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四川省统计年鉴
统计学复习之二
统计学分析之二一、填空题1.统计学是一门( )、( )、( )和( )统计数据的科学。
2.抽样调查是通过( )对总体数量规律性进行推断的调查研究方法。
3.研究变量之间不确定性统计关系的重要研究方法是( )和( )。
4.时间序列季节变动的基本测定方法有( )和( )。
5.统计学上所分析的指数是一种( )的分析指标。
二、单选题1.在物价上涨后,购买同样的商品,同样多的人民币少购买商品3%,则物价指数为( )。
A.97%B.103.09%C.3%D.109.13%2.我国1990-2009年每年年末人口数动态数列是( )。
A.绝对数动态数列B.绝对数时点数列C.相对数动态数列D.平均数动态数列3.在抽样推断中,作为推断的总体和作为观察对象的样本是( )。
A.总体和样本都是确定的B.总体和样本都是不确定的C.总体是确定的,样本是不确定的D.总体是不确定的,样本是唯一的4.次数分配数列是( )。
A.按数量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B.按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C.按统计指标分组所形成的数列D.按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分组所形成的数列5.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 )A.平均指标B.相对指标C.总量指标D.变异指标6.在回归直线方程bx a y c +=中,b 表示( ) 。
A.当x 增加一个单位时,y 增加a 的数量B.当y 增加一个单位时,x 增加b 的数量C.当x 增加一个单位时,y 的平均增加量D.当y 增加一个单位时,x 的平均增加量 7.编制总指数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
A.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B.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C.算术平均数指数和调和平均数指数D.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8.根据时期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 )。
A.几何平均法B.加权算术平均法C.简单算术平均法D.首末折半法9.已知各期环比增长速度为2%、5%、8%和7%,则相应时期的定基增长速度的计算方法为( )。
A.(102%×105%×108%×107%)-100%B.102%×105%×108%×107%C.2%×5%×8%×7%D.(2%×5%×8%×7%)-100%10.某公司2009年计划总产值比2008年增长7%,当年总产值实际比上年增长了9%,则该公司2009年计划完成情况为()。
历年各地区地区生产总值(统计年鉴更新后正确数据)
V 地区生产总值 海南省 年 亿元 260.41 331.98 363.25 389.53 409.86 438.92 471.23 518.48 558.41 621.97 693.2 798.9 897.99 1044.91 1254.17 1503.06 1654.21 2064.5 2522.66 2855.54 3177.56 3500.72 3702.76 4044.51
W 地区生产总值 重庆市 年 亿元 553.05 755.96 1016.25 1179.09 1350.1 1429.26 1479.71 1589.34 1765.68 1990.01 2272.82 2692.81 3467.72 3907.23 4676.13 5793.66 6530.01 7925.58 10011.37 11409.6 12783.26 14262.6 15717.27 17558.76
J 地区生产总值 上海市 年 亿元 1519.23 1990.86 2499.43 2902.2 3360.21 3688.2 4034.96 4551.15 5210.12 5741.03 6694.23 8072.83 9247.66 10572.24 12494.01 14069.86 15046.45 17165.98 19195.69 20181.72 21818.15 23567.7 25123.45 27466.15
K 地区生产总值 江苏省 年 亿元 2998.16 4057.39 5155.25 6004.21 6680.34 7199.95 7697.82 8582.73 9456.84 10606.85 12442.87 15003.6 18598.69 21742.05 26018.48 30981.98 34457.3 41425.48 49110.27 54058.22 59753.37 65088.32 70116.38 76086.2
基于PSR_模型的成都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建模与仿真, 2023, 12(5), 4449-4457 Published Online September 2023 in Hans. https:///journal/mos https:///10.12677/mos.2023.125405基于PSR 模型的成都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陈 涛,陈施越,樊玉茹西南民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四川 成都收稿日期:2023年6月7日;录用日期:2023年9月1日;发布日期:2023年9月8日摘要研究目的:通过构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2011~2022年成都市土地生态安全做出综合评价,揭示成都市土地生态安全差异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指导土地合理利用。
研究方法:运用PSR 评价模型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计算权重,综合评价成都市土地生态安全指数。
研究结果:在2011~2020年间,成都市土地生态系统压力指数出现先降后升,然后趋于平稳;土地生态系统状态指数整体上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土地生态安全响应指数稳步上升。
研究结论:整体上看,成都市土地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指数发展不稳定,成都市政府应该加大对生态环境方面的投入,制定土地生态发展策略,全面提高成都市土地生态安全等级。
关键词PSR 模型,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成都市Evaluation of Land Ecological Security in Chengdu Based on PSR ModelTao Chen, Shiyue Chen, Yuru Fan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Southwest Minzu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Received: Jun. 7th , 2023; accepted: Sep. 1st , 2023; published: Sep. 8th , 2023AbstractThe paper is going to make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land ecological security in Chengdu dur-ing 2011~2022 by constructing a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land ecological security. Also the pa-per will reveal the differences and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land ecological security in Chengdu, and guide the rational use of land. PSR evaluation model was used to establish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and the entropy method was used to calculate the weight to comprehensively evaluate the陈涛等land ecological security index of Chengdu.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from 2011 to 2020, the land ecosystem pressure index in Chengdu decreased first, then increased, and then stabilized. The state index of land ecosystem showed an upward trend on the whole. The response index of land ecological security increased steadily.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ex of land ecological security in Chengdu is not stable. Chengdu government should increase the investment i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formulate land ecological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comprehensively enhance the level of land ecological security in Chengdu.KeywordsPSR Model, Evaluation of Land Ecological Security, Chengdu Array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licenses/by/4.0/1. 引言随着都市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经济迈入快车道的同时,人口数量也逐步增多,土地资源作为基本生产要素,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四川省经济增长与进出口贸易关系的相关统计学研究
