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电池综合特性实验报告
燃料电池实验报告
![燃料电池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c4af950b7360b4c2f3f640b.png)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燃料电池实验报告篇一:燃料电池综合特性实验报告燃料电池综合特性实验【实验背景】燃料电池以氢和氧为燃料,通过电化学反应直接产生电力,能量转换效率高于燃烧燃料的热机。
燃料电池的反应生成物为水,对环境无污染,单位体积氢的储能密度远高于现有的其它电池。
因此它的应用从最早的宇航等特殊领域,到现在人们积极研究将其应用到电动汽车,手机电池等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各国都投入巨资进行研发。
按燃料电池使用的电解质或燃料类型,可将现在和近期可行的燃料电池分为碱性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磷酸燃料电池,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6种主要类型,本实验研究其中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能源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动力,长期依赖矿物能源使我们面临环境污染之害,资源枯竭之困。
为了人类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各国都致力于研究开发新型能源。
未来的能源系统中,太阳能将作为主要的一次能源替代目前的煤,石油和天然气,而燃料电池将成为取代汽油,柴油和化学电池的清洁能源。
【摘要】燃料电池尤其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以其高功率密度、高能量转换效率、可低温启动、环境友好等突出优点而受到瞩目。
本实验包含太阳能电池发电(光能—电能转换),电解水制取氢气(电能—氢能转换),燃料电池发电(氢能—电能转换)几个环节,形成了完整的能量转换,储存,使用的链条。
本实验通过研究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测量其输出特性,计算燃料电池的最大输出功率及效率并验证法拉第电解定律。
测量太阳能电池的特性,做出所测太阳能电池的伏安特性曲线,电池输出功率随输出电压的变化曲线。
获取太阳能电池的开路电压,短路电流,最大输出功率等。
【关键词】燃料电池,电解池,太阳能电池【正文】一、实验目的:1、了解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
2、观察仪器的能量转换过程:光能→太阳能电池→电能→电解池→氢能(能量储存)→燃料电池→电能3、测量燃料电池输出特性,做出所测燃料电池的伏安特性(极化)曲线,电池输出功率随输出电压的变化曲线。
燃料电池综合特性实验
![燃料电池综合特性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e45bb022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9.png)
燃料电池综合特性实验一、概述 1.新能源的定义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
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
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氢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
2.太阳能太阳能一般指太阳光的辐射能量。
太阳能的主要利用形式有太阳能的光热转换、光电转换以及光化学转换三种主要方式。
广义上的太阳能是地球上许多能量的来源,如风能,化学能,水的势能等由太阳能导致或转化成的能量形式。
利用太阳能的方法主要有:太阳电能池,通过光电转换把太阳光中包含的能量转化为电能;太阳能热水器,利用太阳光的热量加热水,并利用热水发电等。
本实验将测量太阳能电池下述特性:(1)测量太阳能电池在光照时的输出特性并求得它的短路电流(I SC )、开路电压(U OC )、最大输出功率及填充因子FF[(m P )(oc sc mU I P )]。
填充因子是代表太阳能电池性能优劣的一个重要参数。
(2)光照效应:a)测量短路电流I SC 和输出功率P 之间关系,画出I SC 与P 之间的关系图。
b)测量开路电压U OC 和输出功率P 之间的关系,画出U OC 与输出功率P 之间的关系图。
3.燃料电池燃料电池(Fuel Cell)是一种将存在于燃料与氧化剂中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发电装置。
燃料和空气分别送进燃料电池,电就被奇妙地生产出来。
它从外表上看有正负极和电解质等,像一个蓄电池,但实质上它不能“储电”而是一个“发电厂”。
燃料电池十分复杂,涉及化学热力学、电化学、电催化、材料科学、电力系统及自动控制等学科的有关理论,具有发电效率高、环境污染少等优点。
总的来说,燃料电池具有以下特点:(1)能量转化效率高:它直接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中间不经过燃烧过程,因而不受卡诺循环的限制。
目前燃料电池系统的燃料—电能转换效率在45%~60%,而火力发电和核电的效率大约在30%~40%。
(2)有害气体SOx、NOx及噪音排放都很低,CO2排放因能量转换效率高而大幅度降低,无机械振动。
燃料电池综合特性实验..
