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中国古代的基本审美形态

合集下载

第六章__中国古代的基本审美形态_中和与神妙案例

第六章__中国古代的基本审美形态_中和与神妙案例

古人对此颇多论述,兹举几例: 宋代的魏泰《临汉隐居诗话》:“诗者,述事以寄情。 事贵详,情贵隐,及乎感会于心,则情见于词,此所以入 人深也。如将盛气直述,更无余味,则感人也浅,乌能使 其不知手舞足蹈?”
明代钟惺在《文文瑞诗议序》中论道:“诗之为教, 和平冲淡,使人有一唱三叹,深永不尽之趣。”“哀乐含 情,妙在都不说破。” 明代陆时雍在《诗镜总论》中说:”善言情者,吞吐 深浅,欲露还藏,便觉此衷无限。” 清代的叶燮在《原诗· 内篇》中写道:“诗之至处,妙 在含蓄无垠,思致微妙。”
2、中和作为审美形态的核心内涵
中和作为审美形态的核心内涵,集中表现出 对审美对象、审美心态、审美主客体关系所应有 的审美尺度、审美理想的价值确认。中和是主体 在审美活动中所实现的和谐、顺遂的人生境界的 体现。 在中国古典美学历史上,中和的核心内涵具 有统摄其他审美范畴的总体意义。“情志”、 “文质”、“格调”、“虚静”、“比兴”、 “意境”、“含蓄”、“巧直”、“意采”等都 与“中和”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
3、中和是一种整体效果,一种在整体上均衡、 和谐的状态。因此,在人生实践和审美活 动中的中和之美,就是要求注重整体,不 允许有某个局部过于突出,使得整体反而 为之黯淡,更不允许有某个部分与整体格 格不入,破坏整体的统一;如果出现这种 不和谐的情况,就会对它进行适当的调整, 使之服从整体的中和之美的需要,或者为 了整体效果的需要而舍弃局部。
三、中和的审美特征
1、中和强调适度 2、中和是多样性的统一 3、中和的最根本、最高层次上的特征,就是天人 合一,这是中国审美文化之魂
1、中和强调适度
第一、 情感的适中。 第二、人格精神的和谐。 第三、人与自然的和谐。
第一、 情感的适中。
人的本质表现—— 情感:

美学第三章审美形态论

美学第三章审美形态论

中国昆曲《牡丹亭》
芭蕾舞剧 《天鹅湖》
( 意 ) 拉 斐 尔 《 椅 中 圣 母 》 年 , 油 画
1415
作于1514年至1515年的《椅中圣母》是其中的一 幅上乘之作。整幅画为圆形构图,画在橡木板上。 画面上只有三个人,即圣母玛丽亚和圣子 耶酥,以 及圣约翰。坐在椅子上,的圣母披着华丽的披肩, 温柔地将圣子抱坐在膝盖上,甜蜜地亲着他的面颊, 此刻她转过脸来,好像在跟观赏者打招呼,那温和 的表情使人感到她是一位普普通通的慈祥的母亲, 而不是一个威严冷漠的神像。 耶酥偎倚着母亲,睁 着大眼睛望着来者。他身旁的约翰则两手合掌,作 一种礼拜的姿势,他以崇敬的目光望着圣母。
(2)西方语言重视语法,把语言引向了哲学本体论,凝聚语言 的是逻辑性。表现在句子形态上,汉语多简单句,富有跳跃性, 可以称之为诗性,属于抒情语言;西语则多冗长的复句,句子 之间粘连紧密,充满逻辑的力量,长于叙事和论证。
总的来说,汉语本身更具有形象性和审美性,西语更具有抽象 性和逻辑思辨性,这样的特点表现在文学创作中,潜伏在中西 方人的思维深处,影响着审美形态的演进。
美学第三章审美形态论
基本章节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审美形态的内涵和特征 审美形态的形成和发展 优美与崇高 悲剧与喜剧 丑和荒诞
第一节 审美形态的内涵和特征
一、审美形态的界定 二、审美形态的特征
一、审美形态的界定
1、审美形态 P119 是指在审美实践活动中展现出来的,以复杂的人生样 态、自由的人生境界为核心作用的审美情趣、审美风 格等感性显现的对象化的形态,以及人们对这种不同 形态的逻辑分类。
西:海洋商业文明,城邦小国,空间意识强烈——对象与人两分的格局, 形成空间艺术(悲剧、喜剧、叙事诗、雕塑等,其他艺术则无不渗透着这 种空间意识,如绘画、建筑、园林等) 中:内陆农业文明,没有很明显的地域界限,时间意识——天人合一

