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数学中考公式整理

合集下载

中考数学苏科版知识点总结

中考数学苏科版知识点总结

中考数学苏科版知识点总结一、代数1. 代数基础代数运算规则:加法、减法、乘法、除法整式与分式:整式的概念、分式的概念代数式的计算:同类项、合并同类项、分拆因式、化简代数式2. 一元一次方程与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的解:解方程的基本步骤、方程的解、检验方程的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解不等式的基本步骤、不等式的解、解不等式的规律3. 二元一次方程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步骤、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检验方程组的解4. 分式方程分式方程的解: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步骤、分式方程的解、检验分式方程的解5. 平方根与整式平方根的概念:正数的平方根、负数的平方根、根号的运算规则完全平方公式:完全平方公式的应用、完全平方公式的推导6. 二次函数二次函数的图象:二次函数图象的性质、二次函数的平移二次函数的性质:二次函数的增减性、二次函数的大于零值和小于零值、二次函数的最值二、几何1. 几何基本概念角的概念:角的基本概念、角的种类、角的性质直线和线段的概念:直线和线段的基本概念、平行线及其性质2. 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特殊角、勾股定理3. 四边形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矩形的性质、菱形的性质、正方形的性质4. 圆圆的性质:圆的基本概念、圆心角、圆周角、弧、弦、冠、相交弦定理5. 圆的应用圆的应用:切线的性质、切线定理、切线长度定理、切线与半径的关系6. 相似三角形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应用三、数据统计与概率1. 统计图与统计量统计图的绘制:直方图、折线图、饼图统计量的计算:平均数、中位数、众数2. 概率基本概率模型:随机事件、概率、事件的概率计算概率分布模型:二项分布、正态分布四、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方法1. 实际问题的建立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问题的建立、数学模型的建立、模型的求解2. 运用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用函数解决实际问题:函数的概念、函数的应用3. 运用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用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方程组的应用、方程组的解法4. 运用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用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不等式的应用、不等式的解法5. 运用统计与概率解决实际问题用统计与概率解决实际问题:统计与概率的应用、统计与概率的计算总结:数学是一门科学而又实用的学科,对于学生来说,学好数学是非常重要的。

苏科版初三数学重要知识点

苏科版初三数学重要知识点

苏科版初三数学重要知识点天才就是勤奋曾经有人这样说过。

如果这话不完全正确,那至少在很大程度上是正确的。

学习,就算是天才,也是需要不断练习与记忆的。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一些初三数学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九年级数学知识点函数的图像与一元二次方程1.二次函数y=ax^2,y=a(x-h)^2,y=a(x-h)^2+k,y=ax^2+bx+c(各式中,a≠0)的图象形状相同,只是位置不同当h>0时,y=a(x-h)^2的图象可由抛物线y=ax^2向右平行移动h个单位得到,当h<0时,则向左平行移动|h|个单位得到.当h>0,k>0时,将抛物线y=ax^2向右平行移动h个单位,再向上移动k个单位,就可以得到y=a(x-h)^2+k的图象;当h>0,k<0时,将抛物线y=ax^2向右平行移动h个单位,再向下移动|k|个单位可得到y=a(x-h)^2+k的图象;当h<0,k>0时,将抛物线向左平行移动|h|个单位,再向上移动k 个单位可得到y=a(x-h)^2+k的图象;当h<0,k<0时,将抛物线向左平行移动|h|个单位,再向下移动|k|个单位可得到y=a(x-h)^2+k的图象;因此,研究抛物线y=ax^2+bx+c(a≠0)的图象,通过配方,将一般式化为y=a(x-h)^2+k的形式,可确定其顶点坐标、对称轴,抛物线的大体位置就很清楚了.这给画图象提供了方便.2.抛物线y=ax^2+bx+c(a≠0)的图象:当a>0时,开口向上,当a<0时开口向下,对称轴是直线x=-b/2a,顶点坐标是(-b/2a,[4ac-b^2]/4a).3.抛物线y=ax^2+bx+c(a≠0),若a>0,当x≤-b/2a时,y随x 的增大而减小;当x≥-b/2a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若a<0,当x≤-b/2a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x≥-b/2a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4.抛物线y=ax^2+bx+c的图象与坐标轴的交点:(1)图象与y轴一定相交,交点坐标为(0,c);(2)当△=b^2-4ac>0,图象与x轴交于两点A(x?,0)和B(x?,0),其中的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两根.这两点间的距离AB=|x?-x?|当△=0.图象与x轴只有一个交点;当△<0.图象与x轴没有交点.当a>0时,图象落在x轴的上方,x 为任何实数时,都有y>0;当a<0时,图象落在x轴的下方,x为任何实数时,都有y<0.5.抛物线y=ax^2+bx+c的最值:如果a>0(a<0),则当x=-b/2a 时,y最小(大)值=(4ac-b^2)/4a.顶点的横坐标,是取得最值时的自变量值,顶点的纵坐标,是最值的取值.6.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1)当题给条件为已知图象经过三个已知点或已知x、y的三对对应值时,可设解析式为一般形式:y=ax^2+bx+c(a≠0).(2)当题给条件为已知图象的顶点坐标或对称轴时,可设解析式为顶点式:y=a(x-h)^2+k(a≠0).(3)当题给条件为已知图象与x轴的两个交点坐标时,可设解析式为两根式:y=a(x-x?)(x-x?)(a≠0).初三年级数学知识点旋转一.知识框架二.知识概念1.旋转: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个图形按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运动叫做图形的旋转。

苏教版初 中数学公式大全

苏教版初 中数学公式大全

初中数学公式大全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7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5 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16 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18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19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20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22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3 角边角公理( 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4 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5 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6 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2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2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即等边对等角)31 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3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33 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35 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6 推论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7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38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39 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40 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41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42 定理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43 定理2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44定理3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45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46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47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2+b^2=c^2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48定理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49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50多边形内角和定理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180°51推论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52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53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54推论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55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3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56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1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7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2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8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3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9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4 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60矩形性质定理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61矩形性质定理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62矩形判定定理1 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63矩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64菱形性质定理1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65菱形性质定理2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66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S=(a×b)÷267菱形判定定理1 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68菱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69正方形性质定理1 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70正方形性质定理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71定理1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72定理2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73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74等腰梯形性质定理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75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76等腰梯形判定定理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77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78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79 推论1 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80 推论2 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81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82 梯形中位线定理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L=(a+b)÷2 S=L×h83 (1)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a:b=c:d,那么ad=bc如果ad=bc,那么a:b=c:d84 (2)合比性质如果a/b=c/d,那么(a±b)/b=(c±d)/d85 (3)等比性质如果a/b=c/d=…=m/n(b+d+…+n≠0),那么(a+c+…+m)/(b+d+…+n)=a/b86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87 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88 定理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89 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90 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91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1 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ASA)92 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93 判定定理2 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SAS)94 判定定理3 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SSS)95 定理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96 性质定理1 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97 性质定理2 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98 性质定理3 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99 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100任意锐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锐角的余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切值101圆是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102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的集合103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的集合104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105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106和已知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107到已知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平分线108到两条平行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和这两条平行线平行且距离相等的一条直线109定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中考数学公式大全归纳

