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园林史第二章教材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中外园林史课程标准

(完整word版)中外园林史课程标准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外园林史》(高职)课程标准一、课程定位《中外园林式》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同时本课程标准适用于高中后大专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并供其他相关专业的学生参考。

中外园林史揭示了世界园林发展规律,揭示了古典园林既是艺术形态的社会精神财富,又是具有实用功能的社会物质财富,它包涵的内容涉及到文化的所有层次——物态层的文化、制度层的文化、心态层的文化,是牵涉面广、综合性强的一个艺术门类。

中外园林史课程为园林类、规划类相关专业必修的课程,在国内同类专业院校中占着主导地位,在国外,古典园林一直备受关注,非常重视东方的传统园林,在他们院校的相关学科中,对传统园林的研究深入相当深刻。

二、课程目标1.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了解中外园林的不同艺术形态,重点了解东亚古典园林的发展、艺术特色、明确我国园林艺术的发展方向。

2.具体目标:(一)情感与态度目标培养正确的园林史观,提升学生的理论素养和审美能力,为今后的设计创作服务。

(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园林鉴赏能力;(2)具备综合运用园林知识与中外古典园林设计精华,进行现代园林的设计与建设的能力;使学生适应现代园林发展的要求,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为设计和建设现代园林服务。

(三)知识目标(1)熟悉基本理论与园林类型、各种园林体系发展过程;(2)掌握中外园林发展的脉络;(3)掌握中外园林精华,做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

三、设计思路通过理论讲授,使学生深入了解中外园林发生发展变迁的历史规律,掌握园林风格特征与园林类型,了解各种园林体系形成的渊源,加深理解各种园林风格特征表现形式。

掌握中外古典园林精华,将园林史教学与相关的园林设计、园林建筑等课程相结合,将传统园林的理念与设计手法,借鉴到现今园林设计中,让学生在接收当今设计理念的同时,保持我国传统特色,达到在现代园林设计中的运用与启示作用。

课程内容涉及内容较为广泛,除了古典以外,也结合了现今相关一些园林发展历程知识,做到园林史学知识的与时俱进。

中外园林史

中外园林史

克诺索斯宫殿
古希腊建筑自伟大的贡献 三种柱式
庙宇的演进也随着柱式的演进,柱式慢慢有木构过度到 石构。长期以来,希腊建筑艺术的改进都集中在这些构 件的形式,比例细节和组合上。这套做法被罗马人称为 柱式。 希腊使其柱式主要有三种:多克里柱式,爱奥尼柱式和 后来发展的科史的三个时期 1,伊特鲁里亚时期(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2世纪) 2,罗马共和国时期(公元前2世纪——公元前30年) 3,罗马帝国时期(公元前30年——公元476年)
第二节:中国传统木构建筑
建筑及建筑结构。
而结构从一开始便不是一个建筑行业的专属 名词,准别的说,建筑只是“结构主义”在建筑 的艺术类型上的一个分支。 "结构主义“的发源地则在现代语言理论,现 代文艺理论和当代法国人文思想运动三大领域 就。没有可以给出结构主义的准确定义,但却 有一段非常经典的话可以把它的思想进行大概 的阐述。
中外建筑史
132218100039宋静
目录
第一章:建筑史纲
第一节:什么建筑 第二节:西方建筑史纲要 第三节:中国建筑史纲要
第二章:造园史纲
第一节:中国体系:典雅且精致 第二节:西亚体系:植物和水法 第三节:欧洲体系:规整而有序
第三章:中国建筑的经典案例分析
第一节:从神的建筑到公民建筑 第二节:中国传统木结构 第三节:从现代主义到结构主义 第四节:中国传统民居 第五节:从教权建筑到皇权建筑
特点一:面积非常大,规模宏大
意大利园林一般只有几公顷,而凡尔赛宫竟有1600公顷,轴线有3000米长 。如此巨大的面积。
特点二:主轴,均衡,有序,严谨
建筑基本型(平面) 凡尔赛宫底座平面采用基本的矩形图案
东南,西北向西南,东北向的建筑交错排列 拼凑出一幅美丽的图案

中外园林史教学设计

中外园林史教学设计

中外园林史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外园林史的发展历程与特点,认识园林史在园林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对园林的美学和人文情感的感受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批判思维能力。

