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微专题--交通
高中地理交通专题归纳总结
![高中地理交通专题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ff05d2f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13.png)
高中地理交通专题归纳总结地理交通专题涵盖了道路、铁路、航空、水运等各种交通方式及其相关内容。
为了更好地总结和归纳这些内容,本文将按照交通方式的不同进行分节叙述。
一、道路交通道路交通是最为常见和普遍的交通方式,也是人们日常出行的主要方式之一。
在城市间或城市内部的交通中,道路交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既适合长途交通,也适合短距离通行。
在道路交通中,我们常用的交通工具主要有汽车、自行车、摩托车等。
汽车是目前最为主流的交通工具,它具有便捷快速的特点。
然而,随着汽车的普及,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也日益突出。
因此,在城市交通规划中,应注重合理规划道路,并鼓励公众多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私家车出行。
二、铁路交通铁路交通是一种高效、安全、环保的交通方式,具有大运量、长途运输的优势。
铁路网覆盖广,可以连接各个城市和地区,为人们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出行方式。
与道路交通相比,铁路交通具有较高的运载能力,能够承担大量的货运任务。
同时,铁路交通也是安全性较高的交通方式。
由于运行在固定轨道上,铁路具有较低的风险,避免了交通事故的发生。
此外,铁路运输对环境的污染相对较低,是一种较为环保的交通方式。
三、航空交通航空交通是一种快速、迅捷的交通方式,可实现长距离的快速飞行。
航空交通的主要工具是飞机,它可以更快地将人们从一个地方运送到另一个地方。
航空交通在国际旅行、长途出行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与其他交通方式相比,航空交通的成本较高,依赖于较为复杂的设施和技术。
此外,空中交通容易受到天气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航空运输中需要更加注重安全和准确性。
四、水运交通水运交通是指通过河流、湖泊、海洋等水域进行的交通方式。
在地理上,水运交通具有独特的优势,它能够连接内陆地区和沿海港口,为货物运输提供便利。
此外,水路运输不仅具备大运量和低运输成本的特点,还对环境污染较小,是一种绿色交通方式。
然而,水路交通也有其局限性,如依赖于水深、航道疏浚等条件,受到季节、水位等因素的限制。
高考地理必记必背—交通线区位布局及其影响
![高考地理必记必背—交通线区位布局及其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420a65aa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8f.png)
高考地理必记必背—交通线区位布局及其影响1、交通运输线的区位选择:包括社会经济因素——决定因素;自然因素——制约区素;科技因素——保障因素。
2、自然因素(制约因素):(1)地形:地势平坦,对交通线的选择限制少;地形起伏大,铁路多要筑洞架桥;工程难度大,公路、管道需沿等高线延伸,延长里程;河流湍急,不利航行;但对航空影响小。
(2)地质:喀斯特地形——防塌陷、渗漏;地质不稳定需加固地基,避开断层等。
(3)气候:暴雨、洪涝、冻土、泥石流影响公路、铁路;气象灾害(大风、雾等)影响水运、航空。
(4)土地:少占耕地,尤其是优良土地。
3、社会经济因素(决定因素):(1)合理布局交通网(分配交通线上的客货运量,获取最大经济效益)(2)经济(促进区域发展)(3)资金(尽量减少桥梁、隧道,缩短里程,节省投资)(4)人口分布(尽量联系城镇、人口稠密区,最大限度受益)(5)污染(减少对城区和重要地区的破坏)(6)政治(7)科技(解决各种自然难题,比如在冻土上修铁路)。
4、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交通运输方式主要有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
(1)铁路运输:铁路运输是最有效的陆上交通方式。
铁轨能提供极光滑及坚硬的媒介让火车的车轮在上面以最小的摩擦力滚动。
(2)公路运输:公路运输一般指汽车运输。
在地势崎岖、人烟稀少、铁路和水运不发达的边远和经济落后地区,公路为主要运输方式,起着运输干线作用。
(3)水路运输:水路运输是以船舶为主要运输工具、以港口或港站为运输基地、以水域包括海洋、河流和湖泊为运输活动范围的一种运输方式。
(4)航空运输:是使用飞机直升机及其他航空器运送人员、货物、邮件的一种运输方式。
(5)管道运输:管道运输是用管道作为运输工具的一种长距离输送液体和气体物资的输方式,是一种专门由生产地向市场输送石油、煤和化学产品的运输方式,是统一运输网中干线运输的特殊组成部分。
5、主要运输方式的优缺点:6、交通线路建设的意义:合理布局交通运输网,促进地区资源开发;增加就业机会;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带动基础设施和相关产业发展;巩固国防,保卫边疆,加强民族团结;促进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维持地区的稳定和繁荣等。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交通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交通](https://img.taocdn.com/s3/m/b90f1e11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71.png)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交通高考地理专题复习:交通一、概述交通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全球化的加速,交通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
高考地理科目中,交通专题的复习无疑是一个重点和难点。
本文将针对这一专题进行深入剖析,帮助考生更好地掌握交通地理的相关知识。
二、交通发展历程交通方式的演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缩影。
从最初的步行、骑马,到后来的火车、汽车、飞机,再到现在的各种高科技交通工具,如磁悬浮列车、无人机等,交通方式的变化见证了人类文明的飞速发展。
三、交通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交通的发展对经济有着直接而深远的影响。
一方面,交通建设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为资源开发和产业布局提供了有力支撑;另一方面,便捷的交通加速了商品流通和人员流动,有助于扩大市场规模,促进经济繁荣。
