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列夫。托尔斯泰
4 列夫 托尔斯泰
描写内容
须发: 多毛的脸庞、浓密的胡髭 面部: 失调、崎岖、平庸、粗鄙 表情: 长相: 身材: 忧郁、消沉 普通大众的脸 矮小敦实、侏儒
犀利的目光
眼睛
丰富的感情
比喻、夸张
修辞效果:形象鲜明,特征突出,
喻意深刻,韵味无穷。 夸张——在描写人或事物时,故意言过其实,尽量作 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眉毛: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 须发: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不管从哪个 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
欲扬先抑的手法
也叫先抑后扬,指为肯定某人、 事、景、物,先用曲解或嘲讽 的态度尽力去贬低或否定它的 一种构思方法。
作用:造成鲜明对比 留下深刻印象
“蓄势待发”——欲扬先抑
• 如茅盾《白杨礼赞》,要写对白杨树的赞美之 情,开篇先写它的生长环境——黄土高原的 “单调”,使人恹恹欲睡,这是抑;突然看到 挺拔的白杨,使人精神为之一振,这是扬。
1、写出托尔斯泰目光犀利深刻,具有准确的洞察力 2、高尔基这句话运用夸张恰当地,很好地道出了托 尽收眼底的全方位的观察力。
3、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 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 的频波。 4、当这一副寒光四射的匕首转而对它们的主人时 是十分可怕的,因为锋刃无情,直戳要害,正好 刺中了他的心窝。
作者对托尔斯泰外貌的描写,主 要运用了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
比喻效果:
生动形象,突出特征,引 发联想,给人以鲜明深刻 的印象,增强感染力。
夸张效果:
突出事物的本质,加强作 者的感情,引起读者的想 象和共鸣。
比喻
目光: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 作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托尔斯泰敏锐、犀利、极具穿透 性的目光。
4.列夫·托尔斯泰
托尔斯泰是一位文学巨匠,他在 俄国文坛驰骋了近六十年,创作了大 量文学作品,题材广泛,体裁多样。 编成的全集多达90卷。你知道他最著 名的作品是什么吗?
1. 《战争与和平》 2. 《安娜· 卡列尼娜》 3. 《复活》
课文一方面说托尔斯泰“可以任意 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可见他 是幸福的;但另一方面又说他得不到 “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这是否矛 盾? 1.“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常是痛苦 的——智者的痛苦。如果既是智者又是 仁者,痛苦将是双倍。 2.托尔斯泰看透了暴政、丑恶、虚 伪、苦难及其原因,并尽其毕生去改 变,但总是事与愿违,这是他最大的痛 苦。
他生就一副多毛的脸庞,植被多于空地, 朗读,正音: zī
浓密的胡髭使人难以看清他的内心世界。长 髯覆盖了两颊,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皱似树 yǒu 皮的黝黑脸膛,一根根迎风飘动,颇有长者 风度。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 朝上倒竖。一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 rá n 额头上。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 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像米开朗琪罗画的摩 西一样,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形象,来 qu á n 源于他那天父般的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 liǔ 胡子。
鼻子:一只宽宽的、两孔朝天的狮 子鼻,仿佛被人一拳头打塌 了的样子。 目光: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 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
作用: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让人产生无尽的联想。
学生——军官——乡绅
要是你看到一张他赶着马车外出的照片, 还有个白胡子随从与他并排坐着,你也许要 动脑筋想上好一阵,才能判断手握缰绳的是 马车夫,坐在一旁的是伯爵。 “伯爵”是谁?究竟哪个是伯爵?
“伯爵”是托尔斯泰。 可能手握缰绳的才是托尔斯泰 伯 爵。因为是“他赶着马车外出”。 作者故意说错,是突出他相貌 的
八年级语文列夫·托尔斯泰4
他有一张消瘦的面孔、膝
盖骨突出的膝盖、乌黑的头发 和一双翠绿的眼睛,戴着一副 用许多透明胶带粘在一起的圆 框眼镜。他对自己的外表最喜 欢的就是额头上那道闪电似的 淡淡的疤痕。
“两耳垂肩,又手过膝,目能 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 脂”;另一个是“面如重枣, 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 相貌堂皇,威风凛凛”;还有 一个是“豹头环眼,燕颔虎须, 声若巨雷,势如奔马”。
•
;/ 嗨热线网
4.列夫托尔斯泰
4.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C )
A.他的门第和身份大大不同于格里高、伊凡、伊利亚、彼得等在
场的所有人。 B.这么个小巧玲珑的家伙,难道真的是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
斯泰吗?
