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2.1曲线与方程2.1.2求曲线的方程学案新人教A版选修2_1
新课标人教B版高中数学选修2-1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教案
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2.1曲线与方程2.1.1曲线与方程 2.1.2求曲线的轨迹方程一、教学目标(一)知识教学点使学生掌握常用动点的轨迹以及求动点轨迹方程的常用技巧与方法.(二)能力训练点通过对求轨迹方程的常用技巧与方法的归纳和介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方面知识的能力.(三)学科渗透点通过对求轨迹方程的常用技巧与方法的介绍,使学生掌握常用动点的轨迹,为学习物理等学科打下扎实的基础.二、教材分析1.重点:求动点的轨迹方程的常用技巧与方法.(解决办法:对每种方法用例题加以说明,使学生掌握这种方法.)2.难点:作相关点法求动点的轨迹方法.(解决办法:先使学生了解相关点法的思路,再用例题进行讲解.)教具准备: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资料。
教学设想: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严谨的学习态度,培养积极进取的精神.三、教学过程学生探究过程:(一)复习引入大家知道,平面解析几何研究的主要问题是:(1)根据已知条件,求出表示平面曲线的方程;(2)通过方程,研究平面曲线的性质.我们已经对常见曲线圆、椭圆、双曲线以及抛物线进行过这两个方面的研究,今天在上面已经研究的基础上来对根据已知条件求曲线的轨迹方程的常见技巧与方法进行系统分析.(二)几种常见求轨迹方程的方法1.直接法由题设所给(或通过分析图形的几何性质而得出)的动点所满足的几何条件列出等式,再用坐标代替这等式,化简得曲线的方程,这种方法叫直接法.例1(1)求和定圆x2+y2=k2的圆周的距离等于k的动点P的轨迹方程;(2)过点A(a,o)作圆O∶x2+y2=R2(a>R>o)的割线,求割线被圆O截得弦的中点的轨迹.对(1)分析:动点P的轨迹是不知道的,不能考查其几何特征,但是给出了动点P的运动规律:|OP|=2R 或|OP|=0.解:设动点P(x,y),则有|OP|=2R或|OP|=0.即x2+y2=4R2或x2+y2=0.故所求动点P的轨迹方程为x2+y2=4R2或x2+y2=0.对(2)分析:题设中没有具体给出动点所满足的几何条件,但可以通过分析图形的几何性质而得出,即圆心与弦的中点连线垂直于弦,它们的斜率互为负倒数.由学生演板完成,解答为:设弦的中点为M(x,y),连结OM,。
高中数学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2.1-2.1.2求曲线的方程课件新人教A版选修2-1
[变式训练] 已知定长为 6 的线段,其端点 A、B 分 别在 x 轴、y 轴上移动,线段 AB 的中点为 M,求 M 点 的轨迹方程.
解:作出图象如图所示,根据直角 三角形的性质可知 |OM|=12|AB|=3.
1.常见的求曲线方程的方法
(1)直译法:根据形成轨迹的几何条件和 Nhomakorabea形性质, 获得动点满足的等量关系,并直接将这种关系“翻译” 成关于 x,y 的等式,从而得到曲线的轨迹方程的方法, 称之为直译法.
解:如图所示,取直线 l 为 x 轴,过点 F 且垂直于直 线 l 的直线为 y 轴,建立坐标系 xOy.
设点 M(x,y)是曲线上任意一点, 作 MB⊥x 轴,垂足为 B,那么点 M 属 于集合 P={M||MF|-|MB|=2}.
[变式训练] 已知在直角三角形 ABC 中,角 C 为直 角,点 A(-1,0),点 B(1,0),求满足条件的点 C 的轨 迹方程.
解:如图,设 C(x,y), 则A→C=(x+1,y),B→C=(x-1,y). 因为∠C 为直角, 所以A→C⊥B→C,即A→C·B→C=0.
类型 2 定义法求曲线方程 [典例 2] 已知圆 C:(x-1)2+y2=1,过原点 O 作圆 的任意弦,求所作弦的中点的轨迹方程. 解:如图,设 OQ 为过 O 点的 一条弦,P(x,y)为其中点,则 CP⊥OQ, 设 M 为 OC 的中点,则 M 的坐标为12,0.
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知识提炼·梳理]
1.解析几何研究的主要问题 (1)根据已知条件,求出曲线的方程. (2)通过曲线的方程,研究曲线的性质.
2.求曲线的方程的步骤
类型 1 直接法求曲线方程(自主研析)
[典例 1] 已知一条直线 l 和它上方的一个点 F,点 F 到 l 的距离是 2.一条曲线也在 l 的上方,它上面的每一点 到 F 的距离减去到 l 的距离的差都是 2,建立适当的坐标 系,求这条曲线的方程.
2019_2020学年高中数学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2.1.1曲线与方程2.1.2求曲线的方程课件新人教A版选修2_1
2.求曲线的方程的步骤
■名师点拨 如果题目中没有确定平面直角坐标系,应首先建立适当的平面直 角坐标系,坐标系建立适当,所得方程也较为简单.
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x2+y2=1(x>0)表示的曲线是单位圆.( × ) (2)若点 M(x,y)的坐标是方程 f(x,y)=0 的解,则点 M 在曲线 f(x,y) =0 上.( √ ) (3)方程 y=x 与方程 y=xx2表示同一曲线.( × )
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2.1 曲线与方程
2.1.1 曲线与方程 2.1.2 求曲线的方程
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考点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了解曲线与方程的概念,
理解曲线上的点与方程的解之间的 曲线与
一一对应关系, 方程
领会“曲线的方程”与“方程的曲
数学抽象
线”的含义
求曲线 掌握求轨迹方程建立坐标系的一般 逻辑推理、
即xy00==4--2y-,x,(* *) 将(* *)代入(*),得(-2-x)-2(4-y)+3=0, 即 x-2y+7=0. 答案:x-2y+7=0
1.下列各组方程表示相同曲线的是( ) A.y=x 与 y= x2 B.y=x2 与 y=|x| C.(x-1)2+(y+2)2=0 与(x-1)(y+2)=0 D.y= x2与 y=|x| 解析:选 D.A 中 y=x 表示直线,y= x2=|x|表示两条射线;B 中 y=x2 表示抛物线,y=|x|表示两条射线;C 中前者表示一个点,后 者表示两条直线 x=1 和 y=-2.故选 D.
(2)相关点法(代入法) 有些问题中,其动点满足的条件不便用等式列出,但动点是随着 另一动点(称之为相关点)而运动的.如果相关点所满足的条件是 明显的,或是可分析的,这时我们可以用动点坐标表示相关点坐 标,根据相关点所满足的方程即可求得动点的轨迹方程,这种求 轨迹的方法叫做相关点法或代入法.
高中数学 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2.1圆锥曲线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2-1
第2章圆锥曲线与方程2.1 圆锥曲线二、预习指导1.预习目标(1)认识用平面截圆锥面得到的各种曲线;(2)掌握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3)会根据不同的已知条件,利用圆锥曲线的定义判断动点的轨迹.2.预习提纲(1)查找有关轨迹的概念,回答下列问题:①平面内到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____________;②平面内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____________;③空间中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____________.(2)阅读教材选修4-1的71页到78页,教材选修2-1的25页到27页写下列空格:①一个平面截一个圆锥面,改变平面的位置,可得到如下图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平面内到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_____等于常数(__________)的点的轨迹叫做椭圆,两个定点叫做椭圆的焦点,两焦点间的距离叫做椭圆的__________;③平面内到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____________等于常数(______________)的点的轨迹叫做双曲线,两个定点叫做双曲线的焦点,两焦点间的距离叫做双曲线的焦距;④平面内到一个定点F和一条定直线l(________________)的距离________的点的轨迹叫做抛物线,定点F叫做抛物线的焦点,定直线l叫做抛物线的_________.(3)阅读课本例1,动手实践借助细绳画椭圆,结合课本27页习题2.1第3题,动手实践借助拉链画双曲线,并说明理由,以此加深对椭圆、双曲线定义的认识.3.典型例题例1 动点P(x,y)与两个定点A(-2,0)、B(2,0)构成的三角形周长为10.(1)试证:动点P在一个椭圆上运动;(2)写出这个椭圆的焦点坐标.分析:找动点P满足的条件,利用圆锥曲线的定义.解:(1)由题意得:PA+PB+AB=10,AB=4,故PA+PB=6>4.由椭圆的定义得:动点P在以A(-2,0)、B(2,0)为焦点的椭圆上运动.(2)由(1)得:这个椭圆的两个焦点坐标为A(-2,0)、B(2,0).点评:在圆锥曲线(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中,条件都有特定的限制,如在具体问题中不加以判断,会造成错解.如本题中PA+PB=6>4是十分必要的.在椭圆的定义中,PF1+PF2等于常数,常数大于F1F2的判断是必不可少的.若常数等于F 1F 2,则轨迹是线段F 1F 2;若常数小于F 1F 2,则不表示任何图形.在双曲线的定义中,注意两个限制:一是常数小于F 1F 2,二是差的绝对值,两者缺一不可.若PF 1-PF 2是正常数且常数小于F 1F 2,则点的轨迹是双曲线以F 2为焦点的一支;若PF 2-PF 1是正常数且常数小于F 1F 2,则点的轨迹是双曲线以F 1为焦点的一支;若|PF 1-PF 2|是常数且等于F 1F 2,则点的轨迹是两条射线;若PF 1-PF 2是常数且等于F 1F 2,则点的轨迹是以F 2为端点与F 1F 2同向的射线;若PF 2-PF 1是常数且等于F 1F 2,则点的轨迹是以F 1为端点与F 1F 2反向的射线. 在抛物线的定义中,当点F 在直线l 上时,则点P 的轨迹是过点F 与直线l 垂直的直线.例2 已知圆()221:31C x y ++=和圆()222:39C x y -+=,动圆M 同时与圆C 1及圆C 2相外切,试问动圆圆心M 在怎样的曲线上运动?分析:两圆外切,则圆心距等于半径之和.解: 设动圆的半径为R ,则由动圆M 同时与圆C 1及圆C 2相外切得:1213MC R MC R =+⎧⎨=+⎩ 消去R 得:MC 2-MC 1=2,故可知动点M 到两定点C 1,C 2的距离之差是常数2.由双曲线的定义得:动圆圆心M 在双曲线的一支(左边的一支)上运动.点评:本题由于动点M 到两定点C 1,C 2的距离之差是常数,而不是差的绝对值为常数,因此其轨迹只能是双曲线的一支.这一点在应用过程中要特别注意.4.自我检测(1)已知点A (1,0)、B (-1,0),动点P 满足:PA +PB =4,则动点P 的轨迹是__ .(2)已知点A (-2,0)、B (2,0),动点M 满足:|MA -MB |=2,则动点M 的轨迹是 ____ ,其两个焦点分别为 .(3)已知定点A (1,0)和定直线l :x = -3,若点N 到定点A 与到定直线l 的距离相等,则点N 的轨迹是 ,其焦点为 ,准线为 .(4)已知点A (-2,0)、B (2,0),动点M 满足:|MA -MB |=4,则动点M 的轨迹是 _.(5)在△ABC 中,B (0,-3),C (0,3),且AB ,BC ,AC 成等差数列,试证:点A 在以B 、C 为焦点的椭圆上运动.