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寄生虫病
简述寄生虫病的防治原则。
![简述寄生虫病的防治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7668c5e0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fb.png)
简述寄生虫病的防治原则。
寄生虫病是一种由寄生虫引起的传染病,其传播途径多种多样,如饮食、水源、空气、人畜接触等。
为了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寄生虫病,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具体如下:
一、个人防护原则
1. 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接触感染源;
2. 饮食卫生,食品烹制要彻底熟煮,不吃生肉、生鱼、生蛋等易感染寄生虫的食品;
3. 饮用安全饮水,不饮用未经消毒的自来水或井水;
4. 注意环境卫生,垃圾不乱扔,定期清理房屋及周围环境。
二、疫区防治原则
1. 针对不同寄生虫病,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如药物治疗、灭蚊、灭蜱、灭螨等;
2. 疫区应进行定期检查和调查,及时发现疫情,及时采取措施;
3. 科学合理地利用化肥和农药,控制害虫和害兽,减少寄生虫的传播。
三、预防控制原则
1.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公众对寄生虫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2. 加强对畜禽的管理,定期检查和治疗,减少寄生虫的传播;
3. 加强人畜分离,避免直接接触;
4. 建立健全的防治机制,加强协调和合作,共同抗击寄生虫病。
通过以上的防治原则,我们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寄生虫病的传播,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寄生虫病的预防原则
![寄生虫病的预防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2458b910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6c.png)
寄生虫病的预防原则寄生虫病是由寄生虫引起的疾病,常常侵害到人体的内部器官、皮肤以及呼吸系统等部位。
寄生虫病一般具有传染性,容易感染到人群,因此,预防寄生虫病成为了很重要的保健问题。
本文将介绍寄生虫病的预防原则。
一、加强个人卫生寄生虫病的预防关键是加强个人卫生。
平常要做到勤洗手、勤洗衣服、勤洗头发等,尤其是在从事一些动物接触性较高的工作的时候,更要注意个人卫生。
清洁工具、厨具以及住宿环境的清洁卫生也非常重要。
二、定期体检寄生虫病是个体育教师和体育工作者会得的罕见疾病,因此,定期体检检查身体健康十分必要。
在体检中要注意寄生虫病科的检查,如蛔虫病和疟疾等。
三、饮食卫生在日常饮食中,应避免食用污染的食品,如生的肉类、水产以及没有煮熟的蔬菜水果等。
同时,也应遵循饮食营养均衡、食物搭配适宜的原则,增强自身免疫力和身体健康。
四、合理使用药物在用药的时候,应遵医嘱使用药物,合理使用抗疟药、驱虫药和抗生素等。
在服用药物的同时,应密切观察身体反应,注意不良反应的发生,及时停药并咨询医生。
五、前往疫区时注意防护如果需要前往寄生虫病高发区,必须要做好防护工作。
在外出时,应避免随地大小便,保持周围环境的卫生,并严格遵守旅游规定,注意自我保护。
六、提醒家庭成员注意寄生虫的传播在家庭接触中,要提醒家庭成员注意某些寄生虫的传播途径,尤其对于小孩子,不能让他们接触污染的动物,如狗、猫、鸟等。
七、加强环境卫生寄生虫病的发生主要取决于环境的好坏。
因此,要加强环境卫生,注意清洁和消毒,减少污染源,并定期检查和维修排水管道等设施。
总之,预防寄生虫病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每个人都积极参与和配合。
只有做好日常预防和保健工作,才能有效地避免寄生虫病的发生。
预防寄生虫病
![预防寄生虫病](https://img.taocdn.com/s3/m/3739bd78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67.png)
预防寄生虫病寄生虫病是一种由寄生虫感染引起的疾病,它可以影响人类和动物的健康。
寄生虫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存在,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
预防寄生虫病对于保护个人和公共卫生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预防寄生虫病的标准方法和措施。
一、了解寄生虫病首先,了解寄生虫病的基本知识对于预防寄生虫病至关重要。
寄生虫病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传播,包括食物、水源、接触感染物等。
常见的寄生虫病包括蛔虫病、血吸虫病、疟疾等。
不同的寄生虫病有不同的传播方式和症状,因此需要根据具体的病情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二、个人卫生习惯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寄生虫病的基础。
以下是一些个人卫生习惯的建议:1.勤洗手:经常用肥皂和清水洗手,特别是在接触可能被寄生虫污染的物品或场所后。
2.饮用安全水源:确保饮用的水源是干净的,可以通过煮沸水源或使用过滤器来净化水源。
3.食品安全:避免食用未煮熟的或未洗净的食物,特别是生肉和海鲜。
4.个人卫生:保持身体清洁,勤洗澡,保持指甲干净修剪,避免长时间裸露在土壤中。
三、环境卫生措施除了个人卫生习惯,环境卫生措施也是预防寄生虫病的重要手段。
以下是一些环境卫生措施的建议:1.保持环境清洁:定期清扫和清洁住所,特别是厨房、卫生间和儿童活动区域。
2.垃圾处理:正确处理垃圾,避免垃圾积聚和吸引害虫。
3.驱虫措施:使用驱虫剂或其他防虫措施,如蚊帐、蚊香等,以防止蚊虫叮咬。
四、预防接触感染源寄生虫病主要通过接触感染源传播,因此预防接触感染源是预防寄生虫病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预防接触感染源的建议:1.避免接触污染的土壤或水源:避免裸露在可能被寄生虫污染的土壤或水源中,特别是在农田、河流或湖泊附近。
2.避免接触被感染的动物:避免接触被感染的动物,特别是野生动物和家畜。
3.接种疫苗:根据具体的寄生虫病情况,接种相应的疫苗以增强免疫力。
五、定期体检和治疗定期体检和治疗也是预防寄生虫病的重要措施。
定期体检可以早期发现潜在的寄生虫感染,并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寄生虫病的预防PPT
