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三教案-第一章概率与统计(第2018课)线性回归(1) 精品

合集下载

数学建模——线性回归分析实用精品教案

数学建模——线性回归分析实用精品教案

数学建模——线性回归分析实用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数学教材《数学建模》第四章“数据的拟合与回归”第二节“线性回归分析”。

详细内容包括:线性回归模型的建立,最小二乘法求解线性回归方程,线性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以及利用线性回归方程进行预测。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线性回归分析的基本概念,掌握线性回归方程的建立方法。

2. 学会运用最小二乘法求解线性回归方程,并能解释线性回归方程的参数意义。

3. 能够对线性回归方程进行显著性检验,利用线性回归方程进行预测。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最小二乘法的推导和应用,线性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

教学重点:线性回归模型的建立,线性回归方程的求解及其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计算器,草稿纸,直尺,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组关于身高和体重的数据,引导学生思考身高和体重之间的关系。

2. 例题讲解:(1)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引导学生根据散点图判断变量间的线性关系。

(2)利用最小二乘法求解线性回归方程,解释方程参数的意义。

(3)对线性回归方程进行显著性检验,判断方程的有效性。

3. 随堂练习:(1)给出另一组数据,让学生尝试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并求解。

(2)对所求线性回归方程进行显著性检验,并利用方程进行预测。

六、板书设计1. 线性回归模型2. 最小二乘法3. 线性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4. 线性回归方程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给定的数据,建立线性回归模型,求解线性回归方程。

(2)对所求线性回归方程进行显著性检验,并利用方程预测某学生的体重。

2. 答案:(1)线性回归方程为:y = 0.8x + 50(2)显著性检验:F = 40.23,P < 0.01,说明线性回归方程具有显著性。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线性回归分析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得到了提升,但仍有个别学生对最小二乘法的推导和应用感到困难,需要在课后加强辅导。

高中数学《线性回归方程》教案

高中数学《线性回归方程》教案

线性回归方程教学目标:(1)了解非确定性关系中两个变量的统计方法; (2)掌握散点图的画法及在统计中的作用; (3)掌握回归直线方程的实际应用。

教学重点: 线性回归方程的求解。

教学难点: 回归直线方程在现实生活与生产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练习1.下例说法不正确的是( B )A.在线性回归分析中,x 和y 都是变量;B.变量之间的关系若是非确定关系,那么x 不能由y 唯一确定;C.由两个变量所对应的散点图,可判断变量之间有无相关关系;D.相关关系是一种非确定性关系.2.已知回归方程81.05.0ˆ-=x y,则x =25时, y 的估计值为__11.69____. 3.三点)24,11(),20,7(),10,3(的线性回归方程是 ( D ) A x y 75.175.1ˆ-= B x y 75.575.1ˆ+=C x y 75.575.1ˆ-=D x y 75.175.1ˆ+=4.我们考虑两个表示变量x 与y 之间的关系的模型,δ为误差项,模型如下: 模型1:x y 46+=:;模型2:e x y ++=46. (1)如果1,3==e x ,分别求两个模型中y 的值; (2)分别说明以上两个模型是确定性模型还是随机模型. 解 (1)模型1:y=6+4x=6+4×3=18; 模型2:y=6+4x+e=6+4×3+1=19.(2)模型1中相同的x 值一定得到相同的y 值.所以是确定性模型;模型2中相同的x 值,因 δ不同,且δ为误差项是随机的,所以模型2是随机性模型。

二、典例分析例1、一个车间为了规定工时定额,需要确定加工零件所花费的时间.为此进行了10次试验,测得数据如下:零件个数x (个) 10 20 30 40 50 607080 90 100加工时间y (分)62 68 75 81 89 95 102 108 115 122请判断y 与x 是否具有线性相关关系,如果y 与x 具有线性相关关系,求线性回归方程.解: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数据的散点图,直观判断散点在一条直线附近,故具有线性相关关系.由测得的数据表可知:1010102211155,91.7,38500,87777,55950i i i i i i i x y x y x y ========∑∑∑1011022211055950105591.70.66838500105510i ii i i x y x yb x x==--⨯⨯∴==≈-⨯-∑∑91.70.6685554.96a y bx =-=-⨯≈因此,所求线性回归方程为0.66854.96y bx a x =+=+ 例2、已知10只狗的血球体积及红血球数的测量值如下:x45 42 46 48 42 35 58 40 39 50y6.53 6.30 9.527.50 6.99 5.90 9.49 6.20 6.598.72x (血球体积,ml ),y (红血球数,百万)(1)画出上表的散点图;(2)求出回归直线方程并画出图形.解:1(45424648423558403950)44.5010x =+++++++++=1(6.53 6.309.527.50 6.99 5.909.49 6.20 6.558.72)10y =+++++++++=7.37设回归直线方程为y bx a =+则10110221100.17510i ii ii x y x yb xx==-==-∑∑ a y bx =-= -0.418所以所求回归直线的方程为0.1750.148y x =-例3、以下是收集到的新房屋销售价格y 与房屋的大小x 的数据:房屋大小x (2m ) 80 105 110 115] 135 销售价格y (万元)18.42221.624.829.2(1)画出数据的散点图;(2)用最小二乘法估计求线性回归方程,并在散点图中加上回归直线;(3)计算此时(,)Q a b 和(2,0.2)Q 的值,并作比较. 解:(1)(2)55115,545,109,116,23.2,i i i i n x x y y =======∑∑5521160952,12952ii i i i xx y ====∑∑25129525451160.1962,23.20.1962109 1.8166560952545b a ⨯-⨯=≈=-⨯≈⨯-所以,线性回归方程为0.1962 1.8166y x =+ (3) (1.8166,0.1962) 5.171,(2,0.2)7.0Q Q ≈≈由此可知,求得的 1.8166,0.9162a b ==是函数Q(a,b)取最小值的a ,b 值.三、课堂练习1.为了考察两个变量x 和y 之间的线性相关性,甲乙两位同学各自独立做了10次和15次实验,并且利用线性回归直线分别为1l ,2l ,已知两人获得的实验数据中,变量x 和y 的数据平均值都相等,且分别为s,t 那么下例说话正确的是( )A .直线1l 和2l 一定有公共点(s,t)B .直线1l 和2l 相交,但交点不一定是(s,t)销售价格y(万元)05101520253035050100150销售价格y(万元)C .必有1l // 2lD .1l 和2l 与必定重合2.已知关于某设备的使用年限x 与所支出的维修费用y (万元),有如下统计资料: 使用年限x 2 3 4 5 6 维修费用y2.23.85.56.57.0设y 对x 程线性相关关系.试求:(1)线性回归方程ˆy bx a =+的回归系数a,b ; (2)估计使用年限为10年时,维修费用多少?四、回顾小结:求线性回归方程的步骤:(1)x y (2)x y x y (3)i i i i 计算平均数、,计算与的积,求,计算,,∑∑∑x y ii 22(4)将上述有关结果代入公式,求b ,a 写出回归直线方程. 五、课外作业: 课本第82页第9题.。

高三数学教案 线性回归方程(1)

高三数学教案   线性回归方程(1)

第1页 共4页课题:§2.3.1线性回归方程(1) 一.教学任务分析:(1)通过收集现实问题中两个有关联变量的数据作出散点图,并利用散点图直观认识变量间的相关关系.(2) 了解最小二乘法的含义,知道最小二乘法的思想,能根据给出的线性回归方程系数公式建立线性回归方程.(3)在两个变量具有线性相关关系时,会在散点图中作出线性回归直线,会用线性回归方程进行预测.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回归直线方程的求解方法. 教学难点:回归直线方程的求解方法. ↓↓↓1.创设情景,揭示课题6个数对所表示的点在坐标系内标出,得到散点图.从散点图可以看出.这些点大致分布在通过散点图中心的一条直线的附近.如果散点图中点的分布从整体看大致分布在一条直线的附近,我们称这两个变量之间具有线性相关关系,这条直线叫回归直线.如果能够求出这条回归直线的方程,我们就可以比较清楚的了解热茶销量与气温之间的关系.第2页 共4页2.最小二乘法选择怎样的直线近似地表示热茶销量与气温之间的关系? 我们有多种思考方案:(1)选择能反映直线变化的两个点,例如取(4,50),(18,24)这两点的直线; (2)取一条直线,使得位于该直线一侧和另一侧的点的个数基本相同;(3)多取几组点,确定几条直线方程,再分别算出各条直线斜率、截距的平均值,作为所求直线的斜率、截距; ………………怎样的直线最好呢? ------从整体上看,各点与此直线的距离最小.即: 用方程为ˆybx a =+的直线拟合散点图中的点,应使得该直线与散点图中的点最接近.那么,怎样衡量直线ˆybx a =+与图中六个点的接近程度呢? 我们将表中给出的自变量x 的六个值带入直线方程,得到相应的六个ˆy的值: 26,18,13,10,4,b a b a b a b a b a b a +++++-+.这六个值与表中相应的实际值应该越接近越好.所以,我们用类似于估计平均数时的思想,考虑离差的平方和:22222222(,)(2620)(1824)(1334)(1038)(450)(64)12866140382046010172Q a b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ab b a =+-++-++-++-++-+-+-=++--+(,)Q a b 是直线ˆybx a =+与各散点在垂直方向(纵轴方向)上的距离的平方和,可以用来衡量直线ˆybx a =+与图中六个点的接近程度,所以,设法取,a b 的值,使(,)Q a b 达到最小值.这种方法叫做最小平方法(又称最小二乘法) .先把a 看作常数,那么Q 是关于b 的二次函数.易知,当140382021286a b -=-⨯时, Q 取得最小值.同理, 把b 看作常数,那么Q 是关于a 的二次函数.当14046012b a -=-时, Q 取得最小值.因此,当14038202128614046012a b b a -⎧=-⎪⎪⨯⎨-⎪=-⎪⎩时,Q 取得最小值,由此解得 1.6477,57.5568b a ≈-≈.所求直线方程为ˆ 1.647757.5568yx =-+.当5x =-时,ˆ66y ≈,故当气温为5-0C 时,热茶销量约为66杯.3.线性回归方程的求解方法当,a b 使1122()()...()n n Q y bx a y bx a y bx a =--+--++--取得最小值时,就称ˆybx a =+为拟合这n 对数据的线性回归方程,该方程所表示的直线称为回归直线.第3页 共4页上述式子展开后,是一个关于,a b 的二次多项式,应用配方法,可求出使Q 为最小值时的,a b 的值.即⎪⎪⎪⎩⎪⎪⎪⎨⎧-=--=---=---=--==-=--∑∑∑∑x b y a x n x yx n y x x x y y x x b n i i n i i i n i i n i i i 212111)())((,(*) ∑==n i i x n x 11, ∑==n i i y n y 11 线性回归方程是ˆybx a =+,其中b 是回归方程的斜率,a 是截距.系数 4.求线性回归方程的步骤:(1)计算平均数y x ,;(2)计算i i y x 与的积,求∑iiyx ;(3)计算∑2ix;(4)将结果代入公式∑∑=---=--=n i i ni ii xn x yx n yx b 1221,求b ;(5)用 x b y a -=,求a ; (6)写出回归方程5. 线性回归方程的应用解:(1)散点图(略).故可得到 2573075.43.399,75.430770003.399307871752≈⨯-=≈⨯-⨯⨯-=a b从而得回归直线方程是^ 4.75257y x=+.6.小结:对一组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分析时,应先画出其散点图,看其是否呈直线形,再依系数,a b 的计算公式,算出,a b7.课外作业:<随堂导练>P45-46.第4页共4页。

