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中华之文化起现代之文心——品读《文心雕龙通论》

合集下载

文心雕龙的总论

文心雕龙的总论

文心雕龙的总论
【最新版】
目录
一、文心雕龙的背景和意义
二、文心雕龙的主要内容
三、文心雕龙的文学价值
四、文心雕龙的影响和启示
正文
一、文心雕龙的背景和意义
《文心雕龙》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一部文学理论著作,作者是刘勰。

这部书诞生于一个动荡的时代,社会政治变迁频繁,文化传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在这样的背景下,刘勰以自己深厚的文学素养和对文学的独特见解,创作了《文心雕龙》,为后世留下了一部宝贵的文学理论遗产。

二、文心雕龙的主要内容
《文心雕龙》共分为五十篇,内容涵盖了文学创作的各个方面。

主要包括:文学的基本特征、文学创作的规律、文学批评的标准、文学的历史发展等。

刘勰在书中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文学观,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如“文以载道”、“言志说”等,对后世文学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文心雕龙的文学价值
《文心雕龙》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首先,它是一部系统性的文学理论著作,对文学创作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探讨,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

其次,书中提出的许多观点,如“文以载道”、“言志说”等,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最后,作为一部南北朝时期的文学理论著作,《文心雕龙》对了解那个时期的文学风貌和文化传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四、文心雕龙的影响和启示
《文心雕龙》对后世文学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为后来的文学批评提供了许多有益的观念和方法,而且对文学创作本身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对于今天的文学创作者来说,《文心雕龙》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文心雕龙读后感

文心雕龙读后感

文心雕龙读后感文心雕龙是中国古代文论家刘勰所著的一部重要文学批评著作,它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宝库。

通过阅读《文心雕龙》,我深受启发,对于文学创作的理念和技巧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本文将结合自身的阅读体验,对于《文心雕龙》给予读者的启示进行探讨。

《文心雕龙》以文学批评为主题,通过对各类文学作品的鉴赏和评价,讲述了作者对于文学创作的认知和见解。

他提出了“文心”和“雕龙”两个概念,分别代表了文学的内在精神和外在形式。

在书中,刘勰详细介绍了诗歌、文章、赋、辞章等各种文体的特点和写作方法,他深入剖析了文学创作的艺术与规律,给了我很多启示。

首先,在阅读《文心雕龙》时,我对于文学内涵的理解有了新的认识。

刘勰提到文学作品应具备“文心”,即要有一种内在的思想感情。

他指出,好的文学作品可以通过艺术的形式将作者的思想和感情凝聚其中,并通过文字传达给读者。

这使我更加明白,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在于形式的美感,更重要的是要有思想性和情感共鸣。

其次,刘勰在书中对于文学形式提出了很多见解。

他提到“雕龙”,意指文学作品的形式美。

在他看来,好的文学作品应该注重形式的处理和琢磨,通过艺术化的手法来表达思想和情感。

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启示,仅仅有思想感情是不够的,还需要通过艺术的形式来体现,才能让作品更加生动和有吸引力。

此外,《文心雕龙》中还提到文学创作的技巧和方法。

刘勰通过对古代文学作品的分析,总结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写作经验。

他提到要注重描写的细节和形象感,要注意情感的铺陈和变化,要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等修辞手法。

这些技巧和方法都对于我今后的写作有很大的指导意义,让我对于如何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总的来说,《文心雕龙》是一本对于文学批评和创作有着深远影响的学术著作。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于文学创作的理念和技巧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它不仅扩大了我的文学视野,也提升了我的审美能力。

我相信,《文心雕龙》将一直是我探索文学之路上的重要指南。

展示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精髓——序刘业超《文心雕龙通论》

展示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精髓——序刘业超《文心雕龙通论》
பைடு நூலகம்
年代 中, 我们都在珞珈山受教于武汉大学中文系著名 的“ 五 老 八 中” 门下 。 五 老 者 , 刘 永济 、 刘博 平、 陈登 恪、 黄焯 、 席鲁 思 , 五 位 大 儒也 ; 八 中者 , 程千帆 、 刘绶 松、 胡 国瑞 、 周大璞 、 李 健章 、 李 格非 、 缪昆、 张永安( 或 列沈祖菜 ) 诸名师也 。这“ 五老八 中” , 都与近代 国学 大 师黄侃 具有 前 后 相 承 的 学术 渊源 关 系 。 1 9 1 9年 至 1 9 2 6 年, 黄侃 曾在 武 昌高 等 师范 ( 武汉大学 前身 ) 任 教 。其 《 文 心雕龙 札 记》 的书稿 , 即制 作 于此 。武 汉 大 学人文科学所特有的博大精深的学术传统 , 亦肇基于 此 。受 教 于上列 诸 公 门下 , 承 中华 国学 之 熏 陶 , 学 子 之大幸也。刘永济是研究《 文心雕龙》 的前辈大师 ; 黄 焯 是 清末 大儒 黄 侃 之 亲侄 , 家学 渊 源深 厚 ; 刘 绶 松 则 另辟 蹊径 , 论列 “ 文心” 。他们 在《 文心 雕龙 》 的研 究 上 都独 树一 帜 , 为学界 所 景仰 。 当时武 大诸 生或 受 他们 耳提 面命 , 或 受其 学 风 影 响 , 获 益 良多 。是 以在 武 汉 大学 文学 院 ( 中文 系 ) , 研究“ 文 心” 成 为一 个百 年 不 断 的学 术血 脉 。最近 , 刘业 超先 生 曾深情 地说 : “ 我 承担 这一项勉为其难的课题 , 是出于一种特别 的‘ 珞珈情 结’ — —刘 永 济先 生 当年 的教诲 给我 留下 了太 深 的 印
— —
序刘业超《 文心雕 龙通论》
缪俊 杰
( 人 民 日报社 文 艺部 , 北京