中考数学公式大全归纳

中考数学公式大全归纳1.代数部分:- 二次方程的根公式:若ax²+bx+c=0,则 x= (-b±√(b²-4ac))/(2a)。

-四则运算:加减乘除的计算规则。

- 一元一次方程:ax+b=0,解为 x= -b/a。

-平方差公式:(a+b)(a-b)=a²-b²。

- 完全平方公式:(a+b)²=a²+2ab+b²。

- 分配律:a(b+c)=ab+ac。

- 因式分解公式:ab+ac=a(b+c)。

-平均值公式:(a+b)/22.几何部分:-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 正弦定理:a/sinA=b/sinB=c/sinC。

- 余弦定理:c²=a²+b²-2abcosC。

-面积公式:三角形的面积=(底边×高)/2-相似三角形的定理: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

-圆的面积公式:圆的面积=πr²,其中r为半径。

-圆的周长公式:圆的周长=2πr。

3.概率与统计部分:-互斥事件概率公式:P(A或B)=P(A)+P(B)。

-独立事件概率公式:P(A和B)=P(A)×P(B)。

-全概率公式:P(A)=P(A,B)×P(B)+P(A,B')×P(B'),其中B'为B的补事件。

-随机事件平均值公式:事件A的平均值=事件A发生次数/实验次数。

-取值范围:最大值=数列中的最大数,最小值=数列中的最小数。

4.函数部分:-y=x+b为一次函数的一般式,其中b为常数。

- y=kx 为比例函数的一般式,其中 k 为常数。

- y=ax²+bx+c 为二次函数的一般式,其中 a、b、c 为常数。

-y=a^x为指数函数的一般式,其中a为常数。

- y=loga(x) 为对数函数的一般式,其中 a 为底数,x 为真数。

中考数学公式大全归纳

中考数学公式大全归纳

中考数学公式大全归纳下面整理了一些中考数学的常用公式,希望能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1.代数和式:- 一次项和:(a + b)^2 = a^2 + 2ab + b^2- 平方差:(a - b)^2 = a^2 - 2ab + b^2-平方差公式:a^2-b^2=(a+b)(a-b)- 完全平方公式:(a + b)^ 2 = a^2 + 2ab + b^2,(a - b)^2 = a^2 - 2ab + b^22.三角函数:- 正弦定理:a/sinA = b/sinB = c/sinC- 余弦定理:a^2 = b^2 + c^2 - 2bc*cosA,b^2 = a^2 + c^2 - 2ac*cosB,c^2 = a^2 + b^2 - 2ab*cosC- 正弦函数定义:sinA = 对边/斜边- 余弦函数定义:cosA = 邻边/斜边- 正切函数定义:tanA = 对边/邻边3.相似三角形:-边长比相等-对应角相等4.数列:-等差数列通项公式:an = a1 + (n - 1)d-等差数列求和公式:Sn = (a1 + an)n/2-等比数列通项公式:an = a1 * q^(n-1),其中q为公比-等比数列求和公式:Sn=a1(q^n-1)/(q-1)5.平面几何:-面积公式:矩形的面积=长*宽,三角形的面积=底边*高/2,梯形的面积=上底加下底的和*高/2,圆的面积=π*r^2-周长公式:正方形的周长=4*边长,矩形的周长=2*(长+宽),圆的周长=2*π*r6.平面解析几何:-中点公式:x=(x1+x2)/2,y=(y1+y2)/2-距离公式:两点之间的距离d=√((x2-x1)^2+(y2-y1)^2)7.三角函数:- 余角公式:sin(90° - A) = cosA,cos(90° - A) = sinA- 和差化积公式:sin(A + B) = sinA * cosB + cosA * sinB,cos(A + B) = cosA * cosB - sinA * sinB- 积化和差公式:sinA * sinB = (cos(A - B) - cos(A + B))/2,cosA * cosB = (cos(A - B) + cos(A + B))/28.指数与幂:- 指数运算公式:a^m * a^n = a^(m + n),(a^m)^n = a^(mn),(ab)^n = a^n * b^n-幂运算公式:a^(-m)=1/a^m,(1/a)^m=1/a^m以上是一些中考数学常用的公式,希望能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苏科版初中数学公式定理总

苏科版初中数学公式定理总

苏科版初中数学公式定理总

81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
82 梯形中位线定理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 L=(a+b)÷2 S=L×h
83 (1)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a:b=c:d,那么ad=bc如果ad=bc,那么a:b=c:d
84 (2)合比性质如果a/b=c/d,那么(a±b)/b=(c±d)/d
85 (3)等比性质如果a/b=c/d=…=m/n(b+d+…+n≠0),那么 (a+c+…+m)/(b+d+…+n)=a/b
86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87 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88 定理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
89 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
90 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苏教版数学公式大全

苏教版数学公式大全

补习班汇编资料——小学数学概念和公式大全第一部分:概念相关整数1、自然数和0都是整数。

2、自然数: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叫做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

0也是自然数。

3、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4、数位: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5、数的整除(1)整数a除以整数b(b ≠0),除得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 。

(2)如果数a能被数b(b ≠0)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约数(或a的因数)。

倍数和约数是相互依存的。

例:因为35能被7整除,所以35是7的倍数,7是35的约数。

(3)一个数的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约数是它本身。

例如:10的约数有1、2、5、10,其中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约数是10。

(4)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例:3的倍数有:3、6、9、12……其中最小的倍数是3 ,没有最大的倍数。

(5)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例如:202、480、304,都能被2整除。

(6)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能被5整除,例如:5、30、405都能被5整除。

(7)一个数的各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例如:12、108、204都能被3整除。

(8)一个数各位数上的和能被9整除,这个数就能被9整除。

能被3整除的数不一定能被9整除,但是能被9整除的数一定能被3整除。

(9)一个数的末两位数能被4(或25)整除,这个数就能被4(或25)整除。

例如:16、404、1256都能被4整除,50、325、500、1675都能被25整除。

(10)一个数的末三位数能被8(或125)整除,这个数就能被8(或125)整除。

例如:1168、4600、5000、12344都能被8整除,1125、13375、5000都能被125整除。

初三数学公式万能大全(苏科版)

初三数学公式万能大全(苏科版)