线性回归分析教案

线性回归分析教案

线性回归分析教案一、引言线性回归是一种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用于研究两个连续型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

在实际应用中,线性回归广泛用于经济学、社会学、医学等领域,用于预测和解释变量之间的关系。

本教案将介绍线性回归的基本原理、模型设定和参数估计方法,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线性回归的概念和应用。

二、教学目标1.了解线性回归的基本原理和假设。

2.学习线性回归模型的设定和参数估计方法。

3.能够使用统计软件实现线性回归模型的计算。

4.掌握线性回归模型的解释和预测能力。

5.理解线性回归模型的运用场景和限制条件。

三、教学内容1.线性回归的基本原理1.1 线性关系的定义1.2 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假设1.3 线性回归模型的优点和局限性2.线性回归模型的设定2.1 简单线性回归模型及其参数估计2.2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及其参数估计2.3 线性回归模型的变量选择方法3.线性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3.1 最小二乘法估计3.2 参数估计的性质和假设检验3.3 模型评估和诊断4.线性回归模型的解释和预测4.1 理解回归系数的含义4.2 判断模型对观测数据的拟合程度4.3 利用回归模型进行预测五、教学方法1.理论讲解与示范通过讲解线性回归的基本原理和模型设定,带领学生了解线性回归模型的概念和应用。

同时,通过实例演示和统计软件的使用展示线性回归模型的计算过程。

2.实践操作与练习在课堂上,安排学生利用统计软件进行线性回归模型的实际计算,并结合具体数据集进行模型拟合和预测操作。

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学生对线性回归模型的应用能力。

3.案例分析与讨论将一些实际问题、经济数据或社会调查数据与线性回归模型结合,引导学生对模型结果进行解读和讨论,提高学生对模型解释和应用的理解。

六、教学评估1.课堂小测验在课程结束前进行一次小测验,考察学生对线性回归的理解程度和应用能力。

2.作业和项目布置线性回归相关的作业和项目,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线性回归模型的建立和分析,以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高中数学回归讲解教案

高中数学回归讲解教案

高中数学回归讲解教案
教案主题:回归分析
教学目标:
1. 了解回归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简单线性回归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计算方法
3. 能够应用回归分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4. 培养学生的数理统计思维和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
1. 回归分析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2. 简单线性回归分析
3.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4. 实际问题的回归分析方法应用
教学步骤:
第一步:导入(5分钟)
介绍回归分析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引起学生对回归分析的兴趣和重要性。

第二步:简单线性回归分析(20分钟)
1. 讲解简单线性回归的定义和公式
2. 演示简单线性回归的计算方法
3. 给出一个简单线性回归的实例,让学生自行计算
第三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20分钟)
1. 讲解多元线性回归的定义和公式
2. 演示多元线性回归的计算方法
3. 给出一个多元线性回归的实例,让学生自行计算
第四步:实际问题应用(15分钟)
1. 给出一个实际问题,让学生利用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分析
2. 引导学生思考回归分析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价值
第五步:总结(10分钟)
1. 总结回归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强调回归分析在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3. 解答学生的问题并进行互动交流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回归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了简单线性回归和多元线性回归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实际问题的应用进行了综合训练。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数理统计思维和分析能力,提高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希望学生能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充分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发挥其应用价值。

《回归分析课程教案》课件

《回归分析课程教案》课件

《回归分析课程教案》课件第一章:引言1.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回归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应用领域。

让学生掌握回归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培养学生应用回归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2 教学内容回归分析的定义和分类回归分析的应用领域回归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回归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回归分析的应用。

1.4 教学资源课件:介绍回归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案例:提供实际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

1.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回答问题。

第二章:一元线性回归分析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让学生掌握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建立和估计方法。

培养学生应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的定义和特点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建立和估计方法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检验和预测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数据分析法:分析实际数据,让学生了解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建立和估计方法。

2.4 教学资源课件:介绍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数据分析软件:用于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建立和估计。

2.5 教学评估课堂练习: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应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让学生掌握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建立和估计方法。

培养学生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定义和特点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建立和估计方法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检验和预测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数据分析法:分析实际数据,让学生了解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建立和估计方法。

3.4 教学资源课件:介绍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数据分析软件:用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建立和估计。

3.5 教学评估课堂练习: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高中数学备课教案数理统计中的线性回归与相关系数

高中数学备课教案数理统计中的线性回归与相关系数

高中数学备课教案数理统计中的线性回归与相关系数高中数学备课教案:数理统计中的线性回归与相关系数引言:在数理统计中,线性回归与相关系数是非常重要的概念和工具。

线性回归可以用来建立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模型,帮助我们预测或解释变量之间的关系;相关系数则能够衡量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强弱。

本教案将针对高中数学的教学要求,详细介绍线性回归与相关系数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实际应用。

一、线性回归的概念和原理1.1 线性回归的基本概念线性回归是一种建立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线性关系的模型。

在数理统计中,我们常常使用最小二乘法来拟合线性回归模型,即找到一条直线使得实际观测数据点到该直线的距离最小。

1.2 线性回归的原理线性回归的原理基于统计学中的回归分析。

我们利用已知数据点进行拟合,并通过方程预测或解释变量之间的关系。

通过最小二乘法,我们可以求得斜率和截距,进而建立线性回归模型。

二、线性回归的计算方法2.1 线性回归的计算步骤1)收集数据:收集自变量和因变量的观测数据。

2)计算相关系数:通过相关系数判断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相关性。

3)计算斜率和截距:利用最小二乘法计算斜率和截距。

4)建立回归模型:根据计算结果,建立线性回归方程。

2.2 线性回归的实际应用线性回归可以应用于各种实际问题,例如预测房价、分析销售趋势等。

通过建立适当的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模型,我们可以进行有效的预测和决策。

三、相关系数的计算方法3.1 相关系数的基本概念相关系数是衡量两个变量之间线性相关性强弱的统计量。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在-1到+1之间,接近-1表示负相关,接近+1表示正相关,接近0表示无相关。

3.2 相关系数的计算步骤1)计算协方差:计算两个变量的协方差,衡量两个变量的总体变化趋势是否一致。

2)计算标准差:分别计算两个变量的标准差。

3)计算相关系数:通过协方差和标准差计算相关系数。

四、线性回归与相关系数的联系和区别线性回归和相关系数都能够衡量变量之间的关系,但二者有一些区别。

高中数学线性回归概念教案

高中数学线性回归概念教案

高中数学线性回归概念教案1. 理解线性回归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线性回归的计算方法和应用技巧3. 能够通过实例理解线性回归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教学重点:1. 线性回归的定义和特点2. 最小二乘法求解线性回归方程3. 线性回归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教学难点:1. 线性回归的计算方法和应用技巧2. 如何通过实例理解线性回归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实例数据3. 计算工具、软件教学内容:一、线性回归的定义和特点1. 线性回归是一种用于分析变量之间线性关系的统计方法2. 线性回归模型可以表示为y = β0 + β1x1 + β2x2 + ... + βnxn + ε3. 线性回归的基本假设包括线性关系、正态分布、独立性等二、最小二乘法求解线性回归方程1. 最小二乘法是一种常见的求解线性回归方程的方法2. 最小二乘法的核心思想是使残差平方和最小化来求解回归系数3. 求解线性回归方程的步骤包括建立模型、计算回归系数、评估模型等三、线性回归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1. 线性回归可以用于预测和控制变量之间的关系2. 实际问题中的线性回归应用包括销售预测、市场分析等3. 通过实例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线性回归的应用技巧和方法教学步骤:1. 引入线性回归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进行概念讲解2. 通过实例数据演示最小二乘法求解线性回归方程的方法3. 分组讨论,学生分析实际问题中的线性回归应用4. 带领学生进行实例数据分析和线性回归计算5. 总结课程内容,答疑解惑教学评估:1. 学生课堂表现2.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3. 学生对线性回归应用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教学反思:1. 教学内容是否贴近实际应用2. 学生对线性回归的理解程度和应用能力3. 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否合理有效。

数学建模——线性回归分析实用教案

数学建模——线性回归分析实用教案

数学建模——线性回归分析实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教材第十章“回归分析”中的第一节“线性回归分析”。

具体内容包括线性回归模型的建立、参数估计、模型的检验及运用,重点探讨变量间线性关系的量化表达和预测分析。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概念,掌握线性回归方程的建立和求解方法。

2. 学会运用最小二乘法进行线性回归参数的估计,并能解释其实际意义。

3. 能够对线性回归模型进行显著性检验,评估模型的可靠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线性回归方程的求解方法,最小二乘法的原理及运用,模型的显著性检验。

重点:线性回归模型的建立,参数估计,模型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黑板。

2. 学具:计算器,教材,《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展示一组数据,如某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量化这种关系。

2. 理论讲解(15分钟)介绍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了解线性关系的量化表达。

讲解线性回归方程的建立,参数估计方法,强调最小二乘法的作用。

3. 例题讲解(15分钟)选取一个实际例子,演示如何建立线性回归模型,求解参数,并进行模型检验。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根据给出的数据,建立线性回归模型,求解参数,进行模型检验。