三、课后巩固练习A 组1.用合适的选项填写下列轨迹 ( 要求只填写序号 )①直线;②圆;③椭圆;④双曲线;⑤双曲线的一支;⑥抛物线;⑦线段(1)动点P 到两定点F 1(-4,0)、F 2(4,0)的距离和是8,则动点P 的轨迹为_______; (2)已知椭圆的焦点为F 1、F 2,P 是椭圆上的一个动点,如果延长F 1P 到Q ,使得PQ =PF 2,那么动点Q 的轨迹是_________;(3)动点P 到直线x +4=0的距离减去它到M (2,0)的距离之差等于2,则动点P 的轨迹是___________;(4)经过定圆外一定点,并且与定圆外切的动圆圆心的轨迹是__________.2.已知O (0,0)、A0)为平面内两个定点,动点P 满足:PO +PA =2,求动点P 的轨迹.3.在△ABC 中,a ,b ,c 分别是内角A ,B ,C 的对边,且b ,a ,c 成等差数列,b ≥c .已知顶点B 、C 的坐标为B (-1,0),C (-1,0).试证:点A 在以B 、C 为焦点的左半椭圆上运动.4.在△ABC 中,A 为动点,(,0)(,0)(0)22a a B C a ->、为定点,且满足:1s i n s i n s i n 2C B A -=,试问动点A 在怎样的曲线上运动?B 组5.圆O 1与圆O 2的半径分别为1和2,O 1O 2=4,动圆与圆O 1内切而与圆O 2外切,则动圆圆心的轨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6.已知定点A (-3,3)和定直线l :x =-3,若点N 到定点A 与到定直线l 的距离相等,则点N 的轨迹是 .7.已知圆的方程为22100x y +=,点A 的坐标为(-6,0),M 是圆O 上的任意一点,AM 的垂直平分线交OM 于点P ,试证明:点P 在以A 、O 为焦点的椭圆上运动.C 组8.已知A(0,7)、B(0,-7)、C(12,2),以C 为一个焦点作过A 、B 的椭圆,记椭圆的另一个焦点为F ,证明:点F 在以A(0,7)、B(0,-7)为焦点的双曲线的一支上运动.9.已知两个同心圆,其半径分别为R ,r (R >r ),AB 为小圆的一条定直径,求证:以大圆切线为准线,且过A 、B 两点的抛物线的焦点F 在以A 、B 为焦点的椭圆上.10.若一个动点P (x ,y )到定点F 1(-1,0),F 2(1,0)距离之和为定值m (m ≥0),试讨论点P 的轨迹.题号我们身边的圆锥曲线圆锥曲线的发现确实是一个伟大的发现.在笛卡尔直角坐标系中,这些曲线的方程是二次方程,所以圆锥曲线又叫做二次曲线.对于二次曲线的价值大概还没有人会估计得过高.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处处都有圆锥曲线.例如,我们的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是椭圆,太阳系的其他行星的运行轨道都是椭圆.这个事实是由开普勒第一定律确定的,之所以沿着椭圆轨道运动,是因为每一个行星在每一个瞬间都有不超过某一个值的速度.事实证明,假如这个速度过大了,运动就会沿着抛物线或双曲线轨道运行.相对于一个静止的物体,并按照万有引力定律受它吸引的物体运动,不可能有任何其他的轨道.因此,二次曲线实际上是以我们的宇宙为基础的.又如,如果让抛物线绕其轴旋转,就得到一个叫做旋转抛物面的曲面.在抛物面的轴上,有一个具有美妙性质的焦点,任何一条通过该点的直线由抛物面上反射出来之后,在指向上都平行于抛物面的轴.而这意味着如果把探照灯做成抛物面的形状,并且把灯泡放在焦点上,那么从抛物面上反射回来的所有光线就形成一束平行光束.这显然是一个很大的优点,因为正是这样一束光线在空间中,甚至于在离光源距离相当大的情况下,很少扩散.当然,实际上我们得不到理想的平行光束,因为灯泡不是一个点,但对于实用的目的来说,只要接近于这样的光束就够了.天文望远镜上的反射镜也是利用抛物面的形状制作的.它的作用刚好和探照灯的作用相反:探照灯的反射镜把光线反射到空间,天文望远镜的反射面则把来自宇宙的光线聚焦到自己的焦点上.只要用放大镜组瞄准这个焦点就行了,这样,我们就会得到聚焦到其光线的那个星球的信息,这比肉眼观察所能提供的信息要多得多.那条不穿过双曲线的对称轴叫做双曲线的虚轴.如果使双曲线绕这条轴旋转,那么,形成的曲面(这样的曲面称为单叶双曲面)也有许多实际用处.单叶双曲面是直纹曲面.上面有两组母直线族,各组内母线彼此不相交,而与另一组母线永远相交.正是这种性质在技术中得到了应用.例如,用直立木杆造水塔,如果把这些杆垂直地放置,那就只能得到一个很不牢固的建筑物,他会因为非常小的负荷而损坏.如果立杆时,使他们构成一个单叶双曲面(就是两组母线族),并使他们的交点处连接在一起,就会得到一个非常轻巧而又非常坚固的建筑物.许多化工厂或热电厂的冷却塔就是利用了这个原理.在尝试解决古代名题的过程中,所发现的各种美妙曲线远不限于螺线,蚌线和圆锥曲线.可是,不管找到了多少美妙的曲线,他们还是解决不了古代名题.要知道,正像我们还记得的那样,要求不只是解出这些名题,而是除了直尺和圆规外,不准利用其他任何工具.而仅仅利用这两种工具能否解决其中任何一个问题呢?这个问题该如何回答呢?如果这个答案存在的话,对这个问题给与肯定的回答,原则上显得比给与否定的回答更容易,只不过需要尝试才能找到这个答案.经过或多或少接连不断的寻找,这种题解通常可以找到.在题解不存在的情况下,事情则难办的多.这时,只停留在普通的几何直观上,几乎不可能得到所需要的答案.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对问题进行精确的代数分析,以便归结为完成某些代数方程的不可能性证明解答这个问题的不可能性.这样,就要求助于代数!2.1 圆锥曲线自我检测(1)以A,B为焦点的椭圆 (2) 以A,B为焦点的双曲线,A(-2,0)、B(2,0) (3)抛物线,A(1,0) ,l:x= -3 (4) 以A,B为端点的两条射线(5)因为AB,BC,AC成等差数列,所以AB+AC =2BC=12>BC,因此点A在以B、C为焦点的椭圆上运动.课后巩固练习A组1.(1)⑦;(2)②;(3)⑥;(4)⑤ 2.以O,A为焦点的椭圆3.证明略 4.点A在以B,C为焦点的双曲线的右支上B组5.以O1,O2为焦点的双曲线的一支 6.过点A且垂直于l的直线7.8.证明略C组9.证明略10.当m<2时,轨迹不存在;当m=2是,轨迹是以F1F2为端点的线段;当m>2时,轨迹是以F1F2为焦点的椭圆。
高中数学 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2.1 曲线与方程(2)教案 新人教A版选修2-1(2021年整
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高中数学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2.1 曲线与方程(2)教案新人教A版选修2-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高中数学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2.1 曲线与方程(2)教案新人教A版选修2-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高中数学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2.1 曲线与方程(2)教案新人教A 版选修2-1的全部内容。
曲线与方程(2)上课时间: 上课班级: 高二 ( ) 学时: 1课时 教学目标:1. 求曲线的方程;2。
通过曲线的方程,研究曲线的性质.教学重难点:掌握相关点法求动点的轨迹方法导 学 过 程学 习 体会任务1:预习课本6760P P -页,根据课本内容填空 复习1:已知曲线C 的方程为 22y x = ,曲线C 上有点(1,2)A ,A 的坐标是不是22y x = 的解?点(0.5,)t 在曲线C 上,则t =___ .复习2:曲线(包括直线)与其所对应的方程(,)0f x y =之间有哪些关系?探究:圆心C 的坐标为(6,0),半径为4r =,求此圆的方程.问题:此圆有一半埋在地下,求其在地表面的部分的方程.探究:(1)若4AB =,如何建立坐标系求AB 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2)若4=AB ,点A 与点B 分别在x 轴和y 轴上运动,求线段AB 中点的轨迹方程任务2:认真理解曲线的方程、方程的曲线的定义完成下列例题例1 有一曲线,曲线上的每一点到x轴的距离等于这点到A的距离的2倍,试求曲线的方程.(0,3)变式:现有一曲线在x轴的下方,曲线上的每一点到x轴的距离减去这点到点(0,2)A,的距离的差是2,求曲线的方程.小结:点(,)P a b到x轴的距离是;点(,)P a b到y轴的距离是 ;点)aP到直线10,(b+-=的距离是.x y例2。
2021_2022高中数学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1曲线与方程2求曲线的方程3课件新人教A版选修2
2.1 曲线与方程
2.1.2 求曲线的方程
【学习要求】 1.掌握求轨迹方程时建立坐标系的一般方法,熟悉求曲线方程
的四个步骤以及利用方程研究曲线五个方面的性质. 2.掌握求轨迹方程的几种常用方法. 【学法指导】
通过建立直角坐标系得到曲线的方程,从曲线方程研究曲线的 性质和位置关系,进一步感受坐标法的作用和数形结合思想.
因为曲线在 x 轴的上方,所以 y>0. 虽然原点 O 的坐标(0,0)是这个方程的解,但不属于已知曲线, 所以曲线的方程应是 y=18x2 (x≠0). 小结 (1)求曲线方程时,建立的坐标系不同,得到的方程也 不同.
(2)求曲线轨迹方程时,一定要注意检验方程的解与曲线上点 的坐标的对应关系,对于坐标适合方程但又不在曲线上的点 应注意剔除.
例 2 讨论方程 y2=1-x2x (x≥0)的曲线性质,并画出图形. 解 (1)范围:∵y2≥0,又 x2≥0,∴1-x>0. 解得 x<1,∴0≤x<1. 又当 x=0 时,y=0,∴曲线过原点. 当 x→1 时,y2→+∞,∴y2≥0. 综上可知,曲线分布在两平行直线 x=0 和 x=1 之间.
当堂检测
1.在△ABC 中,若 B、C 的坐标分别是(-2,0)、(2,0),BC
边上的中线的长度为 5,则 A 点的轨迹方程是 ( D )
AHale Waihona Puke x2+y2=5B.x2+y2=25
C.x2+y2=5 (y≠0) D.x2+y2=25 (y≠0)
解析 BC 的中点为原点,BC 边上的中线长为 5,即 OA =5.设 A(x,y),则有 x2+y2=25 (y≠0).
知识要点
1.解析几何研究的主要问题: (1)根据已知条件,求出__表__示___曲__线__的__方__程____; (2)通过曲线的方程,研究_曲__线__的___性__质______.
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2.1曲线与方程(2)教案新人教A版选修2_1
上课时间:上课班级:高二 ()学时:1课时
教学目标:1.求曲线的方程;
2.通过曲线的方程,研究曲线的性质.
教学重难点:掌握相关点法求动点的轨迹方法
导学过程
学习体会
任务1,:预习课本Pgo- F67页,根据课本内容填空
复习1:已知曲线C的方程为y=2x2,曲线C上有点A(1,2),A的 坐标是不是y=2x2的解?点(0.5,t)在曲线C上,则
点P(a,b)到y轴的距离是;
点P(a,b)到直线x+y —1 =0的距离是
例2.求平面内到两•个定点 代B的距离之比等于2的动点M的轨迹方 程
例3.探照灯的截面是抛物线y2=x,平行于x轴的光线照射到抛物
线上的点P(1^1),反射光线过焦点后又照射到抛物线上的Q点,试求
点Q的坐标
巩固练习:
1•方程(3x—4y —12)Hog2(x+2y) —3】=0的曲线经过点A(0, d),
t=
复习2:曲线(包括直线)与其 所对应的方程f(x,y)=O之间有哪些 关系?
探究:
圆心C的坐标为(6,0),半径为r=4,求此圆的方程.
问题:此圆有一半埋•在地下,求其在地表面的部分的方程. 探究■:(1)若AB=4,如何建立坐标系求AB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
(2)若AB=4,点A与点B分别在x轴和y轴上运动,求线
段AB中点的轨迹方程
任务2:认真•理解曲线的方程、方程的曲线的定义完成下列例题
例1有一曲线,曲线上的每一点到x轴的距离等于这点到A(0,3)的距
离的2倍,试求曲线的方程.
变式:现有一曲线在x轴的下方,曲线上的每一点到x轴的距离减去
这点到点A(0,2),的距离的差是2,求曲线的方程.
