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二首《登飞来峰》字词诗句理解
王安石的诗词《登飞来峰》赏析
王安石的诗词《登飞来峰》赏析《登飞来峰》宋•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层。
【注释】①飞来峰:有两说:一说在浙江绍兴城外的林山。
传说此峰是从琅即郡东武县飞来的,故名飞来峰。
一说在今浙江杭州西湖灵隐寺前。
②千寻塔:很高很高的塔。
寻,古时长度单位,八尺为寻。
③浮云:在山间浮动的云雾。
望眼:视线。
【赏析】“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层”两句,议论说理,兼有抒情。
诗人不怕被浮云遮蔽了双眼,只因为自己便站在这山的层。
“浮云遮望眼”,语义双关,既指眼前之实景,又暗喻奸邪小人。
据考证,古人常把浮云比作奸邪小人,以浮云蔽日喻指邪臣蔽君,混淆视听。
但作者以“不畏”二字,加以否定,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的高瞻远瞩,和不畏奸邪的勇气决心。
此外,此二句还蕴含着“站得高方能望得远”的深刻哲理,反映了作者胸怀宽阔,不惧困难,勇于改革的豪迈气魄和坚强意志,这种敢于斗争、积极进取的坚强信念,值得我们学习。
扩展阅读:王安石的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人,北宋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
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
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
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
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追赠太傅。
绍圣元年(1094年),获谥“文”,故世称王文公。
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王安石出生于仕宦家庭,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曾随文宦游南北各地,接触到一些社会现实。
对农民的痛苦生活有所了解。
因此,年轻时便立下了“矫世变俗”之志,他于二十二岁中进士后,历任淮南推官、鄞县知县、舒州通判、常州知府、江东刑狱提典等职,均能体恤民情,为地方除弊兴利。
北宋嘉佑三年(1058)任支度判官时,向宋仁宗上万言书,对官制、科举以及奢靡无节的颓败风气作了深刻的揭露,请求改革政治,加强边防,提出了“收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的理财原则,但并未引起朝廷的重视。
登飞来峰译文及赏析
登飞来峰译文及赏析宋代文学家辛弃疾的《登飞来峰》是一篇以抒发作者积郁情绪为目的的描写自然景观的佳作。
本文对于辛弃疾《登飞来峰》进行了译文及赏析,旨在准确传达原诗的意境和感受,并进一步探讨文学作品与自然景观之间的融合。
译文如下:山行倚极望,人生如逆旅。
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来佳人歇蓬莱,胡为乎鬓如刀剪!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此地空馀山。
山到绝巘空悲切,人到中年意已阑。
前不见古人,古人亦无前。
愿登飞来峰,身临绝壑间。
天边云起朝陌陌,轮台星入夜浑浑。
有时归来漫天雪,无事喜看青山空。
再拜辞兹地,临岐故国潸然泪。
赏析:辛弃疾的《登飞来峰》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对于人生起伏和时光无情的感慨。
诗中抒发的情绪和感受与现实生活中的境遇有着直接而切实的联系,使得读者能够更容易地感同身受。
诗的开头,“山行倚极望,人生如逆旅。
”以倚望山势来喻人生的坎坷旅途,展现了辛弃疾对于人生意义的深度思考。
接着,“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揭示了生活中的起伏和希望的曙光,通过自然景观的变化传递了作者对于坚持和希冀的信心与决心。
下一段诗句,“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来佳人歇蓬莱,胡为乎鬓如刀剪!”描述了春社的热闹景象和人们的欢愉,又勾勒出了饱经风霜之后的辛弃疾的孤寂和苦闷。
诗中“箫鼓追随春社近”,形容了春社时节人们的欢乐,而“佳人歇蓬莱”则表达了作者对逝去岁月以及个人遭遇变迁的不舍。
接下来的两句,“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此地空馀山。
”以一种慨叹的口吻,再现了时光流转中人事已非的无奈和忧伤。
辛弃疾通过写作表达了自己作为壮士的勇气和信念,但不可避免地也感到世事无常,人事如梦。
末段,“愿登飞来峰,身临绝壑间。
天边云起朝陌陌,轮台星入夜浑浑。
有时归来漫天雪,无事喜看青山空。
再拜辞兹地,临岐故国潸然泪。
”最后呼应诗篇的题目“登飞来峰”,描绘了登山的壮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美好的向往和对于现实生活的释然。
《登飞来峰》译文-注释-大意-赏析
《登飞来峰》译文|注释|大意|赏析《登飞来峰》译文|解释|大意|赏析《登飞来峰》译文|解释|大意|赏析飞来山上千寻①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②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解释】这是一首重点描写自己登上高山之后的感受的作品,北宋王安石作。
飞来峰:今浙江省绍兴市城外的宝林山。
①千寻:极言塔高。
古以八尺为一寻。
②浮云:暗喻奸佞的小人。
【大意】飞来峰顶有座高耸入云的塔,听说鸡鸣时分能看见旭日升起。
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的视野,只因为站在飞来峰顶心胸宽广。
