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古诗两首
苏教版一下21《古诗两首》(锄禾、悯农)
谁知盘中餐, 盘中餐 谁知盘中餐, 辛苦 粒粒皆辛苦。 粒粒皆辛苦。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谁)
很辛苦。 (干什么)
这首诗告诉我们一个什么 道理?
告诉了我们粮食来得不容 易,人人都要爱惜粮食。
万夫午禾 农收辛闲苦
悯 农
可怜
农夫 秋收
闲
万颗子
悯农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和
禾
河
荷
1、田野里的(禾 )苗长得绿油油的。
2、池塘里开满了(荷 )花。
3、鱼儿在小(河 )里游来游去。 4、小明(和 )青青在(河 )边玩。
心
新
辛
1、爸爸工作了一天,很(辛 )苦。
2、今天,妈妈给我买了(新 )衣服, 我很开(心)。 3、爸爸妈妈抚育我们很(辛 )劳,祝 他们每天都有好(心 )情!
zhǒng
(
种子 )
种
zhòng
(
子
种树
)
zi zǐ
(
种子 )
(
子女 )
唐 李绅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粟 粮食的种子 子 成熟的庄稼
四海无闲田,
农粟,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悯农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唐 李绅
诗人用“春种”到“秋收”, 用“一粒粟”到“万颗子”的变化, 讲了农民一年的辛勤劳动。可诗的 结尾勾勒出的却是一幅悲惨的画面: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诗 人以这样强烈的对比,揭示了古代 劳动人民的悲惨命运,表达了诗人 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pán
lì
jiē
四年级上册21课的笔记
对于四年级上册21课的笔记,这里以语文为例,为您提供一个参考:标题:语文四年级上册21课《古诗两首》一、生字注音1. 山行:shān xíng2. 赠刘景文:zèng liú jǐng wén3. 夜书所见:yè shū suǒ jiàn4. 枫桥夜泊:fēng qiáo yè bó5. 游山西村:yóu shān xī cūn6.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huáng hè lóu sòng mèng hào rán zhī guǎnglíng二、重点词解释1. 山行:在山路上行走。
2. 赠:赠送。
3. 刘景文:北宋诗人刘季孙的字。
4. 夜书所见:夜里读书时看到的事物。
5. 枫桥夜泊:夜里把船停靠在枫桥边。
6. 游山西村:到山西的一个村庄游览。
7.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在黄鹤楼送别孟浩然去广陵(今江苏扬州)。
三、古诗翻译1. 《山行》翻译:深秋时节,沿着山路行走,枫叶像被霜打过的红色,让我停下车来欣赏它的美丽。
2. 《赠刘景文》翻译: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一年最好的景致你要记住,那就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时节。
3. 《夜书所见》翻译:夜幕降临,我孤独地站在屋外,看到远处的人家灯火通明,孩子们在玩耍嬉戏,我不禁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时光。
4. 《枫桥夜泊》翻译:夜幕降临,我把船停靠在枫桥边,看到天空中繁星点点,听到远处悠扬的钟声,心中满是旅途的疲惫和思乡之情。
5. 《游山西村》翻译:在一个美丽的春天,我来到了山西村游览。
这里的景色宜人,山清水秀,人们热情好客,让我感受到了家乡般的温暖。
6.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翻译:在黄鹤楼送别孟浩然,他要去广陵远行。
江水滚滚流淌,波涛汹涌,望着远去的船只,我心中充满了离别的伤感。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21《古诗两首》PPT
两岸的青山逐渐扑进眼帘,一 叶小舟正乘风破浪,从日边驶来。
《望天门山》描绘的是天
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 的雄奇秀丽景色。表达了作者
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赞颂。
夜宿山寺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字子瞻,号 东坡居士。眉州眉 山人。北宋文学家 、知名画家,“唐 宋八大家”之一。 与其父洵、弟辙, 合称“三苏”。
初步古诗,这首诗给你留下了怎样 的印象?