二、课程内容和教材1. 课程内容课程共分为七个章节:•第一章:中外园林发展概述•第二章:中国古代园林•第三章:中国现代园林•第四章:日本园林•第五章:英国园林•第六章:法国园林•第七章:美国园林2. 教材教材主要有两本:•《园林史》(罗伯特·塔特罗斯著,丁佑民、蔡维雯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园林艺术史》(戴维·韦尔柯特著,针对性强,中央美术学院出版社,2009年版)三、教学方法本课程主要采用教师讲解和学生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师将教材作为基础,结合自身的研究成果和教育实践经验,向学生介绍中外园林发展的历史、构成要素、艺术表现形式等方面的知识,借助多媒体技术展现精美的图片、视频,解释整个园林历史演变的过程。

此外,本课程还将组织学生到实际现场进行考察和实践操作。

教师将给学生提供一个园林设计的案例,然后让他们根据自己学习和实践的经验,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园林设计,以提高学生对园林设计的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

四、教学评价1.课堂讨论:鼓励学生自主发言,提出自己的见解,建立一个互动性强的课堂氛围,逐渐形成一个完整的中外园林发展脉络。

2.作业评价:在课程中安排几次园林设计作业,掌握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掌握,检查学生对园林设计的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

3.实地考察:通过在实际的园林中考察,检查学生能否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培养学生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发挥个人能力和特长,开展园林创新开发。

五、教学成果通过这样的教学,我们可以让学生全面了解中外园林史的演变和园林艺术的内涵,了解其精神和美学特征,丰富学生的审美知识,激发他们对园林设计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热爱和责任感,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批判思维能力,同时让学生更加熟练和熟知园林规划和园林设计的相关知识,使他们能够在以后的园林规划和设计工作中做出更为出色的贡献。

中外园林史教学大纲

中外园林史教学大纲

《中外园林史》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外园林史课程编码:总学时/总学分:40学时;2.5学分理论学时/理论学分:40/0 实验学时/实验学分:0适用专业:园林开课单位:农学院一、课程性质及目的1、课程性质:《中外园林史》是园林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

学习园林史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园林行业今后的发展以及世界各国园林发展的不同模式,为今后从事园林工作打好基础。

2、课程目的: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让学生了解世界各大园林体系,重点是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以及不同历史阶段的园林特点、不同园林类型之间的异同和交流,让学生能系统地掌握古代及近代中外园林创作的艺术理论和园林艺术的创作手法。

二、课程内容及要求第一章绪论(2学时)第一章园林的生成期(2学时)第二章园林的转折期(2学时)第三章园林的全盛期(2学时)第四章园林的成熟期(4学时)第五章园林的成熟后期(4学时)第六章中国古典园林史结束语(2学时)第七章日本园林发展简史(4学时)第八章西方古代园林发展简史(2学时)第九章中世纪欧洲园林(2学时)第十章文艺复兴时期园林(2学时)第十一章十七、十八世纪法国园林(2学时)第十二章十八世纪英国风景园(2学时)第十三章近代美国园林(2学时)第十四章十九世纪城市公园(2学时)第十五章中国现代园林的发展(2学时)第十八章现代园林的发展趋势(2学时)三参考教材主要教材:《中国古典园林史》、《西方造园变迁史》参考书目:《中外园林史》四学习要求1.熟悉世界各国园林的特点及其发展史。

2.熟悉我国园林的特点、分类。

3.了解中外经典园林。

五成绩评定方式1、考试方式以考试为主,本门课程成绩采用百分制计分。

2、成绩构成:平时成绩30% ,考试成绩70%。

大纲制定者:园林教研室大纲审定者:大纲批准者:指定时间:2010.6。

《中外园林史》教学大纲

《中外园林史》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94148课程名称:中外园林史《中外园林史》教学大纲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适用专业风景园林开课学期2015-2016年第2学期学分 2 总学时32 理论学时32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中外园林史》是风景园林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在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风景园林”的一门重要的主干课程。

学习园林史,要怀着“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态度,把所学园林史知识运用到造园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提高,在实践中创新。

先修课程:素描、色彩、建筑史。

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借鉴我国园林历史上的优秀理论、成功经验以及典型教训,在全面、准确地学习和掌握园林史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同学们的园林科技文化素质,培养其创新能力。

建议教材《世界园林史》汤姆﹒特纳着,中国林业出版社,2011.1主要参考书[1]《中国古典园林史(第3版)》周维权,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1[2]《中国古代园林史》(上、下卷)汪菊渊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2.3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课程性质:《中外园林史》是园林类相关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也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中外园林史是研究中外园林起源、发展变迁一般规律的科学,涉及有关园林的基本概念,类型划分,代表性园林和人物,风格特点,代表思想流派,园林成就和史鉴意义等。

课程设置目的和任务: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借鉴中外园林历史上的优秀理论、成功经验以及典型教训,在全面、准确地学习和掌握园林史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同学们的园林科技文化素质,培养其创新能力。