四川省经济增长与进出口贸易关系的相关统计学研究摘要:本文以四川省的经济和贸易的历史数据为研究对象,根据四川省1987年到2006年gdp与进出口贸易额的年度统计数据,对四川省经济增长与进出口贸易的关系进行相关统计学研究。
得出结论:四川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单方向的因果关系,即对外贸易增长引致经济增长,并且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的增长对经济增长都具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对外贸易;经济增长;四川省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1)02-0260-01一、研究背景改革开放以来,四川省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各项经济指标显著提高,对外贸易呈现良好走势。
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是经济学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从理论上看,经济学家就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有推动作用已经存在共识。
就以往的定性分析而言,普遍认为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对外贸易结构决定于产业结构,同时能够主动的带动产业结构的转换,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促使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出口扩张带来外汇余额的积累,有利于外资的流入,提高省内资本形成率;通过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进而促进了技术进步等方面。
迄今为止,关于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大多都是以国家为研究对象而展开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以地区为对象的分析。
但中国各省、地区之间的地理、经济发达程度、生产消费结构等条件有很大差异,前人所采用的数据处理方法、计量模型等也各不相同,因此就四川省的情况而言,对外贸易是否能促进经济增长并不是显而易见的问题。
有鉴于此,本文以四川省为研究对象,应用相关统计学分析方法,对四川省经济增长与进出口贸易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
二、变量与样本数据的选取本文选择国内生产总值(gdp)、出口额(ex)、进口额(im)三个变量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以宏观经济总量指标——国内生产总值(gdp)反映四川省的整体经济增长,以出口额(ex)和进口额(im)反映四川省的对外贸易情况。
四川省区域经济差异时空特征多尺度分析
第40卷第5期2021年5月Vol.40No.5May.2021绵阳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f Mianyang Teachers'CollegeD01:10.16276/51-1670/g.2021.05.019四川省区域经济差异时空特征多尺度分析邓小菲,韩剑萍(绵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工程学院,四川绵阳621006)摘要:为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针对四川省域经济差异缺乏时空特征多尺度对比分析问题.利用GD玖人均GDP和常住人口数据,运用泰尔系数、相对人均GDP和马尔科夫预测法,在经济区、地级市(州)和县域三级尺度上分析了1998-2018年四川省区域经济差异时空特征.结果表明:不同空间尺度经济差异具有空间异质性和时序变化的复杂性.空间尺度越小,总体经济差异越大,具体表现为县域〉市域〉经济区.不同尺度的经济差异格局呈现不同核心的中心一外围结构.区域内部差异和区际差异对总差异的贡献程度因尺度不同而不同,呈阶段性时序变化.四川省经济结构稳定且具有长期性.未来30年县域经济呈缓速下降趋势,而地级市(州)和经济区经济将维持现状.关键词:区域经济差异;空间异质性;时空;多尺度;四川省中图分类号:F127;F119.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612X(2021)05-0101-070引言区域经济不平等是地理研究和区域发展一个重要的议题,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差异都长期存在⑷.中国区域经济差异一宜是学者们研究的热点,学者们从多视角、多机制研究区域经济差异时空特征、演化过程与内在机理,研究方法从单一差异测度指数、空间计量分析、GIS分析到多源时空大数据多测度、多方法的综合应用3],研究区域从国家g]、地带[8]、民族地区⑼、城市群何到省域M;区域经济差异呈现多视角、多方法、多测度与多机制的“几多”研究趋势,但已有文献以县域或地级市单一空间尺度为基础研究不同区域范围的经济差异居多,缺少同一区域不同空间尺度的对比分析,对四川省经济差异凹研究也是如此•有学者试用多尺度思路研究全国、地带、东中部几个省域的区域经济差异发现,区域经济差异程度对地理尺度敏感,尺度越小经济差异越大⑴-如,但各区域不同空间尺度经济差异的演化特征、发展趋势和背后机理等,因地域经济内生环境和外部条件差异而呈现不同的规律•四川作为西部大省,在中央“支持重庆、四川、陕西发挥综合优势,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和开发开放枢纽”网的新方针下,需要加强区域内外协调和联动,来实现高质量的发展•截止到2018年底,四川省市人均GDP最高为攀枝花市94930元/人,最低为巴中市19456元/人;县域人均GDP最高为成都市锦江区146527元/人,而甘孜州的石渠县则为龙泉驿区的4/59,不同空间尺度区域经济差异大,区域协调发展问题突出,那么1998年以来四川省不同空间尺度经济差异时空演化具体呈现什么特征和规律,目前文献还比较缺乏•运用“多尺度对比”的思想,以四川省县域、地级市(州)、经济区三级尺度的GDP、人均GDP、常住人口为数据,利用泰尔系数、相对人均GDP和马尔科夫预测法研究1998-2018年四川省域经济差异时空特征多尺度特性,以期为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一些依据,同时从省域范围为多尺度框架区域经济差异研究提供实证的案例•1数据处理四川省行政边界源于四川测绘地理信息局网站“四川省地图”(审图号:川审(2017)095号).四川省GDP、人均GDP、常住人口源自《四川统计年鉴》(1999-2019).依据四川省五大经济区“十三五”发展规划的收稿日期:2020-10-27基金项目:四川县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项目(xy2017030);绵阳师范学院自然科学项目(2012A02).第一作者简介:邓小菲(1980-),女,重庆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空间数据挖掘技术与区域发展.・101・绵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通知顾,四川划分为五大经济区:成都平原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川南经济区,攀西经济区,川西北经济区(图1).考虑数据的可比性、延续性,以2018年四川省县级行政区设置为准,将1998年以来发生变化的县域进行名称对应和行政区划的分割或合并,相应的人均GDP通过增长率计算,得到四川省183个县域研究单元(包括县级市、县、区)人均GDP数据;县级行政单元(县域尺度)的数据相加得到对应的地级市(州)行政单元数据,地级市(州)行政单元(市域尺度)的数据相加得到对应的四丿11五大经济区数据(经济区尺度)•2研究方法2.1标准差标准差从平均概况衡量四川省各区域经济与平均水平的离散程度[川,是区域经济差异的绝对差异指标,标准差越大,表示不同空间尺度上四川省经济绝对差异越大.2.2泰尔系数泰尔系数(Theil)是相对差异指标.采用以收入比重加权计算Theil系数T(公式1)[21].n pr.T=X gSg丄(1)為Pi〃为四川省县或市或经济区总个数;g,表示第,区域(县、市、经济区)的GDP占四川省GDP总量的比重;Pi表示第i区域(县、市、经济区)人口占四川省总人口的比重•T指数越大,表明四川省区域间经济相对差异越大,反之越小.泰尔系数(Theil)将总差异分为区域间差异和区域内差异,因此它能够更好地反映不同空间尺度区域经济差异的空间异质性,将四川省经济总差异的Theil系数进行分解,得到区域之间的差异以及区域内部各个县或市区之间的差异(公式2),I G・I J g:丁总二卩区间+丁区内二丫卬昭才+Y G丫gjog-⑵/为四川省区域总数,G、P t分别是第i区域占四川省的人口比重和GDP的比重"是区内县或市或经济区,內,g可分别是第j县或市或经济区在第%区域的人口比重和GDP比重;Theil系数的取值范围0〜1.基于不同尺度计算四川省区域经济差异区域内部和区域之间差异及其占总差异的百分比(部分对总差异的贡献率).2.3相对人均GDP人均GDP常用来反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绝对非均等化情况,不能直观显示地区经济与其全域平均水平的差距,相对人均GDP(县或市或经济区人均GDP与全省人均GDP的比值)可以表现这种差距[⑵.2.4马尔科夫预测法马尔科夫预测法(Marlcov chain)用于分析在无后效条件下,时间和状态都离散的随机转移现象,而区域经济现象的演变过程具有无后效性•马尔科夫预测法将四川区域经济现象不同时间点的连续属性值进行数据的离散化处理,将数据划分为不同等级类型,测算不同类型的概率分布和转化[如,来研究四川1998-2018年区域经济类型的时空动态变化规律.3四川省区域经济差异时空特征多尺度分析3.1时序特征多尺度分析四川省区域经济差异不仅存在于整个省域范围,也存在于省内五大经济区,同时也体现在不同区域内部和区域之间,不同空间尺度上不同区域的经济差异时序特征如下:・102・邓小菲,等:四川省区域经济差异时空特征多尺度分析3.1.1总体经济差异多尺度时序特征1998-2018年四川省经济区、市、县域尺度区域经济绝对差异总体呈扩大趋势,相对差异均呈急速增大一平稳一急速下降一缓慢下降态势.县域尺度上,1998年人均GDP 标准差是3 237.6元,2018年为26 770.07元;地级市尺度1998年人均GDP 标准差是2 233.4元,2018年为18 921元.不同尺度上,1998-2004年区域经济相对差异急速增大一平稳一急速下降阶段,Theil 指数变化曲线成倒U 型.2005-2018年总体区域相对差异呈缓慢 下降阶段,在2012-2018年有微小 上升,2011年为极小值(图2-b ).