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定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农业大学
毕业论文(设计)
论文题目大豆微核心种质资源产量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姓名潘爽学号 09101107 院系农学院专业农学
指导教师王晓波职称副教授
中国·合肥
二〇一三年六月
安徽农业大学学士学位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目录
前言 (1)
1、材料与方法 (1)
1.1实验材料 (1)
1.2试验方法 (1)
1. 3数据分析 (2)
2、结果与分析 (2)
2.1大豆微核心种质资源重要产量构成因素的分布规律 (2)
2.2产量与其主要构成因素之间相关性分析 (4)
2.3不同生态区域不同品种类型大豆产量及其重要构成因素的比较 (4)
3、高产大豆优质资源的筛选 (6)
4、讨论 (7)
参考文献 (8)
英文摘要 (9)
致谢 (9)
大豆微核心种质资源主要产量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09农学:潘爽指导教师:王晓波
(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合肥230036)
摘要:本研究通过对大豆微核心种质资源[1]产量构成因素进行分析,比较不同生态区域[2]与不同变异来源大豆品种资源产量性状之间的差异。

结果表明我国各生态区域间大豆百粒重与荚数间差异不大,由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生态区域间单株重的差异较大;在不同变异来源上我国大豆产量构成因素间无显著差异,说明我国大豆产量水平相对均衡,其中以黄淮夏大豆,东北春大豆较高。

也表明我国大豆产量各个生态区域与不同来源间没有表现十分突出的品种,大豆高产育种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关键词:大豆百粒重单株重量荚数相关性显著性
前言:
大豆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其种子称为大豆,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豆类[3]。

大豆起源于中国,中国学者大多认为原产地是云贵高原一带。

也有很多植物学家认为是由原产中国的乌苏里大豆衍生而来。

现种植的栽培大豆是从野生大豆通过长期定向选择、改良驯化而成的。

如今大豆已经成为人们生产生活所必需的作物[4]。

1996年以前[5],我国是大豆净出口国,至2000年,我国大豆年进口量突破1000万吨,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6]。

此后,我国大豆的进口量连年攀升,2009年,我国大豆进口量达到4255万吨,为历史最高水,同比上年增长了13.77%;2010年进口在5000万吨以上,同比增长17.5%。

我国大豆进口量已经占世界大豆贸易量的55.8%,大豆产量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而高产优质大豆育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途径。

大豆育种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育种中种质资源是选育品种的根本,在优质的大豆种质资源中可以筛选出各种具有优良性状及特性的品种,对高产优质大豆的育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筛选高产优质大豆以解决我国现有的大豆产量问题,增强国家稳定性,以及国际竞争力。

在我国一代又一代的育种专家的不懈努力下,我国大豆育种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研究通过对中国大豆微核心种质资源中提供的238份材料进行研究,通过分析、比较不同品种,不同品种类型与不同品种地理来源之间的差异,得到一批具有一定研究意义的品种。

大豆产量[9](kg/亩)=每亩单株数×平均单株结荚数×每荚平均粒数×百粒重(g)/100/1000
平均单株重量[7]也是构成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1、材料与方法
1.1实验材料
238份核心种质材料,其中地方品种212份,选育品种26份
1.2试验方法
1.2.1百粒重的测定
电子天平称量百粒重,两次重复取平均值,
百粒重由总样水分含量平均值10.6%校正:
百粒重校正值=实测百粒重×(1-实测水分含量)/(1-10.6%)
1.2.2单株重量、荚数的测定
称取整株大豆重量、测量有效荚数量
1.3数据分析
采用Excel软件和SPASS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大豆微核心种质资源重要产量构成因素分布规律
图1
图2 大豆微核心种质资源单株重量的分布规律
图3
表1 大豆产量构成因素性状及变异情况
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
百粒重41.4 6.0 15.5 4.82 31.1
单株重量22.8 0.9 9.4 5.1 54.3
荚数184 14.6 61.7 23.9 38.7 由表1知:大豆核心种质资源中百粒重的平均值为15.5g,最大值达到41.4g,最低值为6.0g。

单株重量平均值为9.4g,最大值达到22.8g,最小值仅0.9g。

荚数平均值为61.7荚,最大值达到126荚,最小值为14.6荚。

由图1,2,3知:百粒重集中分布在10-20g之间,大于20克的约占15%,百粒重集中分布在10-20g。

单株重量5-15g约占66.38%为主要分布区间,有大约10%小于5g,23.53%的品种单株重量大于15g其中不到9.24%大于20g。

荚数主要分布在48荚到82荚占54.6%,小于48荚的占29.4%,个别品种可达到100荚以上。

由表1知:大豆产量构成因素变异较大,分别为31.1%,54.3%与38.7%,说明他们的变异程度较大,材料代表性较强,因此可以利用这个特点发现较大范围内的高产品种[8],拓展育种材料的选择范围。

