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全册第四章第五节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第2课时凸透镜成像课件新版沪科版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4章多彩的光第5节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第2课时凸透镜成像教学课件(新版)沪科版
◆合作探究 ◆自主小结 ◆自主训练(基础过关 综合应用 能力提升)
◆合作探究 ◆自主小结 ◆自主训练(基础过关 综合应用 能力提升)
◆合作探究 ◆自主小结 ◆自主训练(基础过关 综合应用 能力提升)
◆合作探究 ◆自主小结 ◆自主训练(基础过关 综合应用 能力提升)
◆合作探究 ◆自主小结 ◆自主训练(基础过关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综合应用 能力提升)
◆合作探究 ◆自主小结 ◆自主训练(基础过关 综合应用 能力提升)
◆合作探究 ◆自主小结 ◆自主训练(基础过关 综合应用 能力提升)
◆合作探究 ◆自主小结 ◆自主训练(基础过关 综合应用 能力提升)
◆合作探究 ◆自主小结 ◆自主训练(基础过关 综合应用 能力提升)
◆合作探究 ◆自主小结 ◆自主训练(基础过关 综合应用 能力提升)
◆合作探究 ◆自主小结 ◆自主训练(基础过关 综合应用 能力提升)
◆合作探究 ◆自主小结 ◆自主训练(基础过关 综合应用 能力提升)
◆合作探究 ◆自主小结 ◆自主训练(基础过关 综合应用 能力提升)
◆合作探究 ◆自主小结 ◆自主训练(基础过关 综合应用 能力提升)
◆合作探究 ◆自主小结 ◆自主训练(基础过关 综合应用 能力提升)
◆合作探究 ◆自主小结 ◆自主训练(基础过关 综合应用 能力提升)
◆合作探究 ◆自主小结 ◆自主训练(基础过关 综合应用 能力提升)
◆合作探究 ◆自主小结 ◆自主训练(基础过关 综合应用 能力提升)
◆合作探究 ◆自主小结 ◆自主训练(基础过关 综合应用 能力提升)
◆合作探究 ◆自主小结 ◆自主训练(基础过关 综合应用 能力提升)
◆合作探究 ◆自主小结 ◆自主训练(基础过关 综合应用 能力提升)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课件(共29张PPT)
3.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像距v)
2F
FF
u
FF
2F
v
进行实验:
1. 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利用太阳光 粗测焦距
1. 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很远处的烛光粗测焦距
2F
FF
FF f
三心同高
F
2f f
F
f
2f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固定在 光具座上,使三者在同一直线上。
3.点燃蜡烛,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的高度, 让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3.为了使照片上的人像大一些, 照相时应该 (靠填近“靠近”
或“远离”)照相机一些。
❖4.下列光学仪器中,可以得到
放大的实像的是( C)
A.放大镜 B.潜望镜
C.投影仪 D.照相机
❖5.用投影仪投影胶片时,要使屏幕上
的字大些,可采用的方法是( A )
A.使投影仪远离屏幕些,同时将镜头移 近胶片一些。
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像 的 性质
像距与焦 应用 距关系
u>2f
虚实 大小 正倒 物像同侧或异 侧
实像 缩小 倒立
异侧
2f>v>f 照相机
u=2f 实像 等大 倒立 异侧
2f >u>f 实像 放大 倒立 异侧
u=f
不能成像
v=2f v>2f 投影仪
u<f 虚像 放大 正立 同侧
放大镜
结论:
1.像的虚实: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实像? 在什么条件下成虚像?
焦点内外分虚实
2.像的大小: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缩小的实像? 在什么条件下成放大的实像?
2倍焦距分大小
3.像的正倒:凸透镜所成的像有没有正立的实像?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 第四章第五节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课件
A、10cm B、7cm C、8cm D、16cm
随堂检测
4.5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当物距为 20 厘米时,得到
一个倒立缩小的实象,此时像距为 13 厘米,则凸透镜的
13cm<f<20cm
C、10cm<f<13cm
D、6.5cm<f<10cm
随堂检测
4.5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5.把物体放在凸透镜前 10cm 时,可以在凸透镜另一侧的 光屏上得到放大的像。据此可以推断这个凸透镜的焦距 范围为多少?