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概念,参数估计方法。

2. 黑板右侧:例题解答过程,模型检验步骤。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给出一组数据,要求学生建立线性回归模型,求解参数,进行模型检验。

讨论线性回归分析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答案:线性回归模型参数的求解过程及结果。

模型检验的统计量及结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线性回归分析的基本方法,但部分学生对最小二乘法的理解仍需加强。

2. 拓展延伸:探讨非线性回归模型的建立和应用。

引导学生了解其他数学建模方法,如时间序列分析、主成分分析等。

高二数学教案:《线性回归》

高二数学教案:《线性回归》

存感激,永不放弃!即使是在最猛烈的风雨中,我们也要有抬起头,直面前方的勇气。

下面为您推荐高二数学教案:《线性回归》。

【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能识别两个变量间关系是确定性关系还是相关关系。

2.会画散点图,并能利用散点图判断是否存在回归直线。

3.知道如何系统地处理数据。

掌握回归分析的一般步骤。

4.能运用Excel表格处理数据,求解线性回归直线方程。

5.了解最小二乘法的思想,会根据给出的公式求线性回归方程。

6.培养收集数据、处理数据的能力;对具有相关关系的一组变量中应变量发展趋势的预测估计能力。

【过程和方法】1.使学生在经历较为系统的数据处理的全过程中学会如何处理数据。

2.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方法、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认识到线性回归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实践价值,感受生活离不开数学。

2.体验信息技术在数学探究中的优越性。

3.增强自主探究数学知识的态度。

4.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5.培养学生的严谨、合作、创新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线性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运用Excel表格处理数据,求解回归直线方程。

【教学课型】多媒体教案,网络课型教学内容学生已经学习了初步的统计知识,如抽样方法,对样本进行特征量(均值、方差)分析;具备一定的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具备基本计算机操作技能;对现实生活中的线性相关关系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线性回归问题涉及的知识有:描点画散点图,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知识,最小二乘法的思想及其算法问题,运用Excel表格处理数据等。

教学资源教师围绕本课知识设计一个问题(如小卖部热珍珠奶茶的销售问题),这个问题必须应用所预期的学科知识才能解决,又与学生的先前经验密切相关。

教师准备四个教学教案:学生阅读(幻灯片)、教师讲解(幻灯片)、课堂练习(Excel)、线性回归直线的探究(几何画板)。

每位同学带好课本和教师预期分发的一份学案。

湘教版高中数学选修教案第一章概率与统计第课线性回归(1)

湘教版高中数学选修教案第一章概率与统计第课线性回归(1)

课 题: 1.6线性回归(二)教学目的:1 进一步熟悉回归直线方程的求法 2.加深对回归直线方程意义的理解3. 增强学生应用回归直线方程解决相关实际问题的意识掌握样本相关系数显著性检验的方法教学重点:准确求出回归直线方程教学难点:样本相关系数显著性检验的方法 授课类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1课时教 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相关关系的概念当自变量一定时,因变量的取值带有一定的随机性的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称为相关关系相关关系是非随机变量与随机变量之间的关系,函数关系是两个非随机变量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因果关系,而相关关系不一定是因果关系,所以相关关系与函数关系不同,其变量具有随机性,因此相关关系是一种非确定性关系(有因果关系,也有伴随关系).因此,相关关系与函数关系的异同点如下:相同点:均是指两个变量的关系不同点:函数关系是一种确定的关系;而相关关系是一种非确定关系;函数关系是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两个非随机变量的关系;而相关关系是非随机变量与随机变量的关系.2.回归分析: 对具有相关关系的两个变量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叫做回归分析通俗地讲,回归分析是寻找相关关系中非确定性关系的某种确定性3.散点图:表示具有相关关系的两个变量的一组数据的图形叫做散点图.散点图形象地反映了各对数据的密切程度粗略地看,散点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4. 回归直线设所求的直线方程为,^a bx y +=,其中a 、b 是待定系数.1122211()()()nni i i ii i n ni ii i x x y y x y nxyb x x xnx a y bx====⎧---⎪⎪==⎨--⎪⎪=-⎩∑∑∑∑, ∑==n i i x n x 11,∑==ni i y n y 11相应的直线叫做回归直线,对两个变量所进行的上述统计分析叫做回归分析二、讲解新课:1.相关系数:相关系数是因果统计学家皮尔逊提出的,对于变量y 与x 的一组观测值,把∑∑∑===----=ni ni i ini i iy y x xy y x xr 11221)()())((=∑∑∑===---n i n i i i ni ii y n y x n x yx n yx 1122221))((叫做变量y 与x 之间的样本相关系数,简称相关系数,用它来衡量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相关程度.2.相关系数的性质: r ≤1,且r 越接近1,相关程度越大;且r 越接近0,相关程度越小.3.显著性水平:显著性水平是统计假设检验中的一个概念,它是公认的小概率事件的概率值它必须在每一次统计检验之前确定4. 显著性检验:(相关系数检验的步骤)由显著性水平和自由度查表得出临界值,显著性水平一般取0.01和0.05,自由度为n-2,其中n是数据的个数在“相关系数检验的临界值表”查出与显著性水平0.05或0.01及自由度n-2(n 为观测值组数)相应的相关数临界值r 0 05或r 0 01;例如n=7时,r0.05=0.754,r0.01=0.874 求得的相关系数r和临界值r0.05比较,若r>r0.05,上面y与x是线性相关的,当r ≤r 0 05或r 0 01,认为线性关系不显著结论:讨论若干变量是否线性相关,必须先进行相关性检验,在确认线性相关后,再求回归直线;通过两个变量是否线性相关的估计,实际上就是把非确定性问题转化成确定性问题来研究;我们研究的对象是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关系,还可以研究多个变量的相关问题,这在今后的学习中会进一步学到三、讲解范例:例1.在7块并排、形状大小相同的试验田上进行施化肥量对水稻产量影响的试验,得数据如下(单位:kg )x2)检验相关系数r 的显著性水平:r=∑∑∑===---7171222271)7)(7(7i i i ii ii y y x x yx yx =1132725)(3077000(399307871752-⨯-⨯⨯-≈0.9733,在“相关系数检验的临界值表”查出与显著性水平0.05及自由度7-2=5相应的相关数临界值r 0 05=0.754<0.9733,这说明水稻产量与施化肥量之间存在线性相关关系.3)设回归直线方程a bx y +=ˆ,利用⎪⎪⎪⎩⎪⎪⎪⎨⎧-=--=∑∑==xb y a x x y x y x b i i i i i 71227177 计算a ,b , 得b=75.430770005.399307871752≈⨯-⨯⨯-a=399.3-4.75×30≈257,则回归直线方程25775.4ˆ+=x yx例2.一个工厂在某年里每月产品的总成本y (万元)与该月产量x (万件)之间由如下一组数据:的回归直线方程.解:1)画出散点图:x2)r=∑∑∑===---1211212222121)12)(12(12i i i i i ii y y x x yx yx0.997891=在“相关系数检验的临界值表”查出与显著性水平0.05及自由度12-2=10相应的相关数临界值r 0 05=0.576<0.997891, 这说明每月产品的总成本y (万元)与该月产量x (万件)之间存在线性相关关系.3)设回归直线方程a bx y+=ˆ, 利用⎪⎪⎪⎩⎪⎪⎪⎨⎧-=--=∑∑==xb y a x x y x y x b i i i i i 121221211212,计算a ,b ,得b ≈1.215, a=x b y -≈0.974, ∴回归直线方程为:974.0215.1ˆ+=x y25,y =1217.34=2.8475,∑=712i i x =29.808,∑=712i i y =99.2081,∑=71i i i y x =54.243四、课堂练习:1 .设有一个直线回归方程为 ^^2 1.5y x =- ,则变量x 增加一个单位时( ) A. y 平均增加 1.5 个单位 B. y 平均增加 2 个单位 C. y 平均减少 1.5 个单位 D. y 平均减少 2 个单位 答案:C②如果y 与x 之间具有线性相关关系,求回归直线方程. 参考答案: 3.1195.36)2(;,.878.0.9997.05.14781478)1(^05.005.0-=>=≈=x y x y r r r r 之间显著线性相关与故五、小结 :一般情况下,在尚未断定两个变量之间是否具有线性相关关系的情况下,应先进行相关性检验.在确认其具有线性相关关系后,再求其回归直线方程;由部分数据得到的回归直线,可以对两个变量间的线性相关关系进行估计,这实际上是将非确定性的相关关系问题转化成确定性的函数关系问题进行研究.由于回归直线将部分观测值所反映的规律性进行了延伸,它在情况预报、资料补充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六、课后作业:七、板书设计(略) 八、课后记:。

高中数学备课教案概率与统计中的回归与相关

高中数学备课教案概率与统计中的回归与相关

高中数学备课教案概率与统计中的回归与相关高中数学备课教案:概率与统计中的回归与相关一、引言概率与统计是高中数学中重要的一个分支,它们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

在概率与统计的学习中,回归与相关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本教案将详细介绍高中数学备课中概率与统计中的回归与相关,并给出相应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步骤。

二、回归分析回归分析是研究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关系的一种统计方法。

在高中数学中,我们主要学习线性回归,即研究一个因变量与一个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

下面是回归分析的教学设计和步骤:1. 教学设计a. 目标:通过回归分析,使学生了解线性关系,并学会利用回归方程进行预测和推断。

b. 教学资源:教科书、计算器、电脑等。

c. 教学方法:讲授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进行数据处理和回归分析。

2. 教学步骤a. 引入概念:首先,引导学生回顾变量、因变量和自变量的概念,并介绍线性关系的特点。

b. 数据收集:让学生自行选择一个主题,在实际生活中收集一组数据,并记录下来。

c. 数据处理:学生利用计算器或电脑,将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得出相关统计量。

d. 回归分析:学生利用统计软件或计算器,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回归方程和拟合优度。

e. 结果解释:学生根据回归方程和拟合优度,解释数据之间的线性关系,并进行预测和推断。

三、相关分析相关分析是研究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一种统计方法。

与回归分析不同的是,相关分析不涉及因变量和自变量的概念,只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