C.架在小窗上方的横梁„„小眼睛上方的额头,倒像是用刀胡乱 劈成的树柴。
D.高尔基对它们恰如其分的描述,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托尔
示出伟大这一朴素的真理。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吴承恩《西游记》 【译文】不能只根据相貌、外表判断一个人的品德操行及其未来,如同 海水是不可以用斗去度量一样。 【感悟】在这个崇尚颜值的社会,看人,我们要擦亮眼睛,高富帅、白 富美固然好,但更应根据一个人的知识文化、思想品德、文明素养、创 新意识、职业操守、家国情怀等,智慧地去判断一个人的好坏优劣。
睛深陷在阴暗的眼眶里,严峻地盯着别人,鼻子扁阔,嘴唇厚而前伸,
列夫· 托尔斯泰 耳朵大大的。”这是《名人传》对_________________ 的外貌描写。
请阅读课文7至9自然段,然后答题。 7.这三段文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着力描绘了托尔斯泰的眼睛。 8.从这三段文字中可以看出,托尔斯泰有一双怎样的眼睛?请你用 一句话概括出来。(20字以内) 有一双异常锐利、情感丰富、能洞察世事的眼睛。
的情感,突出了他眼睛的洞察力和敏锐性,给读者鲜明深刻的印象。
6.(2015,潍坊)学校积极参加“书香校园”系列活动。下面是“经典阅 读”活动倡议书,请阅读后完成后面的题目。 ①人生的高度取决于阅读积淀的厚度。②与书籍相伴的人生,一定有生机 ,有价值;书香飘溢的校园,一定有活力,有内涵。③今年,我校的“书 香校园”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被评为全市“书香校园”示范学校。④为 了进一步引导全校师生吸收经典著作的营养,提升人生境界为宗旨,学校 决定开展“经典阅读”活动。 本期“经典阅读”活动推荐的名著是:《童年》(高尔基)、《钢铁是怎样 炼成的》(奥斯特洛夫斯基)、《名人传》(罗曼·罗兰)。 阅读经典吧,经典著作会像雨露一样,滋润你干渴的心田,绽放你理想的
4 列夫·托尔斯泰
• ⒉“风儿……和暖的阳光……冬天,白雪……”这段描写 属于 描写,在全文中有哪些作用?(至少答两点) • 作者说托尔斯泰墓“剧烈震撼每一个内心深藏的感情”, 从文中找出两个具体描写参观者这种崇敬之情的句子。
• ①
• ②
4 列夫· 托尔斯泰
理想的籍,是智慧的钥匙
列夫· 托尔斯泰
• 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文学家、思 想家,哲学家。世袭伯爵,曾参加克里米亚战争。 返回雅斯纳· 亚波利亚纳的农庄后致力于农民教育。 1862年结婚后,创作了俄罗斯文学史上的巨著 《战争与和平》(1859~1869)、《安娜· 卡列 尼娜》(1875~1877)。1879年经历了一次信 仰危机后信奉和平主义,主张以勿抗恶的方式对 社会进行改革。并否定自己以前的作品。因执着 于自己的信念使家庭关系恶化,死于出奔途中。 其作品多达45卷。名著还有长篇小说《复活》 (1899)、戏剧《黑暗的势力》(1886)和若干 短篇小说和评论
• 列夫· 托尔斯泰创作的主要特点是[ ]A、擅 长深刻细致的心理描写 B、用色彩来解释人类精神世界的绚丽 C、线条严整粗犷,旋律简洁质朴、含蓄深 情 D、语言生动活泼
世间最美的坟墓
• 我在俄国所见到的景物再没有比托尔斯泰墓更宏伟、更感人的了。这块将被后代永远怀着敬畏之情 朝拜的尊严圣地,远离尘嚣,孤零零地躺在林荫里。顺着一条羊肠小路信步走去,穿过林间空地和 灌木丛,便到了墓冢前;这只是一个长方形的土堆而已。无人守护,无人管理,只有几株大树荫庇。 他的外孙女跟我讲,这些高大挺拔、在初秋的风中微微摇动的树木是托尔斯泰亲手栽种的。小的时 候,他的哥哥尼古莱和他听保姆或村妇讲过一个古老传说,提到亲手种树的地方会变成幸福的所在。 于是他们俩就在自己庄园的某块地上栽了几株树苗,这个儿童游戏不久也就忘了。托尔斯泰晚年才 想起这桩儿时往事和关于幸福的奇妙许诺,饱经忧患的老人突然从中获得了一个新的、更美好的启 示。他当即表示愿意将来埋骨于那些亲手栽种的树木之下。
人教版初二下册课文《4列夫托尔斯泰》
人教版初二下册课文《4.列夫・托尔斯泰》4.列夫・托尔斯泰他生就一副多毛的脸庞,植被多于空地,浓密的胡髭使人难以看清他的内心世界。
长髯覆盖了两颊,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皱似树皮的黝黑脸膛,一根根迎风飘动,颇有长者风度。
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
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存额头上。
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
像米开朗琪罗画的摩四一样,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形象,来源于他那天父般的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人们无不试图用自己的想像除去他那盖着面孔的头发,修剪疯长的胡须,以他年轻时刮去胡须的肖像作为参照,希望用魔法变出一张光洁的脸。
这是引向内心世界的路标。
