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关爱留守儿童的经验交流汇报材料:让深山留守娃融入城市文明(毕传高执笔)
关爱留守儿童总结汇报材料
![关爱留守儿童总结汇报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7840d71b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88.png)
关爱留守儿童总结汇报材料关爱留守儿童总结汇报材料(1000字)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我今天非常荣幸可以在此向大家汇报关爱留守儿童的相关情况和工作进展。
近年来,我部门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对关爱留守儿童的重视,积极参与相关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果。
下面我就向大家汇报具体情况。
一、留守儿童的现状留守儿童指由于父母外出谋生而留在农村家中的儿童,他们普遍面临着家庭关爱缺失、心理问题及学业困难等一系列的问题。
根据统计数据,中国约有6000万留守儿童,其中70%是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由于家庭成员疏于关心和照料,往往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甚至引发一些不良行为。
二、部门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我部门自去年起将关爱留守儿童纳入工作重点,采取了多种措施,以改善他们的生活和教育环境。
1.提供丰富的精神生活:我们组织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如绘画比赛、读书分享会、歌唱比赛等,旨在丰富留守儿童的精神生活,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社交能力。
2.心理辅导:我们配备了专门的心理咨询师,定期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辅导,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减轻压力。
此外,我们还为相关教师和家长提供心理教育培训,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照顾和教育留守儿童。
3.学习支援:我们与当地学校合作,建立了学习支援计划,邀请有经验的教师和志愿者前往农村学校,为留守儿童提供辅导和指导,在学习上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4.卫生保健:我们关注留守儿童在卫生健康方面的问题,组织了口腔保健和疾病防治等义诊活动,为他们提供基本的卫生保健服务。
三、工作成果通过我们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1.精神生活改善:我们组织的文化活动吸引了大量的留守儿童参与,他们通过参与活动找到了快乐,增强了对生活的期待和信心。
2.心理问题得到关注:我们的心理咨询服务受到了留守儿童和家长的欢迎,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许多儿童已经找到了自己的解决办法,学会了在困境中坚持和寻求帮助。
3.学业提升:在学习支援计划的帮助下,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
关爱留守儿童经验交流材料
![关爱留守儿童经验交流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ef39dec2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ad.png)
篇一:关爱留守儿童典型经验材料关爱留守儿童,共创美好未来***是人口大镇,近年来,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多,留守儿童群体日益庞大。
据统计,***目前有父母双方均外出6个月以上的留守儿童200余名.为了给留守儿童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镇妇联以“让孩子健康成长、让家长安心创业"为目的,在全镇范围内启动了“关爱留守儿童,共创美好未来”的“关爱工程",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主要做法是:一、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关爱网络成立镇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吸收共青团、关工委、教育、派出所、司法所以及“留守儿童"所在村两委负责人参加,建立健全关爱网络。
建立留守儿童档案,详细记载每个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做到一人一档、一个不漏,并定期统计汇总变动情况。
落实留守儿童“爱心妈妈”、“代理家长”职责,经常进家入户了解和掌握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情况,及时解决他们的困难和问题;学校原则上每周对“留守儿童"家访一次,做到学校、监护人、联系人三位一体,及时掌握孩子各方面情况,定期向其在外务工的父母通报,有效延伸了学校教育触角,促使家庭、学校、社会教育有机结合。
二、营造氛围,形成强大关爱合力号召动员“三八”红旗手、“巾帼建功标兵”、“五好文明家庭"及女党员、女教师等做留守儿童的“代理妈妈”,充分利用双休和“五一”、“六一”节等节假日,进家入户为留守儿童检查指导学习,照料生活,使留守儿童感受到母亲般的关爱。
镇卫生院还组织医生进村免费为留守儿童检查身体、预防疾病.派出所加强巡逻,重点排查治安和安全隐患,保证留守儿童住所安全。
镇妇联配合综治办、司法所开展青少年维权行动,依法保护留守儿童合法权益,初步形成了全镇各届共同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
三、加大投入,改善留守儿童的学习成长环境为了解决留守儿童的生活困难,镇政府多方筹措资金建成丁集中学综合楼,建立全日寄宿制学校,设立食堂和学生宿舍,解决了60多名留守儿童“上学难”问题.镇内各学校均设有“留守儿童”读书室、活动室、电脑室等,由专职人员管理,对留守学生进行思想、情感教育和日常生活的照料.同时针对部分儿童开展“爱心一对一"义务家教,使留守儿童“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感受到更多的社会关爱和人间温暖。
关爱三留守工作汇报(共8篇)
![关爱三留守工作汇报(共8篇)](https://img.taocdn.com/s3/m/90fe7cd8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0f.png)
关爱三留守工作汇报(共8篇)第1篇: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汇报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汇报威戎镇中心小学一、基本情况静宁县威戎镇中心小学是按照国家、省、市、县关于优化教育资源,调整结构布局的精神,于2004年撤并新建的一所六年制完全小学。
2006年2月被县教育局确立为威戎镇乡级资源中心,学校占地16667平方米,建筑面积1376.6平方米,有两层教学楼一幢,内含教室14间,有教师宿舍22间,于2004年5月31日建成并交付使用。
校园环境幽雅,布局合理,人文气息浓郁,绿化率达20%以上,是一所特色学校。
学校生均图书5册,有计算机6台,打印机2台,29吋彩电12台,34吋彩电2台,DVD机13台,幻灯机2套,课桌椅240双人套。
学校现有教学班6个,学生293人.其中男151人,女142人;有教师18人,其中男10人,女8人,本科3人,大专学历的有10人,中专学历的有5人。
我校一直重视留守儿童的关爱工作,自下发活动方案以来,我们动员全体教职工放弃假日利用暑期对全校范围内的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逐个登记、汇编成册,在原来留守儿童台帐的基础上,再建立留守儿童每人专门档案。
现我校在校生中有留守儿童87名,其中女生41名,男生46名。
学校还根据县妇联的安排,创造性开展工作,开展志愿者帮扶结对活动,设置“亲情电话”,推行“代理家长”制,铺设心理健康绿色通道等一系列措施,共同构建留守儿童权益维护平台,共同关注“留守儿童”,真心实意地为留守儿童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使留守儿童真切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爱。
