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秸秆纤维素酶水解条件的研究

合集下载

高粱秸秆的纤维素酶解技术研究综述及展望

高粱秸秆的纤维素酶解技术研究综述及展望

高粱秸秆的纤维素酶解技术研究综述及展望摘要:高粱秸秆作为一种丰富、广泛分布的植物生物质资源,具有很高的纤维素含量,酶解高粱秸秆中的纤维素可以转化为可再生能源和高附加值化合物。

本文对高粱秸秆的纤维素酶解技术进行了综述,总结了目前的研究成果,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挑战。

1.引言高粱秸秆是一种常见的农作物副产物,全球高粱产业每年产生大量的高粱秸秆,但其综合利用率较低。

纤维素是高粱秸秆中的主要组分,其酶解可以将纤维素转化为糖类化合物,可用于生产燃料、化学品和其他生物制品。

因此,高粱秸秆的纤维素酶解技术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2.纤维素酶解技术的分类纤维素酶解技术主要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法。

物理法主要通过温度和压力等条件改变纤维素的结构,提高酶解效率。

化学法通过添加酸或碱等物质降解纤维素,但会产生一定的副产物和环境污染。

生物法主要利用酶类催化纤维素降解,具有高效、环保、可再生的特点。

3.纤维素酶解技术的研究进展3.1 酶种选择高粱秸秆纤维素酶解过程中,酶的选择对反应效率和产物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目前已经发现了多种适用于高粱秸秆纤维素酶解的酶类,如纤维素酶、木聚糖酶和半纤维素酶等。

研究人员通过对不同酶的协同作用和优化酶种组合,提高了纤维素酶解效率和底物使用率。

3.2 酶解条件酶解条件包括温度、pH值、底物浓度等因素。

适宜的酶解条件能够提高酶活性,加快纤维素降解速度。

研究人员通过对酶解条件的调控,提高了高粱秸秆纤维素酶解的效果。

3.3 酶解产物利用高粱秸秆纤维素酶解后产生的糖类化合物可以进一步转化为燃料、化学品和其他生物制品。

目前已经有许多方法可以将纤维素酶解产生的糖类化合物进行利用,如发酵生产乙醇、生物催化合成新陈代谢物等。

研究人员还通过改进底物提取和分离技术,提高了糖类产物的纯度和质量。

4.展望与挑战高粱秸秆的纤维素酶解技术在可再生能源和生物制品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未来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4.1 酶类改良通过合成和改造酶类,提高纤维素酶解效率和底物适应性。

秸秆纤维素分解真菌产酶条件优化及高酶活突变株诱变选育

秸秆纤维素分解真菌产酶条件优化及高酶活突变株诱变选育
o tma nt H ee8 0, 0 a d7 0,rse t ey p i l i i p w r . 7. . e p i l.Th H au fme im l d rae fe o i a l n c v ep v eo d u al e e sd atr met ,a d a n h he tan l c s i me n mo gtetres is r
变后 , 得 来 自 Fl和 F3的 4个 正 突 变 株 , 中 F1UlF3U 获 - ・ 其 -一 、 --l的 C ae分 别 达 到 3 82 MCs 4 .2和 2 2 0 / , 出发 菌 的 18 8 .7U mL 为 . 5和
22 .5倍 。
关键词 : 真菌; 纤维素酶 ; 产酶条件 ; 紫外诱变 中图分类 号:14 2 S 5 . 文献标识码: A
A src : resan cl ls—eo ps gfnu , i , 一,- n - w l lce s xeie t trl.B js n H, btatnI r s e uoedcm oi gs v . F1 F2adF3, ees et a pr nama i s ya uf gp I ti o l e f n u z 'e d e m l ea d i
p H分别为 80 7 O 7 0 培养一段 时间后 , . 、 . 、. ; 各菌株发酵液 的 p H值均有一定的下降。 其中以 F - 降幅度最大; 2下 对纤维素酶活力相
对最高 的F1进行不同无机 盐和碳源培养后发现 , 一 适合该菌株产纤维素酶的碳源为谷壳粉 , 无机盐组分为 B ; 真菌经紫外诱 A 13株
wa p mi d F r e mo e,t e rmu a ts an r ba n y UV tt n h e u t h we h t fe en u t r d i e me t— so t z . ut r r h i i e h t n t i swe e o t ie b r d mu i .T e r s lss o d t a ,at rb i g c l e n f r n a a o u

秸秆纤维素的一步快速提取和水解

秸秆纤维素的一步快速提取和水解

纤 维素 样 品的黏度 采用 有 限黏度 法 ( 国标准 方法 ) B 36 pr 1 18 ) 英 ( S60 :at :92 测定 ] .纤维 素 样 品 的平均 黏度 可 以通过 它在 双氢 氧化 乙二胺 铜溶 液 的特性 黏度 [ 进 行 估算 , 叼] P 如=16 [ , .5 叼] P为 平 均 聚 合度 .纤 维素 样 品的分 子量 由 Px12 12为无水 葡 萄糖 的分 子量 ) 6 (6 计算 得 到.
Vo . 1 31
21 0 0年 9月
高 等 学 校 化 学 学 报
C HEMI CAL J OURNAL OF CHI NES E UNI VERS T E IIS
No. 9
1 0l~ 1 0 9 94
秸 秆 纤 维 素 的 一 步快 速提 取 和 水解
孙 晓锋 ,王海洪 ,胡永红
高 等 学 校 化 学 学 报
2 3 4 5 6 7 8 9
T b e1 Y e ( r t r f h e uo i p e a ai so tie yte t n f o n s l i 0 a ei a l il d ymat )o e l l c r p r t n b a d b ame t r t k w t 8 % c t d e t cl s o n r oc a h c
10, 1 0 10和 1 0c ) 2 I 、不 同 的反应 时 间 ( 5 2 , 5和 3 i) 二 1,0 2 0 m n 、不 同 的 固液 比 ( :0,1 1 ,1 2 ,1 11 :5 :0 :
2 ) 件下 , 行对 比实 验 ( 5条 进 各试样 配 比如表 1 示 ) 所 .反应 结 束 后待 高 压反 应 釜 冷却 后 加 入 1 L蒸 2m 馏水 , 倒 出试剂 .残 余物 用蒸 馏水 和体 积分 数 9 % 乙醇 彻底 清洗 ,以去 除 硝 酸和 其它 副 产 物.在 6 再 5 0

