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上册《实数》
八年级数学上册14.3《实数》
问题1:无理数是否也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吗?
如图,直径为1个单位长度的圆从原点O沿数轴向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右滚动一周,圆上一点从原点到达A点,则OA的长
度是 点A表示的数就是
。
-4 -3 -2 -1 0O 1 2 3A 4
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
有两个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请大家 拿出剪刀把它剪成四个同样大小的直 角三角形,设法拼成一个大得正方形。
大正方形的面积是 2 ,边长
是
2
。
我们把这个正方形的一个顶点和原点O重合,一条 边恰好落在数轴的正方向上,其另一个顶点为数轴 上的点A.
线段OA的长是多少? 点A 在数轴上对应的数哪个数?
面积为5
面积为2
O
A
-1 2
0
1
2B
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
回顾:一个有理数的相反数的概念
首先回顾 有理数的相反数在数轴上的特点:
冀教版数学 八年级上册
§14.3 实数(二)
承德市双桥区双峰寺镇中学 李振江
昨日点滴
(1)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__无__理__数__ (2)无理数的常见三种形式: ①圆周率π及一些含有π的;如 5π
②开不尽方的数,如 2 ;
③有一定的规律,但不循环的无限小数,如 0.101 001 000 1… (3)
也就是说有理数关于相反数的概念同样适用于无理数。
2+ 2 = 0
的相反数是
3 8 的相反数是
回顾:一个有理数的绝对值的概念 我们再来回顾有理数的绝对值的概念:
-2
0
2
一个数的绝对值是该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 点到原点的距离
八年级上册数学《实数》(含答案)
第1节 实数、平方根【基本知识】1、 有理数 包括有限小数和循环小数,有理数都可以表示为分数形式;2、 无限不循环小数,成为 无理数 ;3、平方根:(1)定义:如果x 2=a ,则x 叫做a 的平方根,记作“(a 称为被开方数)。
(2)性质: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
(3)算术平方根:正数a 的正的平方根叫做a 。
(4)一个非负数x 有两个平方根a 和b ,则a+b = 0(5)运算:2a = ||a 2)(a = a ;2)(a -= a类型1A :【求下列各数的平方根】(1)324 (2)9624 (3)3.61 (4)971 (5)289【答案】(1)18± (2)21± (3)9.1± (4)34± (5)17±类型1B :【求下列各数的算术平方根】(1)64 (2)2)3(- (3)49151(4) 21(3)- 【答案】(1)8 (2)3 (3)78 (4)31类型2:【已知平方数或平方根,求数】(1)平方等于256的数是 16±(2)若3是x 的一个平方根,则x = 9(3)若一个正数的平方根为12-a 和a -4,则a = -3 ,这个正数为 49 .(4)一个数的平方等于9,则这个数是 3±(5)一个负数的平方等于100,则这个负数是 10-(6)已知2a -1的平方根是3±,3a+b -1的平方根是4±,则a = ,b = 2 5类型3:【开平方,求下列各式中x 的值】(1)09252=-x (2)x 2-144 = 0 (3)(2x )2 = 16【解】 (1)53±=x (2)12±=x (3)2±=x(4)32-=x (5)32=x (6)225360x -=【解】(4)无实根 (5)3±=x (6)56±=x(7)9x 2-1= 0 (8)16)1(2=+x (9)(21x )2 = 1【解】(7)31±=x (8)35或-=x (9)2±=x类型4:【计算】(1)= 3= 5= 7(2) =-2)4( 4 =2)182( 91 =2)5( 5(3)94±=32±-169.= -1.3102-=101(4)81±= 9± 16-= -4 259= 53(5)44.1= 1.2 36-= -6 4925± =75±(6)2)25(-= 25 2)4(-= 4类型5:【化简】(1)已知|x -4|+y x +2= 0,那么x =_______4_,y =________-8(2)=________π-4,)2x ≤=________x -2类型6:【根式的意义】1、如果1-x +x -9有意义,那么代数式|x -1|+2)9(-x 的值为 8.类型6:【平方数与平方根相关训练】(1)21++a 的最小值是 ________2,此时a 的取值是 ________-1(2)如果一个正数的两个平方根为1a +和27a -,则这个正数是 9(3)若2+x = 2,则2x + 5的平方根是 3±(4)若14+a 有意义,则a 能取的最小整数为 0类型7:【能力提升训练】(1)已知501.6=x ,650.12 = 422630,则x = 42.263(2)已知2+x =3,则2)2(+x 等于 81(3)已知12++-b a =0,则a +b 的值是 1(4)一个自然数的算术平方根是x(5)一个正偶数的算术平方根是m ,则和这个正偶数相邻的下一个正偶数的算术平方根是 22+m(6)自由下落物体的高度h (米)与下落时间t (秒)的关系为29.4t h =,有一铁球从19.6米高的建筑物上自由下落,到达地面需要 2 秒(7)若一个数a 的平方根等于它本身,数b 的算术平方根也等于它本身,则a b +的平方根 为 0或1±类型8:【比较实数大小】1、平方法:(1; (2)534< 11; (3) 2、求差法:215- < 13、求商法:23平方根 (作业)一、写出下列各数的平方根:(1)2)6(- (2)2)36(- (3)8116(4)16 (5)2)7(-【解】(1)6± (2)6± (3)94±(4)2± (5)7± 二、已知平方数或平方根,求数:(1)一个数的平方为719,这个数为 34±(2)一个数x 的平方根为9±,则x = 81(3)若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是12-a 和2+-a ,则a = -1 ,这个正数是 9三、开平方,求下列各式中x 的值:(1)2732=x (2)2516902x -= (3)()12892-=x【解】(1)3±=x (2)513± (3)1816或-=x(4)(x +5)2 = 144 (5)009.02=-x【解】(4)177-=或x (5)3.0±=x(6)(x +1)2=36 (7)27(x +1)3=64【解】(6)75-=或x (7)31=x四、化简:1、若x <2,化简|3|)2(2x x -+-的正确结果是 x 25-2、当21≤a 时,化简|12|4412-++-a a a = a 42-3、已知实数a 、b 在数轴上表示的点如上图,b a ++2)1(+-b a = 12-b化简五、平方数与平方根相关训练:(1)若2m -10与3m 是同一个数的平方根,则m 的值是 2(2)使3+-x 有意义的x 的取值范围是 3≤x。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2.6《实数》教案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实数的定义:理解实数的概念,掌握实数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
-实数的性质:掌握实数的封闭性、有序性、完备性等核心性质。
-实数的运算:熟练掌握实数的四则运算,特别是乘方和开方的运算规则。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2.6《实数》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六节《实数》。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1.实数的定义:有理数和无理数的统称,包括整数、分数以及无限不循环小数等。
2.无理数的概念:介绍无理数的定义,如π、e等,以及无理数的性质和表示方法。
3.实数的性质:探讨实数的封闭性、有序性、完备性等特性。
-实数与数轴的关系:理解实数与数轴上点的对应关系,能够用数轴表示实数。
举例:重点讲解无理数的概念,如π和e,并强调它们是实数的一部分,通过具体的例子(如圆的周长与直径比是π)来加深学生对实数性质的理解。
2.教学难点
-无理数的理解:无理数的概念对学生来说是抽象的,难以直观理解。
-实数的运算:特别是无理数的运算,学生对运算规则和步骤不够熟悉。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实数的定义和性质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无理数的理解,我会通过举例(如π、√2等)和比较(无理数与有理数的区别)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实数相关的实际问题,如无理数的估算、实数在数轴上的表示等。
-实数与数轴的联系:学生可能难以将实数的概念与数轴上的点联系起来,对数轴上的无理数位置把握不准确。
八年级数学 实数
一、基础测试1.算术平方根:如果一个正数x 等于a ,即x 2=a ,那么这个x 正数就叫做a 的算术平方根,记作 ,0的算术平方根是 。
2.平方根:如果一个数x 的 等于a ,即x 2=a 那么这个数a 就叫做x 的平方根(也叫做二次方根式),正数a 的平方根记作 .一个正数有 平方根,它们 ;0的平方根是 ;负数 平方根. 特别提醒:负数没有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3.立方根:如果一个数x 的 等于a ,即x 3= a ,那么这个数x 就叫做a 的立方根,记作 .正数的立方根是 ,0的立方根是 ,负数的立方根是 。
4、实数的分类_________⎧⎧⎧⎫⎪⎪⎪⎪⎨⎪⎪⎪⎪⎪⎪⎪⎩⎨⎬⎪⎪⎪⎪⎧⎪⎪⎪⎨⎨⎪⎪⎭⎩⎩⎪⎪⎪⎪⎫⎧⎨⎬⎪⎩⎪⎭⎩______整数____________有限小数或循环小数______实数负分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实数与数轴:实数与数轴上的点______________对应.6.实数的相反数、倒数、绝对值:实数a 的相反数为______;若a,b 互为相反数,则a+b=______;非零实数a 的倒数为_____(a ≠0);若a ,b 互为倒数,则ab=________。
7.______(0)||______(0)a a a ≥⎧=⎨<⎩ 8. 数轴上两个点表示的数,______边的总比___边的大;正数_____0,负数_____0,正数___负数;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____。
9.实数和有理数一样,可以进行加、减、乘、除、乘方运算,而且有理数的运算法则与运算律对实数仍然适用._______(0,_______(0,0).a b a b =≥≥=≥>二、专题讲解:专题1 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若a ≥0,则a的平方根是a;若a<0,则a 没有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若a 为任意实数,则a【例1______【例2】327 的平方根是_________【例3】下列各式属于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 A【例4】(2010山东德州)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020=(B)331-=- (C) (D)【例5】(2010A .3B .3-C .3±D . 9 专题2 实数的有关概念无理数即无限不循环小数,初中主要学习了四类:含π的数,如:12,2ππ等,开方开不尽010 001…等;某些三角函数,如sin60o ,cos45 o等。
八年级数学上册实数计算题
八年级数学上册实数计算题一、实数计算题20题。
1. 计算:√(4) + sqrt[3]{-8}- 解析:- 先分别计算各项。
- 因为√(4)=2,sqrt[3]{-8}=-2(因为(-2)^3 = -8)。
- 所以√(4)+sqrt[3]{-8}=2+( - 2)=0。
2. 计算:√(9)-√(16)- 解析:- 先计算根号下的数。
- √(9) = 3,√(16)=4。
- 则√(9)-√(16)=3 - 4=-1。
3. 计算:√(25)+√(36)- 解析:- √(25)=5,√(36)=6。
- 所以√(25)+√(36)=5 + 6=11。
4. 计算:√(1)-√(0)- 解析:- 因为√(1)=1,√(0)=0。
- 所以√(1)-√(0)=1-0 = 1。
5. 计算:√(121)-√(144)- 解析:- √(121)=11,√(144)=12。
- 则√(121)-√(144)=11-12=-1。
6. 计算:√(169)+√(196)- 解析:- √(169)=13,√(196)=14。
- 所以√(169)+√(196)=13 + 14=27。
7. 计算:√(49)-√(64)- 解析:- √(49)=7,√(64)=8。
- 所以√(49)-√(64)=7-8=-1。
8. 计算:√(81)+√(100)- 解析:- √(81)=9,√(100)=10。
- 所以√(81)+√(100)=9 + 10=19。
9. 计算:sqrt[3]{27}+sqrt[3]{-1}- 解析:- 因为sqrt[3]{27}=3(因为3^3 = 27),sqrt[3]{-1}=-1(因为(-1)^3=-1)。
- 所以sqrt[3]{27}+sqrt[3]{-1}=3+( - 1)=2。
10. 计算:sqrt[3]{64}-sqrt[3]{125}- 解析:- sqrt[3]{64}=4(因为4^3 = 64),sqrt[3]{125}=5(因为5^3 = 125)。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实数知识点总结+练习
第二章:实数【无理数】1. 定义:无限不循环小数的小数叫做无理数;注:它必须满足“无限”以及“不循环”这两个条件。