美学00037 第三章审美形态论 章节练习题

美学00037  第三章审美形态论 章节练习题

汉语言文学——美学第三章审美形态论一、单项选择题1.审美形态是多种因素的统一,其中核心的因素是()A.审美情趣B.人生境界C.审美风格D.天地境界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审美形态的核心因素。

审美形态的核心内涵与人的存在实践息息相关,它是基于人的存在的人生样态、人生境界的形象反映。

分值:1.02.优美、喜剧、丑和荒诞等审美形态成为世界各民族共同的审美形态,主要是由于()A.文化的认同B.社会的发展C.艺术的变迁D.实践的提升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审美形态的内涵。

随着文化的认同,优美、喜剧、丑和荒诞等审美形态成为世界各民族共同的审美形态。

分值:1.03.审美形态的二重性主要是指()A.感性与理性的统一B.逻辑与历史的统一C.变异性与稳定性的统一D.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答案:D解析:审美形态的二重性主要是指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分值:1.04.中国文论中所谓“不平则鸣”“发愤著书”等命题,实质上都是揭示文艺创作中的()A.崇高现象B.悲剧心理C.荒诞感D.虚无感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审英形态的普遍有效性。

“发愤著书”“不平则鸣”“穷而后工”等命题都与悲剧功能的研究有关,体现了中国文论对于悲剧心理与文学创作的关系进行的有益探讨。

分值:1.05.具有小巧、轻缓、柔和等形式特征的审美形态是()B.崇高C.荒诞D.乖巧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优美的审美对象的特征。

可以被纳入“优美”这一审美形态的审美对象,在形式与审美感受上往往具有以下特征:一般具有小巧、轻缓、柔和等的形式特征,对于优美的对象,常常以清新、秀丽、柔媚、娇小、纤巧、精致、当静、淡雅、素静、轻盈等加以描述。

分值:1.06.最早被人类认识和把握的审美形态是()A.优美B.崇高C.悲剧D.喜剧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优美。

优美是美最一般的形态,是最早被人类所认识和把握的美的范畴。

分值:1.07.亚里士多德认为最高形式是秩序、匀称和确定性”,这里所说的美主要是指()B.优美C.悲剧D.喜剧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优美观念的演进。

中国古代的审美形态意境解析课件

中国古代的审美形态意境解析课件

3.情景并茂式
• 以上两种方式的综合,抒情与写景 在此达到了浑然一体,自然天成的 程度。
虞美人 ——李煜
•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是一江春向东流。
• 如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 一江春水向东流”,用明喻,令人想像出一 幅生动的画面:词人此刻梦回故都,站在城 上望着浩荡东流的长江,觉得自己的愁情简 直跟这江水一样,无时不刻不在翻波、涌浪 流向大海。这句词抓住词人的愁和滚滚东流 的春水的共同点进行了形象的描绘: • 多——越来越多, • 久——永无尽期, • 长——没有尽头, • 深——深不可测, • 永——无时不在,绵绵不断……词人的愁情 与东逝的流水交相呼应,情态必现,形成一 种情景并茂的境界。
(四)有无相生——虚实、动静
• • • •
《归园田居 》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 作者的意愿,透过实景巧妙地传达出来,虚实相间。 读者通过感受意境的美来感受诗人的思想意境。这个 意境美是自然流露出来的,草、豆苗、布衣的人、衣 上的露水、锄头,营造出的是最为普通的乡间生活, 但这种普通的乡间生活却蕴涵着淡泊名利的大志向。
意境的审美内涵和特征
• • • • • • (一)主客统一 (二)情景交融 (三)时空转换 (四)有无相生 (五)言有尽而意无穷 (六)辩证的哲理智慧
(一)主客统一 ——极致是“物我两忘”
• 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 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 与!不知周也。俄然觉, 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 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 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 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庄子·齐物论》

