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如皋市薛窑中学高考数学总复习第一章第一节集合的概念与运算教案
江苏省如皋市薛窑中学高考数学总复习 第一章 第一节集合的概念与运算教案
第一章集合与简易逻辑●网络体系总览●考点目标定位1.理解集合、子集、补集、交集、并集的概念;了解属于、包含、相等关系的意义.2.掌握有关的术语和符号,并会用它们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3.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理解四种命题及其相互关系;掌握充要条件的意义.4.学会运用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集合的问题,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复习方略指南本章内容在高考中以考查空集与全集的概念,元素与集合、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集合的交、并、补运算为重点,以上内容又以集合的运算为重点考查内容.逻辑联结词与充要条件这部分,以充要条件为重点考查内容.本章内容概念性强,考题大都为容易的选择题,因此复习中应注意:1.复习集合,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是集合的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另一方面是对集合知识的应用.2.主要是把握集合与元素、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弄清有关的术语和符号,特别是对集合中的元素的属性要分清楚.3.要注意逻辑联结词“或”“且”“非”与集合中的“并”“交”“补”是相关的,二者相互对照可加深对双方的认识和理解.4.复习逻辑知识时,要抓住所学的几个知识点,通过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达到理解、掌握逻辑知识的目的.5.集合多与函数、方程、不等式有关,要注意知识的融会贯通.1.1 集合的概念与运算知识梳理一、集合中元素的特性 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二、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文氏图法三、元素与集合、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1)元素与集合:若元素x 是集合A 的元素,则x ∈A,否则x ∉A. (2)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子集:若集合A 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的元素,则称A 是B 的子集,记作()A B B A ⊆⊇或真子集:若A B ⊆且A ≠B ,则称A 是B 的真子集,记作A ØB (或B ÙA ) 相等:若A B B A ⊆⊆且,则称集合A 与B 相等,记作A=B 四、集合的运算(1)交集:A ∩B ={x |x ∈A 且x ∈B }. (2)并集: A ∪B ={x |x ∈A 或x ∈B }. (3)补集:UA ={x |x ∈U 且x ∉A }.五、.熟记以下重要结论:(1)U x A x C A ∈⇔∉,U x C A x A ∈⇔∉. (2),A B A A B A B A A B =⇔⊆=⇔⊇I U(3)德摩根公式:(),()U U U U U U C A B C A C B C A B C A C B ==I U U I . (4)容斥原理:()()card A B cardA cardB card A B =+-U I()()card A B C cardA cardB cardC card A B =++-U U I()()()()card A B card B C card C A card A B C ---+I I I I I .(5)集合12{,,,}n a a a L 的子集个数共有2n 个;真子集有2n–1个;非空子集若有限集A 有n 个元素,则A 的子集有2n个,真子集有21n-,非空子集有21n-个,非空真子集有22n-个.课前预演1.已知集合A={x∈R|x<5-2},B={1,2,3,4},则(R A)∩B等于A.{1,2,3,4}B.{2,3,4}C.{3,4}D.{4}解析:R A={x∈R|x≥5-2},而5-2∈(3,4),∴(R A)∩B={4}.答案:D2.设集合P={1,2,3,4,5,6},Q={x∈R|2≤x≤6},那么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P∩Q=PB.P∩Q QC.P∪Q=QD.P∩Q P解析:P∩Q={2,3,4,5,6},∴P∩Q P.答案:D3.设U是全集,非空集合P、Q满足P Q U,若求含P、Q的一个集合运算表达式,使运算结果为空集∅,则这个运算表达式可以是_______________.解析:构造满足条件的集合,实例论证.U={1,2,3},P={1},Q={1,2},则(U Q)={3},(U P)={2,3},易见(U Q)∩P=∅.答案:(U Q)∩P4.已知集合A={0,1},B={x|x∈A,x∈N*},C={x|x⊆A},则A、B、C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用列举法表示出B={1},C={∅,{1},{0},A},易见其关系.这里A、B、C是不同层次的集合,C以A的子集为元素,同一层次的集合可有包含关系,不同层次的集合之间只能是从属关系.答案:B A,A∈C,B∈C课堂讲练例1设M、N是两个非空集合,定义M与N的差集为M-N={x|x∈M且x∉N},则M-(M -N)等于A.NB.M∩NC.M∪ND.M分析:M-N={x|x∈M且x∉N}是指图(1)中的阴影部分.M N M N(1) (2)同样M -(M -N )是指图(2)中的阴影部分.答案:B评述:有关集合之间关系的题目常用文氏图求解。
近年高考数学总复习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1.1.3集合的基本运算(第一课时)教案新人教A版必修1(2
2019高考数学总复习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1.1.3 集合的基本运算(第一课时)教案新人教A版必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高考数学总复习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1.1.3 集合的基本运算(第一课时)教案新人教A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高考数学总复习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1.1.3 集合的基本运算(第一课时)教案新人教A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1。
1。
3 集合的基本运算(第一课时)本节课是集合这一章的核心内容,高考常考考点之一,所以一定要掌握并集,补集,交集的概念。
集合的基本运算是在学习集合定义以及集合的性质之后学到的,它对日后学习研究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单调区间等内容起到知识储备作用。
1。
教学重点:交集与并集,全集与补集的概念.2.教学难点:理解交集与并集的概念,以及符号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一、复习回顾:1:什么叫集合是集合的子集?2:关于子集、集合相等和空集,有哪些性质?(1) ;(2)若,且,则;(3) 若则;(4).二、研探新知1、创设情景,引入新课问题1:我们知道,实数有加法运算,两个实数可以相加,例如5+3=8。