2. 常见无理数的几种类型:(1)特殊意义的数,如:圆周率π以及含有π的一些数,如:2-π,3π等;(2)特殊结构的数(看似循环而实则不循环):如: 010 001 000 01…(两个1之间依次多1个0)等。
(3)无理数与有理数的和差结果都是无理数。
如:2-π是无理数 (4)无理数乘或除以一个不 为0的有理数结果是无理数。
如2π,(5)开方开不尽的数,如:39,5,2等;应当要注意的是:带根号的数不一定是无理数,如:9等;无理数也不一定带根号,如:π)(3.有理数与无理数的区别:(1)有理数指的是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而无理数则是无限不循环小数;(2)所有的有理数都能写成分数的形式(整数可以看成是分母为1的分数),而无理数则不能写成分数形式。
例:(1)下列各数:①、②……、③75-、④π、⑤252.±、⑥32-、⑦……(相邻两个3之间0的个数逐次增加2)、其中是有理数的有____;是无理数的有___。
(填序号) (2)有五个数:…,…,-π,4,32其中无理数有 ( )个 【算术平方根】:1. 定义:如果一个正数x 的平方等于a ,即a x =2,那么,这个正数x 就叫做a 的算术平方根,记为:“a ”,读作,“根号a ”,其中,a 称为被开方数。
例如32=9,那么9的算术平方根是3,即39=。
特别规地,0的算术平方根是0,即00=,负数没有算术平方根。
2.算术平方根具有双重非负性:(1)若a 有意义,则被开方数a 是非负数。
(2)算术平方根本身是非负数。
3.算术平方根与平方根的关系:算术平方根是平方根中正的一个值,它与它的相反数共同构成了平方根。
因此,算术平方根只有一个值,并且是非负数,它只表示为:a ;而平方根具有两个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的立方根是1±;B .24±=;(C )、81的平方根是3±; (D )、0没有平方根;(2)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A 、981±=B 、14.314.3-=-ππC 、3927-=-D 、235=- (3)2)3(-的算术平方根是 。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4.3《实数》教学设计1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4.3《实数》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4.3《实数》是学生在学习了有理数和无理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实数进行系统性的认识和理解。
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实数的分类、实数与数轴的关系、实数的运算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实数的内涵和外延,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有理数和无理数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对实数的认识还比较片面,对于实数与数轴的关系、实数的运算等知识点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通过观察、思考、操作、交流等活动,深化对实数概念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实数的定义,掌握实数的分类。
2.理解实数与数轴的关系,能正确地在数轴上表示实数。
3.掌握实数的运算方法,能熟练地进行实数的运算。
4.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实数的分类2.实数与数轴的关系3.实数的运算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数形结合法:利用数轴直观地表示实数,帮助学生理解实数与数轴的关系。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练习法:通过适量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教学。
2.数轴教具:准备数轴教具,方便学生直观地理解实数与数轴的关系。
3.练习题:准备适量练习题,用于课堂练习和课后巩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实数的概念,例如:“小明家距离学校2.5公里,小红家距离学校3公里,小明和小红家分别位于学校的哪个方向?他们两家之间的距离是多少?”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呈现实数的定义和分类,实数与数轴的关系,实数的运算等知识点,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实数。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利用数轴表示实数,并进行实数的运算。
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二章 实数
第二章实数目录第二章实数 (1)第一课时:实数的认识 (1)知识要点一:认识无理数 (1)知识要点二:平方根 (2)知识要点四:算术平方根 (2)拓展:随机的n (3)知识要点五:立方根 (4)知识要点五:估算无理数的大小 (5)知识要点六:实数的概念 (6)知识要点七:实数的性质 (6)知识要点八:实数与数轴 (7)知识要点九:实数的比较大小 (9)知识要点10:实数的运算 (10)总练习题 (10)C 基础巩固 (10)B 能力提升 (11)A 拔尖训练 (13)第二课时: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与运算 (14)知识要点一:二次根式的概念 (14)知识要点二: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 (15)知识要点三: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 (15)知识要点四:最简二次根式 (16)知识要点五:分母有理化 (17)知识要点六:二次根式的乘除法 (18)知识要点七:同类二次根式 (19)知识要点八:二次根式的加减法 (20)知识要点九: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 (20)知识要点十:二次根式的化简求值 (21)知识要点十一:二次根式的应用 (22)总练习题 (23)C 基础巩固 (23)B 能力提升 (24)A 拔尖训练 (24)第一课时:实数的认识知识要点一:认识无理数伟大的数学家——毕达哥拉斯认为:世界上只存在整数和分数,除此以外,没有别的什么数了.可是不久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当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1的时候,对角线的长m 等于多少?是整数呢,还是分数?这个问题引起了学派成员希帕斯的兴趣,他花费了很多的时间去钻研,最终希帕斯断言:m 既不是整数也不是分数,是当时人们还没有认识的新数.希帕斯的发现,推翻了毕达哥拉斯学派的理论,动摇了这个学派的基础,为此引起了他们的恐慌.为了维护学派的威信,他们残忍地将希帕斯扔进地中海.这样,无理数的发现人被谋杀了!定义1 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
常见的无理数的类型:(1)有规律但不循环的小数;(2)有特定意义的符号,如π;(3)方开不尽的数(见知识要点二之开方的概念)。
4.3实数(十大题型)(解析版) 八年级数学上学期
八年级上册数学《第4章实数》4.3实数◆1、实数的概念: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2、实数的分类:(1)按定义分类.(2)按性质分类.◆1、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即每一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反过来,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一个实数.◆2、与规定有理数的大小一样,对于数轴上的任意两个点,右边的点所表示的实数总比左边的点表示的实数大.◆3、实数的大小比较①正实数大于零,负实数小于零,正实数大于负实数;②两个正实数,绝对值大的数较大;③两个负实数,绝对值大的数反而小.在实数范围内,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和有理数范围内的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完全一样.◆1、数a的相反数是-a,这里a表示任意一个实数.◆2、一个正实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实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即设a表示任意一个实数,则|a|=o>0)0(=0)−o<0)◆1、当数从有理数扩充到实数以后,实数之间不仅可以进行加、减、乘、除(除数不为0)、乘方运算,而且正数及0可以进行开平方运算,任意一个实数可以进行开立方运算.◆2、实数的混合运算顺序与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顺序一样,实数运算过程中的运算顺序为:先算乘方、开方、再算乘法、除法,最后算加法、减法,同级运算按照自左向右的顺序进行,有括号先算括号里的.◆3、实数的运算律.①加法交换律:a+b=b+a;②加法结合律:(a+b)+c=a+(b+c)③乘法交换律:ab=ba;④乘法结合律:(ab)c=a(bc)⑤分配律:a(b+c)=ab+ac.①被开方数一定是非负数,即a≥0.②一个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也是非负数,即a≥0.【例题1】(2022秋•丽水期中)把下列各数的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①﹣3.14,②2π,③−13,④0.618,⑤−16,⑥0,⑦﹣1,⑧+3,⑨227,⑩﹣0.030030003……(每相邻两个3之间0的个数逐渐多1).整数集合:{……};分数集合:{……};无理数集合:{……}.【分析】利用整数、分数、无理数的定义分类填空.【解答】解:整数有:⑤−16=−4,⑥0,⑦﹣1,⑧+3;分数有:①﹣3.14,③−13,④0.618,⑨227;无理数有:②2π,⑩﹣0.030030003……(每相邻两个3之间0的个数逐渐多1),故答案为:⑤⑥⑦⑧;①③④⑨;②2⑩.【点评】本题考查了实数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整数、分数、无理数的定义.【变式1-1】(2022秋•社旗县期末)实数−13,−6,0,﹣1中,为负整数的是()A.﹣1B.−6C.0D.−13【分析】根据实数的分类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这一组数中的负整数是﹣1.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实数,熟知实数的分类是解题的关键.【变式1-2】(2022秋•宁波期中)下列实数:2,39,1,2,−73,0.3⋅,分数有()A.2个B.3个C.4个D.5个【分析】根据实数的分类及分数的定义进行解答即可.−73,0.3⋅共3个.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实数,熟知所有的分数都是有理数是解题的关键.【变式1-3】(2022春•宜秀区校级月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数包括有理数、无理数和零B.有理数包括正有理数和负有理数C.无限不循环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是无理数D.无论是有理数还是无理数都是实数【分析】灵活掌握实数分类以及有理数和无理数概念,注意容易混淆的知识点.【解答】解: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0属于有理数,故A错误,有理数包括正有理数、负无理数和0,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故B错误,无限不循环的小数是无理数,故C错误,实数分为有理数和无理数,故D正确.故选:D.【点评】考查了实数的概念,以及有理数和无理数概念及分类.【变式1-4】下列判断:①一个数的平方根等于它本身,这个数是0和1;②实数包括无理数和有理数;③2的算术平方根是2;④无理数是带根号的数.正确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答案】B;【分析】直接利用有关实数的性质分别分析得出答案.【解答】解:①一个数的平方根等于它本身,这个数是0,故原题说法错误;②实数包括无理数和有理数,故原题说法正确;③2的算术平方根是2,故原题说法正确;④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故原题说法错误,例如4=2是有理数.故选:B.【变式1-5】(2022春•夏津县期末)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3−27是整数B.−1713是有理数C.33是分数D.9的立方根是无理数【分析】根据立方根,算术平方根,有理数,无理数的意义,即可解答.【解答】解:A、∵3−27=−3,∴3−27是整数,故A不符合题意;B、−1713是有理数,故B不符合题意;C、33是无理数,不是分数,故C符合题意;D、∵9=3,3的立方根是33,33是无理数,∴9的立方根是无理数,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实数,熟练掌握有理数,无理数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变式1-6】(2022秋•黑山县期中)把下列各数分别填入相应的集合内:33,−4,−34,0,﹣0.2121121112…(相邻两个2之间的1的个数逐次加1)【分析】根据无理数以及正实数的定义,在给定实数中分别挑出无理数以及正实数,此题得解.