初中数学公式、定理及应用大全搜集整理:戴子军1 过两点有且只有条直线;两点之间最短2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同角或等角的余角3 过一点有且只有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平行;4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最短5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10两直线平行,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11 定理三角形两边之和第三边;三角形两边之差第三边12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3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14 推论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的两个内角的和;三角形的一个外角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15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16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ASA、AAS、SSS、HL17 定理1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的距离相等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的距离相等1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上到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上19 角的平分线可看作到的所有点的集合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到的所有点的集合2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⑴等边对等角;⑵三线合一;⑶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等于21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⑴等角对等边;⑵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⑶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22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23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24 定理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形;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形25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点中心对称,那么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26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轴对称;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中心对称27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28勾股定理:a2+b2=c2(变形式:)29定理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0多边形内角和定理: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1平行四边形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对角、对角线32推论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33平行四边形判定边(3种):⑴两组对边分别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⑵两组对边分别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⑶一组对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角(1种):⑷两组对角分别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对角线:⑸对角线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34矩形性质: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矩形的对角线35矩形判定:⑴有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⑵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⑶对角线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对角线的四边形是矩形特殊矩形:对角线夹角等于60036菱形性质: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37菱形判定:⑴有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⑵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⑶对角线互相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对角线互相的四边形是菱形38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S=(m×n)/239正方形性质: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相等,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且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正方形判定:⑴有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⑵有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⑶对角线的菱形是正方形⑷对角线的矩形是正方形40等腰梯形性质: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注:两类特殊等腰梯形‘⑴对角线互相垂直的:高=中位线;⑵上底=腰且有一个底角为60041等腰梯形判定:⑴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的梯形是等腰梯形⑵对角线的梯形是等腰梯形42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43 梯形中位线定理梯形的中位线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L=(a+b)÷2 ;S=L×h(L是梯形的中位线)44 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45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AA”、“SAS”、“SSS”、“HL”46 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射影定理)47相似三角形性质定理:⑴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⑵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⑶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48锐角三角函数⑴定义:sinA= cosA= tanA= (变形式)⑵关系:①余角关系sinA=cos( ); cosA=sin ( )②平方关系sin2A+cos2A=1③倒数关系tanA ·tan(900-A)=1⑶特殊角、特殊值】49圆是的点的集合(圆的集合定义)(d r)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到圆心的距离半径的点的集合(d r)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到圆心的距离半径的点的集合(d r)50定理:平面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苏科版初中数学公式大全(备考神器)

苏科版初中数学公式大全(备考神器)

苏科版初中数学公式大全(备考神器)初中数学的研究离不开各种各样的数学公式。

苏科版初中数学公式大全是一份全面收录了初中数学各个知识点的公式手册,对于备考初中数学考试是一款非常好用的工具。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初中数学公式:1.线段的中点公式:1.线段的中点公式:1.线段的中点公式:1.线段的中点公式:1.线段的中点公式:1.线段的中点公式:1.线段的中点公式:1.线段的中点公式:1.线段的中点公式:若两点坐标分别为$(x_1.y_1)$和$(x_2.y_2)$,则线段的中点坐标为$\left(\frac{x_1+x_2}{2}。

\frac{y_1+y_2}{2}\right)$。

2.两点间距离公式:2.两点间距离公式:2.两点间距离公式:2.两点间距离公式:2.两点间距离公式:2.两点间距离公式:2.两点间距离公式:2.两点间距离公式:2.两点间距离公式:若两点坐标分别为$(x_1.y_1)$和$(x_2.y_2)$,则两点间的距离为$\sqrt{(x_2-x_1)^2 + (y_2-y_1)^2}$。

3.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公式:3.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公式:3.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公式:3.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公式:3.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公式:3.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公式:3.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公式:3.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公式:3.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公式:设有直线方程$Ax+By+C_1=0$和$Ax+By+C_2=0$,则它们之间的距离为$\frac{|C_2-C_1|}{\sqrt{A^2+B^2}}$。

4.数列求和公式:4.数列求和公式:4.数列求和公式:4.数列求和公式:4.数列求和公式:4.数列求和公式:4.数列求和公式:4.数列求和公式:4.数列求和公式: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frac{n}{2}(a_1+a_n)$,其中$a_1$为首项,$a_n$为末项,$n$为项数。

5.平方差公式:5.平方差公式:5.平方差公式:5.平方差公式:5.平方差公式:5.平方差公式:5.平方差公式:5.平方差公式:5.平方差公式:a+b)^2 = a^2 + 2ab + b^2$,$(a-b)^2 = a^2 - 2ab + b^2$。

中考数学公式大全

中考数学公式大全

中考数学公式大全1.代数公式:- 二次方程求根公式:对于一元二次方程ax²+bx+c=0,求根公式为x=(-b±√(b²-4ac))/(2a)。

- 四平方恒等式:(a+b)²=a²+2ab+b²,(a-b)²=a²-2ab+b²,(a+b)(a-b)=a²-b²。

-同底数幂相乘:a^m*a^n=a^(m+n)。

-同底数幂相除:(a^m)/(a^n)=a^(m-n)。

-同底数幂相乘的幂:(a^m)^n=a^(m*n)。

-平方差公式:(a+b)(a-b)=a²-b²。

- 绝对值符号:,a-b,=,b-a,ab,=,a,*,b。

-分数的加减:(a/b)+(c/d)=((a*d)+(b*c))/(b*d),(a/b)-(c/d)=((a*d)-(b*c))/(b*d)。

- 乘法公式:(a+b)(c+d)=ac+ad+bc+bd。

- 倍角公式:sin2θ = 2sinθ*cosθ,cos2θ = cos²θ - sin²θ。

- 三角恒等式:sin(α±β) = sinα*cosβ±cosα*sinβ,cos(α±β) = cosα*cosβ∓sinα*sinβ。

- 三角函数平方和差化积:sin²θ = (1-cos2θ)/2,cos²θ =(1+cos2θ)/22.几何公式:-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周长=2*(长+宽),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周长=4a,面积=a²,其中a为边长。

- 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周长=a+b+c,其中a、b、c为三角形的三条边长;海伦公式:面积=sqrt[p(p-a)(p-b)(p-c)],其中p=(a+b+c)/2为半周长。

-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a²+b²=c²,其中a和b为两个直角边的长度,c为斜边的长度。