![寄生虫病的预防PPT](https://img.taocdn.com/s3/m/bd0542cc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63.png)
5. 寄生虫病 的常见症状和
处理方法
5. 寄生虫病的常见症状和处理方法
腹泻和腹痛:及时就医,遵医 嘱进行治疗 皮肤瘙痒和红肿:避免搔抓, 使用药物缓解症状
5. 寄生虫病的常见症状和处理方法
发热和疲劳:休息、补充水分 ,如情况加重及时就医
1. 什么是寄生虫病
主要传播途径:食物、水源、 接触等
2. 寄生虫病 的危害
2. 寄生虫病的危害
身体健康影响:寄生虫寄生在 体内损害器官和组织 传播范围:寄生虫病在人群中 传播迅速
2. 寄生虫病的危害
经济负担:治疗寄生虫病的费 用高昂
3. 寄生虫病 的预防措施
3. 寄生虫病的预防措施
保持个人卫生:定期洗手、保持身 体清洁 食品安全:避免生食、熟食分开存 放
寄生虫病的预 防PPT
目录 1. 什么是寄生虫病 2. 寄生虫病的危害 3. 寄生虫病的预防措施 4. 寄生虫病的预防注意 事项 5. 寄生虫病的常见症状 和处理方法 6. 预防寄生虫病的重要 性
1. 什么是寄 生虫病
1. 什么是寄生虫病
定义:寄生虫病是由寄生虫引起的 传染病 寄生虫的种类:包括蠕虫、原生动 物和虫类等
6. 预防寄生 虫病的重要性
6. 预防寄生虫病的重要性
预防胜于治疗:寄生虫病的治 疗难度高,预防措施更为重要 保护自己和他人:通过预防能 够减少疾病传播
6. 预防寄生虫病的重要性
提高生活质量:预防寄生虫病能够 维护身体健康
谢谢您的 观赏聆听
3. 寄生虫病的预防措施
饮用安全水源:选择安全可靠 的饮用水源 控制害虫:保持居住环境的清 洁和卫生
3. 寄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病的预防措施
寄生虫病的预防PPT课件
![寄生虫病的预防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26e3929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3b.png)
等
常见寄生虫病及其预防措 施
肠道寄生虫病: - 卫生习惯: 经常洗手、洗蔬果 - 饮食卫生: 煮熟食物、喝开水 - 定期排除寄生虫: 进行驱虫治疗
常见寄生虫病及其预防措
施
表皮寄生虫病: - 保持清洁: 经常洗澡、更
换干净衣物 - 避免接触感染源: 避免赤
寄生虫病的预 防PPT课件
目录 引言 常见寄生虫病及其预防措施 预防寄生虫病的重要性
引言
引言
寄生虫病的定义: 寄生虫感染 引起的疾病
寄生虫病的分类: 蠕虫感染和 原虫感染
引言
寄生虫病的危害: 影响人类健康和社会 发展
常见寄生虫病 及其预防措施
常见寄生虫病及其预防措 施
疟疾: - 避免蚊虫叮咬: 使用蚊帐
脚行走等 - 寻求医疗帮助: 及时治疗
寄生虫感染
预防寄生虫病 的重要性
预防寄生虫病的重要性
提高个人卫生意识: 细节把关,预防疾 病 环境卫生管理: 减少寄生虫滋生栖息地
预防寄生虫病的重要性
加强宣传教育: 提高民众对寄 生虫
预防寄生虫病
![预防寄生虫病](https://img.taocdn.com/s3/m/7ca9ba7a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00.png)
预防寄生虫病引言概述:寄生虫病是一种由寄生虫引起的传染病,常见于人类和动物身上。
这些寄生虫可以在人体内寄生并繁殖,给人体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为了预防寄生虫病的发生,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介绍预防寄生虫病的方法。
一、个人卫生的重要性1.1 定期洗手:经常洗手是预防寄生虫病的基本措施,特别是在接触土壤、动物或食物后。
1.2 健康饮食: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生食或未煮熟的食物,以减少摄入寄生虫的风险。
1.3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身体清洁,勤换洗衣物和床上用品,定期洗澡,以降低寄生虫感染的可能性。
二、环境卫生的重要性2.1 定期清洁住所:保持住所的清洁和干燥,定期清理灰尘和垃圾,减少寄生虫滋生的环境。
2.2 饮用安全水源:选择饮用安全的水源,避免饮用未经处理的污水或污染的水源,以防止肠道寄生虫感染。
2.3 防止害虫滋生:定期清理庭院和花园,避免积水,防止蚊虫滋生,减少寄生虫传播的机会。
三、动物卫生的重要性3.1 定期驱虫:定期给宠物进行驱虫,减少宠物身上寄生虫的数量,降低感染人类的风险。
3.2 饲养环境卫生:保持宠物饲养环境的清洁和干燥,定期清理宠物粪便,避免寄生虫滋生。
3.3 避免与野生动物接触:避免与野生动物接触,减少感染野生动物身上的寄生虫的机会。
四、公共卫生措施的重要性4.1 提高公众意识:加强对寄生虫病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预防寄生虫病的认识和意识。
4.2 加强监测和控制:建立健全的寄生虫病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和控制寄生虫病的传播。
4.3 推行卫生标准:加强卫生标准的推行,包括食品安全、饮水卫生和环境卫生等方面,以减少寄生虫病的传播。
结论:预防寄生虫病是保障个人和公共卫生的重要措施。
通过加强个人卫生、环境卫生、动物卫生和公共卫生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地预防寄生虫病的发生和传播,保障人类健康。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寄生虫病的预防工作,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共同维护健康的生活环境。
预防寄生虫病
![预防寄生虫病](https://img.taocdn.com/s3/m/a3a7d404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99.png)
预防寄生虫病寄生虫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由寄生虫感染引起。
寄生虫可以通过食物、水源、接触感染者等途径传播。
预防寄生虫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来保护自己和他人免受寄生虫病的侵害。
一、个人卫生1.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经常洗手,特别是在接触土壤、动物或使用厕所后。
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至少持续20秒,并彻底清洗双手的每个部位。
2. 切勿直接用手触摸动物粪便,如猫狗的粪便。
如需处理动物粪便,应佩戴手套,并在清理后彻底洗手。
3. 定期清洗家庭用具,如厨房用具、餐具和玩具等。
确保使用清洁剂和热水进行彻底清洁。
4. 避免赤脚行走,特别是在潜在感染源附近或公共场所。
