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道德经的奥秘PPT.ppt

合集下载

道德经的奥秘PPT

道德经的奥秘PPT


母始名道
精选完整ppt课件
11
不同智慧水平的人闻道的区别

不下中上第

笑士士士四
不闻闻闻十
足道道道一
以 为 道
大 笑 之
若 存 若
勤 而 行

德 经 》
亡之
精选完整ppt课件
12
“行道”的意义

莫天甚吾第

能下易言七
行莫行甚十

易章


德 经 》
精选完整ppt课件
13
3
人 生

的 价

精选完整ppt课件
道是一种法则,一个生源
精选完整ppt课件
26
5
反 者

道 之

精选完整ppt课件
27
反者道之动
“反”字的 不同含义
“反”和 如何看待现
“道”的关 代社会求新

求变
当今社会如 何做才能真 正读懂《道 德经》
精选完整ppt课件
28
“反”字的不同含义
1
返回原点,回到起点
2
物极必反,由正到反
3
相反相成,阴阳互补
依靠道德可 以使人返璞 归真吗?
《道德经》 的上德之 人有哪些 独特之处?
为什么说 “有道必 有德“?
精选完整ppt课件
67
什么是“道德”
精选完整ppt课件
68
怎样才能判断一个人的“德”是 好是坏?

要如的如

求果要果

,表求我

那现,们 就的那表

叫不么现
失合就得
德乎叫合

《道德经》讲座 ppt课件

《道德经》讲座  ppt课件
《陶渊明〈形影神〉的生存论意蕴》,《九江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
《审美体验的重建:文论体系的观念奠基》,复旦大学 出版社2010年版。
《黑格尔〈小逻辑〉示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3年版。
ppt课件
2
几个基本问题
与老子《道德经》的因缘 老子其人与自我定位 《道德经》哲学意义(本体概念的营构) 《道德经》价值意义(批判颠覆的立场) 《道德经》言说方式(反常规的思维) 《道德经》辩证法思想(“反者道之动”)
ppt课件
4
老子人格的自我定位
与屈原形成强烈对比:
屈原的“露才扬己”:“众人皆醉我独醒,举 世皆浊我独清。”
老子的“自我贬抑”:众人皆精明,我独愚蠢; 众人皆有为,我独无用。
力争上流与甘居下流的对比说明了什么? 在竞争社会、功利化驰逐中,如何自我定位? 什么样的人生才值得活?
《庄子》的《逍遥游》与《齐物论》
大小之辨与物性平等
《列子》的《力命篇》与《杨朱篇》
万物自化与自私的合理性
与其高调“无私奉献”,不如在合理范围内 满足各自的“私”。成就众“私”,才能满足一 己之“私”。从“大公无私”到“大私即公”。 真正的“公”不过是协调、控制各自的“私”, 让“众私”皆有所就,各得其所,各安其居,各 乐其业。
ppt课件
8
《道德经》哲学意义
本体概念的营构 什么是本体?本体追求的思维机制 本体概念意味着一种终极尺度的确立 “道”的理论至高点地位 “道”的价值至高点地位 万变与不变的对立关系 存在与非存在的价值意味 真理观与人生观
ppt课件
9
《道德经》价值意义
文明批判的立场 智力进步总是可取的吗? 争上游总是成功的吗? 实践与生存的关系问题 有为者小慧,无为者大智 “无为”的反实践立场 “不争”的反竞争立场 人类的一切问题都源于有为的实践后果 竞争的积极意义与恶果 无为而治与自由资本主义(计划的手与市场的手)