图2四川省区域经济差异多尺度时间趋势(1998-2018年)Fig.2 Temporal trends of multi-scalar economic diversity in Sichuan Province from 1998 to 2018空间尺度越小,四川省总体经济差异越大,表现为县域〉市域〉经济区• 1998-2018年,四川省人均GDP 标准差在经济区、市、县域尺度上的平均值分别为5 927.5元,8 388.8元,11 990.9元(图2-a ) ;Theil 指数在经济区、市、县域尺度上的平均值分别为0.02,0.06和0.09(图2-b ).3.1.2五大经济区经济差异多尺度时序特征 各不同,不同空间尺度同一经济区时序变化也不同,不同空间尺度上经济差异具有时序 变化的复杂性和空间异质性•县域尺度上,五大经济区年平均相对差 异为:攀西〉成都平原〉川西北〉川南〉川东 北(图3-a ),而在市域尺度上,五大经济区 年平均相对差异是攀西〉成都平原〉川东北 〉川西北〉川南(图3-b ),其中攀西、成都平原经济区的Theil 指数均在0.02以上,川 东北、川西北与川南经济区Theil 指数都在0.02以下,形成攀西、成都平原经济区高差 异区和川东北、川西北、川南经济区低差异区,说明经济差异程度具有尺度差异性和空1998-2018年四川同一尺度上五大经济区经济差异时序变化年份b 市域尺度------成都平原经济区009.....川南经济区0.080.070.060.050.040.030.020.010年份图3四川省五大经济区多尺度差异(1998-2018年)Fig.3 Multi-scale diversities in five economic region of Sichuan Province (1998-2018)间异质性•县域尺度上,攀西经济区经济差异1999年极大,2012年为极小,整体近似U 型发展,2012年后经济差异 呈上升趋势;成都平原经济区时序变化为急速增大一平稳一急速下降一缓慢下降的变化趋势,2011年达极 低;川东北经济区经济差异呈阶梯状下降趋势;川南、川西北经济区呈不同形式的波浪式变化(图3-a ).市 域尺度上,攀西经济区时序变化呈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的波浪式,成都平原经济区是先增大后减小趋势,川 西北经济区近似U 型,川南经济区近20年变化不明显,说明县市两级尺度上五大经济区经济差异的时序规 律没有相似性,表现出时序变化尺度上的复杂性(图3-b ).3.1.3区内与区间经济差异时序特征1998-2018年四川省市内和市间差异,经济区内与经济区间差异都 经历了先增大后减小再缓慢减小的过程,区域内部差异和区域之间差异对总差异的贡献程度因尺度不同并 呈现阶段性时序变化•基于县域尺度(图4-a ),四川省区域经济差异分解为21个市之间和市内部差异•市间差异一直大于市 内差异,市间差异的贡献率大于市内差异.1998-2004年市间差异贡献率在61%以上,2004年后下降至53% 〜57%,说明四川省经济差异主要是21个地州市之间的差异造成的,但随着各县经济的发展,市间和市内差 异都开始减小,二者之间贡献率呈持平趋势•・103・绵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基于市域尺度(图4-b),四川省区域经济差异可分解为五大经济区之间和经济区内部差异.1998-2003年经济区内部差异大于经济区之间差异阶段,经济区内部贡献率在59%以上;2003-2018年区内和区间差异基本持平阶段, 2003年后下降至46%〜53%,2011,2012两年经济区之间差异大于经济区内部差异(图4-b).3.2空间特征多尺度分析依据四分位法,以四川省经济区、市、县相对人均GDP从小到大排序后第25%、50%、75%的值为分类阈值,将1998与2018年四川省经济区、市、县相对全省的经济发展水平划分为:市内------市间0.060.050.040.030.020.010.00味£县域尺度经济区间年份经济区内0%年份b市域尺度■市内贡献率■市间贡献率20%60%40%■经济区内贡献率■经济区间贡献率100%80%不发达、欠发达、较发达与发达4种类型,这种基于网格线的均匀分类,可以反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四,一图4四川省多尺度空间差异分解及其贡献率(1998-2018年) Fig.4The decomposition of multi-scale diversityof Sichuan Province froml998to2018定程度上克服了时间差异的制约,对不同年份区域发达程度进行标准化,使之具有可比性M,利用GIS软件将分类结果直观显示如图5.经济区尺度上,形成以成都经济平原经济区为核心的中心一外围经济空间结构•1998-2018年经济水平空间格局基本呈平稳发展(图5-a).相对发达的经济区格局空间没有变化,近20年来发达区是成都平原经济区,较发达区是攀西经济区和川南经济区,不发达区却由川东北经济区演变为川西北经济区.市域尺度上,经济差异空间格局主要以成都市、攀枝花市为核心的中心一外围结构.1998年,发达地级市为成都、德阳、雅安、自贡、攀枝花6市,较发达区以成、德、雅三市为轴线,沿其两翼分布.不发达区集中分布于川东北地区.2018年发达区和较发达区向四川东南方向演进,不发达区除了分布在川东北地区外,增加了川西北地区的甘孜州(图5-b).县域尺度上,经济差异空间格局则形成了多核心的中心一外围结构(图5-c).1998年四川省经济发达县域空间分布出现两类形式:一类为连片分布型,集中在自然条件、经济基础与区位条件比较好的四川盆地腹地的成都平原上,从而在空间上形成以成都市全县域、雅安市和德阳市部分县域共23个连片发达县域为核心区的“一核独大”空间格局.另一类经济发达县域以四川东部中心县域为主的零散分布型•其他3种经济发展水平类型以发达县为核心交错分布.2018年发达县域和较发达县域则向四川东南、西南方向演进,成都市发达县域的范围缩小,经济核心作用减弱,川南和攀西地区发达县域增多,四川省整体经济核心增2301998年b市域尺度人人县域尺度图例〜I不发达区■奴发达区a经济区尺度\2018年图5四川省经济区、市、县相对人均GDP 类型空间格局图(1998年,2018年)Fig.5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relative per capita GDP groups at Multi-scalar level・104・邓小菲,等:四川省区域经济差异时空特征多尺度分析多,形成“多点多极”的县域经济空间结构;不发达县域则由零散分布演变为集中连片分布,尤其以甘孜州县数量最多.四川县域经济发展呈现发达县域和贫困县域各自集聚的空间二元状态.3.3经济动态多尺度分析马尔科夫预测法被用来预测经济发展的长期动态•四川五大经济区的1998-2018年相对发展水平的空间格局变化简单,运用马尔科夫预测法分析1998-2018年市、县域尺度四川省经济发展的动态机制(表1,表2).表1中对角线元素为类别未发生变化的概率,表示一个地理单元属于一个特定的类别,它在县级的概率至少为84.43%,在市级至少有89.00%,其中发达和不发达区域保持原有类型的概率均大于90%.说明不同尺度存在两级分化现象,且每个县或地级市都有保持原有状态的“惰性”,各个地域的经济类型较难改变,四川省经济结构稳定•非对角线为类别发生变化的概率,各不同类型转移向相邻类型转移概率较大,跳跃式变化少见,不同类别的转移可能性较低,最高转移可能性仅为&23%.这意味着各区域类型变化概率并不一致,存在经济变化的不平衡性和邻近变化效应•依据马尔科夫方法预测四川10年、20年、30年后的不同尺度发展类型情况(表2)地级市经济结构未来30年的将保持现状,县域经济将展现活力,县域经济较发达和发达县域占比减少,不发达和欠发达类型占比增加,其中较发达和发达县域占比“总和”由2018年50.28%下降为49.74%,县域经济整体呈缓速下降趋势.从不同年份各地理单元不同类别的占比情况看,发达和不发达的县域占比都在25%左右,地级市占比在23%左右,中间群体县域占比49.7左右%,地级市占比53%左右,在此期间各经济类型没有明显的分散或集中.不同尺度上四川区域差异具有长期性•表1县、地级市尺度四川省相对人均GDP类型马尔科夫转移概率矩阵(1998-2018年)Tab.l Markov chain transitional probability for relative percapita GDP at two spatial scales from1998to2018单位:%项目1998-2018不发达欠发达较发达发达不发达91.63&260.110.00县域尺度欠发达8.2384.437.230.11较发达0.43 6.958&06 4.56发达0.000.00 4.7895.22不发达93.007.000.000.00市域尺度欠发达 6.0089.00 5.000.00较发达0.83 3.3392.50 3.33发达0.000.00 4.0096.00表2县、地级市尺度四川省相对人均GDP类型占比预测结果(2018-2046年)Tab.2Relative per capita GDP type prediction results at two spatial scales from2018to2046单位:%项目年份不发达欠发达较发达发达201825.1424.5925.1425.14县个数占比202725.3424.6225.1324.91 203725.4624.6825.1024.76 204725.5424.7225.0824.66 201823.8123.8128.5723.81地级市个数占比202723.8123.812&5723.81 203723.8123.812&5723.81 204723.8123.8128.5723.814讨论与结论4.1讨论本文对四川区域协调发展、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政策提供一些依据和支撑,同时从省域范围为多尺度框•105•绵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架区域经济差异研究提供实证的案例,若有四川乡_级或更小一级到村尺度的经济数据,那将会更有实践指导意义•总而言之,县域尺度详细地揭示了省内经济增长的空间格局和城乡差距及其动态,地级市尺度、经济区尺度掩盖了自下而上的经济增长过程.发达市内存在欠发达的县,欠发达的市内有发达的县.各级政府,无论总体发展水平如何,都面临着如何解决本区内不平等的难题,四川未来消除贫困和实现共同繁荣方面应从小尺度着手,考虑在乡、村级摸清经济差异的来源与根源,同时与其上一级行政区统筹协调,实现区域协调发展.4.2结论4.2.1时序特征1998-2018年四川省经济区、市、县域尺度区域经济绝对差异总体呈扩大趋势,相对差异均呈急速增大一平稳一急速下降一缓慢下降态势•不同空间尺度,四川区域内和区域间之间,五大经济区县际之间、市际之间经济差异都具有空间异质性和时序变化的复杂性•4.2.2空间特征空间尺度越小,四川省总体经济差异越大,县域>地级市〉经济区,绝对差异(人均GDP标准差)在经济区、市、县域尺度上的平均值分别为5927.5元,8388.8元,11990.9元湘对差异(Theil指数)在经济区、市、县域尺度上的平均值分别为0.02,0.06和0.09.四川经济差异格局不同尺度呈现不同核心的中心一外围结构-经济区尺度上形成成都经济平原经济区为核心,地级市尺度主要以成都市、攀枝花市为核心,县域则形成多核心的中心一外围结构•4.2.3时空动态特征不同空间尺度上,经济发展水平动态特征不同,近20年来四川经济区尺度经济发展空间格局变化不大,总体平稳发展•地级市和县域尺度上,经济发展水平上升区域向四川东南方向演进,下降区域向西北方向变化,各个地域的经济类型相互转移的可能性较低,最高转移可能性仅为&23%,四川省经济结构稳定并具有长期性•未来30年县域经济呈缓速下降趋势,而地级市和经济区经济将维持现状.