二、食品安全1. 食用熟透的食物,特别是肉类、鱼类和禽类。
确保食物彻底煮熟,以杀死可能存在的寄生虫。
2. 避免生食或未经处理的食物,如生鱼片、生蔬菜和生水果等。
这些食物可能被寄生虫污染。
3. 保持食品的清洁和储存卫生。
避免食物暴露在蟑螂、老鼠等可能传播寄生虫的害虫附近。
4. 饮用干净的水源。
如不确定水源的安全性,最好选择煮沸后冷却的水或瓶装水。
三、环境卫生1. 定期清理家居环境,特别是厨房、卫生间和儿童活动区域。
清除可能孳生寄生虫的污垢和垃圾。
2. 定期清洗床上用品、毛巾和衣物。
确保它们保持清洁和干燥,以防止寄生虫滋生。
3. 避免露天便溺,确保使用卫生厕所。
如果没有条件使用卫生厕所,应采取适当的措施处理排泄物,如埋掩或使用化学消毒剂。
四、接触感染者1. 避免与已被诊断感染寄生虫的人密切接触。
如果必须接触,应佩戴手套和口罩,并在接触后彻底清洁和消毒双手。
2. 避免与家禽、牲畜或其他动物接触,特别是在感染区域。
3. 如果您在旅行或居住在寄生虫病高发地区,应尽量避免接触可能感染寄生虫的环境和物品。
五、预防接种1. 寄生虫病的一些类型可以通过疫苗进行预防。
在疫苗可获得的情况下,应接种相应的疫苗。
2. 根据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建议,及时接种相应的预防针,如狂犬病疫苗、肝炎疫苗等。
预防寄生虫病
![预防寄生虫病](https://img.taocdn.com/s3/m/351e525f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e8.png)
预防寄生虫病寄生虫病是一种由寄生虫感染引起的疾病,常见的寄生虫包括蛔虫、钩虫、蛲虫等。
这些寄生虫可以在人体内生活,并通过人体的消化道、血液循环或者皮肤进入人体。
寄生虫病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因此预防寄生虫病非常重要。
一、保持个人卫生1. 时常洗手:洗手是预防寄生虫病的基本措施之一。
使用肥皂和流动的清水洗手,特殊是在接触土壤、动物、粪便或者其他可能污染的物品后。
2. 饮用安全水源:确保饮用水源的安全性,避免饮用未经过滤或者消毒的水源,以减少寄生虫感染的风险。
3. 健康饮食:均衡饮食有助于增强身体的免疫力,从而减少寄生虫感染的风险。
食用熟食和洗净的水果、蔬菜是预防寄生虫病的重要措施。
二、良好的环境卫生1. 定期清洁住所:保持住所的清洁和整洁,定期清除灰尘和垃圾,减少寄生虫滋生的环境。
2. 做好宠物卫生:如果养宠物,要定期为宠物清洁身体,避免宠物携带寄生虫进入家庭。
3. 预防虫媒传播:采取措施预防蚊虫、跳蚤等昆虫的滋生和传播,例如使用蚊帐、灭蚊剂等。
三、合理使用药物1. 定期体检:定期体检有助于及早发现和治疗寄生虫感染,及时采取相应的药物治疗措施。
2. 使用驱虫药物:根据医生的建议和指导,合理使用驱虫药物,以预防和治疗寄生虫感染。
3. 避免滥用抗生素:滥用抗生素可能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增加寄生虫感染的风险。
因此,在使用抗生素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和处方。
四、加强健康教育1. 提高公众意识:通过开展健康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寄生虫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倡导个人和社区的卫生习惯。
2. 学校教育:在学校开展寄生虫病预防教育,向学生传授正确的卫生知识和预防措施。
3. 健康咨询:提供健康咨询服务,解答公众对寄生虫病预防的疑问,提供相关的预防指导和建议。
总结:预防寄生虫病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需要个人、家庭、社区和国家的共同努力。
通过保持个人卫生、良好的环境卫生、合理使用药物和加强健康教育,可以有效预防寄生虫病的发生和传播。
预防寄生虫病
![预防寄生虫病](https://img.taocdn.com/s3/m/e91249b4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19.png)
预防寄生虫病引言概述:寄生虫病是一种由寄生虫感染引起的疾病,它们可以寄生在人体内部或者外部,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预防寄生虫病是保护自己和他人免受感染的重要措施。
本文将介绍预防寄生虫病的五个方面,包括个人卫生、食品安全、环境卫生、动物接触和旅行预防。
一、个人卫生1.1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寄生虫病的基础。
每天洗手,特殊是在接触土壤、动物或者使用厕所之后。
1.2 避免赤脚行走,特别是在土地或者污染水源附近。
穿着适当的鞋袜可以有效减少寄生虫感染的风险。
1.3 定期修剪和清洁指甲,以防止寄生虫藏匿在指甲下,同时避免咬指甲,以防止寄生虫通过口腔进入体内。
二、食品安全2.1 食用熟透的食物是预防寄生虫病的重要措施。
确保肉类、鱼类和禽类等食物彻底煮熟,以杀死可能存在的寄生虫。
2.2 避免生食或者未经处理的食物,如生鱼片、生蔬菜等,因为这些食物可能携带寄生虫卵或者幼虫。
2.3 注意食品的保存和处理。
将食物保存在干燥、清洁的容器中,避免食物受到污染,定期清洁冰箱和厨房用具。
三、环境卫生3.1 定期清洁家居环境,特殊是卧室、厨房和洗手间。
保持室内通风,防止虫类滋生。
3.2 做好垃圾分类和垃圾处理工作,避免垃圾成为寄生虫滋生的场所。
3.3 注意水源卫生,避免饮用未经处理的污染水源。
定期清洗水容器和水龙头,确保饮用水的安全。
四、动物接触4.1 宠物的健康和卫生是预防寄生虫病的关键。
定期给宠物驱虫,清洗宠物的床铺和用具,避免宠物携带寄生虫进入家庭。
4.2 避免与野生动物接触,特殊是不要触摸或者喂养可能携带寄生虫的动物。
4.3 注意儿童与动物的互动,教育他们正确的洗手和卫生习惯,避免寄生虫感染的传播。
五、旅行预防5.1 在旅行前,了解目的地的寄生虫病情况,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如佩戴防蚊虫叮咬的衣物和使用驱蚊剂。
5.2 避免食用未经煮熟的海鲜或者生食,特殊是在寄生虫病流行地区。
5.3 饮用安全的水源,如瓶装水或者煮沸的水,避免饮用可能受到污染的水源。
寄生虫病预防和措施PPT
![寄生虫病预防和措施PPT](https://img.taocdn.com/s3/m/b087c90e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88.png)
目录 寄生虫病预防措施 常见寄生虫病种类 寄生虫病诊断与治疗
寄生虫病预防 措施
寄生虫病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卫生习惯: - 勤洗手:使用肥皂和流动
的水洗手,特别是在接触动物 、土壤或粪便后。
- 吃熟食:确保食物充分加 热煮熟,避免生肉和未加工的 食物。
- 饮用安全水源:避免饮用 未经消毒或不洁的水源,如河 水或池塘水。
在疫区居住或有寄生虫病症状 的情况下。
