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服务型制造专项行动指引
装备制造业服务型制造发展的模式与路径
现代经济信息354装备制造业服务型制造发展的模式与路径胡效洋 大庆油田力神泵业公司摘要: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我国制造业发展迅速,产业规模和生产能力得到长足提高和发展的同时,促进了我国制造业产业改革进一步的深化进行。
2015年5月,《中国制造2025》首次将制造业发展提高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并明确指出服务型制造和智能制造是我国制造业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也是我国实现“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转变的重要途径。
笔者从服务型制造的基本概念入手,就其发展模式和具体路径,发表几点看法,以供相关单位参考。
关键词:装备制造业;服务型制造;发展模式;发展路径中图分类号:F426.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8-0354-01近几年,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迅速,无论是产业规模和生产能力,均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提高,促使我国逐步跻身世界制造大国之列。
但由于我国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掌握较少,导致我国距离世界强国还存在着一定的距离。
在这种环境背景下,促进制造业进一步的产业深化改革,使其完成“粗放型经济”到“集约型经济”的转变,大力发展服务型经济,是我国制造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方向。
同时,2015年5月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中,也明确指出了服务型制造和智能制造是我国制造业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因此,从服务型制造基本概念入手,探讨服务型制造基本模式和发展路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服务型制造基本概念分析服务型制造相关概念是在制造业与服务业相互融合的背景下提出的。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现代制造业的业务模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实现了由传统的以产品为中心到现代的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思想转变。
“服务型制造”就是在制造投入和产出过程中,均表现出服务化特征的制造生产模式。
从制造投入的角度分析,制造企业需在产品制造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制造生产过程中生产性服务的支撑作用,进而提高制造的设计研发能力和企业核心竞争力;从制造产出的角度分析,制造企业需在充分满足客户需求的基础上,完善企业对外的产品服务系统,以不断提高自身的制造服务能力和水平。
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发展服务型制造专项行动计划的实施意见
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发展服务型制造专项行动计划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泉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5.08•【字号】泉政文〔2015〕95号•【施行日期】2015.0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服务贸易正文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发展服务型制造专项行动计划的实施意见泉政文〔2015〕95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泉州开发区、泉州台商投资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为深入贯彻落实“泉州制造2025”三大攻坚行动之一的《泉州市发展服务型制造专项行动计划》,推动我市工业化、服务化深度融合,促进泉州制造业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特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总体思路:以“泉州制造2025”为发展愿景,以技术引领、创新驱动、市场主导、项目带动为原则,以制造业转型升级需求为导向,支持制造系统的生产模式、商业模式、产品设计服务、供应链服务、系统服务等方面的转变和提升,全面推动泉州制造业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促进泉州工业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具体目标:至2020年,建成20个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建成、运营网商(虚拟)产业园,建设、完善5个省级以上示范物流园区,培育百家服务型制造转型示范企业。
每年新增“AAA”级以上物流企业10家;每年新增市级以上工业设计中心8个,组织举办1~3场工业设计大赛;每年重点培育发展一批网络品牌,重点培育10个特色凸显的电子商务镇、社区(村);每年培育一批商业模式创新示范企业。
二、大力推进服务平台建设(一)支持供应链智能化平台发展。
重点在纺织鞋服、机械装备、建材家居、食品产业、工艺制品等行业领域培育一批特色凸显、发展潜力好的供应链平台。
在推进产业供应链智能化过程中,对结算地在泉州且年交易额超过2亿元的供应链智能化服务平台,每家一次性给予50万元奖励。
(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商务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泉州开发区、泉州台商投资区管委会)(二)推动电子商务平台发展。
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委员会关于印发《江西省发展服务型制造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委员会关于印发《江西省发展服务型制造专项行动实施方
案》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委员会
•【公布日期】2017.11.20
•【字号】
•【施行日期】2017.11.20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工业和信息化管理其他规定
正文
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委员会关于印发《江西省发展服务型制造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设区市、省直管试点县(市)工信委(局)、发改委(局)、赣江新区经发局:为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我省制造业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推动我省产业转型升级,我们编制了《江西省发展服务型制造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现印发给你们,请贯彻执行。
江西省工信委江西省发改委
2017年11月20日附件(略)。
服务型制造业发展的内容与方法
服务型制造业发展的内容与方法一,服务型制造业1,概念服务型制造是制造与服务融合发展的新型制造模式和产业形态,是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的重要方向。