三、教学章节教学目的、基本内容要求、重点和难点绪论1.学习目的通过对本章的系统学习,使学生对中外园林的起源、含义及诸要素有所了解。

2.基本内容要求1、中国古典园林概述2、园林的涵义及园林诸要素3、园林发展的四个阶段本章重点:1、园林的涵义及园林诸要素本章难点:1、园林发展的四个阶段本章教学手段:1、理论讲授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2、深入浅出,循序渐进,以启发为主3、此单元为大量的理论讲授,难免比较枯燥,要多采用与学生互动的形式进行课堂教学,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中外园林史》课程教学大纲

《中外园林史》课程教学大纲

《中外园林史》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A History of Chinese and occient Gardens课程编码:082820087总学时:32 实验学时:0 学分:2适用对象:风景园林专业学生先修课程:园林概论、园林艺术原理等大纲主撰人:大纲审核人: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课程性质:《中外园林史》是风景园林和园林必须了解的基础理论课程,它包含中国园林史和西方园林史两个部分。

课程目的和任务:完善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开阔设计思路,提高对风景园林艺术的认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重点掌握中国园林历史的必要知识,同时了解西方园林艺术的起源与发展历程、代表人物与作品、造园原理与要素、美学思想和设计方法等,为学习园林艺术、园林设计、园林工程等与本专业相关的课程,起到有机的联系。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本课程分为中国园林史和西方园林史两个部分,其中中国园林史24学时,西方园林史8个学时:第一部分中国园林史第1章:绪论授课学时:2基本要求:1-1 了解中国园林史的发展概要1-2 了解中国园林历史对于现代中国园林创作的意义和作用1-3 理解中国园林史的学习方法重点:中国园林的历史发展难点:了解中国古典园林对于现代中国园林创作的意义第2章:殷周囿、秦汉建筑宫苑授课学时:4基本要求:2-1 了解园林起源——囿,周代是中国最早产生园林的朝代2-2 掌握秦汉皇家宫苑,该历史阶段突出的特点是秦汉建筑宫苑2-3 了解先秦两汉的私家园林重点:秦汉园林的发展演变史,历史背景,重要园林作品及其对后代产生的影响。

难点:汉代建筑宫苑第3章:魏晋南北朝自然山水园到唐宋写意山水园授课学时:4基本要求:3-1 了解魏晋南北朝社会与文化背景3-2 理解魏晋南北朝自然山水园林3-3 掌握隋唐自然山水园3-4 掌握唐宋写意山水园重点:魏晋南北朝时期和唐宋写意山水园林的发展演变史难点:魏晋南北朝时期写意山水园林对后代产生的影响第4章:元、明、清自然写意山水园授课学时:4基本要求:4-1 中都在金王朝形成为北京后来的历史皇家园林打下基础4-2 元、明、清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4-3 园林艺术论著——《园冶》及其它重点:元、明、清园林的发展演变史,重要园林作品及其对后代产生的影响。

《中外园林史》考研教材

《中外园林史》考研教材

《中外园林史》考研教材一、绪论中外园林史是一门研究园林起源、发展、演变及其特点的学科。

通过对中外园林史的学习,可以深入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园林文化,提高对园林艺术的认识和欣赏能力。

本教材将从多个方面介绍中外园林的发展历程和特点,为考生提供全面的学习资料。

二、中国古代园林史中国古代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

本部分将介绍中国古代园林的起源、发展历程和特点,包括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庙园林等不同类型。

同时,还将分析中国古代园林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三、中国古典园林风格与特点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园林的代表,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本部分将详细介绍中国古典园林的风格、布局、建筑、山水、植物等方面的特点,以及其在中国园林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此外,还将分析中国古典园林的文化内涵和美学价值。

四、中国园林的建筑、山水、植物中国园林的建筑、山水和植物是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本部分将分别介绍中国园林的建筑、山水和植物的特点,以及其在园林中的作用和意义。

同时,还将分析中国园林的建筑、山水和植物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五、中国古代园林的分期中国古代园林的发展可以分为不同的时期,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风格。

本部分将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中国古代园林的发展历程,包括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品和风格特点。