【解答】解:如图所示:【点评】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分类,熟练掌握有理数的分类是解题的关键.【变式2-7】(2023秋•滨湖区期中)将下列各数的序号填入相应的括号内:①﹣2.5;②313;③0;④2;⑤﹣8;⑥10%;⑦−27;⑧﹣1.12121112…;⑨2;⑩−0.345⋅⋅.整数集合:{…};负分数集合:{…};正有理数集合:{…};无理数集合:{…}.【分析】根据实数的分类,即可解答.【解答】解:整数集合:{③⑤⑨…};负分数集合:{①⑦⑩…};正有理数集合:{②⑥⑨…};无理数集合:{④⑧…}.故答案为:③⑤⑨;①⑦⑩;②⑥⑨;④⑧.【点评】本题考查了实数,熟练掌握实数的分类是解题的关键.【例题2】(2022•海淀区校级模拟)实数a与b在数轴上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则正确的结论是()A.a<0B.a<b C.b+5>0D.|a|>|b|【分析】根据数轴可以发现b<a,且,由此即可判断以上选项正确与否.【解答】解:A.∵2<a<3,a>0,答案A不符合题意;B.∵2<a<3,﹣4<b<﹣3,∴a>b,∴答案B不符合题意;C.∵﹣4<b<﹣3,∴b+5>0,∴答案C符合题意;D.∵2<a<3,﹣4<b<﹣3,∴|a|<b|,∴答案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数轴与实数的大小比较等相关内容,会利用数轴比较实数的大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变式2-1】(2022春•南岸区期中)实数a在数轴上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若实数b满足a<b<2,则b的值可以是()A.﹣2B.﹣1C.2D.3【分析】先判断b的范围,再确定符合条件的数即可.【解答】解:∵1<a<2,∴﹣2<﹣a<﹣1,∵﹣a<b<a,∴b只能是﹣1.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数轴上的点和实数的对应关系,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根据数轴上的点确定数的范围.【点评】本题考查了有理数大小比较: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负数的绝对值越大,这个数越小.【变式2-2】(2023秋•昌黎县期中)如图,在数轴上,点A表示实数a,则a可能是()A.−12B.−10C.−8D.−3【分析】根据数轴可得−9<<−4,再逐一分析各选项的数据即可.【解答】解:∵﹣3<a<﹣2,∴−9<<−4,∵9<12,9<10,∴−12<−9,−10<−9,故A,B不符合题意;∵3<4,∴−3>−4,故D不符合题意;∵4<8<9,∴−9<−8<−4,即−3<−8<−2,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实数与数轴,实数的大小比较,掌握实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变式2-3】(2023秋•新吴区校级期中)如图,正方形的边长为1,在正方形的4个顶点处标上字母A,B,C,D,先让正方形上的顶点A与数轴上的数﹣2所对应的点重合,再让正方形沿着数轴按顺时针方向滚动,那么数轴上的数2020将与正方形上的哪个字母重合()A.字母A B.字母B C.字母C D.字母D【分析】正方形滚动一周的长度为4,从﹣2到2020共滚动2022,由2022÷4=505......2,即可作出判断.【解答】解:∵正方形的边长为1,∴正方形的周长为4,∴正方形滚动一周的长度为4,∵正方形的起点在﹣2处,∴2020﹣(﹣2)=2022,∵2022÷4=505......2,∴数轴上的数2020将与正方形上的点C重合,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实数与数轴,根据正方形的特点找出滚动规律是解题的关键.【变式2-4】把表示下列各数的点画在数轴上,再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用“<”号把这些数连接起来:3,﹣(﹣1),﹣1.5,0,﹣|﹣4|,2.【分析】先计算﹣(﹣1)=1,﹣|﹣4|=﹣4,再利用数轴表示数的方法表示所给的6个数,然后写出它们的大小关系.【解答】解:﹣(﹣1)=1,﹣|﹣4|=﹣4,用数轴表示为:,它们的大小关系为﹣|﹣4|<﹣1.5<0<﹣(﹣1)<2<3.【变式2-5】(2022春•海安市校级月考)7、如图:数轴上表示1、5的对应点分别为A、B,且点A为线段BC的中点,则点C表示的数是()A.5−1B.1−5C.5−2D.2−5【分析】设C点表示的数为x,再根据中点坐标公式求出x的值即可.【解答】解:设C点表示的数为x,则r52=1,解得x=2−5.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实数与数轴,熟知数轴上各点与实数是一一对应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变式2-6】(2023•市南区一模)已知实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1<|a|<b B.1<﹣a<b C.|a|<1<|b|D.﹣b<a<﹣1【分析】根据相反数的意义,绝对值的性质,有理数的大小比较,可得答案.【解答】解:由题意,得1<|a|<b,1<﹣a<b,﹣b<a<﹣1,故C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实数与数轴,利用相反数的意义,绝对值的性质,数轴上的点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是解题关键.【变式2-7】(2023春•岳池县期末)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5,点A在数轴上,且表示的数为1.现以A为圆心,AB为半径画圆,和数轴交于点E(E在A的右侧),则点E表示的数为1+【分析】根据正方形的面积求出正方形的半径,即圆的半径为5,所以E点表示的数为OE的长度,即1+5.【解答】解:∵正方形的面积为5,∴AB为5;∵以A点为圆心,AB为半径,和数轴交于E点,∴AE=AB=5;∵A点表示的数为1,∴OE=OA+AE=1+5故答案为:1+5【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实数与数轴的位置关系,结合正方形面积以及圆的半径考查.解题关键是求出OE的长度.【变式2-8】(2022秋•西安月考)如图,已知实数−5,﹣1,5,3,其在数轴上所对应的点分别为点A,B,C,D.(1)求点C与点D之间的距离;(2)记点A与点B之间距离为a,点C与点D之间距离为b,求a﹣b的值.【分析】(1)根据数轴上两点间距离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即可得出答案;(2)先根据数轴上两点间距离的计算方法计算出a的值,再求a﹣b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1)根据题意可得,点C与点D之间的距离为3−5;(2)根据题意可得,a=|﹣1+5|=5−1,b=3−5,a﹣b=5−1﹣(3−5)=25−4.【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实数与数轴及数轴上两点间距离,熟练掌握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关系及数轴上两点间距离的计算方法进行求解是解决本题的关键.【例题3】实数−3的绝对值是()A.3B.C.−3D.33【分析】直接利用绝对值的性质分析得出答案.【解答】解:实数−3的绝对值是:3.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绝对值,正确掌握绝对值的性质是解题关键.【变式3-1】−2的相反数是()A.−2B.2CD.2【分析】根据相反数的含义,可得求一个数的相反数的方法就是在这个数的前边添加“﹣”,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根据相反数的含义,可得−2的相反数是:2.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相反数的含义以及求法,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相反数是成对出现的,不能单独存在;求一个数的相反数的方法就是在这个数的前边添加“﹣”.【变式3-2】(2023春•潮南区期中)5−2的相反数是()A.﹣0.236B.5+2C.2−5D.﹣2+5【分析】根据相反数的定义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5−2的相反数是2−5.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相反数,熟知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互为相反数是解题的关键.【变式3-3】(2023春•京山市期中)下列各组数中互为相反数的是()A.﹣2与(−2)2B.﹣2与3−8C.﹣2与−12D.2与|﹣2|【分析】根据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后利用排除法求解.【解答】解:A、(−2)2=2,﹣2与(−2)2是互为相反数,故本选项正确;B、3−8=−2,﹣2与3−8相等,不是互为相反数,故本选项错误;C、﹣2与−12是互为倒数,不是互为相反数,故本选项错误;D、|﹣2|=2,2与|﹣2|相等,不是互为相反数,故本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实数的性质,对各项准确计算是解题的关键.【变式3-4】(2023秋•秦都区校级月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的绝对值是22B.2的倒数是22C.2的相反数是22D.4的平方根为±2【分析】根据绝对值的知识、二次根式的知识、平方根的知识、相反数的知识分别对四个选项进行分析.【解答】解:2的绝对值是2,所以A选项不正确;2的倒数是22,所以B选项正确;2的相反数是−2,所以C选项不正确;4的平方根是±2,所以D选项不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绝对值的知识、二次根式的知识、平方根的知识、相反数的知识.【变式3-5】填空:(1)5的相反数是,绝对值是;(2)3−1的相反数是,绝对值是;(3)若|x|=3,则x=.【分析】根据相反数和绝对值的定义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1)5的相反数是−5,绝对值是5;(2)3−1的相反数是1−3,绝对值是3−1;(3)∵|x|=3,∴x=±3.故答案为:(1)−5,5;(2)1−3,3−1;(3)±3.【点评】本题考查了实数的性质,算术平方根,掌握绝对值等于3的数有2个是解题的关键.【变式3-6】(2022秋•余姚市校级期中)a是4的算术平方根,b是27的立方根,c是15的倒数.(1)填空:a=,b=,c=;(2)求o+p+2−的值.【分析】(1)直接利用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以及立方根的概念、倒数的概念分别分析得出答案;(2)直接利用绝对值的性质、立方根的性质、算术的性质分析得出答案.【解答】解:(1)∵a是4的算术平方根,b是27的立方根,c是15的倒数,∴a=2,b=3,c=5;故答案为:2,3,5;(2)原式=2(3+5)+22−2×5=6+25+4−25=1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的运算,正确化简各数是解题关键.【变式3-7】(2022秋•芗城区校级月考)31−2与33−2互为相反数,求代数式6x﹣9y+5的值.【分析】由题意得方程1﹣2x+3y﹣2=0,求得2x﹣3y=﹣1,再将其代入求解即可.【解答】解:由题意得1﹣2x+3y﹣2=0,整理,得2x﹣3y=﹣1,∴6x﹣9y+5=3(2x﹣3y)+5=3×(﹣1)+5=﹣3+5=2.【点评】此题考查了运用立方根和相反数进行化简、求值的能力,关键是能准确理解并运用以上知识和整体思想.【变式3-8】(2022春•如皋市校级月考)已知|x|=5,y是11的平方根,且x>y,求x+y的值.【分析】直接利用绝对值的性质以及平方根的性质分类讨论得出答案.【解答】解:∵|x|=5,∴x=±5,∵y是11的平方根,∴y=±11,∵x>y,∴当x=5,则y=−11,故x+y=5−11,当x=−5,则y=−11,故x+y=−5−11,综上所述:x+y的值为5−11或−5−11.【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的性质,正确分类讨论是解题关键.【例题4】(2023•潍坊)在实数1,﹣1,0,2中,最大的数是()A.1B.﹣1C.0D.2【分析】根据正实数都大于0,负实数都小于0,正实数大于一切负实数,两个负实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可得答案.【解答】解:∵﹣1<0<1<2,∴在实数1,﹣1,0,2中,最大的数是2,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实数的大小比较,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实数比较大小的法则.【变式4-1】(2022•沂源县一模)在3,−3,0,2这四个数中,最小的一个数是()A.3B.−3C.0D.2【分析】根据实数大小比较的法则:①正数都大于0;②负数都小于0;③正数大于一切负数;④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其值反而小即可求解.【解答】解:在3,−3,0,2这四个数中,最小的一个数是−3.