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2019122320480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年级段的心理特点
一年级:儿童刚入学不久,对小学生活既有新鲜感,但又不习惯,因而一时难以适应;对学习
有好奇感,却很难做到专心听讲,独立完成作业;很乐意和同学进行接触、交谈却不懂礼貌,
有些还比较自私;特别信任老师,相信老师的话,尊重老师的行为和评价;很多人生活不能自
理,没有相应的劳动习惯,对其父母的依赖性很强;注意力不集中,情绪变化无常,
容易疲倦;行为动摇不定,不善于控制,容易冲动和特别敏感;对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痛苦
都很强烈;有当好学生的愿望,只是不熟悉学校的生活,不了解学校常规,常会无意中做错事。

他们渴望参加光荣的少先队组织。

他们好奇、好动、喜欢模仿,并且有直观、具体、形象等思维特点。

二年级:学生已基本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

他们知道学校的规章制度,懂得一些行为常规,
而且愿意努力遵守。

在上课听讲、完成作业、遵守公共秩序,尊敬师长、简单的自我服务性
劳动等方面有了一定的基础,但从总体上说,对常规的认识不深刻,动作不到位,行为不规范。

他们习惯过集体生活,喜欢和小伙伴一起活动;开始有了自我控制的能力,好表现自己,竞争意识
和上进心有所发展,能树立近期的奋斗目标,都想争取成为好学生,并希望参加少先队的一切活动。

好奇、好动、好模仿,思维的直观性、具体性、形象性仍然是其共同的特
点。

三年级: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形象思维过渡的时期,能进行一定的抽象思维,但仍以形象思
维为主,模仿性强,是非观念淡薄;想象能力也由模仿性和再现性向创造性的想象过渡;集
体主义感情有所发展,良好的道德品质正在形成,但极不稳固。

感情容易激起和爆发,不善于控制,不考虑行为后果,虽已能从事需要一定意志支配的工作,但意志还很薄弱,自觉性、主动性、持久性都较差,遇到困难和挫折,往产生动摇。

三年级学生自我意识逐渐发展,逐
渐学会道德原则的评价标准,评价能力开始发展起来,往往是提出自己的见解,但不善于全面地评价一个人的行为表现。

道德感、正义感开始萌芽,但道德认识水平仍较低,辨别是非的能力也不强,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

四年级:学生正处在由儿童期向少年期转变的过程中。

他们的独立意识开使增强,已经不
满足于单纯地听老师的话,也不满足于接受课堂教学。

他们爱着课外书,对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发生兴趣。

同学之间在学习上出现了较明显的差距,兴趣爱好也有所分化。

他们对集体
生活已经比较熟悉和习惯,愿意参加集体活动,也逐步树立起集体荣誉感,并有了广泛交友的愿望。

他们的活动范围比以前扩大,接触社会比以前多。

但他们看问题仍然比较幼稚,对
复杂的是非常分辨不清,对日常生活的基本准则虽然知道,但往往不能自觉执行,自控能力较差。

五年级 : 学生开始进入少年期,身心的发展正处在由幼稚趋向自觉,由依赖趋向独立的半幼
稚半成熟交错的矛盾时期。

品德心理上具有以下特点:能认识和掌握一定的道理观念,对社会现象开始关注,开始有独立见解,但他们的见解极易受外界影响左右而时常变化。

道德感情开始多变而且不轻易外露。

开始以一定的道德标准来评价人、事或社会现象,但仍有片面性。

对学校的教育内容趋向思考选择接受。

已有的行为习惯日趋稳定,但对新提出的行为要
求则容易知行脱节。

第二信号系统开始占优势,求知的欲望和能力,好奇心都有所增强,对
新鲜事物开始思考、追求、探索。

学习的兴趣更为广泛。

同学间开始进行个人简单交往,往
往偏重于情感而分不清是非。

自我意识有所发展,开始注重穿着打扮,自尊心进一步增强,
自主性要求日趋强烈,但仍然缺乏自我约束的能力。

六年级学生在小学里边处于大哥哥大姐姐的地位,他们一方面对母校和老师充满感情,另
一方面又不满足于小学生活,向往进入新的更高一级的学习环境。

六年级学生独立意识和成
人感增强,他们不希望老师家长把他们当小孩对待,但他们在独立处理人际关系和其他实际
问题上还很不成熟,需要成人的指导和帮助。

六年级 : 学生接触社会的面比以前广,吸取的信息也更多,对社会现象和国内外新闻比
较关心,但选择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还不强,还不善于正确地进行判断与辨析。