【赏析】登飞来峰飞来峰上古塔很高,在攀登山峰和古塔的过程中,也着实费了一番功夫,但这过程实在没有什么再说的必要了,重要的是现在的位置是在山峰上的古塔之巅,看到的是在下面无法想象的景色。
就如现在在朝廷中人人羡慕的高位一般,当初为之付出的努力在今天看来都不值一提,那都只不过是实现抱负的手段而已,关键是处在这样一个位置,纵观整个天下,可以更好地为实现政治理想而努力。
在高塔上,可以看到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就像我那蓬勃的朝气,就像这个国家可以预见的辉煌未来。
无论是站在地理上的高峰,还是身处庙堂中的高地,在揽尽风光的同时,也总是会遇到更多的问题。
身处高峰时,总是有飘过的浮云挡住视线,有时甚至不见白日青天;身居庙堂时,总是有奸佞挡住去路,试图玷污高悬明镜。
但这都不是问题,人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
要成大事,就不能害怕这些问题,身在巅峰,就应该看尽天下风光;居庙堂之高,就应该思天下之事。
这才是身居庙堂的大丈夫应该做的!【拓展】宋诗以说理见长,北宋苏轼曾作《题西林壁》,理趣无穷。
全诗如下: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初中语文文言文王安石《登飞来峰》原文和译文(含赏析)
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注释:【飞来峰】杭州西湖灵隐寺前灵鹫峰。
传说东晋时印度高僧慧理以为它象天竺国的灵鹫山,并说“不知何时飞来”,故而得名。
【千寻】古以八尺为一寻,形容高。
【不畏】反用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句意。
【浮云】陆贾《新语·慎微》有“邪臣之蔽贤”句。
译文:飞来峰上耸立着高高的宝塔,我听见鸡叫便看太阳升起。
不怕会有浮云遮住了远望的视线,因为人已站在最高层的地方。
赏析一:山是高耸的,塔是高耸的,山顶上的塔更是高高耸立的。
飞来峰和它上面的宝塔总共多高?不知道。
诗人只告诉我们,单是塔身就是八千多尺——这当然是夸张的说法。
诗人还讲了一个传说:站在塔上,鸡鸣五更天就可以看见海上日出。
请想想飞来峰那高耸云天的气势吧!宝塔虽高,却不是高不可上。
转眼间,诗人已登上塔顶,世界万物,尽收眼底,那游荡的云片再也挡不住视线了!“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乍听起来,是在谈论观赏风光的体会;可一寻味,便会从中领悟到一条人生哲理:在社会生活和思想修养方面,不也是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吗?!在诗人,这是雄心勃勃的自勉;对读者,这是引人向上的启示。
赏析二:王安石是封建社会的大政治家,也是大诗人和散文大师。
他在北宋文坛上有杰出的地位。
他的诗继承了杜甫、韩愈的传统,善于翻新出奇,它有独创性,无论是思想内容或是艺术手法都有很高的成就。
飞来峰在杭州西湖灵隐寺附近。
公元1050年夏天,王安石在浙江鄞县(现在的浙江宁波)做知县,任满以后回江西临川故乡,路过杭州的时候,写了这首诗。
这一年王安石三十岁。
第一句“飞来峰上千寻塔”,八尺是一寻,千寻塔是极言塔高。
第二句“闻说鸡鸣见日升”的“闻说”,就是“听说”。
作者说:我登上飞来峰顶高高的塔,听说每天黎明鸡叫的时候,在这儿可以看见太阳升起。
第三、四句写自己身在塔的最高层,站得高自然看得远,眼底的景物可以一览无余,不怕浮云把视线遮住。
登飞来峰的诗意与解释
登飞来峰的诗意与解释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
世人又称王荆公。
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登飞来峰的诗意,方便大家学习。
本文背景:公元1050年(宋仁宗皇祐二年)夏天,诗人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途经杭州时,写下此诗。
此时诗人只有三十岁,正值壮年,心怀壮志,正好借登飞来峰一抒胸臆,表达宽阔情怀。
原文:《登飞来峰》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飞来山一作: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注释:飞来峰:有两说:一说在浙江绍兴城外的林山。
唐宋时其中有座应天塔。
传说此峰是从琅即郡东武县飞来的,故名飞来峰。
一说在今浙江杭州西湖灵隐寺前。
千寻塔:很高很高的塔。
寻,古时长度单位,八尺为寻。
闻说:听说。
浮云:在山间浮动的云雾。
望眼:视线。
缘:因为。
诗意:登上飞来峰顶高高的塔,听说每天鸡鸣时分在这可以看到旭日升起。
不怕层层浮云遮挡我远望的视线,只因为如今我站在最高层。
鉴赏:这首诗反映了诗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诗的第一句,诗人用“千寻”这一夸张的词语,借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
诗的第二句,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胸怀改革大志、对前途充满信心,成为全诗感情色彩的基调。
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写景议论抒情,使诗歌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
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贤的忧虑,而诗人却加上“不畏”二字。
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
前两句是全诗的精华,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人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
在写作手法上,起句写飞来峰的地势,有写峰上有千寻之塔,足见其高。
此句极写登临之高险。