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实数大小比较,可以利用数的性质比较异号两数及0的大小,利用绝对值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变式4-2】三个数﹣π,﹣3,−3的大小顺序是()A.﹣3<﹣π<−3B.﹣π<﹣3<−3C.﹣π<−3<−3D.﹣3<−3<−π【分析】先对无理数进行估算,再比较大小即可.【解答】解:﹣π≈﹣3.14,−3≈−1.732,因为3.14>3>1.732.所以﹣π<﹣3<−3.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同学们对无理数大小的估算能力及比较两个负数大小的方法,即两个负数相比较,绝对值大的反而小.【变式4-3】(2023秋•农安县期中)将数“22,5,−2,0,﹣1.6”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并用“<”连接起来是:.【分析】正实数都大于0,负实数都小于0,正实数大于一切负实数,两个负实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据此判断即可.【解答】解:∵22=8>5,−2≈−1.57>﹣1.6,∴﹣1.6<−2<0<5<22,故答案为:﹣1.6<−2<0<5<2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正实数>0>负实数,两个负实数比较时绝对值大的反而小.【变式4-4】设a为实数且0<a<1,则在a2,a,,1这四个数中()A.1>>>2B.2>>>1C.>>1>2D.1>>>2【分析】根据正数比较大小的法则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0<a<1,∴0<a2<a<<1,1>1,∴1>>a>a2.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实数的大小比较,熟知正数比较大小的法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变式4-5】比较2,5,37的大小,正确的是()A.2<5<37B.2<37<5C.5<37<2D.37<2<5【分析】把2转化为4,38,即可比较大小.【解答】解:∵2=4,∴5>2,∵2=38,∴2>37,∴5>2>37,即37<2<5,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实数大小的比较,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把2转化为4,38.【变式4-6】比较大小:− 1.5.【分析】正实数都大于0,负实数都小于0,正实数大于一切负实数,两个负实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据此判断即可.【解答】解:(−3)2=3,(﹣1.5)2=2.25,∵3>2.25,∴−3<−1.5.故答案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正实数>0>负实数,两个负实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两个负数平方大的反而小.【例题5】已知:x<21<y(x,y是两个连续整数),则x,y的值为()A.x=2,y=3B.x=3,y=4C.x=4,y=5D.x=5,y=6【分析】根据16<21<25,即可得出x、y的值.【解答】解:∵16<21<25,∴x=4,y=5;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估算算术平方根的大小,解题的关键是用有理数逼近算术平方根.【变式5-1】(2023秋•郁南县期中)估算57的值应在()A.6~7之间B.7~8之间C.8~9之间D.不能确定【分析】利用无理数的估算即可求得答案.【解答】解:∵49<57<64,∴7<57<8,即57的值在7~8之间,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无理数的估算,熟练掌握估算无理数大小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变式5-2】(2022春•香洲区期末)如图,用边长为3的两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面积为18的大正方形,则大正方形的边长最接近的整数是()A.4B.5C.6D.7【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概念结合正方形的性质得出其边长,进而得出答案.【解答】解:∵用边长为3的两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大正方形的面积为:9+9=18,则大正方形的边长为:18,∵16<18< 4.52,∴4<18<4.5,∴大正方形的边长最接近的整数是4.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算术平方根,正确掌握算术平方根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变式5-3】(2022春•江津区校级月考)若x、y为两个连续的整数,且x<39<y,则x+y=.【分析】通过36<39<49求解.【解答】解:∵36<39<49,∴6<39<7,∴x=6,y=7,∴x+y=13.故答案为:13.【点评】本题考查了估算算术平方根的大小,平方根的定义的应用,解此题的关键是求出x、y的值.【变式5-4】(2023秋•青龙县期中)估算2+14的值在()A.4到5之间B.5到6之间C.6到7之间D.7到8之间【分析】先估算出14的取值范围,进而可得出结论.【解答】解:∵9<14<16,∴3<14<4,∴5<2+14<6.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估算无理数的大小,熟知估算无理数大小要用逼近法是解题的关键.【变式5-5】(2023秋•秦都区期中)估计23−2的值在()A.2到3之间B.1到2之间C.3到4之间D.4到5之间【分析】先估算出23的大小,进而估算23−2的范围.【解答】解:∵16<23<25,∴4<23<5,∴2<23−2<3,∴23−2的值在2和3之间.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估算无理数的大小,估算无理数大小要用逼近法.【变式5-6】(2022•南关区校级开学)已知x,y为两个连续的整数,且x<20<y,则5x+y的值为.【分析】先求出20的范围,求出x、y的值,求出5x+y的值,根据平方根的定义求出即可.【解答】解:∵4<20<5,∴x=4,y=5,∴5x+y=5×4+5=25,∴5x+y的平方根是±5,故答案为:±5.【点评】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的大小,平方根的定义的应用,解此题的关键是求出x、y的值.【变式5-7】(2023秋•二七区校级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解答问题:大家知道2是无理数,而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因此2的小数部分我们不可能全部写出来,于是小明用2−1来表示2的小数部分,你同意小明的表示方法吗?事实上,小明的表示方法是有道理的,因为2的整数部分是1,将2减去其整数部分,差就是2的小数部分.请解答:(1)23的整数部分是,小数部分是;(2)如果7+1的小数部分为,9−17的整数部分为b,求+−7的平方根;(3)已知10+7=+,其中x是整数,且0<y<1,求x﹣y的相反数.【分析】(1)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估算无理数23的大小即可;(2)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估算无理数7+1,9−17的大小即可确定a、b的值,再代入计算即可;(3)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估算无理数10+7的大小确定整数部分x,小数部分是y,再求出x﹣y的相反数即可.【解答】解:(1)42=16,52=25,而16<23<25,∴4<23<5,∴23的整数部分是4,小数部分为23−4,故答案为:4,23−4;(2)∵22=4,32=9,而4<7<9,∴2<7<3,∴3<7+1<4,∴7+1的整数部分是3,小数部分为7+1﹣3=7−2,即a=7−2;∵4<17<5,∴﹣5<−17<−4,∴4<9−17<5,∴9−17的整数部分是4,即b=4,∴a+b−7=7−2+4−7=2,∴+−7的平方根是±2;(3)∵2<7<3,∴12<10+7<13,∴10+7的整数部分是12,小数部分是10+7−12=7−2,又∵10+7=+,其中x是整数,且0<y<1,∴x=12,y=7−2,∴x﹣y的相反数是y﹣x=7−14.【点评】本题考查估算无理数的大小,掌握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的定义是正确解答的前提.【例题6】通过估算,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1)6(2(3)5−121;(4)3+12112.【分析】(1)利用平方运算,比较大小即可解答;(2)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意义,比较大小即可解答;(3)先估算出5的值的范围,再估算出5−1的值的范围,进行计算即可解答;(4)先估算出3的值的范围,再估算出3+1的值的范围,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答】解:(1)∵62=36,(35)2=35,∴36>35,∴6>35,故答案为:>;(2)∵8<10,∴8<10,故答案为:<;(3)∵4<5<9,∴2<5<3,∴1<5−1<2,∴12<5−12<1,故答案为:<;(4)∵1<3<4,∴1<3<2,∴2<3+1<3,∴132,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数的大小比较,熟练掌握估算算术平方根的值的大小是解题的关键.【变式6-1】(2023春•西城区校级期中)比较大小:(1;(2)5−11.【分析】(1)先把4写成算术平方根的形式,然后根据算术平方根的被开方数越大,那个数就越大进行解答;(2)先估算5的大小,然后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1)∵4=16,17>16,∴17>4;(2)∵2<5<3,∴5−1>1,故答案为:(1)>;(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实数的大小比较,解题关键是能够正确的估算无理数的大小.【变式6-2】(2022秋•新津县校级月考)比较大小:3−1212,23.【分析】(1)比较出两个数的差的正负,即可判断出它们的大小关系.(2)首先比较出两个数的平方的大小关系;然后根据:两个正实数,平方大的,这个数也大,判断出原来的两个数的大小关系即可.【解答】解:(1)∵3−12−12=32−1<0,∴3−12<12.(2)(32)2=18,(23)2=12,∵18>12,∴32>23.故答案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正实数>0>负实数,两个正实数,平方大的,这个数也大.【变式6-3】(2023春•前进区月考)比较2,5,37的大小,正确的是()A.2<5<37B.2<37<5C.37<2<5D.37<5<2【分析】先分别求出这三个数的六次方,然后比较它们的六次方的大小,即可比较这三个数的大小.【解答】解:∵26=64,(5)6=[(5)2]3=125,(37)6=[(37)3]2=49,而49<64<125,∴(37)6<(5)6<26,∴37<2<5.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实数的比较大小,根据开方和乘方互为逆运算将无理数化为有理数,然后比较大小是解决此题的关键.【变式6-4】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1)120与11.(2)5+12与2.【分析】(1)根据11=121,即可进行比较;(2)先通分,可得2=42,再比较分子5+1与4的大小即可求解.【解答】解:(1)∵11=121,120<121,∴120<11.(2)∵2=42,5+1<4,∴5+12<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的估算能力,两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的比较大小可以通过平方的方法进行,两个式子平方的值大的,对应的式子的值就大.【变式6-5】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1)8与10;(2)65与8;(3)5−12与0.5;(4)5−12与1.【分析】(1)根据8<10,即可解答;(2)根据8=64,即可进行比较;(3)求出2<5<3,不等式两边都减去1,再不等式两边都除以2即可;(4)求出2<5<3,不等式两边都减去1,再不等式两边都除以2即可.【解答】解:(1)∵8<10,∴8<10;(2)∵64=8,64<65,∴65>64,∴65>8;(3)∵2<5<3,∴1<5−1<2,∴12<5−12<1,∴5−12>12.(4)∵2<5<3,∴1<5−1<2,∴12<5−12<1,∴5−12<1.【点评】本题考查了数的大小比较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能否选择适当的方法比较两个数的大小.【例题7】(2022秋•大竹县校级期末)实数a、b在数轴上对应点的位置如图,则|a﹣b|−2的结果是()A.2a﹣b B.b﹣2a C.b D.﹣b【分析】首先由数轴可得a<b<0,然后利用算术平方根与绝对值的性质,即可求得答案.【解答】解:根据题意得:a<b<0,∴a﹣b<0,∴|a﹣b|−2=|a﹣b|﹣|a|=(b﹣a)﹣(﹣a)=b﹣a+a=b.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数轴、算术平方根与绝对值的性质.此题难度适中,注意2=|a|.