四、交通对环境的影响交通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对环境产生了影响。
汽车尾气、噪音污染等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为应对这一问题,发展绿色交通、推广清洁能源交通工具已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
五、现代交通技术与管理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交通技术在城市交通管理、交通安全、交通信息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例如,智能交通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城市交通状况,为出行提供便利;同时,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可以提高交通安全管理和事故处理的效率。
六、总结交通专题在高考地理中具有重要地位。
考生需要深入理解交通方式的发展历程、交通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以及现代交通技术与管理的发展趋势。
同时,结合实际案例,考生应学会运用地理知识分析交通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展望未来交通发展未来的交通将更加注重环保、高效、智能化。
比如,电动汽车和氢能源汽车有望成为主流交通工具,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城市轨道交通和高速铁路将进一步缩短通勤时间,提高出行效率;、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将使交通管理更加精细化、智能化。
总之,高考地理中的交通专题复习应着眼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不仅要掌握基本概念和知识,还要善于运用地理思维分析实际问题。
交通专题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
![交通专题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fc36bec5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83.png)
交通专题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交通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高考地理中也对交通专题进行了重点的考察。
以下是关于交通专题高考地理必背的知识点。
一、交通的分类交通可以分为水运、陆运和空运三大类。
(一)水运水运是指利用船舶和水路进行运输的交通方式,主要有内河水运和海运两种。
我国的内河水运主要是靠黄河、长江、珠江、淮河、松花江等河流进行的。
海运则主要以海洋作为交通通道,主要包括港口、码头、船舶等基础设施。
(二)陆运陆运是指利用陆地进行货物或人员的运输,包括道路、铁路和管道运输。
道路交通通常使用汽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
铁路交通则利用机车、列车等进行运输。
管道运输主要是为输送水、气、油等管道运输方式。
(三)空运空运主管通过航空器将货物或人员运输到目的地,主要包括民用航空、军用航空和货运航空三种方式。
二、交通的影响交通的发展可以对经济、文化、环境等方面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一)经济影响交通便利可以极大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增强区域间的贸易往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同时,越快、越便捷的交通也可以带动更多的人口、资本、技术流动。
(二)文化影响交通方便也可以促进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
在交通便利的条件下,人们不难跨越山川海洋,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习俗和民族生活;同时,人们也可以通过交通来拓展自己的文化圈,更加广泛地吸纳新的知识和技能。
(三)环境影响在交通的发展过程中,环境污染和城市交通拥堵等问题也备受关注。
因此,我们需要关注交通建设中的环保问题,充分考虑人与自然的关系,创建交通绿道,同时加强城市空气质量和噪声控制。
三、交通的规划交通规划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涉及到地方政府的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
交通规划应按照科学、合理、有序、可持续的原则,同时也需要充分考虑社会和环境的因素,建设和维护健康、安全、便利的交通体系。
在进行交通规划时,应考虑两方面的内容。
(一)路网布局路网布局是整个交通体系的骨架,需要综合考虑地形、气候、人口、经济等因素,以达到优化路网布局的目的。
高三地理交通方面知识点
![高三地理交通方面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c25ff36c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fb.png)
高三地理交通方面知识点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及其人类活动的学科,交通则是地理学中重要的一个分支。
交通系统的发展与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相互促进,而高三学生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人群,了解交通方面的知识对他们十分重要。
首先,我们来探讨一下交通发展的历史。
交通工具的发展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最早的交通工具是人类步行,然后发展到运用动物力量的马车、车轮等。
随着科技的进步,蒸汽机的发明开创了蒸汽时代,蒸汽机车和轮船成为重要的交通工具。
而现代交通的主要代表,则是汽车和飞机。
汽车的发明和普及使人类的出行更加便捷,而飞机的出现则将距离和时间的限制缩小到极少。
高三学生需要了解的交通方面的知识点有很多,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是交通运输的分类。
交通运输可以分为陆上运输、水上运输、空中运输三大类。
陆上运输又可分为道路运输、铁路运输和绳索运输等。
道路运输是指沿着地面建立的道路进行运输,其中包括汽车、公共汽车、自行车、摩托车等。
而铁路运输则是以钢轨为基础的交通系统,高铁的出现使得人们可以快速、方便地在不同城市之间进行出行。