30第三篇 第三章 中国古代的基本审美形态

30第三篇 第三章 中国古代的基本审美形态
❀情感是推动人们进行创作和审美 活动的最主要的动力。
节制情感要求我们,在通过艺 术创作和审美活动表达宣泄情感的 同时,又不为情感所驱使,而造成 情感失控泛滥,从而达到一种宁静、 舒畅的愉悦。
12
(一)中和的审美特征首先是强调适度
2、人格精神的和谐 ❀中和作为中国古代的审美 形态,具有综合性。
❀孔子 教育的使命:培养 “人”“和谐的人” 理想人格精神:中和
15
(三)中和的最根本、最高层次上的特征,就是天 人合一,这是中国审美文化之魂
1、“天人合一”中的“天”,在 具体的语境中有多重含义: 物质之天 主宰之天 运命之天 自然之天 义理之天
2、天人合一是一种中和的生命观 念、思想意识和审美理想。
16
四、中和之美在人生与美学上的双重意义
中国文化是十分早熟的文化,形成了早熟的、 较为完善的意识形态和艺术理论。中国文化的特 点是生活、生产实践和艺术、审美活动紧密相连、 彼此不分的特点。
2、后儒在解释中和时,直接将中和与天地 之道并举。 董仲舒《春秋繁露·循天之道》 孔颖达《礼记正义》
从后儒对中和的解释中,可以看出两点 美学思想: ①保持天地本然状态的境界思想:《乐记》 ②矛盾统一的和谐思想:《论和具有明显的哲学思想的 贯通性和影响力的持久性和广泛性。
中和之美在中国人的人生和美学上都具有非 常重要的意义:
17
四、中和之美在人生与美学上的双重意义
1、中和之美本身就具有生活和审美的双重价值。它既是 中国古代审美活动中的理想和基本标准,也是伦理实践中 的理想和审美标准。中和之“美”,也是中和之“善”。
2、中和之美在人生和美学意义上,都善于容纳、吸收新 出现的、外来的对立因素和有差异的因素,不断调整,达 到新的中和状态。

《美学》教学资料全部

《美学》教学资料全部

《美学》教学资料全部南通大学美学高金生课程负责人主讲教师课程简介教学大纲课程描述教材使用电子教案绪论第一章 美的本质第二章 美的形态第三章 审美范畴第四章 审美感受第五章 审美教育多媒体课件绪论第一章第二章考核办法单元测验绪论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试题库参考文献《美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美学学分: 3 总学时: 54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师范、高级文秘)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汉语言文学(师范、高级文秘)专业的必修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审美活动论、审美经验论、审美形态论、艺术审美论、审美教育论等理论的讲解与研读,借助已有的历史考古文献、丰富的文学艺术资源和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等,充分发掘学生的审美潜能,调动他们已有的人文知识储备,使之在掌握美学的基本知识和原理的期基础上,能较为充分地把握自然的奥秘,人生的价值、社会的真谛和艺术的意蕴 ,树立正确、进步的审美观,提高人文素养。

二、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第一编导论:美学学科与美学基本问题(6学时)本编着重探讨审美现象与审美学科的区别,美学学科的形成与研究对象、学科性质与研究方法,以及美学与人生之间的根本联系。

掌握美学的历史性与逻辑性的同时,不可忽视它的现实性与人生切己性。

第一章审美现象和美学学科的形成(2学时)1. 了解:人生与审美现象2. 识记:审美的历史性3. 掌握:美学学科的诞生第二章美学的历史与学科定位(2学时)1. 识记:美学发展简明线索2. 掌握:美学的研究对象3. 了解:美学的学科性质与研究方法第三章美学的基本问题(2学时)1. 识记:美学的哲学基础2. 掌握:美学的内在问题3. 了解:审美与人生第二编审美活动论(9学时)本编主要探讨审美活动的存在方式,主体与对象的关系,以及审美活动发生的条件与类型。