【变式7-1】实数a、b在数轴上所对应的点如图所示,则|3−b|+|a+3|+2的值.【分析】直接利用数轴结合绝对值以及平方根的性质化简得出答案.【解答】解:由数轴可得:a<−3,0<b<3,故|3−b|+|a+3|+2=3−b﹣(a+3)﹣a=3−b﹣a−3−a=﹣2a﹣b.故答案为:﹣2a﹣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的运算以及实数与数轴,正确化简各式是解题关键.【变式7-2】实数a、b、c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化简(−p2−|a+c|+(−p2−|b|【分析】利用数轴首先得出各式的符号,进而化简得出答案.【解答】解:如图所示:a﹣b<0,a+c<0,c﹣b<0,b>0,则原式=b﹣a+a+c+b﹣c﹣b=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与数轴,正确判断出各式的符号是解题关键.【变式7-3】(2021春•南通期末)如图,a,b,c是数轴上三个点A、B、C所对应的实数.试化简:2+|a+b|+3(+p3−|b﹣c|.【分析】直接利用数轴得出c>0,a+b<0,b﹣c<0,再化简求解.【解答】解:由数轴可得:c>0,a+b<0,b﹣c<0,原式=c﹣a﹣b+(a+b)+(b﹣c)=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运算以及实数与数轴,正确化简各式是解题关键.【变式7-4】实数a,b,c表示在数轴上如图所示,完成下列问题,试化简:(−p2−|−U+3(−p3.【分析】根据题意可得:b<0<a<c,从而可得a﹣c<0,b﹣a<0,然后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绝对值,立方根的意义进行化简计算,即可解答.【解答】解:由题意得:b<0<a<c,∴a﹣c<0,b﹣a<0,∴(−p2−|−U+3(−p3=c﹣a﹣(a﹣b)+b﹣c=c﹣a﹣a+b+b﹣c=2b﹣2a.【点评】本题考查了整式的加减,实数与数轴,准确熟练地进行计算是解题的关键.【变式7-5】(2022秋•保定月考)如图,一只蚂蚁从点B沿数轴向左爬了2个单位长度到达点A,点B 表示3,设点A所表示的数为m.(1)实数m的值是;(2)求(m+2)2+|m+1|的值.【分析】(1)根据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关系进行计算即可得出答案;(2)把(1)中m的值代入进行计算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1)根据题意可得,m=3−2;故答案为:3−2;(2)m+1=3−2+1=3−1,∵1<3<2,∴0<3−1<1,(m+2)2+|m+1|=(3−2+2)2+|3−1|=(3)2+3−1=3+3−1=2+3.故答案为:2+3.【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实数与数轴及绝对值,熟练掌握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关系及绝对值的性质进行求解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变式7-6】(2022秋•青龙县月考)如图,一只蚂蚁从点A沿数轴向右爬了2个单位长度到达点B,点A 表示−2,设点B所表示的数为m.(1)实数m的值是;(2)求(m+1)(1﹣m)的值;(3)在数轴上还有C,D两点分别表示实数c和d,且|c+3|与−5互为相反数,求c+3d的平方根.【分析】(1)根据点A沿数轴向右爬了2个单位长度到达点B,即可得到m的值;(2)根据(1)的结果求值即可;(3)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得到c,d的值,代入代数式求值,再求平方根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1)∵一只蚂蚁从点A沿数轴向右爬了2个单位长度到达点B,点A表示−2,∴m=−2+2,故答案为:−2+2;(2)(m+1)(1﹣m)=1﹣m2=1﹣(−2+2)2=1+42−6=42−5;(3)∵|c+3|与−5互为相反数,∴|c+3|+−5=0,∵|c+3|≥0,−5≥0,∴c+3=0,d﹣5=0,∴c=﹣3,d=5,∴c+3d=(﹣3)+3×5=﹣3+15。
八年级数学实数教案5篇
八年级数学实数教案5篇一节数学课不但要把该节的内容让学生能够接受,更重要的是启发学生去思考,引导学生从抽象的理论到实践的过程,对于方法的探索采用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八年级数学实数教案5篇,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八年级数学实数教案1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实数》的第六节内容.在本节之前学生已学习了平方根.立方根,认识了无理数,了解了无理数是客观存在的,从而将有理数扩充到实数范围,使学生对数认识进一步深入.中学阶段有关数的问题多是在实数范围内进行讨论的,同时实数内容也是今后学习一元二次方程.函数的基础.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节教材的特点,以及八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制定如下目标).知识技能:(1)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以及实数的分类.(2)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具有一一对应关系.数学思考:(1)经历对实数进行分类的过程,发展学生的分类意识.(2)经历从有理数逐步扩充到实数的过程,了解人类对数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解决问题:通过无理数的引入,使学生对数的认识由有理数扩充到实数.情感态度:(1)通过了解数系扩充体会数系扩充对人类发展的作用.(2)敢于面对数学活动中的困难,并能有意识地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实数意义,能对实数进行分类,明确数轴上的点与实数一一对应并能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无理数.难点: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无理数.二.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节课前,学生已掌握对一个非负数开平方和对一个数开立方运算.课本对学生掌握实数要求不高.只要求学生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意义.但实数的知识却贯穿中学数学始终,所以我们只能逐步加深学生对实数的认识.本节主要引导学生熟知实数的概念和意义,为后面学习打下基础.三.教法学法分析:教法分析: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我采用的是引导发现法.类比法和多媒体辅助教学.(1)在教学中通过设置疑问,创设出思维情境,然后引导学生动脑.动手,使学生在开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促进思维的发展.(2)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大教学的容量和直观性,增强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目的.(3)教具:三角板.圆规.多媒体.学法分析:我们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必须教给他们好的学习方法,让他们学会学习.享受学习.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引导学生〝仔细看.动脑想.多交流.勤练习〞的学习,增强参与意识,让他们体验获取知识的历程,掌握思考问题的方法,逐渐培养他们〝会观察〞.〝会类比〞.〝会分析〞.〝会归纳〞的能力.四.教程分析:针对本节教材的特点,我把教学过程设计为以下五个环节: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2.6实数》说课稿一.创设问题情景,引出实数的概念内容:问题:(1)什么是有理数?有理数怎样分类?(2)什么是无理数?带根号的数都是无理数吗?意图:回顾以前学习过的内容,为进一步学习引入无理数后数的范围的扩充作准备.学生回答: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带根号的数不一定是无理数.3.把下列各数分别填入相应的集合内.有理数集合.无理数集合,,,,,,,,,,0,0.3737737773……(相邻两个3之间7的个数逐次增加1)意图:通过将以上各数填入有理数集合和无理数集合,建立实数概念.教师引导学生得出实数概述并板书: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实数(realnumber).教师点明:实数可分为有理数与无理数.最后多媒体展示具体分类,并对有理数和无理数从小数的角度进行说明.二.议一议,1.在实数概念基础上对实数进行不同分类.无理数与有理数一样,也有正负之分,如是正的,是负的.教师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1)你能把,,,,,,,,,,0,0.3737737773……(相邻两个3之间7的个数逐次增加1)等各数填入下面相应的集合中?正数集合:负数集合:(2)0属于正数吗?0属于负数吗?(3)实数除了可以分为有理数与无理数外,实数还可怎样分?意图:在实数概念形成的基础上对实数进行不同的分类.上面的数中有0,0不能放入上面的任何一个集合中,学生容易遗漏,强调0也是实数,但它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应单独作一类.提醒学生分类可以有不同的方法,但要按同一标准不重不漏.让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形成共识:实数也可以分为正实数.0.负实数.2.了解实数范围内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在有理数中,有理数a的的相反数是什么,不为0的数a的倒数是什么.在实数范围内,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和有理数范围内的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完全一样.例如,和是互为相反数,和互为倒数.,,,.三.想一想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1.a是一个实数,它的相反数为,绝对值为;2.如果,那么它的倒数为.意图:从复习入手,类比有理数中的相关概念,建立实数的相反数.倒数和绝对值等概念,它们的意义和有理数范围内的意义是一致的让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并板书:实数a的相反数为,绝对值为,若它的倒数为(教师指明:0没有倒数)增加练习:(多媒体展示)第一组1.的绝对值是2.a是一个实数,它的绝对值是第二组:1.的相反数是,绝对值是2.绝对值等于的数是,3.的绝对值是4.正实数的绝对值是,0的绝对值是,负实数的绝对值是例题:求下列各数的相反数.倒数.绝对值(1)(2)(3)学生上黑板完成,教师巡视学生如何书写,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最后与学生共同纠正.明晰:实数和有理数一样,可以进行加.减.乘.除.乘方运算,而且有理数的运算法则与运算律对实数仍然适用.(媒体展示两个举例)四.议一议.探索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无理数1.每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那么无理数是否也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呢?你能在数轴上找到表示.和这样的无理数的点吗?2.多媒体展示的做法和和的做法如图OA=OB,数轴上A点对应的数是多少?让学生充分思考交流后,引导学生达成以下共识:探讨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实数,将数和图形联系在一起,让学生进一步领会数形结合的思想,利用数轴也可以直观地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1)A点对应的数等于,它介于1与2之间.(2)每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3)每一个无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4)每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每一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反过来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一个实数.即实数和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4)和有理数一样,在数轴上,右边的点比左边的点表示的数大.五.随堂练习(多媒体展示)第一组:判断题:①实数不是有理数就是无理数.②无理数都是无限不循环小数.③无理数都是无限小数④带根号的数都是无理数.⑤无理数一定都带根号.⑥两个无理数之积不一定是无理数.⑦两个无理数之和一定是无理数.⑧数轴上的任何一点都可以表示实数.第二组: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无限小数都是无理数;(2)无理数都是无限小数;(3)带根号的数都是无理数.2.求下列各数的相反数.倒数和绝对值:(1)(2)(3)3.在数轴上作出对应的点.