![燃料电池综合特性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eff28b4431126edb6e1a1074.png)
燃料电池综合特性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
2、观察仪器的能量转换过程:光能→太阳能电池→电能→电解池→氢能(能量储存)→燃料电池→电能3、测量燃料电池输出特性,做出所测燃料电池的伏安特性(极化)曲线,电池输出功率随输出电压的变化曲线。
计算燃料电池的最大输出功率及效率。
4、测量质子交换膜电解池的特性,验证法拉第电解定律。
5、测量太阳能电池的特性,做出所测太阳能电池的伏安特性曲线,电池输出功率随输出电压的变化曲线。
获取太阳能电池的开路电压,短路电流,最大输出功率,填充因子等特性参数。
二、实验原理:1、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PEM,Proton Exchange Membrane)燃料电池在常温下工作,具有启动快速,结构紧凑的优点,最适宜作汽车或其它可移动设备的电源,近年来发展很快,其基本结构如图l所示。
目前广泛采用的全氟璜酸质子交换膜为固体聚合物薄腆,厚度0.05~0.lmm,它提供氢离子(质子)从阳极到达阴极的通道,而电子或气体不能通过。
催化层是将纳米量级的铂粒子用化学或物理的方法附着在质子交换膜表面,厚度约0.03mm,对阳极氢的氧化和阴极氧的还原起催化作用。
膜两边的阳极和阴极由石墨化的碳纸或碳布做成,厚度0.2~0.5mm,导电性能良好,其上的微孔提供气体进入催化层的通道,又称为扩散层。
教学用燃料电池采用有机玻璃做流场板。
进入阳极的氢气通过电极上的扩散层到达质子交换膜。
氢分子在阳极催化剂的作用下解离为2个氢离子,即质子,并释放出2个电子,阳极反应为:H2=2H+2e (l)氢离子以水合质子H+(nH2O)的形式,在质子交换膜中从一个璜酸基转移到另一个璜酸基,最后到达阴极,实现质子导电,质子的这种转移导致阳极带负电。
在电池的另一端,氧气或空气通过阴极扩散层到达阴极催化层,在阴极催化层的作用下,氧与氢离子和电子反应生成水,阴极反应为:O2+4H+4e=2H2O (2)阴极反应使阴极缺少电子而带正电,结果在阴阳极间产生电压,在阴阳极间接通外电路,就可以向负载输出电能。
燃料电池特性实验报告
![燃料电池特性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f5bc31e25c52cc58bd6be9b.png)
燃料电池的特性测量实验燃料电池以氢和氧为燃料,通过电化学反应直接产生电力,能量转换效率高于燃烧燃料的热机。
燃料电池的反应生成物为水,对环境无污染,单位体积氢的储能密度远高于现有的其它电池。
因此它的应用从最早的宇航等特殊领域,到现在人们积极研究将其应用到电动汽车,手机电池等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各国都投入巨资进行研发。
1839年,英国人格罗夫(W. R . Grove)发明了燃料电池,历经近两百年,在材料,结构,工艺不断改进之后,进入了实用阶段。
按燃料电池使用的电解质或燃料类型,可将现在和近期可行的燃料电池分为碱性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磷酸燃料电池,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6种主要类型,本实验研究其中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燃料电池的燃料氢(反应所需的氧可从空气中获得)可电解水获得,也可由矿物或生物原料转化制成。
本实验包含太阳能电池发电(光能-电能转换),电解水制取氢气(电能-氢能转换),燃料电池发电(氢能-电能转换)几个环节,形成了完整的能量转换,储存,使用的链条。
实验内含物理内容丰富,实验内容紧密结合科技发展热点与实际应用,实验过程环保清洁。
能源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动力,长期依赖矿物能源使我们面临环境污染之害,资源枯竭之困。
为了人类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各国都致力于研究开发新型能源。
未来的能源系统中,太阳能将作为主要的一次能源替代目前的煤,石油和天然气,而燃料电池将成为取代汽油,柴油和化学电池的清洁能源。
【实验目的】1.了解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
2.观察仪器的能量转换过程:光能—太阳能电池—电能—电解池—氢能(能量存储)—燃料电池—电能。
3.测量燃料电池的输出特性,作出燃料电池的伏安特性曲线,电池输出功率随输出电压的变化曲线,计算燃料电池的最大输出功率和效率。
4.测量质子交换膜电解池的特性,验证法拉第电解定律。
5.测量太阳能电池的特性,作太阳能电池的伏安特性曲线以及输出功率随输出电压的变化曲线,获取太阳能电池的开路电压、短路电流、最大输出功率、填充因子等特性参数。
燃料电池性能优化实验报告
![燃料电池性能优化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27d4971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a2.png)
燃料电池性能优化实验报告一、实验背景随着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成为了当今世界的重要研究课题。
燃料电池作为一种高效、清洁的能源转换装置,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然而,目前燃料电池的性能仍有待进一步提高,以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
因此,本实验旨在对燃料电池的性能进行优化研究,探索提高其性能的有效方法。
二、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燃料电池的关键参数进行调整和优化,提高燃料电池的输出性能,包括电压、电流密度和功率密度等。
同时,深入研究不同因素对燃料电池性能的影响规律,为燃料电池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三、实验原理燃料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基于氧化还原反应。
以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为例,氢气在阳极催化剂的作用下被分解为氢离子(H⁺)和电子(e⁻)。
氢离子通过质子交换膜迁移到阴极,电子则通过外部电路流向阴极,形成电流。
在阴极,氧气与氢离子和电子结合生成水。
燃料电池的性能主要取决于多个因素,如电极材料、催化剂、膜电极组件(MEA)的制备工艺、操作温度和压力、燃料和氧化剂的供应等。
通过优化这些因素,可以提高燃料电池的反应速率、降低内阻,从而提高其性能。
四、实验设备与材料1、燃料电池测试系统:包括燃料电池单电池、电子负载、气体供应系统、温度控制系统等。
2、电极材料:阳极采用铂碳(Pt/C)催化剂,阴极采用铂钴(PtCo)催化剂。
3、质子交换膜:采用 Nafion 系列质子交换膜。
4、气体:氢气(纯度 99999%)和氧气(纯度 99999%)。
五、实验方法1、膜电极组件的制备将催化剂、质子交换膜和扩散层按照一定的工艺顺序组装成膜电极组件。
采用热压法将膜电极组件进行封装,确保其密封性和稳定性。
2、实验条件设置操作温度:分别设置为 60℃、70℃和 80℃。