1 0 0 0 2 6 )

文心雕龙读后感

文心雕龙读后感

文心雕龙读后感《文心雕龙》是一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理论的经典之作,作者是刘勰。

这部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文学批评理论的宝库,更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权威之作。

在《文心雕龙》中,刘勰以其博大精深的学识和深邃的思想,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文心雕龙》一书共分为三十篇,涵盖了诗、赋、文、曲等各种文学体裁的批评理论。

刘勰以精辟的论述和丰富的例证,深刻地分析了古代文学的创作技巧和艺术特点,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文学批评经验。

他在书中提出了“章法”、“比兴”、“典故”、“评价”等一系列文学批评的基本理论,对后人的文学创作和批评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文心雕龙》中,刘勰强调了文学创作的规范和技巧,他认为一篇好的文章应该具有章法严谨、比兴贴切、典故丰富、评价得体的特点。

他还强调了文学作品应该注重情感的真实和表达的精准,提出了“意在笔先”、“笔在意后”等创作原则。

这些理论不仅对古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后世文学批评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阅读《文心雕龙》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刘勰的学识渊博和思想深邃。

他对古代文学的批评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系统的总结,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学术遗产。

他的理论不仅在古代文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后世文学批评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阅读《文心雕龙》,我对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理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古代文学的魅力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总之,《文心雕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文学批评经典之作,它不仅在古代文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后世文学批评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通过阅读这部著作,我对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理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古代文学的魅力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我相信,《文心雕龙》这部经典之作将继续为后人所传颂,为中国文学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文心雕龙文心雕龙评析原文与解析

文心雕龙文心雕龙评析原文与解析

文心雕龙文心雕龙评析原文与解析《文心雕龙》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由唐代文学家刘勰所著。

本文将对《文心雕龙》的原文进行评析和解析,旨在深入探讨其思想内涵和文学价值。

《文心雕龙》可谓我国古代文学批评理论的集大成者,其分为上下两卷,共十篇。

这部著作以翔实的案例和思辨的方法,论述了文学创作中的要素、技巧和原则,对于推动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首先,我们来分析《文心雕龙》的原文内容。

该书的第一篇以“彼资之来”为题,主要阐述了文学创作的基本要素,包括才情、情感、心性以及作者与作品之间的关系。

第二篇“源流”则探讨了文学创作的起源和发展,并提出了“文脉”的概念,强调了传统文化对于文学创作的重要影响。

接下来的几篇则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文学作品的形式、结构、主题、修辞等方面的问题。

其次,我们来解析《文心雕龙》的思想内涵。

刘勰在书中强调了作家的创作修养和素养,认为作家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和才华横溢的文学修养,才能产生优秀的作品。

他还提出了许多文学创作的原则和规范,如“朴斋”、“波罗蜜”、“质欲齐备”等,都对后世文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此外,刘勰还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分析,提出了一系列独到的见解,如“写见解”、“述写”、“构思”等等,这些理论观点对于后世文学批评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最后,我们需要对《文心雕龙》的文学价值进行评价。

这部著作具有卓越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文学观念使其成为了我国文学批评史上的经典之作。

《文心雕龙》对于后世的文学创作、文学批评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被誉为“创作灵魂的钥匙”。

它的价值不仅在于对古代文学的解读和评价,更在于对于文学创作的启迪和引领。

综上所述,《文心雕龙》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一部著作,其原文内容丰富多样,思想内涵深刻独特,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

通过对其原文的评析和解析,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欣赏这部经典之作,同时也为我们今后的文学创作和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读刘勰《文心雕龙》:雕刻中国龙,文化是心脏

读刘勰《文心雕龙》:雕刻中国龙,文化是心脏

读刘勰《文心雕龙》:雕刻中国龙,文化是心脏我接触《文心雕龙》不算晚,大约是在高二的时候,买到一部开明书店出版的铅印线装本范注《文心雕龙》,如获至宝。

后来上大学读了中文系,并且是在郭绍虞先生门下,于是与《文心雕龙》又接近了一步。

《文心雕龙》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代表作。

它考察先秦至齐梁各体文章的写作,总结为理论,系统论述了文章的本质、起源,文体和创作,发展与流变等问题,影响深远。

如鲁迅所评价:“东则有刘彦和之《文心》,西则有亚里斯多德之《诗学》,解析神质,包举洪纤,开源发流,为世楷式。

”我读《文心雕龙》,遵循古人知人论世的方法,了解作者刘勰的思想。

刘勰,《梁书》和《南史》有传。

他自幼贫寒,二十岁进南京附近的定林寺,投靠著名佛学家僧佑读书。

到了梁朝,刘勰才步入仕途,曾任东宫通事舍人等职。

后奉梁武帝萧衍之命,回到定林寺整理寺中所藏经卷,后申请出家,不一年而卒。

刘勰撰写《文心雕龙》在其而立之年梦见手持丹漆礼器随孔子南行以后,其起因来自梦见孔子的启示。

写成后,扮成小贩,负书等候时为齐重臣并文坛领袖的沈约于道旁以自荐,受到沈约的欣赏。

刘勰一生的思想出入儒释两家,而在撰写《文心雕龙》时,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正深。

他写书是为了学习孔子,弘扬文道。

如此,我们才能理解,此书前五篇的“文之枢纽”部分,为何集中阐述宗经的主张,把六经视为文学之源和文学的典范。

当然,刘勰一生多在寺庙中生活,而且阅读整理佛教典籍,耳濡目染,自然也影响到他的思维。

读《文心雕龙》,可先读书的最后一篇《序志》。

作为全书的序言,这是一篇了解《文心雕龙》写作动机和全书理论结构的关键文章。

《序志》篇批评了齐梁文风:“而去圣久远,文体解散,辞人爱奇,言贵浮诡,释羽尚画,文绣鞶帨,离本弥甚,将遂讹滥。

”认为近代的文风,不尊文体,追求奇诡,徒尚文饰。

同时,还对此前的文论给予了评价,认为此前的文论“各照隅隙,鲜观衢路”“并未能振叶以寻根,观澜而索源”。

所以读《文心雕龙》,不仅要把脉刘勰的思想,还要了解齐梁时期文学的状况以及此前文论的发展情况。

《文心雕龙》的理论体系

《文心雕龙》的理论体系

《文心雕龙》的理论体系
《文心雕龙》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著作,由谢灵运所著。