类比实数的加法运算,集合是否也可以“相加"呢?【设计意图】引发学生的思考,大胆猜想。
2、探究新知观察集合A,B,C元素间的关系:(1)A={1,3,5} B={2,4,6} C={1,2,3,4,5,6}(2)A={x|x是有理数} B= {x|x是无理数} C= {x|x是实数}你能说出集合C与集合A、B之间的关系吗?【师生互动】教师提问,引导学生讨论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设计意图】这样提问目标比较明确,学生很容易找到重点,理解并集的概念,并总结并集的定义。
高中数学第一章集合教案1
高中数学第一章集合教案1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集合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了解集合的运算及其性质。
一、集合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1. 集合的基本概念
- 了解集合的概念和元素的概念
- 掌握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
2. 集合的符号表示
- 学习如何用符号表示集合:A={1,2,3,4,5}
二、集合的运算及其性质
1. 集合的运算
- 了解集合的交集、并集、差集等运算
- 学习集合的运算规则和性质: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
2. 集合的运算应用
- 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集合运算
三、集合的性质和定理
1. 集合的性质
- 了解集合的基本性质:互斥、重复、子集等
- 学习如何判断两个集合是否相等
2. 集合的定理
- 掌握集合的代数定理和逻辑定理
教学步骤:
1. 引入新知识,通过生动有趣的例子引出集合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 介绍集合的运算及其性质,让学生掌握集合的基本运算规则
3. 练习集合的运算和性质,加深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4. 引导学生应用集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5.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重点,帮助学生做好知识的复习和巩固
教学反馈:通过课堂练习、作业布置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反馈,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学资源:教科书、课件、练习题等
教学评价方法:通过课堂练习、小测验、作业等不同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实施个性化教学。
高中数学第一章集合本章复习教案苏教版必修12017062833
第一章集合学习要点1. 内容概要2. 方法点拨(1)处理集合间的运算时,数轴和Venn图是极好的工具;(2)善于进行文字语言、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的转换.典型题型一、集合的概念【例1】 (1)已知A={a+2,(a+1)2,a2+3a+3}且1∈A,求实数a的值;(2)已知集合6N,Z3A x xx⎧⎫=∈∈⎨⎬-⎩⎭,试用列举法表示集合A.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例2】(1)若集合P={x|x2+x-6=0},S={x|ax+1=0},且S⊆P,求由a的所有可能取值组成的集合;(2)若集合A={x|-2≤x≤5},B={x|m+1≤x≤2m-1},且B⊆A,求由m的所有可能取值组成的集合.三、集合间的运算【例3】已知集合A={x|-1≤x≤1},B={x|-3<x≤-1},求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集合C:①C⊆(A∪B)∩Z;②C中恰有2个元素;③C∩B≠.变式:若集合A={x|x2-2x-8<0},B={x|x-m<0}.(1)若m=3,全集U=A∪B,试求A∩(ðU B);(2)若A∩B=,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3)若A∩B=A,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巩固练习1.已知全集U={0,1,2,3,4},集合A={1,2,3},B={2,4},则(∁U A)∪B=________.2.集合A={3,2a},B={a,b},且A∩B={2},则A∪B=__________.3.集合A={x|x<-2或x>2},B={x|x<1或x>4},则A∩B=________;A∪B=________.4.下列四个命题:①Φ={0};②空集没有子集;③任何一个集合必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子集;④空集是任何一个集合的子集.其中正确的有个.5.已知全集U=R,集合A={x∈Z|-x2+5x≤0},B={x|x-4<0}则(∁U A)∩B=________.6.已知集合P={(x,y)|x+y=0},Q={(x,y)|x-y=2},则Q∩P=__________.7.定义集合A*B={x|x∈A,且x B},若A={1,3,5,7},B={2,3,5},则A*B的子集个数为__________.8.已知集合A={x∈R||x+2|<3},集合B={x∈R|(x-m)(x-2)<0},且A∩B=(-1,n),则m=__________,n=__________.9. 已知A ,B 均为集合U ={1,2,3,4,5,6}的子集,且A ∩B ={3},(∁U B )∩A ={1},(∁U A )∩(∁U B )={2,4},则B ∩(∁U A )=________.10. 设集合M =⎩⎨⎧ x ⎪⎪⎪⎭⎬⎫x =k 2+14,k ∈Z ,N =⎩⎨⎧ x ⎪⎪⎪⎭⎬⎫x =k 4+12,k ∈Z ,则集合M 与N 的关系是__________.11. 设集合M ={1,2,3,4,5,6},A ⊆M ,A 不是空集,且满足:a ∈A ,则6-a ∈A ,则满足条件的集合A 共有_____________个.12. 已知A =⎩⎨⎧⎭⎬⎫x ⎪⎪⎪1x ≥1,B ={y |y =x 2+x +1,x ∈R }. (1)求A ,B ;(2)求A ∪B ,A ∩∁R B .13. 已知A ={x ||x +a |≥a },B ={x |x 2+mx +n <0}.(1)若a =2,m =4,n =-5,求A ∩B ,A ∪B ;(2)若a >0,A ∩B ={x |-3<x ≤-1},A ∪B =R ,求a ,m ,n 的值.14. 已知集合A ={x |x 2+ax +b =0},B ={x |x 2+cx +10=0},若A ⊆B 且A ∩B ={5},求a ,b ,c .15.已知集合A={x|x2-2x-8≤0},B={x|x2-(2m-3)x+m2-3m≤0,m∈R}.(1)若{}=≤≤,求实数m的值;A B x x24(2)设全集为R,若A⊆,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精美句子1、善思则能“从无字句处读书”。
高中数学第一章集合复习教案2苏教版必修1
1、设全集U=R,若M= ,N= ,求集合(CUM)∪(CUN)
2、已知集合M=﹛x|-3<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5﹜,N=﹛x|x<-5或x>5﹜,则M N=,M∩N=。
3、已知集合A= ,B= ,且 ,则实数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
课外作业
教 学 小 结
教
学
二次备课
例2、已知全集 A (∁UB)= ,(∁UA) (∁UB)= ,求集合A与集合B.