同时,还将分析不同时期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环境对中国古代园林的影响。

六、中国近代园林的发展中国近代园林的发展是在社会变革和文化转型的背景下展开的,具有新的特点和风格。

本部分将介绍中国近代园林的发展历程和特点,包括城市园林、公园、街头绿地等不同类型的园林。

同时,还将分析中国近代园林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和意义。

中外园林史 第2章--皇家园林

中外园林史 第2章--皇家园林
2.发展过程以及成就
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园林形式就是“囿”,园林里面的主要建筑物是“台”。囿和台 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两个源头,前者关涉栽培、圈养,后者关涉通神、望天。而这四者 是园林雏形的源初功能。商的后期,囿到处可见,并且向苑囿方向发展。周朝发展较 快,规定了囿的等级。
3.园林实例 (1)鹿台与沙丘苑
2.发展过程及成就
秦汉时期在我国园林史上是由囿向苑转变发展的阶段,也是皇家园林建设的又 一个高潮。古代的囿基本上以自然环境为主,稍加人工成分,而秦汉时期的苑 除了继承古代囿的传统特点,继续建造高大的台榭外,还建造了大量的宫殿、 观、阙等园林建筑,形成有苑中有苑、苑中有宫、苑中有观的格调。
由此可见,秦汉时期的皇家园林在内容、形式、构思、立意、造园手法、技术、 材料等方面都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并真正具有了我国园林艺术的性质
(1)规模宏大
皇帝利用其政治上的特权和经济上的优势,占据大片疆土营造园林而供自己享 用,故其规模之大,远非私家园林所可比拟。
例如:我国早期的皇家园林周文王的灵囿,方圆35千米。 秦汉的上林苑,广150余千米。 隋唐的洛阳西苑,周100千米,其内为海,周5千米。 唐朝长安宫城北面的禁苑,南北16.5千米,东西13.5千米。 圆明园占地200多公顷,长春、万春二园133多公顷; 最晚建成的颐和园,占地约287公顷。
第二章 皇家园林
目录
1 皇家园林发展概述 2 皇家园林发展历程
3
皇家园林的艺术特征
一、皇家园林发展概述
皇家园林是指建造费用均由国库支出,且归属于皇帝个人、皇室或诸侯所私有 的园林,是供皇帝居住、娱乐、祭祀,以及召见大臣、举行朝会和休养生息的场所。 古籍里面称之为“苑”、“苑囿”、“宫苑”、“御园”、“御苑”等,是中国古 典园林的基本类型之一。

园林规划课件-中外园林史

园林规划课件-中外园林史
第二章 中外园林简介
➢ 重点与难点 重点 一是中国园林发展经历的历史阶段
及其文化背景; 重点 二是国外园林发展概况、造园特点
及世界园林发展趋势; 难点是如何继承历史的造园传统,更好
发展现代园林。
2、中外园林简介
➢ 园林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世界园 林有东方、西亚和希腊三大系统。由于文化传统 的差异,东西方园林发展的进程也不相同。东方 园林以中国园林为代表,中国园林已有数千年的 发展历史,有优秀的造园艺术传统及造园文化传 统,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中国园林从崇尚自然 的思想出发,发展出山水园林。西方古典园林以 意大利台地园和法国园林为代表,把园林看做是 建筑的附属和延伸,强调轴线、对称,发展出具 有几何图案美的园林。到了近代,东西方文化交 流增多,园林风格互相融合渗透。
2、中外园林简介
(二)转折期 相当于魏、晋、南北朝时期
➢ 中国历史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园林 属于发展、转折期。这一时期是历史上的 一个大动乱时期,是思想、文化、艺术上 有重大变化的时代。这些变化引起园林创 作的变革。西晋时已出现山水诗和游记。 到了东晋,例如在陶渊明的笔下,自然景 物的描绘已是用来抒发内心的情感和志趣。 反映在园林创作中,则追求再现山水,有 若自然。南朝地处江南,由于气候温和, 风景优美,山水园别具一格。
2、中外园林简介
(三)全盛期
➢ 中国园林在隋、唐时期达到成熟,是中国 园林的全盛期。这个时期的园林主要有:
(1)隋代山水建筑宫苑; (2)唐代宫苑和游乐地; (3)唐代自然园林式别业山居; (4)唐宋写意山水园; (5)北宋山水宫苑。
2、中外园林简介
隋代山水建筑宫苑
➢ 隋炀帝杨广即位后,在东京洛阳大力营建 宫殿苑囿。别苑中以西苑最著名,西苑的 风格明显受到南北朝自然山水园的影响, 采取了以湖、渠水系为主体,将宫苑建筑 融于山水之中。这是中国园林从建筑宫苑 演变到山水建筑宫苑的转折点。

中外园林史讲义

中外园林史讲义

《中外园林史》讲义第一章绪论园林:在一定地段范围内,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的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的栽植和建筑的布置,从而构成一个供人们观赏、游息、居住的环境。