纤维素酶降解纤维素的研究进展_靳振江

纤维素酶降解纤维素的研究进展_靳振江

收稿日期:20061120基金项目:桂林市科技攻关项目(20020413)作者简介:靳振江(1974),男,山西长治市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生态学及环境微生物学。

纤维素酶降解纤维素的研究进展靳振江(桂林工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系, 广西桂林 541004)摘要:占植株干物质总重量2 3的纤维素,不但是地球表面天然起源的重要有机物质之一,而且它的降解还是自然界碳素循环的中心环节。

利用植物类纤维这一可再生资源生产燃料酒精的研究已在世界各地逐步展开。

纤维素酶作为一种高活性生物催化剂,其在纤维素降解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纤维素的分子结构、天然纤维素分子的前处理以及纤维素酶分子的结构、作用机理和纤维素降解菌的选育、纤维素降解菌与非纤维素降解菌的协同作用等方面进行综述,指出纤维素底物结构的复杂性与多样性、纤维素酶降解纤维素的分子机制以及纤维素降解过程中多种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影响纤维素降解研究的关键问题,并对纤维素酶降解植物类纤维素生产燃料酒精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纤维素;纤维素酶;降解中图分类号:Q 55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161(2007)02-0127-04Research progress i n degrada tion of cellulose by cellula seJ I N Zhen 2jiang(D ep art m ent of S ou rce and E nv ironm ental E ng ineering ,Gu ilin U niversity of T echnology ,Gu ilin ,Guang x i 541004,Ch ina )Abstract :Cellulo se account fo r 2 3of to tal dry m atter w eigh t of p lant ,it is no t only one of very i m po rtant natural o riginal o rganic m atter on the earth surface ,but also its degradati on is the key link of carbon recycle in na 2ture .T he researches of app lying the p lant cellulo se ,a renew able resource to p roduce fuel alcoho l ,w ere gradually carried out all around the w o rld .A s a h igh active bi ocatalyst ,cellulase p lays an i m po rtant ro le in the p rocess of cellulo se degradati on .T he mo lecular structure of cellulo se ,p retreatm ent of natural cellulo se mo lecule ,mo lecular structure and functi on m echanis m of cellulase ,the screening and culturing of cellulo lytic m icroo rganis m s ,the in 2teracti on betw een cellulo lytic m icroo rganis m s and non 2cellulo lytic m icroo rganis m s ,etc .w ere summ arized in the paper .It puts fo r w ard that comp lexity and diversity of substrate structure of cellulo se ,mo lecular m echanis m of cellulase on degrading cellulo se and the interacti on among several m icroo rganis m s in the p rocess of cellulo se degra 2dati on w ere the key p roblem s on affecting the research of cellulo se degradati on .M o reover ,the p ro spect of p roduc 2ing fuel alcoho l by p lant cellulo se degraded w ith cellulase w as fo recasted .Key words :cellulo se ;cellulase ;degradati on 纤维素占全球植物总干重的30%~50%[1],是地球上分布最广、含量最丰富的碳水化合物。

高粱秸秆的纤维素酶解技术研究综述

高粱秸秆的纤维素酶解技术研究综述

高粱秸秆的纤维素酶解技术研究综述植物纤维素是一种多糖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细胞壁中,其中纤维素的主要组成部分为纤维素,占据了纤维素的40-50%,其余为半纤维素和木质素。

高粱秸秆是一种资源丰富、广泛分布的植物秸秆,具有高纤维素含量,因此对其进行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纤维素在自然界中确实有丰富的资源,但是由于其结构复杂,晶格紧密,不易被生物降解,因此很难直接利用和转化为有用的化合物。

然而,通过纤维素酶解技术,我们可以将纤维素有效地转化为可用于生产生物燃料、化学品和生物材料的糖类产物。

纤维素酶解技术主要包括酸法、碱法和酶法。

酸法和碱法是传统的纤维素酶解方法,但由于操作条件较为严苛、产生环境污染以及产物纯度不高等问题,使得这两种方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受到了限制。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酶法逐渐成为纤维素酶解的首选方法。

纤维素酶解的关键环节是酶的选择和优化。

随着对纤维素酶解机理的深入研究,人们发现利用多酶体系,即同时使用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对纤维素进行酶解,可以提高酶解效率。

此外,通过对酶酶系统进行改进和优化,如融合酶的表达和分泌、酶的稳定性提高等,也能够有效提高纤维素的降解率。

目前,对高粱秸秆纤维素酶解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酶的来源和筛选:通过筛选具有高效降解纤维素能力的微生物,获得高效酶源。

目前已经发现了许多具有酶解纤维素能力的微生物,如曲霉、木霉菌等。

此外,还通过基因工程手段来构建高效降解纤维素的工程菌株,以提高酶解效率。

2.酶的改良和优化:通过酶的改良和优化,提高酶的热稳定性、耐酸碱性和抗抑制性能,使酶在特殊环境下能够更好地发挥降解作用。

这一领域的研究主要包括酶的工程改造、酶的固定化、酶的共表达等。

3.纤维素酶解的机理研究:通过对纤维素酶解过程中产物形成、产生物质转化机理的研究,探索纤维素酶解的分子机制。

这对于进一步优化纤维素酶解的条件和提高纤维素酶解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4.利用纤维素产物的资源化利用:研究纤维素酶解产物的资源化利用途径,将纤维素酶解产物转化为生物燃料、生物化学品和生物材料等高附加值产品。