六年级学生敬
仰英雄和名人,爱抄名人名言,想当英雄,但在日常生活中却又缺少克服困难的意志和毅力;
他们对小学生的日常行为要求比较熟练,但又不会觉得不屑做或不能坚持做;同学间在学习上的
差距已较明显,部分同学有松劲厌学情绪。

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初一学生 : 心理异常的主要表现学习自信心、交往能力和情绪控制等方面不足。

一、学习遭受挫折导致畏难情绪
进入初中,课程增加,书变厚了,作业量大。

各科都有较高要求。

新鲜感很快就会被“课业
负担”代替,显得眼花缭乱,甚而手忙脚乱。

一扫往日无忧无虑的快乐,多了几份郁闷和焦
虑。

在小学阶段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对初中的学习成果期望值较高,如果开头不能尽快适应,
受到挫折就会影响学习的信心。

针对不同的孩子,我们可从以下某个方面入手:
1.告诉子女中学阶段的学习特点和方法,最重要的是学会听课和主动预习、及时复习。

2.告诉子女必须全力以赴,勤奋、扎实,随意、散漫,靠小聪明是绝对不行的。

一分耕
耘、一分收获。

3.加强方法辅导,特别是不同学科的学习特点,如语文坚持练笔、数学解题尝试举一反三、英语的听力、阅读训练等,订阅相关书报杂志获取方法指导是好一个好办法。

4,不要太看重考试分数,不同试卷的分数没有可比性,偶尔没有考好,也不能打击自
信心。

要鼓励并帮助孩子分析错例原因,既而发现学习或考试中的缺陷。

二、不善处理人际关系导致行为障碍
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如果家境较好而且父母又比较娇惯,或自认为长得好看,或家长跟老师的关系比较密切,这样的孩子往往有很强烈的优越感。

凡是都以我为中心。

但班级是一个集体,唯我独尊必然要遭受挫折,主要是来自同学的不买账和老师的批评。

如果不能正确对待,可能形成孤芳自赏,远离集体,甚至会激化矛盾,打架闹事,可见学会与同学
相处十分重要。

我们希望家长能坚持教育子女以“宽容、互助、自省、交流”处理好同学关系。

以期培
养一种合作意识,树立一种团队精神,协助班主任营造一个良好的班级大家庭氛围。

还是要提倡自我批评、团结互助、得理让人和诚实守信的良好品德。

这会使人受益一生。

与教师相处,大部分学生阳光自然,懂礼貌、善交流,。

也有比较内向的,不与老师多话,把自己裹
的很紧。

这类学生可能有一定的自卑感或受到过老师不当批评指责,我想说,有自卑感的人其实大多数较优秀,只是有某种心理暗示他不要出头显露自己。

我还想说,教师有时也被情
绪左右,批评孩子时,事实不清,道理不透‘处罚过当。

当然教师要主动关心有交往障碍的
孩子,纠正自己工作失误,但家长的思想疏导其实更重要。

因为您比我们更了解孩子自卑的诱因,比我们更清楚孩子对老师的不满。

我们要肯定孩子的长处,比如他可能板报出的不好,但劳动很认真。

增强其自信心。

要肯定教师的批评动机是关爱、是期待。

促进其大胆与老师交流,这样就可以消除误会,缓解孩子的焦虑。

因为
教师工作繁杂,难免有疏漏或不当。

但我们得到绝大部分家长理解和支持。

其实不管是成人还是孩子,人的幸福感很多时候并不来源于财富或功名,而是和谐的人际关系。

学会共处,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会为你的子女营造一个没有暗礁的心灵大海,搏击知
识海洋的风帆也将驶得更轻快。

三、叛逆心理导致放纵情绪
小学阶段,教师和家长都保持着相当的权威,而进入中学,由于学生的独立性增强,都
会有较多的民主。

比如自己支配更多的钱和时间,能部分参与大人的而有些学生有时会错误
地理解这种民主,会渐渐滋生叛逆心理。

从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在出勤、清洁、课堂纪律、作业、预习、复习等环节出现漏洞。

教师同样的要求,可在不同学生身上的效果往往大相径
庭,如同样要求诚信考试,但有人考场作弊、同样布置卫生扫除,有人中途溜掉、同样要求
完成作业,有人抄袭、有人拖欠。