二、我校对留守儿童的关爱举措⑴.真情关爱“三优先”。
①学习上优先辅导。
我校根据留守儿童学习上的实际情况,对他们按照成绩、年级、班级进行分类分组。
任课教师制定帮扶计划,明确帮扶的时间、内容。
学校对任课教师的帮扶效果采取不定时抽查,定期检查和考核。
②生活上优先照顾。
学校在教师中开展敬业精神和师德师风培训,增强教师的同情心、关爱心。
教师在生活学习工作中,对留守儿童做到“四多”: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拉一把,多处一会,精心指导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在教师空闲的时候要求负责的教师做到多和这些孩子们在一起。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汇报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1dd14f23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27.png)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汇报2023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汇报(精选10篇)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需要汇报的场景越来越多,汇报是将某个项目的工作情况和工作结果向领导进行汇报,怎样写汇报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2023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汇报,欢迎大家分享。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汇报 1我们在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政治高度,充分认识到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重要性,“实施留守儿童关爱工程”,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教育管理工作,使他们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家,现将工作总结如下: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学校十分重视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讨论我校留守儿童的道德现状,制定相应的措施,安排相应的人员,确保留守儿童留得下、学得好、健康快乐的成长。
二、健全制度、落实责任1、建立留守儿童个人档案与成长记录袋制度收集留守儿童的学习、活动、日常行为表现、情感表现等材料,记录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的有关评价,班主任及时将相关情况通知家长。
2、建立“家校”联系制度及时了解掌握各方面的'情况,有针对性的对留守儿童进行管理和教育,建立家校定期联系制度,代管家长每月进行一次家访,与家长通一次电话,每学期给家长写一封信。
对留守儿童家庭做到五必访-——情绪不好必访、身体不佳必访、成绩下降必访、迟到早退必访、与同学争吵必访,通过家访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用知识引导孩子,用爱心温暖孩子。
3、建立“代管家长”队伍,推行“代官家长”制度建立起由班主任、课任教师和生活指导老师组成的代管家长队伍,负责对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及生理教育的管理和引导。
代管家长承担留守儿童的监护职责,做他们的生活的知情人,学习的引路人,成长的保护人。
三、开展各项活动,丰富留守儿童的生活1、开展丰富多彩的主体活动以重大节日为契机,对留守儿童开展一些切实有效的活动,如举办“关爱留守儿童”的主题班会等。
组织留守儿童开展集体活动,学校设有亲情电话,让孩子定期与家长通话交流感情,在“留守儿童之家”开设心理咨询热线,设立了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室,搭建师生心灵沟通的平台,专门配备了心理健康指导老师,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经验交流材料
![关爱留守儿童经验交流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f2d058243169a4517723a39a.png)
关爱留守儿童经验交流材料尤集中学尤传宇一开始对”留守儿童”这词有些陌生,只听说过,不知道具体代表什么,而通过学校跟留守儿童结对这样的活动逐渐了解起来。
由于父母外出务工经商,大批未成年人留在户籍所在地而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因而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或亲友抚养、教育和管理,就这样,一个新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形成了。
他们普遍存在亲情缺失和家教缺位,在学习、生活、安全、健康等方面存在突出问题。
因此学校组织了与留守儿童结对的活动,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在关爱留守儿童结对活动中,第一眼见到殷子恩感觉他是活泼的小男孩,但是与他交谈时感觉他还是比较内向的,记得当时问他一些情况时,会犹豫会儿再说,有时就会点头,也可能怕生吧。
不过,他始终都是带着可爱的笑容。
有时通过电话询问他的一些情况,但是很多时候会出现问题,就是与他奶奶的沟通问题,没办法只有联系在外打工的妈妈,所以交流的时间减少了。
从这样的情况可以看出周围的环境对留守儿童影响极大。
留守儿童缺失的是亲情,而作为爱心家长的我们虽然不能让他们感受到父母般的亲情,但是我们可以用我们的行动,让他们体会到社会上还有人关爱他们的,这世界是充满爱的。
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们,这是我们的义务,也是我们的责任。
伴随着他们的成长,我们也在逐渐地成长。
通过这样的活动,我想我学到了许多。
最重要的是,“留守儿童”在我心中不再是简单的一个概念,简单的一个特殊群体,而是一个个儿童无比沉重的现实处境,是一个个残酷而又无奈的生活!因而,每个人都要从心底萌生责任感,关注留守儿童问题,用心去关爱他们。
同时,作为班主任的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不仅仅关注留守儿童,对于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我们都应不遗余力地去帮助他们。
当然,也要让更多的群体关注他们,确切地给予帮助。
因为社会的和谐,需要你我共同维护;社会的稳定,需要你我共同保持。
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
关爱留守儿童经验交流材3
![关爱留守儿童经验交流材3](https://img.taocdn.com/s3/m/f25e1732453610661ed9f49c.png)
城关镇中心小学关爱留守儿童经验交流材料为进一步落实留守儿童关爱工作,让他们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我校扎实做好了以下几点:1、密切关注儿童、增强情感投资。
学校是留守儿童的第二个家,老师就是他们全权负责的“父母”。
学校和教师密切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变化情况。
首先让班主任做本班留守儿童的“爱心妈妈”,让全班留守儿童结对子。
2、对留守儿童开展学习辅导、思想教育。
3、学习上对他无微不至的关怀,更重要的是始终注重他的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使他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
常关心留守儿童,经常与他们一起散步、拉家常,了解他们的具体情况,这样使他们亲近、信任老师。
4 这样默默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投资,让他们充分感受到“师爱”胜过“母爱”。
此外我们还组织班干部协助老师对留守儿童进行动态跟踪,有的放矢地做好相关帮扶工作,这样一来二去,留守儿童就觉得自己在这儿读书拥有“大家庭”的心理归属感,使留守儿童能安心生活和学习,让留守儿童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也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大大增强教育实效性。
