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何精度-第5章

合集下载

第5章 孔、轴精度的检测

第5章 孔、轴精度的检测

• 量规形状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3 量规的公差
一、量规公差及磨损极限
量规的制造公差 量规的磨损极限
(对“通规”而言) 磨损公差的大小,决定了 量规的使用寿命。
§3 量规的公差
二、量规公差带的布置 “双内缩方案”,即: 量规公差带置于工件公差带之内。
1.工作量规公差带 2.验收量规公差带 3.校对量规公差带
上验收极限 d max A (250 0.046 )mm 249 .954 mm 下验收极限 d min A [( 250 0.46) 0.046 ]mm 249 .586 mm

由附表2-9(p197)可知,分度值为 0.02mm的游标卡尺,其不确定度为 ( 0.020mm,小于 u1 u1为0.041 mm) 可以满足要求。
一、泰勒原则的含义
简言之: 泰勒原则是指有配合要求的孔、轴,其 局部实际尺寸与形状误差都要控制在尺寸公 差以内。 只有当孔的作用尺寸≥轴的作用尺寸时, 二者才能自由配合。
二、符合泰勒原则的量规
用光滑极限量规检验工件时,符合泰勒原则的量规如下:
“通规”用于控制工件的作用尺寸,其测 量面理论上应具有与被测孔或轴相应的完整 表面(即全形量规),其尺寸等于孔或轴的 最大实体尺寸,且量规长度等于配合长度。 “止规”用于控制工件的实际尺寸,其测 量面理论上应为点状的接触面(不全形量 规),其尺寸等于被测孔或轴的最小实体尺寸。
例2: p36 例2-8。
§2
光滑极限量规
1. 2. 3. 4.
光滑极限量规的作用与分类 光滑极限量规的设计原理——泰勒原则 量规公差带 量规设计
一、光滑极限量规的作用与分类
1.光滑极限量规(Smooth limit gauge)的功用

几何精度课后作业答案

几何精度课后作业答案

第一章1、试写出下列基本系列和派生系列中自1以后的5个优先数的常用值:R10,R10/2,R20/3,R5/3。

解:R10优先数系自1开始的5个优先数常用值是1,1.25,1.6,2,2.5;R10/2优先数系自1开始的5个优先数常用值是1,1.6,2.5,4.0,6.3;R20/3优先数系自1开始的5个优先数常用值是1,1.4,2,2.8,4; R5/3优先数系自1开始的5个优先数常用值是1,4,16,63,250。

2、自6级开始各等级尺寸公差的计算公式为10i ,16i ,25i ,40i ,64i ,100i ,160i ,…。

自3级开始螺纹公差的等级系数为0.50,0.63,0.80,1.00,1.25,1.60,2.00。

试判断它们属于何种优先数的系列(i 为公差单位)。

解:前者属于R5系列,后者属于R10系列。

3、下面两列数据属于哪种系列?公比q 为多少?(1)电动机转速有(单位为r /min ):375,750,1500,3000…。

(2)摇臂钻床的主参数(最大钻孔直径,单位为mm ):25,40,63,80,100,125等。

解:前者属于R10/3派生系列,公比q :2;后者前三项属于R5系列,公比q :1.6,后三项属于R10系列,公比q :1.25,属于R5和R10的复合系列。

第二章1、设某配合的孔径为φ15 +0.027 0mm ,轴径为φ15 -0.016-0.034mm ,试分别计算其极限尺寸、极限偏差、尺寸公差、极限间隙(或过盈)、平均间隙(或过盈)、配合公差,并画出其尺寸公差带及配合公差带图。

解:(1)极限尺寸:孔:D max =φ15.027 D min =φ15 轴: d max =φ14.984 d min =φ14.966(2)极限偏差:孔:ES=+0.027 EI=0轴:es= -0.016 ei= -0.034 (3)尺寸公差:孔:T D =|ES-EI|= |(+0.027)-0|=0.027 轴:T d = |es-ei|=|(-0.016)-(-0.034)|=0.018(4)极限间隙:X max = ES -ei=(+0.027)-(-0.034)=+0.061 X min = EI -es=0-(-0.016)=+0.016平均间隙(5)配合公差:T f = T D + T d =0.027+0.018=0.045()0385.021minmax+=+=XX X av(6)尺寸公差带和配合公差带图,如图所示。

