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型和输血

合集下载

输血和血型

输血和血型
1900年奥地利科学家兰德斯坦纳经过 研究,将人的血液分为A型、B型、 AB型、O型四种,也就是ABO血型。
除了ABO血型系统外,人类还有一些 其它的血型系统,比如Rh血型系统等。
输血原则: 同血型输血
O型
O
输血关系图
A型
A
AB
B
B型
AB型
在危急情况下可以异血型输血。
病人
血型
可接受 不可接受 血型 血型
成分输血技术
有三名病人,都需要通过输血进行治疗,但 因为病因不同所需输入的血液成份也不同, 第一位严重贫血,第二位大面积烧伤,第三 位是出血性疾病患者,请你思考一下他们分 别应该输入血液中的哪种成分呢?
提示:贫血因为红细胞量不足、 烧伤病人主要 是血浆量减少、出血性疾病主要是血小板量少
1、常见的ABO血型分成几种类型?
辩论题
献血会不会影响自身的健康呢?
将来等你长大了,你愿意 参加无偿献血吗?
既然可以无偿献血,现在是经济社 会,可以去卖血吗?卖血会有什么后 果?
日夜为爷爷端茶送水 河南省文楼村的一栋民宅里,75岁的程老爹有气无力地躺在 床上。今年才9岁的孙女蒙蒙,给他端来了一碗热茶(上图)。 爷爷喝完茶后,蒙蒙还为爷爷理了一下被子,才去做自己的事情。 蒙蒙说,爷爷卖血后得艾滋病, 病情一年比一年严重,有时 还直喊腰疼。许多次,她叫爷爷去看病,可爷爷就是不去。她的 父母亲在两年前死了。爷爷与父母卖血的目的,是想盖一间漂亮 的房子,不想至今也没有完成夙愿。
B、O
AB、A、B、 O


B
AB
A、AB 无


O
A
O
A、O
A、AB、B
B、AB

血型与输血

血型与输血

Landsteiner 因发现人类 ABO血型系 统而获得 1930年诺贝 尔奖金。
此后他又发 现了 MN,P, Rh等血型, 赢得了“血型 之父”的誉称 号。
Ottenberg-----输血治疗的先驱者
1908年 Ottenberg提出ABO血型的遗 传规律,并提出O型可输给其它3种血型的患 者,O型为“万能”献血者,特别可用于紧 急输血时,并于1913年提出输血前应进行供 血者和受血者的配合试验。因而他也是输血 治疗早期不可低估的先驱者。
37℃
• 被血型物质中和

不能
• 溶血素效价
较低
较高
• 耐热性
不耐热(冷抗体) 耐热(温抗体)
• 在盐水中与相应红细胞发
生肉眼可见凝集

不能
8. 对酶处理红细胞的反应 变化不大
能反应
9. 通过胎盘
不能

10. 与巯基乙醇或二硫苏糖醇
的反应
灭活
不被灭活
• (三)ABO血型系统的亚型
• 1、A1、A2亚型基本特征:
早期的输血失败案例
血液开始流入病人体内几乎不到一分钟,病人 就表现出呼吸衰竭的症状,又过了一分钟,她停止了 呼吸。在整个过程中,我坐在那儿非常快乐,非常满 足地观察着我的助手在非常漂亮地工作着,我简直太 愚蠢了!麻醉师首先发出警告。我仍然坐在那儿。麻 醉师说病人举动越来越异常,接着尖叫了一声就停止 了呼吸。其他医生开始进行人工呼吸时,我才突然意 识到发生了什么。
第一节 红细胞血型系统
• 一、红细胞血型分类及命名
• (一)红细胞血型分类 • 1996年国际输血协会(ISBT)红细胞表
面抗原命名专业组,将红细胞抗原分成 23个血型系统、5个血型关联和2个血型 系列。

输血和血型(共35张)