它提出了
一套完整的文学理论体系,对中国文学史上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心雕龙》提出了“文心”的概念,认为文学创作的核心是文心,文心是文
学创作的灵魂,是文学创作的根本动力。

文心是一种精神状态,是一种深刻的思想感受,是一种深刻的思想感悟,是一种深刻的思想洞察。

文心是文学创作的灵魂,是文学创作的根本动力。

《文心雕龙》还提出了“雕龙”的概念,认为文学创作的核心是雕龙,雕龙是
文学创作的技巧,是文学创作的基本要素。

雕龙是一种文学技巧,是一种文学表达方式,是一种文学表现形式,是一种文学表现手法。

雕龙是文学创作的技巧,是文学创作的基本要素。

《文心雕龙》还提出了“文学”的概念,认为文学是文心和雕龙的结合,是文
心和雕龙的完美结合。

文学是文心和雕龙的完美结合,是文学创作的完美结果。

文学是一种艺术,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思想,是一种感情,是一种情感,是一种精神状态。

文学是文心和雕龙的完美结合,是文学创作的完美结果。

《文心雕龙》的理论体系,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完整的理论框架,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完整的理论指导。

它提出了文心、雕龙和文学的概念,把文学创作的核心概念提炼出来,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完整的理论框架。

《文心雕龙》的理论体系,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完整的理论指导,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完整的理论框架。

《文心雕龙》观后感

《文心雕龙》观后感

《文心雕龙》观后感《文心雕龙》是一本中国古代文学批评著作,由刘勰所著。

这本书以其独到的观点和独特的风格,对中国文学批评产生了深远影响。

我在阅读《文心雕龙》之后,深深地被其内容所吸引,对其中的观点和方法产生了深入的思考。

在《文心雕龙》中,刘勰提出了文学的四种境界:超俗、超尘、超脱和超然。

他认为一个杰出的作品应该具备超越世俗的情感和思想,能够引发读者超越尘世风尘的体验,以及作者能够超出局限和束缚,达到真正的艺术境界。

这些观点让我对文学的意义和价值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同时,刘勰还强调了“正”和“奇”的重要性。

他认为文学作品应该符合正道原则,秉持道义和伦理观念,同时还要有创新和独特之处。

他认为,如果一篇文章只是平庸地套用传统的形式和主题,那就无法产生真正的艺术价值。

这让我明白了文学创作中必须要有创新精神和严谨态度的重要性。

在《文心雕龙》的阅读中,刘勰的批评方法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他提出了“象”、“事”、“文”的三要素,强调了文学作品应该在形式、内容和表达上都要有卓越之处。

他的批评方法很具体,对于作家和读者来说都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通过学习他的批评方法,我认识到要在文学创作中注重细节、把握全局,才能创作出更加出色的作品。

阅读《文心雕龙》让我不仅对文学批评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文学创作有了全新的认识。

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审视文学的方法和思维方式,使我们能够更好地欣赏和理解文学作品。

通过阅读《文心雕龙》,我相信我的文学素养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总而言之,《文心雕龙》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古代文学批评著作,它以其独到的观点和方法,对中国文学批评产生了深远影响。

通过阅读和研究《文心雕龙》,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代文学作品,同时也能够应用其中的批评方法和思维方式,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

这本书对于广大文学爱好者和创作者来说都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珍贵之作。

评价文心雕龙

评价文心雕龙

《文心雕龙》是北宋作家刘勰创作的一部文学理论著作,以其独特的理论和深刻的见解,对于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该书共分为八十篇,涵盖了文学创作的方方面面,既包括了文学的基本原则,也包括了构思、写作技巧和鉴赏等方面的内容。

首先,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了文心与物心的区分。

文心是指作家内心的情感、思想和主观体验,而物心则是指外在的客观事物。

刘勰主张作家应该注重内心的感受和思考,通过个人情感与意义的表达,塑造出生动、丰富、有内涵的艺术形象。

他认为,只有从内心而发的作品才能给人以真实感和共鸣,而只重视物心的作品则只是简单的描写和装饰,缺乏真正的艺术价值。

其次,刘勰强调了作品的意境与修辞的关系。

他提出“韵腴兼备”的理论,即作品应该融合音韵的美感与意境的厚重。

他认为,修辞手法是表达作品意境的重要手段,但过分追求修辞华丽的效果会使作品失去真诚和深度。

作家应当注重意象的刻画和情绪的表达,通过精细而质朴的语言,创造出真实而自然的艺术效果。

此外,《文心雕龙》还涉及了创作方法和写作技巧的论述。

刘勰提出了四端论,即形神合一、兴感相应、采伐交互、通塞统严。

他认为,作品的形式和内容应当相辅相成,形神合一才能使作品达到和谐的境界。

兴感相应则指作品的情感与读者的心灵能够产生共鸣,采伐交互则指作品的内容要丰富多样,避免陈旧和单调,通塞统严则指作品的结构和逻辑应当严密有序。

这些原则对于创作的指导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文心雕龙》还包括了对于古代文学名篇的评论和鉴赏。

刘勰通过对古代文学作品的解读和分析,探讨了作品背后的思想、内涵和审美价值。

他通过赏析和比较,提出了自己关于文学创作和鉴赏的见解,为后来的文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总的来说,《文心雕龙》是一部独具一格的文学理论著作,通过对文学创作的各个方面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为中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刘勰在书中提出的一些理论和方法至今仍然被广泛应用,对于深入理解和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典籍里的中国《文心雕龙》专家的评论

