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最新学科分类情况
历史学研究生专业分类
历史学研究生专业分类历史学研究生专业是指以研究历史学为主要内容的研究生专业。
根据具体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的不同,历史学研究生专业可以分为多个不同的分类。
下面将介绍几个常见的历史学研究生专业分类。
1. 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是历史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主要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历史。
中国古代史研究生专业的学生需要掌握古代文献的阅读和解读能力,熟悉古代社会制度和历史事件,具备扎实的古代史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2. 中国近代史中国近代史是研究中国近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历史。
中国近代史研究生专业的学生需要对近代历史有全面的了解,熟悉近代历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具备深入研究中国近代史的能力。
3. 世界史世界史是研究全球范围内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历史发展和相互联系的学科。
世界史研究生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广泛的历史知识,了解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历史发展,具备对世界历史进行比较和分析的能力。
4. 文化遗产保护与考古学文化遗产保护与考古学是研究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考古发掘的学科。
文化遗产保护与考古学研究生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文物保护和考古发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遗址保护和文物鉴定的方法和技术。
5. 思想文化史思想文化史是研究人类思想和文化变迁的学科。
思想文化史研究生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对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的深入理解,熟悉各个历史时期的思想家和文化代表人物,具备分析和解读思想文化现象的能力。
6.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史学理论与史学史是研究历史学理论和历史学发展史的学科。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生专业的学生需要熟悉历史学的理论体系和发展历程,具备对历史学理论进行批判性思考和研究的能力。
以上是几个常见的历史学研究生专业分类,其中每个分类还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不同的研究方向和专业领域。
历史学研究生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扎实的历史学理论基础,熟悉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和技巧,具备独立开展历史研究的能力。
通过系统的学习和研究,历史学研究生可以为历史学研究和教育事业做出重要贡献。
历史学的分类和分支
历史学的分类和分支历史学是一门研究过去的学科,其内涵十分丰富,包括历史的公司、事件、人物、制度、文化等等,因此也被称为“大学问”。
然而,历史学又是非常广泛的,有许多不同的分类和分支。
在本文中,我们将会了解到历史学的几种常见的分类和分支。
一、按研究对象来分类按照研究对象的不同,历史学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政治史:研究政治制度、政治组织、政治人物以及政治事件等方面的历史。
2.经济史:研究经济制度、经济组织、经济活动以及经济事件等方面的历史。
3.文化史:研究文化制度、文化组织、文化活动以及文化事件等方面的历史。
4.社会史:研究社会制度、社会组织、社会活动以及社会事件等方面的历史。
5.科技史:研究科技制度、科技组织、科技活动以及科技事件等方面的历史。
二、按研究方法来分类按照研究方法的不同,历史学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文献史:通过考察文献和史料来研究历史事件,这是最基本的历史研究方法。
2.考古史:通过发掘和研究遗址、文物等来研究历史文化,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历史研究方法。
3.口述史:通过采访历史人物、了解历史事件当事人的口述资料来研究历史事件。
4.比较史:通过比较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区的历史事件和文化,来研究历史发展规律。
5.社会史:通过研究社会组织、社会制度、社会历史发展等方面的历史现象,来研究历史事件。
三、按研究范围来分类按照研究范围的不同,历史学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世界史:研究人类文明发展的全局和历程,以及世界各国之间的历史交往。
2.国家史:研究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探讨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迁。
3.地方史:研究一个地方或城市的历史,探讨其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变化。
4.族群史:研究某一特定族群的历史,对该族群的文化、经济、政治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究。
四、按研究内容来分类按照研究内容的不同,历史学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政治史:研究政治制度、政治组织、政治人物以及政治事件等方面的历史。
2.军事史:研究战争、军队、战争策略等方面的历史。
历史学专业编号
历史学专业编号
历史学专业代码一般是指在教育部门或高校中用于标识和管理历史学专业的特定编码。
不同国家或地区可能有不同的专业编码体系。
以中国为例,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 年版)》,历史学专业的代码为 060101。
其中,“06”表示学科门类为历史学,“01”表示历史学类,“01”表示历史学专业。
在其他国家或地区,历史学专业的编码可能会有所不同。
如果你需要了解特定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学专业编号,建议查阅相关教育部门、高校或学术机构发布的专业目录或编码手册。
需要注意的是,专业编号主要用于教育管理和统计目的,对于学生选择专业和了解专业信息来说,更重要的是了解专业的课程设置、培养目标、就业前景等方面的内容。
如果你对历史学专业感兴趣,建议进一步咨询相关教育机构或专业人士,以获取更详细和准确的信息。
0451学科门类
0451学科门类0451学科门类是指以0451为编码的教育学科分类体系,主要用于学科的归类和组织,以便于教育机构和学生进行合理的选课和学习规划。
0451学科门类包括了多个学科方向,涵盖了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多个领域。
一、人文学科门类1. 语言文学:包括汉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等方向。
汉语言文学主要研究汉语言文字的形成、演变和应用;外国语言文学主要研究外国语言文字的学习和应用。
2. 历史学:主要研究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过程、历史事件和历史文化,以及历史文献的研究和整理工作。
3. 哲学:研究人类思维、存在和价值等基本问题,包括西方哲学、中国哲学等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哲学研究。
4. 艺术学:包括音乐学、美术学、舞蹈学等方向。
音乐学主要研究音乐的创作、演奏和欣赏;美术学主要研究绘画、雕塑和摄影等艺术形式;舞蹈学主要研究舞蹈的创作、表演和评价。
二、社会科学门类1. 经济学:研究资源配置和生产力发展的规律,包括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等不同层面的研究。
2. 政治学:研究政治权力的产生、运行和变革,包括政治理论、政治制度和国际关系等方面的研究。
3. 社会学:研究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规律,包括社会变迁、社会控制和社会行为等方面的研究。
4. 心理学:研究人类的心理过程和行为,包括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和临床心理学等不同领域的研究。
5. 法学:研究法律的产生、实施和变革,包括宪法学、刑法学和民法学等不同分支的研究。
三、自然科学门类1. 数学:研究数量、结构、变化和空间等基本概念和规律,包括纯数学和应用数学等不同领域的研究。
2. 物理学:研究物质的性质、运动和相互作用,包括力学、电磁学和量子力学等方面的研究。
3. 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和分析化学等不同分支的研究。
4. 生物学:研究生命现象和生物系统,包括植物学、动物学和遗传学等不同领域的研究。
以上是0451学科门类的简单介绍,每个学科门类都有其独特的研究对象和方法,对于学生来说,选择适合自己的学科门类,有助于培养专业能力和提升个人素质。
整理历史学门类有哪些专业
门类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门类: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军事学、医学、管理学12个学科门类哲学:1个一级学科,8个二级学科经济学:2个一级学科,16个二级学科法学:4个一级学科,27个二级学科教育学:3个一级学科,17个二级学科文学:4个一级学科,29个二级学科历史学:1个一级学科,8个二级学科理学:12个一级学科、50个二级学科工学:32个一级学科,111个二级学科农学:8个一级学科,27个二级学科军事学:8个一级学科,16个二级学科医学:8个一级学科,52个二级学科管理学:5个一级学科,14个二级学科12个门类,88个二级学科,375个二级学科附学科门类及一、二级学科目录:01哲学0101 哲学010101 马克思主义哲学010102 中国哲学010103 外国哲学010104 逻辑学010105 伦理学010106 美学010107 宗教学010108 科学技术哲学02 经济学0201 理论经济学020101 政治经济学020102 经济思想史020103 经济史020104 西方经济学020105 世界经济020106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0202 应用经济学020201 国民经济学020202 区域经济学020203 财政学(含:税收学)020204 金融学(含:保险学)020205 产业经济学020206 国际贸易学020207 劳动经济学020208 统计学020209 数量经济学020210 国防经济03 法学0301 法学030101 法学理论030102 法律史030103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030104 刑法学030105 民商法学(含:劳动法学、社会保障法学) 030106 诉讼法学030107 经济法学030108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030109 