这样一来,我们不免开始畏缩起来。
因为,无可否认的是,这个出身于名门望族的男子长相粗劣,生就一张田野村夫的脸孔。
灭才的灵魂自甘寓居低矮的陋屋,而天才灵魂的工作问,比起吉尔吉斯人搭建的皮帐篷来好不了多少。
小犀粗制滥造,出自一个农村木匠之手,而小是由古希腊的能L巧匠建造起来的。
架在小窗卜方的横梁小眼睛上方的额头,倒像是用用胡乱劈成的树柴。
皮肤藏污纳垢,缺少光泽,就像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那样粗糙,在四力脸中间,我们见到的是一只宽宽的、两孔朝天的狮子鼻,仿佛被人-拳头扣塌了的样子。
在乱蓬蓬的头发后面,怎么也遮不住那对难看的招风耳。
凹陷的脸颊中间生着两片厚厚的嘴唇。
留给人的总印象是失调、崎岖、平庸,甚至粗鄙。
这副劳动者的忧郇面孔上笼罩着消沉的阴影.滞留着愚钝和压抑:住他脸上找不到一点奋发向上的灵气,找不到精神光彩,找小到陀斯妥耶夫斯摹眉宇之间那种像大理石穹顶一样缓缓隆起的非凡器宇。
他的面容没有一点光彩可言。
谁不承认这一点谁就没有讲真话。
无疑,这张脸平淡无奇,障碍重重,没法弥补,不是传播智慧的庙堂,而是禁锢思想的囚牢;这张脸蒙昧阴沉,郁郁寡欢,丑陋可憎。
从青年时代起,托尔斯泰就深深意识到自己这副嘴脸是不讨人喜欢的。
他说,他讨厌任何对他长相所抱有的幻想。
4 列夫·托尔斯泰 教
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积累文中“轩昂、器宇、犀利、郁郁寡欢、正襟危坐、诚惶诚恐”等词语。
2.了解托尔斯泰的生平和人生追求及精神境界。
能力目标:1.感知课文对托尔斯泰的独到细致的刻画,体会作者的崇敬、赞美之情。
2.品评语言,学习课文运用神奇的夸张和连珠的妙喻描写形貌的手法。
3.体会课文采用欲扬先抑手法的艺术效果。
德育目标:感知人物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从中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
教学重点文中的肖像描写及其作用。
教学难点理解由外貌透视心灵的手法,感悟托尔斯泰的深邃而丰富的精神世界。
课前准备熟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布置学生查阅作者、托尔斯泰生平传记和作品,以及有关资料,尤其是对托尔斯泰的思想变化和人生追求要有所了解。
教学用具多媒体CAI课件、投影仪教学方法1.诵读法:文中茨威格以他高超的语言功力展现了托尔斯泰独特的外貌特征和深邃的精神世界,形象鲜明,蕴涵深刻?在诵读中引导学生悉心揣摩作品的描述手法和其中的思想感情。
2.联想法:课文用文字描绘托尔斯泰肖像画,尺水兴波,纵横捭阖,主要得益于大量运用神奇的夸张和连珠的妙喻,这给读者创设了广阔的思维空间,激活学生的想象联想能力,玩味其情趣,揣摩其含意。
课型新授课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托尔斯泰,以其不朽的著作赢得了世界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对于他,我们一直只闻其名,未见其人?你想知道他的外貌吗?就让我们来看一看奥地利作家茨威格是怎样用入木三分又妙趣横生的文笔描绘出一幅世界级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的,请你跟随作者的笔端,来解读托尔斯泰的那双智慧的眼睛,进而感悟他的人格魅力。
作者简介: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也写诗歌、戏剧、传记、散文特写和翻译作品?作品有《月光小巷》、《看不见的珍藏》、《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象棋的故事》等。
他的小说多写人的下意识活动和人在激情驱使下的命运遭际,他的作品以人物的性格塑造及心理刻画见长,他比较喜欢某种戏剧性的情节,但他不是企图以情节的曲折、离奇来吸引读者,而是在生活的平淡中烘托出使人流连忘返的人和事。
4 列夫·托尔斯泰
到了一连串的掠夺,濒于破产,现在又遇上了连
年歉收,许多人死于饥馑和瘟疫。这迫使农民不
得不奋起抗争,再一次形成革命形势,引起了托
翁的关注。于是他加紧社会活动,遍访教堂、修
道院;调查贫民区等。这一切加深了他对专制制
度和剥削阶级罪恶的认识,促进他的世界观剧变,
并给予他的创作以深刻的影响。
托尔斯泰到晚年一直致力于“贫 民化”:持斋吃素,从事体力劳动, 耕地,挑水浇菜;并希望放弃私有 财产和贵族特权,因而和他的夫人 意见冲突,家庭关系变得紧张起来。 后来他秘密离家出走,途中感冒, 病逝在阿斯塔波沃火车站。他逝世 以后,遵照他的遗嘱,遗体安葬在 一个小森林中,没有墓碑,没有十 字架,茨威格称之为“世间最美丽 的坟墓”。
由“表”及“里”,课文明显地分为 前后两部分,怎样分呢?
一,(1-5自然段)托尔斯泰外貌的平庸丑陋——外表。 二,(6-9自然段) 透过托尔斯泰非同寻常的眼睛表现其深邃 的精神世界——精神。
列 夫( ·
一、刻画托尔斯泰 突出重点 的外貌。 大肆铺张 肖 (1-5) 托像 画 二、描写托尔斯泰 某一局部 尔) 精雕细刻 的眼睛。 斯 (6-9)
• 为什么托尔斯泰会这样做、有这样一种感情立场?是什么事 情强烈地触发了他?