国学经典《道德经》PPT

国学经典《道德经》PPT

叁 文段赏析
宠辱若惊, 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 宠为下得之若惊, 失之若惊, 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
吾所以有大患者, 为吾有身, 及吾无身, 吾有何患, 故贵以身为天下, 若可寄天下, 爱以身为天下, 若可托天下
【注释】
• 宠辱:荣宠和侮辱 • 宗:祖宗,祖先 • 贵大患若身:贵,珍贵、重视。重视大患就像重视自
肆 作品鉴赏
比喻
《道德经》中比喻亦多。如:“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六章),以 玄牝喻“道”,生养万物。又如:“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八章),通篇以水喻人,把水拟人化,赞颂得 道者的高贵品质。再如:“专气致柔,能婴儿乎”(十章)、“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二十章)、“复 归于婴儿”(二十八章),皆以婴儿喻道者的纯洁、天真、朴实无华。又如:“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塔,起 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六十四章),连用三个比喻,讲明从小做起的道理。这些比喻,增强了语言的形象 性,加深了读者的印象。
壹 感悟
要按照大道的方式去创造去做事,在坚持道的基础上坚持下去,不断积累。此外我们还必须要有一定 的物质条件和基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光这些还不够,还要学会顺势而为,了解形势,这样才更容易把事情做成。
贰 启示
为人父母,不要觉得是自己养育了他,就凭借这点去压制孩子 的想法。孩子有自己的想法,不要一直想着控制他。有些事情 不要过多干涉,孩子需要学会独立思考,相信他们自己解决问 题。孩子虽然是父母生育的,但是他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存在。
• 道生成万物,德蓄养万物。万物有了具体的形状。周围的环 境使万物得以生长。道受尊崇,德被珍贵,不妄加干涉而是 万物顺应自然。所以道生成万物,德蓄养万物:是万物生长 作育,是万物成长成熟,是万物得到养护保护。生成万物而 不占有,化作万物而不把这当做是凭借倚仗,长养万物而不 去主宰,这就叫“玄德”。

道德经全文ppt-含部分难点注释共103页文档

道德经全文ppt-含部分难点注释共103页文档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道德经全文ppt-含部分难点 注释
31、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 穿。(名 言网) 32、我不想听失意者的哭泣,抱怨者 的牢骚 ,这是 羊群中 的瘟疫 ,我不 能被它 传染。 我要尽 量避免 绝望, 辛勤耕 耘,忍 受苦楚 。我一 试再试 ,争取 每天的 成功, 避免以 失败收 常在别 人停滞 不前时 ,我继 续拼搏 。
33、如果惧怕前面跌宕的山岩,生命 就永远 只能是 死水一 潭。 34、当你眼泪忍不住要流出来的时候 ,睁大 眼睛, 千万别 眨眼!你会看到 世界由 清晰变 模糊的 全过程 ,心会 在你泪 水落下 的那一 刻变得 清澈明 晰。盐 。注定 要融化 的,也 许是用 眼泪的 方式。
35、不要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自己成功一次就可以了 ,也不 要以为 过去的 光荣可 以被永 远肯定 。

国学经典之道德经PPT课件

国学经典之道德经PPT课件
刚强
刚强是指强势、有力的态度。柔弱胜刚强的哲学认为,柔弱的态度更能适应变化 ,更具有生命力,而刚强往往会导致失败和毁灭。
03
道德经的智慧与实践
个人修身养性的智慧
总结词
道德经提倡个人修身养性,通过自我反省和内在修养,达 到心灵的平静和智慧的升华。
详细描述
道德经强调“道法自然”,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法则,保持 内心的平静和清净。通过修身养性,人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 己,理解世界,从而在面对生活中的挑战时更加从容和坚定。
总结词
道德经提倡谦虚谨慎,认为这是个人成长和进步的关键。
详细描述
道德经认为,只有保持谦虚谨慎,不断学习和进步,才能 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智慧。同时,谦虚谨慎还能够避免 自满和骄傲,使个人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积极的心态。
总结词
道德经提倡宽容和包容,认为这是个人品德的重要组成部 分。
详细描述
道德经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应该学会宽 容和包容。通过宽容和包容,人们可以更好地与人相处,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也能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挫折 和困难。
02 03
详细描述
道德经认为和谐是社会的基石,社会治理应该注重公平、正义、诚信等 方面。政府应该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同时应该注 重社会公平和正义,促进社会的平等和进步。
总结词
道德经提倡节俭和环保,认为这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社会治理中的启示
• 详细描述:道德经认为节俭和环保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政 府应该加强环保和资源管理,推动可持续发展;同时应该倡导 节俭和环保的生活方式,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和资源利用效率。 通过节俭和环保,我们可以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道德经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对于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具有重要的作用。