高中数学 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2.1 曲线与方程学案 新人教B版选修21
2.1 曲线与方程2.1.1 曲线与方程的概念2.1.2 由曲线求它的方程、由方程研究曲线的性质1.结合已学过的曲线与方程的实例,了解曲线与方程的对应关系.(了解)2.理解“曲线的方程”与“方程的曲线”的概念.(重点)3.通过具体的实例掌握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步骤,会求曲线的方程.(难点)[基础·初探]教材整理1 曲线的方程与方程的曲线阅读教材P33~P35,完成下列问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曲线C与方程F(x,y)=0之间具有如下关系:(1)曲线C上点的坐标都是方程F(x,y)=0的解;(2)以方程F(x,y)=0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曲线C上.那么,曲线C叫做方程F(x,y)=0的曲线,方程F(x,y)=0叫做曲线C的方程.设方程f(x,y)=0的解集非空,如果命题“坐标满足方程f(x,y)=0的点都在曲线C 上”是不正确的,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坐标满足方程f(x,y)=0的点都不在曲线C上B.曲线C上的点的坐标都不满足方程f(x,y)=0C.坐标满足方程f(x,y)=0的点有些在曲线C上,有些不在曲线C上D.一定有不在曲线C上的点,其坐标满足f(x,y)=0【解析】本题考查命题形式的等价转换,所给命题不正确,即“坐标满足方程f(x,y)=0的点不都在曲线C上”是正确的.“不都在”包括“都不在”和“有的在,有的不在”两种情况,故选项A、C错,选项B显然错.【答案】 D教材整理2 求曲线方程的步骤阅读教材P36~P37,完成下列问题.[质疑·手记]预习完成后,请将你的疑问记录,并与“小伙伴们”探讨交流:疑问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疑问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疑问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组合作型](1)过点A(2,0)平行于y轴的直线与方程|x|=2之间的关系;(2)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的积等于5的点与方程xy=5之间的关系;(3)第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与方程x+y=0之间的关系.【精彩点拨】曲线上点的坐标都是方程的解吗?以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是否都在曲线上?【自主解答】(1)过点A(2,0)平行于y轴的直线上的点的坐标都是方程|x|=2的解,但以方程|x|=2的解为坐标的点不一定都在过点A(2,0)且平行于y轴的直线上.因此|x|=2不是过点A(2,0)平行于y轴的直线的方程.(2)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的积等于5的点的坐标不一定满足方程xy=5,但以方程xy=5的解为坐标的点与两坐标轴的距离之积一定等于5.因此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的积等于5的点的轨迹方程不是xy=5.(3)第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的坐标都满足x +y =0,反之,以方程x +y =0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第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因此第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的轨迹方程是x +y =0.1.分析此类问题要严格按照曲线的方程与方程的曲线的定义.2.定义中有两个条件,这两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缺一不可.条件(1)保证了曲线上所有的点都适合条件f (x ,y )=0;条件(2)保证了适合条件的所有点都在曲线上,前者是说这样的轨迹具有纯粹性,后者是说轨迹具有完备性.两个条件同时成立说明曲线上符合条件的点既不多也不少,才能保证曲线与方程间的相互转化.[再练一题]1.已知方程x 2+(y -1)2=10.(1)判断点P (1,-2),Q (2,3)是否在此方程表示的曲线上;(2)若点M ⎝ ⎛⎭⎪⎫m2,-m 在此方程表示的曲线上,求实数m 的值.【解】 (1)因为12+(-2-1)2=10,(2)2+(3-1)2=6≠10,所以点P (1,-2)在方程x 2+(y -1)2=10表示的曲线上,点Q (2,3)不在方程x 2+(y -1)2=10表示的曲线上.(2)因为点M ⎝ ⎛⎭⎪⎫m2,-m 在方程x 2+(y -1)2=10表示的曲线上,所以x =m2,y =-m 适合方程x 2+(y -1)2=10, 即⎝ ⎛⎭⎪⎫m 22+(-m -1)2=10. 解得m =2或m =-185.故实数m 的值为2或-185.(1)2x 2+y 2-4x +2y +3=0; (2)(x -2)2+y 2-4=0.【精彩点拨】 (1)在研究形如Ax 2+By 2+Cx +Dy +E =0的方程时常采用什么方法? (2)由两个非负数的和为零,我们会想到什么?【自主解答】 (1)对方程左边配方得2(x -1)2+(y +1)2=0. ∵2(x -1)2≥0,(y +1)2≥0,∴⎩⎪⎨⎪⎧x -2=0,y +2=0,解得⎩⎪⎨⎪⎧x =1,y =-1.从而方程表示的图形是一个点(1,-1). (2)由(x -2)2+y 2-4=0,得⎩⎪⎨⎪⎧x -2=0,y 2-4=0,∴⎩⎪⎨⎪⎧x =2,y =2或⎩⎪⎨⎪⎧x =2,y =-2.因此,原方程表示两个点(2,2)和(2,-2).1.判断方程表示什么曲线,就要把方程进行同解变形,常用的方法有:配方法、因式分解或化为我们熟悉的曲线方程的形式,然后根据方程、等式的性质作出准确判定.2.方程变形前后应保持等价,否则,变形后的方程表示的曲线不是原方程代表的曲线,另外,当方程中含有绝对值时,常借助分类讨论的思想.[再练一题]2.方程xy 2-x 2y =2x 所表示的曲线( )【导学号:15460021】A .关于x 轴对称B .关于y 轴对称C .关于原点对称D .关于x -y =0对称【解析】 同时以-x 代替x ,以-y 代替y ,方程不变, 所以方程xy 2-x 2y =2x 所表示的曲线关于原点对称. 【答案】 C[探究共研型]探究1 【提示】 建立坐标系的基本原则: (1)让尽量多的点落在坐标轴上;(2)尽可能地利用图形的对称性,使对称轴为坐标轴.建立适当的坐标系是求曲线方程的首要一步,应充分利用图形的几何性质,如中心对称图形,可利用对称中心为原点建系;轴对称图形以对称轴为坐标轴建系;条件中有直角,可将两直角边作为坐标轴建系等.探究2 求曲线方程时,有些点的条件比较明显,也有些点的条件要通过变形或转化才能看清,有些点的运动依赖于另外的动点,请你归纳一下求曲线方程的常用方法?【提示】一般有三种方法:一直接法;二定义法;三相关点法,又称为代入法.在解题中,我们可以根据实际题目选择最合适的方法.求解曲线方程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题目内在的限制条件.在Rt△ABC中,斜边长是定长2a(a>0),求直角顶点C的轨迹方程.【精彩点拨】(1)如何建立坐标系?(2)根据题意列出怎样的等量关系?(3)化简出的方程是否为所求轨迹方程?【自主解答】取AB边所在的直线为x轴,AB的中点O为坐标原点,过O与AB垂直的直线为y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则A(-a,0),B(a,0),设动点C为(x,y).由于|AC|2+|BC|2=|AB|2,所以(x+a2+y2)2+(x-a2+y2)2=4a2,整理得x2+y2=a2.由于当x=±a时,点C与A或B重合,故x≠±a.所以所求的点C的轨迹方程为x2+y2=a2(x≠±a).1.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步骤(1)建系设点;(2)写几何点集;(3)翻译列式;(4)化简方程;(5)查漏排杂:即证明以化简后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曲线上的点.2.一般情况下,化简前后方程的解集是相同的,步骤(5)可以省略不写,如有特殊情况,可适当予以说明,另外,根据情况,也可以省略步骤(2),直接列出曲线方程.3.没有确定的坐标系时,要求方程首先必须建立适当的坐标系,由于建立的坐标系不同,同一曲线在坐标系的位置不同,其对应的方程也不同,因此要建立适当的坐标系.[再练一题]3.已知一曲线在x轴上方,它上面的每一点到点A(0,2)的距离减去它到x轴的距离的差都是2,求这条曲线的方程.【解】设曲线上任一点的坐标为M(x,y),作MB⊥x轴,B为垂足,则点M属于集合P={M||MA|-|MB|=2}.由距离公式,点M适合的条件可表示为x2+y-2-y=2.化简得x2=8y.∵曲线在x轴上方,∴y>0.∴(0,0)是这个方程的解,但不属于已知曲线.∴所求曲线的方程为x2=8y(y≠0).[构建·体系]1.已知直线l:x+y-3=0及曲线C:(x-3)2+(y-2)2=2,则点M(2,1)( ) A.在直线l上,但不在曲线C上B.在直线l上,也在曲线C上C.不在直线l上,也不在曲线C上D.不在直线l上,但在曲线C上【解析】将M(2,1)代入直线l和曲线C的方程,由于2+1-3=0,(2-3)2+(1-2)2=2,所以点M既在直线l上,又在曲线C上.【答案】 B2.在直角坐标系中,方程|x|·y=1的曲线是( )【解析】当x>0时,方程为xy=1,∴y >0,故在第一象限有一支图象; 当x <0时,方程为-xy =1, ∴y >0,故在第二象限有一支图象. 【答案】 C3.如果方程ax 2+by 2=4的曲线过点A (0,-2),B ⎝ ⎛⎭⎪⎫12,3,则a =________,b =________.【答案】 4 14.已知两点M (-2,0),N (2,0),点P 满足PM →·PN →=4,则点P 的轨迹方程为________.【导学号:15460022】【解析】 设点P 的坐标为P (x ,y ),由PM →·PN →=(-2-x ,-y )·(2-x ,-y )=x 2-4+y 2=4,得x 2+y 2=8,则点P 的轨迹方程为x 2+y 2=8.【答案】 x 2+y 2=85.设圆C :(x -1)2+y 2=1,过原点O 作圆的任意弦,求所作弦的中点的轨迹方程. 【解】 法一 如图所示,设OQ 为过O 的一条弦,P (x ,y )为其中点,连接CP ,则CP ⊥OQ .OC 的中点为M ⎝ ⎛⎭⎪⎫12,0,连接MP ,则|MP |=12|OC |=12,得方程⎝ ⎛⎭⎪⎫x -122+y 2=14.由圆的范围,知0<x ≤1.即所求弦中点的轨迹方程为⎝ ⎛⎭⎪⎫x -122+y 2=14,0<x ≤1.法二 如图所示,由垂径定理,知∠OPC =90°,所以动点P 在以M ⎝ ⎛⎭⎪⎫12,0为圆心,OC 为直径的圆上.由圆的方程,得⎝ ⎛⎭⎪⎫x -122+y 2=14,由圆的范围,知0<x ≤1.即所求弦中点的轨迹方程为⎝ ⎛⎭⎪⎫x -122+y 2=14,0<x ≤1.我还有这些不足:(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课下提升方案:(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业分层测评 (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一、选择题1.曲线x 2-xy -y 2-3x +4y -4=0与x 轴的交点坐标是( ) A .(4,0)和(-1,0) B .(4,0)和(-2,0) C .(4,0)和(1,0)D .(4,0)和(2,0)【解析】 在曲线x 2-xy -y 2-3x +4y -4=0中,令y =0,则x 2-3x -4=0,∴x =-1或x =4.∴交点坐标为(-1,0)和(4,0). 【答案】 A2.方程(x 2-4)(y 2-4)=0表示的图形是( ) A .两条直线 B .四条直线 C .两个点D .四个点【解析】 由(x 2-4)(y 2-4)=0得(x +2)(x -2)(y +2)·(y -2)=0,所以x +2=0或x -2=0或y +2=0或y -2=0,表示四条直线.【答案】 B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若定点A (1,2)与动点P (x ,y )满足OP →·OA →=4,则点P 的轨迹方程是( )A .x +y =4B .2x +y =4C .x +2y =4D .x +2y =1【解析】 由OP →=(x ,y ),OA →=(1,2)得OP →·OA →=(x ,y )·(1,2)=x +2y =4,则x +2y =4即为所求的轨迹方程,故选C.【答案】 C4.方程(2x -y +2)·x 2+y 2-1=0表示的曲线是( )【导学号:15460023】A .一个点与一条直线B .两个点C .两条射线或一个圆D .两个点或一条直线或一个圆 【解析】 原方程等价于x 2+y 2-1=0,即x 2+y 2=1,或⎩⎪⎨⎪⎧2x -y +2=0,x 2+y 2-1≥0,故选C.