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PM的纳米加工技术研究
扫描探针显微技术(SPM)
虽然STM图像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原子的空间排布, 对STM图像的解释,通过量子化学的理论计算,并 结合表面分析技术(如AES、XPS等)结合起来, 综合分析,数据间相互印证等方法综合运用。
STM对工作环境要求较宽松,在大气、真空、溶液、 高温、低温等条件下均可,对各种不同状态的表面 化学研究十分便利。 例如,研究原位表面的化学反应,表面吸附、表面 催化、电化学腐蚀等。 在Si(001)表面上 SiH3→SiH2(吸附)+H(吸附)
iii 光学检测法 光学检测法中常用干涉法和光束偏转法两种。光 学干涉法的原理类似于迈克尔逊干涉仪,用两束 正交的偏振光,分别探测微悬臂的固定端和针尖, 经过微悬臂反射后,两束光发生干涉,干涉光相 位移动的大小与微悬臂形变量△Z有关。在扫描 过程中,通过反馈电路调整相位移恒定,就可以 得到表面形貌图像,分辩率在z方向为0.001nm。
三代显微镜的观察范围及典型物体
扫描探针显微镜的特点
相较于其它显微镜技术的各项性能指标比较
分辨率 扫描探 针显微 镜 透射电 镜 工作环境 样品环境 实环境、大 气、溶液、 真空 温度 室温或低 温 对样品 破坏程度 无 检测深度
原子级(0.1nm) 点分辨 (0.3~0.5nm) 晶格分辨 (0.1~0.2nm)
金属中的自由电子具有波动性,当电子波(ψ) 向表面传播遇到边界时,一部分被反射(ψR), 而另一部分则可透过边界(ψT),从而在其表面 形成电子云,电子云的密度随距表面的距离成指 数衰减。当两金属靠得很近时,表面的电子云可 以相互渗透,即金属1的透射波ψT1与金属2的透 射波ψT2相互重叠,在两金属间形成电流,这一 现象被称为隧道效应,由此产生的电流为隧道电 流。隧道效应是粒子波动性体现,是一种典型的 量子效应。此时,如果在两金属或半导体上施加 电压,则电子定向流动,形成隧道电流。
微纳加工原理
微纳加工原理一、微纳加工的定义微纳加工是指将材料进行微小尺度处理和制造,通常包括微米和纳米级别的加工过程。
它是一种技术,用于制造各种各样的微型器件,如芯片、传感器、MEMS等。
二、微纳加工的分类1.光刻技术:光刻技术是利用光学系统将图形转移到光敏化材料中,然后通过化学反应来形成图案。
2.薄膜沉积:薄膜沉积是将物质沉积在基底表面上,以形成所需的结构和功能。
3.离子束雕刻:离子束雕刻是利用高能离子束对材料进行磨削和雕刻来形成所需的结构。
4.扫描探针显微镜(SPM):SPM是一种通过扫描探针来测量材料表面形貌和性质的技术。
三、微纳加工原理1.光刻技术原理光刻技术使用紫外线或电子束照射在光敏化材料表面上,通过化学反应来形成图案。
该过程包括以下步骤:(1)光敏化材料涂覆:将光敏化材料涂覆在基底上。
(2)曝光:使用掩模将紫外线或电子束照射在光敏化材料表面上,形成所需的图案。
(3)显影:使用显影剂去除未曝光的部分,形成所需的结构。
2.薄膜沉积原理薄膜沉积是将物质沉积在基底表面上,以形成所需的结构和功能。
该过程包括以下步骤:(1)气相沉积:利用化学反应将气体转化为固体,在基底表面上形成一层薄膜。
(2)物理气相沉积:利用高温或真空条件下,将固态物质直接转移到基底表面上,形成一层薄膜。
(3)溅射沉积:利用离子束轰击靶材,产生粒子并将其转移到基底表面上,形成一层薄膜。
3.离子束雕刻原理离子束雕刻是利用高能离子束对材料进行磨削和雕刻来形成所需的结构。
该过程包括以下步骤:(1)离子束的产生:利用离子源产生高能离子束。
(2)加速器:将离子加速到高能状态。
(3)控制系统:控制离子束轨迹,使其精确地磨削和雕刻材料。
4.扫描探针显微镜原理扫描探针显微镜(SPM)是一种通过扫描探针来测量材料表面形貌和性质的技术。
该过程包括以下步骤:(1)扫描探针:将扫描探针移动到要测量的位置。
(2)测量信号:通过测量信号来确定材料表面形貌和性质。
扫描探针显微镜(SPM)技术与SPM艺术
艺术科技 2 1 年第 1 0 1 期
与 基 底 产 生化 学 反应 的 分 子 作 “ 水 ”, 分 子 通 过 凝 的字体结构合理 ,笔画 宽度 小 于 1 墨 微米 ,字 高和字 宽
结在针尖与基底 间的水滴 的毛细现 象直接 “ 书写”到 为几 十 微 米 。 基底表面 。最 近,M r i 采用 D P给 自己创作 了一幅 ik n N 写真 的 自画像 懈。如 图 7所示 ,该画像形象传神,线
一
般 要 求 针 尖 材 料 的 刚硬 度 要 足 够 大 ,如选 用 金 刚 石 、
随着纳米技 术 的发展 ,S M已经被誉 为纳米尺 度 碳化硅等 , P 使其不致于磨损严重 。 另一种为机械操纵 ,
的 “ ”和 “ ” 。 作 为 - , 新概 念 的艺 术 形 式 , 手 眼 e e
为几 百纳米 ,且与样 品之 间的距 离很近 ,在针 尖与样
品 之 间可 以产 生 ~ 个 高度 局 域 化 的 力 、 电 、磁 、光 等 场 。 该场 会 在 针尖 所 对 应 的样 品 表 面 微 小 区域 产 生微
缺 陷、相变 ( 如蒸发、熔 化等 )、化学反应 、表面粒 子移位等 , 这正是利用 S M P 进行纳米艺术创作 ( 加工 )