• 据托尔斯泰传记记载,晚年所遭遇的“利亚平之夜”, 是他阶级立场和人生态度发生重大转变的转捩点。1883 年12月,一个寒冷的下午,托尔斯泰走到莫斯科的城市
贫民中心希特罗夫市场,他发现许多乞丐都在向同一个
方向走去,于是也尾随而行,来到一个叫做“利亚平客
欲扬先抑
找出文中的比喻句,分析其妙处。 例: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 树根,朝上倒竖。一绺绺灰白的 鬈 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大 胡子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 比喻中有联想,不仅使“画面”气 韵生动,而且使人产生美的遐想。
梅《4列夫托尔斯泰》
改正错别字。
滥 粗制烂造 鹤立鸡群 正经危坐 诚皇诚恐 襟 惶 疑 无可置凝 郁郁寡欢
引人注目 藏污纳沟
垢
默读课文 整体感知
全文在结构上可以分几部分?
每部分写了什么内容?
由“表”及“里”,课文明显地分为 前后两部分,怎样分呢? 一、(1-5自然段)刻画托尔斯泰外貌特征: 平庸丑陋——外表 总写
墓志铭
------人生最后的休止符
卢梭: “睡在这里的是一个热爱自然和真理的人。” 马克-吐温: “他观察着世态的变化,但讲述的却是人间 的真理。” 贝多芬: “他总是以他自己的一颗人类的善心对待所 有的人
16世纪德国数学家鲁道夫花了毕生的精力,把圆 周率计算到小数后35位,是当时世界上最精确的 圆周率数值。在他的墓碑上就刻着: “π= 3.14159265358979323846264338327950288”。
文章第二部分作者着力描写的是托尔斯 泰的眼睛。 为什么重点写他的眼睛?
•由眼知人: 法国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马丁•杜 伽尔:“托尔斯泰是最具洞察力的作 家,他的目光十分锐利,能够穿透生 活的壁垒而发现隐含其中的真实。”
请在文章第二部分找出描写 托尔斯泰眼睛的句子。
研讨与练习二
1、夸张,赞美了托尔斯泰能将世间万物尽收眼底的 全方位观察力,并在作品中展现了社会的各个层面。 2、比喻,“珠宝”指托尔斯泰的眼睛。托尔斯泰的 文学创作,既来自于对社会、人生的观察、研究,又 经过自己的思想加工,并用他的艺术之笔准确地表现 出来,展示社会和人生的真谛。 3、比喻,写出来托尔斯泰作为“清醒的现实主义” 作家,对现实的批判是及其深刻而准确的,特别是对 沙皇的专制、贵族的腐朽,无不给予深刻的揭示。
外 貌 特 征
深 邃 的 精 眼 神 光 世 犀 界
4 列夫·托尔斯泰
佛被人一拳头打塌了的样子。
这些夸张性的描写,不仅使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
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而且让人产生无尽的联想。
四、课文一方面说托尔斯泰“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
及其知识财富”,可见他是幸福的;但另一方面又说
他得不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这是否矛盾? 你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幸福”的含义?联系托尔斯 泰的生平(主要是晚年的思想变化),与同学一起讨 论:托尔斯泰究竟幸福还是不幸?
第4课
列夫· 托尔斯泰
R 八年级下册
新课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看世界名著吗?有没 有同学看过《复活》《安娜·卡列尼娜》《战 争与和平》?你们知道这几部名著的作者是 谁吗?
是的。他们的作者就是托尔斯泰。列 夫·托尔斯泰是世界文豪,他长相平平,却 有着一双洞察世事的眼睛。现在,就 让我们跟随作者,去凝视托尔斯 泰的眼睛,并由此进入他那深邃 而丰富的内心世界。
量做扩大或缩小的描述。例如作者对托尔斯泰的目光
的描写,形容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
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这种扩大、夸张的描写,把 托尔斯泰目光的敏锐、犀利表现得极为生动形象,而 且能引起读者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试从课文中再找出 运用夸张手法描写托尔斯泰的眉毛、须发、皮肤、鼻
子的句子,并仔细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
(1)大胆运用欲扬先抑的艺术手法; (2)比喻和修辞手法的妙用。
总结全文
同学们,《列夫·托尔斯泰》是奥地利著名作 家茨威格传记作品中可以独立成篇的一节,作者用 他力透纸背而又妙趣横生的文笔为我们描绘出一幅 世界级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从描写人物 的面庞入手到描写人物的眼睛,探索人物的心灵, 揭示出托尔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 学习这篇课文,我们就犹如与两位大师对话交 谈,如同沐浴在朝阳中,让我们的身心得到了最大 程度的放松,也使我们的精神世界焕然一新。所以, 希望同学们以后能够跟更多的伟人交谈,让自己的 心灵一尘不染,更加澄明。
4、列夫·托尔斯泰
三.阅读课文· 整体感知
• 思考: • 1、文章主要写了哪两部分内容? • 2、本文是一幅托尔斯泰的“肖像画”他独 特的外貌特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文章着 力刻画的是哪些方面?(在文中找出对应 的内容)
茨威格 茨威格
学习目标
• 1.积累文中生字、词语; • 2.了解文章细致传神的外貌描写对表现人物 精神面貌的作用; • 3.学习本文欲扬先抑的写法,体会比喻、夸 张的修辞手法的作用; • 4.了解托尔斯泰丰富而深厚的精神世界和人 生追求,体会作者对托尔斯泰的情感态度。
一、文学常识
• 斯蒂芬· 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 著名传记作家,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 也写诗歌,戏剧,散文特写和翻译作品。 • 作品有《月光小巷》、《看不见的珍 藏》、《一个陌生人的来信》、《象棋的 故事》等。
)
二、词语积累· 读音· 释义
• • • • • 粗制滥造: 指产品制作粗劣,不讲究质量。 藏污纳垢:比喻包容坏人坏事。 器宇:气概,风度 禁锢: 束缚,限制 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人群里头
显得很突出 庄严的样子
• 正襟危坐: 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坐着,形容严肃
二、词语积累· 读音· 释义
列夫· 托尔斯泰,俄国作 家、思想家,19世纪末20世 纪初最伟大的文学家,19世 纪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 作家,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 出的作家之一,他被称颂为 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 的“天才艺术家”。主要作 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 《安娜· 卡列尼娜》《复活》 等。
4列夫 · 托尔斯泰
描写内容 须发: 多毛的脸庞、浓密的胡髭 面部: 失调、崎岖、平庸、粗鄙 表情: 长相: 身材: 眼 睛 忧郁、消沉 普通大众的脸 矮小敦实、侏儒 丰富的感情
犀利的目光
威力(揭示他观察社会、人生、时代的 广阔和深细,以及批判的深度和广)。
作者在课文前半部分描写托尔 斯泰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貌,是 为什么?