纤维素酶降解大豆细胞壁生产豆腐的研究

纤维素酶降解大豆细胞壁生产豆腐的研究
ic e s h a i r we ld b a sa d t e y ed o e n o1 。 t e i g i t t e r d h e l l n X lc n ra et er t 0 o s l e n n h il fb a .d e r s e p n n na e o d g a et e c I wa I a d C la 【 r s p oe nd r gte p c s r h r d c i n o b a u d. et s d r s [ h we a c l ls n e 1 c b Is o l r t i u i h r e so t cp o u t f e nc r Th t e u 1 s o dt t e l a ea d h n i l l ec u d n o o e e S h u c a
科技生物技 术产品 “ 纤维素酶 ” ,来提高浸 泡大豆时的胀豆率 和豆腐得率及风味 的影 响因素 结果表 明 纤维 素 酶 中所含有 的纤维素酶 和半纤维素酶在浸泡大豆时起 到很 好的降解大豆细胞壁的作用 最 适宜的工艺 条件 是:纤 维素酶用量为 01 % 3  ̄恒温浸泡 6 .p 0C h H值控制在 5 之间 ~6 关键词 纤维 素酶 降解 胀豆率 豆腐得率
Ke r s e l l e De r d t n Th ain a s l d b a s Ti iI fb a a e y wo d c l a u s g a ai o e rt f we l e n o e l ed o e ic k e、 1
se pn h o e nu tc igte 3 a s b
weI e rdo t e el l wb lse pn h ba nwae Th 101 ulbec n i ol ld g a f h lwaI c s el le igtes eni 0 tr e1 S s i l o d t 1 a iz 0 1 c l ls 1 8C d r g6 . ep rn e l - 6Wa g n rl utbe % el aea 2  ̄ u i hTh H a g o u n 5 S e e al s i l y a

纤维素酶水解汽爆秸秆的研究

纤维素酶水解汽爆秸秆的研究
维普资讯
第3 4卷 第 4期
2 00 7 年 7 月


Vo. 4 № . 1 . 4 3
(NG LQ O MAII IU R
3 1, 2 07 u. 0
文章编号:0 2 8 1 (0 7 0 - 0 7 0 10 — 10 2 0 )4- 9 - 3 0
表 多篇论 文,主要科技成果有 “ 多用途 纤维素 酶产业化技术 中试 ” 、 “ 玉米 酒精 废 液生 产单 细胞蛋 白” “ 高温 酒精 酵母 ” “ 、耐 、 山里红饮 料 ” “ 肉型新型饮料 ” 荣获省 以上科技进步三等奖两项。 、果 等,
3 %以上【 5 l 1 。纤维素结构单元是 由 B D — 一葡萄糖基 一 , l 一糖苷 4 键 联 结 而 成 的 线 性 高 分 子 化 合 物 ,每 个 纤 维 素 分 子 由
纤维
( 黑龙江省肇东市 习 酶制剂有 限公司, 成 肇东市 1 10 ) 5 10

要: 以纤维素酶水解玉米秸秆纤维的过程为对象, 究了温度、 H、 研 p 加酶量、 酶解时间对玉米秸秆水 解的最
佳条件 。根据实验结果和成本建议 纤维素酶水解秸秆的最佳条件为温度 5 ̄ p 为 4 , 0 C,H . 酶浓度为 3u mL 水 8 0/ , 解时间为 4h 此条件下纤维素酶的水解秸秆水解率最高, 近 4 %. 0。 接 4 同时根 据原 纤维素酶水解秸秆 水解 率低的 缺点, 对纤维素酶进行 了复配, 通过对比试验 , 的纤维素酶水解秸秆从原来的 4o 高为 6%. 改进 4, /  ̄ 6 关键词 : 纤维素酶 ; 玉米秸秆 ; 水解
利于的液化 。采用间歇式加热浸泡 ,既有利于产品品质 的提 高, 又节约能源 , 从而降低生 产成本 。 42 加 大接 种量, 理调节酒 醪 p 可 防止 杂菌 的生 长繁殖, . 合 H, 加速淀粉 的水解, 缩短发酵周期 。 但接种量过大, 既浪费菌种资

纤维素酶水解能力的影响因素及纤维素结构变化研究

纤维素酶水解能力的影响因素及纤维素结构变化研究

纤维素酶水解能力的影响因素及纤维素结构变化研究林燕;张伟;华鑫怡;李进军;刘妍;马海元【摘要】Enzymatic hydrolysis of cellulose and straw was investigated under different hydrolysis conditions, such as reaction time, temperature and pH value. The structural change of the substrates during the process was also analyz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efficiency of enzymatic hydrolysis signifi- cantly varied with different pH values, and the optimal pH value was found to be in the range of 4.0 N 5.0. Moreo- ver, enzymatic hydrolysis efficiency was sensitive to temperature and the optimal value of temperature was 40 ~C. Un- der this condition, the production rate of glucose by straw and cellulose reached 56.32% and 35.80% , respectively. Furthermore, hydrolysis process of both substrates was almost completed within 24 hours, and reached the highest effi- ciency after 48 hour. SEM results show that the substrate structure underwent obvious change during the first 6 hours.%以纤维素和秸秆为底物,对纤维素酶在不同条件下的水解效率进行了研究,考察的影响因子包括时间、温度、pH值,同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了酶水解过程中两种底物的结构变化。

纤维素酶对稻草秸秆水解的研究

纤维素酶对稻草秸秆水解的研究

中国饲料2007年第5期我国各类农作物秸秆十分丰富,但是其中绝大部分并未得到充分利用。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发展,饲料资源日趋紧张,因此开发利用秸秆饲料发展食草型、节粮型畜牧业不仅可节约饲料资源,而且可促进农业的良性循环。

利用纤维素酶可将植物纤维素水解成可溶性还原糖,适口性好,利于畜禽消化吸收。

目前,利用纤维素酶降解秸秆中的纤维素,提高秸秆利用率,开发饲料新资源,已引起了国内外动物营养学家的广泛关注(Vlasenko等,1997)。

本试验以3%盐酸预处理的稻草秸秆为原料对纤维素酶水解工艺参数进行研究,为实际生产确定最佳酶水解工艺参数提供试验依据。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1.1.1稻草(产于安徽省肥东县地区)。

