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的变异与育种
专题07 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必备知识清单+思维导图)
![专题07 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必备知识清单+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ea59a79f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ea.png)
专题07 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教材必背知识1、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叫做基因突变。
(P81)2、由于自然界诱发基因突变的因素很多,基因突变还可以自发产生,因此,基因突变在生物界中是普遍存在的。
(P82)3、基因突变是随机发生的、不定向的。
(P83)4、在自然状态下,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
(P84)5、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P85)6、染色体结构的改变,都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可能导致性状的变异。
(P86)7、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
(P87)8、杂交育种是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
(P99)9、诱变育种是利用物理因素(如X射线、γ射线、紫外线、激光等)或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硫酸二乙酯等)来处理生物,使生物发生基因突变。
(P100)10、基因工程,又叫做基因拼接技术或DNA重组技术。
通俗地说,就是按照人们的意愿,把一种生物的某种基因提取出来,加以修饰改造,然后放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里,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P102)11、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叫做种群。
(P114)12、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这个种群的基因库。
(P115)13、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叫做基因频率。
(P116)14、基因突变产生新的等位基因,这就可能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
(P116)15、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
(P118)16、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称为一个物种。
(P119)17、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
考点9 生物的变异及育种
![考点9 生物的变异及育种](https://img.taocdn.com/s3/m/246315e6e009581b6bd9eb34.png)
温馨提示:此题库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考点9 生物的变异及育种一、选择题1.(2010·新课标全国高考·T6)在白花豌豆品种栽培园中,偶然发现了一株开红花的豌豆植株,推测该红花表现型的出现是花色基因突变的结果。
为了确定该推测是否正确,应检测和比较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中()A.花色基因的碱基组成 B.花色基因的DNA序列C.细胞的DNA含量 D.细胞的RNA含量【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突变的概念以及细胞中DNA和RNA的作用。
【思路点拨】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突变不改变DNA 的数量,但会改变基因的碱基序列。
【规范解答】选B。
基因突变不改变花色基因的碱基组成,花色基因均含有A、T、C、G四种碱基;基因突变不会改变DNA的分子数目;细胞中的RNA含量和细胞蛋白质合成功能的强弱有关,和基因突变没有相关性;等位基因的产生是基因突变的结果,它们的差别在于碱基序列的不同。
【类题拓展】用遗传学方法判断某新性状的来源将具有该性状的个体自交,若后代不出现该性状,则说明该新性状的产生是环境因素造成的;若后代出现该新性状,则说明该新性状是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
2.(2010·福建高考·T5)下图为人WNK4基因部分碱基序列及其编码蛋白质的部分氨基酸序列示意图。
已知WNK4基因发生一种突变,导致1169位赖氨酸变为谷氨酸。
该基因发生的突变是()A.①处插入碱基对G-CB.②处碱基对A-T替换为G-CC.③处缺失碱基对A-TD.④处碱基对G-C替换为A-T 【命题立意】本题以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示意图为载体,考查了生物变异的知识,同时综合考查了学生的图形解读和问题分析能力。
【思路点拨】本题的解题思路如下:【规范解答】选B。
据题知赖氨酸的密码子有AAA和AAG两种,结合题中所给的赖氨酸对应的WNK4基因序列,可以确定该题中的赖氨酸的密码子是AAG,所以当②处碱基对A-T替换为G-C,则相应的密码子由AAG被替换成谷氨酸的密码子CAG。