第5章 表面粗糙度

第5章 表面粗糙度
5
2. 微观不平度十点平均高度Rz(新标准没有)
在取样长度内5个最大的轮廓峰高ypi平均值与5个最大 轮廓谷深yvi平均值之和,即 5 1 5 Rz y pi yvi 5 i 1 i 1
Rz只能反映轮廓的峰高,不能反映峰顶的尖锐或平 钝的几何特性,同时若取点不同,则所得Rz值不同,因 此受测量者的主观影响较大。
光波干涉原理
被测表面直接参与光路,并同另一标准反射镜比较,以 光波波长来度量干涉条纹的弯曲程度,从而测得该表面的粗 糙度。干涉法通常用于测定0.8~0.025m的Rz值。
干涉显微镜
1为白炽灯光源,它发出的光通过聚光 镜2,4,8(3是滤色片),经分光镜9分 成两束,一束经补偿板lO,物镜11至被 测表面18,再经原路返回至分光镜9, 反射至目镜19;另一光束由分光镜9反 射后通过物镜12射至参考镜13(20是遮 光板),再由原路返回到分光镜9再到达 目镜19。两路光束相遇叠加产生于涉, 通过目镜19可以看到在被测表面上的干 涉条纹。通过测出的干涉条纹的宽度和 弯曲量经数据处理得到粗糙度的值。
双管显微镜
从目镜1l可观察到如图所示的视场图。转动测微 目镜鼓轮13,可使视场中的黑十字线依次对准被测工 件表面峰、谷影像,自鼓轮13上相应地进行两次读数, 其两次读数之差再乘鼓轮每格的分度值c则得一组峰、 谷高度差。按前述标准规定进行测量和数据处理即可 确定粗糙度的数值Rz。
三、干涉法
利用“光波干涉原理”来测量表面粗糙度
p
10
评定参数的选用
表面粗糙度国标(GB/T 1031-1995)规定:表面粗糙度的要 求可从上面6个参数中选取。其中高度参数是基本参数,对 表面粗糙度有要求的表面均需选取。当高度参数还不能满足表 面的功能要求时,根据需要可再选取间距参数或综合参数。 在高度参数的选取中优先选用参数Ra,当粗糙度要求 特别高或特别低时,生产中常选用参数RZ。当表面比较小, 不足一个取样长度时,常选取参数Ry,对于应力集中而导致疲 劳破坏比较敏感的表面,在选取参数Ra或RZ时可同时选取Ry 以控制波谷深度。但Ra和RZ在一个表面上不能同时选取。 表面粗糙度评定参数Sm,S和tp不能单独使用,只有当规 定高度参数还不能控制表面功能要求时,才能选取用以作为补 充控制,当选取参数tp时,还应同时给出水平截距c的数值。c 的数值可用微米给出,也可按Ry的百分数给出。

机械制造工艺学第5章机械加工精度

机械制造工艺学第5章机械加工精度

用。
§5.2 机械加工精度的获得方法
5.2.1 尺寸精度的获得方法

在加工中,获得尺寸精度的方法主要有下述四种:
1. 试切法——是指操作工人在每一工步或走刀前进行 对刀,然后试切出很少一部分加工表面,测量其尺寸 是否满足要求,若不满足,则再适当调整,再试切,
再测量,直到被加工尺寸达到精度要求为止,再切削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方向的原始误差对加工误差的
影响程度是不同。当原始误差与工序尺寸方向一致时, 原始误差对加工精度影响最大。

这是分析加工精度问题时的一个重要概念。

在三角形0AA′中,有如下关系:
ΔY2=R2-R02=(R0+ΔR)2-R02=2R0ΔR+ΔR2
刀尖在Y方向上的位移引起Leabharlann 径的加工误差为:P =πm

因π为无理数,而车床交换齿轮齿数是有限的,不可
能得到精确值,必然导致工件导程误差。这是因近似
速比的成形运动所引起的加工原理误差。

注意:采用近似加工原理,一定会产生加工误差,
但是它确保了加工的可能性,并在保证一定加工精度
的前提下,可简化加工过程,简化机床、刀具的结构, 提高生产率、降低制造成本;
(1) 机械加工精度的获得方法;
(2) 工艺系统原始误差对机械加工精度的影响及控制;
(3) 加工过程中工艺系统原始误差对机械加工精度的影
响及控制; (4) 加工总误差分析与估算; (5) 保证和提高机械加工精度的主要途径。
2.机械加工精度的研究方法 1) 单因素分析法——通过分析计算或实验测试等方法, 研究某一确定因素对加工精度的影响,主要分析单项 原始误差对加工精度影响的变化规律。一般不考虑其 它因素的同时作用。

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课后习题答案.ppt

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课后习题答案.ppt
2. 试写出R10优先数系从1~100的全部优先数(常用值)。
答案: 根据表1.1 得 1.00, 1.25, 1.60, 2.00, 2.50, 3.15, 4.00, 5.00,6.30,8.00, 10.0,12.5, 16.0, 20.0 ,25.0, 31.5,40.0, 50.0,63.0, 80.0, 100。
2
第1章 绪 论
作 业 题 答 案(P8)
1. 按优先数的基本系列确定优先数: (1)第一个数为10,按R5系列确定后五项优先数。
答案: 根据表1.1得 (10.0),16.0,25.0, 40.0, 63.0,100。
(2)第一个数为100,按R10/3系列确定后三项优先数。 答案: 根据表1.1得 (100), 200,400, 800。
(或极限过盈)平均间隙(或平均过盈)和配合公差,并画
出尺寸公差带图,并说明其配合类别。 10
答案:
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基础
作业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1


第 1 章 绪 论 作 业 题 答 案-----------------------------------------(3) 第 2 章 测 量 技 术 基 础 作 业 题 答 案 ------------------------(5) 第 3 章 孔轴结合尺寸精度设计与检测 作 业 题 答 案 ----------(9) 第4章 几何精度精度设计与检测 作 业 题 答 案 ----------(26) 第5章 表面粗糙度轮廓设计与检测 作 业 题 答 案------------(39)
( 6) 算术平均值 的 0极 .01。 限 x81误 .0 43差 4 0.01。 8 xlim 2. 用两种测量方法分别测量尺寸为100mm和80mm的零件, 其测量绝对误差分别为8μm和7μm,试问此两种测量方法 3. 哪种测量方法精度高?为什么?