解:因为是光屏上的像,故像是实像,又是放大的,所以必须满足: 2f > u > f, 即:2f >10(cm)>f 由于2f >10(cm) 得: f >5(cm), 综合10(cm)>f 得:10cm >f >5cm
课堂小结 1.一倍焦距分虚实 2.二倍焦距分大小 3.凸透镜所成的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
4.5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1.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蜡烛与光屏分别置于 凸透镜两侧,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蜡烛放在
如图所的 a、a b、c、bd 四c 点,F分别d 调整光屏的位置。当把
二、透镜对光的作用 1.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使平行于透镜主光轴的几束光射向凸透镜,光从凸透镜 的另一侧射出,观察到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 聚到一点上。
4.5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光心
O
主光轴
4.5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2. 凸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焦点
F
主光轴
O
f 焦距
焦点:平行于主轴的光通过凸透镜后会聚于一点。
随堂检测
4.5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当物距为 20 厘米时,得到
一个倒立缩小的实象,此时像距为 13 厘米,则凸透镜的
13cm<f<20cm
C、10cm<f<13cm
D、6.5cm<f<10cm
随堂检测
4.5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5.把物体放在凸透镜前 10cm 时,可以在凸透镜另一侧的 光屏上得到放大的像。据此可以推断这个凸透镜的焦距 范围为多少?
解:因为是光屏上的像,故像是实像,又是放大的,所以必须满足: 2f > u > f, 即:2f >10(cm)>f 由于2f >10(cm) 得: f >5(cm), 综合10(cm)>f 得:10cm >f >5cm
课堂小结 1.一倍焦距分虚实 2.二倍焦距分大小 3.凸透镜所成的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
4.5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1.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蜡烛与光屏分别置于 凸透镜两侧,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蜡烛放在
如图所的 a、a b、c、bd 四c 点,F分别d 调整光屏的位置。当把
二、透镜对光的作用 1.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使平行于透镜主光轴的几束光射向凸透镜,光从凸透镜 的另一侧射出,观察到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 聚到一点上。
4.5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光心
O
主光轴
4.5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2. 凸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焦点
F
主光轴
O
f 焦距
焦点:平行于主轴的光通过凸透镜后会聚于一点。
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四章 第五节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第2课时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课件 沪科版
编后语
做笔记不是要将所有东西都写下,我们需要的只是“详略得当“的笔记。做笔记究竟应该完整到什么程度,才能算详略得当呢?对此很难作出简单回答。 课堂笔记,最祥可逐字逐句,有言必录;最略则廖廖数笔,提纲挈领。做笔记的详略要依下面这些条件而定。
讲课内容——对实际材料的讲解课可能需要做大量的笔记。 最讲授的主题是否熟悉——越不熟悉的学科,笔记就越需要完整。 所讲授的知识材料在教科书或别的书刊上是否能够很容易看到——如果很难从别的来源得到这些知识,那么就必须做完整的笔记。 有的同学一味追求课堂笔记做得“漂亮”,把主要精力放在做笔记上,常常为看不清黑板上一个字或一句话,不断向四周同学询问。特意把笔记做得很
全的人,主要是担心漏掉重要内容,影响以后的复习与思考.,这样不仅失去了做笔记的意义,也将课堂“听”与“记”的关系本末倒置了﹙太忙于记录, 便无暇紧跟老师的思路﹚。 如果只是零星记下一些突出的短语或使你感兴趣的内容,那你的笔记就可能显得有些凌乱。 做提纲式笔记因不是自始至终全都埋头做笔记,故可在听课时把时间更多地用于理解所听到的内容.事实上,理解正是做好提纲式笔记的关键。 课堂笔记要注意这五种方法:一是简明扼要,纲目清楚,首先要记下所讲章节的标题、副标题,按要点进行分段;二是要选择笔记语句,利用短语、数 字、图表、缩写或符号进行速记;三是英语、语文课的重点词汇、句型可直接记在书页边,这样便于复习时查找﹙当然也可以记在笔记本上,前提是你 能听懂﹚;四是数理化生等,主要记老师解题的新思路、补充的定义、定理、公式及例题;五是政治、历史等,着小学教学课件
27
谢谢欣赏!
2019/7/13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28
做笔记不是要将所有东西都写下,我们需要的只是“详略得当“的笔记。做笔记究竟应该完整到什么程度,才能算详略得当呢?对此很难作出简单回答。 课堂笔记,最祥可逐字逐句,有言必录;最略则廖廖数笔,提纲挈领。做笔记的详略要依下面这些条件而定。
讲课内容——对实际材料的讲解课可能需要做大量的笔记。 最讲授的主题是否熟悉——越不熟悉的学科,笔记就越需要完整。 所讲授的知识材料在教科书或别的书刊上是否能够很容易看到——如果很难从别的来源得到这些知识,那么就必须做完整的笔记。 有的同学一味追求课堂笔记做得“漂亮”,把主要精力放在做笔记上,常常为看不清黑板上一个字或一句话,不断向四周同学询问。特意把笔记做得很
全的人,主要是担心漏掉重要内容,影响以后的复习与思考.,这样不仅失去了做笔记的意义,也将课堂“听”与“记”的关系本末倒置了﹙太忙于记录, 便无暇紧跟老师的思路﹚。 如果只是零星记下一些突出的短语或使你感兴趣的内容,那你的笔记就可能显得有些凌乱。 做提纲式笔记因不是自始至终全都埋头做笔记,故可在听课时把时间更多地用于理解所听到的内容.事实上,理解正是做好提纲式笔记的关键。 课堂笔记要注意这五种方法:一是简明扼要,纲目清楚,首先要记下所讲章节的标题、副标题,按要点进行分段;二是要选择笔记语句,利用短语、数 字、图表、缩写或符号进行速记;三是英语、语文课的重点词汇、句型可直接记在书页边,这样便于复习时查找﹙当然也可以记在笔记本上,前提是你 能听懂﹚;四是数理化生等,主要记老师解题的新思路、补充的定义、定理、公式及例题;五是政治、历史等,着小学教学课件
27
谢谢欣赏!