下面是相关分析的教学设计和步骤:1. 教学设计a. 目标:通过相关分析,使学生了解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并学会利用相关系数进行判断和比较。

b. 教学资源:教科书、计算器、电脑等。

c. 教学方法:讲授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进行数据处理和相关分析。

2. 教学步骤a. 引入概念:首先,引导学生回顾变量和相关系数的概念,并介绍相关程度的判断标准。

b. 数据收集:让学生自行选择一个主题,在实际生活中收集两组数据,并记录下来。

高中数学回归方程教案模板

高中数学回归方程教案模板

课时:2课时年级:高一教材:《高中数学》必修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回归方程的概念,掌握线性回归方程的求解方法,能够根据给定的数据建立线性回归方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的数学思维和科学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线性回归方程的求解方法,线性回归方程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线性回归方程系数的求解,线性回归方程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线性回归方程的相关教材、实际问题案例。

2. 学生准备:提前预习相关内容,准备实际问题案例。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复习一元二次方程,引出回归方程的概念。

2. 提出问题:如何利用数学方法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二、新课讲授1. 线性回归方程的概念:通过最小二乘法,建立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

2. 线性回归方程的求解方法:a. 最小二乘法的基本思想:通过寻找最佳拟合直线,使所有样本点到直线的距离之和最小。

b. 线性回归方程的系数求解:- 根据最小二乘法原理,推导出线性回归方程系数的计算公式。

- 讲解公式中各个参数的含义,如样本均值、样本方差等。

- 通过实例演示系数的求解过程。

3. 线性回归方程的应用:a. 分析实际问题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建立线性回归方程。

b. 讲解线性回归方程在预测、决策等方面的应用。

三、课堂练习1. 完成教材中的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独立完成实际问题案例,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线性回归方程的概念、求解方法及应用。

2. 提出课后思考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

第二课时一、复习1. 回顾上一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对线性回归方程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点评。

二、新课讲授1. 介绍线性回归方程的评估方法:a. 相关系数: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强度。

人教版高中数学《统计》全部教案

人教版高中数学《统计》全部教案

人教版高中数学《统计》第一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统计学的概念,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思想方法。

2. 学会使用图表和数据描述和分析现象,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

3. 掌握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基本方法,理解概率与统计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1. 统计学的概念和基本思想方法2.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3. 描述数据的图表和方法4. 数据分析的方法和应用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统计学的概念和基本思想方法2.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方法和技巧3. 描述数据的图表和方法的理解和应用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

2. 使用多媒体课件、统计图表等教学手段。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统计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新课:讲解统计学的概念和基本思想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统计学的应用。

3. 课堂练习:让学生通过实际数据进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加深对统计学方法的理解。

4. 课堂讨论: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数据分析的方法和应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6. 布置作业:让学生通过实际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高中数学《统计》第二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随机变量的概念,掌握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和期望的计算方法。

2. 学会使用概率论的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3. 掌握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的基本思想,了解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1. 随机变量的概念和性质2. 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和期望3. 概率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4. 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随机变量的概念和性质2. 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和期望的计算方法3. 概率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和应用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

2. 使用多媒体课件、统计图表等教学手段。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概率论的基本概念,激发学生学习随机变量的兴趣。

高中数学最新-线性回归方程教案 精品

高中数学最新-线性回归方程教案 精品

2.3.2线性回归方程教学目标:1.在两个变量具有线性相关关系时,会在数点图中作出线性回归直线,会用线性回归进行预测。

2.知道最小二乘数的含义,知道最小二乘法的思想,能依据绘出的线性回归系数建立线性回归方程,了解(线性)相关系数的意义。

知识要点:阅读教材P 88—911.求回归方程的关键是如何用数学的方法来刻画“ ”。

2.回归方程a x b y +=中其中b 为回归方程的 a 为回归方程的 。

3. 最小二乘法:求 的最小值而得到回归直线的方法,即使得 最小的方法。

4.利用线性回归直线方程所得出的预测值与真实值有偏差(即预报有随机性)的原因:① 回归方程中a b ,都是通过样本估计出来的,存在随机误差② 即使a b ,无误差,也不能保证(x,y)落在回归直线上,甚至不能百分之百保证落在直线附近5.回归直线方程的应用(了解)(1)描述两变量之间的依存关系,利用直线回归方程即可定量描述两个变量间依存的数量关系。

(2)利用回归方程进行预测,把预极因子(相当于自变量x )代入回归方程对预极量(即相当于因变量y )进行估计,即可得到个体y 值的容许区间。

(3)利用回归方程进行统计控制规定y 值的变化,通过控制x 的范围来实现统计控制的目标。

典型例题1.利用人体内的脂肪含量与年龄的关系的数据求回归方程,并比较回归值与真实值。

2.小卖部卖出的热饮杯数与气温对比的数据表如下:(1)画出散点图,(2)从散点图中发现规律,(3)求回归方程,(4)某天温度为C02,预测卖出的杯数。

当堂检测:在例2中:(1)气温C02时,一定能卖出预测的143杯数吗?为什么?(2)在回归方程中,求温度为C00时的值,并说明它为什么与实际卖出的杯数不符?。

最新高三教案-2018届高考数学一轮资料---(概率4个课时

最新高三教案-2018届高考数学一轮资料---(概率4个课时

概率(一)事件与概率1.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频率的稳定性,了解概率的意义,了解频率与概率的区别。

2.了解互斥事件、对立事件的意义及其运算公式.(二)古典概型①1.理解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②2.会计算一些随机事件所含的基本事件数及事件发生的概率。

(三)随机数与几何概型①1.了解随机数的意义,能运用模拟方法估计概率.②2.了解几何概型的意义.概率则是概率论入门,目前的概率知识只是为进一步学习概率和统计打好基础,做好铺垫.学习中要注意基本概念的理解,要注意与其他数学知识的联系,要通过一些典型问题的分析,总结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思维规律.纵观近几年高考,概率的内容在选择、填空解答题中都很有可能出现。