饮湖上初晴后雨
在西湖水饮酒
奇妙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天门山被长江从中断开, (借助山势写出了水的汹涌)
碧水东流至此回。
回旋Biblioteka 碧绿的江水奔腾东流,到此回 旋澎湃。
(借助水势衬托出山的奇险)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出”表示的是动作,在这里,天门山虽 然不会动,但作者“望”的立脚点是在船上 ,“出”字逼真的表现了舟行过程中天门山 特有的姿态。)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李白:唐代诗人,字 太白,号青莲居士,写 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 揭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 贵,反映人民疾苦和愿 望,抒发对美好理想的 渴望和追求。他的诗歌 风格雄奇豪放,想象力 丰富。他是一位伟大的 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 “诗仙”。
望天门山
看,远远地看
天门山。安徽省当涂 县的东梁山和西梁山 的和称。两山对峙, 象一座天设的门户, 形势非常险要,“天 门”由此得名。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1课《古诗两首》原文、译文及作者介绍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1课《古诗两首》原文、译文及作者介绍【作者】李白【朝代】唐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译文: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东流到此没有回旋。
两岸青山对峙美景难分高下,遇见一叶孤舟悠悠来自天边。
作者介绍: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作者】苏轼【朝代】宋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译文: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
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
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也好,浓妆也罢,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丽质和迷人神韵。
作者介绍: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苏轼进士及第。
宋神宗时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
元丰三年(1080),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宋哲宗即位后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
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
苏教版 一年级下册 21、古诗两首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小朋友们,看到老 爷爷这么辛苦,你们 想说什么、做什么呢?
这首诗告诉我们一个 什么道理?
告诉了我们粮食来得 不容易,人人都要爱惜粮 食。
演一演 闭上眼睛,
出来你吗能?把把 背这这 一首首 背诗古 吧的诗 !内容表演
(如:“锄禾”可作劳作
mǐn zhòng
sù
悯种粟
zǐ
yóu
子犹
春种一粒粟, 种:zhòng
粟:小米,种子。
春天种下 一粒谷物的 种子。
秋收万颗子。
收:收获 子:这里读第三声,也指谷粒。
“春——秋” “种——收” “一粒粟——万颗子”
秋天收下千颗 万颗的粮食。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春——秋” “种——收” “一粒粟——万颗子”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pán lì jiē
盘粒皆
锄 禾 日 当 午
锄禾日当午,
锄禾:种水稻的时候; 日:太阳; 当:当着; 午:中午。 当午:正中午的时候。
汗 滴 禾 下 土
汗滴禾下土。
汗滴:汗水滴下来; 禾:水稻、粮食; 禾下土:水稻下面的泥土里。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为什么农民还 会被饿死呢?
读一读
春 生 夏 长,
cáng
秋 收 冬 藏。
jīng gēng xì zuò
精 耕 细 作,
cāng
xiāng
千 仓 万 箱。
你知道这些词 语的意思吗?赶 快找工具书来查 一查。
读一读
你能做
儿歌
到吗?
pèng pèng
21.do古诗两首c
学生课前搜集有关古诗内容及诗人的资料。
教学预设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4个字。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望天门山》。
3、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学习难点: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学习重点: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验诗人的感情,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3、再读课文,读出诗情。你能将西湖雨中的美景读出来吗?
学生借助多媒体的音画反复诵读体验。
4、学生自由背诵。
四、走出课文,拓展延伸:
1、交流课前搜集的描写祖国壮美河山的诗。
2、举行“美丽的祖国”古诗词朗诵会。
板书设计
望天门山
断
天门楚江开
碧水回气势磅礴
青山出
孤帆来
反思与感受
(注:表格大小要依据实际内容做调整。)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学习难点: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学习重点: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验诗人的感情,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学习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1、播放西湖景色的课件。