- 接种:根据医生建议完成 相关疫苗接种。
常见寄生虫病 种类
常见寄生虫病种类
蛔虫病: - 感染途径:摄入被蛔虫卵污染的食
物或水。 - 症状:腹痛、恶心、呕吐、腹泻等
。 - 预防措施:良好卫生习惯,勤洗手
,避种类
钩虫病: - 感染途径:裸地或土壤中
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和预防措施。
谢谢您的观 赏聆听
的钩虫幼虫穿过皮肤感染。 - 症状:皮肤瘙痒、腹痛、
贫血等。 - 预防措施:穿戴合适的鞋
袜,避免赤脚在土地上行走。
常见寄生虫病种类
弓形虫病: - 感染途径:摄入被弓形虫卵污染的
食物或水。 - 症状:发热、肌肉疼痛、疲劳等。 - 预防措施:熟食清洁,避免生肉和
未加工的食物。
寄生虫病诊断 与治疗
寄生虫病诊断与治疗
寄生虫病预防措施家庭和环境卫生:
- 将垃圾和粪便妥善处理:垃圾应放 入封闭的垃圾桶,人类粪便应安全处理 ,避免直接接触。
- 防虫措施:房屋应保持清洁,及时 修补墙壁和屋顶,使用虫网防止昆虫进 入室内。
- 宠物管理:定期给宠物进行驱虫, 避免传播寄生虫。
寄生虫病预防措施
定期体检和预防接种: - 体检:及时体检,特别是
预防寄生虫病
![预防寄生虫病](https://img.taocdn.com/s3/m/815ea622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24.png)
预防寄生虫病寄生虫病是一种由寄生虫感染引起的疾病,可以影响人类和动物的健康。
这些寄生虫可以通过食物、水源、接触感染者或者昆虫传播。
为了预防寄生虫病的传播,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1. 保持个人卫生- 经常洗手:使用肥皂和清水彻底洗手,特别是在接触土壤、动物或者使用厕所后。
- 剪指甲:保持指甲短,减少寄生虫藏身的地方。
- 避免咬指甲:避免将手指放入口中,以减少寄生虫传播的风险。
- 保持清洁环境:定期清洁住宅和周围环境,减少寄生虫滋生的机会。
2. 饮食安全- 煮熟食物:确保食物彻底煮熟,特别是肉类、鱼类和蛋类。
- 避免生食:避免食用生肉、生鱼或未经处理的海鲜,因为它们可能携带寄生虫。
- 清洗蔬果:彻底清洗蔬菜和水果,以去除表面的寄生虫和细菌。
3. 饮用安全水源- 饮用煮沸水:煮沸水可以杀死寄生虫和其他病原体。
- 使用过滤器:使用过滤器过滤水源,以去除悬浮的寄生虫和细菌。
- 避免饮用未知来源的水:尽量避免饮用未知来源的水,以减少寄生虫感染的风险。
4. 防止昆虫叮咬- 使用蚊帐:在睡觉时使用蚊帐,特别是在寄生虫病高发地区。
- 使用驱虫剂:涂抹驱虫剂以防止蚊虫叮咬。
- 穿着长袖长裤:穿着长袖长裤可以减少昆虫叮咬的机会。
5. 宠物保健- 定期驱虫:定期给宠物进行驱虫,减少寄生虫传播的风险。
- 定期洗澡:定期为宠物洗澡,保持它们的卫生和健康。
- 清理宠物排泄物:及时清理宠物的排泄物,以减少寄生虫滋生的机会。
6. 定期体检-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寄生虫感染。
- 进行检测:根据医生建议进行寄生虫感染的相关检测。
以上是预防寄生虫病的一些基本措施,通过遵守这些措施,我们可以减少寄生虫感染的风险,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此外,如果出现任何可能的寄生虫感染症状,如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可能的寄生虫感染史,以便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记住,预防胜于治疗,健康是最宝贵的财富。
寄生虫病应该如何预防?
![寄生虫病应该如何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bcd7793b55270722192ef7fa.png)
寄生虫病应该如何预防?*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寄生虫病应该如何预防,常见预防措施有哪些。
以及寄生虫病应该如何护理,寄生虫病常见的护理办法有哪些等方面内容。
*怎样预防寄生虫病:*一、预防1、不喝冷水,不吃生食和不洁瓜果;饭前便后要洗手、勤剪指甲; 彻底煮熟食物,尤其是烧烤或进食火锅时;2、教育小儿改掉吃手指、咬指甲的习惯;定期清洗玩具,或用0.05%的碘液擦洗玩具;3、加强水源管理,避免水源污染;随地大小便,加强粪便无害化处理,不用新鲜粪便施肥;农村应推行粪便无害化处理,在田里工作时须穿上鞋子;加强家畜管理,城市不养鸡、鸭、鹅;4、托幼机构、学校应定期检查粪便,及早发现寄生虫病儿,以利彻底驱虫。
*以上是对于怎样预防寄生虫病方面内容的相关叙述,那么,下面再看下寄生虫病的护理方法,寄生虫病的常见护理措施。
*寄生虫病常见护理方法:*一、护理传播途径可分为:①经口感染。
如食入被感染性蛔虫卵或阿米巴包囊污染的水或食物后,可感染蛔虫病或阿米巴病。
②通过吸血的媒介昆虫传播。
如被感染疟原虫的按蚊叮咬后可患疟疾。
③经皮肤感染。
如钩虫的丝状蚴可直接钻入寄主皮肤而使之感染。
④经胎盘感染。
如先天性疟疾、先天性弓形虫病等。
⑤经呼吸道感染。
如原发性阿米巴脑膜脑炎系经鼻腔粘膜感染的。
⑥其他方式。
如输血可感染疟原虫等。
此外,寄生虫病的传播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发生流行,如:①媒介昆虫或中间寄主的存在。
如疟原虫、丝虫等需要在特定的昆虫(按蚊、库蚊)体内发育繁殖后才能传播。
有的寄生虫需在2个或2个以上中间寄主体内发育后才能感染人,如中华分支睾吸虫需在淡水螺体内发育成尾蚴后才能感染某些淡水鱼,在鱼体内发育为囊蚴才能感染人;因此这此寄生虫病的流行区受媒介昆虫及中间寄主分布范围的影响。
②适宜的发育环境。
如蛔虫卵需在土壤中,经适宜的温度、湿度和有氧条件下发育成感染性虫卵。
③不良的卫生和饮食习惯。
有些地区有生食(如食鱼生粥、醉蟹)的习惯而感染中华分支睾吸虫病和。
寄生虫病防治措施
![寄生虫病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72834f56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5d.png)
寄生虫病防治措施寄生虫病是由寄生虫侵害人体而引起的多种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为了有效防治寄生虫病,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1.提高个人卫生意识和生活习惯。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经常洗手,饭前便后注意清洁,保持身体清洁干燥,避免接触污染的环境和物品,尤其是农田、厕所、市场等。
2.饮食安全。
要选择新鲜、熟透的食物,并彻底清洗蔬菜水果,避免食用生的或未煮熟的食物,尽量减少生食的比例。
3.对于水源的选择。
饮用水源要选择安全的水源,尽量饮用煮沸的水或使用经过过滤消毒的水。
4.定期除虫和消毒。
家庭中养宠物的主人要定期给宠物进行驱虫,并保持家庭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同时,定期清理家居垃圾,加强室内和室外的消毒工作。