5、确定监护人员、家校通力合作。
现在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家庭的娇生惯养,这就给教育带来一定的难度,目前学校的留守儿童这么多,无形中给老师在教育教学上增添了许多麻烦。
至于这些重重的困难摆在我们老师面前,大家感到十分困惑,也是教育工作上的一种挑战,学校对留守儿童进行集体座谈、个别访问,真正摸清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然后要求留守儿童的父母配合学校确定孩子的监护人,学校建立班主任、监护人联系卡,这样便于学校、班主任、监护人随时可以相互进行沟通,及时了解留守儿童的具体情况。
同时建立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 ——“爱心妈妈”、全权负责的“父母”,学生中的“爱心同学”等交流平台,发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合力作用,对留守儿童进行齐抓共管,保持家校通力合作这条永不消失的天线,对孩子的管理提供一条捷径,保证了留守儿童的正常运作。
6、健全”留守”档案、便于信息捕捉。
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经验交流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026dd7f7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f4.png)
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经验交流材料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经济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父母外出打工,留下了许多孤独的留守儿童。
这些孩子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包括缺乏关爱、情感隔离、教育资源不足等。
因此,开展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显得十分重要。
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我们积累了一些经验,分享如下:一、多维度的支持和关爱对于留守儿童,最重要的是在生活、情感和教育等多个方面进行支持和关爱。
生活方面,我们为孩子们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让他们在游戏和学习中度过每一天;情感方面,我们通过持续的心理疏导和关爱,让他们感受到家人和社会的温暖;教育方面,我们为他们提供有质量的教育资源,保障他们的学习和成长。
二、多元化的服务模式留守儿童所处的地域空间比较分散,需要提供更为多元化的服务模式。
我们采用了互联网+服务的模式,通过手机、微信等工具,与留守儿童建立在线互动关系,实现线上服务。
同时,我们也开展了定期的社区和学校访问工作,对留守儿童进行入户走访,积极协调家庭和学校的关系。
三、多元化的组织形式为更好地服务留守儿童,我们成立了家长委员会、留守儿童心理疏导志愿者团队、留守儿童关爱基金等组织。
家长委员会担任家校沟通桥梁的作用,心理疏导志愿者团队为孩子提供心理辅导,关爱基金致力于为留守儿童提供财力上的支持。
这些机构都为留守儿童提供了更为全面和有效的保护。
四、建立健全的长效机制为了保证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能够长效稳定地开展,需要建立健全的长效机制。
我们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领导的工作领导小组,由县人民政府政府牵头负责,各部门联动协同推进。
在此基础上,我们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确保各工作任务、工作措施得以落地落实。
总而言之,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需要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更好地为他们提供全方位的保护与关爱。
五、积极宣传和倡导为了引起社会的关注和关心留守儿童的问题,我们积极进行宣传和倡导。
我们和当地电视台和报纸合作制作留守儿童关爱保护的宣传片和报道,让更多人了解留守儿童的现状和需求。
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经验交流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a7129ed6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3e.png)
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经验交流材料在我们的国家,留守儿童已成为一个严峻的问题,越来越多的孩子被迫和父母分离。
由于缺乏关爱和照顾,留守儿童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如自卑、孤独、抑郁、无助等等。
因此,为关爱保护这些孩子需全社会共同参与。
在这里,我想分享一些我所了解的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经验。
首先,我们需要建立留守儿童的技能培训计划,帮助他们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增强自我教育和实践能力。
这些培训可以包括课外活动、绘画、音乐、舞蹈、手工制作、集体游戏等。
这些活动可以激发儿童的个性和潜力,促进他们的参与和自信。
其次,我们应该为这些孩子提供心理辅导的服务。
由于缺乏家庭的关爱和支持,留守儿童往往感到无助和孤独。
心理辅导服务可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这些服务应由专业心理医师管理,为留守儿童提供情感支持、行为治疗和心理咨询服务。
另外,我们需要建立留守儿童之间互动及沟通机制,以帮助他们建立真正的友谊关系。
这可以通过网络或其他方式来完成。
我们也可以组织各种孩子们感兴趣参与的社交活动,以加强对留守儿童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这样做有助于减轻他们的孤独和无处不在的沉默,从而改善他们的心理状态,更有助于他们建立正向的人生观。
最后,我们应该制定更好的政策来保护留守儿童并帮助他们融入社会。
政策应该包括各种福利和保障,如社会救助金、人才招募计划、福利金、短期和长期贷款支持、任务分配等等。
这些政策措施能够加快留守儿童改善生活和更好地发展。
以上是我所了解的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一些经验。
留守儿童是我们国家重要的资源和未来的希望,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使命来关爱保护他们。
我们希望政府、社会组织和民间力量能为这些孩子创造更好的未来,使他们在孤独困苦中获得希望和维护。
对于留守儿童而言,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物质的支持,更需要的是情感上的关爱。
因此,在关爱留守儿童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建立健全的关爱体系。
社会应该建立起一个完备的关爱留守儿童的体系,包括社区、学校和社会组织等各方面的力量。
关爱留守儿童经验交流材料
![关爱留守儿童经验交流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05116929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13.png)
关爱留守儿童经验交流材料关爱留守儿童是当前社会关注的重要议题,为了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需要进行有效的经验交流和借鉴。
以下是一些关于关爱留守儿童的经验交流材料,详细介绍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做法。
首先,建立健全的支持网络是帮助留守儿童的重要一步。
许多地方政府、社区组织和慈善机构都在为留守儿童提供帮助和支持。
他们提供的服务包括免费的教育培训、心理咨询、学习辅导和时间管理等。
此外,他们还组织各种活动,如夏令营、运动赛事和文艺表演,为留守儿童提供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交流机会。
其次,关爱留守儿童需要全社会的参与。