中考数学必备公式大全

中考数学必备公式大全

中考数学必备公式大全一、代数公式1.二项式定理:(a+b)^n=C(n,0)a^nb^0+C(n,1)a^n−1b^1+C(n,2)a^n−2b^2+…+C(n,n−1)a^1b^(n −1)+C(n,n)a^0b^n2.因式分解公式:a^2−b^2=(a+b)(a−b)a^2+2ab+b^2=(a+b)^2a^2−2ab+b^2=(a−b)^2a^3+b^3=(a+b)(a^2−ab+b^2)a^3−b^3=(a−b)(a^2+ab+b^2)3.分式相关公式:倒数的倒数=本身 eg. a/b 的倒数的倒数 = b/a分式相乘,分子与分母相乘eg. (a/b) × (c/d) = (a×c) / (b×d)分式相除,分子与分母互换并相乘eg. (a/b) ÷ (c/d) = (a×d) / (b×c)相等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对应相等,且不为0 eg. (a/b) = (c/d),a:c=b:d,ab≠0,cd≠04.求根公式:一元二次方程 ax^2 + bx + c = 0 的根公式为 x = (−b ±√(b^2−4ac)) / 2a二、几何公式1.三角形公式:(1)三角形的面积公式:S=1/2×底×高(2)三角形的海伦公式:c=a+b+c/2,S=√(c×(c−a)×(c−b)×(c−c))(3)三角形内角和公式: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4)三角形的斜边关系:a^2+b^2=c^2(直角三角形)(5)正弦定理:a/sinA = b/sinB = c/sinC = 2R(R为外接圆半径)(6)余弦定理:c^2 = a^2 + b^2 - 2abcosC2.平面图形面积公式:(1)矩形的面积公式:S=长×宽(2)正方形的面积公式:S=边长×边长(3)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S=底×高(4)梯形的面积公式:S=(上底+下底)×高/2(5)圆的面积公式:S=πr^2(r为半径)3.立体图形体积公式:(1)长方体的体积公式:V=长×宽×高(2)正方体的体积公式:V=边长×边长×边长(3)圆柱体的体积公式:V=πr^2×h(r为底面半径,h为高)(4)圆锥体的体积公式:V=1/3×πr^2×h(r为底面半径,h为高)三、概率与统计公式1.事件概率公式:(1)事件的概率:P(A)=n(A)/n(S)(A为事件,n(A)为事件A包含的样本点数,n(S)为样本空间中的样本点数)2.统计指标公式:(1)平均数:平均值=总和/样本个数(2)中位数:奇数个数字的中位数为中间那个数,偶数个数字的中位数为中间两个数之和的一半(3)众数:出现频率最高的数(4)范围:样本最大值减去样本最小值(5)方差:每个数与平均数之差的平方和除以样本个数(6)标准差:方差的平方根(7)百分位数:P%的百分位数是这样一个数值,它将数据分成两部分,较小部分中至少有P%的数据以上是中考数学必备公式的大致集合,希望对你的备考有所帮助。

八年级数学知识点 苏科版

八年级数学知识点 苏科版

八年级数学知识点苏科版八年级数学知识点在苏科版教材中是重要的部分,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代数与函数1.1 代数式代数式是由数和字母等代数符号经过任意组合和运算得到的式子,其中字母表示数的未知量或一组未知量。

例如,3x+4y、2a^2b-5ab+7b^2等均为代数式。

1.2 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是指只含有一个未知量(通常用x表示)和一次幂的方程,例如2x+3=7、4x-5=3x+6等。

求一元一次方程的解需要运用代数式的知识,可以通过等式两边加减同一个数、乘除同一个数等方式进行变形,最终得到方程的解。

1.3 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是指只含有一个未知量和一次幂的不等关系式,例如2x+3>7、4x-5≤3x+6等。

求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同样需要运用代数式的知识,可以通过等式两边加减同一个数、乘除同一个正数等方式进行变形,但注意符号的变化。

1.4 一次函数一次函数是指以未知量x为自变量,以一次幂的数值函数为因变量的函数,通常表示为y=kx+b,其中k和b为常数。

一次函数的图像为一条直线,斜率k表达了函数的变化速度,截距b表达了函数的起点。

求解一次函数的基本方法包括确定斜率和截距、确定函数的图像、求解函数的零点等。

二、平面图形2.1 三角形三角形是指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对于任何一个三角形,它的内角和都等于180度。

根据三个内角的大小可以将三角形分类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另外,根据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可以将三角形调整为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

求解三角形的基本方法包括计算三角形的面积、计算三角形的周长和判断三角形的相似性等。

2.2 多边形多边形是指由若干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其中一般包含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

不同的多边形有不同的特征,例如正方形、矩形、菱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

求解多边形的基本方法包括计算多边形的面积、计算多边形的周长和判断多边形的相似性等。

三、概率概率是指用数量的方法来表示事件结果的可能性大小的数值,即某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苏科版数学中考公式整理