1.1.2纤维素酶液的制备。

在250mL三角瓶中装入粉碎的100目麦秸、麸皮和玉米芯,按比例1∶1∶1,共7.5g,用1.5倍(V/m)Mandels营养盐(g/L)[KH2PO43.0;(NH4)2SO42.0;脲0.5;MgSO4・7H2O0.5;CaCl20.5;FeSO4・7H2O7.5×10-3;MnSO4・H2O2.5×10-3;ZnSO42.0×10-3;CoCl23.0×10-3;pH5.5~6.0]以及适量无菌水配制并在121℃高压灭菌20min后冷却,备用。

向三角瓶接种1mL黑曲霉A3孢子悬液(1.2×107个/mL),28℃下培养3d。

然后向培养好的固体曲中按1∶10(V/V)加入0.2molpH4.8醋酸盐缓冲液,4℃浸提1h,抽滤得纤维素酶液,酶活力为10IU/mL。

1.2试验方法1.2.1稻草预处理。

将稻草秸秆粉碎,分别过40、100、120、180、240目筛,然后用浓度为3%的稀盐酸浸泡1h(固液比为1∶10),过滤,滤渣用水洗净后于80℃烘干至水分含量恒定。

1.2.2酶水解方法。

称取3.0g已处理好的试样,按33.3IU/g试样加入纤维素酶和0.2mol/L的醋酸缓冲液(pH=4.8)90mL,使底物浓度为3%,于50℃水浴振荡器内反应8h,离心,离心液经适当稀释后进行还原糖测定。

秸秆纤维素降解细菌的筛选及其产酶条件的研究

秸秆纤维素降解细菌的筛选及其产酶条件的研究

细 菌 H 5 初 步 鉴 定 为 地 衣 芽孢 杆 菌 ( aiu i e@ r i) 对该 菌 株 的 液 体 发 酵 产 纤 维 素 酶 的 条 件 经 行 了 研 究 , 果 表 明 : 一, B c l lh n ms 。 ls c 结 菌
株 H 5产 纤 维 素 酶 的最 适 培 养 温 度 为 4 ℃ , 一 0 内切 酶 活 力 ( MC s ) 滤纸 酶 活 力 ( P s ) 高 可 达 2 . U 和 2 4 21 U, 间为 3 , d 内切 酶 活 力 ( MC s ) C a e 和滤 纸 酶 活 力 ( p s ) 高 可 达 2 . U 和 2 . U, 适 初 始 p 值 为 6 6 , F ae 最 63 8 O1 最 4 H ~ . 内切 酶 活 力 ( M ae 5 C C s) 和 滤 纸 酶 活力 ( P s ) 高 可 达 2 . U和 2 .6 最适 摇 床 转 速 为 1 0 rm n 内 切 酶 活 力 ( MC s ) F ae 最 40 8 1 U, 9 5 ・ i~, C ae 和滤 纸 酶 活 力 ( P s ) 高 F ae 最
秸秆纤维素降解细菌的筛选及其产酶条件的研究
孙军德 . 陈 南
( 阳农 业 大 学 土地 与 环境 学 院,沈 阳 1 0 6 ) 沈 1 8 6
摘 要 : 稀 释 平板 法在 羧 甲基 纤 维 素平 板 培养 基 和 纤 维 素 刚 果 红 平板 培 养 基上 , 土 壤 中分 离 出 1 纤 维 素 酶 活 力较 高 的 耐 热 用 从 株
S l t n a d F r nain C n io so aiu i e i r s e ci n eme tt o dt n f c lsl h n omi e o o i B l c f

纤维素酶降解玉米秸秆以及发酵生产酒精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纤维素酶降解玉米秸秆以及发酵生产酒精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纤维素酶降解玉米秸秆以及发酵生产酒精的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纤维素酶降解玉米秸秆以及发酵生产酒精的研究一、研究背景目前,化石能源日益枯竭,而生物质能作为一种可再生、环保的新能源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和研究。

其中,利用废弃农作物秸秆生产酒精可谓是一种十分新颖的生物质燃料制备方法。

而玉米秸秆作为全国重要的农作物废弃物之一,其充分利用也受到了广泛关注。

而纤维素酶作为一种可以降解玉米秸秆中纤维素的酶类,可以帮助有效提高废弃物利用的效率,从而减少对环境造成负担,这也是本次研究的关键。

二、研究前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问题逐渐受到人们关注。

然而,目前主流的能源还是化石能源,而其将面临储量枯竭、环境污染等问题。

因此,利用生物质资源开发新能源是解决能源危机的有效途径之一。

本研究将探索利用废弃农作物秸秆生产酒精的新方法,其中纤维素酶降解玉米秸秆的技术难点是本研究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未来,此项研究的成功将为生物质燃料的开发和利用提供新思路和方法,对于推动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将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玉米秸秆的纤维素酶预处理技术研究采用不同类型纤维素酶对玉米秸秆进行预处理,并以酶活力、纤维素含量降低率、纤维形态为评价指标,筛选出最佳酶种和处理方案。

(2)玉米秸秆酒精发酵技术研究将经过预处理的玉米秸秆与酿酒酵母进行混合发酵,控制发酵温度、PH值、废弃物与酵母比例等参数,调节酒精发酵过程,实现高效率、高产酒精的战略目标。

四、研究意义本研究将找到一种废弃农作物秸秆高效利用的新方法,降低废弃物对环境的不良影响,提高其经济价值。

同时,将为生物质能研究提供新思路,在能源危机背景下,推动生物质燃料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绿色发展的目标。