学校是留守儿童重要的社交平台,因此,学校应该积极主动地提供支持和协助。
一些学校通过举办亲子活动、开设特殊教育课程和设立留守儿童辅导员等方式,提供全方位的帮助。
此外,学校还可以与家长和社区合作,建立留守儿童服务中心,提供教育和心理支持。
另外,家庭也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和支持作用。
留守儿童的父母需要增加与孩子的交流和互动,尽量减少时间上的分离感。
他们可以经常打电话、发短信或者视频聊天,及时了解孩子的近况和困扰,并给予及时的鼓励和支持。
同时,父母还应该尽量安排自己的工作和生活,避免给孩子带来太多负担和责任。
在空余时间,他们可以和孩子一起做一些有趣的事情,例如一起制作手工艺品、一起做饭或者一起阅读。
此外,在关爱留守儿童的过程中,重视他们的心理健康也是非常重要的。
留守儿童常常面临着孤独、焦虑和沮丧等问题,因此,我们需要提供心理咨询和治疗。
心理专家可以与留守儿童进行沟通,并帮助他们有效地面对和处理困境。
此外,社会上还存在一些志愿者和机构,专门提供亲子关爱和心理支持的服务,他们的加入将给留守儿童带来更大的关怀和关爱。
最后,教育是关爱留守儿童的核心。
教育可以帮助留守儿童改变命运,实现自身价值。
因此,应该优先考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
一些地方政府已经采取措施,例如设立留守儿童奖学金、寄宿制学校和网上学习平台等,为留守儿童提供公平的教育资源。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汇报(2篇)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汇报(2篇)](https://img.taocdn.com/s3/m/24016905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ef.png)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汇报为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增强全社会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解决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生理、心理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努力为留守儿童提供健康的成长环境,我局认真开展留守儿童关爱活动,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一、建立健全领导负责制度。
我局十分重视对留守儿童的帮扶工作。
按照____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党员干部进社区”的要求,我局成立了以党组书记、局长为组长、班子成员为成员的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
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制定相关的措施,安排相应的干部职工进行帮扶工作,确保特殊群体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实施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
局每位干职工与两名留守儿童结为帮扶对象,经常找留守儿童谈心,随时把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担当了“代理家长”的角色,定期家访、关心生活、指导学习,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建立职工关爱留守儿童的成长日记,让留守儿童在集体关爱中成长,以对他们缺乏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目前,我局共结成帮扶对子____个。
三、持续开展“笑脸行动”。
为了“留守儿童”也能像普通孩子一样健康成长,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我局按照要求做到“三个一”:即每半年开展一次家访,帮助其家庭解决困难,指导委托监护人加强和改进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每三个月与留守儿童父母通一次电话,通报孩子的情况和教育管理孩子的方法,并征询意见;每一个月与留守儿童开展一次活动,开展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的帮扶。
关爱人员通过开展各项活动,加强留守儿童节假日管护,确保留守儿童安全快乐地度过节假日。
活动中,我局共走访留守儿童家庭____次,开展课外活动____次,为帮扶儿童提供书包等学习用具23套。
关心关爱留守学生,不单是学校与家长的事,应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为留守儿童创设良好的成长环境,是家庭、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应提高认识,协调一致,为此做出积极努力,使留守儿童和所有孩子一样享有同一片蓝天,受到同样的关爱,把健康成长落实到每一个孩子身上。
关爱留守儿童中心工作汇报材料_1
![关爱留守儿童中心工作汇报材料_1](https://img.taocdn.com/s3/m/1475af816c175f0e7dd1378d.png)
关爱留守儿童中心工作汇报材料爱如坦荡湖水,柔波荡漾;情同苍茫草原,广阔无垠。
留守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离不开学校的温情服务,离不开妇联、教育部门和社会各界的真情关爱。
自“星星家园”(留守中心)开办以来,我们学校一直在努力。
我们在努力争取政府、妇联和社会支持的同时,我们更注重用优质的管理、一流的服务、真情的关爱来拨动留守孩子的心灵和弦。
由于长期远离父母,缺乏亲情,一些留守孩子的身心健康受到影响,存在着学业失教、生活失助、心理失衡、亲情失落、安全失保等问题,日益引发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如何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如何实现教育公平,使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这些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为了让留守儿童得到更多的关爱,促进教育公平,维护社会稳定,我们“星星家园”近年来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在教育局的指导下,在妇联的支持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来解决留守儿童的关爱问题:一、争取政府支持,整体统筹安排,工程全面实施。
冬,咸宁市妇联为我们双溪桥镇争取到了“留守儿童活动中心”的创办资金。
上半年,我们镇政府用这笔资金全面启动留守关爱工程,不断完善制度,创新活动,丰富载体,规划建设,学校、家庭和社会各个方面齐抓共管,通过制定工作方案、建设留守寄宿制学校、实行结对帮扶、开展主题关爱活动等措施致力于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积极构建和谐教育。
一是大力实施教育民生工程,全面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的政策,执行“两免一补”,杜绝乱收费,为特困家庭和留守学生减免杂费、书本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从物质上给留守儿童提供了基本的保障。
二是政府、学校、社会共参与,三管齐下送温暖,建立助学体系,出台了救助贫困学生的办法,每年拨出一定经费用于资助贫困学生和留守儿童入学,党委、政府、机关干部、广大党员纷纷捐资捐物。
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咸宁市中心支行今年3月份向我们留守中心捐赠了投影仪、体育器材等一万多元的教学用品,鄂南高中的教师、学生也为我们捐赠了4000余元的音响设备,任市长也曾向我们“星星家园”捐款3000元,我们镇的区人大代表也曾个人共捐款多元,武昌水果湖一小、咸宁职业技术学院也曾经向留守儿童伸出援助之手。
关爱留守儿童经验交流发言稿(精选12篇)
![关爱留守儿童经验交流发言稿(精选12篇)](https://img.taocdn.com/s3/m/ff7e1f64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38.png)