第1课时 随机事件的概率(1) 必然事件:在一定的条件下必然发生的事件叫做必然事件.(2) 不可能事件:在一定的条件下不可能发生的事件叫做不可能事件.(3) 随机事件:在一定的条件下,也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叫做随机事件.(4) 随机事件的概率:一般地,在大量重复进行同一试验时,事件A 发生的频率nm总是接近于某个常数,在它附近摆动,这时就把这个常数叫做事件,这时就把这个常数叫做事件A 的概率,记作()P A .(5) 概率从数量上反映了一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它的取值范围是0()1P A ≤≤,必然事件的概率是1,不可能事件的概率是0.2.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1) 基本事件:一次试验连同其中可能出现的每一个结果称为一个基本事件.(2) 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如果一次试验由n 个基本事件组成,而且所有结果出现的可能性都相等,那么每一个基本事件的概率是1n.如果某个事件A 包含的结果有m 个,那么事件A的概率:()P A =mn例1.1) 一个盒子装有5个白球3个黑球,这些球除颜色外,完全相同,从中任意取出两个球,求取出的两个球都是白球的概率;(2) 箱中有某种产品a 个正品,b 个次品,现有放回地从箱中随机地连续抽取3次,每次1次,求取出的全是正品的概率是( )A .33b a a C C +B .33ba a A A + C .33)(b a a + D .33b a a A C -(3) 某班有50名学生,其中15人选修A 课程,另外35人选修B 课程,从班级中任选两名学生,他们是选修不同课程的学生的概率是多少?解:(1)从袋内8个球中任取两个球共有2828=C 种不同结果,从5个白球中取出2个白球有1025=C 种不同结果,则取出的两球都是白球的概率为1452810)(==A P (2)33)(b a a + (3)73250135115=⋅=C C C P 变式训练1. 盒中有1个黑球9个白球,它们除颜色不同外,其它没什么差别,现由10人依次摸出1个球,高第1人摸出的是黑球的概率为P 1,第10人摸出是黑球的概率为P 10,则 ( )A .110101P P =B .11091P P =C .P 10=0 D .P 10=P 1解:D例2. 甲、乙两袋装有大小相同的红球和白球,甲袋装有2个红球,2个白球;乙袋装有2个红球,n 个白球,两甲、乙两袋中各任取2个球.(1) 若n =3,求取到的4个球全是红球的概率;(2) 若取到4个球中至少有2个红球的概率为43,求n.解:(1)记“取到的4个球全是红球”为事件60110161)(.25222422=⋅=⋅=C C C C A P A .(2)记“取到的4个球至多有1个红球”为事件B ,“取到的4个球只有1个红球”为事件B 1,“取到的4个球全是白球”为事件B 2,由题意,得)(.41431)(1B P B P =-=22112422222241212++⋅++⋅⋅=n n n n n C C C C C C C C C C )1)(2(322++=n n n )1)(2(6)1()(22224222++-=⋅=+n n n n C C C C B P n n所以)1)(2(32)()()(221++=+=n n n B P B P B P41)1)(2(6)1(=++-+n n n n ,化简,得7n 2-11n -6=0,解得n =2,或73-=n (舍去),故n =2.变式训练2:在一个口袋中装有5个白球和3个黑球,这些球除颜色外完全相同.从中摸出3个球,至少摸到2个黑球的概率等于 ( )A .72B .83C .73D .289解:A例3. 袋中装着标有数字1,2,3,4,5的小球各2个,从袋中任取3个小球,按3个小球上最大数字的9倍计分,每个小球取出的可能性都相等,用ξ表示取出的3个小球上的最大数字,求:(1) 取出3个小球上的数字互不相同的概率;(2) 计分介于20分到40分之间的概率.解:(1)“一次取出的3个小球上的数字互不相同”的事件记为A ,则32)(31012121235=⋅⋅⋅=C C C C C A P (2)“一次取球所得计分介于20分到40分之间”的事件记为C ,则P(C)=P(“ξ=3”或“ξ=4”)=P(“ξ=3”)+P(“ξ=4”)=3013103152=+变式训练3:从数字1,2,3,4,5中任取3个,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计算:① 这个三位数字是5的倍数的概率;②这个三位数是奇数的概率;③这个三位数大于400的概率.解:⑴15 ⑵35 ⑶25例4. 在一次口试中,要从20道题中随机抽出6道题进行回答,答对了其中的5道就获得优秀,答对其中的4道就可获得及格.某考生会回答20道题中的8道题,试求:(1)他获得优秀的概率是多少?(2)他获得及格与及格以上的概率有多大?解:从20道题中随机抽出6道题的结果数,即是从20个元素中任取6个元素的组合数620C .由于是随机抽取,故这些结果出现的可能性都相等.(1)记“他答对5道题”为事件1A ,由分析过程已知在这620C 种结果中,他答对5题的结果有6518812700C C C +=种,故事件1A 的概率为()162070035.1938P A C ==(2)记“他至少答对4道题”为事件2A ,由分析知他答对4道题的可能结果为6514288128125320C C C C C ++=种,故事件2A 的概率为:()2205320751P A C ==答:他获得优秀的概率为351938,获得及格以上的概率为7.51变式训练4:有5个指定的席位,坐在这5个席位上的人都不知道指定的号码,当这5个人随机地在这5个席位上就坐时.(1) 求5个人中恰有3人坐在指定的席位上的概率;(2) 若在这5个人侍在指定位置上的概率不小于61,则至多有几个人坐在自己指定的席位上?解:(1)121)(5535==A C A P (2)由于3人坐在指定位置的概率121<61,故可考虑2人坐在指定位置上的概率,设5人中有2人坐在指定位置上为事件B ,则612)(5525==A CB P ,又由于坐在指定位置上的人越多其概率越少,而要求概率不小于61,则要求坐在指定位置上的人越少越好,故符合题中条件时,至多2人坐在指定席位上.1.实际生活中所遇到的事件包括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及随机事件.随机事件在现实世界中是广泛存在的.在一次试验中,事件是否发生虽然带有偶然性,当在大量重复试验下,它的发生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即事件发生的频率总是接近于某个常数,这个常数就叫做这个事件的概率.2.如果一次试验中共有n 种等可能出现的结果,其中事件A 包含的结果有m 种,那么事件A 的概率().m P A n=从集合的角度看,一次试验中等可能出现的所有结果组成一个集合I ,其中事件A 包含的结果组成I 的一个子集A ,因此()()().Card A mP A Card I n==从排列、组合的角度看,m 、n 实际上是某些事件的排列数或组合数.因此这种“古典概率”的问题,几乎使有关排列组合的计算与概率的计算成为一回事.3.利用等可能性的概率公式,关键在于寻找基本事件数和有利事件数.第2课时 互斥事件有一个发生的概率. 的两个事件叫做互斥事件.2. 的互斥事件叫做对立事件.3.从集合的角度看,几个事件彼此互斥,是指由各个事件所含的结果组成的集合彼此 .事件A 的对立事件A 所含的结果组成的集合,是全集中由事件A 所含的结果组成的集合的补集.4.由于集合是可以进行运算的,故可用集合表示的事件也能进行某些运算.设A 、B 是两个事件,那么A+B 表示这样一个事件:在同一试验中,A 或B 中 就表示A+B 发生.我们称事件A+B 为事件A 、B 的和.它可以推广如下:“12A A A n+++”表示这样一个事件,在同一试验中,,,,12A A A n中 即表示12A A A n+++发生,事实上,也只有其中的某一个会发生.5.如果事件A 、B 互斥,那么事件A+B 发生的概率,等于 .即P(A+B)= .6.由于A A +是一个必然事件,再加上P(A+B)=P(A)+P(B),故1P(A A)P(A)P(A)+=+=,于是P( A )= ,这个公式很有用,常可使概率的计算得到简化.当直接求某一事件的概率较为复杂时,可转化去求其对立事件的概率.例1. 某射手在一次射击训练中,射中10环,9环,8环,7环的概率分别为0.21, 0.23, 0.25, 0.28,计算这个射手在一次射击中:①射中10环或7环的概率;②不够7环的概率.解:① 0.49;② 0.18.变式训练1. 一个口袋内有9张大小相同的票,其号数分别是1,2,3,,9,从中任取2张,其号数至少有1个为偶数的概率等于 ( )A .59B .49C .518D .1318解:D例2. 袋中有红、黄、白3种颜色的球各1只,从中每次任取1只,有放回地抽取3次,求:(1)3只全是红球的概率.(2)3只颜色全相同的概率.(3)3只颜色不全相同的概率.(4)3只颜色全不相同的概率.解:(1)记“3只全是红球”为事件A .从袋中有放回地抽取3次,每次取1只,共会出现33327⨯⨯=种等可能的结果,其中3只全是红球的结果只有一种,故事件A 的概率为127P(A )=.(2) “3只颜色全相同”只可能是这样三种情况:“3只全是红球”(事件A);“3只全是黄球”(设为事件B);“3只全是白球”(设为事件C).故“3只颜色全相同”这个事件为A+B+C ,由于事件A 、B 、C 不可能同时发生,因此它们是互斥事件.再由于红、黄、白球个数一样,故不难得127P(B )P(C )P(A )===,故19P(A B C )P(A )P(B )P(C )++=++=.(3) 3只颜色不全相同的情况较多,如是两只球同色而另一只球不同色,可以两只同红色或同黄色或同白色等等;或三只球颜色全不相同等.考虑起来比较麻烦,现在记“3只颜色不全相同”为事件D ,则事件D 为“3只颜色全相同”,显然事件D 与D 是对立事件.181199P(D )P(D ).∴=-=-=(4) 要使3只颜色全不相同,只可能是红、黄、白各一只,要分三次抽取,故3次抽到红、黄、白各一只的可能结果有1113216C C C =种,故3只颜色全不相同的概率为62279=.变式训练2. 从装有2个红球和2个黑球的口袋内任取2个球,那么互斥而不对立的两个事件是 ( )A .至少有1个黑球与都是黑球B .至少有1个黑球与至少有1个红球C .恰有1个黑球与恰有2个黑球D .至少有1个黑球与都是红球 解:C例3. 设人的某一特征(如眼睛大小)是由他的一对基因所决定的,以d 表示显性基因,r 表示隐性基因,则具有dd 基因的人为纯显性,具有rr 基因的人是纯隐性,具有rd 基因的人为混合性,纯显性与混合性的人都显露显性基因决定的一某一特征,孩子从父母身上各得到一个基因,假定父母都是混合性,问:①1个孩子有显性决定特征的概率是多少?②2个孩子至少有一个显性决定特征的概率是多少? 解:①43;②1615 变式训练3. 盒中有6只灯泡,其中2只是次品,4只是正品,从其中任取两只,试求下列事件的概率:① 取到两只都是次品;② 取到两只中正品、次品各1只; ③ 取到两只中至少有1只正品. 解:⑴115 ⑵815 ⑶1415例4. 从男女学生共36名的班级中,任意选出2名委员,任何人都有同样的当选机会,如果选得同性委员的概率等于12,求男女相差几名? 解: 设男生有x 名,则女生有36-x 名,选得2名委员都是男生的概率为:223613635xC x(x )C -=⨯选得2名委员都是女生的概率为2363636353635x C (x )(x )C ---=⨯以上两种选法是互斥的,又选得同性委员的概率是12得:136351363536352x(x )(x )(x )---+=⨯⨯ 解得:15x =或21x =即:男生有15名,女生有21名;或男生有21名,女生有15名.总之,男、女生相差6名.变式训练4. 学校某班学习小组共10小,有男生若干人,女生若干人,现要选出3人去参加某项调查活动,已知至少有一名女生去的概率为65,求该小组男生的人数?解:6人1.互斥事件概率的加法公式、对立事件概率的加法公式,都必须在各个事件彼此互斥的前提下使用.2.要搞清两个重要公式:1P(A B )P(A)P(B ),P(A)P(A)+=++=的运用前提.3.在求某些稍复杂的事件的概率时,通常有两种方法:一是将所求事件的概率化成一些彼此互斥事件的概率的和;二是先去求此事件的对立事件的概率.第3课时 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1.事件A (或B )是否发生对事件B (或A )发生的概率 ,这样的两个事件叫独立事件.2.设A ,B 是两个事件,则A ·B 表示这样一个事件:它的发生,表示事件A ,B ,类似地可以定义事件A 1·A 2·……A n .3.两个相互独立事件A ,B 同时发生的概率,等于每个事件发生的概率的积,即P(A ·B)= 一般地,如果事件12n A ,A ,,A 相互独立,那么:P(A 1·A 2……A n )= .4.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恰好发生k 次的概率:如果在一次试验中某事件发生的概率是P ,那么在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这个事件恰好发生k 次的概率是1k kn k n n P (k )C P (P )-=-. 例1. 如图所示,用A 、B 、C 三类不同的元件连接成两个系统1N 、2N ,当元件A 、B 、C 都正常工作时,系统1N 正常工作,当元件A 正常工作且元件B 、C 至少有1个正常工作时系统2N 正常工作,已知元件A 、B 、C 正常工作的概率依次为0.8、0.9、0.9,分别求系统1N 、2N 正常工作时的概率.解:分别记元件A 、B 、C 正常工作为事件A 、B 、C , 由已知条件080090090P(A ).,P(B ).,P(C ).===(Ⅰ)因为事件A 、B 、C 是相互独立的,所以,系统1N 正常工作的概率10800900900648P P(A B C )P(A )P(B )P(C )....=∙∙=∙∙=⨯⨯= 故系统1N 正常工作的概率为0.648.(Ⅱ)系统2N 正常工作的概率()()()()()()21111090010P P(A )P B C P A P B P C ,P P B ..,⎡⎤⎡⎤=∙-∙=∙-∙⎣⎦⎣⎦=-=-=()()[]21109001008010100100800990792P C P C ..,P .......=-=-=∴=⨯-⨯=⨯=故系统正常工作的概率为0.792.变式训练1. 有甲、乙两地生产某种产品,甲地的合格率为90%,乙地的合格率为92%,从两地生产的产品中各抽取1 件,都抽到合格品的概率等于 ( ) A .112% B .9.2% C .82.8% D .0.8% 解:C例2. 箱内有大小相同的20个红球,80个黑球,从中任意取出1个,记录它的颜色后再放回箱内,进行搅拌后再任意取出1个,记录它的颜色后又放回,假设三次都是这样抽取,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求事件A :“第一次取出黑球,第二次取出红球,第三次取出黑球”的概率; ②求事件B :“三次中恰有一次取出红球”的概率. 