大豆秸秆纤维素固态发酵及酶解条件的研究

大豆秸秆纤维素固态发酵及酶解条件的研究

第卷第期年月林产化学与工业大豆秸秆纤维素固态发酵及酶解条件的研究*徐忠,,汪群慧*,姜兆华(哈尔滨工业大学应用化学系,黑龙江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黑龙江哈尔滨;哈尔滨商业大学环境工程系,黑龙江哈尔滨)摘要:对经氨预处理的大豆秸秆纤维素固态发酵产酶及酶解产糖工艺过程进行了研究,影响康氏木霉()固态发酵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值、培养基液固质量比及培养时间,影响纤维素酶水解的条件主要是温度、值及时间,结果表明:较适宜的产酶条件为温度,值,培养基液固质量比,时间,产纤维素酶活力为,以所产纤维素酶进行酶水解,较适宜条件为温度、值、时间,酶解率为。

由液相色谱分析可知酶解液的主要成分为葡萄糖、纤维二糖和木糖,为大豆秸秆的进一步综合利用提供了参考数据。

关键词:大豆秸秆;康氏木霉;酶水解;固态发酵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收稿日期: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与中国节能投资公司联合研究基金资助项目()作者简介:徐忠(),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副教授,博士生,主要从事应用化学研究*通讯联系人:汪群慧,博士生导师;:。

林产化学与工业第卷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充分利用资源丰富、价格低廉的纤维素对于节约粮食和保护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农作物秸秆纤维资源是可再生纤维素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豆是我国的主要粮食品种之一,我国年产量约万,同时产大豆秸秆万[]。

长期以来,大豆秸秆仅部分作为食用菌的培养基及饲料使用[],大量秸秆被直接焚烧掉,造成资源的浪费及大气污染。

大豆秸秆中的有机成分以纤维素、半纤维素及木质素为主。

经过预处理的大豆秸秆,纤维素含量增加,纤维素、半纤维素及木质素间的紧密结构被破坏。

利用纤维素酶的作用可使纤维素、半纤维素水解为可溶性糖,进而通过微生物发酵将其转化为各种化工原料,实现了可再生资源的充分利用,同时也解决了环境污染的难题。

稻草秸秆多酶水解条件研究

稻草秸秆多酶水解条件研究

稻草秸秆多酶水解条件研究稻草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生物质资源,其含有大量的纤维素和木质素等多糖类化合物,具有很高的热值和可再生性,是制备生物能源的理想原料。

其中秸秆作为稻草的主要成分之一,其含有大量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等难以降解的多糖类化合物,对其进行有效利用,需要采用多酶水解技术来改变其化学结构,降低其结晶度和分子量,提高其可降解性和可利用性。

多酶水解是指利用复合酶体,即包含多个酶的复合物来处理多糖类物质,使其中的糖基化合物发生断裂,转化为较小的单糖和低聚糖等易于细胞生物代谢的物质。

多酶水解技术由于具有高效、温和等优点,已成为当前国内外制备生物质燃料和生物化学品的主要方法之一。

因此,对于稻草秸秆的多酶水解情况进行研究,对于深入掌握多酶水解原理,优化多酶水解工艺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 多酶种类的选择多酶水解中选择合适的多酶种类和种类比例,对于高效实现对多糖类化合物的定向降解具有决定性意义。

目前常用的多酶包括纤维素酶、木质素酶和淀粉酶等。

(1)纤维素酶纤维素酶是一类与纤维素化合物亲和力较高的多酶,能够高效地水解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等多糖类化合物,产生糖基葡萄糖、葡萄糖、半乳糖等单糖物质,并显著提高纤维素的可降解性。

常用的纤维素酶有微生物来源的纤维素酶和植物源的纤维素酶。

在多酶水解中,主要采用的是由三种不同纤维素酶构成的复合酶体。

(2)木质素酶木质素酶是一类能够分解木质素等难以水解的多糖类物质的多酶。

它包含了多种不同的酶,主要包括木质素氧化酶、辅助酶和红酶等。

它们能够针对木质素的化学结构特点,将其转化为容易降解的单体和低聚物。

(3)淀粉酶淀粉酶是一种水解淀粉的酶类,也能够分解多糖类化合物,产生一定量的糖基物质。

淀粉酶的作用主要是发挥协同作用,让纤维素酶和木质素酶在生成单糖和低聚糖的过程中更加高效。

一般在多酶水解中加入淀粉酶,能够有效提高水解效率和降低酶解成本。

2. 水解温度的选择在多酶水解过程中,水解温度的选择对于多酶活性和水解效率有很大的影响。

纤维素酶水解植物纤维局部化学变化的初步研究

纤维素酶水解植物纤维局部化学变化的初步研究

纤维素酶水解植物纤维局部化学变化的初步研究纤维素酶水解植物纤维局部化学变化的初步研究摘要: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中最主要的成分之一。

纤维素酶具有将纤维素水解为可溶性产物的能力,因此在纤维素降解和利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通过对不同水解时间的植物纤维进行分析,探究了纤维素酶水解过程中植物纤维局部化学变化的情况。

结果显示,纤维素的水解程度与时间呈正相关关系,同时纤维素酶水解过程中,纤维素的主要组分之间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这些发现对于深入了解纤维素酶的作用机制以及纤维素的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1. 引言纤维素是一种由硬纤维素和网状纤维素组成的复杂多糖,广泛存在于植物细胞壁中。

由于纤维素具有高度结晶性和抗降解性,其利用一直是科学家们的研究热点。

纤维素酶是一类能够水解纤维素的酶,广泛存在于许多生物体中,并且在纤维素的降解和利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了解纤维素酶水解过程中植物纤维的化学变化,对于解析纤维素酶的作用机理和提高纤维素的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2. 材料与方法2.1 实验材料本实验选取小麦秸秆为研究对象,采集自当地农田。

2.2 实验步骤2.2.1 纤维素酶的制备使用已知方法提取小麦秸秆中的纤维素酶。

2.2.2 纤维素水解实验在一定温度下,将小麦秸秆与纤维素酶反应一定时间后,取样进行分析。

2.3 实验数据分析对取样结果进行比较与分析,得出结论。

3. 结果与讨论根据实验结果显示,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纤维素的水解程度不断增加,证明纤维素酶具有较强的水解能力。