参考文献:[1]Wei Y H D,Ye X.Beyond convergence:space,scale and regional inequality in China[J].Tijdschrift Voor Economische En Socia-le,2009,100(1),59-80.[2]涂建军,李琪,朱月,等.基于不同视角的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差异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8,37(3):113-121,[3]王雅竹,段学军,王磊,等.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的时空分异及驱动机理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20,29(1):1-12.[4]刘华军,杜广杰.中国经济发展的地区差距与随机收敛检验:基于2000-2013年DMSP/OLS夜间灯数据[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7,34(10):43-59.[5]丁志伟,黄逋茗,谢慧饪,等.中原城市群镇域经济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J].经济地理,2019,39(11):60-68.[6]冯长春,曾赞荣,崔娜娜.2000年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变[J].地理研究,2015,34(2):234-246.[7]HE C F,Zhou Y,Zhu S j.Firm dynamics,institutional context,and regional inequality of productivity in China[J].GeographicalReview,2017,107(2):296-316.[8]钟业喜,王晓静,傅锤.“闽新轴带”沿线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研究[J].经济地理,2018,38(9)=22-29.[9]王辉,延军平,王鹏涛,等•多民族地区经济差异的空间格局演变:以云贵地区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8,27(7):1525-1535.[10]张凡,宁越敏,娄曦阳冲国城市群的竞争力及对区域差异的影响[J].地理研究,2019,38(7):1664-1677.[11]何伟纯,姜玉玲,康江江,等.河南省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变及其动力机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6,35(4):22-26+31,[12]邓小菲.四川省县域经济差异时空演化特征分析[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41(10):72-7&[13]He S W,Fang C L,Zhang W T.A geospatial analysis of multi-scalar regional inequality in China and in metropolitan regions[J].Applied Geography,2017,88(8):199-212.[14]Liao F H F,Wei Y H D.Dynamics,space,and regional inequality in provincial China:a case study of Guang-dong Province[J].Applied Geography,2012.35(1-2):71-83.[15]叶信岳,李晶晶,程叶青.浙江省经济差异时空动态的多尺度与多机制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14,33(9):1177-1186.[16]管卫华,彭鑫,张惠,等.不同空间尺度的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5,24(12):2003-2011.[17]李晶晶,苗长虹,叶信岳.区域经济核心一边缘结构多尺度演化机制分析:以河南省为例[J].经济地理,2016,36(10):9-17.[18]唐常春,刘华丹,袁冬梅.基于多尺度的湖南省区域经济差异演进分析[J].人文地理,2016,31(5):133-140.[19]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EB/OL].[2020-05-17]./xinwen/2020-05/17/content_5512456.htm[20]四川省人民政府.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五大墓济区“十三五”发展规划的通知[EB/OL],[2016-09-02],http:///zcwj/xxgk/NewT.aspx?i=20160906100330-453686-00-000[21]徐建华.计量地理学[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8:30-33.[22]Li Y R,Wei Y H.The spatial-temporal hierarchy of regional inequality of China[J].Applied Geography,2010,30(3):303-316.[23]陈培阳,朱喜钢.中国区域经济趋同:基于县级尺度的空间马尔可夫链分析[J].地理科学,2013,33(11):1302-1308.•106•邓小菲,等:四川省区域经济差异时空特征多尺度分析A Multi-scalar Analysis of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Regional Economic Diversity in Sichuan ProvinceDENG Xiaofei,HAN Jianping(School of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Engineering,Mianyang Teachers x College,Mianyang,Sichuan621006)Abstract:In order to promote the regional coordinated development,multi-scale comparative method is used to analyze the problem of insufficient spatial and 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regional economic diversity in Sichuan Province.Based on the data of GDP,per capita GDP and resident population,this paper uses Theil coefficient, relative per capita GDP and Markov prediction method are used to analyze at three dimensions of eonomic zone, prefecture-level city and county from1998to2018: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conomic disparities of different spatial scales have spatial heterogeneity and temporal complexity.The smaller the spatial scale is,the greater the overall economic difference is,which is represented as the county>city>economic zone.The pattern of economic disparities with different scales presents different core-periphery structures.The contribution of intra-regional differences and inter-regional differences to the total differences varied with different scales and presented a phased temporal change.The economic structure of Sichuan Province is stable and long-term.In the next30years,the county economy will slow down,while the prefecture-level city and the regional differences are long-lasting.Keywords:regional economic diverrsity,spatial heterogeneity,space and time,multi-scale,Sichuan Province(责任编辑:陈桂芳)(上接第100页)Study on Land Use Change and itsDriving Forces in Fujiang River BasinDU Huaming1,2(1.School of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Engineering,Mianyang Teachers"college,Mianyang,Sichuan621006;2.Ecological Security and Protection Key Laboratory of Sichuan Province,Mianyang,Sichuan621006)Abstract: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change of land use pattern and its driving mechanism in the Fujiang River Basin,the spatial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method and land use transfer matrix were used to study the land use situation in the Fujiang River Basin from2001to2018.The results showed that:(1)The overall land use pattern in the Fujiang River Basin from2001to2018was dominated by cultivated land and woodland,accounting for about93%,while the proportion of grassland,water area,cultivated land,construction land and other land was small.