输血和血型(共35张)
实用文档
1900年,奥地利 医学家兰德斯坦纳发 现了人类的血型。 1930年,兰德斯坦 纳获得诺贝尔奖。
实用文档
兰德斯坦纳发现自体的红细胞和血清在试管 内混合后,不会发生凝集,但从不同个体采集来 的红细胞和血清在混合以后,在试管中就发生凝 集与不凝集两种情况。这种现象虽然很多人都观 察到过,但只有兰德斯坦纳做出了解释,红细胞 上有两种特异的结构,在血清中有这种特异性结 构的抗体-凝集素,如果它与红细胞上的特异结 构相遇,就会产生凝集反应,给人输血时如果遇 到这种情况,就会发生危险 。
材料一: 儿子想献血,母亲不让,认为会伤元气,而且会造
成贫血。 材料二:
献血狂人杨主银6年无偿献血41次,累计达1万毫 升,已属违法超常献血。 《献血法》规定:血站对献血者每次采集血液量一般 为200毫升,最多不得超过400毫升,两次采集间隔 期不少于6个月。
实用文档
长期坚持适量献血的人,体内新鲜的血细胞含量明 显高于未献血者,其精力更充沛,身体更健康。菲律 宾前总统拉莫斯于1997年3月第41次无偿献血,以此 作为69岁的生日纪念,他常说: 献血使自己更显年 轻。
实用文档
成分输血--临床上常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有 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的血细胞成分或血浆输入病人体内。 成分输血可以是血浆、血小板、白细胞和红细胞。
将下列患者与应该输入的血液成分连起来:
A.严重贫血患者
a.血浆
B.身体大面积烧伤者
b.浓缩血小板悬液
C.外出血不易止血的患者 c.浓缩红细胞悬液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我国《献血法》规定:我国公民献血年龄为18- 55周岁,两次献血间隔为6个月以上,每次献血量为 200-400毫升。如果一名符合献血标准的健康人按 每六个月献血一次,每次献血400毫升计算,那么, 一个人一生可献血74次,累计献血量30000毫升。

第五章血型及输血

第五章血型及输血

第五章血型和输血血型定义:早期指红细胞表面抗原的差异,现知,血小板和白细胞表面抗原也存在差异,因此,血型是抗原抗体系统的遗传特征。

血型研究的应用:治疗输血、器官移植、骨髓移植、法医鉴定、考古研究等。

第一节红细胞AB0血型系统本节考点:(1)ABO血型系统的抗原及抗体检查(2)ABO血型系统的亚型(3)ABO血型鉴定(4)交叉配血法(5)ABO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中常见错误(6)ABO血型系统主要临床意义(一)AB0血型系统的抗原及抗体检查1996年,国际输血协会(ISBT)将红细胞表面抗原分为23个血型系统、5个血型关联和2个血型系列。

血型系统指由一个或数个基因所编码的数个相关联抗原的组成。

目前,国际输血协会对红细胞血型系统的命名,有2种方法:一种是6位数字法,如001001为AB0血型系统的A抗原;另一种是字母加数字法,如RH1为Rh血型系统D抗原。

1.AB0血型抗原(1)AB0抗原的遗传:AB0血型系统的产生及定位:由3个分离位点的基因所控制,即AB0、Hh、Sese 基因。

基因Hh和Sese紧密相连在第9对染色体上。

现在一般接受“三复等位基因”学说:认为在决定AB0血型遗传的基因座上,有A、B、O三个等位基因。

AB0遗传座位在第9号染色体的长臂3区4带。

A和B基因对于0基因而言为显性基因,0基因为隐性基因。

父母双方如各遗传给子代一个基因.则可组成6个基因型;O0、AA、A0、BB、BO、AB;4种表现型:A、B、O、AB。

(2)AB0抗原的发生:5~6周胎儿红细胞已可测出ABH抗原。

新生儿A、B抗原位点较成人少,一般在生后18个月时才能充分表现出抗原性,但抗原性也仅为成人的20%。

此外,ABH抗原频率亦随种族而不同。

(3)AB0分泌型:ABH抗原不仅存在于红细胞膜上,也可存在于白细胞、血小板及其他组织细胞上。

ABH 血型特异物质存在于唾液(含量最丰富)、尿、泪液、胃液、胆汁、羊水、血清、精液、汗液、乳汁等体液中,但不存在于脑脊液。

输血与血型

输血与血型

血型能变吗 血型是由特定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这就象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样,因此血型一经确定 就不会自行改变。 但是,当人体发生某些疾病(白血病)时 ,尤其是在疾病的中晚期,由于造血器官功能 障碍,使不成熟的红细胞大量进入血流。这些 不成熟红细胞膜上的血型抗原物质或减少或消 失,因此血型就会发生改变。如果造血器官功 能恢复,那么改变后的血型又可展现原型。另 外,长期大量输血后的病例,血型也会出现暂 时性改变,但是这种改变维持不会太久。
一、血型的发现

1900年,奥地利科学家兰
德斯坦纳
(ndsteiner,1868-1943)发现了人类的血型.

在实验中发现,一个人的红 细胞,在遇到某些人的血浆 时这些红细胞会黏结在一 起,发生凝集;遇到另一些 人的血浆时,却不发生凝集.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呢?