2019/7/13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28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第五节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第2课时)课件
(四)进行实验
分别使物距u在 1.大于二倍焦距(u > 2f) 2.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f < u < 2f) 3.小于一倍焦距(u < f) 的范围内,观察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像的 变化
①当u>2 f 时
凸透镜成像光路图
大于2倍焦距
倒立、缩小、实像
②当u=2 f 时
等于2倍焦距
倒立、等大、实像
③当f<u<2f 时
小于2倍焦距 大于1倍焦距
倒立、放大、实像
不成像 等于1倍焦距
⑤当u<f 时
正立、放大、虚像 小于1倍焦距
小结
凸透镜成像基本规律
物体到凸透镜的 距离
u>2f
倒立
像的情况 缩小
实像
u=2f
倒立
等大
实像
f<u<2f
倒立
放大
实像
u<f
正立
放大
虚像
应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相机
幻灯机 投影仪 放大镜
(一)提出问题: 像的实虚、大小、正倒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
离有什么关系?
(二)猜想: 可能与物体到透镜的距离有关
(三)设计实验 如何组装实验装置? 凸透镜、蜡烛、光屏如何放置?
注意:调整蜡烛、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 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理解物距、像距、焦距概念
2F
F
物距u
F
2F
像距 v
(五)分析与结论 1.在实验中,你能发现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在什么 位置吗? 焦点是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
2.在实验中,你能发现放大的像和缩小的像的分界 点在什么位置吗?
二倍焦距是缩小像和放大像的分界点
八年级物理全册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第二课时凸透镜成像讲义沪科版
(6)如果某次实验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 屏上始终不能出现蜡烛火焰的像,你认为产生这种 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什么?(写出一条即可) 蜡烛放在焦点处或焦点以内
1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各组使用 相同焦距的凸透镜进行实验。
【设计实验与进行实验】 (1)实验器材:刻度尺、蜡烛、凸透镜、光屏; (2)如图4-5-18甲所示,此时光屏上可以得到一个又 小又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f= 9.5 cm;
1.(2017温州)小明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成像规律 实验,记录了光屏上成清晰像时的四组数据(如下表 所示),其中明显错误的一组是( A )
A.甲 B.乙
C.丙
D.丁
2.小威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在光屏上得到了一 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测得物体到透镜的距离为 10cm,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有可能为( A )
【评估】 (1)根据成像规律,由第3次实验数据和现象也可以 求出凸透镜的焦距,为什么与甲图中测量的结果不 一样呢?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 A.一个凸透镜可能有两个不同的焦距 B.可能是甲图实验中光屏上不是最小最亮的光斑 C.可能是表格中第3次实验中光屏上不是最清晰的 像
(2)确物距后,如何才能找到最清晰的像呢?下列最 合理的是 B 。
9.(2017北京)小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将焦距 为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 光屏和点燃的蜡烛位于凸透镜两侧,实验前调整烛 焰中心、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水平高度,如 图4-5-14所示。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 (C )
A.若蜡烛放置在1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在光屏 上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
5.(2017威海)如图4-5-12所示,让一束平行光经过一 凸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小 明用此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下 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 A.当物体距透镜8cm时,成正立的像 B.当物体距透镜16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C.当物体从距透镜20cm处远离 透镜移动时,所成的像逐渐变小
八年级物理全册 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课件 (新版)沪科版
这三种形状的 透镜是凸透镜
这三种形状的 透镜是凹透镜
拿一个凸透镜对着太阳光,在透镜的下 方放一张白纸,把凸透镜慢慢地向离远白纸 的方向移动,观察发生的现象.
太阳光经过凸透镜后先在纸上成一个比 透镜小的光斑,光斑逐渐变小,慢慢会聚成 一个最小最亮的点,凸透镜继续远离白纸, 白纸上又会出现一个慢慢变大的光斑.
甲
乙
丙
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如图甲所示, 射向凹透镜对侧虚焦点以内的会聚光线,经 凹透镜折射后依然会聚,不过变得发散些了; 如图乙所示,射向凹透镜对侧焦点以外的会 聚光线变成发散光线.
甲
乙
用放大镜看自己的指纹,再用放大镜看 窗外的物体,隔着放大镜看,物体总是放大 的吗?