这就不能不反思我们家庭教育的差异。

任何时候,行为习惯和心理品质都是大树的根,而学习成绩只是树叶、花果。

只有根深,才能叶茂、才有果实。

考察学习好的学生,几乎无一例外。

因此,重视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心
理品质的培养,才是育人的根本。

我想,孩子在真正成熟之前,家长还是要保持适度的权威,要立规矩、要真督促、要适度的饥和寒。

反对棍绊教育、反对贿赂孩子、反对盲目家教辅导。

细心的家长从子女言谈举止中也许会发现孩子渐渐跟某个异性同学交往过密,其实这是生理趋于成熟导致的微妙心理变化。

家长一定要以恰当的方式加以正确引导,既不能放任不管,亦不要棍棒相加。

应当在时间上科学地提前教育,过早没有意义,太迟了恐怕抵挡不了欲望的冲击。

内容上要引导健康爱好,充实子女兴趣。

一定要避免子女接触不健康的书籍和音像制品,要防止孩子沉溺于网络游戏或聊天。

因为毕竟是孩子,自制力还比较弱。

最好高中毕业之前都不要破例。

两句老
话,黄毒猛与虎。

玩物丧志。

切忌,切记。

父母相敬如宾、尊老爱幼、爱岗敬业、遵纪守法、艰苦创业等美德对子女的潜移默化是
长久而深远的。

给子女一个可靠的经济保证很重要,而给子女一个温馨可靠的亲情环境更为
重要。

你的子女能否给你敞开心扉,诉说他(她)的苦与乐,这对你掌握孩子的思想动向非
常关健。

只有经常保持这种坦城的交流,才能实现两代人的成功对接。

因此,抽陪朋友,陪
客户的时间陪陪孩子,可能是一种更有效的投资。

但不要跟孩子在一起就是说教,有时做做游戏、说说笑话、到野外郊游更有利于下一次教育。

这一点,在学生的周记、作文中有很多
表白。

能感动、能教育孩子的,常来自于生活中琐事折射出的亲情。

孩子的情商亦会在这种
亲情中得到进一步提升。

单亲家庭尤其要注重这一点,无论那一方,都应该关爱孩子,夫妻离异不甩掉作为家长的责任,不能剥夺孩子应得的父爱和母爱。

这是法律、是道德,也是自己的切身利益。

初中教育阶段,初二是关键时期,是学生心理和生理的发生巨变的时期,是教育的重要时期。

由于多种原因,一些学生会出现不良的品德或行为,这些势必增加学校管理、教师教
育教学难度。

要抓好这一关键时期有必要对初二学生心理、生理进行剖析,研究出对策,以矫正其
不良心理和行为。

一、初二学生心理特征表现
初中阶段是人生成长的重要时期,而初二是初中阶段的学生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是正值14—— 15 岁的少年到青年的过渡阶段,其心理发展具有过渡性、动荡性、闭锁性和社会性
的特征。

(1)过渡性。

初二学生正处于少年向成熟青年期过渡的关键期,其心理发展具有半成
熟、半幼稚的过渡特点,心理发展很不稳定,容易表露出沮丧、失意、不满焦虑等紧张情绪。


生理上也是发生剧变的时期,一年之内身体发育趋于成人化,身体的迅速发育与心理需求
的矛盾日益加剧,致使他们心理发展很不稳定,这时期,特别需要教师、家长及其他成年人的指
导。

(2)动荡性。

初二学生与初一、小学生和初三学生相比,心理波动性很大,感情易消
退,他既无小学生那样的依赖性,又无高年级学生的那种理智性或保守性,其独立意识明显
增强,他们的思想比较敏感,社会上的种种变化常常会引起迅速反映,他们自尊心强,争强好胜,敢作敢为;他们忽而对这个感兴趣,忽而对那个着迷;今天满怀信心,明天却消极沮
丧;常常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

他们自己认为“长大”希望成为社会的一员,受人重
视,把他们看成“大人” ,但他们实际不具有独立的地位;他们思想单纯,很少保守思想,
重感情但又缺乏理智和辨别是非,善恶美丑能力;他们的意志在发展,但克服困难意志还不强,容易把坚定与执拗、勇敢与冒险混为一谈。

由于初二学生心理不稳定性,易变化,既造
成初中阶段学生不良行为及违法犯罪率增高,又产生诸多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