高考生物试题分项解析: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含解析)
![高考生物试题分项解析: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1c03d82f121dd36a22d8227.png)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1.(2018海南卷,14)杂合体雌果蝇在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相应片段发生对等交换,导致新的配子类型出现,其原因是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发生了A.基因重组B.染色体重复C.染色体易位D.染色体倒位【答案】A【解析】生物体在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相应片段发生对等交换,导致位于非姐妹染色单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了重组,其变异属于基因重组,A正确。
2.(2018江苏卷,4)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群体中近亲繁殖可提高纯合体的比例B.有害突变不能成为生物进化的原材料C.某种生物产生新基因并稳定遗传后,则形成了新物种D.若没有其他因素影响,一个随机交配小群体的基因频率在各代保持不变【答案】A3.(2018全国Ⅰ卷,6)某大肠杆菌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其突变体M和N均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但M可在添加了氨基酸甲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N可在添加了氨基酸乙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将M和N在同时添加氨基酸甲和乙的基本培养基中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后,再将菌体接种在基本培养基平板上,发现长出了大肠杆菌(X)的菌落。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突变体M催化合成氨基酸甲所需酶的活性丧失B.突变体M和N都是由于基因发生突变而得来的C.突变体M的RNA与突变体N混合培养能得到XD.突变体M和N在混合培养期间发生了DNA转移【答案】C【解析】突变体M需添加了氨基酸甲的基本培养基上才能生长,可以说明突变体M催化合成氨基酸甲所需酶的活性可能丧失,从而不能自身合成氨基酸甲,而导致必须添加氨基酸甲的基本培养基上才能生长,A正确;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突变体M和N都是由于基因发生突变而得来,B正确;M和N的混合培养,致使两者间发生了DNA的转移,即发生了基因重组,因此突变体M与突变体N混合培养能得到X是由于细菌间DNA的转移实现的,而不是突变体M的RNA,C错误,D正确。
4.(2018海南卷,17)蜜蜂中,雌蜂是雌雄配子结合产生的二倍体,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直接发育而来的。
必修2 第3单元 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
![必修2 第3单元 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https://img.taocdn.com/s3/m/a62b3bacb0717fd5360cdce6.png)
2009~2013年高考真题备选题库必修2 第3单元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考点一基因突变1.(2013广东理综,16分)地中海贫血症属于常染色体遗传病。
一对夫妇生有一位重型β地中海贫血症患儿,分析发现,患儿血红蛋白β链第39位氨基酸的编码序列发生了点突变(C→T)。
用PCR扩增包含该位点的一段DNA片段l,突变序列的扩增片段可用一种限制酶酶切为大小不同的两个片段m和s;但正常序列的扩增片段不能被该酶酶切,如图(a)。
目前患儿母亲再次怀孕,并接受了产前基因诊断。
家庭成员及胎儿的PCR扩增产物酶切电泳带型示意图见图(b)。
(终止密码子为UAA、UAG、UGA。
)(1)在获得单链模板的方式上,PCR扩增与体内DNA复制不同,前者通过________解开双链,后者通过________解开双链。
(2)据图分析,胎儿的基因型是________(基因用A、a表示)。
患儿患病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的原始生殖细胞通过________过程产生配子时,发生了基因突变;从基因表达水平分析,其患病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者在另一种贫血症的一位患者β链基因中检测到一个新的突变位点,该突变导致β链第102位的天冬酰胺替换为苏氨酸。
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为证明该突变位点就是这种贫血症的致病位点提供了一个有力证据。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遗传的分子基础、减数分裂和基因突变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信息提取与分析能力。
(1)获得DNA单链,在PCR技术中用90℃以上的高温使氢键断裂,在体内DNA分子复制过程中则需要解旋酶的作用。
(2)电泳结果分析可知,母亲基因型为AA,父亲基因型是Aa,患儿基因型是aa,胎儿的基因型是Aa。
故患儿患病的原因可能是母亲在减数分裂产生卵细胞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
5-1生物变异与育种