猜想与假设 凸透镜所成的像的正倒、大小与物体到
像与物距的关系
凸透镜的焦距f=___cm
物距与焦 距的关系
物距 u/cm
虚实
像的性质 大小
正倒
像距 v/cm
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 1.组装实验器材,将烛焰中心、凸透镜
中心和光屏中心调整到同一高度. 2.当光屏上出现倒立、缩小的像时,读
出物距(u)与像距(v)的值填入数据记录表.分 析数据找出物距、像距和两倍焦距、一倍焦 距的关系.
不成像 虚像 放大 正立
像距 2f>v>f
v=2f v>2f
与物同侧
实验拓展
1.在实验中,你能发现实像和虚像的 分界点在什么位置吗?
焦点是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 2.在实验中,你能发现放大的像和缩 小的像的分界点在什么位置吗? 二倍焦距是缩小像和放大像的分界 点.
实验思考:
1.当成实像时,如用手挡住透镜的
上半部,光屏上的像可能有什么变化?
2018年八年级物理全册第四章第五节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课件(新版)沪科版
到哪里去?”
③ 小雨点儿回答:“我要去有花有草的地
方。你呢?”
④ 大雨点儿说:“我要去没有花没有草的
地方。”
⑤ 不久,有花有草的地方,花更红了,草
更绿了。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长出了红的 花,绿的草。
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
?
?
天上的星星数不清。
漫天飞舞的雪花数不清。
桃花从树上飘落下来。
问
huí dá
wèn
回答
2.我要去有花有草 的地方。你呢?
1.你要到哪里去?
3.我要去没有花没 有草的地方。
落叶从树上飘落下来。
雪花从天空中飘落下来。
我会读:
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 小松鼠从树上跳下来。 亮亮从屋里跑出来。
我会说:
太阳从东方 小草从土里 。 。
半空中,大雨点儿问小雨点儿: “你要到哪里去?” 小雨点儿回答:“我要去有花 有草的地方。你呢?” 大雨点儿说:“我要去没有花 没有草的地方。”
A.f<6cm
B.6cm<f<18cm
C.9cm<f<12cm D.18cm<f<24cm
diǎn
1.借助拼音,把句子读通顺, 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尽量做到有停顿、有表情, 读得好听点。
3.给课文标出自然段。
12、雨点儿
① 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 ② 半空中,大雨点儿问小雨点儿:“你要
2、某学生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若发 现在距透镜20cm处的光屏上有一个倒立放大 的像,则此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A )
A.6cm C.25cm B.10cm D.无法确定
3、将一物体放在凸透镜前,使物距依次为 6cm,18cm和24cm,分别得到放大的虚像、放大 的实像和缩小的实像,则凸透镜的焦距f满足关 系式( C )
物理沪科版八年级上第四章第五节《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课件
活动四 课堂小结
凸透镜成像规律记忆口诀
1、一倍焦距分虚实
2、两倍焦距分大小
3、物近像远像变大 4、实像倒立虚正立
巩固与反馈
1、把蜡烛立于焦距为 10cm的凸透镜前,光屏 上所成清晰的像如图所 示,蜡烛离凸透镜的距 离可能是( ) A.5cm B.10cm C.15cm D.25cm
巩固与反馈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 蜡烛、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 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放大的像.要使 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调节 的方法是( ) A.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光屏远离透镜 B.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光屏靠近透镜 C.透镜不动,蜡烛靠近透镜,光屏远离透镜 D.透镜不动,蜡烛靠近透镜,光屏靠近透镜
问题2:为什么过光心的光线不折射 ?
小孔成像规律: 倒立的实像 折射(从水上看水下物体) 正立的虚像
问题3:凸透镜的焦距如何测量?
活动三 课中探究1
想一想: 如何测出 凸透镜的 焦距呢?
活动三 课中探究1
提示一
想一想: 还有什么 方法测出 凸透镜的 焦距呢?
2f
提示二
2f
活动二 课中答疑2
正确13人
虚像
放大镜
活动一:课前知识回顾
试试看: 你可以用放大镜 成现出倒立缩小的 像和正立放大的像 吗?它们是虚像还 是实像?说说看你 是怎么做到的呢?
活动二 课中答疑2
问题1:如何区分实像和虚像?