经过他进一步的研究, 人类的红细胞含有两 种凝集原,分别叫做A 凝集原和B凝集原;人 类血清中则含有与它 们相对抗的两种凝集 素,分别叫做抗A凝集 素,抗B凝集素. 按照红细胞所含A,B凝 集原的不同,把人类血 液分成四型:A型 B型 AB型 O型.

体内的血量相对稳定,对于维持人体生命活 动的正常进行具有重要意义。成年人的血量
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7%~8%,体内所含
血液总量约为每千克体重70~80ml.

医学研究表明,对于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来说,
一次失血超过1200~1500毫升,就会发生
生命危险;一次失血超过800~1000毫升,
就会出现头晕,心跳,眼前发黑和出冷汗等
(2)李聪献血前,要对李聪进行健康检查,为什么? 因为患有某些疾病的人的血不能用,如传染性疾病 肝炎等,这是对受血者负责,因此必须对献血者进行健 康检查

输血和血型知识点总结

输血和血型知识点总结

输血和血型知识点总结一、输血的概念和原理所谓输血,是指将捐赠者的血液注入到受血者的血管系统内,以达到治疗或补充患者失血的目的。

输血可以分为全血输注、红细胞输注、血小板输注、新鲜冷冻血浆输注等各种方式。

不同的输血方式适用于不同的病情和患者情况。

输血的原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输注新鲜的血液来补充患者体内失血的血液量,以保持体内的血容量和血流动力学稳定;二是通过输注血液中的血细胞和血浆成分来恢复患者体内的物质代谢和免疫功能,以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二、输血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既然输血是一种治疗手段,那么它就有适应症和禁忌症。

对于需要输血的患者来说,只有在符合输血适应症的情况下才能接受输血治疗。

而对于某些特定的患者,由于身体状况的原因,可能并不适合进行输血。

适应症主要包括:大出血休克、急性溶血反应、慢性贫血、出血性疾病、手术时大量失血等情况。

这些病情都需要通过输血来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禁忌症主要包括:严重过敏体质、感染性疾病、严重心、肺功能不全、红细胞、血小板、白细胞抗体等。

在这些情况下,患者的体内可能无法接受外源性的血液成分,容易引发不良反应。

三、血型的概念和分类人类的血液并不是完全相同的,它们可以通过一些特定的标记来进行分类,我们常说的血型就是指代这些分类。

人类的血型主要有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两种。

ABO血型系统分为A型、B型、AB型和O型。

这是由于人类红细胞表面的抗原不同所导致的血型差异。

A型血液表面有A抗原,B型血液表面有B抗原,AB型血液表面有AB抗原,O型血液没有A、B抗原。

在血液中,还有A、B两种抗体能与这些抗原发生反应。

Rh血型系统是指Rh抗原的存在与否,如果红细胞表面有Rh抗原,称为Rh阳性,如果没有则称为Rh阴性。

在输血中,Rh阴性的人不可以接受Rh阳性的血液,但Rh阳性的人可以接受Rh阴性的血液。

四、血型的遗传规律血型是通过基因来控制的,因此它具有遗传性。

在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中,各种血型的遗传规律不尽相同。

《输血与血型 》说课稿

《输血与血型 》说课稿

《输血与血型》说课稿引言概述:输血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手段,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和损伤。

而血型是确定输血适宜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文将从输血的定义和意义、血型的分类和特点、输血适宜性的确定以及输血的注意事项四个方面详细阐述输血与血型的相关知识。

一、输血的定义和意义:1.1 输血是指将血液或血液制品通过静脉途径输送到病人体内的一种医疗操作。

它可以补充病人体内缺乏的血液成分,提供氧气和养分,调节体内水电解质平衡,促进病人康复。

1.2 输血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可以用于治疗贫血、失血性休克、器官移植、手术等病症。

它可以迅速恢复病人的生命体征,增加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量,提高病人的免疫功能。

1.3 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是非常重要的,输血前需要进行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

只有确保输血的适宜性,才能有效防止输血反应和输血不良事件的发生。

二、血型的分类和特点:2.1 血型是指血液中红细胞表面抗原和血清抗体的种类和组合。

目前常用的血型系统有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

2.2 ABO血型系统包括A型、B型、AB型和O型四种血型。

每种血型都有相应的抗体,如A型血液中含有抗B抗体,B型血液中含有抗A抗体。

2.3 Rh血型系统是根据红细胞表面的Rh抗原分为Rh阳性和Rh阴性。

Rh阳性血型中含有Rh抗原,Rh阴性血型则没有。

三、输血适宜性的确定:3.1 输血适宜性是根据供血者和受血者的血型特点来确定的。

一般来说,ABO 血型必须相容,即A型血只能输给A型或O型受血者,B型血只能输给B型或O 型受血者,AB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受血者,而O型血只能输给O型受血者。