![5-1生物变异与育种](https://img.taocdn.com/s3/m/b8ec616ef5335a8102d220ce.png)
( )
专题五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
二、染色体变异及变异方式在育种上的应用:
1.三种可遗传变异的比较
类型 项目 适 用 范 围 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 染色体变异
《 走 向 高 考 》 二 轮 专 题 复 习 · 生 物 新 课 标 版
自然状态下只发 真核生物细胞 所有生物(包括 生于真核生物有 生物 增殖过程中均 种类 病毒)均可发生 性生殖过程中, 可发生 为核遗传
杂交育种
优点
可以提高 变异的频 可以明显 操作简单, 率,大幅 地缩短育 目标性强 度地改良 种年限 某些品种
时间长, 需及时发 现优良品 种 矮秆抗锈 病小麦 有利变异 少,需大 量处理实 验材料 技术复杂 且需与杂 交育种配 合
打破物种 操作简单, 界限,定 能较快获 向改变生 得新类型 物的性状
《 走 向 高 考 》 二 轮 专 题 复 习 · 生 物 新 课 标 版
常用 方法
杂交→ 自交→ 选种→ 自交
花药离 辐射诱 体培养, 变、激 然后再 光诱变、 诱导, 作物太 使染色 空育种 数目加 倍
(
秋水仙 素处理 萌发的 种子或 幼苗
)
专题五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
人工诱变 育种 单倍体育 种 多倍体育 种 基因工程 育种 细胞融合技 术 按照人们的 意愿改变细 胞内遗传物 质或获得了 细胞产品且 克服了远缘 杂交不亲和 障碍 技术难度大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
复习中,关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与基因突变、基因重组 的区别要采取对比的方式在理解的基础上归纳记忆;有关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要理解和掌握相关的概念,如
《 走 向 高 考 》 二 轮 专 题 复 习 · ( 生 物 新 课 标 版
考点11 生物的变异及育种
![考点11 生物的变异及育种](https://img.taocdn.com/s3/m/ccff08ce89eb172ded63b7da.png)
温馨提示:此题库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点击右上角的关闭按钮可返回目录。
考点11 生物的变异及育种一、选择题1. (2011·安徽高考)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具有很强的摄碘能力。
临床上常用小剂量的放射性同位素131I治疗某些甲状腺疾病,但大剂量的131I对人体会产生有害影响。
积聚在细胞内的131I可能直接( )A.插入DNA分子引起插入点后的碱基序列改变B.替换DNA分子中的某一碱基引起基因突变C.造成染色体断裂、缺失或易位等染色体结构变异D.诱发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基因突变并遗传给下一代【解析】选C。
放射性同位素131I不是碱基,因此不能直接插入DNA分子或替换DNA分子中的某一碱基,因此A项和B项都不正确;放射性同位素131I能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因此C项正确;放射性同位素131I能诱发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发生基因突变,但由于是体细胞的基因突变,因此不能遗传给下一代,D项错误。
2.(2011·福建高考)火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ZW,♂ZZ)。
曾有人发现少数雌火鸡(ZW)的卵细胞未与精子结合,也可以发育成二倍体后代。
遗传学家推测,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卵细胞与其同时产生的三个极体之一结合,形成二倍体后代(WW的胚胎不能存活)。
若该推测成立,理论上这种方式产生后代的雌雄比例是( )A.雌∶雄=1∶1B.雌∶雄=1∶2C.雌∶雄=3∶1D.雌∶雄=4∶1【解析】选D。
从题干知,ZW经减数分裂产生四个细胞,一个卵细胞,三个极体,卵细胞的基因型有两种Z或W,若卵细胞基因型为Z,则和其同时产生的极体基因型为Z,另两个极体都为W,卵细胞与产生的三个极体之一结合,比例为1ZZ∶2ZW;若卵细胞基因型为W,则和其同时产生的极体基因型为W, 另两个极体都为Z, 卵细胞与产生的三个极体之一结合,比例为1WW(死)∶2ZW,所以理论上后代雌性与雄性比例为4ZW∶1ZZ。
第七章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2
![第七章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2](https://img.taocdn.com/s3/m/77b8d20051e79b8969022662.png)
10-6~10-9
若干细菌某一性状的突变率
菌名
突变性状
突变率
Escherichia coil (大肠杆菌)
抗T1噬菌体
3×10-8
E.coil
抗T3噬菌体
1×10-7
E.coil
不发酵乳糖
1×10-10
E.coil
Staphylococcus aureus(金黄色葡 萄球菌)
S.aureus
抗紫外线 抗青霉素 抗链霉素
间接引起置换的诱变剂:
引起这类变异的诱变剂都是一些碱基类似物,如5-溴尿嘧 啶(5-BU)、5-氨基尿嘧啶(5-AU)、8-氮鸟嘌呤 (8-NG)、2-氨基嘌呤(2-AP)和6-氯嘌呤(6-CP) 等。它们的作用是通过活细胞的代谢活动掺入到DNA 分子中后而引起的,故是间接的。
(2)移码突变(frame-shift mutation 或phase-shift mutation)
(四) 基因突变的自发性和不对应性的证明
一种观点:突变是“定向变异”,是“驯化”,是由环 境因子诱发出来的;