【答案】 C5.已知方程y =a |x |和y =x +a (a >0)所确定的两条曲线有两个交点,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 .a >1B .0<a <1C .0<a <1或a >1D .a ∈∅【答案】 A 二、填空题6.“曲线C 上的点的坐标都是方程f (x ,y )=0的解”是“方程f (x ,y )=0是曲线C 的方程”的________条件.【解析】 “方程f (x ,y )=0是曲线C 的方程 ”⇒“曲线C 上的点的坐标都是方程f (x ,y )=0的解”,反之不成立.【答案】 必要不充分7.方程x -3·(x +y +1)=0表示的几何图形是________________.【解析】 由方程得⎩⎪⎨⎪⎧x +y +1=0,x -3≥0,或x -3=0,即x +y +1=0(x ≥3)或x =3. 【答案】 一条射线和一条直线8. x 轴上,且PM →·PF →=0,延长MP 到点N ,使得|PM →|=|PN →|,则点N 的轨迹方程是________.【解析】 由于|PM →|=|PN →|,则P 为MN 的中点.设N (x ,y ),则M (-x,0),P ⎝ ⎛⎭⎪⎫0,y 2,由PM →·PF →=0,得⎝ ⎛⎭⎪⎫-x ,-y 2·⎝ ⎛⎭⎪⎫1,-y 2=0,所以(-x )·1+⎝ ⎛⎭⎪⎫-y 2·⎝ ⎛⎭⎪⎫-y 2=0,则y 2=4x ,即点N 的轨迹方程是y 2=4x .【答案】 y 2=4x 三、解答题9.如图211,圆O 1与圆O 2的半径都是1,|O 1O 2|=4,过动点P 分别作圆O 1、圆O 2的切线PM ,PN (M ,N 分别为切点),使得|PM |=2|PN |,试建立适当的坐标系,并求动点P 的轨迹方程.图211【解】 以O 1O 2的中点为原点,O 1O 2所在直线为x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得O 1(-2,0),O 2(2,0). 连接PO 1,O 1M ,PO 2,O 2N . 由已知|PM |=2|PN |,得 |PM |2=2|PN |2,又在Rt △PO 1M 中,|PM |2=|PO 1|2-|MO 1|2, 在Rt △PO 2N 中,|PN |2=|PO 2|2-|NO 2|2, 即得|PO 1|2-1=2(|PO 2|2-1).设P (x ,y ),则(x +2)2+y 2-1=2[(x -2)2+y 2-1], 化简得(x -6)2+y 2=33.因此所求动点P 的轨迹方程为(x -6)2+y 2=33.10.△ABC 的三边长分别为|AC |=3,|BC |=4,|AB |=5,点P 是△ABC 内切圆上一点,求|PA |2+|PB |2+|PC |2的最小值与最大值.【解】因为|AB |2=|AC |2+|BC |2,所以∠ACB =90°.以C 为原点O ,CB ,CA 所在直线分别为x 轴、y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由于|AC |=3,|BC |=4,得C (0,0),A (0,3),B (4,0).设△ABC 内切圆的圆心为(r ,r ), 由△ABC 的面积=12×3×4=32r +2r +52r ,得r =1,于是内切圆的方程为(x -1)2+(y -1)2=1⇒x 2+y 2=2x +2y -1,由(x -1)2≤1⇒0≤x ≤2.设P (x ,y ),那么|PA |2+|PB |2+|PC |2=x 2+(y -3)2+(x -4)2+y 2+x 2+y 2=3(x 2+y 2)-8x -6y +25=3(2x +2y -1)-8x -6y +25=22-2x ,所以当x =0时,|PA |2+|PB |2+|PC |2取最大值为22,当x =2时取最小值为18.[能力提升]1.到点A (0,0),B (-3,4)的距离之和为5的轨迹方程是( )A .y =-43x (-3≤x ≤0) B .y =-43x (0≤x ≤4) C .y =-43x (-3≤x ≤4) D .y =-43x (0≤x ≤5) 【解析】 注意到|AB |=5,则满足到点A (0,0),B (-3,4)的距离之和为5的点必在线段AB 上,因此,方程为y =-43x (-3≤x ≤0),故选A. 【答案】 A2.已知动点P 到定点(1,0)和定直线x =3的距离之和为4,则点P 的轨迹方程为( )【导学号:15460024】A .y 2=4xB .y 2=-12(x -4)C .y 2=4x (x ≥3)或y 2=-12(x -4)(x <3)D .y 2=4x (x ≤3)或y 2=-12(x -4)(x >3)【解析】 设P (x ,y ),由题意得x -2+y 2+|x -3|=4.若x ≤3,则y 2=4x ;若x >3,则y 2=-12(x -4),故选D.【答案】 D3.已知两定点A (-2,0),B (1,0),如果动点P 满足|PA |=2|PB |,则点P 的轨迹所包围的图形的面积等于________.【解析】 设动点P (x ,y ),依题意|PA |=2|PB |, ∴x +2+y 2=2x -2+y 2, 化简得(x -2)2+y 2=4,方程表示半径为2的圆,因此图形的面积S =π·22=4π.【答案】 4π4.过点P (2,4)作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l 1、l 2,若l 1交x 轴于A 点,l 2交y 轴于B 点,求线段AB 的中点M 的轨迹方程.【解】 法一 设点M 的坐标为(x ,y ),∵M 为线段AB 的中点,∴A 点的坐标为(2x,0),B 点的坐标为(0,2y ).∵l 1⊥l 2,且l 1,l 2过点P (2,4),∴PA ⊥PB ,即k PA ·k PB =-1,而k PA =4-02-2x =21-x(x ≠1), k PB =4-2y 2-0=2-y 1, ∴21-x ·2-y 1=-1(x ≠1), 整理得x +2y -5=0(x ≠1).∵当x =1时,A ,B 的坐标分别为(2,0),(0,4),∴线段AB 的中点坐标是(1,2),它满足方程x +2y -5=0.综上所述,点M 的轨迹方程是x +2y -5=0.法二 设点M 的坐标为(x ,y ),则A ,B 两点的坐标分别是(2x,0),(0,2y ),连接PM . ∵l 1⊥l 2,∴2|PM |=|AB |.而|PM |=x -2+y -2, |AB |=x 2+y 2, ∴2x -2+y -2=4x 2+4y 2, 化简得x +2y -5=0,即为所求的点M 的轨迹方程.。
高中数学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教案新人教版选修1-1
2.对称性的发现与证明
师:椭圆的图形给人们以视觉上的美感 (课件展示椭圆) ,如果我们沿焦点所在的直
线上下对折, 沿两焦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左右对折, 大家猜想椭圆可能有什么性质?
(学生动手折纸,课前教师要求学生把上节学习椭圆定义时画的椭圆拿来。
)
学生们基本上能发现椭圆的轴对称性。
师: 除了轴对称性外,还可能有什么对称性呢?
对称性是椭圆本身固有的性质,无论椭圆在坐标系的什么位置,它都有两条互相垂 直的对称轴, 有一个中心, 与坐标系的选取无关。 (此问题也为后面研究平移变换埋 下伏笔)。 3. 顶点的发现与确定 师: 我们研究曲线,常常需要根据曲线上特殊点的位置来确定曲线的位置。 你认为椭圆上哪几个点比较特殊?
由学生观察容易发现,椭圆上存在着四个特殊点,这四个点就是椭圆与坐标轴 的交点,同时也是椭圆与它的对称轴的交点。 教师启发学生与一元二次函数 的图像(抛物线)的顶点作类比,并给出椭圆的 顶点定义。 师: 能根据方程确定这四个顶点的坐标吗? 由学生自主探究 , 求出四个顶点坐标。即令 x=0, 得 y= ±b,因此 B1(0,-b), B2(0,b) ,令 y=0,得 x=±a,因此 A1 (-a,0), A 2(a,0) 。 结合图形指出长轴、短轴、长轴长、短轴长、长半轴长、短半轴长,半焦距, 点明方程中 a、b 和 c 的几何意义和数量关系。 由学生探究得出椭圆的一个焦点 F2 到长轴两端点 A1 , A 2 的距离分别为 a+c 和 a-c 。教师指出,这在解决天体运行中的有关实际问题时经常用到。
稍作提示容易发现中心对称性。
师: 这仅仅是由观察、猜想得到的结果,怎样用方程证明它的对称性?
师生讨论后,需要建立坐标系,确定椭圆的标准方程。不妨建立
高中数学 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2.1 曲线与方程学案 新人教A版选修21
2.1 曲线与方程2.1.1 曲线与方程2.1.2 求曲线的方程学习目标:1.了解曲线上点的坐标与方程的解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2.理解“曲线的方程”与“方程的曲线”的概念.(重点)3.通过具体的实例掌握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步骤,会求曲线的方程.(难点)[自主预习·探新知]1.曲线的方程与方程的曲线一般地,在直角坐标系中,如果某曲线C上的点与一个二元方程f(x,y)=0的实数解建立了如下的关系:(1)曲线上点的坐标都是这个方程的解;(2)以这个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曲线上的点,那么,这个方程叫做曲线的方程,这条曲线叫做方程的曲线.思考:(1)如果曲线与方程仅满足“以这个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曲线上的点”,会出现什么情况?举例说明.(2)如果曲线C的方程是f(x,y)=0,那么点P(x0,y0)在曲线C上的充要条件是什么?[提示](1)会出现曲线上的点的坐标不满足方程的情况,如方程y=1-x2表示的曲线是半圆,而非整圆.(2)充要条件是f(x0,y0)=0.2.求曲线方程的步骤[基础自测]1.思考辨析(1)若点P的坐标是方程f(x,y)=0的解,则点P在方程f(x,y)=0的曲线上.( )(2)单位圆上的点的坐标是方程x2+y2=1的解.( )(3)方程y =1x 与方程y =1x(x >0)是同一条曲线的方程.( )[答案] (1)√ (2)× (3)×2.已知直线l :x +y -3=0及曲线C :(x -3)2+(y -2)2=2,则点M (2,1)( ) A .在直线l 上,但不在曲线C 上 B .在直线l 上,也在曲线C 上 C .不在直线l 上,也不在曲线C 上 D .不在直线l 上,但在曲线C 上B [将点M 的坐标代入直线l ,曲线C 的方程知点M 在直线l 上,也在曲线C 上.] 3.到两坐标轴距离之和为4的点M 的轨迹方程为( )【导学号:46342051】A .x +y =4B .x -y =4C .|x +y |=4D .|x |+|y |=4D [点M (x ,y )到两坐标轴的距离分别为|x |和|y |,故选D.][合 作 探 究·攻 重 难]题中正确的是 ( )A .方程f (x ,y )=0的曲线是CB .方程f (x ,y )=0的曲线不一定是C C .f (x ,y )=0是曲线C 的方程D .以方程f (x ,y )=0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曲线C 上 (2)分析下列曲线上的点与相应方程的关系:①过点A (2,0)平行于y 轴的直线与方程|x |=2之间的关系; ②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的积等于5的点与方程xy =5之间的关系; ③第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与方程x +y =0之间的关系. [解析] (1)根据方程的曲线和曲线的方程的定义知A 、C 、D 错. [答案] (1)B(2)①过点A (2,0)平行于y 轴的直线上的点的坐标都是方程|x |=2的解,但以方程|x |=2的解为坐标的点不一定都在过点A (2,0)且平行于y 轴的直线上.因此|x |=2不是过点A (2,0)平行于y 轴的直线的方程.②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的积等于5的点的坐标不一定满足方程xy =5,但以方程xy =5的解为坐标的点与两坐标轴的距离之积一定等于5.因此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的积等于5的点的轨迹方程不是xy =5.③第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的坐标都满足x +y =0,反之,以方程x +y =0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第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因此第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的轨迹方程是x +y =0.1.(1)已知坐标满足方程f (x ,y )=0的点都在曲线C 上,那么( )【导学号:46342052】A .曲线C 上的点的坐标都适合方程f (x ,y )=0B .凡坐标不适合f (x ,y )=0的点都不在曲线C 上 C .不在曲线C 上的点的坐标必不适合f (x ,y )=0D .不在曲线C 上的点的坐标有些适合f (x ,y )=0,有些不适合f (x ,y )=0 C [根据曲线的方程的定义知,选C .] (2)已知方程x 2+(y -1)2=10.