5.疫区人群的防护。
如果身处疫区或者有寄生虫病的传播风险,应该尽量减少外出,尤其是避免前往寄生虫病疫情较为严重的地区。
6.推进公共卫生宣教。
针对寄生虫病的传播途径、防治方法等进行科普宣教,提高民众的防病意识,推动公众参与到寄生虫病的防治中来。
7.加强监测和监管。
建立健全的寄生虫病监测机制,及时掌握疫情信息,加强对重点场所和环境的监督和管理,确保环境卫生和食品安全。
8.强化医疗保健服务。
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能力和技术水平,确保及时诊断和治疗,降低病毒传播的风险。
9.进行疫苗接种。
一些针对寄生虫病的疫苗已经存在,接种可以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10.组织社会力量参与。
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志愿者和公众参与到寄生虫病的防治工作中来,推动形成科学有效的联防联控机制。
综上所述,预防和控制寄生虫病需要多方面的努力,从个人到家庭、社会、政府都要积极参与,形成合力。
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寄生虫病的发生和传播,保障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预防寄生虫病
![预防寄生虫病](https://img.taocdn.com/s3/m/36be05eb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b1.png)
预防寄生虫病寄生虫病是一种由寄生虫引起的传染病,常见于人类和动物身上。
寄生虫可以通过摄入寄生虫卵或囊泡、寄生虫的传播媒介(如蚊虫、跳蚤等)或者直接接触感染者的排泄物而传播。
预防寄生虫病的关键是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包括个人卫生、环境卫生和合理使用药物。
个人卫生方面,首先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包括经常洗手、保持指甲短剪、不随地吐痰等。
洗手应使用肥皂和流动的清水,彻底清洗双手,特别是在接触土壤、动物、粪便等可能带有寄生虫卵的物体后。
其次,要避免食用未熟透的肉类和海鲜,因为这些食物可能携带寄生虫。
另外,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生食蔬菜和水果,尤其是在寄生虫多发的地区。
最后,要定期进行体检,特别是对于容易感染寄生虫的人群,如农民、养殖户和野外工作者等,应定期进行寄生虫检测,及时发现并治疗。
环境卫生方面,要保持居住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居住区域应保持干燥、通风,减少寄生虫滋生的机会。
定期清洁房间、床上用品和厕所,特别是对于宠物主人来说,要定期清理宠物身上的跳蚤、螨虫等寄生虫。
此外,要避免饮用未经过滤、消毒的水源,以减少寄生虫传播的风险。
合理使用药物是预防寄生虫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使用一些抗寄生虫药物进行预防和治疗。
常见的抗寄生虫药物包括吡喹酮、甲硝唑等,可以有效杀灭和防止寄生虫的滋生。
但是,使用药物时要注意使用剂量和使用方法,避免滥用和误用药物,以免产生耐药性和不良反应。
除了上述措施,还可以通过宣传教育的方式提高公众的寄生虫病防控意识。
通过媒体、宣传册、健康教育等方式,向公众普及有关寄生虫病的知识,告诉大家如何正确预防和处理寄生虫病。
此外,还可以加强卫生监管,对于可能滋生寄生虫的场所进行定期检查和清理,确保公共环境的卫生安全。
综上所述,预防寄生虫病需要从个人卫生、环境卫生和合理使用药物等多个方面入手。
只有做好预防工作,才能有效地减少寄生虫病的发生和传播,保障人民的健康。
预防寄生虫病
![预防寄生虫病](https://img.taocdn.com/s3/m/fe93674f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f1.png)
预防寄生虫病寄生虫病是一种由寄生虫感染引起的疾病,它可以影响人类和动物的健康。
寄生虫可以通过食物、水源、接触感染者或受污染的环境等途径传播。
为了预防寄生虫病的发生,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个人卫生措施:- 经常洗手: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特别是在接触土壤、动物或其他潜在感染源后。
- 饮用安全水源:确保饮用的水源来自安全可靠的渠道,或者使用过滤器、煮沸或消毒水源。
- 健康饮食:避免食用未经煮熟或加工的食物,特别是肉类、鱼类和蔬菜水果等。
- 避免接触污染的土壤:在接触土壤时,尽量使用手套或工具,避免直接接触。
2. 宠物保健:- 定期除虫:定期给宠物进行驱虫,以减少宠物身上的寄生虫数量。
- 室内外控制:尽量减少宠物在室外的时间,避免它们接触到潜在的寄生虫感染源。
3. 环境卫生:- 定期清洁:保持家庭环境的清洁,特别是厨房、卫生间和宠物区域等容易滋生寄生虫的地方。
- 垃圾处理:正确处理垃圾,避免垃圾堆积成为寄生虫滋生的场所。
- 饮用水源保护:保护饮用水源的卫生,避免水源被寄生虫污染。
4. 公共卫生教育:- 提高寄生虫病的认识:通过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寄生虫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 健康检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潜在的寄生虫感染。
5. 医疗保健:- 接种疫苗:根据医生的建议,及时接种相关的疫苗,以预防某些寄生虫病的发生。
- 就医咨询:如果出现寄生虫病的症状,及时就医咨询,接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预防寄生虫病是一项重要的公共卫生工作,需要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通过遵守个人卫生习惯、宠物保健、环境卫生、公共卫生教育和医疗保健等综合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地预防寄生虫病的发生,保障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预防寄生虫病
![预防寄生虫病](https://img.taocdn.com/s3/m/f2e36897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74.png)
预防寄生虫病寄生虫病是一种由寄生虫引起的传染病,常见的寄生虫包括蛔虫、钩虫、蛲虫等。
这些寄生虫可以通过食物、水源、接触感染者等途径传播给人类,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威胁。