《重读大师》一书中王祥夫著文 说:“读托尔斯泰的小说,总似乎让 人能听到一种深深的叹息,感受到 作家在无情地鞭挞着人类的灵魂, 而同时,也能让你感到他对人的深 深的爱,一切都基于深深的爱。”
请仔细观察 下面几张人物肖 像的摄影图片, 试用文笔对其中 的一幅图象加以 细腻生动的刻画。
拓展延伸 看鲁迅的照片, 请描写他的外 貌特征。
斯蒂芬· 茨威格 Stefan Zweig
读准字音
黝黑 滞留
chì liǔ yǒu zhì
理解词义
轩昂 犀利 侏儒
zè ng xī zhūrú sì gān gà
禁锢
gù xuān
酒肆
à ng
尴尬
à n
炽热 一绺
jīn
粗糙 失调
hà n
cāo
tiá o qió ng
穹顶 锃亮
mà o yí n
盎然
作者引用高尔基这句话,运用夸张恰当地, 很好地道出了托尔斯泰那种能把万事万物尽 收眼底的全方位的观察力。事实上,托尔斯 泰是和巴尔扎克、莎士比亚比肩的伟大文学 家,他的作品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课文中有一句话可以为此做出注释:“再小 的事物借助这副透镜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这对眼睛连最最微不足道的细节都不放过, 同样还能全面揭示广袤无垠的宇宙。”
2、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 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 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
4列夫托尔斯泰
1
——多毛,胡须浓密 须发的特点 粗制滥造的小屋——面部 面部轮廓、结构 胡乱劈成的树柴——额头 粗糙的村舍外墙——皮肤 面容、表情 狮子鼻、招风耳、厚嘴唇
2 3 4 5
失调崎岖 平庸粗鄙
先抑
他长相平平,俄国普通大众的一员 他的外貌会令拜访者感到失望
6 7 8 9
犀利的目光——锃亮的钢刀 眼睛里蕴藏的丰富的感情 ——一百只眼珠 眼睛的威力 赞美他犀利的眼光,揭示他人生的“不幸” 后扬
1 通过展现托尔斯泰独特的外貌特征,揭示托尔斯
泰深邃的精神世界,表达作者对他的崇敬赞美 之情。
2 比喻、夸张联袂使用使画面气韵生动,使人产生
美的遐想。
请用文字为自己“画”一幅肖像,对 自己外貌中最突出的一点作重点刻画,可 以是“眼睛”、“鼻子”、“嘴巴”或者 是“脸上的一颗痣”等,并要在外貌描写 中突出自己的性格特点,精神品质,要求 100字左右,而且不能写出自己的姓名。
第6-9自然段
第一部分5个自然段各写什么?