电子 发 射 显 微 镜 、热 扫 描 显 微 镜 ( M 、 静 电 力显 微 T ) S S M 械 刻 蚀 是 指 利 用 显 微 镜 探 针 针 尖 与 样 品 之 P机 镜 等 , 它 们 统 称 为 SM 目前 , 以 SM为 核 心 , 已发 间的相互 作用 力 , P。 P 在样 品表 面刮擦、压痕、提拉或推
近年来,纳米艺术 已发展得如火如荼 。在纳米 艺术 创 上弱 吸 附 的粒 子 , 而 达 到 构筑 表 面 纳 米 结 构 的 目的 。 从 作 中,S M艺术 占据 了举足 轻重 的地位 , 已成为纳米 P
微纳米加工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微纳米加工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微纳米加工技术是当今科技领域的一个热门研究方向,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微观或纳米尺度下加工材料和制造器件,可以实现高度精准度、高灵敏度、高效率和低成本等优点,涉及到材料科学、物理学、电子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等多个领域。
本文将介绍微纳米加工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了解该领域的视野。
一、微纳米加工技术的发展历程微纳米加工技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
当时,瑞士IBM实验室的物理学家Hans Lüth和Wolfgang Haensch通过使用光刻技术制造微米尺度光栅,在光学领域掀起了一场革命。
此后,微纳米加工技术迅速发展,涌现了许多新的加工方法和应用领域,如电子束曝露、离子束曝露、扫描探针显微镜、纳米压印等。
二、微纳米加工技术的主要加工方法微纳米加工技术的主要加工方法包括光刻、电子束曝露、离子束曝露、扫描探针显微镜、纳米压印等。
其中,光刻技术是目前最为广泛应用的一种方法,它通过将光学芯片和掩膜联系在一起,在显微镜下定位曝光,形成微米级图形。
电子束曝露技术与光刻技术类似,但它使用的是电子束而不是光线照射掩膜。
在离子束曝露技术中,离子束照射目标表面,将表面的原子打击或溶解,形成所需的图形。
扫描探针显微镜使用一根极细的探针进行扫描,根据探针运动轨迹上的图形变化最终形成所需的图案。
纳米压印技术采用压印机在基板表面上施加高压和高温,将模板上的图形印刻到基板上。
三、微纳米加工技术的应用领域微纳米加工技术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电子学领域,微纳米加工技术可以制造出高性能的集成电路、光学器件和传感器等。
在生物医学领域,微纳米加工技术可以制造出生物芯片、药物递送系统和生物传感器等。
在能源领域,微纳米加工技术可以制造出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和储能器件等。
在环境领域,微纳米加工技术可以制造出气体传感器和水质监测传感器等。
此外,微纳米加工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国防、交通运输、通信、农业等多个领域。
纳米材料粒度测试方法大全
纳米材料粒度测试方法大全目前,纳米材料已成为材料研发以及产业化最基本的构成部分,其中纳米材料的粒度则是其最重要的表征参数之一。
本文根据不同的测试原理阐述了8种纳米材料粒度测试方法,并分析了不同粒度测试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1.电子显微镜法电子显微镜法是对纳米材料尺寸、形貌、表面结构和微区化学成分研究最常用的方法,一般包括扫描电子显微镜法(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法(TEM)。
对于很小的颗粒粒径,特别是仅由几个原子组成的团簇,采用扫描隧道电镜进行测量。
计算电镜所测量的粒度主要采用交叉法、最大交叉长度平均值法、粒径分布图法等。
优点:该方法是一种颗粒度观测的绝对方法,因而具有可靠性和直观性。
缺点:测量结果缺乏整体统计性;滴样前必须做超声波分散;对一些不耐强电子束轰击的纳米颗粒样品较难得到准确的结果。
2.激光粒度分析法激光粒度分析法是基于Fraunhofer衍射和Mie氏散射理论,根据激光照射到颗粒后,颗粒能使激光产生衍射或散射的现象来测试粒度分布的。
因此相应的激光粒度分析仪分为激光衍射式和激光动态散射式两类。
一般衍射式粒度仪适于对粒度在5μm以上的样品分析,而动态激光散射仪则对粒度在5μm以下的纳米、亚微米颗粒样品分析较为准确。
所以纳米粒子的测量一般采用动态激光散射仪。
优点:样品用量少、自动化程度高、重复性好, 可在线分析等。
缺点:不能分析高浓度的粒度及粒度分布,分析过程中需要稀释,从而带来一定误差。
3.动态光散射法动态光散射也称光子相关光谱,是通过测量样品散射光强度的起伏变化得出样品的平均粒径及粒径分布。
液体中纳米粒子以布朗运动为主,其运动速度取决于粒径、温度和黏度系数等因素。
在恒定温度和黏度条件下, 通过光子相关谱法测定颗粒的扩散系数就可获得颗粒的粒度分布,其适用于工业化产品粒径的检测,测量粒径范围为1nm~5μm的悬浮液。
优点:速度快,可获得精确的粒径分布。
扫描探针显微技术(spm)
SPM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将进一步 拓展,如细胞形态学、生物分子结构 和功能研究等。