苏科版数学中考公式整理

中考数学常用公式及性质 1. 乘法与因式分解①a +ba -b =a 2-b 2;②a ±b 2=a 2±2ab +b 2;③a +ba 2-ab +b 2=a 3+b 3; ④a -ba 2+ab +b 2=a 3-b 3;a 2+b 2=a +b 2-2ab ;a -b 2=a +b 2-4ab .. 2. 幂的运算性质 ①a m×a n=a m +n;②a m ÷a n =a m -n;③a mn=a mn;④ab n=a n b n;⑤a b n =nn a b;⑥a -n =1n a;特别:-n=n ;⑦a 0=1a ≠0..3. 二次根式 ①2=aa ≥0;②=丨a 丨;③=×;④=a >0;b ≥0..4. 一元二次方程对于方程:ax 2+bx +c =0:①求根公式x =242b b aca-±-;其中△=b 2-4ac 叫做根的判别式.. 当△>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当△=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注意:当△≥0时;方程有实数根.. 5. 一次函数一次函数y =kx +bk ≠0的图象是一条直线b 是直线与y 轴的交点的纵坐标;称为截距.. ①当k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直线从左向右上升; ②当k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直线从左向右下降;③特别地:当b =0时;y =kxk ≠0又叫做正比例函数y 与x 成正比例;图象必过原点.. 6. 反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y =k ≠0的图象叫做双曲线..①当k >0时;双曲线在一、三象限在每一象限内;从左向右降; ②当k <0时;双曲线在二、四象限在每一象限内;从左向右上升.. 7. 二次函数1.定义:一般地;如果c b a c bx ax y ,,(2++=是常数;)0≠a ;那么y 叫做x 的二次函数..2.抛物线的三要素: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①a 的符号决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当0>a 时;开口向上;当0<a 时;开口向下;a 相等;抛物线的开口大小、形状相同..②平行于y 轴或重合的直线记作h x =.特别地;y 轴记作直线0=x .. 3.几种特殊的二次函数的图像特征如下:函数解析式开口方向 对称轴 顶点坐标 2ax y = 当0>a 时 开口向上 当0<a 时 开口向下0=x y 轴0;0 k ax y +=2 0=x y 轴 0; k()2h x a y -=h x = h ;0 ()k h x a y +-=2h x =h ;kc bx ax y ++=2ab x 2-=ab ac a b 4422--, 4.求抛物线的顶点、对称轴的方法①公式法:a b ac a b x a c bx ax y 442222-+⎪⎭⎫ ⎝⎛+=++=;∴顶点是),(a b ac a b 4422--;对称轴是直线abx 2-=.. ②配方法:运用配方的方法;将抛物线的解析式化为()k h x a y +-=2的形式;得到顶点为h ;k ;对称轴是直线h x =..③运用抛物线的对称性:由于抛物线是以对称轴为轴的轴对称图形;对称轴与抛物线的交点是顶点..若已知抛物线上两点12(,)(,)、x y x y 及y 值相同;则对称轴方程可以表示为:122x x x += 6.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①一般式:c bx ax y ++=2.已知图像上三点或三对x 、y 的值;通常选择一般式. ②顶点式:()k h x a y +-=2.已知图像的顶点或对称轴;通常选择顶点式..③交点式:已知图像与x 轴的交点坐标1x 、2x ;通常选用交点式:()()21x x x x a y --=..8. 锐角三角形① 设∠A 是△ABC 的任一锐角;则∠A 的正弦:sin A =;∠A 的余弦:cos A =;∠A 的正切:tan A =.② 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sin30º=cos60º=;sin45º=cos45º=;sin60º=cos30º=;tan30º=;tan45º=1;tan60º=..③ 斜坡的坡度:i =铅垂高度水平宽度=.设坡角为α;则i =tanα=..9. 平行线段成比例定理1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如图:a ∥b ∥c ;直线l 1与l 2分别与直线a 、b 、c 相交与点A 、B 、C 和D 、E 、F ; 则有,,AB DE AB DE BC EFBC EF AC DF AC DF===.. 2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如图:△ABC 中;DE ∥BC ;DE 与AB 、AC 相交与点D 、E ;则有:,,AD AE AD AE DE DB ECDB EC AB AC BC AB AC====10. 面积公式 ①S 正△=×边长2. ②S 平行四边形=底×高.③S 菱形=底×高=×对角线的积;④1()2S =+⨯=⨯梯形上底下底高中位线高 ⑤S 圆=πR 2. ⑥l 圆周长=2πR .⑦弧长L =. ⑧213602n r S lr π==扇形⑩S 圆锥侧=πrl lαcABCD E Fl 1l 2ADECEABD初中几何公理、定理一、线与角1、两点之间;线段最短2、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3、对顶角相等;同角的余角或补角相等;等角的余角或补角相等4、经过直线外或直线上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5、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简称“垂线段最短”6、平行线的判定:①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②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③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④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⑤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7、平行线的性质:①经过已知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②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平行③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④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⑤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⑥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9、角平分线的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角平分线的判定:到一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10、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垂直平分线的判定:到一条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二、三角形、多边形11、三角形中的有关公理、定理:1三角形外角的性质:①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②三角形的外角和等于360°2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3三角形的任何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4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12、多边形中的有关公理、定理:1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2×180°2多边形的外角和定理:任意多边形的外角和都为360°13、等腰三角形中的有关公理、定理: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简称“三线合一”3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简写成“等角对等边”4等边三角形的各个内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内角都等于60°5等边三角形判定:①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②有一个角等于60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③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14、直角三角形的有关公理、定理: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2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3勾股定理逆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一条边的平方等于另外两条边的平方和;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4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5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三、特殊四边形15、平行四边形的性质:①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②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③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16、平行四边形的判定:①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②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③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④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17、矩形的性质:①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②矩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18、矩形的判定:①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②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③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19、菱形的性质:①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②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20、菱形的判定:①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②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③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21、正方形的性质:①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②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③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平分;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22、正方形的判定:①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②两条对角线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④两条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23、梯形定义: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25、等腰梯形的性质:①等腰梯形的同一条底边上的两个内角相等②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四、图形的全等27、全等多边形的对应边、对应角分别相等28、全等三角形的判定:①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SSS②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两边及其夹角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SAS③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及其夹边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ASA④有两个角及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AS⑤如果两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及一条直角边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HL29、轴对称:1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称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2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交点一定在对称轴上;3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30、平移:1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即平移前后的两个图形全等;2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或在同一直线上;对应角相等;3经过平移;两个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31、旋转:1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即旋转前后的两个图形全等2任意一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彼此相等都是旋转角3经过旋转;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32、中心对称:1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2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且被对称中心平分;3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成中心对称五、图形的相似33、1相似多边形的性质:①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边成比例②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角相等③相似多边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④相似多边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2相似三角形性质:①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②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③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④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34、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35、相似三角形的判定:①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②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角分别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③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对应成比例;并且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④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和另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六、圆37、圆有关的概念:1平面上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叫做圆;其中;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2圆心角: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做圆心角.3圆周角:顶点在圆上;两边分别与圆还有另一个交点的角叫做圆周角.4弧:圆上任意两点间的部分叫做圆弧;简称弧;大于半圆的弧叫优弧;小于半圆的弧叫劣弧. 5弦:连接圆上任意两点的线段叫做弦;经过圆心的弦叫做直径.38、圆的有关的性质:1圆心角、弦和弧三者之间的关系: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分别相等;2垂径定理及其推论:当一条直线满足①过圆心;②垂直于弦;③平分弦;④平分优弧;⑤平分劣弧.中的两个条件时;就能推出其余三个结论.简称“知二推三”3圆心角定理:圆心角的度数等于它所对弧的度数;4圆心角与圆周角的关系: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国心角的一半5圆内接四边形性质:圆的内接四边形对角互补;并且任何一个外角都等于它的内对角6圆周角定理: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反过来;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7切线的判定定理: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8切线的性质定理:圆的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9切线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这一点到两切点的线段相等;它与圆心的连线平分两切线的夹角;39、三角形的内心和外心1确定圆的条件: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2三角形的外心: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确定一个圆;这个圆叫做三角形的外接圆;外接圆的圆心就是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外心.3三角形的内心:和三角形的三边都相切的圆叫做三角形的内切圆;内切圆的圆心是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内心40、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点在圆外;点在圆上;点在圆内. 设圆的半径为r;点到圆心的距离为d;则①点在圆外⇔d>r.②点在圆上⇔d=r.③点在圆内⇔d<r.41、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有三种:相交、相切、相高.设圆的半径为r;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d;则①直线与圆相交⇔d<r;②直线与圆相切⇔d=r;③直线与圆相离⇔d>r附加:1、根与系数的关系:2、重心:。

苏教版初中数学公式知识点大全

苏教版初中数学公式知识点大全

苏教版初中数学公式知识点大全苏教版初中数学公式知识点大全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涉及到的知识非常广泛,而数学公式则是数学学习中你需要了解的重要知识点之一。

苏教版初中数学公式也是初中学生必须学会并掌握的知识,下面是苏教版初中数学公式知识点大全。

一、代数式代数式是由数和字母及其符号组成的式子,是数学中常见的基本表达方式。

代数式可分为单项式、多项式和分式等,其中单项式和多项式又可进一步分为常数项、一次项、二次项等。

1. 单项式:由常数与变量的积组成的代数式。

示例: $3x$,$5xy$。

2. 多项式:由单项式的和组成的代数式。

示例: $3x^2+5x+2$。

3. 常数项:指不包含任何变量的单项式。

示例: $3$。

4. 一次项:含有一个未知数的项。

示例: $ax$。

5. 二次项:含有未知数的平方的项。

示例: $ax^2$。

二、方程1. 一元一次方程式: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一的方程。

示例: $ax+b=0$。

2. 一元二次方程式: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二的方程。

示例: $ax^2+bx+c=0$,其中 $a\neq 0$。

3. 一元三次方程式: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三的方程。

示例: $ax^3+bx^2+cx+d=0$,其中 $a\neq 0$。

4. 二元一次方程式:含有两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一的方程。

示例: $ax+by+c=0$。

三、函数1. 定义域:函数中自变量的值所能取的范围。

2. 值域:函数中因变量的值所能取的范围。

3. 奇偶性:用奇偶函数来刻画函数对称性的性质。

4. 单调性:当自变量 $x_1<x_2$ 时,如果有 $f(x_1)<f(x_2)$,则称函数 $f(x)$ 在区间 $(x_1,x_2)$ 上单调递增;反之,当 $f(x_1)>f(x_2)$ 时,则称函数 $f(x)$ 在区间 $(x_1,x_2)$ 上单调递减。