3.2 Rh血型也需要相容,即Rh阴性血只能输给Rh阴性受血者,而Rh阳性血可以输给Rh阳性或Rh阴性受血者。

3.3 除了ABO血型和Rh血型的相容性外,还需要考虑其他血型系统的相容性,如Kell血型系统、Duffy血型系统等。

四、输血的注意事项:4.1 输血前需要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了解病人的输血史、过敏史以及其他潜在风险因素。

4.4输血和血型

4.4输血和血型

第四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第四节 输血和血型
1. 血量:成人的血量为体重的7%~8%
①人体失血1200-1500ml 时,可危及生命;
②人体失血800-1000ml 时,头晕、眼发黑、心跳加速、出冷汗;
③人体失血400ml 以下(少量失血),短时间可以得到补充而恢复;
2. 血型:(兰德斯坦纳)【①ABO 血型(A 型、B 型、AB 型、O 型);②Rh 血型(阳性、阴性不到1%)】 人类红细胞含有两种凝集原,分别叫做A 凝集原和B 凝集原
人类血清中含有与之相对抗的两种凝集素,分别叫做抗A 凝集素、抗B 凝集素
(1)ABO 血型:是由红细胞上所带凝集原的种类决定的
【练习】血型的判断
3. 安全输血
(1)大量输血时,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2)异型输血的要求:少量!缓慢!
(3)安全输血表格:
(4)成分输血:有针对性地输血,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什么成分就给什么成分
4. 无偿献血:1998年提出,18-55岁的健康成年人可以献血。

输血时,不同血型的血液混
合后可能发生凝集现象【红
细胞凝集成团,会堵塞毛细
血管,阻碍血液循环】
输血时,主要考虑的是献血
者【红细胞】和受血者【血
清】是否凝集。

注:判断时,需要注意题干
细节【具体是“A 型/B 型血
清”,还是“抗A/抗B 试
剂”】。

血型、输血和献血

血型、输血和献血

的大型Y形蛋白质,仅发现存在于脊椎动物
的血液等体液中,及其B细胞的细胞膜表面。
抗原抗体反应
• 抗原抗体反应就是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
• 特异性就是单一性、非选择性
• 这种特异性是由抗原、抗体分子空间结构
所决定的
抗原抗体反应分为两个阶段
• 第一阶段:特异性结合阶段 抗原抗体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此阶段反应快,仅需几秒至几分钟,不出 现可见反应。 • 第二阶段:可见反应阶段 抗原抗体复合物在适当的温度、PH值、 电解质等影响下,出现凝集、沉淀、细胞 溶解等肉眼可见的反应。此阶段反应慢, 往往需数分钟至数小时。
• DNA作为最主要的遗传物质,通过自我复制在物种的上下 代之间进行传递,是维持物种遗传物质的稳定性、使物种 不断繁衍与发展的必要条件。1944年 Avery,Macleod 和 McCarty 等从肺炎双球菌的转化试验中发现,转化因子是 DNA而不是蛋白质。1952年 Hershey 和 Chase 证明,噬 菌体感染大肠杆菌时,DNA进入细菌细胞,而大多数蛋白 质留在外面。这些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特别是 1953年 Watson 和 Crick 提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用 来阐明有关基因的核心问题----遗传物体的自体复制,从 而开创了分子遗传学这一新的领域。DNA的研究揭示了有 机生命体生生不息的奥秘。 • 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就是DNA,它是双螺旋结构,是由四 种碱基相互配对而形成的,这四种碱基是A 胸腺嘧啶 G 胞嘧啶 T 腺嘌呤 C 乌嘌呤
1900年,奥地 利医学家兰德 斯坦纳发现了 人类的血型
Karl Landsteiner 卡尔 兰德斯特纳
• • • • • • 国籍:美国 出生地:维也纳(奥地利首都) 毕业于:维也纳大学医学院 发现ABO血型:1900年 获奖:1930年获诺贝尔医学及生理性奖 发现Rh血型:1940年