平面镜成像规律: 实像:可以在光屏上成像,可以用眼睛 等大、等距、正立、虚像 观察到,是倒立的。 虚像:不可以在光屏上成像,只可以用眼睛 观察到,是正立的。
9、某物体通过凸透镜在屏上成一个缩 小的清晰的像,现将物距减半,则下列判 断正确的是( ) A、一定在屏上成一个缩小的像 B、一定在屏上成一个放大的像 C、一定在屏上成一个等大的像 D、屏上肯定有像,但大小不确定
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全册第四章第5节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教学课件
找找你容易错在哪里? 在下图中画出入射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
【学生自答】
【教师点评】 错误之处:①光线方向错误; ②折射情况错误:过凸透镜焦点入射的光线,经过透镜会聚 后,与主光轴平行射出。
【正确答案】
第五节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第二课时 凸透镜成像
【体验】凸透镜成像
活动1:用放大镜靠近课本看上面的字。
3.如图是一束平行光经凸透镜后形成的光路图,请在下面横线 上标出主光轴、焦点、光心、焦距f。
参考答案:如图所示
4.怎样获取凸透镜的焦点和焦距?凹透镜有焦点吗?如果有,怎
样找出它的焦点? 提示: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到一点上, 这一点即为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称为焦距,找到 焦点后用刻度尺测量出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即为焦距;凹透镜虽 然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但是也有焦点,只不过它的焦点不是实 际光线的交点,而是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凹透镜发散后的 反向延长线的交点。
,观察____________,
测量
。
参考答案:凸透镜 物距 成像情况 物距和像距
3.实验数据及分析:
实验 序号
凸透镜 焦距 f/cm
1
10
2
10
3
10
4
10
5
10
像放大 或缩小
缩小 等大 放大
放大
像的 像的虚、 物距
正、倒
实
u/cm
倒立
实像
30
倒立
实像
20
倒立
实像
15
不成像
10
正立
虚像
5
像距 v/cm
活动2:用放大镜远离课本一定距离看上面的字。
(1)活动1中,观察到的字较
八年级物理全册 4.5 凸透镜成像(第2课时)课件 (新版)沪科版
凸透镜所成的像的大小、正倒、 问题:
虚实与什么因素有关系? 凸透镜所成的像可能跟距离有关系 猜想:
制定计划:
1、实验时需要的器材 2、实验的方法步骤 3、实验中需要记录的数据
实验器材:
点燃的蜡烛 光具座
凸透镜
光屏
物距u
像距v
焦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f); 焦距:
物距: 物体到透镜中心的距离(u);
V=2f
V>2f
倒立等大的实像
倒立放大的实像 不成像
U<f
正立放大的虚像
利用通过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F
F
f u>2f
2018/12/24
f<v<2f 倒立缩小实像
F
F
f u=2f
2018/12/24
v=2f 倒立等大实像
F
F
f
f<u<2f
2018/12/24
v>2f 倒立放大实像
F
F
f u=f 不成像
测凸透镜焦距的方法
1.让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另一侧上下移 动 光屏,直到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 斑F,用刻度尺测出光斑F到凸透镜光心O的距 离,即为焦距f。
2.将平行光源、凸透镜、光屏固定在光具座上, 使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左右移动光屏,直 到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用刻度 尺测出光屏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即为焦距f。
像距: 光屏到透镜中心的距离(v);
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2F
F
F
2F
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使它们的中 心在同一高度,为了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 的中央。
凸透镜的焦距为5cm。按照物距从 远到近移动蜡烛,然后移动光屏找到最 清晰的像,记录u和v,及像的性质(大 小、正倒、虚实)。如果找不到像,请 从光屏的一侧用眼睛透过凸透镜观察, 然后再把像的性质填写入课本表格。
虚实与什么因素有关系? 凸透镜所成的像可能跟距离有关系 猜想:
制定计划:
1、实验时需要的器材 2、实验的方法步骤 3、实验中需要记录的数据
实验器材:
点燃的蜡烛 光具座
凸透镜
光屏
物距u
像距v
焦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f); 焦距:
物距: 物体到透镜中心的距离(u);
V=2f
V>2f
倒立等大的实像
倒立放大的实像 不成像
U<f
正立放大的虚像
利用通过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F
F
f u>2f
2018/12/24
f<v<2f 倒立缩小实像
F
F
f u=2f
2018/12/24
v=2f 倒立等大实像
F
F
f
f<u<2f
2018/12/24
v>2f 倒立放大实像
F
F
f u=f 不成像
测凸透镜焦距的方法
1.让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另一侧上下移 动 光屏,直到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 斑F,用刻度尺测出光斑F到凸透镜光心O的距 离,即为焦距f。
2.将平行光源、凸透镜、光屏固定在光具座上, 使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左右移动光屏,直 到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用刻度 尺测出光屏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即为焦距f。
像距: 光屏到透镜中心的距离(v);
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2F
F
F
2F
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使它们的中 心在同一高度,为了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 的中央。
凸透镜的焦距为5cm。按照物距从 远到近移动蜡烛,然后移动光屏找到最 清晰的像,记录u和v,及像的性质(大 小、正倒、虚实)。如果找不到像,请 从光屏的一侧用眼睛透过凸透镜观察, 然后再把像的性质填写入课本表格。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四章第五节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第二课时凸透镜成像课件新版沪科版20222223523
第二页,编辑于星期六:八点 十三分。
凸透镜成像有什么规律?