国际法学(含: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 030110 军事法学0302 政治学030201 政治学理论030202 中外政治制度030203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030204 中共党史(含: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 030205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030206 国际政治030207 国际关系030208 外交学0303 社会学030301 社会学030302 人口学030303 人类学030304 民俗学(含:中国民间文学)0304 民族学030401 民族学030402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030403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030404 中国少数民族史030405 中国少数民族艺术04 教育学0401 教育学040101 教育学原理040102 课程与教学论040103 教育史040104 比较教育学040105 学前教育学040106 高等教育学040107 成人教育学040108 职业技术教育学040109 特殊教育学040110 教育技术学(可授教育学、理学学位)0402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理学学位)040201 基础心理学040202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040203 应用心理学0403 体育学040301 体育人文社会学040302 运动人体科学(可授教育学、理学、医学学位) 040303 体育教育训练学040304 民族传统体育学05 文学0501 中国语言文学050101 文艺学050102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050103 汉语言文字学050104 中国古典文献学050105 中国古代文学050106 中国现当代文学050107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分语族)050108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0502 外国语言文学050201 英语语言文学050202 俄语语言文学050203 法语语言文学050204 德语语言文学050205 日语语言文学050206 印度语言文学050207 西班牙语语言文学050208 阿拉伯语语言文学050209 欧洲语言文学050210 亚非语言文学050211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0503 新闻传播学050301 新闻学050302 传播学0504 艺术学050401 艺术学050402 音乐学050403 美术学050404 设计艺术学050405 戏剧戏曲学050406 电影学050407 广播电视艺术学050408 舞蹈学06 历史学0601 历史学060101 史学理论及史学史060102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060103 历史地理学060104 历史文献学(含:敦煌学、古文字学) 060105 专门史060106 中国古代史060107 中国近现代史060108 世界史07 理学0701 数学070101 基础数学070102 计算数学070103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070104 应用数学070105 运筹学与控制论0702 物理学070201 理论物理070202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070203 原子与分子物理070204 等离子体物理070205 凝聚态物理070206 声学070207 光学070208 无线电物理0703 化学070301 无机化学070302 分析化学070303 有机化学070304 物理化学(含:化学物理)070305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070401 天体物理070402 天体测量与天体力学0705 地理学070501 自然地理学070502 人文地理学070503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0706 大气科学070601 气象学070602 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0707 海洋科学070701 物理海洋学070702 海洋化学070703 海洋生物学070704 海洋地质0708 地球物理学070801 固体地球物理学070802 空间物理学0709 地质学070901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070902 地球化学070903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含:古人类学) 070904 构造地质学070905 第四纪地质学0710 生物学071001 植物学071002 动物学071003 生理学071004 水生生物学071005 微生物学071006 神经生物学071007 遗传学071008 发育生物学071009 细胞生物学071010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071011 生物物理学0711 系统科学071101 系统理论071102 系统分析与集成0712 科学技术史(分学科,可授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学位)注:本一级学科不分设二级学科(学科、专业)08 工学0801 力学(可授工学、理学学位)080101 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080102 固体力学080103 流体力学080104 工程力学0802 机械工程080201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080202 机械电子工程080203 机械设计及理论080204 车辆工程0803 光学工程注: 本一级学科不分设二级学科(学科、专业)0804 仪器科学与技术080401 精密仪器及机械080402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0805 材料科学与工程080501 材料物理与化学080502 材料学080503 材料加工工程0806 冶金工程080601 冶金物理化学080602 钢铁冶金080603 有色金属冶金0807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080701 工程热物理080702 热能工程080703 动力机械及工程080704 流体机械及工程080705 制冷及低温工程080706 化工过程机械0808 电气工程080801 电机与电器080802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080803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080804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080805 电工理论与新技术0809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授工学、理学学位)080901 物理电子学080902 电路与系统080903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080904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0810 信息与通信工程081001 通信与信息系统081002 信号与信息处理0811 控制科学与工程081101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081102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081103 系统工程081104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081105 导航、制导与控制081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可授工学、理学学位)081201 计算机系统结构081202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081203 计算机应用技术0813 建筑学081301 建筑历史与理论081302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081303 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081304 建筑技术科学0814 土木工程081401 岩土工程081402 结构工程081403 市政工程081404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081405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081406 桥梁与隧道工程0815 水利工程081501 水文学及水资源081502 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081503 水工结构工程081504 水利水电工程081505 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0816 测绘科学与技术081601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081602 摄影测量与遥感081603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0817 化学工程与技术081701 化学工程081702 化学工艺081703 生物化工081704 应用化学081705 工业催化0818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081801 矿产普查与勘探081802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081803 地质工程0819 矿业工程081901 采矿工程081902 矿物加工工程081903 安全技术及工程0820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082001 油气井工程082002 油气田开发工程082003 油气储运工程0821 纺织科学与工程082101 纺织工程082102 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082103 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082104 服装设计与工程0822 轻工技术与工程082201 制浆造纸工程082202 制糖工程082203 发酵工程082204 皮革化学与工程0823 交通运输工程082301 道路与铁道工程082302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082303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082304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0824 船舶与海洋工程082401 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082402 