操作压力:氢气和氧气的压力分别设置为 01 MPa、02 MPa 和 03 MPa。
燃料电池特性综合实验报告
![燃料电池特性综合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9c6bb5f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8b.png)
燃料电池特性综合实验报告燃料电池特性综合实验报告燃料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它具有高效、环保、低噪音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能源领域。
本次实验旨在研究燃料电池的特性,并探究其在不同条件下的性能表现。
1.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燃料电池的特性进行综合实验,了解其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为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基础数据。
2. 实验器材本次实验所使用的器材包括燃料电池、电流电压源、电阻箱、数字万用表、数据采集卡等。
3. 实验步骤3.1 准备工作首先,我们需要检查实验器材的完好性,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同时,还需准备好所需的燃料和氧气供应。
3.2 实验过程在实验开始前,我们首先将电流电压源和燃料电池进行连接,并通过电阻箱调节电流的大小。
然后,我们使用数字万用表测量电池的电压和电流,并将数据记录下来。
接下来,我们将改变电流的大小,观察燃料电池的电压变化情况。
最后,我们还可以改变燃料和氧气的供应量,探究其对燃料电池性能的影响。
4.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4.1 燃料电池的电压-电流特性曲线呈现出非线性关系。
随着电流的增大,电压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
这是因为在高电流下,电池内部的电阻会导致电压损失。
4.2 燃料电池的性能受到温度的影响较大。
在较低温度下,电池的性能较差,电压下降明显。
而在较高温度下,电池的性能相对较好,电压下降较小。
4.3 燃料电池的性能也受到燃料和氧气供应量的影响。
当燃料供应量不足时,电池的电压下降明显;而当氧气供应量不足时,电压下降较小。
5.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燃料电池的特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们发现燃料电池的电压-电流特性曲线呈现非线性关系,受到温度和燃料、氧气供应量的影响较大。
这些研究结果为燃料电池的进一步应用和优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6. 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对燃料电池的特性进行综合实验,深入了解了其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燃料电池综合实验
![燃料电池综合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7992d8d3b9f3f90f76c61b9d.png)
燃料电池综合特性实验
一、准备
1.加水:打开气水塔连通管,加水至上、下限之间,关闭水连通管。
2. 电流源输出端串连电流表后接入电解池,将电压表并联到电解池两端。
3. 关闭气水塔输气管止水夹,调节恒流源输出到最大(顺时针到底)。
当气水塔下层的气体低于最低刻度线的时候,打开气水塔输气管止水夹,排出气水塔下层的空气。
如此反复2~3次。
二、电解池的特性测量
1. 调节输出电流分别为100mA,200m,A300mA,待电解池输出气体稳定后
三、燃料电池输出特性的测量
1. 电解池输入电流保持在300mA,关闭风扇。
2. 电压测量端口接到燃料电池输出端。
打开气水塔输气管止水夹,等待10分钟,电压稳定后记录开路电压值。
3. 电流量程切换到200mA,超量程切换到2A。
负载调至最大,电流测量端口与可变负载串联后接入燃料电池输出端,改变负载,稳定后记录电压、电流值。
每测量一个点需稳定约5分钟。
燃料电池的最大输出功率和最大输出功率时对应的效率是多少?
四、太阳能电池的特性测量
1. 电流测量端口与可变负载(调至最大)串联后接入太阳能电池的输出端,电压表并联到太阳能电池两端。
太阳能电池的开路电压U oc,短路电流I sc是多少?最大输出功率p m是多少?最大工作电压U m,最大工作电流I m是多少?填充因子FF是多少?。
燃料电池实验报告
![燃料电池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776a07f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ff.png)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观察仪器的能量转换过程。
2. 测量燃料电池的输出特性,作出伏安特性(极化)曲线。
3. 计算燃料电池的最大输出功率及效率。
4. 测量质子交换膜电解池的特性。
二、实验原理燃料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装置,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氢气和氧气的化学反应产生电流。
实验中,我们将使用氢氧燃料电池进行实验,其工作原理如下:1. 氢气在负极(阳极)处被氧化,释放电子,形成氢离子。
2. 氢离子通过质子交换膜(PEM)到达正极(阴极)。
3. 氧气在正极处被还原,与氢离子结合生成水,同时释放电子。
4. 释放的电子通过外电路流动,形成电流。
三、实验器材1. 氢氧燃料电池2. 电子负载3. 直流电源4. 数字多用表5. 温度计6. 秒表7. 氢气瓶8. 氧气瓶9. 质子交换膜电解池10. 实验记录本四、实验步骤1. 将氢气瓶和氧气瓶连接到燃料电池的进出口。
2. 将燃料电池的负极(阳极)与电子负载的正极连接,正极(阴极)与电子负载的负极连接。
3. 打开直流电源,调整输出电压为13.68V,保持电流为0.4A。
4. 记录开路电压(未连接电子负载时的电压)。
5. 打开电子负载电源,记录电流和电压。
6. 逐步调整直流电源输出电压,记录不同电压下的电流和电压。
7. 测量燃料电池的温度,并记录数据。
8. 将质子交换膜电解池连接到燃料电池的进出口,记录电解池的电流和电压。
9. 实验结束后,关闭直流电源和电子负载电源。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开路电压:实验中测得的开路电压为1.23V,符合氢氧燃料电池的理论值。
2. 伏安特性曲线: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燃料电池的伏安特性曲线,曲线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
3. 最大输出功率及效率: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得出燃料电池的最大输出功率为0.5W,效率为85%。
4. 质子交换膜电解池特性:实验中测得质子交换膜电解池的电流为0.3A,电压为0.5V。