《几何量精度设计与检测(第2版)》教学课件-第5章

《几何量精度设计与检测(第2版)》教学课件-第5章
① 封闭环的公称尺寸:
m
n
A0 Az Aj
z1
jm1
② 封闭环的极限尺寸:
m
n
A0min Azmin
Ajmax
z 1
jm1
m
n
A0max Azmax
Ajmin
z 1
jm1
5.2.1 完全互换法
(1) 完全互换法的计算公式
③ 封闭环的极限偏差
m
n
ES0 ESz EIj
n
Ti T0
i 1
5.2.2 大数互换法
大数互换法也称概率法,它是根据各组成环实际尺寸分布特性, 运用概率方法确定封闭环公差的,能够保证绝大多数产品在装 配时,各组成环不需挑选或改变其大小和位置,装入后即能达 到封闭环的精度要求。
大数互换法是以一定置信概率为依据,假定各组成环的实际尺 寸的获得彼此无关,即它们均为独立随机变量,因此它们所形 成的封闭环也是随机变量,按一定规律分布。
2.按尺寸链的功能要求分类 (1) 装配尺寸链 (2) 零件尺寸链 (3) 工艺尺寸链
3.按尺寸链中各环的相互位置分类 (1) 直线尺寸链 (2) 平面尺寸链 (3) 空间尺寸链
5.1 尺寸链的基本概念
a 装配尺寸链
b尺寸链图
5.1 尺寸链的基本概念
a 零件图 零件尺寸链
b 尺寸链图
a 工序图 工艺尺寸链
尺寸链的计算方法分为互换法、分组法、修配法和调 整法。其中互换法又分为完全互换法和大数互换法。
5.2.1 完全互换法
完全互换法也称极值法,它是从尺寸链各环的极限值出发进行计算的,能 够完全保证互换性,即在全部产品中,装配时各组成环不需挑选或改变其 大小和位置,装入后即能达到封闭环的公差要求。

第5章-表面粗糙度

第5章-表面粗糙度
28
表面粗糙度在图样上的标注:在图样上标注表面粗糙度符
号,一般应注在可见轮廓线,也可注在尺寸界线、引出线或其延长线上。符 号的尖端必须从材料外指向表面,代号中数字及符号的注写方向必须与尺寸 数字方向一致。当零件的某些表面的粗糙度要求相同时,可统一标注在图样 的右上角,并加注“其余”两字。
29
5.4 表面粗糙度的测量
第5章表面粗糙度
本章要点
基本概念 表面粗糙度的评定 表面粗糙度的选用及标注 表面粗糙度的测量
计划学时:1.5学时
1
5.1表面粗糙度的概念
在机械零件切削的过程中,刀具或砂轮遗留 的刀痕、切屑分离时的塑性变形和机床高频 振动等因素,会使零件的表面形成微小的峰 谷。这些微小峰谷的高低程度和间距状况就 叫做表面粗糙度,也称为微观不平度,它是 一种微观几何形状误差。
23
5.3 表面粗糙度的选择和标注
2.评定参数值的选择
常采用:类比法。 设计要考虑因素: 同一个零件上,工作表面比非工作表面的粗糙度数值小。 摩擦表面比非摩擦表面、滚动摩擦表面比滑动摩擦表面的粗糙度数 值小。 易产生应力集中的沟槽、圆角部位应选用较小的粗糙度数值。 要求配合稳定、可靠时,粗糙度参数值应小些。如,小间隙配合表 面、受重载作用的过盈配合表面,都应选用较小的粗糙度数值。 对防腐性、密封性要求高、外观美观等表面粗糙度应小些。 凡标准已对表面粗糙度作了规定的(如与轴承配合的孔/轴颈、量 规、齿轮等),应按规定来选取。
9
3、基准线 评定表面粗糙度参数值大小的一条参考线。 包括两种: 1)轮廓最小二乘中线:最小二乘中线是 在取样长度内使轮廓上各点的轮廓偏距的 平方和为最小的一条基准线。 2)轮廓的算术平均中线:轮廓算术平均 中线则是划分轮廓上下面积相等的一条基 准线

