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魏晋南北朝文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文学史~第三讲魏晋南北朝文学

第一章南北朝乐府民歌

1.南朝乐府民歌的一般内容和其体裁上的特点。

(A)思想内容

a.南朝乐府民歌以“吴声歌”和“西曲歌”为主,内容方面几乎都

是情歌,所谓“郎歌妙意曲,侬亦吐芳词”,且十之七八出自女子之口,有浓厚的脂粉气。

b.吴声曲中有些作品写出了在封建势力的摧残下,男女婚姻不自

主,爱情破灭,以死相抗的悲剧。

c.西曲中好些作品写旅客商妇的离愁别绪,热烈而坦率。

d.描写劳动生活的民歌,例如“采桑度”中的“采桑盛阳下,缝叶

何翩翩,攀条上树表,牵坏紫罗裙。”显是一幅动人的农家少女采桑图,洋溢着春天的气息,充满了活泼愉快的情趣。

e.情歌更多是对负心背约的男子之猜疑和哀怨,如:<<子夜冬

歌>>。

f.在男女不平等的封建社会,男子负心,女子固然是伤心;即使男

子倾心,她们也免不了提心吊胆。因此每当离别时,她们总是

“泪落便如泻”。如:<<华山畿>>,这眼泪中,有“莫作瓶落

井,一去无消息”的忧虑。

g.南朝民歌多来自商业发达的大都市,因而其中还有不少被侮辱的

妓女们的悲述。此外,也有不少描写劳动人民的爱情生活的,都很生动真实。

(B)艺术形式

a.体裁短小,多是五言四句。

b.语言的清新自然。

c.双关语的运用。如同音同字的“合散天黄连,此事复何苦”。最

常见的双关语,是以“莲”双关“怜”,以“丝”双关“思”,以布匹的“匹”双关匹偶的“匹”。

d.善用比喻,夸张等表现手法,表达封建社会女子的被压抑又无力

反抗的复杂细致的感情,具有细腻含蓄的风格。

2.北朝乐府民歌的一般内容及其体裁上的特点。

北朝乐府民歌的内容包括了:

一. 反映战争的

北朝战争频繁,人民大量死于战争,因而蓄发了一股强烈的反战情绪,如“企喻歌”:男儿可怜虫,出门怀死忧,尸丧峡谷口,白骨无人收。

二. 反映人民疾苦的

北朝社会的另一特殊现象是人口掠夺,使大批人民被迫离开本土,因而出现了不少反映流亡生活的怀土思乡之作,流露出一种绝望的悲哀和愤激,如“紫骝马歌”:高高山头树,风吹叶落去。一去数千里,何当还故处?

有些反映了人民饥寒交迫的悲惨生活。所谓“长嘴饱满短嘴饥”,“长嘴”与“短嘴”便是剥削与被剥削者的象征性的概括。

三. 反映北方各民族的尚武精神

北方诸民族向以能骑善射、好勇尚武著称。如“企喻歌”:

男儿欲作健,结伴不须多,鹞子经天飞,群雀两向波。

四. 反映爱情生活的

北方民族生性豪放,又少受礼教的约束,所以北朝情歌的特色是:心直口直,毫不扭捏。南歌说“感郎千金意,惭无倾城色”,北歌却说“女儿自言好,故入郎君怀”。在南歌中我们常常碰到汪汪的眼泪,而北歌中却找不到一个“泪”字。有时情人失约不来,她们也只说上一句“欲来不来早语我”。

对男女相悦的看法,北朝情歌也表现得更为大胆、干脆。如“天生男女共一处,愿得两个成翁妪。”就很爽朗。

五. 反映游牧生活和北国风光的

例如著名的“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只二十七个字,便出色地画出了辽阔苍茫的草原景象,并反映了北方民族的生活与精神面貌,具有无比的魅力,确是“千古绝唱”。