2,发展目标1)到2022年,新遴选培育200家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100家示范平台(包括应用服务提供商)、100个示范项目、20个示范城市,服务型制造理念得到普遍认可,服务型制造主要模式深入发展,制造业企业服务投入和服务产出显著提升,示范企业服务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达到30%以上。
2)支撑服务型制造发展的标准体系、人才队伍、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制造与服务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融合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带动作用更加明显。
3)到2025年,继续遴选培育一批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平台、项目和城市,示范引领作用全面显现,服务型制造模式深入应用。
4)培育一批掌握核心技术的应用服务提供商,服务型制造发展生态体系趋于完善,服务提升制造业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作用显著增强,形成一批服务型制造跨国领先企业和产业集群,制造业在全球产业分工和价值链中的地位明显提升,服务型制造成为制造强国建设的有力支撑。
二,服务型制造业发展的内容1,推动服务型制造创新发展1)工业设计服务。
实施制造业设计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加强工业设计基础研究和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建立开放共享的数据资源库,夯实工业设计发展基础。
创新设计理念,加强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支持面向制造业设计需求,搭建网络化的设计协同平台,开展众创、众包、众设等模式的应用推广,提升工业设计服务水平。
推进设计成果转化应用,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完善工业设计人才职业发展通道,构建设计发展良好生态。
2)定制化服务。
综合利用5G、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建立数字化设计与虚拟仿真系统,发展个性化设计、用户参与设计、交互设计,推动零件标准化、配件精细化、部件模块化和产品个性化重组,推进生产制造系统的智能化、柔性化改造,增强定制设计和柔性制造能力,发展大批量个性化定制服务。
工信部 国家发改委中国工程院关于印发《发展服务型制造专项行动指南》的通知工信部联产业〔2016〕231号
发展服务型制造专项行动指南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国发〔2015〕28号),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机遇,促进制造业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特制定本行动指南。
本行动指南指导期为2016-2018年,将根据服务型制造发展需要滚动发布。
一、现实意义服务型制造,是制造与服务融合发展的新型产业形态,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
制造业企业通过创新优化生产组织形式、运营管理方式和商业发展模式,不断增加服务要素在投入和产出中的比重,从以加工组装为主向“制造+服务”转型,从单纯出售产品向出售“产品+服务”转变,有利于延伸和提升价值链,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
发展服务型制造,是增强产业竞争力、推动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必然要求。
我国是全球第一制造大国,但制造业在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总体处在中低端,面临着资源环境约束强化和生产要素成本上升等问题,主要依靠资源要素投入和规模扩张的粗放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
发展服务型制造,以创新设计为桥梁,推动企业立足制造、融入服务,优化供应链管理,深化信息技术服务和相关金融服务等应用,升级产品制造水平提升制造效能,拓展产品服务能力提升客户价值,能够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中实现制造业可持续发展,打造产业竞争新优势。
发展服务型制造,是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主动选择。
工业化进程中产业分工协作不断深化,催生制造业的服务化转型。
信息化特别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深度应用,加速服务型制造的创新发展。
发达经济体实践证明,发展服务型制造是抢占价值链高端的有效途径。
当前,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正在发生深刻调整,我国制造业亟需补足短板,实现转型发展。
同时,我国也迎来与全球同步创新的难得机遇,“中国制造+互联网”的深入推进为服务型制造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和强大技术支持,必须加快制造与服务的协同融合,才能重塑制造业价值链,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
发展服务型制造,是有效改善供给体系、适应消费结构升级的重要举措。
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举措
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举措随着经济的发展,制造业也在不断向服务型制造转型。
服务型制造是指在传统制造业的基础上,通过提供产品与服务的深度融合和升级,以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的制造形态。
下面将介绍一些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的举措。
一、定制化生产服务型制造企业通过定制化生产来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
他们采用灵活的生产方式,实现产品的快速设计和生产。
通过与客户深度沟通,了解客户需求,并提供个性化设计和生产方案。
举个例子,一家家具制造企业可以提供根据客户家居空间尺寸、颜色喜好等个性化定制的家具,让客户能更好地和家具融为一体,实现更好的使用体验。
二、增值服务服务型制造企业通过增值服务来提升产品的附加值。
他们除提供产品本身外,还提供包括安装、维修、培训等在内的一系列增值服务。
举个例子,一家机械设备制造企业可以提供设备的安装、调试、培训等服务,并提供定期的维护保养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客户的满意度。
三、节能环保服务型制造企业注重节能环保,在产品设计和生产中考虑环境因素。
他们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和材料,减少能源的消耗和废弃物的排放。
举个例子,一家汽车制造企业可以采用混合动力和电动汽车技术,减少燃油的使用,降低尾气排放,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四、数字化转型服务型制造企业鼓励和加强数字化转型。
他们通过引入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实现对生产、销售和服务过程的智能化管理和控制。
举个例子,一家智能电器制造企业可以通过手机APP实现用户对家电的远程控制和管理,提供个性化的使用体验。
五、创新研发服务型制造企业注重创新研发,不断推出新产品和服务。
他们加强与科研机构、高校等的合作,引入先进的技术和创新的理念。
举个例子,一家数码产品制造企业可以通过持续的研发推出新产品,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高性能产品的需求。