另一种观点;基因突变是自发的,且与环境因素是不对 应的,后者只不过是选择因素;
1、 变量试验(fluctuation test) 又称波动试验或彷徨试 验。
2、涂布试验(Newcombe experiment) 3、平板影印培养试验(replica plating) 1952年,J.Lederberg夫妇
2、定向培育优良品种:指用某一特定因素长期处理某微生 物的群体,同时不断的对它们进行移种传代,以达到积 累并选择相应的自发突变株的目的。由于自发突变 的 频 率较低,变异程度较轻微,所以培育新种的过程十分缓 慢。与诱变育种、杂交育种和基因 工程技术相比,定向 培育法带有“守株待兔”的性质,除某些抗性突变外, 一般要相当长的时间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https://img.taocdn.com/s3/m/899bdfb9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97.png)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
标题: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塑造生命的无穷多样性
生命以其无限多样性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种多样性是如何产生的呢?其实,这主要源于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
这三个过程共同作用,塑造了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
首先,变异为生物多样性提供了原料。
这是一种随机过程,在生物繁殖过程中经常发生。
由于各种环境因素,如辐射、温度变化等,以及内在因素,如基因重组、基因突变等,生物个体间会出现各种形态和生理特征的差异。
这些差异为自然选择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为生物进化奠定了基础。
其次,育种是人工干预生物进化的过程。
人们通过有意识地选择具有特定特征的个体,进行培育和繁殖,以实现物种特性的定向改变。
例如,农业中的作物育种,利用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等变异手段,培育出抗逆性更强、产量更高、营养价值更高的新品种。
这种定向育种有效地提高了作物的适应性和产量,满足了人类的需求。
最后,进化是生命适应环境、持续发展的过程。
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具有有利特征的个体更易生存和繁殖,从而将有利特征遗传给下一代。
随着环境和生存需求的改变,下一代个体又会产生新的变异和选择,进一步改变物种的遗传特性。
这个过程不断循环,推动了生物的持续进化。
总的来说,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共同作用,使得生命得以繁衍生息,并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变化。
这三个过程对于理解生物多样性的起源和维持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我们提供了保护和利用生物资源的有效手段。
因此,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和研究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以更好地认识生命、保护生命和利用生命。
生物变异的来源及育种
![生物变异的来源及育种](https://img.taocdn.com/s3/m/1c6f5b8d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93.png)
的理想类型。
方案一:
(1)所用的育种方法为
。
(2)步骤:_____
方案二:
(1)所用的育种方法为
。
(2)步骤:_____
总结:两种方法相比较,哪种方法育种较快 ,为什
么?
。
杂交育种
P
高杆抗锈病x 矮杆不抗病
DDTT
ddtt
F1
高茎抗锈病 DdTt x
F2 高茎抗病 高茎不抗病 矮茎抗病 矮茎不抗病
符合要求的品种
ddTT
转基因育种
原理: DNA(基因)重组 [基因工程] 方法: 目的基因的提取,装入运载体,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
的检测与表达,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新品种。
优点: 不受生物亲缘关系的限制,可按人的意愿改造生物,目的性
强,科技含量高,可以培育出高产、优质或具有特殊用途的 动植物品种
缺点: 技术复杂,操作要求精细,难度大。
9D_T_
3D_tt
3ddT_ 1ddtt
将F2矮茎抗病品种连续自交,分离淘汰提纯至 基本不分离为止。
单倍体育种
高杆抗锈病 x 矮杆染锈病
DDTT
ddtt
F1 花药离体培养
1DT : 1Dt : 1dT : 1dt
单倍体植株幼苗
DdTt
秋水仙素处理
正常植株
DDTT;DDtt;ddTT;ddtt 选择
细胞工程育种
二、动物细胞克隆育种 理论基础: 细胞的全能性 方 法: 核移植和胚胎移植 优 点: 培育繁殖优良生物品种,用于保存频危物种,有选
择地繁殖某性别动物 缺 点: 技术复杂,操作要求精细,难度大。 应 用: 鲤鲫移核鱼、克隆羊——“多莉”的培育
类型:叉互换
高中生物变异、育种与进化ppt课件
![高中生物变异、育种与进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48c9385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38.png)
应考高分突破
选择题抢分技巧——找准选项
例 1 为获得纯合高蔓抗病番茄植株,采用了如图
所示的方法:图中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据图