血型与输血

血型与输血

血型与输血血型是以血液抗原形式表现出来的一种遗传性状。

狭义地讲,血型专指红细胞抗原在个体间的差异;但现已知道除红细胞外,在白细胞、血小板乃至某些血浆蛋白,个体之间也存在着抗原差异。

因此,广义的血型应包括血液各成分的抗原在个体间出现的差异。

通常人们对血型的了解往往仅局限于ABO血型以及输血问题等方面,实际上,血型在人类学、遗传学、法医学、临床医学等学科都有广泛的实用价值,因此具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同时,动物血型的发现也为血型研究提供了新的问题和研究方向。

血型一般常分A、B、AB和O四种,另外还有Rh阴性血型、MNSSU血型、P型血、和D缺失型血等极为稀少的10余种血型系统。

其中,AB型可以接受任何血型的血液输入,因此被称作万能受血者,O型可以输出给任何血型的人体内,因此被称作万能输血者、异能血者,实际上,不同血型之间的输送,一般只能小量的输送,不能大量。

要大量输血的话,最好还是相同血型之间为好。

输血原则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例如:正常情况下A型人输A型血,B型血的人输B型血。

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

AB血型的人如果需要输血,血源相对其它血型来说可能会较少。

因为AB血型的人并不是万能受血者。

AB血型人的血清中虽不含有抗A抗B抗体,但其红细胞内含A.B .抗原。

如果输用其他血型血时,极易引起输血反应。

所以,AB血型不能接受其他血型的血液。

O型血并不是万能血,那种认为O型血是万能血的陈旧观念应该彻底更新。

因O型血红细胞上没有A、B抗原,所以O型洗涤红细胞可以在主侧配型相合时,给A、B、AB型的患者输注。

但是,O型血的血浆中含有抗—A、抗—B,如果将含有O型血浆的红细胞制剂输入A、B、AB型患者的体内,将引起不同程度的免疫性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

目前一般医院输血都输同型血。

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

因此,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

输血与血型

输血与血型

END • 谢谢观赏! 谢谢观赏!
血型一般常分A 血型一般常分A、B、AB和O四种,另外还有 AB和 四种, RH、MNS、 等极为稀少的10余种血型系统。 10余种血型系统 RH、MNS、P等极为稀少的10余种血型系统。 其中: 其中: 1.AB型可以接受任何血型的血液输入 型可以接受任何血型的血液输入, 1.AB型可以接受任何血型的血液输入,因此被 称作万能受血者; 称作万能受血者; 2.O型可以输出给任何血型的人体内, 2.O型可以输出给任何血型的人体内,因此被 型可以输出给任何血型的人体内 称作万能输血者、异能血者。 称作万能输血者、异能血者。 实际上,不同血型之间的输送, 实际上,不同血型之间的输送,一般只能 小量的输送,不能大量。要大量输血的话, 小量的输送,不能大量。要大量输血的话, 最好还是相同血型之间为好。 最好还是相同血型之间为好。
• ABO血型系统 血型系统
• Rh血型系统 血型系统
Blood Types
• 血型是对血液分类的方法,通常是指红细 血型是对血液分类的方法, 胞的分型, 胞的分型,其依据是红细胞表面是否存在 某些可遗传的抗原物质。 某些可遗传的抗原物质。 • 已经发现并为国际输血协会承认的血型系 统有30 30种 其中最重要的两种为“ABO血型 统有30种.其中最重要的两种为“ABO血型 系统” Rh血型系统 血型系统” 系统”和“Rh血型系统”。血型系统对输 血具有重要意义, 血具有重要意义,以不相容的血型输血可 能导致溶血反应的发生,造成溶血性贫血、 能导致溶血反应的发生,造成溶血性贫血、 肾衰竭、休克以至死亡。 肾衰竭、休克以至死亡。
血型与性格

B 型-
人大都有一个天真浪漫的幼年期,随着年龄的增长, 人大都有一个天真浪漫的幼年期,随着年龄的增长, 逐渐分成心直口快和不擅交际应酬型两种倾向。 逐渐分成心直口快和不擅交际应酬型两种倾向。B型人由 于性格自幼到老变化不大, 于性格自幼到老变化不大,相对来说会让人感到他们越活 越年轻。 越年轻。

第四讲 血型和输血原则

第四讲 血型和输血原则

第四讲血型和输血原则一、血型与红细胞的凝集●血型(blood group):血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凝集原)的类型。