六、产业链协同服务型制造企业通过产业链协同,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优化。
他们与上下游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开展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等活动。
举个例子,一家汽车制造企业可以与零部件供应商、经销商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形成供应链闭环,提高整体效率和竞争力。
我国服务型制造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我国服务型制造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作者:徐宁来源:《商业文化》2020年第18期服务型制造作为实现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的重要抓手,是实现制造强国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也是有效改善供给体系、适应消费结构升级的重要举措。
本文梳理了我国服务型制造现阶段的发展成果,分析我国服务型制造发展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即强化服务型制造相关研究、构建一体化的产业政策体系、打造完善的产业生态系统、构建服务型制造标准体系,为下一阶段的服务型制造发展指明方向。
服务型制造作为实现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的重要抓手,是实现制造强国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是有效改善供给体系、适应消费结构升级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制造业由大变强、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2016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工程院联合印发了《发展服务型制造专项行动指南》(以下简称《行动指南》),鼓励制造业企业增加服务要素投入,以制造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为导向,以价值链增值为主线,加强政策引导,营造融合发展的生态,以增强支撑保障能力,推动服务型制造向专业化、协同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文件发布后,我国的服务型制造实现了快速发展,形成了较为丰富的政策成果。
本文在全面总结现阶段我国服务型制造的发展现状,分析服务型制造发展环境,根据新形势、新变化、新要求,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为下一阶段的服务型制造发展指明方向。
服务型制造发展成果梳理相关政策体系逐步健全2016年7月,《行动指南》发布以来,地方省市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陆续出台了促进服务型制造的专项行动计划或实施方案。
以“服务型制造”为关键词,检索各省经主管部门网站发布的信息,可知截止至2020年5月全国共计有14个省(直辖市)先后发布了服务型制造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与细则,辽宁、安徽、四川、湖北、重庆、上海、浙江等省市发布服务型制造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与细则,郑州、嘉兴、泉州等地级市发布配套支持文件,多层级、成体系、广覆盖的政策体系逐步形成。
服务型制造业发展的内容与方法
服务型制造业发展的内容与方法一,服务型制造业1,概念服务型制造是制造与服务融合发展的新型制造模式和产业形态,是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的重要方向。
2,发展目标1)到2022年,新遴选培育200家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100家示范平台(包括应用服务提供商)、100个示范项目、20个示范城市,服务型制造理念得到普遍认可,服务型制造主要模式深入发展,制造业企业服务投入和服务产出显著提升,示范企业服务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达到30%以上。
2)支撑服务型制造发展的标准体系、人才队伍、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制造与服务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融合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带动作用更加明显。
3)到2025年,继续遴选培育一批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平台、项目和城市,示范引领作用全面显现,服务型制造模式深入应用。
4)培育一批掌握核心技术的应用服务提供商,服务型制造发展生态体系趋于完善,服务提升制造业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作用显著增强,形成一批服务型制造跨国领先企业和产业集群,制造业在全球产业分工和价值链中的地位明显提升,服务型制造成为制造强国建设的有力支撑。
二,服务型制造业发展的内容1,推动服务型制造创新发展1)工业设计服务。
实施制造业设计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加强工业设计基础研究和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建立开放共享的数据资源库,夯实工业设计发展基础。
创新设计理念,加强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支持面向制造业设计需求,搭建网络化的设计协同平台,开展众创、众包、众设等模式的应用推广,提升工业设计服务水平。
推进设计成果转化应用,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完善工业设计人才职业发展通道,构建设计发展良好生态。
2)定制化服务。
综合利用5G、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建立数字化设计与虚拟仿真系统,发展个性化设计、用户参与设计、交互设计,推动零件标准化、配件精细化、部件模块化和产品个性化重组,推进生产制造系统的智能化、柔性化改造,增强定制设计和柔性制造能力,发展大批量个性化定制服务。
关于加快推进制造业主辅分离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的实施方案
关于加快推进制造业主辅分离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的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主辅分离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的若干意见》(X政办〔X〕X号)、《X省加快推进主辅分离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资金扶持和奖励实施细则》(X经信服务〔X〕X号)精神,促进我市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实施方案如下:一、基本原则1.依法依规,创新推进。
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遵循产业发展规律,推进产业链细分,创新分离模式。
重点鼓励企业走集团化经营道路,使分离后新设的生产性服务子公司在依托原有业务基础上,逐步向行业、社会提供服务,最终发展成为第三方生产性服务企业。
2.企业自主,政府引导。
在坚持企业自愿的基础上,政府重点做好引导工作,各部门协调推进,给予一定的政策和资金扶持,调动政府和企业双方的积极性。
3.试点示范,分步实施。
在推进企业主辅分离过程中,要按照“典型示范、重点突破、循序渐进、分步推进”的工作方法,根据不同行业和企业特点,针对服务配套的水平和层次,区别对待,突出重点,有序推进。