明确审美活动是人最具本质性的存在方式,美因人的存在而有价值,人的存在因为拥有美而升华。

第一章审美活动的存在方式(3学时)1. 识记:审美活动的动力机制2. 掌握:审美活动的基本性质3. 掌握:审美活动的价值内涵4. 了解:审美活动是人最具本质性的存在方式第二章审美活动中的主体与对象(3学时)1. 掌握:审美主体与对象只存在于审美活动中2. 掌握:审美主体的存在状态3. 识记:审美对象的生成与显现第三章审美活动的发生(3学时)1. 了解:审美发生理论概述阿2. 掌握:审美发生的条件与标志3. 识记:原始审美活动的基本类型第三编审美形态论(10学时)本编主要论述中西文化背景下所形成的各具特色的主要审美形态,重点掌握悲剧与喜剧,崇高与优美、丑与荒诞以及中和、气韵、意境等审美范畴的内涵与精神。

中国历代审美标准变迁

中国历代审美标准变迁

中国历代审美标准变迁中国历代审美标准变迁是一个丰富而复杂的话题。

在上千年的历史中,中国审美标准经历了许多变化,受到各种文化、社会和政治因素的影响。

本文将简要探讨中国历代审美标准的变迁,并分为以下几个时期进行讲述。

古代时期在古代中国,审美标准主要源于儒家的思想影响。

儒家强调和谐、适度和中庸,这些理念逐渐影响了中国人的审美观念。

古代中国的审美标准包括丰满的体形、端庄的仪态和温和的言行。

此外,江南地区在古代被认为是文人雅士的象征,其审美标准强调青山绿水、亭台楼榭以及丰饶的自然环境。

隋唐时期随着隋唐王朝的崛起,中国的审美标准迎来了一个新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文化开始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如佛教、波斯和突厥等。

这些文化的影响导致中国人的审美品味发生了变化。

隋唐时期的审美标准更加追求奢华和华丽,贵族和上层社会更注重服饰的华贵和金银首饰的装饰。

宋元时期宋元时期,中国进入了一个相对平静的时期。

这个时期的审美标准更注重自然和朴实,与前期的奢华相比,更加追求自然和平和的生活方式。

在宋代,文人墨客们推崇“闲适”和“随性”,创造了许多富有情感和艺术气息的作品。

此外,宋代的园林艺术也受到了广泛赞赏,园林中的布局、景观和建筑都体现了审美上的追求。

明清时期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时期,同时也是中国审美标准变迁的一个重要阶段。

在这个时期,中国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冲击和影响,如传教士的来华、摄影术的引入等。

这些外来文化的冲击导致中国的审美标准发生了革新。

明清时期的审美标准更加追求自由和开放,出现了许多新的艺术形式和风格,如长衫、刺绣、木雕等。

近现代时期近现代时期,中国的审美标准受到了更多的西方文化的影响。

随着现代工业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念被冲击和改变。

西方的时尚、流行音乐、电影等文化形式开始在中国流行,年轻人的审美标准也开始发生改变。

此外,不同地区的审美标准也开始出现差异,北方和南方的审美观念逐渐分离。

(完整版)美学笔记

(完整版)美学笔记

美学第一编导论:美学学科与美学基本问题第一章审美现象与美学学科第二节美学的诞生(既古老而又年轻的美学)与学科性质一、审美意识(古老)、美学思想、美学学科(年轻)1.人类对审美现象的反思是源远流长的,从总体上看,这一源远流长的演变过程大致可以区分为三个阶段或三个层次:审美意识、美学思想、美学学科;三者演变形态是:最先有审美意识的形成,其次是及审美意识发展到美学思想,最后由美学思想发展为独立的美学学科。

2.审美意识是指人类在生存实践中萌发出来的有种不明确审美追求的意识。

3.审美意识可分为初级审美意识和高级审美意识两个层次。

初级审美意识最典型地体现在原始初民的生存活动中。

高级审美意识与初级审美意识相比,也更为成熟、更有自觉,而且更为贴近对世界和人生的整体理解,也就更具有普遍性,有更广泛的涵盖面。

4.审美意识的觉醒是美诞生的基础5.美学思想奠基于审美意识和美学思想,但它是以审美现象为专门课题,从整体上独立地、系统地思考审美对象所获得的理论体系。

6.在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产生出来之前,美学思想是以哲学的形式或者文艺评论、创作理论的形式出现的。