园林:为了补偿人们与大自然环境相对隔离而人为创设的“第二自然”。

园林史:记录和论述园林的渊源替嬗、发展演变、形式体系、风格类型等一般规律及其特征,为现代园林建设提供历史借鉴的园林理论。

第一节园林发展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原始文明阶段原始文明对园林具有孕育作用。

人类社会的原始文明大约持续了二百多万年。

原始文明后期,出现了原始的农业公社和人类聚居的部落。

人们把采集到的植物种子选择园圃种植,把猎获的鸟兽圈围起来养殖。

于是在部落附近及房前屋后有了果园、菜圃、兽场等在逐渐满足了人们祭祀温饱需要之后,其中某些动、植物的观赏价值日益突出,园林由此得到孕育,进入萌芽状态。

原始文明后期的园林萌芽状态的特点:1、种植、养殖、观赏不分;2、为全体部落成员共同管理,共同享受;3、主观为了祭祀崇拜和解决温饱问题,而客观有观赏功能,所以不可能产生园林规划。

第二阶段农业文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此阶段内,园林经历了萌芽、成长而臻于兴旺的漫长过程,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时代风格、民族风格、地方风格,最后终于三分天下,形成具有一定的国家地域范围、一定的造园思想与规划方式、一定的园林类型和形式,风格特征彼此各异的世界三大园林体系:欧洲园林体系、伊斯兰园林体系和中国园林体系。

⑴欧洲园林体系基督教的《圣经》里记载的“伊甸园”;《旧约·创世纪》中亚当和夏娃。

⑵伊斯兰园林体系《古兰经》中的“天园”的旖旎风光:长久不浊的“水河”、滋味不变的“乳河”、味道纯美的“酒河”、清澈见底的“蜜河”。

⑶中国园林体系中国古代广为流传的“瑶池”和“悬圃”;文字记载的“囿”、“圃”。

第二阶段园林的特点:⑴绝大多数是直接为统治阶级服务,或者归他们所私有;⑵主流是封闭型、内向型的;⑶追求美的观赏和精神的愉悦,没有体现所谓社会、环境效益。

中外园林史PPT课件

中外园林史PPT课件
中外园林史
本课程特点
将世界园林体系划分为欧洲园林、伊斯兰园林和中国园林 将中国园林作为重点讲述内容 本书既有前人的研究成果,又有学术观点的争鸣和创新
中外园林史课程框架
前 言
第1章 园林的基本问题 第2章 欧洲园林 第3章 伊斯兰园林 第4章 中国园林的雏型——囿(夏—春秋战国) 第5章 中国园林的形成——苑(秦汉时期) 第6章 中国园林体系的完成(魏晋—隋) 第7章 中国园林的写意化(唐宋时代) 第8章 中国园林的成熟(元明清) 第9章 中国陵寝园林 第10章 中国园林的组成要素
从自然属性看:园林是表现美、创造美、实现美、 追求美的景观艺术环境。
1.1.3.2 园林的功能主要有:
1.狩猎; 2.游玩; 3.观赏(有静观与动观 之分);4.休憩;5.祭祀;6.集会、演说; 7.文体娱乐;8.餐饮。
1.1.4 园林类型
划分园林类型主要根据以下条件: 1.1.4.1 按构园方式区分: 1.规则式园林: 2.自然式园林: 3.混合式园林:
1.1.1.2 中国的“园林”定义:
中国秦汉以前没有“园林”一词,却出现了“园”、“圃”、“囿”、“苑”等许多 与园林密切相关的词。《说文解字》载:“园,所以树果也”;“种菜曰圃”;“囿, 苑有垣也,一曰禽兽曰囿”;“苑,所以养禽兽也”。其中,园、圃分别是栽培果树、 蔬菜的园艺生产场所,具有田园观赏景观;囿、苑是蓄养禽兽以供飞鹰走犬,狩猎娱 乐的场所。
内涵相去甚远。19世纪70年代美国率先建立大型国家公园以保护天然动、植物群落、特殊自然景
观和特色地质地貌,在严格执行保护宗旨的前提下向游人开放,为人们提供在大自然中休息的环境,
同时,也是人们认识自然、研究自然的场所。从此,较为原始的大自然景观也可以作为园林观赏景