4.突出主业,注重实效。
从企业实际出发,采用自行组建生产性服务业企业或将非核心业务委托给社会化、专业化服务企业等模式,将内部非核心业务分离。
二、发展目标1.制造业主辅分离方面。
到X年,力争30家以上大中型制造业企业实施主辅分离,剥离非核心但具有相当比较优势的服务环节设立独立的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向社会提供第三方专业化社会服务。
2.发展服务型制造方面。
到X年,培育30家服务能力强、行业影响大的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建设5个功能完备、运转高效的省级服务型制造公共服务平台;新认定10家以上省级工业设计中心;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服务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达到25%以上。
三、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1.分离发展科技研发业务。
对制造业企业分离后新设立的实行查账征收的科技服务业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
发展服务型制造专项行动指南
发展服务型制造专项行动指南服务型制造是指以制造业为基础,通过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提供以产品为中心的服务,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服务承诺,为客户提供创新性、差异化和个性化的服务。
服务型制造不仅仅注重产品本身的制造过程,更注重产品的设计、销售、售后服务等环节的提升。
服务型制造的发展已成为当前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之一,有助于提升我国产品的附加值和国际竞争力。
为了推动服务型制造的发展,制定服务型制造专项行动指南是必要的。
下面,我将从政策支持、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和市场拓展四个方面,提出服务型制造专项行动指南。
一、政策支持1.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服务型制造企业的技术升级、标准认证、人才培养等方面。
2.简化服务型制造企业的审批流程,提供优惠税负政策,减少企业运营成本。
3.制定服务型制造企业的标准和规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二、技术创新1.鼓励服务型制造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2.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建立研发创新平台,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培养。
3.推动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发展,提升服务型制造企业的生产效率和服务质量。
三、人才培养1.建立服务型制造人才培养机制,培养更多具备制造与服务能力的专业人才。
2.加强职业教育与企业需求的对接,开展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扩大留学生的规模,引进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和先进技术的人才,推动服务型制造的国际化发展。
四、市场拓展1.提高服务型制造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鼓励企业参与国内外展览会、采购会等活动,拓展国内外市场。
3.支持服务型制造企业与互联网、电商等平台合作,拓展线上销售渠道,提升产品的可见度和销售额。
总之,发展服务型制造需要政府、企业、高校等各方的共同努力。
政府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供优惠政策和财政资金,企业要加大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的投入,高校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
我国服务型制造发展的路径分析
我国服务型制造发展的路径分析制造服务化、生产服务业、制造即服务,这些五花八门的热词背后,其核心其实都是服务型制造,都离不开制造这个根基。
服务型制造正在让企业加速从传统以加工组装产品为中心,逐渐向基于产品价值链,为客户提供高质量产品、综合服务和整体解决方案转变。
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规划纲要指出,“加快制造与服务的协同发展,推动商业模式创新和业态创新,促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
”加快发展服务型制造是促进我国制造业提质增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也是培育国民经济新增长点的重要举措。
何谓服务型制造服务型制造的内涵与特征服务型制造是一种制造与服务深度融合、协同发展的新型产业形态。
在这种产业形态下,企业从传统以加工组装产品为中心逐渐向基于产品价值链,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产品、综合服务和整体解决方案转变。
与传统的生产型制造相比,服务型具有三重特征。
一是集成性。
在传统生产制造模式下,企业仅专注于产业链很短的一个环节,生产制造的是有形的产品。
随着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发展,工业产品的生产日益融入更多的服务要素,产品和服务以各种形式融合、打包,工业产品的生产者也由单纯的产品提供商向集成了产品和服务内容的“产品一服务包”提供商转变,Vandermerwe和Rada两人将这一过程定义为制造业的服务化。
制造服务化的过程,就是制造企业综合集成了产品设计、研发、安装、维护、支持、服务等多项内容,向产品和服务构成的完整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变的过程。
结合服务型制造的发展,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产品服务系统( Product servicesrstem,pss)的概念,并按照提供服务的模式将其分为基于产品的服务、基于方案的服务、面向功能的服务和面向效用的服务四种类型。
这四种类型反映了无形的服务在有形的产品中逐渐渗透集成直至占主导地位的过程。
二是增值性。
根据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体,这些生产经营活动构成了一个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即价值链。
进一步促进服务型制造发展的指导意见
进一步促进服务型制造发展的指导意见(一)加强服务创新。
推进服务型制造发展,必须加强服务的创新。
要借助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运用大数据、云计算、
智能制造、物联网及其他新型服务技术,实现制造和服务结合,开发、提
供以产品为核心,以服务为补充的供应组合;要构建“一体化”服务体系,实现服务和技术融合,开发多样化、个性化、跨越式的服务型制造产品和
服务。
(二)强化经济制度改革。
服务型制造的发展,必须要通过加大经济
制度改革的力度,完善投资、财税、金融、审批等经济环境,扩大市场准入、营改增制度,支持创新型企业的快速发展,以及企业之间的再次创新。
(三)加强对技术研发的支持。
服务型制造是一种技术驱动的发展模式,必须加强科技研发能力的提升,尤其是加强产学研合作,充分利用高
校联盟、企业联盟、人才联盟等,建立国内外网络,提高研发能力,推动
服务型制造的发展。
(四)加强产业链协同合作。
支持企业之间和企业与技术服务机构
之间、贸易渠道之间、软件服务提供者之间等各方之间形成强有力的合作
伙伴关系,以完善服务型制造的产业链(supply chain),建立灵活的协
同管理体系,实现以上游产业。
关于进一步促进服务型制造发展的指导意见任务分工表
关于进一步促进服务型制造发展的指导意见任务分工表
任务一:确定服务型制造的定义和特点