(2)From2001to2018,the area of cultivated land,grassland,construction land and water area increased by3611.12km2,90.03km2,251.54km2and221.45km2respectively,while the area of forestland and other land decreased by4154.35km2and19.8lkm2respectively.(3)There are9types of land use transfer in the Fujiang River Basin:cultivated land to forest land,cultivated land to water area,cultivated land to construction land,forest land to cultivated land,forest land to grassland,forest land to water area,grassland to forest land,water area to cultivated land,and water area to forest land.(4)It was found that the investment of fixed assets,total industrial output value, slope aspect and total grain yield are the main driving factors of land use change in the Fujiang River Basin.Keywords:land use change,transfer matrix,driving forces,Spatial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SPCA), Fujiang River Basin(责任编辑:陈桂芳)・107・。
四川省人口老龄化的现状趋势特点及对策
四川省人口老龄化的现状趋势特点及对策学号:204020106002 专业: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姓名:奇瑛人口老龄化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人口本身发展转变的必然结果和趋势。
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几乎全部进入了老龄化时代。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中国也进入了老龄化社会。
在国外有人将人口老龄化看作是社会经济发达的标志。
但是,因为人口老龄化将会使社会经济发展所产生的问题变得更加严重与复杂,且会产生出许多新的问题。
因此,我们必须对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问题予以高度的重视。
四川省自七十年代以来实行了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计划生育政策,并伴随着死亡率的快速下降,在短短的三十多年里使生育率大幅度下降。
而随着四川州省死亡水平和生育水平的下降,四川省的人口年龄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2000年四川省0-14岁少儿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22.59%,60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1.39%,可以说四川省已经步入了人口老龄化社会。
但是四川省的经济、文化和社会等相对于东南沿海等发达地区仍处在欠发达阶段,同时又面临着人口急速老龄化的严峻挑战,我们有必要对其人口老龄化的现状、趋势、特点、带来的影响以及解决对策进行了解分析。
一、四川省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及趋势人口老龄化是现代社会的人口现象,是随着死亡水平和生育水平下降而必然出现的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动趋势。
广义的人类老龄化包括个体的老化和整个人口群体的老化这两种含义。
而就一般而言,我们所研究的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年轻人口数量相对减少,年长人口数量相对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过程。
反应人口老龄化的指标大致可以划分为三大类:反映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指标,反映人口老龄化速度的指标和抚养比指标。
国际上一般用四个指标来反映人口老龄化,它们是:年龄中位数:60岁或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上升;0-14岁少儿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下降以及老少比的上升。
下面我们就利用上述国际上常用的四个反映人口老龄化的统计指标,结合统计数据来对四川省的人口老龄化现状进行分析,使我们大致了解四川省人口老龄化的过程、现状及其趋势。
四川省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
1999 0.12998 0.00649 0.11524 0.00647 2000 0.13907 0.00672 0.11205 0.00477 2001 0.15114 0.00666 0.10713 0.00517 2002 0.15123 0.00749 0.10953 0.00539 2003 0.14684 0.00852 0.11904 0.00543 2004 0.13763 0.01005 0.11916 0.00745 2005 0.13125 0.01324 0.13360 0.00858 2006 0.12830 0.01411 0.12886 0.00943 2007 0.12596 0.01442 0.12176 0.01032 2008 0.06171 0.00271 0.01180 0.00206 2009 0.06449 0.00220 0.00894 0.00200 2010 0.06713 0.00213 0.00925 0.00222
530.95 534.81 592.51 598.86 589.40 597.47 646.17 674.95 666.28 684.79 638.61 667.27
0.1013 0.1092 0.1280 0.1449 0.1563 0.1717 0.1824 0.2057 0.2379 0.2706 0.3051 0.3824
通过对 2000- 2011 年统计年鉴的数据搜集和整理, 可以看出成都市和攀枝花市在全省所有城市的人均 GDP 排名一直排在前两位。而南充市、巴中市以及广元市在全 省人均 GDP 中一直排在最后几位(注:自 2007 年以来南 充的人均 GDP 超过了广元)。成都作为四川的省会城市, 具有较好的经济基础以及优越的自然环境和地理条件, 因而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较好的发展前景。而攀枝花 市以其丰富的矿产、水力、农业资源一直是四川西南最富 裕的城市。在 2005- 2008 年,攀枝花的人均 GDP 甚至超过 了成都,成为了四川省人均 GDP 最高的城市。而南充市、 巴中市和广元市由于本身经济基础较薄弱,地理环境和 自然条件受限制,而且缺乏有力的产业支撑,自然资源不 能充分利用,导致了工业基础薄弱,城市化程度低,人均 GDP 一直居于全省的最后几位。
四川省2000年常规报告接种率分析
免疫报告接种率分 析如 下。
1 材料与方 法
应用 差值评 价公 式 ,对全 省各市 州
常规免疫报告 接种率与估算接种率 之间的差距进行 比较。省级 来源 于全省2 个帝 州 ,10 区 1 8个 基础 免疫报告 接种率 :B G、 P C O V、MV P 、H V均 不可 、D T B
3 .4 7 0 %;不可信 4 项 ,占 2 .2 9 59 %
23 1 比值 ( .. R)评价
通过比较不 同疫 苗间应 种人数 的数
量关系判断接种率的可信性 按 四川省 20 年 暴计应 接种人 00
数进行 比值评 价 ,结 果为 RI ;0.9 ( MV B G) 9 3 / C ,R2 . =10
维普资讯
P Me | d
.F b 0 2.Ⅷ .1 。 N eFra bibliotek.2 0 8 o
四 川省 2 0 0 0年常 规 报 告接 种 率 分析
李僵 方 刚 刘青恋
【 美键词 ] 常规免疫 ;接种率 ; 计划免疫 【 中圈分类号]R 8 【 16 文献标识码 ] 【 C 文献螭号 ]10 — 08(O2 1 02 0 06 42 2O )0 — 5 — 3
种率监铡方案)提供的方法 运用 E c 7 x l 数据处理 软件 进行 e9
数据分析,计算常规免疫接种率和估算接种率,并通过 D值
和 R值 的判定对监 系统进行综合评 价。
2 结果
2 l 报表的报告完整性和及时性 四川省2O年常规免疫接 、 00
种报表为 双月报 ,全年报 告 6 。地 区缎应报 16 ,实报 农 2份 15 , 2 份 报告率 9 .1 其 中按要 求及时 上报 13 ,迟报 92 % 1份 l 份 ,报告及 时率 8 .8 2 96 %,缺报 1 ,蛱报率为 O 70。县 份 . , 9' 6 级应报 18 份 , 00 实报 13 份 , 告率 9 .6 缺报 4 份 , 01 报 54 % 9 缺 报率 45% ( 1。 . 4 表 ) 2 2 报告接种率与估算接种率 . 2 21 报告接种率 ..
四川省统计年鉴2012
注:本表中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在1981年以前均根据公安年报计算,1982年以后全省数按人口变动抽样调查分列,分
a) Data of Birth Rate, Death Rate and Natural Growth Rate in this table before 1981 were taken from the ann Security. Since 1982, the data of province have been estimated on the basis ofmple of population by county were taken from the annual reports of the Bureau of Public Security.