例3、(1)已知集合 , ,求 和 和
∁R( ).
(2)已知集合 , ,且 ,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
练习、已知集合 , ,
(1)若 ,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
(2)若 ,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
练习:已知全集U={0,1,2,…,9},若(∁UA) (∁UB) ={0,4,5},A (∁UB)={1,2,8},A∩B={9},试求A∪B.
难点:利用数轴进行集合的交、并、补的运算.
教学参考
教材、教参
授课方法
讲练结合
教学辅助手段
多媒 体
专用教室
教学过程设计
教
学
二次备课
【知识要点】
集合的表示方法有哪些?各自的使用范围如何?
【典型例题】
例1、集合的表示:
(1)用列举法化简集合M={x| }=.
(2)判断:集合A= 与集合B= 之间的关系是
教学过程设计
课题
第一章集合复习与小结2
总课时数
第节
教学目标
1、学会理解描述法表示集合的含义;会判断描述法表示的集合间的包含关系;
2、会利用Venn和数轴进行集合的交、并、补运算;体会数形结合思想的运用.
教学重难点
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第1章集合集合的含义及其表示教案
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第1章集合集合的含义及其表示(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初步理解集合的含义,知道常用数集及其记法.(2)初步了解“属于”关系的意义.理解集合相等的含义.(3)初步了解有限集、无限集的意义,并能恰当地应用列举法或描述法表示集合.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初步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从观察分析集合的元素入手,正确地理解集合.(2)观察关于集合的几组实例,并通过自己动手举出各种集合的例子,初步感受集合语言在描述客观现实和数学对象中的意义.(3)学会借助实例分析、探究数学问题(如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4)通过实例体会有限集与无限集,理解列举法和描述法的含义,学会用恰当的形式表示给定集合掌握集合表示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2)在学习运用集合语言的过程中,增强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扎实严谨的科学态度.(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集合的概念及集合的表示.难点是集合的特征性质和概念以及运用特征性质描述法正确地表示一些简单集合.(三)教学方法尝试指导与合作交流相结合.通过提出问题、观察实例,引导学生理解集合的概念,分析、讨论、探究集合中元素表达的基本要求,并能依照要求举出符合条件的例子,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性质的掌握.通过命题表示集合,培养运用数学符合的意识.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师生互动设计意图提出问题一个百货商店,第一批进货是帽子、皮鞋、热水瓶、闹钟共计4个品种,第二批进货是收音机、皮鞋、尼龙袜、茶杯、学生回答(不能,应为7种),然后教师和学生共同分析原因:由于两次进货共同的品种有两种,故设疑激趣,导入课。
高中数学集合的概念教案
高中数学集合的概念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集合的概念及基本特性。
2. 掌握集合的表示方法。
3. 掌握集合的运算及应用。
4.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集合的概念
2. 集合的表示方法
3. 集合的运算
4. 集合的应用
三、教学重难点:
1. 集合的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2. 集合的运算的掌握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向学生介绍集合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
2.示范法:通过示范例题,引导学生学会如何进行集合的运算。
3.练习法:通过练习题,巩固学生对集合的理解和应用。
五、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认识集合的概念,并提出问题:“什么是集合?为什么我们需要研究集合?”
2.讲解:介绍集合的概念及基本特性,教授集合的表示方法。
3.示范:通过几个例题,向学生演示集合的交集、并集、补集等运算。
4.练习: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一些练习题,巩固所学的知识。
5.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集合的重要性和应用。
六、课后作业:
1. 完成课本上关于集合的练习题。
2. 思考如何将集合的概念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集合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运算方法。
但在教学中也发现一些问题,如学生对集合的表示方法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加强练习题的训练。
教师可以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第1章 集合集合的含义及其表示2教案