l.写托尔斯泰的须发的特点。 2.他的面部轮廓、结构。 3.他的面容、表情。 4.他是俄国普通大众的一员。 5.他的外貌会令拜访者感到失望。
第二部分4个自然段各写什么? 6.托尔斯泰犀利的目光。 7.他眼睛里蕴藏的丰富的感情。 8.他眼睛的威力。 9.赞美他犀利的眼光,揭示他人生 的“不幸”。
茨威格
斯帝芬· 茨威格:
奥地利著名作家, 小说家,传记作家。出 生于维也纳一个富裕的 犹太人家庭,是20世 纪二、三十年代最著名 的作家之一,著作被译 成多种语言广为流传。 他为著名文学和历 史人物所作的评论和传 记,使他享有很高的声 誉。他的传世名篇之一 是《成功的秘诀》。
列夫· 托尔斯泰 (1828—1910) 19世纪俄国最 伟大的作家
4.列夫·托尔斯泰
4)、每件事物都逃不过这一对眼睛,都要露出赤 裸裸的真相来。当这一副寒光四射的匕首,转而 对准它们的主人时是十分可怕的,因为锋刃无情, 直戳要害,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窝。
俄国作家。 著名作品有: 《战争与和平》《安娜· 卡列 尼娜》《复活》
斯帝芬· 茨威格
奥地利著名作家, 小说家,传记作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记忆重点字词,理清文章思路。 2、体会课文采用欲扬先抑手法的艺 术效果。
扫除拦路虎
yǒu zhì dùn gù xuān xī rú 黝 黑 滞留 愚钝 禁锢 轩昂 犀利 侏儒 gān gà chì làn gòu 尴尬 炽热 粗制滥造 藏污纳垢 hàn huáng àn mào yí n 颔首低眉 诚惶诚恐 黯然失色 广袤无垠 sì liǔ rán quán jiá zī 酒肆 一绺 长髯 鬈发 两颊 胡髭 qióng bǐng zèng zhòu càn cāo 穹顶 屏住 锃亮 甲胄 粲然 粗糙
“匕首”指什么?“主人”指谁? • 匕首——托尔斯泰的眼睛 • 主人——社会、生活、人(作品所反映的 对象) 这句话写出了托尔斯泰目光敏锐犀利,对 现实的批判是极其深刻而准确的。甚至引起 统治当局的恐慌。
课文一方面说托尔斯泰“可以任意支配整个 世界及其知识财富”,可见他是幸福的;但 另一方面又说他得不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 幸福”,这是否矛盾? 1. “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常是痛苦的——智 者的痛苦。如果既是智者又是仁者,痛苦 将是双倍。 2. 托尔斯泰看透了暴政、丑恶、虚伪、苦难 及其原因,并尽其毕生去改变,但总是事 与愿违,这是他最大的痛苦。
4《列夫·托尔斯泰》
发狂笃信基督
颓唐又歇斯底里
批判揭露资产阶级的罪恶
不用暴力抵抗邪恶
托尔斯泰的生平
列夫· 托尔斯泰(1828~1910), 出生于贵族家庭。1840年入喀 山大学,受到卢梭、孟德斯鸠 等启蒙思想家影响。1847年退 学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 农奴制的尝试。 1851~1854年 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 作。
列 夫 ·托 尔 斯 泰
茨威格
简介:茨威格
斯蒂芬· 茨威格 (1881-1942),奥地 利著名小说家、传记 作家,出身于富裕的 犹太家庭。青年时代 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 哲学和文学。
后去世界各地游历,结识罗曼· 曼 兰和罗丹等人,并受到他们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从事反战工作, 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
深 邃 的 精 眼 神 光 世 犀 界
利
·
第九段:眼睛的犀利 与人生的不幸
1、作者是怎样揭示 托尔斯泰的内心世 界的?
描写外貌
2、你能找出
多少关于托尔斯 泰外貌描写的句 子呢?
胡子 眉毛
头发
鼻子 眼睛 眼神
从 哪 几 方 面 描 写 的 ?
胡 子
“长髯覆盖了两颊,遮住了 嘴唇,遮住了皱似树皮的黝 黑脸膛。一根根迎风飘动, 颇有长者风度”。 “……他那天父般的犹如卷 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积 累
黯然失色:用以表示相形之下暗淡无光。
概括每个自然段的内容, 并理清层次脉络。
第一段: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特点
列 夫 托 尔 斯 泰
第 一 部 分 第 二 部 分
第二段:面部轮廓、结构
第三段:面容表情
第四段:长相平平
外 貌 特 征
4.列夫·托尔斯泰
我的收获 如何进行肖像描写? • 肖像描写是刻划人 物的重要方法。最主要 的是要形、神兼备。
多毛、须发浓密 外貌特征 面部 田野村夫的脸孔 欲 (平庸甚至丑陋) 忧郁、消沉 扬敏察、深刻)
蕴藏丰富的感情
崇 敬 赞 美 ( 思 想 精 神 )
艺术手法上的独特性
理解下列语句的含义,说说作者为什么要 着力描写托尔斯泰的眼睛? 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高尔基这句话运用夸张恰当地,很好地道 出了托尔斯泰那种能把万事万物尽收眼底 的全方位的观察力。
课文一方面说托尔斯泰“可 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 富”,可见他是幸福的;但另一 方面又说他得不到“属于自己的 那一份幸福”,这是否矛盾?你 认为托尔斯泰究竟是幸福还是不 幸?
yú dùn
qì
gù
guǎ
hè
诚惶诚恐
mào yí n
huáng
侏儒
zhū rú
广袤无垠 炽热
chì
茨威格是如何描写 托尔斯泰的?
失调、崎岖、平庸,甚至 粗鄙。 比喻、夸
张
长髯覆盖了两颊,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皱似树
皮的黝黑脸膛,一根根迎风飘动,颇有长者风度。 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
一绺绺灰白的鬈(quán)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 长髯覆盖了两颊,遮住了嘴唇,遮住了黝黑脸
膛,一根根迎风飘动,颇有长者风度。宽约一指
的眉毛朝上倒竖。一绺绺灰白的鬈(quán)发堆在
额头上。
架在小窗上方的横梁──小眼睛上方的额头, 倒像是用刀胡乱劈成的树柴。皮肤藏污纳垢,缺 少光泽,就像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那样粗糙, 在四方脸中间,我们见到的是一只宽宽的、两孔
列夫· 托尔斯泰(1828~191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失调崎岖 平庸粗鄙
先抑:丑 陋的外表
他长相平平,是俄国普通大众的一员 他的外貌会令拜访者感到失望
6 7 8 9
犀利的目光——锃亮的钢刀 眼睛里蕴藏的丰富的感情 ——一百只眼珠 眼睛的威力 赞美他犀利的眼光,揭示他人生的“不幸”
反 衬
后扬:眼 睛的神奇
反衬 平庸丑陋 说明 灵魂的高贵,眼睛的精美 是人民大众的普通一员, 与俄国人民同呼吸共命 运
由眼知人 • 犀利:法国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马丁•杜伽尔: “托尔斯泰是最具洞察力的作家,他的目光十分 锐利,能够穿透生活的壁垒而发现隐含其中的真 实。” • 富有感情:高尔基:“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 百只眼珠。但它恰恰很好地道出了托尔斯泰那种 能把万事万物尽收眼底的全方位的观察力。事实 上,托尔斯泰是和巴尔扎克、莎士比亚比肩的伟 大文学家,他的作品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思考
由《世界上最美的坟墓》我们 可知茨威格对于托尔斯泰是极其敬 佩的,那么为什么他要将心中的偶 像刻画的这样的平淡,甚至粗鄙, 丑陋呢?
