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为与无为_兼论王阳明中后期对道家道教的批评之二

合集下载

中国传统主流文化思想的演变

中国传统主流文化思想的演变

中国古代史一轮复习中国传统主流文化思想的演变高考知识点解读:1、概括中国传统主流文化思想的演变(1)开始创立:春秋时期,孔子提出“仁”的学说,主张在政治上“为政以德”。

将奴隶社会的道德标准、行为规范发展为“礼”。

(2)继承发展:战国时期,孟子把孔子“仁”的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荀子除强调“仁义”和“王道”外,又提出“舟水”说,并且综合法家和道家思想,提出了“礼法并施”的主张。

这样将儒家思想发展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3)遭受重创:秦朝时,由于秦始皇焚书坑儒,使儒家思想遭受沉重打击。

(4)确立正统:西汉时,董仲舒糅合道家和阴阳五行家的思想,宣扬“天人感应”学说,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被汉武帝采纳,儒学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5)受到冲击:魏晋南北朝时期,三教并立,儒学受到佛教、道教的冲击。

(6)开始复兴:隋唐时期,在“三教合归儒”的主张下,儒学进一步吸收佛道精神,得到新的发展。

(7)继续发展:宋明时期儒学从佛教、道教中吸收有益成分,完成了理论化、思辩化的过程,形成新的儒学——理学。

(8)遭遇批判:明清时期,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了具有时代特色的儒学体系。

2、“百家争鸣”的含义、背景、主要派别及主要代表人、影响。

3、注意点:(1)“百家争鸣”出现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

(2)孔子和老子代表着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墨子代表着下层手工业者的利益,孟子、荀子代表地主阶级的利益。

(3)当时流行最广的两大学派是儒家和墨家。

(4)道家是学术流派,道教是宗教流派。

(5)韩非子的法家思想后来被秦王赢政所采用,主要是其主张建立中央集权和依法治国的思想迎合了赢政的需要。

(6)法家提出的“依法治国”的思想代表的是统治阶级的利益,与我们今天强调的依法治国的本质是不一样的。

(7)“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8)“百家争鸣”阶级基础中的“士”主要指的是新兴地主阶级。

诸葛亮的儒家伦理思想和道家伦理思想

诸葛亮的儒家伦理思想和道家伦理思想

一、诸葛亮的儒家伦理思想1. 儒家入世伦理观诸葛亮在 ?后出师表?提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名言,这正是汲取了儒家道德哲学的精髓。

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以仁作为实践最高范畴,?论语。

泰伯章?中提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把这段话上升到高于寻常价值的意义,也就是说,应不懈地开显自己的大生命,探寻内圣外王的至高精神境界。

诸葛亮本一介布衣,如假设一味顺应所谓的天命:“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也就不会青史留名,为后人称颂了。

2. 儒家忠义伦理观所谓忠,首先就是要忠于公。

忠公就是忠君,也就是忠于国家的事业,忠于他人的事业。

诸葛亮在隆中对之后选择了刘备这个明主,为国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始终没有改变,他把自己的事业融入于复兴汉室的事业当中,其一生以此为准绳,兢兢业业,事必躬亲,做到了“发愤忘食,乐已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或许有些学者批驳诸葛亮愚忠,诸葛亮尽管尽心辅佐刘禅,但对于北伐前刘禅与宦官们的劝阻充耳不闻,且苦口婆心劝诫后主,这也是尽忠之道,绝非愚忠。

在孟子的君臣观念中指出:为臣对于君主的态度不能以迎合为上,臣事君应以道义为根底。

他反对对君主唯命是从的愚顺、愚忠,认为君有大过那么谏,反复之而不听,那么易位。

认为臣下对于君主的错误不加纠正、一味阿谀奉承是长君之恶其罪小,逢君之恶其罪大.诸葛亮不仅在当时严厉打击刘禅身边的佞臣,且屡次向刘后主进谏,刘后主也视诸葛亮为“相父〞,只是刘禅的个人德性与天资缺乏,并不能说诸葛亮一味任凭其胡作非为。

3. “修身为本〞的儒家道德修养诸葛亮的 ?诫子书?是千古流芳的家训,共有两那么,一那么是告诫儿子不要沉湎于酒,另一那么抄录如下:“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那么不能砺精,险躁那么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淡泊致学符合孔子修身思想中的〞好学“近思〞,只要好学,近思才可以培养“仁、智、信、直、勇〞的品德,已有卧龙之誉的诸葛亮,东投孙权或北投曹操,都会贵达。

老子的管理思想:无为而治

老子的管理思想:无为而治

老子的管理思想:无为而治导语:我们都知道无为而治是老子提出的思想,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老子的管理思想:无为而治,欢迎借鉴!无为:遵循自然的法则而不妄为;治:治理。

自己不妄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

原指舜当政的时候,沿袭尧的主张,不做丝毫改变。

后泛指以德化民。

“无为”作为一种政治原则,在春秋末期已经出现。

使“无为而治”系统化而成为理论的是《老子》。

他们认为统治者的一切作为都会破坏自然秩序,扰乱天下,祸害百姓。

要求统治者无所作为,效法自然,让百姓自由发展。

“无为而治”的理论根据是“道”,现实依据是变“乱”为“治”;“无为而治”的主要内容是“为无为”和“无为而无不为”,具体措施是“劝统治者少干涉”和“使民众无知无欲”。

古时,舜品德高尚,尧派他来管理天下。

当时中原到处是洪水,以前尧派鲧去治理洪水,9年後失败了,舜就派鲧的儿子禹去治水。

禹果然不负众望,13年後平息了洪水。

舜和尧一样,对老百姓很宽厚,多采用象征性的惩罚,犯了该割掉鼻子罪的人,让穿上赫色衣服来代替;应该砍头的人只许穿没有领子的布衣。

为了让老百姓懂得乐舞,舜派夔到各地去传播音乐。

有人担心夔一个人不能担当重任,舜说:“音乐之本,贵在能和。

像夔这样精通音律的人,一个就足够了。

”夔果然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孔子赞叹道:“无为而治,说的正是舜啊!他自己需要做的,只要安安静静坐着而已。

”另外一个略有不同的解释:无为而治是道家的基本思想,也是其修行的基本方法。

无为而治的思想首先是由老子提出来的。

老子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由道化生的,而且天地万物的运动变化也遵循道的规律。

那么道的规律又是什么呢?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德经?二十五章》)可见,道的最根本规律就是自然,即自然而然、本然。

既然道以自然为本,那么对待事物就应该顺其自然,无为而治,让事物按照自身的必然性自由发展,使其处于符合道的自然状态,不对它横加干涉,不以有为去影响事物的自然进程。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知识网络][重难突破](1)儒家的“仁政”“有教无类”等思想:具有和谐意识,对于调节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具有积极作用,对今天倡导的人本理念具有借鉴意义;孔子等人的教育思想为今天推行全民教育、素质教育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2)道家的“无为”思想:主张顺应自然,对于增强环保意识,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价值;道家思想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3)法家的法治、变革思想:对于当今中国的法制建设具有借鉴意义;法家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4)墨家的“兼爱、非攻、节俭、尚贤”思想:成为今天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尊重人才的重要思想来源。