六、实验结论1.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观察了仪器的能量转换过程。
燃料电池电化学性质测定实验报告总结
![燃料电池电化学性质测定实验报告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e372284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24.png)
燃料电池电化学性质测定实验报告总结燃料电池是一种重要的电化学能源转换设备,它可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并且具有环保、高效、可再生等特点。
为了研究燃料电池的电化学性质,本次实验进行了一系列的测定,包括电子转移数的测定、活性表面积的测定、质量活性的测定等。
首先,通过电子转移数的测定,我们可以得出燃料电池中各种物质的电子转移数,从而了解反应的过程和机理。
实验中,我们采用了循环伏安法进行测定,通过绘制伏安曲线来分析电化学过程。
实验结果表明,燃料电池中的电子转移数通常为2,这与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相符。
其次,活性表面积的测定是研究燃料电池催化剂活性的重要手段。
本次实验采用了氮吸附法来测定催化剂的表面积,并通过BET方程来计算。
实验结果显示,催化剂的表面积较大,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有利于提高燃料电池的效率和稳定性。
最后,质量活性的测定是评价燃料电池催化剂性能的重要指标。
本次实验选择了高效的Pt/C催化剂进行测定,通过测量燃料电池的极化曲线来确定催化剂的质量活性。
实验结果显示,Pt/C催化剂具有较高的质量活性,有望应用于燃料电池领域。
总之,燃料电池的电化学性质测定是研究燃料电池性能和优化设计的重要手段。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燃料电池的电子转移数、活性表面积和质量活性进行了详细研究,为进一步提高燃料电池的效率和稳定性提供了理论基础。
未来,我们可以进一步研究燃料电池的反应机理,设计和合成更高效的催化剂,以期实现燃料电池在能源领域的广泛应用。
燃料电池综合特性实验报告
![燃料电池综合特性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f76e165be23482fb4da4ce8.png)
燃料电池综合特性实验【实验背景】燃料电池以氢和氧为燃料,通过电化学反应直接产生电力,能量转换效率高于燃烧燃料的热机。
燃料电池的反应生成物为水,对环境无污染,单位体积氢的储能密度远高于现有的其它电池。
因此它的应用从最早的宇航等特殊领域,到现在人们积极研究将其应用到电动汽车,手机电池等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各国都投入巨资进行研发。
按燃料电池使用的电解质或燃料类型,可将现在和近期可行的燃料电池分为碱性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磷酸燃料电池,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6种主要类型,本实验研究其中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能源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动力,长期依赖矿物能源使我们面临环境污染之害,资源枯竭之困。
为了人类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各国都致力于研究开发新型能源。
未来的能源系统中,太阳能将作为主要的一次能源替代目前的煤,石油和天然气,而燃料电池将成为取代汽油,柴油和化学电池的清洁能源。
【摘要】燃料电池尤其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以其高功率密度、高能量转换效率、可低温启动、环境友好等突出优点而受到瞩目。
本实验包含太阳能电池发电(光能—电能转换),电解水制取氢气(电能—氢能转换),燃料电池发电(氢能—电能转换)几个环节,形成了完整的能量转换,储存,使用的链条。
本实验通过研究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测量其输出特性,计算燃料电池的最大输出功率及效率并验证法拉第电解定律。
测量太阳能电池的特性,做出所测太阳能电池的伏安特性曲线,电池输出功率随输出电压的变化曲线。
获取太阳能电池的开路电压,短路电流,最大输出功率等。
【关键词】燃料电池,电解池,太阳能电池一、实验目的:1、了解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
2、观察仪器的能量转换过程:光能→太阳能电池→电能→电解池→氢能(能量储存)→燃料电池→电能3、测量燃料电池输出特性,做出所测燃料电池的伏安特性(极化)曲线,电池输出功率随输出电压的变化曲线。
计算燃料电池的最大输出功率及效率。
燃料电池物理实验报告
![燃料电池物理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ac5999a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d6.png)
燃料电池物理实验报告燃料电池物理实验报告燃料电池作为一种新型的清洁能源技术,具有高效、环保、可持续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能源储备和电力供应等领域。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物理实验的方式,深入了解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性能特点以及相关参数的测量方法。
1.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了解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并掌握测量燃料电池性能的方法。
同时,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评估燃料电池的性能表现。
2. 实验装置实验所使用的装置包括燃料电池、电压表、电流表、电阻箱、电解液、氢气等。
其中,燃料电池是实验的核心部分,它由阳极、阴极和电解质层组成。
3. 实验步骤3.1 准备工作首先,将燃料电池放置在通风良好的实验室中,并连接好电流表和电压表。
然后,准备好所需的氢气和电解液。
3.2 实验操作将氢气通过阳极注入燃料电池,同时将空气通过阴极注入。
在实验过程中,通过调整电阻箱的阻值,控制电流的大小。
同时,记录下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
3.3 数据记录与分析在实验过程中,记录下不同电流下的电压值,并绘制电流-电压曲线。
根据曲线的变化趋势,分析燃料电池的性能表现。
4.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电流-电压曲线,根据曲线的变化可以看出燃料电池的性能特点。
在低电流下,电压随电流的增加而线性增加,这是因为燃料电池的内阻较小,电流通过时电压损失较小。
而在高电流下,电压随电流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这是因为燃料电池的内阻逐渐增大,电流通过时电压损失较大。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计算出燃料电池的输出功率和效率。