典籍里的中国《文心雕龙》专家的评论

词语的博大精深一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点,而我国古代文化有一些极具代表性的典籍,比如《文心雕龙》,是我国文学史上极为重要的一部文论著作。

《文心雕龙》是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刘勰所著,全书共分六篇,涉及文学创作的诸多方面,从文章的思想内容到戏剧表演技巧,从修辞艺术到文学史研究方法都有所涉及,因而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一、《文心雕龙》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文心雕龙》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开创性的文论著作,不仅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对后世文学批评理论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文心雕龙》系统地阐述了文学的创作理论和修辞艺术,强调了文学创作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提出了“雕章琢句,形神兼备”的创作原则,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文学批评理论方面,《文心雕龙》从文学的起源发展到文学批评的方法论,都有所涉及,对后世文学批评和研究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文心雕龙》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

二、专家对《文心雕龙》的评论1. 王国维认为,《文心雕龙》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文论著作,它不仅在文学创作理论方面有所创新,而且在文学批评理论方面也有所涉及,为后世文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2. 陈寅恪认为,《文心雕龙》之所以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是因为它不仅在文学创作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有所突破,而且在文学批评的方法论方面也有所创新,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3. 胡适认为,《文心雕龙》对于我国文学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在文学创作理论和文学批评理论方面都有所突破,为后世文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文心雕龙》对于后世文学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4. 钱钟书认为,《文心雕龙》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开创性的文论著作,它不仅在文学创作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有所突破,而且在文学批评的方法论方面也有所创新,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

5. 茅盾认为,《文心雕龙》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毋庸置疑,它不仅在文学创作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有所突破,而且在文学批评的方法论方面也有所创新,对于后世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典籍里的中国《文心雕龙》里的专家的评论

典籍里的中国《文心雕龙》里的专家的评论

《文心雕龙》作为我国古代文学的重要典籍,自问世以来就一直备受人们的关注和赞誉。

其中涉及的评论和评述更是为后人所推崇。

本文将就《文心雕龙》中专家的评论展开阐述,以敬畏之心对待这些珍贵的文学遗产。

一、《文心雕龙》概述《文心雕龙》是我国南朝梁代文学家刘勰所著的文学批评著作,全称为《文心雕龙·寄子才》。

全篇共三十卷,在当时即有广泛的影响,对我国古代文学批评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该书以文学的审美理论和审美认识为其研究范围,扼要概括了我国传统文论的主要内容和风貌。

二、专家的评论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对文学进行了全面深刻的剖析和评论,其中包含了诸多隽永的论断。

首先是对文学创作的基本原则进行了探讨,例如他提出了“经国之大纲,顺乎人情之大理”、“合乎情理,顺应文辞”的原则,强调了文学创作应当符合道德情感和文学规律,同时也提出了文学的审美标准应当是“积善之家,人之衣食,而使之美”。

刘勰还对文学作品的构思、结构、风格等方面做出了深入细致的评论。

他指出了文辞对于文学创作的重要性,将文学作品的语言艺术和表现手法提升到了一个极高的高度。

他提倡文学要注重新鲜感,并提出了“章法”、“势利”、“进退”、“巧慧”、“神怪”、“文气”六大原则,成为了我国古代文学批评理论中的一部分重要内容。

刘勰还对古代诗文的艺术价值做出了实事求是的评论,他认为文学应当具备“发奋励志、节义守礼、权谋治世”的价值,提出了“情志理而雅丽”、“号令清而别新”等准则。

这些评论在后世影响深远,成为了我国文学史上的重要标志。

三、《文心雕龙》的影响《文心雕龙》作为我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其评论内容对我国古代文学与文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心雕龙》的理论体系在唐宋以后得到了充分的发扬光大,并且对后来的文学批评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指导作用。

《文心雕龙》还对我国古代文学的规范和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并且也影响了后世的文学评论和文学创作。

在文学批评的观念和方法上,《文心雕龙》代表了我国传统文学批评理论的最高水平,其评论方法和观念对我国古代文学和文论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成为了我国古代文论的集大成者。

文心雕龙观后感中国古代文学的心灵之光

文心雕龙观后感中国古代文学的心灵之光

文心雕龙观后感中国古代文学的心灵之光文心雕龙观后感:中国古代文学的心灵之光中国古代文学是一座辉煌的文化宝库,文心雕龙作为古代文学批评的经典之作,为我们揭示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和文化精髓。

在阅读《文心雕龙》后,我深深地被这本著作所启发,它为我打开了了解和欣赏古代文学的一扇窗户,让我更加痴迷于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和智慧。

《文心雕龙》一书的作者刘勰,是南朝梁代的文学家和评论家,他运用自己扎实的文学知识和深厚的文化素养,以及对文学创作的独特见解,深入探讨了文学创作的本质和规律。

在书中,刘勰通过对中国古代文学名篇的分析和评说,对文学的构思、表达和修辞技巧进行了深入研究。

他将文学比喻为一尊雕像,每篇作品都是其中的一块雕龙之石。

通过对这些雕龙之石的品评和解读,他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学的深邃和雄浑。

《文心雕龙》的精髓在于它对文学的内涵和意义的诠释。

作品中强调了文学的创作要有独立思考和深入探索的精神,不应简单地追求形式和技巧的堆砌,而是应该追求思想和情感的表达。

刘勰在书中指出:“妄为文章者,守小节增无益;深取根蒂者,举大端见真奥。

”这句话告诉我们,真正的文学作品应该打动人心,引发读者共鸣,而不仅仅是堆砌华丽的词藻和修辞手法。

通过阅读《文心雕龙》,我发现中国古代文学所展现出的心灵之光。

古代文学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心灵的交流和沟通。

在古代社会,文人学士通过文学作品表达他们的真实感受和思考。

这些作品既有歌咏自然之美的田园诗,又有描绘人性之恶的骈文,深入探讨了人的内心世界和社会现实。

我深深感受到古代文学承载的情感和智慧,它们在风云变幻的时代中传递着希望与力量。

《文心雕龙》不仅仅是一本解读古代文学的书籍,更是一本启迪思想的指南。

它告诉我们,文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情感的宣泄,是人类精神的寄托。

通过读书和思考,我们可以欣赏到文学作品的美丽与卓越,也可以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在今天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或许很容易被短暂的快速阅读所迷惑。