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通过过程①②③最后育出纯合高蔓抗病植株, 说明变异是定向的
B.花药离体培养形成的个体均为纯合子 C.过程③包括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过程,需要
第三讲 变异、育种与进化 主干知识回扣
一、生物的变异 1.生物变异的类型和来源
变 不可遗传的变异 原环因境变化, 遗传物未质变
异
类 型
基因突变 (最根本的变异) 可遗传的变异 来源 基因重组
染色体变异
2.基因重组的类型 (1)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 非同源染色体 上的非 等位基因的 自由组合 。
(2)减数分裂形成 四分体 时期,位于同源染色体 上的 等位基因 有时会随着非姐妹染色单体的
种
让不同 生物细 胞原生 质融合
将具备所 需性状的 体细胞核 移植到去 核卵细胞
中
可以提
优 点
操 简 目 性单 作 标 强, 高 频 大 地 某变 率 幅 改 些异 , 度 良 品
种
可以明 显地缩 短育种 年限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判断题(含答案解析)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判断题(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0a73c03daef5ef7ba0d3ce1.png)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判断题)1.选择育种的局限性在于进展缓慢,可选择的范围有限()【解析】选择育种的局限性在于进展缓慢,可选择的范围有限,正确。
2.杂交育种除了选育新品种之外,还可以获得杂种表现的优势()【解析】杂交育种除了选育新品种之外,还可以获得杂种表现的优势,正确。
3.人工诱变可以创造新品种,定向地改良生物的性状()【解析】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人工诱变不能定向地改良生物的性状,错误。
4.基因工程使人类有可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改造生物,培育新品种()【解析】基因工程能按照人类的意愿改造生物,培育新品种,正确。
5.细胞在没有受到紫外线、亚硝酸等外界因素影响时,也会发生基因突变()【解析】在没有外来不良因素的影响时,生物也会发生基因突变,即自发突变,正确。
6.超级杂交水稻和太空椒两者的育种原理相同()【解析】杂交水稻的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太空椒的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二者原理不同,错误。
7.单倍体育种过程中诱导染色体加倍的环节可以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解析】单倍体育种过程中可以用低温处理幼苗或者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但是没有种子,错误。
8.诱变育种时可以根据人类的需求进行定向基因突变()【解析】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而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错误。
9.通过诱导多倍体的方法可克服远缘杂交不育,培育出作物新类型()【解析】通过诱导多倍体的方法可克服远缘杂交不育,培育出作物新类型,正确。
10、同源染色体片段的交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解析】同源染色体片段的交换属于交叉互换,错误。
11.某DNA上的M基因编码一条含65个氨基酸的肽链。
该基因发生缺失突变,使mRNA减少了一个AUA碱基序列,表达的肽链含64个氨基酸。
M基因突变后,参与基因复制的嘌呤核苷酸比例会上升()【解析】M基因突变后,使mRNA减少了一个AUA碱基序列,根据碱基互补原则,因而参与基因复制的嘧啶核苷酸数量减少,但由于嘌呤和嘧啶配对,均为50%,突变前后此比例不会发生变化,故嘌呤核苷酸比例不变,错误。
微生物 10-1第十章 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
![微生物 10-1第十章 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https://img.taocdn.com/s3/m/9bac543f580216fc700afd36.png)
R100质粒 质粒(89kb)可使宿主对下列药物及重金属具有抗性: 可使宿主对下列药物及重金属具有抗性: 质粒 可使宿主对下列药物及重金属具有抗性 汞(mercuric ion ,mer)四环素(tetracycline,tet )链霉素 )四环素( , (Streptomycin, Str)、磺胺 、磺胺(Sulfonamide, Su)、氯霉素 、 (Chlorampenicol, Cm)、夫西地酸(fusidic acid,fus) 、夫西地酸( , ) 并且负责这些抗性的基因是成簇地存在于抗性质粒上。 并且负责这些抗性的基因是成簇地存在于抗性质粒上。
3、质粒的类型 、
严谨型质粒(stringent plasmid):复制行为与核染色体的复制同步,低拷贝数 严谨型质粒 :复制行为与核染色体的复制同步, 松弛型质粒(relaxed plasmid):复制行为与核染色体的复制不同步,高拷贝数 松弛型质粒 :复制行为与核染色体的复制不同步,
窄宿主范围质粒(narrow host range plasmid) 窄宿主范围质粒 只能在一种特定的宿主细胞中复制) (只能在一种特定的宿主细胞中复制) 广宿主范围质粒(broad host range plasmid) 广宿主范围质粒 可以在许多种细菌中复制) (可以在许多种细菌中复制)
因子) (2)抗性因子(Resistance factor,R因子) )抗性因子( , 因子