3.正确评价董仲舒的新儒学(1)“大一统”主张有积极意义,反映了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加强和巩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统一,对今天祖国统一大业的实现有重要现实意义。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虽有利于思想统一,维护中央集权,但限制其他学术流派发展的做法不可取,应当鼓励各种学术思想的自由争鸣。

(3)“君权神授”和“天人感应”学说属于唯心主义,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限制君主权力过度膨胀和防止暴政。

(4)“三纲”充满封建意识,应当摒弃。

“五常”推崇仁、义、礼、智、信,抛弃其中的封建成分,就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信”是今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需要。

4.儒学独尊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1)对汉代政治: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局面,削弱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稳定封建统治秩序。

(2)对民族精神:思想统一于儒学,儒学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

这种民族精神是维护统一、阻止分裂的强大思想武器。

儒学以仁义为主,强调人伦关系,对于抵制宗教有一定的作用。

(3)对学术文化:一方面,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对学术、思想的发展有钳制作用;另一方面,尊儒又提倡文化教育,提高了知识分子在社会上的地位和作用。

王阳明认识到佛教、道教有哪些不足,为何公开批判佛教、道教?

王阳明认识到佛教、道教有哪些不足,为何公开批判佛教、道教?

王阳明认识到佛教、道教有哪些不足,为何公开批判佛教、道教?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在青少年时期曾痴迷于佛教和道教,而且不止一次萌生了逃离尘世,隐遁山林,做一个自由自在,洒脱自如的道士或者僧侣,但在31岁那年,他彻底顿悟了,认识到佛教、道教之不足,并且从此开始批判佛教和道教,在《传习录》中就有不少他公开批判佛教、道教的文字。

那么王阳明认识到了佛教、道教有什么不足呢,又为什么批判佛教、道教?王阳明的一生是出奇的一生,也是不凡的一生,自从他出生前夕就已经预示了不一般。

他出生之前,奶奶梦到神仙送子,五岁时又不会说话,恰巧又有神僧来指点开悟。

10岁时,父亲王华考中状元,11岁时随爷爷去京师找父亲。

在京师的私塾里,12岁的王阳明竟然问私塾先生何为天下第一等事?私塾老先生说:“当如你父,高中状元为官”,王阳明却说:“做圣贤才是天下第一等事”。

从此,少年王阳明,立下做圣贤的远大志向。

志向有了,但如何才能达到目标是个问题。

问题是王阳明不知道如何才能成为圣人,唯一的方法就是尝试各种方法。

王阳明14岁时开始练习弓马骑射,研习《六韬》《三略》,后来发现此路不通,内心受挫;17岁从京师赴南昌,和诸氏成婚,成婚当天在铁柱宫和96岁高龄的无为道士学习了导引术,从此痴迷道教。

婚后,在岳父家苦练书法一年,其书法很有王羲之之神韵,但仍发现此路和做圣贤相差甚远,做圣人的理想再次受挫。

后去拜访大儒娄亮,娄亮告诉他:“圣人学必可学而至”,王阳明重拾信心,继续探求圣道。

19岁回到余姚老家,搜集各类经史子集,勤奋苦读;21岁中举人,22岁会试落第,遍寻朱熹的著作苦读,研究格物致知之法,在父亲的官署中格竹子七天七夜而病倒,探求圣道之心又一次受挫。

病好后,放弃格物之学,结龙泉诗社,研读诗词歌赋,常常和明朝七才子在一起切磋才艺。

25岁会试又一次落第,26岁专心武备之事,搜集兵家秘书研读。

27岁再次重拾修习圣学之志,但一直琢磨不透心和理如何融合,心中充满挫折感,认为成为圣人需要天份。

《二程粹言》(上)【卷一至卷五】

《二程粹言》(上)【卷一至卷五】

《二程粹言》(上)【卷一至卷五】《二程粹言》宋程颢(1032-1085)、程颐(1033-1107)原撰,杨时汇辑整理。

此书共十篇,分作《论道》、《论学》、《论书》、《论政》、《论事》、《天地》、《圣贤》、’《君臣》、《心性》、《人物》。

朱熹曾说,程颢之言发明极致,善开发人;程颐之言即事明理,尤耐咀嚼。

然当时记录既多,卷帙又浩繁,读者不能骤窥其要旨;加之诸弟子所记录又各以己意为增损,尤不免互相抵牾庞杂,故朱子曾拟删定其为节本,因故而未就。

杨时为程门高足,亲承二程指授,记录真切,少有芜杂,故择其要者,把其师讲学的口语译成文言,足成十篇,而成此书,并以“粹言”为名。

十篇思想,大同于《二程遗书》。

关于天理论,云“人之所以为人者,以有天理也。

天理之不存,则与禽兽何异矣!竭力宣扬封建的忠,认为只要为臣子的“诚积而动”,君主“则虽昏蒙可开也,虽柔弱可辅也,虽不正可正也。

”反映了二程“格物致知”论完整的思想体系,“格犹穷也,物犹理也”,只有“穷理然后足以致知,不穷则不能致也”。

冯友兰在《简明中国哲学史》中认为此书“用处不大”,而《四库全书总目》却认为:“惟时师事二程,亲承指授,所记录终较剽窃贩鬻者为真,程氏一家之学,观于此书亦可云思过半矣。

”《总目》所说为公允之辞。

此书对研究二程理学思想体系,诚不可或缺。

单行本主要有《四库全书》本;各种版本的《二程全书》均收载此书,1983年中华书局出版《二程集》,亦收录此书,为现今最好的版本。

二程粹言卷一论道篇子曰:道外无物,物外无道。

在父子则亲,在君臣则敬。

有适有莫于道,已为有间,又况夫毁发而弃人伦者乎?子曰:立言所以明道也。

言之而知德者厌之,不知德者惑之,何也?由涉道不深,素无涵蓄尔。

子曰:传道为难,续之亦不易。

有一字之差,则失其本旨矣。

或谓惟太虚为虚。

子曰:无非理也。

惟理为实。

或曰:莫大于太虚。

曰:有形则有小大,太虚何小大之可言?子曰:有者不可谓之无。

犹人知识闻见数十年之后,一旦念之,昭昭然于心,谓之无者,非也。

2023-2024学年扬州市高邮高二语文上学期期初学情调研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扬州市高邮高二语文上学期期初学情调研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扬州市高邮高二语文上学期期初学情调研试卷2023-09(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分数150分)一、现代文阅读(27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材料一:中国文人自古以来就存在着两种思想:积极入世与失意归隐的思想。

儒家鼓励积极入世,对社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可一旦失败,却没有提供心灵上的安慰,而道家则刚好弥补了这一点。

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并且人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儒道互补的思想则为我们提供了借鉴。