承句写目极之辽远。
承句用典,《玄中记》云:“桃都山有大树,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
《登飞来峰》古诗鉴赏
《登飞来峰》古诗鉴赏《登飞来峰》古诗鉴赏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诗词注释1.飞来峰:有两说:一说在浙江绍兴城外的林山。
唐宋时其中有座应天塔。
传说此峰是从琅即郡东武县飞来的,故名飞来峰。
一说在今浙江杭州西湖灵隐寺前。
2.千寻塔:很高很高的塔。
寻,古时长度单位,八尺为寻。
3.闻说:听说。
4.浮云:在山间浮动的云雾。
望眼:视线。
5.缘:因为。
诗词译文听说在飞来峰极高的塔上,鸡鸣时分可看到旭日初升。
不怕浮云会遮住我的视线,只因为如今我身在最高层。
诗词鉴赏诗的第一句,诗人用“千寻”这一夸张的词语,借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
诗的第二句,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胸怀改革大志、对前途充满信心,成为全诗感情色彩的基调。
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写景议论抒情,使诗歌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
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贤的忧虑,而诗人却加上“不畏”二字。
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
前两句是全诗的精华,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人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
第三句“不畏”二字作峻语,气势夺人。
第四句用“身在最高层”拔高诗境,有高瞻远瞩的气概。
这首诗与一般的登高诗不同。
这首诗没有过多的写眼前之景,只写了塔高,重点是写自己登临高处的感受,寄寓“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哲理。
这与王之涣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相似。
前者表现一个政治变革家拨云见日、高瞻远瞩的思想境界和豪迈气概,后者表现要想取得更好的成绩,需要更加的努力的互勉或自励之意。
1/ 1。
王安石《登飞来峰》译文注释及考点分析
登飞来峰王安石(宋代)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译文登上飞来峰顶高高的塔,听说每天鸡鸣时分在这可以看到旭日升起。
不怕层层浮云遮挡我远望的视线,只因为如今我站在最高层。
注释飞来峰:有两说:一说在浙江绍兴城外的林山。
唐宋时其中有座应天塔。
传说此峰是从琅琊郡东武县飞来的,故名飞来峰。
一说在今浙江杭州西湖灵隐寺前。
千寻塔:很高很高的塔。
寻,古时长度单位,八尺为寻。
闻说:听说。
浮云:在山间浮动的云雾。
望眼:视线。
缘:因为。
创作背景公元1050年(宋仁宗皇祐二年)夏天,诗人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途经杭州时,写下此诗。
此时诗人只有三十岁,正值壮年,心怀壮志,正好借登飞来峰一抒胸臆,表达宽阔情怀。
赏析这首诗反映了诗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诗的第一句,诗人用“千寻”这一夸张的词语,借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
诗的第二句,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胸怀改革大志、对前途充满信心,成为全诗感情色彩的基调。
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写景议论抒情,使诗歌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
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贤的忧虑,而诗人却加上“不畏”二字。
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
后两句是全诗的精华,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人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
在写作手法上,起句写飞来峰的地势,有写峰上有千寻之塔,足见其高。
此句极写登临之高险。
承句写目极之辽远。
承句用典,《玄中记》云:“桃都山有大树,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
上有天鸡,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即鸣,天下鸡皆随之。
”以此验之,则“闻说鸡鸣见日升”七字,不仅言其目极万里,亦且言其声闻遐迩,颇具气势。
虽是铺垫之笔,亦不可等闲视之,实景语中的高唱。
且作者用事,深具匠心。
如典故中“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即鸣”,本是“先日出,后天鸡鸣”,但王安石不说“闻说日升听鸡鸣”,而说“闻说鸡鸣见日升”,则是“先鸡鸣,后日升”。
唐诗三百首登飞来峰原文与解析
唐诗三百首登飞来峰原文与解析唐诗三百首中的《登飞来峰》是一首以登山为主题的诗,描绘了作者登上飞来峰的壮丽景色和内心的感受。
本文将介绍《登飞来峰》的原文以及对其诗意的解析。
登飞来峰原文: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登飞来峰这首诗由杨万里所作,表达了登山所带来的豁达心境与亲近自然的体验。
以下是对《登飞来峰》的解析:
首句“飞来山上千寻塔”,以寺庙的塔楼作为描绘山的特征,体现了山峰的高耸与壮丽。