解读道德经PPT

解读道德经PPT
解读道德经PPT
老子的道“虚静”详解
道家思想特色
1 .因应天下大乱,意图彻底解释及解决人 的生命问题。
2 .方法是跳脱“人中心”的思考模式及价 值判断,转而把握究竟真 实--道。
3 .以道代天,显示革命性;与其修德,不 如觉悟,只适合“老者、失意者、智者”。
4 .由此化解虚无主义的危机,并且开启了 从真实到美感的途径。
解读道德经PPT
3、此时,汉中有张脩 ,以“老子”劝导病人,使病 家出米五斗,号称五斗米道。张鲁杀张脩取而代之, 自号师君,使五斗米道成为他割据巴汉的工具。张鲁 降曹操,受封为镇南将军。此派道次提出“太上老君” 的神名,与“道教”的教名。此派有符箓派的特色, 至南北朝名为天师道,发展至全国。
解读道德经PPT
道教起源与发展
3.陆修静综合符箓派与丹鼎派:又因弘扬《灵宝 经》,被人称为灵宝派。著有《三洞经书目录》,为 《道藏》奠下体例。
解读道德经PPT
道教起源与发展
道教重要人物与作品:
4.陶弘景受梁武帝信赖,有“山中宰相”之 称。以存神服气为主,辅以诵经、功德。编造 等级森严的新的神仙系谱。主张与儒家、佛教 三教合流。
解读道德经PPT
道教起源与发展
道教发展于两晋南北朝时期,原因是:
1、炼丹成仙的宗旨,迎合了贵族的精神需求;保身隐 居的生活方式,受到厌世士人的欢迎;符箓斋醮的消灾 治病方法及互助共济的道规,吸引了苦难中的民众。
2、利用老庄之学,形成一般迷信所缺少的神学体系; 又与儒学在观念上呼应,维护纲常名教,以此得到统治 者的信任。
-[德]海德格尔(1889-1976) 解读道德经PPT
道教起源与发展
1、汉初有黄老道,推尊黄帝为五帝之首,并以老子学 说为治国原则。至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此道才受挫。

道德经全文幻灯ppt-含部分难点注释共102页文档

道德经全文幻灯ppt-含部分难点注释共102页文档

谢谢!
102
道德经全文幻灯ppt-含部分难点注释
16、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17、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 18、福不虚至,祸不易来。 19、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20、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道德经全文ppt-含部分难点注释103页PPT

道德经全文ppt-含部分难点注释103页PPT

谢谢!
36、自己的鞋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道德经全文ppt-含部分难点注释
6、法律的基础有两个,而且只有两个……公平和实用。——伯克 7、有两种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节。——歌德
8、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9、上帝把法律和公平凑合在一起,可是人类却把它拆开。——查·科尔顿 10、一切法律都是无用的,因为好人用不着它们,而坏人又不会因为它们而变得规矩起来。——德谟耶克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 五 章
《 道 德 经 》
演示课件
老子对道的定义
复昧其故此搏听视第
归,上混三之之之十

于绳不而者不不不四 无绳皦为不得闻见章
道 德
物不,一可,,,

。可其。致名名名

名下
诘曰曰曰
,不
,微希夷
。,,
演示课件
如何看出万物中的道
而 不 辞 , 功 成
万 物 恃 之 而 生
大 道 泛 兮 , 其
第 三 十 四 章
少 则 得 , 多
洼 则 盈 , 敝
曲 则 全 , 枉
第 二 十 二 章
《 道 德 经 》
则则则
惑新直

演示课件
列举生活中的柔弱胜刚强
演示课件
8 捌
无 为 无 不

演示课件
无为无不为
认识什么是“无为”
如何做到“无为无 不为”的境界
如何调整才能顺其 自然
“二分法”思维存 在的弊端
道是一种法则,一个生源
演示课件
5 伍
反 者 道 之

演示课件
反者道之动
“反”字的 不同含义
“反”和 如何看待现
“道”的关 代社会求新

求变
当今社会如 何做才能真 正读懂《道 德经》
演示课件
“反”字的不同含义
1
返回原点,回到起点

2
物极必反,由正到反
3
相反相成,阴阳互补
演示课件
“反”和“道”的关系
大 笑 之
若 存 若
勤 而 行


亡之
演示课件
“行道”的意义

莫天甚吾第

能下易言七

行莫行甚十

能 知
易章 知

演示课件
3 叁
人 生 的 价

演示课件
人生的价值
1 《道德经》对人生价值的看法 2 什么是人的本性 3 道德对人的意义
文本
文本
文本
文本
演示课件
道德经对人生价值的看法
人生的最高价值—— 行道 人生的最高价值就是把自己对人类 社会做贡献的愿望,一步一步去达 成。
第25章 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 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 反。 第42章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 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 第23章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 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
演示课件
如何看待现代社会求新求变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 并作,吾以观复。夫物 芸芸,各复归其根。
演示课件
当今社会如何做才能真正 读懂《道德经》