轮机工程082403 水声工程0825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082501 飞行器设计082502 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082503 航空宇航制造工程082504 人机与环境工程0826 兵器科学与技术082601 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082602 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082603 火炮、自动武器与弹药工程082604 军事化学与烟火技术0827 核科学与技术082701 核能科学与工程082702 核燃料循环与材料082703 核技术及应用082704 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0828 农业工程082801 农业机械化工程082802 农业水土工程082803 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082804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0829 林业工程082901 森林工程082902 木材科学与技术082903 林产化学加工工程0830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授工学、理学、农学学位)083001 环境科学083002 环境工程0831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工学、理学、医学学位)注:本一级学科不分设二级学科(学科、专业)0832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授工学、农学学位)083201 食品科学083202 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083203 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083204 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09 农学0901 作物学090101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090102 作物遗传育种0902 园艺学090201 果树学090202 蔬菜学090203 茶学0903 农业资源利用090301 土壤学090302 植物营养学0904 植物保护090401 植物病理学090402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090403 农药学(可授农学、理学学位)0905 畜牧学090501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090502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090503 草业科学090504 特种经济动物饲养(含:蚕、蜂等)0906 兽医学090601 基础兽医学090602 预防兽医学090603 临床兽医学0907 林学090701 林木遗传育种090702 森林培育090703 森林保护学090704 森林经理学090705 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090706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090707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0908 水产090801 水产养殖090802 捕捞学090803 渔业资源10 医学1001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100101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100102 免疫学100103 病原生物学100104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100105 法医学100106 放射医学100107 航空、航天与航海医学1002 临床医学100201 内科学(含:心血管病、血液病、呼吸系病、消化系病、内分泌与代谢病、肾病、风湿病、传染病)100202 儿科学100203 老年医学100204 神经病学100205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100206 皮肤病与性病学100207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100208 临床检验诊断学100209 护理学100210 外科学(含:普外、骨外、泌尿外、胸心外、神外、整形、烧伤、野战外)100211 妇产科学100212 眼科学100213 耳鼻咽喉科学100214 肿瘤学100215 康复医学与理疗学100216 运动医学100217 麻醉学100218 急诊医学1003 口腔医学100301 口腔基础医学100302 口腔临床医学1004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401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100402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100403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100404 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100405 卫生毒理学100406 军事预防医学1005 中医学100501 中医基础理论100502 中医临床基础100503 中医医史文献100504 方剂学100505 中医诊断学100506 中医内科学100507 中医外科学100508 中医骨伤科学100509 中医妇科学100510 中医儿科学100511 中医五官科学100512 针灸推拿学100513 民族医学(含:藏医学、蒙医学等)注:本二级学科1998年增设1006 中西医结合100601 中西医结合基础100602 中西医结合临床1007 药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100701 药物化学100702 药剂学100703 生药学100704 药物分析学100705 微生物与生化药学100706 药理学1008 中药学注:本一级学科不分设二级学科(学科、专业)11 军事学1101 军事思想及军事历史110101 军事思想110102 军事历史1102 战略学110201 军事战略学110202 战争动员学1103 战役学110301 联合战役学110302 军种战役学(含:第二炮兵战役学) 1104 战术学110401 合同战术学110402 兵种战术学1105 军队指挥学110501 作战指挥学110502 军事运筹学110503 军事通信学110504 军事情报学110505 密码学110506 军事教育训练学(含:军事体育学) 1106 军制学110601 军事组织编制学110602 军队管理学1107 军队政治工作学注:本一级学科不分设二级学科(学科、专业) 1108 军事后勤学与军事装备学110801 军事后勤学110802 后方专业勤务110803 军事装备学12 管理学1201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授管理学、工学学位)注:本一级学科不分设二级学科(学科、专业)1202 工商管理120201 会计学120202 企业管理(含: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120203 旅游管理120204 技术经济及管理1203 农林经济管理120301 农业经济管理120302 林业经济管理1204 公共管理120401 行政管理120402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可授管理学、医学学位)120403 教育经济与管理(可授管理学、教育学学位)120404 社会保障120405 土地资源管理1205 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120501 图书馆学120502 情报学120503 档案学整理丨尼克本文档信息来自于网络,如您发现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我修正;如您发现内容涉嫌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学科分类
门类: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军事学、医学、管理学12个学科门类哲学:1个一级学科,8个二级学科经济学:2个一级学科,16个二级学科法学:4个一级学科,27个二级学科教育学:3个一级学科,17个二级学科文学:4个一级学科,29个二级学科历史学:1个一级学科,8个二级学科理学:12个一级学科、50个二级学科工学:32个一级学科,111个二级学科农学:8个一级学科,27个二级学科军事学:8个一级学科,16个二级学科医学:8个一级学科,52个二级学科管理学:5个一级学科,14个二级学科12个门类,88个二级学科,375个二级学科附学科门类及一、二级学科目录:01哲学0101 哲学010101 马克思主义哲学010102 中国哲学010103 外国哲学010104 逻辑学010105 伦理学010106 美学010107 宗教学010108 科学技术哲学02 经济学0201 理论经济学020101 政治经济学020102 经济思想史020103 经济史020104 西方经济学020105 世界经济020106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0202 应用经济学020201 国民经济学020202 区域经济学020203 财政学(含:税收学)020204 金融学(含:保险学)020205 产业经济学020206 国际贸易学020207 劳动经济学020208 统计学020209 数量经济学020210 国防经济03 法学0301 法学030101 法学理论030102 法律史030103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030104 刑法学030105 民商法学(含:劳动法学、社会保障法学)030106 诉讼法学030107 经济法学030108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030109 国际法学(含: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 030110 军事法学0302 政治学030201 政治学理论030202 中外政治制度030203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030204 中共党史(含: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030205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030206 国际政治030207 国际关系030208 外交学0303 社会学030301 社会学030302 人口学030303 人类学030304 民俗学(含:中国民间文学)0304 民族学030401 民族学030402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030403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030404 中国少数民族史030405 中国少数民族艺术04 教育学0401 教育学040101 教育学原理040102 课程与教学论040103 教育史040104 比较教育学040105 学前教育学040106 