关爱留守儿童经验交流发言稿关爱留守儿童经验交流发言稿(精选12篇)现如今,我们使用上发言稿的情况与日俱增,发言稿具有观点鲜明,内容具有鼓动性的特点。
你所见过的发言稿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爱留守儿童经验交流发言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爱留守儿童经验交流发言稿篇1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在这美好的金秋时节,我们欢聚一堂,共同庆祝中秋佳节。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七年级的全体教师,祝各位领导和代理家长和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祝各位留守儿童学习进步、健康成长!留守儿童是当前社会备受关注的一个群体,他们的成长和发展牵动几万人的心,二郎乡党委政府审时度势,高—瞻远瞩,率先提出了“三关”这一民生工程。
近几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全体“代理家长”的努力工作下,“三关”工程得到了顺利开展,工作机制日趋完善,工作模式不断创新,工作成果日渐丰硕,引来了无数的学习和效仿者。
今天,二郎乡党委政府再施大爱,召集留守儿童和代理家长共度中秋佳节,让留守儿童在集体中感受家的温暖,我的心情非常激动。
作为一名代理家长,此刻的我,千言万语也难表达我的激动情怀。
自进二郎中学就深刻地认识到了“三关“工程的重要性,我将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视为和教学工作同等重要的事,在政府和中学的领导下,认真的做到对留守儿童的“三管一强化”、“五必访”、“十个一”。
尽量让代管的留守儿童心理有依赖,学习有进步,成长有关注,生命有阳光。
去年我代管的留守儿童中,有一个叫xx的同学,她的情况十分具体,她是一名走读生,作为留守儿童的她独自在家生活,除了学习以外,还得承担一定量的家务劳动。
看到面黄肌瘦和整体忧郁的她,我的直觉告诉我,她一定是有故事的人,于是我决定去她家家访,当我历尽山路来到她家,已完成家务上山干活。
我从她的邻居的交谈中了解到她的具体情况,她是一名从小被父母遗弃的孩子,是现在的家庭收留了她将她抚养长大,原本活泼开朗的她,在一次和父母的交谈钟,偶然得知自己的身世之谜。
xx镇关爱留守儿童经验交流材料
![xx镇关爱留守儿童经验交流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5fd3f01b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7b.png)
xx镇关爱留守儿童经验交流材料第一篇:xx镇关爱留守儿童经验交流材料xx镇关爱留守儿童经验交流材料为进一步加强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促进我镇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解决外出务工人员后顾之忧。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要求,全面保障留守儿童接受教育权利,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和心理上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帮助他们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引导他们健康成长,逆境成才,服务我镇经济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一、实施“农村留守儿童部门联动教育计划”。
1、推行一项工作制度。
镇中心校、派出所、民政办、卫生院、妇联、共青团、关工委、村支两委等部门建立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会议制度,及时汇总工作情况,找准工作问题,落实工作措施,提高工作实效。
2、实行关爱留守儿童责任包保制度。
采用“一帮一”、“一帮多”的结对方式,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村社干部要深入了解所牵手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情况,在农忙等特殊时节对困难留守儿童家庭进行帮扶,使留守儿童真正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关爱。
3、构建五大联动网络。
建立以留守儿童亲属为主体,督促临时监护人履行法律责任的监护网络;建立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实施农村留守儿童思想、生活、心理、情感教育的学校教育网络;建立民政、妇联、团委和志愿者为主体,保障农村贫困留守儿童获得应有的社会扶助网络;建立以司法、派出所、工商所为主体,净化校园周边环境,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管理与保护,维护儿童合法权益的法律保护网络;建立以卫生院为主体,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医疗保健和资助康护网络。
4、开展四大维权行动。
一是开展维权宣传行动。
广泛开展农村留守儿童权益维护宣传,建立农村留守儿童维权中心,开展农村留守儿童维权热线电话;二是开展就学普查行动。
完善农村留守儿童的就学状况动态监测机制,加大义务教育执法检查力度,确保农村留守儿童不因家庭经济困难、学习困难等原因失学,消除农村留守儿童的辍学现象;三是开展校园安全行动。
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经验交流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4e17bf92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87.png)
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经验交流材料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和同事们:大家好!我是XXX,负责贵单位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相关工作人员。
今天我非常荣幸地能够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些我们的工作经验,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和思考。
首先,我们意识到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重要性。
由于父母离家外出打工,很多农村地区的孩子被迫留守在家乡过着独处的生活。
这些留守儿童长期缺乏父母的陪伴和教育,容易产生各种问题,例如情绪不稳定、学习困难、社交能力不足等。
因此,我们强调对这些孩子的关爱和保护,并尽力提供他们所需要的支持和帮助。
其次,我们建立了系统的关爱保护机制。
我们组织成立了由相关部门、学校、社区、志愿者等组成的工作小组,定期召开会议,交流和协调各方面工作。
同时,我们完善了留守儿童档案管理制度,对于每一个留守儿童进行信息登记,并进行定期评估和跟踪服务。
我们还加强了对留守儿童的家庭访问和社区巡查,及时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并提供必要的援助。
此外,我们注重提供全面的服务和支持。
针对留守儿童的特点和需求,我们增加了心理咨询和辅导资源,提供情感支持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调适情绪和提高心理素质。
同时,我们积极开展兴趣培养和技能培训活动,提供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我们也鼓励家长参与孩子的教育,提供家庭教育培训和指导。
最后,我们注重建立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网络。
我们积极与社会组织、民间力量和其他相关单位合作,共同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我们与企业合作开展支教活动,给孩子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教育资源。
我们也鼓励社会志愿者参与到留守儿童关爱工作中,发挥他们的专业知识和爱心。
通过这些经验,我们见证了很多留守儿童的成长和变化,看到了他们逐渐健康、自信、积极地成长。