中外园林史文字教案

中外园林史文字教案

中外园林史文字教案第一章:中国园林史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园林的起源与发展历程掌握中国园林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了解中国园林的历史地位及其对世界园林的影响1.2 教学内容中国园林的起源与发展历程中国园林的主要类型(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风景名胜区等)中国园林的特点(山水景观、建筑与自然的融合、诗情画意等)中国园林的历史地位及其对世界园林的影响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中国园林的起源、发展历程、主要类型及其特点案例分析法:分析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园林案例,如颐和园、苏州园林等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中国园林的历史地位及其对世界园林的影响1.4 教学资源教材:《中国园林史》图片资料:中国园林图片及相关建筑、景观图片视频资料:中国园林宣传片或相关纪录片1.5 教学活动引入:通过展示中国园林图片,引发学生对园林的兴趣讲解:详细讲解中国园林的起源、发展历程、主要类型及其特点分析:分析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园林案例,如颐和园、苏州园林等讨论:引导学生探讨中国园林的历史地位及其对世界园林的影响总结:总结本章重点内容,强调中国园林在世界园林史上的地位第二章:中国园林的构成要素2.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园林的基本构成要素掌握中国园林中各种要素的作用及设计原则了解中国园林中常见的植物种类及其寓意2.2 教学内容中国园林的基本构成要素(山石、水体、建筑、植物、铺装等)中国园林中各种要素的作用及设计原则中国园林中常见的植物种类及其寓意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中国园林的基本构成要素、作用及设计原则案例分析法:分析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园林案例,解析其构成要素及设计理念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中国园林中植物的种类及其寓意2.4 教学资源教材:《中国园林史》图片资料:中国园林中的山石、水体、建筑、植物等图片视频资料:中国园林宣传片或相关纪录片2.5 教学活动引入:通过展示中国园林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园林的构成要素讲解:详细讲解中国园林的基本构成要素、作用及设计原则分析:分析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园林案例,解析其构成要素及设计理念讨论:引导学生探讨中国园林中植物的种类及其寓意总结:总结本章重点内容,强调中国园林构成要素在园林艺术中的重要性第三章:中国园林的设计理念与方法3.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园林的设计理念掌握中国园林的设计方法与技巧了解中国园林中的诗情画意及寓意3.2 教学内容中国园林的设计理念(天人合一、借景抒情等)中国园林的设计方法与技巧(山水布局、建筑与自然的融合等)中国园林中的诗情画意及寓意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中国园林的设计理念、方法与技巧案例分析法:分析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园林案例,解析其设计理念与方法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中国园林中的诗情画意及寓意3.4 教学资源教材:《中国园林史》图片资料:中国园林中的山水景观、建筑与自然景观等图片视频资料:中国园林宣传片或相关纪录片3.5 教学活动引入:通过展示中国园林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园林的设计理念与方法讲解:详细讲解中国园林的设计理念、方法与技巧分析:分析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园林案例,解析其设计理念与方法讨论:引导学生探讨中国园林中的诗情画意及寓意总结:总结本章重点内容,强调中国园林设计理念与方法在园林艺术中的重要性第四章:外国园林史概述4.1 教学目标了解外国园林的起源与发展历程掌握外国园林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了解外国园林的历史地位及其对世界园林的影响4.2 教学内容外国园林的起源与发展历程外国园林的主要第六章:欧洲园林艺术6.1 