儒家思想是一种入世思想,都是在鼓励文人“刚毅进取”,在《论语·子路篇》中提出:“刚、毅、木、讷近于人”,就是说具备了刚毅、果断、朴实、言语谨慎这四种品格就是接近于仁了。

由此可以看出孔子所讲求的仁是刚毅进取、积极向上的一种精神,文人在治学,立身处事和事业的追求上面都要树立这种刚毅的精神。

但是儒家只给文人们提供了积极进取的精神力量,却忽略了对失败的文人进行安慰,这时候道家思想就恰好弥补了这一点,为中国文人提供了一个心灵上的居所。

道家这个博大渊源的学说思想让我们即使处于逆境也能拥有一颗通透、明达的心来看待世界,道家思想中反映出来的生死观念颇值得我们认真钻研和学习。

道家倡导自然精神,也有很多关于生死的论述,非常经典。

老子谈论生死“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在他看来,只有不要太过于在乎自己的生命,方能更好地长久生存。

这里就告诉人们,不要太过于执着和看重生死,豁达一点,通透一点。

就好比医生总是会告诫癌症病人,心态好一点有助于治疗。

庄子关于生死的论述就有很多了。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人生数十载,应当着眼于现世,对生命存有积极的心态,以出世的心入世,豁达通透。

道家的达观态度对中国文人产生了极大影响。

道家的这种通透和豁达并不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乞丐心理,而是在看过人生的起起伏伏之后的一种淡然的状态,不再在乎身外之物的得失,庄子追求的正是一种逍遥无争的人格追求和精神追求。

儒道之争

儒道之争

儒道之争一:隐士哲学家儒道之争,也可以说是儒、墨、道三家之争。

因为儒墨两家的分歧,主要在仁爱与兼爱。

但仁爱也好,兼爱也罢,总之是要做点什么。

实际上,墨子虽然与孔子对着干、拧着来,出发点可都是关心天下兴亡,也都愿意为此殚精竭虑,奔走呼号。

道家却无意于此。

他们虽有主张,却并不游说诸侯,也不设计方案。

即便发表意见,也多半是自说自话。

因为道家的主张是“无为”,也就是不做什么。

不但自己不做,也反对别人做。

他们的主张,是统治者也好,老百姓也好,都不要做。

这才有了儒道之争的焦点:有为,还是无为。

这是道家与儒家的分歧,也是他们与墨家的分歧。

也就是说,儒家和墨家都主张“有为”,分歧仅仅在于“做什么”和“怎么做”。

道家的主张,却是“不要做”。

这样看,道家与儒家、墨家的分歧,比儒墨之争的分歧更大。

问题是,儒墨两家为什么要做,道家为什么就不做呢?因为他们代表不同的士。

前面说过,墨家代表武士(或侠士),儒家代表文士(或儒士);墨家代表士的下层,儒家代表士的上层;墨家代表士的过去,儒家代表士的未来。

武士也好,文士也好;下层也好,上层也好;过去也好,未来也好,总归都要做事。

那么,不要做事的道家又代表谁?他们的思想又是谁的哲学?隐士。

道家是隐士的代表,道家思想是隐士的哲学。

什么是隐士?隐士是士的另类。

前面说过,春秋战国时期的士,大体上都是“自由职业者”。

他们的工作,主要是给别人帮忙。

比方说,大夫的采邑,就是士来打理的。

这样的士,叫“家臣”(前面说到的阳货,就是季孙氏的家臣)。

另外,打仗,也要靠士。

这样的士,就是“战士”,也叫武士、甲士。

打仗要有人冲锋陷阵,也要有人出谋划策,还要有人拉帮结派合纵连横。

这样的士,就是“谋士”,也叫“策士”。

国家之间不但要打仗,也要谈判,要唇枪舌剑,折冲尊俎,得有人帮着说话。

这样的士,就是“辩士”。

天子、诸侯、大夫,都要占梦、算卦、看风水,要有人懂医懂药懂房中术。

这样的士,就是“方士”。

如果什么事情都没有呢?他们也得有人陪着吃喝玩乐闲聊天。

儒家强调有为,道家主张无为

儒家强调有为,道家主张无为

儒家强调有为,道家主张无为。

儒家的治国有为是指:导之以镕,齐之以礼,和之以乐,辅之以法,任之以贤,使之以惠,如韩愈在《原道2中所说:“其文;《诗》、《书》、《易》、《春秋》,其法:礼、乐、刑政,其民:士、农、工、贾,其位:君臣、父子、师友、宾主、昆弟、夫妇”,这就是用宗法主义治国。

它必然繁为礼、重为教。

道家不然,其治国的基本指导思想是无为而治*无为不是毫无所为,“无为而无不为”,无为最后要达到皆有所为的目的,无为的要求只是;一不违背事物自然本性而强行妄为.二不违背公众意愿利益而膨胀私欲,三不违背和谐宁静生活而滋彰礼法。

执政者所要做的事是“捕万物之自然”,让众人各得其所,白化自官。

所以道家治国,政尚简易,君道俭约.臣道守职,少扰少今,让百姓休养生息,让社会保持安宁。

按照儒家的主张,就要表形明君贤相忠臣孝子,以为天下式,按照道家的主张,只须守静以待,因顺自然,息事宁人。

盂子提出“仁者无敌”的命题,4B览·贵因》提出“因则无敌”的命题,可以精辟概括儒道治国原则的不同。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 语文试题(含解析)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 语文试题(含解析)

深圳市光明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10月月考试题语文2023.9试卷共8页,卷面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若有条形码,请将其贴在指定位置。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1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5题。

材料一:道家思想的核心是无为,主张顺自然、因物性,而儒家思想的核心是有为,强调制名(礼)教、规范人性。

这两种类型思想的不同和对立是显而易见的,而两者在历史上相互补充、相互吸收,共同构成中国文化的基本格局、中华民族的主要精神,同样也是显而易见的。

诚如班固所说,“其言虽殊,辟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相反而皆相成也”。

人们经常把道家的无为理解为一种消极逃避,什么都不去做。

其实,这很不全面,也不准确。

应当指出,在道家内部存在着消极无为和积极无为两种不同的学说,他们对于无为思想精神的理解是很不相同的。

道家的庄子学派总的说来比较偏向于消极的无为,他们追求一种“堕肢体,黜聪明”的“坐忘”(《庄子·大宗师》)和“形如槁木”“心如死灰”的“吾丧我”(《庄子·齐物论》)的自我陶醉的精神境界。

而道家的老子学派所说的无为就不完全是消极的了。

老子所谓的无为,主要是“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老子》六十四章)。

他强调的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老子》五十章)和“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老子》二十二章),即不自作聪明、不自以为是、不自居功劳、不自我夸耀。

所以,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什么也不为,而是主张为而不恃,是要以退为进、以曲求全、以柔胜刚。

无为而治与有为而治

无为而治与有为而治

1、谈“有为而治”和“无为而治”的利与害在《《文一止写给‎野逸堂/徐兆寿的诗‎》读后留言栏‎》一文中有这‎样四段话:道家主张“无为”:无为的字面‎意思是无所‎作为,这看起来似‎乎是一种消‎极的人生态‎度。