16.1 13.8 31.9 30.4 20.2 5.9 4.9 6.1 9.4 6.7 5.5 5.9 7.0 6.5 6.5 4.9 4.2 3.6 3.4 2.3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8212 8169 8127 8138 8185 8042 8050
率 Natural Growth Rate of Population
(10 000 persons,‰) 市 City 自然增长率 Natural Growth Rate 出生率 Birth Rate 县 County 死亡率 Death Rate 自然增长率 Natural Growth Rate
10.4 9.2 9.1 9.70 9.14 9.21 9.54 9.15 8.93 9.79
6.5 6.1 6.3 6.80 6.28 6.29 7.15 6.43 6.62 6.81
叙永统计年鉴
叙永统计年鉴2014年度二○一五年六月 叙永县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叙永调查队叙永县统计学会编内部资料注意保存使用单位(个人):本册编号:准印证号:泸新出内〔2002〕字第119号印刷册数:300册本册页数:272页编制单位:叙永县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叙永调查队叙永县统计学会印刷日期:二○一五年六月~2~编辑人员名单主编:于联强郭正伟副主编:王夏泽宋晓武红张华赖永刚周国徽余讼涛责任编辑:张杰李文学黄丹王群付波杨富陈修红淡钰江编辑:刘薇赵永娣徐晓玲高洪张冠群范琨雷朝林彭佥洋陈礼治江攀姜可琴费翔张媛飞李育电脑排版:欧磊~3~前言为了使各级党政领导及社会各界及时了解2014年全国、全省、全市、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全县及乡镇主要经济指标,我局根据2014年统计年报数据整理编印了《叙永统计年鉴(2014年)》。
一、《叙永统计年鉴-2014年》是一部全面反映叙永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的资料性年刊,本书收录了全国、全省、全市、全县2014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县及乡镇2014年经济和社会各方面大量的统计数据。
二、全书内容分为十二部分,即1、综合;2、农业;3、工业;4、投资和建筑业;5、交通运输和邮政业;6、贸易和物价;7、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8、财政、税收和金融业;9、教育、卫生和计生;10、人民生活;11、附录;12、统计法律法规。
三、本年鉴的资料大部分来自年度统计报表和相关部门的统计报表,一部份来自抽样调查。
四、由于计量单位换算、计算机汇总和四舍五入等原因,个别指标的细项加总后与合计数不尽一致。
五、本年鉴在编辑过程中,得到了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配合,在此表示感谢!六、本年鉴的编印由于时间紧,任务重,以及编者水平有限,难免有诸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领导及各界人士提出宝贵意见,以便更正。
二○一五年六月~4~目录一、综合 (1)1-1 叙永县行政区划一览表 (2)1-2 叙永县社区一览表 (3)1-3 叙永县行政村一览表 (4)1-4 乡镇幅员面积及人口密度 (6)1-5 分乡镇居民户数和人口数 (7)1-6 分乡镇少数民族人口情况 (8)1-7 分乡镇人口出生数、死亡数 (9)1-8 按行业划分的资本形成总额 (11)1-9 本县生产总值及其构成 (12)1-10 最终消费及构成 (13)1-11 按可比价格计算本县生产总值 (14)1-12 县乡两级地区收入总值和生产总值 (15)1-13 县乡两级人均收入总值和生产总值 (16)1-14 平均每天主要社会经济活动量 (17)1-15 旅游及市政公用事业主要统计指标 (19)1-16 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主要指标 (20)1-17 民政及社会保障主要指标 (21)1-18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历史资料 (22)1-19 民营经济主要统计指标 (27)1-20 国民经济主要指标人均值 (28)1-21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结构指标 (29)1-22 气象主要统计指标 (31)1-23 全县基本单位数 (32)1-24 全市及县区主要经济指标 (33)~1~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35)二、农业 (41)2-1 农村基本情况及农业生产条件 (42)2-2 茶桑果生产情况 (43)2-3 畜牧业生产情况 (44)2-4 林业生产情况 (46)2-5 农作物播种面积 (48)2-6 全年粮食总产量 (49)2-7 小春农作物生产情况 (50)2-8 大春农作物生产情况 (52)2-9 水果生产情况 (60)2-10 分乡镇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可比价) (61)2-11 分乡镇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现价) (62)2-12 2014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对比表 (63)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67)三、工业 (69)3-1 全社会工业主要经济指标 (70)3-2 全社会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72)3-3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73)3-4 分乡镇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入库税金 (80)3-5 规模以上工业分行业产值能耗 (81)3-6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购进、消费与库存情况 (82)3-7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水消费情况 (84)3-8 叙永县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情况 (86)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88)四、投资和建筑业 (91)4-1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 (92)~2~4-2 建筑业生产情况 (94)4-3 房地产开发投资情况 (95)4-4 分乡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 (96)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97)五、交通运输和邮政业 (101)5-1 交通运输情况 (102)5-2 邮政营业情况 (103)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104)六、贸易和物价 (105)6-1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06)6-2 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销售总额 (107)6-3 住宿和餐饮业经营情况 (107)6-4 分乡镇社会消费总额 (108)6-5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 (109)6-6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 (110)6-7 2014年分乡镇烤烟收购情况 (111)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112)七、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 (115)7-1 主要年份劳动统计指标 (116)7-2 全县城镇非私营单位从业人员情况 (118)7-3 全县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工资情况 (120)7-4 国有单位从业人员情况 (122)7-5 国有单位工资情况 (124)7-6 城镇集体和其他经济单位从业人员情况 (126)7-7 城镇集体及其他经济单位工资情况 (128)7-8 全县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 (130)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131)~3~八、财政、税收和金融业 (133)8-1 财政收入 (134)8-2 财政支出 (135)8-3 乡镇级财政收支 (136)8-4 分经济类型税收完成情况 (137)8-5 分行业税收收入完成情况 (138)8-6 分税种税收收入完成情况 (139)8-7 金融业基本情况 (140)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141)九、教育、卫生和计生 (145)9-1 中小学教育情况 (146)9-2 卫生事业情况 (147)9-3 计划生育情况 (149)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150)十、人民生活 (151)10-1 城镇住户基本情况和耐用消费品拥有量 (152)10-2 城镇居民收入与支出 (153)10-3 城镇居民家庭住房情况 (154)10-4 农村住户基本情况和耐用消费品拥有量 (155)10-5 农村居民收入与支出 (156)10-6 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情况 (157)10-7 农村小康监测暨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 (158)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159)十一、附录 (161)中华人民共和国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 (162)四川省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194)泸州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5)~4~叙永县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 (232)十二、统计法律法规 (241)1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 (242)2 四川省统计管理条例 (251)3 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 (261)4 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办法 (264)5 中共四川省纪委四川省监察厅关于共产党员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统计法律法规纪律处分暂行规定 (269)~5~一、综合注:1平方公里=100公顷=1500亩=1000000平方米,1亩≈667平方米注:具体数据请以公安局提供数据为准。