7.美学思想是在审美实践(包括审美创造、审美欣赏)中产生的,人类的审美活动是美学思想产生的沃土。

二、鲍姆加登与“美学”1.美学要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出现,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个是应当有专门的美学著作,另一个是应当有独立的研究对象和范围;前者是美学得以立足的门户,后者是美学得以成立的根据。

依此,学界公认,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形成应当是1750年,以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美学之父”)《美学》一书的问世为标志。

2. 1735年,博士论文《关于诗的哲学默想录》3. 1750年,根据讲义整理和出版了专门研究感性认识的专著,题为Aesthetica(拉丁文,此词的德文为Asthetic,英文为Aesthetic),也就是“感性学”。

4. 知(理性)——真——逻辑学意(意志)——善——伦理学}哲学情(感性)——美——感性学(美学)第三节美学的学科定位与研究方法一、美学研究对象(一)西方关于美学研究对象的看法美本身:柏拉图等艺术:黑格尔等审美心理:英国经验派美学、心理学美学等世界现象的全体:现当代西方哲学和美学研究的重要取向审美关系:中国当代美学的代表观点之一表现活动:克罗齐(二)影响美学研究确立统一的研究对象的因素首先,对审美现象的不同反思认识影响美学统一对象的确立其次,对审美现象不同的理解视角影响美学统一对象的确立再次,审美现象的不同构成层次影响美学统一对象的确立最后,美学自身的历史性影响美学对象的确立(三)教材中的观点1.集中体现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审美主客体融为一体的审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2.艺术活动应当成为美学研究的重点对象和典型对象3.人生在世,人的总体性生存实践,乃是美学研究对象的存在论或本体论根基概而言之,美学作为一门关于审美现象的学科,其主要研究对象应是以艺术活动为典范的现实的审美活动。

第三章 中国古代的基本审美形态

第三章 中国古代的基本审美形态


因为书法与绘画相通,书论直接受到画论的 影响,神作为审美形态,也较早地运用于书 法理论。 南齐王僧虔《笔意赞》:“书之妙道,神采 为上,形质次之。”

在文论中,和形相对的“神”这一形态的 内涵与画论大致相同。在小说戏曲理论批 评中常以“神形俱现”、“传神写照”来 称道人物描写,也是这一理论在小说戏曲 理论中的表现。



作为审美形态的“妙”往往 是指一种同“神”相联系的 美。 “妙”作为一个脱离了哲学 的审美概念,在先秦时代也 已出现。 汉代以后,以妙为美,其应 用范围就极为广泛了,技艺 之美,声乐之美,女色之美, 器物之美,书画之美,文学 作品之美,自然之美,乃至 思维之精,等等,皆以“妙” 字相称。到刘勰《文心雕龙 神思》,则指艺术构思了。
一、气韵的内涵
气韵是“ 气” 与“ 韵” 两个单纯词的合成。 作为审美形态, 首次以复合词的形式出现在 南朝画家谢赫的绘画六法之中。 谢赫在《古画品录》中说: 六法者何?一, 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 笔是也; 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彩 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传移模写是 也。
三、神妙理论在美学史上的发展演变
万物
艺术创作
真实再现对象之 物的神

再现作为人的对 象的神
再到作品中表现出作 者自己之神
逐步成为中国古代艺术 理论的重要概念并包含 了越来越丰富的含义。
画论
书法理论
文论
文艺领域的形神论发端于东晋大画家顾恺之
的人物画理论。顾恺之的画论,其中心内容是强 调传神,传画中人物之神,亦即客体之神。

《诗经· 关睢》为什么得到了孔子的高 度赞许?