文心雕龙文心雕龙原文与解析

文心雕龙文心雕龙原文与解析

文心雕龙文心雕龙原文与解析《文心雕龙》原文与解析《文心雕龙》是南朝梁代文学家刘勰所著的一部文艺理论著作,全书总结了刘勰对于文学创作和鉴赏的心得体会,是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重要经典之一。

本文将对《文心雕龙》的原文进行解析和探讨。

一、《文心雕龙》的背景与特点《文心雕龙》的著作背景可追溯到东晋,但最终完成于梁代。

该书以独特的视角探讨文学的创作方法、鉴赏标准和艺术风格,对当时的文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了文学创作的“气势磅礴、不可方割”和“声音直指、陆离清秀”等思想观点,强调了艺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崇尚真实、深入的描写,对于文学的表达和创作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二、《文心雕龙》的主要内容《文心雕龙》以文学的鉴赏和批评为主线,分为六篇,内容包括文学的定义、艺术的表达、艺术风格等多个方面。

1. 文章论:刘勰提出“重义蕴声”、“所缘始信”等观点,论述了文学表达的核心问题,即通过文字抒发真情实感,表达作者的内心世界。

2. 文心论:探讨了文学的内涵和外形,强调了文字的表现力和意蕴的重要性,提出“气势磅礴”和“声音直指”的创作要求。

3. 文势论:重点分析了文学作品的结构和句法,强调了艺术形式对于文学作品的塑造作用,对句法的运用有着独到的见解。

4. 文采论:以文采论为中心,详细阐述了对文学语言的要求,例如“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曲终人未散”的表现手法。

5. 文章旨趣论:以文学的主题和思想为切入点,讨论了文学作品的主题与内涵之间的关系,提出了突破传统的观点。

6. 文心自然论:以美的自然景观为背景,探讨了文学创作与自然景观之间的关联,反映了梁代文人对自然的独特感悟。

三、《文心雕龙》的影响与意义《文心雕龙》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和文论的演进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它详细解析了文学的内涵和形式,提出了独到的文学创作方法和审美标准,对后世的文学批评和鉴赏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此外,《文心雕龙》也为后世文人提供了丰富的文学素材和思想指导,启发了他们的创作灵感和艺术追求。

文心雕龙观后感文学的艺术与创作的智慧

文心雕龙观后感文学的艺术与创作的智慧

文心雕龙观后感文学的艺术与创作的智慧文心雕龙,这是一本由刘勰撰写的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理论著作,被誉为是中国文学批评的奠基之作。

本书以雕龙为喻,借用这一形象描绘了创作之难,以及文学作品呈现出来的艺术之美。

通过对这本书的阅读,我深刻感受到了文学的艺术与创作的智慧,下面将从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首先,在文学创作中,艺术是无处不在的。

艺术是一种创造和表现美的方式。

在文学作品中,艺术不仅体现在文字的组织和结构上,还展示在作品的情感表达和形象描绘等方面。

文章中的每个词句,都经过了作者的精心挑选和雕琢,以达到最佳的表达效果。

创作者通过对语言的运用,使作品更加生动、形象,让读者沉浸其中,感受其中蕴含的美。

其次,文学作品中融入了丰富的人文情怀和思想智慧。

文学是一种以文字为媒介的艺术形式,它不仅表达了作者的个人情感和经历,更承载着社会对于生活和人性的思考。

创作者通过文学作品向读者传递感知美、思考问题的能力,引导读者去思考生活的意义和人性的价值。

无论是古代诗词,还是现代小说,每一部作品都可以成为读者心灵的精神糖果,给予人们启迪和思考。

另外,文学作品还是一种载体,承载着历史和时代的记忆。

文学作品不仅反映了作者创作时的环境和经历,更展示了时代的风貌和社会的变迁。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可以了解到过去的历史和人们的生活,感受到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

同时,文学作品也是一种传统文化的传承,通过不断的阅读和研究,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传承文学的智慧。