①判断点P (1,-2),Q (2,3)是否在此方程表示的曲线上;②若点M ⎝ ⎛⎭⎪⎫m2,-m 在此方程表示的曲线上,求实数m 的值. [解] ①因为12+(-2-1)2=10,(2)2+(3-1)2=6≠10,所以点P (1,-2)在方程x 2+(y -1)2=10表示的曲线上,点Q (2,3)不在方程x 2+(y -1)2=10表示的曲线上.②因为点M ⎝ ⎛⎭⎪⎫m2,-m 在方程x 2+(y -1)2=10表示的曲线上,所以x =m2,y =-m 适合方程x 2+(y -1)2=10, 即⎝ ⎛⎭⎪⎫m 22+(-m -1)2=10. 解得m =2或m =-185.故实数m 的值为2或-185.[探究问题]1.求曲线方程为什么要首先“建立适当的坐标系”?如何建系?提示:只有建立了平面直角坐标系,才能用坐标表示点,才能把曲线看成满足某种条件的点的集合或轨迹.建立坐标系时,应充分利用图形的几何性质,如中心对称图形,可利用对称中心为原点建系;轴对称图形以对称轴为坐标轴建系;条件中有直角,可将两直角边作为坐标轴建系等.2.在求出曲线方程后,为什么要说明化简后的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曲线上?提示:根据条件求出的方程,只满足“曲线上的点的坐标都是方程的解”,而没说明“以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曲线上”,故应说明.在Rt△ABC中,斜边长是定长2a(a>0),求直角顶点C的轨迹方程.【导学号:46342053】[思路探究]以线段AB的中点为原点,以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法一(直接法):利用|AC|2+|BC|2=|AB|2求解.法二(定义法):顶点C在以AB为直径的圆上.[解] 法一(直接法):取AB边所在的直线为x轴,AB的中点O为坐标原点,过O与AB垂直的直线为y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则A(-a,0),B(a,0),设动点C为(x,y).由于|AC|2+|BC|2=|AB|2,所以((x+a)2+y2)2+((x-a)2+y2)2=4a2,整理得x2+y2=a2.由于当x=±a时,点C与A或B重合,故x≠±a.所以所求的点C的轨迹方程为x2+y2=a2(x≠±a).法二(定义法):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同法一因为AC⊥BC,则顶点C的轨迹是以AB为直径的圆(除去A,B两点),因此顶点C的轨迹方程为x2+y2=a2(x≠±a)母题探究:1.(变条件)若本例题改为“一个动点P到直线x=8的距离是它到点A(2,0)的距离的2倍.求动点P的轨迹方程.如何求解?”[解] 设P(x,y),则|8-x|=2|PA|.则|8-x|=2(x-2)2+(y-0)2,化简,得3x2+4y2=48,故动点P 的轨迹方程为3x 2+4y 2=48.2.(变条件)若本例题改为“已知圆C :(x -1)2+y 2=1,过原点O 作圆的任意弦,求所作弦的中点的轨迹方程.”如何求解?[解] 如图,设OQ 为过O 点的一条弦,P (x ,y )为其中点,则CP ⊥OQ ,设M 为OC 的中点,则M 的坐标为⎝ ⎛⎭⎪⎫12,0.∵∠OPC =90°,∴动点P 在以点M ⎝ ⎛⎭⎪⎫12,0为圆心,OC 为直径的圆上, 由圆的方程得⎝ ⎛⎭⎪⎫x -122+y 2=14(0<x ≤1).m ,设m 与y 轴的交点为N ,若向量OQ →=OM →+ON →,求动点Q 的轨迹方程.[解] 设点Q 的坐标为(x ,y ),点M 的坐标为(x 0,y 0),则点N 的坐标为(0,y 0). 因为OQ →=OM →+ON →,即(x ,y )=(x 0,y 0)+(0,y 0)=(x 0,2y 0), 则x 0=x ,y 0=y2.又点M 在圆C 上,所以x 20+y 20=4,即x 2+y 24=4.所以,动点Q 的轨迹方程是x 24+y 216=1.2.已知△ABC ,A (-2,0),B (0,-2),第三个顶点C 在曲线y =3x 2-1上移动,求△ABC 的重心的轨迹方程.[解] 设△ABC 的重心为G (x ,y ),顶点C 的坐标为(x 1,y 1),由重心坐标公式得⎩⎪⎨⎪⎧x =-2+0+x 13,y =0-2+y 13,∴⎩⎪⎨⎪⎧x 1=3x +2,y 1=3y +2.代入y 1=3x 21-1,得3y +2=3(3x +2)2-1. ∴y =9x 2+12x +3即为所求轨迹方程.[当 堂 达 标·固 双 基]1.若点M (m ,m )在曲线x -y 2=0上,则m 的值为( ) A .0 B .1 C .-1或0 D .0或1 D [由题意知m -m 2=0,解得m =0或m =1,故选D.] 2.在直角坐标系中,方程|x |·y =1的曲线是( )【导学号:46342054】C [当x >0时,方程为xy =1, ∴y >0,故在第一象限有一支图象; 当x <0时,方程为-xy =1, ∴y >0,故在第二象限有一支图象.]3.已知等腰三角形ABC 底边两端点是A (-3,0),B (3,0),顶点C 的轨迹是( ) A .一条直线 B .一条直线去掉一点 C .一个点D .两个点B [由题意知|AC |=|BC |,则顶点C 的轨迹是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除去线段AB 的中点),故选B.]4.已知两点M (-2,0),N (2,0),点P 满足PM →·PN →=4,则点P 的轨迹方程为________.x 2+y 2=8 [设点P 的坐标为P (x ,y ),由PM →·PN →=(-2-x ,-y )·(2-x ,-y )=x 2-4+y 2=4,得x 2+y 2=8,则点P 的轨迹方程为x 2+y 2=8.]5.动点M 与距离为2a 的两个定点A ,B 的连线的斜率之积等于-12,求动点M 的轨迹方程.【导学号:46342055】[解] 如图,以直线AB 为x 轴,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为y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A (-a,0),B (a,0).设M (x ,y )为轨迹上任意一点,则k MA =yx +a,k MB =yx -a(x ≠±a ).∵k MA ·k MB =-12,∴y x +a ·yx -a =-12,化简得:x 2+2y 2=a 2(x ≠±a ).∴点M 的轨迹方程为x 2+2y 2=a 2(x ≠±a ).。
高中数学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2.1曲线与方程预习案新人教A版选修2_120170728431
2.1 曲线与方程§2.1.1 曲线与方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曲线上的点与方程的解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初步领会“曲线的方程”与“方程的曲线”的概念;2.过程与方法: 结合具体事例,理解曲线的方程与方程的曲线的概念,体会曲线与方程的对应关系;3.情感态度价值观:曲线与方程是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题的理论依据,其本质是数形结合,通过本节的学习要让学生体会平面解析几何处理问题的基本思路.【预习任务】阅读教材P34-35,回答:1.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所有点的坐标都是方程x 2-y2=0的解,所以一、三象限角平分线的方程为x 2-y2=0,对吗?为什么?2.以方程y=x 2x 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所以一、三象限角平分线的方程为y=x 2x,对吗?为什么?3.由以上①、②,说明满足什么条件时,方程叫曲线的方程、曲线叫方程的曲线?【自主检测】1.“以方程f(x,y)=0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曲线C 上的点”是“曲线C 的方程是f(x,y)=0”的( )A .充分条件B .必要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已知等腰三角形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A(0,3),B(-2,0),C(2,0),中线AO(O 为原点)的方程是x=0吗?为什么?3.① 方程(x +y -1)(x -y +2)=0表示的曲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② 方程y=x 2表示的曲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组内互检】满足什么条件时,方程叫曲线的方程、曲线叫方程的曲线§2.1.2 求曲线的方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求曲线方程就是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求曲线上任一点的横、纵坐标满足的关系式;初步掌握求曲线方程的方法和步骤;2.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具体实例引导学生总结求曲线的方程的基本步骤、体会坐标系建立的技巧,进一步体会坐标法的基本思想.3.情感态度价值观:求曲线方程是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题的首要步骤,是平面解析几何的基础、重点,也是高考中常考的知识点.【预习任务】阅读教材P35-37,回答:1.结合教材例题,总结曲线的方程的关键是什么?2.写出求曲线的方程的一般步骤.3. 思考:求曲线方程的第一步是“建立适当的坐标系”,在建立坐标系时如何体现“适当”?4.坐标法的基本思想是什么?解析几何主要研究哪两类问题?【自主检测】1.圆方程:x2+y2+(2a+1)x-ay-4=0,求此圆圆心的轨迹方程.2.已知A(-1, -1),B(3,7),求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用两种方法).3.已知M在圆x2 y2=1上运动,A(3,0),N为MA中点,求点N的轨迹方程.【组内互检】求曲线的方程的一般步骤精美句子1、善思则能“从无字句处读书”。
高中数学第2章圆锥曲线与方程2.1曲线与方程学案新人教A版选修2_1
2.1 曲线与方程1.曲线的方程与方程的曲线一般地,在直角坐标系中,如果某曲线C上的点与一个二元方程f(x,y)=0的实数解建立了如下的关系:(1)曲线上点的坐标都是这个方程的解;(2)以这个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曲线上的点,那么,这个方程叫做曲线的方程,这条曲线叫做方程的曲线.思考:(1)如果曲线与方程仅满足“以这个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曲线上的点”,会出现什么情况?举例说明.(2)如果曲线C的方程是f(x,y)=0,那么点P(x0,y0)在曲线C上的充要条件是什么?[提示](1)会出现曲线上的点的坐标不满足方程的情况,如方程y=1-x2表示的曲线是半圆,而非整圆.(2)充要条件是f(x0,y0)=0.2.求曲线方程的步骤1.下列结论正确的个数为 ( )(1)过点A(3,0)且垂直于x轴的直线的方程为x=3;(2)到x轴距离为3的直线方程为y=-3;(3)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的乘积等于1的点的轨迹方程为xy=1;(4)△ABC的顶点A(0,-3),B(1,0),C(-1,0),D为BC的中点,则中线AD的方程为x=0.A.1 B.2C.3 D.4A [(1)满足曲线方程的定义,∴结论正确.(2)到x 轴距离为3的直线方程还有一个y =3,∴结论错误.(3)∵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的乘积等于1的点的轨迹方程应为|x |·|y |=1,即xy =±1,∴结论错误.(4)∵中线AD 是一条线段,而不是直线,∴中线AD 的方程为x =0(-3≤y ≤0),∴结论错误.]2.已知直线l :x +y -3=0及曲线C :(x -3)2+(y -2)2=2,则点M (2,1)( ) A .在直线l 上,但不在曲线C 上 B .在直线l 上,也在曲线C 上 C .不在直线l 上,也不在曲线C 上 D .不在直线l 上,但在曲线C 上B [将点M 的坐标代入直线l 和曲线C 的方程知点M 在直线l 上,也在曲线C 上.] 3.方程x 2+xy =x 的曲线是( ) A .一个点 B .一个点和一条直线 C .一条直线D .两条直线D [方程可化为x (x +y -1)=0,∴x =0或x +y -1=0.因此方程的曲线是两条直线.] 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若定点A (-1,2)与动点P (x ,y )满足OP →·OA →=3,则点P 的轨迹方程为________.x -2y +3=0 [由题意OP →=(x ,y ),OA →=(-1,2),则OP →·OA →=-x +2y .由OP →·OA →=3,得-x +2y =3,即x -2y +3=0.]题中正确的是 ( )A .方程f (x ,y )=0的曲线是CB .方程f (x ,y )=0的曲线不一定是C C .f (x ,y )=0是曲线C 的方程D .