苏教版中考数学复习公式有哪些

苏教版中考数学复习公式有哪些

苏教版中考数学复习公式有哪些在中考全部学科中,好多学生最担忧的就是数学的考试,由于数学不单有计算题,还有一些需要记忆的公式。

那么中考数学复习公式有哪些呢 ?下边是分享给大家的中考数学复习公式,希望大家喜爱!中考数学复习公式三角函数公式两角和公式sin(A+B)=sinAcosB+cosAsinBsin(A-B)=sinAcosB-sinBcosAcos(A+B)=cosAcosB-sinAsinBcos(A-B)=cosAcosB+sinAsinBtan(A+B)=(tanA+tanB)/(1-tanAtanB)tan(A-B)=(tanA-tanB)/(1+tanAtanB)ctg(A+B)=(ctgActgB-1)/(ctgB+ctgA)ctg(A-B)=(ctgActgB+1)/(ctgB-ctgA)倍角公式tan2A=2tanA/(1-tan2A)ctg2A=(ctg2A-1)/2ctgacos2a=cos2a-sin2a=2cos2a-1=1-2sin2a半角公式sin(A/2)=&radic;((1-cosA)/2)sin(A/2)=-&radic;((1-cosA)/2)cos(A/2)=&radic;((1+cosA)/2)cos(A/2)=-&radic;((1+cosA)/2)tan(A/2)=&radic;((1-cosA)/((1+cosA))tan(A/2)=-&radic;((1-cosA)/((1+cosA))ctg(A/2)=&radic;((1+cosA)/((1-cosA))ctg(A/2)=-&radic;((1+cosA)/((1-cosA))和差化积2sinAcosB=sin(A+B)+sin(A-B)2cosAsinB=sin(A+B)-sin(A-B)2cosAcosB=cos(A+B)-sin(A-B)-2sinAsinB=cos(A+B)-cos(A-B)sinA+sinB=2sin((A+B)/2)cos((A-B)/2)cosA+cosB=2cos((A+B)/2)sin((A-B)/2)tanA+tanB=sin(A+B)/cosAcosBtanA-tanB=sin(A-B)/cosAcosBctgA+ctgB=sin(A+B)/sinAsinB-ctgA+ctgB=sin(A+B)/sinAsinB某些数列前 n 项和1+2+3+4+5+6+7+8+9+&hellip;+n=n(n+1)/21+3+5+7+9+11+13+15+&hellip;+(2n-1)=n22+4+6+8+10+12+14+&hellip;+(2n)=n(n+1)12+22+32+42+52+62+72+82+&hellip;+n2=n(n+1)(2n+1)/613+23+33+43+53+63+&hellip;n3=n2(n+1)2/41*2+2*3+3*4+4*5+5*6+6*7+&hellip;+n(n+1)=n(n+1)(n+2)/3正弦定理a/sinA=b/sinB=c/sinC=2R注:此中R表示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余弦定理b2=a2+c2-2accosB注:角B是边a和边c的夹角圆的标准方程 (x-a) 2+(y-b) 2=r2注:(a,b)是圆心坐标圆的一般方程x2+y2+Dx+Ey+F=0注:D2+E2-4F&gt;0抛物线标准方程y2=2px;y2=-2px; x2=2py; x2=-2py直棱柱侧面积S=c*h斜棱柱侧面积S=c&#39;*h正棱锥侧面积S=1/2c*h&#39;正棱台侧面积S=1/2(c+c&#39;)h&#39;圆台侧面积S=1/2(c+c&#39;)l=pi(R+r)l球的表面积S=4pi*r2圆柱侧面积S=c*h=2pi*h圆锥侧面积S=1/2*c*l=pi*r*l弧长公式l=a*r (a是圆心角的弧度数r &gt;0扇形)面积公式s=1/2*l*r锥体体积公式V=1/3*S*H圆锥体体积公式V=1/3*pi*r2h斜棱柱体积V=S&#39;L (注:此中,S&#39;是直截面面积,L是侧棱长 )柱体体积公式V=s*h圆柱体V=pi*r2h中考数学复习策略第一梳理策略总结梳理,提炼方法。

苏科版初中数学公式整理总结

苏科版初中数学公式整理总结

苏科版初中数学公式整理总结初中数学公式小结公式:x=[-b±√(b2-4ac)]/2a当Δ=b2-4ac&gt;0时,求根公式为x1=[-b+√(b2-4ac)]/2a,x2=[-b-√(b24ac)]/2a(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当Δ=b2-4ac=0时,求根公式为x1=x2=-b/2a(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Δ=b2-4ac&lt;0时,求根公式为x1=[-b+√(4ac-b2)i]/2a,x2=[-b-√(4ac-b2)i]/2a例3.用公式法解方程 2x2-8x=-5解:将方程化为一般形式:2x2-8x+5=0∴a=2, b=-8,c=5b2-4ac=(-8)2-4×2×5=64-40=24&gt;0∴x= (4±√6)/2∴原方程的解为x?=(4+√6)/2,x?=(4-√6)/2.初中数学图形计算公式1、正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边长×4C=4a面积=边长×边长S=a×a2、正方体:V:体积a:棱长外表积=棱长×棱长×6S表=a×a×6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3、长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长+宽)×2C=2(a+b)面积=长×宽S=ab4、长方体:V:体积s:面积a:长b:宽h:高(1)外表积(长×宽+长×高+宽×高)×2S=2(ab+ah+bh)(2)体积=长×宽×高V=abh5、三角形: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2s=ah÷2三角形高=面积×2÷底三角形底=面积×2÷高6、平行四边形: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s=ah7、梯形:s面积a上底b下底h高面积=(上底+下底)×高÷2s=(a+b)×h÷28圆形:S面C周长∏d=直径r=半径(1)周长=直径×∏=2×∏×半径C=∏d=2∏r(2)面积=半径×半径×∏9、圆柱体: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c:底面周长(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2)外表积=侧面积+底面积×2(3)体积=底面积×高(4)体积=侧面积÷2×半径10、圆锥体: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体积=底面积×高÷3初中代数所有公式1、乘法与因式分解①a2-b2=(a+b)(a-b)②a3+b3=(a+b)(a2-ab+b2)③a3-b3=(a-b(a2+ab+b2)2、三角不等式①|a+b|≤|a|+|b|②|a-b|≤|a|+|b|③|a|≤b&lt;=&gt;-b≤a≤b④|a-b|≥|a|-|b|-|a|≤a≤|a|3、一元二次方程的解①-b+√(b2-4ac)/2a②-b-√(b2-4ac)/2a4、根与系数的关系①x1+x2=-b/a②x1_x2=c/a注:韦达定理5、判别式①b2-4ac=0注: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②b2-4ac&gt;0注: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③b2-4ac&lt;0注:方程没有实根,有共轭复数根6、某些数列前n项和①1+2+3+4+5+6+7+8+9+…+n=n(n+1)/2②1+3+5+7+9+11+13+15+…+(2n-1)=n2③2+4+6+8+10+12+14+…+(2n)=n(n+1)④12+22+32+42+52+62+72+82+…+n2=n(n+1)(2n+1)/6⑤13+23+33+43+53+63+…n3=n2(n+1)2/4⑥1_2+2_3+3_4+4_5+5_6+6_7+…+n(n+1)=n(n+1)(n+2)/37、正弦定理a/sina=b/sinb=c/sinc=2r注:其中r表示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8、余弦定理b2=a2+c2-2accosb。