其实,无为的真正‎内涵是指治‎理国家或者‎为人处世时‎,要顺应自然‎法则,不对事物作‎增减生灭的‎人为努力,以使事物按‎照其天性获‎得自由的存‎在和发展。

在这个意义‎上,无为则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不违背事‎物本身规律‎的作为。

按照道家的‎解释,无为是从“道”这个根本的‎宇宙万物本‎源的自然特‎性上所衍生‎出来的一种‎人生观和价‎值观。

道家认为,不能把自己‎的主观意志‎强加给万物‎,而应以自然‎无为的态度‎顺应万物之‎天性,使其自然生‎长,自得其足。

老子还把这‎种“无为”思想扩展到‎治国之道上‎,认为治国者‎积极有为就‎会扰乱百姓‎,反而造成社‎会矛盾和混‎乱,只有“无为而治”才是正确的‎治国方法。

无为而治是‎道家的基本‎思想,也是其修行‎的基本方法‎。

无为而治的‎思想首先是‎由老子提出‎来的。

老子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由道化生的‎,而且天地万‎物的运动变‎化也遵循道‎的规律。

那么道的规‎律又是什么‎呢?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德经•二十五章》)可见,道的最根本‎规律就是自‎然,即自然而然‎、本然。

既然道以自‎然为本,那么对待事‎物就应该顺‎其自然,无为而治,让事物按照‎自身的必然‎性自由发展‎,使其处于符‎合道的自然‎状态,不对它横加‎干涉,不以有为去‎影响事物的‎自然进程。

诸子百家的‎本质分歧是‎有为而治还‎是无为而治‎——人类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子?(10)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惫‎涮急剧变革‎,各种重要经‎济问题都提‎到思想家面‎前,要他们做出‎解释和提出‎解决方案。

中国学术思‎想,源远流长,其源头就在‎先秦。

有源才有流‎,寻流必溯源‎。

王阳明书法欣赏:烙印二王风韵更趋自由挥洒书法欣赏

王阳明书法欣赏:烙印二王风韵更趋自由挥洒书法欣赏

王阳明书法欣赏:烙印二王风韵更趋自由挥洒书法欣赏王阳明书法欣赏:烙印二王风韵更趋自由挥洒王阳明书法,深深烙印着二王风韵,却又更趋向自由挥洒。

王阳明书法清劲峻游,自由散逸。

王阳明的书法,取势凌厉,点划精谨。

发自肺腑,凝于笔端。

直书胸臆,犹如风卷云舒。

俊逸而蕴籍,外放而内敛。

毫无滞涩之处。

在章法上每行略向右呈倾斜势,呈现出灵动飞舞的气势。

王阳明是明代中后期浪漫主义书风兴起的先锋,书法成就只是被其突出的哲学成就所掩。

一、王阳明书法欣赏王阳明的书法,取势凌厉,点划精谨。

发自肺腑,凝于笔端。

直书胸臆,犹如风卷云舒。

俊逸而蕴籍,外放而内敛。

毫无滞涩之处。

在章法上每行略向右呈倾斜势,呈现出灵动飞舞的气势。

对于王阳明的书法理论,文献记载不多,他的学生回忆道,师云“吾始学书,对模古帖,止得字形。

后举笔不轻落纸,凝思静虑,拟形于心,久之始通其法”。

由此可以窥见他师承古人,而中得心源的创作心路。

王阳明是一代“心学”大师,在中国哲学史上有很高的地位。

其书法清劲峻游,自由散逸,风格独特,在明代书法史上也有重要一席,只是被其突出的哲学成就所掩。

王阳明是明代中后期浪漫主义书风兴起的先锋。

王阳明书法欣赏01王阳明的书法深得二王的精髓,尤其是圣教序和十七帖,对他的影响最大。

他也受明代初期的书法家宋克,张弼,李东阳等人笔法劲健,笔锋锐利之书风的影响,在承袭晋唐遗韵的基础上有明显的明人时代风尚。

在书法上,王阳明也有极高造诣。

他曾对弟子说:“我开始学习写字,对照临摹古人的字帖,只是得到字的形状。

后来拿起笔来不轻易落在纸上,专注思索,静心思考,在心里构造它的形状,时间久了才开始懂得它的法则。

”王阳明书法欣赏02历史上的伟人多因他们专精的事业而名世,实际上能达到事业专精高度的伟人则通常都是博大宽广的。

只是他们的博大宽广往往被他们的专精之名所掩。

王阳明在哲学和思想方面的巨大身影,不仅掩盖了他在政治上和军事上的功绩,更掩盖了他在书法艺术上的成就。

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同步练习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同步练习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一、选择题1.在宋明理学发展过程中,强调“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家是()A.程颐B.朱熹C.王阳明D.王夫之2.朱熹认为:“天下之物,则必各有所以然之故,与其所当然之则,所谓理也。

”据此可知,他认为()A.“理”是世界的根本原则B.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C.应当与民休息、无为而治D.“天理”在自己心中3.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由己”。

朱熹对“克己”作如下解释:“克”意为“胜”,“己”指的是“身之私欲”。

这种解释()A.将人性置于天理之上B.以满足个人欲望为目标C.完全曲解孔子的本意D.与孔子本意不完全一致4.关羽因其忠义勇武,被世人称颂,至宋徽宗时被封为“忠惠公”,其后不断加封,到清代被封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

这种现象反映了()A.关羽的个人品德决定了民众崇拜的形成B.历代皇帝的好恶决定着崇拜关羽的取向C.对关羽的信仰符合官方意识形态的要求D.民众的信仰不断推高关羽“神”的地位5.荀子“兼采法家”,董仲舒“融合阴阳”,朱熹“吸纳佛道”。

三者共同体现了儒家思想的()A.保守性B.包容性C.批判性D.继承性6.“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事故”这一主张来自于()A.道家学派B.佛教禅宗C.朱熹的理学D.陆九渊的心学7.孟子讲“觉”,佛教讲“悟”,程颢、程颐兄弟则将二者圆通。

北宋僧人契嵩认为儒和佛“心则一”,佛教“亦有意于天下国家矣,何尝不存其君臣父子”。

这反映出北宋()A.儒学统治地位动摇B.儒学与佛教的融合C.理学成为官方哲学D.阳明心学影响深远8.《二程遗书》中记载:“万物能有是理……至如一物一事,虽小皆有是理。

”这体现了()A.理是万物的本原B.知行合一的主张C.工商皆本的观念D.经世致用的思想9.理学家以儒家的礼法、伦理思想为核心,吸收佛道思想中的精粹,提出“理”为宇宙万物的本原,形成了析理精微、论证明确的哲学体系。

这反映出中华文明在发展过程中的基本特质是()A.中正平和,阴阳和合B.崇尚自然,清静无为C.接受挑战,科学理性D.兼收并蓄,勇于创新10.朱熹曰:“这是天教我如此。

中国古典哲学经典名著选读课后及考试答案(吴根友版)