绳索运输则是指利用绳、索或缆绞制的装置进行运输,如缆车和索道。
水上运输是指在水中进行的运输方式,其中包括船舶、轮船、渡轮等。
空中运输则是通过飞机进行的运输方式,如民航飞机和货运飞机。
除了交通运输的分类,高三学生还应该了解交通规划和交通规范。
交通规划是指在特定时间内,针对特定区域内的交通现状和需求,对未来交通发展进行合理的布局和规划。
交通规划的目的是提高交通系统的效能和品质,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交通规范则是指交通行为的规范和规定,包括交通信号、交通标志和交通法规等。
交通规范的存在是为了保障交通的有序进行,减少交通事故和交通拥堵等负面影响。
此外,高三学生还应该了解交通网络的建设和优化。
交通网络是指相互连接的道路、航线、铁路等交通线路的整体组成,它是保障交通效能和交通顺畅的基础。
在城市化进程中,交通网络的建设和优化对城市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高三地理交通知识点
![高三地理交通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380d287f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fb.png)
高三地理交通知识点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交通运输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了连接各个地区、促进经济发展、提升人们生活品质的重要作用。
作为高中生地理学科的一部分,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交通知识点。
本文将从交通运输的分类、交通网络的建设、交通拥堵的原因以及可持续发展的交通方式等方面展开论述。
首先,我们来了解交通运输的分类。
交通运输可以分为陆上运输、水上运输、空中运输以及管道运输四大类。
陆上运输包括公路运输和铁路运输。
公路运输作为常见的运输方式,拥有较高的灵活性和覆盖面,方便人们出行和货物运输。
而铁路运输则具有较快的速度和大量运载能力。
水上运输主要指的是航运,能够通过水路连接各个地区,是国内外贸易的重要运输方式。
空中运输则是因飞机的出现而成为现代社会最快捷的交通工具,适合长途运输。
最后,管道运输主要指的是石油、天然气等物质通过管道进行输送。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交通网络的建设。
交通网络的建设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
交通网络主要包括公路网络、铁路网络、航空网络和管道网络。
公路网络在我国的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不仅连接了城市与城市,也实现了城市与乡村的联系。
铁路网络通过高速铁路的建设,加快了人们的出行速度,缩短了地理距离。
航空网络的建设则使航空出行更加便利,提升了旅游和经济活动的发展。
管道网络的建设则确保了资源的平衡供给。
然而,随着交通运输的不断发展,交通拥堵问题也日益严重。
交通拥堵是指在交通流量过大的情况下,道路系统产生的堵塞现象。
交通拥堵的原因有多种,其中道路狭窄、车辆数量增加、驾驶行为不规范、交通信号不顺畅等都是造成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
为了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我们需要加强交通规划和管理,提高道路的承载能力,提升交通设施的智能化水平,加强交通运输管理,提倡绿色出行方式。
最后,我们需要思考可持续发展的交通方式。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传统的交通方式对环境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地理素养】高三二轮微专题——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Word含答案)
![【地理素养】高三二轮微专题——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Word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6a0ffba336c1eb91b375dce.png)
【地理素养】2020年高三二轮微专题——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微专题——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交通运输线区位及其影响】1.各种交通运输线建设考虑的区位因素2.运河线路的布局(1) 自然条件:地形:平原——工程量小;山地——工程量大。
水文:沿途水量多少及变化;尽可能利用原有河流、湖泊、湿地,减少工程量。
生态环境:注意减少沿途生态环境的破坏。
(2) 社会经济条件:沿途人口、城市数量,经济发展水平。
3.桥的建设条件分析(1)自然条件:气候条件、地质条件、水文条件、地形条件、生态环境状况→影响工程量、技术条件→建设成本。
(2)社会经济条件:修建长度→工程量大小;原有基础设施→建设材料运输成本;原有运输方式、经济发展水平→需求量大小,收益的大小。
4.隧道的布局地形、地质构造、资金、技术、原有线路状况、人口、城市、经济发展水平。
5.交通运输网的特点主要从线路数量 ( 密度 ) 、线路类型、线路分布与走向、是否形成交通运输网等方面分析。
例题 1: (2019 ·太原市二模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世界上里程最长 ( 全长 55 千米 ) 、施工难度最大、投资最多、集桥—岛—隧于一体的港珠澳跨海大桥,于 2009 年 12 月 15 日动工建设, 2018 年 10 月 24 日正式通车,工程项目总投资额达 1269 亿元。
港珠澳大桥将珠海、澳门到香港的陆路交通时间从三小时缩短到四十五分钟。
下图示意港珠澳大桥的地理位置。
(1)推测港珠澳跨海大桥建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自然障碍。
(6 分 )(2)分析港珠澳跨海大桥建设成本高的自然原因。
(4 分)答案: (1) 夏秋季节多台风;亚热带季风气候,多暴风雨;珠江入海口,泥沙淤积,地基不稳;珠江口外海区,多风浪、潮汐、大雾等。
(2)海域宽,大桥长度 ( 跨度 ) 大,且集桥—岛—隧于一体,工程量大,设计、施工难度大;海域气象、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施工条件差,人工费用高;设计和施工对环境 ( 生态 ) 保护的要求高;海水腐蚀性强,对材料性能要求高,材料成本高等。
高考地理答题要点之交通小专题-word
![高考地理答题要点之交通小专题-word](https://img.taocdn.com/s3/m/cdd52f3959eef8c75fbfb3de.png)
高考地理答题要点之交通小专题(一).交通遗输网中线的区位因素分析方法包括社会经济因素——决定因素;自然因素——制约区素;科技因素——保障因素。