包括抗药性和抗重金属二大类,简称 质粒 质粒。 包括抗药性和抗重金属二大类,简称R质粒。 抗性质粒在细菌间的传递是细菌产生抗药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抗性质粒在细菌间的传递是细菌产生抗药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抗性转移因子( 抗性转移因子(RTF):转移和复制基因 ) R质粒 质粒 抗性决定因子: 抗性决定因子:抗性基因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https://img.taocdn.com/s3/m/eeb5af4e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d4.png)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在生命的舞台上,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是生物演化的关键环节。
它们不断地重塑着生物世界的面貌,让生命世界充满了生机和多样性。
生物的变异是生命演化的驱动力。
它指的是生物体的基因组在复制过程中发生的随机变化。
这些变化可能对生物体的表型产生影响,从而改变生物体的外观、生理特征或者行为模式。
变异可能是有益的,也可能是有害的,但它们为生物演化的可能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正是由于变异的存在,生物才能在自然选择中不断地适应环境的变化,实现物种的演化和多样性的增加。
育种是人工干预下的生物变异和选择过程。
通过选择具有特定优良性状的个体进行繁殖,育种者可以定向地改变生物体的遗传特征。
这种人为的选择和繁殖过程可以加速优良性状的传播,提高物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例如,通过育种技术,我们可以培育出抗病、抗旱、产量高的农作物,为人类的农业生产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进化是生物在长时间尺度上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的结果。
它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从原始的单细胞生命形式到复杂的动植物,都是进化的产物。
进化是生物适应环境、提高生存和繁衍能力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一些物种因为适应环境的变化而得以生存下来,而另一些则因为无法适应环境的变化而灭绝。
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是生命演化的核心过程。
它们共同塑造了生物世界的多样性,让我们的地球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对生物变异、育种和进化的理解,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生命的起源和演变,也为人类对生物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在生命的舞台上,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是生物演化的关键环节。
它们不断地重塑着生物世界的面貌,让生命世界充满了生机和多样性。
生物的变异是生命演化的驱动力。
它指的是生物体的基因组在复制过程中发生的随机变化。
这些变化可能对生物体的表型产生影响,从而改变生物体的外观、生理特征或者行为模式。
变异可能是有益的,也可能是有害的,但它们为生物演化的可能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初二生物知识点归纳: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初二生物知识点归纳:生物的遗传和变异](https://img.taocdn.com/s3/m/7eeee881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ae.png)
初二生物知识点归纳: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初二生物知识点归纳: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引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注意到父母的一些特征会遗传给他们的子女,比如身高、眼睛颜色等。
这种现象就是生物的遗传。
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子女和父母之间也会存在一些差异,比如性格、兴趣等。
这种现象就是生物的变异。
本文将系统地介绍初二生物中关于遗传和变异的知识点,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一自然现象。
概述遗传是指亲代将其特征传递给子代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基因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基因是遗传信息的载体,通过复制和传递,实现了亲代到子代的遗传。
而变异则是指生物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包括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等。
这些差异可能是环境因素或偶然因素引起的,也可能是遗传因素导致的。
遗传规律1、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在生物个体发育过程中,基因并不是始终处于活跃状态。
有时候,某些基因会在特定的时间或特定的组织中表达,这就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例如,眼睛颜色的遗传就是由不同的基因控制,并在特定的组织中表达。