中国古典哲学经典名著选读课后及考试答案(吴根友版)

洪范九畴已完成成绩:75.0分1【单选题】以下著作中,不属于经部的是()。

•A、《六祖坛经》•B、《大学》•C、《周易》•D、《尚书》我的答案:A得分:0.0分2【单选题】《论六家要旨》的作者是()。

•A、左丘明•B、班昭•C、司马迁•D、司马谈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3【判断题】《经传释词》一书由清代王引之所撰。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4【判断题】在《尚书.洪范》一文中,“王访于箕子”中的“王”指的是周文王。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五行五事已完成成绩:100.0分1【单选题】《尚书.洪范》中“言曰从”的“从”具有两层含义,一为语言本身的通顺柔和,二为()。

•A、话多且乱•B、人云亦云•C、言而有信令人顺从•D、恭顺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2【单选题】在《尚书.洪范》一文中,“金曰从革”中的“革”意为()。

•A、皮革•B、变革•C、甲胄•D、免除我的答案:B得分:25.0分3【单选题】以下不属于《尚书.洪范》的“五事”的是()。

•A、貌•B、言•C、视•D、行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4【判断题】《尚书》中的“五行”概念不同于后世阴阳家所谓的“五行”概念。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八政五纪已完成成绩:100.0分1【单选题】《尚书.洪范》中的“八政”不包括()。

•A、食•B、货•C、牧•D、祀我的答案:C得分:33.3分2【单选题】“八政”里,“四曰司空”的“司空”指的是()。

•A、是管理朝觐•B、治理盗贼•C、管理教育•D、管理居民我的答案:D得分:33.3分3【判断题】《尚书.洪范》的“八政”将“食”排在第一位,体现了饮食和农业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性()。

我的答案:√得分:33.3分皇建有极已完成成绩:100.0分1【单选题】“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一句出自()。

•A、《孟子》•B、《大学》•C、《尚书》•D、《论语》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2【单选题】《尚书.洪范》中提到的“五福”指的是()。

比较儒家的有为和道家的无为

比较儒家的有为和道家的无为

比较儒家的有为和道家的无为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到今已逾两千余年的历史,墨儒道法兵的思想从古至今影响着中国政治历史文化的各方面进程,而儒道思想和道家思想到今仍枝繁叶茂、挺拔苍健——儒家的仁义道德与道家的道法自然等许多问题的存在都使儒道两家在中国文化思想中呈现出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局面,使两家思想长期在中国文化中各领风骚千余年。

如果说强调“仁礼”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它具有强烈的社会功用与规范意识的话,那么,“有为”意识则是从人生态度上将其仁礼思想贯穿始终;同样,道家既然依从于自然、宇宙,认为天地之间自有“道”在,那么,它所在人生观上的“无为”便是其思想核心的重要体现。

一般认为,有为是入世,无为是出世,两者观点完全相反。

其实,儒家的“有为”和道家的“无为”本质一样,都是主张顺其自然,随遇而安。

“有为” 是相对于“无为”而讲的,作为“无为”的对立面相生,非原始所在。

事实上,“有为”思想的真正来源就是主张德治的手段去实现社会政治的无为而治的思想。

有为和无为的主要差别之处在于立论针对的“时”的不同。

一个“时”是治世,一个“时”是乱世。

道家的“无为”表现在天下无道的时候,即乱世。

所谓的“无为”是不要“妄为”,就是不要增加人在自然大化中虚妄的行动,即追逐私欲、私利、私功等,破坏整体的和谐和共生,而要求人的一切行为、价值都要顺应和服从自然大化,与自然和谐,与群体和谐。

儒家主张治世的“有为”,孔子说过:“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表面看来,是注意个人的时机,即有机会就推行,没有机会和条件就隐藏。

其实,它也是注意时代的条件。

所谓“用之则行”的“用”,就是时代具有了发挥个人才能的条件,所谓“舍之则藏”的“舍”,就是时代不需要,或不具备发挥个人能力的条件。

从历史上看,所谓的“用”就是治世,而“行”就是“有为”。

所谓“舍”,就是乱世,而“藏”就是“无为”。

儒家和道家具有强烈的互补性,即“时”的不同,要采取不同的行为,一个适合治世,一个适合乱世;一个适合积极的个人,一种适合消极的个人。

王阳明履历对道教养生的“爱”与“恨”

王阳明履历对道教养生的“爱”与“恨”

王阳明履历对道教养生的“爱”与“恨”王阳明是明朝中叶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军事家,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生于1472年,卒于1528年,终年57岁。

王阳明与诸葛亮被称为中国历史上仅有的二个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

王阳明早期喜爱道教养生,修炼过道教养生功法,但后期却又批判了道教养生。

由于王阳明影响巨大,他后期对道教养生的批判,使不少人对道教养生心存怀疑,因此有必要对王阳明与道教养生的关系作一探讨。

王阳明像一、王阳明早期对道教养生的喜爱以“龙场悟道”为界,可以把王阳明的生平分为早期和后期二个阶段。

王阳明从小身体较弱,同时也受明王朝的崇道氛围和家世(称得上隐逸世家)影响,因此王阳明早期喜爱道教养生。

据《王阳明全集·年谱》记载,阳明出生时他祖母梦到神人送子而来,似乎出生时就与神仙有缘。

阳明曾自云八岁即好神仙之说。

阳明十一岁时,遇一相士告诉他:“须拂领,其时入圣境,须至上丹台,其时结圣胎,须至下丹田,其时圣果圆。

”阳明对这些充满道味的话始终记在心里,并由此有了学圣贤的志向。

阳明十七岁结婚之日,“偶闲行入铁柱宫,遇道士趺坐一榻,即而叩之,因闻养生之说,遂相与对坐忘归。

诸公遣人追之,次早始还。

”阳明二十七岁时旧病复发,“偶闻道士说养生,遂有遗世入山之意”。

阳明“名山遍游历”,到处参玄访道,三十岁时,游九华山,“是时道者蔡蓬头善谈仙,待以客礼请问。

蔡曰:‘尚未’。

有顷,屏左右,引至后亭,再拜请问。

蔡曰:‘尚未’。

问至再三,蔡曰:‘汝后堂后亭礼虽隆,终不忘官相’。

一笑而别。

闻地藏洞有异人,坐卧松毛,不火食,历岩险访之。

正熟睡,先生坐傍抚其足。

有顷醒,惊曰:‘路险何得至此!’因论最上乘曰:‘周濂溪、程明道是儒家两个好秀才’。

后再至,其人已他移,故后有会心人远之叹。

”阳明三十一岁时,更是“告病归越,筑室阳明洞中,行导引术。

久之,遂先知。

一日坐洞中,友人王思舆等四人来访,方出五云门,先生即命仆迎之,且历语其来迹。

马晓英:明代心学的理论建构与《大学》诠释——以王阳明为中心

马晓英:明代心学的理论建构与《大学》诠释——以王阳明为中心

马晓英:明代心学的理论建构与《大学》诠释——以王阳明为中心“宋明理学”专题明代心学的理论建构与《大学》诠释——以王阳明为中心文 | 马晓英本文原载于《中国文化研究》2018年春之卷。