最后,文学作品中的艺术与创作的智慧也能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启示和指引。

文学作品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往往可以为我们的生活提供思考和借鉴。

通过与作品中的人物相处,我们可以从他们的经历和故事中汲取智慧,得到对于生活的启示。

艺术与创作的智慧追求的不仅仅是形式上的美,更在于传递给读者对人生的启发和思索。

总之,文心雕龙这本书为我们展示了文学的艺术与创作的智慧。

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和研究,我们能够领略到其中蕴含的美感和智慧。

从龙著的解读中走近中华文化的本质——品读《文心雕龙通论》

从龙著的解读中走近中华文化的本质——品读《文心雕龙通论》

和谐就是儒 、 释、 道 的兼 容 互 动 。《 文心雕龙》
协 调 中逐 渐 融 为一 体 。《 文心雕 龙》 一 书 即 为
收 稿 日期 : 2 0 1 5 — 0 2 — 2 5
基金项 目 : 2 0 1 2年 教 育 部 人 文 社 会 科 学 重 点 研 究 基 地 重 大 项 目“ 敦煌文学作品叙录与系年” ( 1 2 J J D 7 7 0 0 1 7 )
作者简介 : 喻忠杰( 1 9 7 9 一) , 男, 甘肃金 昌人 , 九江学 院文学 与传媒学 院副教授 , 历 史文献学博 士。
儒、 释 、 道 三 家 的 兼 容 构 建 了一 个 坚 实 且 广 阔
的逻 辑 平 台 。在 这 一 多 维 统 一 的认 识 论 结 构
做出了整体 的审 视 , 揭 示 出贯 穿 全 书 的逻 辑 体系 , 即透 过 认 知 个 体 对 先 秦 两 汉 魏 晋 六 朝 的美 学 体 验 和 诗 词 歌 赋 文 史 论 著 的 经 验 总 结, 以 自然 观 念 作 为媒 介 , 将 和谐 转 换 成 内在 于客观 世 界 的秩 序 与准 则 , 进 而 使 “自然 ” 、
的优 势 , 这 种 优 势 也 因 此 而 成 为 矫 正 和 弥 补
勰在 撰 写 《 文 心雕龙 》 时, 在 其 内 心 必 然 有 一 些 根本 性 的 价 值 追 求 , 而“ 和谐 ” 即 是 其 核 心
要 义 之 一 。和 谐 是 多 样 性 的 圆 融 宏 通 , 是 统

儒 学 以“ 社会人” 为本 所 形 成 的 诸 多 问题 的一 种 积 极 力 量 。而 佛 学 的 传 人 使 得 个 体 自身 心 性 和 谐 的观 念在 中 国传 统 哲 学 领 域 中得 以进

弘中华之文化 起现代之文心——品读《文心雕龙通论》

弘中华之文化 起现代之文心——品读《文心雕龙通论》

弘中华之文化起现代之文心——品读《文心雕龙通论》作者:卢斯飞来源:《云梦学刊》 2014年第1期卢斯飞(广西师范学院,广西南宁 530001)成书于1500年前的《文心雕龙》,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有严密体系的文学理论专著,它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和文艺理论发展史上具有巨大的奠基意义和深远影响。

千百年来,有关《文心雕龙》的研究、注释、翻译的著述联翩不断,林林总总,被学术界称为“龙学”,为阐发、弘扬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作出了可贵的贡献。

但由于史籍上关于该书作者刘勰家世的记载十分简略,而作者所处的六朝时期在文化思想上正处于重大嬗变、全面更新和空前活跃的年代,特别是该书具有“体大而虑周”、“笼罩群言”的风格且用骈文写成,因而在解读上给后来者留有巨大的开拓空间。

即以《文心雕龙》书名而言,人们对这四个字内涵的领悟一直是众说纷纭①,读者更是期待有人“于其晦伏之余,广而通之”,作出更为弘通的、符合实际的解释。

刘业超在古稀之年笔耕十载,写成了180万字的三卷本《文心雕龙通论》,人民出版社推出。

正如中国文心雕龙学会副会长、著名文艺评论家缪俊杰在《通论》序中所言,此书通过对龙著的历史文化、现代文化和世界文化解读,“对百年来龙学研究的理论成果进行系统性的总结,全面展示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精髓,并将其融入现代文化视野之中,成为当代人一项宝贵的理论资源,为中国特色的文论体系与美学体系的建设提供知识论、认识论与方法论的依据”,其“学术之劳,功不可没。

”十年一剑,亮色多多,本文谨择其一、二稍作介绍,并略谈个人体会。

其一,关于《文心雕龙》的核心理念以往“龙学”的研究者在谈到《文心雕龙》的主导思想时,一般都是强调它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并且将它贯穿到《文心雕龙》一书的一切重要方面,成为立论的根本依据,从而使其理论染上了一层经学色彩而且带来了许多局限性。

对于这一较为常见的看法,《通论》作者结合刘勰的身世经历和他所处时代“礼崩乐坏”、人们渴望变革、多元文化蓬勃兴起等特点,从文本出发,作出了辩证的观察、分析和认真的补充与修正,并且在该书上编的各章(特别是《文心雕龙》的作者论、时代论和渊源论等几章中),进行了充分而精到的论述。

文心雕龙读后感

文心雕龙读后感

《文心雕龙》读后感《文心雕龙》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文艺原理性的理论专著,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一块不朽的丰碑。

《文心雕龙》这个书名的含义是,“文心”指写文章的用心,“雕龙”是指要把文章写得如雕绘龙纹一样精美。

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也,即写文章时的心思。

古来文章,以雕缛成体,岂取驺奭之群言雕龙也。

雕龙,即对文章的雕刻修饰。

两个词合起来,就是说写文章的心思以及文章怎么写。

全书37000多字,分为50篇。

今本的《文心雕龙》分10卷,上下两部,每部25篇,每篇又系以赞。

从论述的内容上划分,大致上可分为四个部分。

由于只阅读了前两部分,因此,只对前两部分的内容进行分析和感受!一、体大思精第一部分,包括《原道》、《征圣》、《宗经》、《正纬》、《辩骚》五篇,是作者自称的“文之枢纽”,也就是本书的总论,主要阐明白己所建立的文学批评体系的根本原则。

《原道》篇提出写作最根本的是要表现“自然之道”《征圣》和《宗经》二篇是以儒家经典为基础,概括了写文章要“衔华佩实”的基本原则。

其中《原道》、《征圣》、《宗经》为一组,阐述执正之理,中心思想是阐明圣人根据道和上天意志制作的经书是文章的典范和渊源,因此为文需要学习儒家经典;《正纬》、《辨骚》为一组,阐述驭奇之理,合起来构成了“执正驭奇”的基本观点。

第二部分是文体论。

包括《明诗》、《乐府》、《诠赋》、《颂赞》、《祝盟》、《铭箴》、《讳碑》、《哀吊》、《杂文》、《谐隐》《史传》、《诸子》、《论说》、《招策》、《檄移》、《封弹》、《章表》、《奏启》、《议对》、《书记》20篇。