因为《关睢》之乐,乐而有度,欢乐的感情 没有放任到狂热的逸乐;哀而有节,悲哀的 感情没有沉积为无限的感伤。而感情及其在 艺术中的表现之所以能够和而不流,适度不 过,又完全是由于道德修养(内在的约束) 和礼义规范(外在的约束)对于感情的调节 作用。这说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 “中和”之美正是高度完美的道德表征。

中国古代的基本审美形态气韵与意境

中国古代的基本审美形态气韵与意境
“气韵”中旳“气”,主要就是指生命旳原初动力, 而且主要指旳是本身旳生命原初动力;其次,是用“气” 来泛指称体现出人旳生命状态和生命活动旳性格、情感以 及气质、风度等。
2、韵旳概念界定
韵旳本意,《说文》释:“和也。” 《玉篇》曰:“声音和曰韵。”《文心雕 龙·声律》:“同声相应谓之韵。”“气 韵”中旳“韵”,并不但仅是要求审美对 象旳意象或形式有气,同步还要具有使人 感受得到因开与合、放与敛、张与弛、疏 与密、虚与实、动与静等而产生旳生命旳 律动。
气韵作为审美形态,首次以复合词旳形式出现旳,是 在南朝画家谢赫旳绘画六法之中。
谢赫在《古画品录》中说:“六法者何?一、气韵生 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 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传移模写是也。”
气韵一般“是指作品和意象拥有旳综合旳、整体旳神 气和韵味,与其生命精神和灵妙旳动态有关,虽然是以凝 固旳艺术形式体现出来,也能予以观照者生机流荡、含蓄 隽永旳感受。”(《原创在气》涂光社)
(二)汉代是气韵旳胎动阶段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气韵这一审美形态正 式形成,并在理论上到达较为成熟旳地步。
1、气韵与风骨、文气
2、气韵与老庄、自然、人物
3、气韵在绘画理论中正式确立为成熟旳审美 形态
(四)气韵在唐诗中到达了不可逾越旳高峰
(五)气韵旳消解
第二节 意境
一、意境内涵旳历史生成 二、意境旳审美内涵 三、意境旳审美特征
一、意境内涵旳历史生成
1、“意”旳概念内涵 2、“象”旳概念内涵 3、“境”、“境界”旳概念内涵
一、意境内涵旳历史生成
“意境”旳基本内涵是伴随中国古代有 关“意”和“象”,以及“境”与“境界” 旳内涵旳不断深化和发展而最终形成旳。

美学第三章审美形态论

美学第三章审美形态论
当前您浏览到是第二十二页,共五十四页。
B.汉语高度重视词汇,西方语言高度重视语法。重视词汇的结果是通 过思维中丰富的想象力来凝聚语言,重视语法说到底把西方语言 引向了哲学本体论,即定义世界之中的万事万物,凝聚语言的力 量是逻辑性而非想象力。
C.在句子形态上,汉语多数是简单句,句子与句子中间富有跳跃性 (诗性),西语主要是冗长的复句,句子与句子中间粘连得很紧, 充满逻辑的力量。(汉语可以称之为抒情语言,西语则长于叙事 和论证。)
当前您浏览到是第十八页,共五十四页。
2.中西思维方式比较 A.中国古代思维主要是一种象数思维,没有从原始思维中完全
分离出来,主要特点是天人合一,主客交融,重视体验、综 合和整体把握,最基本的思维单位是物象与数的结合体,最 主要的思维方式是触类旁通、神与物游。
B.西方古代的思维方式经历了由具象向抽象思维转化过程,逐渐形成 以抽象思维为主的特征。其主要表现为主客两分,重视理性、经 验与逻辑分析,最基本的思维单位适概念,最主要的思维方式是 逻辑归纳和演绎。
当前您浏览到是第七页,共五十四页。
2.审美风格:审美风格的观点将审美形态看作是一种文化 大风格,但过于宽泛,泛风格等于无风格。
3.审美类型:美类型包括美的类型说和审美类型说。基 本认识原则是从形式上划分审美形态的类型,而不去 顾及审美形态的真实内涵,显得过于宽泛,又囿于形 式,甚至是外在形式的尺度,既不利于对审美形态作 深入了解,又容易对美学学科的建构止于较浅表的层 次
第一节 审美形态的内涵和特征
• 什么是审美形态? • 在审美实践活动中展现出来的,以复杂的
人生样态、自由的人生境界为核心的审美 情趣、审美风格等感性显现的对象化形态, 以及人们对这种不同形态的逻辑分类。
当前您浏览到是第三页,共五十四页。