1
须发的特点 ——多毛,胡须浓密 粗制滥造的小屋——面部 面部轮廓、结构 胡乱劈成的树柴——额头 粗糙的村舍外墙——皮肤 面容、表情 狮子鼻、招风耳、厚嘴唇
2 3 4 5
斯蒂芬·茨威格 (1881~1942),奥地利著 名的传记作家。擅长写小 说、人物传记,也写诗歌、 戏剧、传记、散文特写和 翻译作品。作品有《月光 小巷》《看不见的珍藏》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象棋的故事》等。初一 时,我们曾学过他的作品 《伟大的悲剧》。
整体感知:
• • • • 速读课文,找出生字词。 概括每个自然段的内容,并理清层次。 找出描写托尔斯泰外貌的句子。 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内容。
生字词注音
• • • • • • • • • 脸庞(páng) 胡髭(zī) 长髯(rán) 脸颊(jiá) 黝(yǒu)黑 一绺(liǔ) 鬈(quán)发 粗糙(cāo) 愚钝(dùn) 穹(qióng)顶 粗鄙(bǐ) 禁锢(gù) 尴尬(gān)(gà) 犀(xī)利 酒肆(sì) 侏儒(zhū)(rú) 甲胄(zhòu) 粗劣(liè) 锃(zèng)亮 藏污纳垢(gòu) 丑陋可憎(zēng) 正襟(jīn)危坐 颔(hàn)首低眉 粲(càn)然笑意 粗制滥(làn)造
大众化
先抑后扬
欲扬先抑
前半部分的描写非但没有损 害托尔斯泰在读者心目中的形 象,反而收到相反相成的艺术 效果,相互衬托,使托尔斯泰 的外貌包括眼睛给人留下强烈 深刻的印象。
仔细揣摩下列描写托尔斯泰眼睛语句的含意。 1)、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逞亮的钢刀刺了过 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 品
味 暗示托尔斯泰对时代的观察与认识十分深刻。 语 2)、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言
• 眼神:“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
品味写法
脸庞多毛 ——植被多于空地 黝黑的脸膛 ——皱似树皮 眉毛 ——纠缠不清的树根 鬈发 ——泡沫 须发 ——像热带森林般浓密 大胡子 ——卷起的滔滔白浪
外貌描写运用来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 有什么作用?
比喻和夸张联袂运用,浓墨 重彩的描绘,不仅使“画面” 气韵生动,而且使人产生遐想。
说一说
学完了这篇文章,现在让你 来评价托尔斯泰,你觉得他是 怎样的一个人呢?
走近托尔斯泰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 1910),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 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的文学作 品在世界文学中占有第一流的地位。出生于贵族家 庭,1840年入喀山大学,受到卢梭、孟德斯鸠等启 蒙思想家影响。1847年退学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 改革农奴制的尝试。 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 中服役并开始写作。1854~1855年参加克里米亚 战争。几年军旅生活不仅使他看到上流社会的腐化, 而且为以后在其巨著《战争与和平》中能够逼真地 描绘战争场面打下基础。
威力:托尔斯泰作为“清醒的现 实主义”作家,对现实的批判是 极其深刻而准确的。作为19世纪 俄罗斯现实主义顶峰的代表,托 尔斯泰的笔锋几乎指向社会的各 个方面,特别是对沙皇的专制、 法律的虚伪、贵族的腐朽、农民 贫困的原因无不给予深刻的揭示 。
具有这样的一双慧眼的托 尔斯泰,他幸福么? 小组一起合作讨论,说出 你们的理由。时间3分钟。
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
• 鼻子:“我们见到的是一只宽宽的、两孔朝天的狮子鼻,仿佛
被人一拳头打塌了的样子”。
• 眼睛:1、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 2、……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 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 • 3、当这一副寒光四射的匕首转而对准它们的主人时是十分可怕 的,因为锋刃无情,直戳要害,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窝。
这样的面容给你的印 象怎样?给当时人的印象呢? 勾画出文中对于托尔斯泰面 貌的评价。
• 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形象,来源于他那天父 般的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 留给人的总印象是失调、崎岖、平庸,甚至粗鄙。
• 这张脸平淡无奇,障碍重重,没法弥补……蒙昧 阴沉,郁郁寡欢,丑陋可憎。