课题
21、古诗两首
课型
精读课
整理教师
李娜
学习目标
1、通过课前自学与课堂指导,能正确认读“亦、妆”这两个字,通过交流识字方法,以及教师指导能正确读写“断、楚、孤、帆”这4个生字。
2、朗读古诗,能读准字音,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能读出古诗的韵味,读出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并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两首古诗,默写《望天门山》。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21课《古诗两首(锄禾、悯农)》课文及教案
【导语】本课两⾸古诗都是唐代诗⼈李绅所作。
每⾸时都是五⾔绝句。
诗句反映了劳动⼈民的⾟勤劳作,告诉⼈们应该懂得粮⾷的来之不易,教育学⽣要爱惜粮⾷。
以下是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课⽂】 锄⽲ (唐)李绅 锄⽲⽇当午,汗滴⽲下⼟。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苦。
李绅《悯农》⼆ 春种⼀粒粟, 秋收万颗⼦。
四海⽆闲⽥, 农夫犹饿死。
【教案】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明透、背桶课⽂。
2、学会本课9个⽣字,认识2个多⾳字;体会诗句中词语的意思。
3、通过朗读古诗体会粮⾷的来之不易和作者对农民的同情。
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 2.能正确、美观地书写⽣字。
3、指导学⽣观素描图,展开想象,体会诗歌的思想内容。
课时划分:两课时 2003年5⽉21⽇第⼗四周星期四第⼀节 第⼀课时 ⼀、课前说说 ⼩朋友,我们吃的⽩花花的⼤⽶是从哪⼉来的? ⼆、学习古诗《锄⽲》 1、出⽰古诗图⽂:看图读诗,读准字⾳.读通诗句。
2、解题:唐代诗⼈李绅写的。
锄:锄头,这⾥表⽰动作。
⽲:⽲苗。
“锄未‘是什么意思呢? 3、讲读诗句第1句。
(l)⾃读。
看图:图上画了什么? (2)看图理解;”⽇当午“:太阳当头照的意思。
”汗“;汗⽔。
“汗滴⽲下⼟”汗⽔滴到⽲苗下的泥⼟⾥去了。
(3)这幅图以及第⼀句诗说明了什么?应该怎样朗读呢? (4)⼩结:古诗1、2两⾏写了农民顶着烈⽇在内⽥间⾟勤劳动的情景,这是诗⼈所看到的。
4、讲读第2句。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苦”。
(1)⾃⼰边读边想;这句诗告诉我们什么? (2)指名说⼀说。
(3)指导朗读。
(4)⼩结:这两⾏告诉我们粮⾷来得不容易,这是诗⼈所想到的。
三、巩固诗意,练习背诵 1、⽤⾃⼰的话说说诗意。
2.轻声地和⽼师⼀起说。
3、指名说。
4.背诵表演古诗. 5.这⾸《锄⽲》告诉我们什么呢?你读了之后有什么感想? 四、指导写字 1.“⽲”独体字,与“⽊”⽐较,书写时笔画舒展,字居⽥字格正中。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1课《古诗两首》原文、译文及作者介绍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1课《古诗两首》原文、译文及作者介绍【望天门山】原文:望天门山【作者】李白【朝代】唐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译文: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东流到此没有回旋。
两岸青山对峙美景难分高下,遇见一叶孤舟悠悠来自天边。
作者介绍: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原文: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作者】苏轼【朝代】宋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译文: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
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
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也好,浓妆也罢,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丽质和迷人神韵。
作者介绍: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苏轼进士及第。
宋神宗时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
元丰三年(1080),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宋哲宗即位后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
三年级上册第二十一课《古诗两首》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水光|潋滟|晴|方好
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
山色|空蒙|雨|亦奇。
空蒙:云雾迷茫的样子。 奇:奇妙。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波光闪动的晴天景色真好, 云雾迷茫的雨天景色也很奇妙。
欲把|西湖|比|西子,
西子:即西施, 春秋时代越国有名的美女。
西施是中国古代四 大美女之一,她是春秋 末期越国人,姓施,名 夷光,世居苎(zhù) 萝山苎萝村。苎萝山现 属绍兴诸暨市城关镇。 苎萝有东、西两村,施 夷光住在西村,所以叫 她“西施”。
苏堤春晓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淡妆浓抹总相宜
。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中断:从中间断开。楚江:即长江。因 为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 江。开:劈开,断开。
天门中断楚江开
至此:到这里。回:回漩,回转。
碧水东流至此回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望天门山》描绘了描绘的景物 天门山、楚江、碧水、青山、孤帆、太阳 , 有: 色彩是 碧绿 ;前两句侧重写天门山的
水 景色;后两句侧重写天门山的 山 景
色;
自测检验
1.你能背出这首诗吗?