以方程f (x ,y )=0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曲线C 上 (2)分析下列曲线上的点与相应方程的关系:①过点A (2,0)平行于y 轴的直线与方程|x |=2之间的关系; ②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的积等于5的点与方程xy =5之间的关系; ③第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与方程x +y =0之间的关系.(1)B [根据方程的曲线和曲线的方程的定义知A 、C 、D 错.](2)解:①过点A (2,0)平行于y 轴的直线上的点的坐标都是方程|x |=2的解,但以方程|x |=2的解为坐标的点不一定都在过点A (2,0)且平行于y 轴的直线上.因此|x |=2不是过点A (2,0)平行于y 轴的直线的方程.②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的积等于5的点的坐标不一定满足方程xy =5,但以方程xy =5的解为坐标的点与两坐标轴的距离之积一定等于5.因此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的积等于5的点的轨迹方程不是xy =5.③第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的坐标都满足x +y =0,反之,以方程x +y =0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第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因此第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的轨迹方程是x +y =0.1.解决“曲线”与“方程”的判定这类问题(即判定方程是否是曲线的方程或判定曲线是否是方程的曲线),只要一一检验定义中的两个条件是否都满足,并作出相应的回答即可.2.判断点是否在曲线上,就是判断点的坐标是否适合曲线的方程.1.(1)已知坐标满足方程f (x ,y )=0的点都在曲线C 上,那么( ) A .曲线C 上的点的坐标都适合方程f (x ,y )=0 B .凡坐标不适合f (x ,y )=0的点都不在曲线C 上 C .不在曲线C 上的点的坐标必不适合f (x ,y )=0D .不在曲线C 上的点的坐标有些适合f (x ,y )=0,有些不适合f (x ,y )=0 C [根据曲线的方程的定义知,选C.] (2)已知方程x 2+(y -1)2=10.①判断点P (1,-2),Q (2,3)是否在此方程表示的曲线上;②若点M ⎝ ⎛⎭⎪⎫m2,-m 在此方程表示的曲线上,求实数m 的值.[解] ①因为12+(-2-1)2=10,(2)2+(3-1)2=6≠10,所以点P (1,-2)在方程x 2+(y -1)2=10表示的曲线上,点Q (2,3)不在方程x 2+(y -1)2=10表示的曲线上.②因为点M ⎝ ⎛⎭⎪⎫m2,-m 在方程x 2+(y -1)2=10表示的曲线上,所以x =m2,y =-m 适合方程x 2+(y -1)2=10,即⎝ ⎛⎭⎪⎫m 22+(-m -1)2=10.解得m =2或m =-185.故实数m 的值为2或-185.1.求曲线方程为什么要首先“建立适当的坐标系”?如何建系?[提示] 只有建立了平面直角坐标系,才能用坐标表示点,才能把曲线看成满足某种条件的点的集合或轨迹.建立坐标系时,应充分利用图形的几何性质,如中心对称图形,可利用对称中心为原点建系;轴对称图形以对称轴为坐标轴建系;条件中有直角,可将两直角边作为坐标轴建系等.2.在求出曲线方程后,为什么要说明化简后的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曲线上? [提示] 根据条件求出的方程,只满足“曲线上的点的坐标都是方程的解”,而没说明“以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曲线上”,故应说明.【例2】 在Rt △ABC 中,斜边长是定长2a (a >0),求直角顶点C 的轨迹方程. 思路探究:以线段AB 的中点为原点,以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为y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法一(直接法):利用|AC |2+|BC |2=|AB |2求解. 法二(定义法):顶点C 在以AB 为直径的圆上.[解] 法一(直接法):取AB 边所在的直线为x 轴,AB 的中点O 为坐标原点, 过O 与AB 垂直的直线为y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 则A (-a ,0),B (a ,0),设动点C 为(x ,y ). 由于|AC |2+|BC |2=|AB |2,所以((x +a )2+y 2)2+((x -a )2+y 2)2=4a 2,整理得x 2+y 2=a 2. 由于当x =±a 时,点C 与A 或B 重合,故x ≠±a . 所以所求的点C 的轨迹方程为x 2+y 2=a 2(x ≠±a ). 法二(定义法):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同法一.因为AC ⊥BC ,则顶点C 的轨迹是以AB 为直径的圆(除去A ,B 两点),因此顶点C 的轨迹方程为x 2+y 2=a 2(x ≠±a ).1.直接法求曲线方程直接法是求轨迹方程的最基本的方法,根据所满足的几何条件,将几何条件{M |p (M )}直接翻译成x ,y 的形式F (x ,y )=0,然后进行等价变换,化简为f (x ,y )=0.要注意轨迹上的点不能含有杂点,也不能少点,也就是说曲线上的点一个也不能多,一个也不能少.2.定义法求曲线方程如果动点的轨迹满足某种已知曲线的定义,则可依据定义结合条件写出动点的轨迹方程.利用定义法求轨迹方程要善于抓住曲线的定义特征.m 与y 轴的交点为N ,若向量OQ →=OM →+ON →,求动点Q 的轨迹方程.[解] 设点Q 的坐标为(x ,y ),点M 的坐标为(x 0,y 0),则点N 的坐标为(0,y 0). 因为OQ →=OM →+ON →,即(x ,y )=(x 0,y 0)+(0,y 0)=(x 0,2y 0), 则x 0=x ,y 0=y2.又点M 在圆C 上,所以x 20+y 20=4,即x 2+y 24=4.所以,动点Q 的轨迹方程是x 24+y 216=1.代入法求轨迹方程的步骤(1)分析所求动点与已知动点坐标间关系;(2)用所求曲线上的动点坐标表示已知曲线上的动点; (3)代入已知曲线方程整理可得所求轨迹方程.2.已知△ABC ,A (-2,0),B (0,-2),第三个顶点C 在曲线y =3x 2-1上移动,求△ABC 的重心的轨迹方程.[解] 设△ABC 的重心为G (x ,y ),顶点C 的坐标为(x 1,y 1),由重心坐标公式得⎩⎪⎨⎪⎧x =-2+0+x 13,y =0-2+y 13,∴⎩⎪⎨⎪⎧x 1=3x +2,y 1=3y +2. 代入y 1=3x 21-1,得3y +2=3(3x +2)2-1. ∴y =9x 2+12x +3即为所求轨迹方程.1.判断点是否在某个方程表示的曲线上,就是检验该点的坐标是不是方程的解,是否适合方程.若适合方程,就说明点在曲线上;若不适合,就说明点不在曲线上.2.已知点在某曲线上,可将点的坐标代入曲线的方程,从而可研究有关参数的值或范围问题.3.一般地,求哪个点的轨迹方程,就设哪个点的坐标是(x ,y ),而不要设成(x 1,y 1)或(x ′,y ′)等.4.方程化简到什么程度,课本上没有给出明确的规定,一般指将方程f (x ,y )=0化成x ,y 的整式.如果化简过程破坏了同解性,就需要剔除不属于轨迹上的点,找回属于轨迹而遗漏的点.5.“轨迹”与“轨迹方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求轨迹方程只要求出方程即可;而求轨迹则应先求出轨迹方程,再说明轨迹的形状.1.若点M (m ,m )在曲线x -y 2=0上,则m 的值为( )A .0B .1C .-1或0D .0或1 D [由题意知m -m 2=0,解得m =0或m =1,故选D.] 2.在直角坐标系中,方程|x |·y =1的曲线是( )C [当x >0时,方程为xy =1, ∴y >0,故在第一象限有一支图象; 当x <0时,方程为-xy =1, ∴y >0,故在第二象限有一支图象.]3.已知等腰三角形ABC 底边两端点是A (-3,0),B (3,0),顶点C 的轨迹是( ) A .一条直线 B .一条直线去掉一点 C .一个点D .两个点B [由题意知|AC |=|BC |,则顶点C 的轨迹是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除去线段AB 的中点),故选B.]4.动点M 与距离为2a 的两个定点A ,B 的连线的斜率之积等于-12,求动点M 的轨迹方程.[解] 如图,以直线AB 为x 轴,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为y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A (-a ,0),B (a ,0).设M (x ,y )为轨迹上任意一点,则k MA =yx +a,k MB =yx -a(x ≠±a ).∵k MA ·k MB =-12,∴y x +a ·yx -a =-12,化简得:x 2+2y 2=a 2(x ≠±a ).∴点M 的轨迹方程为x 2+2y 2=a 2(x ≠±a ).。
高中数学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2.1曲线与方程2.1.2由曲线求它的方程由方程研究曲线的性质课堂导学案新人教B
2.1.2 由曲线求它的方程由方程研究曲线的性质课堂导学三点剖析一、利用五步法求曲线的方程求曲线的方程时,首先应观察原题条件中有没有坐标系,没有坐标系时应先建立坐标系,否则曲线不能转化为方程.建坐标系应建得适当,这样可使运算过程简单,所得的方程也较简单.根据曲线上的点适合的条件列出等式,是求方程的重要一环,在这里常用到一些基本公式.仔细审题,分析已知条件和曲线的特征,抓住与曲线上任意点M 有关的相等关系,结合基本公式列出等式,并进行化简.【例1】 设A 、B 两点的坐标分别是(1,0)、(-1,0),若k MA ·kMB=-1,求动点M 的轨迹方程.解析:设M 的坐标为(x ,y),M 属于集合P={M|kMA·kMB=-1}.由斜率公式,点M 所适合的条件可表示为1-x y ·1+x y =-1(x≠±1),整理后得x 2+y 2=1(x≠±1). 下面证明x 2+y 2=1(x≠±1)是点M 的轨迹方程.(1)由求方程的过程可知,M 的坐标都是方程x 2+y 2=1(x≠±1)的解;(2)设点M 1的坐标(x 1,y 1)是方程x 2+y 2=1(x≠±1)的解,即x 12+y 12=1(x 1≠±1),y 12=1-x 12(x 1≠±1),111-x y ·111+x y =-1, ∴k M1A·kM1B=-1.由上述证明可知,方程x 2+y 2=1(x≠±1)是点M 的轨迹方程.温馨提示(1)所求的方程x 2+y 2=1后面应加上条件x≠±1.(2)证明可以省略不写.二、坐标法在平面几何中的应用【例2】用坐标法证明平面内任意一点到矩形的一对对角顶点的距离平方和等于这个点到另一对对角顶点的距离平方和.证明:如右图所示,取坐标轴和矩形边平行建立坐标系,设P (x ,y )为任意点,矩形四个顶点为A(x 1,y 1)、C(x 2,y 2)、B(x 1,y 2)、D(x 2,y 1),则有|PA |2+|PC |2=(x 1-x )2+(y 1-y)2+(x 2-x)2+(y 2-y)2,|PB |2+|PD |2=(x 1-x)2+(y 2-y)2+(x 2-x)2+(y 1-y)2.∴|PA |2+|PC |2=|PB |2+|PD |2.温馨提示在上述证明中,若选取矩形的邻边AB 、BC 所在直线分别为y 轴和x 轴,那么矩形的四个顶点坐标为A(0,y 1),B(0,0),C(x 1,0),D(x 1,y 1),这样数据更简单,运算更简便了.因此用坐标法解题,坐标系选取得适当,可以简化运算过程.三、求曲线方程的常用方法【例3】过抛物线y2=4x的顶点O作相互垂直的弦OA、OB,求抛物线顶点O在AB上的影射M的轨迹方程.解析:设A(x1,y1)、B(x2,y2),代入抛物线方程并作差得k AB=2121x xy y--=214yy+,∴直线AB的方程l AB∶y-y1=214yy+(x-x1).注意到y12=4x1,y1y2=-16(∵k OA·k OB=-1,∴11xy·22xy=-1⇒2212214141yyyy•=-1⇒y1y2=-16),即得(y1+y2)y+16=4x.又直线OM的方程为y=xyy421+-,由(⎪⎩⎪⎨⎧+==++)(4416)(2121xxyyyxyyy⇒x2+y2-4x=0(x≠0)即为所求的轨迹方程.温馨提示由(*)消去y1+y2所得方程为所求,是因为由(*)解出x、y(用y1+y2作已知)得到的是点M的坐标,而点M的坐标的关系式(即消去y1+y2得x、y的关系)为动点M的轨迹方程.显然这样做与直接过渡其关系式是一样的.另外本题还可以设OA的斜率为k,类似于上面的方法求M的轨迹方程.各个击破类题演练 1若点M到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的距离相等,求点M的轨迹方程.解析:取已知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为坐标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如右图所示.