实现多模式、多功能集成
多模式集成
将多种SPM模式(如隧道电流、力曲线、扫 描隧道谱等)集成在同一台仪器上,实现更 全面的分析。
多功能集成
将SPM与其他分析技术(如光谱学、质谱学 等)集成,实现更全面的材料和生物样品分
在生物学中的应用
细胞形态学研究
利用SPM技术可以观察细胞表面形态和微观结构,研究细胞生长、 发育和疾病发生机制。
生物分子相互作用
SPM技术可以用于研究生物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例如蛋白质与 DNA、蛋白质与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生物传感器
利用SPM技术可以制备高灵敏度的生物传感器,用于检测生物分子和 细胞活性。
03 SPM的工作模式
接触模式
总结词
在接触模式下,探针与样品表面直接 接触进行扫描。
详细描述
在接触模式下,探针的尖端与样品表面紧 密接触,通过探针的垂直运动来扫描样品 表面。这种模式可以提供高分辨率和高对 比度的图像,适用于硬质和脆性样品。
非接触模式
总结词
非接触模式中,探针与样品表面保持一 定距离,避免直接接触。
在表面科学中的应用
表面形貌分析
SPM技术可以对材料表面进行高精度的形貌分析,研究表面粗糙 度、晶面取向等特性。
表面化学分析
结合其他分析手段,SPM技术可以用于研究表面化学组成和元素 分布。
表面改性
通过SPM技术可以对材料表面进行改性,例如在金属表面形成硬 质涂层、在玻璃表面制备防雾涂层等。
05 SPM的未来发展
宾宁和罗雷尔因此获得 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原子力显微镜(AFM) 问世,由IBM苏黎世研究 实验室的伊瓦尔·冈萨雷 斯(Ivar Giaever)发明。
SPM及其应用
带电荷探针-带电荷样品间静电力 1nm量级 10-100nm量级
统称 为扫 描力 显微 镜 (SFM)
近场光学显微镜(SNOM) 光探针接收到样品近场的光辐射
中科院化学所本原纳米仪器公司 100080 北京中关村北一街二号 Tel:(8610)62615063
扫描探针显微镜(SPM)及其应用
本原纳米仪器有限公司
E-mail:wjh@
扫描探针显微镜(Scanning Probe Microscopes, SPM)
本原CSPM-2000系列扫描探针显微镜
——集成了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原子力显微镜(AFM)和横向力显微镜(LFM)
技术指标
862037618250扫描探针显微镜的些局限性由于其工作原理是控制具有一定质量的探针进行扫描成像因此扫描速度受到限制检测效率较其他显微技术低由于压电效应在保证定位精度前提下运动范围很小目前难以突破100um量级而机械调节精度由无法与之衔接故不能做到象电子显微镜的大范围连续变焦定位和寻找特征结构比较困难目前扫描探针显微镜中最为广泛使用管状压电扫描器的垂直方向伸缩范围比平面扫描范围一般要小一个数量级扫描时扫描器随样品表面起伏而伸缩如果被测样品表面的起伏超出了扫描器的伸缩范围则会导致系统无法正常工作甚至损坏探针
STM
控制探针在样品表面 进行扫描,通过检测 扫描过程中探针和样 品表面局域间的隧道 电流得到样品表面的 信息
•
•
•
•
AFM
控制探针在样品表面 进行扫描,通过检测 扫描过程中探针和样 品表面局域间的作用 力得到样品表面的信 息
E-mail:sales@ 510700 广州先烈中路80号汇华大厦1910 Tel:(8620)37618250
原子力显微镜及其在各个研究领域的应用
高技术原子力显微镜及其在各个研究领域的应用An Ato mic Force Micro sco p e and I ts A pp lication刘延辉王弘孙大亮王民姚伟峰杨雪娜(山东大学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济南250100)在当今的科学技术中,如何观察、测量、分析尺寸小于可见光波长的物体,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在众多的科学领域里,人们希望实时地看到具体的真实变化过程,而不仅仅是根据前后的现象和关系来推理,这就需要高分辨率的显微镜。
适应这种需要,许多用于表面结构分析的现代仪器问世,如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场离子显微镜(FIM)、俄歇电子能谱仪(AES)、光电子能谱(ESCA)等,但是大多数技术都无法真正地直接观测物体的微观世界。
在这之后,原子力显微镜出现了。
一、原子力显微镜的结构和工作原理1982年,G erd Binnin g和H einrich R ohrer在I BM 公司苏黎世实验室共同研制成功了第一台扫描隧道显微镜(scannin g tunnelin g m icrosco p e,ST M),这是扫描探针显微镜这一大家族的第一个成员,其发明人Binnin g和R ohrer因此获得1986年的诺贝尔物理奖。
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工作原理是:当探针与样品表面间距小到纳米级时,经典力学认为探针与样品在这时是不导电的,但按照近代量子力学的观点,由于探针尖端的原子和样品表面的原子有波动性,两者的波函数相互叠加,故在它们间会有电流,该电流称隧道电流。