解:(①12516;② 12548变式训练2:从甲袋中摸出一个红球的概率是31,从乙袋中摸出1 个红球的概率是21,从两袋中各摸出1个球,则32等于 ( )A .2个球不都是红球的概率B .2个球都是红球的概率C .至少有1个红球的概率D .2个球中恰好有1个红球的概率 解:C例3. 两台雷达独立工作,在一段时间内,甲雷达发现飞行目标的概率是0.9,乙雷达发现目标的概率是0.85,计算在这一段时间内,下列各事件的概率: (1)甲、乙两雷达均未发现目标; (2)至少有一台雷达发现目标; (3)至多有一台雷达发现目标 解:①0.015; ②0.985; ③0.235变式训练3:甲、乙、丙三人分别独立解一道题,甲做对的概率为12,甲、乙、丙三人都做对的概率是124,甲、乙、丙三人全做错的概率是14. (1)求乙、丙两人各自做对这道题的概率;(2)求甲、乙、丙三人中恰有一人做对这一道题的概率. 解: ①31,41或41,31;②2411 例4. 有三种产品,合格率分别为0.90,0.95和0.95,各取一件进行检验. (1)求恰有一件不合格的概率; (2)求至少有两件不合格的概率.(精确到0.01)解:设三种产品各取一件,抽到的合格产品的事件分别为A 、B 和C (Ⅰ)因为事件A 、B 、C 相互独立,恰有一件不合格的概率为 ()()()()()()()()()()()()0.900.950.050.900.050.950.100.950.950.176P A B C P A B C P A B CP A P B P C P A P B P C P A P B P C ∙∙+∙∙+∙∙=∙∙+∙∙+∙∙=⨯⨯+⨯⨯+⨯⨯=答:恰有一件不合格的概率为0.176. (Ⅱ)解法一:至少有两件不合格的概率为()()()()220.900.0520.100.950.050.100.050.012P A B C P A B C P A B C P A B C ∙∙+∙∙+∙∙+∙∙=⨯+⨯⨯⨯+⨯=答:至少有两件不合格的概率为0.012. 解法二:三件都合格的概率为:()()()()20.900.950.812P A B C P A P B P C ∙∙=∙∙=⨯=由(Ⅰ)可知恰好有一件不合格的概率为0.176,所以至少有两件不合格的概率为()()10.17610.8120.1760.012P A B C -⎡∙∙+⎤=-+=⎣⎦答:至少有两件不合格的概率为0.012.变式训练4. 甲、乙、丙三台机床各自独立地加工同一种零件,已知甲机床加工的零件是一等品而乙机床加工的零件不是一等品的概率为41,乙机床加工的零件是一等品而丙机床加工的零件不是一等品的概率为121,甲、丙两台机床加工的零件都是一等品的概率为92.①分别求甲、乙、丙三台机床各自加工的零件是一等品的概率;②从甲、乙、丙加工的零件中各取一个检验,求至少有一个一等品的概率. 解:①1,1,2;②65 A 与事件B 互相独立时,才有()()()P AB P A P B =∙ ,故首先要搞清两个事件的独立性.2.独立重复试验在概率论中占有相当重要地地位,这种试验的结果只有两种,我们主要研究在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某事件发生k 次的概率:()()1n k k k n n P k C P P -=-,其中P 是1 次试验中某事件发生的概率,其实()1n k k k n C P P --正好是二项式()1n P P ⎡-+⎤⎣⎦的展开式中的第k+1项,很自然地联想起二项式定理.第4课时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如果随机试验的结果可以用一个变量来表示,那么这样的变量叫做 ,随机变量通常用希腊字母ξ,η等表示.2.如果随机变量可能取的值 ,那么这样的随机变量叫做离散型随机变量.3.从函数的观点来看,P(ξ=x k )=P k ,k =1, 2, …,n ,…称为离散型随机变量ξ的概率函数或概率分布,这个函数可以用 表示,这个 叫做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4.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的性质(1) 所有变量对应的概率值(函数值)均为非负数,即i P .(2) 所有这些概率值的总和为 即123P P P +++= . (3) 根据互斥事件的概率公式,离散型随机变量在某一范围内取值的概率等于它取这个范围内各个值的5.二项分布:如果在一次试验中某事件发生的概率为P ,那么在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这个事件恰好发生k 次的概率()P k ξ== ,有了这个函数,就能写出它的分布列,由于()1n k k k n C P P --是二项式展开式()1n P P ⎡-+⎤⎣⎦的通项,所以称这个分布为二项分布列,记作()~,.B n P ξ例1. 袋子中有1个白球和2个红球.⑴ 每次取1个球,不放回,直到取到白球为止.求取球次数ξ的分布列. ⑵ 每次取1个球,放回,直到取到白球为止.求取球次数ξ的分布列.⑶ 每次取1个球,放回,直到取到白球为止,但抽取次数不超过5次.求取球次数ξ的分布列.⑷ 每次取1个球,放回,共取5次.求取到白球次数ξ的分布列. 解: ⑴1,2,3.ξ=()()()1312232233111,3112,3113.3P A A P A A P A ξξξ========= )2(=ξP =3112312=⋅A A)3(=ξP =3113322=⋅A A ∴所求ξ的分布列是ξ123P131313⑵每次取到白球的概率是13,不取到白球的概率是23,∴所求的分布列是ξ1 2 3… n… P132133⨯ 22133⎛⎫⨯ ⎪⎝⎭ …12133n -⎛⎫⨯ ⎪⎝⎭…⑶ξ 1 2 3 45P 13 2133⨯ 22133⎛⎫⨯ ⎪⎝⎭ 32133⎛⎫⨯ ⎪⎝⎭ 423⎛⎫ ⎪⎝⎭⑷1~5,,3B ξ⎛⎫ ⎪⎝⎭∴ P =(ξ=k)=C 5k(31)k·(32)5-k,其中0,1,2,3,4,5.k = ∴所求ξ的分布列是 ξ 0 1 2345P32243802438024340243102431243变式训练1. ξ是一个离散型随机变量,其分布列为则q =( )A .1B .1C .1+D .1解:D例2. 一袋中装有6个同样大小的黑球,编号为1,2,3,4,5,6,现从中随机取出3个球,以ξ表示取出球的最大号码,求ξ的分布列.解:随机变量的取值为3,4,5,6从袋中随机地取3个球,包含的基本事件总数为36C ,事件“3ξ=”包含的基本事件总数为33C ,事件“4ξ=”包含的基本事件总数为1213C C ;事件“5ξ=”包含的基本事件总数为1214C C ;事件6ξ=包含的基本事件总数为1215C C ;从而有 ()()()()336121336121436121536132034203510162C P C C C P C C C P C C C P C ξξξξ============∴随机变量的分布列为:ξ 3 456P12032031012变式训练2:现有一大批种子,其中优质良种占30%,从中任取2粒,记ξ为2粒中优质良种粒数,则ξ的分布列是 . 解:ξ0 1 2P 0.49 0.42 0.09例3. 一接待中心有A 、B 、C 、D 四部热线电话,已知某一时刻电话A 、B 占线的概率均为0.5,电话C 、D 占线的概率均为0.4,各部电话是否占线相互之间没有影响,假设该时刻有ξ部电话占线,试求随机变量ξ的概率分布. 解:ξ0 1 2 3 4 P0.090.30.370.20.04变式训练3:将编号为1,2,3,4的贺卡随意地送给编号为一,二,三,四的四个教师,要求每个教师都得到一张贺卡,记编号与贺卡相同的教师的个数为ξ,求随机变量ξ的概率分布. 解:ξ124P249 248 246 2411.本节综合性强,涉及的概念、公式较多,学习时应准确理解这些概念、公式的本质内涵,注意它们的区别与联系.例如,若独立重复试验的结果只有两种(即A 与A ,A A +是必然事件),在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事件A 恰好发生k 次的概率()(1)k k n k n n P k C P P -=-就是二项式[(1)]nP P -+展开式中的第1k +项,故此公式称为二项分布公式;又如两事件,A B 的概率均不为0,1时,“若,A B 互斥,则,A B 一定不相互独立”、“若,A B 相互独立,则,A B 一定不互斥”等体现了不同概念、公式之间的内在联系.2.运用(),()()(),()m P A P A B P A P B P A B n=+=+= P(A ·B)=P(A)·P(B)等概率公式时,应特别注意各自成立的前提条件,切勿混淆不清.例如,当,A B 为相互独立事件时,运用公式()()()P A B P A P B +=+便错.3.独立重复试验是指在同样条件下可重复进行的,各次之间相互独立的一种试验,每次试验都只有两重结果(即某事件要么发生,要么不发生),并且在任何一次试验中,事件发生的概率均相等.独立重复试验是相互独立事件的特例(概率公式也是如此),就像对立事件是互斥事件的特例一样,只是有“恰好”字样的用独立重复试验的概率公式计算更简单,就像有“至少”或“至多”字样的题用对立事件的概率公式计算更简单一样. 4.解决概率问题要注意“三个步骤,一个结合”: (1)求概率的步骤是:第一步,确定事件性质,即所给的问题归结为四类事件中的某一种. 第二步,判断事件的运算,即是至少有一个发生,还是同时发生,分别运用相加或相乘事件. 第三步,运用公式求得.(2)概率问题常常与排列组合问题相结合.第4课时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与方差ξ的分布列为(),i i P x P ξ==1,2,3,,,i n =.则称E ξ= 为ξ的数学期望.它反映了离散型随机变量取值的平均水平.2.对于随机变量ξ,称D ξ=为ξ的方差.D ξ的算术平方根σξ= 叫做ξ的标准差.随机变量ξ的方差与标准差都反映了随机变量取值的 . 3.数学期望与方差产生的实际背景与初中平均数及样本方差这两个概念有关. 平均数:()12121111n nx x x x x x x nn nn=+++=+++ =n x 11⋅+nx 12⋅+…n x n 1⋅ 和事件等可能事件:()mP A n= 互斥事件:P(A +B)=P(A)+P(B),P(A ·B)=0独立事件:P(A ·B)=P(A)·P(B)等 n 次独立重复试验:()(1)k kn k n nP k C P P -=-样本方差:()()()2222121n s x xx xx x n ⎡⎤=-+-++-⎢⎥⎣⎦=nx x n x x n x x n 1)(...1)(1)(22221⋅-++⋅-+⋅- 以上两式中1n恰是1,2,,n x x x 出现的频率.这与数学期望与方差的定义式一致.4.数学期望与方差的性质:若a b ηξ=+(,ξη为随机变量),则()E E a b ηξ=+= ,()D D a b ηξ=+= .5.服从二项分布的随机变量ξ的期望与方差:若()~,B n P ξ, 则(),1.E nP D nP P ξξ==-2名女生中任选3人参加演讲比赛,设随机变量ξ表示所选3人中女生的人数.①求ξ的分布列; ②求ξ的数学期望;③求“所选3人中女生人数ξ≤1”的概率. 解:①②E ξ=1③54)1()0()1(==+==≤ξξξP P P变式训练1:如果袋中有6个红球,4个白球,从中任取1球,记住颜色后放回,连续摸取4次,设ξ为取得红球的次数,则ξ的期望E ξ= ( ) A .34B .125 C .197D .13解:B例2 抛掷两个骰子,当至少有一个5点或6点出现时,就说这次试验成功,求在30次试验中成功次数η的期望和方差.解:()~30,B P η,其中4451669P =-⨯=.所以5505420030.30.939927E D ηη=⨯==⨯⨯=变式训练2:布袋中有大小相同的4只红球,3只黑球,今从袋中随机取出4只球,设取到一只红球得1分,取到一只黑球得3分,试求得分ξ的概率分布和数学期望. 解:527例3 甲、乙两名射手在同一条件下进行射击,分布列如下表:射手甲射手乙用击中环数的期望与方差分析比较两名射手的射击水平. 解:10.60.20.2,10.40.40.2a b =--==--=()()()()()()1222122221121280.290.6100.29,890.2990.61090.20.480.490.2100.49,890.4990.21090.40.8,.E D E D E E D D ξξξξξξξξ=⨯+⨯+⨯==-⨯+-⨯+-⨯==⨯+⨯+⨯==-⨯+-⨯+-⨯==<∴甲乙两名射手所得环数的平均值相等,但射手甲所得环数比较集中,射手乙所得环数比较分散,射手甲射击水平较稳定.变式训练3:某商场根据天气预报来决定节日是在商场内还是在商场外开展促销活动,统计资料表明,每年五一节商场内的促销活动可获得经济效益2.5万元,商场外的促销活动如果不遇到有雨天可获得经济效益12万元,如果促销活动遇到有雨天,则带来经济损失5万元,4月30号气象台预报五一节当地有雨的概率是40%,问商场应该采取哪种促销方式? 解:采用场外促销方式例4 某突发事件,在不采取任何预防措施的情况下发生的概率为0.3,一旦发生,可造成400万元的损失,现有甲、乙两种相互独立的预防措施可供采用.单独采用甲、乙预防措施所需的费用分别为45万元和30万元,采用相应预防措施后,此突发事件不发生的概率分别为0.9和0.85.若预防方案允许甲、乙两种预防措施单独采用,联合采用或不采用,试确定预防方案使总费用最少.(总费用=采取预防措施的费用+发生突发事件损失的期望值). 解:联合甲、乙,总费用最少为81万元变式训练4:假设1部机器在1天内发生故障的概率为0.2,机器发生故障时,全天停止工作,若1周的5个工作日里无故障,可获得利润10万元,发生1次故障仍可获得利润5万元;发生2次故障所获利润为0;发生3次或3次以上故障就要亏损2万元,求1周的期望利润是多少?(精确到0.001).解:用随机变量ξ表示1周5天内发生故障的天数,则ξ服从地一项分布ξ~B(5,0.2), 从而328.08.0)0(5===ξP ,410.08.02.0)1(415=⨯==C P ξ,P(ξ=2)=0.205 P(ξ≥3)=0.057设η为所获得利润,则E η=10×0.328+5×0.410+0×0.205-2×0.057=5.215(万元)1.数学期望与方差,标准差都是离散型随机变量最重要的数字特征,它们分别反映了随机变量取值的平均水平、稳定程度、集中与离散的程度.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与方差都与随机变量的分布列紧密相连,复习时应重点记住以下重要公式与结论: 一般地,若离散型随机变量ξ的分布列为则期望1122n n E x P x P x P ξ=++++,方差()()()2221122n n D x E P x E P x E P ξξξξ=-+-++-+,标准差()()2,.E a b aE b D a b a D σξξξξξ=+=++=若()~,B n P ξ,则,E nP D nPq ξξ==,这里1q P =-。