输出功率可以通过电流和电压的乘积得到,而效率则可以通过输出功率与输入的化学能之比计算得到。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评估燃料电池的性能表现,并与其他能源技术进行比较。
5.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同时,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评估燃料电池的性能表现。
燃料电池作为一种新型的清洁能源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免费下载】燃料电池综合特性实验报告
![【免费下载】燃料电池综合特性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eee656b52ea551811a68750.png)
1、燃料电池
氢气 阳极流场板
阳极
2H2 H+
负载电路
e
e H+
H+
H+ 2H2O
阳极催化层 质子交换膜 阴极催化层
图 1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结构示意图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如上图)在常温下工作,其基本结构如图 1 所示。
目前广泛采用的全氟璜酸质子交换膜为固体聚合物薄膜,厚度
0.05~0.1mm,它提供氢离子(质子)从阳极到达阴极的通道,而电子或气体不
2、 水的电解
将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与燃料电池中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互为逆过
程。水电解装置同样因电解质的不同而各异,碱性溶液和质子交换膜是最好的
电解质。若以质子交换膜为电解质,可在图 1 右边电极接电源正极形成电解的
阳极,在其上产生氧化反应 2H2O = O2+4H++4e。左边电极接电源负极形成电解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
1、质子交换膜电解池的特性测量 理论分析表明,若不考虑电解器的能量损失,在电解器上加 1.48 伏电压就 可使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实际由于各种损失,输入电压高于 1.6 伏电解器才 开始工作。 电解器的效率为:
电解
Hale Waihona Puke 1.48 U 输入100%
输入电压较低时虽然能量利用率较高,但电流小,电解的速率低,通常使
2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系电,力根通保据过护生管高产线中工敷资艺设料高技试中术卷资,配料不置试仅技卷可术要以是求解指,决机对吊组电顶在气层进设配行备置继进不电行规保空范护载高与中带资负料荷试下卷高问总中题体资,配料而置试且时卷可,调保需控障要试各在验类最;管大对路限设习度备题内进到来行位确调。保整在机使管组其路高在敷中正设资常过料工程试况中卷下,安与要全过加,度强并工看且作护尽下关可都于能可管地以路缩正高小常中故工资障作料高;试中对卷资于连料继接试电管卷保口破护处坏进理范行高围整中,核资或对料者定试对值卷某,弯些审扁异核度常与固高校定中对盒资图位料纸置试,.卷保编工护写况层复进防杂行腐设自跨备动接与处地装理线置,弯高尤曲中其半资要径料避标试免高卷错等调误,试高要方中求案资技,料术编试交写5、卷底重电保。要气护管设设装线备备置敷4高、调动设中电试作技资气高,术料课中并3中试、件资且包卷管中料拒含试路调试绝线验敷试卷动槽方设技作、案技术,管以术来架及避等系免多统不项启必方动要式方高,案中为;资解对料决整试高套卷中启突语动然文过停电程机气中。课高因件中此中资,管料电壁试力薄卷高、电中接气资口设料不备试严进卷等行保问调护题试装,工置合作调理并试利且技用进术管行,线过要敷关求设运电技行力术高保。中护线资装缆料置敷试做设卷到原技准则术确:指灵在导活分。。线对对盒于于处调差,试动当过保不程护同中装电高置压中高回资中路料资交试料叉卷试时技卷,术调应问试采题技用,术金作是属为指隔调发板试电进人机行员一隔,变开需压处要器理在组;事在同前发一掌生线握内槽图部内 纸故,资障强料时电、,回设需路备要须制进同造行时厂外切家部断出电习具源题高高电中中源资资,料料线试试缆卷卷敷试切设验除完报从毕告而,与采要相用进关高行技中检术资查资料和料试检,卷测并主处且要理了保。解护现装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最新燃料电池综合特性的研究
![最新燃料电池综合特性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2530f0fe009581b6bd9ebff.png)
燃料电池综合特性的研究------------------------------------------作者xxxx------------------------------------------日期xxxx燃料电池综合特性的研究隋永德(中国海洋大学地信11级 050422011034)摘要:燃料电池是一种清洁能源,通过实验了解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测量质子交换膜电解池特性,验证法拉第电解定律,测量燃料电池的输出特性。
燃料电池通过电化学反应,直接将化学能转换成电能。
关键词:质子交换膜电解池、燃料电池、输出特性、极化特性曲线引言:燃料电池(Fuel Cell)是一种将存在与燃料与氧化剂中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发电装置。
燃料和空气分别送进燃料电池,电就被奇妙地生产出来。
燃料电池由德国物理学及化学家尚班()于1838年提出,并刊登在当时著名的科学杂志。
英国物理学家威廉·葛洛夫()于1839年2月同样发现了燃料电池现象并做了设计草图。
燃料电池不污染环境,通过电化学反应,而不采用燃烧或储能方式。
燃料电池只产生水和热。
如果氢气通过可再生能源产生(光伏电池板、风能发电等),整个过程就不产生有害物质。
燃料电池无噪音。
按燃料电池使用的电解质或燃料类型,可将燃料电池分为以下六种:碱性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磷酸燃料电池、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本实验研究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氢气用电解水获得。
发展瓶颈:尽管燃料电池有诸多优势,但目前受燃料电池造价偏高、碳氢化合物燃料无法直接利用及氢气储存技术还不够发达,因此目前燃料电池还不能广泛应用。
1、实验原理质子交换膜(Proton exchange membrane,简称PEM)燃料电池,在原理上相当于水电解的“逆”装置,其单电池由阳极、阴极和质子交换膜组成,阳极为氢燃料发生氧化的场所,阴极为氧化剂还原的场所,两级都有加速电极化学反应的催化剂,质子交换膜作为电解质。
实验2 燃料电池综合特性实验仪
![实验2 燃料电池综合特性实验仪](https://img.taocdn.com/s3/m/8d78d8a069dc5022aaea0097.png)
2.简述测量燃料电池开路电压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3.测量太阳能电池的输出特性时,会发现即使不打开仪器的照射光源,太阳能电池也会有输出电压,为什么?