ST M就是通过检测隧道电流来反映样品表面形貌和结构的。
ST M要求样品表面能够导电,从而使得ST M只能直接观察导体和半导体的表面结构;对于非导电的物质则要求样品覆盖一层导电薄膜,但导电薄膜的粒度和均匀性难以保证,且导电薄膜掩盖了物质表面的细节。
为了克服ST M的不足处,Binnin g、Quate和G er2 ber决定用微悬臂作为力信号的传播媒介,把微悬臂放在样品和ST M的针尖之间,于1986年推出了原子力显微镜(atom ic force m icrosco p e,AFM)。
基于SPM的纳米电刻蚀加工实验和机理研究
基于SPM的纳米电刻蚀加工实验和机理研究一、概述随着纳米科技的飞速发展,纳米级别的材料加工和制造技术已成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热点领域。
纳米电刻蚀加工,作为一种精密的纳米制造技术,其在微电子、纳米器件、生物医疗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
基于扫描探针显微镜(Scanning Probe Microscope, SPM)的纳米电刻蚀加工技术,因其具有高精度、高可控性和高灵活性等特点,受到了广泛关注。
SPM技术,包括扫描隧道显微镜(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e, STM)、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e, AFM)等,它们能够实现对纳米尺度材料的直接观察和操作。
在纳米电刻蚀加工中,SPM技术能够精确控制电场分布,实现对材料表面的纳米级刻蚀,从而制备出具有特定形状和功能的纳米结构。
本研究旨在通过实验和机理研究,深入探索基于SPM的纳米电刻蚀加工技术的操作原理、影响因素及其优化方法。
通过实验,我们将研究不同材料在纳米电刻蚀加工过程中的响应特性,分析电场分布、刻蚀速率等关键参数的变化规律。
同时,结合理论分析和模拟计算,我们将深入探讨纳米电刻蚀加工的机理,为进一步提高加工精度和效率提供理论依据。
本研究不仅有助于推动纳米电刻蚀加工技术的发展,还有望为相关领域提供新的技术解决方案,促进纳米科技与产业应用的深度融合。
1. 纳米电刻蚀加工技术的背景和意义纳米电刻蚀加工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微纳制造技术,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微纳米尺度上的加工技术已成为众多领域,如电子、通信、生物医学、航空航天等的关键支撑技术。
纳米电刻蚀加工技术以其高精度、高效率、高灵活性等特点,为微纳米制造领域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纳米电刻蚀加工技术主要利用电场作用下的物理或化学过程,对材料表面进行纳米尺度的去除或改性,从而实现对材料表面的精确加工。
这种加工技术不仅可以在各种导电材料上进行加工,还可以应用于非导电材料,通过引入适当的辅助手段,如等离子体增强等,实现对非导电材料的有效加工。
纳米加工技术
纳米加工技术1 前言人类每一次加工和制造技术的发展,都带来工业和社会文明的进步,将加工精度从微米级提高到纳米级,使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和改造深入到了一个更新的层次。
全球范围内正在为建立适应纳米尺度的新的加工技术展开竞争,这些技术的突破将对相关产业带来一场深刻的革命,由此获得的经济价值将是难以估量的。
纳米是长度的计量单位,为1米的百万分之一。
纳米技术是一门在0.1纳米-100纳米空间尺度内操纵原子和分子,对材料进行加工,制造出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或对某物质进行研究,掌握其原子和分子的运动规律和特性的崭新高技术学科。
纳米技术还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横断学科,它是在现代物理学、化学和先进工程技术相结合的基础上诞生的,是一门与高技术紧密结合的新型科学技术。
纳米技术是当今世界研究和开发的热点,其中包括纳米级加工和纳米级测量技术—原子和分子的去除、搬迁和重组,微型、超精密机械和机电系统等等。
2 纳米加工的几种具体应用2.1 纳米级器件STM探针针尖的原子对准并接近试件表面的某原子时,会产生隧道电流,电子将通过这相对的两原子成为导通状态;通过电场又可使这隧道电流截止,这就是一个原子级的电子开关。
原子级的开关可以实现单个电子通过隧道的控制。
1993年日本日立公司的Y. Wada提出制作原子继电器的设想,即在一维原子链中嵌人开关原子,可用于和它垂直的原子链作栅,通过电场使开关原子进人或退出原子链,使控制的原子链呈导通或截止状态。
这种原子继电器实际上具备了某种晶体管的功能。
电子被限制在点状结构,称为量子点。
日本富士通公司已在实验室中用有机聚合物制造量子线和量子点,利用聚合物分子内传导原子的固定位置来精确组装量子器件。
2.2 微型机械和微型机电系统自从微电子技术问世以来,人们不断追求缩小并完善各种机械、仪器、控制系统,对它们的微型化不断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