高中数学备课教案概率与统计中的回归分析与方差分析

高中数学备课教案概率与统计中的回归分析与方差分析

高中数学备课教案概率与统计中的回归分析与方差分析回归分析与方差分析在高中数学备课教案中的应用一、引言回归分析与方差分析是概率与统计中重要的两个概念,它们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回归分析与方差分析的概念及其在高中数学备课教案中的具体应用。

二、回归分析1. 概念回归分析是研究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关系的一种统计方法,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描述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程度。

具体而言,回归分析包括线性回归、多项式回归、指数回归等。

2. 应用案例以一道高中数学备课教案中的题目为例,假设有一组学生数据,其中自变量X表示学生的学习时间,因变量Y表示学生的得分。

教师可以通过回归分析建立线性模型,确定学习时间与得分之间的关系。

通过分析回归方程的系数以及相关统计指标,教师可以了解到学习时间对学生成绩的影响程度,从而制定相应的备课教案。

三、方差分析1. 概念方差分析是比较两个或多个样本组之间差异的一种统计方法,用于检验因子对于观测变量的影响是否显著。

方差分析通常涉及到多个水平的自变量。

2. 应用案例在高中数学备课教案中,方差分析可以用于比较不同班级、不同学校或不同地区学生的数学成绩差异。

教师可以通过方差分析的结果来确定学校或地区之间的差异是否显著,从而为备课教案提供科学依据。

四、回归分析与方差分析的比较1. 区别回归分析侧重于研究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主要用于确定因变量的预测模型;而方差分析主要用于比较不同组别之间的差异,分析各组之间的因素是否显著影响观测变量。

2. 联系回归分析和方差分析都属于概率与统计中的重要方法,都可以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描述和分析观测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关系。

在高中数学备课教案中,回归分析和方差分析可以互为补充,共同帮助教师进行数据分析和备课设计。

五、结论回归分析与方差分析作为概率与统计中的重要概念,在高中数学备课教案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回归分析,教师可以了解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程度,从而制定相应的备课教案。

高三数学 线性回归 第一课时

高三数学 线性回归 第一课时

高三数学线性回归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明确两个变量具有相关关系的意义;2.知道回归分析的意义;3.知道回归直线、回归直线方程、线性回归分析的意义;4.掌握对两个变量进行线性回归的方法和步骤,并能借助科学计算器确定实际问题中两个变量间的回归直线方程;5.培养学生形成运用数据进行推断的能力;6.让学生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辩证思想方法.二、教学重点:了解线性回归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教学难点:线性回归的基本思想方法和计算.三、教学用具:幻灯机或多媒体四、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S (确定关系)引先引入函数关系再引入相关关系间由正方形面积S与其边长x之间的函数关系2x入一块农田的水稻产量与施肥量之间的关系(非确定关系),从而引入新授内容.2.(板书)相关关系与回归分析(1)相关关系进一步分析水稻产量与施肥量的关系,得出相关关系的概念.(板书)自变量取值一定时,因变量的取值带有一定随机性的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叫做相关关系.相关关系与函数关系的异同点:相同点:均是指两个变量的关系.不同点:函数关系是一种确定的关系;而相关关系是一种非确定关系;函数关系是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两个非随机变量的关系;而相关关系是非随机变量与随机变量的关系.引导学生列举现实生活中相关关系的例子.(2)回归分析(板书)对具有相关关系的两个变量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叫回归分析.通俗地讲,回归分析是寻找相关关系中非确定性关系的某种确定性.(3)散点图首先用小黑板或幻灯给出施化肥量对水稻产量影响的试验数据:再同时给出各对数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表示的点.(板书)表示具有相关关系的两个变量的一组数据的图形,叫做散点图.散点图形象地反映了各对数据的密切程度. 3.回归直线方程(1)求回归直线方程的思想方法先引导学生观察散点图的特征,发现各点大致分布在一条直线的附近.并问学生,类似图中的直线可画几条?显见,可画出不止一条类似的直线.那么,其中的哪一条直线最能代表变量x 与y 之间的关系呢? 引导学生分析,最能代表变量x 与y 之间关系的直线的特征:即n 个偏差的平方和最小,其过程简要分析如下:设所求的直线方程为a bx y +=∧,其中a 、b 是待定系数. 则 ),,2,1.(n i a bx y i i =+=∧.于是得到各个偏差 ),,2,1).((n i a bx y y y i i i i =+-=-∧.显见,偏差∧-i i y y 的符号有正有负,若将它们相加会造成相互抵消,所以它们的和不能代表几个点与相应直线在整体上的接近程度,故采用n 个偏差的平方和2222211)()()(a bx y a bx y a bx y Q n n --++--+--=表示n 个点与相应直线在整体上的接近程度.记 ∑=--=ni iia bx y Q 12)((向学生说明∑=ni 1的意义).上述式子展开后,是一个关于a 、b 的二次多项式,应用配方法,可求出使Q 为最小值时的a 、b 的值(课前布置学生看阅读材料).即⎪⎪⎪⎩⎪⎪⎪⎨⎧-=--=---=∑∑∑∑====..)())((2121121x b y a x n x xy n y x x x y y x x b ni i ni i i n i i n i i i 其中∑∑====ni i n i i y n y x n x 111,1.在此基础上,给出回归直线方程、回归直线、线性回归分析的概念.最后,向学生指出,对回归直线方程只要求会运用它进行具体计算a 、b ,求出回归直线方程即可.不要求掌握回归直线方程的推导过程.(2)回归直线方程的求法让学生用计算器对前面列表中的数据进行具体计算,列成以下表格提问:列表计算的优点是什么?故可得到 ,2573075.43.399,75.430770003.399307871752≈⨯-=≈⨯-⨯⨯-=a b 从而得回归直线方程是.25775.4+=∧x y最后请一位学生画出回归直线,并求出35=x 时,y 的估计值.例 一个工厂在某年里每月产品的总成线y (万元)与该月产量x (万件)之间有如下一组对应数据:(1)画出散点图;(2)求月总成本y 与月总产量x 之间的回归直线方程. 讲解上述例题时,(1)可由学生完成;对于(2),可引导学生列表,按∑∑∑===→→→→→→→12112121212i i i i i i ii i i i y x y xy x y x y x 的顺序计算,最后得到.974.0,215.1≈≈a b 即所求的回归直线方程为.974.0215.1+=∧x y若条件允许,可借助几何画板向学生演示本题,即画出散点图,并求出回归直线方程. 讲解上述例题后,要求学生完成下面问题:在某种产品表面进行腐蚀线试验,得到腐蚀深度y 与腐蚀时间t 之间对应的一组数据:(1)画出散点图;(2)试求腐蚀深度y 对时间t 的回归直线方程. 略解:(1)散点图.呈直线形.(2)经计算可得∑∑∑========11111121112.13910,5442,36750,45.19,36.46i i i i ii iy t y t y t.3.036.46113675045.1936.4611139101111221112111≈⨯-⨯⨯-=⨯-⨯-=∑∑==tt tyyt b i i i ii .542.536.463.045.19≈⨯-=-=t b y a故所求的回归直线方程为.542.53.0+=∧t y 让学生做课后练习题. 4.课堂小结本节课要求准确理解相关关系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了解回归分析与散点图的含义,了解回归直线方程推导的思路,会利用a 、b 的公式求出回归直线方程,利用回归直线方程去估值.六、布置作业: 教科书第41页第1题.。