●红细胞凝集(agglutination):血型不相容的两个人的血混合,则红细胞凝集成簇,这一现象称红细胞的凝集。

●在凝集反应中起抗原作用的称凝集原(agglutinogen);●能与凝集原起反应的特异性抗体称凝集素(agglutinin )。

☐白细胞和血小板中的特殊抗原●白细胞和血小板除了一些与红细胞相同的血型抗原外,还有自己有的抗原。

●白细胞上最强的同种抗原是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 HLA)。

●HLA是一个极为复杂的抗原系统,在体内分布广泛,是引起器官移植后免疫排斥反应的最重要的抗原。

●由于无关个体间HLA表型完全相同的机率极低,所以HLA的分型成为法医学上用于鉴定个体或亲子关系的重要手段之一。

●人类血小板表面也有一些特异性的血小板抗原系统,如PI、Zw、Ko等。

●血小板抗原与输血后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有关。

二、红细胞血型●自1901年卡尔·兰德施泰纳发现第一个人类血型系统,至今已发现29个不同的红细胞血型系统。

●其中与临床关系最为密切的是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

卡尔·兰德施泰纳(Karl Landsteiner,1868.6.14-1943.6.26),奥地利细菌学家。

1901年他发现了人类的ABO血型系统,为此他于1930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一)ABO血型系统1、ABO 血型的分型血型RBC上凝集原血清中的凝集素A型A1A+A1抗B A2A抗A1+BB型B抗AAB型A1B A+A1+B无A2B A+B抗A1O型无A无B抗A抗B ABO血型系统中的抗原和抗体2、ABO血型系统的抗原●ABO抗原特异性决定于红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或糖脂上所含的糖链。

●A型血的糖链末端为N-乙酰半乳糖胺;B型血为半乳糖;AB型两种糖基都有,O型血则缺少这两种糖基。

4.4.4 输血与血型

4.4.4 输血与血型

血量与输血
成年人体内的血量大致相当于人体重的7%-8%。 一次失血超过800-1000毫升,就会出现头晕、心跳加 快、眼前发黑和出冷汗等症状。 一次失血超过1200毫升,就会发生生命危险。
1900年,奥地利科学家兰德斯坦纳在实验中发现,一 个人的红细胞,在遇到某些人的血浆时这些红细胞会黏 结在一起,发生凝集;遇到另一些人的血浆时,却不发生 凝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呢?
O型 无凝集原
血浆
抗B凝集素
抗A凝集素
无凝集素 抗A凝集素和
抗B凝集素
含有A凝集原的红细胞与抗A凝集素相遇或者含有B 凝集原的红细胞与抗B凝集素相遇时,红细胞就会凝集 成团,阻碍血液循环。
红细胞
红细胞凝集成团
血型
A型 B型 AB型 O型
红细胞含凝集原 A凝集原
B凝集原 A凝集原和B凝集原
无凝集原
课堂小结
血量与输血: 7%—8%
安全输血:输同 型血为原则
输血 与血型
血型: ABO血型
倡导无偿献血
直击中考
1.血型为A型血的小红不小心受伤急需要输血,如果血库没有A型
血,那么可以少量输给她的血液是( B )
A.B型血
B.O型血
C.AB型血
D.O型或AB型血
2.在汶川地震中,一个失血过多的伤员是AB型血,应及时的为他
严重贫血 大面积烧伤 血小板减少
输浓缩的血小板悬液 输浓缩的红细胞悬液 输血浆
倡导无偿献血
提倡18—55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不影响健康:一次失血不超 过400毫升,所丧失的血浆成 分与血细胞,可以在短期内 得到补充而恢复正常。
每年6月14日是“世界献血 者日”。也是奥地利科学家 卡尔·兰德斯坦纳的生日。

4输血和血型(共35张)

4输血和血型(共35张)
O型血者是“万能输血者”; AB型血者是“万能受血者”
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四:十三点 十四分。
三、血量和输血
1、成人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7%—8% 2、一次失血超过1200—1500ml,就有生命危险
一次失血超过800—1000ml,就有头晕、心跳
眼前发黑和出冷汗等症状.
正常 体重的7%-8%
第二十七页,编辑于星期四:十三点 十四分。
捐献血液,拯救生命
红十字会
一点热血助他人,一颗爱心好精神
中国香港
献血是爱·是勇气·是关怀
日本
您将为他们的崇高行为而认识他们
西班牙
一人为众人
瑞士
您能为您的同胞作出的最大奉献是拯救他的生命
印度尼西亚
光荣属于献血者
前苏联
第二十八页,编辑于星期四:十三点 十四分。
病人血型与输血关系
病 人
血型
可接受血型
不可接受血型
赵B
B、O
A、AB
钱 AB
AB A B O