2.这首诗的作者是唐朝浪漫主义诗 人李白,你能背出李白的其他诗吗? 3.完成课后练习。
望庐山瀑布 独坐敬亭山 李白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众鸟高飞尽, 遥看瀑布挂前川。 孤云独去闲。 飞流直下三千尺, 相看两不厌, 疑是银河落九天。 只有敬亭山。
新人教语文三上第21课 古诗两首 饮湖上初晴后雨
西湖:在浙江省杭州市,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 区。汉时称圣湖。唐时因湖在城西,始称西湖。 原是与杭州湾相通的浅海湾,后由于泥沙堰塞,海 面被隔断,在沙嘴内侧的海水,成为一个湖。古来 人们一直用最美好的语言赞颂西湖,又用最凝练 的语言对它的景色做出了不同概括,其中最广为 人知的说法首推西湖十景:苏堤春晓、平湖秋月、 断桥残雪、曲院风荷、雷峰夕照、南屏晚钟、 花港观鱼、柳浪闻莺、双峰插云、三潭印月。
都是写
景
的诗。
四、我能根据诗意写出诗句。 1.两岸的青山相对着不断现出,一叶小舟正乘风破 浪,从日边驶来。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四、我能根据诗意写出诗句。 2.水波荡漾的晴天,景色真好,山色迷蒙 的雨天,景色更加奇特。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返回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 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 弟苏辙,合称“三苏”。“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 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词开 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念奴娇·赤壁怀古》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传诵甚广。擅长行书、楷书, 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能画竹,也喜 作枯木怪石,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词集的《东坡乐 府》,存世书迹有《答谢民师论文帖》《祭黄几道文》 《前赤壁赋》《黄州寒食诗帖》等。画迹有《枯木怪 石图》《竹石图》。
地点——湖上舟中 干什么——饮酒聊天 天气变化——初晴后雨
初晴 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你真棒!
水光潋滟晴方好, A.正直; B.正当,恰好; C.一种形状。
你真棒!
B
山色空蒙雨亦奇。
你好棒
欲把西湖比西子,
“西子”就是指的西施。
三年级语文上册21_古诗两首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代诗人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 飞在青云端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前两句诗的意思:
高高的天门山被长江从中间劈开,成为两 山,碧绿的江水奔腾东流,流到这里突然 回旋澎湃,向北流去。 1、断、开,这两个动词描绘出江水的 声势浩大。 2、回,字写出了江水回旋湍流而激荡, 气势不可阻挡。
两 岸 青 山 相 对 出
两岸青山相对出,
相:互相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碧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贺之章《咏柳》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表达了诗人热爱祖国山河 的感情。
李白(701--762),字太白,盛 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最伟大 的诗人之一。号青莲居士。四川绵 州昌隆人。李白诗歌散失不少,今 尚存900多首,内容丰富多采,他一 生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社 会黑暗和蔑视权贵的诗歌,现存近 千首诗,他的诗以磅礴雄伟的气势、 炽烈奔放的情感、丰富奇丽的想象、 大胆惊人的夸张、清新自然的语言, 创造出了瑰丽多彩的艺术形象,达 到了“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的艺术效果,被称为"诗仙"。
21.古诗两首译文及主题思想
望天门山:远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天门山被长江从中断开,分为两座山。
碧水东流至此回:碧绿的江水向东流到这儿突然转了个弯儿,向北流去。
两岸青山相对出:两岸的青山相互对峙。
孤帆一片日边来: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驶来。
思想感情:通过对天门山壮丽景色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祖国美好河山的歌颂。
饮湖上初晴后雨:意思是雨后初晴,在西湖上饮酒时看到的景象。
水光潋滟晴方好:晴天的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动,景色的确很美。
山色空蒙雨亦奇:雨天的西湖,烟雨迷茫,远处的山的若隐若现,景色更加奇特。
欲把西湖比西子:如果把西湖比作西施。
浓妆淡抹总相宜:不论她是淡雅的装束,还是浓艳的打扮,都是一样光彩照人。
思想感情:这是一首即景诗,作者抓住了夏季西湖时晴时雨的风光,以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描绘,惟妙惟肖地勾画了西湖的美景。
表达了诗人对西湖、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最新语文S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21课《古诗二首》(夜雪、梅花)ppt课件
讶:奇怪,惊讶。 衾枕:被子和枕头。 已:已经。 冷:寒冷。
夜雪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重:指雪下的大,积得厚。 时:是常。 闻:听见。 折竹声:竹子被大雪压断的 声音。
1、被子枕头的寒冷已经让我 很惊讶了, 2、又看见窗户特别的明亮, 是被雪泛出的光照亮了。 3、夜深的时候才知道雪下得 很大, 4、不时能听到雪把竹枝压折 的声音。
因为有缕缕清淡的香
气从远处飘来。
梅花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
-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 样的思想感情?