- 负责收集和分析国内外有关服务型制造的定义和特点的研究
成果
- 编写并完成《服务型制造的定义和特点研究报告》
任务二:制定服务型制造发展的政策支持
- 调研不同国家服务型制造的政策支持措施,并制定相应的政
策建议
- 编写并完成《服务型制造发展的政策支持建议报告》
任务三:推动技术创新和数字化转型
- 研究服务型制造中的关键技术和数字化转型的实施策略
- 调研相关技术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并制定推动技术创新和
数字化转型的具体措施
- 编写并完成《推动服务型制造技术创新和数字化转型的策略
报告》
任务四:加强产业链协同与协作
- 调研服务型制造产业链的特点和不足,研究解决方案
- 牵头组织相关企业、科研机构和政府部门开展产业链协同与
协作的研讨会和工作坊
- 编写并完成《加强服务型制造产业链协同与协作的方案报告》
任务五:加强人才培养和技能提升
- 调研服务型制造领域的人才需求和技能要求
- 设计并组织开展相关的人才培训和技能提升项目
- 编写并完成《服务型制造人才培养和技能提升方案报告》
任务六:推动国际合作与交流
- 调研国际上服务型制造的成功案例和经验
- 组织国内外专家的交流研讨会和学术论坛,并推动国际间关于服务型制造的合作项目
- 编写并完成《推动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方案报告》
任务七:评估服务型制造发展效果
- 设计并实施服务型制造发展的评估指标体系
- 收集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和评估
- 编写并完成《服务型制造发展效果评估报告》。
制造业企业服务型制造转型的示范经验和发展特色
制造业企业服务型制造转型的示范经验和发展特色制造业企业服务型制造转型的示范经验和发展特色有以下几个方面:1. 产业链整合:服务型制造强调整合产业链,通过与供应商、分销商、客户等各方合作,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
企业通过整合上下游资源,实现生产、销售、服务一体化,提供全方位的解决方案。
2. 个性化定制:服务型制造强调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
企业通过与客户深度合作,了解其需求并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从而提高客户满意度。
3. 数据驱动:服务型制造注重数据的收集、管理和分析应用。
通过收集并分析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数据,企业可以实时监控生产状况、预测产品质量、提前发现问题并进行优化和调整,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4. 服务化转型:传统制造企业向服务型制造转型,不仅仅是产品销售和售后服务的延伸,更是通过产品与服务的结合,向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解决方案。
企业可以提供产品的培训和安装调试、运营维护、技术支持等服务,从而提高客户的使用体验和满意度。
5. 创新驱动:服务型制造企业注重创新,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企业通过引进和培养高技能人才、加大研发投入、与科研机构合作等方式,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不断满足客户的需求。
6. 国际化布局:服务型制造企业注重国际化布局,通过拓展国际市场、建立海外分支机构等方式,将服务型制造模式推广到全球。
企业可以通过与国外企业的合作、共享资源和技术,提高自身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综上所述,制造业企业服务型制造转型的示范经验和发展特色在于整合产业链、个性化定制、数据驱动、服务化转型、创新驱动和国际化布局等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这些经验和特色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并为其他制造业企业提供参考和借鉴。
推动河南省服务型制造新模式发展的路径
理论研究论点ARGUMENT97推动河南省服务型制造新模式发展的路径 文/侯红昌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南省坚持把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努力推动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大力培育发展服务型制造新模式。
[1]当前,河南省的经济正处在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而推动制造业向服务型制造新模式的转变,对河南省打造先进制造业强省、在现代化新征程中走在中部地区前列意义重大。
一、河南省服务型制造新模式发展的基础与条件(一)河南省先进制造业的发展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的工业、制造业在历经调整期、起跑期、高速期和转型期等发展阶段后,取得了显著成效。
截至目前,河南省已拥有41个工业门类中的40个门类,且已基本建成完备的工业产业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南省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势头更加迅猛——以大中型客车、盾构机、大型矿山装备等为代表的一批高端产品使得河南省先进制造业一跃成为“中国制造”皇冠上的明珠。
[2]在2012年到2022年的十年间,河南省制造业产业体系更加健全、质量效益及创新力显著提升。
其中,食品工业和装备制造业均已发展成万亿级支柱产业。
2021年,河南全省地区生产总值为58887.41亿元,较上年增长了6.3%;全年工业增加值为18785.30亿元,较上年增长了5.4%。
同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较上年增长6.3%。
从门类来看,河南省制造业增加值的增速为7.7%,高于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速(1.4%)。
其中,又数高技术制造业发展最快,其增速为20.0%,产值比重占规模以上工业制造企业总产值的12.0%;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样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增速为14.2%,其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制造企业总产值的24.0%。
总的来说,这些制造企业的良好发展为河南省制造业向服务型制造新模式的转型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河南省现代服务业发当前,河南正处在打造先进制造业强省、深入推进“新四化”建设进程的关键期。
因此,尽管面临外部环境多变的挑战,但河南省仍积极把握新一轮产业变革和国家重大战略叠加的历史机遇,并充分利用现有产业基础和发展腹地的优势,重点在供应链管理的服务化、生产性服务的协同发展和制造业的网络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寻求新突破,力争最终实现河南省制造业向服务型制造新模式的转型发展。
在服务型制造方面的发展思路
在服务型制造方面的发展思路
1. 以客户为中心:深入了解客户需求,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服务,满足客户的独特需求。
通过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2. 加强创新设计:将服务理念融入产品设计过程,提供更具创意和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
注重用户体验,从功能、外观到售后服务等方面全面提升产品的吸引力。
3. 发展售后服务: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提供快速响应、高效解决问题的服务。
通过售后服务增加客户黏性,提高客户满意度,并进一步拓展业务机会。