孙O
O
A、AB、B
李A
A、O
B、AB
第二十二页,编辑于星期四:十三点 十四分。
说说你的看法
材料一: 儿子想献血,母亲不让,认为会伤元气,而且会造
成贫血。
材料二:
献血狂人杨主银6年无偿献血41次,累计达1万毫升, 已属违法超常献血。
第五页,编辑于星期四:十三点 十四分。
一、血型的发现
17世纪,哈维发现血液循环以后,人类就 开始进行输血的尝试。
1667年,法国哲学家丹尼斯和外科医生埃 默雷兹将250毫升羊血输给了一个病人,这是人类历
史上有文字记载的第一次输血,结果当然没有成功。 出现了病人死亡的悲剧。

4.4.4输血和血型

4.4.4输血和血型

第四节、输血和血型授课时间2014年 4月 22 日科目生物课型新授课年级七年级课时1课时主备人李威备课时间2014年4月备课组长签字高升学习目标:1、说出人体的血量与输血的关系;2、说出ABO血型的类型以及安全输血的原则;3、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确立成年公民应当参加无偿献血的意识。

课前预习:1、成年人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

2、对于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来说,一次失血超过就会发生生命危险。

3、一个人因大量出血而危及生命的时候,必须通过输血进行抢救,应以输为原则。

4、从1998年起,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新课学习:(一)血量与输血1、血量血量保持相对恒定的意义在于,它能使血液在循环系统中保持一定的充盈度,从而使人体的血压维持正常水平。

也就是说血量的恒定是保持正常动脉血压所必须的。

2、输血一个健康的成年人,一次失血超过1200~1500mL,就会发生生命危险;一次失血超过800~1000mL,就会出现头晕、心跳、眼前发黑和出冷汗等症状;一次失血不超过400mL,所丧失的血浆成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期内得到补充而恢复正常。

可见,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mL是不会影响健康的。

临床输血一般采取注射。

(二)血型3、1900年,奥地利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了ABO血型系统,他将人的血液分为、、和。

4、ABO血型类型A型:红细胞中含A凝集原,血清中含抗B凝集素B型:红细胞中含B凝集原,血清中含抗A凝集素AB型:红细胞中含A、B凝集原,血清中不含凝集素O型:红细胞中不含凝集原,血清中含抗A、抗B凝集素易错点:误认为O型血在什么情况下都能为他人献血。

5、输血关系表某人的血型 A B AB O可接受的血型A、O B、O AB、A、B、O O可输给的血型A、AB B、AB AB O、A、B、AB (三)安全输血备注6、输血时以输入为原则。

输血时若血型不合会使输入的红细胞发生凝集,引起血管阻塞和血管内大量溶血,造成严重的反应甚至死亡。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4.4.4 输血与血型(30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4.4.4 输血与血型(30张PPT)

二 血型
1900年,奥地利科学家卡尔·兰德斯坦纳
在实验中发现:
红细胞 遇到 血清
凝集 不凝集
红细胞凝集成团
讲授新课
兰德斯坦纳发现血液有不同的类型,他将它们 分为A型、B型、AB型和O型,这就是ABO血型。
血型:A型、B型、 O型、 AB型。
血型的发现
红细胞上有凝集原,血清中有凝集素,凝 集原与凝集素有相对应的特异关系,便发生凝 集反应。
血型
安全 输血
血型的发现者:1900 年,奥地利 科学家卡尔·兰德斯坦纳 血型:A型、B型、AB型和O型 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成分输血
无偿献血: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 升不会影响健康
随堂训练
1.血型最早是谁发现的? 1900年,奥地利科学家兰德斯坦纳。
2.常见的ABO血型分成几种类型? A型、B型、AB型、O型四种。
如红细胞上有A凝集原,当加入的血清中有抗A 凝集素时,便会发生凝集反应。
ABO血型的凝集原和凝集素
血型
A B AB
凝集原 (红细胞)
A
B A、B
凝集素 (血清)
抗B 抗A 无
O

抗A、抗B
A型标准血清 B型标准血清
(抗B)
(抗A)

拟 血 A型血

鉴 O型血 定
B型血 AB型血
模拟血型鉴定
A型标准血清 B型标准血清
( B ),流过上、下腔静脉的血是( B),流过肺静
脉的血是(A )。
A.动脉血
B.静脉血
4.回到左心房的血管是( C ),回到右心房的血管是
( D)。
A.主动脉
B.肺动脉
C.肺静脉
D.上、下腔静脉