设点M的坐标为(x,y),点M的轨迹就是到坐标轴的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P={M||MR|=|MQ|},其中Q、R 分别是点M到x轴、y轴的垂线的垂足.因为点M到x轴、y轴的距离分别是它的纵坐标和横坐标的绝对值,所以条件|MR|=|MQ|可写成|x|=|y|,即x±y=0.①下面证明①是所求轨迹的方程.(1)由求方程的过程可知,曲线上的点的坐标都是方程①的解;(2)设点M 1的坐标(x 1,y 1)是方程①的解,那么x 1±y 1=0,即|x 1|=|y 1|,而|x 1|、|y 1|正是点M 1到纵轴、横轴的距离,因此点M 1到这两条直线的距离相等,点M 1是曲线上的点.由(1)(2)可知,方程①是所求轨迹的方程,图形如上图所示.变式提升 1已知A(2,5)、B(3,-1),则线段AB 的方程是( )A.6x+y-17=0 B.6x+y-17=0(x≥3)C.6x+y-17=0(x≤3) D.6x+y-17=0(2≤x≤3)答案:D类题演练 2若点M 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的积为2 006,求点M 的轨迹方程.答案:xy=±2 006变式提升 2在△ABC 中,已知顶点A (1,1)、B (3,6)且△ABC 的面积等于3,求顶点C 的轨迹方程. 解析:如右图,设顶点C 的坐标为(x ,y),作CH⊥AB 于H ,则动点C 属于集合P={C |21|AB |·|CH|=3}. ∵k下标AB=251316=--, ∴直线AB 的方程是y-1=25(x-1),即5x-2y-3=0. ∴|CH|=29|325|)2(5|325|22--=-+--y x y x . ∵|AB|=29)16()13(22=-+-, ∴329|325|2921=--⨯⨯y x , 化简,得|5x-2y-3|=6,即5x-2y-9=0或5x-2y+3=0,这就是所求顶点C 的轨迹方程.类题演练 3已知△ABC,A (-2,0)、B (0,-2),第三个顶点C 在曲线y=3x2-1上移动,求△ABC 的重心的轨迹方程.解析:设△ABC 的重心为G(x ,y),顶点C 的坐标为(x1,y1),由重心坐标公式得⎪⎪⎩⎪⎪⎨⎧+-=++-=320,30211y y x x ∴⎩⎨⎧+=+=.23,2311y y x x 代入y1=3x12-1,得3y+2=3(3x+2)2-1.∴y=9x2+12x+3,即为所求轨迹方程.变式提升 3求抛物线y=2x 2的一组斜率为2的平行弦的中点的轨迹方程.解析:设弦端点坐标为P 1(x 1,y 1)、P 2(x 2,y 2),中点M(x,y),则y 1=2x 12,y 2=2x 22,∴y 1-y 2=2(x 1-x 2)(x 1+x 2). ∴2121y x y y --=2×2x, ∴x=21.。
高中数学 第2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2.1.2 由曲线求它的方程、由方程研究曲线的性质学案 新人教B版
2.1.2 由曲线求它的方程、由方程研究曲线的性质学习目标核心素养1.掌握求轨迹方程建立坐标系的一般方法,熟悉求曲线方程的五个步骤.2.掌握求轨迹方程的几种常用方法.(重点、难点)3.初步学会通过曲线的方程研究曲线的几何性质. 1.通过由方程研究曲线的性质,培养学生直观想象素养.2.借助由曲线求它的方程,提升学生逻辑推理、数学运算素养.1.解析几何研究的主要问题(1)由曲线求它的方程.(2)利用方程研究曲线的性质.2.求曲线的方程的步骤思考:求曲线方程的步骤是否可以省略.[提示]可以省略.如果化简前后方程的解集是相同的,可以省略步骤“证明”,如有特殊情况,可以适当说明.1.已知等腰三角形ABC底边两端点是A(-3,0),B(3,0),顶点C的轨迹是( ) A.一条直线B.一条直线去掉一点C.一个点D.两个点B[C的轨迹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去掉AB的中点.]2.已知点A(-2,0),B(2,0),C(0,3),则△ABC底边AB的中线的方程是( )A .x =0B .x =0(0≤y ≤3)C .y =0D .y =0(0≤x ≤2)[答案] B3.平面上有三点A (-2,y ),B ⎝ ⎛⎭⎪⎫0,y 2,C (x ,y ),若AB →⊥BC →,则动点C 的轨迹方程为________. y 2=8x (x ≠0) [AB →=⎝ ⎛⎭⎪⎫2,-y 2,BC →=⎝ ⎛⎭⎪⎫x ,y 2, 由AB →⊥BC →得2x -y 24=0,即y 2=8x (x ≠0).]由方程研究曲线的性质【例1】 写出方程y 2-4x -4=0的曲线的主要性质.[解] (1)曲线变化情况:∵y 2=4x +4≥0,得x ≥-1,y 可取一切实数,x 逐渐增大时,|y |无限增大.∴曲线在直线x =-1的右侧,向上向下无限伸展. (2)对称性:用-y 代y 方程不变,故曲线关于x 轴对称. (3)截距:令y =0,得x =-1;令x =0得y =±2, ∴曲线的横截距为-1,纵截距为±2. (4)画方程的曲线: 列表:x -1 0 1 2 3 … y±2±2.83±3.46±4…描点作图如图所示.利用方程研究曲线性质的一般过程1.画出到两坐标轴距离之差等于1的点的轨迹图形.[解] 到两坐标轴距离之差等于1的点(x ,y ),满足的方程是||x |-|y ||=1,其中以-x 代x ,或-y 代y ,方程都不变,所以方程的曲线关于坐标轴对称,同时也关于原点对称,需画出x ≥0,y ≥0的图形后,利用对称性完成画图,如图.直接法求曲线方程【例2】 已知一条直线l 和它上方的一个点F ,点F 到l 的距离是2.一条曲线也在l 的上方,它上面的每一点到F 的距离减去到l 的距离的差都是2,建立适当的坐标系,求这条曲线的方程.[思路探究] 由条件可知动点满足的关系已确定,只需坐标化再化简即得方程. [解] 如图所示,取直线l 为x 轴,过点F 且垂直于直线l 的直线为y 轴,建立坐标系xOy .设点M (x ,y )是曲线上任意一点,作MB ⊥x 轴,垂足为B ,那么点M 属于集合P ={M ||MF |-|MB |=2}.由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点M 适合的条件可表示为x 2+(y -2)2-y =2,① 将①式移项后两边平方,得x 2+(y -2)2=(y +2)2, 化简得y =18x 2.因为曲线在x 轴的上方,所以y >0.虽然原点O 的坐标(0,0)是这个方程的解,但不属于已知曲线, 所以曲线的方程应是y =18x 2(x ≠0).直接法是求轨迹方程的最基本的方法,根据所满足的几何条件,将几何条件{M |p (M )}直接翻译成x ,y 的形式F (x ,y )=0,然后进行等价变换,化简为f (x ,y )=0.要注意轨迹上的点不能含有杂点,也不能少点,也就是说曲线上的点一个也不能多,一个也不能少.2.一个动点P 到直线x =8的距离是它到点A (2,0)的距离的2倍.求动点P 的轨迹方程. [解] 设P (x ,y ),则|8-x |=2|PA |. 则|8-x |=2(x -2)2+(y -0)2, 化简,得3x 2+4y 2=48,故动点P 的轨迹方程为3x 2+4y 2=48.代入法求曲线的方程[探究问题]1.为什么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是解析几何的基础”?[提示] 只有建立了坐标系,才有点的坐标,才能把曲线代数化,才能用代数法研究几何问题.2.常见的建系原则有哪些?[提示] (1)若条件中只出现一个定点,常以定点为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2)若已知两定点,常以两定点的中点为原点,两定点所在的直线为x 轴建立直角坐标系. 3.求得曲线方程后,如何避免出现“增解”或“漏解”?[提示] 在化简的过程中,注意运算的合理性与准确性,尽量避免“漏解”或“增解”. 【例3】 动点M 在曲线x 2+y 2=1上移动,M 和定点B (3,0)连线的中点为P ,求P 点的轨迹方程.[思路探究] 所求动点与已知曲线上动点相关,可通过条件确定两动点的坐标间的关系求得.[解] 设P (x ,y ),M (x 0,y 0),∵P 为MB 的中点.∴⎩⎪⎨⎪⎧x =x 0+32,y =y2,即⎩⎪⎨⎪⎧x 0=2x -3,y 0=2y ,又∵M 在曲线x 2+y 2=1上,∴(2x -3)2+4y 2=1, ∴P 点的轨迹方程为(2x -3)2+4y 2=1.1.(变换条件)本例中把条件“M 和定点B (3,0)连线的中点为P ”改为“MP →=2PB →”,求P 点的轨迹方程.[解] 设P (x ,y ),M (x 0,y 0),则MP →=(x -x 0,y -y 0),PB →=(3-x ,-y ), 由MP →=2PB →得⎩⎪⎨⎪⎧x -x 0=(3-x )×2,y -y 0=-2y ,即⎩⎪⎨⎪⎧x 0=3x -6,y 0=3y ,又∵M 在曲线x 2+y 2=1上,∴(3x -6)2+9y 2=1,∴点P 的轨迹方程为(3x -6)2+9y 2=1.2.(变换条件)本例中把条件“M 和定点B (3,0)连线的中点为P ”改为“一动点P 和定点B (3,0)连线的中点为M ”,试求动点P 的轨迹方程.[解] 设P (x ,y ),M (x 0,y 0),∵M 为PB 的中点.∴⎩⎪⎨⎪⎧x 0=x +32,y 0=y2,又∵M 在曲线x 2+y 2=1上,∴⎝⎛⎭⎪⎫x +322+⎝ ⎛⎭⎪⎫y 22=1,即(x +3)2+y 2=4,∴P 点轨迹方程为(x +3)2+y 2=4.代入法求解曲线方程的步骤①设动点P (x ,y ),相关动点M (x 0,y 0);②利用条件求出两动点坐标之间的关系⎩⎪⎨⎪⎧x 0=f (x ,y ),y 0=g (x ,y );③代入相关动点的轨迹方程; ④化简、整理,得所求轨迹方程. 其步骤可总结为“一设二找三代四整理”.1.思考辨析(1)依据一个给定的平面图形,选取的坐标系是唯一的.( )(2)求轨迹就是求轨迹方程.( )(3)到两坐标轴距离之和为a(a>0)的点M的轨迹方程为|x|+|y|=a. ( )[提示](1)×不唯一.常以得到的曲线方程最简单为标准.(2)×求轨迹方程得出方程即可,求轨迹还要指出方程的曲线是什么图形.(3)√2.在第四象限内,到原点的距离等于2的点M的轨迹方程是( )A.x2+y2=4 B.x2+y2=4(x>0)C.y=-4-x2D.y=-4-x2(0<x<2)D[排除法,第四象限内满足x>0,y<0.故选D.]3.已知动点P在曲线2x2-y=0上移动,则点A(0,-1)与点P连线中点的轨迹方程是( )A.y=2x2B.y=8x2C.2y=8x2-1 D.2y=8x2+1C[设AP中点为(x,y),则P(2x,2y+1)在2x2-y=0上,即2(2x)2-(2y+1)=0,∴2y =8x2-1.]4.设A为圆(x-1)2+y2=1上的动点,PA是圆的切线,且|PA|=1,则动点P的轨迹方程是________.(x-1)2+y2=2[圆(x-1)2+y2=1的圆心为B(1,0),半径r=1,则|PB|2=|PA|2+r2.∴|PB|2=2.∴P的轨迹方程为:(x-1)2+y2=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2 求曲线的方程学习目标 1.了解用坐标法研究几何问题的有关知识和观点,感受曲线的实际背景,明确其刻画现实世界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作用.2.了解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明确它所研究的基本问题.3.初步掌握根据已知条件求曲线方程的方法,同时进一步加深理解“曲线的方程、方程的曲线”的概念.知识点一坐标法的思想思考1 怎样理解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是解析几何的基础?答案只有建立了平面直角坐标系,才有点的坐标,才能将曲线代数化,进一步用代数法研究几何问题.思考2 依据一个给定的平面图形,选取的坐标系惟一吗?答案不惟一,常以得到的曲线方程最简单为标准.梳理(1)坐标法:借助于坐标系,通过研究方程的性质间接地来研究曲线性质的方法.(2)解析几何研究的主要问题:①通过曲线研究方程:根据已知条件,求出表示曲线的方程.②通过方程研究曲线:通过曲线的方程,研究曲线的性质.知识点二求曲线的方程的步骤类型一直接法求曲线的方程例1 一个动点P到直线x=8的距离是它到点A(2,0)的距离的2倍.求动点P的轨迹方程. 解设P(x,y),则|8-x|=2|PA|.则|8-x|=2(x-2)2+(y-0)2,化简,得3x2+4y2=48,故动点P 的轨迹方程为3x 2+4y 2=48. 引申探究若本例中的直线改为“y =8”,求动点P 的轨迹方程. 解 据题设P (x ,y ),则P 到直线y =8的距离d =|y -8|, 又|PA |=(x -2)2+(y -0)2, 故|y -8|=2(x -2)2+(y -0)2, 化简,得4x 2+3y 2-16x +16y -48=0.故动点P 的轨迹方程为4x 2+3y 2-16x +16y -48=0. 反思与感悟 直接法求动点轨迹的关键及方法(1)关键:①建立恰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②找出所求动点满足的几何条件.(2)方法:求曲线的方程遵循求曲线方程的五个步骤,在实际求解时可简化为三大步骤:建系、设点;根据动点满足的几何条件列方程;对所求的方程化简、说明. 特别提醒:直接法求动点轨迹方程的突破点是将几何条件代数化.跟踪训练1 已知两点M (-1,0),N (1,0),且点P 使MP →·MN →,PM →·PN →,NM →·NP →成公差小于零的等差数列.