与此同时,纤维素酶水解过程中,纤维素的主要组分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纤维素水解前,纤维素主要以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形式存在;随着水解时间的增加,纤维素含量逐渐减少,而可溶性产物如葡萄糖等的含量逐渐增加。

这表明纤维素酶能够有效地将纤维素水解为可溶性产物。

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在纤维素酶水解过程中,纤维素的结构也发生了变化。

在纤维素水解前,纤维素以纤维状的形式存在,呈现出较高的结晶度;而随着水解时间的延长,纤维素的结晶度逐渐下降,呈现出较低的结晶度。

大豆秸秆木聚糖碱法提取及酶解工艺研究

大豆秸秆木聚糖碱法提取及酶解工艺研究

大豆秸秆木聚糖碱法提取及酶解工艺研究唐艳斌;滕超;黄建;霍军生【期刊名称】《中国食品添加剂》【年(卷),期】2016(000)005【摘要】大豆秸秆是木聚糖含量较高的一种农业纤维废弃物,采用碱法考察了不同前处理条件(包括预煮温度,氢氧化钠浓度,料液比和浸提时间等)对大豆秸秆中不溶性木聚糖的提取率的影响.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当预煮温度80℃,碱液浓度15%,料液比1:20,浸提时间4h时,大豆秸杆中不溶性木聚糖的提取率最高,为34.3%.低聚木糖是一种重要的功能性低聚糖,嗜热踝节菌木聚糖酶为低聚木糖水解用酶,通过单因素实验探究了在嗜热踝节菌木聚糖酶的催化作用下,大豆秸秆木聚糖水解的最佳条件,大豆秸秆在此方面研究尚属空白.实验结果显示:底物浓度为1.0%,酶添加量为30 U/mL,温度设定为60℃,水解时间为240 min的条件下低聚木糖的得率最高,为24.2%,在工业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总页数】6页(P92-97)【作者】唐艳斌;滕超;黄建;霍军生【作者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北京100050;国家卫生计生委微量元素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50;北京工商大学食品学院,食品添加剂与配料北京市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北京100048;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北京100050;国家卫生计生委微量元素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50;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北京100050;国家卫生计生委微量元素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556;O629.1【相关文献】1.玉米芯木聚糖的碱法提取及其酶解产物研究 [J], 王俊丽;聂国兴;臧明夏;于广丽;曹香林2.棉杆木聚糖碱法提取及酶解制备低聚木糖研究 [J], 滕超;范园园;张鹏;李高达;李秀婷3.玉米芯碱法提取木聚糖及其酶解制备低聚木糖的工艺研究 [J], 何凤林;沈生文;曾颖;刘欣4.杨木屑木聚糖碱法提取及其制备低聚木糖的工艺研究 [J], 童欣怡; 李琦; 陈文倩; 赵林果5.杨木屑木聚糖碱法提取及其制备低聚木糖的工艺研究 [J], 童欣怡; 李琦; 陈文倩; 赵林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秸秆发酵产纤维素酶条件研究进展课程论文模板(微生物遗传与育种)

秸秆发酵产纤维素酶条件研究进展课程论文模板(微生物遗传与育种)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课程论文题目名称****的研究进展专业班级11级生物技术本科*班学号1102420***学生姓名* * *完成日期2014年*月*日目录1 秸秆的研究现状 (1)1.1 秸秆利用情况 (1)1.2 农作物秸秆主要利用途径 (2)1.2.1 为畜牧养殖业提供饲草 (2)1.2.2 用于还田培肥地 (2)1.2.3 作为工业原料利用 (2)1.2.4 作为燃料利用 (2)1.2.5 还田作肥料 (2)1.3 秸秆作为有机肥还田利用方法 (2)1.3.1 直接还田 (2)1.3.2 堆沤还田 (2)1.3.3 过腹还田 (2)2 纤维素酶的研究进展 (3)2.1 纤维素酶的来源 (3)2.2 纤素酶的功效 (3)2.3 纤维素酶降解机制 (3)2.3.1 改进的C1-Cx假说 (3)2.3.2 顺序作用假说 (3)2.3.3 竞争吸收模型 (3)2.4 纤维素酶产生菌的选育研究进展 (3)2.4.1 真菌类 (3)2.4.2 细菌类 (3)2.4.3 放线菌 (4)2.4.4 低等动物和个别高等动物 (4)3 混菌发酵产纤维素酶的研究进展 (4)3.1 混菌发酵形式的选择 (4)3.2 混合菌种的选择 (4)3.3 影响混菌发酵的因素 (4)3.3.1 pH的影响 (4)3.3.2 温度的影响 (5)3.3.3 发酵时间的影响 (5)3.3.4 料水比的影响 (5)3.3.5 表面活性剂用量对产酶的影响 (5)3.3.6 接种量对产酶的影响 (5)4 总结 (6)参考文献 (7)秸秆发酵产纤维素酶条件研究进展摘要:秸秆是自然界中最廉价、最丰富的一类可再生资源。

中国全年的秸秆产量超过8亿吨,如果将天然的秸秆降解为可利用的肥料,对解决当今世界所面临的环境污染、粮食短缺等问题有重大现实意义。

纤维素酶是降解秸秆最有效的生物催化剂,为了降低成本,提高酶活,可以在发酵条件的研究方面展开工作。

固发酵法具有设备简单、投资少、成本低、见效快、酶产品收率高及后续提取过程简单等优点,所以采用固态发酵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而且培养条件的优化能很大程度的提高酶活,本文就对培养条件的优化方面进行研究。

纤维素酶的水解机制和作用条件

纤维素酶的水解机制和作用条件

纤维素酶的水解机制和作用条件纤维素酶对大家来说已经不陌生,现在已经广泛应用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纤维素酶在植物提取和饲料中的功能是其他产品所无法替代的。