这部分从“原始本末”、“释名章义”、“选文定篇”和“敷理举统”四个方面,论述了35种文体的源流和特征,将文章分为“文”和“笔”两大类,解释其文体名称和意义,并列举以往的作家的创作,评论其作品,概括出每一种文体的特征和写作要领。

这一部分是从感性材料上进行分析,为后文进一步进行理论阐述打下了基础。

二、核心思想《文心雕龙》中虽然也有某些道家和佛家思想的影响﹐但构成它的文学思想纲领及核心的﹐则是儒家的思想。

文心雕龙汇评

文心雕龙汇评

文心雕龙汇评引言《文心雕龙》是南朝刘勰所著的一部文艺批评书籍,被誉为中国文学理论的奠基之作。

本文旨在对《文心雕龙》进行评述,探讨其对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影响。

背景介绍《文心雕龙》是刘勰于南朝梁时期创作的一部文艺批评丛书,共分上下两卷,约有三十篇。

该书以其独特而深刻的见解,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它被广泛地应用于文学创作、教育和文学批评等领域。

书中思想创作的触动《文心雕龙》在书中对于文学创作的触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刘勰认为,好的作品应当具备丰富的情感和精湛的艺术处理,并能够触动读者的心灵。

他提倡作家要注重创作的感染力,通过自身情感的抒发来影响读者。

文学的表达《文心雕龙》还对文学的表达进行了探讨。

刘勰指出,好的作品应当具备清晰的表达和鲜明的形象,让读者可以准确地把握作品的意义。

他提倡作家要注重修辞和比喻的运用,通过妙语和精准的描写来传达文学作品的内涵。

文学的创新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了文学创新的思想,他认为,作家应当勇于开拓新的领域,不拘泥于传统的形式和题材,要敢于创新,追求独特性和个性化。

他认为,只有通过创新才能使文学得以发展和进步。

影响和价值《文心雕龙》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重要的价值。

- 首先,它为后来文艺创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方针。

《文心雕龙》提倡表达真情实感、讲求形象和创新,引导着后来文学创作的方向。

- 其次,它对文学教育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文心雕龙》对于文学的表达和创新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丰富了文学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 最后,它对于文学批评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文心雕龙》提出了独特的文学批评理论,为后世文学批评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结论《文心雕龙》作为中国文学理论的重要著作,对于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对文学创作的触动、文学的表达和创新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研究,为后世文学的发展和进步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指导方针。

同时,它也对文学教育和文学批评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淬炼文骨,做有匠心的士人——品读《文心雕龙》有感

淬炼文骨,做有匠心的士人——品读《文心雕龙》有感

淬炼文骨,做有匠心的士人——读《文心雕龙》有感掀开饱经岁月痕迹的古书,一行行沾染墨香的文字争先恐后着映入眼帘。

对我来说,在仲春的午后,从凡俗琐事中暂且逃离出来静静品读一本书是一件极为惬意的事。

从《文心雕龙》这本蕴藏写作秘诀的书中,我有这样的感受:我要淬炼文骨,做有匠心的士人及从教者。

自邂逅并真正从事教师这个行业起,我便一直在想:作为一名知识分子(古称士人),我该如何立身处世?作为一名语文教学者,我该以培养何种学生为己任?从业数年,掩卷沉思,我似乎有了答案。

《文心雕龙》春秋笔法,微言大义。

初初读来,你以为这仅是一本较为晦涩的、教授如何写作的优秀篇章。

可如若你反复咀嚼、反复琢磨,你又会发现,书本揭秘了古之士人应当具备的最重要的素养:文心、文骨。

语文学科的发展演变跨越了五千年光阴,藏着古之士人一直想要延续下来的文脉。

春秋迭代,岁月如歌,历经光阴流转和世事变迁,语文教授的内容已经改变了曾经的容貌,但根系里蕴藏着的思想和灵魂却永垂不朽。

聆听时光赋予的悸动:古之学子琅琅的读书声穿透光阴传入耳膜、“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精言妙语缓缓淌入胸膛、横渠四句箴言埋藏着的文骨初心发人深省……身为语文从教者,通过品读《文心雕龙》内藏的文字肌理,我从中看到了今之士人的皈依所,我领悟到了语文教学者所背负的使命。

《文心雕龙》言,士人著文需破除“俗监之谜者”的业障、从“云霞雕色”“草木贲华”中寻找创作的支撑点。

这启发我应当从烟火日常里寻找教具,循序渐进着将文脉注入学生的灵魂。

语文教学是没有捷径可走的,我痛心于诸多为应对应试教育而使文心教育敷衍化、浮躁化的教学现象,这也给我以警醒——切勿让语文变得面目可憎,切忌教化出来的学生文骨文心具失。

这条路上,我在反思,也在不断重塑教学方法。

“受光于天下照四方”,语文所能传达的思想与眼界远远超过了其他学科,背负着传达民族复兴使命、承载着华夏无数士人前辈拼命想要延续的文脉的信言。

这反过来督促我们从教者要不断涵养品性、投身翰墨,以此才能身体力行地让学生的眼界得以拓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 5卷 第 1 期
2 0 l 4年 1月
云 梦 学 刊
J ou r n a l o f Yun men g
Vo 1 . 3 5. No . 1
J a n . 2 01 4
弘中华之文化 起现代 之文心
— —
品读《 文心雕龙通论》
卢斯 飞
( 广 西 师 范学 院 ,广西 南 宁 5 3 0 0 0 1 )
而 刘勰 所 说 的 “ 道 沿 圣 以 垂 文 . 圣 因 文 而 明
其一, 关 于《 文心雕 龙》 的核 心理 念 以往 “ 龙学” 的研 究 者 在谈 到 《 文心 雕 龙 》 的 主
导 思想 时 ,一般 都是 强调 它 以儒 家思 想为 核 心 , 并
道” 、 “ 原道 心 以敷 章 , 研 神 理 而 设教 ” , 就 是 对