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第1章集合集合的含义及其表示(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集合的包含和相等的关系.(2)了解使用Venn图表示集合及其关系.(3)掌握包含和相等的有关术语、符号,并会使用它们表达集合之间的关系.2.过程与方法(1)通过类比两个实数之间的大小关系,探究两个集合之间的关系.(2)通过实例分析,获知两个集合间的包含与相等关系,然后给出定义.(3)从自然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三个方面理解包含关系及相关的概念.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应用类比思想,在探究两个集合的包含和相等关系的过程中,培养学习的辨证思想,提高学生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认识世界,尝试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子集的概念;难点:元素与子集,即属于与包含之间的区别.(三)教学方法在从实践到理论,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原则下,一方面注意利用生活实例,引入集合的包含关系. 从而形成子集、真子集、相等集合等概念. 另一方面注意几何直观的应用,即Venn图形象直观地表示、理解集合的包含关系,子集、真子集、集合相等概念及有关性质.(四)教学过程.类比生疑,分析示例:并说明两集合内存在怎样的关系3}5}}.子集:).集合相等:.呢?....概念明两集合的关系:;2}.图.图表示为:.真子集合中的元素是什么?=2}.}.备选训练题例1 能满足关系{a,b}⊆{a,b,c,d,e}的集合的数目是( A )A.8个B.6个C.4个D.3个【解析】由关系式知集合A中必须含有元素a,b,且为{a,b,c,d,e}的子集,所以A中元素就是在a,b元素基础上,把{c,d,e}的子集中元素加上即可,故A = {a,b},A = {a,b,c},A = {a,b,d},A = {a,b,e},A = {a,b,c,d},A = {a,b,c,e},A = {a,b,d,e},A = {a,b,c,d,e},共8个,故应选A.例2 已知A = {0,1}且B = {x |x A⊆},求B.【解析】集合A的子集共有4个,它们分别是:∅,{0},{1},{0,1}.由题意可知B = {∅,{0},{1},{0,1}}.例3 设集合A = {x–y,x + y,xy},B = {x2 + y2,x2–y2,0},且A = B,求实数x 和y的值及集合A、B.【解析】∵A = B,0∈B,∴0∈A.若x + y = 0或x – y = 0,则x 2 – y 2 = 0,这样集合B = {x 2 + y 2,0,0},根据集合元素的互异性知:x + y ≠0,x – y ≠0.∴22220xy x y x y x y x y=⎧⎪-=-⎨⎪+=+⎩ (I ) 或22220xy x y x y x y x y=⎧⎪-=+⎨⎪+=-⎩ (II )由(I )得:00x y =⎧⎨=⎩或01x y =⎧⎨=⎩或10x y =⎧⎨=⎩ 由(II )得:00x y =⎧⎨=⎩或01x y =⎧⎨=-⎩或10x y =⎧⎨=⎩∴当x = 0,y = 0时,x – y = 0,故舍去. 当x = 1,y = 0时,x – y = x + y = 1,故也舍去. ∴01x y =⎧⎨=⎩或01x y =⎧⎨=-⎩, ∴A = B = {0,1,–1}.例4 设A = {x | x 2 – 8x + 15 = 0},B = {x | ax – 1 = 0},若B A ⊆,求实数a 组成的集合,并写出它的所有非空真子集.【解析】A = {3,5},∵B A ⊆,所以 (1)若B =∅,则a = 0;(2)若B ≠∅,则a ≠0,这时有13a=或15a =,即a =13或a =15. 综上所述,由实数a 组成的集合为11{0,,}53.其所有的非空真子集为:{0},111111{},{},{0,},{0,},{,}535353共6个.。
2022-2023学年高中数学 苏教版必修第一册1-1 集合的概念与表示教学教案
高中数学1.1 集合的概念与表示教学教案教案名称:高中数学1.1 集合的概念与表示教学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集合的基本概念。
2. 理解集合的元素、子集、相等等概念。
3. 掌握集合的表示方法和运算法则。
4.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重点:1. 集合的定义和基本符号。
2. 集合的元素、子集、相等等概念。
3. 集合的表示方法和运算法则。
教学难点:1. 理解和掌握集合的元素、子集、相等等概念。
2.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概念(10分钟)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介绍什么是集合。
让学生了解在数学中,一个由确定元素构成并且无序排列形成的整体称为集合。
强调在数理推理和问题解决中,我们需要掌握集合的基本概念,并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如何判断两个或多个集合之间是否有交叉或包含关系。
Step 2:基本符号(10分钟)介绍集合的基本符号,如大括号、逗号、省略号等。
讲解如何用符号表示集合中的元素,以及如何用省略号表示一段连续的元素。
通过具体例子演示,让学生掌握集合中元素的表示方法,并理解如何应用于实际问题。
Step 3:概念讲解(20分钟)详细讲解集合的元素、子集、相等等概念。
引入包含关系和相等关系等数学工具,逐步深入探究这些概念。
通过演示和讲解,让学生深入理解这些概念的本质和意义,并能够独立进行推导。
Step 4:表示方法(15分钟)提供一些实际问题案例,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
例如,在一个班级中有50名同学,请利用符号表示这个班级的人数。
教师可以给予指导和提示,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推理和分析。
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掌握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能够独立应用于其他情境。
Step 5:运算法则(20分钟)介绍集合的并、交、差等运算法则。
讲解如何用符号表示这些运算,以及如何应用于实际问题。
通过具体例子演示,让学生掌握集合运算的方法和步骤,并理解如何应用于实际问题。
高中数学 第一章 集合 1.1 集合的含义及其表示教案 苏教版必修1-苏教版高一必修1数学教案