为了预防寄生虫病的发生,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
首先,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寄生虫病的基本措施。
勤洗手、勤洗澡、勤换洗衣物和床上用品,特殊是在接触土壤、粪便等可能污染源后,要及时清洗身体和衣物,减少感染的机会。
其次,饮食卫生也是预防寄生虫病的重要方面。
要选择新鲜、煮熟的食物,特别是肉类和海鲜,避免生食或者半生食,以免寄生虫卵进入人体。
同时,要注意饮用安全的水源,避免饮用未经处理的生水或者污染的水源,以防感染寄生虫。
此外,定期进行体检和驱虫也是预防寄生虫病的重要手段。
定期体检可以及早发现和治疗寄生虫感染,同时也可以加强个人的健康意识和卫生习惯。
驱虫是指通过药物来清除体内的寄生虫,常见的驱虫药物包括吡喹酮、甲硝唑等。
但在使用药物前,最好咨询医生的建议,根据个人情况选择适合的药物和剂量。
此外,对于一些高风险人群,如儿童、农民工、养殖人员等,应加强预防措施。
儿童是寄生虫感染的易感人群,因此家长要加强对孩子的卫生教育,定期给孩子进行体检和驱虫。
农民工和养殖人员接触土壤和动物的机会较多,应加强个人卫生和防护措施,定期进行体检和驱虫,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总之,预防寄生虫病需要从个人卫生习惯、饮食卫生、定期体检和驱虫等多个方面入手。
通过加强个人卫生意识和卫生习惯的养成,选择安全的食物和水源,定期进行体检和驱虫,可以有效预防寄生虫病的发生。
同时,对于高风险人群,要加强预防措施,以降低感染的风险。
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可以共同预防寄生虫病,保障人民的健康。
预防寄生虫病
![预防寄生虫病](https://img.taocdn.com/s3/m/5b33612b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2c.png)
预防寄生虫病寄生虫病是由寄生虫感染人体引起的一类疾病,常见的寄生虫包括蛔虫、钩虫、血吸虫等。
这些寄生虫可以通过食物、水源、土壤、昆虫叮咬等途径传播给人体,给人的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为了预防寄生虫病的发生,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1. 饮食卫生保持良好的饮食卫生是预防寄生虫病的基本措施之一。
首先,要确保饮用水源的安全,可以选择煮沸水或者使用过滤器过滤水源。
其次,要注意食物的熟煮煮熟,尤其是肉类和海鲜等易受寄生虫污染的食物。
此外,要避免生食或未经烹饪的食物,如生蔬菜、生鱼片等,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2. 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也是预防寄生虫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首先,要勤洗手,特别是在接触土壤、动物或者使用洗手间后,要用肥皂和流动水充分洗手。
其次,要保持身体清洁,定期洗澡,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减少寄生虫滋生的环境。
另外,要避免与感染寄生虫的人密切接触,避免共用个人用品,如毛巾、牙刷等。
3. 环境卫生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是预防寄生虫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首先,要保持居住环境的清洁,定期清扫房间、床铺、厨房等,尽量减少寄生虫滋生的环境。
其次,要注意垃圾分类和垃圾处理,避免垃圾滋生寄生虫。
此外,要定期清洗宠物的窝和食具,避免宠物感染寄生虫,进而传染给人。
4. 接种疫苗对于某些特定的寄生虫病,如血吸虫病,接种疫苗是预防的有效手段之一。
血吸虫病是一种由血吸虫寄生虫引起的疾病,可以通过接触感染水源而发生。
接种疫苗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减少感染的风险。
5. 定期体检定期体检是预防寄生虫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定期体检,可以及时发现和诊断潜在的寄生虫感染,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尤其是在疫情高发地区或者有接触寄生虫的职业人群,定期体检尤为重要。
总之,预防寄生虫病需要从饮食卫生、个人卫生、环境卫生、接种疫苗和定期体检等多个方面入手。
通过采取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减少感染寄生虫的风险,保障人体健康。
同时,加强对寄生虫病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和防护意识,也是预防寄生虫病的重要工作。
预防寄生虫手抄报内容
![预防寄生虫手抄报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a5e1b3d4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ec.png)
预防寄生虫手抄报内容
以下是预防寄生虫手抄报的内容:
寄生虫是什么:寄生虫是指在宿主体内寄生并从中获取营养的生物。
常见的寄生虫有蛔虫、绦虫、钩虫等。
寄生虫的危害:寄生虫会危害人体健康,造成胃肠道疾病、贫血、营养不良等。
严重的话,寄生虫还可能导致脏器病变,危及生命。
预防寄生虫的方法:
注意卫生:保持室内外环境清洁卫生,不乱扔垃圾和污物。
注意饮食:选择有保障的饮食场所和食品,避免食用不洁食品,尤其是生鲜蔬果。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尤其是接触到土壤、沙土、动物等情况后更要洗手,避免搔抓肛门等行为。
定期检查:适当进行寄生虫检查,如粪便检查、胃肠道检查等,及时发现和治疗。
寄生虫的防治方法:
服药:如钩虫病、绦虫病等,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药物进行治疗。
物理治疗:如通过电疗、热疗等方式进行寄生虫的灭活。
外科手术:如绦虫、蛔虫等,如情况严重需要进行外科手术。
寄生虫病的预防和防治工作很重要,需要广大民众和有关部门共同努力。
只有全社会共同行动,才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寄生虫病的传播。
吃进去的寄生虫病宣传文案
![吃进去的寄生虫病宣传文案](https://img.taocdn.com/s3/m/d3ac92eb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e4.png)