中国古代的基本审美范畴

中国古代的基本审美范畴

• 西晋 陆机《文赋》开头:“伫中区以玄览,颐情志于典坟。”
【“玄览”:玄:世间万物的变化,览:感受,体会。 典坟:历代经典 ; 首句正是借用地理中重要有利的位置,引申而为创作中最具有观察力和判断 力的场所。 】
• 南朝梁 刘勰《文心雕龙 神思》:“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 疏沦五藏,澡雪精神。”【虚:虚怀。静:安静。澡雪:洗涤】
“味”
• “‘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 足闻,用之不足既。”
•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味”这个概念在历史上第一次作为美学范畴出现。
【“淡乎其无味”—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 其徼[jiǎo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 玄,众妙之门。”
【译文】“道”这个东西,没有清楚的固定实体。它是那样的恍恍 惚惚啊,其中却有形象。它是那样的恍恍惚惚啊,其中却有实物。 它是那样的深远暗昧啊,其中却有精质;这精质是最真实的,这精 质是可以信验的。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
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
和。”
【道产生混沌的气(“一”),混沌的气分化为“阴”、“阳” 二气(“二”),“阴阳”二气互相交通而形成一种和合的状态 (“三”),万物就从阴阳二气交通和合中产生出来。所以万物的 本体和生命就是“气”,也就是“道”。万物都包含有阴阳这两种 对立的方面或倾向,而在看不见的气中得到了统一。】
“有无”、“虚实”
“有无”、“虚实”
•《道德经》:“天地之间,其犹橐龠(tuó,yuè)乎?虚 而不屈,动而愈出。” •《易经》:“一阴一阳之谓道。”
【橐龠:用手操作的鼓风工具,即古代的风箱。(天地的运作难道不像风箱一 样么,虽里面空虚却不会穷竭,越是排除,它风量越多。)】 【阴阳是气,不是道,一阴一阳才是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和”与传统诗教
温柔 敦厚
发乎情, 止乎礼义
中和
情深而不诡…… 文丽而不淫
“中和”与西方的“和谐”观念之
比较
❖ 有人认为,“中和”并非我国特有的美学范畴,西方古代也 讲“和谐”,毕达哥拉斯学派就认为和谐为美。确实如此。 但西方所谓和谐,今生在比例、调和、均衡、对称以至“黄 金分割”等事物形体关系,不同于我们归结为情理、文质的 中和。按照西方人的思路,形体的和谐反映着宇宙秩序的整 一性,所以追求和谐可以通向“模仿自然”;而根据我们的 逻辑,情理、文质的结合,关乎内在人性的协调,所以“中 和”之美只能导源于人的“美善相兼”的本质。这里分明也 昭示了不同民族的不同性格。
“道”之两端

儒家:人道 (仁)
道家:天道 (无)
❖ 4.为什么选择中和、神妙、气韵和意境作为中国 古代最基本的审美形态
原因:1,2,3 5.从人生境界和审美形态的联系来看:
中和 神妙 气韵 意境
生存智慧 理想境界 运行之道 艺术境界
第一节 中和
❖ 一、“中和”的基本 内涵
❖ 二、中和的文化渊源 和思想基础
❖ “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见; 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 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 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庄子·大宗师》
❖ “吾道一以贯之”——《论语·里仁》 ❖ “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孟子·尽心下》 ❖ “一阴一阳之谓道”——《易传·系辞上传》
❖ (一)强调适度 ❖ 1.情感的适中 ❖ 2.人格精神的和谐 ❖ 3.人与自然的和谐 ❖ (二)多样性的统一 ❖ (三)最根本、最高层次上的特征,是天人
合一,中国审美文化之魂
四、中和之美在人生和美学上的双重
意义
❖ 1.中和是中国古人的人生境界感性显现,表现为对天地境界 的贴近和对和谐的生存样态的向往,本身就具有生活和的双 重价值。
第二节 神妙
❖ 一、神妙的内涵 ❖ 二、神妙的审美特征 ❖ 三、神妙理论在美学史上的发展演变
神妙
一、神妙的内涵
❖ 神妙是“神”和“妙”的近代组合。在清代 画家黄钺的《二十四画品》中作为一种绘画 审美形态出现。但将神妙一起连用,更是因 为神与妙有着内在的一致性。