1.从自然因素考虑归纳如下:(1)地形:地势平坦,对交通线的选择限锘目少;地形起伏大,铁路多要筑洞架桥;工程难度大,公路、管道需沿等高线延伸,延长里程;河流湍急,不利航行;但对航空影响小。
(2)地质:喀斯特地形——防塌陷、渗漏;地质不稳定一加固地基,避开断层等。
(3)气候:暴雨、洪涝、冻土、泥石流——公路、铁路;气象灾害(大风、雾等)——水运、航空。
(4)土地:少占耕地,尤其是良田。
2.从人为因素考虑,归纳如下:(1)合理布局交通网——分配交通线上的客货运量,获取最大经济效益。
(2)经济:经济发展了——客货运量大增,资金充足;反过来,交通建设——加快物资流通,促进区域发展。
(3)资金——尽量减少桥梁、隧道,缩短里程,节省投资。
(4)人口分布——尽量联系城镇、人口稠密区,最大限度受益。
(5)污染——干线不要穿过城区,远离重要文物古迹等。
(6)政治:京九线—一维持香港稳定与繁荣;进藏铁路一加强援藏,巩固国防等。
(7)科技——如在冻土上修筑铁路的技术已解决等。
注:公路选线的分析方法:(1)国道选线的一般原则:路线基本方向以直达运输为主,并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尽量缩短线路长度,以节省运营时间。
(2)地方性公路选线的一般原则:地方性公路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的需要为主,可以尽量多地通过当地的居民点、铁路车站、码头等。
(3)公路选线的一般原则:①从宏观上要考虑自然、社会经济、科技等因素;②从微观上考虑是在交通量最大、线路最短、占用耕地最少三者之间寻求平衡。
高中地理 山东省新高考高三三轮微专题:交通专题
![高中地理 山东省新高考高三三轮微专题:交通专题](https://img.taocdn.com/s3/m/181e5a1cfe4733687e21aa50.png)
交通区位分析【考纲要求】 结合实例,说明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学习目标】通过铁路、港口、桥梁等实例分析,用自己的话准确说出高铁、跨海大桥建设的交通运输区位。
举出生活中两个案例说明交通运输对区域的影响。
【思维导图】考点一 交通运输线区位的分析思路.交通运输线(铁路、公路)的区位因素分析)影响交通运输线的区位因素及其关系:1.宏观选线方面社会经济因素——决定因素;自然因素——制约区素;科技因素——保障因素。
(1)自然条件:某地交通建设的自然条件可从地质、地形、气候、水文等方面来分析。
①地形条件:平原地形对交通线路的限制较小,工程造价较低,选线时要注意少占好地、处理好交通建设和农田水利设施、城镇发展的关系。
山区地形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对交通线路的限制很大,工程造价高,应尽量避开沼泽地、陡坡,无法避开陡坡、山地的地方可修建盘山公路或隧道。
②地质条件:地壳运动活跃地区,多断层,地震、滑坡、泥石流频繁发生,交通建设难度大、安全性差,应尽量避开。
从工程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地下水的运动等方面来考虑,在背斜和向斜两种地质构造中应选择背斜,避开向斜。
喀斯特地形——防塌陷、渗漏。
③气候条件:湿润地区应注意排水,干旱地区应注意防风固沙,高寒地区应注意克服冻土和缺氧带来的不利影响。
航空港应选址在能见度比较好的地区。
④水文条件:河网稀疏的地区,桥涵长度小,利于施工,造价低;在沼泽地、冻土层及河网稠密区建设交通线,技术要求高,桥涵长度大;造价高。
(2)社会经济条件:促进资源的开发与调配,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促进区域间的经济联系和科技文化交流;拉动旅游业等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就业,缓解就业压力;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合理布局交通网; 缩短运营时间,提高运营效率;促进民族团结、巩固国防、带动落后地区脱贫致富等。
(3)科学技术条件:先进的科技是交通运输建设的保障。
2.微观选线方面不同性质和等级的线路要求不同,要区别对待:铁路、高速公路一般要求线路平直,而一般性公路可选择沿等高线延伸或走“之”字形爬坡。
交通与运输高考地理的实用知识
![交通与运输高考地理的实用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760c6eb4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d3.png)
交通与运输高考地理的实用知识交通与运输是地理学中重要且实用的知识领域之一。
在高考地理考试中,对于交通与运输知识的掌握将有助于提高解题的准确性和速度。
本文将从公路、铁路、航空和水运四个方面介绍交通与运输的实用知识。
一、公路交通公路交通是指通过道路网络进行运输活动的方式。
在高考地理中,常见的与公路交通相关的考点主要包括公路网、公路交通枢纽和公路运输工具。
1. 公路网公路网指的是连接各个城市和地区的公路系统。
我国的公路网体系分为国家高速公路网和省级干线公路网。
其中,国家高速公路网是由高速公路、国道和省道组成的,而省级干线公路则连接了省内各个地区。
2. 公路交通枢纽公路交通枢纽是指连接不同交通方式的中转站点。
常见的公路交通枢纽包括客运站和货运站。
客运站用于转乘长途汽车等客运工具,货运站则用于货物的装卸和中转。
3. 公路运输工具公路运输工具主要包括汽车和摩托车。
汽车是最常见的公路运输工具,可分为轿车、客车和货车等。
摩托车适用于短途出行或交通拥堵的情况。
二、铁路交通铁路交通是指通过铁路系统进行运输的方式。
在高考地理中,与铁路交通相关的考点主要包括铁路干线、客运站和铁路运输特点。
1. 铁路干线我国的铁路干线主要分为四大纵向干线和七大横向干线。
其中,四大纵向干线是京广、沪昆、沪宁和沪通,贯穿了全国各个地区。
七大横向干线则连接了东北、河南、陕西、甘肃、新疆、广西和福建等地。
2. 客运站客运站是铁路客运的重要场所,用于旅客出行的车票购买、进站检票和候车等环节。
在高考地理中,常见的客运站有各级铁路站、火车站和动车站等。
3. 铁路运输特点铁路运输具有运量大、速度快、适应性强的特点。
铁路列车能够一次性运输大量的货物和旅客,尤其适用于长距离运输。
此外,铁路运输还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三、航空交通航空交通是指通过航空器进行运输的方式。
在高考地理中,与航空交通相关的考点主要包括机场、航线和航空运输工具等。
1. 机场机场是航空运输的重要场所,用于飞机的起降、旅客进出站和货物装卸等环节。
高中地理交通专题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交通专题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717589c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60.png)
高中地理交通专题知识点总结高中地理交通专题的知识点都有哪些呢?接下来店铺为你推荐高中地理交通专题知识点总结,一起看看吧!高中地理交通专题知识点总结一、主要运输方式及其特点:分一种运输方式形成的运输网、两种以上运输方式形成的运输网及不同地域的综合运输网。