四川省粮食自给状况及发展应对
四川省粮食自给状况及发展应对作者:许钰莎赵颖文来源:《农学学报》2021年第09期摘要:四川省作为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是西南地区唯一粮食主产省,测评粮食自给率、辨析粮食安全状况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供给和维护地区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从粮食消费5个用途出发,测评了2000—2019年四川省粮食实际消费量及自给率状况。
结果显示,粮食需求刚性增长趋势明显,其中人口及消费结构调整是主要因素;农民种粮积极性明显下降,其中比较收益不足是重要影响因素;产消结构性矛盾突出,其中工业用粮及饲料用粮短缺是结构性矛盾的主要方面。
基于此,提出了加强耕地保护,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农户种粮积极性,促进粮食适度规模化经营;适度调整品种结构,提升粮食供给质量的对策建議。
关键词:粮食安全;自给率;发展应对;四川中图分类号:F327文献标志码:A论文编号:cjas2021-0047The Situation of Food Self-supply and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in Sichuan ProvinceXu Yusha, Zhao Yingwen(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and Rural Economy Institute, Sichu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Chengdu 610066)Abstract: As one of the 13 major grain producing provinces in the country and the only one in southwest China, measuring the self- sufficiency rate of grain and analyzing the status of grain security of Sichuan Province is significant to ensure national food security and maintain regional stability. Starting from the five purposes of grain consumption, this article measured the actual grain consumption and self-sufficiency rate of Sichuan Province from 2000 to 2019.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igid growth trend of grain demand is obvious, among which, the adjustment of population and consumption structure is the main factor; the enthusiasm of farmers to grow grain has dropped significantly, and the lack of comparative income is an important factor; the structural contradiction between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is prominent, of which industrial grain and feed grain shortages are the main aspects. Based on the above analysis, this article suggests strengthening the protection of cultivated land and boos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 standard farmland; enhancing the enthusiasm of farmers to grow grain and promoting moderately large- scale grain production management; appropriately adjusting the variety structure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grain supply.Keywords: Food Security; Self-sufficiency Rate; Development Response; Sichuan Province0引言粮食关乎国运民生,粮食安全是维系社会稳定的“压舱石”,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
异方差练习
例1:地区农业总产值农作物种植面积北京92.7 312.5天津95.3 504.3河北1135.7 8695.4山西290.5 3741.5内蒙古411.5 5924辽宁611.3 3723.3吉林486.2 4904黑龙江620.2 9888.4上海109.3 404.4江苏1242.4 7669浙江592.6 2778.4安徽842 9200.4福建525.8 2519.3江西491.1 5128.8山东1891.7 10638.6河南1602.9 13789.7湖北921.6 7155.9湖南874 7886.2广东960 4808广西623.1 6368.2海南170.9 826.9重庆333 3435.3四川987.7 9387.5贵州317.7 4695云南516.9 5890西藏26.6 231.2陕西413.7 4099.8甘肃331.4 3668.9青海34.2 473.3宁夏71.3 1158.3新疆515 3592.3(1)根据表中数据,建立简单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并应用EVIEWS软件给出估计结果,对结果进行相关检验;(2)如果将残差平方值(纵轴)和解释变量(横轴)做散点图,是否表明该模型存在异方差?(3)在显著性水平а=0.05的条件下,应用怀特检验该模式是否存在异方差,写出简要检验过程及你的结论;(4)如果模型存在异方差,你将采用什么估计方法对其进行修正?该方法的基本思路是什么?试对模型进行修正,并写出最后修正的结果例2、下表为某年我国30个地区可支配收入和交通、通讯支出的数据,根据题目要求进行下列操作:地区可支配收入交通和通讯支出甘肃4009.61 159.6山西4098.73 137.11宁夏4112.41 231.51吉林4206.64 172.65河南4219.42 193.65陕西4220.24 191.76青海4240.13 197.04江西4251.42 176.39黑龙江4268.5 185.78内蒙古4353.02 206.91贵州4565.39 227.21辽宁4617.24 201.87安徽4770.47 237.16湖北4826.36 214.37海南4852.87 265.98新疆5000.79 212.3河北5084.64 270.09四川5127.08 212.46山东5380.08 255.53广西5412.24 252.37湖南5466.57 255.79重庆5434.26 337.83江苏6017.85 255.65云南6042.78 266.48福建6485.63 346.75天津7110.54 258.56浙江7836.67 388.79北京8471.98 369.54上海8773.1 384.49广东8839.68 640.56(1)根据表中数据,建立简单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并应用EVIEWS软件给出估计结果,对结果进行经济意义检验和相关统计检验;(2)如果将残差平方值(纵轴)和解释变量(横轴)做散点图,是否表明该模型存在异方差?(3)在显著性水平а=0.05的条件下,应用怀特检验该模式是否存在异方差,写出简要检验过程及你的结论;(4)如果模型存在异方差,你将采用什么估计方法对其进行修正?该方法的基本思路是什么?试用残差绝对值分之一为权数对模型进行修正,并写出最后修正的结果;(5)如果将该线性模型变成双对数模型,给出估计结果,在显著性水平а=0.05的条件下,利用怀特检验判断模型是否存在异方差。
中国城市中的三种贫困类型介绍
三、 数据及研究背景
我们用课题组城市住户调查的数据来考察上述三种贫困类型的规模和成因 。这项调查是 2000 年春在国家统计局城调队的协助下进行的 ,调查了 1999 年城镇住户及其成员的收入 、 消费 、 就 业等方面的情况 。调查覆盖了五省一市 ,即辽宁省 、 江苏省 、 河南省 、 四川省 、 甘肃省和北京市 。除 了北京市以外 ,还选择了 12 个城市 ,较大的省份选择三个城市 , 如四川和河南 , 较小的省份选两个 城市 ,如辽宁 、 江苏 、 甘肃 。五个省会城市都是抽样城市 , 因此样本更偏重于大城市 。调查只包括 了 4000 户城市户口居民户 。 为计算贫困发生率和贫困强度 ,需要用贫困线来区分贫困家庭或贫困个人 。就绝对贫困线而 言 ,它可以基于收入 ,也可以基于消费 。我们采用的是国家统计局的贫困线 。1998 年国家统计局 的研究人员利用当年各省的城市住户调查数据估算出最低食品消费支出 ,据此又估算了当年的食
2002 年第 10 期
中国城市中的三种贫困类型
李 实
(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100836)
3
John Knight
( 牛津大学经济系)
内容提要 : 我们课题组在 1999 年进行了一次覆盖六省市的住户调查 。本文利用这次 调查数据对中国城市贫困的性质和特点进行了考察 。通过综合考虑收入标准和消费标 准 ,我们把中国城镇贫困分为三种类型 , 即持久性贫困 、 暂时性性贫困和选择性贫困 。在 贫困人口中 ,有一大部分是属于选择性贫困 , 即他们的收入高于贫困线而消费低于贫困 线 。我们对贫困户的消费函数进行了估计 ,其结果显示以下几个因素对贫困状况产生重 要的影响 : 修匀收入的效应 ; 人们防备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的心理 ; 人们为将来投资而进行 储蓄的行为 ; 家庭对子女教育和医疗服务的特别需要 。我们还对三种贫困类型进行了比 较分析 ,从中发现预测的金融资产和预测的收入 ,以及教育和医疗的特殊需要都对不同类 型的贫困户的消费行为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 。 关键词 : 城市贫困 选择性贫困 下岗失业 预防效应
计量经济学案例分析汇总
计量经济学案例分析1一、研究的目的要求居民消费在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居民合理的消费模式和居民适度的消费规模有利于经济持续健康的增长,而且这也是人民生活水平的具体体现。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也不断增长。