教学目标了解欧洲园林的起源与发展历程掌握欧洲园林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了解欧洲园林对世界园林的影响6.2 教学内容欧洲园林的起源与发展历程欧洲园林的主要类型(法式园林、英式园林、意大利园林等)欧洲园林的特点(几何图案、浪漫主义、自然主义等)欧洲园林对世界园林的影响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欧洲园林的起源、发展历程、主要类型及其特点案例分析法:分析具有代表性的欧洲园林案例,如凡尔赛宫花园、伦敦皇家植物园等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欧洲园林对世界园林的影响6.4 教学资源教材:《中外园林史》图片资料:欧洲园林的图片及相关建筑、景观图片视频资料:欧洲园林宣传片或相关纪录片6.5 教学活动引入:通过展示欧洲园林图片,引发学生对欧洲园林的兴趣讲解:详细讲解欧洲园林的起源、发展历程、主要类型及其特点分析:分析具有代表性的欧洲园林案例,如凡尔赛宫花园、伦敦皇家植物园等讨论:引导学生探讨欧洲园林对世界园林的影响总结:总结本章重点内容,强调欧洲园林在世界园林史上的地位第七章:日本园林艺术7.1 教学目标了解日本园林的起源与发展历程掌握日本园林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了解日本园林对世界园林的影响7.2 教学内容日本园林的起源与发展历程日本园林的主要类型(枯山水、池泉园、茶庭等)日本园林的特点(禅意、自然美学、精巧布局等)日本园林对世界园林的影响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日本园林的起源、发展历程、主要类型及其特点案例分析法:分析具有代表性的日本园林案例,如金阁寺、龙安寺等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日本园林对世界园林的影响7.4 教学资源教材:《中外园林史》图片资料:日本园林的图片及相关建筑、景观图片视频资料:日本园林宣传片或相关纪录片7.5 教学活动引入:通过展示日本园林图片,引发学生对日本园林的兴趣讲解:详细讲解日本园林的起源、发展历程、主要类型及其特点分析:分析具有代表性的日本园林案例,如金阁寺、龙安寺等讨论:引导学生探讨日本园林对世界园林的影响总结:总结本章重点内容,强调日本园林在世界园林史上的地位第八章:现代园林设计8.1 教学目标了解现代园林设计的背景与趋势掌握现代园林设计的主要风格与理念了解现代园林设计对世界园林的影响8.2 教学内容现代园林设计的背景与趋势现代园林设计的主要风格(极简主义、生态主义、后现代等)现代园林设计对世界园林的影响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现代园林设计的背景、趋势、主要风格与理念案例分析法:分析具有代表性的现代园林设计案例,如彼得·拉文的作品等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现代园林设计对世界园林的影响8.4 教学资源教材:《中外园林史》图片资料:现代园林设计的图片及相关建筑、景观图片视频资料:现代园林设计宣传片或相关纪录片8.5 教学活动引入:通过展示现代园林设计图片,引发学生对现代园林设计的兴趣讲解:详细讲解现代园林设计的背景、趋势、主要风格与理念分析:分析具有代表性的现代园林设计案例,如彼得·拉文的作品等讨论:引导学生探讨现代园林设计对世界园林的影响总结:总结本章重点内容,强调现代园林设计在世界园林史上的地位第九章:园林保护与传承9.1 教学目标了解园林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掌握园林保护与传承的主要方法与策略重点和难点解析:1. 第一章至第三章的重点环节是中国园林的起源、发展历程、主要类型、特点及设计理念与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小 结
中国的造园是从殷周时期开始的,最初 的形式为囿。也被称为“上古朴素的 囿”。
春秋、战国时期是由封建领主制向封建地主制过渡的时期,阶级、 阶层之间的斗争复杂而又激烈,文化、艺术风格丰富多彩,造园 活动也有一定的发展。
1 文化艺术
(1)思想领域的“百家争鸣”
“诸子百家”,其中主要的有儒(孔丘、孟轲、荀 况)、道(老聃和庄周)、墨(墨翟)、法(李悝、 商鞅、韩非)、杂家等。
(4)文化艺术上,统一了文字,订定文字为小篆, 焚书坑儒。
2. 大规模的建设
(1)造六国宫殿。《史记·始皇本记》记载:“秦每破诸侯,写 放其宫室,作之咸阳北阪上,南临渭,自雍门以东至泾、渭,殿 屋复道,周阁相属,所得诸侯美人钟鼓以充之。”可以说是集当 时中国建筑之大成,使建筑技术和艺术有了进一统一中国后做的大量统一工作
(1)政治上,建立皇帝独裁,自称“朕”表示唯 我至尊,立郡县制、官制,并且统一立法,统一了 度量衡。
(2)经济上,改革亩制,兴修水利,农业生产得 到发展,社会的物质财富渐趋丰富。
(3)军事上,扩大疆域,击匈奴赶走胡人,取河 南地,开辟四十四县,击南越,开桂林、南海、象 三郡(广西、广东、越南等地),修筑万里长城, 防御外族侵略。