高等教育学040107 成人教育学040108 职业技术教育学040109 特殊教育学040110 教育技术学(可授教育学、理学学位)0402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理学学位)040201 基础心理学040202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040203 应用心理学0403 体育学040301 体育人文社会学040302 运动人体科学(可授教育学、理学、医学学位) 040303 体育教育训练学040304 民族传统体育学05 文学0501 中国语言文学050101 文艺学050102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050103 汉语言文字学050104 中国古典文献学050105 中国古代文学050106 中国现当代文学050107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分语族)050108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0502 外国语言文学050201 英语语言文学050202 俄语语言文学050203 法语语言文学050204 德语语言文学050205 日语语言文学050206 印度语言文学050207 西班牙语语言文学050208 阿拉伯语语言文学050209 欧洲语言文学050210 亚非语言文学050211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0503 新闻传播学050301 新闻学050302 传播学0504 艺术学050401 艺术学050402 音乐学050403 美术学050404 设计艺术学050405 戏剧戏曲学050406 电影学050407 广播电视艺术学06 历史学0601 历史学060101 史学理论及史学史060102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060103 历史地理学060104 历史文献学(含:敦煌学、古文字学) 060105 专门史060106 中国古代史060107 中国近现代史060108 世界史07 理学0701 数学070101 基础数学070102 计算数学070103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070104 应用数学070105 运筹学与控制论0702 物理学070201 理论物理070202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070203 原子与分子物理070204 等离子体物理070205 凝聚态物理070206 声学070208 无线电物理0703 化学070301 无机化学070302 分析化学070303 有机化学070304 物理化学(含:化学物理) 070305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0704 天文学070401 天体物理070402 天体测量与天体力学0705 地理学070501 自然地理学070502 人文地理学070503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0706 大气科学070601 气象学070602 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0707 海洋科学070701 物理海洋学070702 海洋化学070703 海洋生物学070704 海洋地质0708 地球物理学070801 固体地球物理学070802 空间物理学0709 地质学070901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070902 地球化学070903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含:古人类学)070904 构造地质学070905 第四纪地质学0710 生物学071001 植物学071002 动物学071003 生理学071004 水生生物学071005 微生物学071006 神经生物学071007 遗传学071008 发育生物学071009 细胞生物学071010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071011 生物物理学071012 生态学0711 系统科学071101 系统理论071102 系统分析与集成0712 科学技术史(分学科,可授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学位)注:本一级学科不分设二级学科(学科、专业)08 工学0801 力学(可授工学、理学学位)080101 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080102 固体力学080103 流体力学080104 工程力学0802 机械工程080201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080202 机械电子工程080203 机械设计及理论080204 车辆工程0803 光学工程注: 本一级学科不分设二级学科(学科、专业) 0804 仪器科学与技术080401 精密仪器及机械080402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0805 材料科学与工程080501 材料物理与化学080502 材料学080503 材料加工工程0806 冶金工程080601 冶金物理化学080602 钢铁冶金080603 有色金属冶金0807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080701 工程热物理080702 热能工程080703 动力机械及工程080704 流体机械及工程080705 制冷及低温工程080706 化工过程机械0808 电气工程080801 电机与电器080802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080803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080804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080805 电工理论与新技术0809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授工学、理学学位)080901 物理电子学080902 电路与系统080903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080904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0810 信息与通信工程081001 通信与信息系统081002 信号与信息处理0811 控制科学与工程081101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081102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081103 系统工程081104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081105 导航、制导与控制081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可授工学、理学学位)081201 计算机系统结构081202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081203 计算机应用技术0813 建筑学081301 建筑历史与理论081302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081303 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081304 建筑技术科学0814 土木工程081401 岩土工程081402 结构工程081403 市政工程081404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081405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081406 桥梁与隧道工程0815 水利工程081501 水文学及水资源081502 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081503 水工结构工程081504 水利水电工程081505 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0816 测绘科学与技术081601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081602 摄影测量与遥感081603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0817 化学工程与技术081701 化学工程081702 化学工艺081703 生物化工081704 应用化学081705 工业催化0818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081801 矿产普查与勘探081802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081803 地质工程0819 矿业工程081901 采矿工程081902 矿物加工工程081903 安全技术及工程0820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082001 油气井工程082002 油气田开发工程082003 油气储运工程0821 纺织科学与工程082101 纺织工程082102 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082103 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082104 服装设计与工程0822 轻工技术与工程082201 制浆造纸工程082202 制糖工程082203 发酵工程082204 皮革化学与工程0823 交通运输工程082301 道路与铁道工程082302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082303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082304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0824 船舶与海洋工程082401 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082402 轮机工程082403 水声工程0825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082501 飞行器设计082502 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082503 航空宇航制造工程082504 人机与环境工程0826 兵器科学与技术082601 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082602 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082603 火炮、自动武器与弹药工程082604 军事化学与烟火技术0827 核科学与技术082701 核能科学与工程082702 核燃料循环与材料082703 核技术及应用082704 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0828 农业工程082801 农业机械化工程082802 农业水土工程082803 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082804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0829 