(完整版)苏科版教材初中数学几何定理定义公式大全(年版)(精)

(完整版)苏科版教材初中数学几何定理定义公式大全(年版)(精)

苏科版初中数学几何定理定义公式大全以下标注真命题的条目,解答题时要先证明,再使用。

未标注的定理、定义、公式可以直接使用。

第一部分相交线、平行线1、直线公理: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两点确定一直线)。

2 、线段公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4、对顶角相等。

5、垂线的性质:①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②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简写为:垂线段最短。

)6、平行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作平行线。

7、在同一平面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相交和平行。

在空间几何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三种,相交、平行和异面。

8、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平行公理的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9、平行线的判定:①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②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③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0、平行线的性质:①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③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1、三视图(略)第二部分三角形1、三角形的定义: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作三角形。

2、三角形的中线:连接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和对边中点的线段叫作三角形的中线。

3、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对边相交,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叫作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4、三角形的高:经过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作三角形的高。

5、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6、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7、推论: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8、真命题: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9、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N=(n-2180°10、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

苏教版初中数学公式大全

苏教版初中数学公式大全

苏教版初中数学公式大全初中数学公式大全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7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5 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16 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18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19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20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22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3 角边角公理( 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4 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5 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6 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2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2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即等边对等角)31 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3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33 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35 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6 推论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7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38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39 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40 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41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42 定理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43 定理2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44定理3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45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46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47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2+b^2=c^2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48定理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49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50多边形内角和定理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180°51推论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52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53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54推论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55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3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56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1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7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2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8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3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9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4 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60矩形性质定理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61矩形性质定理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62矩形判定定理1 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63矩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64菱形性质定理1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65菱形性质定理2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66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S=(a×b)÷267菱形判定定理1 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68菱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69正方形性质定理1 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70正方形性质定理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71定理1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72定理2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73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74等腰梯形性质定理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75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76等腰梯形判定定理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77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78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79 推论1 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80 推论2 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81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82 梯形中位线定理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L=(a+b)÷2 S=L×h83 (1)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a:b=c:d,那么ad=bc如果ad=bc,那么a:b=c:d84 (2)合比性质如果a/b=c/d,那么(a±b)/b=(c±d)/d85 (3)等比性质如果a/b=c/d=…=m/n(b+d+…+n≠0),那么(a+c+…+m)/(b+d+…+n)=a/b86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87 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88 定理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89 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90 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91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1 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ASA)92 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93 判定定理2 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SAS)94 判定定理3 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SSS)95 定理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96 性质定理1 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97 性质定理2 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98 性质定理3 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99 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100任意锐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锐角的余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切值101圆是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102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的集合103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的集合104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105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106和已知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107到已知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平分线108到两条平行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和这两条平行线平行且距离相等的一条直线109定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苏州中考经典公式总结(合集4篇)

苏州中考经典公式总结(合集4篇)

苏州中考经典公式总结(合集4篇)苏州中考经典公式总结第1篇1.单项式:在代数式中,若只含有乘法(包括乘方)运算。

或虽含有除法运算,但除式中不含字母的一类代数式叫单项式;数字或字母的乘积叫单项式(单独的一个数字或字母也是单项式)。

2.系数: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

所有字母的指数之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任何一个非零数的零次方等于1.3.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多项式。

4.多项式的项数与次数:多项式中所含单项式的个数就是多项式的项数,每个单项式叫多项式的项;多项式里,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叫多项式的次数。

5.常数项: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6.多项式的排列(1)把一个多项式按某一个字母的指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叫做把多项式按这个字母降幂排列。

(2)把一个多项式按某一个字母的指数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叫做把多项式按这个字母升幂排列。

7.多项式的排列时注意:(1)由于单项式的项,包括它前面的性质符号,因此在排列时,仍需把每一项的性质符号看作是这一项的一部分,一起移动。

(2)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字母的多项式,排列时,要注意:a.先确认按照哪个字母的指数来排列。

b.确定按这个字母向里排列,还是向外排列。

(3)整式: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8.多项式的加法:多项式的加法,是指多项式的同类项的系数相加(即合并同类项)。

9.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次数也分别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

10.合并同类项: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可以合并,叫做合并同类项,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是: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的结果作为系数,字母与字母的指数不变。

11.掌握同类项的概念时注意:(1)判断几个单项式或项,是否是同类项,就要掌握两个条件:①所含字母相同。

②相同字母的次数也相同。

(2)同类项与系数无关,与字母排列的顺序也无关。

(3)所有常数项都是同类项。

12.合并同类项步骤:(1)准确的找出同类项;(2)逆用分配律,把同类项的系数加在一起(用小括号),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3)写出合并后的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数学常用公式及性质 1. 乘法与因式分解①(a +b )(a -b )=a 2-b 2;②(a ±b )2=a 2±2ab +b 2;③(a +b )(a 2-ab +b 2)=a 3+b 3; ④(a -b )(a 2+ab +b 2)=a 3-b 3;a 2+b 2=(a +b )2-2ab ;(a -b )2=(a +b )2-4ab 。

2. 幂的运算性质 ①a m×a n=am +n;②a m÷a n=a m -n;③(a m )n=a mn;④(ab )n=a n b n;⑤(a b )n =nn a b;⑥a -n =1n a,特别:()-n =()n ;⑦a 0=1(a ≠0)。

3. 二次根式 ①()2=a (a ≥0);②=丨a 丨;③=×;④=(a >0,b ≥0)。

4. 一元二次方程对于方程:ax 2+bx +c =0:①求根公式x =242b b ac a-±-,其中△=b 2-4ac 叫做根的判别式。

当△>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当△=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注意:当△≥0时,方程有实数根。

5. 一次函数一次函数y =kx +b (k ≠0)的图象是一条直线(b 是直线与y 轴的交点的纵坐标,称为截距)。

①当k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直线从左向右上升); ②当k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直线从左向右下降);③特别地:当b =0时,y =kx (k ≠0)又叫做正比例函数(y 与x 成正比例),图象必过原点。

6. 反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y =(k ≠0)的图象叫做双曲线。

①当k >0时,双曲线在一、三象限(在每一象限内,从左向右降); ②当k <0时,双曲线在二、四象限(在每一象限内,从左向右上升)。

7. 二次函数(1).定义:一般地,如果c b a c bx ax y ,,(2++=是常数,)0≠a ,那么y 叫做x 的二次函数。

(2).抛物线的三要素: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

①a 的符号决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当0>a 时,开口向上;当0<a 时,开口向下;a 相等,抛物线的开口大小、形状相同。