殷商的版图 六回迁都,定都河 南安阳小屯村(殷墟)
2.“园”、“圃”与“囿”
《说文》:园,树果;圃,树菜也;囿,养禽兽也。
《周礼》:园圃树果瓜,时敛而收之。 《周礼地官》:囿人,……掌囿游之兽禁,牧百兽。
《孟子》:文王之囿,方七十里。 《史记·殷本记》:(帝纣)好酒淫乐,原赋税以实鹿
(6)城市建设
燕下都,赵邯郸,齐临淄,等等
2 造园活动
这一时期,诸侯势力强大,各诸侯都在都邑附近经营园林, 规模都不小。其中关于吴王夫差的记载有二。
据《述异记》上记载:“吴王夫差筑姑苏台,三年乃成, 周旋诘屈,横亘五里,崇饬土木,弹耗人力。宫妓数千人, 上别立春霄宫作长夜之饮。” “夫差作天池,池中造青 龙舟,舟中盛陈妓乐,日与西施为水嬉。” “吴王于宫 中作海灵宫、馆娃阁、铜构玉槛,宫之楹槛,珠玉饰之”, 可见姑苏台已是一座以游赏功能为主的园林,功能也较为 完备,宫室规模宏大,形象华丽。
台之钱,……益收狗马奇物, ……益广沙丘苑台,多取 野兽蜚鸟于其中, ……乐戏于沙丘。 《诗经》:囿, ……,天子百里,诸侯四十里。
中国古代园林史纲要:
囿是就一定的地域加以范围,让天然的草木和鸟兽滋 生繁育,并挖池筑台,供作帝王贵族们狩猎和游乐的 用地。可以说,囿就是畋猎园,除了夯土筑台、掘沼 养鱼以外,都是一片天然景象,所以也是欣赏自然活 动的一种审美场所。
省。驰道宽五十步82.95m (按秦制六尺为步,十尺为丈,每尺合 今制27.65厘米),路边高出地面,路中央宽三丈49.77m,是天子行 车的道。每隔三丈种植青松,标明路线。
(4)大造宫苑。据史料记载,秦代宫苑不下300余 处,最有名的有信宫(咸阳宫)和阿房宫。
《三辅黄图》载:“始皇穷极奢侈,筑咸阳宫(信宫), 因北陵营殿,端门四达,以制紫宫,象帝居。引渭水贯 都,以象天汉;横桥南渡,以法牵牛。咸阳北至九峻、 甘泉(山名),南至雩、杜(地名鄂县和杜原)东至河、西 至淠、渭(水名)之交,东西八百里,南北四百里,离宫 别馆,相望联属,木衣绨绣,土被朱紫,宫人不移,乐 不改悬,穷年忘归,犹不能遍。”可见信宫的规模之大, 前所未有。
(4)绘画
类型有壁画、帛画、版画等,主要绘人物、鸟、兽、云、龙和 神仙等等。
(5)建筑上
技术和艺术上均有很大的进步,如宫室建筑,下有台基、梁柱 上面都有装饰,墙壁上也有了壁画,砖瓦的表面有精美的图案 花纹和浮雕图画。如《诗经》中对当时宫殿形式的描述是“如 翚斯飞”,这说明我国古典建筑屋顶造型上出檐伸张和屋角起 翘,在春秋战国,甚至是周朝已经有了。
(2)集各地富豪商贾于京城及其周边。为了防范旧贵族的反抗, 迁徒六国贵族和豪富十二万户于咸阳及南阳、巴蜀等地,以削弱 他们的政治、经济势力。因此要征集天下匠师来此营造宅第,也 促进了建筑艺术的交流和融合。
(3)修筑弛道。为了政治和军事的需要,秦始皇在全国范围修筑 “驰道”,以咸阳为中心,东至河北、山东,南至江苏、浙江等
(2)诗歌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集,现存305篇,比兴的手法运 用。
屈原的作品以《楚辞》为代表,《楚辞》是吸收了《诗经》的 某些优点,采用了楚国民间诗歌的形式,用楚国的方言写成的。
(3)散文
《左传》、《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书, 语言都很丰富,说理透彻,文笔生动。
另据记载,吴王夫差曾造梧桐园(今江苏吴县)、会景园 (在嘉兴)。记载说:“穿沿凿池,构亭营桥,所植花木, 类多茶与海棠”,这说明当时造园活动已用人工池沼,构 置园林建筑和配置花木等手法,自然山水的主题和园林的 主要要素都已具备,已经不是上古朴素的囿的形式了。
3 小结
上古朴素的囿在春秋战国时期得到了进一 步的发展,其内容更加丰富,游赏功能也 更加突出了。
这一时期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生成期,即是其从萌芽、产生 而逐渐成长的时期。它经历了奴隶社会末期和封建社会初 期的1200多年的漫长岁月,相当于殷、周、秦、汉四个朝 代。
第一节 园林的起源与最初形式
第二节 春秋战国的文化艺术与宫苑
第三节 秦统一中国和大规模的宫苑建设
第四节 汉代文化艺术与宫苑
1.商朝已经具备了营造园林的基本条件
(1)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水平,劳动产品已 有剩余。
(2)已有完整的国家机构,作为一个脱离生产 劳动的特殊阶层已经出现。
(3)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态与文化艺术等开 始达到比较发达的阶段(甲骨文的出现)
(4)经济基础以及技术、材料达到一定的水平, 已有较先进的劳动工具(青铜冶炼术)。
当畋猎不再是社会生产的主要劳动,为了重温过去的 生活方式,为了得到再经验一次的享受,于是畋猎成 为当时脱离生产的贵族们的一种礼仪化、娱乐化的行 事,正如恩格斯所说:“打猎,在从前是必需的,如 今则成为一种奢侈的事情了。”这种对于统治阶级来 说颇属需要的活动和享受,规定了园林的畋猎与游乐 的内容,以及囿的形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