这里的“飞来山”是指浙江嘉兴的西南郊外的一座名为“飞来峰”的山,峰顶有一座古塔。
第二句“闻说鸡鸣见日升”,通过引入自然声音和景色,给读者带来强烈的真实感受。
鸡鸣和日升象征着新的一天的开始,是作者爬山所看到的景色。
第三句“不畏浮云遮望眼”,表达了作者面对困难与阻挡时的坚定与勇敢。
浮云是指环绕山峰的云雾,遮挡了眼前的视线,但作者并不畏惧。
最后一句“自缘身在最高层”,表明作者身处登山的最高处,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壮丽的风景。
同时,这句也可以理解为对个人修行的提醒,通过攀登峰顶,可以达到生命的最高层次。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登山的乐趣,并通过描述自然景观和内心感受,传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追求卓越的积极态度。
总结起来,《登飞来峰》通过描绘山峰、自然声音和景色,以及内心的感受,展示了登山带来的自由、豁达和内心的卓越。
这首诗以其简洁明了的语言和鲜明的意象感染了读者,成为了唐诗三百首中的经典之作。
登飞来峰课文
登飞来峰课文一、原文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二、字词注释1. 飞来峰- 即浙江绍兴城外的宝林山。
唐宋时其上有应天塔,俗称塔山。
古代传说此山自琅琊郡东武县(今山东诸城)飞来,故名。
2. 千寻- 极言塔高。
古以八尺为一寻,千寻也就是八千尺。
3. 闻说- 听说。
4. 浮云- 暗喻奸佞的小人。
在古代诗歌中,“浮云”常常被用来象征那些阻碍进步、蒙蔽真相的势力。
三、诗句赏析1.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 首句“飞来山上千寻塔”,诗人用“千寻”这一夸张的词语,极言塔的高峻。
飞来峰和千寻塔本就高耸入云,诗人先点明所登之处的地势之高。
“闻说鸡鸣见日升”,则是通过传说进一步烘托出塔的高险,听说在这儿听到鸡鸣就能看到太阳升起。
这两句诗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做了铺垫,诗人站在如此高的地方,视野必然开阔,心境也会有所不同。
2.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 这两句是全诗的精华所在。
“不畏浮云遮望眼”,诗人在这里表现出一种无所畏惧的气概。
“浮云”象征着那些在政治上反对变法的保守势力,他们就像浮云一样,企图遮蔽王安石变法的“望眼”,阻止变法的推行。
“自缘身在最高层”,诗人揭示出自己之所以不害怕被浮云遮住视线,是因为自己站得高,看得远。
这里既有对保守势力的蔑视,也表达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对变法充满信心的思想感情。
从哲理上来说,这两句诗也告诉人们,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才能不被眼前的困难和假象所迷惑。
四、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描写登飞来峰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同时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人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困难所蒙蔽,应该有长远的眼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五、写作背景王安石在宋仁宗皇祐二年(1050年)夏,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杭州,写下此诗。
当时他年仅三十岁,正值壮年,心怀大志,对政治有着自己的抱负。
他希望通过变法来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但是在推行变法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重重阻力,保守势力就像“浮云”一样。
《登飞来峰》原文及译文
《登飞来峰》原文及译文《登飞来峰》原文及译文《登飞来峰》思绪条贯,勾连紧密;天衣无缝,一气呵成;前后关照,浑然一体。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登飞来峰》原文及译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登飞来峰》原文:王安石〔宋代〕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登飞来峰》译文:登上飞来峰顶高高的塔,听说每天鸡鸣时分在这可以看到旭日升起。
不怕层层浮云遮挡我远望的视线,只因为如今我站在最高层。
《登飞来峰》赏析:这首诗反映了诗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诗的第一句,诗人用“千寻”这一夸张的词语,借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
诗的第二句,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胸怀改革大志、对前途充满信心,成为全诗感情色彩的基调。
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写景议论抒情,使诗歌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
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贤的忧虑,而诗人却加上“不畏”二字。
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
前两句是全诗的精华,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人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