(见课本P80图)发展趋势:交通运输不仅日益网络化、国际化(二条亚欧大陆桥、四条世界主要航海线),而且日益高速化、大型化和专业化(集装箱运输节省包装费用,便于实现装卸作业机械化,且货物运输安全)。
三、交通运输线、站的区位因素:a.影响铁路的建设的区位因素:经济、社会因素成为决定性因素。
以京九铁路为例(1、合理布局交通网,2、促进沿线经济的发展,3、维持香港的长期稳定和繁荣,4、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保证)b.影响公路的建设的区位因素:修筑公路,1、要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避开那些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地段。
2、尽量少占农田耕地,处理好与城镇发展的关系。
e.港口建设的条件:港口的区位不仅要受到水域条件(如航行条件、停泊条件)的影响,还要受到陆域条件(如筑港条件、腹地条件)的影响。
上海港的主要区位因素主要有:一是上海港是长江三角洲的一个河口港,兼作海港,主要港区沿黄浦江分布,三角洲地势平坦开阔,为港口建设提供了条件,长江一方面为港口提供了淡水,另一方面保证了船舶航行的空间,但是三角洲坡度小,泥沙容易沉积淤塞河道;二是上海港的经济腹地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三是上海港以上海市为依托。
四、重要的交通运输网[记忆]1、铁路网五横:京包—包兰(北京-包头-兰州)陇海—兰新线—北疆(连云港-兰州-乌鲁木齐—阿拉山口)沪杭—浙赣—湘黔—贵昆(上海-杭州-鹰潭-株洲-怀化—贵阳-昆明)滨洲—滨南昆七纵京沪(北京-上海) 京九 (北京-九龙) 京哈(北京—哈尔滨) 京广(北京—广州)焦枝—枝柳 (焦作—枝城—柳州) 宝成—成昆 (宝鸡—成都—昆明) 兰青—青藏 (兰州—西宁—格尔木—拉萨)2、公路网1XX—以首都为中心的放射线;2XX—由北向南的纵线;3XX—由东向西的横线3、港口:广州厦门福州杭州上海连云港(江苏) 青岛(山东) 塘沽港(天津) 秦皇岛(河北) 大连(辽宁)高中地理交通专题知识习题1.如图为a城到b城之间的高速公路建设规划示意图。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交通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交通](https://img.taocdn.com/s3/m/3b84fb99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b3.png)
2018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解题指导
[答案] (1)A (2)B (3)A [易错提醒] 本题主要因为对高速铁路建设的区位因 素不了解,及对我国重要交通枢纽和线路的分布状况 不明确,而出现错误。
2018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解题指导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1.交通运输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境的影响 建设,会破坏山区地表状况,导致滑坡、
泥石流等灾害
2018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解题指导
因素
影响
交通线对商品农业的影响最明显,商品农业一般沿
交通线分布; 乳畜业、园艺业等产品容易变质,需 对农业
要及时运输,也要沿交通线分布; 自给农业对交通 的影响
线分布要求较低。交通线的延伸,扩大了商品农业
的销售范围
2018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解题指导
(4)3小时圈被看做一日交流圈,反映以一日为周期的经济 高度联系地区。高铁开通前后,沿线大城市3小时圈发 生了显著变化,请就其地理分布特征的变化进行分析。
(5)读下图“京沪高铁通车前后8个城市腹地变化(左前,右 后)”,描述图中城市腹地变化的特征。
2018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解题指导
2018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解题指导
2018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解题指导
1.交通运输发展条件评价 评价某地交通运输发展条件一般是从自然条件、资 源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科学技术条件等方面进行 分析,归纳如下:
2018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解题指导
(1)自然条件:
项目
评价内容
地形
对交通线路的限制较小,工程造价较低,选线时要 平
交通运输建设 T142011·北京文综
2.以某区域不同时期示意图,结合图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专题【中国的交通】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专题【中国的交通】](https://img.taocdn.com/s3/m/839a746f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98.png)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专题【中国的交通】一、各种交通运输方式概述1.现代交通运输方式:铁路、公路、水路(海运和河运)、航空、管道运输等。
2.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合理选择东部运输网稠密,西部稀疏。
2.铁路运输[特别关注] 亚欧大陆桥亚欧大陆桥是指横跨亚欧大陆、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实现海陆联运的运输方式。
新亚欧大陆桥东起连云港,西至荷兰鹿特丹等港口,比北线缩短行程3 000 km ,时间缩短一半。
3.公路运输(1)公路网:以国道为骨架干线,连接主要城市构成的公路运输网络。
(2)高速公路建设:①分布: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
②原因⎩⎪⎨⎪⎧自然原因:东部地区地形平坦,工程量小社会原因:城市和人口集中,经济发达,资金雄厚,有修建高速公路的需求和物质基础4.水运和航空(1)内河航运发达的水系:长江、珠江、京杭大运河、松花江等。
(2)海运⎩⎪⎨⎪⎧沿海航线⎩⎪⎨⎪⎧ 北方沿海航区:以上海、大连为中心南方沿海航区:以广州为中心远洋航线⎩⎪⎨⎪⎧中心:上海、大连、秦皇岛、天津、青岛、 宁波、广州、湛江等航线:东行、西行、南行和北行航线(3)主要航空港有北京、上海、广州等。
.中国主要的铁路枢纽与干线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