林业工程082901 森林工程082902 木材科学与技术082903 林产化学加工工程0830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授工学、理学、农学学位)083001 环境科学083002 环境工程0831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工学、理学、医学学位)注:本一级学科不分设二级学科(学科、专业)0832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授工学、农学学位)083201 食品科学083202 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083203 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083204 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09 农学0901 作物学090101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090102 作物遗传育种0902 园艺学090201 果树学090202 蔬菜学090203 茶学0903 农业资源利用090301 土壤学090302 植物营养学0904 植物保护090401 植物病理学090402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090403 农药学(可授农学、理学学位)0905 畜牧学090501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090502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090503 草业科学090504 特种经济动物饲养(含:蚕、蜂等)0906 兽医学090601 基础兽医学090602 预防兽医学090603 临床兽医学0907 林学090701 林木遗传育种090702 森林培育090703 森林保护学090704 森林经理学090705 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090706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090707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0908 水产090801 水产养殖090802 捕捞学090803 渔业资源10 医学1001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101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100102 免疫学100103 病原生物学100104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100105 法医学100106 放射医学100107 航空、航天与航海医学1002 临床医学100201 内科学(含:心血管病、血液病、呼吸系病、消化系病、内分泌与代谢病、肾病、风湿病、传染病)100202 儿科学100203 老年医学100204 神经病学100205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100206 皮肤病与性病学100207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100208 临床检验诊断学100209 护理学100210 外科学(含:普外、骨外、泌尿外、胸心外、神外、整形、烧伤、野战外)100211 妇产科学100212 眼科学100213 耳鼻咽喉科学100214 肿瘤学100215 康复医学与理疗学100216 运动医学100217 麻醉学100218 急诊医学1003 口腔医学100301 口腔基础医学100302 口腔临床医学1004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401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100402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100403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100404 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100405 卫生毒理学100406 军事预防医学1005 中医学100501 中医基础理论100502 中医临床基础100503 中医医史文献100504 方剂学100505 中医诊断学100506 中医内科学100507 中医外科学100508 中医骨伤科学100509 中医妇科学100510 中医儿科学100511 中医五官科学100512 针灸推拿学100513 民族医学(含:藏医学、蒙医学等)注:本二级学科1998年增设1006 中西医结合100601 中西医结合基础100602 中西医结合临床1007 药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100701 药物化学100702 药剂学100703 生药学100704 药物分析学100705 微生物与生化药学100706 药理学1008 中药学注:本一级学科不分设二级学科(学科、专业)11 军事学1101 军事思想及军事历史110101 军事思想110102 军事历史1102 战略学110201 军事战略学110202 战争动员学1103 战役学110301 联合战役学110302 军种战役学(含:第二炮兵战役学) 1104 战术学110401 合同战术学110402 兵种战术学1105 军队指挥学110501 作战指挥学110502 军事运筹学110503 军事通信学110504 军事情报学110505 密码学110506 军事教育训练学(含:军事体育学)1106 军制学110601 军事组织编制学110602 军队管理学1107 军队政治工作学注:本一级学科不分设二级学科(学科、专业)1108 军事后勤学与军事装备学110801 军事后勤学110802 后方专业勤务110803 军事装备学12 管理学1201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授管理学、工学学位)注:本一级学科不分设二级学科(学科、专业)1202 工商管理120201 会计学120202 企业管理(含: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120203 旅游管理120204 技术经济及管理1203 农林经济管理120301 农业经济管理120302 林业经济管理1204 公共管理120401 行政管理120402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可授管理学、医学学位) 120403 教育经济与管理(可授管理学、教育学学位)120404 社会保障120405 土地资源管理1205 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120501 图书馆学120502 情报学120503 档案学。
三级学科分类(本科专业)
本科专业目录(三级学科)最新本科专业目录05 文学0501中国语言文学类050101汉语言文学050102汉语言050103汉语国际教育050104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050105古典文献学0502外国语言文学类050201英语050202俄语050203德语050204法语050205西班牙语050206阿拉伯语050207日语050208波斯语050209朝鲜语050210菲律宾语050211梵语巴利语050212印度尼西亚语050213印地语050214柬埔寨语050215老挝语050216缅甸语050217马来语050218蒙古语050219僧伽罗语050220泰语050221乌尔都语050222希伯来语050223越南语050224豪萨语050225斯瓦西里语050226阿尔巴尼亚语050227保加利亚语050228波兰语050229捷克语050230斯洛伐克语050231罗马尼亚语050232葡萄牙语050233瑞典语050234塞尔维亚语050235土耳其语050236希腊语050237匈牙利语050238意大利语050239泰米尔语050240普什图语050241世界语050242孟加拉语050243尼泊尔语050244克罗地亚语050245荷兰语050246芬兰语050247乌克兰语050248挪威语050249丹麦语050250冰岛语050251爱尔兰语050252拉脱维亚语050253立陶宛语050254斯洛文尼亚语050255爱沙尼亚语050256马耳他语050257哈萨克语050258乌兹别克语050259祖鲁语050260拉丁语050261翻译050262商务英语0503新闻传播学类050301新闻学050302广播电视学050303广告学050304传播学050305编辑出版学。
历史学的学科结构
历史学的学科结构一、引言历史学作为一门学科,研究人类社会的过去发展和变化,探究历史事件的原因和影响。
它涉及到多个分支和学科领域,构成了丰富多样的学科结构。
本文将围绕历史学的学科结构展开介绍和探讨。
二、历史学的分类1. 时间分类历史学可以按照时间进行分类,分为古代史、中世纪史、近代史和现代史等。
不同时间段的历史有着不同的背景和特点,研究方法和重点也会有所不同。
2. 区域分类历史学也可以按照地域进行分类,如中国史、欧洲史、美洲史等。
不同地域的历史发展面临着不同的环境和文化背景,研究方法和角度也会有所差异。
3. 主题分类历史学还可以按照研究的主题进行分类,如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军事史等。
每个主题都涉及到特定领域的历史研究,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三、历史学的学科方法1. 文献研究历史学的基础是对各种史料和文献的研究,通过对古代文献、档案资料等的收集、整理和解读,可以还原历史事件的真实面貌。
2. 田野调查历史学也需要借助田野调查等方法,通过实地考察和访谈来获取第一手资料。
这种方法可以提供更全面和真实的历史信息,丰富研究的内容。
3. 比较研究历史学常常进行跨区域、跨文化的比较研究,通过比较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历史现象和事件,揭示其共性和差异,探讨普遍规律。
4. 事件分析历史学也采用事件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具体历史事件的研究和解析,揭示事件的原因、过程和影响,以及事件与整体历史发展的关系。
5. 统计分析历史学在研究大规模历史现象时,也会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通过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揭示历史事件的规律和趋势。
四、历史学的分支学科1. 古代史学古代史学研究人类社会的起源和古代文明的发展,包括研究古代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2. 中世纪史学中世纪史学研究的是从古代到近代之间的历史时期,注重研究封建社会、宗教改革、文艺复兴等时期的历史事件和社会变革。
3. 近代史学近代史学研究的是从16世纪到19世纪的历史时期,关注工业革命、殖民扩张、世界大战等重大历史事件和社会变革。
历史学学科发展现状分析
石子生产线 制砂生产线 静脉曲张袜
学士 讲师 世界史
业
护理系
华中师大历史专
袁义方 男
硕士 讲师 中国近现代史
业
中文系
王卫华 男 河南大学历史专 硕士 副教授 中国近现代史
国际学院
石子生产线 制砂生产线 静脉曲张袜
seo 移动破碎站
业
石子生产线 制砂生产线 静脉曲张袜
seo 移动破碎站
姓名 性别 毕业学校 学位 职称
研究方向
现所在院系所
UnRegistered
表一:黄淮学院历史学教师基本情况
石子生产线 制砂生产线 静脉曲张袜
河南大学历史专
d 学士 副教授 世界史
业
re 郑州大学历史专 te 硕士 副教授 世界史
业
is 华中师大历史专 博士 g 业