在写作手法上,起句写飞来峰的地势,有写峰上有千寻之塔,足见其高。
此句极写登临之高险。
承句写目极之辽远。
承句用典,《玄中记》云:“桃都山有大树,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
上有天鸡,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即鸣,天下鸡皆随之。
”以此验之,则“闻说鸡鸣见日升”七字,不仅言其目极万里,亦且言其声闻遐迩,颇具气势。
虽是铺垫之笔,亦不可等闲视之,实景语中的'高唱。
且作者用事,深具匠心。
如典故中“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即鸣”,本是“先日出,后天鸡鸣”,但王安石不说“闻说日升听鸡鸣”,而说“闻说鸡鸣见日升”,则是“先鸡鸣,后日升”。
诗人用事,常有点化,此固不能以强求平仄,或用事失误目之,恐意有另指。
第三句“不畏”二字作峻语,气势夺人。
”浮云遮望眼”,用典。
据吴小如教授考证,西汉人常把浮云比喻奸邪小人,如《新语·慎微篇》:“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也。
登飞来峰原文翻译及赏析
登飞来峰原文翻译及赏析登飞来峰原文翻译及赏析登飞来峰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翻译译文飞来峰顶有座高耸入云的塔,听说鸡鸣时分可以看见旭日升起。
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只因为我站在飞来峰顶,登高望远心胸宽广。
注释(1)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中华书局1959年版)。
飞来峰:即浙江绍兴城外的宝林山。
唐宋时其上有应天塔,俗称塔山。
古代传说此山自琅琊郡东武县(今山东诸城)飞来,故名。
(2)千寻:极言塔高。
古以八尺为一寻,形容高耸。
(3)不畏:反用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句意。
(4)浮云:暗喻奸佞的小人。
汉陆贾《新语》:“邪臣蔽贤,犹浮云之障白日也。
”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5)缘:因为。
(6)眼:视线。
(7)塔:铁塔。
(8)最高层:最高处。
又喻自己是皇帝身旁的最高决策层。
〔9〕鸡鸣见日升:鸡鸣时可以望见太阳升起。
赏析这首诗的第一句,诗人用“千寻”这一夸张的词语,借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
诗的第二句,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胸怀改革大志、对前途充满信心,成为全诗感情色彩的基调。
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写景议论抒情,使诗歌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
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贤的忧虑,而诗人却加上“不畏”二字。
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
这两句是全诗的精华,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人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
在写作手法上,起句写飞来峰的地势。
峰在绍兴市区,而峰上更有应天塔,登塔可俯瞰全城,足见其高。
此句极写登临之高险。
承句写目极之辽远。
承句用典,《玄中记》云:“桃都山有大树,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
上有天鸡,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即鸣,天下鸡皆随之。
”以此验之,则“闻说鸡鸣见日升”七字,不仅言其目极万里,亦且言其声闻遐迩,颇具气势。
王安石的 《登飞来峰》原文与赏析
王安石的《登飞来峰》原文与赏析
原文: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译文:
飞来峰上一座高高的塔,站在上面可以看见旭日东升。
不怕层层浮云遮挡我的视线,只因为如今我身在最高层。
赏析:
这首诗是王安石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杭州,写下此诗。
当时他只有三十岁,正值壮年,心怀壮志,在途经杭州时,有感而发。
诗的构思是针对时政的,前两句写景,景象壮丽,气势磅礴,不涉时事,但含蕴丰富,为全诗奠定了基调。
他通过描写登飞来峰的所见所感,含蓄地表达了作者不畏艰难,立志革新的政治抱负,以及高瞻远瞩、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豪情壮志的思想感情。
登飞来峰 全文及注释
登飞来峰全文及注释登飞来峰,又称“上山”,是中国古代文学名篇之一,作者为唐代文学家孟浩然。
这篇诗写了一位旅人攀登飞来峰的过程,通过山峰的景色和作者的感悟,表达了人与自然的融合和对人生的思考。
下面是原文及注释:登飞来峰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注释】飞来山:飞来峰,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风景名胜区,是杭州十景之一。
千寻塔:这里指的是飞来峰的腰间有一座高塔。
千寻是指十百千等数字。
闻说鸡鸣见日升:听说是鸡鸣能够看到日出。
这句话是说登上山顶可以欣赏到美丽的日出。
不畏浮云遮望眼:虽然云彩可能会遮挡视线,但是作者并不害怕,依然能够看到风景。
自缘身在最高层:作者身在最高的层次,因此可以欣赏到其他人无法看到的美景。
才下□□渡头时,船行动,见顶□□。
楼观夜色欲朦胧,登上山顶时,船行动,看到山顶时,已是白天亮了。
千岩万壑路不定,迷花□乱,目眩神驰。