第5章几何建模与特征建模

第5章几何建模与特征建模

二.数据结构(边界表示法数据结构)
实体建模采用表结构存储数据,其中棱线表和面表与曲面 造型有很大不同,从表中可以看出,棱线表记录的内容更加丰 富,可以从面表找到构成面的棱线,从棱线表中可以找到两个 构成的棱线的面。与曲面建模相比,实体模型不仅记录了全部 几何信息,而且记录了全部点、线、面、体的信息。
二.数据结构
三维线框模型采用表结构,在计算机内部存储物体的顶 点及棱线信息,请实体的几何信息和拓扑信息层次清楚的记 录在以边表、顶点表中。如下图所示的物体在计算机内部是 用18条边,12个顶点来表示的。
三.特点
1、优点 这种描述方法信息量少,计算速度快,对硬件要求低。数 据结构简单,所占的存储空间少,数据处理容易,绘图显示速 度快。 2、缺点 1)存在二异性,即使用一种数据表示的一种图形,有时也 可能看成另外一种图形。 2)由于没有面的信息,不能解决两个平面的交线问题。 3)由于缺少面的信息,不能消除隐藏线和隐藏面 4)由于没有面和体的信息,不能对立体图进行着色和特征 处理,不能进行物性计算。 5)构造的物体表面是无效的,没有方向性,不能进行数控 编程。
3)三维实体扫描体素: 实体扫描法是用 一个三维实体作为扫 描体,让它作为基体 在空间运动,运动可 以是沿某个曲线移 动,也可以是绕某个 轴的转动,或绕某一 个点的摆动。运动的 方式不同产生的结果 也就不同。
四.三维实体建模的计算机内部表示
1.边界表示法(B-Rep Boundary Representation
3)集合的交、并、差运算
4) 特点 (1)数据结构非常简单,每个基本体素不必再分,而是将 体素直接存储在数据结构中。 (2)对于物体结构的修改非常方便,只需要修改拼合的过 程或编辑基本体素。 (3)能够记录物体结构生成的过程。也便于修改 (4)记录的信息不是很详细,无法存储物体最终的详细信 息,如边界、顶点的信息等。 5)应用: 可以方便地实现对实体的局部修改 ,如下图

机械精度设计基础_3版(孟兆新,马惠萍主编)PPT模板

机械精度设计基础_3版(孟兆新,马惠萍主编)PPT模板

章 渐 开 线 圆 柱 齿
7
01 7.1齿轮传动的使用 02 7.2影响渐开线圆柱
要求
齿轮精度的因素
03 7.3渐开线圆柱齿轮 04 7.4渐开线圆柱齿轮
精度的评定参数
精度标准
05 7.5渐开线圆柱齿轮 06 习题7
精度设计
09
O
N
E
第8章尺寸链的计算
第8章尺寸链的计 算
8.1尺寸链的基本概念 8.2用完全互换法解尺寸链 8.3大数互换法解尺寸链 8.4用其他方法解装配尺寸链 习题8
05
3.5几何公 差的选用
03
3.3几何误 差的评定
06
习题3
05
O
N
E
第4章表面粗糙度
第4章表面粗糙度
4.1基本概念 4.2表面粗糙度的评定 4.3表面粗糙度的选用 4.4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及其注法 习题4
06
O
N
E
第5章几何参数检测技术基础

测第
技 术 基 础
章 几 何 参
第2章尺寸精度设 计
2.1有关尺寸精度设计的基本术语和 定义 2.2尺寸的极限与配合国家标准简介 2.3尺寸精度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4一般公差(线性尺寸的未注公差) 习题2
04
O
N
E
第3章几何精度设计
第3章几何精度设计
01
3.1几何误 差
04
3.4几何公 差与尺寸公
差的关系
02
3.2几何公 差
感谢聆听
章 常 用 典


6
01 6.1滚动轴承结合的 02 6.2平键、矩形花键
精度设计
结合的精度设计

1_第五章 孔类工件的加工

1_第五章 孔类工件的加工

2.铰刀的种类
(1)按用途分类 可分为机用铰刀和手用铰刀。 (2)按切削部分材料分类 分为高速钢和硬质合金铰刀。
第4-5章
第五节


图5-17 大刃倾角铰刀
1)能控制切屑流出的方向,在正刃倾角的作用下,使切屑流向待
加工表面,如图所示。 2)提高铰刀的寿命,延长其使用寿命。
第4-5章
第五节


3)增加了重磨次数,每次重磨铰刀时,只要重磨刀齿上有刃倾角 部分的前面。 3.铰刀尺钻

(1)柄部 麻花钻柄部在钻削时起夹持定心和传递转矩的作用。
表5-1 莫氏锥柄钻头直径
(2)颈部 颈部位于工作部分和柄部之间。
(3)工作部分 工作部分是麻花钻的主要部分,由切削部分和导向 部分组成。 2.麻花钻工作部分的几何形状
第4-5章
第二节


图5-3 麻花钻的几何形状
第4-5章
图5-28 端面沟槽车刀 第4-5章
第六节
车内沟槽、端面槽和轴间槽
(3)外圆端面沟槽车刀和车削方法 如图5-28c所示,外圆端面沟槽 车刀的形状比较特殊。
第4-5章
第七节
孔类工件的检测
一、孔类工件的检测内容及量具 二、孔径尺寸精度的检测
图5-29 用内卡钳测量孔径的方法
1.内卡钳与外径千分尺配合
第4-5章
第四节