北朝民歌不仅内容丰富,在艺术上也有其独创性,它的语言是质朴无华的,表情是爽直坦率的,风格是豪放刚健的。是一首首悲壮激越的军乐、战歌。

体裁方面,北歌虽亦以五言四句为主,但同时还创造了七言四句的七绝体,并发展了七言古体和杂言体。

3.<<木兰诗>>的艺术成就及内容。

<<木兰诗>>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诗篇。木兰既是现实人物,又是人民理想的化身。她不惜自我牺牲,也不顾“男女有别”,“弯弓征战作男儿”,既保全了老父,又捍卫了边疆。由于故事本身的正义性、传奇性,由木兰身上体现了劳动人民高贵的品质,突破“女不如男”的封建传统观念,使木兰成为一个压倒须眉的女英雄,为妇女扬眉吐气。

在表现手法上,繁简适当。如开头写木兰的问答和买马,就繁复地夸张铺叙来渲染人物的紧张心情和战争气氛。而以后的十年征战,艰苦备尝,事情原很多,但作者却写得极简,只用“万里赴戎机”六句三十个字就包举无遗。作为繁简的标准是人物的特征。从全诗可以看出,作者始终是扣紧“木兰是女郎”这一特点来进行剪裁和描写的。“不闻爷娘唤女声”数句之所以动人,主要是切合木兰身份。

木兰诗的语言,丰富多采,有朴素自然的口语,也有精妙绝伦的律句。但它们在生动活泼的基调上取得统一和协调。此外,如句型的或整或散,长短错综,排句的反复咏叹,譬喻的新奇幽默等,也都加强了诗的音乐性和表现力,有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

木兰诗是一篇歌颂女英雄木兰乔装代父从军的叙事诗。木兰的英雄形象出现在文学史上是具有不平凡的意义的,她是一个勤劳的普通织布姑娘,但当战争到来的时候,竟自勇敢地承担起一般妇女所不能承担的代父从军的任务,买了“骏马”“长鞭”,经历黄河黑水,北到燕山朔野,万里长征,十年转战。凯旋归来后,功成不受赏,气概又表现得如此的磊落轩昂。回到家里,在爷娘姐弟一片热烈欢迎的气氛中,她“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同行的伙伴才惊讶地认出这个转战十年,功勋卓越的“壮士”,竟是一个女郎。扑朔迷离的传奇色彩,更使这个勇敢、纯洁的姑娘显出了天真、活泼、机智的本来面目。(内容)

4.南北朝乐府民歌的影响

一. 在诗的体裁方面

南北朝乐府民歌开辟了一条抒情小诗的新道路,这就是五、七言绝句体。当时名诗人谢灵运,鲍照等已开始模拟尝试,到了唐代,加上音乐的结合,五、七言绝句几乎垄断了唐三百年间的歌坛,并出现了以绝句擅名千古的诗人李白和王昌龄。而长篇的“木兰诗”,对唐代七言歌行的发展也起了示范性的推动作用。

二. 在表现手法方面

南北朝乐府民歌在表现手法方面对唐代诗人也有许多启发,例如杜甫“草堂”诗中一连用四个“喜”字造成排句,便是从“木兰诗”中“爷娘唤女来”等句脱化而来的。李白的“长干行”以“西洲曲”为蓝本,他的绝句是“从六朝清商小乐府来”,都是受到南北朝民歌的影响。

三. 在口语运用方面

对于口语的运用,对后代诗人也是一个很好的借鉴。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大诗人就都善于提炼口语融化入诗。唐以后,诗人由于处境的险恶,往往利用双关语写作政治讽刺诗,来曲折地表达他们那种难以明言的爱国深衷,这一发展也是基于南北朝民歌的。

此外,民歌中的“艳曲”,对梁陈“宫体诗”的形成和泛滥,也起了消极的作用。唐五代以后,许多描写男女艳情的小词,在意境、语言等方面,也受了南朝民歌不少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