在千岩万壑中,道路曲折,花草参差,让人目眩神驰。
纵使将心比□□,莫那比,也须向途中决断。
【注释】才下□□渡头时:刚刚下了渡船。
见顶□□:看到山顶,本句缺字。
楼观夜色欲朦胧:原诗此句为“楼船夜渡,眼前犹见,回顾向来萧瑟处。
”此处以作者生活经验进行补充:船在夜色中渡过了湖。
纵使将心比□□:即使把心一比较,也就是冷静思考一下。
莫那比:这里是音节呼应,表示不应该再比较了。
也须向途中决断:也必须做出决断。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台如积□。
千峰万壑雪浪浪,□石穿空□并下。
山河破痕图□□,身世浮云变幻读。
今我来思江南岸,恰似行舟在静湖。
【注释】初闻征雁已无蝉:刚刚听到南方的候鸟准备迁徙的消息,意味着秋天已经来临,蝉虫不再鸣叫。
百尺楼台如积□:楼台高达百尺,如同积雪一般洁白。
千峰万壑雪浪浪:千峰和万壑像是连绵不绝的雪浪。
□石穿空□并下:忽略冗余文字。
山河破痕图□□:山河之间的破碎痕迹,说明历史的变迁。
身世浮云变幻读:人的身世如同浮云一般变幻不定。
今我来思江南岸:现在我怀念江南的岸边。
《登飞来峰》原文书下注释赏析
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飞来峰:有两说:一说在浙江绍兴城外的林山。
唐宋时其中有座应天塔。
传说此峰是从琅即郡东武县飞来的,故名飞来峰。
一说在今浙江杭州西湖灵隐寺前。
千寻塔:很高很高的塔。
寻,古时长度单位,八尺为寻。
(2)闻说:听说。
(3)浮云:在山间浮动的云雾。
望眼:视线。
(4)缘:因为。
赏析这首诗写于宋仁宗皇二年(1050年),王安石当时三十岁,年富力强,雄心勃勃。
当时他已由鄞县县令改任舒州通判。
此诗反映了诗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诗的第一句,诗人用“千寻”这一夸张的词语,借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
诗的第二句,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胸怀改革大志、对前途充满信心,成为全诗感情色彩的基调。
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写景议论抒情,使诗歌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
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贤的忧虑,而诗人却加上“不畏”二字。
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
前两句是全诗的精华,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人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
在写作手法上,起句写飞来峰的地势,有写峰上有千寻之塔,足见其高。
此句极写登临之高险。
承句写目极之辽远。
承句用典,《玄中记》云:“桃都山有大树,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
上有天鸡,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即鸣,天下鸡皆随之。
”以此验之,则“闻说鸡鸣见日升”七字,不仅言其目极万里,亦且言其声闻遐迩,颇具气势。
虽是铺垫之笔,亦不可等闲视之,实景语中的高唱。
且作者用事,深具匠心。
如典故中“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即鸣”,本是“先日出,后天鸡鸣”,但王安石不说“闻说日升听鸡鸣”,而说“闻说鸡鸣见日升”,则是“先鸡鸣,后日升”。
诗人用事,常有点化,此固不能以强求平仄,或用事失误目之,恐意有另指。
第三句“不畏”二字作峻语,气势夺人。
”浮云遮望眼”,用典。
王安石《登飞来峰》赏析
王安石《登飞来峰》赏析
赏析《登飞来峰》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1、这是一首哲理诗,一、二句作者用“千寻”突出塔之高,为下文作铺垫。
2、“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突出强调了飞来峰的高峻,为下文的哲理表达作铺垫。
3、“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两句与杜甫的哪两句诗在表达上有异曲同工之妙?简要说说本诗中这两句包含着怎样的哲理?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哲理: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
或者登高才能望远,人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
4、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
眼前的困难,障碍、挫折等。
5、最后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借景抒情;作者表明自己站得高,看得远,不怕对改革的非议、阻挠,具有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6、赏析“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
引用典故,浮云遮蔽日月比喻奸邪小人在皇帝面前对贤臣进行挑拨离间,让皇帝受到蒙蔽。
借景抒情,作者表明自己站得高,看得远,不怕对改革的非议阻挠,具有勇往无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7、“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胸怀改革大志,对前途充满信心的情怀。
尚萍。
古诗词鉴赏《登飞来峰》
古诗词鉴赏《登飞来峰》登飞来峰宋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注释飞来峰:有两说:一说在浙江绍兴城外的林山。