求点P 的轨迹方程.解 设点P (x ,y ),由M (-1,0),N (1,0), 得PM →=-MP →=(-1-x ,-y ), PN →=-NP →=(1-x ,-y ), MN →=-NM →=(2,0).∴MP →·MN →=2(x +1),PM →·PN →=x 2+y 2-1,NM →·NP →=2(1-x ).于是,MP →·MN →,PM →·PN →,NM →·NP →成公差小于零的等差数列等价于⎩⎪⎨⎪⎧x 2+y 2-1=12[2(x +1)+2(1-x )],2(1-x )-2(x +1)<0,即⎩⎪⎨⎪⎧x 2+y 2=3,x >0.∴点P 的轨迹方程为x 2+y 2=3(x >0). 类型二 代入法求解曲线的方程例2 动点M 在曲线x 2+y 2=1上移动,M 和定点B (3,0)连线的中点为P ,求P 点的轨迹方程.解 设P (x ,y ),M (x 0,y 0), 因为P 为MB 的中点,所以⎩⎪⎨⎪⎧x =x 0+32,y =y02,即⎩⎪⎨⎪⎧x 0=2x -3,y 0=2y ,又因为M 在曲线x 2+y 2=1上, 所以(2x -3)2+4y 2=1.所以P 点的轨迹方程为(2x -3)2+4y 2=1. 反思与感悟 代入法求解轨迹方程的步骤 (1)设动点P (x ,y ),相关动点M (x 0,y 0).(2)利用条件求出两动点坐标之间的关系⎩⎪⎨⎪⎧x 0=f (x ,y ),y 0=g (x ,y ).(3)代入相关动点的轨迹方程. (4)化简、整理,得所求轨迹方程.跟踪训练2 △ABC 的顶点A 固定,点A 的对边BC 的长是2a ,边BC 上的高的长是b ,边BC 沿一条定直线移动,求△ABC 外心的轨迹方程.解 如图所示,以BC 所在的定直线为x 轴,以过A 点与x 轴垂直的直线为y 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则A 点的坐标为(0,b ).设△ABC 的外心为M (x ,y ),作MN ⊥BC 于N ,则MN 是BC 的垂直平分线. ∵|BC |=2a ,∴|BN |=a ,|MN |=|y |. 又M 是△ABC 的外心,∴M ∈{M ||MA |=|MB |}. 而|MA |=x 2+(y -b )2,|MB |=|MN |2+|BN |2=a 2+y 2, ∴x 2+(y -b )2=a 2+y 2,化简,得所求轨迹方程为x 2-2by +b 2-a 2=0. 类型三 根据曲线的方程求两曲线的交点例3 过点M (1,2)的直线与曲线y =a x(a ≠0)有两个不同的交点,且这两个交点的纵坐标之和为a ,求a 的取值范围.解 当过M 点的直线斜率为零或斜率不存在时, 不可能与曲线有两个公共点.设直线方程为y -2=k (x -1)(k ≠0),联立曲线方程,得⎩⎪⎨⎪⎧y -2=k (x -1),y =ax,消去x ,得y 2-(2-k )y -ka =0. ①当此方程有两个不同的根,即方程组有两个不同的解时,直线与曲线有两个不同的交点. ∴Δ=(2-k )2+4ka >0. 设方程①的两根分别为y 1,y 2, 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y 1+y 2=2-k . 又∵y 1+y 2=a , ∴k =2-a , 代入Δ>0中, 得a 2+4a (2-a )>0, 解得0<a <83.又∵k ≠0,∴2-a ≠0,即a ≠2.∴a 的取值范围是(0,2)∪(2,83).反思与感悟 结合曲线方程的定义,两曲线的交点的坐标即为两曲线的方程构成的方程组的解,所以可以把求两曲线交点坐标的问题转化为解方程组的问题,讨论交点的个数问题转化为讨论方程组解的个数问题.即两曲线C 1和C 2的方程分别为F (x ,y )=0和G (x ,y )=0,则它们的交点坐标由方程组⎩⎪⎨⎪⎧F (x ,y )=0,G (x ,y )=0的解来确定.跟踪训练3 直线l :y =k (x -5)(k ≠0)与圆O :x 2+y 2=16相交于A ,B 两点,O 为圆心,当k 变化时,求弦AB 的中点M 的轨迹方程. 解 设M (x ,y ),易知直线恒过定点P (5,0), 再由OM ⊥MP ,得|OP |2=|OM |2+|MP |2, ∴x 2+y 2+(x -5)2+y 2=25, 整理得(x -52)2+y 2=254.∵点M 应在圆内,∴所求的轨迹为圆内的部分. 解方程组⎩⎪⎨⎪⎧(x -52)2+y 2=254,x 2+y 2=16得两曲线交点的横坐标为x =165,故所求轨迹方程为(x -52)2+y 2=254(0≤x <165).1.曲线y =1x与xy =2的交点是( )A.(1,1)B.(2,2)C.直角坐标系内的任意一点D.不存在 答案 D解析 联立方程组无解.2.方程x 2+y 2=1(xy <0)表示的曲线是( )答案 D解析 ∵xy <0,当x >0时,y <0,曲线应在第四象限;当x <0时,y >0,曲线应在第二象限,且与坐标轴均无交点.3.直线x a +y2-a =1与x ,y 轴交点的中点的轨迹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答案 x +y -1=0(x ≠0,x ≠1) 解析 设直线x a +y2-a=1与x ,y 轴交点为A (a ,0),B (0,2-a ),A ,B 中点为M (x ,y ),则x =a 2,y =1-a2,消去a ,得x +y =1.∵a ≠0,a ≠2,∴x ≠0,x ≠1.4.已知⊙O 的方程是x 2+y 2-2=0,⊙O ′的方程是x 2+y 2-8x +10=0,由动点P 向⊙O 和⊙O ′所引的切线长相等,则动点P 的轨迹方程是________. 答案 x =32解析 设动点P (x ,y ),则x 2+y 2-2=(x -4)2+y 2-6,化简整理得x =32.5.M 为直线l :2x -y +3=0上的一动点,A (4,2)为一定点,又点P 在直线AM 上运动,且AP ∶PM =3,求动点P 的轨迹方程.解 设点M ,P 的坐标分别为M (x 0,y 0),P (x ,y ),由题设及向量共线条件可得⎩⎪⎨⎪⎧4x =4+3x 0,4y =3y 0+2,所以⎩⎪⎨⎪⎧x 0=4x -43,y 0=4y -23,因为点M (x 0,y 0)在直线2x -y +3=0上, 所以2×4x -43-4y -23+3=0,即8x -4y +3=0,从而点P 的轨迹方程为8x -4y +3=0.求解轨迹方程常用方法(1)直接法:直接根据题目中给定的条件进行确定方程.(2)定义法:依据有关曲线的性质建立等量关系,从而确定其轨迹方程.(3)代入法:有些问题中,其动点满足的条件不便用等式列出,但动点是随着另一动点(称之为相关点)而运动的.如果相关点所满足的条件是明显的,或是可分析的,这时我们可以用动点坐标表示相关点坐标,根据相关点所满足的方程即可求得动点的轨迹方程,这种求轨迹的方法叫做相关点法或代入法.(4)参数法:将x ,y 用一个或几个参数来表示,消去参数得轨迹方程,此法称为参数法. (5)待定系数法:根据条件能知道曲线的类型,可先根据曲线方程的一般形式设出方程,再根据条件确定待定的系数.40分钟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方程中表示相同曲线的是( ) A.y =x ,y x=1 B.y =x ,y =x 2C.|y |=|x |,y =xD.|y |=|x |,y 2=x 2答案 D解析 A 中y =x 表示一条直线,而y x=1表示直线y =x ,除去点(0,0);B 中y =x 表示一条直线,而y =x 2表示一条折线;C 中|y |=|x |表示两条直线,而y =x 表示一条射线;D 中|y |=|x |和y 2=x 2均表示两条相交直线.故选D. 2.如图所示的图象对应的方程是( )A.|x |-y =0B.x|y |-1=0 C.x -|y |=0 D.|x |y-1=0答案 C解析 据图,当x >0,y >0时,y =x ; 当x >0,y <0时,y =-x , 只有选项C 符合要求,故选C.3.已知0≤α<2π,点P (cos α,sin α)在曲线(x -2)2+y 2=3上,则α的值为( ) A.π3 B.53π C.π3或53π D.π3或π6答案 C解析 由(cos α-2)2+sin 2α=3,得cos α=12.又因为0≤α<2π,所以α=π3或α=53π.4.已知点A (-1,0),B (1,0),且MA →·MB →=0,则动点M 的轨迹方程是( ) A.x 2+y 2=1 B.x 2+y 2=2C.x 2+y 2=1(x ≠±1) D.x 2+y 2=2(x ≠±2)答案 A解析 设动点M (x ,y ),则MA →=(-1-x ,-y ),MB →=(1-x ,-y ). 由MA →·MB →=0, 得(-1-x )(1-x )+(-y )·(-y )=0, 即x 2+y 2=1.5.过三点A (1,3),B (4,2),C (1,-7)的圆交y 轴于M 、N 两点,则|MN |等于( ) A.2 6 B.8 C.4 6 D.10 答案 C解析 由已知,得AB →=(3,-1),BC →=(-3,-9),则AB →·BC →=3×(-3)+(-1)×(-9)=0,所以AB →⊥BC →,即AB ⊥BC ,故过三点A 、B 、C 的圆以AC 为直径,得其方程为(x -1)2+(y +2)2=25,令x =0得(y +2)2=24,解得y 1=-2-26,y 2=-2+26,所以|MN |=|y 1-y 2|=46,选C.6.已知两点A (2,0),B (-2,0),点P 为平面内一动点,过点P 作y 轴的垂线,垂足为Q ,且PA →·PB →=2PQ →2,则动点P 的轨迹方程为( )A.x 2+y 2=2 B.y 2-x 2=2 C.x 2-2y 2=1 D.2x 2-y 2=1答案 B解析 设动点P 的坐标为(x ,y ), 则点Q 的坐标为(0,y ), PQ →=(-x ,0),PA →=(2-x ,-y ), PB →=(-2-x ,-y ),PA →·PB →=x 2-2+y 2. 由PA →·PB →=2PQ →2, 得x 2-2+y 2=2x 2,所以所求动点P 的轨迹方程为y 2-x 2=2. 二、填空题7.已知定点A (0,1),直线l 1:y =-1,记过点A 且与直线l 1相切的圆的圆心为点C .则动点C 的轨迹E 的方程为________.答案 x 2=4y解析 设动点C (x ,y ),根据题意可知,点C 到点A 的距离与到直线l 1:y =-1的距离相等,所以x 2+(y -1)2=|y +1|,两边平方整理得x 2=4y .8.点A (1,-2)在曲线x 2-2xy +ay +5=0上,则a =________. 答案 5解析 由题意可知点(1,-2)是方程x 2-2xy +ay +5=0的一组解,即1+4-2a +5=0, 解得a =5.9.过点P (0,1)的直线与曲线|x |-1=1-(1-y )2相交于A ,B 两点,则线段AB 长度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 答案 [22,4]解析 曲线|x |-1=1-(1-y )2可化为x ≥1,(x -1)2+(y -1)2=1,或x <-1,(x +1)2+(y -1)2=1,图象如图所示,线段AB 长度的取值范围是[22,4].10.已知点F (1,0),直线l :x =-1,P 为平面上的一动点,过点P 作l 的垂线,垂足为Q ,且QP →·QF →=FP →·FQ →.则动点P 的轨迹C 的方程是________. 答案 y 2=4x (x ≥0)解析 设点P (x ,y ),则Q (-1,y ). 由QP →·QF →=FP →·FQ →,得(x +1,0)·(2,-y )=(x -1,y )·(-2,y ), 所以2(x +1)=-2(x -1)+y 2, 化简得y 2=4x (x ≥0). 三、解答题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F (0,2),一条曲线在x 轴的上方,它上面的每一点到F 的距离减去到x 轴的距离的差都是2,求这条曲线的方程. 解 设点M (x ,y )是所求曲线上任意一点, 因为曲线在x 轴的上方, 所以y >0.过点M 作MB ⊥x 轴,垂足是点B ,则|MF |-|MB |=2, 即x 2+(y -2)2-y =2, 整理得x 2+(y -2)2=(y +2)2,化简得y =18x 2,所以所求曲线的方程是y =18x 2(x ≠0).12.已知线段AB ,B 点的坐标为(6,0),A 点在曲线y =x 2+3上运动,求线段AB 的中点M 的轨迹方程.解 设线段AB 的中点M 的坐标为(x ,y ),点A (x 1,y 1),则⎩⎪⎨⎪⎧x =x 1+62,y =y12,得⎩⎪⎨⎪⎧x 1=2x -6,y 1=2y .由题知点A (x 1,y 1)在曲线y =x 2+3上, 所以2y =(2x -6)2+3,所以线段AB 的中点M 的轨迹方程为y =2(x -3)2+32.13.已知直角坐标平面上点Q (2,0)和圆O :x 2+y 2=1,M 为直角坐标平面内一动点,过点M 作圆O 的切线,切点为N ,若|MN |和|MQ |的比值等于常数λ(λ>0),求动点M 的轨迹方程,并说明它表示什么曲线.解 连接ON ,OM ,易知ON ⊥MN ,设M (x ,y ). ∵圆的半径是1,∴|MN |2=|OM |2-|ON |2=|OM |2-1. 由题意,|MN ||MQ |=λ,∴|MN |=λ|MQ |, 即x 2+y 2-1=λ(x -2)2+y 2,整理得(λ2-1)(x 2+y 2)-4λ2x +(1+4λ2)=0. ∵λ>0,∴当λ=1时,方程化为x =54,该方程表示一条直线;当λ≠1时,方程化为(x -2λ2λ2-1)2+y 2=1+3λ2(λ2-1)2,该方程表示以(2λ2λ2-1,0)为圆心,以1+3λ2|λ2-1|为半径的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