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下图所示。
读下图,完成(1)~(2)题。
(1)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A.河流B.聚落C.耕地 D.地形(2)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A.线路过长 B.距城镇过远C.易受洪水威胁 D.工程量过大【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影响铁路线建设的区位因素。
一般地形与聚落分布是影响交通线选线的主导因素,据此可先排除A、C两项;图中显示铁路线走向与1 000米等高线走向基本一致,且火车站距离城镇较远,故可推测影响其选线的主导因素是地形,则D 项正确。
第(2)题,依上题分析可知,铁路线距离城镇较远,不利于该区域发展,故B项正确。
高中地理 交通专题知识点整理(附考点设计)
![高中地理 交通专题知识点整理(附考点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2f08545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d9.png)
高中地理交通专题知识点整理(附考点设计)最全的交通专题知识点整理(附考点设计)交通类型分析对比如下:交通1.交通线的区位选择、评价及其特点。
运输说明生产活动中2.以重点交通工程建设为背景材料,或以区域图、方式地域联系的重要数据统计图、坐标图等为切入点,考查影响交通运输布局和主要方式输送的主要区位因素,考查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及综合局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考查商业中心布局及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以区域图切入,通过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分析变化和商业网点布局或商业中心和商业网点的区位分析,综合考查某区的影响域内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及成因。
交通区位条件的分析和评价01 设问方式交通区位条件类问题有两种类型:一是直接分析某种交通线、点的区位因素;二是对某地的交通运输发展条件进行评价。
这些问题考查的核心内容都是交通区位条件,包括自然条件、资源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科学技术条件等方面。
02 解答思路角度一交通线、点的区位因素分析,其答题思路为:角度二交通运输发展条件评价,其答题思路为:模板构建】1.交通运输线区位条件分析答题模板区位因素关键词答题思路1 沿河谷(等高线)分布,地形相对平坦,施工难度小,地质构造稳定(复杂),自然灾害较少(多自然因素),避开(穿过)沼泽地,跨越河流少(多),工程素量小(大),气候条件好(差),受××气象灾害影响小(大) ××资源丰富地区,对交通运输需求量大,利于把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带动经济发展;经过地区经济发达,沿线地区客货运输需求量大,促进沿线经济发展;科技发达,××自然难题被克服;经过居民点多(少)社会经济因素,利于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国防、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就业,缓解就业压力;利于脱贫致富2.交通运输点——港口的区位条件答题模板角度关键词答题思路一地形、交通、港口地形相对平坦(崎岖)、开阔(狭窄),利(不利)于交通、港口建设;交通运输便利,可以实现XXX(水陆)联运;陆域经济腹地广阔,客货运输需求量大;以××城市为依托,城市依托提供充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自然条件、资源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科学技术条件等方面,利于发展相关产业,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就业率,改善民生以上是本文的正文部分,主要介绍了交通专题知识点整理及相关考点设计。
高三地理知识点归纳交通
![高三地理知识点归纳交通](https://img.taocdn.com/s3/m/3c67c6c8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90.png)
高三地理知识点归纳交通高三地理知识点归纳:交通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交通运输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对于高三地理学科来说,交通也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高三地理学科中与交通相关的知识进行归纳,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内容。
一、交通的定义与分类交通是指人类在时间与空间上的移动以及物资和信息在时间与空间上的流通的活动。
交通可以分为陆路交通、水路交通、航空交通和管道运输。
其中,陆路交通包括道路交通和铁路交通;水路交通包括内河运输和近海运输;航空交通就是通过飞机进行的运输;管道运输指的是利用管道输送液体或气体的运输方式。
二、交通与经济发展交通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首先,交通运输能够促进资源的疏运和利用。
通过交通运输,我们可以将资源从产地运送到需要的地方,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其次,交通运输加速了商品流通的速度和范围,使得物资可以更加便捷地流通到全国乃至全球。
最后,交通运输也促进了产业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通过交通网络的连接,各地区的经济可以相互联系和互补。
三、交通运输与环境然而,随着交通运输的不断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
首先,交通运输排放的尾气和废气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导致空气质量下降、气候变化等问题。
其次,交通运输噪音对城市生活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
此外,交通建设所占用的土地也对自然环境造成了破坏,增加了土地的压力。
因此,为了解决交通与环境问题,需要推动交通运输的绿色发展,采取节能减排、优化交通结构等措施。
四、交通运输发展与城市规划交通运输发展也与城市规划密切相关。
城市规划中需要考虑到交通运输的因素,比如建设便捷的交通网络、规划合理的交通枢纽等。