但是我们也认识到,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还面临着很多挑战和困难,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希望我们的交流能够启发大家,进一步加强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和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经验交流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d1a27053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83.png)
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经验交流材料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经验交流材料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好!我是来自XX市某社区的社工,很荣幸能在这里与大家交流分享我们在关爱和保护留守儿童方面的工作经验。
首先,我想讲一下我们的工作背景。
XX社区是一个经济相对较为困难的社区,许多父母亲离家外出务工,留下了大批留守儿童。
这些孩子由于缺乏父母的照顾和陪伴,面临着很多心理、生理和社交问题,他们需要我们的关爱和帮助。
为了提供有效的帮助,我们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留守儿童保护机制。
首先,我们与学校合作,设立了留守儿童关爱辅导中心,为他们提供心理辅导和学业辅导。
我们组织了定期的心理学员工进校园,与孩子们进行交流和倾听,让他们有机会诉说自己的困扰和烦恼,帮助他们排解压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同时,我们还开展了学习辅导活动,帮助留守儿童提高学习成绩,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其次,我们重视家庭教育的辅导工作。
我们与父母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了解他们工作的情况、困惑和期望,帮助他们提高对孩子的关爱意识和教育能力。
我们组织了家庭教育讲座和沙龙活动,邀请专业人士给父母们传授科学的育儿知识和技巧。
通过这样的工作,我们希望能够改善留守儿童的家庭环境,提供更好的成长条件。
此外,我们也注重社会资源的整合和利用。
我们与社区的志愿者、社工、教育机构和医疗机构建立了联系,共同为留守儿童提供关爱和保护。
我们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活动,如夏令营、文化体验活动、心理健康宣传等,为留守儿童创造了更多的社交机会和各种发展资源。
通过这些工作,我们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许多留守儿童在我们的帮助下逐步走出困境,学业有所提升,心理健康状况有所改善。
同时,我们也收到了一些鼓舞人心的故事。
我记得有一个留守儿童黄小明,他的父母外出打工,他因为家庭困难而辍学。
我们找到了他的父母,了解了他们的实际情况,并劝说他们重视黄小明的学业。
我们还与学校合作,为黄小明申请了助学金。
通过我们的努力,黄小明重新回到了学校,并取得了很好的学业成绩,他的家庭状况也逐渐好转。
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经验交流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deef6beb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08.png)
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经验交流材料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经济快速发展,留守儿童的数量逐年增加。
这些孩子的父母为了生计,不得不离家到外地打工,留下孩子独自在家。
这不仅给孩子带来了许多生命和安全上的危险,还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保障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政府和社会各界纷纷投入了大量的关爱和保护工作。
在留守儿童保护工作中,首先需要做的是加强家庭教育。
孩子的安全与健康,除了需要政府和社会等力量的扶持外,更需要家长的呵护和关爱。
因此,应该对留守儿童的父母在子女教育方面进行宣传指导,增强他们的育儿意识,使得他们能够更加注重孩子的成长与发展。
其次,社会各界要关注和照顾留守儿童的生活和教育问题。
比如,学校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帮助留守儿童,为他们提供更加周全的帮助和支持,比如专门为留守儿童开设减负课程,为他们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等等。
此外,企业也能够发挥自己的作用,在为员工提供就业机会的同时,也可以尝试为他们的孩子提供特别的照顾方案,保障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
最后,应该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照顾和教育,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和人格发展。
留守儿童生活在较为孤独和封闭的环境中,容易感到孤独、焦虑和失落。
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和关怀,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安全感。
在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中,我们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政府、社会、家庭、学校、企业等要携手合作,形成合力,尽力为孩子提供更加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
通过加强宣传、制定合理的政策举措等方式,让留守儿童得以真正地融入社会,得到应有的关注和爱护,为他们打开一个美好的未来。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留守儿童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
为了保障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投入,也需要加强家庭教育和社会支持。
在留守儿童保护工作中,应该注重家庭教育的指导和加强社会各界的关注和照顾,解决留守儿童的生活和教育问题,并且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和关怀。
政府、社会、家庭、学校、企业等需要共同合作,形成合力,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加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让留守儿童得以真正地融入社会,得到应有的关注和爱护。
政府关爱留守儿童的经验交流汇报材料:让深山留守娃融入城市文明
![政府关爱留守儿童的经验交流汇报材料:让深山留守娃融入城市文明](https://img.taocdn.com/s3/m/88ba270dbcd126fff7050b61.png)
政府关爱留守儿童的经验交流汇报材料:让深山留守娃融入城市文明让深山留守娃融入城市文明——我们是怎样开展“小候鸟”暑期夏令营的蕲春县檀林镇人民政府每年7月一到,我们檀林镇数百名“小候鸟”便开心起来,因为他们将乘坐亲情专列“飞”往江浙、深圳、上海等地,“飞”进暑期夏令营,度过一个别样的假期。
20XX年至今,我们镇党委政府共出资12万余元,开出“亲情专列”82趟次,先后将1900多名留守娃平安送到父母打工地。
享受着久违的亲情,感受着社会的关爱,体验着城市的文明,在异乡,“小候鸟”们的暑假生活是那样多姿多彩,快乐幸福一、入题:一次调研引发一场讨论我们为什么乐此不疲地开展“小候鸟”暑期夏令营活动呢?这得从一个真实的故事说起。
时针回拨到20XX年春天。
那天,我们党委调研组就“留守学生现状与教育”等问题深入蕲北最偏远的乡村中学——詹大悲中学去实地调研。
在操场上,我们遇到了初三学生詹晓宇。
詹晓宇是一个高个子长头发男孩,彼时,他双手插在兜里,低着头踢着路边的石子,夕阳将他的身影拉得老长老长,颇有一份“已是黄昏独自愁”的悲凉意境。
得知他也是“留守娃”,我们便和他聊上了。
“你多大了?”1“15岁。
”詹晓宇理了理长发,回答道。
“想爸爸妈妈吗?”“不想。
”说这话时,詹晓宇面无表情,语气平淡。