图5-14 高速钢精内孔车刀
三、内孔车刀的装夹 四、车孔时的切削用量 五、车孔时产生废品的原因及预防方法
第4-5章
第四节


表5-5 车孔时产生废品的原因及预防方法
第4-5章
第五节

第五章机械加工表面质量

第五章机械加工表面质量
砂轮修整:砂轮修整除了使砂轮具有正确的几何形状外,更 重要的是使砂轮工作表面形成排列整齐而又锐利的微刃。因 此,砂轮修整的质量对磨削表面的粗糙度影响很大。精细修 整过的砂轮可有效减小被磨工件的表面粗糙度值。 砂轮磨料: 砂轮磨料选择适当,可获得满意的表面粗糙度。
氧化物(刚玉)砂轮:磨钢类零件; 碳化物(碳化硅、碳化硼)砂轮:磨铸铁、硬质合金等; 高硬材料(人造金刚石、立方氮化硼)砂轮:可获极小 表面粗糙度值,成本高。磨硬质合金等脆性材料。
残余应力有拉应力和压应力之分,
残余拉应力:易使已加工表面产生裂纹并使其扩展而
降低疲劳强度。
残余压应力:能够部分地抵消工作载荷施加的拉应力,
延缓疲劳裂纹的扩展,从而提高零件的疲劳强度。
17
5.2 加工表面质量对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 (三)表面质量对耐蚀性的影响
1. 表面粗糙度对耐腐蚀性的影响 零件表面越粗糙,越容易积聚腐蚀性物质,凹谷 越深,渗透与腐蚀作用越强烈。减小零件表面粗糙 度,可以提高零件的耐腐蚀性能。
表面质量对零件使用性能还有其它方面的影响: 减小表面粗糙度可提高零件的接触刚度、密封性和测
量精度; 对滑动零件,减小表面粗糙度可降低其摩擦系数,从
而减少发热和功率损失。 表面层的残余应力会使零件在使用过程中继续变形,
失去原来的精度,降低机器的工作质量。
20
加工表面质量对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
总结:
对耐磨性影响
3
第五章 机械加工表面质量
4
5.1 加工表面质量的概念 5.2 加工表面质量对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 5.3 影响加工表面粗糙度的因素 5.4 影响加工表面层物理机械性能的因素 5.5 改善表面粗糙度的方法 5.6 工件表面强化的常见方法

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课后习题答案

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课后习题答案

精选课件
7
4. 如图2.8所示的零件,用弓高弦长法处理法测量某一圆弧半 5. 径R,得到弓高、弦长值和精度分别为:
s5 0 0 .0,6 h 1 0 0 .005
试求 R 值及其测量精度。
答 案 : 参照例2.3可解得
图 2-8间及测量法
R3.6 2 50.0772
精选课件
8
第 3 章 孔轴结合尺寸精度设计与检测
答案:
( 1 ) 轴 4 n 6 ; 0 2 ) 轴 1 ( ; 8 3 ) s 6 ( R 7 7 ; 5 孔 4 ) 2 ( D 9 。 4 孔
10. 设孔、轴的公称尺寸和使用要求如下:
( 1) D(d)3,5Xmax12μ0m ,Xmi n 5μ 0m ;
( 2) D(d)40Ym , ax8μ 0m Ym,i n 3μ 5m ;
( 2 ) 极限偏 E S 0 差 .0、 2: E 7I0 ; 孔
轴 e s 0.0、 1e6 i 0.0。 34
精选课件
9
( 3 ) 尺寸公 T D0差 .02 、 轴 : 7 T d0 孔 .0。 18
( 4 ) 极限 x m a 间 0 x .0; 6 x 隙 m 1 i n 0 .: 0。 16
( 5) 平均间 x平 隙 0.0: 3。 85 ( 6) 配合公 Tf 差 0.0: 45
+27
TD
(7)尺寸公差带图见右图。
-16
Td
-34
图 作业题1尺寸公差带图
2. 设某配合的孔径、轴径分别为:
孔 D 4 0 0 ..5 0 00 3 、 5 4 d4-0 05 .0 。 25
试分别计算其极限尺寸、极限偏差、尺寸公差、极限间隙

第5章-几何公差

第5章-几何公差

5.1 概 述
5.1.3 几何公差图样标注
1 被测要素的标注 组成要素的标注:连线与尺寸线错开
导出要素的标注:连线与尺寸线对齐
对组成要素提出
对导出要素提出
5.1 概 述
5.1.3 几何公差图样标注
1 被测要素的标注
对圆柱表面提出圆柱度公差要求
对表面提出平面度公差要求
读图练习
正确理解零件图上标注含义。
几何误差
光轴误差
轴套误差
几何误差
几何公差
几何公差标准的现况:








GB/T 1182-2008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几何公差 形 状、方向、位置和跳动公差标注》 GB/T 1184-1996 《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几何公差值》 GB/T 4249-1996 《公差原则 》 GB/T 16671-1996 《形状和位置公差 最大实体要求、最小实体 要求和可逆要求》 GB/T 17773-1999 《形状和位置公差 延伸公差带及其注法》 GB/T 17773-1999 《形状和位置公差 轮廓的尺寸和公差注法》 GB/T 17851-1999 《形状和位置公差 基准和基准体系》 GB/T 1958-2004 《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 形状和位置公 差 检测规定》 GB/T 13319-2003 《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几何公差 位置度 公差注法》
⑷径向全跳动和同轴度及圆柱度的要求: 优先选用径向全跳动
否好Βιβλιοθήκη ×5.6 几何公差的选择
5.6.1 几何特征及基准的选择
4.基准的选择
1)选择基准应考虑 ①选择主要配合表面 ②选择零件上相互接触的定位要素 ③选择较大平面、较长轴线为基础 ④为检测方便装夹要素为基准

机械零件的几何精度(尺寸精度)

机械零件的几何精度(尺寸精度)

b )画法:
1)零线。
2)确定公差带大小、位置。
3)孔 、轴
(或
) 或在公差带里写孔、轴。
4)作图比例基本一致,单位 µm 、mm均可。
5)基本尺寸相同的孔、轴公差带才能画在一张图上。
c)公差带特性:
两个要素 公差带大小 T 公差带相对零线位置
标准公差 基本偏差
例:画尺寸公差带图:
轴Ø25
0.020 0.033
dmin = d +ei = 30 -0.041=29.959mm
查表1-4得:M的基本偏差(上偏差) ES =-8+Δ=-8+12=+4μm=+0.004 mm M8的下偏差 EI=ES-IT=+0.004-0.033=-0.029 mm 孔ø30 M8的极限尺寸 Dma= D + ES = 30+0.004= 30.004 mm Dmin=D + EI = 30-0.029= 29.971 mm
或 Ts =│es- ei │=│+0.015 -(-0.013)│=0.028 mm
可标注为孔
40
0.03,8 轴
0.07
40 0.015 0.013
**公差与偏差的区别:
公差是一个没有正、负符号的绝对值,不能为零 (1)从数值看
偏差是代数量,可能正、负或零
公差表示制造精度要求,反映加工难易程度, 限制误差,对单个零件无公差可言
4.极限尺寸 一个孔或轴允许的尺寸的两个 极端。实际尺寸应位于其中,也可达到极限 尺寸。孔或轴允许的最大尺寸称为最大极限 尺寸;孔或轴允许的最小尺寸称为最小极限
尺寸 。
孔和轴的最大极限尺寸分别用Lmax和lmax表示, 最小极限尺寸分别用Lmin和lmin表示。

几何精度规范学作业5答案

几何精度规范学作业5答案

第一章几何精度设计概论1-1 判断题1.任何机械零件都存在几何误差。

(√)2.只要零件不经挑选或修配,便能装配到机器上,则该零件具有互换性。

(×)3.为使零件具有互换性,必须把加工误差控制在给定的范围内。

(√)4.按照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规定,强制性国家标准的代号是GB/Q,推荐性国家标准的代号是GB/T(×)1-2 选择填空1.最常用的几何精度设计方法是(计算法,类比法,试验法)。