夜雪
已讶衾枕冷, 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 时闻折竹声。
白 居 易
夜 雪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外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已讶衾枕冷,复闻窗户明。
思考: 1.诗人为什么,晚了还不睡? 2.诗人知道雪下得大吗? 3.诗人此时想到了什么呢?
夜 雪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外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梅花;本诗表现了诗人坚贞不 屈、不怕挫折的精神。
夜雪:本诗流露了诗人寂寞、 孤独、凄苦的心情。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王安石
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 / 数枝梅, 凌寒 / 独自开。 遥知 / 不是雪, 为有 / 暗香来。
翻译古诗的方法:
把诗中的字、词语变成现 在说的词语,并把这些词语改写 成一句通顺的话。为使句子通顺, 可根据意思加上一些字,或者调 整一些词的顺序。 例如: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墙角 几枝 梅花 冒着严寒 独自 开放
21、古诗两首
初读古诗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梅 讶
墙 枕
小学语文第三册-21、古诗两首(望天门山)-779
望天门山
唐代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
唐代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
唐代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21、古诗两首
塘下镇中心小学 曹海棠
注释
(1)天门山:在安徽省和县与当涂 县西南的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 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两山隔 江相对,形同门户,所以叫天门山。
(2)楚江:即长江。古代长江中游 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
楚江:长江
李白(701-762)唐 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 人,字太白,号青莲 居士,他一生写了大 量歌颂祖国壮丽河山 的诗篇,他的诗歌色 彩瑰丽,大胆想象, 被称为"诗仙"。
望:往远处看。
诗题中的“望”字,说明诗中所 描绘的是远望所见的天门山壮美景色。
返回
望天门山
唐代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
唐代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查字典并参照课本的注释理解词意
楚江:即长江。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
中断:从中间断裂开来。 开:撞开。
问题:天门的“中断”和楚江的“开”有什么联系?
分析:浩荡东流的楚江冲破天门奔腾而去,天门两山本
来是一个整体,阻挡着汹涌的江流。由于楚江怒涛的冲
击,才撞开了“天门”,使它中断而成为两座山(东梁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两首(两首古诗) 精选1篇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两首(两首古诗)的内容在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中,学生学习了两首古诗,分别是《静夜思》和《登鹳雀楼》。
这两首古诗都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诗歌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审美意义。
下面我们分别来了解一下这两首古诗的内容。
一、《静夜思》《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名篇。
这首诗以简练的文字描绘了作者在寂静的夜晚思念故乡的情感。
全文如下: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在这首诗中,李白通过“床前明月光”和“疑是地上霜”这两个意象,展现了夜晚的宁静和美好。
接着,他又通过“举头望明月”和“低头思故乡”这两个动作,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之情。
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给人以美的享受。
二、《登鹳雀楼》《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名篇。
这首诗以登高远望的视角,描绘了作者对江山美景的赞美。
全文如下: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在这首诗中,王之涣通过“白日依山尽”和“黄河入海流”这两个自然景观,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
接着,他又通过“欲穷千里目”和“更上一层楼”这两个意象,表达了自己对远方美景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意境开阔,寓意深刻,给人以美的启示。
总结:《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两首》的内容主要包括两首古诗——《静夜思》和《登鹳雀楼》。
这两首古诗都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诗歌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审美意义。
通过学习这两首古诗,学生可以更好地领略古代文人的才情与风采,同时也能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人教版小学语文《古诗两首》课文原文及赏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古诗两首》课文原文及赏析
课文原文: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悯农》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赏析:
《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五言绝句。
这首诗以月光为引子,描绘了诗人在寂静的夜晚,看到床前明亮的月光,误以为是地上的霜。
他抬头仰望明月,又低下头来思念远方的故乡。
全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描绘月光和霜的意象,表达了诗人深深的思乡之情,展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故乡、亲情的独特情怀。
《悯农》是唐代诗人李绅的一首五言绝句。
这首诗以农民在烈日下辛勤劳动的场景为背景,描述了农民们挥汗如雨,辛勤劳作的情景。
诗人通过“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两句,深深地揭示了粮食的来之不易,提醒人们珍惜每一粒粮食,尊重农民的辛勤付出。
这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是对农民艰辛生活的深刻反映和深情呼唤。
两首诗虽然主题不同,但都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生动的形象,展现了中国古代诗歌的魅力。
它们不仅教育我们要珍惜眼前的一切,更要懂得感恩和尊重那些为我们默默付出的人们。
同时,这两首诗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自然、生活和人性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对我们今天的阅读和学习仍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21、古诗两首——《锄禾》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21、古诗两首——《锄禾》
谁谁知知盘盘中中餐餐,, 粒粒粒粒皆皆辛辛苦苦。。
Chú
hé
锄
禾
chú hé
(唐)李绅 rì dāng wǔ
锄 禾 / 日 当 午,
hàn dī
hé xià tǔ
汗 滴 / 禾 下 土。
shéi zhī pán zhōng cān
谁 知 / 盘 中 餐,
lì lì jiē xīn kǔ
粒 粒 / 皆 辛 苦。
在生活中,人们对待粮食有不同的做法,请同学们来判断一 下以下行为是对还是错,应该怎么做。可以用今天学的哪句 古诗来提醒他们呢?