第三页,编辑于星期六:八点 十三分。
探究 凸透镜成像规律
1.猜想与假设:
结合“体验”中的活动和日常生活经验,猜想:凸透镜成像的
情况与
有关。
提示:放大镜本身就是凸透镜,从刚才的“体验”中我们可以
看出同样是凸透镜,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不同,观察到的现象 就有很大不同,这说明凸透镜的成像可能与物体到凸透镜的距
上,点燃蜡烛,并要调整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和蜡烛
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是为了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参考答案:同一高度 中央
第六页,编辑于星期六:八点 十三分。
②要研究凸透镜成像情况与物距的关系,一般应固定_______
位置不动,改变
,观察____________,
测量
。
参考答案:凸透镜 物距 成像情况 物距和像距
时,不能成像。
第九页,编辑于星期六:八点 十三分。
参考答案:(1)实像 (2)倒立 (3)2倍焦距处 (4)1倍焦距 (5)焦点上
第十页,编辑于星期六:八点 十三分。
4.交流与评估:
(1)如何粗测凸透镜的焦距?
参考答案:让一束平行光(太阳光)平行于主光轴射向凸透镜,
在另一侧找到一亮点即为焦点,测出焦点到凸透镜的距离,即
移动光屏可以得到一个
、
的实像。
第十八页,编辑于星期六:八点 十三分。
(2)把该发光棒立于凸透镜前,在光屏上成了3cm高的像,物体
离凸透镜的距离可能是( )
A.9cm
B.12cm
C.18cm
D.27cm
第十九页,编辑于星期六:八点 十三分。
【思路导引】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教学课件
新知探究
二、凸透镜成像 拓展一步 凹透镜
中央比边缘薄 的透镜叫凸透镜。
二、凸透镜成像
新知探究
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所以,凹 透镜又叫做发散透镜。
二、凸透镜成像
新知探究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凹透镜发散后, 其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叫凹透镜的焦点。
本课小结
本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一、凸透镜
新知探究
一、凸透镜
观看动画,试着总结凸透镜的结构特点
结构特点:
1、中央厚、边缘薄 2、两个表面或至少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
新知探究
一、凸透镜 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凸透镜对具有会聚作用。所以凸透镜 又叫做会聚透镜。
新知探究
一、凸透镜 结合图片,了解透镜的几个术语
新知探究
一、凸透镜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光心(O):凸透镜的中心称为光心(凡是
通过光心的光,其传播方向不变);
焦点(F):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凸透镜会
聚的点称为凸透镜的焦点;
焦距( f ):焦点到光心的距离称为焦距。
新知探究
一、凸透镜 凸透镜的焦点
O
F
F
由于光路的可逆性,凸透镜有两个实焦点。
新知探究
一、凸透镜 凸透镜的焦距
O
FFff来自两边的焦距相等在凸透镜的另一侧用光屏接收,得放大倒立像, 用眼在另一侧一定区域看,能看到放大倒立的像, 在同侧看不见物体的像。
新知探究
二、凸透镜成像 3、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二倍焦距时
物体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新知探究
二、凸透镜成像 4、物体放在凸透镜的前方一倍焦距内
在凸透镜的另一侧用光屏接收,得不到像,用 眼在另一侧看,能看到放大正立的像,在同侧看不 见物体的像。
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第2课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优质教学课件
倒立 倒立
缩小 等大
实像 实像
f<v<2f v=2f
不成像
2F F
F 2F
进行实验,收集数据
物距(u
)
倒、正
像的性质
大、小 实、虚 像距(v)
u>2f
u=2f f<u<2f
倒立 倒立 倒立
缩小 等大 放大
实像 实像 实像
f<v<2f v=2f v>2f
正立、放大、虚像;物像同侧。
2F F
F 2F
2F F
F 2F
uv
进行实验,收集数据
物距(u
)
倒、正
像的性质
大、小 实、虚 像距(v)
u>2f u=2f
倒立 倒立
缩小 等大
实像 实像
f<v<2f v=2f
倒立、放大、实像;物像异侧。v 2 f
2F F
F 2F
uv
进行实验,收集数据
物距(u
)
倒、正
像的性质
大、小 实、虚 像距(v)
u>2f u=2f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
第四章 多彩的光 第五节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第二课时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温故知新
凸透镜
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
凹透镜
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
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原理:光的折射。
凸透镜又叫做会聚透镜。 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 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 凹透镜又叫做发散透镜。
透镜的主光轴与光心
像距 v
猜想与假设
凸透镜成像可能与
_______物__距___________ _______像__距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八年级物理全册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二课件新版沪科版
练 习
拓 展
挑 战
返 回
学 生
幻灯机的原理
应 用
设
计
课
物体在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时,
题 预
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
备 实
验
规 律
表
论 证
口 诀
练 习
拓 展
挑 战
返 回
学 生
课堂小结
探究实验记录表
物体到凸透 像到凸透镜
像的情况
镜的距离 (物距)
的距离(像 正立
距)
倒立
放大 缩小
虚像 实像
应用
u>2f u=2f 2f >u>f u<f u=f
应 用
设 计
物体与焦 距的关系
物距u/cm 实虚
像的性质 大小 正倒
像距 v/cm
课 题
预 备
实
验
u>2f
37
实像 缩小 倒立
14
规 律
u>2f
表
35
实像 缩小 倒立
13
论
证
2f>u>f
15
实像 放大 倒立
24
口 诀
2f>u>f u<f
练
18
实像 放大 倒立
22
习 拓
展
9
虚像 放大 正立
挑 战
u<f
,论
证
那么应选凸透镜的焦距为( A)
口 诀
练
A.5 cm B.10 cm C.20 cm D.30 cm 习 拓 展
挑 战
返 回
学 生
6、如图所示,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烛
应 用
焰放在a、b、c、d、e各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晰的像,记录了下表所示的数据.