意图:通过以上练习,检测学生对实数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六.小结1.实数的概念2.实数可以怎样分类3.实数a的相反数为,绝对值,若,它的倒数为.4.数轴上的点和实数一一对应.七.作业课本习题2.81.2.3题结束语:多媒体展示: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列夫托尔斯泰八.板书设计:实数1.实数的概念4.实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关系2.实数的分类5.例题3.实数a的相反数为,6.学生练习绝对值,若,它的倒数为八年级数学实数教案2学习目标1 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2会对实数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知道实数和数轴上的点的关系.能估算无理数的大小3了解实数范围内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学习重点正确理解实数的概念学习难点理解实数的概念问题用计算机把下列有理数写成小数的形式5?3,7,8,_90,9我们知道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所以任意一个有理数都可以写成有限小数或无限不循环小数的形式,反之,任何有限小数或无限小数也都是有理数.那么无限不循环小数叫什么呢?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通过上两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许多数的平方根或立方根都是无限不循环小数,例如 . .? . 等都是无理数,π=3.__926…也是无理数.实数: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有理数有限小数或无限小数依此分类实数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像有理数一样,无理数也有正负之分,由于非0有理数和无理数都有3479_5 正负之分,所以依此分类为正实数正有理数正无理数实数0负有理数负实数负无理数例一.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集合内0.6.-43.0.33. 0._ .π.(1)有理数集合:{}(2)无理数集合:{}(3)整数集合 :{}(4)分数集合:{}(5)实数集合:{}我们知道,每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无理数是否也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呢?事实上,每一个无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表示出来.即数轴上的点有些表示有理数,有些表示无理数.当数从有理数扩充到实数后,实数与数轴上的点就是一一对应的,即每一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反过来,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一个实数.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与有序实数对之间也是一一对应的.与有理数一样,对于数轴上的任意两个点,右边的点所表示的实数总比左边的点表示的实数大.当数从有理数扩充到实数以后,有理数关于相反数的绝对值的意义同样适合实数.(1)数a的相反数是-a,(a表示任何实数)(2)一个正实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实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课堂小结1.这节课你学到的知识有2.这节课你的收获有3.这节课应注意的问题有练习题a1.若实数a满足a??1,则() A.a?0B.a?0C.a?0D.a?0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无限小数都是无理数B.带根号的数都是无理数C.无理数是无限小数D.无理数是开方开不尽的数3.和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的是()A 整数B 有理数C 无理数D 实数35?_4.绝对值等于的数是,的相反数是,?8的相反数是;1?2的相反数是_________________,绝对值是.5.如果一个实数的绝对值是3?7,那么这个实数是6.比较大小:-7?4八年级数学实数教案3教学难点:绝对值.教学过程:一. 复习:1.实数分类:方法(1) ,方法(2)注:有限小数.无限循环小数是有理数,可化为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例1判断:(1) 两有理数的和.差.积.商是有理数;(2) 有理数与无理数的积是无理数;(3) 有理数与无理数的和.差是无理数;(4) 小数都是有理数;(5) 零是整数,是有理数,是实数,是自然数; (6) 任何数的平方是正数; (7) 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 (8) 两无理数的和是无理数. 例2下列各数中:-1,0, , ,1.1_0_ , , ,- , ,2, . 有理数集合{ …}; 正数集合{ …};整数集合{ …};自然数集合{…};分数集合{ …}; 无理数集合{ …};绝对值最小的数的集合{ …};2.绝对值: = (1) 有条件化简例3.①当1 ②a,b,c为三角形三边,化简③如图,化简 + . (2) 无条件化简 ;例4.化简解:步骤①找零点;②分段;③讨论.例5.①已知实数abc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化简|a+b|-|c-b|的结果为②当-3例6.阅读下面材料并完成填空你能比较两个数__和__的大小吗?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先把问题一般化,既比较nn+1和(n+1)n的大小(的整数),然后从分析=1,=2,=3,....这些简单的情况入手,从中发现规律,经过规纳,猜想出结论.(1) 通过计算,比较下列①——⑦各组中两个数的大小(在横线上填〝 .=. 〞号〞)①_ _ ;②23 32;③34 43;④45 54;⑤56 65;⑥67 76⑦78 87(2)对第(1)小题的结果进行归纳,猜想出nn+1和(n+1)n的大小关系是(3)根据上面的归纳结果猜想得到的一般结论是: __ __练习:(1)若a -6,化简 ;(2)若a 0,化简(3)若 ;(4)若 = ;(5)解方程 ;(6)化简: .二. 小结:;三.作业:四.教后感:八年级数学实数教案41.体现了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新课程理念.对于例题的处理,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了〝尝试—交流—讲评—讨论〞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参与性.同样采用了〝尝试—发现—归纳〞的方式.使学生清楚新旧知识的区别和联系.当然类比的对象也可能出现差异,这在进一步的类比有理数与数轴的关系时就表现出来了,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不是一一对应的,而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2.重视数学思想方法与算法算理的渗透,本节课在这一方面主要是让学生感知研究数学问题的一般方法(分类.辨析.归纳.化归等),通过让学生不断回顾有理数的相反数.绝对值.混合运算等知识,有意识地让学生类比旧知识,自主学习新知识,很好地发展了学生的类比能力.3.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注重引导学生参与探究.归纳(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实数范围内的相反数.绝对值含义,以及实数范围内的混合运算法则.4. 注意学生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与他人合作中受益,学会交流,学会倾听和接受别人的意见和建议.从课堂上学生的反映情况也看到了不足:1.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较少.对于学生,会对实数进行分类,没有大面积利用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有些面面俱到包揽太多,过于低估学生的学习能力,应给学生留有一定的学习空间.2.有些细节的重点地方忽略了,比如学生在表示出根号5,根号_等点时引导学生总结无理数也可在数轴上表示,此处如果再设计一问:反过来说,有理数把数轴填满了吗?引导学生回到本节课题实数与数轴的点一一对应. 3.分层教学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该有不同的要求,在教学中应该多加注意,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并且要有相应的激励方法,学生才能有热情去学习.数学课堂不应仅仅是学习的地方,更应是学生〝生活〞的乐园.让生活走进初中数学课堂,适应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个性发展的需要,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在数学课堂中接触生活.感悟生活,学习生活中必需的数学,才能更好地实践课改精神,推进高效课堂的进行.八年级数学实数教案5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通过拼图活动,让学生感受无理数产生的实际背景和引入的必要性.2.能判断给出的数是否为有理数;并能说出现由.(二)能力训练目标:1.让学生亲自动手做拼图活动,感受无理数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培养大家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2.通过回顾有理数的有关知识,能正确地进行推理和判断,识别某些数是否为有理数,训练他们的思维判断能力.(三)情感与价值观目标:1.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大家学习数学的热情.2.引导学生充分进行交流,讨论与探索等教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合作与钻研精神.3.了解有关无理数发现的知识,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他们为真理而奋斗的精神.教学重点1.让学生经历无理数发现的过程.感知生活中确实存在着不同于有理数的数.2.会判断一个数是否为有理数.教学难点1.把两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的动手操作过程.2.判断一个数是否为有理数.教学方法教师引导,主要由学生分组讨论得出结果.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学过不计其数的数,概括起来我们都学过哪些数呢?[生]在小学我们学过自然数.小数.分数.[生]在初一我们还学过负数.[师]对,我们在小学学了非负数,在初一发现数不够用了,引入了负数,即把从小学学过的正数.零扩充到有理数范围,有理数包括整数和分数,那么有理数范围是否就能满足我们实际生活的需要呢?下面我们就来共同研究这个问题.二.讲授新课1.问题的提出[师]请大家四个人为一组,拿出自己准备好的两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和剪刀,认真讨论之后,动手剪一剪,拼一拼,设法得到一个大的正方形,好吗?[生]好.(学生非常高兴地投入活动中).[师]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每个小组都完成了任务,请各组把拼的图展示一下.同学们非常踊跃地呈现自己的作品给老师.[师]现在我们一齐把大家的做法总结一下:下面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假设拼成大正方形的边长为a,则a应满足什么条件呢?[生甲]a是正方形的边长,所以a肯定是正数.[生乙]因为两个小正方形面积之和等于大正方形面积,所以根据正方形面积公式可知a2=2.[生丙]由a2=2可判断a应是1点几.[师]大家说得都有道理,前面我们已经总结了有理数包括整数和分数,那么a是整数吗?a是分数吗?请大家分组讨论后回答.[生甲]我们组的结论是:因为_=1,_=4,32=9,…整数的平方越来越大,所以a应在1和2之间,故a不可能是整数.[生乙]因为,…两个相同因数的乘积都为分数,所以a不可能是分数.[师]经过大家的讨论可知,在等式a2=2中,a既不是整数,也不是分数,所以a不是有理数,但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像a这样的数,由此看来,数又不够用了.2.做一做投影片§2.1.1 A(1)在下图中,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为边的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2)设该正方形的边长为b,则b应满足什么条件?b是有理数吗?[师]请大家先回忆一下勾股定理的内容.[生]在直角三角形中,若两条直角边长为a,b,斜边为c,则有a2+b2=c2.[师]在这题中,两条直角边分别为1和2,斜边为b,根据勾股定理得b2=_+_,即b2=5,则b是有理数吗?请举手回答.[生甲]因为_=4,32=9,4 5 9,所以b不可能是整数.[生乙]没有两个相同的分数相乘得5,故b不可能是分数.[生丙]因为没有一个整数或分数的平方为5,所以5不是有理数.[师]大家分析得很准确,像上面讨论的数a,b都不是有理数,而是另一类数——无理数.