因此,教育
界通常把初二这一阶段称之为“危险期”。

(3)闭锁性。

初二学生的内心世界随着生理变化逐渐复杂化,开始不大轻易表露自己的内心
活动,尤其是女生较为突出,显示出闭锁性的心理特征。

其情感发生改变,有心里话不愿
对老师、父母讲,常把自己的秘密写在日记里或倾吐给自己的知心朋友。

在学校发生的事或受了挫折,就会求助于平时交往的“朋友”或沉溺于网络游戏而不告诉老师和家长,其结果
事与愿违,甚至酿成恶果或悲剧。

有时,细心观察会发现,学生爱把自己放东西的抽屉加上
锁,不许别人翻动,更不许别人、特别是父母或老师翻看日记或一些便条书信,否则他们不
是拒绝,便是表示不满,甚至大发雷霆,或离家出走。

因此他们随着自尊的增强,更加渴望
别人的理解,又怕得不到别人的理解,找不到人倾述。

(4)社会性。

初二阶段是人生观从萌芽到开始形成但极为不稳定的重要时期,在人生观的
形成过程中,也是由社会意识向个体意识的转化过程。

而社会、学校的政治环境影响,家庭与集体舆论的导向,对初二学生个性的发展具有不可量的作用。

随着交往范围的扩大,学生理想的确立,职业的选择,精神上的追求,越来越受其心理发展的社会制约,一方面既要张
杨其个性,一方面又要受到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的约束,二者之间产生矛盾冲突,学生会出现,自我封闭、攻击、退化、妥协,求助无援等心理现象,如果引导不当,学生不良行为就
会滋长,产生消极的负面影响。

二、初二学生生理变化特征。

人的生长期是指自成胎起,到二十四岁左右身体停止生长发育为止。

这一阶段,一个人身体的生长发育对他(她)的一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中13—— 15岁是身体生长发育
高峰期,这一时期不仅身高、体重出现陡增现象,而且更重要的是身体内部发生了质的变化,
这是初二学生进入青春期生长发育的突出特点。

首先,身体外型剧变:身高长高。

进入初二后的学生平均每年长高少则6—— 8 厘米,多则 10—— 11 厘米。

男女生身高的变化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讲,女生在初二上期身高增长
要比男生平均要高些,而初二下期,男生增长要明显得多。

同时,体重也迅速增加。

从外形
看,已近似成年人,而且在这一时期,学生内脏器官和组织机能健全,并迅速发展和增强。

其次,男女第二性征差异显著。

随着青春期性发育和性成熟,男女之间的外表,体形就
会产生明显差别。

女性比较纤弱,皮肤细腻,皮下脂肪比较丰满,嗓音尖细,乳房隆起,骨
盆宽大等。

男性比较高大,肩膀宽大,皮肤较粗糙,喉结突出,声音低沉,有胡须长出,面
部可能生粉剌等。

这些随着性发育而产生的男女身体各部位的特征,医学上称为第二性征。

在第二性征生理发育和性激素的刺激下,男女学生出现明显的性心理变化——性意识,
表现对异性有好感和想接近的心理。

有性冲动和欲望。

女性爱美、爱打扮,追求时髦,希望引
起异性和他人注意。

在性意识、性冲动的作用下,学生表现为想入非非的“白日梦”在梦中产
生假想以求心理满足。

在此阶段,女生的书信往来比以往任何时候多,出现“单相思”
的情感,往往与高年级男生接触频繁。

由于缺乏性教育和社会上对性意识的神秘化,学生就会产生性迷惑和性心理障碍。

从而影响学习和生活。

性意识具有两重性,一方面,这是人类正常的生理本能反映和心理欲望,并非是一种不良的冲动;另一方面,这是人类社会意识的一部分,与动物有本质不同,必须受到社会道德
和法律规范的制约。

因此,学校和家庭,在初二阶段加强性教育更具有现实意义。

由于初中二年级是性生理、性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也是性教育的关键时期。

同时也是学生产生各种心理矛盾如孤独、忧郁,情绪波动,苦闷的交织时期,容易受不良社会影响。

因性教
育方式上要强调适时,适度、适当的原则,防止产生副作用。

三、初二学生心理冲突的表现
从上述心理、生理发展特征来看,主要从其生理成熟、社会化发展和个性形成等方面表
现出行为特征来。

初二学生生理成熟的发展过程中导致心理需求的冲突、社会发展客观约束
与自我意识为中心的冲突。

这种心理矛盾在社会、生理和个性因素的影响下相互交叉重叠,
具体表现为:
(一)独立性和依赖性的矛盾冲突
随着生理上成熟和社会活动的参与面扩大,初中生的独立意识日益增强。