提要阳明心学将宋明理学在心性领域的探讨推进到精微的地步。

王阳明的理论建构,基本上是围绕其对《大学》的诠释进行的。

阳明以对朱子《大学》新改本及其“格物说”的批评为起点,逐步建立起其以良知为本体,以致良知为工夫,以心性合一、心理合一、知行合一和本体工夫合一为导向的心学思想体系。

而阳明心学思想的顶点及其所追求的最高目标,就是“万物一体”的理想境界。

通过对阳明的《大学》诠释和其思想建构脉络的梳理,我们得以理解以《大学》为核心的四书诠释如何影响了阳明心学的发展进程,以及宋明经学与理学互动的广度和深度。

关键词《大学》诠释、王阳明、良知、万物一体宋明理学发展到明代,在心性价值、做圣工夫等问题上的探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

阳明心学兴起后,更是将心性论领域各种议题的探讨推进到精微深透的地步。

清初大儒黄宗羲曾评价说:“有明文章事功,皆不及前代,独于理学,前代之所不及也。

牛毛茧丝,无不辨晰,真能发先儒之所未发。

”([明]黄宗羲:《明儒学案发凡》,见黄宗羲著,沈芝盈点校:《明儒学案》(整理本),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14页。

)这种深透研几、“发先儒所未发”的深度,我们从王阳明和阳明后学学者的四书诠释尤其是《大学》诠释中可见一斑。

以王阳明为例,他通过对《大学》文本、主旨的讨论和其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诸条目的辨析,向朱子学以格物穷理入手的做圣工夫路向发起了挑战,建立起自己以良知为本体,以致良知为工夫,以心性合一、心理合一、知行合一和本体工夫合一为导向的心学思想体系。

阳明心学的传播风行颠覆了明代朱子学的话语霸权和统治地位,成为明中后期最具学术和社会影响力的思想形态。

然而王阳明的《大学》诠释在开辟明代心学主要以“尊德性”而非“道问学”方式达至万物一体境界之路向的同时,也导致了其后学中只谈良知本体现成自然而轻忽读书或道德践履的倾向,从而激起后来学者对整个阳明学的批评与反思,最终导致心学的没落和理学的衰微。

张居正与阳明心学

张居正与阳明心学

张居正与阳明心学张居正与阳明心学张居正(1525—1582),字叔大,号太岳,湖北江陵人。

少年时即疑敏伦,嘉靖二十六年(1547)考中进士,旋改庶吉士,授翰林编修。

隆庆元年(1567),穆宗即位,迁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参与政事。

神宗即位后,代高拱为首辅,执掌实权达十年之久,为一代权相。

张居正执政期间,推行了一系列政治和经济制度改革,对于振兴朝纲,缓解财政困难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不过,由于他推行的改革措施触犯了许多贵族官僚的利益,故而引起了一些不满,加以他刚愎自用,秉权过权,更成为朝野“清议”之的。

据《明史》本传,他死后遭谮毁而被削爵夺谥,籍没家产,其长子自缢身亡、次子和他的弟弟“俱发戍烟瘴之地”。

对于这样一位历史人物,朱东润在其名著《张居正大传·序》中概略性地评述道:中国历史上的伟大人物虽多,但是象居正那样划时代的人物,实在数不上几个。

从隆庆六年到万历十年之中,这整整的十年,居正占有政局的全面,再也没有第二个和他比拟的人物。

这个时期以前数十年,整个政局是混乱,以后数十年,还是混乱;只有在这十年之中,持到清明的时代,敌人由分化到崩溃,中国由安定走到进展,一切都是居正的大功。

他所以成为划时代的人物者,其故在此。

但是居正的一生,始终没有得到世人的了解。

“誉之者或过其实,毁之者或失其真”,是一句切实的批评。

最善意的评论,比居正为伊周,最恶意的评论,比居正为温莽。

有的推为圣人,有的甚至斥为禽兽。

其实居正即非伊周,亦非温莽;他固然不是禽兽,但是他也并不志在圣人。

他就是张居正,一个受时代陶熔而同时又想陶熔时代的人物。

问题在于:既然“张居正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同时也是一位学识渊博的思想家”[1],那么,风行于当世的阳明心学对他思想有无影响?他本人的思想与阳明心学有何异同?他与阳明后学有着怎样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对阳明学的发展走向又有着怎样的影响?这些问题不仅关涉到对张居正其人其学的评价,而且在研究明代中后叶思想史时也是很值得认真论究的。

儒家道家文化的精髓

儒家道家文化的精髓

儒家道家文化的精髓第一篇:儒家道家文化的精髓儒家文化的精髓: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思想。

它以心灵的自我修养与自我完善为主要目的。

而儒家文化的精髓主要在仁、礼和中庸这三个方面,一直绵延至今。

其具体意义如下: 1.儒家文化的“仁”儒家文化中“仁”,就是爱人,就是以“爱人”之心,推行仁政,使社会各阶层的人们都享有生存和幸福的权利。

礼,就是社会的道德秩序,就是用“正名”即道德教化的方法,使社会各阶层的人们对自身社会地位有稳定的道德认可和道德定位。

仁的作用是使民无造反之必要,礼的作用是使民无造反之意识。

——人们普遍享有生存和幸福的权利,就没有造反作乱的必要;人们普遍认可社会的道德秩序,普遍遵守符合自身社会地位的道德规范,造反作乱就没有道德依据(即没有意识形态基础)。

人民既没有造反作乱的必要,又没有造反作乱的意识,社会就可以长治久安。

古今中外,凡是能够使国家达到太平的统治,事实上都没有违背儒学的仁和礼两大原则。

2.儒家文化的“礼”儒学的真谛是仁礼一体。

不讲究仁,只讲究礼,人民就会反抗其统治。

不讲究礼,只讲究仁,人民就会轻慢其统治——即人民不受道德约束,就会由思想上的无政府状态引发现实中的无政府状态。

所以,仁和礼是一刻也不可以分开的,这就叫做仁礼一体。

人类社会是不断地发展和进步的,古代人类受到自然界的威胁特别严重,每个人都必须依赖群体的力量才能生存。

因为这个原故,所以每个人都习惯于遵守群体共同的道德规范,而认为群体共性对个性的约束非常合理。

但是越到后世,人类受到自然界的威胁不断减弱。

因此,反对共性约束追求个性自由的思潮便逐步发展起来。

所以,人们的道德观念也就跟着发生相应的变化。

所以,礼必须根据不同的时代而有不同的内容。

拿着古代的“礼”来统治现代的社会,就会违背仁的原则。

违背了仁的礼,一定会受到人民的反对和反抗。

所以,礼贵在不违背仁的原则。

不违背仁的原则,就必须根据不同的时代而改变礼的一些具体内容。

只有根据时代变化而改变和调整礼的一些具体内容,才可以达到不违背仁的原则。

《知行合一》读后感作文

《知行合一》读后感作文

《知行合一》读后感作文《知行合一》读后感作文(通用20篇)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