讲师 地方史
e 华中师大历史专
硕士
R业
讲师 中国近现代史
n河南大学历史专 U 学士 副教授 地方史
社会科学系 社会科学系 社会科学系 社会科学系 学报编辑部
业
河南大学历史专
张建华 男
d 给人们提供一种全面、综合的价值理性的经验和教训。对大学生进行历史文化教 re 育是素质教育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它既能够为大学生提供必要的历史素养,养 te 成科学的历史观,又能够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塑造当代大学生的爱国情怀。而 is 如果忽视历史教育,必然造成大学生历史意识淡薄,人文精神失落,价值体系混
seo 移动破碎站
历史学的院校停招历史学专业学生。 二、目前黄淮学院历史学科的发展处境 黄淮学院目前专业设置涵盖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医学、历史学、经
中国史(一级学科、历史学门类).doc
人文学院中国史一、适用学科、专业:中国史(一级学科、历史学门类)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国家所需要的、具有良好政治品质、拥有坚实宽广的历史学理论与知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本专业的博士生应完成历史学的基本训练,对相关的历史文献与资料有较好的把握,并能把握国际学术前沿,具有跨专业或跨学科的学术素养,在中国历史的相关领域具有独立从事带有创新性的较为重大的研究课题的能力,应能胜任高等学校或科研机构的教学、科研工作。
三、主要研究方向:1、中国古代史重点为各断代史,古代学术、思想与文化史。
2、中国近现代史重点为中国现代思想的形成研究。
3、专门史重点为中国社会、经济与文化思想的互动关系研究。
4、历史文献学重点为出土文献和上古文献的研究四、培养方式与学习年限:1、导师负责制与集体培养相结合,实行导师负责制。
成立包括导师在内的博士生指导小组,导师为组长,指导小组成员应具有高级职称或为本研究领域的专家。
2、博士生培养以学术研究为主。
根据培养要求及学位论文需要,确定个人培养计划,使学生具备宽广的学术基础,掌握创造性的研究方法,并在学科前沿有所建树。
3、脱产的在读博士生可以担任工作量为一年的助教,以聘任合同的方式确定工作内容与要求。
4、普博生的学制一般为3-4年;直博生和提前攻博生(含硕士生阶段)的学制为4-5年。
五、知识结构及课程学习的基本要求1、知识结构的基本要求本专业的博士生,应当对相关的各类历史资料有较全面的认识,对历史学相关门类在中国的学科发展历程有一定的了解,对自己所从事的方向的研究历史和现状有深入的把握,并能掌握国内外关于本专业最近的理论进展动态,将这些知识用于自己的研究之中。
至少应该掌握两门外语。
第一外国语应达到可以进行学术交流的水平,并具有一定的专业写作能力,第二外国语则至少能够顺利阅读本专业的相关文献。
2、课程设置及学分构成普通博士生在读期间,各类课程的最低限度学分为:公共必修课程8学分,必修环节5学分,学科专业课程6学分,学术与职业素养课程1学分,总学分不得少于20学分(不包括自学课程)。
历史学新一级 二级科目
历史学新一级、二级学科目录06 历史学History0601 考古学Archaeology060101 考古学史和考古学理论History of Archaeology and Archaeological Theories 060102 史前考古Archaeology of Pre-History060103 夏商周考古Archaeology of the Xia,Shang and Zhou Dynasties060104 秦汉魏晋南北朝考古Archaeology of the Qin to the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060105 唐宋元明清考古Archaeology of the Tang to the Qing Dynasties060106 科技考古Archaeological Sciences060107 文化遗产与博物馆Cultural Heritage and Museology060108 古代文字与铭刻Paleography and Epigraphy060109 考古Specialized Archaeology0602 中国史Chinese History060201 历史地理学Historical Geography060202 历史文献学Studies of Historical Literature060203 史学理论及中国史学史Chinese Historical Theories and Historiography 060204 中国古代史Pre-Modern Chinese History060205 中国近代史Modern Chinese History060206 中国现代史Contemporary Chinese History060207 专门史Topic History0603 世界史History of the World060301 世界史学理论与史学史Foreign Historical Theories and Historiography 060302 世界古代中古史Ancient and Medieval History of the World060303 世界近现代史Modern and Contemporary History of the World060304 世界地区国别史History of the World areas and Nations060305 专门史与整体史Topic History and Integral History。
考研十三大类学科排名之历史学篇
国家重点学科名单
类别 一级学 科
学科代码及名称
0601历史学
060101史学理论及史学史 060102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060103历史地理学
060104历史文献学
060105专门史
二级学
科
060106中国古代史
学校名称 北京大学 南开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吉林大学 复旦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四川大学 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 院—清华大学医学部 厦门大学 四川大学 云南大学 西北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山东大学 武汉大学 中山大学
10
北京师范大 学
A
15 苏州大学
A
B+ 等 (23 个 ) : 河北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大学、吉林大 学、福建师范大学、扬州大学、厦门大学、河北大学、山东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 浙江大学、山东师 范大学、新疆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延安大学、云南大 学、山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辽宁大学、华南师范大学
4、地域因素 报考时要考虑毕业后想留在什么地方工作,想在什么地方谋求发展,
就业或创业,这些问题在择校时最好妥善处理好。 目前,国内的一、二线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杭
州,成都,南京等地一般比较受欢迎,尤其是北京和长江三角洲地区, 想要在什么地方工作,求发展,最好就报考那一带的学校。这样毕业后 找工作也比较方便。一方面毕业时,大家不可能有太多时间跑到其他地 方找工作;另一方面,在政策、经济、信息、交通、成本上不允许,不 肯能长期住在外地找工作。此外,用人单位受就业的传统观念,地理歧 视与政策限制的影响,要么本能地倾向于来自大城市来的应聘者,要么 希望要熟悉本地环境的毕业生。 5、自身的应试能力与知识水平
历史学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
历史学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历史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过去的发展、变迁和演进的学科。
由于历史学涉及到广泛的时空范围和复杂的社会现象,因此又被细分为多个二级学科。
其中最常见的二级学科包括:古代史、中世纪史、近代史、现代史、文化史、经济史、政治史、社会史等。
这些二级学科围绕着人类社会历史的各个方面展开研究和探讨,旨在对于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进行解析,从而为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提供指导和启示。
作为历史学的一级学科,历史学的研究对象不仅仅是人类社会的过去,更是对于人类社会未来的预测和展望。
历史学家用自己的学术研究去观察历史,理解历史,探索历史的发展规律,从而为人类未来的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和指导。
历史学的研究方法也是多样的,有文献研究、考古发掘、田野调查等。
同时,历史学也与其他学科并肩作战,比如文学、哲学、社会科学等。
历史学作为一门传承久远的学科,不仅仅是一堆古老的历史事件的记录,更是一种对于人类社会的思考、反思和探索。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里,历史学不仅仅是传统学科,更是一门当代学科,具有创新性、前瞻性和开放性。
历史学科分类
历史学科分类1. 通史:哇塞,通史就像是一幅超级大的历史画卷!你看,从远古时期到现在,它把所有的重要事件和人物都串起来啦!就像把一颗颗珍珠串成了漂亮的项链一样。
比如我们学习中国通史,就能清晰地看到华夏文明一路的发展历程呢!2. 断代史:嘿,断代史不就是专门研究某一个特定时间段的嘛!这就好像我们聚焦在一段特别的时光里,细细探究那时候发生的事儿。
像研究唐朝断代史,你就能深入了解那个辉煌盛世的点点滴滴呀!3. 专门史:专门史可有趣啦!它就像是钻进了历史的一个个小角落去探秘。
比如说艺术专门史,你能了解到各种艺术形式从古至今是怎么演变和发展的,哎呀,这多有意思!想想看,去探究音乐专门史,感受那些美妙旋律背后的故事,难道不吸引人吗?4. 世界史:哇哦,世界史那可是超级宏大的呀!这不就是把全球的历史都装进了我们的视野嘛!就像打开了一扇通往世界各地不同时代的大门。
通过学习世界史,我们能看到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兴衰交替,这种感觉太奇妙啦!比如古埃及文明在世界史中是多么耀眼啊!5. 区域史:区域史呢,就像是给一个特定的地区来了个大特写!可以深入了解那个地方独特的历史风貌。
像是研究欧洲某个小国家的区域史,会发现好多特别又有趣的故事呢。
难道你不想知道那些小地方都有着怎样与众不同的历史吗?6. 国别史:国别史呀,就是专注于一个国家的历史啦!这就像是给一个国家拍一部专属的纪录片。
像了解英国国别史,从它的起源到辉煌,这一路的历程会让你惊叹不已的哟!7. 史学史:嘿呀,史学史可不得了,它是研究历史怎么被研究的呢!就像我们去探索历史学家们是怎么工作的。
想想看,知道了前人是如何看待和记录历史的,这是不是让我们对历史有了更深的理解呢?这多神奇呀!我觉得历史学科分类真的太丰富太有趣啦,每一种都能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收获和体验,让我们走进历史的精彩世界,好好去感受吧!。
历史学二级学科
历史学二级学科历史学二级学科历史学是一门多学科融合的学科,包括史学、考古学、文物学等多个分支。
其中,历史学二级学科是历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入研究历史学某一领域的学科。
下面,我们将分四个方面,介绍历史学二级学科的相关内容。
一、历史学二级学科的定义历史学二级学科是对历史学某一分支、领域或专题进行细致、深入的研究,通常具有明确的研究范围、对象和问题。
例如,历史学二级学科可分为史学、史学中的各学科、文物学、国际史、民族史、地方史等。
在这些二级学科中,研究者按照研究的领域、材料类型、时代等要素,进行细致、深入的研究和阐释。