实验次数 1
2 34 5 67
物距/cm 50 40 35 30 25 20 15
像距/cm 12.5 13.3 14 15 16.7 20 30
由上表可知,第 3 次实验中,凸透镜所成的像为倒立、 ____缩__小____ 的 实 像 , 第 7 次 成 的 像 比 第 6 次 成 的 像 ____大______(填“大”或“小”).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蜡烛变短 了,要使蜡烛的像仍在光屏中心,应将光屏__向__上______移
异侧
f<ν<2f(ν <u)
u=2f 倒立 等__大___ 实像 异侧 ν=2f(ν=u)
f<u< 2f
倒立
u=f
__u_<__f__ _正__立___
放大 放大
实像
异侧
ν_>__2_f___ (ν>u)
不成像
虚像 __同__侧___ ν>u
知识点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当烛焰位于凸透 镜一倍焦距以内时,人眼观察烛焰成像的情形应该是图中 的( C )
动.
(3)探究后,小强总结了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如图中, 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小强正确判断出了这是 倒立、__放__大______的实像;如果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 变,只移动中间的凸透镜可使光屏上再次出现一个清晰的 像,则应向___右_______移动凸透镜.
如图所示,有一圆柱体 PQ,放在凸透镜前图示的位置, 它所成像 P′Q′的形状应该是下列图中的( B )
3. 探 究 凸 透 镜 成 像 规 律 的 实 验 研 究 的 是 像 的 ____虚__实____、___大__小_____、_正__倒_______跟__物__距______有什 么关系.
4. 实验结论:
成像的特点
物距 (u)
正倒
像物在 缩放 虚实 透镜同
像距(ν)
侧或异侧
u__>__2_f _ 倒立 _缩__小___ 实像
4. 实验室备有甲、乙、丙三个凸透镜,三个实验小组
分别用这三个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当蜡
烛到透镜的距离都为 12 cm 时,甲、乙、丙三透镜分别成
缩小的实像、放大的虚像、放大的实像,则这三个透镜的
焦距 f 甲、f 乙、f 丙的大小关系为( B )
A.f 甲>f 乙>f 丙
B.f 乙>f 丙>f 甲
6. (2017·黄石)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欢 同学先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恰好在镜 后 26 cm 处的光屏上出现一个与蜡烛等大倒立的像;若将 此蜡烛移至凸透镜前 10 cm 处时,则( D )
A.光屏上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 B.光所上出现倒立缩小的实像 C.将光屏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光屏上才 会出现倒立放大实像 D.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均不会出现实像
7. (2017·河南)无人机利用携带的焦距一定的微型摄像 机进行航拍,来自地面景物的光通过摄像机镜头,会聚在 感光晶片上,形成倒立、__缩__小______(填“放大”或“缩小”) 的实像;当无人机上升时,须____减__小____(填“增大”或“减 小”)镜头与感光晶片间的距离,才能拍摄到清晰的画面.
⑥ 利用笔记抓住老师的思路。记笔记不仅有利于理解和记忆,而且有利于抓住老师的思路。
2019/5/25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29
谢谢欣赏!
2019/5/25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30
9. 小华参观展览会,在一个小展室里可见一个女导游 在介绍商品,如图所示.试着与她握手,却发现是一个虚 拟导游,可望而不可即.后来他发现这个女导游只是在一 个玻璃屏风后倒立的电视机屏幕上经过处理的一个形象 而已.则这个玻璃屏风是__凸__透___镜,这个虚拟导游是_实___ (填“虚”或“实”)像,电视机屏幕与玻璃屏风的距离应满足 的条件是___大__于__凸__透__镜__一__倍__焦__距__小__于__二__倍__焦__距_______.