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知行合一》读后感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知行合一》读后感作文篇1王阳明,大明帝国时期诞生的一位著名的心学家,而在当时以朱熹理学为主流的明朝,也足以体现出王阳明的艰辛以及心学发展受到的阻碍程度。

刚上大一时,接触到马哲的唯物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当我偶然看到这本书时,却也被王阳明的心学所打动,被王阳明的“致良知”说服,同时也被他新的格物致知所吸引。

生活在大明帝国的王阳明,也曾受理学的影响,也曾按照朱熹的格物致知去格物,当他对着一堆竹子去格的时候,却什么都格不出,于是他对理学的权威提出了质疑。

他曾研究过道教,也曾想落入空门,但都没有成功实现,于是才有了后来的龙场悟道,才有了其心学的横空出世。

自龙场悟道以来,王阳明的弟子大增,为其心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他在仕途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王阳明的心学,讲究的是人人平等,讲究的是光明良知,讲究的是内心的平静。

朱熹主张去心外格物,而王阳明则认为物就在己心,只要良知是光明的,就能得到其中的真谛,现在所做的事不过是对心学悟道的践行而已。

自龙场悟道以来,王阳明的仕途就变得光明起来,南赣剿匪以及平定宁王都是他心学的运用。

我认为在他的心学中有心理学的应用,似乎他的心学可以运用到任何领域,而王阳明则解释为这都是良知的作用。

王阳明提倡众生平等,人人都可以成为圣贤,所以每个人都不应该把自己看的轻贱,但其在剿匪时却因为士兵剿匪时士气不高,当众砍杀了几名士兵以儆效尤。

既然他提倡众生平等,那他又为何以别人的生命来换取其他人的前进,这无疑违背了他提出的观点。

不过王阳明也说自己在运用战术的时候是违背良知的,所以他在以后的讲学过程中从没有提过这些战术的运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为与无为*———兼论王阳明中后期对道家道教的批评之二朱晓鹏摘要阳明学因其讲本心良知,注重主体的心性修养和王阳明本人多次隐居,“出入佛老三十年”,至中后期仍然十分注重融摄道释,以至于阳明学长期被当作没有经世功能和有为追求的纯粹心学或道禅之学。

然而,从儒学固有的价值取向、阳明中后期思想的内在逻辑、性格特点以及王阳明所处的时代背景等方面来看,王阳明无疑是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现实关怀和实践品格的儒者。

而且阳明学中“良知”的自然展开,“知行合一”、“体用不二”、“万物一体”的理论特点又形成了其学说“立体达用”的逻辑架构。

王阳明正是用这种逻辑架构作为标准来对照查验其他思想学说,使之成为他展开儒道之辨、儒佛之辨的重要判据。

关键词王阳明儒道之辨经世有为立体达用体用不二中图分类号B24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627(2010)02-0065-09作者:朱晓鹏,男,1963年生,浙江缙云人,哲学博士,杭州师范大学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所长、教授,近年主要从事道家哲学、阳明学的研究。

杭州310036儒家学说一直以来以其积极入世,鼓励士人积极担当社会责任,从而形成与佛道两家不同的价值取向。

但至宋以后,随着孟子心性论在士人中间引起高度重视,加上禅学、道教的兴盛,对心性的探求一时间成为了当时儒者们的重要课题。

这样,传统儒学的根本主张———内圣外王之道,被进一步构建于自我的“修身”或个体的“内圣”这一基本前提之下,从而就使儒家的“内圣”乃至“外王”之道充满了个体的体验性特点。

但新儒家对“内圣”的偏重,终究没有导致对现世的彻底否定。

即使是阳明心学提倡“心即理”,把道德本体回归到“一心”之中,并且“出入佛老三十年,”至中后期仍然十分注重融摄道释,在其一生的思想性格中深受道释的影响,也并没有因此真正隔绝“心”与外物的关系,即所谓“廓*拙文“养生与养德———论王阳明中后期对道家道教的批评之一”,载《中国哲学史》2008年第2期。

然大公,物来顺受”。

所以,这种特点也决定了像王阳明这样的心学家虽然长期被当作没有经世功能和有为追求的纯粹心学或道禅之学,但实际上终究还是成为了一代大儒,而绝不会成为走进山林的方外人士。

相应地,作为儒者的王阳明中后期批评否定道家道教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认为其“外人伦”、绝世务、不作为,缺乏家庭和社会责任感。

可以说,王学虽在心体的发明、良知的呈现等内修问题上作出了精辟的解说和体证,但并不能掩盖王阳明积极入世、经世有为的内在性格和实践品格。

一、王学的经世有为品格阳明学讲本心良知,注重主体的心性修养,因而极易给人只重内证主观的体验之感,误会其“心外无物”说是对一切外事外物漠不关心;又因其多次隐居、融摄道禅而有出世蹈虚之名,甚至被视为近于道禅之学,以至王学在明末清初备受攻击,甚至被责之为清谈误国的典型。

也就是说,阳明学被视为只注重身心体验而缺乏现实关怀和实践品格的学问,被当作没有经世功能和有为追求的纯理论。

但实际上,这种以为王学无裨于实际、没有经世有为的追求的看法是不符合实际的。

因为王阳明不仅极重视事功和践行,而且恰恰是思想史上极少数有突出事功的儒者,被不少人看作能内圣—外王的少有“全人”。

所以,王阳明的思想和人生之路,与寻常科举出身的人和其他宋明儒者都大不相同,而具有自己的突出特点,即“他的学说,与他平生经历密切相关,是他豪雄式人格的体现和概括”①。

从历史上看,王阳明在三十多岁“归本儒学”后,其思想转变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重新重视了人伦世务的意义,肯定了社会和家庭的责任。

《年谱》载王阳明于弘治十五年筑室阳明洞中静坐修炼,曾“思离世远去”,只因挂念家庭的人伦之责,“复思用世”;不久通过主持山东乡试,更力申其“经世之学”(《王阳明年谱》,《王阳明全集》卷三十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226页。

以下简称《全集》)。

自此以后,阳明始终以积极入世的心态尽人伦、经世务、建事功,成就了其作为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的不朽功业,创造了其积极有为的人生。

可以说,积极有为、阳刚进取是阳明一生思想、行为和性格的一个主调,也是其坚守儒学的基本立场的一个重要表现。

我们知道,儒家原本就具有阳刚和经世的特征,被视为儒家经典的《周易大传》中提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确是儒家所主张的基本的人生态度。

孔子所称颂的“刚毅”,曾参所提倡的“弘毅”,孟子所倡导的“浩然之气”,都体现了一种刚强有为、自强不息的文化精神。

另外,儒家的大同思想和内圣外王、正人正己、成己成物等主张,以及“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生态度,都是经世进取思想的反映。

这种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与下层民众,使他们身·66·孔子研究2010年第2期①张学智:《明代哲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0页。