通过合理规划交通运输系统,可以实现城市交通的高效运行和人流、物流的畅通。
此外,交通运输也会对城市的空间结构产生影响,比如城市的功能分区、城市的扩张方向等。
五、交通运输与社会发展交通运输对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首先,交通运输提高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和交流交往的频率,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高三地理复习课件城市交通运输3.ppt
![高三地理复习课件城市交通运输3.ppt](https://img.taocdn.com/s3/m/2bbca474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c5.png)
有缺环点路:,出会门给办人事绕道多,不方便,道路的交 们叉出口行多带,来易哪产些生堵车现象。
问题?
读
《
北
京
北京市交通运输网是明显的方格—环行—放射 式道路网。这种道路网,中心区为方格,向四周呈 环行放射式发展。
市 的 城 市
如果只在方格系统中加入对角线道路,虽然
交
方便了对角方向的直接交通,但由于线路直通市中
7交通干线力求从城市边缘通过,最主要的目
的在于( C )A节约交通线路建设费用B促
进城市建设,适应城市发展C分流通过城市中 心的客货流 D 使小城市扩大发展为大城市
思考题:
1我市城市交通现状、问题及对策 2利用周末放学时间调查自己家所在社 区附近的客流量、交通通达性
三、城市交通问题及解决途径
1交通拥堵:合理规划城市道路 2交通环境污染:减少汽车尾气污染;
加强道路绿化
练习
1在以放射式道路交通为主的城市中心 外围建环行道路在于( AD ) A缓解过境交通对市中心的压力 B扩大市中心的交通容量 C缩短对角交通的直线距离 D方便各个方向之间的横向联系
2改善城市交通拥挤状况的
此图反结合, 且道路交通设施和管理设施多,占用 大量的城市面积和空间,是城市的一 个有机组成部分。
一、城市交通运输的特点
综合性:点、线、面结合 时间性:行人和交通工具的流动方向经常变化 混合性:行人及交通工具的混合 设施多样性: 道路交通设施和管理设施多
莫斯科道路网
城市道路网 环形放射状
想一想
如横果向没联有系环不行方线便(不同道路之间联系不方 路便,)单,纯各的线放路射比较孤立。 线放路射会性给道人路们多的集中在市中心,人流、车流不 出能行适带时来疏什散么,问势必造成城市中心得拥堵。
高考地理(通用版)三轮冲刺 考前回扣 微专题12 交通建设
![高考地理(通用版)三轮冲刺 考前回扣 微专题12 交通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69ab48b5561252d381eb6e27.png)
微专题12交通建设回扣导图1.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中,运输量最大的是海运,最机动灵活的是公路运输,铁路运输适合长距离运输。
2.影响交通站点建设的主要区位因素有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技术条件,其中社会经济因素是阶段性因素,技术条件是解决制约因素的基本保障。
3.随着技术的进步,自然条件的影响越来越弱。
4.高速铁路建设中大量使用以桥带路的方式,以桥带路的主要作用有:节约耕地,线路平直、运行安全,跨越湿地和沙地等不利地形,跨越冻土、喀斯特地貌等不良地质地区,跨越河湖等不利地表障碍,给野生动物预留迁徙通道等。
5.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改变能深刻影响沿线的聚落、商业等人类活动。
12月16日沪昆高铁长沙以西湖南段正式开通运营,这标志着沪昆高铁湖南段正式全线贯通。
长沙至怀化单程运行时间将由原来的7小时缩短至1小时40分左右。
在我国进入“高铁时代”的大背景下,各城市的高铁站建设也方兴未艾。
回答1~2题。
1.高铁车站一般远离主城区,布局在城市郊区,其作用不包括()A.高铁站用地面积较广,郊区地价较低,可降低成本B.促进高铁站所在郊区的城市化步伐C.加快高铁站核心区域发展D.便于旅客集散2.下列关于高铁和航空运输的比较,说法正确的是()A.航空运输因速度快,在长距离运输中优势明显B.航空运输因价格高,长距离受高铁影响较大C.高铁因运量小,在短距离运输中占优势D.高铁受自然因素影响较航空运输大答案 1.D 2.A解析本题组考查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第1题,高铁站的布局主要受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影响,布局在城市郊区,高铁站用地面积较广,郊区地价较低,可降低成本;高铁是人流的集散地,有助于郊区和城市核心区沟通,加速郊区城市化,加快经济发展,故选择D项。
第2题,对比高铁和航空运输,航空运输速度快于高铁,在长距离运输上航空运输时间短,节约运输时间,优势明显;在运输价格上航空运输高于高铁,航空运输成本较高;在运量上航空运输量小,高铁运输量大;航空运输受气候影响大,不稳定性强,高铁受自然因素影响小于航空,故A正确。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12 交通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12 交通](https://img.taocdn.com/s3/m/8f3aa14ea5e9856a5612606a.png)
专题12 交通〖2019年高考真题〗(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Ⅰ)【交通布局的区位及意义】图2示意我国东北某区域铁路线的分布,该区域铁路修建的年代较早,近些年几乎废弃。
据此完成6—8题。
图26.该区域铁路线主要沿A.等高线分布B.河谷分布C.山脊线分布D.山麓分布7.该区域修建铁路主要是为了运输A.原木B.农产品C.工业品D.石材8.近些年来,该区域铁路几乎废弃的主要原因是A.设施陈旧B.运速太慢C.线路过密D.运输需求太小【答案】6.B 7.A 8.D【解析】以东北某区域的铁路修建及运输为背景,试题开始进入了人文地理与自然地理相结合的考查,同时也考查考生读图能力。
6.从图中信息来看,早期铁路分布明显沿河流河谷分布,主要是由于河谷地区地势平坦,有利于铁路修建及运营,A对,BCD错。
故选B。
7.图示地区有海拔1300m以上的山地,图示地区地势变化应该是中部较高,河流放射状流向四周,该地区平原面积较小,图示地区不是平原的主体部分,农产品运量较小,B错误;该区域铁路建设目的主要是为了运输原木,因为东北地区是我国三大林区之一,林木资源丰富,人口较少,本地需求量小,主要向外运输,A正确;图示区域位于长白山地区,东北地区的工业主要集中在辽中南地区,该区域工业品运输量小,C错误;东北地区主要的山地是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森林资源广布,平地土层深厚肥沃,石材资源较少,应不是运输主要对象,D错误。
故选A。
8.读图,结合上题分析,铁路的修建主要是为了运输原木。
而经过多年的砍伐,林木蓄积量减少以及近年来,我国环保力度的加大,对于森林的开采和砍伐进入严格限制阶段,原木生产量减少,所以导致铁路废弃,D对。