第一章集合§1.1 集合的含义及其表示(预习部分)教学目标通过具体的例子了解集合的含义,知道常用数集及其记法初步了解属于关系和集合相等的意义;初步了解有限集、无限集、空集的意义初步掌握集合的两种表示方法----列举法和描述法,并能正确地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教学重点集合的概念及其表示教学难点1、正确理解集合的概念2、集合表示法的恰当选择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在非洲大草原上,一群大象正缓步走来;(2)蓝色的天空中有一群鸟在欢快地飞翔;(3)高一(4)班教室里一群学生在上数学课;以上描述中“一群大象”,“一群鸟”,“一群学生”这些概念有什么共同特征?(二)、推进新课(1)集合:;元素:举例1:一条直线可以看作由(无数个点)组成的集合;一个平面可以看作由(无数条直线)组成的集合;“young中的字母”构成一个集合,其元素是y ,o, u, n, g;“book中的字母”构成一个集合,其元素是b,o,k.举例2:判断下列对象能否构成一个集合.参加北京奥运会的男运动员;某校比较聪明的学生;本课中的简单题;小于5的自然数; 方程02122=+-x x 的实根. (2)集合的三要素1. ;2. ;3. .怎样判断一组对象能否构成集合?集合及集合元素的记法(4)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5)集合的表示方法①列举法 如:{a,b,c }注意:元素之间用逗号隔开,列举时与元素的次序无关比较集合{a,b,c }和{b, a, c }引出集合相等的定义定义:集合相等 : . ②描述法 格式:{x|p(x)}的形式如:{x| x ﹤-3,x R ∈}观察下列集合的代表元素Ⅰ {x|y=x 2}, Ⅱ y |y=x 2}, Ⅲ {(x, y) |y=x 2} ,Ⅳ }31|{<<-∈x Z x ③Venn 图示法 如:“book 中的字母” 构成一个集合(7) 集合的分类:按元素个数可分为1. ;2. .(8) 空集 ∅ : .、预习巩固见必修一教材第7页练习1.2.3.4.第一章 集 合§1.1 集合的含义及其表示(课堂强化)(四)、典型例题题型一 集合的表示题型二 集合中元素的特性例2.已知集合A={2,22+-+a a a },若4A ∈,求a 的值.例3. 已知M={2,a,b }N={2a,2,2b }且M=N ,求a,b 的值.题型三 与方程有关的集合问题例4.已知集合A={x|R a x ax ∈=++,0122},若A 中只有一个元素,求a 的值,并求出这个元素.变题:若A 中至多只有一个元素,求a 的值.(五)、 随堂练习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写序号)①{}0是空集;②由1,2,3组成的集合可表示为{}1,2,3或{}3,2,1; ③集合6|x Q N x ⎧⎫∈∈⎨⎬⎩⎭是有限集;④{}(){}0,10,1=. 2. 已知-3∈A ,且A={21,3,1m m m --+}(*N m ∈),求m 的值.3.设R b a ∈,,若集合{1,,a b a +}={b ab ,,0},求a b -的值. 4.设集合P={1,2,3,4},Q={|2,x x x R ≤∈},求由P 与Q 的公共元素组成的集合.5.若集合(){}2|10A x x a x b =+-+=中仅有一个元素a ,求,a b 的值.(六)、 课堂小结(七)、课后作业。
高一数学苏教版教案第一章---集合的概念
第一章集合与简易逻辑第一教时教材:集合的概念目的:要求学生初步理解集合的概念,知道常用数集及其记法;初步了解集合的分类及性质。
过程:一、引言:(实例)用到过的“正数的集合”、“负数的集合”如:2x-1>3 x>2所有大于2的实数组成的集合称为这个不等式的解集。
如:几何中,圆是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如:自然数的集合0,1,2,3,……如:高一(5)全体同学组成的集合。
结论: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其中每一个对象叫元素。
指出:“集合”如点、直线、平面一样是不定义概念。
二、集合的表示:{ …} 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 ,B={1,2,3,4,5}常用数集及其记法:1.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2.正整数集N*或N+3.整数集Z4.有理数集Q5.实数集R集合的三要素:1。
元素的确定性;2。
元素的互异性;3。
元素的无序性(例子略)三、关于“属于”的概念集合的元素通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 属于集A 记作a∈A ,相反,a不属于集A 记作a∉A (或a∈A)例:见P4—5中例四、练习P5略五、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1.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
例:由方程x2-1=0的所有解组成的集合可表示为{-1,1}例;所有大于0且小于10的奇数组成的集合可表示为{1,3,5,7,9} 2.描述法:用确定的条件表示某些对象是否属于这个集合的方法。
①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再见P6例②数学式子描述法:例不等式x-3>2的解集是{x∈R| x-3>2}或{x|x-3>2}或{x:x-3>2} 再见P6例六、集合的分类1.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2.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例题略3.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Φ七、用图形表示集合P6略八、练习P6小结:概念、符号、分类、表示法九、作业P7习题1.1。
高考数学总复习 第1章 第1节 集合的基本概念与运算课件 理(新版)苏教版必修1
点关注两个方面,一是命题的四种形 一是深刻理解集合、命题、充要条件等
式及原命题与逆否命题的等价性;二 基本概念,“或”“且”“非”以及存
是充要条件的判定.
在量词与全称量词的含义;二是自觉运
3.全称命题、存在性命题的否定也 用 Venn 图、数轴、函数图象分析解决
是高考考查的重点,正确理解两种命 问题.
A∪(∁UA)= U ,
A∩(∁UA)= ∅ ,
A∩B= B∩A ,
A∩B=A⇔A⊆B . ∁U(∁UA)= A .
服/务/教/师 免/费/馈/赠
ppt精选
10
返回菜单
理科数学(江苏专版)
1.(夯基释疑)判断下列结论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 的打“×”)
(1)集合{x2+x,0}中的 x 可以为任意实数.( ) (2)任何集合都有两个子集.( )
5.(2014·南通调研)已知集合 A={x|x≥3}∪{x|x<-1},则∁RA =________.
[解析] 根据题意并结合集合补集运算可得: ∁RA={x|- 1≤x<3}.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3)集合{x|y= x-1}与集合{y|y
= x-1}是同一个集合.( ) (4)若 A∪B=A∩B,则 A=B.( )
服/务/教/师 免/费/馈/赠
ppt精选
11
返回菜单
理科数学(江苏专版)
[解析] (1)由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知 x2+x≠0,即 x=-1 且 x≠0,故(1)错.(2)∅只有一个子集,故(2)错.(3){x|y= x-1}= {x|x≥1},{y|y= x-1}={y|y≥0},故(3)错.(4)由集合的运算性 质知(4)对.