他们既要想摆脱父母和成人的束缚,拓展自己的空间,又存在遇到不适应新条件的困难,需要依靠成人帮助。

随着自我意识增强,初二学生具有了成熟的概念和明显增强的自尊心。

在独立活动中,
他们好胜心强,能努力去争取与维护集体荣誉。

希望自己在集体活动中得到信任、尊重,特别喜欢表现自己的才能和成就。

一旦他们的独立性、好胜心受阻碍,就会产生走极端心理,
会出现个人英雄主义。

如果这种独立性不加以引导,就会导致冲动,异想天开,以致采取寻求
刺激、新鲜的盲目行为,产生不良结果。

由于他们在经济上、思想上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都不能完全独立,遇到困难或挫折时,他们还是要找同学或同伴商谈,有些问题还得依靠父母或教师解决。

这就表现出其依赖性的一面。

例如,在学习的态度上,他们虽然富有主动性、
能自觉的安排时间,但在很大程度上还依赖父母或教师的督促检查。

否则会因贪玩醉心于课外阅读或其他校外活动,而耽误学业或误入歧途。

因此,正如通常人们所说初二是各方面两极分化
最严重阶段,必须加以正确引导。

(二)旺盛的精力与能力发展水平的矛盾
学生从少年向成年过渡阶段,由于身体发育逐渐成熟,参加社会活动的需要增强,因而表现出活活泼好动、精力旺盛的特点。

但是,其增强的旺盛精力和动机需要跟能力发展的水
平往往不相适应。

这种不相适应的矛盾如果是适度的,将会促进能力的发展,否则就会出现
各种消极后果。

由于自我控制能力不强而造成行为的失调,有时他们对自己的能力估计往往超
过实际能力发展的水平,因而不断造成挫折而丧失信心。

具体再现在:
1、性生理与性心理的不平衡
第二性征发育后,身体发生剧烈生理变化,心理上充满疑虑,恐惧,迷惑不解,对自己
的性发育现象,躲躲闪闪,本能地对异性疏远和反感。

随后又出现强烈的性冲动、性意识,
产生怀春心理。

对异性又开始注意和关心,尤其是对自己仰慕的同龄异性有好感,产生接近
和追求的心理。

初二年级下期表现较为突出,他们希望在交往、接触中吸引异性对自己的注
意和好感,开始追求异性和恋爱。

因此在学校组织活动中,表现出积极、主动和注重仪表的
态势,以展示自己的能力水平,达到引起他人的重视的目的。

若学校、家庭能及时进行正确
的性道德教育,就会大大提高他们的才艺水平。

否则,尤其是男生在性冲动下容易发生不良
的性行为和性犯罪。

2、社会性的约束与自我独立的矛盾冲突往往会产生逆反心理和自卑心理。

逆反心理和自卑心理在初二学生中比较普遍和突出。

这也是导致不良行为的重要原因。

具有逆反心理的学生,对无视其“自我意识” 存在的外界因素,常想方设法予以对抗和反对。

其主要表现为:对教师和家长的教导、劝说和约束要求不肯听从,犟头倔脑、任性。

对明知
合理的教育措施和行为规范,不分是非一概反对、违拗。

经常强词夺理或从中作梗,高唱反
调,有时故意表现出令人不满的淘气和捣乱。

如果教育者采取惩罚手段(责骂、批评、停课
等)其情绪更为对立,表现出“横竖横”的心理行为。

再如在课堂上对教师的教学内容不满
意,故意表现不爱听讲,做小动作,提一些怪题刁难老师,有时说一些俏皮话,引起哄堂大
笑,扰乱课堂秩序,引以为乐。

但对有兴趣的课程和内容对待心目中尊敬的老师讲课,还是能专心听讲的,这些学生智力不低,思维活跃,不满现状。

另外还有些学生表现玩世不恭我
行我素,漠视任何纪律和社会法规、抱着“大错误不犯、小错误不断的人生态度,在进步生
中表现尤为突出。

而产生自卑心理的学生则表现出:一是消沉即情绪低落,意志消沉、抑郁寡欢,不苟言笑,
慢慢地与同学疏远、对立起来。

二是多疑。

总认为老师、同学都看不起他,心境处于一种紧
张的“提防”状态。

往往使自己陷入悲观失望,孤独境地。

在初二学生中学习成绩处于中等
者表现较为突出。

他们时常自己看不起自己,主要来自客观和主观方面的原因。

客观上有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