纳米加工技术的出现使微型机械和微型机电系统进入了一个广阔的崭新领域。
集成的微型机电系统日本仍称为微型机械(Micromachine),美国则称为微型机电系统(Micro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s—MEMS),在欧洲称为微系统(Microsystems)。
Veeco DI 扫描探针显微镜(SPM)简介
• 先进材料—聚合物,金属,陶瓷,MEMS/NEMS,应用包括形貌测量,分子研究,磨 损/摩擦学研究等方面
• 光通讯—激光和其他设备,应用包括形貌和电属性测量(掺杂,膜厚等) • 生命科学/生物技术—细胞,组织,DNA,蛋白质,应用包括形貌测量和单个分子之间
Veeco China
北京办公室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 2 号数码大厦 A 座 2311/ 2 室
电话:010-82512606
传真:010-82512609
-2-
上海办公室
上海市浦东新区浦东南路 258 号华夏银行数码大厦 2404 室
电话:021-68866186
传真:010-68866225
4. 技术支持
Veeco 公司在中国建立了三个纳米科学示范实验室,有专职的应用工程师在实验室工作,负责用户的 技术支持工作,在美国总部,Veeco 公司更有 10 余位应用科学家,专职负责 Veeco SPM 全球客户的技术支 持;Veeco 公司还不定期地举办高级用户培训班,由公司的应用科学家为不同学科的用户进行 SPM 应用的 深层次培训。
2. Dimension 3100 型 (价格:USD150,000.00~300,000.00,视配置而定)
此型号适用于半导体和数据存储器件产品等大尺寸样品的测量; 工业级精度自动移动样品台; 可配合专利低噪声 XYZ 三向闭环回路控制扫描头使用; 噪音水平:小于 0.5 Å; 样品尺寸为:150mm ×150mm × 12mm (XYZ);
偏移进行独立控制,提供了空前强大的控制精度 6. 定量相位成像技术,采用锁相放大技术,可进行定量相位成像,相位成像线性度达到完整的±180°,
SPM产品介绍和应用指南
SPM产品介绍和应用指南SPM(扫描探针显微镜)是一种先进的显微镜技术,它能够以原子级的分辨率观察和测量样品的表面形貌和特性。
SPM技术在材料科学、纳米技术、生物医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一、SPM产品介绍SPM技术主要由扫描探针、样品台和探针针尖三部分组成。
其中,探针是SPM的核心部件,它负责对样品进行扫描和测量。
探针针尖的尖端具有原子级的尺寸,通过探针与样品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得到样品表面的拓扑结构、电荷分布和力学性质等信息。
样品台是用于固定和定位样品的平台,保证样品和探针之间的稳定位置关系。
SPM产品通常包括原子力显微镜(AFM)、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和近场光学显微镜(NSOM)等多种类型。
AFM是SPM技术中最常用的一种,它通过探针的弹簧式接触与样品表面相互作用,获得样品的表面形貌。
STM则是利用电子的量子隧穿效应,通过测量电流来获取样品表面的原子位置和电子状态。
NSOM则结合近场光学和SPM技术,能够实现纳米级分辨率的光学显微镜成像。
二、SPM应用指南1.表面形貌研究:SPM可以对物体表面进行高分辨率的三维成像和形貌重建,对于研究材料的表面形貌变化、粗糙度和纳米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特别是在纳米材料和纳米器件的研究中,SPM可以提供丰富的形貌信息。
2.力谱学分析:SPM可以通过测量探针与样品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获取样品的力学性能。
通过应变-应力关系的分析,可以得到材料的弹性模量、硬度和体积变形等性质。
3.电学性能研究:SPM可以检测和测量样品的电流、电压、电荷分布等电学性质。
尤其是在半导体器件和电子元器件的研究中,通过SPM技术可以实现对局部电学性能的定量分析。
4.生物医学研究:SPM在生物医学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SPM技术,可以对生物样品的纳米结构、分子排列以及细胞结构进行研究。
并且,SPM技术还可以用于观察和测量细胞的力学特性,如柔软度和弹性变形等,对于癌细胞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前景。
Veeco扫描探针显微镜(SPM)简介
MultiMode® PicoForce™系统
为纳米级别的生物和材料研究提供了空前的精度,灵活性和重复度。它包含了一个在 Z 轴上具有闭环控制的扫描管,使得可以精确地控制针尖与样品之间的间距,还有一个消除了光 干涉的低噪音的 SPM head。
此系统还包括 PicoAngler™,它是一个新的设备,可以让用户通过旋转一个旋钮来手动做 力曲线,并且可以真实地“感应”到针尖与样品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与专门为力谱开发的功能 强大的软件结合后,PicoForce 在很广的研究范围内都很适用,应用包括:
对于纳米科学和纳米技术来说,扫描探针显微镜(SPM)是一种“起动工具”(引自 2001 年 5 月美国 艺术与科学研究院纳米技术研讨会上的《nanotechnology pioneer》一文,作者哈佛大学 George Whitesides), 并且是当今世界上具有最高分辨率测量和成像的工具(在垂直方向上,分辨率低于埃级;在水平方向 上,分辨率为纳米级)。最新型的仪器已经可以在纳米级别操纵物体和处理表面,并且可以在分子级 别感应化学和生物分子。
(DI 专利)
含两个锁相放大器,定量相位成像,提高了精度,增强了图象对比度
♦ Q-Control (品质因素控制)
(DI 专利)
提供 Q-control 功能,提高扫描灵敏度和信噪比,增强成像的对比度
操作系统由计算机控制,操作界面、扫描实时图像及光学放大样品表面图象分别显示;可进行任意方向横截面分析,
更多 DI 独有技术 ♦ 样品自动逼近(Automatic Engage)技术;
♦ 采用低共射激光源,消除干涉影响;
♦ 采用多级校准方式,最大程度消除了 PZT 材料的非线性特性对扫描的影响 ♦ 具有数字式的控制探针-样品间距的反馈 ♦ 采用非标准波形控制扫描头最大限度地矫正 PZT 的非线性 ♦ 压电扫描器由多个压电陶瓷管组成,X/Y 和 Z 部分都选择了具有优化灵敏度和线性不同的材料,从而可以
基于原子力显微镜的碳纳米管的微操纵研究
基于原子力显微镜的碳纳米管的微操纵研究摘要:纳米级微操纵技术是纳米制造的技术基础。
本文分别以高定向列解石墨(HOPG)和云母为基底,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对单壁碳纳米管束进行可控的微操作,如弯折、切割等。
由于不同基底与碳纳米管的黏着力不同,在微操作作过程中呈现不同的现象,并分析影响黏着力的因素。
该研究为在不同基底下加工碳纳米管的微纳米零件作出探索。
关键词:碳纳米管微操纵原子力显微镜黏着力1. 引言原子力显微镜(AFM) 是一种起源于扫描隧道显微镜(STM)的扫描探针显微镜(SPM)。
1982年,Gerd Binnig和Heinrich Rohrer 共同研制成功了第一台扫描隧道显微镜(STM)[1]。
STM要求样品表面能够导电,因此对于非导电物质而言,它不能直接进行检测。
为了克服STM的不足,1986年,Binnig等人研制成功了第一台原子力显微镜(AFM)[2-4]。
与STM不同,AFM 不受样品导电性能的限制,因而其应用领域更为广阔。
1991年,饭岛( Iijima)首先在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下发现了一种针状的管形碳单质—碳纳米管(CNTs)[5]。
研究表明,碳纳米管在电学、磁学、力学、热学以及物理化学方面具有独特的性能,因而在纳米电子学、纳米机械系统、电磁吸收、传感器、STM 探针、催化、探测生物细胞用电极及其他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碳纳米管作为一种性能优异的纳米材料,利用从上至下(top-down)的纳米制造技术,如微操纵,对碳纳米管进行人工组装,是有效利用碳纳米管各种优异性能的重要前提。
在微观尺度下,碳纳米管与基底的黏着力对微操纵有较大影响。
本工作以原子力显微镜(中科院本原CSPM―3100)为主要实验手段,利用商用Si3N4针尖,在室温大气条件下,分别以HOPG和云母基底,对单壁碳纳米管束进行微操作,如弯折、切割等。
由于不同基底与碳纳米管的黏着力不同,在微操作作过程中呈现不同的现象。
用于扩展SPM检测范围的精密定位系统
第20卷第5期2001年10月电子显微学报Journal of Chinese Electron Microscopy SocietyVol-20,No.52001-10文章编号:1000-6281(2001)05-0669-04用于扩展SPM检测范围的精密定位系统孙涛,董申(哈尔滨工业大学精密工程研究所,哈尔滨150001)摘要:本文介绍了所研制的二维微定位柔性系统和一维精密转动系统,进行了相关技术的研究并给出了设计参数。
使SPM能够满足高精度下的大尺寸平面样品以及球形被测样品的全范围检测,扩大了扫描探针显微镜(SPM)在超精密工程中的应用范围。
关键词:扫描探针显微镜;精密定位技术;三维测量中图分类号:TP202.2;TN16文献标识码:A扫描探针显微镜在工业技术领域的应用已十分广泛,它是研究精密工程及相关技术的重要研究手段之一。
SPM仪器的扫描系统工作行程一般很小,而其工作平台位移系统的分辨率及其定位重复性不高,限制了其在精密工程中的应用。
为了实现对被测样品一定范围内的扫描,同时保证高的定位精度,设计并研制了相关的二维精密定位系统以及精密旋转定位系统,扩展了SPM 仪器在高精度下的检测范围。
目前已有很多基于柔性铰链结构的微定位系统问世,将其应用于SPM微定位系统中可以解决SPM扫描范围不足的缺点。
压电陶瓷(PZT)控制方式可以实现高精度的定位[1],虽然PZT有蠕变、迟滞等不良特性,但经过电容传感器反馈控制可以实现10.05!m以内的控制精度。
利用压电螺旋(Pico)控制方式进行手动或自动一维、二维运动控制,经过多次实验,其线性度不需反馈也能控制在3%以内。
这种控制方式已用于原子力显微镜微定位系统中。