服/务/教/师 免/费/馈/赠
高中数学 第一章 集合 1.1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教案 苏教版必修1
1.1 集合4、填写下表数学中一些常用的数集及记法表示的意义数学符号例如自然数集NNZ有理数集R(三)经典例题1.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例1 (1)“某单位的大胖子”;(2)“某公司身高超过1.80米的高个子”;广州亚运会中的比赛项目”;接近0的数的全体以上四者不能组成集合的是哪几个【思路分析】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是确定的.【解析】【点评】判断指定的对象能不能形成集合,关键在于能否找到一个明确标准,对于任何一个对象,都能确定它是不是给定集合的元素.☆变式练习1.下列各组对象中不能..形成集合的是( )A.高一年级男生全体.B.高一(1)班学生家长全体.C.高一年级开设的所有课程.D.高一(6)班个子较高的学生【答案】【解析】2.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例2 对于集合{1,2,}a ,则集合中的元素a 应满足什么条件? 【思路分析】根据集合的互异性进行解答. 【解析】【点评】 集合元素的互异性是指它的任何两个元素都是不同的,因此,本例中a 应同时满足二个条件,注意不要遗漏. ☆变式练习2. 集合{}3,4,x 中,x 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3. 集合与元素的关系例3 给出下面五个关系:①2∈R ;②0.8∉Q ;③0∈{0};④0∈N ; ⑤2∈{(2,3)},其中正确的个数是(A.5B.4C.3【思路分析】先弄清集合的元素:①集合R 的元素由实数组成;②集合Q 的元素由有理数组成;③集合{0}的元素只有一个实数0;④集合N 的元素由自然数组成;⑤集合{(2,3)} 的元素由点(2,3)构成;再看元素是否是集合的元素并作出判断. 【答案】 【解析】【点评】 研究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应首先明确集合是由怎样的元素组成,然后再判断所给对象是否为集合中的元素. ☆变式练习3.给出下面五个关系:①3R ∉;②13Q ∈;③1{1,2}∈;④3Z -∉; ⑤2{(2,1)}-∈-,其中正确的序号是“三四五”高效课堂教学设计:(授课日期: 年 月 日星期 班级 )上节课主要学习了 种,一是 ,二是 ,三是文氏图(韦恩图)的形式,“|”后表示这个集合中元素的公共属性对于集合:元素是 ,公共属性是 ,对于,元素是 ,公共属性是 、集合相等: . 例1 用列举法表示下列集合(1) 小于5的所有自然数组成的集合(2)大于2-且小于5的所有整数组成的集合.(3)方程20x x +=的实数解组成的集合(1) 小于3的所有自然数组成的集合表示为 为 .(3)方程40x -=的实数解组成的集合表示为 例2 用描述法表示下列集合(1) 小于5的所有自然数组成的集合(2)大于2-且小于5的所有整数组成的集合 (3)方程20x x +=的实数解组成的集合(1) 小于3的所有自然数组成的集合表示为为 .(3)方程40x -=的实数解组成的集合表示为。
江苏省如皋市薛窑中学高考数学总复习 第一章 第二节简易逻辑教案
1.2 简易逻辑知识梳理一、.逻辑联结词(1)命题:可以判断真假的语句叫做命题.(2)逻辑联结词:“或”“且”“非”这些词叫做逻辑联结词.(3)简单命题与复合命题:不含逻辑联结词的命题叫简单命题;由简单命题和逻辑联结词构成的命题叫做复合命题.(4)真值表:表示命题真假的表叫真值表.口决:真非假,假非真,一真或为真,二真且才真。
二、.四种命题(1)四种命题原命题:如果p,那么q(或若p则q);逆命题:若q则p;否命题:若⌝p则⌝q;逆否命题:若⌝q则⌝p.(2)四种命题之间的相互关系这里,原命题与逆否命题,逆命题与否命题是等价命题.三、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1.充分、必要条件:如果p⇒q,则p叫q的充分条件, q是p的必要条件.2.充要条件:如果既有p⇒q,又有q⇒p,记作p⇔q,则p叫做q的充分必要条件,简称充要条件。
3、充分性与必要性的判断方法:(1)定义法(2)集合法:若命题p以集合A的形式出现,Q以集合B的形式出现,则若A⊆B,则p是q的充分条件。
若B⊆A,则p是q的必要条件若A=B,则p是q的充要条件若AØB,则p是q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若BØA,则p是q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若AØB且BØA,则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四、反证法:(1)反证法的第一步是否定结论,在解决实际问题中,需掌握以下词语的否定(2)下列题型适宜用反证法: ①结论是否定形式的命题。
②结论是以“至多”、“至少”、“惟一”等形式给出的命题。
③结论的反面是较明显或较易证明的命题。
课前预演1.由“p :8+7=16,q :π>3”构成的复合命题,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p 或q 为真,p 且q 为假,非p 为真 B.p 或q 为假,p 且q 为假,非p 为真 C.p 或q 为真,p 且q 为假,非p 为假 D.p 或q 为假,p 且q 为真,非p 为真解析:因为p 假,q 真,由复合命题的真值表可以判断,p 或q 为真,p 且q 为假,非p 为真.答案:A2.命题p :若a 、b ∈R ,则|a |+|b |>1是|a +b |>1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命题q :函数y =2|1|--x 的定义域是(-∞,-1]∪[3,+∞),则A.“p 或q ”为假B.“p 且q ”为真C. p 真q 假D. p 假q 真 解析:∵|a +b |≤|a |+|b |,若|a |+|b |>1,不能推出|a +b |>1,而|a +b |>1,一定有|a |+|b |>1,故命题p 为假. 又由函数y =2|1|--x 的定义域为|x -1|-2≥0,即|x -1|≥2,即x -1≥2或x -1≤-2.故有x ∈(-∞,-1]∪[3,+∞). ∴q 为真命题. 答案:D3.对任意实数a 、b 、c ,给出下列命题①“a=b ”是“ac=bc ”的充要条件;②“a+5是无理数”是“a 是无理数”的充要条件;③“a>b ”是“a 2>b 2”的充分条件;④“a<5”是“a<3”的必要条件。
近年高考数学总复习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第二课时)教案新人教A版必修1(