吃进去的寄生虫病宣传文案1.注意卫生,预防吃进去的寄生虫病2.吃生食容易感染寄生虫病,烹饪食物至关重要3.及时处理食材,避免寄生虫病侵入身体4.煮熟食物,防止寄生虫病的危害5.不随地吐痰,防止传播寄生虫病6.勤洗手,预防寄生虫病传播7.饮食清洁,远离寄生虫病威胁8.定期体检,及早发现寄生虫病9.不要随便用药,防止寄生虫病反复10.熟悉食材来源,减少寄生虫病风险11.家庭成员染病,要及时隔离,以免传播寄生虫病12.畜禽环境清洁,预防寄生虫病传播13.不随地大小便,防止寄生虫病传播14.食用野生动物,容易感染寄生虫病,需谨慎15.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减少寄生虫病感染机会16.家庭成员患上寄生虫病,整个家庭都需警惕17.保持环境清洁,预防寄生虫病滋生18.宠物生病,要及时治疗,以免感染寄生虫病19.不要给孩子随便吃野果野菜,避免寄生虫病风险20.生姜大蒜具有驱虫功效,多食用有益健康21.小心食物中的寄生虫,它们可能隐藏在你的身体里。
22.吃进去的寄生虫病不容忽视,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23.不要随意吃生食,以免寄生虫侵入身体。
24.多注意食物安全卫生,避免感染寄生虫。
25.肉类一定要煮熟透,以免寄生虫藏匿。
26.食用水果蔬菜前要洗净,寄生虫很容易藏在表面。
27.鱼虾等海鲜食品也可能携带寄生虫,要加以注意。
28.年幼老弱更易感染寄生虫病,要特别小心。
29.凡事预防为主,避免吃进去的寄生虫。
30.及时就医,发现寄生虫病要及时治疗。
31.饮食安全不仅仅是口腹之快,更关系健康。
32.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可减少吃进去的寄生虫病风险。
33.外出就餐时也要注意食品卫生,防止寄生虫感染。
34.寄生虫病危害不容小觑,需引起足够重视。
35.不要因为一时口感而疏忽食物安全,避免吃进寄生虫。
36.牢记食品安全原则,保护自己远离寄生虫威胁。
37.在野外露营或登山时要注意食品安全,防止寄生虫入侵。
38.经常出差旅行的人也需警惕吃进去的寄生虫。
预防寄生虫病
![预防寄生虫病](https://img.taocdn.com/s3/m/2ad53143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db.png)
预防寄生虫病
寄生虫病是一种由寄生虫引起的传染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为了有效预防寄生虫病的发生,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
本文将从环境卫生、食品卫生、个人卫生、动物卫生和旅行卫生五个方面介绍预防寄生虫病的方法。
一、环境卫生
1.1 定期清洁家庭环境,保持室内整洁干净。
1.2 外出时避免接触污染的水源或土壤。
1.3 定期清理宠物的住所和排泄物,避免寄生虫传播。
二、食品卫生
2.1 食用水果蔬菜前要充分清洗,避免食用生的或未煮熟的食物。
2.2 食用肉类要确保熟透,避免生吃或半生食用。
2.3 注意食品卫生,避免食用不洁食物或食用过期食品。
三、个人卫生
3.1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勤洗澡。
3.2 避免接触污染的物品或场所,如公共厕所、垃圾场等。
3.3 定期检查身体,及时发现并治疗可能存在的寄生虫感染。
四、动物卫生
4.1 宠物要定期进行驱虫,避免寄生虫传播给人类。
4.2 避免与野生动物接触,减少感染寄生虫的风险。
4.3 注意宠物卫生,避免宠物身上的寄生虫传播给人类。
五、旅行卫生
5.1 出行前咨询医生,了解目的地的寄生虫病情况。
5.2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生的或未熟的食物。
5.3 避免接触可能污染的水源或土壤,减少感染寄生虫的机会。
综上所述,预防寄生虫病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环境卫生、食品卫生、个人卫生、动物卫生和旅行卫生等方面。
只有做好预防工作,才能有效避免寄生虫病的发生,保障人类健康。
希望大家能够重视寄生虫病的预防工作,共同营造一个健康干净的生活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防寄生虫病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第二单元预防寄生虫病一种动物依靠夺取另一种动物体内的营养物质而生活,以及获得经常的或暂时的居留场所,这种过寄生生活的动物叫做寄生虫。
中小学生处于寄生虫病感染最多的年龄段,而且感染的寄生虫种类也可能是最多的。
(一)、寄生虫的分类按照感染寄生虫的途径,中小学生可能患的寄生虫病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土源性寄生虫病:通过泥土或寄生虫污染食物、水等,从而使人感染,这些寄生虫的传播过程简单,对外界的要求不高,因而传播广泛,容易感染。
这类寄生虫主要包括蛔虫、钩虫、蛲虫等,此类肠道蠕虫对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影响。
食源性寄生虫病:这类寄生虫往往在某些动物体内生长或发育成感染期的寄生虫,人通过食用这些动物而感染寄生虫。
这些寄生虫往往局限于部分地区而流行。
它们包括肝吸虫、肺吸虫、弓形虫等。
这类寄生虫对人体的危害比较大,引起的临床症状较严重,如不及时治疗,甚至危及生命。
水源性寄生虫病:这类寄生虫是通过水传播的,人接触了有寄生虫污染的水,寄生虫会钻入人体或被动地被吞入人体而使人染病,如血吸虫等。
虫媒性寄生虫:这类寄生虫以昆虫为媒介,并在昆虫体内完成一段生长发育过程,然后通过昆虫的叮咬将寄生虫传播给人。
如通过蚊子传播的疟疾等。
(二)、寄生虫病传播寄生虫病传播的三个要素:1. 传染源包括带虫(囊)者、贮存寄主和转续寄主。
如阿米巴带囊者、黑热病患者均可作为疾病的传染来源;家犬可作为黑热病的贮存寄主;野猪则可作为肺并殖吸虫的转续寄主而传播疾病。
2.传播途径可分为:①经口感染。
如食入被感染性蛔虫卵或阿米巴包囊污染的水或食物后,可感染蛔虫病或阿米巴病。
②通过吸血的媒介昆虫传播。
如被感染疟原虫的按蚊叮咬后可患疟疾。
③经皮肤感染。
如钩虫的丝状蚴可直接钻入寄主皮肤而使之感染。
④经胎盘感染。
如先天性疟疾、先天性弓形虫病等。
⑤经呼吸道感染。
如原发性阿米巴脑膜脑炎系经鼻腔粘膜感染的。
⑥其他方式。
如输血可感染疟原虫等。
此外,寄生虫病的传播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发生流行,如:①媒介昆虫或中间寄主的存在。
如疟原虫、丝虫等需要在特定的昆虫(按蚊、库蚊)体内发育繁殖后才能传播。
有的寄生虫需在2个或2个以上中间寄主体内发育后才能感染人,如中华分支睾吸虫需在淡水螺体内发育成尾蚴后才能感染某些淡水鱼,在鱼体内发育为囊蚴才能感染人;因此这此寄生虫病的流行区受媒介昆虫及中间寄主分布范围的影响。
②适宜的发育环境。
如蛔虫卵需在土壤中,经适宜的温度、湿度和有氧条件下发育成感染性虫卵。
③不良的卫生和饮食习惯。
有些地区有生食(如食鱼生粥、醉蟹)的习惯而感染中华分支睾吸虫病和。
3.易感人群无免疫力的人群或免疫力较低的儿童均易感染当地流行的寄生虫病,例如大量移民自非流行区迁入疟疾流行区时,往往会出现疟疾的暴发流行。