2.对于成批大量生产且精度要求极高的零件,宜采用(完全互换,分组互换,不需要互换)的生产形式。

3.产品标准属于(基础标准,技术标准,管理标准)。

4.拟合轮廓要素是由(理想轮廓,实际轮廓,测得轮廓)形成的具有(理想形状,实际形状,测得形状)的要素。

第二章尺寸精度2-1 判断题1.公差可以认为是允许零件尺寸的最大偏差。

(×)2.只要两零件的公差值相同,就可以认为它们的精度要求相同。

(×)3.基本偏差用来决定公差带的位置。

(√)4.孔的基本偏差为下偏差,轴的基本偏差为上偏差。

(×)5.30f7与30F8的基本偏差大小相等,符号相反。

(√)6.30t7与30T7的基本偏差大小相等,符号相反。

(×)7.孔、轴公差带的相对位置反映配合精度的高低。

(×)8.孔的实际尺寸大于轴的实际尺寸,装配时具有间隙,就属于间隙配合。

(×)9.配合公差的数值愈小,则相互配合的孔、轴的公差等级愈高。

(√)10.配合公差越大,配合就越松。

(×)11.轴孔配合最大间隙为13微米,孔公差为28微米,则属于过渡配合。

(√)12.基本偏差a~h与基准孔构成间隙配合,其中a配合最松。

(√)13.基孔制的特点就是先加工孔,基轴制的特点就是先加工轴。

(×)14.有相对运动的配合选用间隙配合,无相对运动的均选用过盈配合。

(×)15.不合格的轴孔装配后,形成的实际间隙(或过盈)必然不合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3. 载荷分布均匀性及影响载荷分布均匀性的误差
载荷分布的均匀性就是要求齿轮啮合时,啮合轮齿沿 全齿宽均匀接触,使齿面上的载荷分布均匀,避免因局部 接触应力过大,导致齿面过早磨损,甚至轮齿断裂,影响 齿轮的使用寿命。
影响齿高方向载荷分布均匀性的是基节偏差和齿形误 差。影响齿宽方向载荷分布均匀性的是齿向误差。
5
4. 侧隙合理性及影响侧隙合理性的主要误差 侧隙目的:贮存润滑油,补偿弹性变形和热变形。防 止齿轮在传动过程中可能卡死或烧伤。 因此,要求齿轮副啮合时非工作齿面间应留有一定的 间隙,这就是齿侧间隙。对于工作时需要反转的读数与分 度齿轮,对其侧隙要求就更为严格。
影响侧隙大小和不均匀的主要误差是齿厚偏差及其变 动量,侧隙就是靠改变齿厚偏差得到的。
Fp Fp
10
(2)单个齿距偏差 f pt 及其极限偏差 f pt
f pt 是在齿轮端平面上,在接近齿高中部的一个与齿轮轴线同 心的圆上(一般在分度圆上度量),实际齿距与理论齿距的代数差。 实际齿距大于理论齿距时,偏差为正;实际齿距小于理论齿距时, f pt 偏差为负。 属于高频误差,影响传动平稳性。
评定时要求:
Fpk Fpk Fpk
12
从加工误差来源可知,无论是径向误差还是切向误差都回引起 齿轮分度圆上的齿距累积总误差,因此,此指标既可以反映齿轮的 径向误差,又可以反映切向误差,是评定齿轮传动准确性的较全面 指标。齿距累积总偏差和齿距累积偏差用于评定齿轮的传
动准确性。
单个齿距偏差主要是由于机床蜗杆偏心及轴向窜动而引起的,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基节偏差和齿形误差的影响。因此,单个齿距 偏差揭示机床周期误差所造成的齿轮瞬时传动比的变化。单个齿
32
齿厚误差可以用齿厚游标卡尺进行测量。因为齿厚测量以齿顶 圆为基准,故测量结果受齿顶圆精度的影响较大。
33
(2)公法线长度偏差 Ebn 及其极限偏差 Ebns、Ebni 公法线是渐开线齿轮任两个异侧齿面的公共法线,即基圆切线。 公法线长度偏差 Ebn 是公法线的实际 长度 Wka与其理论长度 Wk 之差。跨越k 个齿的理论公法线长度可按下式计算:
f H 及其极限偏差 f H
f H 是在齿线的计值范围内,与平均齿线两端相交的
两条设计齿线之间的距离。
合格性条件:
f H f H f H
22
齿线误差 F 、 f f 、 f H 对齿轮传动精度的影响:
齿线误差主要是由齿坯端面跳动和刀架导轨倾斜造成 的,它的存在,会使齿轮的实际接触线段变短,尤其是齿 线的方向偏差,会使齿轮的接触部位落在齿端。 齿线误差评定齿轮载荷分布均匀性。
7
得出如下结论:
齿轮传动的使用要求 影响使用要求的误差 误差来源
长周期(一转) 传递运动的准确性 误差:齿距误差
几何偏心 运动偏心
短周期(一齿) 机床传动链的高频 误差:基节偏差、 误差、滚刀的加工 传动的平稳性 齿廓误差 误差 短周期误差:齿 滚刀的安装误差 载荷分布的均匀性 向误差 齿轮副的中心距 偏差和齿厚偏差 安装时中心距误差 加工时齿厚误差
23
4. 综合精度(共5个指标)
以上齿距精度、齿廓精度、齿向精度是影响齿轮传动 功能要求的渐开线齿面的位置、形状和方向等单项几何特 征参数的精度。考虑到各单项误差的叠加和抵消的综合作 用,还可以采用各种综合精度的指标。
24
(1)切向综合总偏差 Fi '及其公差 Fi '
Fi ' 是指被测齿轮与理想精确的测量齿轮在理论中心距下单面 啮合传动时,在被测齿轮一转内实际转角与公称转角之差的最大值, 以分度圆弧长计值。 Fi ' 反映了几何偏心、齿距累积总偏差等综合影响的结果。因 为它的误差曲线是连续的,故能较完善地评定齿轮运动的准确性。
3
2. 传动平稳性及影响传动平稳性的主要误差
传动的平稳性就是要求在传递运动的过程中工作平稳,没有振 动、冲击和噪音,这就要求限制瞬时传动比的变动范围。 影响传动平稳性的主要误差是齿形误差和基圆齿距偏差。