二、历史学二级学科的学科建设历史学二级学科的学科建设是历史学学科体系建设的必要组成部分。
历史学二级学科在理论性、方法性等方面深入阐发研究内容,注重其理论和实践结合,具有卓越的发展前景。
通过学科建设,历史学二级学科可以不断壮大,具有不断的拓展空间。
三、历史学二级学科的研究内容历史学二级学科的研究内容丰富多彩,涉及各个领域、时代。
例如,史学研究内容涉及文献学、史料学、史学史、历史哲学等;国际史研究内容包括国际关系史、世界文化史、国际经济史等;民族史研究内容包括民族历史、民族文化、民俗等;地方史研究内容包括地方文化、历史地理、名胜古迹等。
这些研究内容,对于了解人类历史、探寻人类文明,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四、历史学二级学科的重要作用历史学二级学科对于推进历史学的发展、深化史学研究、提高历史学的学术水平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历史学二级学科的研究,可以更准确地理解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及各种历史文化现象。
此外,历史学二级学科还可以推动学科的跨学科交流,拓宽史学的研究范围和视野。
综上所述,历史学二级学科在历史学中拥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是历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历史学的发展的必要条件,它的研究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具有非常重要的知识和文化价值,是人们了解人类历史的重要途径。
历史学最新学科分类情况
核心提示:日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下发通知,公布了新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
对哲学社会科学界来说,新目录最大的变化在于历史学门类下由“历史学”1个一级学科变为“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3个一级学科。
本文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4月7日第177期第3版,作者:刘潇潇,原题:《世界史升级为一级学科开启历史学科发展新阶段》“世界史升级为一级学科是学术界的需要,也是国家的需要,大国需要研究外国历史。
中国在闭关自守时对外国置之不理,但现在中国在全世界各地都有国家利益,不了解、不研究其他国家就会到处碰壁。
而且研究外国,不能仅研究现实问题,还要研究历史,因为现实问题说到底还是历史问题,要想进行深刻的研究就必须从历史着手。
”日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下发通知,公布了新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
对哲学社会科学界来说,新目录最大的变化在于历史学门类下由“历史学”1个一级学科变为“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3个一级学科。
世界史升级为一级学科,必将对整个中国历史学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世界史学科为什么需要升级,升级的过程是怎样的,升级后学科发展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就这些问题,记者走访了中国世界史学界的专家学者,请他们对世界史学科发展进行回顾和展望。
世界史的历史相对于其他学科,世界史在中国的历史较短。
在鸦片战争前后,民族的深重危机迫使中国人“开眼看世界”,但很长时间内中国并没有“世界史”学科。
世界史学者、首都师范大学前校长齐世荣告诉记者,解放前中国只有“西洋史”(主要研究欧美)和“东方史”(主要研究日本和印度)学科。
解放后中国学习苏联设立了“世界史”学科,开始对全世界进行研究。
历史学的学科分类
历史学的学科分类
历史学可以被视为一门泛学科,涵盖广泛的主题和时期。
在许多情况下,它可以根据研究的时期、地域或主题进行分类。
以下是历史学的一些常见分类:
1. 时期分类
按照研究的时间范畴,可以将历史学分为以下几类:
史前史:研究人类早期文明和历史之前的时期。
古代史:研究古代文明和各个古代文明之间的冲突和交流。
中世纪史:研究中世纪时期的社会、文化和政治。
2. 主题分类
经济史:研究历史时期的财政、商业和贸易。
文化史:研究历史时期的文化趋势、文学、艺术和哲学。
政治史:研究历史时期的政治制度、政治事件和领袖。
3. 地理分类
欧洲史:研究欧洲历史。
美洲史:研究北美洲、中美洲和南美洲的历史。
亚洲史:研究亚洲的历史,包括东南亚、南亚、东亚和西亚。
4. 多学科分类
历史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可以与其他学科结合。
例如:
考古学:研究人类的有形文化遗产。
地理学:研究历史时期的地理变化和人口迁移。
学科分类 一级学科 二级学科
学科分类一级学科二级学科一级学科:人文科学二级学科:历史学历史学是研究人类过去的学科,它属于人文科学的一部分。
历史学可以分为不同的二级学科,包括古代史、近代史、当代史等。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重点介绍古代史和近代史这两个二级学科。
古代史是历史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人类社会的远古时期到中世纪的历史。
古代史的研究范围非常广泛,包括了古代文明的兴起与衰落、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迁。
通过对古代历史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到文明社会的发展过程,以及各个古代文明的特点和贡献。
近代史是历史学中另一个重要的二级学科,它研究的是从近代以来的历史。
近代史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欧洲、亚洲、美洲等地区的历史,特别是从16世纪开始的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兴起和扩展,以及近代帝国主义和世界历史的发展。
近代史研究的内容包括了近代国际关系、近代社会经济、科学技术进步等方面的变化。
通过对近代史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现代社会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各个国家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交流。
古代史和近代史作为历史学的重要分支,对于我们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古代史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到文明社会的发展过程,以及各个古代文明的特点和贡献。
通过对近代史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现代社会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各个国家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交流。
古代史和近代史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研究、考古发掘、田野调查等。
文献研究是研究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查阅古代文献和历史资料,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
考古发掘是通过对古代遗址和文物的挖掘和研究,来了解古代社会的生产、生活等方面的情况。
田野调查是通过对古代遗址和文物所在地区的实地考察和调查,来了解古代社会的地理环境、社会关系等方面的情况。
古代史和近代史的研究对于我们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古代史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到文明社会的发展过程,以及各个古代文明的特点和贡献。
一级学科大类
一级学科大类历史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过去的学科,通过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文化等的研究,以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变迁。
历史学可以分为多个分支学科,包括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等。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介绍历史学的相关内容。
一、古代史古代史是历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人类社会从远古时代到中世纪的历史。
古代史的研究范围广泛,包括了古代文明的起源、发展和灭亡,各个古代文明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对古代史的研究,可以了解到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逐渐发展到文明社会的历史过程,以及各个古代文明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二、近代史近代史是历史学的另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人类社会从中世纪到19世纪的历史。
近代史的研究重点在于欧洲的历史,特别是近代欧洲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近代史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到欧洲在近代的崛起和衰落,以及近代欧洲对于世界历史的影响。
三、现代史现代史是历史学的又一重要分支,研究的是人类社会从19世纪到现代的历史。
现代史的研究涉及到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历史,包括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对现代史的研究,可以了解到各个国家和地区在现代的发展和变革,以及现代社会的各种问题和挑战。
四、历史人物历史学的研究不仅仅关注于历史事件和历史文化,还包括对历史人物的研究。
历史人物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通过对历史人物的研究,可以了解到历史人物的思想、行为和影响力,以及历史人物对于历史进程的影响。
五、历史文化历史学的研究还包括对历史文化的探索和分析。
历史文化是历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历史文化的研究,可以了解到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地区的文化特点、文化传承和文化交流等内容。
历史文化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到人类社会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以及历史文化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变革的重要作用。
历史学是一门既重要又广泛的学科,它通过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文化等的研究,以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变迁。
新高考热门历史选科组合盘点,报考专业并没有想象中的受限!