数据表格:
1.记录所用测量仪器的仪器误差:
2.列出数据记录表格:
教师签字:
月日
大学物理实验预习报告
姓名
实验班号
实验号
实验四十燃料电池综合特性实验仪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及仪器介绍:
1.简述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
2.简述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3.简述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
4.简述电解池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5.简述燃料电池使用时的注意事项。6来自简述太阳能电池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实验内容及步骤:
燃料电池综合实验
![燃料电池综合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d87c1e725acfa1c7aa00cc45.png)
燃料电池综合实验马新鑫 物基 2011301020001【实验目的】1.了解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2.观察仪器的能量转换过程;3.测量燃料电池输出特性,作出所测燃料电池的伏安特性(极化)曲线,电池输出功率随输出电压的变化曲线;4.测量质子交换膜电解池的特性,验证法拉第电解定律。
【实验原理】1、燃料电池主要包括三部分:质子交换膜、催化层、阳极和阴极。
质子交换膜,它提供氢离子(质子)从阳极到达阴极的通道,而电子或气体不能通过。
催化层是将纳米量级的的铂粒子用化学或物理的方法附着在质子交换膜表面,厚度约0.03mm ,对阳极氢的氧化和阴极氧的还原起催化作用。
膜两边的阳极和阴极由石墨化的碳纸或碳布做成,厚度0.2~0.5mm ,导电性能良好,其上的微孔提供气体进入催化层的通道,又称为扩散层。
进入阳极的氢气通过电极上的扩散层到达质子交换膜。
氢分子在阳极催化剂的作用下解离为2个氢离子,即质子,并释放出2个电子,阳极反应为:H 2 = 2H ++2e氢离子以水合质子H +(nH 2O )的形式,通过质子交换膜到达阴极,实现质子导电。
在电池的另一端,氧气或空气通过阴极扩散层到达阴极催化层,在阴极催化层的作用下,氧与氢离子和电子反应生成水,阴极反应为:O 2+4H ++4e = 2H 2O阴极反应使阴极缺少电子而带正电,结果在阴阳极间产生电压,在阴阳极间接通外电路,就可以向负载输出电能。
总的化学反应如下:2H 2+O 2 = 2H 2O理论分析表明,若不考虑电解器的能量损失,在电解器上加1.48伏电压就可使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实际由于各种损失,输入电压高于1.6伏电解器才开始工作。
电解器的效率为:1.48100%U η=⨯电解输入根据法拉第电解定律,电解生成物的量与输入电量成正比。
在标准状态下(温度为零 ︒C ,电解器产生的氢气保持在1个大气压),设电解电流为I ,经过时间t 生产的氢气体积(氧气体积为氢气体积的一半)的理论值为:22.42ItV F=⨯氢气 式中F = e N = 9.65×104库仑/摩尔为法拉第常数,e = 1.602×10-19库仑为电子电量,N = 6.022×1023为阿伏伽德罗常数,It/2F 为产生的氢分子的摩尔(克分子)数,22.4升为标准状态下气体的摩尔体积。
燃料电池综合特性研究
![燃料电池综合特性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e97d90f4b73f242326c5f17.png)
实验题目:燃料电池综合特性的研究实验目的:1.了解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2.观察仪器的能量转换过程:光能→太阳能电池→电能→电解池→氢能(能量储存)→燃料电池→电能3.测量燃料电池输出特性,作出所测燃料电池的伏安特性(极化)曲线,电池输出功率随输出电压的变化曲线。
计算燃料电池的最大输出功率及效率4.测量质子交换膜电解池的特性,验证法拉第电解定律5.测量太阳能电池的特性,作出所测太阳能电池的伏安特性曲线,电池输出功率随输出电压的变化曲线。
获取太阳能电池的开路电压,短路电流,最大输出功率,填充因子等特性参数。
实验原理:一、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如上图)在常温下工作,其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
目前广泛采用的全氟璜酸质子交换膜为固体聚合物薄膜,厚度0.05~0.1mm,它提供氢离子(质子)从阳极到达阴极的通道,而电子或气体不能通过。
膜两边的阳极和阴极由石墨化的碳纸或碳布做成,厚度0.2~0.5mm,导电性能良好,其上的微孔提供气体进入催化层的通道,又称为扩散层。
进入阳极的氢气通过电极上的扩散层到达质子交换膜。
氢分子在阳极催化剂的作用下解离为2个氢离子,即质子,并释放出2个电子,阳极反应为:H2= 2H++2e (1)氢离子以水合质子H+(nH2O)的形式,在质子交换膜中从一个璜酸基转移到另一个璜酸基,最后到达阴极,实现质子导电,质子的这种转移导致阳极带负电。
在电池的另一端,氧气或空气通过阴极扩散层到达阴极催化层,在阴极催化层的作用下,氧与氢离子和电子反应生成水,阴极反应为:O2+4H++4e = 2H2O (2)阴极反应使阴极缺少电子而带正电,结果在阴阳极间产生电压,在阴阳极间接通外电路,就可以向负载输出电能。