这让我们感到有些意外:“为什么不想?”詹晓宇反问道:“为什么要想?”见我们满脸疑惑,他掰着指头给我们算了一笔帐:“我出生才半个月,他们就出去打工了;每年春节,他们回来最多住上十天就走了。
从我出生到现在,他们和我相处的时间加起来还不到300天。
于我而言,‘亲人’的定义就是‘爷爷奶奶’,而爸爸妈妈则是两个熟悉的陌生人,是我生命中来去匆匆的过客。
”真是不可思议!都说留守学生心思细腻,可是也不至于有这样“偏激”的想法啊!我们试图引导他走出这种心理阴影:“你知道吗?爸爸妈妈这么做也是出于无奈,他们辛辛苦苦赚钱,就是为了供你读书,为了能够让你过上更好的生活”“这些我都懂,”晓宇打断了我们的话,他情绪激动,眼眶里有一种晶莹的东西在闪烁,“但钱能代替爱吗?钱能弥补一切吗?如果他们是真心为我好,就不该丢下我不管!”我们沉默了,我们震惊了!以旁观者的思维去判断,詹晓宇的话的确过于片面和偏激;但若从留守孩子的角度出发,詹晓宇说的何尝不是对的?!抬眼望去,苍茫的暮色中,天空深邃,远山如黛。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经验交流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41f353980b4e767f5bcfce48.png)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经验交流材料-----如何关爱留守儿童众所周知,关爱留守儿童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更是我们教师工作的重点,我们应毫不犹豫的扛起这份重担。
我们工作的任务不仅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
因此,我们应该多关心学生,尤其是缺乏父母关爱的学生——留守儿童。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呢?根据我在唐庄初中任教以来的所见、所闻、所感,提出一下几点看法,借此机会呼吁我们广大教师同仁多关爱留守儿童,给他们一个温暖的家,从而营造一个和谐而温馨的校园。
一、对留守儿童要有爱心、耐心。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
爱学生是教师必备的心理素质,没有真正的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对留守儿童来说,他们更缺少爱,更渴望得到老师、同学、社会的关注。
因此,我们作为老师要从小事上、细节上多关心他们。
时刻关注他们的思想变化,及时沟通。
我们唐庄初中学生人数不多,留守儿童的比例高达68%,对留守儿童来说,他们更缺少爱,更渴望得到老师、同学、社会的关爱。
我们作为教师,要从小事上、细节上多关心他们,时刻关注他们的思想动态,及时沟通。
用自己的爱去弥补他们所缺少的父母的爱,让他们感受到学校就是他们学习、成长的家。
我有一位学生,其父母外出打工,家里只有年老80的奶奶照顾他,他每天上学都迟到,而且还不交作业。
一开始我找他谈话他总是唯唯是诺,转身却我行我素。
后来我通过家访才了解到他因家庭情况不好而承受压力过大,导致其患上了“心理疾病”。
此后,我主动找他进行交流,谈心,鼓励他;让班干部陪他上下学;组织学生给他过生日……慢慢的他变了,不再迟到,开始交作业,成绩也有很大的提高。
俗话说得好:“精诚所致,金石为开”。
我们要有慈母般的爱,有持之以恒的耐心,就一定能让他们感受到温暖。
二,关心留守儿童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留守儿童相对其他学生来说,他们是可怜的,他们没有父母的疼爱。
因此,我们关心他们不能停留在表面,要用老师的“爱心”去换取他们的信任,这要求我们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让他们不在感到孤独无助。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汇报材料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汇报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6b29b40202768e9951e73893.png)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汇报材料XX县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汇报材料尊敬的,各位领导:首先,我代表XX县委、县政府对大家冒着严寒到我县指导工作表示热烈欢迎,代表全县2717名留守儿童及家长(监护人)对各位不辞辛苦的工作表示由衷的感谢。
以来,我们紧紧围绕国家、省、市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有关要求,精心安排,周密部署,扎实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基本县情及留守儿童概况XX位于豫西伏牛山腹地,洛阳市西南部,总面积2477平方公里,辖12镇2乡213个行政村(居委会),总人口34万,属于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
XX是典型的深山区县,境内山大沟深,人口居住分散,基本地貌素有“四河三山两道川,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
目前,全县共有普通初中16所,在校学生12403名,教职工1056人;普通小学90所,在校学生25989名,教职工1512月被确定为全国试点县后,为保障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我县召开县委常委会议专题研究留守儿童工作,并进行安排部署。
一是明确把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纳入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纳入党委政府年度工作计划;二是成立由县委副书记任组长的“XX县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印发《XX县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实施意见》,按照方案要求定期召开领导小组协调会。
三是各乡镇、各成员单位成立相应机构,并根据各自的目标任务制定了详实、可行的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实施方案,扎实推进试点工作。
四是在7月召开全县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推进会,要求各部门协同联动,形成合力,切实把工作做实做细,确保按时间节点完成试点任务。
五是建立监督、考核制度,及时通报工作情况。
(二)抓投入,夯实基础,加强关爱工作阵地建设为确保农村留守儿童有学上、上好学,将关爱工作落到实处,我县已将留守儿童工作经费纳入本地财政预算,并设立了专项经费。
同时,整合各部门、各乡镇财力,多渠道加强关爱工作阵地建设。
一是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标准化建设进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深山留守娃融入城市文明——我们是怎样开展“小候鸟”暑期夏令营的蕲春县檀林镇人民政府每年7月一到,我们檀林镇数百名“小候鸟”便开心起来,因为他们将免费乘坐亲情专列“飞”往江浙、深圳、上海等地,“飞”进暑期夏令营,度过一个别样的假期。
2012年至今,我们镇党委政府共出资12万余元,开出“亲情专列”82趟次,先后将1900多名留守娃平安送到父母打工地。
享受着久违的亲情,感受着社会的关爱,体验着城市的文明,在异乡,“小候鸟”们的暑假生活是那样多姿多彩,快乐幸福……一、入题:一次调研引发一场讨论我们为什么乐此不疲地开展“小候鸟”暑期夏令营活动呢?这得从一个真实的故事说起。
时针回拨到2012年春天。
那天,我们党委调研组就“留守学生现状与教育”等问题深入蕲北最偏远的乡村中学——詹大悲中学去实地调研。
在操场上,我们遇到了初三学生詹晓宇。
詹晓宇是一个高个子长头发男孩,彼时,他双手插在兜里,低着头踢着路边的石子,夕阳将他的身影拉得老长老长,颇有一份“已是黄昏独自愁”的悲凉意境。
得知他也是“留守娃”,我们便和他聊上了。
“你多大了?”“15岁。
”詹晓宇理了理长发,回答道。
“想爸爸妈妈吗?”“不想。
”说这话时,詹晓宇面无表情,语气平淡。
这让我们感到有些意外:“为什么不想?”詹晓宇反问道:“为什么要想?”见我们满脸疑惑,他掰着指头给我们算了一笔帐:“我出生才半个月,他们就出去打工了;每年春节,他们回来最多住上十天就走了。
从我出生到现在,他们和我相处的时间加起来还不到300天。
于我而言,‘亲人’的定义就是‘爷爷奶奶’,而爸爸妈妈则是两个熟悉的陌生人,是我生命中来去匆匆的过客。