百粒重单株重量荚数
百粒重 1
单株重量0.040 1
荚数-0.267** -0.002 1
**. 在.01 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由表1知:百粒重与荚数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267,百粒重与单株重量之间呈正相关,但是相关性不明显相关系数0.040,荚数与单株重量间呈负相关,相关性不明显,相关系数仅为-0.002,大豆微核心种质资源重要产量构成因素间,百粒重与荚数的相关性较大,其他构成因素间相关性不明显。

2.3不同生态区域不同品种类型大豆品种产量构成要素间差异显著性
表3 不同生态区域大豆品种百粒重差异显著性
生态区域百粒重平均值0.05水平
东北春大豆17.25 a
黄淮夏大豆16.98 a
南方夏大豆15.04 a
南方秋大豆15.02 a
长江春大豆14.54 a
北方春大豆14.35 a
南方春大豆13.92 a
表4 不同生态区域大豆品种单株重量差异显著性
生态区域单株重量平均值(g)0.05水平0.01水平
南方夏大豆14.10 a A
黄淮夏大豆13.25 ab A
南方秋大豆13.25 ab A
北方春大豆12.15 ab A
南方春大豆12.14 ab A
表5 不同生态区域大豆品种荚数差异显著性
生态区域荚数平均值0.05水平
北方春大豆71.09 a
长江春大豆67.17 a
南方夏大豆63.23 a
南方春大豆62.67 a
黄淮夏大豆59.86 a
南方秋大豆54.45 a
东北春大豆53.15 a
大豆微核心种质资源来自全国各地,分布广泛,因此对不同生态区域的大豆品种资源的百粒重、单株重量、荚数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不同生态区域的大豆百粒重与荚数存在差异很小单株重量存在一定差异。

由表3可看出南方春大豆百粒重最小为13.92g,东北春大豆百粒重最高为17.25g,其中北方春大豆、长江春大豆、黄淮春大豆平均百粒重分别为14.35g、14.54g、15.55g。

可以看出各个生态区之间百粒重差异不明显。

由表4知,不同生态区域间荚数差异不大,东北春大豆荚数最少为53.15荚最大为北方春大豆可达到71.09。

表5可知,南方夏大豆单株重量最大,单株重量平均值为14.10,东北春大豆单株重量最低,为7.65。

相较于百粒重、荚数,在大豆单株重量方面,不同生态区域间单株重的差异性较大。

但长江春大豆和东北春大豆,与除了黄淮春大豆以外的生态区间差异极显著。

表7 不同品种类型大豆品种产量构成因素差异特点
平均值F试验P(f)值T试验P(t)值
15.50 0.082 0.775 -0.286 0.775
地方品种百
粒重
15.79
选育品种百
粒重
11.76 0.003 0.959 3.426 0.001
地方品种单
株重量
10.99
选育品种单
株重量
62.40 0.722 0.396 0.850 0.396
地方品种荚

58.19
选育品种荚

由于人工的对些品种进行选择,使地方品种和选育的品种之间存在一些差异,现对不同品种类型的大豆资源进行F试验及T试验,结果如表7:选育品种中百粒重、单株重量的平均值略微高于地方品种,荚数平均值低于地方品种;F试验可知,在不同区域间百粒重与单株重量存在差异,但是差异不显著,对平均值进行T试验,百粒重、单株重量、荚数在不同品种类型间差异显著性不明显。

3、高产优质大豆资源的筛选
表8 优质资源筛选
品种名称区样品类型百粒重单株重量荚数
牛毛黄东北春大豆地方19.3 20.8 77.2
合丰24号东北春大豆选育21.4 27.5 38.6
四粒圆黄淮夏大豆地方22.9 14.8 42.3
大天鹅蛋黄淮夏大豆地方23.5 17.4 45.7
早熟毛蓬青南方秋大豆地方25.9 33.7 97.5
郑8516 黄淮夏大豆选育27.1 24.4 70.6
玉石豆东北春大豆地方28.1 14.5 49.6
粗豆南方夏大豆地方29.9 29.4 77.3
新余大粒青南方秋大豆地方38.4 21.2 43.3
大豆高产就是要要求不仅百粒重与单株重量高,还要求各因素比例合理。

上表7中所列出的品种是按照百粒重大于19g,单株重量大于14g,荚数低于100荚的一个标准所选出来的,如新余大青豆的百粒重最大达到38.4g,早熟毛蓬青的单株重量最大,可达到33.7g,并且其荚数可达到97.5荚,有一定的科研价值。