唐宋时其中有座应天塔。
传说此峰是从琅即郡东武县飞来的,故名飞来峰。
一说在今浙江杭州西湖灵隐寺前。
千寻塔:很高很高的塔。
寻,古时长度单位,八尺为寻。
闻说:听说。
浮云:在山间浮动的云雾。
望眼:视线。
缘:因为。
赏析这首诗写于宋仁宗皇二年(1050年),王安石当时三十岁,年富力强,雄心勃勃。
当时他已由鄞县县令改任舒州通判。
此诗反映了诗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诗的第一句,诗人用“千寻”这一夸张的词语,借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
诗的第二句,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胸怀改革大志、对前途充满信心,成为全诗感情色彩的基调。
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写景议论抒情,使诗歌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
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贤的忧虑,而诗人却加上“不畏”二字。
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
前两句是全诗的精华,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人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
在写作手法上,起句写飞来峰的地势,有写峰上有千寻之塔,足见其高。
此句极写登临之高险。
承句写目极之辽远。
承句用典,《玄中记》云:“桃都山有大树,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
上有天鸡,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即鸣,天下鸡皆随之。
”以此验之,则“闻说鸡鸣见日升”七字,不仅言其目极万里,亦且言其声闻遐迩,颇具气势。
虽是铺垫之笔,亦不可等闲视之,实景语中的高唱。
且作者用事,深具匠心。
如典故中“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即鸣”,本是“先日出,后天鸡鸣”,但王安石不说“闻说日升听鸡鸣”,而说“闻说鸡鸣见日升”,则是“先鸡鸣,后日升”。
诗人用事,常有点化,此固不能以强求平仄,或用事失误目之,恐意有另指。
第三句“不畏”二字作峻语,气势夺人。
”浮云遮望眼”,用典。
登飞来峰的诗意与解释
登飞来峰的诗意与解释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
世人又称王荆公。
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登飞来峰的诗意,方便大家学习。
本文背景:公元1050年(宋仁宗皇祐二年)夏天,诗人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途经杭州时,写下此诗。
此时诗人只有三十岁,正值壮年,心怀壮志,正好借登飞来峰一抒胸臆,表达宽阔情怀。
原文:《登飞来峰》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飞来山一作: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注释:飞来峰:有两说:一说在浙江绍兴城外的林山。
唐宋时其中有座应天塔。
传说此峰是从琅即郡东武县飞来的,故名飞来峰。
一说在今浙江杭州西湖灵隐寺前。
千寻塔:很高很高的塔。
寻,古时长度单位,八尺为寻。
闻说:听说。
浮云:在山间浮动的云雾。
望眼:视线。
缘:因为。
诗意:登上飞来峰顶高高的塔,听说每天鸡鸣时分在这可以看到旭日升起。
不怕层层浮云遮挡我远望的视线,只因为如今我站在最高层。
鉴赏:这首诗反映了诗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诗的第一句,诗人用“千寻”这一夸张的词语,借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
诗的第二句,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胸怀改革大志、对前途充满信心,成为全诗感情色彩的基调。
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写景议论抒情,使诗歌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
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贤的忧虑,而诗人却加上“不畏”二字。
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
前两句是全诗的精华,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人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
在写作手法上,起句写飞来峰的地势,有写峰上有千寻之塔,足见其高。
此句极写登临之高险。
承句写目极之辽远。
承句用典,《玄中记》云:“桃都山有大树,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
登飞来峰字词翻译
(1)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中华书局1959年版)。
飞来峰:即浙江绍兴城外的宝林山。
唐宋时其上有应天塔,俗称塔山。
古代传说此山自琅琊郡东武县(今山东诸城)飞来,故名。
(2)千寻:极言塔高。
古以八尺为一寻,形容高耸。
(3)不畏:反用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句意。
(4)浮云:暗喻奸佞的小人。