在中国古典美学中,“神” 一般是与“形”相对的审美 形态。概言之, “形”指外在的形貌、体态, “神”指内在的精神、心灵。
非主流女生
“女神”
在这一对审美形态中,《庄子》 用许多寓言来说明“神”比“形” 更重要,如说“抱神以静,形将自 正”,“神将守形,形乃长生” 。
汉代的《淮南子》继承了庄子 的重“神”思想,明确提出“神 贵于形”的论断: “神制则形从,形胜则神穷” ; “以神为主者,形从而利;以形 为制者,神从而害” ;又从具体 绘画创作的失败中总结道:“画 西施之面,美而不可说(悦); 规孟贲之目,大而不可畏:君形 者亡焉。”
❖ 三、中和的审美特征 ❖ 四、中和之美在人生
与美学上的双重意义
一、“中和”的基本内涵 ——政治、伦理道德、美学、人生
❖ 中和=中+和 中:居中不偏、兼容两端 和:“寓杂多与统一”
❖ “中和”是儒家之 “道”——“人道”— —“仁”
儒家对中和的阐释
❖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 之中,发而皆中节 谓之和。中也者, 天下之大本也;和 也者,天下之达道 也。致中和,天地 位焉,万物育焉。”
和开始占据中国文化精神的主导地位。
“春秋时期的霸业,论其实际,是向着两个方面同时并 进的,一方面是朝向和平,另一方面则朝向团结。和平 与团结,本是一种要求之两面。”
——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
(二)中和的思想基础
❖ 1.阴阳、五行 ❖ 阴阳: ❖ 五行: ❖ 2.天人合一思想
三、中和的审美特征
❖ 2.中和的基本内涵和审美特征包含着对立因素的折中、调和, 包含着多样性的统一,因此,中和之美在人生和美学上的意 义也表现为在这两方面的活动领域,都善于容纳、吸收新出 现的、外来的对立因素和有差异的因素,不断进行调整,达 到新的中和状态,使之焕发出新的生命之光。
❖ 3.中和是一种整体效果,一种在整体上均衡、和谐的状态。
第三章 中国古代 的基本审美形态
——中和、神妙、气韵、 意境
概述
❖ 1.中西方审美形态的差异: 参见本编第一章
❖ 2.中国古代基本审美形态的特征 (1)综合性 (2)渗透性 ❖ 3.归纳中国古代基本审美形态的原则——“道”的高
度 (1)哲学的高度——源 (2)美学史——一贯性、传承性

“道”
❖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 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故强字之曰道。”—— 《老子·第二十五章》
——《礼记·中庸》
孔子盛赞《关睢》
❖ 在《论语》中孔子高度赞扬了《诗经》中的 《关睢》: 《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关睢》
关关睢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诗经·关睢》为什么得到了孔子的高
度赞许?
❖ 因为《关睢》之乐,乐而有度,欢乐的感情 没有放任到狂热的逸乐;哀而有节,悲哀的 感情没有沉积为无限的感伤。而感情及其在 艺术中的表现之所以能够和而不流,适度不 过,又完全是由于道德修养(内在的约束) 和礼义规范(外在的约束)对于感情的调节 作用。这说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 “中和”之美正是高度完美的道德表征。
——陈伯海:《论中国文学的民族性格》
理解“中和”的几个层次
❖ 政治、道德 ❖ 美学标准 ❖ 民族性格 ❖ 人生境界 ❖ 天地大道
天地 大道 人生境界
民族性格
美学标准
政治、道德
二、中和的文化渊源与思想基础
❖ (一)中和的文化渊源 ❖ 华夏文化是由各种相异文化之间相互交往、
斗争和融合而成的。 ❖ 春秋时期,中国古代文化达到一个高峰,中
它是描写男子追求女子 的一首古老的情歌,感 情质朴纯真,语言朴素 优美,韵律和谐,意境 优美.
《诗经·关睢》在儒家视野中的评价
❖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孔子:《论 语·八佾》
❖ “淫者,乐之过而失其正也;伤者,哀之过而 害于和也。”——朱熹:《诗集传序》
❖ “乐不至淫,哀不至伤,言其和也。”——孔 安国:《论语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