将蜡烛远离透镜,调节光屏再次找到一个清晰的像,比较
两像( C ) A.像距增大,像增大
B.像距减小,像增大
C.像距减小,像减小 D.像距增大,像减小
4. 让一束平行光经过一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 小、最亮的光斑(如图),小明用此透镜做“探究透镜成像规 律”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当物体距透镜 5 cm 时,成正立的像 B.当物体距透镜 15 cm 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C.当物体从距透镜 20 cm 处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时,所成的像逐渐变小 D.当物体从距透镜 20 cm 处向透镜的方向移动时, 要得到清晰的像,应使光屏靠近透镜
第四章 多彩的光 第五节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第2课时 凸透镜成像
1. 物距(u):__物__体______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像距(ν): __像________到透镜光心的距离.
2.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所用到的器材有 __蜡__烛______、凸透镜、光__屏________和__光__具__座____.
8. (2017·镇江)如图所示,用焦距为 5 cm 的凸透镜进行 了如下实验操作:将蜡烛放在 A 处时,位于 P 处(图中未画 出)的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缩小像;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向 右移动蜡烛至 B 处,再将光屏从 P 处移至另一位置得到清 晰的放大像,则两次所成的像都是__倒________立的,P 位 于 A 的___右_______侧.上述过程中光屏是向_右_________侧 移动的,用刻度表示透镜在光具座上的位置:5_5_c_m_~__6_0_c_m_.
④ 紧跟老师的推导过程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课堂上讲解某一结论时,一般有一个推导过程,如数学问题的来龙去脉、物理概念的抽象归纳、语 文课的分析等。感悟和理解推导过程是一个投入思维、感悟方法的过程,这有助于理解记忆结论,也有助于提高分析问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⑤ 搁置问题抓住老师的思路。碰到自己还没有完全理解老师所讲内பைடு நூலகம்的时候,最好是做个记号,姑且先把这个问题放在一边,继续听老师讲后面的 内容,以免顾此失彼。来自:学习方法网
编后语
老师上课都有一定的思路,抓住老师的思路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在上一小节中已经提及听课中要跟随老师的思路,这里再进一步论述听课时如何 抓住老师的思路。
① 根据课堂提问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往往会提出一些问题,有的要求回答,有的则是自问自答。一般来说,老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 题都是学习中的关键,若能抓住老师提出的问题深入思考,就可以抓住老师的思路。
10. 小强用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等器材探究 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
(1)探究前,小强让一束平行于透镜主轴的光射向凸透 镜.在光屏上形成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所示),由图 可知,凸透镜对光有_会__聚_______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__1_0_._0_____cm.
(2)探究时,小强依次改变蜡烛的位置,移动光屏找到
C.f<10 cm
D.f>20 cm
2. 如图所示,F 为凸透镜的两个焦点,A′B′为物体 AB 的像,则物体 AB 在( C )
A.图中Ⅰ区域,比 A′B′大,箭头方向向上 B.图中Ⅱ区域,比 A′B′大,箭头方向向下 C.图中Ⅲ区域,比 A′B′大,箭头方向向上 D.图中Ⅳ区域,比 A′B′大,箭头方向向下
2. 小米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先在光屏上得 到烛焰缩小的像,再把光屏与烛焰位置对调,结果应在光 屏上( C )
A.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B.形成倒立放大的虚像 C.形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D.不能成像
3.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明在凸透镜前放一
支燃着的蜡烛,移动光屏并在光屏上找到清晰的像.然后
3. 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所用凸透 镜的焦距为 f,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如图所示,先后使烛 焰位于 a,b,c,d 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关于 a, b,c,d 四点的成像情况,他归纳出下列说法,其中错误的 是( C )
A.烛焰位于 a 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小 B.烛焰位于 c 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 C.烛焰位于 b 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 D.烛焰位于 d 点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② 根据自己预习时理解过的逻辑结构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讲课在多数情况下是根据教材本身的知识结构展开的,若把自己预习时所理解过的知识 逻辑结构与老师的讲解过程进行比较,便可以抓住老师的思路。
③ 根据老师的提示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教学中经常有一些提示用语,如“请注意”、“我再重复一遍”、“这个问题的关键是····”等等,这些 用语往往体现了老师的思路。来自:学习方法网
C.f 乙>f 甲>f 丙
D.f 丙>f 乙>f 甲
5. 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 透镜及光屏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 清晰的像,由此可以判断,他所使用凸透镜的焦距( B )
A.一定小于 8 cm B.一定在 8 cm 到 10 cm 之间 C.一定大于 20 cm D.一定在 10 cm 到 16 cm 之间
【解析】由图可知 f=10 cm.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判断 物体的成像情况.当物体从 2 倍焦距位置靠近透镜时,其 成的像远离透镜,故应将光屏远离透镜.
1. 一个物体在凸透镜前 20 cm 处时,在透镜另一侧上
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符合( C )
A.10 cm<f<20 cm B.f>10 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