总的化学反应如下:2H2+O2= 2H2O (3)二、水的电解将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与燃料电池中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互为逆过程。
水电解装置同样因电解质的不同而各异,碱性溶液和质子交换膜是最好的电解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燃料电池综合特性实验论文作者:宋东辉学号:03482015010单位:二十二连二区队A组燃料电池综合特性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2.观察仪器的能量转换过程:电能→电解池→氢能(能量储存)→燃料电池→电能3.测量燃料电池输出特性,作出所测燃料电池的伏安特性(极化)曲线,电池输出功率随输出电压的变化曲线。
计算燃料电池的最大输出功率及效率4.测量质子交换膜电解池的特性,验证法拉第电解定律二、实验原理:1、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如上图)在常温下工作,其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
目前广泛采用的全氟璜酸质子交换膜为固体聚合物薄膜,厚度0.05~0.1mm,它提供氢离子(质子)从阳极到达阴极的通道,而电子或气体不能通过。
膜两边的阳极和阴极由石墨化的碳纸或碳布做成,厚度0.2~0.5mm,导电性能良好,其上的微孔提供气体进入催化层的通道,又称为扩散层。
进入阳极的氢气通过电极上的扩散层到达质子交换膜。
氢分子在阳极催化剂的作用下解离为2个氢离子,即质子,并释放出2个电子,阳极反应为:H2 = 2H++2e (1)氢离子以水合质子H+(nH2O)的形式,在质子交换膜中从一个璜酸基转移到另一个璜酸基,最后到达阴极,实现质子导电,质子的这种转移导致阳极带负电。
在电池的另一端,氧气或空气通过阴极扩散层到达阴极催化层,在阴极催化层的作用下,氧与氢离子和电子反应生成水,阴极反应为:O2+4H++4e = 2H2O (2)阴极反应使阴极缺少电子而带正电,结果在阴阳极间产生电压,在阴阳极间接通外电路,就可以向负载输出电能。
总的化学反应如下:2H2+O2 = 2H2O (3)2、水的电解将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与燃料电池中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互为逆过程。
水电解装置同样因电解质的不同而各异,碱性溶液和质子交换膜是最好的电解质。
若以质子交换膜为电解质,可在图1右边电极接电源正极形成电解的阳极,在其上产生氧化反应2H2O = O2+4H++4e。
左边电极接电源负极形成电解的阴极,阳极产生的氢离子通过质子交换膜到达阴极后,产生还原反应2H++2e = H2。
即在右边电极析出氧,左边电极析出氢。
作燃料电池或作电解器的电极在制造上通常有些差别,燃料电池的电极应利于气体吸纳,而电解器需要尽快排出气体。
燃料电池阴极产生的水应随时排出,以免阻塞气体通道,而电解器的阳极必须被水淹没。
实验仪器:仪器的构成如上图所示。
燃料电池,电解池,太阳能电池的原理见实验原理部分。
3、质子交换膜质子交换膜必需含有足够的水分,才能保证质子的传导。
但水含量又不能过高,否则电极被水淹没,水阻塞气体通道,燃料不能传导到质子交换膜参与反应。
如何保持良好的水平衡关系是燃料电池设计的重要课题。
为保持水平衡,我们的电池正常工作时排水口打开,在电解电流不变时,燃料供应量是恒定的。
若负载选择不当,电池输出电流太小,未参加反应的气体从排水口泄漏,燃料利用率及效率都低。
在适当选择负载时,燃料利用率约为90%。
4、气水塔气水塔为电解池提供纯水(2次蒸馏水),可分别储存电解池产生的氢气和氧气,为燃料电池提供燃料气体。
每个气水塔都是上下两层结构,上下层之间通过插入下层的连通管连接,下层顶部有一输气管连接到燃料电池。
初始时,下层近似充满水,电解池工作时,产生的气体会汇聚在下层顶部,通过输气管输出。
若关闭输气管开关,气体产生的压力会使水从下层进入上层,而将气体储存在下层的顶部,通过管壁上的刻度可知储存气体的体积。
两个气水塔之间还有一个水连通管,加水时打开使两塔水位平衡,实验时切记关闭该连通管。
风扇作为定性观察时的负载,可变负载作为定量测量时的负载。
5、测试仪测试仪面板如上图所示。
测试仪可测量电流,电压。
若不用太阳能电池作电解池的电源,可从测试仪供电输出端口向电解池供电。
实验前需预热15分钟。
区域1——电流表部分:做为一个独立的电流表使用。
其中:两个档位:2A档和200mA档,可通过电流档位切换开关选择合适的电流档位测量电流。
两个测量通道:电流测量Ⅰ和电流测量Ⅱ。
通过电流测量切换键可以同时测量两条通道的电流。
区域2——电压表部分:做为一个独立的电压表使用。
共有两个档位:20V档和2V 档,可通过电压档位切换开关选择合适的电压档位测量电压。
区域3——恒流源部分:为燃料电池的电解池部分提供一个从0~350mA 的可变恒流源。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1、质子交换膜电解池的特性测量理论分析表明,若不考虑电解器的能量损失,在电解器上加1.48伏电压就可使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实际由于各种损失,输入电压高于1.6伏电解器才开始工作。
电解器的效率为:1.48100%U η=⨯电解输入 (4)输入电压较低时虽然能量利用率较高,但电流小,电解的速率低,通常使电解器输入电压在2伏左右。
根据法拉第电解定律,电解生成物的量与输入电量成正比。