另外郑8516在百粒重、单株重量与荚数三个方面的协调性较好,四粒圆,大天鹅蛋等黄淮夏大豆也是十分不错的材料有很强的研究价值。

4、讨论
供试材料中不同品种中各种产量重要构成因素间变异程度较大,表明所选材料分布较广,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产量重要构成因素间百粒重与荚数呈极显著负相关而与单株重量相关性不明显,单株重量与荚数之间也没有显著性关系。

荚数越多百粒重反而越小,植物可提供的养分与水分是有限的所以当分配到的籽粒越多时,每个籽粒所分配到的就会相对减少,从而影响单个籽粒。

大豆产量重要构成因素中单株重量在不同生态区域间的差异较大,可能是因为环境因素的影响,有些品种可能环境因素要求较为苛刻。

百粒重与荚数在不同生态区域差异不明显,说明百粒重与荚数这两个指标不会因为地理因素的差异而产生较大的差异。

大豆产量在选育品种与地方品种的差异不明显,但在总体水平上选育品种总体比地方品种较为高产,说明了在一代大豆育种家的育种工作中的重要贡献,也说明了育种工作任重道远,很难取得巨大的进步。

上文所筛选的大豆优良品种主要是一些综合指标比较协调的大豆品种,在整个供试材料中还存在一些个别指标特别突出的材料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其中黄淮夏大豆作为我国大豆的主产区,其相对于其他地区的产量要高一些。

东北春大豆[10]等品种之中也有许多有用
的品种资源,可根据他们对不同地域差异表现出来的稳定性等特性进行引种与选育并且可利用其高荚高产特点选育新品种。

上述几个品种从种子生产和育种角度来说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邱丽娟,李英慧,关荣霞等.大豆核心种质和微核心种质的构建、验证与研究进展.作物学报2009,35(4):571-579.
[2]马秀娟,做好大豆区域试验的探讨,中国种业.2013年第二期
[3] 盖钧镒.作物育种学各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223-229.
[4] 郭庆元,王连铮.现代中国大豆[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7.72-139.
[5] 高颖,田维明,中国大豆进口需求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7.5.
[6]乔娟.中国大豆国际竞争力研究.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04.
[7]王曙明,孟凡凡,郑宇宏,等。

大豆高产育种进展.中国农学通报,2010,26(9)162-166.
[8] 王金陵.大豆遗传与育种[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9:116-117.
[9] 董钻.大豆产量生理[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9-25.
[10]王曙明,李楠,富健,等.东北地区大豆超级种培育的探讨[J].吉林农
业科学,2006,31(1):3-6.
Analysis of Yield Traits genetic diversity of the Soybean Mini
Core Collections
Pan shuang Wang Xiaobo
(College of Agronomy,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Hefei 230036)
Abstract: This study through analysis of soybean micro core germplasm resources , Compare all kinds of production relations important factors.And analysis of soybean important yield components in different ecological areas and the differences of different variation sources and related, Research shows that our country each ecological zone between soybean has littl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yield components, Soybean yield relatively balanced level, In the northeast spring soybean and huanghuai summer soybean was higher, Also shows that China's soybean production various ecological region and between different sources without performance is very outstanding varieties, Soybean breeding has great study space
Key words: Soybean; oil; oleic acid; linoleic acid; linolenic acid ;correlation; significance
致谢:
本研究及学位论文是在我的导师王晓波老师的关怀和悉心指导下完成的。

他严肃的科学态度和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激励和感染着我。

从课题的选择到项目的最终完成,王老师给予我细心的指导和莫大的支持,使我真正的学习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在论文的最后阶段王老师又给我的人生上了重要的一课,在此谨向王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

在此,我还要感谢在一起愉快的度过本科生活阶段的同学们和老师们是你们教会我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学习。

在我即将踏入社会的岁月里你们给了我关怀和支持,我才能克服一个一个的困难和疑惑,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
农学学院毕业
论文(设计)指导教师评阅意见
学生姓名潘爽年级2009级
评阅意见(论文选题意见,研究内容,实验设计,数据结果分析及论文协作等进行评阅)
农学学院毕业论文(设计)评阅教师意见
学生姓名潘爽年级2009级
______年__月__日
毕业论文成绩评定表
1.评语: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委员会于2013 年 6 月 6 日审查了该生毕业论文(设计),并参考指导教师和评阅人的意见,认为:
论文选题正确,设计方法基本合理。

通过对微核心种质资源百粒重、单株重量、荚数进行测定,并研究了产量重要构成因素之间的分布特点,相关性及显著性,筛选了一批高产大豆资源,对大豆高产量育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成绩为:
3.其他建议:
毕业论文(设计)答辩领导小组组长(签字)
年月日
安徽农业大学
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论文(设计)题目大豆微核心种质资源产量性状遗传多样
性分析
院系名称农学院
专业(班级)09农学( 4) 班
学生姓名潘爽
学号09101107
指导教师王晓波
下发任务书日期2012 年12 月19 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