;如果不能完全解释假设,回到开始补充新的事实。
如果能够解释说明假设,就采用某种方法将有关的词句、数据、图片进行整理,准备交流。
典型课例: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相互协作的人体器官》。
五、科学讨论课
科学讨论课主要是围绕着科学问题,让学生展开相互讨论,相互启发,相互交流,相互补充来获取科学事实,形成基本的科学概念,从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科学讨论课的特点:
1.有一个讨论问题
a 是一个科学的问题,而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
科学发现论认为:一个问题要与科学发现发生必然的联系,就需要将问题指
向已有的知识,使问题从现象的描述触及现象的本质,使简单的问题成为科学的问题。
成为学生可讨论的问题。
b是一个有所知而求知的问题讨论的问题如果不能与学生的知识经验相联系,那它就是不适宜讨论的问题。
c是一个能激发学生讨论兴趣的问题。
2.有一个自主讨论的氛围学生讨论时教师不要把学生限制在自己设想好的范围内,而应该让学生围绕主题去充分的思考和交流。
当然自主讨论决不是随意去想,随便去说。
有一个无形的框架,它可以约束讨论的范围。
3.有一个科学思维的过程。
科学讨论课的基本模式
提出问题--收集信息--讨论交流--形成认识
怎样上好科学讨论课:
1. 教师要充分地了解学生
2 .要抓住问题的本质进行讨论
3 .要在适当的时侯给予帮助
4 .要善于耐心启发和引导
5 .要做出结论
典型课例:
(很多单元的第一课)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看到了什么》、《植物有哪些相同特点》、第二单元《寻访小动物》、《动物有哪些相同特点》、第三单元《给身边的材料分类》、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岩石、矿物和我们》、五年级上册《维护生态平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