关于无理数的发现是付出了昂贵的代价的.早在公元前,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认为万物皆〝数〞,即〝宇宙间的一切现象都能归结为整数或整数之比〞,也就是一切现象都可用有理数去描述.后来,这个学派中的一个叫希伯索斯的成员发现边长为1的正方形的对角线的长不能用整数或整数之比来表示,这个发现动摇了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信条,据说为此希伯索斯被投进了大海,他为真理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但真理是不可战胜的,后来古希腊人终于正视了希伯索斯的发现.也就是我们前面谈过的a2=2中的a不是有理数.我们现在所学的知识都是前人给我们总结出来的,我们一方面应积极地学习这些经验,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死搬教条,要大胆质疑,如不这样科学就会永远停留在某处而不前进,要向古希腊的希伯索斯学习,学习他为捍卫真理而勇于献身的精神.三.课堂练习(一)课本P35随堂练习如图,正三角形ABC的边长为2,高为h,h可能是整数吗?可能是分数吗?解:由正三角形的性质可知BD=1,在Rt△ABD中,由勾股定理得h2=3.h不可能是整数,也不可能是分数.(二)补充练习为了加固一个高2米.宽1米的大门,需要在对角线位置加固一条木板,设木板长为a米,则由勾股定理得a2=_+_,即a2=5,a的值大约是多少?这个值可能是分数吗?解:a的值大约是2.2,这个值不可能是分数.四.课堂小结1.通过拼图活动,经历无理数产生的实际背景,让学生感受有理数又不够用了.2.能判断一个数是否为有理数.五.课后作业:见作业本.§2.1 数怎么又不够用了(二)教学目标(一) 知识目标:1.借助计算器探索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并从中体会无限逼近的思想.2.会判断一个数是有理数还是无理数.(二)能力训练目标:1.借助计算器进行估算,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并在活动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2.探索无理数的定义,以及无理数与有理数的区别,并能辨别出一个数是无理数还是有理数,训练大家的思维判断能力.(三)情感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理解估算的意义,掌握估算的方法,发展学生的数感和估算能力.2.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辨识能力.教学重点1.无理数概念的探索过程.2.用计算器进行无理数的估算.3.了解无理数与有理数的区别,并能正确地进行判断.教学难点1.无理数概念的建立及估算.2.用所学定义正确判断所给数的属性.教学方法老师指导学生探索法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在上节课了解到有理数又不够用了,并且我们还发现了一些数,如a2=2,b2=5中的a,b既不是整数,也不是分数,那么它们究竟是什么数呢?本节课我们就来揭示它的真面目.二.讲授新课1.导入:[师]请看图大家判断一下3个正方形的边长之间有怎样的大小关系?说说你的理由.[生]因为3个正方形的面积分别为1,2,4,而面积又等于边长的平方,所以面积大的正方形边长就大.[师]大家能不能判断一下面积为2的正方形的边长a的大致范围呢?[生]因为a2大于1且a2小于4,所以a大致为1点几.[师]很好.a肯定比1大而比2小,可以表示为1 a 2.那么a究竟是1点几呢?请大家用计算器进行探索,首先确定十分位,十分位究竟是几呢?如1._=1._,1._=1.44,1.32=1.69,1.42=1.96,1.52=2.25,而a2=2,故a应比1.4大且比1.5小,可以写成1.4 a 1.5,所以a是1点4几,即十分位上是4,请大家用同样的方法确定百分位.千分位上的数字. p=[生]因为1.4_=1.9881,1.4_=2._64,所以a应比1.41大且比1.42小,所以百分位上数字为1.[生]因为1.4_2=1.99__,1.4_2=1.993744,1.4_2=1.996569,1.4_2=1.999396,1.4_2=2.0__5,所以a应比1.4_大而比1.4_小,即千分位上的数字为4.[生]因为1.4__=1.99996_4,1.4_32=2.00_4449,所以a应比1.4_2大且比1.4_3小,即万分位上的数字为2.[师]大家非常聪明,请一位同学把自己的探索过程整理一下,用表格的形式反映出来.[生]我的探索过程如下.边长a 面积S1 a2 p= 1 s 41.4 a 1.5 p= 1.96 s2.251.41 a 1.42 p= 1.9881 s2._641.4_ a 1.4_ p= 1.999396 s2.0__51.4_2 a 1.4_3 p= 1.99996_4 s2.00_4449[师]还可以继续下去吗?[生]可以.[师]请大家继续探索,并判断a是有限小数吗?[生]a=1.4_2_56…,还可以再继续进行,且a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师]请大家用上面的方法估计面积为5的正方形的边长b的值.边长b会不会算到某一位时,它的平方恰好等于5?请大家分组合作后回答.(约4分钟)[生]b=2.236_7978…,还可以再继续进行,b也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生]边长b不会算到某一位时,它的平方恰好等于5,但我不知道为什么.[师]好.这位同学很坦诚,不会就要大胆地提出来,而不要冒充会,这样才能把知识学扎实,学透,大家应该向这位同学学习.这个问题我来回答.如果b算到某一位时,它的平方恰好等于5,即b是一个有限小数,那么它的平方一定是一个有限小数,而不可能是5,所以b不可能是有限小数.2.无理数的定义请大家把下列各数表示成小数.3,,并看它们是有限小数还是无限小数,是循环小数还是不循环小数.大家可以每个小组计算一个数,这样可以节省时间.[生]3=3.0, =0.8, = ,,[生]3, 是有限小数, 是无限循环小数.[师]上面这些数都是有理数,所以有理数总可以用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表示.反过来,任何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都是有理数.。
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
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
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实数的概念和图示:介绍了实数的定义、有理数和无理数的区别,以及实数在数轴上的图示方法。
2. 幂的概念和运算:介绍了幂的基本概念、指数的性质和运算法则,以及整数指数幂的特殊情况。
3. 平方根和立方根:讲解了平方根和立方根的概念、有理数平方根的计算方法,以及立方根的性质和计算方法。
4. 实数的大小比较:介绍了实数的大小比较,包括正数、负数、零的大小关系,以及绝对值的概念和性质。
5. 实数的运算:讨论了实数的四则运算规则,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运算法则。
6. 实数的应用:介绍了实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数据的计算、数学建模等。
以上是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的主要内容概述,具体章节的细节内容可能根据不同教材的编写有所差异。
如果需要更详细的学习内容,请参考相应的教材或教学大纲。
冀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4.3《实数》说课稿3
冀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4.3《实数》说课稿3一. 教材分析冀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4.3《实数》是学生在掌握了有理数和无理数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实数进行系统学习的章节。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实数的定义、实数的分类以及实数与数轴的关系等。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实数的内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和无理数的基本概念,对数轴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实数的定义和分类,以及实数与数轴的关系,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例来理解实数的内涵,并通过数轴来直观地表示实数。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实数的定义,掌握实数的分类,能正确运用实数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引导学生掌握实数的内涵,培养学生运用数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实数的定义和分类2.实数与数轴的关系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例来理解实数的内涵。
2.利用数轴作为教学辅助工具,直观地表示实数,帮助学生理解实数与数轴的关系。
3.采用分组讨论和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复习有理数和无理数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思考实数的定义。
2.新课导入:介绍实数的定义和分类,引导学生通过实例来理解实数的内涵。
3.实例分析:利用数轴来表示实数,引导学生理解实数与数轴的关系。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实数与数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总结:对本节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实数的定义、分类和实数与数轴的关系。
6.作业布置:布置有关实数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实数的定义和分类1.实数的定义:有理数 + 无理数2.实数的分类:正实数、负实数、零实数与数轴的关系1.实数与数轴的对应关系2.实数在数轴上的表示八. 说教学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作业批改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对实数的定义、分类和实数与数轴的关系的理解程度,以及运用实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八年级数学上册实数知识点
八年级数学上册实数知识点在八年级数学课程中,实数是重要的概念之一。
实数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是数学中的基本概念之一。
本文将重点介绍实数的相关知识。
一、实数的定义实数是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的数。
它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
具体来说,有理数是可以表示为两个整数的比值的数,而无理数则不能表示为两个整数的比值。
二、实数的表示1、数轴上的表示实数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
数轴上的零点表示0,正数表示在零点右侧的数,负数表示在零点左侧的数。
2、小数的表示小数是实数的一种常见表示形式。
它的整数部分表示数轴上的整数部分,小数部分表示数轴上的小数部分。
三、实数的基本性质实数具有以下基本性质:1、对于任意实数a,b,c,满足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
2、实数有加法逆元和乘法逆元。
对于任意实数a,存在一个实数-b,使得a+b=0;对于任意非零实数a,存在一个实数1/a,使得a×1/a=1。
3、实数的四则运算仍为实数。
特别的,除数为0时,除法没有意义。
四、实数的关系运算实数之间可以进行大小比较。
常用的关系运算有以下几种:1、大于:设a,b为实数,若a>b,则a在数轴上位于b的右侧。
2、小于:设a,b为实数,若a<b,则a在数轴上位于b的左侧。
3、大于等于:设a,b为实数,若a≥b,则a在数轴上位于b 的右侧或位于同一点上。
4、小于等于:设a,b为实数,若a≤b,则a在数轴上位于b 的左侧或位于同一点上。
五、实数的应用实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广泛。
例如,将数轴上的点和实际情况对应,可以用来表示温度、海拔高度、经纬度等物理量。
六、实数的拓展除了有理数和无理数以外,还有复数等拓展概念。
复数包括实部和虚部,是实数和虚数的和。
虚数有单位虚数i,满足i²=-1。
七、总结实数是数学中的基本概念之一,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
实数有数轴上的表示和小数的表示两种方式,还具有四则运算、大小比较等基本性质。
实数的应用非常广泛,还有复数等拓展概念。
八年级数学上册PPT精美课件《实数》小结与复习
8. 9 的算术平方根是 3 ; 9. (-5)3 的立方根是 -5 ; 10. 10-2 的平方根是 ±0.1 .
12. 实数 a,b,c,d 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如图所示,则 将它们用“ < ”连接是 c < d < b < a .