近年来我国铁路建设飞速发展,设施及运速慢等问题均可以进行技术改造,并非是铁路废弃的原因,AB错;铁路密度大小主要取决于经济发展的需求,其废弃原因与密度大小无关,C错误。
故选D。
(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Ⅲ)【交通布局的区位】我国某公路长500多千米,南北贯穿了多冰川的山脉,并跨越了多条河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加速临港工业的快速发展
C.提升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
D.推动产业的全面转型升级
9.城市居民往返于居住地和各功能区之间所耗费的能量总和,即 出行能耗。下图示意某大城市居民月出行次数与出行能耗的组 合关系。读图,据图推断( )
A.甲区多公共服务设施,靠近住宅区 B.乙是位于郊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C.丙区商业网点等级低,服务半径小 D.丁为中心商务区,能耗昼夜差异大
甘德国际机场(下图)曾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空枢纽之一,当时几乎所有 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都要经停该机场补充燃料。如今,横跨北大西洋的 航班不再需要经停此地。据此完成10~11题。
10.导致甘德国际机场成为世界上最繁
忙机场的主要因素是 (
)
A.位置B.经济来自C.地形D.人口
11.甘德国际机场失去国际航空枢纽地
(2)试推断南澳大桥建桥过程使用墩身 移动式平台施工取代船舶平台施工的自然 原因。
位于我国东南海域,受季风与台风影响, 海面风浪大;桥区位于河流入海口附近, 海峡之间,海流复杂;墩身移动式平台 比船舶平台更具稳定性。
是截至当时中国对外工程承包史上单体合同金额最大的项目。下图示意尼日利亚铁路的分
布。
(1)归纳尼日利亚现有铁路路网特点及作用。 (6分)
路网特点:线路较少(密度较低);(2分)连 接内陆和沿海港口。(2分) 作用:方便农矿产品出口和进口商品的 运输。(2分)
12.(2015·新课标全国卷Ⅱ)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汕头市南澳县是广东省唯一的海岛县,由37个大小岛屿所组成。主岛面积128.35平方千米(图乙), 现有7万多常住人口,周边小岛屿多为无居民小岛。主岛上海岸线曲折,天然深水避风港湾和可供开发 旅游的优质沙滩众多。濒临西太平洋国际主航线,自古以来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但长期以来, 岛陆联系仅靠莱长渡口航线,经济发展缓慢,主要以渔业(沿海水产养殖与捕捞)和耕作业为主,旅 游业与港口发展也陷入瓶颈。2009年,连接汕头市莱芜半岛与南澳岛的南澳大桥开工建设。由于桥梁 修建对施工环境要求高,一度进展缓慢,后来改用墩身挂靠可移动式平台取代船舶式平台承接浇筑机 械施工(图甲),施工速度大大提高。2015年全长9341米的南澳大桥建成通车,极大地改善了岛陆联 系。有人说,南澳大桥的建设重新点亮了南澳岛这颗“海上明珠”,未来规划将进一步完善主岛与附 属岛屿的交通联系,但不考虑建桥,而将建设海底观光走廊。
位的主要原因是 (
)
A.地区经济发展缓慢
B.横跨北大西洋航班减少
C.飞机飞行成本降低
D.飞机制造技术进步
12.(2015·新课标全国卷Ⅱ)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尼日利亚人口超过 1 亿,经济以农矿业为主。2014 年 11 月 20 日,尼日利亚与我国正式签
署了沿海铁路项目商务合同。该项目总金额达 119.7 亿美元,全线采用中国铁路技术标准,
5.该公路山区段定期封路禁行主要是因为( )
A.洪水频发
B.路面积雪严重
C.泥石流多发
D.路面冻融沉降
2018年4月,川藏铁路成都至雅安段开始铺轨。读下图,回答第6 题。
6.川藏铁路开通后,能够 ( )
①缓解青藏铁路运输压力
②改善西藏物资供应
③消除区域内灾害的影响
④促进地域文化交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下图为“上海港口迁移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
7.港口区位迁移形成的拓建模式是
(
)
A.门户港—支流港—深海港—干流港
B.深海港—门户港—干流港—支流港
C.干流港—门户港—支流港—深海港
D.支流港—干流港—门户港—深海港
8.洋山港建设对上海发展最重要的意义
是(
)
A.促进城市内部功能的变迁
备战2020高考
交通
图2示意我国东北某区域铁路线的分布,该区域铁路修 建的年代较早,近些年几乎废弃。据此完成1~3题。
1.该区域铁路线主要沿( )
A.等高线分布 B.河谷分布
C.山脊线分布 D.山麓分布
2.该区域修建铁路主要是为了运输
()
A.原木
B.农产品
C.工业品
D.石材
3.近些年来,该区域铁路几乎废弃的
尼日利亚人口超过 1 亿,经济以农矿业为主。2014 年 11 月 20 日,尼日利亚与我国正式签
署了沿海铁路项目商务合同。该项目总金额达 119.7 亿美元,全线采用中国铁路技术标准,
是截至当时中国对外工程承包史上单体合同金额最大的项目。下图示意尼日利亚铁路的分
布。
(2)指出尼日利亚拟建沿海铁路的 布局特点。(6分) 横贯沿海地区(或几乎与海岸线平 行);(3分)连接东、西两条(通向内 陆地区的纵向)铁路,构成铁路网。 (3分)
(1)分析2015年前制约南澳港口发展的瓶颈所在。
岛内人口少,经济落后,货运 量不足;岛屿面积狭小、地形 崎岖,发展空间小。岛陆联系 不便,经济腹地小。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汕头市南澳县是广东省唯一的海岛县,由37个大小岛屿所组成。主岛面积128.35平方千米(图乙), 现有7万多常住人口,周边小岛屿多为无居民小岛。主岛上海岸线曲折,天然深水避风港湾和可供开发 旅游的优质沙滩众多。濒临西太平洋国际主航线,自古以来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但长期以来, 岛陆联系仅靠莱长渡口航线,经济发展缓慢,主要以渔业(沿海水产养殖与捕捞)和耕作业为主,旅 游业与港口发展也陷入瓶颈。2009年,连接汕头市莱芜半岛与南澳岛的南澳大桥开工建设。由于桥梁 修建对施工环境要求高,一度进展缓慢,后来改用墩身挂靠可移动式平台取代船舶式平台承接浇筑机 械施工(图甲),施工速度大大提高。2015年全长9341米的南澳大桥建成通车,极大地改善了岛陆联 系。有人说,南澳大桥的建设重新点亮了南澳岛这颗“海上明珠”,未来规划将进一步完善主岛与附 属岛屿的交通联系,但不考虑建桥,而将建设海底观光走廊。
主要原因是( )
A.设施陈旧 B.运速太慢
C.线路过密 D.运输需求太小
我国某公路长500多千米,南北贯穿了多冰川的山脉,
并跨越了多条河流。公路南端海拔约1 070米,为山前
洪积平原上的绿洲。该公路山区段每年9月底至次年5
月底封路禁行。据此完成4~5题。
4.该公路位于( )
A.吉林 B.内蒙古 C.西藏 D.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