为了便于圆柱形或球形样品的检测,还设计并研制了具有角分级旋转精度的精密回转轴系。
根据SPM探针所在扫描位置而采用卧式高精密气浮轴承,这样可以实现圆形零件360 范围内在线或离线测量,此时也可通过图像对接技术完成圆周上的扫描带范围的检测。
纳米制造技术
特种加工的种类:
电火花、电化学、超声、激光、电子束、离子束、快速成形、等离子体、 化学、磨料流、水射流、微弧氧化等。
2014年12月8日6时18分 51
3.1 特种纳米加工简介
3.1.2 纳米尺度下的传统加工与特种加工
传统纳米加工的种类: 基于SPM的纳米加工(STM、AFM)、自组装纳米制造、LIGA纳米制造等。
Don Eigler et al (IBM Almaden)
Atomic manipulation example: `quantum corals’
• Shape of ripple pattern depends on shape of coral - it’s quite different for a rectangle
2014年12月8日6时18分 50
3.1 特种纳米加工简介
3.1.1 常规尺度下的传统加工(切削加工)与特种加工
切削加工的本质特点:
(1) 刀具硬度 > 工件硬度;(2) 靠机械能切除工件上的多余材料。
切削加工的种类:
车、铣、刨、磨、钻等。
特种加工的本质特点:
(1) 主要依靠能量:电、化学、光、声、热,次要依靠:机械能; (2) 工具硬度 < 工件硬度,甚至可以没有工具; (3) 不存在显著的机械切削力。
特种纳米制造技术?31特种纳米加工简介311常规尺度下的传统加工切削加工与特种加工312纳米尺度下的传统加工与特种加工?32电子束加工技术?33离子束加工技术?34电化学加工技术2014年12月8日6时18分502014年12月8日6时18分51311常规尺度下的传统加工切削加工与特种加工31特种纳米加工简介切削加工的本质特点
Don Eigler et al (IBM Almaden)
陶瓷探针的用途
陶瓷探针的用途
1.纳米力学研究:陶瓷探针可以通过扫描探针显微镜(SPM)等技术,对材料表面的力学性能进行研究。
通过测量探针与样品表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可以得到材料的硬度、弹性模量等力学参数。
2. 纳米电学研究:陶瓷探针可以用于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技术中,对材料的导电性能进行研究。
它可以通过测量探针与样品表面之间的电流和电势差,得到材料的电阻率、电导率等电学参数。
3. 纳米化学研究:陶瓷探针可以用于原子力显微镜(AFM)等技术中,对材料表面的化学性质进行研究。
通过测量探针与样品表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可以得到样品表面的化学反应性、分子间相互作用等信息。
4. 纳米制造:陶瓷探针还可以用于纳米制造领域,如在AFM中可以用来制造纳米器件、纳米线、纳米点等。
此外,陶瓷探针还可以用于纳米加工、纳米刻蚀等方面。
总之,陶瓷探针是一种重要的纳米测试工具,可以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物理学、化学、电子学等领域,对材料表征和制造具有重要意义。
- 1 -。
探针加工方法
探針加工方法标题:探针加工方法:一种精密的微纳米制造技术一、引言探针加工方法,也称为探针纳米加工或探针诱导加工,是一种在微纳米尺度上进行精密加工的技术。
这种技术主要利用尖端直径微小的探针,通过精确控制其运动和施加力的方式,实现对材料的切割、雕刻、沉积等操作,广泛应用于微电子、生物医学、纳米科技等领域。
二、探针加工原理探针加工的核心是扫描探针显微镜(Scanning Probe Microscopy, SPM),如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e, AFM)或扫描隧道显微镜(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e, STM)。
探针的尖端与样品表面接触或接近,通过探测两者之间的力变化或电子隧道效应,可以实现对样品表面的高精度成像和加工。
三、探针加工类型1. 探针切割加工:通过控制探针在样品表面的移动和施加的压力,实现对材料的切割或雕刻,可以制作出微小的结构或图案。
2. 探针沉积加工:利用探针将材料沉积到目标位置,例如在特定区域沉积金属或半导体,形成微电子元器件。
3. 探针诱导化学反应:探针可以作为催化剂,诱导特定的化学反应,从而改变材料的性质或结构。
四、探针加工的优势探针加工的主要优点在于其高精度和灵活性。
它可以加工各种材料,包括硬质的半导体、金属,以及软质的聚合物、生物组织等。
此外,探针加工可以在大气、液体甚至真空环境下进行,适应性强。
五、应用领域探针加工技术在微电子学、纳米光学、生物医学工程、材料科学等多个领域有重要应用。
例如,制造微电子设备的微电路、制备纳米级别的光学元件、进行生物分子的纳米级操纵等。
六、结论探针加工方法作为一种精密的微纳米制造技术,其高精度、灵活性和广泛应用性使其在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探针加工方法将在未来的技术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