无寸为言九




而而 退为 尺客 。,
演示课件
智慧与阴谋

是不吾用第

谓敢不兵六

行进敢有十

无寸为言九




而而 退为 尺客 。,
演示课件
智慧与阴谋

用君故物夫第

兵子有或兵三

则居道恶者十

贵则者之,一 右贵不,不章

。左处

,。



演示课件
智慧与阴谋



有天弱反四 生下者者十 于万道道章 无物之之
一 “道可道非常道”的断句方式 二 不同智慧水平的人闻道的区别 三 “行道”的意义
演示课件
“道可道非常道”的断句方式

有 名 万
无 名 天
名 可 名
道 可 道
第 一 章
道 德 经
物地非非

之之常常
母始名道
演示课件
不同智慧水平的人闻道的区别

不下中上第

笑士士士四

不闻闻闻十

足道道道一
以 为 道
大道废, 有仁义; 慧智出, 有大伪;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四
方法三
六亲不和,有 孝慈;国家昏 乱,有忠臣。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 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 病,是以不病。
演示课件
6 陆
智 慧 与 阴

演示课件
智慧与阴谋
误解老子是阴谋家 认识老子提倡的自然 智慧与阴谋如何界定 老子引用自然现象的真正用意
演示课件
什么是人的本性

故未外圣第

能以其人七

成其身后章

其无而其 私私身身

焉存而


演示课件
什么是人的本性

是下是上第

以德以德三

无不有不十

德失德德八



演示课件
什么是人的本性


国六智大第 家亲慧道十 昏不出废八 乱和,,章
德 经 》
,,有有
有有大仁
忠孝伪义
臣慈;
。;
演示课件
4 肆
演示课件
智慧与阴谋

谓之必故之将第

微,故强;欲三

明必举之将歙十

。故之;欲之六

与;将弱,章
之将欲之必
。欲废,故
是夺之必张

演示课件
智慧与阴谋

善善善善第

用胜为为六

人敌战士十

者者者者八 章

为 之 下
不 与 ,
不 怒 ,
不 武 ,
演示课件
智慧与阴谋

是不吾用第

谓敢不兵六

行进敢有十
三 生 万 物 。
二 生 三 ,
一 生 二 ,
道 生 一 ,
第 四 十 二 章
《 道 德 经 》
不,可






演示课件
如何看出万物中的道
1、提醒自己一切都是身外之物 2、客观地了解事物的本性 3、享受过程,不要计较结果
演示课件
道与混沌的关系
道的法则是什么?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玖 拾 拾壹














演示课件
1 壹
老 子 传

演示课件
老子传道
真与假之间的关系 东西方文化对真实的不同理解
诸子百家与道家的关系 说真话时要考虑什么
演示课件
真与假之间的关系
真 实假
演示课件
老子传道图
演示课件
老子出关图
演示课件
2 贰
上 士 闻

演示课件
上士闻道
玄同此常无名无名道
,谓两有,万名可可 众之者,欲物天名道

妙玄同欲以之地,,

之,出以观母之非非 门玄而观其。始常常

之异其妙故,名道
又名徼;常有。。
,。
道德经的奥秘
曾仕强 台湾师范大学教授
演示课件
主目录

贰叁































演示课件
主目录





德 经 》
生用动
于。,


演示课件
7 柒
柔 弱 胜Leabharlann 刚强演示课件柔弱胜刚强
理解“反者道之动,弱者 道之用” 柔弱胜刚强的意义及启示 列举生活中的柔弱胜刚强
演示课件
理解“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有天弱反四 生下者者十 于万道道章 无物之之
德 经 》
生用动
于。,


演示课件
理解“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究 竟 何 为

演示课件
究竟何为道

老子对道 的定义

如何看出 万物中的

演示课件

道与混沌 的关系
老子对道的定义
道 吾 下 周 寂有
, 不 母 行 兮物第
强 知 。 而 寥混二
为其 之名 名, 曰强 大字 。之

不 殆 , 可 以 为 天
兮 , 独 立 而 不 改 ,
成 , 先 天 地 生 。



是无是十 谓物谓四 惚之无章 恍象状
德 经 》
。,之


演示课件
柔弱胜刚强的意义及启示

吾强人第

将梁之四

以者所十

为不教二 教得,章

父其我
死亦
,教


演示课件
柔弱胜刚强的意义及启示

兵 无 所 容
虎 无 所 措
兕 无 所 投
第 五 十 章
道 德 经 》
其其其
刃爪角
,,
演示课件
柔弱胜刚强的意义及启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