然而纤维素酶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漫长的过程,随着越来越多的生物学家对其进行研究,纤维素酶的水解过程才逐渐被人们掌握。

下面详细介绍纤维素酶的研究过程和其水解机制。

1 纤维素酶的研究过程在自然界中,绝大多数的纤维素是由微生物通过分泌纤维素酶来进行降解的。

早在l850年,Mifscherlich己经观察到微生物分解纤维素现象。

但纤维素酶的研究则是从1906年Seilliere在蜗牛消化液中发现了分解天然纤维素的酶,以后才逐渐开始的。

1912年 Pringsheim 从耐热性纤维素细菌中分离出纤维素酶。

1933年Grassman分辨出了一种真菌纤维素酶的两个组分。

1954年,美国陆军 Natick实验室开始研究军用纤维素材料微生物降解的防护问题,后来发现纤维素经微生物降解后,可产生经济、丰富的生产原料,并且有望解决自然界不断产生的固体废物问题,于是纤维素酶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2 纤维素酶的水解机制关于纤维素酶水解的机制至今仍无完全统一的认识,目前普遍接受的理论主要为协同理论。

该理论认为,纤维素的酶水解过程是由C1酶、Cx酶、β-葡萄糖苷酶系统作用的结果,水解过程为:先是Cx酶作用于纤维素分子非结晶区内部的β-1, 4糖苷键,形成短链的β-寡聚糖;C1酶作用于β-寡聚糖分子的非还原末端,以二糖为单位进行切割产生纤维二糖;接着,部分降解的纤维素进一步由C1酶和 Cx酶协同作用,分解生成纤维二糖、纤维三糖等低聚糖;最后由β-葡萄糖苷酶作用分解为葡萄糖。