要 :扫 描探 针 显微镜 ( S P M) 纳 米加 工技 术是 当前 非常 活跃 的纳 米加 工研 究领 域 ,其研 究成 果有 可 能成 为
微 纳 米 器 件 制 作 的 主 要 方 法 。 论 文 主 要 介 绍 了 单 原 子 操 纵 、 阳 极 氧 化 法 , 以 及 机 械 刻 蚀 加 工 等 S P M 纳 米 加 工 方 法 的 机 理 、特 点 及 研 究 进 展 动 向 。
道 显微镜 ( P S T M) 等 。它 们 的用途 主要 是 测量 物体 表 面的
0 引 言
纳米 技术 是 当代科 学 发展 的新 兴 领域 之 一 .它 的最
终 目标 是 在 纳 米 尺 度 上 制 造 具 有 特 定 功 能 的 产 品 .实 现
微 观三 维 形貌 。 随着研 究 的深 入 ,人 们通 过 控 制探 针 与
t e c h no l o g i e s ,s u c h a s s i n g l e a t o m ma n i pu l a t i o n,a no d e ox i d a t i o n a nd me c h a n i c a l na no f a br i c a t i o n,a r e d e s c r i be d,a nd t h e a dv a nc e me n t of
r e s e a r c h wo r k s i n t h i s s u b j e c t i s d i s c u s s e d .
Ke y wor ds :s c a nn i ng p r ob e mi c r os c o pe ;n a no f a b r i c a t i on; a n o de o x i d a t i o n; m e c h a ni c a l n a no f a b r i c a t i on
2 . De p a r t me n t o f P r o c e s s E q u i p me n t Qi n g d a o TS C Of f s h o r e E q u i p me n t Co . , L t d . , Qi d o n g S h a n d o n g 2 6 6 1 0 8 , Ch i n a )
关 键 词 :扫 描 探 针 显 微 镜 ; 纳 米 加 工 ; 阳极 氧 化 法 ;机 械 刻 蚀
中 图分 类号 :T G 6 8
文献 标识 码 :A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2 - 6 6 7 3 . 2 0 1 4 . 0 1 . 0 3 7
Ab s t r a c t : Na n o f a b i f c a t i o n t e c h n o l o y g b a s e d o n s c a n n i n g p r o b e mi c r o s c o p e( S P M )i s a n a c t i v e r e s e a r c h s u b j e c t i n t h e n a n o f : a b r i c a t i o n i f e l d , wh i c h h a s t h e p o t e n t i a l t o b e c o me t h e ma j o r t e c h n i q u e f o r n a n o f a b r i c a t i o n o f mi c r o / n a n o d e v i c e s .Me c h a n i s ms o f S P M— b a s e d n a n o—
( 1 . De p a r t me n t o f Me c h a n i c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 Zh a n  ̄i a k o u I n s t i t u t e o f Te c h n o l o g y , Z h a n g j i , Ch i n a ;
Pr e s e n t Si t ua t i o n of Na no f a br i c a t i o n Bas e d on Sc an ni ng Pr obe Mi c r o s c o pe
G U O血n 一 e ,F E N G X i a n — Q i n ,G U O Z h i — W e i
文章编号 :1 0 0 2 — 6 6 7 3( 2 0 1 4 )0 1 — 1 0 2 — 0 3
基于 S P M 的纳米/ o r T技术研究
郭俊 杰 ,冯 宪 琴 ,郭 志伟 ,
( 1 . 张 家 口职业 技 术 学 院 ,河 北 张 家 口 0 7 5 0 0 0 ;
2 . t h 东 省 青 岛 天 时 海 洋 石 油 装备 有 限公 司 工 艺 设 备 部 ,山 东 青 岛 2 6 6 1 0 8 )
第2 7卷 第 1期
2 01 4 年 1 月
机 电产 品 开发 与 拓
De v e l o p m e n t & I n n o v a t i o n o t Ma c h i n e r y& E l e c t r i c a l P r o d u c t s
Vo 1 . 2 7. No. 1 J an . . 201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