c
d
其中:
ab a + b
0 ba
d c -d - c
cb b - c
八年级数学上 教学课件
第二章 实数
小结与复习
知识构架 知识梳理
当堂练习
课后作业
知识构架
实数
平方根与 立方根
概念与 性质
平方根 算术平方根 立方根 定义 分类 定义:最简二次根式
二次根式 性质:积(商)的算术平方根
运算:加、减、乘、除、乘方
知识梳理
一 实数的相关概念
1. 实数的分类
有理数(有限或无限
b
a+b = 0) ab = 1)
4. 绝对值(到原点的距离) a (a > 0)
① |a|= 0 (a = 0) |a| 为非负数,即 |a|≥0 -a (a < 0)
② 非负式的常见形式有:|a|; a2; a2; a 5. 实数的大小比较
① 利用数轴(右边的数总比左边大);
② 作差与 0 比;
⑵商的算术平方根:等于算术平方根的商;
a a a≥0,b>0
bb
3、最简二次根式 :
满足以下三个条件的二次根式叫最简二次根式:
⑴被开方数不能含有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 反例:54
⑵被开方数不能含有分母; 反例:1
2
⑶分母不能含有根号. 反例:1
3
注意:二次根式的化简与运算,最后结果应化成最简
冀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4.3《实数》教学设计2
冀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4.3《实数》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冀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4.3《实数》是学生在掌握了有理数和无理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实数的相关知识。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实数的定义、实数的分类、实数与数轴的关系等。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实数的意义,掌握实数的分类,了解实数与数轴的关系,为后续学习函数、方程等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有理数和无理数,对数的运算、大小比较等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实数的定义、分类和实数与数轴的关系等概念,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讲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通过实例、图形等方式,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实数的意义,建立实数与数轴的联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实数的定义,掌握实数的分类,了解实数与数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图形等方式,培养学生直观理解实数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实数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感受数学的严谨性和美。
四. 教学重难点1.实数的定义和分类。
2.实数与数轴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实例、图形等方式,引导学生直观地理解实数的意义,建立实数与数轴的联系。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例和图形,以便引导学生直观地理解实数的意义。
2.准备一些练习题,以便在课堂上进行操练和巩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实例或图形,引导学生回顾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概念,提出问题:“有理数和无理数能否包含所有的数呢?”引发学生的思考,引出实数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介绍实数的定义、实数的分类和实数与数轴的关系。
通过实例和图形,使学生直观地理解实数的意义,建立实数与数轴的联系。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共同完成一些关于实数的练习题。
八年级上册数学实数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数学实数知识点
一、实数的概念
实数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两部分,其中有理数可以表示为分数形式,而无理数则不能。
实数集是数学中最重要的基础,同时也是数学的一个研究方向。
二、实数的分类
实数的分类是按照其性质来划分的。
实数可以分为无限小数和有限小数两类。
无限小数指的是无限循环的小数,而有限小数则是有限位的小数。
另外,实数还可以根据其大小来分类,可以分为正数、负数、零。
三、实数的运算
实数的基本运算有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四种,它们都符合四则运算法则,即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等等。
实数的运算还包括绝对值和幂运算,其中绝对值是指一个实数离原点的距离,幂运算则是指一个数乘以自己的若干次方。
四、实数的比较
实数的大小可以用于比较,可以用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来表示大小的关系。
实数的比较还包括绝对值比较和对数比较,其中绝对值比较是指比较两个实数的绝对值的大小,对数比较则是指比较两个实数的对数的大小。
五、实数的性质
实数具有很多重要的性质,如传递性、对称性、存在性等等。
这些性质在数学研究中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六、实数的应用
实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在金融领域、工程领域、物理学等多个领域中都有应用。
实数的应用可以变得非常复杂,需要学生掌握较高的数学知识才能进行有效的应用。
七、总结
八年级上册数学实数知识点包含了实数的概念、分类、运算、比较、性质和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对于学生而言,掌握这些知识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数学的基础,并有效地应用到生活中。
八年级上册数学实数知识总结
实数一、实数的概念及分类1.实数的分类正有理数有理数零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实数负有理数正无理数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负无理数2.无理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
在理解无理数时, 要抓住“无限不循环”这一时之, 归纳起来有四类:(1)开方开不尽的数, 如等;(2)有特定意义的数, 如圆周率π, 或化简后含有π的数, 如+8等;(3)有特定结构的数, 如0.1010010001…等;(4)某些三角函数值, 如sin60o等二、实数的倒数、相反数和绝对值1.相反数实数与它的相反数时一对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零的相反数是零), 从数轴上看,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所对应的点关于原点对称, 如果a与b互为相反数, 则有a+b=0, a=—b, 反之亦成立。
2.绝对值在数轴上, 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 叫做该数的绝对值。
(|a|≥0)。
零的绝对值是它本身, 也可看成它的相反数, 若|a|=a, 则a≥0;若|a|=-a, 则a≤0。
3.倒数如果a与b互为倒数, 则有ab=1, 反之亦成立。
倒数等于本身的数是1和-1。
零没有倒数。
4.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解题时要真正掌握数形结合的思想, 理解实数与数轴的点是一一对应的, 并能灵活运用。
5.估算三、平方根、算数平方根和立方根1.算术平方根: 一般地, 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 即x2=a, 那么这个正数x就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
特别地, 0的算术平方根是0。
表示方法: 记作“”, 读作根号a。
性质: 正数和零的算术平方根都只有一个, 零的算术平方根是零。
2.平方根: 一般地, 如果一个数x的平方等于a, 即x2=a, 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平方根(或二次方根)。
表示方法: 正数a的平方根记做“”, 读作“正、负根号a”。
性质: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 它们互为相反数;零的平方根是零;负数没有平方根。
开平方:求一个数a 的平方根的运算, 叫做开平方。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实数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实数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数学实数部分的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实数的定义:实数由有理数和无理数组成。
2. 有理数的性质:
- 有理数可以进行四则运算,符号相同的有理数相加(或相乘)的结果仍然是有理数。
- 有理数的加法和乘法满足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
- 有理数除以非零有理数的结果仍然是有理数。
3. 无理数的性质:
- 无理数不能表示为两个整数的比值。
- 无理数可以用无限不循环小数来表示。
- 无理数与有理数的和、差、积、商的结果都是无理数。
4. 实数的扩展:
- 实数集合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
- 实数集合满足实数的代数运算性质和大小关系。
5. 实数的大小关系:
- 实数的大小关系可以用数轴来表示。
- 数轴上实数a与实数b的大小关系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a>b,a<b,a=b。
6. 实数的绝对值:
- 实数a的绝对值表示为|a|,表示a到原点的距离。
- 绝对值的性质:|a|≥0,|a|=0当且仅当a=0,|a|>-a,|ab|=|a||b|。
以上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实数部分的主要知识点,具体的内容还需要参考教材。
八年级上册实数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实数知识点八年级上册数学中的实数知识点在数学中,实数通常指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总称,实数包含了可以用小数、分数或整数来表示的所有数字。
在八年级上册数学学习中,实数就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为学生们的数学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下面,本文将详细介绍八年级上册实数的知识点。
一、实数的分类实数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两大类,其中有理数可以表示成两个整数的比,而无理数不能用有限个整数的比表示。
1.有理数有理数可以表示为分数形式或整数形式,分数形式的有理数又分为有限小数和循环小数。
例如,-5,0,1.5,6/3,-0.25都是有理数。
2.无理数无理数通常记作raiz(a),表示不能化为两个整数的比的实数。
其中irracional 的a≠0,且a不是整数的完全平方数。
例如,根号2,根号3,圆周率都是无理数。
二、实数的运算实数的运算包括加、减、乘、除、乘方等运算,其中加、减、乘、除是四种基本运算。
1.加法运算实数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都成立。
学生们需要牢记两个实数相加等于一数线上这两个点之间的距离。
a +b = b + a (交换律)(a + b) + c = a + (b + c) (结合律)2.减法运算实数减法也有交换律和结合律。
a -b ≠ b - a(a - b) - c = a - (b + c) 或者 (a - c) - b3.乘法运算实数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也成立。
a xb = b x a (交换律)(a x b) x c = a x (b x c) (结合律)4.除法运算实数除法与整数的除法不同,需要注意分母不能为零,当分子为零时,结果为零。
同时,实数的除法没有交换律。
a ÷b ≠ b ÷ a5.乘方运算实数的乘方是将一个实数按照自乘的次数进行运算,指数通常是自然数、整数或分数。
a的n次幂通常表示为a^n。
其中,a^0 = 1,a^1 = a。
三、实数的比较大小方法实数的大小之间有一个大小关系,在生活中也常见不同金额、不同长度或不同体积的比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7
负实数: 2,3.14,39;
有理数:1,0,15, 4,3.14,22,327;
2
7
无理数: 2,π,3 9.
实数与数轴的关系
1.如图1所示,将面积分别为2和3的两个正方形放置在 数轴上,使得正方形的一个顶点和原点O重合,一条 边恰好落在数轴正方向上,其另一个顶点分别为数 轴上的点A和点B.
无限不循
负_无__理__数_ 环小数
按照正负性分类:
正
实
数
正
正
有 无
理 理
数 数
实
数
0
.
负
实
数
负
负
有 无
理 理
数 数
例1 把下列各数分别填入相应的圈:
1 ,0 ,1 5 , 4 ,2 ,π ,-3 .1 4 ,2 2 , 39 ,32 7 .
2
7
…
…
…
…
正实数
负实数
有理数 无理数
解:正实数:1,15, 4,π,22,327;
在实数范围内 ,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 ,和有理数范 围内的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完全一样.
谢谢!
结论
实数和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即每 一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 反过来,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一个实 数.
实数的性质
参照有理数的有关概念,谈谈实数的下列概念: (1)实数的绝对值. (2)互为相反数的实数. (3)—个实数的倒数.
在有理数范围内的一些基本概念(如绝对值、相反数、
倒数)在实数范围内依然适用.
(1)绝对值:一个正实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实
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a (a 0 ),
即:|a|=
0
(
a
0 ),
a ( a 0 ) .
(2)相反数:实数a的相反数为-a,若a,b互为相反数,
则a+b=0;
(3)非零实数a的倒数为 1 ,若a,b互为倒数,则ab=1. a
14.3 实 数
第十四章 实 数
第2课时 实数的性质
回顾旧知
学习有理数时,我们知道 和整数_____分数统
称为有理数.
任意一个整数都可以看成一个有限小数,任
意一个分数都可以化成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
小数.所以说 有限和小_数____无__限_循__环称小为数 有理数.
叫做无理数.
和 无限不统循称环小为数实数.
有理数
无理数
现阶段,学到的数已经达到 实数,你能试着对实数进行分 类吗?
类比我们对有理数分类的方法对实数进行分类:
按照定义分类:
实数
正整数
整数 _____ 0
有__理__数__
分数 ____
负__整__数_ _正__分__数_ _负__分__数_
有限小数 或无限循 环小数
无理数 正无理数 ______
例2 :
1、-5的相反数是
,绝对值是
.
2、- 的相反数是
,绝对值是
.
3、 2 的相反数是
,绝对值是
.
4、- 的倒数是________ .
2
实数的分类
按照定义分类:
实数
正整数
整数 _____ 0
有__理__数__
分数 ____
负__整__数_ _正__分__数_ _负__分__数_
有限小数 或无限循 环小数
无理数 正无理数 ______
无限不循
负_无__理__数_ 环小数
实数的分类
按照正负性分类:
正
实
数
正
正
有 无
理 理
数 数
实
数
0
.
负
实
数
负
负Hale Waihona Puke 有 无理 理数 数
实数与数轴上的点
1.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 2.每一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 3.反过来,数轴上的点都表示一个实数. 实数的倒数、相反数及绝对值
(1)线段OA,OB的长分别是多少? (2)点A,B在数轴上对应的数分别是哪两个数?
2.如图2所示,设一枚5角硬币的直径为1个单位长度, 将这枚硬币放置在平面内一条数轴上,使硬币边缘 上的一点P与原点O重合.让这枚硬币沿数轴的正方向 无滑动滚动一周,这时点P转到数轴上点P′的位置.
(1)线段OP′的长是多少? (2)在数轴上与点P′,对应的数是哪个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