4. 推动数字化转型:利用数字化技术,实现生产、销售和服务的智能化、网络化。
通过大数据分析、物联网等手段,提高生产效率、优化供应链管理,并提供更精准的服务。
5. 培养人才队伍:加强服务型制造相关人才的培养,提高员工的服务意识和专业技能。
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员工积极创新,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6. 跨界合作与创新:鼓励企业之间的跨界合作,整合资源,共同开展服务型制造项目。
通过合作创新,开拓新的市场空间,提升整体竞争力。
7. 政策引导与支持:政府部门可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引导企业向服务型制造转型。
提供财政、税收等方面的支持,降低企业转型成本,推动产业升级。
8. 可持续发展:在服务型制造过程中,注重环保、节能等可持续发展因素。
通过绿色生产、循环经济等方式,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通过以上发展思路,服务型制造可以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提高企业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推动发展服务型制造业方案
推动发展服务型制造业方案服务型制造业是以服务为核心,通过高度定制化的生产和服务,满足特定客户需求的一种生产模式。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推动发展服务型制造业已成为我国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之一、本文将就如何推动发展服务型制造业提出以下方案。
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政府应针对服务型制造企业的特点和需求,制定相关支持政策。
例如,加大对服务型制造企业的财政补贴力度,降低企业用地和税费等成本,鼓励服务型制造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同时,建立服务型制造企业的评价机制,以激励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产品。
二、培育专业化人才队伍服务型制造业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和服务能力,因此培育一支专业化的人才队伍是至关重要的。
政府可以通过设立专业化学院或企业合作培养人才,并鼓励高校开设相关专业,吸引更多的年轻人从事服务型制造业。
此外,政府还可以提供培训和奖励计划,以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三、促进服务型制造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服务型制造业需要不断创新和升级,科研机构在技术研发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政府可以鼓励服务型制造企业与科研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在技术研发、产品改进和创新等方面进行合作,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四、加强企业间合作与交流服务型制造业强调个性化定制和灵活生产,因此企业间的合作与交流至关重要。
政府可以组织行业交流会议和展览,为企业提供交流合作的机会,并提供相关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
此外,政府还可以建立服务型制造企业间的信用体系,促进企业间的互信与合作。
五、拓展国际市场服务型制造企业具有高度定制化的特点,因此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政府可以通过加强与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开拓国际市场,并为企业提供相关的贸易和营销支持。
同时,政府还可以搭建国际交流平台,促进服务型制造企业与国际顶尖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加快企业的国际化进程。
综上所述,推动发展服务型制造业需要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等多方合作。
政府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培育专业化人才队伍,并促进企业间的合作与交流。
如何推动服务型制造创新发展
如何推动服务型制造创新发展首先,政策引导是推动服务型制造创新发展的基础。
政府可以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补贴、减少行政审批等方式,为服务型制造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此外,政府还可以加大对服务型制造研发创新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提高市场竞争力。
其次,技术创新是推动服务型制造发展的重要支撑。
政府可以加大对服务型制造关键技术的研发支持力度,推动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加强技术转移与产业化。
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与保护力度。
再次,培养人才是推动服务型制造创新发展的关键。
政府可以加大对服务型制造领域的人才培养投入,鼓励高校与企业合作开展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此外,政府还可以设置奖学金、提供培训机会等方式,激励人才投身于服务型制造领域。
此外,加强与国内外企业的合作交流也是推动服务型制造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
政府可以鼓励服务型制造企业与国内外企业开展合作研发,加强技术引进与转移,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同时,政府还可以组织国内外企业间的合作交流活动,搭建合作平台,促进企业之间的技术创新合作。
另外,加强服务型制造企业间的自主研发与创新能力也是推动其发展的重要举措。
政府可以加大对服务型制造企业研发创新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开展自主研发活动,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此外,政府还可以加强对服务型制造企业的管理指导,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总之,推动服务型制造的创新发展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支持。
政府需要加大对服务型制造的政策支持力度,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技术创新是推动服务型制造发展的关键,需要加大对关键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人才培养是服务型制造企业创新发展的关键,需要加大对人才培养的投入;加强国内外企业的合作交流可以促进技术创新的合作;同时,服务型制造企业还需要加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设,提高竞争力。
只有政府、企业、学术界以及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才能推动服务型制造创新发展,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推动服务型制造创新发展实施方案