齿轮各个基节的偏差和各齿的齿形误差在不同程度上影响齿轮 的工作平稳性。在齿轮转动一周中,它们多次重复出现,因此也称 为高频误差。
其测量方法与齿距 累计总误差测量完全相 同,不同的只是数据处 理方法。 评定时要求:
f pt f pt f pt
11
(3)齿距累积偏差 Fpk 及其极限偏差 Fpk
f pk 是在齿轮端平面上,在接近齿高中部的一个与齿轮轴线同 心的圆上(一般在分度圆上度量),跨越任意k个齿,实际齿距与 理论齿距的代数差。 f pk 值被限定在不大于1/8的圆周上评定。 除另有规定,
Fi Fi
''
''
28
此误差用齿轮双面啮合综合检查仪进行测量。
当采用双啮仪综合检查时,啮合状态跟切齿时的状态相似,能够反映齿坯和 刀具的安装误差,且仪器结构简单,环境适应性好,操作方便,测量效率高,故 使用广泛。在测量之前供需双方应就测量齿轮的设计、齿宽、精度等级以及公差 值等达成协议。 29
(1)齿厚偏差 Esn 及其极限偏差 Esns、Esni 齿厚偏差
Esn 是实际齿厚 sna 与理论齿厚 sn
之差。
理论齿厚是互啮齿轮在理论中心距下实现无侧隙啮合的齿厚。
齿厚公差等于齿厚上、下偏差之差,是实际齿厚的允许变动量:
Tsn Esns Esni
合格性条件:
E sni E sn E sns
距偏差用于评定齿轮的传动平稳性。
13
其测量方法有相对法(齿距仪、基节仪)和绝对法。测量得到 的数据经过一定的计算得到齿距累积总误差和齿距累积偏差,取其 中最大者作为单个齿距偏差。
14
2. 齿廓精度——齿廓误差影响传动平稳性(共3个指标)
(1)齿廓总偏差
F 及其公差 F
(齿形误差)
F 是在齿廓的计值范围内,包容实际齿廓且距离为最小
第五章 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设计
本章主要内容为 : 齿轮传动的使用要求 齿轮传动的主要加工误差及精度指标
齿轮精度标准及应用
1
第一节 齿轮传动的使用要求
齿轮传动是机器及仪器中常用的一种机械传动形式,它广泛地 用于传递回转运动、传递动力和精密分度等。齿轮传动是由齿轮副、 轴、轴承和箱体等零件所组成的齿轮传动装置来实现的。
齿廓误差可以用专用的渐开线 检查仪进行测量。
18
3. 齿向精度——齿向误差主要影响载荷分布的均匀性(共3个指标)
齿线(齿向线)是齿面与分度圆柱面的交线。不修形的直齿轮的
齿线为直线,不修形的斜齿轮的齿线为螺旋线。
齿向误差有三种: 齿线总偏差 齿线形状偏差 齿线倾斜偏差
19
(1)齿线总偏差 F 及其公差 F (齿向误差、螺旋线总偏差)
齿轮传动的传动质量及效率又取决于各主要组成零部件齿轮副、 轴、轴承及箱体的制造和安装精度,其中齿轮的制造精度和齿轮副 的安装精度起主要作用。 齿轮传动的使用要求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有以下四项:
1. 传递运动的准确性 3. 载荷分布的均匀性
2. 传动的平稳性 4. 侧隙的合理性
2
1. 传动准确性及影响传动准确性的主要误差 传递运动的准确性是指要求齿轮在一转范围内传动比 变化尽量小。即在齿轮一转中,它的转角误差要小。 影响传动准确性的主要误差是齿距误差。 齿距误差是齿轮一转为周期的误差,属于低频误差。 该误差的主要来源是几何偏心和运动偏心。
35
6. 安装精度——主要影响齿轮配合精度(共3个指标)
f a 及其极限偏差 f (1)中心距偏差
8
侧隙的合理性
第二节 齿轮的精度指标
根据齿轮传动要素的构成特点,可以将单个齿轮的几何特 征参数分为四类:尺寸(齿厚) 形状(齿廓) 方向(齿向) 位置(齿距) 此外,齿轮副安装精度项目有两类: 两轴线的尺寸(中心距) 两轴线的方向(平行度)
9
1. 齿距精度——齿距误差主要影响传动准确性(共3个指标)
F 是在齿线的计值范围内,包容实际齿线且距离为最小的两 条设计齿线之间的距离。
合格性要求:
F F
20
(2)齿线形状偏差
f f 及其公差 f f
是在齿线的计值范围内,包容实际齿线且距离为 最小的两条平均齿线之间的距离。
f f
合格性要求:
f f f f
21
(3)齿线倾斜偏差
Wk mn cos n [(k 0.5) zinv t 2 tan n x]
式中: mn—模数(mm); invαn—α 角的渐开线函数; k—测量时跨的齿数; z—齿数; x—变位系数。
合格性条件:
Ebni Ebn Ebns
34
公法线长度用公法线千分尺进行测量。因为其测量不以齿顶圆 定位,测量精度高,是比较理想的侧隙评定方法。
(1)齿距累积总偏差 Fp 及其公差 Fp
Fp 是在齿轮端平面上,在接近齿高中部的一个与齿轮轴线同 心的圆上(一般在分度圆上度量),任意两个同侧齿面间的实际弧 长与理论弧长之差的最大绝对值,也就是任意个齿距累积偏差的最 大绝对值。在齿距累积偏差图上,齿距累积总误差是累积偏差曲线 的最大幅度值。
评定时要求:
合格性要求:
Fi ' Fi '
25
此误差用齿轮单面啮合综合检查仪(有机械式、光栅式及磁分 度式等多种)进行测量。测量齿轮用基准蜗杆或侧头代替。
当采用单面啮合综合检查时,操作复杂,测量费用昂贵。在测 量之前供需双方应就测量元件(测量齿轮、蜗杆、测头)的选用、 设计、精度等级等达成协议。 26
(2)一齿切向综合偏差
f i 及其公差
'
fi
'
f i ' 是指被测齿轮与理想精确的测量齿轮在理论中心距下单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