”真是不可思议!都说留守学生心思细腻,可是也不至于有这样“偏激”的想法啊!我们试图引导他走出这种心理阴影:“你知道吗?爸爸妈妈这么做也是出于无奈,他们辛辛苦苦赚钱,就是为了供你读书,为了能够让你过上更好的生活……”“这些我都懂,”晓宇打断了我们的话,他情绪激动,眼眶里有一种晶莹的东西在闪烁,“但钱能代替爱吗?钱能弥补一切吗?如果他们是真心为我好,就不该丢下我不管!”我们沉默了,我们震惊了!以旁观者的思维去判断,詹晓宇的话的确过于片面和偏激;但若从留守孩子的角度出发,詹晓宇说的何尝不是对的?!抬眼望去,苍茫的暮色中,天空深邃,远山如黛。
山的那一边有什么?哦,在那无尽的远方,有山里孩子日思夜想的爸爸妈妈,那是他们最幸福的企盼和最不愿被提及的永远的痛——孩子呀,人生最大的痛苦不是失去了父母,而是父母明明就在你的生活中,你却不知道他们是谁!调研回来的路上,我们的心情格外沉重,留守学生詹晓宇那悲戚的眼神、漠然的表情在眼前挥之不去,他那带泪的倾诉更是犹如一记重锤,字字句句敲打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
檀林,是全省重点口子镇,也是蕲春劳务输出大镇,5.3万农业人口中,有1.5万人常年外出务工,撇下2200多名“留守娃”。
在这样一个庞大而特殊的留守群体中,有多少孩子存在意志薄弱、心理失常、情感缺失、行为怪异等现象,又有多少孩子像詹晓宇一样长期与父母分居两地,对父母概念模糊甚至由爱生恨?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山区的未来。
作为党委政府,我们有义务帮助务工人员解除“后顾之忧”,让他们在外安心打拼,建功立业;我们更有责任为留守儿童撑起一方晴空,让他们沐浴着爱的阳光健康成长,快乐成才!然而,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之道何在?在呵护“小候鸟”的行动中,党委政府该有着怎样的作为?这次调研,给了我们极大的心灵震撼,也引发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思想大讨论。
站在现实与未来的交汇点,我们党委一班人在思考,更在行动。
二、破题:一张网络改变一个群体源于一个故事,始于一份担当,乐于一种救赎。
从一次调研入题,我们饱蘸情感的笔墨,精心谋篇布局,注重起承转合,举全镇之力写好关爱留守儿童这篇大文章。
于是,“‘小候鸟’迁徙计划”被正式提上议事日程。
一回回群众座谈会广开言路,收集民意;一次次党委扩大会交换意见,商讨举措;一场场部门联动会凝聚共识,推动落实。
很快,认识统一了,思路明确了,方案出台了,在党委政府的大力推动、各级各部门的通力配合和全社会的关心支持下,一张留守儿童关爱网络悄然织就,深山“小候鸟”将乘着梦想的翅膀,向着山外的世界,向着爱的方向展翅飞翔。
(一)四措并举打开“小候鸟”幸福之门建立一套“小候鸟”成长档案。
每年春秋两季开学,镇教育、综治、妇联、团委、计生、文化等部门,通过问卷调查、上门走访等形式,摸清留守学生的具体人数和基本情况,分学校建立“小候鸟”个人档案和联系卡,并实行“一人一档”的动态管理,及时补充、变更相关内容,档案实行资源共享。
与此同时,我们还为1830多名“小候鸟”描绘“成长曲线图”,准确掌握他们的生活、学习和心理健康状况,长期对他们进行定向“跟踪服务”。
成立一个“小候鸟”关爱专班。
镇党委、政府成立了由分管领导任组长,镇妇联、财政、教育、文化四部门负责人为副主任,各村主任为成员的“小候鸟”关爱工程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每学期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听取工作汇报,解决实际问题,加强分类指导,确保关爱“小候鸟”工作有序开展。
设立一项“小候鸟”起飞基金。
我们拓宽渠道,多方奔走,采取“向上争一点、政府出一点、社会捐一点”等形式,积极筹措爱心款6万余元,设立“小候鸟”起飞基金15万元,用于“小候鸟”乘车和住宿等费用。
我们还成立了由民政、妇联等相关部门牵头的“基金管委会”,做到隔手管理,确保专款专用。
招募一批“小候鸟”圆梦使者。
每年暑假,我们免费开通留守儿童“亲情专列”,由镇政府出资,面向社会公开招聘8名技术娴熟、责任心强的司机组成“爱心车队”,与他们签订《“小候鸟”往返安全责任协议》。
除此之外,我们还在全镇范围内招募320多名“爱心大使”,鼓励关爱“小候鸟”的社会热心人士积极报名,为“小候鸟”的“长途迁徙”提供“保姆式”服务。
(二)五大旅程引导“小候鸟”融入城市开心度假更要开心融入。
为了避免“小候鸟”成为“再留守”,引导他们真正融入城市,我们以各地党建工作站为平台,密切与当地党委、政府的沟通和联系,多地携手合作,开启“五大旅程”,让“小候鸟”共享公共资源,感受社会关爱,从而促进亲情大融合,实现城乡一家亲。
“生命之旅”呵护成长。
对于“小候鸟”来说,相较于熟悉的农村环境,大城市充满新鲜感的同时也充斥着不少安全隐患。
基于此,浙江玉环、广东深圳等地党建工作站为初来乍到的“小候鸟”免费开办“生命课堂”,通过影像、图片、文字讲解的方式,引导“小候鸟”们认识城市的“危险地带”,自觉远离安全隐患,以提高对生命的敬畏之心和自护自救的能力。
“体验之旅”感悟艰辛。
每个暑假,檀林驻浙江玉环党建工作站都要组织“小候鸟”走进生产车间,参观父母工厂,亲身体验在高温下父母务工的艰辛。
上海浦东、湖南长沙等地还开展了诸如“情商训练营”“生存全体验”等活动,实践队员带领“小候鸟”们到街头、商场、菜市场等人流密集地卖报、卖水、卖菜,感受父母的艰辛和生存的不易,培养对父母的感恩之心。
“牵手之旅”尽享亲情。
为给留守儿童补上“亲情课”,浙江省玉环县启动“关爱‘小候鸟’进城团聚”活动周,各乡镇纷纷开办“小候鸟”度假班、设计“小候鸟”夏令营、向“小候鸟”免费开放俱乐部等游玩活动。
活动周期间,父母全天候陪伴在孩子身边,尽享亲情之乐。
在今年首届“小候鸟”夏令营开营当天,96名留守孩子同务工父母一起,免费游玩了玉环漩门湾湿地公园。
玩园中,“小候鸟”们在爸爸、妈妈和爱心人士的陪护下玩起了“亲子游戏”,有的父子同乐滚铁环,有的母女共欢踢毽子,有的家人接力跳彩绳,夏令营里处处洋溢着欢歌笑语,幸福也在这一刻定格成永恒。
“圆梦之旅”放飞快乐。
“小候鸟”夏令营里,上海、玉环、深圳等地开展了“微心愿”认领活动,当地团委、妇联向“小候鸟”们征集“微心愿”,然后发动社会力量让他们的心愿一一兑现。
在此基础上,各地还寻找社会爱心人士来当“小候鸟”的“爱心爸妈”,这些“爱心爸妈”在圆他们“微心愿”的同时会带他们去景区游玩,带他们上街买衣服,邀请他们到家里做客,让“小候鸟”在异乡探亲中感受一份别样而温暖的真情。
“文化之旅”陶冶情操。
为丰富“小候鸟”的暑假生活,各地以夏令营活动为载体,开办了阳光课堂、七彩课堂等暑期特色课堂,大学生志愿者免费为“小候鸟”们主讲国学、美术、军事、心理、古汉语、旅游地理、趣味英语、素质拓展等课程,进一步拓宽留守学生的视野,充分挖掘和培养他们的兴趣特长,同时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教育和引导他们以阳光的心态过好“留守的生活”。
李一欣,檀林中学初二学生,曾经是一个性格内向的女孩。
2012年暑假,李一欣被列为“亲情专列”首批乘客,在深圳度假期间,她参加了特长班培训,学习声乐、器乐,艺术天赋展露无遗,在深圳市中学生校园歌手比赛中,她勇夺金牌,深圳电视台作了专题报道,产生了不小的轰动。
回校后,李一欣代表檀林参加全县中学生演讲比赛获得一等奖,一举打破山里孩子在唱歌、演讲比赛难以获大奖的历史。
李一欣动情地说:“是‘小候鸟’夏令营改变了我,让我从害羞胆小的‘丑小鸭’变成了振翅高飞的‘白天鹅’!”(三)多方携手点燃“小候鸟”快乐期待多家媒体集体发声。
《深圳特区报》联合市慈善总会开展了“送100只大礼包给‘小候鸟’”的活动,还和市文明办、市慈善总会发出了“共筑留守儿童幸福童年”为主题的关爱“小候鸟”倡议书;宁波电视台和帅康集团联合主办了百名“小候鸟”暑期红色游活动;《玉环日报》和商家一起推出了“小候鸟”免费学游泳活动……媒体的摇旗呐喊和持续关注,产生了良好的舆论导向,营造出了关爱“小候鸟”的浓厚氛围。
十几家企业联合办班。
在镇党委、政府的牵线搭桥下,江苏、浙江、上海等地按照“社区腾地,企业出钱”的原则,办起“‘小候鸟’开心驿站”。
至目前,参与进来的爱心企业达到13家,先后有400多名“小候鸟”在“开心驿站”里度过了快乐假期。
上千名志愿者结成“爱心联盟”。
各地团委、妇联广泛动员,爱心队伍越拉越长,据不完全统计,三年来,共有1600多名志愿者加入到关爱“小候鸟”的行列中来。
他们当中,有学生,有公务员,有社区干部,有普通市民,有下岗工人,甚至还有85岁高龄的退休教师,他们因爱汇聚,为爱而来,手拉手、肩并肩筑起一道关爱山区留守儿童的坚实屏障。
多方携手不仅让“小候鸟”们感受到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也点燃了他们的“快乐期待”。
今年浙江玉环“‘小候鸟’暑期夏令营”活动结束后,乌沙畈村留守儿童查雅婷在日记中写道:“时间呀,你慢点走,因为我想在父母身边团聚欢乐的情景多一些,再多一些;时间呀,你快些跑,我多想早点来到这里,因为我看不够这城里的景,忘不了这城里的人;时间呀,请永远停留在此刻吧,因为,我也想成为这城里的人!”三、点题:一个行动催生一种模式撒下一粒种子,收获一片绿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