但是在看到这个整体趋势的同时,还应看到全国各地区经济发展速度不同,居民消费水平也有明显差异。
例如,2002年全国城市居民家庭平均每人每年消费支出为元, 最低的黑龙江省仅为人均元,最高的上海市达人均10464元,上海是黑龙江的倍。
为了研究全国居民消费水平及其变动的原因,需要作具体的分析。
影响各地区居民消费支出有明显差异的因素可能很多,例如,居民的收入水平、就业状况、零售物价指数、利率、居民财产、购物环境等等都可能对居民消费有影响。
为了分析什么是影响各地区居民消费支出有明显差异的最主要因素,并分析影响因素与消费水平的数量关系,可以建立相应的计量经济模型去研究。
二、模型设定我们研究的对象是各地区居民消费的差异。
居民消费可分为城市居民消费和农村居民消费,由于各地区的城市与农村人口比例及经济结构有较大差异,最具有直接对比可比性的是城市居民消费。
而且,由于各地区人口和经济总量不同,只能用“城市居民每人每年的平均消费支出”来比较,而这正是可从统计年鉴中获得数据的变量。
所以模型的被解释变量Y选定为“城市居民每人每年的平均消费支出”。
因为研究的目的是各地区城市居民消费的差异,并不是城市居民消费在不同时间的变动,所以应选择同一时期各地区城市居民的消费支出来建立模型。
因此建立的是2002年截面数据模型。
影响各地区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有明显差异的因素有多种,但从理论和经验分析,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应是居民收入,其他因素虽然对居民消费也有影响,但有的不易取得数据,如“居民财产”和“购物环境”;有的与居民收入可能高度相关,如“就业状况”、“居民财产”;还有的因素在运用截面数据时在地区间的差异并不大,如“零售物价指数”、“利率”。
内陆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演化——以四川省为例
内陆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演化———以四川省为例罗浩轩1,2(1.成都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成都 610059;2.中国社会科学院 农村发展研究所,北京 100732)提要:内陆区域内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空间结构通常按照“核心—边缘”模式演化。
通过对要素禀赋结构、规模经济和区域发展考察发现,作为全国首位度最高的成都市,尽管相较于周边市(州)展现出了更快的资本深化水平和更强的规模经济,但城市间要素禀赋结构趋于收敛,且劳动生产率差距缩小。
面板数据分析表明,周边市(州)到成都市的距离与其城市劳动生产率呈现类似U形的“W”曲线关系,出现了以川南经济区为第二增长极的空间结构演化趋势。
成都市展现的良性经济集聚驳斥了“一个省养一座城”的观点,带来的启示是内陆省域可通过经济制度改革获得改革红利,应改革以地区经济总量为指标的考核方式,鼓励非中心城市融入区域“核心—边缘”结构,在打造第二增长极时以市场潜力为参考标准。
关键词:内陆区域;“核心—边缘”结构;经济集聚;区域平衡;四川省中图分类号:F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637(2021)01-0010-09 DOI:10.13483/j.cnki.kfyj.2021.01.002 一、引言经济总量增长往往伴随着资源大规模转移[1],加之在工业文明时期地理变成了现代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2],因而经济发展多表现为大量要素向区域城市集聚。
历史经验表明,由于规模经济和外部性,经济集聚趋势不仅不会变弱,还会继续自我强化形成锁定效应(lock-ineffect),并继续成为国家或地区经济的主导力量[3]。
基于中国实践,国内经济地理学界在“核心—边缘”框架下对沿海中心城市群与内陆地区的经济联系方面展开了有益的探讨,但对内陆区域内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空间经济结构关系关注相对不足[4-5]。
由于内陆区域内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空间结构通常按照“核心—边缘”结构的模式演化[6],近年来比较有代表性的相关研究也多围绕这个逻辑展开。
异方差---卫生医疗机构数与人口数的回归模型-福州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案例分析-----异方差一、问题的提出和模型设定根据本章引子提出的问题,为了给制定医疗机构的规划提供依据,分析比较医疗机构与人口数量的关系,建立卫生医疗机构数与人口数的回归模型。
假定医疗机构数与人口数之间满足线性约束,则理论模型设定为i i i u X Y ++=21ββ (5.31)其中i Y 表示卫生医疗机构数,i X 表示人口数。
由2001年《四川统计年鉴》得到如下数据。
表5.1 四川省2000年各地区医疗机构数与人口数地区人口数(万人) X医疗机构数(个)Y地区人口数(万人) X医疗机构数(个)Y成都 1013.3 6304 眉山 339.9 827 自贡 315 911 宜宾 508.5 1530 攀枝花 103 934 广安 438.6 1589 泸州 463.7 1297 达州 620.1 2403 德阳 379.3 1085 雅安 149.8 866 绵阳 518.4 1616 巴中 346.7 1223 广元 302.6 1021 资阳 488.4 1361 遂宁 371 1375 阿坝 82.9 536 内江 419.9 1212 甘孜 88.9 594 乐山345.91132 凉山 402.41471 南充 709.24064二、参数估计进入EViews 软件包,确定时间范围;编辑输入数据;选择估计方程菜单,估计样本回归函数如下表5.2估计结果为56.69,2665.508..,7855.0)3403.8()9311.1(3735.50548.563ˆ2===-+-=F e s R X Y ii (5.32)括号内为t 统计量值。
三、检验模型的异方差本例用的是四川省2000年各地市州的医疗机构数和人口数,由于地区之间存在的不同人口数,因此,对各种医疗机构的设置数量会存在不同的需求,这种差异使得模型很容易产生异方差,从而影响模型的估计和运用。
为此,必须对该模型是否存在异方差进行检验。
四川省石油需求与供给分析
四川省石油需求与供给分析石油不仅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必不可少的主要能源,同时又是重要的战略商品和化工原料。
近年来,一方面由于四川省经济持续保持着较快的增长和“工业强省”的发展战略,对石油的需求急剧扩大,另一方面石油的供给相对不足,油品价格飙升,石油的需求与经济发展不适应、不协调的矛盾日益突出。
而四川在原油生产方面自给率极低,由于原油资源的限制,2005年四川省原油生产仅为13.92万吨(合19.91万吨标准煤),石油消费675.04万吨,石油需求的98%需要靠外调来满足。
随着四川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对石油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如何保证石油需求的满足,成为全省经济发展必须考虑的问题,也是当前乃至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都需要仔细加以研究的重大课题。
2 四川石油需求分析近年来,四川经济快速发展,能源消费规模不断扩大,其中石油占总能源消费的比例由1990年的4.1%上升到2005年的11.28%,大量的石油需要从外地调入,这使得四川省的能源结构十分不平衡,能源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不协调,不适合的矛盾日益突出。
四川的能源消耗大部分集中于煤炭,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各产业的拓宽和发展,石油的消耗在占总能源的比例越来越大。
1990年,煤炭四川能源消费的74.3%,石油4.1%,而2004年,煤炭占比下降到69.9%,石油上升到10.7%。
由表1可知,近十五年来,石油消耗量由1991年的171.86万吨增长到2005年的675.04万吨,增长幅度达3.93倍,高于全国同期的2.82倍。
表1 四川省石油年度消费量(单位:万吨)年份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消费量171.86 185.11 195.99 176.47 227.31 240.58 279.46 321.27年份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消费量307.66 365.0 407 447.15 505.41 608.33 675.04数据:四川统计年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从四川省石油消费的增长率(图1)来看,其增长率呈现出一定的波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千公顷) 粮食 油料 糖料
10-1 农村基本情况 (1998~2000)
指 标 (个) 5 007 1 684 55 042 5 039 1 702 55 044 5 062 1 788 55 020 1998 1999 2000 农村基层组织 乡镇数 # 镇数 村民委员会 乡村户数、人口、劳动力 乡村户数 乡村人口数 乡村从业人员数 按性别分 男 女 按行业分 农林牧渔业 工业 建筑业 交通运输业、仓 储及邮电通信业 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 其他非农行业 农业基本情况 年末实有耕地面积(千公顷) 水田 旱地 年内减少耕地面积(千公顷) # 国家基建占地 乡村集体占地 农民个人建房占地 农业机械总动力 灌溉面积 化肥施用量 农村用电量 (万千瓦) (千公顷) (万吨) (亿千瓦) 4 494.90 2 283.70 2 211.20 36.06 16.07 7.18 1.26 1 468.33 2 390.53 205.32 73.45 9 714.40 7 338.10 835.55 30.01 4 454.70 2 272.80 2 181.90 47.78 8.05 6.80 1.51 1 606.90 2 427.82 210.32 78.78 9 717.70 7 296.70 891.11 29.36 4 346.11 2 249.63 2 096.48 143.14 6.65 10.75 1.59 1 679.68 2 469.01 212.59 82.83 9 609.06 6 854.45 1 026.10 30.74 2 811.89 173.39 180.62 49.15 95.83 518.59 2 735.08 169.50 193.65 51.31 101.83 546.78 2 631.07 175.50 212.46 54.05 113.63 602.29 2 011.41 1 818.06 1 999.69 1 798.46 1 997.83 1 791.16 (万户) (万人) (万人) 1 958.93 6 946.95 3 829.47 1 959.77 6 940.85 3 798.15 1 959.91 6 941.17 3 78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