• 土头土脑,他拥有一张俄国普通大众的脸,因为 他与全体俄国人民共同呼吸命运。 • 侧面描写:矮小敦实,就这么个侏儒,这么个小 巧玲珑的家伙,(客人不无尴尬的抬起眼皮直勾 勾地大量着主人的脸)。
——《世间最美的坟墓——记1928年的一次俄国旅 行》 茨
威格
为什么说托尔斯泰的坟墓是“世间最美的坟墓”
• 1、远离尘嚣的长方形土堆;(极为普通) • 2、无人守护,无人管理; (回归自然,不劳顿他人) • 3、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甚至连名字也 没有。(淡泊名声) • “美”具有哪几层意思? • ①通过它形式上的朴素之美,反映了托尔斯泰朴素纯洁而 高尚的心灵世界和平易而伟大的人格。 • ②它的美还源自于托尔斯泰童年关于植树与幸福的传说。 所以树下的坟墓还包含着幸福和美好的启示。 • ③美还体现在人们对托尔斯泰无比的敬仰之情,这是一种 非常美好的感情。
重点词语
文章内容
本文是一幅列夫· 托尔斯泰的“肖像画”, 作者不仅为我们展现了 托尔斯泰独特的外貌特 征,更为我们揭示了托 尔斯泰深邃的精神世界。
• 第一部分(第1~5段),刻画 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 • 第二部分(第6~9段),描写 托尔斯泰那非同寻常的眼睛。
第一段:一张多毛的脸庞
第 列 一 夫 部 托 分 尔 斯 第 泰 二 部 分
列 夫 托 尔 斯 泰
茨威格
托尔斯泰简介
• 列夫·托尔斯泰(1828~910),19世 纪末20世纪初俄国伟大的文学家,世界 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被称颂 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 艺术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 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也创作了大量的童话。他的作品描写了 俄国革命时人民的顽强抗争,因此被称 为“俄国十月革命的镜子”,列宁曾称 赞他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 品。 • 托尔斯泰出生在一个贵族家庭,从小接 受严格的贵族教育。大学期间受到卢梭 等启蒙思想家的影响,后退学回到故乡。 他看透了暴政、虚伪和苦难,也看清了 造成人间罪恶的原因,并努力去改变,
4)每件事物都逃不过这一对眼睛,都 要露出赤裸裸的真相来。当这一副寒光四 射的匕首,转而对准它们的主人时是十分 可怕的,因为锋刃无情,直戳要害,正好 刺中了他的心窝。
“匕首”指什么?“主人”指谁? • 匕首——托尔斯泰的眼睛 • 主人——社会、生活、人(作品所反 映的对象)
品 味 语 言
5)当这一副寒光四射的匕首转而对准 它们的主人时是十分可怕的,因为锋刃无 情,直戳要害,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窝。 这句话写出了托尔斯泰目光敏锐犀 利,对现实的批判是极其深刻而准确的。甚 至引起统治当局的恐慌.
“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常是痛苦的,这 就是我们常说的智者的痛苦,如果他既是 智者又是仁者,那么痛苦将是双倍的。托 尔斯泰正是这样的人,他看透了暴政、丑 恶、虚伪和苦难,也看清了造成人间种种 罪恶的原因,并尽其自己毕生努力去改变 它,但总是事与愿违,这才是最大的痛苦。 晚年的托尔斯泰厌弃贵族生活,决然放弃 财产,以致和家人产生矛盾,最后毅然离 家出走,而客死于途中。
其实,托尔斯泰的墓只是一个长方形的土堆而已,无人守护,坟墓外围了 一圈低矮的小栅栏,就连10岁大的孩子都可以跨过去,坟上长满了绿草,甚 至没有修剪过的痕迹。附近几株大树荫蔽着这个伟大文豪长眠的地方。只是在 接近坟附近的区域写了一个“肃静”的俄文牌子,以及坟上瞻仰者敬献的一束 白花才表明这是一块坟地。
第二段:失调的面部轮廓 第三段:阴郁丑陋的面容表情 第四段:普通平庸的长相 第五段:令拜访者失望的脸
外 貌 特 征 眼 光 犀 利
·
第六段:犀利的眼光
第七段:蕴含丰富情感的眼光 第八段:具有无比威力的眼光
第九段:何其有幸又何其不幸的眼光
关上课本,托尔斯泰给你留下 了什么印象呢?
面部轮廓、结构
四方脸中间,一只 宽宽的、两孔朝天 的狮子鼻,难看的 招风耳。凹陷的脸 颊中间生着两片厚 厚的嘴唇。
19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托尔斯泰完成了世界 观的转变。70年代末,俄国社会的阶级斗争日趋剧烈。天 灾人祸迫使农民不得不奋起抗争,再一次形成革命形势, 引起了托尔斯泰的关注。于是他加紧社会活动,遍访教堂、 修道院,和主教、神甫谈话;出席法庭陪审;参观监狱和 新兵收容所;调查贫民区等等。这一切加深了他对专制制 度和剥削阶级罪恶的认识,促进他的世界观剧变,并给予 他的创作以深刻的影响。他曾在《忏悔录》里自述道: “1881年这个时期,对我来说,乃是从内心上改变我的 整个人生观的一段最为紧张炽热的时期”,“我弃绝了那 个阶级的生活”。他在《忏悔录》(1879~1880)《我 的信仰是什么?》(1882~1884)《那么我们应该怎么 办?》(1886)等论文中都阐明了自己的转变以及转变 后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