汉陆贾《新语》:“邪臣蔽贤,犹浮云之障白日也。
”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5)缘:因为。
(6)眼:视线。
(7)塔:铁塔。
(8)最高层:最高处。
又喻自己是皇帝身旁的最高决策层。
〔9〕鸡鸣见日升:鸡鸣时可以望见太阳升起。
〔10〕寻:长度单位,古代八尺为一寻;〔11〕闻:听;〔12〕畏:畏惧,害怕;〔13〕遮望眼:遮住远望的视线;登飞来峰作者: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注释(1)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中华书局1959年版)。
飞来峰:即浙江绍兴城外的宝林山。
唐宋时其上有应天塔,俗称塔山。
古代传说此山自琅琊郡东武县(今山东诸城)飞来,故名。
(2)千寻:极言塔高。
古以八尺为一寻,形容高耸。
(3)不畏:反用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句意。
(4)浮云:暗喻奸佞的小人。
汉陆贾《新语》:“邪臣蔽贤,犹浮云之障白日也。
”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5)缘:因为。
(6)眼:视线。
(7)塔:铁塔。
(8)最高层:最高处。
又喻自己是皇帝身旁的最高决策层。
〔9〕鸡鸣见日升:鸡鸣时可以望见太阳升起。
译文飞来峰顶有座高耸入云的塔,听说鸡鸣时分可以看见旭日升起。
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只因为我站在飞来峰顶,登高望远心胸宽广。
教材分析《登飞来峰》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所作,前两句写飞来峰塔的形象,后两句写登飞来峰塔的感想。
此时的王安石正是初涉官场,年少气盛,抱负不凡,正好借飞来峰之千寻塔来抒发自己胸怀壮志寄托远大的理想。
登飞来峰的诗意与译文
登飞来峰的诗意与译文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
世人又称王荆公。
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登飞来峰的诗意,方便大家学习。
本文背景:公元1050年(宋仁宗皇祐二年)夏天,诗人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途经杭州时,写下此诗。
此时诗人只有三十岁,正值壮年,心怀壮志,正好借登飞来峰一抒胸臆,表达宽阔情怀。
原文:《登飞来峰》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飞来山一作: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注释:飞来峰:有两说:一说在浙江绍兴城外的林山。
唐宋时其中有座应天塔。
传说此峰是从琅即郡东武县飞来的,故名飞来峰。
一说在今浙江杭州西湖灵隐寺前。
千寻塔:很高很高的塔。
寻,古时长度单位,八尺为寻。
闻说:听说。
浮云:在山间浮动的云雾。
望眼:视线。
缘:因为。
诗意:登上飞来峰顶高高的塔,听说每天鸡鸣时分在这可以看到旭日升起。
不怕层层浮云遮挡我远望的视线,只因为如今我站在最高层。
鉴赏:这首诗反映了诗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诗的第一句,诗人用“千寻”这一夸张的词语,借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
诗的第二句,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胸怀改革大志、对前途充满信心,成为全诗感情色彩的基调。
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写景议论抒情,使诗歌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
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贤的忧虑,而诗人却加上“不畏”二字。
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
前两句是全诗的精华,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人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
在写作手法上,起句写飞来峰的地势,有写峰上有千寻之塔,足见其高。
此句极写登临之高险。
承句写目极之辽远。
承句用典,《玄中记》云:“桃都山有大树,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刘苏红
• 登飞来峰
• 宋代:王安石
•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飞来 山 一作:飞来峰)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只缘 一作:自缘)
• 注释 飞来峰:有两说:一说在浙江绍兴城外的 林山。唐宋时其中有座应天塔。传说此峰 是从琅即郡东武县飞来的,故名飞来峰。 一说在今浙江杭州西湖灵隐寺前。
• 第二句“闻说鸡鸣见日升”的“闻说”,就是“听 说”。作者说:我登上飞来峰顶高高的塔,听说每 天黎明鸡叫的时候,在这儿可以看见太阳升起。
• 第三、四句写自己身在塔的最高层,站得高自然看 得远,眼底的景物可以一览无余,不怕浮云把视线 遮住。 “只缘身在最高层”的“缘”,当“因为”、
“由于”讲。我们不要小看这首登高游览的小诗, 它体现了诗人的理想和抱负。
千寻塔:很高很高的塔。寻,古时长度单 位,八尺为寻。 闻说:听说。 浮云:在山间浮动的云雾。望眼:视线。 缘:因为。▲
• 韵译 听说在飞来峰极高的塔上,鸡鸣时分可看 到旭日初升。
不怕浮云会遮住我的视线,只因为如今我 身在最高层。
• 第一句“飞来峰上千寻塔”,八尺是一寻,千寻塔 是极言塔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