2、连锁交换:人类共有23对染色体,每对染色体由两条染色单体组成,其中一条来自父亲,一条来自母亲。
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会发生交换,这种连锁交换会导致遗传信息的重组。
3、自由组合: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这种自由组合的过程导致了后代基因型的多样性。
变异概念变异包括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等。
基因突变是基因序列的偶然变化,可能是由辐射、化学物质等环境因素引起的,也可能是随机偶然因素导致的。
染色体变异则是指整条染色体在结构或数量上的变化,如染色体倒位、缺失等。
这些变异可能导致遗传疾病或生物多样性的增加。
应用举例1、杂交育种:杂交育种是利用基因重组原理培育新品种的一种方法。
通过不同品种之间的杂交,可以获得具有亲代优良性状的重组个体。
例如,将不同品种的玉米进行杂交,可以培育出抗病、抗旱、高产的玉米新品种。
2、基因治疗:基因治疗是一种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来治疗遗传疾病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辐射诱变,花药离体培 用秋水仙 激光诱变,养,再秋水 素处理萌 空间育种 仙素处理使 发的种子 染色体加倍
或幼苗 提高突变频 率,加速育 种过程,或 大幅度改良 某些品种
优点
将不同个体 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 个体上 后代易出现 分离现象, 育种时间长、 过程复杂
明显缩 短育种 年限
果实大, 物的性状,克 营养物质 服了种间杂交 的障碍 含量高
4、比植物杂交育种所需年限短。
结合上述几个实例,小结如下: 概念:
杂交育种
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 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
依据原理: 常用方法: 优点: 缺点:
基因重组 杂交 自交 选优 自交
操作简单,目的性强,能使同种生物的不同 优良性状集中于同一个体,具有预见性。 育种年限长,杂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 需连续自交才能选育出所需要的优良性 状。而且 只适用于有性生殖的生物,存 在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生物的变异与育种
变 异
不 可 遗 传 的 变 异 可 遗 传 变 异
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 染色体变异
缺失 重复 染色体结构变异 倒位
易位
个别染色体 染色体数目变异 的增加减少 染色体组 增加减少
镰刀型红细胞
缺 失
比野生草莓大的变异类型
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 染色体结构变异 染色体数目变异
白化症状
重复
中 国 荷 斯 坦 牛 后代毛色各不相同
罕 见 的 白 皮 毛 牛 犊
复习目标: 1、了解生物变异在育种上应用的实例;尝 试将生物学原理用于生产和生活实际。 2、归纳整理比较多种育种方法(杂交育种、 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基因 工程育种)的原理、常用方法、优缺点及意 义。
植物育种的方法
例题背景:
中国的荔枝主要分布在南方广东、 广西、福建、台湾等地。尤其是 广东地区,栽培面积占全国的70 %。其中,增城“西园挂绿”至 为珍贵,被称为“荔枝之王”。 “西园挂绿”外壳红中带绿,四 分微绿六分红,每个荔枝都环绕 有一圈绿线,果肉洁白晶莹,清 甜爽口,挂齿留香,风味独特。
花药离体培养
单倍体
DT
Dt
dT
dt
第二年
秋水仙素诱导 染色体加倍
纯合体 DDTT DDtt
ddTT ddtt
绿甜
选取绿甜( ddTT )即为所需类型
原理
染色体数目变异
3、 单 倍 体 育 种
方法 优点
选择亲本→有性杂交→F1 产生的花 粉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诱导 染色体加倍获得可育纯合子→选择 所需要的类型。 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加速育种进程。利用 单倍体作中间环节培育可育的纯合子只需 两年时间可完成,而常规的育种方法获得 一个纯系一般需5~8年时间 技术较复杂,需与杂交育种结合,多限 于植物。
• • 3 、用纯种的高秆(D)抗锈病(T)小麦与矮秆(d)易染锈 病(t)小麦培育矮秆抗锈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如下: • ① ② • 高秆抗锈病×矮秆易染锈病─→F1─→雄配子 • ③ ④ • ─→幼苗─→选出符合要求的品种,下列有关此育 种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这种育种方法叫杂交育种 • B.过程④必须使用生长素处理 • C.这种方法的最大优点是缩短育种年限 • D.③过程必须经过受精作用 • 答案:C
思考:杂交育种能否用于微生物育种?
杂交育种是利用基因重组的原理,一般发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生在有性生殖的减数分裂过程中。微生物 一般不能进行减数分裂,因此一般不用杂 交育种的方法对微生物进行育种
方案二:诱变育种
P DDTT无绿甜
γ射线 ddTT 绿甜
P
或 ddtt绿无甜 γ射线 ddTT绿甜
概念:
诱变育种
利用物理因素(如ⅹ射线、γ射线、紫外线、激光等)或 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硫酸二乙酯等)来处理生物,使生物发 生基因突变,从中选育出具有优良性状个体的育种方法。