推动服务型制造创新发展实施方案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统筹发展和安全,紧紧围绕建设“六个龙江”,聚焦深入做好“三篇大文章”,全链条抓实”五头五尾”,坚持质量第一、以质取胜,坚持“无中生有”“有中生新”,鼓足干劲、奋勇争先、跳起摸高,找准突破口、加快补短板、打好组合拳,着力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着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赋能升级传统优势产业,着力推动服务业结构优化,实现结构、规模、速度、效益有机统一,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以高质量、高效益增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推动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一、延伸发展配套服务链,推动服务型制造创新发展推动装备制造企业向系统集成和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促进石油石化、钢铁、矿产等企业发展配套服务链。
积极拓展制造服务业链条。
以提升制造创新能力为导向,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延展科技创新服务链,加快工业设计创新发展,支持制造业企业依托核心装备、整合优质产业资源,建设“硬件+软件+平台+服务”的集成系统,开展设计、安装、监测、维护、金融等服务,为客户提供端到端的系统集成服务。
大力发展工程总承包服务。
鼓励高端装备制造等行业提高资源整合能力,提供一体化的系统解决方案,开展总集成总承包服务。
支持电力装备、重型装备、海洋工程等制造业骨干企业,积极承接国际国内工程项目,大力发展建设一移交(BT)、建设一运营一移交(BOT)、建设一拥有一运营(BOO)、交钥匙工程(EPC)等多种形式的工程总承包业务。
优先发展柔性化服务。
充分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推进制造业企业生产制造系统的智能化、柔性化改造,加快实现零件标准化、配件精细化、部件模块化和产品个性化重组,发展大批量个性化定制服务。
不断提升咨询服务业层级。
发挥地缘优势和俄语人才资源优势,加快发展面向俄罗斯和东北亚的商务信息、法律、咨询、翻译等服务业,打造全国对俄开放的综合信息服务基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展服务型制造专项行动指南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国发〔2015〕28号),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机遇,促进制造业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特制定本行动指南。
本行动指南指导期为2016-2018年,将根据服务型制造发展需要滚动发布。
一、现实意义服务型制造,是制造与服务融合发展的新型产业形态,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
制造业企业通过创新优化生产组织形式、运营管理方式和商业发展模式,不断增加服务要素在投入和产出中的比重,从以加工组装为主向“制造+服务”转型,从单纯出售产品向出售“产品+服务”转变,有利于延伸和提升价值链,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
发展服务型制造,是增强产业竞争力、推动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必然要求。
我国是全球第一制造大国,但制造业在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总体处在中低端,面临着资源环境约束强化和生产要素成本上升等问题,主要依靠资源要素投入和规模扩张的粗放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
发展服务型制造,以创新设计为桥梁,推动企业立足制造、融入服务,优化供应链管理,深化信息技术服务和相关金融服务等应用,升级产品制造水平提升制造效能,拓展产品服务能力提升客户价值,能够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中实现制造业可持续发展,打造产业竞争新优势。
发展服务型制造,是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主动选择。
工业化进程中产业分工协作不断深化,催生制造业的服务化转型。
信息化特别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深度应用,加速服务型制造的创新发展。
发达经济体实践证明,发展服务型制造是抢占价值链高端的有效途径。
当前,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正在发生深刻调整,我国制造业亟需补足短板,实现转型发展。
同时,我国也迎来与全球同步创新的难得机遇,“中国制造+互联网”的深入推进为服务型制造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和强大技术支持,必须加快制造与服务的协同融合,才能重塑制造业价值链,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
发展服务型制造,是有效改善供给体系、适应消费结构升级的重要举措。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要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必须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服务型制造能够引导制造业企业以产需互动和价值增值为导向,由提供产品向提供全生命周期管理转变,由提供设备向提供系统解决方案转变。
促进服务型制造发展,有利于改善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益,破解产能低端过剩和高端不足并存的矛盾,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举措。
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刻把握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制造强国战略的新要求和全球科技革命的新机遇,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制造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为导向,加强政策引导,营造融合发展生态,增强支撑保障能力。
支持企业聚焦核心业务和产品,加快服务模式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延伸和提升价值链。
推动服务型制造向专业化、协同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形成国民经济新增长点,打造中国制造竞争新优势。
(二)基本原则市场主导,政府引导。
尊重企业市场主体地位,支持企业把握服务型制造发展趋势,勇于创新,加快转型,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完善政策措施,合理有序引导,增强公共服务供给,优化服务型制造发展环境。
创新驱动,融合发展。
通过科技、制度等创新,激发企业发展服务型制造的活力和潜力。
拓展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在创新服务方面的应用,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资源整合、运营协同,以服务提升带动制造能力和制造水平提升。
立足行业,突出特色。
支持企业结合区域资源禀赋和行业竞争优势,因地、因业自主实践并创新发展服务型制造模式,不断优化组织结构,推动管理创新,探索发展路径。
鼓励优势制造业企业“裂变”专业优势,通过业务流程再造,提供社会化和专业化服务。
示范引领,全面推进。
针对价值链延伸和提升的关键环节,围绕企业、项目、平台和区域,多层次开展试点示范和宣传推广。
坚持问题导向和发展导向,着力完善政策、搭建平台、制定标准、培育人才,凝聚发展服务型制造的多元合力,推动大中小企业全面协同发展。
(三)主要目标通过三年的发展,服务型制造水平明显提升,对企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增强。