2019高考数学总复习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1.1.1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第二课时)教案新人教A版必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高考数学总复习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1.1.1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第二课时)教案新人教A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高考数学总复习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1.1.1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第二课时)教案新人教A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1.1.1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第二课时)课程目标学科素养A.了解集合的含义;理解元素与集合的“属于”与“不属于”关系;熟记常用数集专用符号.B.深刻理解集合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能够用其解决有关问题.C.会用集合的两种表示方法表示一些简单集合。
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
1。
数学抽象:集合概念的理解,描述法表示集合的方法;2.逻辑推理:集合的互异性的辨析与应用;3.数学运算:集合相等时的参数计算,集合的描述法转化为列举法时的运算;4.直观想象:集合的图形表示;5.数学建模:用集合思想对实际生活中的对象进行判断与归类。
1.教学重点:集合的基本概念,集合中元素的三个特性,元素与集合的关系,集合的表示方法.2。
教学难点:元素与集合的关系,选择适当的方法表示具体问题中的集合.(一)、知识梳理1.集合的元素的特性: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2.元素的集合的关系:属于 不属于3、特殊数集及其符号(二)典型例题例1。
用符号 “∈"或“∉"填空.-______R ;-3______Q ;-1______N ;π______Z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集合与简易逻辑●网络体系总览●考点目标定位1.理解集合、子集、补集、交集、并集的概念;了解属于、包含、相等关系的意义.2.掌握有关的术语和符号,并会用它们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3.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理解四种命题及其相互关系;掌握充要条件的意义.4.学会运用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集合的问题,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复习方略指南本章内容在高考中以考查空集与全集的概念,元素与集合、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集合的交、并、补运算为重点,以上内容又以集合的运算为重点考查内容.逻辑联结词与充要条件这部分,以充要条件为重点考查内容.本章内容概念性强,考题大都为容易的选择题,因此复习中应注意:1.复习集合,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是集合的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另一方面是对集合知识的应用.2.主要是把握集合与元素、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弄清有关的术语和符号,特别是对集合中的元素的属性要分清楚.3.要注意逻辑联结词“或”“且”“非”与集合中的“并”“交”“补”是相关的,二者相互对照可加深对双方的认识和理解.4.复习逻辑知识时,要抓住所学的几个知识点,通过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达到理解、掌握逻辑知识的目的.5.集合多与函数、方程、不等式有关,要注意知识的融会贯通.1.1 集合的概念与运算知识梳理一、集合中元素的特性 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二、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文氏图法三、元素与集合、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1)元素与集合:若元素x 是集合A 的元素,则x ∈A,否则x ∉A. (2)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子集:若集合A 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的元素,则称A 是B 的子集,记作()A B B A ⊆⊇或真子集:若A B ⊆且A ≠B ,则称A 是B 的真子集,记作A ØB (或B ÙA ) 相等:若A B B A ⊆⊆且,则称集合A 与B 相等,记作A=B 四、集合的运算(1)交集:A ∩B ={x |x ∈A 且x ∈B }. (2)并集: A ∪B ={x |x ∈A 或x ∈B }.(3)补集:UA ={x |x ∈U 且x ∉A }.五、.熟记以下重要结论:(1)U x A x C A ∈⇔∉,U x C A x A ∈⇔∉.(2),AB A A B A B A A B =⇔⊆=⇔⊇(3)德摩根公式:(),()U U U U U U C A B C A C B C A B C A C B ==. (4)容斥原理:()()card A B cardA cardB card A B =+- ()()card A B C cardA cardB cardC card A B =++-()()()()card A B card B C card C A card A B C ---+.(5)集合12{,,,}n a a a 的子集个数共有2n 个;真子集有2n –1个;非空子集若有限集A 有n 个元素,则A 的子集有2n个,真子集有21n-,非空子集有21n-个,非空真子集有22n-个.课前预演1.已知集合A={x∈R|x<5-2},B={1,2,3,4},则(R A)∩B等于A.{1,2,3,4}B.{2,3,4}C.{3,4}D.{4}解析:R A={x∈R|x≥5-2},而5-2∈(3,4),∴(R A)∩B={4}.答案:D2.设集合P={1,2,3,4,5,6},Q={x∈R|2≤x≤6},那么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P∩Q=PB.P∩Q QC.P∪Q=QD.P∩Q P解析:P∩Q={2,3,4,5,6},∴P∩Q P.答案:D3.设U是全集,非空集合P、Q满足P Q U,若求含P、Q的一个集合运算表达式,使运算结果为空集∅,则这个运算表达式可以是_______________.解析:构造满足条件的集合,实例论证.U={1,2,3},P={1},Q={1,2},则(U Q)={3},(U P)={2,3},易见(U Q)∩P=∅.答案:(U Q)∩P4.已知集合A={0,1},B={x|x∈A,x∈N*},C={x|x⊆A},则A、B、C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用列举法表示出B={1},C={∅,{1},{0},A},易见其关系.这里A、B、C是不同层次的集合,C以A的子集为元素,同一层次的集合可有包含关系,不同层次的集合之间只能是从属关系.答案:B A,A∈C,B∈C课堂讲练例1设M、N是两个非空集合,定义M与N的差集为M-N={x|x∈M且x∉N},则M-(M -N)等于A.NB.M∩NC.M∪ND.M分析:M-N={x|x∈M且x∉N}是指图(1)中的阴影部分.(1) (2)同样M -(M -N )是指图(2)中的阴影部分.答案:B评述:有关集合之间关系的题目常用文氏图求解。