看法 , 《 通论 》 作 者结 合刘 勰 的身 世经 历 和他 所处 时
代“ 礼 崩乐 坏 ” 、 人们 渴 望 变 革 、 多元 文 化 蓬 勃 兴 起 等特 点 , 从 文本 出发 , 作 出了辩证 的观察 、 分 析 和认 真 的补 充 与修 正 , 并 且 在 该 书 上编 的各 章 ( 特 别 是
成书于 l 5 0 0年 前 的 《 文心雕龙》 , 是 中 国文 学
为 立论 的根 本依 据 . 从 而 使其 理论 染 上 了一层 经 学 色彩 而且带 来 了许 多局 限性 。 对 于这一 较 为常见 的
理 论批评 史 上第一 部有 严 密体 系 的文学 理 论专 著 ,
它 在 中国古 代 文 学批 评 和 文艺 理 论 发 展 史 上具 有 巨大 的奠基 意义 和深 远影 响 。 千 百年 来 , 有关 《 文心 雕龙》 的研 究 、 注释 、 翻 译的 著述 联 翩 不 断 , 林林 总 总, 被学 术 界称 为“ 龙学” , 为 阐发 、 弘扬 这 一宝 贵 的 文 化遗 产作 出了可贵 的贡 献 。 但 由于史籍 上关 于该 书 作者 刘勰 家 世的记 载十 分简 略 . 而作 者 所处 的六 朝 时期 在 文化思 想上 正处 于重 大 嬗变 、 全 面更 新 和 空前 活 跃 的年 代 , 特别 是 该 书具 有 “ 体大而虑周” 、 “ 笼罩 群言 ” 的风 格且 用骈 文 写成 . 因而在 解读 上 给 后 来 者 留有 巨大 的开 拓空 间 。 即 以《 文心 雕龙 》 书名 而言 . 人们 对这 四个 字 内涵 的领 悟一 直是 众说 纷 纭
理论 成果 进行 系统 性 的总结 . 全 面 展示 中华 民族 博 大 精 深 的文 化 精髓 .并将 其 融 入 现代 文 化 视 野 之 中, 成为 当代 人 一 项 宝贵 的理 论 资源 , 为 中 国特 色
观 事物 的 最基本 的指 导思 想 。 在这 一 多维统 一 的认识 论 结构 中 , 道 家是 其 体 , 儒 学是其 用 , 佛
作 出更为 弘通 的 、 符 合实 际 的解 释 。
的 卷本 《 文 心雕龙 通论 》 , 人 民 出版社推 出 。正 如 中国文心雕 龙 学会 副会 长 、 著名 文艺 评论 家缪 俊 杰 在《 通论》 序 中所 言 , 此 书通 过 对 龙 著 的历 史 文化 、
现 代文 化 和世 界 文 化解 读 。 “ 对 百 年来 龙学 研 究 的
读 者更 是 期 待有 人 “ 于其 晦 伏之 余 . 广 而通 之 ” ,
刘业超 在古 稀之 年 笔耕 十 载 , 写成了 1 8 0万 字
《 文 心雕 龙》 的学术 论根 源 ( 包括 写 作学 、 美学 、 心理
学、 语言学 乃 至社会 学 根源 ) 。 作者“ 振 叶 以寻根 , 观 澜 而索源 ” 。 通 过对 书 中历 史文 化根 源 的详 尽剖 析 。 在《 通论 》 得 出这样 的 结论 : 以上 三 个 方 面 ( 指 儒 家学说 、 道 家 学说 和 佛 家 学说 —— 引者 ) , 就是《 文 心雕 龙》 观 照客
三 者 之 间 的 系统 机 制 的 总 体 概 括
且将 它贯 穿到 《 文心 雕龙 》 一 书 的一切 重要 方 面 , 成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一 l 2 — 2 0
《 通论 》 作 者 明确地 告诉 我们 : 支持 和推 动刘 勰
作者简介 : 卢斯 飞( 1 9 3 6 一 ) , 男, 广东兴宁人 , 广 西 师 范 学 院教 授 , 主要 研 究 方 向为 中 国古 代 文 学 。
《 文心 雕龙 》 的作 者论 、 时代论 和 渊 源论 等几 章 中 ) , 进 行 了充分 而精 到 的论 述 。
例如 , 《 通 论》 上 编第 三章 “ 《 文心 雕 龙》 渊源
论” , 论述 了《 文心雕 龙 》 的认 识 论根 源 ( 包括 儒学 根
源、 道学根 源 和佛学 根 源 ) ; 也论 述 了《 文 心雕 龙 》 的 方法 论根 源 ( 包括 折衷 的认 识 方法 以及 通 变 的 、 统 摄的 、 神思的 、 因 明 的诸 种 认 识方 法 ) ; 同 时 论述 了
的 文论体 系 与美学 体 系的建 设 提供 知识 论 、 认识 论
与方 法论 的 依据 ” , 其“ 学术 之劳 , 功 不可 没 。” 十年
一Hale Waihona Puke 剑, 亮色多多, 本 文谨 择 其 一 、 二 稍作 介 绍 , 并 略
谈 个人体 会
心” 的哲 学理念 在 文 学运动 中的 方法论 地 位 。
学是 其 法 , 三 者 以儒 学 为主 导 共相 为 济 , 相得 益彰 。所谓 “ 体” , 具 指道 家 自然之道 的 哲 学理 念 在 文学运 动 中的 本体 论地 位 。所谓 “ 用” . 具 指儒 家“ 经世 致 用 ” 的 哲 学理论 在 文 学运 动 中 的 方 向论 地位 。所谓 “ 法” . 具 指佛 家 “ 万 法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