②平行于y 轴(或重合)的直线记作h x =.特别地,y 轴记作直线0=x 。

(3).几种特殊的二次函数的图像特征如下:函数解析式开口方向 对称轴 顶点坐标 2ax y = 当0>a 时 开口向上 当0<a 时 开口向下0=x (y 轴)(0,0) k ax y +=2 0=x (y 轴)(0, k ) ()2h x a y -=h x = (h ,0) ()k h x a y +-=2h x =(h ,k )c bx ax y ++=2abx 2-=(ab ac a b 4422--,) ①公式法:a b ac a b x a c bx ax y 442222-+⎪⎭⎫ ⎝⎛+=++=,∴顶点是),(a b ac a b 4422--,对称轴是直线abx 2-=。

②配方法:运用配方的方法,将抛物线的解析式化为()k h x a y +-=2的形式,得到顶点为(h ,k ),对称轴是直线h x =。

③运用抛物线的对称性:由于抛物线是以对称轴为轴的轴对称图形,对称轴与抛物线的交点是顶点。

若已知抛物线上两点12(,)(,)、x y x y (及y 值相同),则对称轴方程可以表示为:122x x x +=(6).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①一般式:c bx ax y ++=2.已知图像上三点或三对x 、y 的值,通常选择一般式. ②顶点式:()k h x a y +-=2.已知图像的顶点或对称轴,通常选择顶点式。

③交点式:已知图像与x 轴的交点坐标1x 、2x ,通常选用交点式:()()21x x x x a y --=。

8. 锐角三角形① 设∠A 是△ABC 的任一锐角,则∠A 的正弦:sin A =,∠A 的余弦:cos A =,∠A 的正切:tan A =.② 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sin30º=cos60º=,sin45º=cos45º=,sin60º=cos30º=,tan30º=,tan45º=1,tan60º=。

③ 斜坡的坡度:i =铅垂高度水平宽度=.设坡角为α,则i =tanα=。

9. 平行线段成比例定理(1)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如图:a ∥b ∥c ,直线l 1与l 2分别与直线a 、b 、c 相交与点A 、B 、C 和D 、E 、F , 则有,,AB DE AB DE BC EFBC EF AC DF AC DF===。

(2)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如图:△ABC 中,DE ∥BC ,DE 与AB 、AC 相交与点D 、E ,则有:,,AD AE AD AE DE DB ECDB EC AB AC BC AB AC====10. 面积公式 ①S 正△=×(边长)2. ②S 平行四边形=底×高.③S 菱形=底×高=×(对角线的积),④1()2S =+⨯=⨯梯形上底下底高中位线高 ⑤S 圆=πR 2. ⑥l 圆周长=2πR .⑦弧长L =. ⑧213602n r S lr π==扇形⑩S 圆锥侧=πrl初中几何公理、定理lαcABCD E Fl 1l 2ADECEABD一、线与角1、两点之间,线段最短2、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3、对顶角相等;同角的余角(或补角)相等;等角的余角(或补角)相等4、经过直线外或直线上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5、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简称“垂线段最短”)6、平行线的判定:①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②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③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④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⑤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7、平行线的性质:①经过已知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②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平行③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④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⑤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⑥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9、角平分线的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角平分线的判定:到一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10、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垂直平分线的判定:到一条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二、三角形、多边形11、三角形中的有关公理、定理:(1)三角形外角的性质:①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②三角形的外角和等于360°(2)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3)三角形的任何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4)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12、多边形中的有关公理、定理:(1)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2)×180°(2)多边形的外角和定理:任意多边形的外角和都为360°13、等腰三角形中的有关公理、定理:(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简称“三线合一”(3)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简写成“等角对等边”)(4)等边三角形的各个内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内角都等于60°(5)等边三角形判定:①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②有一个角等于60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③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14、直角三角形的有关公理、定理:(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2)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3)勾股定理逆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一条边的平方等于另外两条边的平方和,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4)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5)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三、特殊四边形15、平行四边形的性质:①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②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③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16、平行四边形的判定:①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②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③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④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17、矩形的性质:①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②矩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18、矩形的判定:①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②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③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19、菱形的性质:①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②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20、菱形的判定:①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②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③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21、正方形的性质:①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②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③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平分,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22、正方形的判定:①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②两条对角线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④两条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23、梯形定义: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25、等腰梯形的性质:①等腰梯形的同一条底边上的两个内角相等②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四、图形的全等27、全等多边形的对应边、对应角分别相等28、全等三角形的判定:①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SSS)②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两边及其夹角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SAS)③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及其夹边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ASA)④有两个角及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AS)⑤如果两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及一条直角边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HL)29、轴对称:(1)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称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2)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交点一定在对称轴上;(3)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30、平移:(1)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即平移前后的两个图形全等);(2)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或在同一直线上),对应角相等;(3)经过平移,两个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31、旋转:(1)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即旋转前后的两个图形全等)(2)任意一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彼此相等(都是旋转角)(3)经过旋转,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32、中心对称:(1)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2)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且被对称中心平分;(3)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成中心对称五、图形的相似33、(1)相似多边形的性质:①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边成比例②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角相等③相似多边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④相似多边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2)相似三角形性质:①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②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③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④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34、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35、相似三角形的判定:①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②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角分别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③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对应成比例,并且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④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和另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六、圆37、圆有关的概念:(1)平面上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叫做圆,其中,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2)圆心角: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做圆心角.(3)圆周角:顶点在圆上,两边分别与圆还有另一个交点的角叫做圆周角.(4)弧:圆上任意两点间的部分叫做圆弧,简称弧,大于半圆的弧叫优弧,小于半圆的弧叫劣弧.(5)弦:连接圆上任意两点的线段叫做弦,经过圆心的弦叫做直径.38、圆的有关的性质:(1)圆心角、弦和弧三者之间的关系: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分别相等;(2)垂径定理及其推论:当一条直线满足①过圆心;②垂直于弦;③平分弦;④平分优弧;⑤平分劣弧.中的两个条件时,就能推出其余三个结论.(简称“知二推三”)(3)圆心角定理:圆心角的度数等于它所对弧的度数;(4)圆心角与圆周角的关系: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国心角的一半(5)圆内接四边形性质:圆的内接四边形对角互补,并且任何一个外角都等于它的内对角(6)圆周角定理: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反过来,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7)切线的判定定理: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8)切线的性质定理:圆的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9)切线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这一点到两切点的线段相等,它与圆心的连线平分两切线的夹角;39、三角形的内心和外心(1)确定圆的条件: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2)三角形的外心: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确定一个圆,这个圆叫做三角形的外接圆,外接圆的圆心就是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外心.(3)三角形的内心:和三角形的三边都相切的圆叫做三角形的内切圆,内切圆的圆心是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内心40、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点在圆外,点在圆上,点在圆内. 设圆的半径为r,点到圆心的距离为d,则①点在圆外⇔d>r.②点在圆上⇔d=r.③点在圆内⇔d<r.41、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有三种:相交、相切、相高.设圆的半径为r,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d,则①直线与圆相交⇔d<r,②直线与圆相切⇔d=r,③直线与圆相离⇔d>r附加:1、根与系数的关系:2、重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