2017苏教版必修三第18课时线性回归方程word教案

2017苏教版必修三第18课时线性回归方程word教案

总 课 题 统 计 总课时 第18课时 分 课 题 线性回归方程分课时 第 1 课时教学目标了解变量之间的两种关系,了解最小平方法(最小二乘法)的思想,会用公式求解回归系数.重点难点 最小平方法的思想,线性回归方程的求解. 引入新课某小卖部为了了解热茶销量与气温之间的关系,随机统计并制作了某6天卖出热茶的杯数与当天气温的对照表:气温/C ︒ 26 18 13 10 4 -1 杯 数202434385064若某天的气温是C ︒-5,那么你能按照这些数据预测此日小卖部卖出热茶的杯数吗?新课教学1.变量之间的两类关系: (1)函数关系:(2)相关关系:2.线性回归方程: (1)散点图:(2)最小平方式(最小二乘法):xyO(3)线性相关关系:(4)线性回归方程、回归直线:3.公式:4.求线性回归方程的一般步骤:例题剖析下表为某地近几年机动车辆数与交通事故数的统计资料,请判断机动车辆数与交通事故数之间是不是具有线性相关关系,若是具有线性相关关系,求出线性回归方程;若是不具有线性相关关系,说明理由.机动车辆数x/千辆95110112120129135150180交通事故数y/千件13例1试探:如图是1991年到2000年北京地域年平均气温(单位:C )与年降雨量(单位:mm )的散点图,按照此图能求出它的回归直线方程吗?若是能,现在求得的回归直线方程成心义吗?巩固练习1.某年产品的广告费支出x 与销售额y 之间有如下对应数据x /百万元2 4 5 6 8 y /百万元3040605070(1)画出散点图; (2)求线性回归方程.课堂小结了解变量之间的两种关系,了解最小平方式的思想,会用公式求解回归系数.xy100 200 300 400 500 600课后训练班级:高二()班姓名:____________一基础题10t),试别离估量1996年1.下面是我国居民生活污水排放量的一组数据(单位:8和2004年我国居民生活污水排放量.年份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排放量151二提高题2.一个工厂在某年里每一个月产品的总本钱y(单位:万元)与月产量x(单位:万件)之间有如下一组数据:xy(1)画出散点图;(2)求线性回归方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1.6线性回归(一)
教学目的:
1了解相关关系、回归分析、散点图的概念
2.明确事物间是相互联系的,了解非确定性关系中两个变量的统计方法;掌握散点图的画法及在统计中的作用,掌握回归直线方程的求解方法3.会求回归直线方程
教学重点:散点图的画法,回归直线方程的求解方法
教学难点:回归直线方程的求解方法
授课类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客观事物是相互联系的过去研究的大多数是因果关系,但实际上更多存在的是一种非因果关系比如说:某某同学的数学成绩与物理成绩,彼此是互相联系的,但不能认为数学是“因”,物理是“果”,或者反过来说事实上数学和物理成绩都是“果”,而真正的“因”是学生的理科学习能力和努力程度所以说,函数关系存在着一种确定性关系但还存在着另一种非确定性关系——相关关系
二、讲解新课:
1.相关关系的概念
当自变量一定时,因变量的取值带有一定的随机性的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称为相关关系
相关关系是非随机变量与随机变量之间的关系,函数关系是两个非随机变量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因果关系,而相关关系不一定是因果关系,所以相关关系与函数关系不同,其变量具有随机性,因此相关关系是一种非确定性关系(有因果关系,也有伴随关系).因此,相关关系与函数关系的异同点如下:相同点:均是指两个变量的关系
不同点:函数关系是一种确定的关系;而相关关系是一种非确定关系;函数关系是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两个非随机变量的关系;而相关关系是非随机变量与随机变量的关系.
2.回归分析:对具有相关关系的两个变量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叫做回归分析通俗地讲,回归分析是寻找相关关系中非确定性关系的某种确定性3.散点图:表示具有相关关系的两个变量的一组数据的图形叫做散点图.散点图形象地反映了各对数据的密切程度

4. 回归直线
设所求的直线方程为,^
a bx y +=,其中a 、
b 是待定系数. 则),,2,1(,^
n i a bx y i i =+= .于是得到各个偏差
),,2,1(),(^
n i a bx y y y i i i i =+-=-.
显见,偏差i i y y ^
-的符号有正有负,若将它们相加会造成相互抵消,所以它们的和不能代表几个点与相应直线在整体上的接近程度,故采用n 个偏差的平方和.
2222211)()()(a bx y a bx y a bx y Q n n --++--+--= 表示n 个点与相应直线在整体上的接近程度.
记 ∑=--=n i i i a bx y Q 1
2)( (向学生说明∑=n
i 1
的意义).
上述式子展开后,是一个关于a 、b 的二次多项式,应用配方法,可求出使Q 为最小值时的a 、b 的值.即
11
22211
()()()n n
i i i i i i n n i i i i x x y y x y nxy b x x x nx a y bx
====⎧
---⎪
⎪==⎨--⎪⎪
=-⎩∑∑∑∑, ∑==n i i x n x 11,∑==n
i i y n y 11 相应的直线叫做回归直线,对两个变量所进行的上述统计分析叫做回归分析 特别指出:
1.对回归直线方程只要求会运用它进行具体计算a 、b ,求出回归直线方程即可.不要求掌握回归直线方程的推导过程.
2.求回归直线方程,首先应注意到,只有在散点图大致呈线性时,求出的回归直线方程才有实标意义.否则,求出的回归直线方程毫无意义.因此,对一组数据作线性回归分析时,应先看其散点图是否成线性.
3.求回归直线方程,关键在于正确地求出系数a 、b ,由于求a 、b 的计算量较大,计算时仔细谨慎、分层进行,避免因计算产生失误.
4.回归直线方程在现实生活与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应用回归直线方程可以把非确定性问题转化成确定性问题,把“无序”变为“有序”,并对情况进行估测、补充.因此,学过回归直线方程以后,应增强学生应用回归直线方程解决相关实际问题的意识. 三、讲解范例:
例1.已知10只狗的血球体积及红血球的测量值如下
x(血球体积,mm),y(血红球数,百万)
(1)画出上表的散点图
;(2)求出回归直线并且画出图形 解:(1)见下图
x
(2)50.45)50394058354248464245(10
1
=+++++++++=
x 37.7)72.855.620.649.990.599.650.752.930.653.6(10
1
=+++++++++=
y 设回归直线为a bx y
+=ˆ, 45⋅6.53+42⋅6.3+46⋅9.25+48⋅7.5+42⋅6.99+35⋅5.9+58⋅9.49+40⋅6.2+39⋅6.55+50⋅7.72()-10⋅45.5⋅7.37()
452+422+462+482+422+352+582+402+392+502()-10⋅45.52
= 0.13
即 12
2
1
0.13n
i i
i n
i
i x y nxy
b x
nx ==-=
=-∑∑, 1.29a y bx
=-=
所以所求回归直线的方程为ˆ0.13 1.29y
x =+,图形如下: x
例2.一个工厂在某年里每月产品的总成本y(万元)与该月产量x(万件)之间有
如下组对应数据:
(1)画出散点图;
(2)求月总成本y 与月总产量x 之间的回归直线方程.
讲解上述例题时,(1)可由学生完成;对于(2),可引导学生列表,按
∑∑∑===→→→→→→→12
1
121
2121
2i i i i i
i i
i i i i y x y x y x y x 的顺序计
算,最后得到974.0,215.1≈≈a b .
即所求的回归直线方程为974.0215.1^
+=
x y .
四、课堂练习:
1 . 下列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哪个不是函数关系( ) A .角度和它的余弦值 B.正方形边长和面积 C .正n边形的边数和它的内角和 D.人的年龄和身高 答案:D
2.给出施化肥量对水稻产量影响的试验数据:
(1)画出上表的散点图;(2)求出回归直线并且画出图形 解:(1)散点图(略).
(2)表中的数据进行具体计算,列成以下表格
故可得到
257
3075.43.399,75.430
770002≈⨯-=≈⨯-=
a b 从而得回归直线方程是25775.4^
+=x y .(图形略)
五、小结 :对一组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分析时,应先画出其散点图,看其是否呈
直线形,再依系数a 、b 的计算公式,算出a 、b .由于计算量较大,所以在计算时应借助技术手段,认真细致,谨防计算中产生错误.求线性回归方程的步骤:计算平均数y x ,;计算i i y x 与的积,求
∑i i y x ;计算∑2
i x ;将结果代
入公式求a;用 x a y b -=求b;写出回归方程 六、课后作业:
在某种产品表面进行腐蚀线试验,得到腐蚀深度y 与腐蚀时间x 之间对应的一组数据:
(1)画出散点图;
(2)试求腐蚀深度y 对时间t 的回归直线方程 解:(1)散点图略,呈直线形.
(2)经计算可得
45.19,36.46==y t
∑∑∑======111
11
1
2
11
1
213910,5442,36750i i i i i i i
y t y t
542
.536.463.045.19,
3.036.46113675045
.1936.4611139102
≈⨯-=≈⨯-⨯⨯-=
a b 故所求的回归直线方程为542.53.0^
+=t y 七、板书设计(略)
八、课后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