在标准状态下(温度为零 ︒C ,电解器产生的氢气保持在1个大气压),设电解电流为I ,经过时间t 生产的氢气体积(氧气体积为氢气体积的一半)的理论值为:22.42It V F=⨯氢气升 (5) 式中F = e N = 9.65×104 库仑/摩尔为法拉第常数,e = 1.602×10-19库仑为电子电量,N = 6.022×1023为阿伏伽德罗常数,It/2F 为产生的氢分子的摩尔(克分子)数,22.4升为标准状态下气体的摩尔体积。
若实验时的摄氏温度为T ,所在地区气压为P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对(5)式作修正:0273.1622.4273.162P T It V P F+=⋅⋅⨯氢气升 (6) 式中P 0为标准大气压。
自然环境中,大气压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如温度和海拔高度等,其中海拔对大气压的影响最为明显.由国家标准GB4797.2-2005可查到,海拔每升高1000米,大气压下降约10%。
由于水的分子量为18,且每克水的体积为1cm 3,故电解池消耗的水的体积为:353189.33102It V cm It cm F-=⨯=⨯水 (7) 应当指出,(6),(7)式的计算对燃料电池同样适用,只是其中的I 代表燃料电池输出电流,V 氢气代表燃料消耗量,V 水代表电池中水的生成量。
确认气水塔水位在水位上限与下限之间。
将测试仪的电压源输出端串连电流表后接入电解池,将电压表并联到电解池两端。
将气水塔输气管止水夹关闭,调节恒流源输出到最大(旋钮顺时针旋转到底),让电解池迅速的产生气体。
当气水塔下层的气体低于最低刻度线的时候,打开气水塔输气管止水夹,排出气水塔下层的空气。
如此反复2~3次后,气水塔下层的空气基本排尽,剩下的就是纯净的氢气和氧气了。
根据表1中的电解池输入电流大小,调节恒流源的输出电流,待电解池输出气体稳定后(约1分钟),关闭气水塔输气管。
测量输入电流,电压及产生一定体积的气体的时间,记入表1中。
表1 电解池的特性测量由(6)式计算氢气产生量的理论值。
与氢气产生量的测量值比较。
若不管输入电压与电流大小,氢气产生量只与电量成正比,且测量值与理论值接近,即验证了法拉第定律。
1、燃料电池输出特性的测量在一定的温度与气体压力下,改变负载电阻的大小,测量燃料电池的输出电压与输出电流之间的关系,如图5所示。
电化学家将其称为极化特性曲线,习惯用电压作纵坐标,电流作横坐标。
理论分析表明,如果燃料的所有能量都被转换成电能,则理想电动势为1.48伏。
实际燃料的能量不可能全部转换成电能,例如总有一部分能量转换成热能,少量的燃料分子或电子穿过质子交换膜形成内部短路电流等,故燃料电池的开路电压低于理想电动势。
随着电流从零增大,输出电压有一段下降较快,主要是因为电极表面的反应速度有限,有电流输出时,电极表面的带电状态改变,驱动电子输出阳极或输入阴极时,产生的部分电压会被损耗掉,这一段被称为电化学极化区。
输出电压的线性下降区的电压降,主要是电子通过电极材料及各种连接部件,离子通过电解质的阻力引起的,这种电压降与电流成比例,所以被称为欧姆极化区。
输出电流过大时,燃料供应不足,电极表面的反应物浓度下降,使输出电压迅速降低,而输出电流基本不再增加,这一段被称为浓差极化区。
综合考虑燃料的利用率(恒流供应燃料时可表示为燃料电池电流与电解电流之比)及输出电压与理想电动势的差异,燃料电池的效率为:100%1001.48 1.48U P I I I η=⋅⨯⨯输出输出电池电池电解电解=% (8) 某一输出电流时燃料电池的输出功率相当于图5中虚线围出的矩形区,在使用燃料电池时,应根据伏安特性曲线,选择适当的负载匹配,使效率与输出功率达到最大。
实验时让电解池输入电流保持在300mA ,关闭风扇。
将电压测量端口接到燃料电池输出端。
打开燃料电池与气水塔之间的氢气、氧气连接开关,等待约10分钟,让电池中的燃料浓度达到平衡值,电压稳定后记录开路电压值。
将电流量程按钮切换到200mA 。
可变负载调至最大,电流测量端口与可变负载串联后接入燃料电池输出端,改变负载电阻的大小,使输出电压值如表2所示(输出电压值可能无法精确到表中所示数值,只需相近即可),稳定后记录电压电流值。
负载电阻猛然调得很低时,电流会猛然升到很高,甚至超过电解电流值,这种情况是不稳定的,重新恢复稳定需较长时间。
为避免出现这种情况,输出电流高于210mA 后,每次调节减小电阻0.5Ω,输出电流高于240mA 后,每次调节减小电阻0.2Ω,每测量一点的平衡时间稍长一些(约需5分钟)。
稳定后记录电压电流值。
表2 燃料电池输出特性的测量 电解电流=mA作出所测燃料电池的极化曲线。
作出该电池输出功率随输出电压的变化曲线。
该燃料电池最大输出功率是多少?最大输出功率时对应的效率是多少?实验完毕,关闭燃料电池与气水塔之间的氢气氧气连接开关,切断电解池输入电源。
【注意事项】1. 使用前应首先详细阅读说明书。
2. 该实验系统必须使用去离子水或二次蒸馏水,容器必须清洁干净,否则将损坏系统。
3. PEM电解池的最高工作电压为6V,最大输入电流为1000mA,否则将极大地伤害PEM电解池。
4. PEM电解池所加的电源极性必须正确,,否则将毁坏电解池并有起火燃烧的可能。
5. 绝不允许将任何电源加于PEM燃料电池输出端,否则将损坏燃料电池。
6. 气水塔中所加入的水面高度必须在上水位线与下水位线之间,以保证PEM燃料电池正常工作。
7. 该系统主体系有机玻璃制成,使用中需小心,以免打坏和损伤。
8. 太阳能电池板和配套光源在工作时温度很高,切不可用手触摸,以免被烫伤。
9. 绝不允许用水打湿太阳能电池板和配套光源,以免触电和损坏该部件。
10. 配套“可变负载”所能承受的最大功率是1W,只能使用于该实验系统中。
11. 电流表的输入电流不得超过2A,否则将烧毁电流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