一些社会经济因素如经济、生活条件、风俗习惯等均可影响某一流行环节而影响流行。
因此当存在以上 3个环节时,即可发生寄生虫病的流行,反之如切断某一环节,就可控制寄生虫病的流行。
(三)、寄生虫病的发病特点病主要取决于侵入体内的寄生虫数量和毒力以及寄主的免疫力。
侵入的虫体数量愈多、毒力愈强,发病的机会就愈多,病情也较重。
寄主的抵抗力愈强,感染后发病的机会就愈小,即使发病,病情也较轻;寄生虫病发病的过程是寄主与虫体相互斗争的结果。
这一章介绍的是学生中最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病,包括蛔虫病、蛲虫病、钩虫病、肝吸虫病。
第一节、预防蛔虫病知识窗按蛔虫的生活史,从吃进虫卵到发育成成虫,整个过程需70天左右。
夏天幼虫还在血液里或在肺里,驱虫药只能驱除肠道的蛔虫。
到了秋冬季,夏季感染的虫卵已经发育为成虫定居在小肠里了,这时吃驱虫药可以达到集中歼灭的良好效果。
蛔虫病是由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所引起的一种最常见的寄的肠道寄生虫病,蛔虫的分布极为广泛,人体的感染率相当高。
蛔虫病是学生最常见生虫病。
农村感染率高于城市,儿童感染率高于成人,得病后影响营养吸收及儿童生长发育。
人体感染蛔虫的季节主要以春夏为主,造成感染的原因为含有蛔虫卵的粪便未经无害化处理而污染了环境,人多因生吃被污染的蔬菜、瓜果、生水或因手接触其污染而后经口感染。
(一)、蛔虫病的症状除少数人体质好,体内的蛔虫数又很少,可无什么症状外,多数蛔虫病病人都有一定的症状。
最常见的症状是腹痛,常突然发生,多在脐周,不定时发作。
有时还会发生消化不良,不爱吃饭,腹泻,大便中常常含有未消化的食物,有时会流口水,想吐。
儿童可有烦躁不安、易怒、失眠、磨牙、皮肤瘙痒等症状,严重者常引起营养不良和发育障碍。
(二)、蛔虫对人体的危害肠道蛔虫对人体的危害,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1.夺取人体的营养物质,使人发生营养不良;2.分泌自己的消化物质,刺激人的肠道,使人发生消化不良;3.分泌毒素,使人发生中毒;4.刺激肠道,使人产生不适症状,甚至发生阑尾炎和肠梗阻;5.使人发生过敏反应。
(三)、预防措施1.加强卫生宣传教育。
饭前便后洗手,不随地大便,不吃未经洗净的生冷瓜果蔬菜等。
尤其小孩要随时注意洗手、剪指甲。
2.搞好环境卫生和粪便管理,改进积肥、施肥方法,对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粪便里的虫卵污染周围环境,造成传播。
3.有条件的地方,可进行普查普治,减少以至消灭传染源。
相关链接:有人认为蛔虫可以帮助消化食物。
对人体有益无害。
这种看法当然是错误的。
蛔虫是一种地道的耗食虫,每天掠夺令人吃惊的营养。
并且当病人发烧、食用辛辣食物以及驱虫不适当时,可使蛔虫在小肠内移动,钻入胆道、胰管和阑尾处,分别引起胆道蛔虫病、胰腺炎和阑尾炎;有时穿通肠壁引起肠穿孔。
大量蛔虫扭结成团,会堵塞肠管引起肠梗阻。
一个人小肠里可以寄生多少条蛔虫日本有一个医学家曾经报道一个19岁的农民发生了肠梗阻,在手术中发现他大约180厘米长的一段小肠里,居然寄生了蛔虫多达2097条;我国的最高纪录是某省医院报告的,经过手术一共在小肠中取出蛔虫2199条。
第二节、预防蛲虫病感染性虫卵以各种方式经口进入人体后,在胃或十二指肠中孵出幼虫,幼虫下行至回盲部发育为成虫而寄生。
蛲虫的寄生数一般在100条左右,多时可达50000条。
蛲虫病,俗称“线头虫”,是由蛲虫寄生于人体肠腔所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
蛲虫病是世界性分布的一种常见寄生虫病,温带感染高于热带。
国内各地感染较为普遍,一般城市高于农村,任何年龄均可感染,以儿童多见,尤其在集体儿童机构(如幼儿园和小学)更易相互传播。
(一)、蛲虫病的症状蛲虫病主要症状是肛门口发痒,并有轻微的消化道症状。
夜间雌虫产卵时,刺激肛门及会阴周围产生瘙痒,以致因搔痒引起皮肤抓伤、继发性炎症等,是本病突出的症状。
其次,虫体寄生于肠内,刺激肠壁,可以引起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烦躁不安、失眠等症状蛲虫进入阴道、输卵管、腹腔等处,可在局部引起炎进入阑尾还可引起阑尾症进入女性尿道可以引起排尿感炎。
(二)、.蛲虫对人体的危害由于大量虫卵集结在肛门周围以及雌虫爬行,刺激肛周皮肤,病人瘙痒难忍,不住瘙痒,烦躁不安,往往彻夜难眠,长期反复感染,会影响儿童正常发育。
虫体附着局部肠粘膜的轻度损伤,可导致消化功能紊乱或慢性炎症,一般不表现明显症状,若有异位寄生时,则可导致严重后果。
(三)、预防措施蛲虫寿命较短,最长不过1-2个月,所以做好预防,杜绝重复感染,不治疗亦可自愈。
但本病极易重复感染,单纯治疗往往不能奏效。
预防措施如下:1.做好个人卫生,如饭前便后洗手,勤剪指甲,勤换衣裤,勤晒被褥等。
2.有计划地开展普查普治,消灭传染源。
相关链接感染蛲虫病是小病吗由于大量虫卵集结在肛门周围以及雌虫爬行,刺激肛周皮肤,病人瘙痒难忍,不住瘙痒,烦躁不安,往往彻夜难眠,常可影响儿童正常发育。
所以,感染蛲虫并不是小病。
第三节、预防钩虫病为什么把钩虫病称为“懒黄病”严重感染钩虫的病人会发生贫血、浮肿和劳动力减退。
客观反映好吃懒做,面色萎黄,面孔和身体发肿,所以有些地方把它称为“懒黄病”。
钩虫病是由钩虫寄生于人体小肠所引起的疾病。
钩虫病在我国流行很广,各省均有,尤其以温热地区多见,农村多于城市。
钩虫病人的粪便不经消毒而施肥后,如果条件适宜,其虫卵就在土壤里长成幼虫,经人的手、足或皮肤钻进人体。
寄生于人体的有两种钩虫,北方以十二指肠钩虫为主,南方以美洲钩虫为主。
(一)、钩虫病的症状钩虫病以贫血、营养不良和肠道失调为主要特征。
钩虫病人早期可出现手指、足趾皮肤炎症,随和出现面色发黄、口唇苍白、头昏无力、心慌气短和腹痛、腹泻。
食欲亢进、好食易饥与酸懒无力,同时劳动能力下降,所谓“吃得、干不得”是本症状的特点。
严重者可出现浮肿、腹水,以致影响生长发育和智力。
少数病人发生味觉反常,喜欢吃生米、布条、砖石、泥土等物,医学上称为“异嗜症”。
(二)、钩虫对人体的危害钩蚴侵入人的皮肤,即可引起钩蚴皮炎,局部皮肤奇痒,出现斑丘疹。
如进入肺泡,可引起肺间质和肺泡炎症。
感染严重可引起支气管肺炎。
成虫吸附在肠粘膜上,可造成肠粘膜的出血及浅小溃疡。
长时间小量失血是造成钩虫病贫血的主要原因。
成虫的寄生,还可引起消化及吸收等功能紊乱。
(三)、预防措施1)普查普治:查治钩虫感染者,减少传染源,是预防钩虫病的一项重要措施。
普查普治工作最好在冬季进行,以免影响生产,并可减少重复感染的机会。
2)粪便管理:搞好粪便管理和无害化处理,防止虫卵污染土壤和发育为感染性蚴,是预防措施中重要的一环。
常用的粪便无害化处理方法有泥封发酵堆肥法等。
3)个人防护:避免赤脚下地干活。
在流行季节的雨后初晴天气,与被钩蚴污染的土壤接触最容易受感染,应注意防护。
可穿鞋袜或在手脚等暴露部位涂搽药物,以防止钩蚴钻入。
知识窗加强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已确诊的患者应及时治疗,并注意加强营养,多吃含蛋白质、维生素和铁类矿物质丰富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