制造与服务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融合。
基本实现与制造强国战略进程相适应的服务型制造发展格局。
——创新设计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
产品设计、系统设计、工艺流程设计、服务设计等重点领域加快发展。
定制化设计、用户参与设计、网络协同设计、云设计等服务模式不断涌现。
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组织方式持续创新。
贯穿产业链的创新设计服务体系初步形成,有效促进研发和生产、技术和产品的系统提升,推动市场和服务、供给和需求的协调发展。
——协同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
制造业企业专业化分工不断深化,制造与服务协同能力不断增强。
供应链管理和相关金融服务快速发展,产融合作持续深化。
服务外包和业务协作广泛开展,分享经济发展更加普及和成熟。
企业与客户逐步从产品购销关系向运营伙伴、价值伙伴关系转变;市场竞争逐步从企业个体竞争向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竞争转变。
——网络化服务支撑能力进一步拓展。
网络服务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更安全的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体系加快建设。
系统集成服务、产品在线服务、网络化协同制造服务、信息增值服务、工业电子商务等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工业云服务等智能服务创新发展,集成消费、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全过程的工业大数据应用逐步产业化推广。
到2018年,力争完成“5155”示范任务,即培育50家服务能力强、行业影响大的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支持100项服务水平高、带动作用好的示范项目;建设50个功能完备、运转高效的公共服务平台;遴选5个服务特色鲜明、配套体系健全的示范城市。
其中,示范企业服务收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30%左右。
三、主要行动(一)设计服务提升行动1. 推动创新设计发展以创新设计为重要桥梁,促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强化创新设计引领。
在传统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重点领域,推动建设贯穿产业链的研发设计服务体系,引领服务型制造发展。
不断深化设计在企业战略、产品合规、品牌策划、绿色发展等方面的作用。
探索发展众包设计、用户参与设计、云设计、协同设计等新型模式,增强自主创新设计能力。
推动创新设计在产品、系统、工艺流程和服务等领域的应用,强化创新设计对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航空航天等行业的服务支撑。
引导制造业企业加大对设计的投入和应用,带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
鼓励竞争性领域优势企业建立独立设计机构,加快培育第三方设计企业,面向制造业开展专业化、高端化服务。
营造良好生态环境。
建设创新设计公共服务平台,支持设计领域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全面推广应用先进设计方法,逐步完善原位校准、动态感知、需求挖掘、人机工程、系统仿真、增材制造等技术能力。
鼓励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设计工具和软件,提高人机工程虚拟仿真应用水平。
支持建立从业人员和专业机构的社会化评价体系,开展统计调查体系研究,推动创新设计领域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中国设计知名度和国际影响力。
专栏1 推动创新设计发展制订制造业创新设计发展行动纲要。
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研究分析制造业创新设计发展现状和发展环境,规划未来创新设计发展的方向目标和重点任务,提升创新设计水平和知识产权竞争力,强化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支撑和服务能力。
加快工业设计发展。
推动工业设计由产品外观设计向高端综合设计服务转变,是强化创新设计引领的重要举措。
继续开展中国优秀工业设计奖评选,推动建设国家工业设计研究院,创建一批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和工业产品生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
鼓励工艺装备创新设计。
依托重点技术改造项目,支持企业通过创新设计提升传统工艺装备,推进工艺装备由通用向专用、由单机向连线、由机械化向自动化的持续升级。
建设创新设计公共服务平台。
鼓励“四众”支撑平台、科技园、孵化器和创业基地等积极发展创新设计。
推动专家经验和工业专业知识的体系化,建设开放共享、专业高效的服务平台,健全行业交流、技术研发、实验验证、型式评价、标准制定、水平认证和知识产权等服务功能。
支持建设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设计集群。
2. 推广定制化服务适应市场多元化需求,鼓励制造业企业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开展定制化服务,增强定制设计和柔性制造能力,实现生产制造与市场需求高度协同,强化用户体验,提升产品价值。
培育定制化服务模式。
鼓励日用消费品、纺织服装、家居建材、电子终端、机械装备和汽车等制造业企业,通过客户体验中心、在线设计中心和大数据挖掘等方式,采集分析客户需求信息,增强定制设计和用户参与设计能力。
加快零件标准化、部件模块化和产品个性化重组,推进生产制造关键环节组织调整和柔性化改造,形成对消费需求具有动态感知能力的设计、制造和服务新模式。
支持开展大批量定制服务。
强化社会协作与技术支撑。
支持社会中介组织、产业园区和互联网企业搭建信息采集服务平台,健全数据共享和协同制造机制,为制造业企业开展定制化服务提供应用支持和技术支撑。
加大增材制造应用推广力度,探索定制化服务的设计方法,建立技术标准和服务规范。
(二)制造效能提升行动3. 优化供应链管理推广供应链管理(SCM)等先进管理理念和组织方式。
强化制造业企业在供应链中的主导地位,促进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的协同整合,提升供应链整体效率和效益。
发展供应链管理专业化服务。
支持制造业企业整合内部物流资源,优化生产管理流程,成立专门的供应链管理部门,或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开展外包合作,推动供应链各环节有机融合,提升供应链一体化水平和竞争能力。
鼓励制造业企业与上下游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实现风险共担和利益共享,提高供应链的市场响应效率和产品服务质量稳定性。
分行业推广集中采购、供应商管理库存(VMI)、精益供应链等模式和服务。
培育一批第三方物流企业和第四方物流企业,加快发展供应链业务流程外包,高效提供信息咨询、订单管理、物料配送、仓储库存等服务。
提高供应链管理水平。
拓展信息通信技术在供应链管理领域的应用,推广智能化物流装备和仓储设施,提升计划、调度、运作、监控能力。
推进国家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
完善供应链管理技术标准,提高运输、物流容器和搬运工具等标准化水平。
建立健全制造业物流数据采集、管理、开放、应用等标准规范,提高物流活动数据化程度。
鼓励行业组织、研究机构与制造业企业联合探索供应链运作的绩效体系和标准模型,促进供应链管理规范化发展。
专栏2 优化供应链管理推广供应与库存管理服务。
支持高端装备、汽车制造、工程机械、家用电器等行业面向上游,纺织、轻工、钢铁、有色、石化、建材、医药等行业面向下游,开展集中采购、供应商管理库存、零库存管理等供应与库存管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