2、当神舟六号航天飞船搭载着两位英雄宇航员成功返 航时,一些特殊的乘客也回到了地球。他们是一些:生 物菌种、植物组培苗和作物、植物、花卉种子等。在太 空周游了115小时32分钟,返回地球后,搭载单位的科 研人员将继续对它们进行有关试验。 回答:(1)作物种子从太空返回地面后种植,往往 能出现新的变异特征。这种变异的来源主要是植物种子 经太空中的 宇宙射线等 辐射后,其 基因 发生变异。请预 测可能产生的新的变异对人类是否有益? 不一定 ,你判 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 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2)试举出这种育种方法的优点: 突变频率高,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 。
诱变育种的优点是能够提高突变率,在较短的时间内获 得更多的优良变异类型。 诱变育种的局限性是诱发突变的方向难以掌握,突变体 难以集中多个理想性状。
要想克服这些局限性,可以扩大诱变后代的群体,增 加选择的机会。
方案三:单倍体育种
P无绿有甜味 DDTT 有绿无甜味 ddtt 第一年
F1 无绿有甜味 DdTt
典型例题讲解
已知在荔枝的性状控制中,D(无绿 线)对d(有绿线)显性,T(有甜味) 对t(无甜味)显性。现有两株普通荔枝, 一株的基因型是DDTT,另一株的基因型 是ddtt。据题回答: (一)、假如你是育种专家,能否利用 普通荔枝得到“西园挂绿”(ddTT)? 请简要介绍你的育种方案。
方案一:杂交育种
太空船把2000颗南瓜种子带上了太空,这些种子在宇 宙里经过了综合射线的作用,回到地面后,经培育只有很 少一部分能够发育成我们需要的优良性状,而大部分种子 没有发育或并不是我们希望得到的优良性状。科研人员经 过3个月的种植,长出150公斤各种颜色的大南瓜。
②用于微生物育种 例如青霉素的选育。1943年从自然界分离出来的青 霉菌只能产生青霉素20单位/mL。后来人们对青霉菌多次 进行X射线、紫外线照射以及综合处理,培育成了青霉素 高产菌株,目前青霉素的产量已达到50000~60000单位 /mL。
生物育种方法总结:
生物育种的技术和方法有: 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 育种、多倍体育种、基因工程 育种等。
类别 原理 基因 重组 常用 杂交→ 自交→ 方法
选 优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基因 突变
单倍体 育 种
染色体 变异
多倍体 育种
染色体 变异
基因工程 育种 基因 重组
提取,构建, 导入,检测 与表达 定向的改变生
杂交 P无绿有甜味 DDTT
有绿无甜味 ddtt 思考:要培育出 一个能稳定遗传 自交 F 无绿有甜味 DdTt 1 的植物品种至少 要几年? 选优 F2 无绿甜 无绿无甜 绿甜 绿无甜 ddTT ddTt 绿甜 ddTt 绿甜 ddTT 自交 选优 F3 绿甜 ddTT 绿甜 绿无甜 ddTT ddTt
缺点
(二)为了改良“西园挂绿”,增 城领导欲招聘高级育种工程师一名。要 求在不改变“西园挂绿”原有外观品质 的前提下把“西园挂绿”改良为无核、 果大、糖分含量多。若你前往应聘,该 怎样设计育种方案?
方案提示:借鉴三倍体无子西瓜的育种方式
(多倍体育种)
原理
染色体数目变异
4、 多 倍 体 育 种
方法
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 苗,从而使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 倍,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细胞继续 进行正常的有丝分裂,即可发育 成多倍体植株。
植株茎秆粗壮,果实种子都比 较大,营养物质含量提高。 技术复杂,发育延迟,结实率 低,一般只适合于植物。
优点 缺点
(三) 荔枝介壳虫害严重影响了 “西园挂绿”的产量,以前果农常采用 喷洒农药、放养寄生蜂等方法来防治。 如今科学家在一种细菌体内找到了它的 抗性基因(L),请设计育种方案来有 效减轻荔枝介壳虫危害。
应用:
在作物方面,应用诱变育种我国已培育出100多种水稻、小 麦、玉米、大豆等优良品种。 ①农作物新品种的培育 新品种具有抗病力强、产量高、品质好等优点。如“黑 农五号”大豆,产量提高了16%,含油量比原来提高了2.5%。 资料:航天技术的发展,使人类利用太空资源的愿望变成了现实。 自1987年以来,中国利用自己研制的返回式卫星和神舟号飞船进 行了11次航天育种搭载试验,试验品种达1200多种。 航天诱变育种是利用太空的物理环境作为诱变因子,太空环 境条件很复杂,与地球表面主要差异是微重力(10-3克~10-6 克)、宇宙射线、重粒子、变化磁场和高真空等,这些物理条件 的综合作用使生物产生基因突变。 据统计,航天育种变异率达4%以上,株高变异为+40cm~ -30cm,果重变异达+70%~+100%(蔬菜),生育期变异为 +3天~-10天。
发育延迟, 结实率降 低 操作技术 复杂,可 能引起生 态危机
缺 点
突变方向不 技术复杂, 定,有利变 需与杂交 异少,须大 育种配合, 量处理实验 多限于植 材料 物
练习题
1、 下图是用某种作物的两个品种①和②分别培育出④、⑤、⑥品 种的示意图,试分析回答: ① AABB D ③AaBb E F Ab ------------④ H AAbb----------⑤
(2)八倍体小黑麦的培育
普通小麦是六倍体(AABBDD), 体细胞中含有42条染色体,属于 小麦属;黑麦是二倍体(RR),体 细胞中含有14条染色体,属于黑 麦属。两个不同属的物种一般是 难以杂交的,但也有极少数的普 通小麦品种含有可杂交基因,能 接受黑麦的花粉。杂交后的子一 代 含 有 四个染 色 体 组 (ABDR), 在减数分裂时由于染色体不能配 对,因此不能形成配子,所以不 育,必须用人工方法进行染色体 加倍才能产生后代,染色体加倍 后的个体细胞中含有八个染色体 组(AABBDDRR),小黑麦蛋白质 含量高、抗逆性、抗病性强。
②aabb
G
AAaaBBbb----⑥
(1)用①和②培育⑤所采用的D和F步骤分别是 杂交 和 自交 。 基因重组 其应用的遗传学原理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