[变式训练]1.设全集{}|010,U x x x N *=<<∈,若{}3AB =,{}1,5,7U AC B =,{}9U U C A C B =,则A ={}1,3,5,7,B ={}2,3,4,6,8.分析:画出文氏图。
例2 函数f (x )=⎩⎨⎧∈-∈,,M x xP x x其中P 、M 为实数集R 的两个非空子集,又规定f (P )={y |y =f (x ),x ∈P },f (M )={y |y =f (x ),x ∈M }.给出下列四个判断,其中正确判断有①若P ∩M =∅,则f (P )∩f (M )=∅ ②若P ∩M ≠∅,则f (P )∩f (M )≠∅ ③若P ∪M =R ,则f (P )∪f (M )=R ④若P ∪M ≠R ,则f (P )∪f (M )≠RA.1个B.2个C.3个D.4个 分析:由题意知函数f (P )、f(M )的图象如下图所示.设P =[x 2,+∞),M =(-∞,x 1],∵|x 2|<|x 1|,f (P )=[f (x 2),+∞),f (M )=[f (x 1),+∞),则P ∩M =∅.而f (P )∩f (M )=[f (x 1),+∞)≠∅,故①错误.同理可知②正确.设P =[x 1,+∞),M =(-∞,x 2],∵|x 2|<|x 1|,则P ∪M =R .f (P )=[f (x 1),+∞),f (M )=[f (x 2),+∞), f (P )∪f (M )=[f (x 1),+∞)≠R ,故③错误.同理可知④正确. 答案:B评述:分段函数类题目往往借助函数图象解决。
[变式训练]1.已知集合2{1}P y x ==+,2{|1}Q y y x ==+,2{|1}E x y x ==+,2{(,)|1}F x y y x ==+,{|1}G x x =≥,则 ( D )()A P F = ()B Q E = ()C E F = ()D Q G =解法要点:弄清集合中的元素是什么,能化简的集合要化简. 2.设集合P ={m |-1<m ≤0},Q ={m ∈R |mx 2+4mx -4<0对任意实数x 恒成立},则下列关系中成立的是A.P QB.Q PC.P =QD.P ∩Q =Q分析:Q ={m ∈R |mx 2+4mx -4<0对任意实数x 恒成立}, 对m 分类:①m =0时,-4<0恒成立;②m <0时,需Δ=(4m )2-4×m ×(-4)<0,解得m <0. 综合①②知m ≤0,∴Q ={m ∈R |m ≤0}. 答案:A评述:本题容易忽略对m =0的讨论,应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例3 已知A ={x |x 3+3x 2+2x >0},B ={x |x 2+ax +b ≤0}且A ∩B ={x |0<x ≤2},A ∪B ={x |x >-2},求a 、b 的值.分析:先将各个集合化简解:A ={x |-2<x <-1或x >0}, 设B =[x 1,x 2],由A ∩B =(0,2]知x 2=2,且-1≤x 1≤0, ① 由A ∪B =(-2,+∞)知-2≤x 1≤-1. ② 由①②知x 1=-1,x 2=2,∴a =-(x 1+x 2)=-1,b =x 1x 2=-2.评述:本题应熟悉集合的交与并的涵义,熟练掌握在数轴上表示区间(集合)的交与并的方法. [变式训练]设集合{},,P x y x y xy =-+,{}2222,,0Q x y x y =+-,若P Q =,求,x y 的值及集合P 、Q .解:∵P Q =且0Q ∈,∴0P ∈.(1)若0x y +=或0x y -=,则220x y -=,从而{}22,0,0Q x y =+,与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矛盾,∴0x y +≠且0x y -≠;(2)若0xy =,则0x =或0y =.当0y =时,{},,0P x x =,与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矛盾,∴0y ≠; 当0x =时,{,,0}P y y =-,22{,,0}Q y y =-,由P Q =得220y y y y y -=⎧⎪=-⎨≠⎪⎩ ① 或220y y y y y -=-⎧⎪=⎨≠⎪⎩ ②由①得1y =-,由②得1y =,∴{01x y ==-或{01x y ==,此时{1,1,0}P Q ==-.故当B ⊆A 时,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2]∪[21,1) 例4.已知集合A ={(x ,y )|x 2+mx -y +2=0},B ={(x ,y )|x -y +1=0,0≤x ≤2},如果A ∩B ≠∅,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分析:如果目光总是停留在集合这一狭窄的知识范围内,此题的思维方法是很难找到的.事实上,集合符号在本题中只起了一种“化妆品”的作用,它的实际背景是“抛物线x 2+mx -y +2=0与线段x -y +1=0(0≤x ≤2)有公共点,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这种数学符号与数学语言的互译,是考生必须具备的一种数学素质.解:由⎩⎨⎧≤≤=+-=+-+),20(01,022x y x y mx x 得x 2+(m -1)x +1=0.①∵A ∩B ≠∅,∴方程①在区间[0,2]上至少有一个实数解.首先,由Δ=(m -1)2-4≥0,得m ≥3或m ≤-1.当m ≥3时,由x 1+x 2=-(m -1)<0及x 1x 2=1知,方程①只有负根,不符合要求; 当m ≤-1时,由x 1+x 2=-(m -1)>0及x 1x 2=1>0知,方程①有两个互为倒数的正根.故必有一根在区间(0,1]内,从而方程①至少有一个根在区间[0,2]内.综上所述,所求m 的取值范围是(-∞,-1].评述:上述解法应用了数形结合的思想.如果注意到抛物线x 2+mx -y +2=0与线段x -y +1=0(0≤x ≤2)的公共点在线段上,本题也可以利用公共点内分线段的比λ的取值范围建立关于m 的不等式来解[变式训练]记函数f (x )=132++-x x 的定义域为A ,g (x )= lg [(x -a -1)(2a -x )](a <1)的定义域为B .(1)求A ;(2)若B ⊆A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解:(1)由2-13++x x ≥0,得11+-x x ≥0, ∴x <-1或x ≥1,即A =(-∞,-1)∪[1,+∞). (2)由(x -a -1)(2a -x )>0,得(x -a -1)(x -2a )<0. ∵a <1,∴a +1>2a .∴B =(2a ,a +1).∵B ⊆A ,∴2a ≥1或a +1≤-1,即a ≥21或a ≤-2.而a <1,∴21≤a <1或a ≤-2.误区特别警示设A={x|x 2-8x +15=0},B={x|ax -1=0},若B ØA,求实数a 组成的集合的子集有多少?错解:化简集合A={3,5},化简集合B={x|x=1a} ∵B ØA,∴1a =3或1a =5,∴a=1135或, ∴实数a 组成的集合为{11,35},它的子集共有4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