粮食宝中宝, 人人离不了。 来得不容易, 大家要爱惜。
课题:21、古诗两首——《锄禾》 学科:语文 年级:一年级(下册) 版本:苏教版
Chú
锄
chú hé
锄禾
hàn dī
汗滴
shéi zhī
谁知
lì lì
粒粒
hé
禾
rì dāng
日当
hé xià
禾下
pán zhōng盘中ji Nhomakorabea xīn
皆辛
(唐)李绅 wǔ
午,
tǔ
土。
cān
餐,
kǔ
苦。
锄禾
“锄禾”是用锄头给禾苗松土、除草。 “锄” 就是锄头,锄头是农村一种极其常 见的农具,可以用来给庄稼锄草、松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hūn zhòng yí lì sù
春 种 一 粒 粟,
qiū shōu wàn kē zǐ
秋 收 万 颗 子。
chūn zhòng yí lì sù
春 种 一 粒 粟,
qiū shōu wàn kē zǐ
秋 收 万
春 种 一 粒 粟,
qiū shōu wàn kē zǐ
背诵你学过的古诗
21 古诗两首
chú hé mǐn nónɡ
《锄禾》《悯农》
锄禾
锄禾
chú hé rì dāng wǔ
hàn dī hé xià tǔ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shéi zhīpánzhōngcān lì lì jiē xīn kǔ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chú hé
锄禾
chú hé rì dāng wǔ
朗读、背诵两首古诗
《锄禾》《悯农》
《悯农两首》
小资料
李绅,生于唐代大历七年(772), 祖籍安徽毫州。贫寒艰苦的读书生活, 使他有较多的机会接触平民,当他看到 农民终日劳作而不得温饱,心中不平, 在诗中流露感叹。
李绅因为写的“悯农两首” 而被世人 称赞为“悯农诗人”。
蚕妇
张俞
昨日入城市, 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 不是养蚕人。
hàn dī hé xià tǔ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shéi zhīpánzhōngcān lì lì jiē xīn kǔ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悯农
chūn zhòng yí lì sù
春 种 一 粒 粟,
qiū shōu wàn kē zǐ
秋 收 万 颗 子。
sì hǎi wú xián tián
四 海 无 闲 田,
nóng fū yóu è sǐ
农 夫 犹 饿 死。
悯农
chūn zhòng yí lì sù
春 种 一 粒 粟,
qiū shōu wàn kē zǐ
秋 收 万 颗 子。 sì hǎi wú xián tián
四 海 无 闲 田,
nóng fū yóu è sǐ
农 夫 犹 饿 死。
hàn dī hé xià tǔ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shéi zhīpán zhōngcān lì lì jiē xīn kǔ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农民伯伯种田这么 辛苦,你想到了什么?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锄禾
chú hé rì dāng wǔ
秋 收 万 颗 子。
chūn zhòng yí lì sù
春 种 一 粒 粟,
qiū shōu wàn kē zǐ
秋 收 万 颗 子。
sì hǎi wú xián tián
四 海 无 闲 田,
nóng fū yóu è sǐ
农 夫 犹 饿 死。
四海无闲田
sì hǎi wú xián tián
四 海 无 闲 田,
nóng fū yóu è sǐ
农 夫 犹 饿 死。
悯农
chūn zhòng yí lì sù
春 种 一 粒 粟,
qiū shōu wàn kē zǐ
秋 收 万 颗 子。
sì hǎi wú xián tián
四 海 无 闲 田,
nóng fū yóu è sǐ
农 夫 犹 饿 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