纤维二糖对CBH和EG有强烈抑制作用,β-葡萄糖苷酶 BG将纤维二糖和纤维三糖水解为葡萄糖,从反应混合物中除去抑制。

3一般纤维素酶的最适作用条件是什么呢?1、酸性纤维素酶最适作用条件:最适pH:3.5-4 最适温度:45-55℃2、中性纤维素酶最适作用条件:最适pH:4.5-6 最适温度:45-55℃3、碱性纤维素酶最适作用条件:最适pH:10-11 最适温度:45-55℃当然不排除一些特殊的菌种发酵生产的纤维素酶会有例外的最适作用条件,纤维素酶的最适作用条件还要取决于菌种自身的结构和其生存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实验方法
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预处理 取经烘干后原料, 粉碎至 %-$
收稿日期: #$$+/%$/%$ 作者简介:徐忠 (!5%*& ) , 男, 副教授, 哈尔滨工业大学在读博士, 研究 方向: 应用化学。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与中国节能投资公司联合研究基金资助 。 项目 ("#.$,#.* )
目,用 %$= 氨水浸泡 #-> 后过滤,大豆秸秆残渣于 制成待试样品。 .$? 下烘干,
%&#&#
纤维素酶水解
取经预处理后 的 大 豆 秸 秆 粉
于反应瓶内, 在给定的底物浓度、 纤维素酶用量、 温 酶水解产物经 度与时间及适当 @4 条件下进行反应, 过滤分离即得酶水解糖液。
%&$
%&+&% %&+&# %&+&+ %&+&-
分析方法
纤维素滤纸酶活力测定 还原糖浓度 酶解糖液成分 酶水解率计算 酶水解率 E=FG 还原糖H$&IH 稀释倍数 H%$$= (%* 水分含量) 秸秆质量 H 按国际标准方法A%B测定。
A#B
用 CD" 法 测定。 用高压液相色谱分析。
大豆秸秆中的有机成分以纤维素、半 纤 维 素 及 木质素为主, 经过预处理的大豆秸秆, 纤维素含量增 半纤维素及木质素间的紧密结构被破坏。 加 0 纤维素、 利用纤维素酶的作用可使纤维素、半纤维素水解为 可溶性糖,进而通过微生物发酵将生成的可溶性糖 转化为用于生产具有可生物降解性的聚乳酸塑料的 实现了可再生资源的充分利用, 同时也 原 料/乳 酸 , 解决了环境污染的难题。 本文以经过粉碎及氨水预处理的大豆 秸 秆 为 原 料, 进行纤维素酶水解工艺条件实验研究, 研究结果 为解决大豆秸秆综合利用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
优水平
从以上极差分析可以看出,各因 素 对 酶 水 解 影
!%#
纤维素酶用量对大豆秸秆酶解率的影响
在 水 解 温 度 为 "#$ , 底 物 浓 度 为 "% , &’ 为 ()*+
响 次 序 为 5 67 68 69 6: , 最 适 宜 的 反 应 条 件 为 即 底 物 浓 度 为 "% , 加 酶 量 ("#01 2 3 (秸 547!9.8.:4, 反应时间为 .*- , 经 秆) , 反应温度为 ("$ , &’ 为 ()* , 验证实验, 酶解得率为 .*),!% 。
水解时间为 !,- 时,不同纤维素酶用量对预处 理 大 在酶 豆秸秆水解率的影响见图 ( 。由图 ( 可以看出, (秸 秆 ) 时, 随着纤维素酶用量的 用 量 为 ."/"##01 2 3 增加, 大豆秸秆的水解率迅速增加; 当 大 于 "##01 2 3 (秸 秆 ) 时, 纤维素酶用量的增加对水解率没有明显 影响, 其原因是纤维素酶作为一种生物催化剂, 与底 物的吸附作用具有一定的饱和度;当纤维素酶用量 达到饱和时, 增加酶用量对秸秆水解作用影响不大。
果表明,大豆秸秆经纤维素酶解后产生的可溶 性 糖 主要为葡萄糖、 纤维二糖、 木糖。
!%&
大豆秸秆纤维素酶水解正交实验
由以上的实验结果可知,纤维素酶的 作 用 主 要
参考文献:
B4C D-EFG H I) JGKFLMG>GAN EO PGQQLQEFG PN@R@N@PFBSC)
依赖于反应系统中酶水解的温度、 时间、 酶用量、 底 设 物浓度及 &’ ,考虑上述五因素对酶水 解 的 影 响 , 计了五因素四水平正交实验, 结果见表 4 。
!
!&%
结果与讨论
水解时间对大豆秸秆酶解率的影响
在纤维素酶用量为 #(JK L M ( 秸秆) , 温度为 ($? ,
底物浓度为 (= , 不同水解时间对水解 @4-&. 条件下, 由图 % 可知, 随水解时间的延长, 水 率的影响见图 % 。 随原料及 酶 的 解率逐渐增加, 水解时间超过 +,> 后, 消耗, 酶解率开始逐渐下降。
$
$%(
结论
预处理后大豆秸秆的纤维素酶解最佳工艺条件
, 为 : 加 酶 量 为 ("#01 2 3 (秸 秆 ) &’ 为 ()* , 温 度 为 底物浓度为 "% , 反应时间为 .*- 。 重复实验, 酶 ("$ , 解糖得率为 .*),!% 。
$%!
利用 高 压 液 相 色 谱 对 酶 解 液 成 分 进 行 分 析 , 结
上海跃进医疗器械厂; 26#$- 电子天 美国 389:;< 公司。
!&!
底物浓度对大豆秸秆酶解率的影响
在纤维素酶用量为 #(JK L M ( 秸秆) , 温度为 ($? ,
上海精科天平仪器厂; 746/#( 型数字酸度计
海精科天平仪器厂; 高压液相色谱
水解时间为 +,> 时 , 研究不同底物浓度条 @4 为 -&. , 由图 # 可知, 随底物浓度 件对酶解率的影响, 见图 # 。 增加, 酶解率逐渐降低, 原因是底物浓度增加, 相对 液体量较少, 溶液难以搅拌, 酶解过程中糖的扩散和 酶的转移都受到限制, 因此酶解率逐渐降低。
食品工业科技
研究与探讨
!"#$%"$ &%’ ($")%*+*,- *. /**’ 0%’1234-
大豆秸秆纤维素酶水解条件的研究
(哈尔滨商业大学食品工程学院, 哈尔滨 !"##$% ) (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 !"###!) 徐 忠 杨雪欣 姜兆华 汪群彗
要: 为了从大豆秸秆中提取生物降解性塑料的原料 & 乳 酸 ’ 对 经粉碎及氨处理的大豆秸秆纤维素酶水解条件进行了研 温度 究。研 究 结 果 表 明 , 酶 水 解 最 佳 工 艺 条 件 为 ()*+, , 反应时间 .,/ , 底物浓度 "0 , 酶 用 量 为 *"#12 3 4 (秸 *"- , 秆) 。对酶解液成分进行了分析, 酶解液主要由葡萄糖、 木 糖、 纤维二糖组成, 为下一步酶解液乳酸发酵实验提供了 理论参考。 关键词: 大豆秸秆, 酶水解, 正交实验, 糖化 中图分类号: !"#$%&#’( 文献标识码: ) 文 章 编 号 : %$$#*$+$, (#$$- ) $+*$$(./$# 摘
%
%&%
材料与方法
材料与仪器
大豆秸秆 黑龙江省嫩江县油脂厂提 供 ; 纤 维 哈尔滨化工 试 剂 厂 生 上海第三分析仪器厂; 天津泰斯特仪器有限公 无锡酶制剂厂;氨水
素酶
产, 分析纯。
1## 型光栅分光光度计 23*.$ 型高速万能粉碎机
司; %$%*#" 型干燥箱 水浴恒温振荡器 平
上海跃进医疗器械厂; 45"*4 型 上
TLMGU5&&Q P-G>+4V*<+"VW."</.,*)
B.C
宁正祥主编 ) 食品成分分析手册 BJC) 北京 W 中国轻工业出版
社 +.##4+()
!""# 年第 $ 期
!"
!&$
水解温度对大豆秸秆酶解率的影响
在纤维素酶用量为 #(JK L M (秸秆) , 底 @4 为 -&.,
水解时间为 +,> 条件下, 不同温度对大 物浓度为 (=,
!"
!""# 年第 $ 期
研究与探讨
!"#$%&’("$)’%**+
表4 实验 号 正交实验结果及数据处理
食品工业科技
5 底物 7 加酶量 8 温度 : 反应 酶解得 9 &’ 浓度X%Y 01 2 3X 秸秆 Y X$Y 时间 X-Y 率 X%Y 4X"Y 4 4 4 .X4#Y . . . !X4"Y ! ! ! (X.#Y ( ( ( V<).V <()!( <,)#( "#),. .()!. 4*)"V 4V)#4 4.),, 44),, 54 4X!"#Y .X(##Y !X("#Y (X"##Y 4 . ! ( 4 . ! ( 4 . ! ( ,!)<V <()4( *#)!, *#)## 4")V" 4*)"( .#)#V .#)## ()4( 7! 4X(),Y .X()*Y !X")#Y (X").Y . 4 ( ! ! ( 4 . ( ! . 4 <,)<4 <<).* ,V)!. <()V* 4V)4* 4V)!. 4<)!! 4*)<" 4)VV 9. 4X(#Y .X("Y !X"#Y (X""Y ! ( 4 . ( ! . 4 . 4 ( ! <!)<. *#)V! <()*! ,*)*4 4*)(! .#).! 4*)<4 4<).# !)#! 8. 4X.*Y .X!.Y !X!,Y (X(#Y ( ! . 4 . 4 ( ! ! ( 4 . <,)V* <#)*4 <,)," <!)*" 4V)." 4<)<# 4V)4, 4*)(, 4)"" :4 ..)"" .")"( .")#( .()4, 4,)(" 4*)#V 4*)V* .#)*. 4.),. 4V),< ..)(# .4)!" 4.)4< 4#)*( 4!)V(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