有为与无为———兼论王阳明中后期对道家道教的批评之二上也都具有积极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特质。

王阳明作为“归本儒学”的学者,必然要求其思想具有推重经世有为的实践品格。

另一方面,从阳明思想自身的内在逻辑上来看,王学经世是其良知学说的自然展开和应用,是符合其内在性格的要求的。

可以说,王学不仅是可以经世的,良知学与经世致用本来一体,不能打为两橛,而且经世有为正构成为王学重要的内在特质,从这个角度正可以揭示阳明学研究中过去只由内证本心良知去认识阳明学的不足,看到王学所蕴涵的多向度的价值。

事实上,王阳明的“良知学”是彻头彻尾地将具体的“事”放到首位加以思考的。

王阳明力倡“知行合一”,就是讲为学须切实,“知”不能脱离“行”:“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

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

”(王阳明:《传习录》上,《全集》卷一,第13页)“区区‘格致诚正’之说,是就学者本心日用事为间,体究践履,实地用功,是多少次第、多少积累在,正与空虚顿悟之说相反。

”(王阳明:《传习录》中,《全集》卷二,第41页)“路歧之险夷,必待身亲履历而后知,岂有不待身亲履历而已先知路歧之险夷者邪?”(王阳明:《传习录》中,《全集》卷二,第42页)因此阳明的“知行合一”论在本质上就是强调“知”应具有“行”的品格,一切知识、道德、观念和理论都应具有能践行、有为的经世功能。

这与朱子仅从读书取得的“知”相比,更具有实践性,更具有真切的客观性。

王阳明常讲的“事上磨练”之类的话,实际上是要强调“体究践履,实地用功”的重要性。

“人须在事上磨练做工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那静时功夫,亦差似收敛,而实放溺也”(王阳明:《传习录》下,《全集》卷三,第92页)。

不言而喻,在王阳明的道德主义的主体性里面,事实上就积淀着极其强烈的实践品格。

王阳明活动的弘治、正德、嘉靖年间,正是明朝内忧外患极其严重的时候。

面对这些严重的社会危机,特别是整个社会显现出士风不竞、道德沦丧的局面,素有高远之志的王阳明不能不生出强烈的救世之心。

王阳明说:圣学既远,霸术之传积渍已深,虽在贤知,皆不免于习染。

其所以讲明修饰,以求宣畅光复于世者,仅足以增霸者之藩篱,而圣学之门墙遂不复可睹。

于是有训诂之学,而传之以为名;有记诵之学,而言之以为博;有词章之学,而侈之以为丽。

若是者纷纷籍籍,群起角立于天下,又不知其几家,万径千蹊,莫知所适。

世之学者如入百戏之场,欢谑跳踉,骋奇斗巧,献笑争妍者,四面而竞出,前瞻后盼,应接不遑,而耳目眩瞀,精神恍惑,日夜遨游淹息其间,如病狂丧心之人,莫自知其家业之所归。

时君世主亦皆昏迷颠倒于其说,而终身从事于无用之虚文,莫自知其所谓。

间有觉其空疏谬妄,支离牵滞,而卓然自奋,欲以见诸行事之实者,极其所抵,亦不过为富强功利五霸之事业而止。

圣人之学日远日晦,而功利之习愈趋愈下。

其间虽尝瞽惑于佛老,而佛老之说卒亦未能有以胜其功利之心;虽又尝折衷于群儒,而群儒之论终亦未能有以破其功利之见。

盖至于今,利功之毒沦浃··76于人之心髓,而习以成性也几千年矣。

(王阳明:《传习录》中,《全集》卷二,第55—56页)王阳明这一长段对当时社会潮流和士人风习的沉痛描述,正是他的思想学说,特别是其经世有为之志所以产生的背景,也是他的“拨本塞源论”欲拔之本、欲塞之源。

正因此,与那些对现实社会的种种问题漠然视之,缺乏把社会之命运系于自己之心的责任感的士人不同的是,王阳明为了消除明王朝的危机,挽救封建政权的命运,不顾天下之非议,不计个人之得失,力平宁王之叛,力倡良知之说,致被世人目为“病狂丧心”者或被诬为包藏野心者。

但他对此毫不计较,说自己“每念斯民之陷溺,则为之戚然痛心,忘其身之不肖,而思以此(即良知说)救之,亦不自知其量者。

天下之人见其若是,遂相与非笑而诋斥之,以为是病狂丧心之人耳。

呜呼!是奚足恤哉?吾方疾痛之切体,而暇计人之非笑乎!”(王阳明:《传习录》中,《全集》卷二,第80页)这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勇于挺身担当的精神,不仅庄禅缺乏,大部分儒者也缺乏。

所以从人格类型上看,阳明虽然时常有隐逸之志,但与庄子、陈白沙等人追求从容自适的隐者风度不完全相同,他本质上仍属于具有强烈进取精神的豪杰之士,他曾说:“昔之君子,盖有举世非之而不顾、千百世非之而不顾者,亦求其是而已矣,岂以一时毁誉而动其心邪!”(王阳明:《与陆原静》,《全集》卷五,第189页)这种不顾毁誉的“昔之君子”不妨可视之为就是阳明自己所追求的理想人格。

在王阳明看来,只有具备这种理想人格,才不但可以保证士人在艰难困苦的境遇中保持自我的独立和超然,而且还可以此担负起救世济民的儒者责任。

此外,王阳明在本体论上坚持体用不二观,主张良知之学的体用一如、明体达用:“圣人大中至正之道,彻上彻下,只是一贯。

”(王阳明:《传习录》上,《全集》卷一,第18页)王阳明认为:“道大无外。

若曰各道其道,是小其道矣。

”①因而在王阳明看来,“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谓小道。

”(《王阳明年谱》,《全集》卷三十五,第1289页)可见阳明这种形上学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以体用不二的思想武器来挞伐像道释、俗儒那些在现实人生中体用剖二、只顾内修不管家国天下的行径,因为他们如此无疑是“有了上一截,遗了下一截”(王阳明:《传习录》上,《全集》卷一,第18页),“失之虚罔空寂,而无有乎家国天下之施者。

”(王阳明:《亲民堂记》,《全集》卷七,第251页)为此,阳明还进一步批评了士人专好名而不务实之风,他认为,“为学大病在好名”(王阳明:《传习录》上,《全集》卷一,第30页),道德修养和做事、做学问都须经年累月、脚踏实地去用力,切戒好虚名而不务实。

当弟子薛侃因“只闻誉而喜,闻毁而闷”,为了克服这个毛病来请教他时,他说:“名与实对,务实之心重一分,则务名之心轻一分,全是务实之心,即无务名之心。

若务实之心如饥之求食、渴之求饮,安得更有工夫好名?”(王阳明:《传习录》上,《全集》卷一,第30页)总之,王学并不缺乏现实关怀和实践品格,而是有·86·孔子研究2010年第2期①陈来等:《关于〈遗言录〉〈稽山承语〉与王阳明语录佚文》,载《清华汉学研究》第一辑,第189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