新高考热门历史选科组合盘点,报考专业并没有想象中的受限!导读,规划近期,自主选拔在线团队推出了新高考选考物理的选科模型分析,本期我们来分析选考历史科目的几个选科组合分析,为大家梳理专业覆盖情况、组合特点以及适合考生类型分析,供参考。
专业覆盖情况3+1+2模式下的专业解读:首选科目为历史的考生,在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四个学科门类中存在一定的报考限制,但报考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艺术学8门类下的相关专业基本上不受限制。
温馨提示: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各组合具体专业选择范围!▼▼▼一历史+政治+地理适合考生①文科成绩优异或理科成绩很弱,且对大学的专业选择有明确的目标;②往往会在各类国学大赛、作文大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这类考生往往会在大学自主招生和综合评价中占据一定优势);③致力于考取汉语言文学、新闻学、社会学、国际政治等专业的考生;④想选艺术专业、传媒专业的考生;优势盘点①对文科专业非常友好。
史政地这个纯文科组合虽然选科理科专业很受限,报考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艺术学8门类下的相关专业基本上不受限制。
②利于以后考研、公务员及事业单位。
如果大学要考研,政治是一定要考的;并且在考公务员、事业单位或者国企等公职类岗位,也会涉及大量文科知识,因此现在文科学习以及能力的培养是很有用的。
③学科之间关联度很大。
不同于文理科搭配的组合,政治、历史、地理当个科目都是需要大量的记忆以及文科逻辑思维,学习过程中也比较好兼顾。
、劣势盘点①整体专业覆盖率较低。
这个“老文综”最大的缺点还是总体专业选择最受限,因为不少高校专业要求是必须要搭一门理科,所以一门理科都不搭的纯文科组合在专业上就受到很大限制。
②高分不易拿。
由于三个文科的学习特性都需要大量的记忆内容,尤其是考前要记忆的内容就更多,压力也就更大。
而且政治、历史这两门学习都或多或少有一些开放性存在,打高分还是不易的,尤其政治还涉及大量时政内容,所以分值浮动可能会较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心提示:日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下发通知,公布了新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
对哲学社会科学界来说,新目录最大的变化在于历史学门类下由“历史学”1个一级学科变为“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3个一级学科。
本文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4月7日第177期第3版,作者:刘潇潇,原题:《世界史升级为一级学科开启历史学科发展新阶段》
“世界史升级为一级学科是学术界的需要,也是国家的需要,大国需要研究外国历史。
中国在闭关自守时对外国置之不理,但现在中国在全世界各地都有国家利益,不了解、不研究其他国家就会到处碰壁。
而且研究外国,不能仅研究现实问题,还要研究历史,因为现实问题说到底还是历史问题,要想进行深刻的研究就必须从历史着手。
”
日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下发通知,公布了新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
对哲学社会科学界来说,新目录最大的变化在于历史学门类下由“历史学”1个一级学科变为“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3个一级学科。
世界史升级为一级学科,必将对整个中国历史学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世界史学科为什么需要升级,升级的过程是怎样的,升级后学科发展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就这些问题,记者走访了中国世界史学界的专家学者,请他们对世界史学科发展进行回顾和展望。
世界史的历史
相对于其他学科,世界史在中国的历史较短。
在鸦片战争前后,民族的深重危机迫使中国人“开眼看世界”,但很长时间内中国并没有“世界史”学科。
世界史学者、首都师范大学前校长齐世荣告诉记者,解放前中国只有“西洋史”(主要研究欧美)和“东方史”(主要研究日本和印度)学科。
解放后中国学习苏联设立了“世界史”学科,开始对全世界进行研究。
但是当时没有开展独立研究,连高校世界史教材都是直接从苏联翻译过来的。
中国的世界史学科在改革开放以后才进入了真正的大发展时期。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院长陈志强向记者介绍:“改革开放初期是学科发展的黄金时期,当时的世界史国别研究非常全面。
”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俞金尧也深有感触:“直到1997年学科目录调整之前,世界史拥有…世界古代中世纪史‟、…世界近现代史‟和…地区国别史‟3个二级学科和一大批研究非洲史、拉美史的专家。
”
1997年学科目录调整,将世界史的3个二级学科合并为1个,成为了“历史学”一级学科下8个二级学科中的一个。
与大多数国家的统计性学科目录不同,中国的学科目录属于指令性目录,对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具有强制约束力。
学科目录中二级学科的合并意味着经费划拨、编制设置、招生名额、课题立项都要相应地减少和压缩。
此次学科目录调整使世界史学科发展受到了重创。
俞金尧举例说:“我读大学的时候…世界通史‟要上3年,而学科压缩后这门课只上1年,原因就是没有老师教授。
”
漫漫升级路
从1997年学科目录颁布实施到今天已经过去了13年。
在这13年中,中国与世界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世界史的学科地位也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
俞金尧指出:“世界史升级为一级学科是学术界的需要,也是国家的需要,大国需要研究外国历史。
中国在闭关自守时对外国置之不理,但现在中国在全世界各地都有国家利益,不了解、不研究其他国家就会到处碰壁。
而且研究外国,不能仅研究现实问题,还要研究历史,因为现实问题说到底还是历史问题,要想进行深刻的研究就必须从历史着手。
”
达成共识后,世界史人开始了漫长的学科发展诉求。
作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人文科学学科目录修订工作小组组长,世界史学者、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高岱亲历了整个过程,他向记者介绍:“其实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早在2003年就开始酝酿学科目录的修订工作,一直没有间断,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先后承担了学科目录的调研工作。
转折始于2009年6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协同教育部向近1000个单位征求学科目录修订意见,共有202个单位或组织提出了634条修订意见。
2010年6月,学科目录修订工作小组提交了《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修订草案第一稿)》,建议世界史升级为一级学科。
从2009年开始调研算起,历时1年半,历经两上两下,世界史终于正式升级为一级学科。
”
在采访中,世界史学者一致认为,此次学科升级是中国史学界共同努力的结果。
2009年“两会”期间,俞金尧以政协委员身份提交了《关于建设与大国地位相称的世界历史学科的提案》。
在征求学科目录修订意见时,包括北京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在内的20所高校及研究所提议将世界史升级为一级学科,此项提议获得了“论证充分,学科内涵清晰,学科基础好,社会发展强烈要求”的A类评价。
更为可贵的是,很多中国史学者也在不同场合发表文章,支持世界史学科升级。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文史哲学部副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兼历史学科评议组成员张海鹏曾公开表示:“我们要有世界眼光。
世界史不发展,历史学必将衰落。
”
是机遇也是挑战
在短暂的欣喜过后,世界史人开始思索,学科升级意味着什么,学科的未来路在何方?陈志强认为:“未来的十年,世界史学科将迎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整个学科的发展空间将会大大增加,与之相伴的是研究领域、课题、人员、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一系列变化,如完善学科体系的建设、更合理地分配资源、加强后备力量的培养等。
此外,以前我们对国外的研究着眼现实利益较多,缺乏对文化、历史背景的研究,世界史学科的发展必将推动这两方面研究更好地结合起来。
”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所长张顺洪分析了研究所目前的情况,感到任务紧迫:;研究所共有在职研究人员70人左右,以科研为主,也承担少量教学任务,研究生招生数量每年10人左右。
研究所目前设有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历史研究室、西欧北美历史研究室、俄罗斯东欧历史研究室等机构。
从表面上看覆盖了世界史的各个方面,但实际上有很多研究空白,如拉美史研究七八十年代曾经很强,但现在只有两位青年研究人员,已成了濒危学科。
高校人力、财力资源丰富,学科升级后可以扩大编制、扩大招生、增加经费投入,大踏步发展,如果我们不紧紧跟上,将难以发挥…国家队‟的作用。
”俞金尧认为应该借此机会设置新课题、新领域:“比如边疆史地我们一直是从中国的角度研究的,缺乏邻国视角的边疆研究,因此应该了解、系统研究人家的资料和政策。
我们还可以开设…周边国家史‟这样的二级学科,侧重研究与中国有关的经济、文化、边疆政策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