输血与血型PPT课件

输血与血型PPT课件

03
CATALOGUE
输血前的检查与匹配
输血前的检查项目
01
02
03
04
血型鉴定
确定患者的血型,为后续的血 型匹配提供依据。
抗体筛选
检测患者体内是否存在会对输 入的红细胞或血浆产生反应的
抗体。
不规则抗体检测
检测患者体内是否存在不规则 抗体,如抗-D、抗-C等。
血液传染病检测
检测患者是否携带乙型肝炎病 毒、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病
休息与营养补充
献血后,献血者需适当休息,并补充营养,促进 身体恢复。
THANKS
感谢观看
处理
立即停止输血,给予解热镇痛药 治疗,同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处理
立即停止输血,给予抗过敏药物 治疗,同时保持呼吸道通畅。
原因
可能是由于患者对某些血液成分 过敏所致。
过敏反应
输血后出现皮肤瘙痒、荨麻疹、 呼吸困难等症状。
不常见输血不良反应
溶血反应
由于输入的血型不合或血液中含有大量抗体, 导致红细胞大量破坏,患者出现黄疸、血红蛋
05
CATALOGUE
安全输血与献血
安全输血的原则与措施
01
02
03
输血前严格检查
对献血者和受血者进行严 格的血液检测,包括血型 、血红蛋白、转氨酶等, 确保血液安全。
避免亲属输血
为避免近亲输血可能引发 的免疫反应,应尽量避免 亲属之间的输血。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输血速度控制
根据受血者的身体状况和 输血目的,合理控制输血 速度,避免过快或过慢引 发不良反应。
致急性肾衰竭和死亡。
免疫抑制
不匹配的输血可能导致免疫抑制 ,增加感染和肿瘤的风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A型B.B型C.AB型D.O型
解析:本题考查有关输血的原则。A型血可以接受A型和O型两种血型的血,但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在A型血和O型血同时具有时,应选择A型血相输,只有在没有A型血时才可考虑输 入少量O型血。
答案:A
班级:_新授课_姓名:
【例2】医生为小李检验血型,发现他的血液与A型血清发生凝集反应,与B型血清不发生凝集反应,由此可知他的血型为( ) A.A型B.B型C.AB型D.O型
解析:每个人的血清中都不含有与自身凝集原对抗的凝集素。如果相对抗的凝集原与凝集素相遇,就会发生凝集反应。A型血清中含有抗B凝集素,B型血清中含有抗A凝集素,小李的血液与A型血清发生凝集,说明含B凝集原,与B型血清不发生凝集,说明不含A凝集原,只含有B凝集原的血为B型血。答案:B
(三)练一练
1.某人红细胞中含有A凝集原,其血清中一定( )A.不含抗A凝集素B.不含抗B凝集素C.含抗A凝集素D.含抗B凝集素
5.判断并改错
(1)O型血的人是可以接受其他三种血型的人的血。( )
(2)一个健康的成年人,一次献血200~300 mL,有利于造血器官造血功能的提高。( )
(四)巩固提高
1、为什么一个成年人一次献血200~300毫升很快恢复健康?
2、完成下表(填写凝集或不凝集)
受血者输血者
A
B
AB
O
A
B
AB
O
2、输血
输血原则:同型血互相输;O型血可以少量输给其他三种血型的人;AB型血原则上可以接受其他三种血型的血。(万不得已输异型血时一定要慢并且输血量要少)(输血时考虑的是受血者的抗凝集素和输血者的凝集原)
3、为什么一个成年人一次献血200~30 0毫升很快恢复健康?
(二)例题精讲
【例1】某人因手术失血过多,需要输血急救,他的血型为A型,他应该选择输入下列哪种血型的血( )
血型和输血
学习目标:
1列举ABO血 型的类型
②概述人体的血量以及输血与血型的关系。
学习过程:
(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础知识
1、血型判断
ABO血型系统的血型判断依据:红细胞中的A凝集原与B凝集原
红细胞上凝集原
血 清中抗凝集素
A型血
A凝集原
抗B凝集素
B 型血
B凝集原
抗A凝集素
AB型血
A凝集原和B凝集原

O型血

抗A凝集素和抗B凝集素
2.凝集现象是指( )A.血液凝固B.红细胞聚集在一起C.红细胞破裂D.血细胞聚集
3.健康成年人一次失血超过多少就会有生命危险( )
A.500 mLB.1200~1500 mL C.800 mLD .200 ~300 mL
4.输血的原则是( )
A.输入O型血 B.确定输入血量C.输入AB型 血D.输入同型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